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麥當勞的swot戰略分析

2023-07-01

第一篇:麥當勞的swot戰略分析

麥當勞swot分析

麥當勞SWOT分析

(S)優勢

因素1,經典的經營理念(Q質量、S服務、C清潔、V價值)

麥當勞從建立伊始就秉承著這樣的經營理念,這四項因素也構成了企業的核心哲學,體現著企業的特色。在這樣標準下,員工的行為更為規范,服務也更加有統一標準,這是一個企業得以生存的最重要依據。

意義:維持企業長久競爭;統一服務標準;更專業;更有效 因素2:良好的企業形象

麥當勞作為餐飲企業在逐步擴大中國市場的同時,擔負起了自身的社會責任。多年舉辦慈善公益活動,并且在中國各處為兒童健康成長不懈努力。關愛社會回報社會的舉動使得企業形象在國民心目中較為優秀,在同類企業中得優勢。

意義:好的企業形象是消費者信任的理由;培養青年消費者偏好因素3:完整的員工管理制度

麥當勞為每一位員工提供培訓和晉升的機會。每周有精心設計的麥當勞培訓班,讓員工精于業務;提供管理崗位實習,讓年輕人有機會在管理崗位大顯身手。每年麥當勞各個門店都會舉行內部的慶典活動,邀請員工參加派對活動。這些活動讓員工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員工忠誠漸漸形成。

意義:提升員工素質,員工忠誠,使工作主動,業績提升。因素4:嚴格的選材,優質的食物

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的原材料的供貨商,高標準的原料供應保證了食物的美味。將豬肉漢堡作為主打特色產品,引得市場好評。每一家麥當勞統一的質量讓顧客不必擔心產品存在差異性。

意義:統一標準食材,美味嚴格要求。

因素5:廣告到位

麥當勞每季度要推出多款廣告,明星大腕的演出是產品知名度提升。獨特新穎的廣告在平面媒體,網絡媒體,紙質媒體,移動媒體等多方位立體出擊,轟炸著消費者的聽覺、視覺、近期隨著微博的流行,公司又推出了微博互動,這也是公司促銷和廣告的又一新渠道。意義:提升市場知名度,吸引消費者。

(S)采取的行動:

1、嚴格把握進貨渠道,選擇最優的供貨商;

2、對優秀員工進行全集團范圍內獎勵,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創造員工忠誠;

3、讓服務社會行動走進社區,貼近周邊群眾(如社區幫老)

4、把握新媒介的宣傳,時時關心最新流行趨勢(例如微博派發使用券、團購優惠券、與人人網等社交網站合作等)。

(w) 劣勢:

因素1:產品開發過慢

相較于同行業最大的競爭者肯德基(KFC)而言,麥當勞在中國市場的新品開發速度緩慢,沒有新產品刺

激市場,非忠實顧客就會對品牌失去興趣。新品開發對于餐飲企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產業。

意義:產品沒有新鮮感,口味單調

因素2:頑固地堅持本土化

頑固的追求美國的高要求、全球統一化結構,沒有發現中國市場的獨特性。曾有段時間,麥當勞在中國受到抵制,原因就是他過于高調的美國背景。相對于肯德基的靈活、善于變通,麥當勞為此失去了很多人的青睞。這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麥當勞的公關能力較差

意義:溝通能力薄弱;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忠誠度,留下冷漠的印象

因素3:新興售貨渠道發展過慢

麥當勞的“得來速”餐廳早在1975年就已經在美國本土營業,進入中國市場20多年來,2005年才在廣州東莞有了國內第一家“得來速”汽車餐廳。中國的運輸正在迅速發展,而迄今在全國也是有10多家,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只設有2家,可見公司對于這一明顯很有發展潛力的分支板塊并沒有引起重視。一方面增開新店數量減少、門店利潤消減;另一方面有不懂得利用資源開發新領域,難怪麥當勞在中國的發展進入了停滯期。

意義:發展規劃落后于中國實際發展

W需采取的行動;

1、加快產品創新,以新產品吸引消費者;

2、加強公關手法,有效處理公關危機;

3、融入中國市場,適時運用中國風,結合美國本土特色,留下新的印象;

4、改良配方,運用健康食材,從根本上解決高熱量低營養的問題,從而化解市場給與的壓力;

5、加速“得來速”餐廳的中國發展,開辟新的戰場。

機會(Opportunity):

1.大陸加入WTO,經濟全球化,新市場之空間大

據分析,未來20年,將是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我國將繼續成為經濟增長中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到2010年,我國經濟生產力發展水平將接近美、日等國當初快餐業進入全面發展階段的水平,同時,我國可望由低收入國家進入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居民消費水平提高,消費層次提升,這些都將為麥當勞進入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提供最有利的因素和條件。

2、麥當勞將會更存眷

二、三線城市

在危機期間,很多的

二、三線城市所受的經濟恐慌相對于較小,以是麥當勞會把這些個地域作為市場研發的重點云云看來,經濟恐慌卻是增進了很多

二、三線城市的暢通或者第三財產的成長從國度或者地域經濟的群體來看,這就是所說的的塞翁掉馬實在麥當勞也可借此周全進駐大中華地域

2)收集經濟的活躍,神州收集事業的不停成長為麥當勞神州特許謀劃進程項加足了Hp(馬力)邇來麥當勞加大其收集投入 麥當勞

公司這段選用了Corporate Yahoo!(企業雅虎)為其成立了流派網站,以處理完成其復雜的后勤辦理不懂的題目,即為其散布到全球的員工、連鎖店業主及供應商供給對信息系統的拜候能力 “公司的方針是使這一流派成為員工開展同樣平常工作的處所”

威脅(Threat):

1、同業間之企業形象差距漸小

2、同業間之產品、服務水準差距拉近

3、外食業之進入障礙低、新店擴張迅速

4、國際經濟景氣不佳、國內政治不安

T 麥當勞神州特許謀劃的威嚇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也不破例是以在中國,麥當勞也難免受到艱難困苦:

1開店數目會削減

在經濟恐慌工作,因為至關一部分的投資人會有不雅望等候和保有現金的灰心投資生理,以是其投資決議信念絕對是受到影響;同時,很多特許人企業也會碰到因消費低迷而引起的直接市場堅苦,以是,豈論是在直營店或者加盟店的開設數目方面,均可能削減,甚或者是大幅度地削減

2. 麥當勞的特許謀劃用度會削減

面臨經濟恐慌,麥當勞企業為了加盟事業的成長,務必會采納給加盟商讓利的招商優惠辦法,以與加盟商共渡因難關口特許人企業招商優惠政策的此中最凸起的體現之一就是其特許謀劃用度會削減,首要削減的種別會包孕一次性繳納的加盟金、按期繳納的權益金等削減的體式格局會有很多種,好比直接地在數據上削減、容許加盟商分期付款、向加盟上推出二手裝備等

