<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幼兒園師幼互動的現狀

2023-05-19

第一篇:幼兒園師幼互動的現狀

如何與幼兒進行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

問題一:你認為的積極有效師幼互動是怎樣的?

“積極”是指師幼雙方在互動過程中表現出的主動意識和互為主體的信息交流與情感溝通狀態。“有效”是指師幼互動過程倡導師幼主動發起有價值的互動,進而促進師幼情意發展,有效達成了活動目標。“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是指在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節中,教師根據活動需要和幼兒實際,向幼兒(個人或群體)主動發起的有價值的互動,幼兒(個人或群體)向教師回應的有價值的互動。也指在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節中,幼兒根據活動需要和實際,幼兒(個人或群體)向教師主動發起的有價值的互動,教師向幼兒(個人或群體)回應的有價值的互動。包括師幼互動主體、時機、內容、行為、方式、形式、效應等師幼互動的要素。

師幼互動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形態,存在于幼兒一日生活之中,表現在幼兒園教育的各個領域,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教師內在教育觀念、教育能力和外顯教育手段與教育行為相結合的綜合表現;師幼互動是一個雙向建構的過程,不僅幼兒在其中能得到積極的影響和發展,教師也同樣可以從師幼互動中汲取經驗和成長的養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達到自身主體的不斷發展和提高,從而實現師生雙方在師幼互動中主體的積極建構和發展。作為教師,應該不斷地進行專業化學習,不斷地在反思中提高,才能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

實踐經驗提醒我們,任何完美的教育理念、活動設計都要借助人際之間的互動行為往來才能實現其價值。形成師幼間的有效互動提示我們應該用平等和尊重的眼光看待幼兒。只有營造出開放和允許自由表達的活動氛圍,才可能啟發并引導幼兒積極的思考與參與,才能夠獲得理想的師幼互動。

問題二:如何與幼兒進行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成為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如何將這一理念轉化為我們的教育行為,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將直接影響積極師幼互動的建構。維果斯基的理論告訴我們: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行為往來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功能與價值是極其重要的。師幼互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表現形式,存在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和教育內容的各個領域,并對幼兒發展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經過在教育實踐中反復嘗試,及聆聽了黃老師的講座后,感受頗深,也學到了很多,我認為教育者首先要從正確把握兒童觀、教育觀的角度出發,將關注點從自身教育活動轉變到幼兒的行為變化上來。要讀懂幼兒、關注幼兒、要給予幼兒溫暖愉快的情感回應。因此提出具體師幼互動策略如下:

1.平等、民主的師幼關系,是實現有效互動的前提和保障。 相關研究表明:師幼互動行為與師幼關系相依而存。良好的師幼、同伴關系,營造了友愛、和諧、溫馨、融洽的心理環境,讓幼兒在集體中感到安全、愉快,幼兒會表現出情緒穩定、心情舒暢,思維、語言和行動都處在積極狀態,這為師幼互動奠定了良好基礎。教師陽光般的燦爛的笑容與表情,富有親和力的語言與動作,對幼兒表現出的關注與尊重,是構建和諧、融洽師幼關系的重要元素。教師和幼兒因此拉進了距離,課堂因此而充滿歡樂,活動因此而生動有趣,師幼互動的通道因此而暢通。

2.創設幼兒喜愛的、自主探究和表現的活動環境,支持幼兒的自主學習,是師幼互動有效性的重要標志。

大家都知道“終身學習”的教育思想是《綱要》的一個基本指導思想,幼兒園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就必須培養幼兒成為一個會學習會思考的人,一個自主學習的人,這就要求教師把主動學習的過程還給孩子。在教學活動中,幼兒的自主學習狀態是師幼互動所追求的理想狀態,也就是說,幼兒有效的自主學習是師幼互動有效應的重要標志。從講座中的教學案例可以發現:教育環境的創設首先要能準確地承載著教學內容,體現教學內容的核心價值;其次教育環境的創設要符合幼兒身心特點,體現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特點,通過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游戲和富有探究性、表現力的活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再次教育環境中的問題情境要符合幼兒生活經驗、知識和能力發展水平,既不能遠遠超越幼兒的經驗、知識和能力水平,又不能簡單重復原有的經驗、知識和能力水平,真正起到支持幼兒主動學習的作用。

3.借助于適合幼兒活動的材料,充分讓幼兒與活動材料有效互動,是師幼互動的有效措施。

首先,材料的投放要科學,要能準確地表達教學內容,沒有知識性的錯誤;其次,材料投放的時機要適宜,真正能發揮支持幼兒學習的作用;第三,根據幼兒學習形式的不同,而選擇不同數量、不同形式的材料;第四,材料的投放要體現學習內容的漸進和上升,盡可能多樣化且有層次性,不可千篇一律、反復、雷同;第五,教師和幼兒能充分地演示、操作、利用現有材料,以最小的投入發揮材料的最大效益;第六,材料要便于幼兒操作、展示和評價。

4.利用幼兒同伴間所蘊含的教育資源,促進幼兒與同伴的有效互動,是師幼互動的有效方法。

幼兒同伴間在生活經驗、知識水平、表達方式、創造力和個性等方面存在的相互差異,是教育教學活動中幼兒學習的重要資源。他們在相互觀察、模仿中相互啟示,在指導、幫助中共同提高,在協商、合作中學會交往,在討論、爭議中增長心智。讓幼兒在與同伴的互動交往中增長知識,啟發心智,獲取活動成功的信心,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學習交往、分享與合作。

5.善于把握教育契機,靈活機智地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幼兒,是實現有效師幼互動的策略。

