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導管室工作總結范文

2022-06-15

時間的流逝很快,我們在季節的變化中,也積累了眾多工作佳績?;厥卓床煌A段的工作,個人的業務水平也有著提升,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水平,可以為自己寫一份工作總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導管室工作總結范文》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第一篇:導管室工作總結范文

導管室工作計劃

篇一:導管室管理規范 導管室管理規范

一、導管室的基本要求

導管室是實施介入性診治的重要場所,是醫務人員在x線引導下進行有創性操作的手術室,它兼有手術室及放射科的特點。因此,合理設計和科學布局是對導管室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開展介入手術所必需的設施條件。

(一)導室的建筑結構與布局

1、導管室的設置布局 導室應設病人出入口與工作人員出入口,工作人員出入口有更衣室,病人出入口處有消毒墊。

2、導管室的內部設置 導管室主要由手術操作室、控制室及輔助工作間組成。操作室應具備足夠的空間,保證各種儀器擺入,方便操作和搶救時使用。

(一)導室的建筑結構與布局

控制室與手術操作室以鉛玻璃隔開,窗口可以盡量大一些,以便觀察。

輔助工作間:觀察室、洗手間、器械室、敷料室、庫房、污物處置室、值班室、辦公室、衛生間、更衣室等。

(二)導管室的人員配備

導管室的工作人員主要由醫師、護士、放射技師、心電和血壓監測技師、護工和清潔工人等組成。

導管室護士主要職責是圍繞導管室的診療工作,提供術前術后消毒隔離、材料物品準備和術中配合等服務保障。導管室護士應具有豐富的心內科護理工作經驗,具備協助醫師處理心血管急、危、重癥病人的能力,有較強的觀察、分析、判斷能力,熟悉搶救設備和藥物,熟練掌握各種導管介入器材的使用及介入手術操作程序。

放射技師需具備放射技術專業任職資格,熟悉并掌握相關設備的使用和保養,能處理簡單的設備故障,計算機操作技能熟練。 護工主要負責介入手術病人的接、送工作,并具有消毒隔離的基礎知識,協助護士做好術前、術后手術操作室的消毒處理。

清潔工人主要負責做好導管室日常清潔工作。

(三)導管室的設備及器材

導管室的設備及器材主要包括影像設備、心電和壓力監測系統、手術器材和搶救及防護設備等。

1、影像設備 導管術專用dsa機具有連續記錄和回放的功能,主要由影像增強器、x線球管、c形臂及導管檢查床構成。導管術時,常應用造影劑使血管在放射線下顯影,將造影劑在短時間內注入心臟或大血管的壓力泵稱為高壓注射器。高壓注射器產生的壓強可達到5-20kg/cm2,注射速度可達15-25ml/s。

2、血流動力學監測系統 心導管檢查和介入治療時,醫師需要借助心電血壓監測儀獲得反映患者生命情況的相關數據。多導生理記錄儀能記錄體表12導聯心電圖,并同步獲得心腔內多導聯心電圖。多導生理記錄儀和壓力傳感器、三聯三通、沖洗裝置相連組成壓力監測系統,可用于測量患者有創血壓。導管室還應配備自動監測患者無創血壓及血氧飽和度功能的監護儀。

3、器材 主要包括用于介入手術的器械與材料。如器械臺、方盤、刀片、藥碗、止血鉗、卵圓鉗、麻藥杯、彎盤、穿刺針、各種導管,指引鋼絲、球囊和支架等。所有手術器械使用前應保證無菌,一次性材料不可重復使用。

4、搶救設備 常用設備有直流電復律除顫器、人工心臟起搏裝置、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泵、給氧設備、吸引器、簡單人工呼吸器、心包穿刺包、氣管插管器械等。直流電復律除顫器應備兩臺,并由專人管理定期維護。

5、常規用藥和搶救用藥 主要包括利多卡因、肝素、阿托品、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硝酸甘油、多巴胺、地塞米松、間羥胺、異搏定、三磷酸腺甘(atp)、速尿、硫酸鋅魚精蛋白、鹽酸嗎啡、度冷丁、尿激酶、胃復安、5%-10%葡萄糖、生理鹽水等。