3. 致力于單店獲利、品位辦理

因為開店數目的削減和消費的低迷實際,麥當勞神州總部會有更多的精神和壓力來提高單店的獲利辦理程度,夸大以品位吸引更多的主顧以是,2009年將會是麥當勞的單店群體獲利能力和程度、品位辦理上漲的一年這也不掉是麥當勞群體晉升自我的良機

4.來自同質財產的威嚇,好比說肯德基,必勝客另有來自神州本土快餐行業的威嚇,例如,華萊士,德克士,桂林人,綠野仙蹤等等

第二篇:華僑大學的發展戰略swot分析

華僑大學的發展戰略

本文將從教育主管的角度,闡述華僑大學的發展戰略。

華僑大學的發展背景:華僑大學是中國著名的華僑高等學府,是中國政府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是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的高校,是首批獲得中國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的大學及中國面向海外開展華文教育的主要基地,是全國試辦高水平運動隊的學校。學校坐落在我國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僑鄉福建省泉州市和國際花園城市福建省廈門市,依山面海,還榮獲“全國部門造林綠化100佳”和福建省“優雅校園”稱號及“文明校園”稱號。此外,學校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是一所國際化色彩濃郁的綜合性大學。

華僑大學的發展現狀:學校是全國最早設立董事會制度的大學,董事會成立近30年來,廣泛團結海內外華僑華人,獻計獻策,捐款捐物,在擴大學校海外影響、開拓海外生源、獎勵或資助優秀學生、資助教師海外學術交流、開展科學研究、開展海外華文教育以及教學生活硬件設施建設等方面為華僑大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實行校長負責制,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對華僑大學辦學做出重要指示。圖書館藏書220萬冊,其中電子圖書80余萬冊,各類研究機構70多個博士生、碩士生導師300余人。目前在校各類學生近3萬人,其中境外留學生4000余人,可為海西建設貢獻大批優秀人才。

以下將對華僑大學的發展進行Swot分析。

內部優勢:學校直屬于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對華僑的吸引力加大;學校處于泉州這個多華僑的地方,使很多華僑有歸屬感,他們會通過捐資來幫助學校的發展;學校實行董事會制,可以有更多的機會獲得外部企業的資源支持;學校的CUBA能力強,對宣傳學校的優秀文化提高學校的知名度有很大的作用;學校實行導師制,輔導員制,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內部劣勢:學校有三校區,占用的資金量大;學校既不是211也不是985,相比較而言,師資力量以及政府對學校的關注度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生源也不是較好的,這些對畢業生的就業率都會有影響。

外部機會:目前正在進行海西建設,可以帶動學生就業率的提高,此外經濟的發展也會帶動教育的發展;僑辦、市政府對學校的扶持,也會對學校的發展作出很大貢獻;泉州企業眾多,可獲得更多捐資助學的機會;華大建校五十年余,會獲得一大批的校友的支持,比如修建教學樓等。

外部威脅:福建省有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等更好的學校,所以華僑大學對于在獲得政府資金方面沒有優勢;泉州交通水平相對差一點,對師生出行不是很便利;福建重商的文化,對于學校的發展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礙。

SO組合:學校正處于海西,通過海西建設這個契機,既可以為海西建設提供許多人才,又可以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學校實行董事會制,可獲得更多捐資助學的機會。

WO組合:利用目前正在進行海西建設這個機會,克服學校因為實力使就業率下降的劣勢;利用泉州企業眾多以及學校的大批校友克服學校三校區占用資金量大的劣勢;利用學校直屬于僑辦,來提升學校的影響力。

ST組合:盡可能發揮學校董事會的作用來回避在獲得政府資金方面沒有優勢的威脅;利用學校的CUBA能力強的優勢來盡可能回避福建負面文化對學校產生的威脅。

WT:學校應當盡量克服資金緊缺的劣勢,回避福建重商文化等對學校的威脅。

第三篇:基于SWOT分析的煤炭企業戰略轉型研究

摘要:立足于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宏觀背景與基本要求,應用SWOT方法對煤炭企業轉型的戰略、模式和內容進行了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煤炭企業,SWOT,轉型模式

煤炭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在今后較長的一段時期內,煤炭在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的比例仍將處于主導地位。煤炭企業的科學發展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目前,在后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世界金融體系、國際產業結構、世界能源結構、全球經濟增長模式都在進行新的調整;同時國內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強化,“低價工業化”的發展模式受到嚴峻挑戰。同樣,煤炭企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傳統粗放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煤炭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大力提升煤炭企業產業技術水平和規?;?,建立綠色、低碳為特征的煤炭循環經濟體系,推動企業向低碳、綠色、節約的發展方式轉變是煤炭企業轉型發展的迫切任務??梢?,隨著國內外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不斷創新發展思路,調結構、促轉型是煤炭企業長遠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也是煤炭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機遇,“轉型”已經成為所有煤炭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特別對于作為我國煤炭基地的山西、陜西、內蒙古而言,煤炭企業轉型已成為區域重大的經濟問題,甚至成為重大的政治問題、社會問題,引起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因此,深入研究煤炭企業轉型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發展方式轉變與煤炭企業轉型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要求突出經濟領域中“數量”的變化,更要求強調和追求經濟運行中“質量”的提升和“結構”的優化,其鮮明特征在于注重結構調整、優化和升級,顧及發展的可持續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命題,也是新時期對經濟發展規律認識的又一次飛躍,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產生重大導向作用。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切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要求必須加快企業轉型,充分發揮企業在轉型中的主體作用,對于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的煤炭企業而言,尤其要有積極性和緊迫感。在21世紀前50年內,世界能源的發展趨勢仍將是化石燃料,以煤炭為主體的能源結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并且隨著石油、天然氣資源的日漸短缺和潔凈煤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煤炭的重要性和地位還將逐漸提升,這就決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奠定了煤炭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當前,煤炭行業作為國家基礎能源行業也相繼加快了轉型和創新步伐,取得了一些積極的進展和成績,但與其它行業相比仍存在著較大差距,煤炭企業規?;?、多元化發展及產品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還較低,煤炭循環經濟體系建設剛剛起步,這與煤炭行業的能源基礎地位是不相適應的,更與當前國際國內的發展形勢也不相適應。因此,煤炭企業更應抓住這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機遇,審視自我、轉變觀念、加壓奮進,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結構優化升級的新突破,不斷加快自身轉型創新的步伐。

