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政治學概論課后題答案

2023-06-17

第一篇:政治學概論課后題答案

廣播電視概論課后題答案

《廣播電視概論》思考與練習

導言

一、填空題 ㈠ 廣播的誕生

1、無線電波的發現。

(1820)年,[丹麥] 奧斯特博士,發現了電與磁的關系。 1831年,[英](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1864年,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發現了電磁學基本原理,1873年,發表了《電磁論》,確立了電磁學,并證明電波的速度為30公里/秒。他被公認為“(無線電之父)”。 1888年(德國)科學家海尼•赫茲發表了電磁波特性分析的最早著作《電磁波及其反應》;1965年,國際無線電學會決定,以赫茲的名字作為無線電波長的計量單位。

2、無線電傳送信號成功。

1894年意大利人馬可尼和俄國科學家波波夫,同時發明了(無線電)。

3、無線電傳送聲音的實現。

[加拿大]費森登,(1906)年,通過無線電報裝臵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語言廣播,標志著這種新傳媒的問世。

4、廣播電臺的誕生。

1916年,美國馬可尼公司25歲的無線電報務員戴維•薩諾夫發明了(無線音樂盒),即收音機。 1920年11月2日,美國匹茲堡廣播電臺(KDKA)(廣播電臺)正式播音,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家正式的廣播電臺。一般認為它的開播標志著世界廣播事業的誕生。 ㈡ 電視的誕生

1、電視技術的準備。 1873年,英國工程師(約瑟夫.梅)發現“硒”的光電轉換能力,在理論上說明可以利用電訊號傳播圖像,這是最早提出的電視傳播原理。

(1884)年,德國科學家保羅•尼普科發明了機械式光電掃描盤(熒光屏的雛形)。

1923年,美籍俄裔物理學家(左瑞金)發明了光電管,用電子束的自動掃描組合畫面,為電視攝像機的設計做出了貢獻。

2、實驗性的電視播映。

1925年,英國科學家貝爾德采用電視掃描盤,完成了電視畫面的完整組合及播送。貝爾德因此被稱為“(電視之父)”。

3、正式的電視播送。

1936年(英國)(廣播公司)(在亞歷山大宮)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公眾電視發射臺,開始定期播出節目,故這一天被公認為世界電視事業的誕生日。

1939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在紐約帝國大廈)轉播了紐約世界博覽會盛況,首次用電視報道了美國總統主持博覽會開幕典禮的實況。(羅斯福)也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的總統。

一、了解廣播電視事業誕生的基本情況。

1、廣播的誕生

人們對電磁波的發現和認識是廣播技術誕生的基礎。

最早出現的廣播是有線廣播。其電磁波是沿導線傳送聲音的。以后無限廣播的出現,其電磁波不沿導線傳播而是成發射狀的傳送聲音的。

⑴有線廣播

1890年夏天,在美國薩拉托加的大聯盟旅館,有800人通過電話欣賞了在梅蒂遜廣場花園舉行的音樂會,還有其他地方傳送的舞曲和朗誦等。 1893年,匈牙利人西奧多.普斯卡把布達佩斯市700多條電話連接起來,定時道新聞,被稱為“電話報紙” (2)無線廣播

1906年12月五號,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費森頓通過無線電的裝臵,讓航行在大西洋上的幾艘輪船的報務員聽到朗誦《圣經》、小提琴表演和播放唱片的聲音,即圣誕頌歌。于是,1906年12月5日被稱為無線電廣播的誕生日。

2、電視的誕生

人類對硒元素及光電作用的發現和認識是電視技術誕生的基礎。 ⑴無線電視 1926年,被譽為“電視之父”的英國科學家貝爾德在倫敦成功的進行了電視的傳送和接受圖像。1928年,貝爾德利用短波圖像從倫敦傳到紐約。 人類從此進入圖、聲、文并茂的影像信息時代。 ⑵有線電視

1927年,貝爾德通過電話線路成功的將電視畫面從倫敦傳到640公里外的格拉斯哥。

1948年,有線電視真正出現。

二、什么是廣播電視?

1、科學的定義:即傳播媒介說

廣播電視是通過電磁波向廣大(或特定)地域傳送聲像節目的大眾傳播媒介。 定義要點:(1)廣播電視是傳媒媒介。(2)廣播電視是大眾傳播媒介(3)廣播電視是電子大眾傳播媒介(4)廣播電視傳播的是制作成節目的信息(5)廣播電視傳播是以聲音和圖像為傳播的符號。

2、從傳播手段看,廣播分兩大類: (1)從傳播手段看,廣播分兩大類:

①通過無線電波傳送節目的,稱為無線廣播。 ②通過導線傳送節目的,稱為有線廣播。 從傳播媒介看,廣播也可分為兩大類:

僅僅傳送聲音的,稱為電聲廣播,簡稱廣播。 僅送聲音、圖像的,稱為電視廣播,簡稱電視。

三、為什么說廣播電視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

1、廣播電視學的含義:

廣播電視學是關于廣播電視這種傳播媒介傳播的科學知識體系,其學科體系在我國尚處于初級階段,有待進一步完善。

2、廣播電視學的特點: (1)綜合性強

吸收和利用了多個相關學科的成果。 (2)實踐性強

其理論是建立在廣播電視傳播應用在實踐的基礎上的,同時也只能在應用中真正掌握和發展該理論。

四、簡述廣播電視學的研究對象。

1、基本理論研究

包括廣播電視的概念、性質、特性、功能、結構、傳播原理等。

2、發展歷史研究

廣播電視產生的物質和社會條件、不同的發展階段、影響和制約發展的因素、發展規律和趨勢。

3、操作技術研究 廣播電視的工程技術、節目制作和演播技術等。

4、管理研究

廣播電視的管理體制、內部管理、法制管理、經營管理等。

五、廣播電視學與大眾傳播學、新聞學之間是什么關系?

1、廣播電視學與新聞學、傳播學之間的共同點 (1)新興的學科

(2)研究人類的傳播現象 廣播電視學與現已形成的新聞學(誕生于19世紀末的德國)大眾傳播學(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從歷史淵源以及理論到實踐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它是大眾傳播學和新聞學的基礎上,結合廣播電視媒介的規律而形成的。它們都是以廣播電視為代表的現代電子大眾傳播媒介為研究對象的。

2、廣播電視學與新聞學、傳播學之間的區別 (1)三個學科的研究對象所涉及的傳播內容不盡相同。傳播學的涵蓋了所有的內容,廣播電視學的涵蓋了新聞。 (2)三個學科的研究對象所涉及的傳播媒介不盡相同。傳播學涵蓋了所有的媒介,而新聞學涵蓋了廣播電視的媒介。

6、以最近的一次重大新聞事件為例,觀察電視在報道這件事件時有哪些與其他媒介不同的手段?這些報道手段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力? 以11月上海大火為例。

1、廣播電視在此次報道中向社會大眾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輿論作用、社會教育作用、及時的傳播新聞,能及時的讓受眾了解其事件。

2、廣播電視是聲畫合

一、視聽一體的綜合藝術,也是一種家庭藝術、客廳藝術;畫面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是面對面的傳播,具有很強的人格化傳播的特點。

3、廣播電視畫面視覺沖擊力特別強,能給人留下很深的映象,且廣播電視的真實感、現場感強。

4、廣播電視處于社會輿論的中心地位,輿論有著導向、形成、傳播的作用,從而使受眾了解情況,并形成相應的輿論,反應大眾的意見和呼聲。

第二章

201018240822 1008班任秋子

1、簡述廣播電視的傳播共性及特性。 共性:

一、傳播的迅速性

廣播電視傳播的速度之快,甚至達到報道與被報道的事件同步,即同步直播。廣播電視的同步直播主要是依賴于現代化的傳播設備。①采用電子技術:信息載體是空氣中的介質或導線;使用電子設備錄制好的素材就在電腦上直接編輯,做好的節目也無須復制;節目直接通過電子設備發送到用戶。僅信息的發送,就能在瞬間實現;這是由電磁波的傳遞速度決定的,電波以每秒鐘30萬公里的速度進行傳播,其時間差為零。②節日的直播,這種播出縮短了公眾和媒介之間的距離,省略了節目制作的過程,縮短了信源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利用距離的縮短產生了快捷。

二、傳播的廣泛性 ⑴地域廣泛

廣播電視的傳播可以跨越千山萬水,到達地球的各個角落。使人類真正實現了“千里耳、順風眼”的夢想,使偌大得地球變成了“村莊”。 ⑵受眾廣泛

廣播電視的受眾不受年齡、性別、民族、和文化程度等的制約。只要能聽、能看,就可以從廣播電視中獲得信息。

三、信息的容量大

廣播電視由于傳播迅速,節目循環周期比較報刊的循環周期短的多,廣播電視傳播的內容豐富、功能多樣,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如新聞、評論、體育、音樂、文學作品演播等節目,都可以根據受眾的需求播出,為了適應不同聽眾和觀眾的特殊需求,廣播電視開設了許多專業電視臺和電臺,如新聞臺、文藝臺、經濟臺、音樂臺等,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四、信息的直觀性

廣播電視傳輸的是聲像信號。它可以將事物以元生態呈現于人的器官,它比文字更有感染力和表現力。

廣播電視這種直觀性的特點,所產生的傳播效果有:

1、通俗易懂

2、形象可感

3、現場感強

4、傳真力強

五、選擇的被動性

廣播電視是線性傳播,觀眾在同一時間里只能收聽或收看一種節目,選擇一種頻道,并且只能以順序收看,不能自由的選擇時間收聽自己需要的內容。

六、接受的隨意性

受眾在接受廣播電視信息傳播時,如果廣播電視節目沒有吸引力,大多數人都轉向其他的活動,造成了節目的隨意性。

另外,接受廣播電視節目的環境對受眾的約束少、干擾多,人面在收聽、收看時,一般是一邊干活,邊收聽,一心二用,而且精力主要是花在手中的活,遠不像看報紙那么認真。

七、音像的易逝性

由于廣播電視以光速傳播,廣播電視節目的信號轉瞬即逝,不留痕跡,收聽看廣播電視節目沒有思考的余地,比較深奧的問題不易及時解決。 特性:

㈠在傳播手段上

電視是視聽兼備的,它的聽覺形象和視覺形象綜合的信息符號,與人類感知過程和經練極為吻合,觀眾極為感知;音像符號是直觀的,它類似于現場情景再現,所以信息量更為豐富、全面。面對這種直觀的圖像,能使觀眾產生一種親切感、現場感及參與感。

廣播是用來聽的,聲波是不容易隔斷的,因此廣播電視有它特有的優勢:一是表現為“聽”的單一,可以集中注意力,受其聲音的控制。二是表現“聽”的隨意,及比電視更隨意,可以一面干活一面聽廣播。 ㈡在傳播內容上

電視的綜合性比廣播的更強,因為它是聲音、圖像和文字的綜合,所以電視的娛樂性強,電視除了各類文藝節目和游藝節目之外,還有與電影合成影視藝術的電視劇

但廣播也是綜合的,只是它的綜合不同于電視那樣高層次的綜合。在文藝方面,廣播電視需要調動觀眾的形象轉化能力,把語言直接轉化為直觀的形象等。 ㈢在傳播方式上

廣播節目的制作要比電視節目更為簡便,廣播節目的成本也比電視低,廣播收音機的費用一般要低于電視接收機,所以廣播在接受上隨意性要更大。

這種不同特點說明,廣播電視個有所長,彼此不能取代,各有優勢。

二、廣播電視與政治、經濟、文化之間有何關系? (一)經濟與廣播電視

1、廣播電視要受經濟的制約

廣播電視是一項高消耗、大投入的事業,不只是對傳播者而言,而且對受眾也是如此,因為對國家和社會,修建一座廣播電臺和電臺都是一筆巨大的投資,同時,對于家庭和個人而言,買一臺電視機也是一筆不少得開支??梢娚鐣洕话l展,廣播電視事業也不易得到發展。 廣播電視的發展,使它們自身也產生日益增長的經濟效應,其主要來源于廣告服務渠道,其次是來源于社會集資,再次是征收電視費,這樣,就形成了不單靠國家撥款的多種經濟渠道,同時,也給廣播電視事業增添了更大的活力。

2、廣播電視能對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

廣播電視不緊是一項消費事業,它在創造精神財富的同時,又促進了物質財富的增值。 第一,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直接刺激了電子工業的巨大發展,從電子元件到各種廣播電視器材等得到巨大的發展。第二,廣播電視的傳播內容就直接服務或影響于經濟的發展。從經濟信息、廣告服務、股票市場報道等專欄節目,一直到專門的經濟電臺和電視臺。此外,還有對偽劣商品的揭露、批評以及對市場經濟活動的輿論監督、對市場經濟的引導等。

(二)政治與廣播電視

1、政治對廣播電視的影響 在我國,廣播電視是社會主義的,因此在管理體制上,明確規定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由國家興辦,禁止私營。廣播電臺、電視臺及其傳輸、發射系統,一律由國家經營。盡管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我國報社出現了多種成分結構,但廣播電臺、電視臺仍然只有國家一種。因為廣播電視事業只有掌握在國家的手中,才能有效地保證證令的推行,才有利于社會、政治的安定,才能貫徹廣播電視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方針。

我國的廣播電視事業還具有鮮明的無產階級黨性,我國的廣播電視還積極的配合黨和國家的步驟,穩妥的推進民主和法制的建設,并改革和發展廣播電視自身。

在世界上,各國的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還是很不平衡的。某些發達國家往往會利用廣播電視,特別是電視,進行文化滲透和文化侵略,這是通過廉價的輸出錄像帶以及衛星傳播方式進行的。如美國就以大量的電視節目滲透到拉美國家。

2、廣播電視對于政治的積極作用

廣播電視是一種政治思想的宣傳教育工具,無論哪個階級都會利用它,在我國,廣播電視常常用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廣播電視還可以作為社會溝通的工具,它可以運用新聞、談話、問答、討論、座談等多樣的方式,在領導與群眾、部門與部門、群眾與群眾之間搭橋、聯網,讓他們有效地交換意見,溝通思想。

廣播電視還可以運用輿論監督的方式,來推動民主、法制建設,來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三)文化與廣播電視

廣播電視實際上是社會文化事業的一部分,是一種新興的大眾文化,所以二者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

1、文化對廣播電視的制約

廣播電視的傳播就是一種文化,它與受眾的文化不無關系。它的節目內容與節目編排也是與受眾的文化水平無關系的。因此,廣播電視節目必須面對不同文化層次的受眾的需要。

廣播電視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中,因此文化就構成了廣播電視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文化對廣播電視的制約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要求廣播電視適應整個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其次是要求廣播電視傳播先進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2、廣播電視對文化的影響

廣播電視在今天社會生活中已經創造出一種新型的大眾文化形態。廣播電視文化是人類聽覺文化和視覺文化的新發展,是集科學技術、信息傳播、文化藝術等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于一體的新文化形態。它潛移默化改變了人們的文化生活,仍至人們的傳統的感知方式。這種文化是一種影像文化。 另外,廣播電視還可以視為是一種新興的文化傳播手段,它可以把一切人類文化成果更廣泛的傳播開去,它可以作為電化教育手段,更好的更廣泛的普及文化知識,它還可以作為各國、各地區、各民族間文化交流的手段,以推動社會現代化進程。

三、廣播電視的社會功能有哪些?如何理解?

