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2023-06-17

第一篇: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一、 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勺g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

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之"在文言文中常當代詞.助詞.動詞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 作代詞

1. 代人.如<項脊軒志>中的[先妣撫之甚厚".[之"可譯作[她".代老嫗.

2. 代物.如<燭之武退秦師>中的[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之"代[土地".

3. 代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與坐談.問之客曰".[之"代[與徐公孰美這件事".

4. 指示代詞.如<寡人之于國也>中的[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譯作[這.這樣"指上文[河內兇--亦然".[不若長安君之甚"<觸龍說趙太后>.[之"譯作[那樣".

二. 作助詞

1. 定語的標志.如<諫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職役哉".這里的[之"連結名詞性定語[百司"和中心語[職役".可譯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關系.此句可譯為[代管百官的職事呢?".<過秦論>中的[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兩個[之"分別連結形容詞性定語[膏腴".[要害"和中心詞[地".[郡".表示修飾的偏正關系.

2. 補語的標志.如<捕蛇者說>中的[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之"在這里作補語的標志.可譯作[得".表示連結中心詞[不幸"和補語[甚".

3. 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如<燭之武退秦師>中的[夫晉.何厭之有".這里[何厭"是

[有"的賓語.提前了.此句可譯為[晉國(的欲望).有什么滿足的(可能)呢?"

4. 定語后置的標志(不譯).如<勸學>中的[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兩個[之"都作定語后置的標志.[之"字前是中心語.[之"字后是定語.此句可譯為[蚯蚓(雖然)沒有銳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

5. 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如<歸去來兮辭>中的[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這里兩個[之"用在主謂詞組之間.表示這一詞組不能單獨成句.此句可譯為[(我)羨慕一切生物得到復蘇的時節其時.感嘆自己的年華行將結束."

6. 用在主語和介詞結構之間.表示它們已經成為一個整體.強調.突出這個介詞結構的意義.(不譯).如<寡人之于國也>中的[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語[寡人"與介詞結構[于國"之間.強調[于國"的意義.此句可譯為[我對于治理國家.可算是盡了心的了."

7. 襯音助詞(不譯).用在表示時間的詞或某些動詞的后面.湊足一個音節.它沒有實際意義.只是起著協調音節的作用.如<勸學>中的[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之"嵌在時間詞[須臾"的后面.協調音節.作詞綴.此句譯作[比不上片刻學到的東西多".<諫逐客書>中的[由此觀之".這里的[之"接在動詞[觀"后面.協調音節.無義.此句可譯作

[從這看來"

8. 嵌在姓名中間.無實義.如[佚之狐言于鄭伯曰".[若使燭之武見秦君".[介之推不言祿".[宮之奇諫假道"中的[佚之狐".[燭之武".[介之推".[宮之奇".

9. 嵌在專用名詞之間.無義.如<病梅館記>中的[辟病梅之館以貯之".前一個[之"用在[病梅館"這個專用名詞中.不譯.

三. 作動詞

用在處所句詞前.可譯作[到.往.去".如<鴻門宴>中的[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之"用在處所名詞[沛公軍"前.作動詞. 之

①一般:第三人稱的人、事、物

②特殊:

(1)第一人稱:君將哀而生之乎

(2)指示代詞:表復指,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故為之說

2.做助詞:

(1)結構助詞:相當于“的”。

(2)語氣助詞:調節音節,無意義。久之,蛇竟死/公將鼓之/公將馳之/填然鼓之

(3)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雖我之死/人之立志/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4)提賓句的標志:何陋之有/今子是之不察

3.做動詞:到、往。子將安之

1.做介詞:給、對、向

不足為外人道也/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2.做動詞

(1)做、成為

(2)表判斷“是”具為一體/中軒敞者為艙

3.表疑問的語氣詞:何哭為

1、而

(1)連詞

1>表并列 今譯為:而且、又。 例釋: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哆^秦論》 注:并列關系連詞兩側的詞語可以調換,調換后語意不發生變化。2>表修飾 今譯為:著、地。 例釋: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遙游》3>表順承 今譯為:就、才。 例釋: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