教學因幼兒各自不同的生活經驗、能力水平、個性特征而呈現出不確定的特點,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往往超出教師的想象,超出預設的活動計劃。那么,如何應對幼兒不同的表現與反應,抓住教育契機,以適當的方式方法回應幼兒,促進幼兒更快更好地發展呢?我想:首先教師要能密切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對幼兒行為的關注能使幼兒產生被支持感,同時也能及時發現幼兒不同表現和反映的問題所在;其次,敏感地覺察幼兒不同行為與表現的心理需要,這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職業敏感性,教師的職業敏感型來自于教師對幼兒的密切關注和用專業的眼光解讀幼兒,這是靈活機智地采用適當的應答方式的前提;再次,教師要及時地以適當的方式應答,目的就是開啟幼兒的心智,支持幼兒的學習,促進幼兒的發展。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關注,是前提,是基礎,是構建有效師幼互動的必要條件,沒有關注,就不會有發現,就不能敏感地覺察幼兒的心理需要,就不可能有適當的方式應答;而敏感地覺察幼兒的需要,是職業教師應具備的職業素養。只有敏感地覺察幼兒的需要,才能以積極的、有效的方式回應幼兒,使師幼互動富有成效。

6.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語言和肢體語言的運用直接影響著師幼互動的效果。

感情充沛、有童趣、有色彩的語言富有表現力,能調動幼兒快樂的情緒情感,能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簡短明確、兒童化的語言能使幼兒聽得真切、清除、明白,能提高師幼互動的效果;適合與幼兒年齡特點、生活經驗和發展水平的語言能使幼兒保持輕松、愉快、積極的學習狀態;語言所展示的問題有情境性、趣味性、游戲性,能有效地促進師幼互動;開放性的問題能使幼兒的經驗、能力水平和個性特點得到充分的體現,使幼兒的探究、操作和表現富有創造性,有利于幼兒的自主學習;富有激勵性的、多樣化的評價語言能使幼兒體驗成功,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過多的語言介入易干涉幼兒的思考、操作和表達,不利于幼兒學習。

第二篇:淺談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有效的師幼互動

美育對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越來越重要,它對幼兒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表現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是促進幼兒個性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繪畫教學也在不斷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指導策略,以提高教學效果。我在教學活動中力求通過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來調動幼兒的情感因素和積極性,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使其發揮創造的潛能,充分感受到藝術的美。

師幼互動是教師與幼兒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形成的人際交流,是一種情感的溝通。教師引導得當,能吸引住幼兒,就能培養其有意注意,從而實現師幼之間良好的溝通交流,形成有效互動;反之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呆板無味,教師在活動中知識、技能的傳達,使幼兒被動接受,幼兒與教師的教學難以產生共鳴,則產生無效互動。我認為,有效的師幼互動是繪畫教學高效進行的有力保障,所以在組織繪畫教學活動時,我力求通過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來調動幼兒的情感因素和積極性,通過構建有效的師幼互動,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使其發揮創造的潛能,充分感受到藝術的美。具體如下:

1、在充分了解幼兒繪畫水平的基礎上制定活動方案。

通過幾次活動,我大致了解了我班幼兒的繪畫水平,從技巧上來說,甚至還不及小班的水平。能力差的幼兒只會畫點小圓圈、小點點,小桿桿等符號性的圖案。結合幼兒現階段的水平,我在活動中除了注重引導幼兒自主創作,還加入了技能技法的教育。例如:《好朋友》這一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學習畫人。我先請幼兒上前表演:誰會畫人?然后根據幼兒的演示組織大家討論:請大家看看人還缺少什么?幼兒在討論中了解了人的外形特征,各部分位置。由于是讓幼兒演示,演示的人更能讓幼兒接受,幼兒在創造新的圖式時便無拘無束,就以幼兒畫人的鼻子為例,多種不同的造型比畫成單一的形狀更富有童趣,更顯現出了孩子的個性。

2、教學程序避免模式化

傳統的教學程序往往使孩子被動地接受知識,技能的訓練,現實教學中像“喜不喜歡?漂不漂亮?想不想?愿不愿意”這些無效提問充斥著課堂。教師這種口頭禪似的提問,早已讓幼兒形成習慣性的回答,教師問得越積極,幼兒感覺越無趣,因為答案永遠只是一個,沒有其他的選擇。

為了更好地讓幼兒用單純的心靈去表現和創造,我認為上課的模式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激發興趣,培養愿望入手,避免不必要的語言引導,可先讓孩子感知所要描繪的事物,讓其產生作畫的愿望和信心,自己嘗試構圖與表現,然后,教師根據幼兒的各種表現方式來隨機進行指導,完善、豐富畫面,這樣能充分展示幼兒擴散性思維的發展程度,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和愿望。如在進行《我愛我的幼兒園》主題畫活動時,我帶領幼兒將畫本帶到了戶外,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建筑的主體特征,幼兒每天都在園內活動,卻很少有孩子仔細觀察幼兒園的建筑、場地,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幼兒把握了幼兒園的主體特征,并能把看到的結合在幼兒園的活動,將主題畫很好的表現出來。有的幼兒還會加入豐富的想象,為幼兒園穿上漂亮的外衣。

所以說教師要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發掘他們內在的美,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產生積極、有效的溝通,站在孩子的立場、角度去考慮如何引導、表達,形成有效的師幼互動,從而開發美育的內涵。

