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汪曾祺寫吃的文章

2022-08-04

第一篇:汪曾祺寫吃的文章

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蘇省高郵市,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 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2] 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3] 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2] 人物關系

糾錯

西南聯大的“壞學生”

汪曾祺(1920年—1997年),江蘇高郵人,曾就讀于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師從沈從文等。新中國成立前當過中學教員、歷史博物館職員。后在北京做編輯工作;寫過劇本,參與過《沙家浜》的修改和定稿;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作上頗有成就。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文筆中有許多“暗功夫”更多

西南聯大學制四年,他卻讀了五年,因為體育和英語不及格,留了一年。汪曾祺不用功,喜歡到處逛,泡茶館,可不愛上課。他是個夜貓子,晚上在圖書館或茶館讀書,白天睡覺。在西南聯大,汪曾祺開始寫作。這是他人生方向的開始,注定了這一生將成為一個作家。 那些不能忘的昆明記憶更多

1997年3月,汪先生去世前兩個月,又寫了散文《貓》;小說、繪畫和散文,三種不同的表現方式,但只有一個指向:昆明的記憶。不同的年歲,不同心境。 內容整理 微信紅包頭條

中文名 汪曾祺 國

籍中國

族 漢族 出生地中國、江蘇省高郵市

出生日期 1920年(庚申年)3月5日 逝世日期 1997年5月16日 職

業散文家、戲劇家 、小說家

畢業院校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

主要成就小說被視為詩化小說

《大淖記事》獲全國短篇小說獎

《沙家浜》深受觀眾的喜愛

代表作品 《受戒》《沙家浜》《大淖記事》 《黃油烙餅》《葡萄月令》

目錄

1 人物生平 ? 求學經歷 ? 解放前夕 ? 解放時期 ? 晚年歲月 2 主要作品 3 文學特點 ? 散文寫作 ? 小說寫作 4 家世成員 5 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求學經歷

1925年,汪曾祺入高郵縣立第五小學幼稚園學習。1926年秋,汪曾祺入縣立第五小學讀書。 1932年秋、汪曾祺小學畢業考入高郵縣初級中學讀書。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今江蘇省江陰市)南菁中學讀高中。

1937年,日本人占領了江南,江北告急。正讀高鍋爐板中二年級的汪曾祺不得不告別南菁中學,并輾轉借讀于淮安中學、私立揚州中學以及鹽城臨時中學,這些學校的教學秩序都因戰爭而打亂。汪曾祺就這樣勉強讀完中學。后戰事日緊,汪曾祺隨祖父、父親到離高郵城稍遠的一個村莊的小庵里避難半年,他在小說《受戒》里描寫過這個小庵。 1939年夏,汪曾祺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 大學期間,汪曾祺與同學創辦校內的《文聚》雜志,并不斷在雜志上發表詩歌、小說。 解放前夕

1944年,為生活計,汪曾祺在昆明北郊觀音寺的一個由聯大同學辦的“中國建設中學”當教師,在兩年的教學期間,汪曾祺寫了小說《小學校的鐘聲》,重寫小說《復仇》。后由沈從文推薦給鄭振鐸在上海主辦的《文藝復興》雜志發表。此外,還寫了小說《職業》、《落魄》、《老魯》等。這期間汪曾祺與同在中國建設中學任教的施松卿相識,并建立了戀愛關系。 汪曾祺 汪曾祺

1946年秋,汪曾祺由昆明到上海,經李健吾先生介紹,到民辦致遠中學任教師兩年,直到1948年初春離開。這期間,寫了《雞鴨名家》、《戴車匠》等小說。

1948年初春,汪曾祺離開上海到北京,與在北京大學外語系任助教的施松卿會合,臨時借住在北京大學。失業半年后,才在北京歷史博物館找到工作。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3月,汪曾祺報名參加“四野”南下工作團,在武漢被留下來參與接管文教單位,后被派到第二女子中學當副教導主任,干了一年。

1949年4月,汪曾祺的第一本小說集《邂逅集》,作為巴金主編的文學叢刊中的一種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汪曾祺初期作品8篇:《復仇》、《老魯》、《藝術家》、《戴車匠》、《落魄》、《囚犯》、《雞鴨名家》和《邂逅》。5月,與施松卿結婚。[4] 解放時期

1950年,北京市文聯成立。汪曾祺從武漢回到北京,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4]