4>表假設 今譯為:如果、假使。例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墩撜Z·為政》5>表轉折 今譯為:卻、但。 例釋: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勸學》6>表因果 今譯為:因而、所以。例釋: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勸學》

7>表方位 今譯為:以 例釋:①三代而下,有學而不問。 《問說》

② 由孔子而來,至今百有余歲《孟子》

(2)音節助詞 不譯 例釋: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

(3)語氣詞 用在句尾 今譯為:啊、吧 例釋: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 《左傳·宣公四年》

(4)比況詞 今譯為:如、像、似 例釋:白頭而新,傾蓋而故,何則?知與不知也?!缎滦颉?/p>

1>第二人稱 今譯為:你(們)、你(們)的 例釋:①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記·高祖本紀》

② 業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2>近指 今譯為:此、這樣 例釋: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犊兹笘|南飛》

(6)通“能” 今譯為:能夠、才能

例釋:①行柔而剛,用弱而強 《淮南子·原道訓》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亦若此矣?!肚f子·逍遙游》

【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進關系??勺g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系??勺g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

5.表示假設關系??勺g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第二篇:文言文常用虛詞用法總結

(一)代詞

1.人稱代詞,可以代人,代人多為第三人稱,可譯作“他(她)(他們)”。如:

①公與之乘,戰于長勺。(《曹劌論戰》) ②陳勝佐之,并殺兩尉。(《陳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論語>十則》)

2.指示代詞,指代事物,可譯作“它(它們)”,或直譯事物名稱。 ①學而時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②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狼》)

③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十則》) ④肉食者謀之。(《曹劌論戰》) ⑤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時也作第一人稱,譯為“我”。

如:太尉茍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樞密韓太尉書》)

(二)助詞

1.結構助詞,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岳陽樓記》)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③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扁鵲見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結構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如:

①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②于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公輸》)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觀滄?!? ⑤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3.音節助詞。用來調整音節,無義,一般不翻譯。如: ①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悵恨久之(《陳涉世家》)

4.結構助詞,是賓語提前的標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銘》) ②宋何罪之有?(《公輸》) ③菊之愛,陶后鮮有聞。(《愛蓮說》)

5.結構助詞,是定語后置的標志。如: 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②北顧黃河之奔流。(《上樞密韓太尉書》)

(三)動詞??勺g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墨跡暈染分割線

主要作連詞用,可以表示以下關系:

(一)并列關系

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 ①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③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二)承接關系

可譯作“就”“接著”,或不譯。如: ①扁鵲望桓候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 ②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 ③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三)轉折關系

譯作“但是”“可是”“卻”。如:

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十則》)

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③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④環而攻之而不勝。后一個“而”字表示轉折關系?!兜玫蓝嘀?,失道寡助》

(四)遞進關系

譯作“而且”“并且”或不譯。如:

①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 ③敏而好學。(《<論語>十則》)

(五)修飾關系

可譯為“地”“著”,或不譯。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視其缶。(《捕蛇者說》) ③睨之,久而不去。(《賣油翁》)

(六)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譯作“因此”“所以”“因而”。 如: ①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記》)

②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黃生借書說》)

墨跡暈染分割線

(一)代詞 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狼》)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 為“他”“它”(包括復數)。如: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觸龍說趙太后》)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如: ①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②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于“這”“這個”“這些”。如: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6.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 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二)副詞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問、猜度、反詰、愿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詞配合,可譯為“大概”“或許”“恐怕”“可要”“怎么”“難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前一個“其”可譯作“難道”,后一個“其”可譯為“恐怕”。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 。

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是……還是……” 。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

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何其譯為“多么”,如: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墨跡暈染分割線

(一)介詞

1.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②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前一個“以”表原因,后一個“以”表目的。)(《出師表》) ③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

2.介紹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可譯為“憑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

②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我酌油知之。(《賣油翁》)

3.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可譯為“把”、“拿”、“用”等。 如:

①屠懼,投以骨(《狼》) ②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峽江寺飛泉亭記》)

4、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可譯為“在”“從”等。

如: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

(二)連詞

1.表示目的,相當于現代漢語里的“來”。如: ①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④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出師表》) ⑤故為之說,以俟夫人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⑥誠直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出師表》)

2.表示結果,可譯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②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3.有時相當于連詞“而”。如:

①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黔之驢》

(三)還可作動詞(屬于實詞)用,可譯為“認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 ②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說新語〉三則》)

墨跡暈染分割線

介詞“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動作發生的處所、時間,譯作“在”“從”。如: ①公與之乘,戰于長勺(《曹劌論戰》) ②子墨子聞之,起于魯(《公輸》)

2.表示動作的對象,可譯為“向”“對”“同”“給”“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貧者語于富者曰(《為學》)

③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④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墨池記》) 3.用在被動句中,介紹行為主動者,可譯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說》) ②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魚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譯為“由于”“因為”。如: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二章》)

墨跡暈染分割線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如: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如: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如: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 ①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 相當于“啊”。

如: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疑問或反問,譯為“怎么樣”“怎么辦”“為什么”。如: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②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④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于“拿什么”“憑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③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如: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文言文虛詞順口溜及分類總結

文言文閱讀在初中語文階段是一個比較難的部分,同時也是中考占分較大的重點。這次豆姐整理的是初中階段文言虛詞的部分,不會讓大家死記硬背,是以順口溜的形式出現的,來讀讀看,是不是好記一些了呢?

之字順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間可譯“的”; 用作動詞“去、往、到”,用作助詞可不譯。

1.用作代詞: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

2.用作助詞:

a.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

b.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輸》)

c.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d.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例:頃之,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動詞:可譯為“去、往、到”。 例: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其字順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遠指近指“這”和“那”; 后帶數詞譯“其中”,表示反問譯“難道”。

1.用作第三人稱,相當于“他、她、它(們)。 例:妻跪問其故。

2.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為其名。(《傷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 例:其真無馬邪?(《馬說》)

4.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這”之類的詞。 例: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以字順口溜

“以”作介詞“把、拿、用”,因為、按照、在、憑、從; 又作連詞如同“而”,偶爾通假要分清。

1.作為介詞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例:乃入見。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譯為“用、拿、把、按照” 例: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詞賓語。)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時間處所,譯為“在、從”。

2.作為連詞

表示目的譯為“來、用來”。

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表示范圍譯為“到”,“已”,已經。 例:固以怪之矣。

于字順口溜

于字可譯到、在、從,也可翻作對、與、同; 形容詞后表比較,動詞之后表被動。

1.對,對于。 例:貧者語于富者曰。

2.在,從。

例: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

3.與,跟,同。

例: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4.到。

例:指通豫南,達于漢陰?;芜\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魚我所欲也》)

6.被。

例:受制于人

而字順口溜

而作連詞要分清,并列承接與轉折; 承譯“接著”轉譯“但”,狀語后頭表修飾。

1.表示并列,相當于“而且”、“又”、“和”或不譯。 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表示承接關系,相當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譯。 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轉折關系,相當于“然而”、“可是”、“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動詞和狀語,相當于“著”、“地”等,或不譯。 例: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醉翁亭記》)。

第三篇: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1、表示轉折關系,相當于“然而”、“可是”、“卻”。

例:①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于“著”、“地”等,或不譯。

例:①朝而往,暮而歸。 ②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③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 ④吾嘗終日而思矣

3、表示假設關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②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③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④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其有敢不盡力者乎?《勾踐滅吳》

4、表示并列,相當于“而且”、“又”、“和”或不譯。

例:①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②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③秦師輕而無禮。 ④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⑤蟹六跪而二鰲

5、表示承遞關系,相當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譯。

例: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聞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④滅滑而還。 ⑤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6、表因果關系。相當于“因而”

①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恫∶佛^記》 ②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7、表目的,相當于“以便”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哆^秦論》