3、示范講解要注意形象性,要善于開啟幼兒的想象力。

教師在講解時要聲情并茂,有一定的幽默性,突出教學難點、重點。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是教師最大的過失。”為了較好地吸引幼兒的有意注意,我在美育活動中盡量做到引導語言有童趣,符合幼兒的欣賞水平,特別是在示范、講解時更注意語言的形象化、兒童化。如教畫《小綿羊吃青草》時,我根據小朋友愛聽故事的特點,自編了一個小山羊吃青草的故事,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聲情并茂地講給小朋友聽,牢牢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把握住小羊的外型特點,我把小綿羊的造型概括為:“波浪線組成的圓圈是小綿羊的頭發,因為它最近趕時髦,燙了個卷卷頭,眼睛像小黑豆,彎彎的兩只小角像香蕉„„”孩子們聽起來都笑了,還饒有興趣地邊畫邊念:“小黑豆、卷頭發、彎彎的小角像香蕉;真可愛”。為幼兒營造了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不是為畫而畫,而是讓孩子們感受到繪畫是一種很有趣味的活動。

4、 通過適當的評價,提高幼兒的興趣和審美能力

幼兒繪畫的真正目的是培養幼兒具有健全的人格,對幼兒進行思想、道德、情操的教育,而不是培養工匠型的畫家。因此,即使幼兒畫出的作品很粗淺,在成人的眼里“不像什么”,但只要是他用心去表達了,突出自己的個性,就是一幅成功的作品,就有它存在的涵義,教師就應理解孩子內心的感悟,去鼓勵和引導他。如我班的孩子在創作想象畫時,愛要畫些恐龍、奧特曼、紅衣戰士“火車俠”和“怪獸”交戰的情節。有的造型準確,筆觸熟練生動,有的卻顯得怪誕、滑諧。有些家長看到這些畫時常說;“總愛畫這些機器人什么的,怪怪的!”一幅不太滿意的樣子,誅不知,這些畫是孩子們宣泄自己的正義感的創造性的表現,他們有著維護和平的美好愿望,所以我常贊賞孩子們大膽的想象力和表現力,但也沒有放任自流,在實踐中我經常應用過程評價,時時調控幼兒創作過程,評價激勵其表現更為完善;開展自我評價,促進幼兒進行自我反思,改進不足;進行相互評價,促使幼兒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教師評價則主要采用激勵性評價,從造型、構圖、色彩及創新的角度給與激勵性評價,促進他們不斷進步。并鼓勵他們在生活、學習中多看、多想、多動手操作。

繪畫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練習,它更是幼兒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在指導幼兒進行美術活動時,我們要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個性,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通過心與心的交流和有效的師幼互動,來共同感受人世間的美,大自然的美,享受其中無窮無盡的樂趣。

第三篇:淺談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師幼互動

師幼互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表現形式,存在于幼兒一日生活之中,表現在幼兒園教育的各個領域,并對幼兒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師幼互動在幼兒園教學中運用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進行適宜的、有效的師幼互動是本文所要討論的。本篇文章從區域活動、日常的教學活動這兩個方面來論述師幼互動行為。師幼互動是這幾年在幼兒教育中提出的一種教育觀念,特別是已頒布的新《綱要》中更是處處體現出師幼互動的教育理念,如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因為教育本身就表現為教師和幼兒之間的互動。所以,幼兒的學習就要在幼兒和教師之間建立一種積極有效的互動,讓幼兒和教師在互動中溝通、促進,使幼兒得到健康成長。

師幼互動應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的各個領域,特別是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時時都要保持這樣一種教育理念:尊重幼兒,理解幼兒、關注幼兒,把視線保持在和幼兒統一的水平上。要讓幼兒隨時看見教師的眼睛,在這種心靈的交匯,情感的互動中,使幼兒積極表現自己的長處,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一定的進取心和責任感,讓每一位幼兒在師幼互動中成長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一、在區域活動中師幼互動的行為

1

區角活動,簡單地說就是小組或個別活動。教師根據教育目標,有意識地將活動室分割成小區域活動空間,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材料,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活動內容和活動伙伴,主動地進行探索和交往。如閱讀區、美工區、數學區、認知區、科學發現區、表演區等等。其最大的特點在于:是幼兒自主的學習,主動的活動;教師能更直接地接觸幼兒、觀察了解幼兒,針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進行指導,讓幼兒更多地感受教師的關注,增進雙方感情的交流,形成積極的自我形象。但在實際的操作中,教師往往還帶著一個管理者、照顧者、知識技能傳授者的身份、意識與幼兒互動,幼兒在教師較高的控制下活動,不能真正發揮區角活動的功能?!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滿足幼兒多方面的需要,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為幼兒的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同時還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我們從教育觀念、活動區的創設、區角活動的指導三個方面的轉變探索師幼互動方式的變革,在與幼兒共同學習、共同探索中,幫助他們形成獨立、自尊、自信、勇于探索、樂觀向上的人格特征;幫助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表現、學會創造;以積極的互動促進區角活動教育功能的最大發揮、教師和幼兒的共同成長。所以在區域活動中我們應做到:

2

(一) 區角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始終以活動的觀察者、問題的解決者、適當的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實施影響和促動作用。幼兒始終以活動主體與教師、環境材料發生交互作用。如在娃娃家中,教師通過觀察發現幼兒雖有合作、分工,但角色間缺乏語言交流,只是忙于擺弄物品,分析其原因,主要與幼兒的生活經驗及情境性語言交往能力不足有關。于是教師就利用幼兒喜歡模仿,心理活動帶有明顯情境性的特點,給予適當的引導,即以游戲伙伴的身份扮演娃娃家的媽媽,抱著心愛的娃娃,口中輕聲念叨著:誰是娃娃的爸爸呀?幾名幼兒爭著想當娃娃爸爸,我來到一位幼兒面前說:你下了班就快回家吧!娃娃病了。小爸爸回家了,我對他說:娃娃發燒了,怎么辦呢?小爸爸立刻說:我給娃娃'吃藥'。爸爸馬上行動起來,倒水,喂藥,我倆又為誰帶孩子,誰做飯商量一番,之后又出現了帶娃娃出去玩等游戲內容??梢?,通過教師的觀察、引導、參與,以行動,語言、心理等行為影響和帶動幼兒,從而使活動向更深的主題、情節發展,使幼兒的行動、語言、心理產生積極的變化。 除了以游戲身份參與之外,師幼共同交流游戲,也是提高幼兒游戲水平的有效途徑,更是活動過程中師幼互動的具體體現,它使師幼關系更加融洽與接納。在活動區,由開始教師找幼兒游戲,發展到幼兒找老師游戲。如:兩位幼兒抱著小熊對老師說:老師,請你給我們拍張照片好嗎?我立刻裝做拍照的樣子為他們認真拍照。什么時候可以取到照片?過一天吧。一

