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建筑環境專業論文

2022-05-16

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建筑環境專業論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摘要:建筑耗能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暖通空調系統用能。在分析了我國目前的能源形勢和建筑節能要求的基礎上探討了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建筑節能觀念的重要性,提出了不同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建筑節能觀念的具體方案并進行了相關實踐。

第一篇:建筑環境專業論文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發展

摘 要: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是一個復雜型學科,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必將不斷改變形式和內容。作為設備工程類科技人員,應不斷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科技最新成果、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綜合技術水平,以適應建筑技術復合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建筑設備系統;趨勢

建筑設備是為建筑物的使用者提供生活和工作服務的各種設施和設備的總稱,是設計組建建筑中的燃氣、電氣、給排水、空調消防等工程及其應用使用,以及利用各種設備及方式對建筑系統中的冷熱環境、熱濕環境、空氣品質、光環境和聲環境等環境質量進行控制,從而達到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合理利用、創造低能耗的建筑設備系統的目的。其專業技術主要包括暖通空調制冷技術供熱工程、鍋爐房工藝與設備、空氣污染控制、室外及室內給水排水、建筑電氣、建筑造化和燃氣供應。

1.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的發展趨勢

在國際上,該專業發展十分迅速,反映在領域的拓寬,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該專業已發展成為以工科為主,涉及生理學、心理學、氣象學、生態學、城市規劃、建筑設計、社會學、美學等綜合知識,愈來愈趨向交叉領域學科。同時將計算機深入引入該專業,便利該專業發展成為一個很前沿的學科。目前,國外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最重要的趨勢之一是與建筑學專業結合越來越緊密,設備工程師與建筑師密切合作的空間越來越大。而國外的設備工程類專業的設計目標越來越重視建筑的節能和環境保護或者可持續發展性能,隨之而來的設計模式越來越趨向于進行集成化建筑設計,設備工程師的工作越來越重要,其工作重心在建筑設計流程中越來越趨向于前端而不是末端,建筑師在進行方案設計甚至戰略規劃時,越來越需要聽取設備工程師或環境工程師的意見和建議,保證設計的建筑物具有良好的可持續發展性能。從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來說,環境與能源問題是世界各國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頭號問題之一,這是國界所無法劃清的,也并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可以單獨解決的。特別是近年來,可持續教育正成為世界各國的共性和共識,成為該專業人才培養發展的重要趨勢。

2.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的作用

2.1暖通空調

供暖,是為了創造適宜的生活或工作條件,用人工的方法,保持一定的室內溫度的技術。整個系統由熱源、熱媒輸配和散熱設備三個部分組成。按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關系,可分為局部供暖系統和集中供暖。而按照供暖媒介,可分為熱水供暖和蒸汽供暖。通風,是為了保持室內的空氣環境滿足衛生標準和生產工藝的要求,報室內被污染的空氣直接或經過凈化后排至室外,同時將室外新鮮空氣或經過凈化后的能夠其補充進來。它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而空氣調節,是為了滿足生活、生產需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用人工的方法使室內空氣溫度、濕度、純凈度和氣流速度達到一定要求的技術。它包括制冷、保濕、加熱和過濾凈化。

2.2燃氣工程

說到燃氣工程,首先得說說燃氣。燃氣是一切可以燃燒的氣體的總稱。如常見的氫氣、一氧化碳、甲烷和硫化氫等等。它的用途很廣:作為燃料,在生活方面,它用于燒水、做飯、取暖、空調等;在工業方面,它用于燒鍋爐、熱處理、工業采暖、廢物處理、陶瓷器干燥與焙燒、玻璃和塑料加工等,還可作為汽車和各種機動車的燃料,可用于發生惰性氣體或保護性氣體,同時還是寶貴的化工原料,可支取多種化工產品;在商業方面,它用于多種食品的烹調、冷凍以及許多氣霧劑的載體。