1954年,汪曾祺創作出京劇劇本《范進中舉》,后獲北京市戲劇調演一等獎。秋,調離北京市文聯,到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任《民間文學》編輯。 1957年,“反右斗爭”開始后,他因這篇短文受到批評,但并未劃定為右派。[4] 1958年夏,被補劃為右派,下放張家口沙嶺子農業科學研究所勞動。 1960年,汪曾祺被摘掉右派帽子,結束勞動,暫留農科所協助工作。

1961年春,農科所讓汪曾祺到設在沽源的馬鈴薯研究站畫一套馬鈴薯圖譜,可惜畫稿毀于“文革”中。 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年底,汪曾祺調北京京劇團任編劇。 1963年,《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這是汪曾祺的第二個作品集。[4]

1964年,汪曾祺等人根據滬劇《蘆蕩火種》執筆改編同名京劇,由北京京劇團演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并接見了全體演職人員,祝賀演出成功。

1966年“文革”開始后不久,汪曾祺即因“右派”問題被關進“牛棚”,但1968年迅速獲得“解放”。

1970年5月21日,汪曾祺因參與京劇《沙家浜》的修改加工有貢獻,而被邀請登上天安門城樓。[4] 晚年歲月

1977年,民間文學論文《花兒的格律》發表,這是汪曾祺“文革”后發表的第一篇作品。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汪曾祺深受鼓舞,創作熱情逐漸高漲。 1979年,小說《騎兵列傳》在《人民文學》第11期發表,這是汪曾祺在“文革”后發表的第一篇小說。

1980年,小說《受戒》在《北京文學》10月號發表。 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4月,《大淖記事》在《北京文學》發表。這一年汪曾祺的佳作連續發表,小說創作日趨活躍。10月,應高郵縣人民政府邀請,汪曾祺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訪問。

1982年,汪曾祺新作不斷。1983年,汪曾祺的創作更趨活躍,在全國各地發表小說、散文、評論等近20篇。

1985年,在年初結束的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理事。

1987年2月26日,汪曾祺在京入黨。4月16日,汪曾祺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赴云南訪問。10月,應安格爾和聶華苓夫婦之邀,汪曾祺赴美國參加國際寫作活動,歷時三個多月。 1988年,小說無新作,間或發表些散文、隨筆。 1989年1月,《北京文學》與臺北《聯合文學》采取同步行動,同時出汪曾祺作品專輯。 1990年2月24日,汪曾祺寫散文《七十抒懷》。[5] 1991年5月,《蒲橋集》由作家出版社再版。[6]

1992年4月,散文集《旅食集》由廣東旅游出版社出版。

1993年6月,以故鄉高郵為背景的小說集《菰蒲深處》在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7] 1995年春,應臺灣《聯合時報》邀請,汪曾祺赴臺參加“兩岸三邊文學問題座談會”。[8] 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終因搶救無效而不幸去世,終年77歲。[9] 主要作品 作品類型

作品一覽 短篇小說 《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羊舍一夕》 小說集 《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 散文集 《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藝術小品集

《汪曾祺:文與畫》 文學評論集 《晚翠文談》 劇本京劇 《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 京劇

《范進中舉》 文集

《汪曾祺自選集》《汪曾祺文集》《汪曾祺全集》 資料來源:[10-11]

文學特點 散文寫作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12]

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糾偏了那種集體的“宏大敘事”;以平實委婉而又有彈性的語言,反撥了籠罩一切的“毛話語”的僵硬;以平淡、含蓄節制的敘述,暴露了濫情的、夸飾的文風之矯情,讓人重溫曾經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風散文的魅力,從而折射出中國當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虛假、病態,讓真與美、讓日常生活、讓恬淡與雍容回歸散文,讓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沒。[12]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觀念的灌輸,但發人深思。如《吃食和文學》的《苦瓜是瓜嗎》,其中談到苦瓜的歷史,人對苦瓜的喜惡,北京人由不16mn無縫管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談到文學創作問題:“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一個作品算是現實主義的也可以,算是現代主義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個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說它是瓜也行,說它是葫蘆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13] 小說寫作

汪曾祺的小說充溢著“中國味兒”。正因為他對傳統文化的摯愛,因而在創作上追求回到現實主義,回到民族傳統中去。在語言上則強調著力運用中國味兒的語言。汪曾祺小說中流溢出的美質,首先在于對民族心靈和性靈的發現,以近乎虔敬的態度來抒寫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此,他寫成了膾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記事》。[14] 家世成員 祖父 拔貢

父親 汪菊生 字淡如,多才多藝 生母 姓楊 在汪曾祺三歲的時候因肺病去世 繼母 姓張 后也死于肺病 第二個繼母 姓任 伴隨汪曾祺的父親度過漫長而艱苦的滄桑歲月 人物評價

