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安徽省國土資源廳

2022-07-01

第一篇:安徽省國土資源廳

安徽省國土資源廳文件

皖國土資„2009?36號

關于開展2008年度全省耕地

占補平衡考核工作的通知

各市國土資源局:

為全面掌握各地耕地占補平衡情況,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年度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工作的有關規定,現就2008年度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工作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考核范圍 凡是在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間已完成補充耕地的所有依法批準的建設用地項目。列入本年度耕地占補平衡考核范圍進行考核。

二、考核內容 按照《耕地占補平衡考核辦法》的要求,主要考核補充耕地資金落實情況、項目掛鉤情況和補充耕地數量與

-1- 質量情況。為使考核更客觀、合理和易操作,全面掌握建設用地項目耕地占補平衡情況,2008年度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內容進一步細化為八個方面,即考核補充耕地資金落實、項目掛鉤、補充耕地項目管理、項目驗收、補充耕地數量、質量、土地變更調查或登記以及補充耕地方案執行情況等,分項考核,按權重評分,進行分數匯總(《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具體內容及評分標準》見附件1)。

三、考核方法 采取省級檢查評分和市級自查評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即省廳對省轄市已批準的單獨選址和分批次建設用地項目各按10%的比例進行抽查及評分,省轄市國土資源局對本行政區內納入年度考核的占補平衡項目逐一進行自查評分,項目自查資料作為抽查備查資料。

四、考核步驟

(一)清理考核項目。省轄市國土資源局要認真清理納入本年度考核范圍的建設用地項目(跨省轄市行政區域的項目列入各所在市考核范圍),按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建立建設項目用地占補平衡掛鉤統計制度的通知》(皖國土資„2008?346)要求,規范整理2008年建設用地項目占補平衡掛鉤臺帳,收集整理考核項目資料,及時部署考核工作。

(二)組織自查。省轄市國土資源局應按照占補平衡項目考核內容和評分標準組織對本行政區域內考核項目進行全面自查,逐個項目考核評分;如實填寫《年度建設用地項目補充耕地考核表》(占補項目不在同一省轄市行政區域內的,無法填寫相關內容的,在考核表備注欄中說明,-2- 見附件2)、《年度耕地占補平衡考核情況匯總表》(見附件3);認真核對建設項目占用耕地面積及補充耕地面積應與土地變更調查相關數據;整理完善上述自查資料,并作為考核備查資料。

(三)省級檢查。省廳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工作”的要求組織檢查,檢查項目按10%的比例由省廳隨機抽取,提前3天在省廳網上公布。計劃從2009年3月上旬起利用10天左右時間、組成4個檢查組開展檢查。所有被抽查的項目,均由檢查組按《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具體內容及評分標準》進行評分,并填寫抽查項目《年度建設用地項目補充耕地考核表》和《年度耕地占補平衡考核情況匯總表》(見附件3),以抽查項目的平均得分作為該市本年度占補平衡工作考核得分,并予以通報。

四、考核成果 各市國土資源局應于2008年2月28日前將占補平衡考核工作成果報省廳(紙質材料、電子文檔各1份),其中包括:

(一)市國土資源局2008年度占補平衡考核工作報告。所提交的年度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工作報告,應包括考核工作的組織、耕地占補平衡有關制度的建立和執行、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等情況,以及今后加強耕地占補平衡管理的對策措施等;

(二)所有考核項目的《年度耕地占補平衡考核情況匯總表》(見附件3)和《年度建設用地項目補充耕地考核表》(見附件2,作為表3的附件);

(三)其他有關說明材料。

五、有關要求

(一)認真組織考核工作。耕地占補平衡考核是耕地保護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實現耕地保護目標的重要舉措。

-3- 各級國土資源部門都要高度重視、認真部署、加強領導,積極為考核工作提供條件;安排必要的業務骨干和工作經費,確??己斯ぷ黜樌M行;堅持考核工作客觀、公正,如實填報考核情況,確??己私Y果真實可信。

(二)嚴格執行考核標準。各地要嚴格按照《考核辦法》的有關規定和本通知的要求組織考核,無論是自查評分還是抽查考評,都要認真執行細化后的考核內容和標準,充分利用土地變更調查的基礎圖件和相關資料進行核實,客觀評價建設用地項目耕地占補平衡有關情況。省廳將加強監督檢查,嚴格把關,確??己速|量。一旦發現敷衍了事、弄虛作假的,要限期整改或重新考核。