2.3建筑給排水

建筑內部給水系統是將城鎮給水管網或自備水源給水管網的水引入室內,經配水管送至生活、生產和消防用水設備,并班組各用水點對水量、水壓和水質要求的冷水供應系統。按照給水系統的用途可分為:生活給水;生產給水;消防給水和聯合給水。常見的給水方式:直接給水;以水箱給水;以水泵給水;水箱水泵聯合給水;水壓給水;分區給水:分質給水。

建筑內部排水系統的任務是把生活和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污、廢水及房屋頂的雨、雪水,用經濟合理的方式迅速排到室外,防止室外排水管道中有毒或有害氣體進入室內,為室外污水的處理和綜合利用提供條件??煞譃樯钆潘到y,工業廢水排水系統和屋面雨水排除系統。

2.4電氣消防

建筑電氣是以電能、電氣設備、電氣系統和電技術為手段,滿足工業或建筑物對電氣方面的要求,并能創造、維持與改善空間環境的一門學科。建筑消防,顧名思義,是利用各種消防設備和器材及相關消防措施,達到火災消防預防、火災事故撲救的目的的系統。它分為室內消防給水,建筑防排煙和火災報警及聯動裝置。建筑消防是建筑設備較為重要的方面,是充分保障人員生命安全和財產的必要措施。而室內消防給水包括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其它系統(如干粉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和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等)。防排煙則是利用多種設備管道系統,將對人體有害的煙塵等排放到室外或進行凈化處理,以達到保護人員健康及生命的目的?;馂膱缶奥搫友b置,分為主動及被動兩種方式,是用于火災初期報警及自動撲救以及一系列的自動處理過程,是建筑消防中必不可少的裝置。

3.結束語

近幾年來,我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的發展比較迅速,國外先進的建筑設備也在不斷地進入國內市場。隨著新材料的大量應用、新設備的不斷涌現,我國的建筑設備將向著體積小、重量輕、能耗少、效率高、噪聲低、造型新和功能多的方向發展,這就對本學科的技術發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與此同時電子技術的應用,智能建筑的興起,不僅把建筑設備各系統的運行管理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同時也對建筑設備的制造與系統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綜上所述,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是一個復雜型學科,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必將不斷改變形式和內容。作為設備工程類科技人員,應不斷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科技最新成果、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綜合技術水平,以適應建筑技術復合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殷利.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發展[J].重慶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3

[2]李國強.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的構建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4

作者:李廣 楊浩來

第二篇: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培養學生建筑節能觀念的探索

摘要:建筑耗能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暖通空調系統用能。在分析了我國目前的能源形勢和建筑節能要求的基礎上探討了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建筑節能觀念的重要性,提出了不同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建筑節能觀念的具體方案并進行了相關實踐。

關鍵詞:建筑節能;觀念;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暖通空調

作者簡介:李炎鋒(1971-),男,河南新密人,北京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王慧琛(1989-),男,河南濮陽人,北京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北京?100124)

基金項目:本文系北京工業大學2011年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ER2011-A05)資助的研究成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建筑能耗在社會總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在發達國家已達到30%。在大型城市中建筑能耗比例遠高于這個比例。而在建筑用能種類中,用于供暖、通風、空調系統(簡稱暖通空調)的能耗占到建筑能耗的30%~50%。[1]隨著人均建筑面積的不斷增大以及暖通空調系統的廣泛應用,用于暖通空調系統的能耗將進一步增大,勢必會使能源供求矛盾進一步激化。另一方面,現有的暖通空調系統所使用的能源基本上是高品位的不可再生能源,其中電能占了絕對比例。對這些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地球資源日益匱乏,同時也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對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影響。