8、通“如”:好像,如同。 例:軍驚而壞都舍。

9、通“爾”,你,你的。 例:①而翁歸,自與汝算耳!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茲。

④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洞倏棥?/p>

第四篇:文言文常用句式與虛詞用法

一、判斷句

古漢語判斷句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對主語進行判斷,一般不用判斷詞“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種是用“則”“皆”“乃”“為”“即”“非”等判斷詞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還有一種情況是不用判斷詞,要根據上下文判斷。

(1)“為”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中蛾冠兒多髯者為東坡(2)“乃”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3)“即”表肯定判斷,可譯為“就是”例:吟鞭東指即天涯。

(4)“則”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5)“是”做動詞,表肯定判斷例:斯是陋室,惟吾德;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6)“非”表否定判斷,可譯為“不是”。非天質之卑;兵革非不堅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陳勝者,陽城人也。

(9)“……者,……”例: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0)“……,……也”例:夫戰,勇氣也。

(11)“……也”例: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個詞或某個成分的現象,在文言文中較為常見。主要有:

(1)、省略主語

a承前?。簼O人甚異之……(漁人)便舍船,從口入。

b蒙后省

c對話?。豪?此)忠之屬也。(《曹劌論戰》)(此,代前文“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謂語或省略動詞

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十則》)

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3)省略賓語

投(之)以骨。(《狼》)

君與(之)俱來。(《隆中對》)

(4)省略介詞

林盡(于)水源。(《桃花源記》)

急湍甚(于)箭。(《與朱元思書》)

(5)省略量詞:文言文中數詞后常省略量詞。

一(張)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塊)撫尺而已。

三、倒裝句主要有四種:

(1)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到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2)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勺g為“有什么簡陋呢”,“何”,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里是賓語前置的標志。

(3)定語后置。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

例:1.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花之隱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勺g為“具有隱逸氣質的花”

2.嘗貽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裝,定語“一”后置,可譯為“一個核舟”。

(4)介賓結構后置

A、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都數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例:何有于我哉?全句為“于我有何”的倒裝句,介賓結構“于我”后置。譯為“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

B、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后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例:屠懼,投以骨。全句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以骨”后置。譯為“把骨頭扔給它”;“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是“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臣”的倒裝,介賓結構“以討賊興復之效”后置。

四、被動句: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用“于”“為”“為……所”“見”字表被動句。

二是沒有被動詞,意思上隱含被動,要根據上下文語意去推斷。(1)沒有標志詞語,意念上的被動: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2)有標志詞語:

a“為”表被動:天子為動。

b“為……所……”: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為所吞”即“被……吞掉”

c“于”表被動:管夷吾舉于士,“舉于……”即“在……被舉薦”。

五、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課文中固定結構有:“不亦……乎”“有……者”“得無……乎”“如……何”“奈……何”“然則……”等。

(1)“不亦……乎”相當于“不是……嗎”: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當于“對……該怎么辦”“把……怎么樣”: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么樣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樣呢”

(3)“以……為……”相當于“把……當作……”例: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即“把叢草當作樹林,把蟲蟻當作禽獸……”

(4)“何……為”相當于“為什么要……呢”“為什么會……呢”例:此何遽不為福也即“為什么不會變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戰

常見文言文虛詞用法

【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如:“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相當于“而且”,“又”。

2.表示遞進關系??勺g為“并且”或“而且”。

如:“學而時習之”。

3.表示承接關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

如:溫故而知新。

4.表示轉折關系??勺g為“但是”“卻”。

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5.表示假設關系??勺g為“如果”“假如”。

例如:《少年中國說》:“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譯]:“假使全國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為有為的青年”。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7.表示因果關系: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系: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而后】才,方才。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既而】不久,一會兒。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之】

1.用作代詞: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①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勺g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一)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五)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頃之,煙炎張天。(《赤壁之戰》)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3、用作動詞,可譯為“到”,“去”,“往”。如:已而之細柳軍。

【其】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第三人稱代詞??纱?、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例如: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