汪曾祺一生經歷了無數苦難和挫折,受過各種不公正待遇,盡管如此,他始終保持平靜曠達的心態,并且創造了積極樂觀詩意的文學人生。賈平凹在一首詩中這樣評價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賈平凹評)[15]

汪曾祺博學多識,情趣廣泛,愛好書畫,樂談醫道,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他一生所經歷的轟轟烈烈的大事可謂多矣,例如啟蒙救亡、奪取政權、反右斗爭、“文革”、改革開放等等。但他深感現代社會生活的喧囂和緊張,使讀者形成了向往寧靜、閑適、恬淡的心理定勢,追求心靈的愉悅、凈化和升華。(中國作家網評)[16]

第二篇: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蘇高郵人,現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畢業于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干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輯。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著有小說集《邂逅集》,小說《受戒》、《大淖記事》,散文集《蒲橋集》,大部分作品,收錄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

1939年考入中國西南聯大中文學系,師從沈從文等名家學習寫作。他是跨越幾個時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說、散文、戲劇文學與藝術研究上都有建樹的作家。1940年開始發表小說、詩和散文。1948年出版第一個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個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發表小說《騎兵列傳》,1980年發表小說《受戒》,受到普遍贊譽,隨后一發不可收?,F已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飯花集》、《汪曾祺自選集》以及多卷本《汪曾祺文集》等十幾個作品集。他的小說被視為詩化小說,其中《大淖記事》獲全國短篇小說獎。他還寫散文、評論和劇本。與他人合作改編、加工的《沙家浜》深受觀眾的喜愛。

汪曾祺的小說充溢著“中國味兒”。他說:“我是一個中國人”,“中國人必然會接受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影響”。儒、道、佛三家,“比較起來,我還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不過,“我不是從道理上,而是從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正因為他對傳統文化的摯愛,因而在創作上追求回到現實主義,回到民族傳統中去。在語言上則強調著力運用中國味兒的語言。這是他藝術追求的方向,也是他小說的靈魂。

1946年起在《文學雜志》、《文藝復興》和《文藝春秋》上發表《戴車匠》、《復仇》、《綠貓》、《雞鴨名家》等短篇小說,引起文壇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聯、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工作,編輯《北京文藝》和《民間文學》等刊物。1962年調北京京劇團任編劇。著有小說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飯花集》、《寂寞與溫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橋集》、《塔上隨筆》,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以及《汪曾祺自選集》等。短篇《受戒》和《大淖記事》是他的獲獎小說。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蘇省高郵市,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2]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3]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散文寫作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作品集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糾偏了那種集體的“宏大敘事”;以平實委婉而又有彈性的語言,反撥了籠罩一切的“毛話語”的僵硬;以平淡、含蓄節制的敘述,暴露了濫情的、夸飾的文風之矯情,讓人重溫曾經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風散文的魅力,從而折射出中國當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虛假、病態,讓真與美、讓日常生活、讓恬淡與雍容回歸散文,讓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沒。[13]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觀念的灌輸,但發人深思。如《吃食和文學》的《苦瓜是瓜嗎》,其中談到苦瓜的歷史,人對苦瓜的喜惡,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談到文學創作問題:“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一個作品算是現實主義的也可以,算是現代主義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個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說它是瓜也行,說它是葫蘆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14]

小說寫作

汪曾祺的小說充溢著“中國味兒”。正因為他對傳統文化的摯愛,因而在創作上追求回到現實主義,回到民族傳統中去。在語言上則強調著力運用中國味兒的語言。汪曾祺小說中流溢出的美質,首先在于對民族心靈和性靈的發現,以近乎虔敬的態度來抒寫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此,他寫成了膾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記事》。[15]

汪曾祺一生經歷了無數苦難和挫折,受過各種不公正待遇,盡管如此,他 汪曾祺

始終保持平靜曠達的心態,并且創造了積極樂觀詩意的文學人生。賈平凹在一首詩中這樣評價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賈平凹評)[16]

汪曾祺博學多識,情趣廣泛,愛好書畫,樂談醫道,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他一生所經歷的轟轟烈烈的大事可謂多矣,例如啟蒙救亡、奪取政權、反右斗爭、“文革”、改革開放等等。但他深感現代社會生活的喧囂和緊張,使讀者形成了向往寧靜、閑適、恬淡的心理定勢,追求心靈的愉悅、凈化和升華。(中國作家網評)[17]