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規劃、設計、新建(改建、擴建)、改造和使用過程中,執行節能標準,采用節能型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提高保溫隔熱性能和采暖供熱、空調制冷制熱系統效率,加強建筑物用能系統的運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減少供熱、空調制冷制熱、照明、熱水供應的能耗。[2]建造過程中的能耗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建筑設備的生產和運輸以及建筑施工和安裝中的能耗;使用過程中的能耗,包括房屋建筑和構筑物使用期內采暖、通風、空調、照明、家用電器、電梯和冷熱水供應等的能耗。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原暖通空調專業)是培養具有室內環境系統與設備及建筑公共設施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以及能在建筑環境與設備的設計研究、制造安裝、物業管理等部門及相關的科研、生產、教學等單位從事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注重建筑、機械、電氣、熱工、和環保等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3]通過培養,使學生掌握建筑物理環境、環境空調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建筑設備系統的設計、調試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建筑供暖、通風和空調系統及設備的設計、運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在專業體系中與我國實施建筑節能策略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學生培養中貫徹建筑節能觀念有助于學生走向工作后在設計、管理、安裝、運行等環節重視建筑節能。

一、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知識體系

按照住建部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要求,該專業主干課程包括: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機械設計基礎、建筑環境學、流體輸配管網、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供熱工程、空氣調節、通風與空氣潔凈技術、建筑給排水等。培養內容包括建筑熱舒適環境技術、建筑自動化集成技術、建筑給排水技術、建筑節能設計理論的綜合知識,要求學生具有進行工程設計、運行、施工、經營管理以及應用研究的能力。

可以看出暖通專業的課程涵蓋了空調系統的能源、輸配環節、末段運行等各個環節。如果在專業教學中系統滲透國家的節能政策、標準和規范將是降低建筑能耗和保護環境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暖通專業的主干課程教學中以節能為導向,將不僅宣傳了國家的相關政策、規范和標準,提高了建筑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節能意識,而且他們走上工作崗位時也能學以致用,造福社會。

二、培養學生建筑節能觀念的相關教學環節

建筑節能涉及很多專業領域,而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在建筑能源利用的各個環節,包括能源利用、能源輸配、終端用能以及系統從設計到運行的全過程中貫徹節能的理念,才可能達到整體節能的效果。單純追求局部環節的節能反而容易造成整個系統能耗加大。因此要加強學生在系統設計、設備選型、系統運行等階段的建筑節能觀念。

1.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環節

(1)注重建筑維護結構的節能。暖通空調系統進行設計首要的環節是計算建筑物的負荷。建筑負荷中,通過圍護結構傳熱產生的冷熱負荷在空調負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建筑圍護結構保溫性能在建筑的節能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采取遮陽、外保溫、節能窗等措施提高圍護結構的隔熱性能,可以減小由室內外溫差而引起的熱量交換,從而有效減小空調冷熱負荷,達到節能的目的。在該環節強調維護結構選擇節能,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國家和地區的節能標準進行維護結構設計。

(2)注重室內環境參數的優化。室內環境設計在調室外計算參數為定值時,夏季空調室內空氣計算溫度和濕度越低,房間的計算冷負荷就越大,系統耗能也越大。通過研究證明,在不降低室內舒適度標準的前提下,合理組合室內空氣設計參數可以收到明顯的節能效果。有數據表明室內設計溫度每提高1℃,空調系統將減少能耗約6%。此外,對于大型建筑采用分區設計技術,即分別計算不同區域的峰值負荷來進行各自區域的設備選型。另外,引入動態負荷分析的方法,利用Dest、DOE-2、EnergyPlus等進行建筑的能耗分析。該環節一定要求學生注意合理確定室內溫、濕度,在保證舒適前提下盡量減少用能,另外,可以采用CFD技術進行建筑室內環境的氣流組織分析,計算室內環境的PPD和PMV對室內環境設計進行指導。

(3)注重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自然通風。隨著我國能源戰略實施,我國加大了對太陽能利用的研究,因此,建筑設計中要采用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技術,建筑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水源熱泵、地源熱泵技術減少對石化能源的使用,利用建筑蓄能實現建筑用電負荷的削峰填谷。