二、基于SWOT的煤炭轉型模式分析

1956年安索夫首次提出SWOT分析方法,后經過發展而成為一個用于環境戰略分析的實用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在科學的分析基礎上尋求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外在機遇和潛在威脅及內部優勢和劣勢,并以此進行戰略組合,根據不同時期的情況,制定和采取相應的企業經營戰略。運用上述SWOT方法對我國煤炭企業轉型進行研究,從而可以確定煤炭企業科學發展和戰略轉型的主要模式和內容。雖然我國煤炭企業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但都或多或少地面臨轉型發展中一些共性的、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如雖有部分煤炭企業已經走上轉型的道路,但大多數煤炭企業規模偏小,技術裝備水平較差,市場競爭力較弱;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凸顯;能夠支撐煤炭企業轉型發展的骨干接替產業和項目尚未形成;受稅費負擔和社會負擔以及企業融資渠道的影響,資金嚴重短缺,轉型資金的籌措困難極大;企業制度與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轉型所急需的大批高層次人才嚴重缺乏等。從分析結果來看,煤炭企業發展接續替代產業應堅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的原則,綜合考慮企業所處生命周期階段、資源開發階段、開發規模、區位因素和政府產業政策等因素,選擇有利于形成競爭優勢的產業轉型模式,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接續替代產業的協調發展。在轉型戰略選擇上,對于成長期的煤炭企業應主要選擇積極發展型戰略和降低弱勢戰略;對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煤炭企業轉型,面臨著接續產業與替代產業的選擇與培育,應主要選擇克服威脅型戰略和防衛型戰略。在轉型內容上主要涉及到產業轉型、循環經濟、體制轉型、管理創新、資產重組、跨區域開采、轉型資金來源、職工安置以及國際化發展等諸多方面(見圖1)。

在產業轉型方面,一是通過支柱產業來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在產業鏈條上縱向延伸,從而來加快發展接續產業;二是提前謀劃替代產業,從橫向上進行拓展,尋求新的發展領域。通過對資源的稟賦情況、枯竭速度、產業依賴度、市場機遇以及政策環境等方面的綜合考慮,選擇合理有效的產業轉型方式。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以煤炭資源節約、廢棄物高效回收與循環利用、伴生礦產資源充分利用和環境的最小程度污染為方向,不斷延伸產業、產品鏈條,深度開發煤炭產品價值,增強煤炭企業競爭力,促使煤炭經濟增長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在體制轉型方面,以建立“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將體制改革與企業的產業戰略發展規劃相結合,以資本重組和盤活存量為突破口,使資本逐步向支柱產業集中。在管理制度創新方面,核心內容主要是創建人力資源、生產成本、產品質量、財務、技術、產品營銷和安全生產等全面的科學化、系統化管理制度,發揮內部資源配置的最大效益化。

三、煤炭企業轉型的路徑選擇

依據對煤炭企業戰略轉型的SWOT分析以及轉型內容的深入探討,可將煤炭企業轉型的途徑概括為實施集團化戰略、發展循環經濟、制度與管理創新三大方面。

(一)實施集團化戰略

煤炭企業作為資源型產業,需要大量資本、技術和人才的長期投入,這種特殊性就決定了只有規?;?、集團化發展,才能有效組織大型生產和標準化生產,最大限度地降低投入成本,保障安全生產正常進行,從而提高產能和資源的利用率。煤炭企業的規?;l展,不僅使得新型設備、新技術得以充分應用,還使得企業有足夠的實力進行技術研發,推動煤炭技術不斷進步。同時,隨著煤炭企業的發展壯大,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將有效減少煤炭市場上的無序競爭,維護市場秩序,穩定煤炭價格,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因此,應把發展大型的煤炭企業集團作為轉型的主要途徑,一是采用橫向聯合的方式。通過企業的重組合并,發揮產業特色、地域優勢,組建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促進產業的聚變效應和規模效應,強化企業的市場控制能力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二是采用縱向聯合的方式。通過兼并合作進入煤炭產業鏈的其他加工和經營階段的行為。通常情況下,大型煤炭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與上下游企業結成戰略聯盟,或者直接通過合并把上下游的外部交易轉化為企業內部交易降低企業成本;同時也拉長了煤炭產業鏈,提高了企業的產品附加值;發展如煤一電一鋁、煤一焦一化等產業鏈,提高煤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煤炭企業跨行業轉型、發展替代產業過程中,要有所選擇地發展非煤行業。要效益優先,同時兼顧產業政策和環境要求,堅持高起點、高科技、大規模、高效益,把眼光放開,以做大做強為目標,不斷提高非煤產業盈利在企業總盈利中的比重。

(二)發展循環經濟

幾十年來,我國煤炭企業發展走的是一條粗放開發、簡易加工、低效利用的數量速度型道路,存在著高碳排放、資源浪費、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嚴重等諸多問題。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是推動煤炭企業從傳統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向現代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根本途徑,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因此,發展循環經濟是煤炭企業轉型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把煤炭資源的一次性外延性開發,轉變為循環閉路式開發,突出抓好煤炭開采、洗選、加工、綜合利用和合理延伸產業鏈等五大環節,實現污染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開采環節以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為主,合理調整開發布局,改造現有煤炭生產技術,提高采煤機械化裝備水平,優化回采工藝設計,從而有效解決回收率低、浪費嚴重等突出問題。在洗選環節以煤炭集中洗選為主,采用先進的洗選工藝和技術。實現脫灰、降硫和洗煤水閉路循環。加工環節推進潔凈煤技術,發展型煤、噴吹煤、水煤漿、煤炭液化等煤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煤制甲醇和二甲醚、活性炭等深加工產品,提升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綜合利用方面,大力開發和利用與煤炭伴生的煤層氣、鋁土礦、高嶺土、耐火黏土、鐵礬土、陶瓷黏土及稀有元素鎵、鍺等伴生礦產資源,充分利用礦井水,將煤矸石、洗中煤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發展新型建材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縱向發展煤炭下游產品,橫向發展煤的衍生產品。同時,加大礦山塌陷土地復墾力度,強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推動煤炭企業集約、綠色、綜合高效發展。

(三)制度與管理創新

制度與管理創新是決策科學、運行優化、持續發展的基礎。煤炭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應注重制度方面的創新,善于向國內外優秀的大型煤炭企業學習,逐步建立起觀念先進、決策科學、管理高效、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運作模式,對企業管理體制進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造,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形成完善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的規范化業務流程和精細化管理制度。企業管理是任何企業都不能忽視的重要問題,管理水平是影響煤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隨著煤炭企業轉型發展,與之相適應的煤炭企業管理創新也越來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此,要按照科學轉型的要求,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管理經驗,把傳統管理方法與現代企業管理相結合,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操作規范和崗位職責,實現管理系統由慢向快、由低向高逐步提升,形成科學的管理體系,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特別要強化人才隊伍,煤炭企業轉型過程中,高素質的人才起著決定性作用,是煤炭企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人力資源保障。要根據煤炭企業轉型發展的需求,超前培養和引進不同類型、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專業人才,加快建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高層次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隊伍,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儲備保障。要建立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選拔任用機制、完善的激勵機制,形成人盡其才、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和人才競爭比較優勢,真正做到人才立企、人才強企。同時也要注重現有職工安置工作,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推進崗位技能培訓,全面提升職工整體素質,力爭大多數職工達到轉崗要求。

