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iso9001作業文件目錄

2023-07-01

第一篇:iso9001作業文件目錄

年最新版本ISO9001標準文件

ISO9001:2015標準條款

前言

1

范圍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3

術語和定義

4

組織的背景

4.1

理解組織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質量管理體系范圍的確定

4.4

質量管理體系

5

領導作用

5.1

領導作用和承諾

5.2

質量方針

5.3

組織的作用、職責和權限

6

策劃

6.1

風險和機遇的應對措施

6.2

質量目標及其實施的策劃

6.3

變更的策劃

7

支持

7.1

資源

7.2

能力

7.3

意識

7.4

溝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運行

8.1

運行的策劃和控制

8.2

市場需求的確定和顧客溝通

8.3

運行策劃過程

8.4

外部供應產品和服務的控制

8.5

產品和服務開發

8.6

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

8.7

產品和服務放行

8.8

不合格產品和服務

9

績效評價

9.1

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

9.2

內部審核

9.3

管理評審

10

持續改進

10.1

不符合和糾正措施

10.2

改進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1

范圍

本標準為有下列需求的組織規定了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a)需要證實其具有穩定地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b)通過體系的的有效應用,包括體系持續改進的過程,以及保證符合顧客和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旨在增強顧客滿意。

1:在本標準一中,術語“產品”僅適用于:

a)

預期提供給顧客或顧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務;

b)

運行過程所產生的任何預期輸出。

2:法律法規要求可稱作為法定要求。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適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訂)適用于本標準。

ISO9000:2009

質量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

3

術語和定義

本標準采用

GB/T19000

中所確立的術語和定義。

4

組織的背景環境

4.1

理解組織及其背景環境

組織應確定外部和內部那些與組織的宗旨、戰略方向有關、影響質量管理體系實現預期結果的能力的事務。

需要時,組織應更新這些信息。

在確定這些相關的內部和外部事宜時,組織應考慮以下方面:

a)

可能對組織的目標造成影響的變更和趨勢;

b)

與相關方的關系,以及相關方的理念、價值觀;

c)

組織管理、戰略優先、內部政策和承諾;

d)

資源的獲得和優先供給、技術變更。

1:外部的環境,可以考慮法律、技術、競爭、文化、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方面,不管是國際、國家、地區或本地。

2:內部環境,可以組織的理念、價值觀和文化。

4.2

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組織應確定:

a)

與質量管理體系有關的相關方

b)

相關方的要求

組織應更新以上確定的結果,以便于理解和滿足影響顧客要求和顧客滿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組織應考慮以下相關方:

a)

直接顧客

b)

最終使用者

c)

供應鏈中的供方、分銷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機構

e)

其他

注:應對當前的和預期的未來需求可導致改進和變革機會的識別。

4.3

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

組織應界定質量管理體系的邊界和應用,以確定其范圍。

在確定質量管理體系范圍時,組織應考慮:

a)標準4.1條款中提到的內部和外部事宜

b)標準

4.2

條款的要求

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應描述為組織所包含的產品、服務、主要過程和地點。

描述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時,對不適用的標準條款,應將質量管理體系的刪減及其理由形成文件。刪減應僅限于標準第

7.1、4

8

章節,且不影響組織確保產品和服務滿足要求和顧客滿意的能力和責任。過程外包不

是正當的刪減理由。

注:外部供應商可以是組織質量管理體系之外的供方或兄弟組織。

質量管理管理體系范圍應形成文件。

4.4

質量管理體系

4.4.1

總則

組織應按本標準的要求建立質量管理體系、過程及其相互作用,加以實施和保持,并持續改進。

4.4.2

過程方法

組織應將過程方法應用于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應:

a)

確定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及其在整個組織中的應用;

b)

確定每個過程所需的輸入和期望的輸出;

c)

確定這些過程的順序和相互作用;

d)

確定產生非預期的輸出或過程失效對產品、服務和顧客滿意帶來的風險;

e)

確定所需的準則、方法、測量及相關的績效指標,以確保這些過程的有效運行和控制;

f)

確定和提供資源;

g)

規定職責和權限;

h)

實施所需的措施以實現策劃的結果;

i)

監測、分析這些過程,必要時變更,以確保過程持續產生期望的結果;

j)

確保持續改進這些過程。

5

領導作用

5.1

領導作用與承諾

5.1.1

針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領導作用與承諾

最高管理者應通過以下方面證實其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領導作用與承諾:

a)

確保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得到建立,并與組織的戰略方向保持一致;

b)

確保質量方針在組織內得到理解和實施;

c)

確保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納入組織的業務運作;

d)

提高過程方法的意識;

e)

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所需資源的獲得;

f)

傳達有效的質量管理以及滿足質量管理體系、產品和服務要求的重要性;

g)

確保質量管理體系實現預期的輸出;

h)

吸納、指導和支持員工參與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作出貢獻;

i)

增強持續改進和創新;

j)

支持其他的管理者在其負責的領域證實其領導作用。

5.1.2

針對顧客需求和期望的領導作用與承諾

最高管理者應通過以下方面,證實其針對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領導作用和承諾:

a)

可能影響產品和服務符合性、顧客滿意的風險得到識別和應對;

b)

顧客要求得到確定和滿足;

c)

保持以穩定提供滿足顧客和相關法規要求的產品和服務為焦點;

d)

保持以增強顧客滿意為焦點;

注:本標準中的“業務”可以廣泛地理解為對組織存在的目的很重要的活動。

5.2

質量方針

最高管理者應制定質量方針,方針應:

a)與組織的宗旨相適應;

b)提供制定質量目標的框架;

c)包括對滿足適用要求的承諾;

d)包括對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承諾。

質量方針應:

a)

形成文件;

b)

在組織內得到溝通;

c)

適用時,可為相方所獲取;

d)

在持續適宜性方面得到評審。

注:質量管理原則可作為質量方針的基礎。

5.3

組織的作用、職責和權限

最高管理者應確保組織內相關的職責、權限得到規定和溝通。

最高管理者應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負責,并規定職責和權限以便:

a)

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符合本標準的要求;

b)

確保過程相互作用并產生期望的結果;

c)