第三篇:汪曾祺語言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2、只知道,確定了就義無反顧。要輸就輸給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

3、獲得是一種滿足,給予是一種快樂。

4、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5、人生沒有對錯,成功永遠屬于奮斗者。

6、除在某一方面確有特別杰出、超常的天賦者外,少年時期偏科是不大適宜的,未來的創造和發展需要思想開闊,過早偏科則會限制自己的思路,這也就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7、不論你是站著還是跪著,命運都會不加改變地到來。以為跪著就矮了一截,命運的風暴就會刮不到,這只能是一種天真。

8、貝多芬說,他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如果我們沒有貝多芬扼住命運咽喉的那份勇氣,能給命運使個絆兒也是好的。

9、原來,人們詛咒命運,只是在自己沒有受到命運寵幸的時候,如此說來,命運并非像許多人感覺的那么不公平。人們所以常常感覺命運不公,有時是因為我們太不念命運的好,而太記命運的不好。

10、生活之中,適當地改變自己的個性不是為了趕“時髦”,而是為了自我的完善,恰恰在這一點上,有一些人常常本末倒置。

11、一個人沒有個性,便失去了自己。生活中一味的模仿之所以不可為,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抹殺了個性。

12、一般來說,一個人的個性可能不合于“潮流”,卻合于生活。為了追趕“潮流”而改變自己的個性,那不過是做了一篇虛情假意的“文章”。

13、同為名山:華山險;泰山雄;黃山奇;峨嵋秀。“險”、雄”。“奇”、“秀”,就是不同的個性。山如此,人亦然。

14、少年不要怕失敗,沒有多少人會譏笑一個少年的幼稚和失敗。當你長大了,失敗的滋味會比少年時代難受得多。

15、沒有個性,不是一個好的藝術家;僅有個性,也不是一個好的藝術家。

16、少年,既是長知識也是長身體的時期,學習和娛樂不可偏廢。在我看來,首先是身體好,其次才是學習好。俗話說身體是本錢,一個人連本錢都沒有了,還能干成什么事呢?

17、錢鐘書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是一種美德,而雨果先生生平的一大愿望是要把巴黎改為自己的名字也并非缺德。

18、少年時期雖應以學習為主,卻也應逐漸養成分析和判斷的習慣。有許多時候能夠提出新的問題比解決問題還重要。

19、保持自身的個性和尊重別人的個性同樣重要。

20、畫家的個性揮灑在作品的線條里;詩人的個性傾注在作品的感情里;音樂家的個性融匯在作品的旋律里。不過,有為大多數人欣賞的個性,卻沒有為所有人欣賞的個性。

21、少年時代學東西,容易著急,容易改變興趣,若能在長輩的指導并在一些伙伴之間展開競賽,將有助于改變這種情況。

22、少年時代,人的記憶力特別好,能夠在這個時期多背誦一些文學中的精華,不僅對當時有益,對未來也是很有益處的。

23、成大事業者有大胸懷。這樣的人不會成日計較于雞毛蒜皮,整天著眼于蠅頭小利,枉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

24、一個人有了寬廣的胸懷,他在生活中便多了理解,多了寬容,多了溫和,多了寵辱不驚的氣度。那些經常表現出咄咄逼人,尖酸刻薄的人,面對別人的成就不是贊賞而是低毀。

25、習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所以凡事一旦養成了習慣是很難改的。少年時期,在很多事上正是養成習慣的時期。與其后來吃力地改變一種壞的習慣,不如在少年時代就養成一種好的習慣。

26、少年成才,固然是件可喜可賀之事,卻并不特別值得驕傲。當時南朝齊梁之際的才子江淹,六歲便能寫詩,成名也很早。遺憾的是晚年沒有取得什么成就?!读簳?,江淹傳》中說他:“晚年才思微退,時人皆謂之才盡。”江郎才盡的故事是發人深省的。

27、狹隘的人總是想扼殺別人的個性;軟弱的人隨意改變自己的個性;堅強的人自然坦露真實的個性。

28、不能保持自身的個性是一種“懦弱”,不能尊重別人的個性是一種“霸道”。

29、我喜歡出發,只為到達的地方都屬于昨天,哪怕那山再清,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留戀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有雙腳,還有未來。

30、心胸寬廣者如海,心胸平常者似河,心胸狹小者像溝渠。

31、人生,機會總是有的,不過稍縱即逝,就看你能否把握住。

32、命運的折磨和命運的恩賜,有時是難說清的,亞柯卡的自傳《反敗為勝》很多地方都說明了這點……

33、有胸懷者能薦賢,如春秋時齊國鮑叔牙力薦管仲,自己甘居其下;如塞內加爾第一任總統桑戈爾讓位于迪烏夫,自己樂于隱退。這樣的胸懷,對國家的繁榮發展和長治久安都是十分有益的。

34、“潮流’’總是不斷地改變,你的“文章”難道也要不斷地重寫?