(三)活用為第一人稱??捎米鞫ㄕZ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四)指示代詞,表遠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如: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五)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如: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2.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師說》表測度。)

3.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例如: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

【以】

1.用作介詞。

(一)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借""依據""按照""

用(憑)什么身份"等。例如:"何以戰?"(《曹劌論戰》)

(二)起提示作用,可譯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例如:時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戰》)

(四)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于",可譯為"在""從"。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

(五)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帶領"。例如: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國策•周策》)

2.用作連詞。

(一)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二)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三)表示目的關系,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例如:作《師說》以貽之。

(四)表示因果關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五)表示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辭》)

3.復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展或推斷的結果。例如: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庖丁解?!?

【所】1.用作助詞。經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如: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2.在有些句子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如: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錄〉后序》)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3.復音虛詞"所以"。"所"和"以"連用,文言中也常見。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一種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表示手段或憑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信陵君竊符救趙》)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者】

1、代詞,譯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況”等。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2、語氣助詞,可不譯。如:陳勝者,陽城人也。

【且】1.用作連詞。且表示遞進關系、并列關系。古之圣人,……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2.用作副詞。相當于"將""將要","暫且""姑且"。以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驢》)

【焉】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于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有時用于反詰語氣,可譯為"呢"。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乎】

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勺g為"嗎""呢"。幾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

2.表測度語氣,可譯為"吧"。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3.用于感嘆句,可譯為"啊""呀"等。嗚呼!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4.用在句中的停頓處。胡為乎遑遑何之?(《歸去來辭》)

用作介詞相當于"于"。生乎吾前……(《師說》)此外,可作詞尾?;只趾跗溆谟稳斜赜杏嗟匾?(《庖丁解?!?

文言實詞

一、詞類活用(具體見語文復習用書223--226)

用法歸納:

(1)使動用法:分為A、動詞的使動用法;B、名詞的使動用法;C、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2)意動用法:分為A、形容詞的意動用法;B、名詞的意動用法;(3)名詞活用為動詞

(4)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5)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6)名詞活用為狀語:分為:A、表示方位、處所的名詞作狀語;B、表示工具或依據的名詞作狀語;

C、表示對人的態度的名詞作狀語;D、表示比喻的名詞作狀語;E、表示動作進行的方式的名詞作狀語。

二、通假字(讀音要準確)

三、古今異義。

1、詞義擴大

2、詞義縮小

3、詞義轉移

文言句子翻譯

一、要點講解:

1、“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

強化“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爭取字字落實”的原則和“翻譯六字訣”,并通過訓練驗證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學生能舉一反三,指導學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譯的方法技巧。

要求學生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譯文中,譯出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

保持一致。在難以直譯或直譯以后表達不了原文意蘊的時候,才酌情采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

2、文言文翻譯的“六字決”。

①對: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單音詞對譯為現代漢語的雙音或多音詞。

②換:有些詞語意義已經發展,用法已經變化,語法已經不用,在譯文中,應換這些古語為今語。

③留:人名、地名、年號、國號、廟號、謚號、書名、物名都保留不譯;與現代漢語表達一致的詞語可保留。

④刪:一些沒有實在意義的虛詞,如表敬副詞、發語詞、部分結構助詞等,同義復用的實詞或虛詞中的一個和偏義復詞中陪襯的詞應刪去。

⑤補:省略的部分;詞語活用相應的部分;代詞所指的內容;使上下文銜接連貫的內容等。

⑥調:把文言文中倒裝的句子成分調整過來,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

前四種方法是用于解詞,后二種方法是用于調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語序不合現代規范現象。

3、文言句子翻譯題的解題步驟:

(1)總體分五步: 第一步:通讀語句、整體理解。 第二步:找得分點、發現“生詞” 。第三步:理清句式、調整語序。第四步:草擬底稿、連詞成句。第五步:輕讀一遍,謄寫答卷。

(2)分步解析:

第一步: 通讀語句、整體理解。

這一步其實是很重要的,告訴學生,翻譯的第一步要從整體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題目就一個字一個字的去摳,會出現前后不照應、句意不通順等毛病,而且也這樣容易走入死胡同。初次讀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這為下面推斷詞義打下基礎。