6、防護設備 介入手術進行中為盡量減少工作人員和病人受到x線損害,應向手術操作者提供鉛衣、鉛眼鏡、鉛帽、鉛護頸等;對手術病人應提供甲狀腺及性腺防護設備。

二、導管室的管理

導管室是實施介入性診療的專門場所,導管室的管理質量直接影響著介入診療技術的發展,建立健全導管室各項管理制度,實施科學規范的管理,是導管室高效運轉的重要保證。

(一)一般管理規則

1、凡進入導管室手術間者,應著導管室專用洗手衣、褲、鞋套,進入無菌區應戴好帽子、口罩。

2、手術人員暫時離開導管室外出時,應更換外出衣,鞋。

3、手術區內不得帶入任何食品,室內禁止吸煙,手術期間關閉手機鈴聲。

4、常規手術通知單,應于手術前一日,送交導管室,如需特殊材料應在手術通知單上注明。

5、介入手術病人必須有抗-hiv、hbsag、抗-hcv等檢查結果,陽性患者安排在每日最后。

6、如有嚴重或特殊感染病人做介入手術時,醫師應提前通知導管室,以便做出相應的準備,防止交叉感染。參加此類手術的工作人員必須遵守有關規定,確?;颊呒肮ぷ魅藛T安全。

7、手術使用后的布類、器械、導管材料等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規定處理。

8、醫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別放置。將利器放置在利器盒內,避免交叉感染,垃圾處理時應注意環保。

9、導管室各種物品固定位置放置,用后立即放回原處。由專人負責檢查各種儀器是否運轉正常,物品如有損壞應立即報修。

10、各種搶救藥品應配備齊全,用后立即補充。

11、導管室一切器械物品未經負責人許可,不得外借。以確保手術所需及防止交叉感染。

(二)接送病人制度

1、導管室配有專門接送介入手術病人的護工,按照手術排序用平車接送病人。對于危重病人由醫師或護士接送。

2、護工在術前到病房接手術病人時,應認真核對科室、病人姓名、床號、住院號、性別、年齡、手術項目等,保證確認無誤。病人術后送回病房時應與病房護士按規定要求辦理交接手續。

(三)護理制度

1、病人送入導管室后,護士再次認真進行“七對”,同時檢查術前準備如皮膚準備、藥物準備及各項化驗等,以確保手術安全。

2、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護士在術前主動向病人自我介紹,態度要和藹,安慰、關心病人,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

3、術中護士要根據介入手術操作程序,積極、主動配篇二:導管室護理工作內容 導管室護理工作內容

1. 接鎮被檢查或治療者,負責預約病人。 2. 根據手術所需準備和消毒術中的配套附件。

3. 密切配合手術,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4. 術后做好登記、記帳工作,督促醫生補開術中所用藥物處方。 5. 清洗手術后的器材、附件、拖鞋,并及時歸位。 6. 記錄等離子空氣消毒凈化器及各種儀器使用情況。 防護保健制度 1. 導管室應設置合理,要有足夠的面積和高度,墻壁門窗應達到防護標準。 2. x線機透視及攝片的最高照射標準條件應在安全使用范圍之內。

3. 應盡量減少受檢查者的x線照射,避免重復檢查,對非受檢查部位加強防護, 兒童、孕婦及婦女月經期尤應重視,除危重病人以外,檢查室內無需陪人。 4. 凡從事x線工作者,必須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5. 醫護技人員應國家規定享受保健假期和營養津貼,休假期間嚴格避免再接受 x線照射。

6. 醫護技人員接觸x線時,必須配戴防護用品。

7. 女性工作人員在妊娠最初四個月,應避免接觸放射線。

導管室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 導管室醫療用房應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清污分開,分污染區、清潔區、 無菌區、區域間標志明確。

2. 天花板、墻壁、地面無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潔和消毒,物品表面及地面采用濕式清潔方法清潔,每周固定衛生日。

3. 醫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消毒無菌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4. 嚴格限制手術人員數量,減少走動,并設空氣凈化機。

5. 手術器械及物品必須一用一滅菌,能壓力蒸汽滅菌的應避免使用化學滅菌劑 侵泡滅菌,備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裝壓力蒸汽滅菌。