35、當我們備受命運折磨的時候,我們會嗟嘆命運的不公平。當有一天命運對我們倍加青睞的時候,我們卻會安然享受,不再去想命運是否公平。

36、心胸狹小的人多煩惱,別人不能公正地對待他,會使其煩惱;自己的機遇不如人,也會使其煩惱。在生活中遇到些許不順的事情,便會叫苦連天,仿若安徒生童話中那個豌豆上的公主。

37、我真羨慕少年,學什么都來得及,不像我們,總是感覺在被時間的鞭子抽打著走。

第四篇:汪曾祺傳記

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蘇省高郵市,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

基本信息 個人成就

主要成就:《大淖記事》獲全國短篇小說獎 個人概況

本名:汪曾祺民族族群:漢族出生地:江蘇省高郵市出生時間:1920年3月5日去世時間:1997年5月16日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受戒》《沙家浜》《大淖記事》 等 其他信息

職業:散文家、戲劇家 、小說家 目錄

1人物生平 2歷史評價 3親屬成員 4主要作品 5文學特點 人物生平

求學經歷

1925年,汪曾祺入高郵縣立第五小學幼稚園學習。1926年秋,汪曾祺入縣立第五小學讀書。 汪曾祺 汪曾祺

1932年秋、汪曾祺小學畢業考入高郵縣初級中學讀書。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今江蘇省江陰市)南菁中學讀高中。

1937年,日本人占領了江南,江北告急。正讀高中二年級的汪曾祺不得不告別南菁中學,并輾轉借讀于淮安中學、私立揚州中學以及鹽城臨時中學,這些學校的教學秩序都因戰爭而打亂。汪曾祺就這樣勉強讀完中學。后戰事日緊,汪曾祺隨祖父、父親到離高郵城稍遠的一個村莊的小庵里避難半年,他在小說《受戒》里描寫過這個小庵。

1939年夏,汪曾祺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 大學期間,汪曾祺與同學創辦校內的《文聚》雜志,并不斷在雜志上發表詩歌、小說。

解放前夕

汪曾祺 汪曾祺

1944年,為生活計,汪曾祺在昆明北郊觀音寺的一個由聯大同學辦的"中國建設中學"當教師,在兩年的教學期間,汪曾祺寫了小說《小學校的鐘聲》,重寫小說《復仇》。后由沈從文推薦給鄭振鐸在上海主辦的《文藝復興》雜志發表。此外,還寫了小說《職業》、《落魄》、《老魯》等。這期間汪曾祺與同在中國建設中學任教的施松卿相識,并建立了戀愛關系。

1946年秋,汪曾祺由昆明到上海,經李健吾先生介紹,到民辦致遠中學任教師兩年,直到1948年初春離開。這期間,寫了《雞鴨名家》、《戴車匠》等小說。

1948年初春,汪曾祺離開上海到北京,與在北京大學外語系任助教的施松卿會合,臨時借住在北京大學。失業半年后,才在北京歷史博物館找到工作。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3月,汪曾祺報名參加"四野"南下工作團,在武漢被留下來參與接管文教單位,后被派到第二女子中學當副教導主任,干了一年。

1949年4月,汪曾祺的第一本小說集《邂逅集》,作為巴金主編的文學叢刊中的一種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汪曾祺初期作品8篇:《復仇》、《老魯》、《藝術家》、《戴車匠》、《落魄》、《囚犯》、《雞鴨名家》和《邂逅》。5月,與施松卿結婚。

解放時期

汪曾祺 汪曾祺

1950年,北京市文聯成立。汪曾祺從武漢回到北京,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

1954年,汪曾祺創作出京劇劇本《范進中舉》,后獲北京市戲劇調演一等獎。秋,調離北京市文聯,到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任《民間文學》編輯。