第二步: 找得分點、發現“生詞”。

這一步是關鍵,因為挑出來讓學生翻譯的句子,一定有幾個得分點,突破這些點是解題成功的關鍵。另外,每一位學生由于情況不同,在這些句子中總有幾個字是他們一時難以斷定詞義甚至根本不知詞義的“生詞”。在這一步中,要讓學生用筆把這些字圈出來,然后逐個解決。具體推斷方法見前面實詞部分。

第三步:理清句式、調整語序。

有很多情況下,因為沒有看出句子中所隱藏的特殊句式,導致很多學生翻出來的句子很亂,不合現代文的句子規范。所以,翻譯句子一定要把語序理順。要掌握前面提到的幾種文言文特殊句式。

第四步:草擬底稿、連詞成句。

這一步可以在草稿紙(考試時可以在試卷上)上先大致草擬一下答案,結合上面幾步連詞成句。 第五步:輕讀一遍,謄寫答卷。

這最后一步即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斟酌、調整,自己確信無誤,且通順暢然,然后才能謄寫到答卷上,這樣既可以保證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潔。喻旭初先生說:翻好后一定要輕聲念一遍,才能謄寫到答題卷上。這里要求“念一遍”既是最后審查有無遺漏,與上下文是否吻合,也是看譯句是否符合現代漢語習慣。

二、課堂練習

1、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游褒禪山記》

參考譯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臨川王安石記

師生歸納該句翻譯特點:留(保留法)——保留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一些詞,如國號、年號、帝號、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書名、度量衡單位等。

課堂練習:

①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譯: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那天,我從齊安乘船到臨汝去。

②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譯: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授予右丞相兼樞密使一職,統領各路軍馬。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

參考譯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見識淺,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來拜訪我)。

師生討論歸納該句翻譯特點:換(替)換法——有些詞語意義已經發展,用法已經變化,語法已經不用,在譯文中,應換這些古語為今語。古漢語中還有一些詞類的活用現象,也應該用現代漢語的相應的詞語加以置換 閱讀《核舟記》語段,完成后面的練習。

(一)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交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1.下列加點字注音錯誤的一項是()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C.不屬shǔD.矯jiāo首昂視

2.字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絕類彌勒(絕):很B. 歷歷數也(歷歷):清清楚楚

C.如有所語(如):比如D.勾畫了了(了了):線條簡單

3.下列字詞的用法與其他三個不同的一項是()

A.詘右臂支船(詘)B.左臂掛念珠倚之(倚)

C.東坡右手執卷端(執)D.絕類彌勒(類)

4.與“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啟窗而現,雕欄相望焉。B.中軒敞者為艙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D.其人視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蘇、黃共閱一手卷。 譯文:(蘇、黃在一起共讀一橫幅的書畫。)

B.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譯文:(這是挑選了桃核中修長的刻成的。)

C.其兩膝相比者,各衣褶中。譯文:(他們的膝蓋互相靠近著,都隱藏在手卷因勢象形,各具情態。譯文:(都能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情態。)

6.這段文字介紹了核舟的主體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為說明順序。語言上生動,人物情態栩栩如生。

(二)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1.這段文字具體介紹“核舟”的形狀、構造等情況。請用簡練的詞語概括出這段文字介紹的內容。(不超過12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說明方法是()

A.列數字B.打比方C.作比較D.分類別

3.第2至3句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

4.這段文字中描寫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覽的地點以及周圍景物、環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第五篇:文言文中常見詞語的用法(范文)

一、“之”的用法:

⑴【代詞】他,她,它(們)。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術者) ②以刀劈狼首,數刀斃之。(之:它,指狼。) ③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本義項指后一個“之”:她,指燕后。)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們,指齊軍。) ⑤我見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⑥以杜君言泛訊之。(之:他們,旨獄中囚犯。) ⑦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話。) ⑧遽撲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本義項指后一個“之”它指兵器。)