3 會兒,我把畫好的照片交給他們。教師,照片里怎么沒有背景?哦,我忘了拍背景了,請你們幫忙添上背景吧。

(二)、本著教育從孩子中來、從生活中來的觀念,引導幼兒參與區角活動的創設,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過去,在創設區角活動時,教師多考慮整個年齡段幼兒發展的特征,根據幼兒發展的月目標、周目標和制定的每周幼兒一日活動計劃確定每一周的區角活動內容;接著按內容劃分活動區域,最后教師精心選擇并制作大量的操作材料投放到各個活動區,幼兒直接進入活動區活動。留給幼兒的空間少而且小。所以在活動區創設之際,就應讓幼兒成為活動策劃的主人、活動的主體之一。行為之一:師幼共同商定活動區區域分布我們首先讓幼兒各抒已見,說一說,我最喜歡玩什么活動區,將活動區的種類建立在幼兒生活經驗和興趣之上,并適當地將教師的觀點參現其中,這樣,幼兒渴望自主選擇游戲,把自己感興趣、觀察到的一切納入活動區游戲中,從而獲得了滿足和快樂。接著,師幼共同商量我想把活動區放在什么地方。研究發現,活動區空間的合理布局也是影響幼兒創造靈感與積極活動的一個主要因素。于是,我們帶領幼兒在活動室四周走一走、說一說這里玩什么好?為什么好?這一過程中,幼兒的想法和經驗便在一種輕松的無任何壓力的氛圍得以表達。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給予充分的尊重,以建議者的身份給予巧妙點撥。圖書區、益智區、表演區、結構區、社會性活動區、體育區等就在師幼互動行為影響下合理分布。行為之二:師幼共同豐富活動區游戲材料在活動區中,幼兒更多的是在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充分展露個性、獲得主動發

4 展的。同時,生動、有趣又具有動感變化的材料的種類及功能的認識上存在多方面的差異性,只有通過交互作用,共同豐富,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具體行為有:

1、討論:針對某一活動區,和幼兒在一起展開討論,如娃娃家里,還缺少些什么?經師幼共同出謀劃策,新的游戲材料便產生了。

2、收集和制作:活動區中材料,我們提倡廢物利用共同制作。也就是將身邊的廢舊物品巧妙運用,實現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如:師幼共同找來了果奶瓶、小網袋,為醫院制作了輸液瓶。用紙盒、紙板制作了小餐桌,用吹塑紙剪出了小剪刀小菜刀,用可樂罐制作成打擊樂器,如:小沙球等……

3、合理放臵:在通過師幼共同制作和收集各類游戲材料之后,讓幼兒將其合理放臵于各活動區中,這里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另一主體,只是隨意地提醒怎樣放才方便呢?在語言上給幼兒以行為和心理的影響。提高了幼兒行為的指向性。在這互動過程中,體現了幼兒智慧和能力,增進了師幼間的信任和了解。行為之三:師幼共同制定活動區活動規則,活動規則是有效進行活動區活動的前提。幼兒自己有較易接受和認可的活動規則,這些規則所包含的意義不僅反映了他們自己的現實世界,而且也是他們與各種事物相互作用的內在規定。幼兒有自己的標準,經過幼兒共同協商的規則,他們愿意也較為容易接受,并且知道怎樣去遵守,還能夠判斷違規行為,因此,師幼共同制定活動區規則是非常必要、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它是師幼互動中平等互信、差異性的體現。在我們活動區中主要包括:活動人數、進區、換區、材料使用、交往關系、角色職責等方面的規則,在共同制定時我們努力做

5 到:首先,將規則制定權交給幼兒 由于活動區是幼兒共同商定、設臵的。幼兒對其有一定的活動期望值,即希望其成為他們的樂園。應該說幼兒對活動區是一種責任感和義務感的。所以,我們放心地下放權力,通過教師對幼兒信任的心理暗示及幼兒主選擇的要求驅動下,規則制定對他們一樣自然高興的事。其次,幫助幼兒提出合理的建議 幼兒由于年齡小,經驗和能力不足,考慮問題欠全面,這都是客觀存在的。教師作為合作者、互動者,就應以幫助者的身份,以自身經驗和能力影響、促進幼兒更好地制定活動規則。如:在材料的整理上,原先規則是共同整理,而往往部分幼兒中途換區了,導致材料無人整理,這時教師參與進來,幫助幼兒制定:要換區時先要整理好自己用過材料。交換角色或材料、區域時要先和同伴商量。這樣就以教師的經驗和能力,影響了幼兒的活動行為。最后,允許幼兒對規劃進行修改或重新建立由于幼兒的規則不像成人制定規則那樣一成不變,而是隨著他們的生活和認識活動的變化而不斷改變的。所以我們贊同幼兒想換活動規劃的想法,在心理上給幼兒以鼓勵和支持。讓幼兒敢于放手大膽地改變不適合他們的活動規則。建立更新、更好的規則。在區域活動中教師還在促進幼兒互動中使幼兒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在創設區域活動中我們應打破以往教師是活動區創設的主角這一現象,將區域活動、主題內容、幼兒興趣合成整體,師生共同創設,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在這樣的互動中,教師身上所負載的社會文化不是以從上至下傾瀉或灌輸的方式傳遞給兒童,而是一種哺育,一種滋潤。