(三)確??己斯ぷ鬟M度。在當前土地管理工作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各地要妥善安排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工作,注意與年度土地變更調查等相關工作的結合和銜接,擬定好工作計劃,把握好工作進度,確保按規定時間向省廳提交考核成果。

附件:1. 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具體內容及評分標準

2. 年度建設用地項目補充耕地考核表

3. 年度耕地占補平衡考核情況匯總表

二○○九年二月九日

-4-

附件: 1.附件一 2.附件二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九日

主題詞:錄入主題詞

抄送: 錄入抄送單位。 錄入印發單位

2000年12月28日印發

-5-

第二篇:安徽省國土資源廳文件

皖國土資„2009?36號

關于開展2008全省耕地

占補平衡考核工作的通知

各市國土資源局:

為全面掌握各地耕地占補平衡情況,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工作的有關規定,現就2008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工作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考核范圍 凡是在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間已完成補充耕地的所有依法批準的建設用地項目。列入本耕地占補平衡考核范圍進行考核。

二、考核內容 按照《耕地占補平衡考核辦法》的要求,主要考核補充耕地資金落實情況、項目掛鉤情況和補充耕地數量與

-1- 質量情況。為使考核更客觀、合理和易操作,全面掌握建設用地項目耕地占補平衡情況,2008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內容進一步細化為八個方面,即考核補充耕地資金落實、項目掛鉤、補充耕地項目管理、項目驗收、補充耕地數量、質量、土地變更調查或登記以及補充耕地方案執行情況等,分項考核,按權重評分,進行分數匯總(《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具體內容及評分標準》見附件1)。

三、考核方法 采取省級檢查評分和市級自查評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即省廳對省轄市已批準的單獨選址和分批次建設用地項目各按10%的比例進行抽查及評分,省轄市國土資源局對本行政區內納入考核的占補平衡項目逐一進行自查評分,項目自查資料作為抽查備查資料。

四、考核步驟

(一)清理考核項目。省轄市國土資源局要認真清理納入本考核范圍的建設用地項目(跨省轄市行政區域的項目列入各所在市考核范圍),按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建立建設項目用地占補平衡掛鉤統計制度的通知》(皖國土資„2008?346)要求,規范整理2008年建設用地項目占補平衡掛鉤臺帳,收集整理考核項目資料,及時部署考核工作。

(二)組織自查。省轄市國土資源局應按照占補平衡項目考核內容和評分標準組織對本行政區域內考核項目進行全面自查,逐個項目考核評分;如實填寫《建設用地項目補充耕地考核表》(占補項目不在同一省轄市行政區域內的,無法填寫相關內容的,在考核表備注欄中說明,-2- 見附件2)、《耕地占補平衡考核情況匯總表》(見附件3);認真核對建設項目占用耕地面積及補充耕地面積應與土地變更調查相關數據;整理完善上述自查資料,并作為考核備查資料。

(三)省級檢查。省廳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工作”的要求組織檢查,檢查項目按10%的比例由省廳隨機抽取,提前3天在省廳網上公布。計劃從2009年3月上旬起利用10天左右時間、組成4個檢查組開展檢查。所有被抽查的項目,均由檢查組按《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具體內容及評分標準》進行評分,并填寫抽查項目《建設用地項目補充耕地考核表》和《耕地占補平衡考核情況匯總表》(見附件3),以抽查項目的平均得分作為該市本占補平衡工作考核得分,并予以通報。

四、考核成果 各市國土資源局應于2008年2月28日前將占補平衡考核工作成果報省廳(紙質材料、電子文檔各1份),其中包括:

(一)市國土資源局2008占補平衡考核工作報告。所提交的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工作報告,應包括考核工作的組織、耕地占補平衡有關制度的建立和執行、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等情況,以及今后加強耕地占補平衡管理的對策措施等;

(二)所有考核項目的《耕地占補平衡考核情況匯總表》(見附件3)和《建設用地項目補充耕地考核表》(見附件2,作為表3的附件);