2.注重輸配環節的系統能耗

目前,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比較重視維護結構、負荷和設備,而對介質輸運環節的能耗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照{系統中,空氣與水通常是冷量載體。輸送過程能耗包括:通過傳熱的冷量損失和輸送過程的流動阻力損失。對于輸送冷量的水系統或空氣的管路系統,克服流動阻力的能量又轉變為熱量,導致冷量損失。一般系統設計輸送能耗約占空調總能耗的20%,而實際運行能耗占到了空調總能耗的30%~40%。在系統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是水泵選擇揚程過大,造成“大馬拉小車”,高揚程的泵用于低揚程場合,便會出現流量過大,導致電機超載。若長時間運行,電機溫度升高,繞組絕緣層便會逐漸老化,甚至燒毀電機。因此該環節中,要重視變頻系統的選用。風系統可以選用變風量空調系統,變風量系統在一般情況下,節能可達到50%;水系統采用變水量系統,從而避免冷、熱抵消的能量損失,減少水路輸送的能耗。

3.注重建筑設備系統選型的整體運行性能優化

空調系統的能耗是由風系統和水系統的能耗組成的。在風系統中,風機的能耗占相當大的比例;而水系統中,節約水泵與冷水機組的能耗才是節能中最關鍵的措施。通??照{設備只能按照設計的額定工況運行,當系統的負荷降低時設備仍然按照額定功率全負荷輸出運行,這就必然造成能量的浪費。如果使用變頻技術使空調設備的輸出功率隨負荷的變化而變化,那么能起到良好的節能效果。例如采用變風量系統和變水量系統。

在設備選型中,注意系統整體性節能考慮。在空調系統中,冷水機組的能耗是最大的。實際測試表明,冷水機組的COP隨部分負荷的大小和機型的不同而變化。存在冷水機組在部分負荷下運行COP值不高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眾所周知,機組實際運行性能系數COP是由機組內部因素和外部條件共同影響的,而通常在部分負荷下運行時,其外部條件較滿負荷時優越,環境溫度相對較低。在不考慮傳熱性能變化影響的情況下,可充分利用環境溫度的降低來降低冷凝溫度、縮小壓縮機的高低壓力差以改善系統性能系數,COP最大能提高20%。在冷凍水系統中,對于水泵選擇變頻技術固然有利于水泵運行節能,但是,過小的流量會造成制冷機效率的嚴重下降,而制冷機是系統的主要耗能設備,因此必須從整體上考慮系統的用能情況。

在供暖系統中,嚴寒地區的燃油、燃氣或燃煤鍋爐選擇時應保證單臺鍋爐的容量確保在最大熱負荷和低谷負荷時都能高效運行,以充分利用鍋爐產生的多重余熱,鍋爐臺數不宜少于2臺(除小型建筑)。鍋爐的額定熱效率燃煤、蒸汽熱水鍋爐不小于78%,燃油、燃氣蒸汽熱水爐額定熱效率不小于89%。

三、在學生工程素質培養中注意貫徹建筑節能意識

工程素質是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意識,是工程人才知識儲備和能力結構的綜合表現,不僅要有比較扎實的工程基礎理論和實踐知識,而且需要見多識廣,思維開闊,善于不同學科之間的滲透,從而具有創新思想,并且能付諸實施。高校工程素質的培養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在工程素質培養中,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節能意識的培養:

1.要培養學生的獨立的判斷能力

不能受某些生產廠家片面宣傳的影響,也不能過分受業主的干擾,更不能以業主的某些不合理要求為借口來達到某些個人的目的,要具備起碼的職業道德。例如對于嚴寒地區的公共建筑,不宜采用空氣調節系統進行冬季采暖,而應設熱水集中采暖系統,也不可以采用電熱鍋爐、電熱水器作為直接采暖和空氣調節系統的熱源。

2.要有不斷的自我學習能力,注意專業新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暖通空調行業技術發展得非???,重點都是圍繞著如何提高各種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產品的性能系數以及平衡地使用各種能源。比如說,在天然氣供應充足地區的一些特大型、大型項目上,提倡推廣應用分布式或熱電冷聯供(燃氣型溴化鋰直燃機供冷、降低排煙溫度)的技術,實現電力和天然氣的削峰填谷,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率,這些知識、這些技術都要讓同學提前學習,提前了解和儲備,這樣才能使同學更好地進行研究和設計,