1、宣傳功能

廣播電視是執政黨和政府用以宣傳路線、方針、政策和所倡導的道德規范、思想觀念等重要工具,除了方針政策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宣傳外,廣播電視又肩負著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宣傳。

2、輿論功能

輿論是大多數人的共同看法,廣播電視的傳播活動可以直接影響社會輿論,這是廣播電視受眾廣泛的特征所決定的。

ⅰ、廣播電視的輿論功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促成輿論。

廣播電視通過廣泛宣傳、反復強調;使少數人的看法受到廣泛的重視,繼而被大多數人接受,最終形成社會共識(輿論)。 ②、引導輿論

廣播電視通過大力宣傳正確的或對不同看法和某個現象加以評論,否定錯的、肯定對的;引導公眾與傳播者所持的意見觀點一致。 ③、輿論監督

通過大力宣傳正面的事物,促成正確的輿論形成和公眾評判是非的正確標準形成;或通過暴露和批評違反公眾意愿、社會道德準則和法律法規的行為或現象,引起社會公眾的警覺和一致譴責;給錯誤行為者或錯誤現象的制造者以輿論壓力,迫使其自律或糾正。 ⅱ、廣播電視的宣傳功能與輿論功能的異同 共同點:二者都是具有傾向性。

區別:宣傳功能側重于讓人們了解某個事物(方針政策、思想觀念、法律規范等)。輿論功能側重于爭取大都數人形成共同的認識。

3、新聞功能

新聞信息的傳播在廣播電視中占主導地位。辦好新聞節目是各國主流媒體創辦節目的重中之重,“新聞立社、立臺”是我國電臺、電視臺的原則。新聞節目的水平,已成為衡量電臺、電視臺水平的重要依據和媒體競爭的焦點

4、教育功能

由于廣播電視對于受眾來說投資不多,容易普及,特別是它的傳播形象直觀,受眾廣泛,因此可以說是廣播電視是高效的教育節目。 廣播電視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

1、思想道德教育

其方式有兩種:直接——通過宣傳、評論等。

◎間接——寓教于樂。

2、科學文化教育

其方式有兩種:

ⅰ介紹科技文化知識——一般帶有科普性質,非系統深入地講授某一學科的知識。

ⅱ系統講授學科知識——將學校開設的課程在廣播電視中講授。其內容和講課方式基本一樣,只是更直觀、接收者更方便。

4、娛樂功能

廣播電視的娛樂性節目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垂青,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受眾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廣播電視節目中最受歡迎的兩類節目是新聞節目和娛樂節目,前者是為人們提供新的新聞信息,使得人們得以及時的了解世界和認識世界;后者為人們提供消遣、娛樂,舒展了人們在社會生存中激烈競爭的壓力,現代人的工作節奏很快,工作之余需要放松,娛樂。因此,各國電視媒體都很重視它的娛樂性。 廣播電視娛樂功能體現在三個方面: ①、引發審美活動

廣播電視通過具有生動形象和富于情感色彩的節目揭示事物的美學特征和本質,從而引發人們審美活動,使之獲得審美享受。 ②、提供休閑消遣

廣播電視通過游戲、體育、綜藝等節目,使人們忘掉生活和工作帶來的壓力,放松身心、盡興愉悅。

③、幫助排遣宣泄

廣播電視通過豐富多彩的節目使人們在生活中積累的喜、怒、哀、樂等多種情感得以釋放、排遣和宣泄,從而恢復心理上的平衡。并由個體的心理平衡進而形成整個群體乃至社會的安樂、和諧。

5、服務功能

從廣義上理解,即宏觀的看廣播電視的服務性,所有節目都是為受眾服務的;狹義上理解,特指實用的、能直接的幫助受眾解決工作、思想和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節目,其特點是實用性強。

廣播電視的服務主要有兩種:

無償服務——不收取收聽收看費的節目播出。

有償服務——收取一定收聽收看費和廣告、購物等費用的節目播出。

四、為什么說廣播電視具有雙重社會功能?

1、新聞媒介從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又屬于信息產業。新聞媒介的雙重屬性:社會屬性和商品屬性。

2、雙重屬性的具體含義是:在新聞報道時始終堅持黨性原則,承擔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社會功能;在經營方面,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則運行,每個媒體又是獨立的法人,獨立經營,自負盈虧——政治家辦報,企業化管理。

我國廣播電視的基本屬性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是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現代化輿論宣傳工具。廣播電視通過信息傳播實現正確的輿論引導,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是它的主要功能。

此外,我國的廣播電視也同時具有經濟屬性,即第三產業的產業屬性,這是對廣播電視屬性認識的新發展。第三產業的基本屬性是服務性,廣播電視提供的服務能直接、間接地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1. 第三章廣播電視的節目要素

編導1008班漆關磊201018240805 周曉萌201018240840

一、名詞解釋:

平行規律;廣播和收聽是同步進行的,所以語言表達的程度和信息量要與聽眾的言語感知能力和接受程度相適應。收聽過程和理解過程也應同步完成。

標志音樂;專指電臺和電視臺的標志音樂、節目的開始去結束曲。 間隔音樂;節目之間的間奏樂,適應調節和過度的需要。

聲畫合一;聲音和畫面是同步的,即聲源在畫面之中,聲畫表現的是同一內容。 聲畫分立;聲音與畫面不同步、不吻合。但二者在內容上相互關聯。 聲畫對位:借用音樂中的對位法,指聲音和畫面分別表達不同的內容,只不過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有機的聯系,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段。

二、思考題

1、如何理解符號及廣播電視的符號系統

符號即代表某種事物或思想的記號或標志。它是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的中介物,它承載著交流雙方向對方發出的信息。

2、聲音的三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功能、特征? 語言:表意(人聲)——交流思想、表達感情① 獨立表意 ② 解說 ③ 補充 ④ 抒情議論 ⑤ 連接:⑥ 交流:a居高臨下式—— 特點: 無人稱概念 莊重嚴肅、教誨和說教的口吻明顯的高高在上 b平等交流式---- 特點:有明顯的人稱概念。親切自然、平等交流的口吻。傳者直接表達個人的看法、情緒、感受等

音響:表真(寫實)——創造特有的畫面效果

2、音響的作用① 增強現場感② 表現時空 ③ 渲染氣氛④ 表現人物心理 蒙太奇的功能

音樂:表情(寫意)——渲染氣氛、抒發情 ①

標志 ② 間隔 ③ 深化主題 ④ 抒情渲染 ⑤ 刻畫人物 ⑥ 連接

3、電視傳播符號包括哪些要素? 1 聲音 2文字3 造型

4、簡述電視聲畫關系的三種形態。

1、聲畫合一

2、聲畫對位 聲音和畫面按照各自的規律表達不同的內容,各自發揮不同的作用。它們不是互為依附,但又是有機的組合 、聲畫對立

5、電視圖像有哪些特性?

1、物理性能像素:在電視熒屏上,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排列的上百萬個熒光粉的小點。 掃描: 電視機中的電子槍將接收到的節目信號轉換成電子束,再依次逐行射向熒光屏上的像素,使之呈現出影像。

2、社會性能◎人類利用圖像表情答意?!蛉藗円愿髯蕴赜械男睦砘顒?包括感覺、知覺、聯想、想象、認識、理解等)感受和理解接收到的圖像

6、聲音和圖像是什么樣的關系?

聲音和圖像是互為補充的關系。聲音和圖像共同擔負電視傳播的職責,雙方配合得好,可以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立體交叉傳播效果;但倘若配合得不好,則兩者又互為干擾對方傳播的噪音,結果是一加一小于二,甚至還不如單通道的傳播效果。

7、談談語言在廣播電視中的作用與要求。

① 獨立表意 ② 解說 ③ 補充 ④ 抒情議論 ⑤ 連接:⑥ 交流:廣播電視語言的基本要求① 規范化。② 口語化。③ 防止歧義 ④ 簡潔明確 ⑤ 形象化⑥ 適量

8、舉例說明聲畫組合的傳播效果。

1、聲畫合一

聲音與圖像傳達的內容完全一致。其作用:可以增強傳播的真實感和可信度。 聲畫合一有兩種情況:

1、 聲源就在畫面中(即同期聲)a 畫內聲畫合一

同期聲是指電視畫面中人和事物的影像與他們所發出的聲音同步出現的聲畫配合關系。即聲畫同步。同期聲的制作是攝像師在拍攝畫面的同時錄下現場的聲音。

2、聲源不在畫面中(畫外音的一種)b畫外聲畫合一

畫面拍攝后配的音,但二者在表達的內容上一致。(如播音語言和畫面的統一)。

2、聲畫對位

聲音和畫面按照各自的規律表達不同的內容,各自發揮不同的作用。它們不是互為依附,但又是有機的組合。其作用:可擴大傳播的信息容量,引發受眾的聯想,產生單靠畫面或單靠聲音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這時電視的表意的內容為畫面與聲音之和。

3、聲畫對立

聲音和畫面表達的內容完全相反。其作用:形成強烈對比,使要傳達的信息更加鮮明突出或造成諷刺的意味。

第四章

廣播電視節目的類型 1008班王良

一、名詞解釋:

一般性節目;綜合性節目;專題性節目;對象性節目;欄目式;板塊式;雜志式。 答:⑴一般性節目:指節目內容取向和接受對象都具有最大的容量和一般性的節目。

⑵綜合性節目:把知識性、娛樂性、教育性、趣味性、新聞性等等融為一體或將各種情調、風格、趣味等等融于一爐的節目。

⑶專題性節目:具有特定內容范疇的節目形式,具有指向性、集中性、系統性,以滿足人與社會的特定需要的節目。

⑷對象性節目:以特定的人或階層和集團為受眾的節目類型。 ⑸欄目式:將一些廣播電視節目編排和播出的一種形式。

⑹板塊式:指一些節目組成一個單元,又由若干單元構成一個集合體的廣播電視節目 。 ⑺雜志式:由許多節目組合起來的集合體。

二、思考題

1、簡述廣播電視節目的分類原則和方法。

答:⑴原則:同一性的原則。

⑵方法:①從節目內容去考察

②從節目形態去考察。

③從其他角度考察

2、廣播電視節目有哪些樣式?彼此間的關系如何?

板塊式、雜志式,單一式、專題式、欄目式,綜合式

關系:首先, 他們編排的形式是一樣的。他們中間往往呈現一種相滲透互的關系, 彼此都關聯著,

質量和名字上并沒有什么區別 。

形式內容 也基本相同,

無非就是

多少的問題。

另外,

都 具備真實性。 體現了廣播電視節目的性質。 第五章

編導1008班漆關磊201018240805 周曉萌201018240840

一.名詞解釋

1.

廣播新聞節目:它泛指所有廣播傳播新聞事實的活動,包括廣播新聞性節目以及其它類型節目中有關的新聞事實報道,還包括廣播新聞評論等等。

2. 電視新聞節目:所謂電視新聞,就是運用現代電子技術,通過電視屏幕,形象地向觀

傳遞新聞信息的一種手段,既傳播聲音又傳播圖像。電視新聞是電視各種新聞性內容和新聞報道形式的總稱,是一般電視臺節目的骨干和主體。 3.

廣播電視新聞評論:是一種言論性節目。它是對新聞事件、思想傾向、社會現象和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發表一輪的一種體裁。 4.

現場直播:或稱現場轉播、實況直播,是一種與事件發生、發展以及結束同步傳播的報道形式。

5.

連續報道:對正在發生和持續發展的新聞事件,在一個時間內作的多次報道就叫連續報道。

6.

系列報道:對同一題材和主題的新聞事件,從不同側面、不同層次、不同角度作的多次報道就叫系列報道。

7.

專題性新聞節目:它往往選擇一個題目,采用消息、通訊、特寫等多種題材編排成一套節目。

8.

大板塊綜合式節目:將多種內容組合在一起,以新聞節目為主體,它實際是一種欄目花節目。

9.

圖片新聞:利用新聞攝影圖片報道新聞事實,它是將報刊新聞圖片引入電視新聞的一種報道形式,常與口播方式相互補充。

10.

圖像新聞:將電影攝影或電子攝影采錄的聲音和畫面配以新聞解說詞的一種報道形式。 11.

訪談新聞:以電視記者訪問某個單位或某個新聞人物的方式來發布新聞的一種方式。 12.

字幕新聞:在熒屏上打出字幕,以最簡潔的文字傳播信息。這是電視新聞中最簡潔的報道形式。

13.

電視新聞調查:是就某件新聞事件,或某個重大社會問題、社會現象作深入調查的節目形式。通過調查研究,作出分析解釋,以引起人們與社會的思考,它也是電視新聞進行深度報道的一種形式。 14.

電視論壇:在節目主持人下就某一話題請受眾參與,或是一般群眾,或是專家進行討論座談的節目形式。

二.思考題

1.簡述新聞性節目的特性

時效性強 ——電子新聞采集設備、微波轉播系統、全球的通訊衛星系統等的運用,實現了廣播電視新聞報道與新聞事實發生的同步性。

信息量大—— 廣播電視新聞在電臺和電視臺播出的數量多,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符號多,可以將文字(語言)和音像結合起來。

傳真性強—— 廣播電視的音像符號具有具體、直觀、形象的特點,給人以真實的形象的感染,并且還有視聽兼備的傳播效果。

特殊的傳播規律—— 廣播與電視相同的有三條:直線性、順序性、完整性;電視另外還有兩條特殊的傳播規律:近距離親切律、分離對違律。 簡述廣播電視新聞的類型。 現場直播

或稱現場轉播、實況直播,是一種與事件發生、發展以及結束同步傳播的報道形式。 記錄報道

廣播電視記者運用錄音、錄像設備或文字,將現場新聞采訪記錄下來,經過編輯、制作進行報道的的一種形式。

(三)連續報道

按照新聞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連續報道形式。它包括追蹤式連續報道、積累式連續報道。 3.簡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特點

特點有:時效性強、信息量大、傳真性強、特殊的傳播規律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要遵循新聞的一般規律。如真實性原則,這是必須遵循的普遍規律。又如新聞報道要講究新聞價值,又要講究宣傳價值,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新聞的特殊規律,因此又必須遵循這“雙重價值”律。 4.簡述電視新聞的節目形態 從題材而言,電視新聞性節目有這樣一些報道形式 (一) 口播新聞

類同于廣播的口播報道,但電視中要讓觀眾看到播音員的圖像。它是電視新聞中最早的報道形式。

(二) 圖片新聞

利用新聞攝影圖片報道新聞事實,它是將報刊新聞圖片引入電視新聞的一種報道形式。 (三) 圖像新聞

將電影攝影或電子攝像采錄的聲音和畫面配以新聞解說詞的一種報道形式。

(四)現場報道

即現場轉播、實況直播形式的具體運用。

(五)訪談新聞

以電視記者訪問某個單位或某個新聞人物的方式來發布新聞的一種報道形式。

(六)字幕新聞

在熒屏上打出字幕,一最簡潔的文字傳播信息,這是電視新聞中最簡便的報道形式。 5.舉例分析電視連續報道和系列報道的特點

連續報道的特點是:題材事件性強、報道時效性強、傳播線性組合、信息整體優勢。

例:對美國挑戰者號航空飛機爆炸事件,我國的大興安嶺火災事件,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科學考察,都是非常成功的電視連續報道。

系列報道的特點是:主體重大、系統組合、理性思辯、整體策劃。

例:獲得1994年中國電視獎的系列報道《優勝劣汰才能促進經濟繁榮》,一共播出六集,以重慶針織總廠破產為例,引發出產權關系、職工安臵、不規則的擔保、銀行作為最大債權人的態度等,對我國穩妥的推行《破產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6.什么樣的題材適合于現場報道呢?