向最高管理者報告質量管理體系的績效和任何改進的需求;

d)

確保在整個組織內提高滿足顧客要求的意識。

6

策劃

6.1

風險和機遇的應對措施

策劃質量管理體系時,組織應考慮4.1

4.2

的要求,確定需應對的風險和機遇,以便:

a)

確保質量管理體系實現期望的結果;

b)

確保組織能穩定地實現產品、服務符合要求和顧客滿意;

c)

預防或減少非預期的影響;

d)

實現持續改進。

組織應策劃:

a)

風險和機遇的應對措施;

b)

如何

1)在質量管理體系過程中納入和應用這些措施(見

4.4)

2)評價這些措施的有效性

采取的任何風險和機遇的應對措施都應與其對產品、服務的符合性和顧客滿意的潛在影響相適應。

注:可選的風險應對措施包括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接受等。

6.2

質量目標及其實施的策劃

組織應在相關職能、層次、過程上建立質量目標。

質量目標應:

a)與質量方針保持一致

b)與產品、服務的符合性和顧客滿意相關

c)可測量(可行時)

d)考慮適用的要求

e)得到監測

f)得到溝通

g)適當時進行更新

組織應將質量目標形成文件。

在策劃目標的實現時,組織應確定:

a)

做什么;

b)

所需的資源(見7.1);

c)

責任人;

d)

完成的時間表;

e)

結果如何評價。

6.3變更的策劃

組織應確定變更的需求和機會,以保持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績效。

組織應有計劃、系統地進行變更,識別風險和機遇,并評價變更的潛在后果。

注:變更控制的特定要求在第

8

條規定。

7

支持

7.1資源

7.1.1

總則

組織應確定、提供為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資源。

組織應考慮:

a)

現有的資源、能力、局限

b)

外包的產品和服務

7.1.2

基礎設施

組織應確定、提供和維護其運行和確保產品、服務符合性和顧客滿意所需的基礎設施。

注:基礎設施可包括:

a)

建筑物和相關的設施

b)

設備(包括硬件和軟件)

c)

運輸、通訊和信息系統

7.1.3過程環境

組織應確定、提供和維護其運行和確保產品、服務符合性和顧客滿意所需的過程環境。

注:過程環境可包括物理的、社會的、心理的和環境的因素(例如:溫度、承認方式、人因工效、大氣成分)。

7.1.4

監視和測量設備

組織應確定、提供和維護用于驗證產品符合性所需的監視和測量設備,并確保監視和測量設備滿足使用要

求。

組織應保持適當的文件信息,以提供監視和測量設備滿足使用要求的證據。

注1:監視和測量設備可包括測量設備和評價方法(例如:調查問卷)。

注2:對照能溯源到國際或國家標準的測量標準,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或在使用前對監視和測量設備進行校準和(或)檢定。

7.1.5

知識

組織應確定質量管理體系運行、過程、確保產品和服務符合性及顧客滿意所需的知識。這些知識應得到保

持、保護、需要時便于獲取。

在應對變化的需求和趨勢時,組織應考慮現有的知識基礎,確定如何獲取必需的更多知識。(見

6.3)

7.2

能力

組織應:

a)確定在組織控制下從事影響質量績效工作的人員所必要的能力;

b)基于適當的教育、培訓和經驗,確保這些人員是勝任的;

c)適用時,采取措施以獲取必要的能力,并評價這些措施的有效性;

d)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提供能力的證據。

注:適當的措施可包括,例如提供培訓、輔導、重新分配任務、招聘勝任的人員等。

7.3

意識

在組織控制下工作的人員應意識到:

a)

質量方針

b)

相關的質量目標

c)

他們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貢獻,包括改進質量績效的益處

d)

偏離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后果

7.4

溝通

組織應確定與質量管理體系相關的內部和外部溝通的需求,包括:

a)

溝通的內容

b)

溝通的時機

c)

溝通的對象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7.5.1

總則

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應包括:

a)

本標準所要求的文件信息

b)

組織確定的為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注:不同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多少與詳略程度可以不同,取決于:

a)

組織的規模、活動類型、過程、產品和服務;

b)

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復雜程度;

c)

人員的能力。

7.5.2

編制和更新

在編制和更新文件時,組織應確保適當的:

a)標識和說明(例如:標題、日期、作者、索引編號等)

b)

格式(例如:語言、軟件版本、圖示)和媒介(例如:紙質、電子格式)

c)

評審和批準以確保適宜性和充分性

7.5.3

文件控制

質量管理體系和本標準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應進行控制,以確保:

a)

需要文件的場所能獲得適用的文件

b)

文件得到充分保護,如防止泄密、誤用、缺損。

適用時,組織應以下文件控制活動:

a)

分發、訪問、回收、使用;

b)

存放、保護,包括保持清晰;

c)

更改的控制(如:版本控制);

d)

保留和處置。

組織所確定的策劃和運行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外來文件應確保得到識別和控制。

注:“訪問”指僅得到查閱文件的許可,或授權查閱和修改文件。

8

運行

8.1

運行策劃和控制控

組織應策劃、實施和控制滿足要求和標準

6.1

條確定的措施所需的過程,包括:

a)

建立過程準則;

b)

按準則要求實施過程控制;

c)

保持充分的文件信息,以確信過程按策劃的要求實施。

組織應控制計劃的變更,評價非預期的變更的后果,必要時采取措施減輕任何不良影響(見

8.4)。

組織應確保由外部供方實施的職能或過程得到控制。

注:組織的某項職能或過程由外部供方實施通常稱作為外包。

8.2

市場需求的確定和顧客溝通

8.2.1

總則

組織應實施與顧客溝通所需的過程,以確定顧客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

1:“顧客”指當前的或潛在的顧客;

2:組織可與其他相關方溝通以確定對產品和服務的附加要求(見

4.2)。

8.2.2

與產品和服務有關要求的確定

適用時,組織應確定:

a)