3.通過參與能源審計培養學生的節能意識

能源審計工作是針對能源問題的診斷,診斷出能耗高的問題在哪兒,為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節能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及建議。組織學生參與能源審計工作,使同學了解企業的能源消費狀況、管理水平、利用效率、消耗指標、財務過程、綜合利用并對環境效果進行檢查、測試、診斷、咨詢和評價,排查節能障礙和浪費原因,查找節能潛力,提出整改措施,制訂節能目標和規劃,最終提出促進企業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在整個能源審計過程中提高同學的節能意識。

四、組織學生積極學習國家的節能政策、標準和規范

國家歷來對節約能源高度重視。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國家和地方正在出臺和修訂節能減排的政策、法規、文件。與此同時,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正在進行節能法規、政策等調研工作。高校應該抓住這次機會,聯系相關部門和單位讓同學參與到這項工作中。在調研中讓同學深入了解節能方面的法律、法規文件等,通過體會國家對建筑節能的重視,增強學生的建筑節能意識。

五、結束語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大學階段的專業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而言,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根據暖通空調行業專業的特點緊跟國家的形勢與政策對學生進行培養,對學生具有深遠的意義。結合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課程安排的特點,在相關課程教學環節中培養學生建筑節能的觀念并有針對性地講授哪些地方可以實現節能,組織同學參與國家實施的能源審計以及相關法規、標準修改的相關調研對于強化學生的建筑節能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德英.建筑節能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付祥釗,肖益民.建筑節能原理與技術[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8.

[3]朱彩霞,楊磊.建筑節能新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河南教育,

2009,(4):24-25.

(責任編輯:王祝萍)

作者:李炎鋒?王慧琛?邊江?徐聰聰?尹晨晨

第三篇:雙創環境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綜合改革探索

摘要:文章以中原工學院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為例,闡述了在社會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創新創業驅動發展的新常態下,作為地方高校優勢特色專業的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面對專業轉型的綜合改革思路。圍繞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團隊建設、課程與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及教學管理改革等方面,探索構建與區域產業鏈、創新鏈緊密聯系的新型專業體系,實現人才培養模式轉型,提升專業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雙創;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專業綜合改革;核心競爭力

中原工學院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原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始建于1982年,2000年以來,該專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2003年該專業所對應的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方向獲得碩士學位授權點,2004年該學科被批準為河南省重點學科,2006年獲準設立河南省特聘教授崗位,同年通過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的專業評估,2007年被批準為河南省特色專業建設點,2008年獲準成立河南省高??照{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9年被批準建設河南省重點學科供熱空調開放實驗室,同年獲批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并獲準立項建設河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筑環境與設備實驗中心,2010年獲批河南省教學團隊,2011年通過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的專業復評估,該校成為全國通過該專業評估的29所高校之一,2012年獲準立項建設空調制冷節能河南省工程實驗室,2014年立項建設河南省熱泵空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年獲批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016年通過住建部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復評估。

經過3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中原工學院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已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省內領先、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地方高校優勢本科專業。

但在當前形勢下,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1]。而作為人才培養主體的高等學校則需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合理定位,克服同質化傾向,形成獨具特色的辦學理念和風格[2]。尤其要著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積極推動大學發展[3],培養多層次、專業化的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4]。

正是在上述形勢下,中原工學院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作為地方高校優勢特色專業,基于外部需求和內生動力,遵循 “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從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教學團隊建設、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教學管理改革等方面,積極探索專業綜合改革思路與方案,努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以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需求及區域經濟發展需要。

一、人才培養方案優化

順應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教育規范化、辦學特色化的發展趨勢,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求和中原經濟區建設需要,優化專業知識體系,加強內涵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完善專業培養方案,強調工程教育回歸工程實踐[5],充分體現“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人才培養理念,實現培養“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節能環保意識,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領域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的目標,為教學團隊建設、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教學管理改革等明確改革方向和建設目標。