現場報道雖然有它的優勢,但并不是所有新聞題材都適合于搞現場報道,在實際采訪中,應選擇那些易于發揮優勢特點的新聞題材,因此對于題材的“拿捏”就顯得十分重要。

1.具有強烈現場感的新聞?,F場感是通過畫面和音響傳遞給觀眾的,如果這個元素不突出,觀眾就不會被吸引,現場報道的優勢也無法體現。如深圳城中村爆破現場、價格聽證會現場等,其“現場本身就具有新聞價值”。正因為有強烈的新聞現場氣氛,有觀眾關注的新聞事態的變動,事件的地點、時間又集中在一個新聞現場,所以能充分發揮現場報道的優勢。 2.受眾普遍關心的事件性新聞。在社會的不同時期都有大眾關注的熱點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發展和完結大都是一次性的。正是這些“今天發生的新聞”構成了“明天回首的歷史”,于是,大眾對這樣的事件,有了強烈的先睹為快、了解真相的欲望。此時,電視現場報道,便是滿足這種欲望的最佳渠道,例如,深港跨海大橋工程勝利合龍、深圳申大成功、2008抗擊冰雪災害、全國兩會等這些都是電視現場報道的最佳題材。

3.時空相對集中的新聞?,F場報道要求記者在現場,邊觀察事態的發展,邊即興報道、即興評述,因此,應選擇時間、空間相對集中的新聞。那些地區分散的事件,除非有條件搞大型的現場轉播,一般短新聞的現場報道,記者是不可能顧及眾多空間的,即使采取了現場報道形式,也難以發揮其優勢,事件最重要的細節也可能被忽略,使現場報道黯然失色,甚至失實。

4.引導輿論的非事件性新聞。事件性新聞適宜搞現場報道,但也不排斥非事件性新聞的現場報道,某些非事件新聞和典型經驗報道、社會問題報道等,也可以采用現場報道形式,但同樣要注意現場事態的新聞價值和視覺形象對觀眾的吸引力。如報道新加坡解決城市環境污染問題時,記者在異國有特色的背景下做報道,可以增加報道的可信性。 三.應用題。

1.用圖表的形式歸納出電視新聞、廣播新聞及廣播電視新聞評論的類型。 電視新聞 口播新聞、圖片新聞、圖像新聞、現場報道、訪談新聞、字幕新聞 廣播新聞 1.現場直播;2.記錄報道,包括a口播新聞,b錄像錄音報道;3.系列報道;4.連續報道;5.追蹤報道;6.廣播電視大會 廣播電視新聞評論 廣播新聞評論 平臺評論、廣播短評、廣播談話、口頭評論、錄音評論

電視新聞評論 電視評論、電視論壇

2.觀看一期《新聞調查》節目,分析它是如何實現“探尋事實真相”、“展現調查過程”這一內容的?具體采用了哪些手段?

答:我選擇的欄目主題是《體校里的青春》。節目采用的是畫外音,加現場。通過記者實地考察的方式,記者現場采訪的方式將自己融入了節目之中,融入了被采訪的體校學生之中,使節目更有親切性。這樣可以更進一步的拉近觀眾與節目中運動員的距離,節目中記者與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的談話,使民眾更加真切的了解到體校里孩子們的生活。從而使節目內容更加飽滿,更能觸發觀眾的心靈。

3.觀看一期《時事開講》(鳳凰衛視),考慮該節目的主要受眾群體。根據這些受眾群體的特征分析《時事開講》在選題和評論兩個方面的具體操作上有哪些特殊性?

答:我選擇的這一期《時事開講》的主題是《中國加息——意料之中與意料之外》。該節目的主要受眾群體主要是針對一些有一定的知識積累,關心國家大事,有一定的政治積淀的人,因此在選材上都是一些關系到國家的精神面貌、政治面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比如說這一期的《時事開講》,主要討論的是有這一大型事件國家領導人是怎么做的,與他們相比中國會怎么做,從而形成對比。請權威人士做分析、講解,使節目更具有權威性。深度評論、獨家觀點,是本節目的最大特點。在者,該節目還有一點就是將一些網民以及觀眾的想法等在屏幕下方滾動布播出,使觀眾能夠參與到節目中來,進行評論與發表意見。

第六章 電視紀錄片

201018240801 1008班

程航

名詞解釋

電視紀錄片:對某一真實的或歷史的生活事件或人物作一種專題性的系統、完整的報道的電視節目,就叫電視紀錄片。

特別紀錄片:是對一些重大活動、特別事件做比較完整報道的記錄片,類似于新聞性的專題報道,像“奧斯卡”的頒獎晚會、“奧運會”的報道等。 系列紀錄片: 思考題

為什么說電視紀錄片是從電影紀錄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電影的誕生為人類提供了現實的重要手段,盧米埃爾兄弟攝制的一些影片,大都是紀錄片,1916年,《北方的那努克》中“獵捕海豹”的鏡頭被稱為電影史上的長鏡頭的經典例證,1926年,英國人格里爾遜在評論《蒙阿納》時,首先使用了紀錄片這一概念; 20世紀30年代,格里爾遜在英國倡導了電影的“紀錄片運動”。

中外電視紀錄片歷史淵源探析

1、盧米埃爾兄弟攝制了一些紀錄片,1916年,美國的羅伯特弗拉哈迪拍攝了影片《北方的納勢克》 ;2 、20實際30年代,格里爾遜在英國倡導了電影的紀錄片運用;

3、荷蘭伊文思拍攝了具有影響的紀錄片《橋》《雨》《西班牙的土地》 ;

4、1957年,我國拍攝了《早春》,70年代拍了《愚公移山》,解放戰爭時期曾組織了9個攝影隊,還有都玉生編導拍攝的《北平入城式》《大西南凱歌》《百萬農奴站起來》《兩種命運的決戰》,蘇河清拍的《劉少奇主席訪問朝鮮》,還有反應國內新聞,部隊生活,農村生活等等的。

簡述電視紀錄片的特性。

新聞性(這里涵蓋了真實性和史料的文獻性的原則)

藝術性(涵蓋了知識性和趣味性,強調情感的魅力好知識的力量) 論理性(或可稱為哲理性,這里涵蓋了傾向性,它表明電視紀錄片可以表達出作者的思考或認識,也可以將此成為是再現中的表現。) 電視紀錄片的類型有哪些?

依據電視紀錄片的形態,可以分為特別紀錄片、調查性紀錄片、微型紀錄片和大型紀錄片。 按題材分,主要有政論專題片、人物專題片、人文地理片、藝術紀錄片、文藝評論片、新聞故事片。

為什么說所謂“純客觀”的紀錄片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紀錄片的創作,不僅僅在紀錄拍攝的時候需要有很強的主觀指導,就是在后期制作的時候,也需要按照作者的思路選材、剪輯、配音、配樂等,使觀眾看到一個有故事、有情節、有起伏、有人物性格的節目,而不是一盤平鋪直敘、客觀冗長的畫面素材。所以所謂“純客觀”的紀錄片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專題片與紀錄片的區別是什么?

電視紀錄片是電視節目中的重要品種,具有記載歷史、講述現實、傳播知識、宏揚民族文化、加強對外傳播的作用。在我國電視界,存在“電視紀錄片”、“專題片”和“專題(性)節目”三個名稱。

“紀錄片”和“專題片”是各自獨立的不同片種。紀錄片和專題片本質相同:真實地紀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強調真實性,排斥虛構。相異之處在于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結構作品的形式不同,表現生活的手段不同。如紀錄片創作手法不拘一格,特別強調故事性,以扮演形式再現真實歷史人物、事件的片子所在多多,早已突破了紀錄片的傳統概念。 紀實性電視劇與紀錄片的區別是什么?

紀實性電視劇,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遵循戲劇創作的藝術規律,強化戲劇沖突,塑造屏幕形象,注重細節描寫的獨特刊電視劇的藝術樣式。而電視紀錄片是運用新聞鏡頭,真實地紀錄社會生活,客觀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著重展現生活原生形態和完整過程,排斥虛構和扮演的新聞性電視節目形態。從它們的特征中可以看出,紀實性電視劇突出戲劇性;紀錄片突出原生形態。

紀實性電視劇的藝術特征是:第一,塑造真實的屏幕形象。第二,紀實手法藝術運用。第三,電視語言的綜合運用。

簡析紀錄片的特征與類型。

特征:真實地紀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強調真實性,排斥虛構。

類型:政論專題片、人物專題片、人文地理片、藝術紀錄片、文藝評論片、新聞故事片。

第七章

教育性節目

1008班

段良暉

201018240816

一、名詞解釋:

教育性節目:教育性節目是以傳播政治、思想、倫理觀念和科技文化知識為主要內容,以推動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為目的的廣播、電視節目。它注重節目的知識性、思想性,充分發揮了廣播電視的教化作用,并且具有一種生動形象的傳播魅力,是人類社會生活內容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在西方國家一般叫做社教節目。其特性是受教育者的廣泛性、施教育者的權威性、教育內容的權威性、教育內容的多樣性、教學方式的形象性、教育形式的多樣性。其作用是提高思想理論水平、普及科技文化知識、補充正規學校教育。類型主要分為:社會性教育節目、教學性教育節目等。

知識性教育節目:以普及或宣講各種知識為目的的節目??煞譃椋豪碚摴澞?、知識節目。節目舉例:《動物世界》、《世界各地》、《今日說法》、《百家講壇》等。

對象性教育節目:對象性教育節目歷來被認為是廣播宣傳的重要手段??煞譃椋恨r民節目、職工節目、少兒節目、殘疾人節目、解放軍武警節目、特區生活節目、山林建設節目等等。對象性節目具有傳播對象的單一性、傳播內容的特殊性、傳播形式的多樣性等特點。 教育性教育節目:以廣播電視傳媒手段進行學校教育的節目,也就是一種廣播電視學校的方式。它可以采取正規的或者非正規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全科或者單科的方式。它的特點在于:按教學計劃組織教學,按學科設臵節目,其內容具有學科的傳統性和相對完整性;采取教師課堂講授的模式來傳播知識,也可以輔以對話式或場景式的教學方式;要配備相應的教材或講義,以供學生在收聽節目時邊聽邊學或者平時自學(具有函授特色);還有聘請的相關教師進行一定的面授輔導;有固定的節目名稱、節目時段、收視對象;具有一定的學籍管理制度,實行注冊管理。分類有:綜合教學、專業教學、應用教學。 教育性節目的特性與作用: 特性:

1.

(一)受教育者的廣泛性 廣播電視教育是一個“沒有圍墻的學校”,也不必受課堂大小的限制。擁有廣播電視收視工具的人均可接受教育。這種對象性的教育節目。恰恰適應了社會各個層次、各種年齡、各種職業人士的需要。這無數種的專一的對象,匯集成一個整體的廣泛。

2.

(二)施教育者的權威性 廣播電視教育在教師的選擇上具有少而精的特點。它無需考慮教師與學生的比例,每個專業、每門課程只須一位教師即可。于是就有可能在很大的范圍內選取最權威的專家任教。這是它不可替代的優勢。

3.

(三)教育內容的多樣性 由于施教育者的權威性,所以廣播電視教育在內容方面基本可以達到無所不包,社會需要什么專業,它就可以設立什么專業,并能聘請權威轉接授課。這種廣泛的專業設立的條件,就是從全國高校中競爭產生的,顯示出一定的權威性。

4.

(四)教學方式的形象性 與其他教育方式相比,廣播電視教育在教學方式的系統性、科學性的基礎上,更突出的具備形象性。

5.

(五)教育形式的多樣性

廣播電視傳播的特性決定了廣播電視教育可以采用講座、談話、討論、授課、資料競賽、表演等多種教育形式。

作用

教育性節目的類型:

廣播電視教育性節目若按教育方式而定,可以分為“廣播電視社會性教育”、“廣播電視教學性教育”兩大類;若按節目內容而定,則可以分為社會政治類、經濟類、知識類、服務類、科技類、文教類、軍事類等等;若按受眾對象而定,則可以依據年齡、性別、職業、行業分為無數小類;若按節目形式而定,則可以分為專題片、講話節目、競賽節目、雜志型節目等等。采用教育方式的標準,分為兩大類:

一、社會性教育節目

是指專以教育為目的的一類廣播電視教育性節目。這一類節目是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遠距離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特點在于:面向全社會(甚至可以超越國界),受眾廣泛;教育手法形象生動,能引發受眾興趣;教育內容豐富多彩,能滿足不同年齡、職業、文化程度、興趣愛好的受眾的需要;教育方式簡便。主要有:知識性教育節目、對象性教育節目和競賽性教育節目

二、教學性教育節目

即是以廣播電視傳媒手段進行學校教育的節目,也就是一中廣播電視學校的方式。它的特點在于:按教學計劃組織教學,按學科設臵節目,其內容具有學科的系統性和相對的完整性;采取教師課堂講授的模式來傳播知識,也可以輔以對話式或場景式的教學方式;要配備相應的教材或講義,一共學生在收聽節目時邊聽邊學或者平時自學;還有聘請的相關老師進行一定的面授輔導;有固定的節目名稱、節目時段、收拾對象;具有一定的學籍管理制度,實行注冊管理??煞譃榫C合教學、專業教學和應用教學。

二、思考題

1、簡述廣播電視教育性節目的作用

電視教育越來越稱為我國實施社會教育的一中最優越最重要的手段,尤其在我國學校教育仍很不發達的情況下,電視教育就更占了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無法替代的重要地位。

(一)提高思想理論水平

在我國,廣播電視教育類節目是黨和政府進行社會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它主要是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如新中國一成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就承擔了傳播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理論知識,提高人民文化科技水平的任務。

(二)普及科技文化知識

隨著社會信息化、高科技化發展,人們產生了無數新的知識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這里既有對世界新的科技知識的了了解,又有必須掌握的現代生活知識,還有陶冶人們情操、提高人們素質的文化知識。

(三)補充正規學校教育

廣播電視學校就是這種重要而行之有效的方式。培養千萬名畢業生。

2、如何理解社會性教育節目和教學性教育節目?

社會性教育節目

是指專以教育為目的的一類廣播電視教育性節目。這一類節目是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遠距離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特點在于:面向全社會(甚至可以超越國界),受眾廣泛;教育手法形象生動,能引發受眾興趣;教育內容豐富多彩,能滿足不同年齡、職業、文化程度、興趣愛好的受眾的需要;教育方式簡便。主要有:知識性教育節目、對象性教育節目和競賽性教育節目

教學性教育節目

即是以廣播電視傳媒手段進行學校教育的節目,也就是一中廣播電視學校的方式。它的特點在于:按教學計劃組織教學,按學科設臵節目,其內容具有學科的系統性和相對的完整性;采取教師課堂講授的模式來傳播知識,也可以輔以對話式或場景式的教學方式;要配備相應的教材或講義,一共學生在收聽節目時邊聽邊學或者平時自學;還有聘請的相關老師進行一定的面授輔導;有固定的節目名稱、節目時段、收拾對象;具有一定的學籍管理制度,實行注冊管理??煞譃榫C合教學、專業教學和應用教學。

3、目前,電視屏幕上最為活躍的電視社教類節目有哪些?它們受歡迎的原因是什么?