1957年,"反右斗爭"開始后,他因這篇短文受到批評,但并未劃定為右派。

1958年夏,被補劃為右派,下放張家口沙嶺子農業科學研究所勞動。

1960年,汪曾祺被摘掉右派帽子,結束勞動,暫留農科所協助工作。

1961年春,農科所讓汪曾祺到設在沽源的馬鈴薯研究站畫一套馬鈴薯圖譜,可惜畫稿毀于"文革"中。

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年底,汪曾祺調北京京劇團任編劇。

1963年,《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這是汪曾祺的第二個作品集。

1964年,汪曾祺等人根據滬劇《蘆蕩火種》執筆改編同名京劇,由北京京劇團演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并接見了全體演職人員,祝賀演出成功。

1966年"文革"開始后不久,汪曾祺即因"右派"問題被關進"牛棚",但1968年迅速獲得"解放"。

1970年5月21日,汪曾祺因參與京劇《沙家浜》的修改加工有貢獻,而被邀請登上天安門城樓。

晚年歲月

1977年,民間文學論文《花兒的格律》發表,這是汪曾祺"文革"后發表的第一篇作品。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汪曾祺深受鼓舞,創作熱情逐漸高漲。

1979年,小說《騎兵列傳》在《人民文學》第11期發表,這是汪曾祺在"文革"后發表的第一篇小說。 汪曾祺 汪曾祺

1980年,小說《受戒》在《北京文學》10月號發表。

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4月,《大淖記事》在《北京文學》發表。這一年汪曾祺的佳作連續發表,小說創作日趨活躍。10月,應高郵縣人民政府邀請,汪曾祺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訪問。

1982年,汪曾祺新作不斷。1983年,汪曾祺的創作更趨活躍,在全國各地發表小說、散文、評論等近20篇。

1985年,在年初結束的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理事。

1987年2月26日,汪曾祺在京入黨。4月16日,汪曾祺隨中國作家代表團赴云南訪問。10月,應安格爾和聶華苓夫婦之邀,汪曾祺赴美國參加國際寫作活動,歷時三個多月。

1988年,小說無新作,間或發表些散文、隨筆。 1989年1月,《北京文學》與臺北《聯合文學》采取同步行動,同時出汪曾祺作品專輯。

1990年2月24日,汪曾祺寫散文《七十抒懷》。 汪曾祺 汪曾祺

1991年5月,《蒲橋集》由作家出版社再版。

1992年4月,散文集《旅食集》由廣東旅游出版社出版。

1993年6月,以故鄉高郵為背景的小說集《菰蒲深處》在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1995年春,應臺灣《聯合時報》邀請,汪曾祺赴臺參加"兩岸三邊文學問題座談會"。

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終因搶救無效而不幸去世,終年77歲。[1]

歷史評價

汪曾祺一生經歷了無數苦難和挫折,受過各種不公正待遇,盡管如此,他汪曾祺 汪曾祺

始終保持平靜曠達的心態,并且創造了積極樂觀詩意的文學人生。賈平凹在一首詩中這樣評價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2](賈平凹評)

汪曾祺博學多識,情趣廣泛,愛好書畫,樂談醫道,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他一生所經歷的轟轟烈烈的大事可謂多矣,例如啟蒙救亡、奪取政權、反右斗爭、"文革"、改革開放等等。但他深感現代社會生活的喧囂和緊張,使讀者形成了向往寧靜、閑適、恬淡的心理定勢,追求心靈的愉悅、凈化和升華。[3](中國作家網評)

親屬成員

祖父 汪嘉勛 字銘甫,曾中過拔貢 父親 汪菊生 字淡如,多才多藝 生母 姓楊 在汪曾祺三歲的時候因肺病去世 繼母 姓張 后也死于肺病 第二個繼母 姓任 伴隨汪曾祺的父親度過漫長而艱苦的滄桑歲月 主要作品

作品類型 作品一覽 短篇小說 《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羊舍一夕》 小說集 《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 散文集 《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藝術小品集

《汪曾祺:文與畫》 文學評論集 《晚翠文談》 劇本京劇 《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 京劇

《范進中舉》 文集

《汪曾祺自選集》《汪曾祺文集》《汪曾祺全集》 折疊編輯本段文學特點

折疊散文寫作

汪曾祺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

作品集

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糾偏了那種集體的"宏大敘事";以平實委婉而又有彈性的語言,反撥了籠罩一切的"毛話語"的僵硬;以平淡、含蓄節制的敘述,暴露了濫情的、夸飾的文風之矯情,讓人重溫曾經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風散文的魅力,從而折射出中國當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虛假、病態,讓真與美、讓日常生活、讓恬淡與雍容回歸散文,讓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沒。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觀念的灌輸,但發人深思。如《吃食和文學》的《苦瓜是瓜嗎》,其中談到苦瓜的歷史,人對苦瓜的喜惡,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談到文學創作問題:"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一個作品算是現實主義的也可以,算是現代主義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個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說它是瓜也行,說它是葫蘆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小說寫作