具體操作方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以適應高等教育改革和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兼顧專才教育與通才教育,兼顧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基礎教育,拓寬專業口徑。同時加強科學與人文精神的教育,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探索將教育任務、人才培養及生產實踐統一于一個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6],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

依據國家有關建筑節能方面的文件精神和中原經濟區建設實施意見,學校調研國內外相關專業建設狀況,進一步明確該專業服務區域經濟建設的定位,優化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加強基礎課教育,突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

二、高水平教學團隊建設

教學團隊建設方面,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為重點,加強教師培訓力度,創新教師培訓模式,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教學改革、研究交流、質量評估、咨詢服務等各項工作,滿足教師個性化專業化發展的需要。加大投入,加強管理,完善服務,營建一個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勵人才的良好環境,保障專業教學團隊的持續發展與提升。重點建設一支規模適中,結構合理,兼顧學術背景和實踐經驗,具有國際化視野教學科研與工程實踐能力協調發展的年富力強的教學團隊。

具體操作上,以學校、學院的發展規劃和該專業的人才培養需要為依據,制定專業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并加以實施;以教育背景、職業背景、年齡結構等為依據,調整師資入職標準,建設一支規模適中,生師比合理的年富力強,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教學團隊;同時聘任一批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業界人士擔任兼職教師。

制定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計劃,通過研討會、教學督導、國內外培訓及學習交流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教師研討專業教學的發展趨勢、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法,不斷提升師資團隊的教學能力。

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相結合為中心,改革教師業績評價制度,建設一支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工程實踐緊密結合,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與科研訓練緊密結合,學術水平與教學水平兼備的師資隊伍[7]。同時,完善服務,營建一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勵人才的良好環境,保障專業教學團隊的可持續發展與提升。

在實際操作上,按照課程的屬性,將教學團隊分成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兩個大組,進行分類建設,專業基礎課教師組要求以高職稱、高學歷的教師為主,骨干力量是教授和博士,在基礎理論、研究水平上提高要求,突出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強基”目的。專業課教師組以具備“雙師型”素質為目標,強化工程經驗,提高具有注冊公用設備師、建造師資格教師比例,突出人才培養過程中“重用”的目的。

三、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

根據完善后的專業培養目標,系統梳理課程學習目標、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建設結構合理、層次清晰、內容充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塊化課程體系。重點構建以專業基礎課程、主干專業課程、專業選修課程三大課程模塊為基礎的優質專業課程體系,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吸納國內外先進教材,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不斷充實課程教學的內容。加強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開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的多媒體課件。

根據專業培養標準,按照年度調整、三年修改的原則,定期修訂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以專業系部為單位,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課程審核制度,促使教師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定期梳理和調整課程學習目標、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完善課程檔案,不斷充實和優化模塊化課程體系。

進一步更新和優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由各課程負責人牽頭,對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主干課進行改革,并結合工程實際組織教學,更新教學內容,反映專業發展新技術。同時,在教學中結合目前工程實際內容進行教學,實行探討式、工程案例式教學,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引導求知中激發學生探索興趣,成果轉化及應用中強化學生實踐體驗[8]。

以完成國家、省級教學質量項目為契機,深入探索優質教學資源建設新途徑,進一步加強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校級精品課程以及優秀課程的建設,加強和完善網絡課程、考試系統和習題庫、多媒體教學課件等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優化更新專業教學資源。

在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的基礎上,結合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要求,以省級精品課程傳熱學建設為核心,帶動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建筑環境學、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流體輸配管網等專業基礎和技術基礎課程建設;以省級精品課程空調用制冷技術建設為核心,帶動暖通空調、工業通風、鍋爐與鍋爐房工藝、建筑節能技術等專業課程的建設。

加強重點課程多媒體課件的建設,對傳熱學、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建筑環境學、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流體輸配管網、空調用制冷技術、暖通空調、工業通風、鍋爐與鍋爐房工藝、建筑節能技術等重要課程的核心內容進行多媒體課件建設,引導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