顧客規定的要求,包括對交付及交付后活動的要求;

b)顧客雖然沒有明示,但規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預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適用于產品和服務的法律法規要求;

d)組織認為必要的任何附加要求。

注:附加要求可包含由有關的相關方提出的要求。

8.2.3

與產品和服務有關要求的評審

組織應評審與產品和服務有關的要求。評審應在組織向顧客作出提供產品的承諾(如:提交標書、接受合

同或訂單及接受合同或訂單的更改)之前進行,并應確保:

a)產品和服務要求已得到規定并達成一致;

b)與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訂單的要求已予解決;

c)組織有能力滿足規定的要求。

評審結果的信息應形成文件。

若顧客沒有提供形成文件的要求,組織在接受顧客要求前應對顧客要求進行確認。

若產品和服務要求發生變更,組織應確保相關文件信息得到修改,并確保相關人員知道已變更的要求。

注:在某些情況下,對每一個訂單進行正式的評審可能是不實際的,作為替代方法,可對提供給顧客的有關的產品信息進行

評審。

8.2.4

顧客溝通

組織應對以下有關方面確定并實施與顧客溝通的安排:

a)

產品和服務信息;

b)問詢、合同或訂單的處理,包括對其修改;

c)顧客反饋,包括顧客抱怨(見

9.1);

d)適用時,對顧客財產的處理;

e)

相關時,應急措施的特定要求。

8.3

運行策劃過程

為產品和服務實現作準備,組織應實施過程以確定以下內容,適用時包括:

a)產品和服務的要求,并考慮相關的質量目標;

b)識別和應對與實現產品和服務滿足要求所涉及的風險相關的措施;

c)針對產品和服務確定資源的需求;

d)產品和服務的接收準則;

e)產品和服務所要求的驗證、確認、監視、檢驗和試驗活動;

f)績效數據的形成和溝通;

g)可追溯性、產品防護、產品和服務交付及交付后活動的要求。

策劃的輸出形式應便于組織的運作。

1:對應用于特定產品、項目或合同的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包括產品和服務實現過程)和資源作出規定的文件可稱之為質量計劃。

2:組織也可將

8.5

的要求應用于產品和服務實現過程的開發。

8.4

外部供應的產品和服務的控制

8.4.1

總則

組織應確保外部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滿足規定的要求。

注:當組織安排由外部供方實施其職能和過程時,這就意味由外部提供產品和(或)服務。

8.4.2

外部供應的控制類型和程度

對外部供方及其供應的過程、產品和服務的控制類型和程度取決于:

a)

識別的風險及其潛在影響

b)

組織與外部供方對外部供應過程控制的分擔程度

c)

潛在的控制能力

組織應根據外部供方按組織的要求提供產品的能力,建立和實施對外部供方的評價、選擇和重新評價的準則。

評價結果的信息應形成文件。

8.4.3

提供外部供方的文件信息

適用時,提供給外部供方的形成文件信息應闡述:

a)

供應的產品和服務,以及實施的過程;

b)

產品、服務、程序、過程和設備的放行或批準要求;

c)

人員能力的要求,包含必要的資格;

d)

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

e)

組織對外部供方業績的控制和監視;

f)

組織或其顧客擬在供方現場實施的驗證活動;

g)

將產品從外部供方到組織現場的搬運要求;

在與外部供方溝通前,組織應確保所規定的要求是充分與適宜的。

組織應對外部供方的業績進行監視。應將監視結果的信息形成文件。

8.5

產品和服務的開發

8.5.1

開發過程

組織應采用過程方法策劃和實施產品和服務開發過程。

在確定產品和服務開發的階段和控制時,組織應考慮:

a)

開發活動的特性、周期、復雜性;

b)

顧客和法律法規對特定過程階段或控制的要求;

c)

組織確定的特定類型的產品和服務的關鍵要求;

d)

組織承諾遵守的標準或行業準則;

e)

針對以下開發活動所確定的相關風險和機遇:

1)開發的產品和服務的特性,以及失敗的潛在后果

2)顧客和其他相關方對開發過程期望的控制程度

3)對組織穩定的滿足顧客要求和增強顧客滿意的能力的潛在影響

f)

產品和服務開發所需的內部和外部資源

g)

開發過程中的人員和各個小組的職責和權限

h)

參加開發活動的人員和各個小組的接口管理的需求

i)

對顧客和使用者參與開發活動的需求及接口管理

j)

開發過程、輸出及其適用性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k)

將開發轉化為產品和服務提供所需的活動

8.5.2

開發控制

對開發過程的控制應確保:

a)

開發活動要完成的結果得到明確規定

b)

開發輸入應充分規定,避免模棱兩可、沖突、不清楚;

c)

開發輸出的形式應便于后續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以及相關監視和測量;

d)

在進入下一步工作前,開發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得到解決或管理,或者將其優先處理;

e)

策劃的開發過程得到實施,開發的輸出滿足輸入的要求,實現了開發活動的目標;

f)

按開發的結果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滿足使用要求;

g)

在整個產品和服務開發過程及后續任何對產品的更改中,保持適當的更改控制和配置管理。

8.5.3

開發的轉化

組織不應將開發轉化為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除非開發活動中未完成的或提出措施都已經完畢或者得到管

理,不會對組織穩定地滿足顧客、法律和法規要求及增強顧客滿意的能力造成不良影響。

8.6

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

8.6.1

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

組織應在受控條件下進行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適用時,受控條件應包括:

a)

獲得表述產品和服務特性的文件信息

b)

控制的實施

c)

必要時,獲得表述活動的實施及其結果的文件信息;

d)

使用適宜的設備;

e)

獲得、實施和使用監測和測量設備

f)

人員的能力或資格

g)

當過程的輸出不能由后續的監測和測量加以驗證時,對任何這樣的產品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進行確認、

批準和再次確認;

h)

產品和服務的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動的實施

i)

人為錯誤(如失誤、違章)導致的不符合的預防

注:通過以下確認活動證實這些過程實現所策劃的結果的能力:

a)

過程評審和批準的準則的確定

b)

設備的認可和人員資格的鑒定

c)

特定的方法和程序的使用

d)

文件信息的需求的確定

8.6.2

標識和可追溯性

適當時,組織應使用適宜的方法識別過程輸出。

組織應在產品實現的全過程中,針對監視和測量要求識別過程輸出的狀態。

nest

n.