汪曾祺的小說充溢著"中國味兒"。正因為他對傳統文化的摯愛,因而在創作上追求回到現實主義,回到民族傳統中去。在語言上則強調著力運用中國味兒的語言。汪曾祺小說中流溢出的美質,首先在于對民族心靈和性靈的發現,以近乎虔敬的態度來抒寫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此,他寫成了膾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記事》。

第五篇:再讀汪曾祺

汪曾祺式的趣味

蘇抱琴

瀏覽當代文學,汪曾祺是個繞不過去的名字。小說、散文均有影響,不管專業領域還是民間讀者,多年來一直擁躉無數。直至今天,一些文學講座仍把他的幾個小說奉為圭臬;前不久出版家梁由之在博客提及汪曾祺,依然崇慕有加,乃多年來一以貫之,對梁這樣一個傲骨軒然的人來說,這還真是稀罕。汪曾祺作品的魅力似乎抗拒了時間。

多年前,看到業內外各種溢美,我忍不住去找汪的作品來看。第一本是《草木春秋》——一本散文隨筆集,是汪過世后其后人編選的代表作合集——看了卻只覺得失望,印象是典型的文人趣味,花草樹木的品賞,吃喝玩樂的雅趣,一路秉承古文人的遺風而來,一直聊而一直無聊,且寫得滿,實,不清氣,甚至幾個結尾如《昆明的雨》,最后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自成一段結束,《咸菜茨菰湯》最后一句‚我想念家鄉的雪?,也是自成一段結束,很像小學生作文,與其大名實在難符。

曾有人將文人與作家分類,后者指更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的寫作者,而前者更多耽于趣味性。舉魯迅兄弟為例,魯迅是作家,周作人則更適合稱文人,盡管早期也曾參與時代的各種話題。汪曾祺作品亦然,沈從文晚年汪曾贈詩于他,中有‚玩物從來非喪志?之句,志趣可見一斑。文人趣味是個人選擇,但我不解的是何以博得如此大名?厚厚一本《草木春秋》,只有一篇《泰山片石》份量相若,文中說,‚我是寫不了泰山的,因為泰山太大,我對泰山不能認同。我對一切偉大的東西總有點格格不入。……我承認偉大的人物……是人里頭的強者,這是毫無辦法的事……?這里有一個寫作者對于天地和自我的確認,其誠摯懇切令人動容,有境界也有厚度。另幾篇憶人散文有資料價值,此外別無可讀。

《泰山片石》中他還說,‚我也更清楚地認識到我的微小……更進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這也是汪曾祺貫徹一生的寫作意旨,大名之‚大?是外人的施與,他自己其實只認可‚小?。汪曾祺‚老來紅?于上世紀80年代初,主要源自幾個代表性的短篇小說。在傷痕文學、尋根文學乃至稍后的先鋒文學競相崢嶸時,他獨辟蹊徑,以十分平和的視角,從描寫小人物、小事情入手,摹寫市井俚俗而頗有妙章。在‚宏大敘事?還占著主流、意識形態氛圍依然濃郁的當時,這些短篇小說的出現,為文壇和萬千讀者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從拋開時代的‚大?中擇出一些有意思的‚小?來,這成就了汪曾祺獨有的文風。

最近重讀這些作品,發現它們的確有一種在當時難得的人本意識,如《大淖記事》里對‚東頭?生活的描寫,老錫匠告誡侄子不要和‚東頭?的人來往,‚和我們不是一樣的人?,原因是‚婚嫁極少明媒正娶……媳婦,多是自己跑來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這里的男人和女人好,還是惱,只有一個標準:情愿。……因此街里的人說這里‘風氣不好’?,但故事最后人們還是為‚風氣不好?的‚東頭?人所折服。這里有對人類生于天地之間那種原生態生活的肯定和悅納。又如《受戒》中寫到民間小廟的出家人,‚他們吃肉不瞞人。年下也殺豬,殺豬就在大殿上……跟在家人不同的……是給即將升天的豬念一道‘往生咒’?,也有對宗教世俗化之后民間真實生活的默認,都體現出一點:唯有人,才是人世間唯一的主角。這大概也是汪曾祺當時獲得人們特殊喜愛的主要原因,作品中滲透了一種在當時頗為難得的人本意識。 從汪曾祺的短篇小說不難看出其師沈從文的影響:跳出時代的主流而堅持自己的路線,寫出不局限于具體時代的人物和生活。文學畢竟是人學之一種,它不應服務于任何現實的機構乃至思想潮流,而應有自己獨立于時代的價值追求,從而具備超越性的特征:立足于追求永久的藝術和永久的人性的立場。這是汪曾祺小說的另一種‚政治正確?。然而并不因為這個,以及局部技巧上的熟極而流——諸如他小說后半部分結構的精巧,方言的熟練運用——便足夠。