加強網絡互動專業交流平臺建設(微博、QQ群),依托校園網建立專門的師生交流互動平臺,定期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建立有問題可以隨時提問,教師可以及時解答的良好機制。

圖書資料方面要加大投入,根據專業的發展,更新和購置專業必需的專業書刊、國家標準規范和圖集等,以更好地服務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環節的需要。

四、 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

采取有力措施,應用和推廣以思維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順應信息化時代學生接受知識的特點,整合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方式,不斷提升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教學效果。學校以“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人才培養理念為引導,系統開展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快速推進數字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建設專業網絡交流平臺,強化以學生為中心,促進“教”“學”互動,重點提高教師教育創新和教育實踐能力,及時將教學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力爭取得一批具有專業鮮明特色教學的改革成果。

以工程實踐為導向,以項目驅動為手段,以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9],通過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體驗式教學、項目嵌入式教學等教學手段,促進課堂教學方式多元化,改善課堂教學效果。同時,以實踐教學基地為依托,以個人項目、團隊項目和“人環獎”等專業競賽項目為載體,建立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和實施制度,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其學以致用的應用技能和動手能力,促進 “教”“學”互動,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導向。

課堂教學方面,重要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以問題學習為導向;專業課程以項目或案例教學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在專業基礎課程傳熱學、工程熱力學和流體力學中實行問題學習的教學方式。在暖通空調、通風工程、建筑設備自動化、暖通空調工程設計方法與系統分析、建筑設備工程施工組織與經濟等專業課程中,強化以工程項目為主的案例式教學,從工程實際中引出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技術規范措施的內容和應用,以及規范產生的背景,按照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建造師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培養人才。建設專業交流平臺進行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五、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也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創新教育的基礎是實踐。在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方面,以實踐教學為重點,整合各類實驗實踐教學資源,促進成果共享,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構建以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10-12]。采取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合作共建方式,建設高水平的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推動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學校與社會密切合作,促進大學生在科學研究中學習、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學校依托河南省建筑環境與設備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重點加強基礎實驗—綜合實驗—創新實驗三位一體的實驗教學體系建設,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增加自主創新型實驗項目。

同時,學校還依托河南省建筑環境與設備實驗示范教學中心,強化實踐教學。充分利用河南省高??照{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學校供熱空調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及空調制冷節能河南省工程實驗中心,大力加強綜合實驗與創新實驗平臺建設,構建較為完整的“基礎實驗—綜合實驗—創新實驗”三位一體的實驗教學體系。圍繞卓越工程計劃建立“校企聯合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進一步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構建較為完整的“產、學、研”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的發展。

著眼行業特點,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實踐性教學體系,重視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加大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力度,改善實習教學模式。將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優質教學資源,形成可持續的實踐教學模式[13-15]。同時在專業課實驗中提高設計性、綜合性實驗比例,特別是針對實際工程項目或案例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踐條件。

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環節,加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訓練,包括:空調冷熱負荷計算、專業繪圖軟件應用、工程概預算軟件應用、建筑物空調運行能耗分析DEST等。

充分發揮校內外實習基地的作用,加大實踐環節學時比例,將工程實踐訓練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建立專業內容更加豐富、過程進行更加靈活的實踐環節,有利于學生把專業理論與工程實際緊密結合,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通過設立獎勵基金,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對積極參與各類學科競賽的指導教師和學生給予獎勵,通過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管理改革

以培養目標為導向,以教學質量為中心,更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制度,完善組織結構,改革管理手段,提高教學管理水平。以目標為動力,強化過程管理,提高教學工作和教學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推進科學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機制的形成。充分發揮教學質量管理的監督、調控、引導、激勵等功能,對教學工作進行有效調控,保障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和不斷提高。遵循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原則,依托專業年報制度,建立包含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定期專業評估制度,促進專業教育的持續改善,強化院、系、專業聯動的質量保障機制,優化、整合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的審核流程,努力構建不斷改進、持續提升的校、院、系三級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校、院、專業三個層次相互銜接、權責分明的質量管理制度,完善專業設計與審批、專業評估、教學過程跟蹤監測、課程考試、教學效果評估、學位授予等關鍵環節的管理流程。