《為您服務》

《百家講壇》、《探索•發現》、《走近科學》、《講述》、《人物》《地理中國》 《創新無限》 《自然傳奇》 《原來如此》等等

以《探索•發現》為例,《探索•發現》是一個大型人文歷史與自然地理類的紀錄片欄目,《探索•發現》欄目以紀錄片的手法,講述以中國為主的歷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尋自然界的神奇奧秘,挖掘歷史事件背后鮮為人知的細節和人物命運,展示中華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國的地理探索,中國的歷史發現,中國的文化大觀”,《探索•發現》倡導“娛樂化”紀錄片的理念,采用講述精彩故事,設臵引人入勝的懸念,運用生動的電視聲畫手段,向觀眾呈現出一部部既有較高文化品位、知識內涵,又有很強觀賞性和娛樂性的電視節目。 “在未知領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領域重新發現”,是《探索•發現》的欄目宗旨和始終如一的追求。從秦始皇陵到北洋軍師,從神秘的古墓到來去無蹤的UFO,探索發現一直用最真實的記錄,滿足觀眾對科學的需求。

如大型系列節目《考古中國》(45集)、《世界遺產之中國檔案》(30集)、《秘境追蹤》系列一共6部(173集)、《極地跨越》(148集)、《走進非洲》(102集)、《喪鐘為誰而鳴》(7集)、《歷史不容忘卻》(53集)、《文明之路》(已播出45集)、《世紀戰爭》(48集)、《清宮秘檔》(28集)、《年輪》(40集)、《同一個世界》(6集)、《同一個夢想》(51集)《河套長煙》(5集)

擴版后的《探索•發現》欄目,將在保持原有的品質基礎之上,開拓新的題材領域,在選題的時效性和貼近觀眾的興趣點上下工夫,使節目更具觀賞性。

這些社教類節目比較全面系統地擔當了電視傳媒所具有的“新聞窗、百花園、知識庫、服務臺”等多種社會功能,注重與觀眾的交流,吸引觀眾參與節目,調動各種藝術手段,進行潛移默化的宣傳教育,讓觀眾在興高采烈中陶冶性情,提高思想情操,獲得多方面的知識修養。

4、結合《百家講壇》談談文化類節目的現狀。

《百家講壇》是一檔講座式欄目,欄目宗旨為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選擇觀眾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醫學、經濟等各個方面,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并較多涉及中國歷史、中國文化。 其主要特點是: 1.故事化講述?!栋偌抑v壇》最為純熟的敘事技巧就是對懸念的營造和使用。節目制片人萬衛坦言.“這個講座就是按照戲劇化的結構來做的。懸念性、單線條、戲劇性是其特征。根據需要,《百家講壇》往往在一講時間內設臵一個總懸念和若干個分懸念??倯夷钜话阍诠澞块_始時出現,并蘊涵在片名之中,統領著一講的主要內容和走向。而分懸念大體依附于總懸念,他們不斷地出現,加強、豐富總懸念。

2.影像化呈現。圖片、字幕、影像資料形象直觀?!栋偌抑v壇》時刻牢記自己的媒介特性,在每一期節目中,往往插入人物肖像、相關背景或是影視劇的片段并配以恰當的音樂,總結、概括或圖示主講人的觀點。易中天在《百家講壇》上說“漢代風云人物”,講到古代的脫靴之禮時,在講臺上親自示范;于丹在講《論語》心得時涉及古人的“坐”,用兩只手的動作比劃進行了形象的解釋。

3.明星化講述。有了可講的內容,還要求有一個好的表達者?!栋偌抑v壇》的編導萬衛提出對主講者遴選的三個標準:學術水平、表述能力和人格魅力。在這一標準下,對主講者的 遴選 可謂“百里挑一”。隨后,《百家講壇》按照明星機制對主講者進行包裝和推介,最終將主講者推上明星的圣壇,從而以其明星效應與大眾建立起穩定的心理和節目收視認知。

4. 有教無類 。即無差別的講課方式,使任何學歷的人都能聽的懂,是其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5.百家講壇是一種新興的評書藝術。所邀請的著名專家學者具備深刻的文學內涵和高超語言表現能力,同時都具備評書表演藝術家的潛質。它其實就是一種評書藝術,有時候也是相聲?!?快樂驛站 》中的一個動畫片就是根據北京一位歷史學家在百家講壇上的 講座 為背景制作的,在一些城市的 公交電視 上經??梢钥吹?。

文化類節目現在正在采用各種觀眾所喜聞樂見的方式出現,解決了部分過去國人不喜歡看文化類節目的困境,但是文化類節目游離于電視節目市場的流行價值取向 。目前的電視節目大多是以取悅于觀眾或積聚大量人氣為目的。這些節目為了抓住觀眾的收視關注,采用了種種光怪陸離、炫目炫技的方式方法,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博取觀眾最大限度的注意力消費。當然,迎合觀眾的收視情趣本身并沒有錯,但急于求成心態的蔓延和同質化競爭的愈演愈烈致使很多電視節目更像是一種“文化快餐”,——快速、廉價并且供應充足,但卻經不起咀嚼更難奢求令人回味無窮。

第八章

服務型節目

1008班

段良暉

201018240816

一、名詞解釋:

服務性節目;廣告

1.服務型節目:是指那些實用性強、用通信息、作咨詢、當參謀、反映群眾呼聲等方式,直接為社會各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為受眾排憂解難,對受眾的心理和生活需要產生直接影響作用的廣播電視節目。

2.廣告:一種特殊的單項性服務節目。廣告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它是“向公眾介紹商品、報道服務內容和文藝節目等的一種宣傳方式。一般通過報刊、電臺、電視臺、招貼、電影、幻燈、櫥窗布臵、商品陳列的形式來進行。

二、思考題

1、服務性節目的媒介地位、特性及類型有哪些?

㈠服務性節目的媒介地位:①我國的廣播事業從開創之初,就有重視服務性節目的好傳統。隨著人們的思想解放和改革的需要,服務性節目得到了真正的發展,發揮著巨大的社會作用。②服務性節目已經贏得了大量的受眾,其收視率甚至超過了新聞節目。③服務性節目愈來愈成為廣播電視的重要支柱之一,由于其接受的對象化特征,使得許多廣播電視臺或電視臺注重這樣的針對性,辦成一種專業性的電臺或電視臺。

㈡服務性節目的特性:一是實用性。實用性指的是節目的內容應該對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問題有直接的指導作用。具體表現為有針對性地滿足受眾的需要;能廣泛地適應不同文化、不同年齡層次、不同職業的受眾的興趣與口味;能生動地吸引受眾參與。

二是它能產生直接影響作用。服務性節目可以針對特定對象,也可以針對一般對象;可以針對固定對象,也可以針對臨時對象(隨意性的對象)。但是,它都旨在對服務對象產生影響作用,從具體的言行舉止到內在的思想情操。

第一個特性是服務性節目內容方面的,它制約著節目的制作思想;第二個特性是受眾接受方面的,它反映出節目的社會效果。

㈢服務性節目的類型:我們采取按節目形態的標準,劃分為兩大類: ⑴獨立形態的服務性節目

這是一種純粹的服務性節目類型。無論是直接性的服務,還是指導性或咨詢性的服務,它都保持一種實用性質的形態,而不與其他類型的廣播電視節目相滲透。換言之,它不借用其他節目形態來達到服務的目的。

①單項性服務節目

只為受眾提供一個方面或一個問題的具體服務的節目,其內容單一而集中,人們收聽收看的目的性強,幾分鐘便能得到一種知識,或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它以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為目的。

②綜合性服務節目

它服務項目多、方面廣,是一種欄目型節目。它更看重受眾的參與,常常采用回答受眾的問題、選播受眾來信、具體為受眾家庭生活服務的形式。因此,這類節目要認真研究受眾,研究其構成、心理特征、受眾的反饋等等問題,做到有的放失。這里有時也采用受眾“點播”的方式,做到“點對點”的服務。 ⑵非獨立形態的服務性節目

這類節目實際是從其他類型的廣播電視節目中重新認定的。如教育節目中的一些專題片、知識競賽、文藝性節目中的綜藝晚會……往往就有一些服務性的因素在內。

2、為什么說廣告是一種特殊的服務節目?廣播電視廣告的創意如何體現?

⑴廣播電視廣告是廣告媒介的一種。廣播電視廣告都是通過介紹商品為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的。它是一種介于生產、流通和消費之間的信息渠道,在促進生產、擴大流通、指導消費、活躍經濟、方便人民生活和發展國際貿易等方面起著媒介作用。

⑵創意,是廣告活動中的專用語,它以塑造廣告藝術形象為主要特征。創意,指形成一個新穎的富有吸引力的廣告構思。廣告的創意,通俗而言,就是一個能吸引消費者的“好點子”。在今天的廣告競爭中,創意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廣播電視廣告的創意要注意:①要具有廣播電視的特征 ②要藝術化

3、聯系實際說明電視公益廣告的傳播魅力。

公益廣告對于社會中的那些不文明現象,也許不可能藥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條公益廣告就好像是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而且我更相信,每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例如,中央電視臺播放一則公益廣告講的是過節的時候一位老母親熱情的為自己的兒女準備晚餐,到最后兒女們都因為臨時有事沒回來,最后畫面定格在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的背影!這時候畫外音說,別的都不需要,只是需要兒女的陪伴而已。我們自己看到這則廣告時,也應深刻反思自己,然后,再加以改正。它可以給我們很多警示,讓我們學習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人,合格的兒女!所以說,電視公益廣告在當今這個社會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存在!

4、結合《交換空間》談談生活服務類節目如何加強娛樂性、知識性和服務性。

經濟頻道《交換空間》欄目是一檔貼近普通電視觀眾,倡導自主動手、節儉裝修為理念的服務類節目。所有將要家裝的、正在家裝的、已經家裝的,熱愛生活、熱愛家庭的人群都是本節目的忠實收視對象。欄目在保障觀賞性的同時,提供裝修知識、家裝創意、家裝常識。讓所有的電視觀眾重新認識家庭裝修的樂趣,推廣綠色環保裝修,同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睦相處。

節目強調觀眾的參與性,增強了與觀眾的現實的交流,讓觀眾對節目更有興趣,更能融入到節目中。

5、談談氣象服務節目的現狀和未來發展。

中國氣象服務始終圍繞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安全福祉,氣象服務的領域不斷拓寬,效益越來越顯著。然而,面向經濟社會的新時期發展,氣象服務也面臨著新需求和新挑戰:如氣象服務的需求更高,氣象災害發生的頻率更高、影響更大;氣象服務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和精細化等。

在氣象服務要求高、需求多的形式下,氣象部門要進一步探索氣象服務未來發展的途徑和方式,更多地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中。要認真研究用戶的需求,使氣象服務更具針對性和個性化。要使氣象服務與用戶需求更好地結合,真正建立起用戶與預報服務更加緊密交流與互動,真正走出一條用戶需求驅動下的氣象預報預測服務的發展道路。

第九章

文藝性節目

201018240820 1008班呂凡琪

一、填空題:

1、文藝性節目也稱(娛樂節目),即(通過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眾參與,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種娛樂氛圍)的節目形態。它可以滿足受眾各種各樣的娛樂需要,并從中產生(認識、教育和審美)作用。

2、娛樂節目的特性是(① 兼容性、② 滲透性、③ 綜合性、④ 連續性),其中最主要的特性是(綜合性)。

3、電視文藝與廣播文藝相比,其本質差異是電視文藝比廣播文藝多了一個(圖像)因素,因而派生出來的差異是(① 兼容度不同、② 確定性不同、③ 刺激度不同)。

4、以節目來源和節目加工程度為標準,娛樂節目可分為(直播節目和加工節目)。

5、音樂節目的制作需加強欣賞性、(知識性)和趣味性。它包括(單純性)音樂節目,如歌劇、音樂故事、樂器知識講座等,還包括(綜合性)的音樂節目,如節日音樂會、主題音樂會等。 6我國最典型的綜合性文藝節目是(春節聯歡晚會)。它始于(1983)年。

7、電影錄音剪輯屬于(加工節目)類型;(1950)年,中國廣播電臺播出的第一部電影錄音作品是(白衣戰士)。

8、音樂電視也稱(MTV),央視的欄目《中國音樂電視60分鐘》是一個主要介紹中國音樂電視的欄目。

9、文學電視也稱LTV,它更適宜表現散文、(詩歌)等情感性強的作品。

10、廣播劇與電視劇是專為(廣播電視)傳媒創作的一種節目樣式,屬于(專有)節目類型。

11、廣播劇中的臺詞又分為(對白)、旁白和(獨白)。

12、廣播劇以形態為標準可劃分為廣播(短劇)、廣播(單本)劇、連續劇、系列劇等。20分鐘以內的,一般稱為廣播(短劇),在一小時左右的即為一部(單本劇)。

13、世界上第一部電視劇是(英)國1930年播出的電視劇(《嘴上叼花的人》)。中國第一部電視劇是(1958)年北京電視臺播出的(《一口菜餅子》)。

14、電視劇除具有廣播電視節目的共性外,還有自己的特性,其中最主要的是(蒙太奇)性。

15、在我國一般規定,三集以下的電視劇都可以稱為(電視單本劇),時間大約(150)分鐘左右。

16、(3)到(8)集的電視劇一般稱為中篇電視連續劇;(9)集以上的稱為長篇電視連續劇。

二、思考題

1、廣播電視文藝性節目的定義涵蓋了兩層意思,這兩層意思是什么? 答:一是傳播手段的運用;二是作為塑造藝術形象手段的運用。

2、理解電視文藝同廣播文藝有不同的刺激度,有何作用?

答:作用在于讓我們明白,應注意廣播電視文藝性節目的創新。出發點在于,從認識廣播電視是文藝作品的新的傳播手段開始,發展到將文藝作品真正實現廣播電視化。即藝術手段的廣播電視化,藝術語言的廣播電視化,時空形式的廣播電視化,藝術思維的廣播電視化。

3、何謂直播節目?它包括那些樣式?

答:取自其他文藝樣式的作品,只做簡單的編排組合,或者不做剪輯而直接播出的節目即為直播節目。它包括音樂節目、戲曲節目、曲藝節目、舞蹈節目、文學節目、電視小品、文藝專欄、綜合性文藝節目。

4、廣播劇的定義是什么?其特征有哪些?

答:廣播劇是以電聲技術制作和傳輸的聲音為手段塑造藝術形象的一種戲劇藝術。它是一種只訴諸聽覺的戲劇藝術。其特征在于只憑聲音來完成戲劇的使命,只靠廣播來傳播戲劇演出,聽眾憑借聽覺欣賞接受戲劇內容,并喚起現象與聯想,能動地參與戲劇藝術形象的再創造,獲得一種審美的藝術感受。與電視劇、電影和話劇相比,廣播劇的制作成本低,生產周期短,反映現實生活快,不受舞臺、場地的限制,傳播迅速……因此,它具有無限的藝術生命力和廣闊的前途。

5、何謂電視劇?它在世界范圍內都這么叫嗎?

答:以電子音像手段塑造藝術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的電視節目,就是電視劇。只有我國才有電視劇這一概念。在美國,將按電影方式拍攝的電視劇叫“電視電影”,而按戲劇模式拍攝的電視劇稱為“電視戲劇”;在日本則稱為“電視小說”;在前蘇聯,則統稱為“電視故事片”等等。

6、稱為“電視小品”的電視短劇為什么與移植于戲劇藝術的“電視小品”不一樣?

答:因為這里的電視小品就是電視短劇,其特點在于:一是短小精悍、言簡意賅。它是一種最短的電視劇,一般只有20分鐘左右,不超過40分鐘;只有兩三個人,兩三個情節,兩三個場景。二是取材自由,富于哲理。它可以觸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只要能揭示出一定的哲理,開掘出生活的真善美、針砭時弊的假惡丑,就可以成篇。三是情節奇巧,小中見大。它要求構思凝煉,在有限的時間中完成藝術的任務。

7、電視連續劇的藝術特征有哪些?

答:一是敘事式的表現手法。它一般是要求按照事件的線索來編造故事,在故事的敘述中塑造人物,這樣就能比較容易敘述出一個非常復雜、曲折的社會故事??梢栽谝粋€故事發展到高潮后,再引發出第二個高潮,波瀾起伏的發展下去,一直到總高潮總結局。二是開放性的藝術情節。長篇連續劇在情節結構上是開放的、靈活的、多變的。相應的,人物的設臵也是開放的,可以有一個或多個貫串人物,也可以有一個人物引出下一個人物,再引出第三個人物等等。三是懸念式的藝術結構。連續劇還是由一集集(部)構成的,因此每一集相對而言是單純的,而每一集的結尾都應該營構出“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懸念,或者留下“伏筆”以引發出觀眾看下去的興趣。

8、系列劇、連續劇、單本劇的區別是什么?