從小說的藝術性來講,《大淖記事》《受戒》《歲寒三友》《異秉》等作品獨出心裁,有其巧妙靈動和手藝匠心,但說到底不過小巧而已,因仍停留在他那‚玩味?一路。一個人的趣味性,不加節制地施之于小說細節難免成為弊病,如果玩味無妨于散文,卻未必適于小說。汪曾祺的趣味性卻幾乎貫徹在每一個代表性的作品中,如上面提到的幾個,小說前半部分多是不厭其煩的鋪陳,完全趣味化的鋪陳——稱之‚鋪陳?,是因為大量對于俚俗常態的描寫,基本停留在對現實的平面摹寫上,如《異秉》里對王二熏烤攤子以及保全堂藥店‚后柜?的描寫,極盡羅列之能事,在一篇統共六七千字的小說里,這兩次羅列各自用去近千字篇幅,且這些描寫很多與主題關系并不大,純粹作者私人趣味的投向。

散文羅列,或可稱意趣,小說羅列,尤其在篇幅小巧的短篇中,實在無益且浪費。直至后來這成為他小說的格式化特征,即前半部分基本沒有故事的推進,只作大量鋪墊,東家一筆,西家一塊,這些平面的羅列如繡像如剪影,是過了中間部分人物和故事才慢慢變得立體,有‚活起來?了的感覺——即便他最好的作品也是如此,一種技術上的雷同性。

汪曾祺跟沈從文的不同也是明顯的,沈從文仍然是‚詩歌的?,他的文學審美,對于故鄉人物的摹寫帶一層輕霧似的光——有人說《金瓶梅》是徹底的現實,而紅樓夢則是現實之上還有詩歌——沈從文也是,如《邊城》,《邊城》的美有一種現實上浮裹的光暈,一種詩化的生命的憂傷。汪曾祺則是徹底的俚俗(不是作品俚俗,而是作者在作品里把玩俚俗),在俚俗中得趣味。汪曾祺是踏實的,安定的,自足于生活現實(撇開了政治現實卻完全踏入世俗現實之中)的,至少從作品來說如此。這是一個特點,很難說是優點還是缺點。然而一個徹底相信世俗現世的人,‚現世?就容易成為‚信仰?,成為‚宗教?……也是至此我明白了他為什么會在那些短篇中不厭其煩的‚鋪陳?下去。自足于現世可觸摸的世界,就不會蹈向寫作者常常陷入的終極虛空,但也喪失了超越與升華的任何可能性。這一點在《受戒》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作者對宗教世俗化的認可以及諧謔,不乏對精神性信仰的顛覆——當然那也是宗教世俗化后的現實。我注意到,在人生的最后階段,汪曾祺文字里終于透出一個‚現世?者對于人生終點的憂懼,這與他前期閑適、篤定的文人趣味背道而馳,而實則與他的價值觀一脈相承,因為陷在‚現世?里了,失去了任何其他的出路和可能。

我承認汪曾祺的短篇小說有其精巧、微妙處,如古玩玉器,一種雕琢后的精致,但那是用以把玩的,因缺少一種內在的虔誠所提供的震撼。耽于鋪陳,耽于現世,耽于俚俗,所以這些作品的缺陷是明顯的——這樣說未免挑剔,但沖著名家,平常人總似乎有挑剔的權利,尤其發現這盛名下的實際并不十分相符時。當然寫作跟評論是兩碼事,恰如張愛玲在反駁傅雷時說的,評論是后生于作品的,評論者并不是拿著馬鞭驅使的人。我承認寫作者才是藝術世界的創造者,上帝站在創作者那邊。評論者只是饒舌者,我的饒舌就此打住。

稿件說明:原為‚雙簧?欄約的一稿,現無此欄,看適否合適單篇發表?個人覺得此稿也反映了真實的文學評論態度,不失為一種率真之聲。

作者李升連,筆名蘇抱琴 地址:山東省壽光市商務小區2號165室

郵編:262700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物資采購審計詳解下一篇:小班個案觀察分析

熱門文章

汪曾祺散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