6. 隔離病人,手術通知單上應注明感染情況,嚴格隔離管理術后器械及物品, 應采取消毒-清潔-消毒方法進行終末處理。

7. 手術廢氣物品必須置黃色塑料袋內并注明感染標記,封閉運送,無害化處理。 8.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的產品,執行一次性使用的原則,各種耗材產品 不得重復使用。(1)選擇導管、導絲,首先應檢查其的韌度,表面是否破損、打折,用放大鏡檢查有無裂痕,殘余微粒,導管有無阻塞現象,若無方能使用。注意使用日期和失效日期,不得使用過期產品。(2)電極導管要檢查測試導電性,并記錄結果。

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篇三:導管室制度 導管室制度與職責

一、入室須知

1、凡進入本室的工作人員及相關人員要嚴格執行本室各項規章制度。

2、入室人員一律更換本室準備的專用拖鞋或鞋套。

3、需進入造影手術間者須戴口罩、帽子。

4、非本室工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如工作需要經準許后方可進入。

5、外來參觀者需與醫務處聯系后按規定進入參觀學習。

6、進入本室要保持清潔、安靜,不得大聲喧嘩,不談論服與工作無關話題。

7、進入本室一律關閉手機,以免干擾各種儀器使用。

8、如遇搶救患者及緊急情況,無關人員一律退出。

9、時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保證最佳工作狀態,服從管理。

二、工作人員守則

1、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同情和尊重患者,全心全意做好本職工作。

2、服從領導,關心集體,團結同志,以大局為重,積極參加各項集體活動。

3、努力學習,接受新知識,做好傳、幫、帶。

4、廉潔奉公,愛崗敬業,盡職盡責。

5、愛護公物,愛護儀器,處處勤儉節約。

6、對工作負責,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

三、導管室護士職責

1、做好每臺手術藥品使用的準備及患者各項登記工作。

2、將患者安穩送至手術臺上,并開放良好的靜脈通道,常規滴入0.9%鹽水。

3、靜脈通道連接三通。

4、配好術中沖洗使用的肝素瓶裝鹽水。

5、準確執行導管檢查治療及搶救中的各項口頭醫囑,嚴格做到三查七對。

6、做好當日各臺手術的無菌敷料及導管材料的準備工作。

7、核對手術包的消毒,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負責鋪設無菌臺,整理臺面,手術用品擺放整齊合理。

8、與本臺手術者核對本次手術用導管材料的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消毒日期,并依次遞與臺上。

9、及時補充手術臺上的無菌紗布、注射器及沖洗鹽水。

10、做好各項使用登記,并將材料條形碼貼于原始記錄單,封存備案。

11、填寫記費單,做到準確無誤,不漏費,不亂收費。

12、負責整理當日術中所用一切物品回位,準備下次手術所用物品。

13、及時提供搶救及急診所用特殊導管材料。

四、導管室監護護士職責

1、每日將常規使用各種儀器接通電源,放置于使用位置。

2、患者入室后將心電圖接通,排除干擾,準備監護。

3、將動脈監測無菌換能器接通,備用。

4、負責術中心電圖、動脈壓力檢測,隨時向術者報告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處理,防止意外發生。

5、遇搶救患者時及時正確配合使用除顫器及臨時起搏器。

五、導管室醫師職責

1、在科主任的領導下完成導管室日常工作。

2、術前查看患者并填寫相關表格,安排具體手術時間。

3、手術操作嚴格按照手術操作規范進行。

4、手術時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5、手術結束后,向患者及家屬交代術后注意事項。

6、手術結束后認真做好手術記錄,遇有特殊情況及時與病房醫師溝通。

7、術后隨訪患者,注意有無并發癥,有變化及時向上級醫師回報。

8、術后及時出報告,做好各種登記。

9、協助科主任管理進修醫師。

六、消毒隔離制度

1、嚴格執行《醫院感染及消毒隔離管理制度》的各項要求。嚴格劃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

2、造影床等使用的被褥(單)及時更換,每人一單。

3、造影手術間的窗臺、儀器臺面以及物品表面每日清潔一次。地面與早晨及手術結束后及時清潔消毒。

4、造影手術間等每月進行空氣細菌監測。

5、工作間內不得存放私人生活用品。

6、參觀手術者須經醫務處、中心主任或護士長批準,嚴格限制參觀人數。

7、接送患者的車輛應保持清潔,一次性中單一人一換。被褥每日更換一次,遇有血跡等污染時應立即更換。

8、各種治療用物品應嚴格執行使用有效期,嚴格掌握一次性醫療用品使用原則。

9、工作人員外出要更換外出鞋。

七、垃圾分類裝置

1、利器:放入專用利器盒。

2、醫用垃圾:

玻璃類:250ml一下瓶子

醫療物品:注射器、輸液器、軟袋、敷料、一次性醫療管路等廢棄物。傳染病、特殊感染廢棄物,單獨包裝,專人及時送交醫療垃圾站處理。

3、生活垃圾: 500ml輸液瓶。

各種一次性醫療物品外包裝。

八、無菌操作原則

1、在進行無菌操作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2、操作時要嚴肅認真,精力集中,動作輕、穩、準。

3、凡參加造影、介入治療的工作人員應更換手術衣褲,戴消毒口罩、帽子。

4、消毒鑷子罐應在鋪臺前打開,每4小時更換一次。

5、手持無菌鑷子應使鑷尖向下,持鑷腰以上水平,不要過高或過低。嚴禁碰及未消毒的物品。取放無菌鑷時勿碰及罐的邊緣。

6、各種無菌物品如碰無菌臺的邊緣以下或疑有污染時不可再用。經他人指出某種物品已有污染時也應立即更換。

7、照影包外層雙器械巾用手打開,里面的雙器械巾應持無菌持物鉗分別打開左、右兩邊,再將身體遠端側鋪開,最后鋪開身體側。

8、經核對高壓滅菌指示劑合格后再將所需物品逐一用無菌鑷夾于無菌臺上。

9、保持器械臺及無菌單的干燥。

10、造影、介入治療所用敷料、器械、各種盆盒、貯槽等消毒物品應嚴格執行無菌物品有效期。

11、高壓蒸汽滅菌和環氧乙烷等滅菌的物品,若發現包裝有破損,不得再使用。

12、使用明膠海綿需將雙層紙打開,再遞于臺上。

13、凡造影、介入治療等術中使用的生理鹽水均須是靜脈輸液之生理鹽水。

九、刷手規則

1、刷手前戴好帽子、口罩、剪短指甲,袖子卷到肘上三寸,摘去手上各種飾物。

2、用肥皂及流動水將雙手、前臂至肘上5cm搓洗,清除贓物和暫住菌。

3、取第一把無菌毛刷,接取適量的碘伏溶液,先刷指甲、指縫、手掌、手背及腕關節以上5cm范圍以內,同法刷另一只手。再接取藥液刷到前臂及肘關節以上5cm部位,共刷3分鐘。再取另一滅菌毛刷接取碘伏溶液,按上述刷手步驟重復刷2分鐘。

4、抬起雙手保持高過肘部并遠離身體,用背部開門進入手術室,避免污染。

5、取無菌擦手巾擦干雙手,然后將其斜對角折疊,先由一手從手腕向上慢慢擦至肘上,不得回擦。

6、取另一擦手巾以相同的方法擦干另一只手臂。

十、介入放射診療技師職責

1、在中心主任及醫師的領導下工作。

2、堅守工作崗位。

3、術前確認機器正常運轉,發現異常及時保修并記錄。

4、術前核對患者姓名、診療項目。

5、術中嚴格執行操作常規及醫囑。

6、術后負責影像資料的處理。

7、術后恢復機器正常工作狀態。

8、每日下班前按正常順序關機并檢查門、窗、水、電。

9、影像資料核對無誤后交付相關醫師。

10、定期對機器進行維護保養。負責與功能科聯系。 十

一、患者接診制度

1、核對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床號等。

2、了解病情,檢查術側股動脈、足背動脈及踝動脈的搏動情況。

3、了解該患者將進行的檢查項目,核實家屬簽字同意單,核查患者是否執行了基本醫囑,如:核對患者信息,備皮,碘過敏試驗。

4、查看化驗結果,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四項,感染篩查。

5、核實病房術前用藥情況,如:術前地西泮等。

6、與患者溝通,做好心里護理。

7、協助患者更換衣服,以適應檢查或治療。

8、監督并協助病房護士去除患者假牙、飾物及其他影響檢查治療的物品。

9、注意安全,防止墜床,注意保暖。 十

二、術后護送患者常規

1、患者檢查治療完畢,工作人員在為患者壓迫動脈時,應注意保暖,隨時觀察病情變化,詢問患者有無不適。

2、傷口包扎完畢后,由主管醫師及護士將患者送回病房,途中注意觀察患 者病情是否變化。如有意外及時與附近科室聯系,以及時搶救。

3、送達病房后,協助患者由平車移至病床之上。與病房護士交接患者在術中、術后的情況及所輸液體,觀察局部有無異常情況、有無皮下血腫形成以及足背動脈搏動、皮膚溫度、顏色等,如有異常立即通知醫生并采取止血等措施。 十