答:單本劇和連續劇是就劇本的長度而言,一般說來,三集以下都為單本劇,三集以上則為連續劇。系列劇與連續劇的區別則在于內容和結構上,連續劇無論多長,其故事必須是一個完全的整體,就像一部長篇小說,不僅人物貫穿始終,故事也連為一體。每一集的故事都是承接上一集故事,又要為下一集故事發展留下伏筆。而系列劇則不同,盡管它的主要人物也是貫穿全劇,但每一集都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

三、應用題

1、為更好地向全校師生展示你所在班級的風采,設計一臺電視晚會,形式隨你所想,不一定拘泥于常見的歌舞晚會形式,甚至可以設計成舞會、酒會等等。全班學生四人為一組設計這臺晚會,撰寫導演闡述、節目設計方案以及串聯腳本。

導演闡述:這場晚會通過游戲、節目來增進班級里同學之間的友誼,活躍班級氣氛,弘揚班級文化,展現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以及自主創新能力,立足校園,做屬于同學們自己的節目,豐富班級生活。積極挖掘同學們的藝術潛力,大膽拓展班級綜藝晚會的文化外延。 節目設計方案:以聯歡活動為主 第十章

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 201018240820 1008班呂凡琪

一、名詞解釋:

編導:編輯、導演和導播合稱編導。 廣播電視導演:包括有編制文藝性節目的藝術導演,以及編輯其他(社交性節目、知識性節目、某些服務性節目)類型節目的業務導演。

廣播電視導播:包括有日常性播出導播和臨時性現場播出導播(現場直播時,有時被稱為圖像切換導演,其實質屬于導播)。 采錄:音像采訪。

合成:合成是編導用來表達自己意圖的最后一個手段。依據一定的主題,編導對于各類節目要素作出強化或淡化、突出或隱去的綜合性處理。

主次率:廣播電視的聲音和圖像要素,在一個節目中的一定時空范圍內,只有一類要素是主要的,其余要素為次要的,或者完全退出。

后期合成:后期合成一般指將錄制或渲染完成影片素材進行再處理加工,使其能完美達到需要的效果。合成的類型包括了靜態合成,三維動態特效合成,音效合成,虛擬和現實的合成等。衍生職業:后期合成師、特效合成師。

策劃的五要素:策劃者、策劃依據(信息和知識)、策劃方法(手段)、策劃對象、策劃效果測定和評估。

制片人:攝制組的行政領導和最高負責人,相當于“老板”。制片人要有很強的領導才能和組織才能,善于統籌全局、協調關系,還要有很強的經濟頭腦,要善于理財。

合成的法則:合成中規律性的體現。包括有主次律、互易律、分立對位律、聽覺的相對完整律、淡出淡入率。

二、思考題

1、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過程是怎樣的? 答:大體分為三個階段:前期準備(首先是進行認真的策劃,然后確定選題和撰稿。同時,也要做相應的物資準備,如拍攝器材和交通工具等。)、中期采錄(記者(播音員

節目主持人)和技術人員一起,采訪。錄音和攝影,是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基礎,可視為一個環節)、后期合成(編輯將攝錄下來的素材或撰寫的文字稿進行處理。播音員(或節目主持人)現場的錄音或事后的配音錄制,都可稱節目的合成環節)。

2、編導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答:1.指導節目制作;2.編排審查播出節目;3.組織領導通聯工作。

3、導演和導播要注意哪些修養?

答:預見性、創造性、指導性、機敏性。

4、結合現狀談談廣播電視編導應具備哪些素質。

答:

1、政治、思想、品質素質: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為廣大觀眾提供優秀的電視作品,編導必須有一定的政治頭腦、政策理論水平和較高的思想素質、品德修養。其中包括:

⑴政治素質:達到一定的政治思想高度,政治敏感性強,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分析能力,使自己的思想意識與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保持高度一致。

⑵思想素質:強烈的事業心與敬業精神;追求真實、為受眾服務的信念;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

2、電視業務素質

⑴應具有比較深厚的理論知識功底:堅實而系統的基礎理論知識是形成高層次應用能力的基礎。只有把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結合起來,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⑵對電視專業知識、技能的了解和掌握:電視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編導首先要具備較強的電視藝術創作能力,精通和善于運用鏡頭語言進行藝術表述;其次,還要了解熟悉創作各環節的專業知識,如采訪(前期、后期)、攝像、照明、撰稿、剪輯、音樂、音響、特技、字幕等。

3、美學修養和藝術鑒賞力

電視作品要獲得好的傳播效果,不能僅僅滿足于把內容、信息傳播給受眾,還要帶給受眾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因此編導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鑒賞力,靈活運用藝術原則,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藝術想象,使作品內外在美兼具;還要學一點受眾心理學,提高作品的傳播效果。

4、組織和社交能力

電視創作就其本性來講,屬于同社會、同人、同環境打交道的工作;而電視節目的生產又是一項集體創作活動,這就需要編導不但要有與外界各方有效溝通的能力,還要具有相當的組織能力和號召力,使各工序協同工作。

三、應用題 (自選主題)

以“××××××”為主題,用五個鏡頭將其表現出來。按照以下表格填寫。

第十一章

媒介人物 201018240835

1008班張熙昵

一、名詞解釋:

媒介人物:就是直接與受者進行交流的人,以自己的有聲語言形體語言傳播信息,起到傳播媒介的作用。包括:現場報道的記者、編輯、播音員、主持人、實況轉播的解說員、評論員,以及參與節目的報告人、演講人、嘉賓等,還有電影和電視劇的演員,也可以稱之為媒介人物。 播音員:指在電視臺從事播音工作,在鏡頭前按照文字稿進行有聲音語言創作活動的電視媒介工作人員。我國公認的第一個電視播音員是沈力。

節目主持人: 是以真實的個人身份組織、串聯節目內容,同時又能親自參與節目并從頭到尾的在節目中起主導作用的單個的人。公認的第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是趙忠祥。

二、思考題

1、從×××播音員看播音工作的特性。 1)無對象交流感:

無論是電臺播音員還是電視臺播音員,他們在話筒前都是沒有聽眾的。它是一種獨特的語言藝術,播音員要憑聲音吸引人。這就要求播音員在波音是要設想與受眾交流,要設想受眾的心理、要求、和情緒的反應,并以此調動自己的思想感情,構成一種交流。 2)高頻率的傳播:

在廣播電視的媒介人物之中,播音員是“出聲率”和“上鏡率”最高的。播音員的聲音是廣播電視節目因素的具體化,只要制作廣播電視節目,就會出現播音員的聲音。 3)技巧性的發聲吐字:

再將文字轉化為藝術的過程中,播音員不能只滿足照著稿件念、口齒清晰無差錯、只有一般的表達力的狀態。播音員的技巧性的發聲吐字是一種二度創作,因此說播音是一種運用語言的藝術,其技巧主要有“停連、“重音”、“語氣”、“節奏”等四種。

2、簡述節目主持人與播音員的區別。

1)身份不同:

主持人在觀眾面前應是一個真實的“我”。因此,他應該根據節目的統一策劃,講自己的話,談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而且有鮮明的個性和魅力。要把自己臵身于觀眾之中,與觀眾平等相處、誠懇相待、信任他們、尊重他們。他與觀眾是一種朋友關系。

播音員的身份是傳達者、播讀者。他職責這很單純,就是忠實的廣播編輯提供的稿件,此外,他沒有機會、沒有任務說自己的話。他所表達是稿件所反映的主旨及其感情色彩,播音員的個性完全融合在稿件的個性之中。 2)職責不同:

主持人對節目負全責。他的活動幾乎貫穿節目從無到有的全過程,而且成為節目的“魂”、“主宰”。因此,主持人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主持一二個特定的專門欄目。不可能像播音員那樣可以隨時調用。

播音員只對播音的質量負責。他一般不參與節目的構思、策劃、選題、選材,也無需去采訪、編稿和參與節目制作的其他活動。播音員一般由電視臺專職部門——播音部(組)管理。波音后,播音員只需要在搞簽“播音員”一欄簽字,只對播音的質量負責,而不對某個節目負責。 3)交流方式不同: 主持人交流對象具體。主持人的交流對象比較具體,通常是“一對一”、“一對幾”而不是“一對眾”。因此,主持人在對觀眾交流是可以虛擬一個特定對象來“促膝談心”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因此,主持人要一改“公告腔”,采用“交談式”體現主持人與觀眾“互動式”的朋友關系。

播音員的交流對象不具體。播音員的交流方式基本是單向傳播,通常都是“公告體”。因此,他的交流對象是外延不很清晰的“大眾”。

3、為何說主持節目是一門藝術。

主持人有其特殊的工作方式,主持節目是一門藝術。當節目主持人的自我形象與節目形象融合成一體時,那就可以說達到了藝術境界了。 1)主持人是非角色表演者:

節目主持人與演員都是媒介人物,但節目主持人不是演員,或者說是一種非角色的表演。在傳播過程中,為了更好的表達內容,主持人配以自然適度的表演也是必要的,如聲調、神色、手勢等,但這些與演員表演是不同的,非角色表演宜斂不宜縱。 2)主持——個人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展現:

“風格即人”,主持節目的風格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因而主持人應當追求和形成自己的風格。①外觀形象:外觀形象具有個性魅力;②內在氣質:人的氣質既有先天的稟賦,又有后天的修養,它包括個人修養、道德情操、文化結構、思想意志等因素;③個性語言:為受眾所認同的語言特點才能在受眾心中建立起親切感和信任感。

4、主持人和記者型主持人有何不同?

記者和主持人本質上是不同的,前者是采訪報道,后者是串聯主持。 記者型主持人較常規記著、主持人,其特征有: 1)固定欄目的記者型主持人,主要是服務于新聞評論類欄目或社會紀實欄目,有別于那種隸屬記者部沒有固定欄目的記者;

2)記者型主持人工作方式、主持方式具有鮮明的記者采訪的特色; 3)記者型主持人一般具有記者工作的背景或經歷。

5、播音員、主持人、出鏡記者最主要的共同點是什么?

在電視上的界面人物不論是播音員、主持人、出鏡記者就其本質都是新聞工作者。 第十二章

廣播電視的傳播和接受 201018240835

1008班張熙昵

一、名詞解釋:

調幅廣播:采用條幅制方式進行的無線電廣播。 調頻廣播:采用平率調制的方式進行的無線電廣播。

有線電視:又叫“電纜電視”、“閉路電視”,它是利用同軸電纜或光纜傳送電視節目的一種電視傳播方式(國際上通常叫catv)。

圖文電視:是一種新型的電視多功能數據廣播,它將由文字和圖形構成的信息,以數字信息的形式疊加在電視信號中傳遞,用圖文電視機接收。也可以通過插在計算機中的圖文電視接收卡來接收、顯示、儲存、打印。

衛星電視:是由設臵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衛星,接收衛星的免戰發射的電視信號,再把它轉發到地球上指定的區域,再由地面接收設備接受供電視機收看。它傳播的信號更清晰,傳播信號更好,極大地拓展了電視的傳播能力。

廣播電視受眾:市廣播電視節目的聽眾和觀眾,是廣播電視節目的接收者和服務對象。

受眾調查:主要是對廣播電視傳播活動中受眾接受節目現狀、節目覆蓋率、聽眾構成及不同受眾的興趣和愛好,對節目的反應、要求、意見、建議等方面的調查。這些屬于一種描述性的研究。

受眾參與:是指廣播聽眾和電視觀眾直接和間接參與節目的制作和播出過程。

受眾反饋:是指傳播者通過受眾對所接收的信息的反應,據此推測和判斷受眾的心態和需求,檢驗和證實傳播的效果。

二、思考題

1、簡述廣播電視受眾在接受信息時的心理狀態。

1)、新奇心理:新奇事物容易引起受眾的關注和興趣;

2)、利益心理:受眾對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更為關注;

3)、求知心理:求知是人們普遍存在的心理;

4)、親近心理:傳播者與受眾共同或相似點越多,越容易使受眾能夠產生親近感,易使人愿意接受其傳播的信息。

5)、逆反心理:受眾對傳播者及其傳播內容因抵觸而采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

2、聯系實際談談對“吸引受眾參與是廣播電視發展的方向”的看法。

受眾參與可以促進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

1)、它承認了受眾的“中心”地位,符合了現代傳媒雙向交流的規律;

2)、讓受眾參與節目傳播全過程;

3)、可以提高收視率;

4)、可以提高節目質量。

要吸引受眾參與就必須承認受眾的“中心”地位,就應該把握好受眾參與時的各個環節,于是節目質量就提高了,收視率才得以提高。例如:中央電視臺《足球之夜》欄目1998年推出的《’98世界杯特輯——法蘭西之夜》,其設臵了熱線電話,同時還開設了世界杯網絡,觀眾可以任選參與方式預測賽事結果,參與最佳進球評選,到比賽結束后現場抽獎,現場公布獲獎名單......這些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受眾的參與熱情,提高了受眾的參與意識,同時也讓觀眾獲得更多的信息。

第二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后題答案

第二章 認識的本質及其規律

1、如何理解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P93-P96) 答:1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實踐觀引入認識論克服了唯心論的認識論和舊唯物論的認識

論的局限真正揭示了認識的本質和規律引起了認識論的革命。

2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性作用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

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2、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革命的能動的反映論P104 答

1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把實踐觀引入認識論把認識論和辯證法結合起來把認識看

作是主體能動地反映客觀的過程。

2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把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統一起來。

3認識不僅能反應事物的現象而且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認識過程是反

映和創造的統一。

3、為什么說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比第一次的飛躍意義更加重大P109 答

1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第一次飛躍是從理性認

識到實踐的飛躍。

2只有經過第二次飛躍才能把理論應用于實踐實現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3只有經過第二次飛躍才能使理性認得到檢驗、豐富和發展。

4、如何正確理解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含義和二者的辯證關系P115-P116 答

1真理的絕對性含義第一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是與客觀世

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認識任何真理總是包含著不依賴主體和人類的客觀內容這是無條件

的、絕對的。第二物質世界是無限發展的它存在的根據就是它自身如果想從物質世界

之外去尋找其存在的根據必然會陷入神秘主義。

2真理相對性的含義第一從廣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對客觀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

方面的正確認識這種真理性的認識在廣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條件制約的它需要進一步擴

展。第二從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對客觀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層次近似正確 的反映認識有待進一步深化。

3二者的辯證關系任何真理都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

第一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互相依存第二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互相包含、互相滲透

第三相對真理相絕對真理轉化。

5、為什么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P118 答

1檢驗真理的含義檢驗真理就是要判明認識與認識對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

2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只有實踐能夠判明認識是否正確。

6、如何正確認識真理和價值的關系P120-P122 答真理與價值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二者是對立的統一。

(1)真理與價值的區別真理體現的是認識與認識對象的關系是認識與對象相一致、相

符合而價值是之外物對人需要的滿足表示某物具有對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屬性。

2真理與價值的統一第一真理能夠指導社會實踐人們通過在真理指導下的實踐

成功地改造世界以這種實踐的成果來滿足人的需要這就是真理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屬性。

第二真理與正確的價值觀相一致正確的價值觀是在真理指導下形成的。3真理的價值具體表現在它的功能上。

7、如何正確理解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的關系P123-P124 答

1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實踐的基礎上達到統一。

2認識的目的在于在實踐中運用。

3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

8、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P125-P127 答

1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

理和發展真理。

2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這是因為第一黨的思想路線

堅持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第二黨的思想路線堅持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第三“實

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認識論的精髓。第四黨的思想

路線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一樣也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張在實踐中發展真理。

9、如何理解黨的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P128-P129 答

1黨的群眾路線的內容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2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的理論基礎“從群眾中來”就是從實

踐得到認識的過程“到群眾中去”就是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也就是實踐、認識、實踐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

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1、商品經濟是怎樣產生的P183 答

1商品經濟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才產生、發展和存在的。

2商品經濟的產生和存在需要兩個基本經濟條件。第一個是社會分工的產生和存在。

第二個也是決定性的條件是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同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P183-P184 答

1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個因素或屬性。

2商品是通過人的勞動所生產出來的勞動的二重性就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所決定的。

3、如何理解商品價值的構成與創造P185 答

1商品的價值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在生產該商品時所消耗掉的生產資料的原有價

值二是在生產該商品時新創造的價值。

2在商品生產過程中價值的創造是由活勞動實現的價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勞動即

活的抽象勞動。

4、商品價值量是如何決定的P186-P188 答

1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時間所決定的。

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

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3商品價值量同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的關系是少量復雜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量可

以等于多量簡單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量。復雜勞動還原為加倍的簡單勞動是通過市場交換而 自發實現的。

4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包含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成正比而與生產該商品

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5、貨幣的本質和職能是什么P189 答

1貨幣的本質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它體現著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 學習交流參考資料 7 / 16 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2商品經濟中貨幣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五種 職能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

6、什么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1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2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分工這兩個條件的存在

客觀上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勞動必然具有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雙重性。

3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

.之所以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 是因為這一矛盾決定著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生產者的命運。

7、價值規律在私有制商品經濟中有什么作用P193-P194 答

1價值規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進行交換的

客觀必然性的實現。

2價值規律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價值規律自發地調節生產

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生產個部門之間分配的比例即調節社會資源的配置二是價值規律自