6

二、在日常教學中的師幼互動行為

著名的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教育的基本問題,不是教什么和學什么的問題,而是建立成人和兒童之間的關系問題。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如何使教學獲得成功,一個關鍵性的重要因素,就是是否建立起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

(一)早期閱讀中的互動展現幼兒。 在早期閱讀活動中,我們擯棄過去由教師講,幼兒聽的傳統教育模式,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圖書。我們為幼兒提供數量充足、內容豐富、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圖書,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圖書,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驅使幼兒產生積極參與活動的情志;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情況,提出問題,讓幼兒產生認知沖突,帶著尋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識的閱讀圖書;幼兒閱讀完畢,則鼓勵幼兒大膽的對尚未理解的內容進行討論,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同時,我們扭轉統一要求、同一提問的傾向,在提供閱讀材料、提問設計,提高互動頻率等方面

7 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幼兒的主體性,給他們量力而行的機會,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更主動自主的投入閱讀活動。

(二)戶外教學活動中的互動展現幼兒的主體性。 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并不意味著教師退后二線成為旁觀者或提醒者,教師的積極參與能更直接影響幼兒活動的興趣和質量。案例分析:有一次,一群孩子對向前滾圈追跑的玩法失去了興趣,圍坐在臺階上閑聊。這時,教師故意在他們面前將手腕一勾,拋出竹圈,孩子們驚奇的發現竹圈會自己滾回來,他們一下來了興趣,在幾次嘗試過程中,孩子們又發明了正轉圈、反轉圈、拋圈等多種新玩法,活動情緒又趨高漲,當一個孩子想出與眾不同的玩法時,教師就說:真好玩,我來向你學吧!以鼓勵幼兒不斷創造出新的玩法。而且,在活動中我們還發現孩子們更易接受自己或同伴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因此,在評價時,教師適時的讓幼兒參與,引導他們就玩了什么?怎樣玩?心情怎樣?遇到什么困難?發現了什么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想想、說說,再請幼兒共同討論。讓幼兒參與評價,促使他們學習獨立的對事物做出合理判斷,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意識。關于在教學活動中的師幼互動,我總結了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經驗,以及根據《新綱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認為師幼互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效果。然而教師在師幼互動中起的重要的因素。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因 8 起到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作用。但由于多年來受師道尊嚴觀念的束縛,大家在有意無意之中做出了許多不利于形成良好師幼互動關系的行為,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想要做到有效的師幼互動首先要正確定位教師的角色。傳統意義上的師生關系可以用傳道、授業、解惑來形容,教師被視為知識的權威,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幼兒則是被動的接受者,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需要是不受重視的。教師是主導,幼兒是主體的主導—主體論開始關注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毒V要》要求教師必須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與幼兒互動、交往,倡導形成合作的探究式的師幼關系。

在師幼互動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是一個核心問題,目前在師幼互動中存在的問題與教師的角色定位有很大關系,在師幼互動中教師更要求自己的行為和要求的被接受和被執行,在教師這種角色定位的影響下,幼兒更多地將自己定位于服從者,要聽老師的話。由此可見,教師的角色定位直接影響師幼互動的性質以及教師和幼兒在師幼互動中各自所處的地位,教師應該對照《綱要》對自己的角色定位進行調整。在師幼互動中,教師不是簡單的管理者、指揮者或裁決者,更不是機械的灌輸者和傳授者,而是良好師幼互動環境的創造者、交往機會的提供者、積極師幼互動的組織者和幼兒發展的支持者、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教師只有這樣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多地關注幼 9 兒的實際情況,更好地促進幼兒的主體發展。然后要建立平等的師幼關系,在教學活動的實施中,最關鍵的要素是人,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教師與幼兒的良性互動。老師應該時時以關懷、接納、開放的態度與幼兒相處,用心去營造一種溫暖、和諧的學習氛圍,努力建立平等、親密、信賴的良好人際關系,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到老師是值得信賴的、親近的良師益友。如:幼兒每天來園我必定微笑地迎接他們并與他們親切的擁抱,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給幼兒一個良好的心情,讓他們愉快的心情保持一天,同時通過親切的擁抱和問候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親近友好,這樣有利于一天活動的組織,減少師幼之間的隔膜,能充分發揮師幼互動教師若有過失,應該坦誠地向幼兒承認,并向幼兒道歉,讓幼兒知道老師也有過失。只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勇于改正就是好的。記得我遇到這么一件事:那天全班幼兒都在進行戶外活動,我們班的女孩子暢暢去跟一個男孩在廁所里面玩水,我一進廁所看到他們就立刻狠狠地批評他們兩個。當時暢暢象失控一樣對著我大喊:我沒有玩水,我就是沒有。接著就是一場大哭,此時我氣在頭上,明明自己看見她在廁所里還不承認錯誤,真是氣壞,也沒理會她的辯駁。事后我向那個男孩問明情況,原來是男孩在廁所里玩水暢暢過來阻止他的,那么也就是我怪錯她了,我感到非常的慚愧。心里一直在打架,是當作沒這一回事還是向她道歉呢?想想剛才暢暢委屈的樣子,我心象被針扎了一下,最后決定向小朋友道歉。我把暢暢叫到面前,看見她對我是否還懷有敵意,于是我就輕輕的摸著她的頭,對她說:暢暢,對不起,剛才老師錯怪你了,原來你沒玩水,只是提