巢;窩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場合,組織應控制產品的唯一性標識,并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

注:過程輸出是任何活動的結果,它將交付給顧客(外部的或內部的)或作為下一個過程的輸入。過程輸出包括產品、服務、

中間件、部件等。

8.6.3

顧客或外部供方的財產

組織應愛護在組織控制下或組織使用的顧客、外部供方財產。組織應識別、驗證、保護和維護供其使用或構成產品和服務一部分的顧客、外部供方財產。

如果顧客、外部供方財產發生丟失、損壞或發現不適用的情況,組織應向顧客、外部供方報告,并保持文件信息。

注:顧客、外部供方財產可包括知識產權、秘密的或私人的信息。

8.6.4

產品防護

在處理過程中和交付到預定地點期間,組織應確保對產品和服務(包括任何過程的輸出)提供防護,以保持符合要求。

防護也應適用于產品的組成部分、服務提供所需的任何有形的過程輸出。

注:防護可包括標識、搬運、包裝、貯存和保護。

8.6.5

交付后的活動

適用時,組織應確定和滿足與產品特性、生命周期相適應的交付后活動要求。

產品交付后的活動應考慮:

a)產品和服務相關的風險

b)顧客反饋

c)法律和法規要求

注:交付后活動可包括諸如擔保條件下的措施、合同規定的維護服務、附加服務(回收或最終處置)等。

8.6.6

變更控制

組織應有計劃地和系統地進行變更,考慮對變更的潛在后果進行評價,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確保產品和服務完整性。

應將變更的評價結果、變更的批準和必要的措施的信息形成文件。

8.7

產品和服務的放行

組織應按策劃的安排,在適當的階段驗證產品和服務是否滿足要求。符合接收準則的證據應予以保持。

除非得到有關授權人員的批準,適用時得到顧客的批準,否則在策劃的符合性驗證已圓滿完成之前,不應向顧客放行產品和交付服務。應在形成文件信息中指明有權放行產品以交付給顧客的人員。

8.8

不合格產品和服務

組織應確保對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和服務得到識別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預期的使用和交付對顧客造成不良影響。

組織應采取與不合格品的性質及其影響相適應的措施,需要時進行糾正。這也適用于在產品交付后和服務提供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的處置。

當不合格產品和服務已交付給顧客,組織也應采取適當的糾正以確保實現顧客滿意。

應實施適當的糾正措施(見

10.1)。

注:適當的措施可包括:

a)隔離、制止、召回和停止供應產品和提供服務;

b)適當時,通知顧客;

c)經授權進行返修、降級、繼續使用、放行、延長服務時間或重新提供服務、讓步接收。

在不合格品得到糾正之后應對其再次進行驗證,以證實符合要求。

不合格品的性質以及隨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信息應形成文件,包括所批準的讓步。

9

績效評價

9.1

監視、測量測

、分析和評價

9.1.1

總則

組織應考慮已確定的風險和機遇,應:

a)確定監視和測量的對象,以便:

-證實產品和服務的符合性

-評價過程績效(見4.4)

-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評價顧客滿意度

b)評價外部供方的業績(見

8.4);

c)確定監視、測量(適用時)、分析和評價的方法,以確保結果可行;

d)確定監測和測量的時機;

e)確定對監測和測量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的時機;

f)確定所需的質量管理體系績效指標。

組織應建立過程,以確保監視和測量活動與監視和測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實施。

組織應保持適當的文件信息,以提供“結果”的證據。

組織應評價質量績效和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9.1.2

顧客滿意

組織應監視顧客對其要求滿足程度的數據。

適用時,組織應獲取以下方面的數據:

a)顧客反饋

b)顧客對組織及其產品、產品和服務的意見和感受

應確定獲取和利用這些數據的方法。

組織應評價獲取的數據,以確定增強顧客滿意的機會。

9.1.3

數據分析與評價

組織應分析、評價來自監視和測量(見

9.1.1

9.1.2)以及其他相關來源的適當數據。這應包括適用方

法的確定。

數據分析和評價的結果應用于:

a)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b)確保產品和服務能持續滿足顧客要求

c)確保過程的有效運行和控制

d)識別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機會

數據分析和評價的結果應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

9.2內部審核

組織應按照計劃的時間間隔進行內部審核,以確定質量管理是否:

a)符合

1)組織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

2)本標準的要求

b)

得到有效的實施和保持

組織應:

a)策劃、建立、實施和保持一個或多個審核方案,包括審核的頻次、方法、職責、策劃審核的要求和報告

審核結果。審核方案應考慮質量目標、相關過程的重要性、關聯風險和以往審核的結果。

b)確定每次審核的準則和范圍

c)審核員的選擇和審核的實施應確保審核過程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d)確保審核結果提交給管理者以供評審

e)及時采取適當的措施

f)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提供審核方案實施和審核結果的證據。

注:作為指南,參見

ISO19011。

9.3

管理評審

最高管理者應按策劃的時間間隔評審質量管理體系,以確保其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評審策劃和實施時,應考慮變化的商業環境,并與組織的戰略方向保持一致。

管理評審應考慮以下方面:

a)以往管理評審的跟蹤措施

b)與質量管理體系有關的外部或內部的變更

c)質量管理體系績效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的趁勢和指標:

1)不符合與糾正措施

2)監視和測量結果

3)審核結果

4)顧客反饋

5)外部供方

6)過程績效和產品的符合性

d)持續改進的機會

管理評審的輸出應包括以下相關的決定:

a)持續改進的機會

b)對質量管理體系變更的需求

組織應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提供管理評審的結果及采取措施的證據。

10

持續改進

10.1

不符合與糾正措施

發生不符合時,組織應:

a)作出響應,適當時:

1)采取措施控制和糾正不符合

2)處理不符合造成的后果

b)評價消除不符合原因的措施的需求,通過采取以下措施防止不符合再次發生或在其他區域發生:

1)評審不符合

2)確定不符合的原因

3)確定類似不符合是否存在,或可能潛在發生

c)實施所需的措施

d)評審所采取糾正措施的有效性

e)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必要的修改

糾正措施應與所遇到的不符合的影響程度相適應。

組織應將以下信息形成文件:

a)不符合的性質及隨后采取的措施

b)糾正措施的結果

10.2

改進

組織應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適當時,組織應通過以下方面改進其質量管理體系、過程、產品和服務:

a)數據分析的結果;

b)組織的變更;

c)識別的風險的變更(見

6.1);

d)新的機遇;

組織應評價、確定優先次序及決定需實施的改進。

第二篇:ISO9001有六個必須要有的程序文件

ISO9001有六個必須要有的程序文件? 六個必須的程序文件

①4.2.3文件控制

②4.2.4記錄控制

③8.2.2內部審核

④8.3不合格品控制

⑤8.5.2糾正措施

⑥8.5.3預防措施

第三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哪些要形成文件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應包括:

a) 形成文件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b) 質量手冊;

c) 本標準所要求的形成文件和程序;

d) 組織為確保其過程的有效策劃、運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e) 本標準所要求的記錄(見4.2.4)。

(1) 主要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① 文件化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② 質量手冊。

③ ISO 9001標準明確規定要編制的程序文件,

共有6處:

a.4.2.3文件控制

b.4.2.4記錄控制

c.8.2.2內部審核

d.8.3不合格品控制

e.8.5.2糾正措施

f.8.5.3預防措施

④ 確保對過程進行有效管理而適當增加的書面文件,諸如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⑤ ISO 9001標準明確要求的記錄。

(3) 一般的書面程序

① 文件控制程序

② 記錄控制程序

③ 管理評審控制程序

④ 培訓控制程序(人力資源管理程序)

⑤ 質量策劃控制程序

⑥ 與顧客有關的過程控制程序

⑦ 設計和開發控制程序

⑧ 采購控制程序

⑨ 客戶財產控制程序

⑩ 生產和服務動作控制程序

? 設施、設備管理控制程序

? 工作環境管理控制程序

? 過程確認控制程序

? 產品的防護和交付控制程序

? 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程序

? 質量目標管理和統計技術應用控制程序

? 數據分析和應用控制程序

? 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 過程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 產品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

21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

22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

23內部質量審核程序 ○

24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

25持續改進控制程序 ○

26顧客滿意度評價程序

(4) 文件的存在形式 文件可存在于任何媒體,可以是紙張、照片、樣件、磁盤等形式。

(3) 文件的分類 ① 內部文件

a. 體系文件:質量手冊、程序文件、質量計劃、通用的管理性指導書等;

b. 職能部門的管理性文件:如營銷、采購、服務、培訓等各項管理活動

的規定,管理作業指導書;

c. 技術性文件:如設計圖樣、技術規范、采購文件、檢驗和試驗文件、

工藝文件、設備文件等;

d. 收集和報告數據或信息的表格。

② 外來文件

a. 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法律法規;

b. 顧客提供的圖樣要求;

c. 顧客、有關機構指定使用的表格,如報關用表格等。

4.2.4記錄控制

應建立并保持記錄,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證據。記錄應保持清晰、易于識別和檢索。應編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規定記錄的標識、貯存、保護、檢索、保存期限和處置所需的控制。

理解與實施要點

(1) 記錄的概念

闡明所取得的結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動的證據的文件稱為記錄。 證明產品符合性與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證據性文件被稱為質量記錄。 表格不是記錄,表格是規定性文件,當表格填寫了內容后,變為證據性文件,則稱為記錄。

(2) 記錄的設置 設置記錄的要求來自:

②ISO 9001標準要求;

② 程序文件、質量計劃及其他文件規定;

③ 特定證實、改進驗證、追溯的要求;

④ 相關方要求,記錄編制時,要目的明確、項目全面、填寫簡便、格式規范、整理方便。

(3) 記錄的作用

① 為要求得到滿足,為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進行提供客觀證據;

② 為有追溯性的場合提供證實;

③ 為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提供客觀證據。

(4) 記錄的范圍

記錄包括組織內部的,也有來自供應商、客戶及其他相關方(如海關)的。 在標準中凡是有“見4.2.4”的注釋處則一定要有記錄,標準共有19處出現這樣的要求。標準中要求的記錄共計21項。 除控制ISO 9001標準規定的記錄外,還應對根據需要增加的一些記錄進行控制。 重要的記錄有(注:帶*號者為ISO 9001標準指明的記錄):②管理評審記錄*(見ISO 9001之5.6.1)

② 人員教育、培訓、技能、經驗和鑒定記錄*(見ISO90016.2.2e)

③ 證實過程和產品符合性的記錄*(見ISO9001之 7.1d)

④ 產品要求評審及跟蹤措施記錄*(見ISO9001之7.2.2)

⑤ 設計輸入的記錄*(見ISO9001之7.3.2)

⑥ 設計評審結果及其跟蹤措施的記錄*(見ISO9001之7.3.4)

⑦ 設計驗證結果及其跟蹤措施的記錄*(見ISO9001之7.3.5)

⑧ 設計確認結果及其跟蹤措施的記錄*(見ISO9001之7.3.6)

⑨ 設計更改評審及其跟蹤措施的記錄*(見ISO9001之7.3.7)

⑩ 供應商評價及跟蹤措施的記錄*(見ISO9001之7.3.7)

? 過程確認記錄*(見ISO9001之7.4.1)

? 有追溯性要求的產品標識記錄*(見ISO9001之7.5.3)

? 顧客提供財產遺失、損壞和不適用等問題的記錄*(見ISO9001之7.5.4)

? 監視和測量裝置校準或檢定結果的記錄*(見ISO9001之7.6)

? 當無國家或國際校準標準時,應記錄用以校準測量設備的依據*(見ISO9001之7.6a) ? 內部審核記錄*(見ISO9001之8.2.2)

? 產品測量和監控記錄*(見ISO9001之8.2.4)

? 不合格品的記錄(包括讓步記錄)*(見ISO 9001之8.3)

? 糾正措施記錄*(見ISO 90018.5.2e)