發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三是價值規律會引起和促進商品生產者的分化。

8、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怎樣產生和形成的P194-195 答

1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封建社會末期小商品生產者兩級分化的基礎上產生。

2商品的發展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3資本原始積累加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形成。

9、怎樣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答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以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基礎通過雇傭勞動制度剝削工人階

級所創造的剩余價值的經濟制度。

10、為什么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P197-P198 答

1作為資本的貨幣會帶來更多的貨幣發生價值增殖產生剩余價值。其前提必須

找到一種商品能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

2勞動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價值通過對它的使用不僅能創造出價值而且能創造

出比它自身更大的價值即創造出剩余價值因此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 前提。

11、如何理解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P199-P200 答

1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勞動過程是價值增殖的手段。

2資本主義的勞動過程的特點一是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二是勞動產品歸

資本家所有。

3剩余價值的產生是由于資本家把雇傭工人的勞動時間延長到補償勞動力價值所需要

的時間以上從而勞動力所創造的全部價值超過了勞動力的價值價值增殖過程就實現了。

12、資本的本質是什么劃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依據和意義是什么P200-P201 答

1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體現在物上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即被物的外殼所掩飾

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剝削和被剝削的生產關系。

2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以兩種形式存在

.生產資料形式和勞動力形式。根據這兩部分在

剩余價值生產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 .把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3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意義在于一一步揭露了剩余價值的的源泉和資

本主義的剝削實質。第二為揭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根據。

13、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是什么P202 答1本家提高對工人剝削程度的方法多種多樣括起來有兩種基本方法對剩

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 學習交流參考資料

8 / 16 2雇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于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生產的剩余價

值做絕對剩余價值。

3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應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生 產的剩余勞動價值做相對剩余價值。

14、如何理解剩余價值規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P204 答1余價值規律的內容是通過資本對雇傭勞動的支配斷提高對雇傭勞動力

的剝削程度來達到獲取剩余價值的目的。

2余價值規律體現著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剩余價值規律決定著資本主義的一切

主要方面和主要過程配著資本主義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各個環節。剩余價值規

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發展和衰亡的全部過程。

15、資本主義積累的實質、后果、作用和歷史趨勢是什么P206-P209 答1本積累的實質是本家用無償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行資本積累來增

大資本的規模便繼續占有更多的剩余價值而占有不斷增大的資本來擴大對工人的剝

削和統治。

2本積累的后果是導致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是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

是引起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

3本主義的進步的歷史作用以用兩個簡短的論點來概括會勞動力的提高和

勞動的社會化。

4本積累導致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深化終必將以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代替資本

主義私有制就是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

16、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內容和本質是什么P209 答1本主義政治制度就是資產階級為實現其階級專政而采取的統治方式和方法及各

種相關制度的總和。它主要包括資本主義國家的制度、政黨制度、選舉制度、三權分立制度、

民主制度等 .其中國家制度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核心。

.2本主義政治制度是為其經濟基礎服務資產階級的統治服務的。

17、為什么說利己主義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P219 答1己主義是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必然產物一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剝削階級所共

有的概念。

2本主義利己主義的主要特征就是為一己私利而獲取金錢。這種以獲取金錢為特 征的利己主義為資產階級一切思想和行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__ 第六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1、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哪些階段P264 答1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體可以分為兩個大的階段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

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2斷資本主義階段又可以再分為私人壟斷或一般壟斷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兩個階段。

2、壟斷是怎樣形成的斷組織有哪些形式P266-P267 答1斷是從自由競爭中產生的。自由競爭必然會引起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當生產和

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自然而然地走向壟斷。

2初的壟斷組織形式較為簡單不很固定要的一些臨時的、短期的壟斷協

議。到20 世紀上半期為重要的壟斷組織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 世紀后半葉斷組織的形式又有較大發展要特征是混合聯合企業的興起。 學習交流參考資料 11 / 16

3、壟斷形成后還存在競爭嗎P272 答1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產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自然而然地走向壟斷。但

這并不是說斷產生后爭就不存在了。

2爭是商品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好核心機制商品經濟就必然存在競爭。

3斷資本主義社會中競爭不但依然存在競爭目的、手段、激烈程度和后果等

方面較自由競爭時期有所不同。

4、什么是壟斷林潤和壟斷價格P273 答1斷利潤即壟斷資本憑借其在生產和流通中的壟斷地位所獲得的大大超過平均利

潤的高額利潤。

2斷利潤主要是通過壟斷組織制定的壟斷價格來實現的。

3斷價格是壟斷組織在銷售后購買商品時借其壟斷地位規定的在保證獲

取最大限度利潤的市場價格。

5、私人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主要經濟特征是什么P265 答(1)列寧把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特征概括為五點斷在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融

資本和金融寡頭的統治本輸出在經濟生活中占重要地位際壟斷同盟在經濟上瓜分世

界斷資本主義列強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2述五大特征即私人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主要經濟特征中前兩個特征是壟斷資

本在國內的統治三個特征則是壟斷資本在國外的統治。

6、什么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有大的發展

P274-P276 答1家資本壟斷主義即資本主義國家政權與壟斷資本相結合的資本主義。

2后以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大發展的原因一依靠私人壟斷資本的力量

無法滿足大規模經濟建設所需要的巨額資金。第二一些大規模公共設施的建設上人

壟斷資本無能為力或不愿意進行投資建設。第三些大型、基礎性、。前導性的科學研究

項目是私人壟斷資本不愿涉足的領域。第四益嚴重的生產過剩問題僅依靠私人壟斷

資本難以解決。第五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國家出面進行某些宏觀經濟調控。第六

經濟利益關系調整方面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來越重要。

7、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如何進行宏觀經濟調控P279 答1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調控方式個是國家對國民經濟的直接調節、調控和介

入一個是國家對國民經經濟的簡介調解與控制要是運用經濟手段過經濟政策的

制定、經濟杠桿的運用可以通過計劃的指導接地引導私人資本按照國家壟斷資本主

義所希望的方向發展。這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國民經濟調控的主要方式。

2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調控手段要是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個別的時候、特

定的情況下可能出臺某種行政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直接的干預。

3代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宏觀經濟的調控要是通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在

一定程度上實行國民經濟計劃實現的。

8、為什么會出現經濟全球化趨勢具體表現如何P289-P292 答1濟全球化是指夠級經濟發展中的這樣一種趨勢在生產不斷發展技加速

進步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產的社會化、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界

各國個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一國和地區的范圍并相互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2濟全球化是在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產的國際化與資本的國際化不斷發展的條件

下的必然產物。

3濟全球化本質上是資源配置的國際化內容和具體表現包括很多方面體可

從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三方面來考察。 學習交流參考資料 12 / 16

9、當代資本在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方面有哪些新變化P293-P294 答:(1)從生產力方面來看。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 .社會財富迅猛增長 .經濟保持了較長時期的相對穩定發展。

.2生產關系方面看。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在所有制關系、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三方面

都做了一系列調整。

3上層建筑方面看。當代資本主義在上層建筑方面的變化主要表現在治制度與

法制有效結合家管理經濟和社會的職能增強產階級的民主形式進一步擴大民權

利的內涵與外延有新的拓展識形態中左翼與右翼的分歧逐漸減弱元化的價值取向更 加鮮明。

10、怎樣認識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P297/299 答1本主義最初的發展時期表著先進的生產力本主義社會經濟形態代替封

建社會經濟形態人類歷史山的一大進步其歷史必然性。

2本主義生產方式決定了它的歷史過渡性質。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

由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和資本主義的歷史局限性決定的。

11、什么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P299 答1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資本鼠疫占有形

式之間的矛盾。

2本主義基本矛盾有兩種主要表現形式。一種表現是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

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另一個表現是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勞

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

12、怎樣認識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取代的歷史必然性和長期性P299-P300 答1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生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這一經濟規律的客

觀要求。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社會化的全面發展動了資本主義關系的日益社會化向

社會主義轉變準備了日益完備的社會經濟基礎。這樣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條件也 就日益成熟了。

2本主義在全世界被社會主義所取代將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盡管這個過程可

能出現這樣那樣的曲折從資本主義相社會主義過渡的總趨勢則是必然的歷史走向。

第三篇:《經濟法概論(財經類)》各章課后案例分析題參考答案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

經濟法概論(財經類)00043

各章課后案例分析題參考答案

第一章 案例分析題(P72)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參見指定教材第55頁。

教材第52頁大綱樣題的第4l題案例分析題和本章最后的案例分析題一模一樣,大綱樣題第41題的標準答案在教材第55頁。

第二章 案例分析題(P94)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參見指定教材第55頁至56頁。

教材第52頁至53頁大綱樣題的第42題案例分析題和本章最后的案例分析題一模一樣,大綱樣題第42題的標準答案在教材第55頁 至56頁。

本章補充材料:.20l0年01月份考試真題的第42題

A有限責任公司有股東甲、乙、丙3人。因股東人數較少和公司規模較小,決定不設立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只設一名執行董事和一名監事。執行董事由甲股東擔任,并兼

任公司經理;監事由公司的財務主管擔任。 試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A公司不設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決定是否合法?說明理由。

(2)甲股東擔任執行董事并兼任公司經理是否合法?說明理由。

(3)財務主管擔任監事是否合法?說明理由。

(4)如果甲作為執行董事決定以本公司的財產為本公司股東乙提供擔保,該決定是否合 法?說明理由。

答:(1)A公司不設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決定合法。因為A公司股東人數較少,而按照法 律規定,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立董事會。 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至二名監事,不設立監事會。

(2)甲股東擔任執行董事并兼任公司經理合法。因為法律規定,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

經理。

(3)財務主管擔任監事,不合法。因為按照法律規定,

財務主管屬于公司的高級管理 人員,而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

(4)如果甲作為執行董事決定以本公司的財產為本公司股東乙提供擔保,該決定不合法。因為按照法律規定,有限公司為公司股東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決議,據此,A 公司能否為股東乙提供擔保,應由甲、乙、丙三人共同決定,甲一人無權單獨作出決定。

第四章

案例分析題(P131)參考答案

教材案例題1的答案:

(1)該發函是要約。因為該發函的內容明確具體,符合要約的法定條件。(參見指定教 1 材第108頁第11—19行) (2)該回函不是承諾。因為該回函附加了新的條件,對甲廠的要約進行了實質性的變 更,屬于新要約,而不是承諾。(參見指定教材第109頁第13—23行) (3)乙大學的拒收行為不違約。因為甲廠與乙大學之間并沒有合同存在,而違約必須 以生效合同的存在為前提。

- 教材案例題2的答案:

.

(1)該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因為所附事項屬于將來可能發生的不確定的客觀事實。(參見指定教材第111頁倒數第8行—第112頁第1—9行) (2)甲公司與乙電子器材廠簽訂的合同有效。因為該合同是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而其 所附條件已經成就,在條件成就的時候該合同就已經生效了。

本章補充材料:歷年真題中仍然有價值的典型案例分析題及其參考答案

2006年01月第38題:

2004年6月6日,某電視機廠給某商場發一份傳真,內容為:本廠現有自產29英寸電 視機1000臺,每臺800元,送貨上門,票據結算,如購買請在7日內答復。商場收到傳真 后,在6月9日回傳真稱愿意購買600臺電視機,價格為每臺700元。電視機廠在接到傳真后當天即發出傳真表示接受商場提出的價格和訂貨數量,但要求商場自己到電視機廠提貨,并請商場在10日內回復。商場接到回復后,于6月20日回復電視機廠同意提貨.并于當日組織車輛到電視機廠提貨。但電視機廠以自己與商場之間根本沒有成立合同為由,不讓商場提貨。雙方發生爭議。

問:(1) 6月6日,電視機廠發給商場的傳真是否構成要約? (2) 6月9日,商場給電視機廠發回傳真是否構成承諾? (3) 電視機廠和商場之間是否已經成立了600臺電視機的買賣合同?

參考答案:

答:(1)6月6日,電視機廠發給商場的傳真構成要約,因為該傳真的內容具體、確 定,符合要約的條件。

(2) 6月9日,商場給電視機廠發回傳真不構成承諾,該傳真內容改變了要約的實質 內容,是新要約(反要約),在法律性質上仍然是要約,而不是承諾。

(3) 電視機廠和商場之間沒有成立600臺電視機的買賣合同。因為電視機廠要求商場自己到電視機廠提貨的回復期限是6月19日(6月9日在接到傳真后當天即發出傳真表示接受商場提出的價格和訂貨數量,但要求商場自己到電視機廠提貨,并請商場在10日內回復)之前,而商場于6月20日回復,該回復已經過了有效承諾的期限,不是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諾,所以電視機廠和商場之間沒有成立600臺電視機的買賣合同。

2008年01月第42題:

甲公司對乙公司享有50萬元的到期貨款,經索要一直未還。

經查:乙公司對丙公司 享有30萬元的到期運費;乙公司對丁公司享有10萬元的貨物債權,己過交付期限;乙公司在戊公司中享有10萬元價值的股份。乙公司對丙公司未提起訴訟,

乙公司對丁公司的貨物一直處于催交之中。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公司能否對丙公司提起代位權訴訟?為什么? (2)甲公司能否對丁公司和戍公司提起代位權訴訟?為什么?

2 (3)如果甲公司能夠提起代位權訴訟,應以誰的名義進行?為什么

.

(4)若甲公可代位權訴訟勝訴,次債務人應向誰履行債務?

參考答案:((參見指定教材第116頁)

答: (1)甲公司不能對丙公司提起代位權訴訟。

因為甲公司的債務人乙公司怠于行使 乙公司對次債務人丙公司的債權,不一定損害債權人甲公司的利益,而根據法律規定,債權人有權行使代位權的一個必備條件是: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對次債務人的債權損害債權人利益。只有甲公司的債務人乙公司怠于行使乙公司對次債務人丙公司的債權,損害債權人甲公司的利益時甲公司才能對丙公司提起代位權訴訟。

(2)甲公司不能對丁公司也不能對戊公司提起代位權訴訟。對丁公司,債務人乙公司對 次債務人丁公司的債權不是金錢之債;對戊公司,

債務人乙公司是戊公司的股東,乙公司對戊公司享有的是股權,而不是債權,

也就是說,戊公司根本就不是乙公司的債務人。 (3)如果甲公司能夠提起代位權訴訟,

應以甲公司自己的名義進行。因為根據法律規定,債權人提起代位權訴訟,

應以債權人自己的名義進行,在代位權訴訟中,原告是債權人,被告是次債務人。

(4)若甲公司代位權訴訟勝訴,次債務人應直接向甲公司履行債務。

2008年10月第42題:

甲中學與乙服裝廠簽訂了學生校服定做合同。約定;合同標的額5萬元;開學前一周 內乙廠先交付校服,開學后兩周內甲中學付清全款;任何一方違約應向對方支付合同標的額10%的違約金。在交貨前乙廠聽說甲中學信譽不好,于是通知甲中學中止交貨,并要求甲中學先付貨款。甲中學拒絕并要求乙廠按約定時間交貨,但乙廠未依約交付校服。經協商未果,甲中學通知乙廠限3天內交貨,否則解除合同。

根據以上案情,請回答下列問題:

(1)乙廠中止交貨是否合法?說明理由。

(2)乙廠中止交貨應否承擔法律責任?若應承擔,則承擔什么責任?

(3)甲中學是否有權解除合同?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答: (1)乙廠中止交貨不合法。

因為乙廠僅僅是聽說甲中學信譽不好,并無確切證據證明甲中學的信譽如何。(參見指定教材第115頁“不安抗辯權”)

(2)乙廠中止交貨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乙廠承擔違約責任,本案中,當事人約定的違約責任表現為違約金,乙廠承擔違約金責任。因為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參見指定教材第123頁)

(3)甲中學有權解除合同。因為根據法律規定, 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 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間內仍未履行的,對方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

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致使對方當事人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對方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本案中,當事人一方乙廠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對方當事人甲中學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間內仍未履行合同,而且乙廠遲延履行合同將導致甲中學定做校服以備開學發給學生的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因此甲中學有權解除合同。(參見指定教材第118頁)

《合同法》小結

1.本章知識點特別多,各知識點相對分散,而且基本上沒有不是重點的。

2.本章學習和考試的重點,是案例中對合同法的具體應用??记白约鹤钌僮?道合同 法的案例題,一定要動手寫,先寫自己思考出來的答案,再把標準答案抄寫一遍,找出差距, 3 然后按標準答案的思路再寫一遍答案.