四、對策建議

煤炭企業轉型戰略的選擇必須從實際出發,既要立足于現實基礎,也要著眼于未來發展。從企業自身產業的發展現狀出發,綜合考慮其所在區域的地理優勢、資源開發利用階段、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等,科學選擇和制定有利于形成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轉型戰略,其中,尤其要注意差異化轉移戰略的運用,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采取不同的轉型策略。對于位于資源賦存、地理區位比較好的煤炭企業,應充分發揮好原來的產業優勢,以資源采掘業為基礎,通過縱向延伸和橫向延伸發展第二產業,如煤炭洗選、煤化工、發電、新型建材、煤機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新型產業;對于位于邊遠鄉村或郊區的煤炭企業,通過礦區植被覆蓋和土地復墾工程的實施,以現代農業為切入點,逐步由資源開采業向農業產業化轉移,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畜牧養殖業、以及農業種植、觀光旅游等產業,以工帶農實現工農貿一體化轉型;對于位于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區域的煤炭企業,應從資源采掘業向第三產業進軍,大力發展旅游文化、現代物流商貿、金融服務、餐飲娛樂、社區服務以及房地產開發等產業。煤炭企業的轉型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它不僅關系到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同時也關系到當地經濟社會的穩定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當地相關政府部門應給予大力的政策支持,將煤炭企業的轉型與城市的整體發展統籌規劃,通過制定相對傾斜的政策、推出招商引資項目等各種措施,為煤炭企業尋求戰略投資合作伙伴、減少轉型成本創造條件,這不僅有利于煤炭企業順利轉產、有效解決職工就業,還能為當地城市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煤炭企業轉型問題是所有煤炭企業發展中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只要企業未雨綢繆、提前謀劃,選擇有效的途徑,采取有效的措施,積極爭取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就一定能夠順利地實現企業轉型和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董洪光.對我國煤炭企業轉型的戰略思考.陜西煤炭,2007(6):91-92. [2]戰彥嶺.國有煤炭企業產業轉型的障礙、模式及對策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07(8):25-16. [3]李燁.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型企業產業轉型模式選擇[J].資源與產業,2009(4):2-3. [4]劉寶華,段靜.資源枯竭型城市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研究.煤炭技術,2008,27(6):1-3. [5]楊志剛.國有煤炭企業產業轉型后的發展戰略調整.河北煤炭,2007(6):45-46. [6]何云,李新春.企業跨地域擴張戰略的初步研究[J].管理世界,2000(6):106-114. [7]張賓,張風武.我國煤炭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研究.商業經濟,2007(5):5-6. [8]代宏坤.企業轉型研究進展[J].生產力研究,2008(8):155-157. [9]文先明,賀正楚.資源型企業發展戰略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0]喬桂支,余有征.中國企業資產重組的理論與實務[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1]黃娟,等.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5. [12]??撕?中國煤炭大集團建設探索[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 [13]張青.煤炭企業集團發展與戰略研究[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2. [14]淮蔚.山西煤炭產業轉型發展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11. [15]彭致圭.山西煤炭經濟發展戰略.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9. [16]張宏娟.提升山西煤炭產業競爭力的幾點建議.山西焦煤科技,2009(4). 致謝

論文到此結束。我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李衛紅教授。在論文的完成過程中,李老師在百忙中抽出寶貴的時間悉心地幫助和指導我。他的每一次指導都使我獲益匪淺,學生在此向你致以深深的敬意。同時還要感謝大學四年來所有的老師,為我們打下專業知識的基礎;同時還要感謝所有的同學們,正是因為有了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此次畢業論文才會順利完成。

謝謝我的父母,沒有他們辛勤的付出也就沒有我的今天,在這一刻,將最崇高的敬意獻給你們!

本文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在此,向各學術界的前輩們致敬!

第四篇:海南旅游業發展的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

SWOT分析法(自我診斷方法)是一種能夠較客觀而準確地分析和研究現實情況的方法、,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從中找出對自己有利的、值得發揚的因素,以及對自己不利的、如何去規避的因素,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并明確以后的發展方向。文中借助這一方法,對海南旅游業面臨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進行綜合分析,研究適合海南旅游業實際的發展戰略。

(-)優勢(Strengths)分析

1.海南區位獨特,旅游資源豐富

國家旅游局編制的《中國旅游業發展“十五”計劃和20

15、202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認為,在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總體格局中,海南是唯„具備條件建成熱帶海島海濱旅游度假勝地的地區。海南是我國唯 的熱帶島嶼省份,中國第一個生態省,位于東經108度37分-111度05分,北緯18度10分-20度10分之間,年平均氣溫23-25℃,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熱的8月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長夏無冬、四季如春。海南具備國際旅游流行的五大要素——陽光、海水、沙灘、綠色植被和潔凈空氣,在我國,能與世界著名的海島度假勝地夏威夷、巴厘島、普吉島等相媲美的只有海南.在海南島長達1528千米的海岸線上,沙岸約占50-60%,沙灘寬數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為

5。緩緩延伸;多數地方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潔柔軟;岸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海水溫度一般為18-30℃,陽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數時候可進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風浴。

熱帶海島風情、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眾多的民族,造就了海南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旅游資源。三亞萬年人類遺址落筆洞表明,遠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海南歷史文化遺跡保存完整,有著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石山火山口及其火山溶洞,有一批史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很高的人文景點:五公祠、瓊臺書院、東坡書院、宋慶齡故居,及明代名臣邱浚和清官海瑞的墓陵等。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旅游資源,點多面廣、星羅棋布,海南旅游資源總體上表現為9大旅游景觀系列:海岸帶景觀系列,山岳、熱帶原始森林景觀系列,不同類型共聚的湖泊水體景觀系列,森林公園與自然保護區系列,歷史文化與遺存勝跡系列,民族風情系列,熱帶作物與田園風光系列,當代海南風貌系列,海南特產風味佳肴系列。

2.海南旅游業發展基礎良好

海南旅游業起步較晚,但旅游業發展勢頭強勁。自1996年提出“一省兩地”的產業發展戰略后,海南旅游業由此進入了觀光旅游的黃金發展時期,2000年旅游接待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2007年,接待海外游客75.31萬人次,是1988年的3.7倍,全省旅游外匯收入3.02億美元,是1988年的19.5倍:2007年全國旅游總收入相當于全國GDP的4.42%,海南旅游總收入相當于全省CDP的13.94%;2007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383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39.3%,旅游業 1

收入占第三產業收入的44.7%。2009年1-6月份,海南省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087萬人次,同比增長5.3%,實現旅游總收入104億元,同比增長5 .2%:,海南旅游進入了轉型升級的新時期。

海南是我國八大重點旅游區之一,現有SA級景區2家,4A級景區8家,3A級景區13家,2A級景區5家,1A級景區2家:現有五星級酒店20家,四星級酒店54家,三星級酒店116家,二星級酒店55家,一星級酒店14家:現有國際旅行社55家,國內旅行社148家,旅游從業人員超過13萬人。由此可見,海南旅游業已規模凸顯,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為強大旅游經濟奠定了基礎。