10 醒小朋友不要玩水,這樣做非常對。老師現在向你道歉,你能原諒老師嗎?只見暢暢立刻松了一口氣,挨到我的身邊露出了信任的微笑。所以說,孩子跟老師也是平等的。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時時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問題,改變傳統意義上老師是權威的錯誤想法,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師幼互動。

第四篇:師幼互動有效提問研究的論文

1、問題的提出

提問時,大多都以教師為主體,以“教師問,幼兒答”的形式進行。幼兒的思維范圍僅限于教師的提問。有些教師出于課堂管控的需求,避免幼兒跨出已經計劃好的課堂教學框架,始終牢牢把握提問的主動權,幾乎不去引導幼兒提出問題。這種情況下,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主觀意識逐漸被剝奪,身心發展緩慢。設計低水平的問題。為追求師幼互動的效果,許多教師會設計一些低水平的問題,比如“對不對;喜不喜歡;是不是;好不好”等不能促進幼兒發展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使幼兒積極有效地思考。比如,教師征求幼兒意見“我們一起來拍球好不好?”這些已經是教師安排好的環節,再來征求幼兒的意見達不到任何教育效果。這類缺乏啟發性的問題往往會使課堂氣氛單調乏味,影響教學效果。

2、有效提問的價值

《綱要》中我們得知,教師不僅是幼兒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指導者,更是幼兒各項活動的支持者、參與者與幫助者。[1]在有效的師幼互動中,提問是有其特點和獨特的價值的。

2.1有效的提問能促使幼兒積極思考。提出問題,引發思考,是幼兒探索學習的出發點,是幼兒思維的起點。在師幼互動中,教師要把握教育的契機,設計問題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引導幼兒深入地探究和思考。如在大班主題活動《了不起的中國人—京劇臉譜》中的繪畫活動,教師啟發幼兒思考,“他的臉和我們的臉有什么相同之處?”此時的幼兒都積極主動地觀察,并紛紛發現了其中的秘密。教師的提問能引發幼兒深度思考,在思考中得到答案。

2.2有效的提問能促使幼兒新舊知識的連接與重組。幼兒學習經驗的獲得與擴展,往往不是立刻就能看到的,也并非在一兩次的教學活動中就能夠完成。這就要求教師能善于把問題和學習的機會交給孩子,為他們主動獲取新經驗提供一個發展空間。在一次建構活動中,教師展示了活動的重點內容“螃蟹”“章魚”,在示范兩種動物后,孩子們都想模仿老師搭建螃蟹和章魚。在使用材料搭建時,出現了混亂局面。這時,教師提出了問題:“動物園的其他動物都去哪了?”孩子們馬上記起了以前學過的動物搭建法,分別選取相應需要的材料,建構活動順利進行了。

2.3有效提問能滿足不同個性幼兒的探索要求。對于不同個性的幼兒來說,不同能力的孩子來說,同一句話所傳遞的信息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關注個體差異。為了激發幼兒在教學活動中參與積極性,教師應該做好課前的知識經驗準備,用比較廣泛的問題引導幼兒從不同渠道獲得所要的信息。如在《了不起的中國人——京劇臉譜》主題中,提前給幼兒提出了有關京劇臉譜方面的問題:“什么是京劇臉譜,你們知道嗎?”這些問題看似隨意,卻能鼓勵不同個性的幼兒積極探索。

2.4有效的提問是多向的,是由教師發起,幼兒應答,或者幼兒發起,教師反問,共同探索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幼兒的提問是強烈求知的反映,也是自主學習的表現,幼兒提問的基礎是從已有經驗或情景中通過對事物的觀察發現新問題,通過提問實現自己對事物的探索,滿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幼兒的提問是思考的起點,是獲取知識的鑰匙,他們往往是遇到在自己的認知經驗范圍內解決不了或有疑問的問題時才提問或求助于教師和同伴的。如在科學活動區中提供了許多大小不同的電池、電線、燈泡,讓幼兒去嘗試操作“看看誰的燈泡最亮”,引導幼兒去不斷地操作與提問,他們在遇到問題、提出問題、實際操作的過程之后會發現“電池大、疊得多,燈泡就越亮”。綜上所述,有效的提問是建立在教師的努力和幼兒思考的基礎上的,是給孩子以時間和機會,對幼兒的想法給予積極性的評價,巧妙而不留痕跡地引導幼兒之間的經驗擴大化,使有效提問在師幼互動中真正體現其價值意義。

3、有效提問的嘗試

提問是師幼相互“拋接球”的過程。[2]幼兒能夠思考問題,并且提出自己的問題,表明他正在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是強烈求知的反應,也是自主學習的表現。對此,教師可以做幾點嘗試:首先,教師應真正尊重和接納幼兒的想法,不失時機地將問題拋給幼兒,而不必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幼兒,以引發幼兒進一步的思考與探索。如在建構活動中,一名幼兒搭立交橋時,橋的交叉部分總搭不好。老師抓住機會,鼓勵他提出自己的問題,尋求幫助。在老師的協助下,幼兒提出了這樣問題:“立交橋交叉的地方怎么搭?”老師不失時機地將這個問題拋給孩子們征求答案。很快就匯集了多種答案,有的說“立交橋要用易拉罐撐起來做柱子”,有的說“上層高,用兩個易拉罐,下層要矮很多,要不下層就沒法走人、開車”……教師給孩子展示疑問的空間,無疑是給幼兒以信心,激發起幼兒學習的內在動力,“拋接”得巧妙而有力。其次,有效的提問應該讓環境與幼兒互動,教師可有意利用各個區域環境的特點,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幼兒的好奇心,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猜想,并驗證自己的猜想,提出新問題??傊?,有效的提問是建立在教師努力和幼兒思考的基礎上的。有效的問題,可以使幼兒的學習高效,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也體現了教師對教材內容的審視和反思,對幼兒的關注和理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幼互動才會使教學活動變得精彩生動,最大化地提高教學效果。