第五章案例分析題(P149)參考答案

案例題1的答案:

(1)紅達公司的行為不導致該實用新型的新穎性喪失。因為在藍開公司提出專利串請 之日前六個月內,紅達公司未經申請人藍開公司同意而泄露了藍開公司實用新型的內容。(參見指定教材第135頁第3—6行)

(2)專利復審委員會應當作出維持專利權的裁定。因為藍開公司擁有的專利權是合法 有效的。(參見指定教材第138頁第9—16行)

案例題2的答案:

(1)乙商行的行為構成侵權,因為乙商行未經商標權人甲服裝公司同意而擅自在服裝 上面使用甲服裝公司的注冊商標。(參見指定教材第148—149頁)

(2)某公司不構成侵權,因為將未注冊的馳名商標用在完全不同的商品上面,是不構 成侵權的。(參見指定教材第149頁第4—7行)

(3)在這種情況下,由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賠償。{參見指定教材第148頁第6—11行)

第六章

案例分析題(P173—174)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1) B企業采取的措施不合法,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一種行為是假冒混同行為;(參見指定教材第165頁倒數第1行—第166頁) 第二種是虛假宣傳行為;(參見指定教材第167頁倒數第6行—第168頁) 第三種是商業賄賂行為。(參見指定教材第168頁倒數第10行—第169頁)

(2)政府對B企業的支持性做法不合法,屬于行政壟斷行為(參見指定教材第162—163頁)。

(3)若B企業的做法不合法,應向被侵害的A企業承擔損害賠償責任,A企業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B企業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B企業并應當承擔A企業因調查B企業侵害A企業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參見指定教材第173頁)

第七章 案例分析題(P186)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其中第三小問的答案不在教材中,因此第三小問不作要求}:

(1)該果汁飲料產品屬于缺陷產品,原因有二:第一,用最小號字體標注警示內容,屬于因警示方法不當導致的警示缺陷;笫二,沒有明確指出可預見的使用危險,屬于警示內容不當導致的警示缺陷;(參見指定教材第184頁第10—13行)

(2)黃某可要求該商場賠償其花去的醫藥費5DO余元和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參見指定教材第185頁)

(3)本小題答案僅供參考,不作要求 : 該市工商局應責令該飲料的生產者停止生產,

4 該商場停止銷售,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

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法律依據是《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七條和第五十四條的覿定。

第八章 案例分析題(p197)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1)本案消費者張某的行為沒有侵犯商場的商業秘密。理由有三:第一,張某是消費者,不是經營者,侵犯商業秘密是僅僅發生在經營者之間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第二,消費者張 某所抄寫的商品價格,對進入超市的人是公開的,并不是秘密;第三,消費者張某有知悉 商品價格的權利,超市有明碼標價的義務,消費者張某是正當行使自己的權利;

(2)商場在入口處張貼店規,在法律上屬于店堂告示,店堂告示的效力要視其具體內容而 定:若其內容公平、合理,則有效;若其內容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則其內容無效;

(3)商場的一系列行為侵犯了張某的消費者權益。張某的兩項權利被侵犯:第一,被要求 停止抄錄價格并被要求交出抄了價格的紙條,被侵犯的是知悉真情權;第二,被強行搜身, 還被保安員動手打了,被侵犯的是獲得尊重權。

第九章案例分析題(P227)參考答案

第1題參考答案:(參見指定教材第207頁“債券發行”和“證券的承銷”) (2) 符合條件。

因為股份公司公開發行債券所要求的最低凈資產額為3000萬元人民 甲股份公司凈資產額為5000萬元人民幣,符合條件這一條件。

(2)甲公司本次發行公司債券的數量不符合法律規定。 因為甲公司的凈資產額為5000 萬元人民幣,其發行的債券余額累計不得超過40%,

即2000萬元,而甲公司有1000萬 元債券未到期,本次若發行1500萬元,債券余額累計達到2500萬元,超過了2000萬元余額的上限;

(3)不合法。公開發行公司債券,依法應當由債券經銷機構承銷。 第2題參考答案:

(1) 屬復保險合同。甲、乙保險公司平均分擔賠償責任,各賠償王某2.5萬元。因復 保險的各保險人賠償保險金的總和不得超過保險價值。

本案中,各保險人應按其保險金額 保險金額總和的比例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甲、乙公司各占50%,所以平均分擔;(參見指定教材第218頁第10—15行) (2)有權追償。屬依法行使保險代位求償權。(參見指定教材第221頁倒數第18行第—222頁)

第十章 案例分析題(P246)參考答案

在解答第1題之前,要全面掌握P231 “稅率和征收率”以及“增值稅的計算及公式” 基本知識點:

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稅率稅的計算公式及其中各項的內容

(1)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

①基本稅率 17% (參看 P231第12-17行) ②低稅率 13% (參看 P231 第18-21行)

5 ③零稅率

(2)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稅 3% (參看P231第23行)

(3)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稅率稅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稅額

(當期銷項稅額是各項銷項稅額之和,當期進項稅額是當期各進項稅額之和),其中: ① 銷項稅額=銷售額(或應稅勞務)×稅率

注意:一般的所講的銷售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之銷項稅額。也就是說,你出售的貨物價格中不含稅。如果你售出的貨物或應稅勞務中的價格已含有稅,則說明,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是采用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并定價,那么交增值稅計算實際銷售額時,要除掉含稅所得的。這時計算要交增值稅 的 實際銷售額 公式是:

(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并定價的)實際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可以看出,實際要交的增值稅的銷售額要比含稅的銷售額(銷售收入)低。

② 進項稅額,是納稅人購進貨物獲者接受應稅勞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為進項稅額

要注意:哪那些進項稅額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也就是哪些進項稅額是總公式(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的“當期進項稅額”。它們的稅率有那些特殊規定? (注意掌握P232 第4行-9行的內容)! 同時注意:哪些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即不能算作總公式中的“當期進項稅額”(注意掌握P232 第10行-14行的內容)!

掌握了以上知識點,我們來解答第246頁第1題的問題

第一步:先分析題中各要點的內容是銷項還是進項之后,計算其稅額: (1)是銷項。該行為視同銷售貨物,(參看P230倒數第7行)

該銷項稅額為:(銷售額)30萬×(稅率|)17%=5.1萬

(2)是銷項。因為銷售收入含稅,故實際銷售額要扣除含稅部分。因此該銷項的銷售額和稅額為:

A、該銷項銷售額=含稅銷售收入÷(1+稅率)

=351萬÷(1+17%)

=300萬

B、該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300萬×17%

=51萬

(3)是進項。其稅額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該進項稅額=進項額×稅率

=15萬×13%

=1.95萬

(這里進項稅率是用13%,請同學們參看P232第5-7行)

(4)①

其中銷售所得30萬元是銷項,該銷項稅額為:

銷售額30萬×稅率17%=5.1萬

② 銷售貨物運費是進項,該進項稅額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扣除,該進項稅額為:

進項額(運費)1.98萬×稅率7%=0.1386萬元

(稅率取7% , 參看P232第7-9行)

(5)小規模納人銷售的,未取得增值稅去用發票,不得作為進項計算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第二步:計算當期各銷項稅額總和,根據前面計算,當期銷項稅額總和為:

5.1萬+51萬+5.1萬=61.2萬

第三步:計算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扣除的當期進項稅額,其總和為:

1.95萬+0.1386萬=2.0886萬元

第四步:計算最后結果

當月應納的增值稅稅額為:

當月銷項稅項61.2萬 — 當月進項稅額2.0886萬=59.1114萬元

根據計算結果:美嘉紡織廠2009年11月應納的增值稅稅額為:59.1114萬元

第2題參考答案:

(1) 趙某全年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為:

A、每月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

=(全月工資、薪金收入-2000元)×相應級數的定月稅率

-相應級數的運算扣除數)(參看P238表1)

=(4000-2000)×10%-25 =175元

B、全年12個月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 175元×12(月)=2100元

(2)10000元是稿酬。適用20%比例稅率,并按納稅額成征30%(見P239中間段:“3。個人稿酬所得„„”)

稿酬納稅計算公式:①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定用稅率

②實際納稅額=應納稅額×(1-30%)

(減征30%)(參見P239第14-19行)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

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

按此計得的余額為公式①中的應納稅所得額。(參看P239-240頁第1-2行)

因此,①趙某該項應納稅所得額為:(4000元以上扣除20%)

10000元×(1 -20%)=8000元

②趙某該項應納稅額為(按20%稅率)

8000元×20%=1600元

③趙某實際應納稅所得額為(要減征30%)

1600×(1-30%)=1120元

(3)勞務所得,計算方式同(2),但勞務所得不減征30%

7 ① 趙某該項應納稅所得額為:

(4000元以上扣除20%)

5000元×(1-20%)=4000元

② 趙某實際應納稅額為(按20%稅率)

4000元×20%=800元

(4)(5)項免征所得稅。(參看P240-241)

因此,趙某2008年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

工資稅2100元+稿酬稅1120元+勞務所得稅800元=4020元

第十一章

案例分析題(p260)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1)周某解除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因為在試用期內,勞動者提前3日通知單位即可解除勞動合同。本案中,周某提前一周通知甲公司解除勞動合同,符合規定;(參見指定教材第253頁第7行—8行)

(2)吳某提出辭職,符合法律規定。因為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本案中,公司已經一年沒有支付工作報酬給吳某,吳某有權提出辭職;(參見指定教材第253頁第9行—13行)

(3)甲公司解除與鄭某的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因為法律規定,如果勞動者在醫療期結束后無法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那么用人單位雖然可 以解除勞動合同,但要提前30曰通知勞動者。本案中,甲公司應提前30天通知鄭某解除勞動合同,而不能當即解除。(參見指定教材第253頁倒數第10行—4行)

第十二章

案例分析題(p273)參考答案

教材案例題的答案:

(1)甲乙丙請求化工廠承擔賠償責任,應舉證證明兩個方面的事實:第一,損失數額;第二,是化工廠排放的污水造成的損失。

若化工廠否認第二個事實,則由化工廠舉證證明不是化工廠排放的污水造成的損失。

因為法律規定,在民事訴訟中,原則上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規則。本案中,

甲乙丙主張有損失而且損失是化工廠造成的,甲乙丙應舉證證明損失情況而且損失是由化工廠排出的污水造成的。但是,本案中涉及的是環境民事責任,法律規定對于環境民事責任的舉證,實行有條件的舉證責任倒置,

即如果污染者否認其污 染行為造成損害事實的,

就由污染者舉證證明其污染行為未造成損害事實或者證明該損害 事實不是其污染行為所造成的;

(2)甲乙丙無權請求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為丁是化學工廠的工人,丁到化學工廠放水的行為是職務行為,其職務行為帶來的法律后果,由單位承擔,而不由其個人承擔。單位可以根據規章制度追究丁的責任。

(本大題的答案在教材中沒有講,僅供參考,不作要求)

企業法案例分析:

1998年1月,甲、乙、丙共同設立一合伙企業。合伙協議約定:甲以現金人民幣5萬無出資,乙以房屋作價人民幣8萬元出資,丙以勞務作價人民幣4萬元出資;各合伙人按相同 8 比例分配盈利,分擔虧損。合伙企業成立后,為擴大經營,于1998年6月向銀行貸款人民幣5萬元,期限1年。1998年8月,甲提出退伙,鑒于當時合伙企業盈利,乙、丙表示同意。同月,甲辦理了退伙手續。1998年9月,丁入伙。丁入伙后,國經營環境惡化,企業嚴重虧損。1999年5月,乙、丙、丁決定解散合伙企業,并將合伙企業現有財產價值人民幣3萬元予以分配,但對未到期的銀行貨款未予清嘗。1999年6月,銀行貸款到期后,銀行找合伙企業清償債務,發現該企業已經解散,遂向甲要求償還全部貸款,甲稱自己早已退伙,不負責清償債務。銀行向丁要求償還全部債務,丁稱該貸款是在自己入伙前發生的,不負責清償債務。銀行向乙要求償還全部貸款,乙表示只按照合伙協議約定的比例償還相應的數額。銀行向丙要求償還全部貸款,丙則表示自己是勞務出資的,不承俚貸款義務。 要求:根據以上事實,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丙、丁各自的主張能否成立,并說明理由。

2、合伙企業所欠銀行貸款應如何清償?

3、在銀行貸款還清后,甲、乙、丙、丁內部應如何分擔清償責任? 我來幫他解答

2010-11-30 09:45 滿意回答

解析:

(1)甲的主張不能成立。根據《合伙企業法》的規定,退伙人對其退伙前已發生的債務與其他合伙人承擔連帶責任,故甲對其退伙前發生的銀行貸款應付連帶清償責任。

乙的主張不能成立。根據《合伙企業法》的規定,合伙人之間對債務承擔分額的約定對債權人沒有約束力,故乙提出應按約定比例清償債務的主張不能成立,其應對銀行貸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丙的主張不能成立。根據《合伙企業法》的規定,以勞務出資成為合伙人,也應承擔合伙人的法律責任,故丙也應對銀行貸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丁的主張不能成立。根據《合伙企業法》的規定,入伙的新合伙人對入伙前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故丁對其入伙前發生的銀行貸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根據《合伙企業法的》的規定,合伙企業所欠銀行貸款首先應用合伙企業的財產清償,在合伙企業財產不足清償時,由各合伙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乙、丙、丁在合伙企業解散時,未清償債務便分配財產,是違法無效的,應全部退還以分得的財產;退還的財產應首先用于清償銀行貸款,不足清償的部分,由甲、乙、丙、丁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

(3)在銀行貸款清償后,甲乙丙丁之間按內部約定承擔責任。

第四篇:設計學概論課后題總結

設計學的研究對象是什么?

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設計學的產生是20世紀以來的事件;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它毫無疑問有著自己的研究對象。由于設計與特定社會的物質生產與科學技術的聯系,這使得設計本身具有自然科學的客觀性特征;然而設計與特定社會的政治、文化、藝術之間所存在的顯而易見的關系,又使得設計學在另一方面有著特殊的意識形態色彩。這兩個方面的特點正構成了設計學作為一門專門學科的獨特的性質,因此設計應該被視作一種物質文化行為,而設計學則是既有自然科學特征又有人文學科色彩的綜合性的專門學科。

設計學是關于設計這一人類創造性行為的理論研究。由于設計的終極目標永遠是功能性與審美性的統一,因此,設計學的研究對象便與設計的功能性與審美性有著不可割裂的關系。由于設計學在西方是自20世紀70年代才從美術學種分離出來的獨立學科,所以對設計學作研究方向的劃分,我們一般將設計學劃分為設計史、設計理論與設計批評三個分支。 西方“設計的藝術”概念在何時又哪位藝術家最早提出?

最初發生在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被尊稱為西方藝術史之父的意大利藝術家和作家喬爾喬·瓦薩里提出的。

古代漢語中與現代“設計”相對應的概念是什么?

在古代漢語中,與西方“設計”相似的概念是“經營”和“造物”。

作為設計師,你如何看待設計與藝術的關系?

設計感是藝術的靈魂,沒有創意等于沒有靈魂。再美也沒有神采,無法打動人心,改變人的心靈,使人們永遠獲得美好的感受。作為設計師的話,藝術面向的是個人你可以隨心所欲的創作,設計是面向大眾你的作品要能讓一般人所接受,才能有銷量。同上,藝術與設計也是相鋪相成的。沒有藝術感設計出來的東西,而是依葫蘆畫瓢的作品,那稱不上設計師,只能算復制機器人。藝術與設計都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從人類起源看,設計和藝術是同類的,再歷史發展中同源而異流。設計是前瞻性的,藝術是回顧性的。設計注重生活的器具,藝術注重人類的心理。設計師對生活質量和現狀負責,藝術是對人的心理安撫,設計師于個人創作,設計必須適應社會需求,總之設計和藝術是可以通過平衡而共同促進的。舉例說明科技進步如何推動設計方法的改變?