3.交通網絡發達

海南目前已建成??诿捞m、三亞鳳凰兩個國際機場,開通國內、國際定期航線156條和多條包機航線,可達世界五大洲61個城市。已建成環島高速公路,開通了粵海鐵路,投資過200億元的東環快速鐵路2010年完工后,從??诘饺齺喼恍?0分鐘,海上交通便利,擁有萬噸級深水碼頭31個,三亞已建成國內最好的郵輪專用碼頭,??诘瘸鞘懈劭谡谛藿ㄐ碌泥]輪碼頭,發展郵輪經濟和海洋旅游潛力巨大。

(二)劣勢分析

1.海南居民收入水平低,本省居民旅游消費不足

收入水平決定著居民家庭生活質量,也決定著旅游意識的形成和出游決策。改革開放以來,海南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但與全國平均水平和其他省區相比,存在收入偏低等問題。2007年,海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0996.87兀和3791.37元,比全國平均水平分別低2788.94元和348.99元,在全國3 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分別居第24位和第18位,與發達省份上海、北京、浙江和廣東相比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低

12625.86元、10991.84兀、9576.95元和6702.4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低6353.25元、5648.26元、4473.78兀和1832.67兀。

2.海南經濟基礎薄弱,對旅游業反哺支撐能力差

2007年,海南國內生產總值1223.28億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居第28位,與發達省份上海、北京.浙江和廣東比較,分別低10965.57億元、8130.04億元、17557.16億元和29861.12億元。

雖然海南旅游收入占全省CDP的比重比較大,但海南旅游收入的絕對量與全國相比仍然偏低。以旅游外匯收入為例,2008年,海南旅游外匯收入31388萬美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居20位,與發達省份上海、北京、浙江和廣東比較,分別低465784萬美元、414525萬美元、271020萬美元和8861 10萬美元??梢?,旅游經濟與某一地區的整體經濟實力有密切的關系,經濟發達省份的旅游經濟也十分發達,反映出地區經濟對旅游經濟的強大反哺支撐能力。

23.旅游產品結構單一.旅游業綜合競爭力不強

目前海南的旅游產品結構單一,基本上以觀光型產品為主,缺乏具有國際水平的世界知名的休閑度假產品:因此,在全國旅游觀光型產品競爭激烈的形勢下,海南缺乏明顯競爭優勢的旅游產品。由于受旅游資源結構的影響,加之旅游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海南旅游業淡旺季十分明顯,旺季時旅游供給基本滿足,淡季時旅游供給又相對過剩,既降低了旺季時的旅游服務質量,又抑制了淡季時的旅游經濟效益。而且海南旅游企業社會化、市場化、規?;潭鹊?。旅游規模經濟不顯著,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產業內部競爭過度,外部競爭乏力,從而導致了海南旅游業綜合競爭力不強,在全國旅游市場上所占份額較低。由此可見,要想從同質化的觀光型產品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海南需要建立“人員自由進出、貨物自由通關、貨幣自由兌換、免稅品自由購買、旅游項目自由落戶、國際旅游規則自由對接”的國際化、開放性的、海島型國際旅游目的地的休閑度假產品。

4.旅游業對外開放程度低,投資力度不夠。

現代旅游業是高投入、高產出的行業,沒有較高的投入,旅游業發展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海南是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由于受經濟容量的限制,加之旅游對外開放程度低,導致旅游開發和建設資金短缺,旅游基礎設施和海陸空立體交通模式未能與國際接軌,與國際旅游發達地區差距明顯,從而陽礙了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和旅游經濟效益的發揮。

(三)機會分析

1.中國加入WTO的機遇。

旅游業作為世界經濟最活躍、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也是WTO關于服務貿易自由化進程中最引人注目的領域,其開放的進程在不斷加快。局部地區開放或全方位開放的旅游服務及其相關領域的自由化已成為世界各國旅游業發展的主流。中國成功加入WTO,為優化旅游資源配置、建立符合國際規則的旅游業運營機制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隨著與國際旅游市場的接軌,擴大國際旅游客源和開辟廣闊的資本來源渠道,開放的旅游市場無疑將為海南旅游資源和產業發展提供長遠的發展機遇。

2.海南經濟特區建設的發展機遇

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享受出入境免簽證和落地簽證,是我國第一個部分航權開放的試點省份,發揮特區先行先試的優勢是海南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機遇。旅游業作為新興的“朝陽產業”和“綠色工業”,其發展不僅有利于地區基礎設施的完善,而且還有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將是國家發展海南特色優勢產業的重點。海南有機會爭取到發展旅游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探索中國旅游業國際化之路。

3.建設國際旅游島的發展機遇,旅游業成為國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3自199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以來,旅游經濟受到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繼出臺。2006年5月13日,海南省政府第130次常務會議通過《海南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7年4月,中共海南省第五次代表大會上作出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戰略決策。2008年3月,國務院同意海南設立國際旅游島綜合試驗區,同年4月,海南省出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行動計劃》。2009年初,為應對經濟危機,海南省政府出臺了《關于積極應對金融危機促進旅游經濟平穩增長的十項措施》。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海南旅游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威脅分析

1.國內同行及市場的挑戰

旅游業作為新興產業,各地對旅游業發展普遍看好,旅游開發的熱情高漲,這就導致了旅游業競爭加劇、旅游業投資風險增大和發展成本提高。海南和其他省份都試圖利用各種機會,發揮本地優勢,把旅游業作為本地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來加以培育和發展。由于我國旅游目的地產品非常豐富,大多為觀光型產品,旅游產品結構大體趨同,雖然海南旅游資源在全國乃至世界都具有稀缺性、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但是在短期內,海南旅游業難以擺脫這一競爭格局。而且旅游后發地區與先發地區的差距非短期可以消除,競爭優勢也不是短期內可以塑造的。隨著旅游目的地的日益增多,國內客源市場的爭奪將日益加劇。

2.國際同行及市場的挑戰

WTO規則是一把雙刃劍,在給海南旅游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我國加入WTO后,旅游業將加快、加大對外開放的步伐,國外旅游業將憑借其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一流的服務理念進入中國市場,內憂外患的局面將更加嚴峻。而且在國際市場上,著名的旅游度假勝地夏威夷、巴厘島、普吉島將對海南島構成最強有力的競爭威脅。海南在旅游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等方面與國外同行相比差距明顯,這些給海南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壯大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二、海南旅游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通過對海南旅游業發展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海南旅游業具有優勢與劣勢并存、機會與威脅同在的特點。如何保持和進一步發揮優勢來彌補劣勢,如何捕捉機遇并減緩威脅,必須從戰略高度出發來考慮海南旅游業的未來發展。