⑵翻譯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馬》)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動詞】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②去逾四十里,之虛所賣之。(本義項指前一個“之”。) ③諸將請所之。

④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本義項指前一個“之”。) ⑤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棄其家走之關中。

⑦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本義項指后一個之“之”。) ⑧然后驅而之善,固民之從之也輕。(本義項指第一個“之”)

⑷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義項指后一個“之”。) ②其上以構脂、臘和氏灰之類昌之。(本義項指前一個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④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⑤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⑥郯子之,其賢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為之謀。(本義項指中間一個。)

⑸作賓語前置(倒裝句)的標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讀之不知。 ④何功之有哉?

⑤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本義項指后一個之。)

⑹我。例:

①君將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 ⑤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為戮,死且不朽。(之以為戮:以之為戮。之:指我們。)

⑺用在句末補足音節,無實義。例: 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本義項指后一個之。)

⑻用在主謂結構中,表示了消句子獨立性。例: ①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②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作定語后置的標志。例: 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⑽用在句中(常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翻譯。例: ①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②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 ③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⑤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二、“而”的用法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說》,過去教材上有) ②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唐·歐陽修《醉翁亭記》)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láng yá)也。(唐·歐陽修《醉翁亭記》) ④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唐·歐陽修《醉翁亭記》) ⑤溪深而魚肥。(唐·歐陽修《醉翁亭記》) 2.表示承接關系??勺g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臨溪而漁。(《醉翁亭記》)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表示轉折關系??勺g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②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③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唐 韓愈《馬說》)

4.表示假設關系??勺g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5.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 ①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唐 韓愈《馬說》) ②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③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④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唐·歐陽修《醉翁亭記》)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會兒。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三、“以”字含義和用法:

一、作動詞,譯為“認為、以為”。例句:

1、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秲尚恨q日》

2、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度龒{》

3、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豆敗?/p>

4、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多u忌諷齊王納諫》

一、介詞,相當于“用”。例句:

1、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蹲砦掏び洝?/p>

2、

以衾擁覆,久而乃和?!端蜄|陽馬生序》

3、

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逗酥塾洝?/p>

4、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蛾惿媸兰摇?/p>

二、介詞,相當于“把、拿”。例句:

1、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蛾惿媸兰摇?/p>

2、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冻鰩煴怼?/p>

3、

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锻ぁ?/p>

4、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恫軇フ搼稹?/p>

三、介詞,可譯成“因、因為”。例句:

1、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端蜄|陽馬生序》

2、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缎∈队洝?/p>

3、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蛾惿媸兰摇?/p>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狸枠怯洝?/p>

四、有時與“是”連用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端蜄|陽馬生序》

2、是以眾議舉寵為督?!冻鰩煴怼?/p>

3、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冻鰩煴怼?/p>

五、介詞,可譯為“憑借”。例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兜玫蓝嘀?,失道寡助》

2、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恫軇フ搼稹?/p>

3、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短砌虏蝗枋姑?/p>

六、介詞,相當于“從、由”。例如: 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堵≈袑Α?/p>

七、介詞,譯為“按照”。例如: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恫軇フ搼稹?/p>

八、連詞,相當于“用來、以便”。例句:

1、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冻鰩煴怼?/p>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蛾惿媸兰摇?/p>

3、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隆中對》

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独恰?/p>

九、連詞,表示順承,相當于“而”,也可不譯。例如:

1、手自筆錄,計日以還?!端蜄|陽馬生序》

2、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缎∈队洝?/p>

3、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堵≈袑Α?/p>

十、連詞,譯為“以致”。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冻鰩煴怼?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冻鰩煴怼?十

一、通“已”,已經。例如: 固以怪之矣?!蛾惿媸兰摇?以

(一)介詞

1.介紹動作行為產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②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前一個“以”表原因,后一個“以”表目的。)(《出師表》)③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2.介紹動作行為所憑借的條件,可譯為“憑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②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 4

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可譯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懼,投以骨(《狼》)②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峽江寺飛泉亭記》)