波音777是波音公司首次完全利用計算機繪圖進行設計的飛機,是世界第一款完全以計算機立體CAD繪圖技術設計的民用飛機,該技術又稱CATIA,整個設計過程并沒有使用紙張繪圖,而是使用一套稱為CATIA的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事先「建造」一架虛擬的777,讓工程師可以及早發現任何誤差,并預先判定數以千計的零件是否配合妥當,然后才制作實體模型。在原型機建造的時候各種主要部件一次性成功對接。

作為消費者,你對消費品的設計要求是什么?

受文化因素,社會地位,心理認識等方面影響,不同的消費者對設計有著不同的要求,但其中一些內容是相同的。具體表現在:1,機能:包括能達到產品使用目的的適當機能,使用上的使得程度以及維修,管理,存貯及搬運等的方便性;2,外觀:包括形狀,色彩,樣式,肌理等給人以外觀美感的綜合因素及獨創性;3,品質:包括有效地應用材料和滿足產品作為用具的品質水準兩方面的內容。

還記得本章對中國設計的分期和類型的劃分嗎?

1,史前時期石器,陶器,建筑,服飾,工具2,商,周和戰國時期青銅器,建筑,服飾3,秦代到晚清時期建筑,園林,家具,陶瓷,紡織品與服飾,工具,兵器。 舉例說明中國設計對西方設計的影響。

中國古代設計文化的成就是舉世公認的,許多重要的設計創造傳播到世界廣大的地區。著名

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他的著作中列舉了26項中國向西方傳播的設計發明后指出:“我寫到這里用了句點,因為26個字母都已經用完了,可是還有許多例子,甚至還有重要的例子可以列舉。”另外,在近代歐洲,還曾劉興國一種效仿中國古代設計的“中國風格”。是“指17和18世紀西方室內設計、家具、陶器、紡織和園林設計風格”,是由“17世紀初英國、意大利等國的工匠開始自由仿效從中國進口的櫥柜、瓷器和刺繡品的裝飾式樣”而逐漸形成的設計風格。

舉出五部以上的中國古代設計論著。

中國工藝美術史,中國美術通史,中國青銅器,天工開物,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建筑圖集,中國古代建筑史,建筑初步,中國服裝史,中國陶瓷史,漢代染織工藝,中國歷代服裝史。

本章是如何對西方設計作分期的?

按照設計的時間發展分為:“前設計”時期、西方19世紀設計、現代設計運動、當代設計現狀

舉例說明工業革命對設計的影響。

影響紡紗行業的各種發明是工業革命變革的典型代表,機器化是從紡紗這個行業開始的。其中,阿克賴特發明了水力紡紗機,克朗普頓發明了“騾機”,哈格里夫斯發明了手搖“珍妮紡紗機”,使紡織生產從家庭小工業發展到集中的工廠生產。機器化的第二個過程是織布,即印花布印染術。它是由1783年發明的一種滾軸印染機改良的。紡織工業的迅速發展完全改變了工業生產的面貌。

哪幾種學說影響到后現代主義設計?

一些概念比如“符號學”、“結構主義”和“解構方法”全方位的擴大設計的領域,并將設計從實用性的、解決問題的行為變成了一個更大的知識思想世界。符號學給探究視覺世界提供了一種分析工具。結構主義試圖給人的概念行為提供一個理性的解答。解構方法,它通過解碼社會有關性、階級和性別的固有成見和套語,來揭示圖像里復雜的意義層面。但是,“混沌理論”也吸引了設計師的注意力,它給設計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范例,那就是將現代運動的明確性于后現代主義所倡導的不確定性方法做對比。

你對本章所作的設計的分類有何看法?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和理論家傾向于按設計目的之不同,將設計大致劃分成:為了傳達的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為了使用的設計——產品設計和為了居住的設計——環境設計三大類型。這種劃分方法的原理,是將構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會”作為設計類型劃分的坐標點,由它們的對應關系,形成相應的三大基本設計類型。因此,這種劃分具有相對廣泛的包容性、正確性和科學性。

為什么說對設計的分類無法一勞永逸?

不同的設計類型,各有其特殊的現實性和規律性,同時又都遵守著設計發展的共同規律,并在此基礎上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研究不同設計類型的區別和聯系,揭示其特點和規律性,不僅可以幫助設計師更好的掌握和發揮各種設計類型的特長,并且可以使不同類型的設計師彼此取長補短,相互促進,有利于設計整體的繁榮和發展。

試舉出影響常規分類的若干因素。

按維度分類能分為二維平面設計、三維立體設計、四維設計

橫向分為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

縱向分為系統設計、非系統設計

簡述從工匠到專業設計師的社會地位的變化情況。

從七八千年前的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后工匠開始出現,他們的地位一般比較低下

到古羅馬時期工匠(含藝術家)、專業設計師才開始出現,因為分工更趨精細,出現了最早的專業設計師,除了雇用服務的工匠外,其它自由手藝工人開始成立自己的“行會”,還雇有學徒和幫工。

文藝復興時期工匠、藝術家、專業設計師開始發展,工藝和藝術觀念上有了區分,開始培育訓練專門設計師,并成立了行會組織,從而為其它地方設計師的組織與教育提供了模式。機器化的廣泛采用加快了設計師的職業化進程。

工業革命以后現代專業設計師出現,成立了設計與工業協會,使工業設計職業化,并確立了工業設計師的社會地位。

設計師與藝術家的共同點和不同之處是什么?

設計師是從藝術中分離的行業,設計生產是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相結合的非常特殊的社會生產部門,它不同于科學研究,也不同于純藝術創造,設計創造是以綜合為手段,以創新為目標的高級、復雜的腦力勞動的過程。設計師要掌握的是多種學科高度交叉的綜合性學科。設計師首先需要掌握藝術與設計的專業知識,包括造型基礎知識、專業設計技能與設計相關的理論知識。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自然科學與社會學知識技能在設計師的才能修養中占據日益重要的位置。時代發展要求設計師“兩手抓,兩手到要硬”,同時充分利用電腦技術的先進效果。

舉例說明設計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

作為設計創造的主題,設計師的設計必須是用來改善人們的生存條件和環境,為人門創造更好的生存條件和環境服務的。這種社會意識實際上是一種服務意識、奉獻意識和協作意思。各種職業病的發生,常常是因為工作條件的不適所致,例如礦井工人的“黑肺病”,長途汽車司機的腰損傷,農民因農具簡陋而過度勞累致病等。還有工作與生活條件的不安全設計而導致的傷害,例如工業安全帽不安全、護目鏡不護目以及采用易燃材料的設計引起火災燒傷等。都需要設計師來提供健康安全的生存和發展環境。

設計批評與藝術批評有哪些不同之處?

設計批評的主體是指設計的欣賞者和使用者。批評主體的批評活動可以訴諸文字、語言,也可以體現為購買行為。用符號學的話來說,設計批評者就是設計符號的接受者。設計與藝術不同,設計必須當時被接受,被社會消費。這是設計本身的目的性決定的。設計批評的主題即消費者,設計飽含著廣泛的民主意識。設計批評者與設計品的關系是一種密切的互動關系,這種關系可以從設計的實用功能和社會效果方面尋求解釋,也能夠從審美關系上找到答案。設計作品必須與欣賞、批評活動相互依存,共生共存。同一件設計品對不同接受者而言其含義不同,作品不存在獨立性。批評者與批評對象構成交互作用的復合體。

設計批評的特殊方式是什么?

設計批評有兩種特殊的方式:國際博覽會和集團批評,其中集團批評包括審查批評與集團購買。

后現代主義有哪些批評理論?

“商品美學”強調必須將產品的功能和作用納入商品范疇來對待。商品美學分析了商品的雙重價值—需求價值和交換價值,指出設計應借助雙重價值喚起人們的購求欲望。商品美學是后工業時代的產品美學。

“先驅設計”或“軟”設計,這一發展理論抨擊了工業產品和建筑有意排斥美學和感官愉悅的狀況,并在早期現代主義最感興趣的人造機械與自然變化兩者之間,發展了它最新的批評方法。

第五篇:概論課后答案

1.如何認識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中國共產黨在20世紀70年代末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是有其深刻的國內和國際兩方面的背景。從國內的情況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嚴重挫折和損失,面對嚴重的困難,我們的出路只能是通過改革開放。從國際環境看,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拉大,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我們的出路也只能是通過改革開放。鄧小平正是在科學分析國內國際發展的大勢,準確把握時代主題和人民愿望的基礎上,做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抉擇。

第一,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它不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變革。它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我國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經濟體制,同時相應地改革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改革開放的舊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第二,改革開放是一場革命,但它不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意義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許否定和拋棄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因此,改革開放既是我們黨領導的一場新的偉大革命,又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不能改變,具體制度必須創新。改革是要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生產力。鄧小平多次指出,歷史反復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改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第三,改革開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探索,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改革開放的進程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只能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來解決。

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4.如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系?

發展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要靠自己的發展。改革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它的決定性作用不僅在于解決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推進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還要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打下堅實的基礎。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發展和改革必須要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沒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一切無從談起。

中國目前正處于從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過渡的階段,這是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改革的攻堅階段。在這一時期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構任務極其艱巨。因此,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改革開放以來黨在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方面積累起來的經驗和主要原則。

第一,保持改革、發展和穩定在動態中的相互協調和相互促進。穩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和發展,在改革和發展的推進中實現政治和社會的長期穩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改革和發展要始終注意適應國情和社會的承受能力,要統籌安排改革和發展的舉措,以保持穩定,促進改革和發展。

第三,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結合點。人民群眾是改革發展的主體和動力,是穩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礎。改善人民生活,讓人民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是我們致力于發展、積極推進改革、堅持維護穩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讓人民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結合點。

第八章思考習題與參考答案

1.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主要內涵是什么?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已經提出了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的關系問題。1992年他在視察南方的談話中明確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鄧小平的這一精辟論述,從根本上解除了傳統的思想束縛。

鄧小平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創立者,他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具有豐富的內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過去公認的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代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經濟制度本質屬性的觀念,認為它們都是經濟手段。這一新的認識,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前提。第二,計劃與市場作為調節經濟的兩種手段,它們對經濟活動的調節各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在社會化大生產和存在著復雜經濟關系的條件下,市場經濟對促進經濟發展具有更強的適應性、更顯著的優勢和較高的效率。但兩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計劃經濟不能有效解決效率和激勵問題,市場經濟的自發性、盲目性會引發惡性競爭、短期行為、道德缺失等。第三,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屬性,但是,它與社會主義相結合而形成的經濟體制則必須體現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特征。把發展市場經濟與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有機結合起來,既可以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場經濟對發展生產力的作用。

5.結合現階段個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勞分配的理論,對現實經濟生活中個人收入出現差距的現象進行分析。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與此相聯系的個人收入分配實行的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個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按勞分配以外的多種分配方式,其實質就是按對生產要素的占有狀況進行分配。

一是要正確看待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正確認識收入分配差距,我們不能脫離對生產的影響來孤立地看待和評價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會上個人的生產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貢獻大小也不同,把貢獻大小與收入分配聯系起來。除了按勞分配以外,應該鼓勵按生產要素進行分配,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下,按貢獻大小進行分配。如果不講貢獻大小,而是只講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而只會仍然是共同貧窮。今天我們收入差距一定程度上的拉大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因為從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并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必須經過一個過程。保證收入公平的原則應該是保證人人有平等競爭的機會,因而解決當前中國收入差距拉大問題決不能采取劫富濟貧的辦法,而是要在加快經濟發展,積極地從事“財富創造”的同時,給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機會,給他們以平等競爭的機會。

另一方面要警惕社會分配領域中收入差距的過分擴大,甚至兩極分化的現象,避免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偟膩碚f,當前中國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結果,其中也存在許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平等的競爭,如最為突出的各種形式的行業壟斷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嚴重不足,例如對高收入調節不力,對低收入階層缺乏有效保護;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敗等非法收入問題突出,打擊力度遠遠不夠;其四,由于地域差別的存在,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收入高,地區收入差距拉大。應該說,中國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現是國民經濟整體發展和提高的結果,是構建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結果,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社會不公正現象的結果。從整體上看,中國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會范疇問題,其本質是勞動者先富和后富的關系,不是階級對立的結果,經濟因素即生產力發展水平起決定的作用。

二是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現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稅收、財政等手段,調節地區、行業、部門的收入差距,縮小東、中、西部的收入差別,也必須綜合治理。

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從源頭上解決好初次分配問題;第二,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強化國家對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功能;第三,要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千方百計擴大就業,解決由失業導致的貧困問題;第四,要嚴厲打擊貪污腐敗、權錢交易等各種非法攫取社會財富的行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總之,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差距,發展經濟是根本途徑,“三個有利于”體現得越充分,消除貧富差距過大的社會條件就越具備,就越能增強利用稅收、財政等手段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我們既不能搞平均主義,也要防止出現兩極分化,既要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又要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6.為什么要強調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實施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推動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經濟總量大幅躍升,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實踐過程中,對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認識也不斷深化,越來越感到國民經濟發展要速度“快”,而且還要質量和效益“好”。

提出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的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為前提的。正是這些成就和變化,為我們走向“又好又快”發展這一新的歷史起點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必要的市場供求格局和重要的體制性基礎,使我們有條件提出又好又快發展的理念。提出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也是進一步發展的迫切要求。我國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提高質量和效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實現經濟和社會協調的要求,相對說來比經濟增長的數量和速度更加突出。因此,無論是從現實出發還是從未來著眼,都要求我們必須“好”字當前,堅持“好”中求“快”,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提出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并不意味著發展速度問題無足輕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面貌雖然得到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現在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水平還很低,完成現代化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因此速度問題仍然十分重要。問題在于進一步發展所要求的經濟增長速度應當是在結構優化、效益提高、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基礎上的速度,是增長的質量和競爭力不斷提升、能夠穩定持續發展的速度,是重大關系比較協調、人民得到實惠比較多的速度。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不斷引發新的創新浪潮,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茖W技術特別是戰略高技術正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面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大勢,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把科學技術真正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帶動我國社會生產力實現質的飛躍,努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和保持發展的主動權。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不僅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客觀需要,而且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是解決我國當前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緊迫要求。只有通過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從資源

依賴型轉向創新驅動型,才能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和可持續增長,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第九章思考習題與參考答案

1.如何正確理解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1)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這是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總結執政經驗,對于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所做出的規律性認識,是推進政治文明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

(2)第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在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離開了共產黨的領導,就不可能把全國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也就無從談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堅持黨的領導。第二,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要求,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們黨執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礎。發揚人民民主,又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有效途徑。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集中反映在黨與國家以及人民群眾關系的具體形式上。黨只有領導人民創造各種有效的當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堅持依法治國,才能充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鞏固和發展黨的執政地位。第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與人民民主、黨的領導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依法治國不僅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而且也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執政地位。我國的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管理社會事務和經濟文化事業,保障自己當家作主的各項民主權利,這是依法治國的實質。依法治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黨的領導下,維護人民主人翁地位的過程,保證人民實現當家作主的過程。黨領導人民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制定憲法和各項法律,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嚴格依法辦事,保證法律的實施,從而使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3)總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實踐之中,決不能把它們分割開來或對立起來。

6.依法治國的含義是什么?實行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何在?

(1)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2)深刻理解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應注意把握:依法治國的主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也就是黨領導人民實行依法治國。依法治國的客體是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依法治國就是要保證對所有這些事業、事務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進行。依法治國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憲法和法律。我國憲法和法律體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統一。

(3)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同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是完全一致的。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民主與法治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第四,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十章思考習題與參考答案

5.怎樣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方面。

(3)思想道德建設,解決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就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著力培育文明道德風尚、把先進性要求同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

(4)教育和科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提高民族素質、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要作用。要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加強科學普及,提高全社會的科學素質,尤其要繁榮哲學社會科學。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同時,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下一篇:110kv變電站的設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