? 預防措施記錄*(見ISO9001之8.5.3d) ○

21測量和監控設備偏離校準狀態后,對原測試結果的評價記錄*(見ISO9001之7.6) ○ 22設備、工裝驗收、保養記錄 ○

23產品緊急放行記錄,客戶投訴記錄,過程測量和監視記錄 ○

24內部審核中的糾正措施的跟蹤驗證記錄 ○

25文件分發記錄等。

(5) 記錄的表現形式 記錄以表格、文件形式較多,也包括磁帶、磁盤、照片等,后面幾

種形式的控制容易忽略,應引起注意。

(6) 記錄的要求 記錄應真實、準確、清晰,容易辯認。記錄不得隨意涂改,即使筆誤必

須更改時,也只能是劃線更改并在劃線處簽署更改者姓名。

(7) 記錄的管理 應制定記錄控制的文件化程序,程序中應就記錄的標識、貯存、保護、

檢索、保存期限和處理作出規定。

① 記錄的標識 如名稱標識、部門標識、編號標識、分類標識、重要程度標識、時間標識等。標識的繁簡程度,視具體情況而定。 記錄標識的目的是便于檢索,唯一可溯。凡能達到該目的的方法均可算為標識。

② 記錄的貯存 貯存的環境應能防潮、防火,防蛀等,應便于存取和檢索。

③ 記錄的保護 為了保護記錄,使其不丟失和損壞,應就記錄的收集、傳遞、歸檔、保管作出規定。如:

a. 規定記錄收集的渠道,收集的時間間隔,如日報、月報、季報、年報等。

b.記錄的發放人員應要求收件人在原件背后簽字,這樣便于查詢哪些部門收到了記錄。c. 記錄按流水號集依次排列存放。

d. 歸檔、保管方式應便于存取和查閱,為此應做好記錄的分類、編目工作等。④ 記錄的檢索 應規定記錄可以查閱的范圍(必要時,規定保密級別)、人員和手續,以防止無關人員查閱、非法調用、更換等。

⑤ 記錄的保存期限 應規定記錄的保存期限。規定記錄的保存期限時應考慮下列因素:a. 法律、法規及產品責任的有關要求。

b. 合同要求。

c. 產品的壽命周期/責任期/保修(質)期/有效期。

d. 設備報廢時間。

e. 人員在職時間。

f. 有效的追溯期。

g. 認證審核周期等。

⑥ 記錄的處理 對過了保存期的記錄,應規定銷毀的審批手續和執行方法,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文件控制程序:

記錄控制程序

環境因素識別評價控制程序

危害識別評價控制程

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信息溝通控制程序

管理評審控制程序

人力資源控制程序

生產設備管理控制程

與顧客有關過程控制程序

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

環境運行控制程序

安全運行控制程序

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

顧客滿意度測量控制程序

內部審核控制程序

產品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環境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安全績效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合規性評價程序

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數據分析控制程序

第四篇:管理規章制度與ISO9002質量體系文件目錄

完善的規章制度是提供規范化物業管理的基礎和準繩。深圳陽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積累二十余年物業管理經驗,運作著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1998年,公司導入ISO9002質量保證體系,作為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不斷補充和完善,為提高物業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此,我們摘錄出擬在新一代管理處運用的管理規章制度和ISO9002文件目錄,供招標工作小組各領導和專家審閱。