(三)其他有關說明材料。

五、有關要求

(一)認真組織考核工作。耕地占補平衡考核是耕地保護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實現耕地保護目標的重要舉措。

-3- 各級國土資源部門都要高度重視、認真部署、加強領導,積極為考核工作提供條件;安排必要的業務骨干和工作經費,確??己斯ぷ黜樌M行;堅持考核工作客觀、公正,如實填報考核情況,確??己私Y果真實可信。

(二)嚴格執行考核標準。各地要嚴格按照《考核辦法》的有關規定和本通知的要求組織考核,無論是自查評分還是抽查考評,都要認真執行細化后的考核內容和標準,充分利用土地變更調查的基礎圖件和相關資料進行核實,客觀評價建設用地項目耕地占補平衡有關情況。省廳將加強監督檢查,嚴格把關,確??己速|量。一旦發現敷衍了事、弄虛作假的,要限期整改或重新考核。

(三)確??己斯ぷ鬟M度。在當前土地管理工作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各地要妥善安排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工作,注意與土地變更調查等相關工作的結合和銜接,擬定好工作計劃,把握好工作進度,確保按規定時間向省廳提交考核成果。

附件:1. 耕地占補平衡考核具體內容及評分標準

2. 建設用地項目補充耕地考核表

3. 耕地占補平衡考核情況匯總表

二○○九年二月九日

-4-

附件: 1.附件一 2.附件二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九日

主題詞:錄入主題詞

抄送: 錄入抄送單位。 錄入印發單位

2000年12月28日印發

-5-

第三篇:安徽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加強臨時用地管理的通知

皖國土資„2010?119號

各市、縣國土資源局:

為合理節約利用土地資源,規范臨時用地行為,保護土地所有人、使用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土地復墾規定》、《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現就加強全省臨時用地管理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臨時用地的范圍

(一)生產建設項目臨時用地,包括設置的臨時攪拌站、預制場、材料堆放場、生產施工道路和其他臨時工棚用地;生產建設過程中臨時性的取土、取石、棄土棄渣用地和架設地上線路、敷設地下管線、地下工程所需臨時使用的土地。

(二)地質勘察過程中需要對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勘測所需使用的土地。

(三)礦山企業開采小型礦產以及零星分散資源,所需臨時使用的土地。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臨時用地。

下列土地一般不得作為臨時用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基本農田、城市規劃道路路幅用地、城市廣場等公用設施和綠化用地、居民住宅區內的公共用地、文物保護單位內的土地、公路及通信管線控制范圍內的土地,永久性易燃易爆危險品倉庫、電力設施、測量標志、氣象探測環境等保護區范圍內的土地,其他不宜臨時使用的土地。

二、臨時用地的期限

臨時用地期限一般不超過2年。國家和省重點建設項目工期較長確實需要延長期限的,須按有關規定程序辦理延期用地手續。

三、臨時用地的申報審批

(一)臨時用地申請。臨時用地使用單位向所在地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下列材料:

1、臨時用地申請書。

2、臨時用地協議書。

3、經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審查通過的土地復墾方案。

4、1:10000土地利用現狀圖(用紅線標注臨時用地的位置和范圍)。

5、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

6、城市規劃區內臨時用地或者臨時使用林地的,應當分別提交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文件。

7、生產建設項目批準(或核準、備案)文件。

8、其他規定的材料。 臨時用地協議書由臨時用地單位與被使用土地的使用權人簽訂。臨時使用未確定使用權國有土地的,由臨時用地單位與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簽訂臨時用地協議;臨時使用已確定使用權國有土地的,由臨時用地單位與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和國有土地使用權人簽訂臨時用地協議;臨時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的,由臨時用單位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臨時用地協議。

臨時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組織土地復墾方案編報和審查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81號)的要求,編制土地復墾方案,對可能因挖損、塌陷、占壓等原因破壞的土地范圍、面積、地類和程度等進行科學合理預測,提出土地復墾的技術路線和方法,明確土地復墾的時間,落實土地復墾費用措施等。

(二)審查審批。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臨時用地申請資料齊全并符合規定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給予審批。臨時用地申請不符合規定的,不予批準,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嚴格控制臨時用地占用基本農田。國家和省批準的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確需臨時占用基本農田的,須報經省國土資源廳審查同意后,由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履行審批手續。