(一)SO戰略:增長性戰略

海南旅游業必須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無與倫比的資源優勢,捕捉可能的機會,圍繞國際旅游島這一主題,大力發展特色旅游和生態旅游,擴大旅游產品的規模和品種,打造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逐步減少觀光旅游產品。加強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主題活動的創新,不斷提升旅游文化內涵和藝術品位。制訂海南旅游營銷戰略規劃,積極拓展國內和海外市場。同時要考慮市場環境變化導致的威脅,注意克服自身的劣勢。

(二)WO戰略:扭轉性戰略

利用機會改進自身劣勢。利用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的機遇,加快旅游要素的國際化改造和旅游業的轉型升級,實行更加開放的、與國際慣例接軌的相關政策。在保持、穩定、發展和提高現有經營領域的同時,開展多元化經營,培養核心競爭力:積極增加有吸引力的旅游項目,比如挖掘海南黎族、苗族少數民族文化及其他特色文化遺產,開發吸引國內外游客的富有新意的文化旅游項目;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開辟多條黃金旅游線路,開設旅游公交專線;開發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并完善旅游紀念品銷售網絡,大力營造旅游城市的氛圍;在旅游旺季舉辦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不僅要舉辦大型的國際性活動,還應舉辦適宜市民和游客參與的活動;制訂切實有效的營銷組合方案,以海南特色為主旋律,全方位、多角度地營銷海南旅游。

(三)ST戰略:多元化戰略

利用優勢,回避威脅。海南旅游業資源與其他省份相比優勢明顯,但也存在雷同的方面。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如何突出自身的優勢,回避威脅,關鍵要準確定位,積極探索旅游開發管理新思路,整合旅游資源,構建多元化投資主體,積極發展與旅游業相關的產業。

(四)WT戰略:防御性戰略

克服劣勢,回避威脅。不斷完善旅游政策法規體系,實現旅游管理的科學化和標準化。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建設,不斷提高海南旅游整體服務水平。加強地區間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克服劣勢,回避威脅。

第五篇:基于SWOT分析的青山橋鎮皮鞋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青山橋鎮皮鞋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提升湘潭縣青山橋鎮皮鞋產業競爭力的幾點思考

楚國良(中共湘潭市委黨校, 411000)

一、青山橋鎮皮鞋產業的發展歷史 青山橋鎮皮鞋生產歷史悠久,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興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走上了蓬勃發展的道路,“十五”以來青山橋鎮的鞋業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快車道?,F已初步形成了研發、生產、銷售一條龍的產業格局,特別是近幾年當地政府圍繞“主攻工業,提升農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工作思路,做新、做大、做強皮鞋產業,使青山鞋業生產廠家迅猛增長,由2000年的42家發展到2006年的138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名氣,產品也由原來單一的皮鞋生產轉變為休閑運動鞋、波鞋等多個品種,青山鞋業已走出湖南,走向全國,逐步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地方品牌。但是在國內鞋業行業里來相比,青山鞋業還只是處于一個初級發展階段,目前,全鎮共有鞋業生產廠家138家,年生產總值1000萬元以上的有3家,年生產總值500萬元以上的有10家,年生產總值100萬元以上的有42家,現地已形成“涓江”、“著意樂”、“振湘”、“小金雀”、“拓夫”等品牌,產品暢銷全國十多個省市,全鎮生產企業總產值過億元。初步形成了以鎮區為集聚的生產區域鳳涓江公司、著意樂鞋業、小金雀鞋業、振湘鞋業、拓夫鞋業為龍頭企業的企業群。產品供不應求,在青山鞋業行業里出現產銷兩旺的良好勢頭;各企業主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市場占有份額的擴大,使青山鞋業的市場競爭力逐漸增強。同時,全鎮在外地從事皮鞋生產的人員有4000余人,年產皮鞋400萬雙,年產值2.2億元。成為了鎮域經濟的生力軍,實現了產業興鎮,流通活鎮。

二、青山橋鎮皮鞋產業的SWOT分析

(一)優勢

青山橋鎮的皮鞋加工經過40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基本形成以加工制作男女皮鞋系列為主,特別是面對廣大的農村市場,集產銷于一體的皮鞋生產鏈條,已初具規模。 一是加工質量不斷提高。由于市場的開放,皮鞋加工工藝技術不斷提高,鞋料的進貨渠道逐漸暢通,皮鞋斷底、開膠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得到經銷商和消費者信任,保證了產品的市場和價格。批發價從過去的 10 多元提高到目前的30—50元。目前不少皮鞋加工戶購臵了先進設備,皮鞋的式樣向發達地區學習,并針對市場供求動態、鞋樣變化等,進行鞋樣設計,逐步改進后投入生產。

二是銷售市場不斷拓展。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皮鞋需求量逐步擴大,皮鞋加工戶生產出皮鞋后已很少自己拿到市場上去賣。皮鞋產量逐年增加,由于價格也比較低,皮鞋在市場的銷量大大增加,一些專門從事皮鞋販運的商販應運而生,并吸引了周邊市縣及外省的商販到青山橋鎮批發皮鞋,出現了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目前在省內,青山橋鎮皮鞋加工戶的數量和產量已占首位。

三是生產效益不斷提高。據調查,青山橋鎮皮鞋每銷售出一雙,可為生產者帶來3—5 元的經濟效益,為經營者帶來約10元的經濟效益,年生產皮鞋400萬雙,為經營者帶來了約5000萬元的經濟效益,平均為每個勞動力帶來15000元/年收益,產生經濟

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二)劣勢

1、沒有形成規?;?。青山橋鎮鞋業產業近幾年來雖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大部分企業的還是以家庭作坊式為主,生產場地、資金的保守投入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從而阻礙了整個鞋業產業的發展。

2、品牌意識不強。全鎮大部分的企業主缺乏品牌意識,只單一的抓產量,而忽略質量,生產的產品屬中、低檔產品,價格主要集中在40—120元之間,雖然暫時產品的銷路不錯,但企業的利潤比較低,從長遠的角度來說,將嚴重阻礙企業自身的發展,從而導致整個鞋業產業缺乏競爭力。

3、管理模式不規范。因鞋業生產企業的分散經營,缺乏有力的管理措施,生產企業比較分散,所以無法實現企業的集聚和規模效應。其中大部分企業沒有成形的內部管理機制,仍然存在老板說了算和“唯親是用、唯友是用”的家族管理模式。部分小企業缺乏管理經驗,小農經濟意識嚴重,短期行為盛行,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和生存發展能力。

4、生產水平不高。由于企業主的品牌意識不高,研發、生產投資保守、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阻礙了企業主對開發新產品的投入力度,大部分手工作坊的企業主靠使用別人已過時的模具進行生產,生產手工不夠精細,所以很難進入鞋業產業中的高端區域,導致鞋業產業發展停滯不前

(三)機會

1.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導。青山橋鎮政府積極為產業集群營造一種產業發展所必需的區域創新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 硬環境是指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便利的交通和通訊設備、配套的生產生活服務設施等。軟環境主要表現為網絡系統,即建立在區域內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科研機構間長期合作基礎上的穩定關系。這種軟環境包括人們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質、價值觀念、社會風氣等組成的人文環境和為區域內創新主體之間建立聯系的機構和制度的機構環境。