一、管理規章制度目錄

(一)公眾制度

1. 精神文明公約

2. 住戶服務指南手冊

3. 業主公約

4. 用戶手冊

5. 業主管理委員會章程

6. 樓宇裝修改建管理條例

7. 戶內安裝防盜窗花規定

8. 裝修人員管理規定

9. 住宅裝修驗收及違章處理規定

10. 安全用電、用水管理規定

11. 消防管理規定

12. 電梯乘客須知

13. 出入證管理規定

14. 人員物品進出管理規定

15. 智能停車場管理規定

16. 摩托車、自行車管理辦法

17. 限制養犬規定 18. 清潔衛生公約

19. 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實施辦法

20. 小區綠化管理規定

21. 商業網點管理規定

22. 健身房管理規定

23. 游泳池管理規定

24. 商鋪管理規定

25. 便民服務承諾制度

26. 有償便民服務項目一覽表

27. 體育活動場所公用設施管理制度

28. 安全防范系統使用辦法

(二)管理運作制度

1.物業前期參與管理制度

2.物業驗收管理規定

3.物業接管驗收規定

4.客戶入住管理規定

5.質量保證制度

6.鑰匙托管承諾書

7.房屋綜合維修管理辦法

8.維修服務承諾

9.治安管理規定

10.消防管理規定

11.消防設備管理制度

12.消防設施、安全標識管理規定

13.消防設施維修制度

14.突發事件處理規定

15.重點部位防火管理制度

16.臺風應急規程

17.安管員管理規定 18.安管員交接班制度

19.智能監控中心值班制度

20.智能化系統使用管理規定

21.智能化設施使用管理規定

22.智能化系統維修、養護規定

23.管理處閉路監視系統操作規程

24.背景音響系統操作規程

25.有線電視和智能化網絡管線使用管理規定

26.室內安防報警系統及遠程抄表系統保養規程

27.管理處安全工作守則

28.管理處工作制度

29.管理處例會制度

30.24小時值班制度

31.管理處主任巡查制度

32.各類信息收集反饋規定

33.回訪制度

34.公共設施日常保養規定 35.房屋修繕制度

36.房屋外觀附屬設施管理規定

37.房屋本體設施日常巡檢規定

38.房屋本體附屬設施日常巡檢規定

39.房屋薰こ坦芾砑把布旃娑?br>40.房屋設施安全管理規定

41.配電房管理規定

42.電梯管理規定

43.電梯機房管理制度

44.管理處電梯值班檢查制度

45.電梯安全操作規程

46.電梯維修保養工作規程

47.電梯緊急事故處理規程

48.環境綠化管理規定 49.園林綠化管理規定

50.綠化養護工作制度

51.園林綠化管理流程

52.綠化養護工作制度

53.垃圾中轉站清潔制度

54.垃圾收集處理規程

55.社區文化管理制度

56.社區文化活動開展流程

57.居民文化活動組織管理規定

58.社區文化活動計劃

59.重大參觀考察活動規定

60.小區宣傳欄管理制度

61.宣傳欄及小區標語管理規定

62.管理處人員文明服務準則

63.員工行為規范

64.客戶投訴處理制度

65.財務管理制度

66.收費管理制度

67.財務公開監督制度

68.現金管理制度

69.本體維修基金管理使用、續籌管理規定

70.支票、票據管理制度

71.會計核算制度

72.稅收管理規定

73.業務收入管理制度

74.工作人員著裝規定

75.員工考勤制度

76.關于用工和辭工的規定

77.計算機系統管理制度

78.檔案管理制度 79.廣告招牌管理規定

80.合同簽訂管理規定

81.小區經費管理制度

(三)內部管理崗位職責

1. 管理處主任崗位職責

2. 智能監控中心主管崗位職責

3. 調度員崗位職責

4. 小區事務主管崗位職責

5. 會計崗位職責

6. 出納員崗位職責

7. 管理員崗位職責

8. 電腦操作員崗位職責

9. 社區文化服務員崗位職責

10. 商鋪主管崗位職責

11. 商鋪服務員崗位職責

12. 弱電工程師崗位職責

13. 水電維修工崗位職責

14. 房屋維修工崗位職責

15. 保潔員崗位職責

16. 綠化工崗位職責

17. 安保班長崗位職責

18. 安管員崗位職責

19. 安管巡邏員崗位職責

20. 安管員門衛崗位職責

21. 安管宿舍衛生值日員職責

22. 消防員崗位職責

23. 停車場管理員崗位職責

(四)員工考核程序及標準

1.員工績效考核程序

2.員工月度考核標準

ISO9002質量體系文件目錄

(一) 質量手冊內容目錄

1.手冊封面(批準頁) 2.質量手冊目錄

3.質量手冊說明

4.質量手冊發放控制頁

5.質量手冊修改頁

6. 術語

7.陽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簡介

8.質量方針和目標

9.組織機構及職責權限

10.質量體系要素

11.管理職責

12.質量體系

13.合同評審

14.設計控制(本公司無此項)

15.文件和資料控制

16.采購

17.顧客提供產品的控制

18.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

19.過程控制

20.檢驗和試驗

21.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控制 22.檢驗和試驗狀態

23.不合格品的控制

24.糾正和預防措施

25.搬運、儲存、包裝、防護和交付

26.質量記錄的控制

27.內部質量審核

28.培訓

29.服務

30.統計技術

(二)程序文件目錄清單

1.管理評審程序

2.物業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3.合同/標書評審程序

4.文件與資料控制程序

5.物品采購控制程序

6.服務采購控制程序

7.業主提供的產品控制程序

8.物業管理服務標識和可追溯性程序

9.服務過程控制程序

10.分承包服務項目控制程序

11.服務工作計劃控制程序

12.物品管理程序

13.設備管理程序

14.應急情況的處理程序

15.采購物品的驗證控制程序

16.服務質量的評價控制程序

17.檢驗、測量和實施設備控制程序 18.檢驗狀態控制程序

19.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0.不合格服務控制程序

21.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

22.業主(住戶)投訴處理程序

23.物品搬運、貯存、防護和交付程序

24.質量記錄控制程序

25.內部質量審核程序

26.員工培訓程序

27.信息反饋控制與服務程序

28.統計技術應用程序

(三)作業指導書

(1) 管理處內部運作管理規程

(2) 房屋及公共場地管理工作手冊

(3) 供配電管理工作手冊

(4) 給排水設備管理工作手冊

(5) 制冷設備管理工作手冊

(6) 電梯管理工作手冊

(7) 安全消防管理工作手冊

(8) 智能設備管理工作手冊

(9) 房屋(設施)養護和修繕工作手冊

(10)安全保衛工作手冊

(11)《環境管理工作手冊》之清潔工作手冊

(12)《環境管理工作手冊》之綠化工作手冊

(四)ISO9002質量體系記錄目錄清單

1.物業合同簽署記錄 2.合同評審記錄

3.物業接管項目資料記錄

4.驗收交接表

5.驗收樓宇缺陷整改表

6.安全檢查記錄

7.整改通知書

8.消防設備清單

9.消防演習報告

10.消防器材卡

11.消防設備檢查保養表

12.消防值班記錄

13.消防報警處理記錄

14.入伙通知書

15.住戶登記表

16.退租清單

17.保安值班記 錄

18.保安哨位巡查記錄表

19. 警械警具配備登記表

20.出入證件辦理登記表

21.物品搬運放行單

22.保安排班表

23.保安員月訓練表24.水池、水箱情況登記

25.水泵運行記錄

26.機電設備月檢表

27.變配電運行記錄表

28.發電機試機記錄

29.抄表單

30.空調運行記錄

31.電梯檢查表 32.清潔工工作考評表

33.消殺藥品投放記錄

34.綠化工作記錄表

35. 綠化工作考評表

36. 裝修改進申報表

37. 裝修巡檢記錄

38. 臨時施工證發放記錄

39. 出入證件

40. 公用設施登記表

41. 公用設施完好率統計表

42. 郵件發放登記表

43. 停車場檢查登記表

44. 停車場車輛出入登記表

45. 維修單

46. 維修記錄

47. 設備完好率統計

48. 工程項目審批表

49. 工程驗收結算表

50. 大修項目計劃表

51. 標識登記清單

52. 應急情況處理記錄

53. 社區文化活動計劃表

54. 社區文化活動記錄表

55. 管理費交費記錄

56. 付款通知書

57. 未交費處理報告

58. 物品需求計劃表

59. 物品采購計劃表

60. 物品入庫驗收記錄

61. 分供應調查評價表 62. 合格分供應名單

63. 分供應評審表

64. 分包項目質量檢查記錄

65. 庫房物品盤點清單

66. 發料單

67. 文件主清單

68. 文件發放記錄

69. 文件修改申請表

70. 外來文件登記表

71. 文件呈批傳閱表

72. 傳真登記表

73. 機電設備臺帳

74. 設備卡

75. 計量設備檢驗記錄

76. 考評記錄

77. 考評總結報告

78. 內部質量審核計劃

79. 內部質量審核檢查表

80. 不合格報告

81. 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報告

82. 住戶意見調查表

83. 住戶意見分析處理表

84. 住戶投訴登記表

85. 住戶投訴處理表

86. 管理評審計劃

87. 管理評審報告

88. 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

89. 培訓計劃

90. 培訓檔案記錄

第五篇:ISO9000與ISO9001

關于ISO9000與ISO9001的區別

1.什么是ISO9001?