(三)提供土地。臨時用地經批準后,臨時用地單位按約定支付臨時用地補償費用后,由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土地權利人實地劃定臨時用地范圍,提供臨時用地。

四、臨時用地的補償。臨時用地單位應按照臨時用地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規定對被用地單位和農戶進行補償,有關補償內容應明確寫入臨時用地協議,并按協議約定支付相關費用。

(一)臨時用地的補償,參照當地征收土地的統一年產值或青苗補償有關標準執行。

(二)臨時用地需占用建(構)筑物及其他附著物的,參照所在地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有關征地拆遷補償標準給予補償。

五、落實土地復墾責任

按照“誰破壞、誰復墾”的原則,臨時用地單位為土地復墾法定義務人,必須對破壞土地承擔復墾責任和義務。

臨時用地期滿后,臨時用地單位應當在一年內落實土地復墾責任,包括清理地上建筑物、建筑垃圾、平整土地、恢復土地種植條件等。復墾后的土地必須達到復墾標準,并經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臨時使用的耕地不能恢復原用途的,應當由臨時用地單位按永久性用地予以補償,其補償標準按省政府公布征地補償標準執行,并補充與占用耕地(含園地)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耕地;臨時用地單位不能補充耕地(含園地)的,按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由所在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補充與占用耕地(含園地)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耕地。涉及臨時占用基本農田不能恢復原標準的,還應當補劃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基本農田,所需費用由臨時用地單位承擔。

六、臨時用地管理要求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臨時用地管理工作,切實做到依法管理、有序使用、補償到位、及時供地。

(一)高效快捷辦理有關手續。對報件材料齊全的臨時用地,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確保臨時用地單位能夠及時使用土地。對工作人員在臨時用地審查、報批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吃拿卡要的,按有關規定處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二)必須堅持節約用地。臨時用地單位要對臨時用地的位置、面積、期限和破壞程度等進行科學論證,把好臨時用地選址關,盡量控制或減少臨時用地對土地資源不必要的破壞,盡可能地選擇使用未利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嚴防和杜絕項目建設單位隨意使用或擴大臨時用地的規模。

(三)嚴格用途管制。對批準使用的臨時用地,用地單位不得改變臨時用地的批準用途,不得在臨時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否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

未經批準占用土地臨時使用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有關規定依法處理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安徽省國土資源廳轉發國土資源部關于規范建設項目壓覆礦產資源審批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國土資源廳轉發國土資源部關于規范建設項目壓覆礦產資源審批工作的通知

欄目:礦產資源儲量管理法規發布日期:2003-07-16[雙擊自動滾屏]

皖國土資(2001)21號

各省轄市地礦局、土地局(國土資源局):

現將國土資源部《關于規范建設項目壓覆礦產資源審批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0]386號)轉發給你們,并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要求,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嚴格按照《關于開展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1999]15號)文件要求,實行分級管理,切實加強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工作,在工程建設可行性研究階段:

各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要求建設單位必須到所在地地礦行政主管部門了解擬建工程用地礦產資源分布情況:由地礦行政主管部門出其是否壓礦證明文件或材料,是否壓礦的證明文件或材料作為建設用地報件的必各材料。

二、建設單位在提請地礦行政主管部門對擬建工程用地是否壓礦進行行審查時,應提交帶地理坐標、比例尺為l:1萬?1:10萬的建設項目工程位置圖或線路圖。

三、對于跨行政區域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分別提請工程所涉及行政區域地礦行政主管部門予以初審,再向上級地礦行政主管部門報審或出具證明材料。

四、擬建工程確需壓礦的,必須請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壓覆礦床評估和認定,并到省廳辦理壓覆儲量登記手續。

附:

關于規范建設項目壓覆礦產資源審批工作的通知

國土資發[2000)38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目國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局) :

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確保用地建設項目的正常進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管理法》的規定,對建設項目壓覆礦產資源的審查、審批等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凡是準備建設鐵路、公路、工廠、水庫、輸油管道、輸電線路和各種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的,建設早位必須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了解擬建工程所在地區的礦產資源分布和開采情況,各省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向建設單位提供建設項目范圍內資源分布情況和礦業權設立情況。