(二)連詞

1.表示目的,相當于現代漢語里的“來”如:①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③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④故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記》) 2.表示結果,可譯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②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3.有時相當于連詞“而”。如:①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黔之驢》②醉則更相枕以臥(《始得西山宴游記》)

(三)“以”還可作動詞(屬于實詞)用,可譯為“認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②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說新語〉三則》)

(四)文言文“焉”的用法 ①<代>相當于“之”,可譯作“它”、“他”等?!恫渡哒哒f》:“以俟夫觀風者得焉。”

②<代>表示疑問,相當于“何”,可譯作“怎么”、“哪里”?!队薰粕健罚?ldquo;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③兼詞,相當于“于是”、“于之”?!秳駥W》:“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④<副>多用于反問,相當于“怎么”?!?lt;論語>十則》:“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⑤<助>用于句末,表示陳述語氣,相當于“了”、“呢”,??刹蛔g?!睹熳运]》:“此百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

⑥<助>用于句末,表示疑問或反問,可譯為“呢”?!洱R桓晉文之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⑦<助>用于句中,表示語氣舒緩、停頓?!锻笈d嘆》:“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又或有記載而語焉不詳。”

⑧詞綴,用于形容詞之后,相當于“„„的樣子”;在動詞前可譯作“„„地”?!栋⒎繉m賦》:“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黃生借書說》:“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如何辨別句尾的“焉”字是兼詞還是語氣助詞呢?

只要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句尾的“焉”字即為語氣助詞,否則就是兼詞。

1、主語是表示處所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時,句尾的“焉”字為語氣助詞。例如:

①、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蘇軾《石鐘山記》)

“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即鄱陽湖口有座石鐘山。

②、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呂氏春秋•奇鬼》)

“有奇鬼焉”即有個奇鬼。

2、主語是代替表示處所、范圍、方面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的指示代詞時,句尾的“焉”為語氣助詞。例如:

① 、此之謂三有禮焉。(《孟子•離婁下》)

此句中的“此”代方面,指稱前面所說的三個方面的事情。

② 、彼有人焉,未可圖也。(《三國志•吳主傳》)

此句中的“彼”代處所,指稱孫吳政權所管轄的地區。

3、狀語是表示處所、范圍、對象、原因、方式的詞語或短語時,句尾的“焉”字為語氣助詞。例如:

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此句中的狀語“于我心”即為表示處所的介賓短語。

②、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記•屈原列傳》)

此句中的狀語“一篇之中”就是表示范圍的偏正短語。

③、萬鐘于我何加焉?(《孟子•魚我所欲也》)

此句中的狀語“于我”就是表示對象的介賓短語。

④、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左傳•曹劌論戰》)

此句中的“何”即為表原因的狀語。

⑤、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蘇洵《六國論》)

此句中的“以荊卿為計” 即為表行為方式的狀語。

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和意義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我聽從他(指給我出點子的那個部下)的建議,大王您也赦免了我。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秦王害怕他將壁弄壞。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譯:現在我魯肅迎順曹操,曹操想必會把我送還鄉里,品評我的名位,還少不了(讓我做一個)低級的從事。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譯:(我們)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游洞的樂趣。 )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于“這”“這個”“這些”。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譯:有一個姓蔣的家庭,連著三代人享受這樣的待遇。

6.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譯: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譯:我想用五百里的地來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啊!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譯: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吧!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 。

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就憑你在世上這最后幾年,剩下這么點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也動不了,又能把土塊石頭怎么樣呢?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是„„還是„„” 。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是真的沒有好馬嗎?還是不識好馬呀!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譯::(如果)他們學業(還)不精通,德行(還)有不具備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樣專注罷了,難道是別人的過失嗎?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譯:人生道路還很長遠,我將會不斷去探索和領悟人生的真諦。 【何其】譯為“多么”。

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譯:到了割下頭發來對天發誓,抱頭痛哭,眼淚沾濕衣襟的可憐地步,多么衰敗差勁啊!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lee722是什么褲型下一篇:政治學概論課后題答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