2.信息化建設的加快。“網上中國鞋都”電子商務網的開通,使集群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為產品提供一系列的詳細信息,方便了客戶獲取信息,使買賣雙方信息完備,解決了許多企業產銷信息障礙,實現營銷方式的創新。同時信息化建設的加快,又促進了創新主體間的信息交流,進而推動創新活動的開展。此外,青山橋鎮依托集群網絡特點形成的強大營銷網絡,使產品與市場緊密聯系起來,在商品從青山橋鎮流向國內外市場的同時,企業所需的生產要素也逆向從國內外匯集到青山橋鎮。這種強大的營銷網絡,不僅促進了產品的銷售,極大提高了市場占有率,且加速創新要素的流動,帶動了集群創新網絡的創新活動。

(四)威脅

1. 國外區域性保護經濟嚴重。世界上形成的一些區域性經濟保護體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鞋業的出口,在走向國際市場時直接遭受關稅和技術兩重貿易壁壘。2006年,歐盟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決定對中國皮鞋征收一定的反傾銷稅。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這類區域經濟的實力越來越大,我國鞋業的出口被臵于不平等的貿易地位,特別是在后配額時代的今天,環保問題和其他形式的非關稅壁壘也將使我國鞋業出口面臨新的挑戰。

2.經濟危機和行業惡性競爭。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我國很多以外銷為主的中小

鞋企面臨破產。制鞋企業大多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營銷創新(包含品牌創新)不夠,產品質量檔次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特別是皮鞋產業,投資不多、技術簡單、產品易于模仿,跟風投資和盲目生產頻現。不少行業生產能力過剩,缺乏差異化競爭的優勢和集體行動的規則,呈現“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狀況。迫于競爭壓力,一些制鞋企業在競爭中對皮鞋價格一降再降,破壞市場,影響著我國制鞋業的發展。

三、提升青山橋鎮皮鞋產業競爭力的思路與對策

(一)思路

制鞋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近年來,部分東南沿海企業開始把生產車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以利用中西部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的原料和勞動力資源,降低生產成本,中西部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會成為中低檔皮鞋的生產基地,東部地區今后將成為中高檔皮鞋的加工基地和銷售中心。青山橋鎮皮鞋產業經過40多年來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以皮鞋加工和加工配套服務為主的產業,進入一個上質量、擴規模、創品牌的時期,生產經營將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1、確定發展目標。借鑒和學習成都、溫州制鞋業發展模式和經驗,確定發展思路和目標,把握機遇,分三個階段實現規模擴張、產業鏈發展向創品牌提升的轉變。

第一階段——規模擴張階段(2008—2010年),用2—3年時間擴大規模。隨著政策的放寬,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環境越來越寬松,將極大地促進個體皮鞋加工業的發展,皮鞋逐漸占有一定的市場,皮鞋銷量逐年增大,使皮鞋城內皮鞋加工戶從目前100多家擴張達到500家,提供10000個以上就業崗位,年產皮鞋達到500萬雙,年產值可達

2、5億元以上。

第二階段——產業鏈發展階段(2010—2020年),用5—10年時間,建成鞋業基地。隨著青山橋鎮工業園區的建成和皮鞋加工規模的擴大,皮鞋城作為規?;?、專業化強的皮鞋銷售市場,由政府統一進行基礎設施和服務機構配套,吸引一大批皮鞋加工大戶、鞋料經營大戶進入工業園區,并上流水線生產,皮鞋加工配套的相關服務業也相繼崛起,通過5—10年的發展,把工業園區發展為鞋料、鞋材、鞋膠、鞋盒、托運、銷售等多個配套行業,功能齊全、服務配套的大型鞋業基地,形成集產加供于一體的產業鏈。使年產皮鞋達到2000萬雙,年產值可達10億元。

第三階段——創品牌提升階段(2020—2030年),用5—10年時間,建成“中南第一鞋城”。通過加強與國內皮鞋名牌的合作,依托名牌、掛靠名牌,使皮鞋的規模優勢與品牌優勢有機結合。打造青山橋鎮“中南第一鞋城”,加大區域品牌的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鞋文化,增強綜合市場競爭能力。著眼于“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布局合理、生活環境優美、輻射功能較強”的目標,充分發揮青山橋鎮的各種優勢,逐漸以皮鞋加工帶動皮具箱包、服裝、化工、塑料、機械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使之成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市場繁榮、品質優良、文化發達、服務一流的中南地區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鞋業開發、生產、銷售配套集散地。形成特色經濟產業集群,從而推動青山橋鎮輕工業發展及經濟結構調整,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2、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應進行積極的宣傳引導,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務,擔負起培植壯大皮鞋產業、提升皮鞋品牌形象的主要職責,為青山橋鎮皮鞋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以培育市場主體為目標,在國土、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通過政策引導,扶持市場建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多渠道籌集市場建設資金,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廣泛吸納社會資金,鼓勵私營、個體經營者按照國家產業政策,

發展皮鞋產業,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

(二)對策

1、瞄準特色方向,奠定集群經濟的產業基礎。青山橋鎮是湘潭縣乃至湖南省重要皮鞋生產基地,皮鞋產量一直名列全省縣級第一。近年來,青山橋鎮確立了建設皮鞋大工業區的目標追求,皮鞋業資產總量、銷售收入、利稅總額等指標連年增長超過30%,目前占全鎮工業經濟的比重已超過70%以上,形成皮鞋、工作鞋、童鞋、鞋材、鞋料等門類齊全的大皮鞋體系,已初步構建了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特色產業的框架。在此基礎上,要拉長皮鞋產業。要構建初、精、深加工配套的協作體系,尤其對開發型產品,要突破一般化加工、近似賣原料的路子,盡可能向后道延伸,向深度加工要效益。要構建前、中、后環節配套的生產體系。在企業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后,可以引導其對生產鏈上的專業環節進行細分,實現效益最大化。要構建產、加、銷一條龍配套的經營體系,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實現市場與產業的有效互動。另外要做壯皮鞋產業。要把培植規模企業作為做壯產業的重要支點,對具備一定規模、擴張前景較好的企業,幫助引導其通過上市融資、增資擴股、聯合兼并等多種形式,實現裂變式、突變式發展,成為該地區皮鞋產業的“航母”或“旗艦”。政府在規劃建設青山橋鎮皮鞋工業小區要遵循經濟規律,構建獨特優勢,充分釋放皮鞋工業區對各種要素的聚合能量。一要形成科學合理的皮鞋工業區布局。按照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把皮鞋工業區建設與城鎮建設有機銜接;打破行政區劃限制,統籌考慮皮鞋工業區布點,實行集約布局、集中安排;二要形成富有特色的招商格局。凡符合皮鞋工業區產業要求的項目,要想方設法引進來、留下來;不符合產業規劃的項目堅決不要,使青山橋鎮皮鞋工業小區始終保持鮮明的個性。要將那些熟悉皮鞋產業、善于攻關談判的人士推上招商引資第一線,讓專業人士從事專業招商,增強投資者認同度,提高項目成功率。三要形成配套完善的外部支撐系統。要按照定位明確、特色明顯、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的要求,同步建設生產區塊、技術開發區塊和生活區塊,加強交通、供水、供電、供熱、通訊等配套建設,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共享度,形成環境優美、配套齊全的現代化皮鞋工業小區。政府與皮鞋行業組織必須建立集群內皮鞋企業的柔性運轉機制,增強企業的團隊意識和協同意識。幫助企業所有者改變傳統的家族制經營觀念,鼓勵企業互相學習和經營者的信息交流,形成你我信息共享的格局,推動技術層面上的交流與創新,提高決策的科學化程度。建立皮鞋工業小區公用技術平臺和信息平臺,借助這一平臺,新工藝、新技術能夠迅速傳播,新思想、新觀念能夠迅速被接受,形成較強的科技帶動效應。推動經營層面上的競爭與合作。當一個集群內崛起一家或幾家龍頭企業時,其他的企業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合法使用龍頭企業的品牌,形成“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多贏局面。當部分企業受到外部強權規則的侵襲時,整個集群都可能統一行動,扎木成排,握手為拳,共同抵御市場的風浪。