ISO9001是ISO9000族標準所包括的一組質量管理體系核心標準之一。ISO9000族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制定的國際標準。ISO9001用于證實組織具有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適用法規要求的產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進顧客滿意。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擴大和日益國際化,為提高產品的信譽、減少重復檢驗、削弱和消除貿易技術壁壘、維護生產者、經銷者、用戶和消費者各方權益,這個第三認證方不受產銷雙方經濟利益支配,公證、科學,是各國對產品和企業進行質量評價和監督的通行證;作為顧客對供方質量體系審核的依據;企業有滿足其訂購產品技術要求的能力。凡是通過認證的企業,在各項管理系統整合上已達到了國際標準,表明企業能持續穩定地向顧客提供預期和滿意的合格產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公司以顧客為中心,能滿足顧客需求,達到顧客滿意,不誘導消費者。

2.什么是ISO9000?ISO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意為“國際標準化組織”。因此,綜合起來講,ISO9000是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國際標準,是一套出色的指導文件。其本質是一套闡述質量體系的管理標準2000版ISO9000族標準簡介

1.ISO9000族標準的歷史沿革

·1987版ISO9000族標準

·1994版ISO9000族標準

·2000版ISO9000族標準

2. 核心標準:

·ISO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本原則和術語

·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ISO9004:2000質量管理體系——業績改進指南

·ISO19011:2000質量和環境審核指南

3.八項質量管理原則

·以顧客為中心

·領導作用

·全員參與

·過程方法

·管理的系統方法

·持續改進

·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

·互利的供方關系

ISO9000不是指一個標準,而是一族標準的統稱。 “ISO9000族標準”指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國際標準。 什么叫TC176呢?TC176即ISO中第176

個技術委員會,全稱是“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1987年更名為“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TC176專門負責制定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的標準。

ISO/TC176早在1990年第九屆年會上提出的《90年代國際質量標準的實施策略》中,即確定了一個宏偉的目標:“要讓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標準,為提高組織的運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增進國際貿易,促進全球的繁榮和發展; 使任何機構和個人,可以有信心從世界各地得到任何期望的產品,以及將自己的產品順利銷往世界各地。”

為此,ISO/TC176決定按上述目標,對1987版的ISO9000族標準分兩個階段進行修改:第一階段在1994年完成,第二階段在2000年完成。

1994版ISO9000標準已被采用多年,其中如下三個質量保證標準之一通常被用來作為外部認證之用:

1. ISO9001:1994《質量體系 設計、開發、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用于自身具有產品開發、設計功能的組織;

2. ISO9002:1994《質量體系 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用于自身不 具有產品開發、設計功能的組織;

3.ISO9003:1994《質量體系 最終檢驗和試驗的質量保證模式》,用于對質量保證能力要求相對較低的組織。

注:ISO9001:1994標準將質量體系劃分為20個要素(即標準中的“質量體系要求”)來進行描述,ISO9002標準比ISO9001標準少一個“設計控制”要素。

2000年12月15日,2000版的ISO9000族標準正式發布實施,2000版ISO9000族國際標準的核心標準共有四個:

1、ISO9000:2000 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

2、ISO9001:2000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3、ISO9004:2000 質量管理體系——業績改進指南;

4、ISO19011:2000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審核指南。

上述標準中的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通常用于企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并申請認證之用。它主要通過對申請認證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提出各項要求來規范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主要分為五大模塊的要求,這五大模塊分別是:質 量管理體系、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實現、測量分析和改進。其中每個模塊中又分有許多分條款。 隨著2000版標準的頒布,世界各國的企業紛紛開始采用新版的ISO9001:2000標準申請認證。國際標準化組織鼓勵各行各業的組織采用ISO9001:2000標準來規范組織的質量管理,并通過外部認證來達到增強客戶信心和減少貿易壁壘的作用

ISO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

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

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

ISO9001是ISO9000族標準所包括的一組質量管理體系核心標準之一。ISO9000族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

ISO/Tc176(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制定的國際標準。

ISO9000實施意義

ISO9000標準非常全面,它規范了企業內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交付的所有過程,涉及到企業內從最高管理層到最基層的全體員工。它適用于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地區共同的理解。ISO9000標

準即是當前國際國內貿易往來及合作中,被作為相互認可的技術基礎和確認質量保證能力的依據。

企業推行ISO9000,可以做到:“人人有職責、事事有程序、作業有標準、體系有監督、不良有糾正”。

·與國際接軌,展示國際公認標志

·提升企業形象,增強顧客信任

·提高企業自身管理水平,改善公眾關系

·激勵員工士氣

·提高員工的品質意識,建立組織文化

·減少不良率及顧客投訴

·保證產品質量成為其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信道

·降低成本增加利潤

·提高顧客滿意度及可信度

·符合市場需求,滿足客戶對認證的要求

·增加企業獲得優惠信貸和保險政策的機會

·促進企業良性和長期發展

3.什么是ISO14000

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繼ISO9000標準之后推出的又一個管理標準。該標準是由ISO/TC207的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制定,有14001到14100共100個號,統稱為ISO14000系列標準。該系列標準融合了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在環境管理方面的經驗,是一種完整的、操作性很強的體系標準,包括為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環境方針所需的組織結構、策劃活動、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其中ISO14001是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的主干標準,它是企業建立和實施環境管理體系并通過認證的依據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國際標準,目的是規范企業和社會團體等所有組織的環境行為,以達到節省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目的。

ISO14000系列標準的用戶是全球商業、工業、政府、非贏利性組織和其他用戶,其目的是用來約束組織的環境行為,達到持續改善的目的,與ISO9000系列標準一樣,對消除非關稅貿易壁壘即"綠色壁壘",促進世界貿易具有重大作用。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cad表格轉excel工具下一篇:年度總結和下一年度計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