第五篇:師幼互動中有效提問策略的探究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南門幼兒園 盧華 內容提要:

在師幼互動中,教師與幼兒是相互作用的主體,就提問而言,既要有教師向幼兒發起的疑問,也要有幼兒向教師或同伴發起的提問。有效的提問是多向的,是師幼間“拋接球”的過程。 :提問;提問的誤區;有效的提問

一、 關于提問

提問是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常用的一種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聯系師生思維活動的紐帶。好的提問,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啟發幼兒的思維,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一個成功的教育活動,離不開恰當、合理、科學、藝術、開放的提問設計。借助提問,可以溝通教師、教學內容、教學環境與幼兒的聯系。在崇尚師幼互動的今天,明確教師與幼兒是相互作用的主體。因此,就提問而言,在教學活動中既要有教師向幼兒發起的提問,也應有幼兒向教師或同伴發起的提問。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互動。隨著新綱要的深入實驗和推廣,幼兒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師幼關系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舊的、傳統的師幼關系受到強烈的沖擊,所以,傳統的提問方式必須賦予新的內涵。

二、 傳統提問的誤區

在師幼互動的教育活動中,教師只有在幼兒的發展與自己的發展之間尋找平衡點,實施彈性的教學管理方法,創設真正意義上的師幼互動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但舊的觀念還在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行為,體現在提問上則表現為教師努力改變的是那種形式上的啟發提問,實質上并沒有跳出以教師為主,以教為主,以教學內容為主,以標準教案為主體,只研究教師的教不研究幼兒的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因而在設計提問時,更多的是關注怎樣通過提問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對活動進程的掌握,使教學活動沿著預先設計的路子進行,走進了一些誤區。

(一)提問習慣于瞄準認知方面的內容,而不是促進幼兒改變原有的認知圖式或結構主動地建構知識。如語言活動中教師常會問:“故事中有誰?在干什么?”等一些已有標準答案的單結構問題,教師是控制活動主人,只須從幼兒的答案中尋求預設的線索作為下一步活動的依據。

(二)提問時以教師為主體,通常是“教師問幼兒答”這種單向、封閉的模式。之所以說它“單向”,是因為大多數問題是由老師發起,而說它“封閉”是因為對話中的提問往往是為了發現預定的答案。而答案的出現又往往意味著主題的結束。如“今天的故事你們聽懂了嗎?”之類結束性的問題,其存在沒有什么意義。

(三)為片面追求環節的豐富而設計一些低水平的問題。這些問題無助于幼兒思考,不能調動其積極性。如“對不對,好不好,是不是”,看似問題很多,實則空洞之味。

(四)有的教師能較有前瞻性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探索、實踐,但在環節中卻恪守“完美”的活動設計,謝絕與幼兒的互動,幼兒作為主體發起的提問作用于教師或同伴的根本得不到足夠的發揮和保障。

三、 提問的實踐與探索

《綱要》新思想告訴我們,教師不僅是幼兒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指導者,更是幼兒各項活動的支持者、參與者與幫助者。我園提倡師生雙方特別是教師在與每一個幼兒接觸時,都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回應幼兒,并在有效的師幼互動中,將尊重幼兒落到實處,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講究提問的策略,經過一年的研究發現有效的提問是有其特點和獨特的作用的。

(一) 有效的提問是點眼之筆,能引領幼兒積極思考。

問題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前提,是幼兒探索學習的出發點,是幼兒思維的起點。在師幼互動中,教師要把握教育的契機,用精心設計的問題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引領幼兒深入地探究和思考。在一次談話活動中,孩子們對“哪吒”進行了熱烈的交談,他們紛紛為自己有豐富的哪吒知識而激動,他們對哪吒是男還是女的問題有了分歧,教師巧妙地把握了這一契機,用“哪吒是男的,還是女的”的問題,將討論變成了辯論會。幼兒圍繞問題針織地闡述本方論點,這種形式既鍛煉了幼兒的判斷、分辨、邏輯思維能力,也鍛煉了幼兒的口才與膽量。在這樣的活動中,一個好的有不同論點的問題帶給幼兒的頭腦沖擊是鮮明的,因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有效的提問是橋梁,架起幼兒新舊知識的連接與重組。

經驗的獲得與擴展,往往不是即時就能看到的,如果教師能善于把問題和學習的機會一起交給孩子,相信肯定能為他們主動獲取新經驗提供一個發展空間。在一次用紙折船載物的嘗試中,中班的孩子都想模仿老師用結構復雜的折紙船做實驗,可又都不會折,老師一邊手忙腳亂把幫孩子折,一邊迅速地想出了對策:“水面上其它樣子的船怎么沒來載物呢?”孩子們馬上記起了小班學過的各種折船法,“折船”的難題解決了,實驗順利進行了。原來,這種小帆船可以載得多,那種輪船不易保持平衡,在水里很容易打翻的。。。幼兒舊有的經驗在這時得到重組,并獲得了更多的新經驗,問題的及時提出起到了架接新舊知識的作用。