2、建立一支優秀、穩定的員工隊伍,提升行業整體素質。

要想建成名符其實的“湘潭鞋鎮”必須占據人才儲備的制高點。對于鞋業企業普遍存在的管理水平較低的狀況,政府與皮鞋行業組織應有針對性的對皮鞋行業內的企業家、中高層管理者等層次人員進行分別培訓??梢圆扇∽叱鋈?請進來的方式給企業管理人員充電。走出去即是不定期組織企業廠長、經理外出參觀學習,學習優秀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運作模式。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的展銷定貨會,等等。請進來即是誠請有關專家舉辦企業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專題講座或現場技術指導。

青山橋鎮皮鞋工業小區可以主動和省內各大高校接洽,成立行業發展專家咨詢系統,為集群的整體快速發展提供外部智力支撐;以吸引就業、聯合培養等形式,增加重點產業中專業技術人才的比重;條件成熟可吸引社會力量聯手在皮鞋工業小區建立專門的鞋業

人才培訓學校,大規模、專業化地培養一批高級技術工人,提供人才援助。利用高新技術和現代企業管理來改造和提升傳統的制鞋業。

3、加大品牌研發力度。目前,“青山橋制造”大多還是手工作坊式生產,做的是貿易,而不是市場。鞋廠老板多將皮鞋作為一種生意,而不是一個可以成長的產業來看待。不斷有小廠倒閉,又不斷有小廠建起來,在許多企業對此尚未有清醒認識,對廉價貿易仍然春情蕩漾的時候,致力于做大做強皮鞋產業的政府必須站出來加以引導,以避免更多的社會資源在黑洞中消亡。政府與企業都應深刻地認識到,本地皮鞋產品與沿海皮鞋產品的主要差距在于資本和生產規模偏小,尤其是品牌經營的滯后。

(1)樹立品牌意識,精心塑造產業的群體形象。一方面要全力推出品牌。區域產業品牌具有共享性特征,一旦打響,其威力遠勝于單個企業的品牌。政府應出臺一系列支持皮鞋企業推進科技創新、爭創品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措施,對獲得全國、省、市馳名商標的皮鞋企業,或獲“中國真皮名鞋”、“中國真皮標志”稱號和國家、省免檢產品稱號的皮鞋企業,應分別給予重獎。以此激勵皮鞋企業設計自己的產品、企業和品牌標識,致力于成為“一流的皮鞋專家”。讓越來越多的鞋業企業大膽的亮出“青山橋制造”,越來越多的鞋業企業步入了創品牌的夢想之旅。另一方面要維護整體形象。要在集群企業推廣ISO系列質量體系認證,嚴格實行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增強產業肌體的“免疫力”。要建立失信企業和劣質產品的市場退出機制,加強市場監管,對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等現象進行嚴厲打擊和整頓。以此來塑造好本地區皮鞋產業的群體形象。

(2)選擇貼牌生產經營戰略。在市場競爭上,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表現為三個方面:成本優勢、產品優勢、品牌優勢。青山橋鎮皮鞋企業目前能盡快獲得的最大優勢是成本優勢,最大劣勢是品牌劣勢。是自創品牌還是貼牌生產,這是兩種經營戰略。一個知名品牌都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是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積累起來的,它不僅要以產品質量的不斷完善為基礎,還要依賴于消費者、客戶對企業產品持續的信賴和大量的廣告投入。這種品牌投入是個漫長的過程,而且具有較大的風險。品牌的價值,實際上也就是這種品牌投入的回報。自創品牌,則是由自己進行這種品牌投入,于是,企業既要進行生產投入,又要進行品牌投入,即雙重投入。貼牌生產,企業只進行生產投入,而不進行品牌投入,因而只獲得生產投入的回報,而不獲得品牌投入的回報,其所得自然就比較微簿。但針對于本地區的皮鞋產業目前發展現狀,如果將所有的資金算總帳,貼牌生產比自創品牌更有現實效益,可以將本地區的成本優勢與國內外企業的品牌優勢結合起來,而不應只憑豪言壯語去跟人家競爭。溫州皮鞋產業的發展過程足以證實上述結論。上世紀80年代,溫州的企業給上海的皮鞋廠貼牌生產。在貼牌生產過程中,溫州的皮鞋質量不斷提高,到90年代末期,時機成熟了,溫州的企業逐漸丟掉上海品牌,轉用自己的品牌。因此,青山橋鎮部分資金實力不夠強大的皮鞋企業可以選擇貼牌生產經營戰略,以此為競爭發展基礎,逐步提升現有生產能力與經營管理水平,以謀求未來的自創品牌生產。

青山橋鎮皮鞋制造企業應在迅猛擴增的市場中正視競爭態勢,保持清醒頭腦,抓住發展機遇,全力打造皮鞋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皮鞋特色產業,努力在規模、質量、品牌、效益上實現新的突破。要加快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和應用,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提高產業競爭力;要繼續推進實施品牌帶動戰略,立足爭創名優品牌取得新突破,提高企業綜合效益;要充分利用省內、省外市場,走市場多元化道路,努力提高產品在省內外市場上的占有率;要積極推進企業體制創新,加快培育一批擁有自己知識產權和品牌、發展后勁強的企業集團,增強帶動整體行業發展的能力;要加強企業家自身素質的提高,并積極引進、培育高素質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共同營造穩住人才、發揮人才效應的良好氛圍;要強化行業協會作用,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令人難忘的細節1200字下一篇:fish在淋巴瘤中的應用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