二、壓覆礦產資源是指因建設項目實施后導致礦產資源不能開發利用。但是

建設項目與礦區范圍重疊而不影響礦產資源正常開采的,不作壓覆處理。

三、重要礦產資源是指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附錄中34個礦種的礦床規模在中型以上的礦產資源。

四、需要壓覆重要礦產資源的建設項目.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建設單位提出壓覆重要礦產資源申請,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審查,出具是否壓覆重要礦床證明材料或壓覆重要礦床的評估報告,報國土資源部批準。

需要壓覆非重要礦產資源的建設項目,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建設單位應提出壓覆非重要礦產資源申請。由礦產地所在行政區的縣級以上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中查,出具是否壓覆非重要礦床證明材料或壓覆非重要礦床的評估報告,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準。

五、經批準可壓覆礦產資源的建設項目,在其范圍內有關礦權的,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由建設單位與采礦權人簽訂補償嘗協議并報批準壓覆的部門備案,采礦權人應及時到原發證機關辦理相應的礦區范圍變更手續。

第五篇:安徽省物價局、財政廳、國土資源廳

關于規范征地管理費有關問題的通知

皖價房[2002]47號

各市物價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土地局):

為加強征地管理工作,規范征地管理收費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家計委、財政部關于全面整頓住房建設收費取消部分收費項目的通知》(計價格[2001]585號)精神,現就規范我省征地管理收費等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征地管理費是指土地管理部門,采用包干方式統一負責組織、辦理各類建設項目征用(含劃撥、使用。下同)土地事務時,按征地費總額的一定比例向用地申請單位收取的管理性費用。

二、征地管理費只能在征地工作中收取。只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負責征地工作的,不得收取征地管理費。征地管理費由批準建設用地一級人民政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批準用地前收取。

三、征地包干分為全包方式、半包方式和單包方式。具體包干的內容按原國家物價局、財政部《征地管理費暫行辦法》的規定執行。

四、征地管理費以征地費總額為基數計算繳納。征地費總額應包括土地補償費(含耕地開墾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地上地下附著物補償費等。全包方式征地中發生不可預見情況,可收取不可預見費用,但不得超過征地費用前四項之和的3%,其中涉及住房建設的,如發生不可預見情況,收取的不可預見費用不得超過征地費用前四項之和的2%。如出現特殊情況,可由負責征地的單位向用地單位按實計收。

五、征地管理費的收費標準:

1、征用土地和補辦征地手續(同時負責征地工作)。

實行全包征地方式的,按征地費用總額的4%收取,其中涉及住房建設的按2.8%收取;實行半包征地方式的,按征地費用總額的2.5%收取,其中涉及住房建設的按1.8%收取;實行單包征地方式的,按征地費用總額的2%收取,其中涉及住房建設的按1.4%收取。

2、無償劃撥國有荒山荒地的,征地管理費按以下標準收?。?/p>

省轄市范圍內1.00元/M2;縣(市)所轄鎮或街道范圍內0.8元/ M2,其他范圍內0.6元/ M2。涉及住房建設的按上述標準的70%征收。

六、鄉鎮(村)建設用地參照征用土地管理費的標準收取(不含農民建房)。

七、征地管理費的減免范圍:

1、黨政機關辦公用地和軍事設施用地;

2、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中小學校、幼兒園、福利院、敬老院、孤兒院、婦幼保健院等非經營性用地;

3、免稅殘疾人企業經營用地;

4、搶險救災使用土地。

經濟適用住房按照涉及住房建設的標準減半收取。

八、征地管理費以實際發生的征地總額為基數計算,實際征地總費用不得低于《土地管理法》規定的最低標準。征地管理費的最低計費基數,由省物價局、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另行制定。

九、征地管理費主要用于土地管理部門在征用土地過程中的各項支出,如組織現場宣傳、地籍調查、實地勘察、測繪;組織征地補償登記;制訂和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調處土地權屬糾紛;組織拆遷安置等。征地管理費的使用辦法仍按有關規定執行。

十、各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及時到物價部門辦理《行政事業性收費許可證》變更手續,實行亮證收費,公開收費項目和標準。收費時使用省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票據。收入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管理,并主動接受物價、財政等部門的監督。

十一、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二00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作風整改方案下一篇:愛國主義讀書教育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