(三)、有效提問是富有彈性的,能滿足不同個性幼兒的探索要求。

對于不同個性的幼兒來說,同一句話所傳遞的信息是不同的,在主觀上,他們對事物的探究有著不同的喜好,我們鼓勵教師從僅僅關注教育活動的組成轉移到關注不同個性幼兒的發展,使師幼互動既面向全體,又突顯個別。大四班的教師為激發孩子們的積極參與談話活動常將話題預先通知出來,教師一般都會用比較廣泛的問題引導幼兒從不同渠道獲和所要的信息,如“關于獅子,你知道什么?”“你知道媽祖的故事嗎?”“什么是英雄”等等,這些問題看似隨意,卻能鼓勵不同個性的幼兒積極探索。對故事感興趣的,會去查尋一個與獅子有關的故事;對自然百科感興趣的,會了解獅子的外形、生活習性;比較膽小的孩子,會簡單談談獅子的食物;比較愛表現的幼兒,可能會扮演故事中獅子的角色。這樣的提問調動了不同喜好、不同能力幼兒的智慧在談話中呈現,可謂精彩紛呈,效果倍增。

(四)、有效的提問是多向的,是由幼兒發起,教師反問,共同探索的“拋接球”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幼兒的提問是強烈求知的反映,也是自主學習的表現,幼兒提問的基礎是從已有經驗或情景中通過對事物的觀察發現新問題,通過提問實現自己對事物的探索,滿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幼兒提問出是思考的起點,是獲取知識的鑰匙,他們往往是遇到在自己的認知經驗范圍內解決不了或有疑問的問題時才提問或求助于教師和同伴。

1、教師應放下架子真正接納和認可幼兒的想法,不失時機地將問題重新“拋”給幼兒,不必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在幼兒尚未具備相關經驗時強加給他們,引發幼兒進一步的思考與探索,如我園教師巧妙地在最容易產生疑問的探索發現角留出一大片空白,創設成“你問我答”版面,鼓勵幼兒在這里用圖示的方法提出自己的疑問,感興趣的幼兒則圍繞問題在繼續的探索中發現答案。有一次,一名幼兒在壘高樓的時候,發現自己壘的高樓老是倒,他焦急地請老師幫忙。老師巧妙地抓住機會,鼓勵他將自己的問題用圖示的方法畫出來,尋求大家的幫助。在老師的協助下,“我的問題”版面上出現了這樣一則問題:“怎樣壘高樓才不容易倒?”老師在評價活動時,不失時宜地將這個問題拋向全體幼兒征求答案,沒幾天,就匯聚了許多答案,有的說“地下第一層要搭大一點”,有的說“第一排要排多一點,重一點,上面要放少一點”,有的說“壘成像„金字塔?的形狀就不容易倒”…… 教師給他們展示疑問的空間,肯定和鼓勵了他們的想法,無疑是給幼兒以信心,激發起幼兒學習的內在動力,“拋接”得巧妙而有力。

2、有效的提問是與環境相融的,善于在無聲中見有聲。為了鼓勵幼兒提問,教師可以有意設置情境,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眾所周知,事物的發展往往是曲折的,是在曲折中前進。特別難得的是一些教師利用各個區域環境的特點,創設了不同的問題情景。如在自然觀察角中創設“猜想園”,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猜想,在較長時間內進行驗證,并提出自己的新疑問。4月25日教師提出“暗箱內的植物和箱外的植物會有什么不同?”這一問題。孩子們做出了“里面的大,外面的小”、“里面的白,外面的黑”等猜想,經過觀察后發現“里面的大蒜長得快,外面的長得慢。”孩子們馬上問:“為什么會這樣?”。這個問題尋求答案的過程成功孩子們進一步猜想的問題。一個悄然無聲的環境勝似有聲,引導孩子一次次發問、一次次探索與發現。幼兒將會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激發起嘗試與想象,促進幼兒各項能力的發展。

3、在引導幼兒進行提問是也要注意到孩子們是變幻不定的有時孩子們的疑問會被事物的另一些假象所掩蓋,這時就離不開教師的堅持性和引導技巧。在一次“制作無骨風箏”活動后,孩子們非常興奮,他們都確定自己的風箏是最好的,能飛得最高??珊⒆觽冊诓賵錾贤娣棚L箏的時候,我發現所有風箏都只是跟在孩子們身后打轉,這情景是我和孩子們都沒有想到的,可孩子們依然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沒有人發現,也沒有人有疑問,我等待著、期待著……活動后,我與他們交流自己的感覺和發現,孩子們紛紛圍繞著“我成功啦”、“我跑得快風就很大啦”、“我的風箏飛得很高”等假想的成功講述著,沒有一個孩子有什么疑問。休息時我讓孩子們看“放風箏”的VCD,這時,孩子們發問了:“為什么他們的風箏沒有像我們的風箏一樣打轉轉呢?” 他們終于自發地提出這個問題了,我想,這個問題的提出就是今天探索的重點所在。當一次不成的制作依然給孩子們帶來了他們假想的成功喜悅時,在等待后,他們依然沉浸在“放飛風箏”的興奮時,一些娛樂的假象掩蓋了探索的時候,問題是不是該由老師提出來呢?或者老師應該從另一個方面調出他們的疑問,變老師發現他們的問題存在——這種挑剔性的評價為孩子通過觀察、比較,自己發現問題,這樣會更有助于孩子進行下一步的探索。

綜上所述,有效的提問是建立在教師的努力和幼兒思考的基礎上的,是給孩子以時間和機會,對幼兒的想法給予積極性的評價,不怕幼兒失敗,時而點撥、時而贊揚、時而裝傻、時而沉默,巧妙而不留痕跡地引導幼兒之間的經驗擴大化,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互動。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幼兒園小班新學期計劃下一篇:幼兒園體格與鍛煉制度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