改革教學評估制度,在學生評教、同行評議等現行制度的基礎上,試行課程教學的外部評審制度;以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學習目標為依據,建立科學的專業教育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制度;整合各種評估制度,形成有效的教學評估體系。

建立健全校內外導師制度,對學生進行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輔導,通過個性化的教學管理改善學生的學習體驗,拓展其個人發展空間。

建立專業年報的常規機制,全面反映專業建設的進展,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持續改善方案。

七、結語

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背景下,創新創業成為新常態。著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是高等學校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高校各專業面臨的外部要求。作為地方高校優勢特色專業的中原工學院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遵循 “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按照“突出重點、改革創新、繼承發展、引領示范”的原則,圍繞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團隊建設、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教學管理改革等方面,探索構建與區域產業鏈、創新鏈緊密聯系的新型專業體系,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著力培養具備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升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與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專業核心競爭力。

在人才培養方案優化方面:以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為依托,優化專業知識體系結構,加強內涵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順應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教育規范化、辦學特色化的發展趨勢,主動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求和中原經濟區建設需要,培養具有節能環保意識、工程經濟意識及創新意識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在高水平教學團隊建設方面: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為重點,滿足教師個性化專業化發展的需要。以分類建設為手段,重視工程經驗的積累,突出培養過程中“強基”“重用”的目的。建設一支規模適中,結構合理,兼顧學術背景和實踐經驗,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年富力強的教學團隊。

在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方面:著眼行業特點,以實踐教學為重點,整合各類實驗實踐教學資源,促進成果共享,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以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河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依托,采取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合作共建方式,建設高水平的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推動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學校與社會密切合作,促進大學生在科學研究中學習、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在教學管理方面:建立專業年報的常規機制,全面反映專業建設的進展,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持續改善方案。

參考文獻:

[1]胡錦濤.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N]. 人民網-人民日報,2010-06-08.

[2]溫家寶. 強國必強教, 強國先強教[N]. 新華網,2010-08-31.

[3]杜玉波. 全面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N]. 中國教育報,2012-11-24.

[4]雷環, 湯威頤, Edward F. Grawley. 培養創新型、多層次、專業化的工程科技人才——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人才理念與培養方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5): 29-35.

[5]王存文, 韓高軍, 雷家彬. 高等工程教育如何回歸工程實踐——以省屬工科類高校為例[J]. 高等工程教育, 2012(4): 33-39.

[6]鞠全勇, 陳健, 牟福元. 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創新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J]. 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 2011,107(1): 78-80.

[7]張櫻. 高水平大學理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趨勢與特點——對近三屆國家教學成果獎部屬院校理工科專業獲獎項目的研究[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0, 31(3): 95-106.

[8]李紅英, 李周, 范曉慧,等. 大材料學科研究性學習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成效[J]. 創新與創業教育, 2012, 3(1): 3-6.

[9]鐘麗萍, 施俊俠, 張文峰. 卓越工程師培養背景下機械類專業“3+1”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6): 158-160.

[10]袁慧, 于兆勤, 秦哲. 新形勢下培養提高工科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認識與實踐[J]. 高教探索, 2007(2): 61-63.

[11]牛慶瑋, 胡偉, 劉臻.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J]. 中國大學教學, 2011(10): 70-73.

[12]龍熊輝. 基于雙創理念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4(4):117-118.

[13]巫修海, 張國慶. 基于企業真實環境的數控高技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1, 30(11): 197-200.

[14]李遠會, 張曉燕, 向嵩. 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 提高實習教學質量[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9, 25(6): 150-151.

[15]艾紅梅, 王寶民, 陳廷國,等. 土建類實驗中心教學體系和發展模式[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2, 31 (8): 316-318.

作者:王方 李志強 范曉偉 朱彩霞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證券投資實驗論文下一篇:中學數學研究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