三、參觀制度

1、凡是上級批準入室的參觀人員應遵守導管室所有規章制度。

2、服從導管室護士長及老師管理。

3、不得大聲喧嘩及談論與學習無關的話題。

4、更換參觀衣,戴鞋套、戴口罩、帽子。

5、學習時做到認真聽、仔細記。

6、不得靠近無菌手術區域。

7、遇有緊急搶救及時退出。

8、參觀時不得使用手機。

9、未經批準不得使用導管室各種機器。 十

四、導管室物資管理制度

1、所需要的一次性導管材料和物品須向醫院采購部門提出申請。

2、領回材料和物品后要及時分類、清點數量、核實有效期。

3、按照公司、產地、規格、批號、有效期等進行登記。

4、存放物品時要分類擺放、標示清楚,并距地面30—50厘米。

5、易折導管要分類懸掛保存。

6、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止潮濕。

7、室內嚴禁吸煙,做好防火工作。

8、嚴禁無關人員入室,防止物品丟失。

9、做好一次性材料和物品的使用登記,并粘貼每件物品的條碼。

10、使用后要做好毀型登記,并用消毒液侵泡所用的物品。

11、將使用后廢棄導管及醫療物品裝入黃色垃圾袋,并送至醫院指定地點銷毀。 十

五、用后導管毀型制度

1、將當日使用的一次性醫療材料分別毀型。

2、將毀型物品分別登記型號及數量。

3、將毀型物品放入醫療垃圾袋。

4、針頭及銳器放入固定容器內。

5、當日下班前將醫療垃圾封好,貼標簽。

6、通知醫用垃圾回收人員取走。心導管室放射防護制度

放射包括設備的防護、患者的防護、醫務人員的防護和放射工作人員的相關保障四個部分。

一、設備防護

1、屏蔽防護

通常采用x線管殼、遮光筒、光圈濾過板、鉛屏蔽、鉛玻璃、鉛圍裙和鉛手套,墻壁應用2mm鉛當量的防護厚度。

2、距離防護

根據國家要求機房面積大于25m2(100ma),200ma以上應大于36 m2,機房高度不低于3.5m。

3、x線設備

所購置的任何設備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技術監督局定期監測是否合格。

二、患者的防護

1、選擇適當的檢查方法。

2、每次檢查的照射次數不宜過多,應當選擇適當的檢查方法,設計正確的檢查程序,按照操作規程,嚴格控制受照劑量。

3、投照時注意控制投照范圍及照射條件。

4、對照射野相鄰的性腺應用鉛皮加以遮蓋。

三、醫務人員的防護

1、按照放射防護規定正確進行x線檢查操作。

2、定期檢測放射從業人員接受的劑量,根據國家規定應每月測量一次,定期到疾控中心進行體格檢查。周圍的居民和工作人員限制的劑量為0.5雷姆/年,放射從業人員每年的x線接受劑量都應分別計算,高于年限的3/10時應查明原因。

3、根據1984年中國放射防護規定(gb4792-84),醫務人員的重要器官受輻射的劑量當量應低于國家規定的有關標準。

4、近臺操作時要戴鉛圍裙、鉛手套、鉛眼鏡、鉛圍脖等。

5、運用距離防護,加強自我防護,減少不必要的透視和攝片。 心導管室工作人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工作人員必須穿鉛衣進入手術室。

手術室做手術期間需閉門,防止射線外泄。

手術期間工作人員需穿鉛衣戴鉛脖套,并根據個人情況戴頭罩、鉛眼鏡和乳腺防護。 所有參與介入手術的人員均需配戴測量射線的胸牌,并于每個季度上交到劑

第二篇:導管室護理工作制度

導管室規章制度

介入科護理管理制度

一、 言行符合護士禮儀規范。進入介入科必須更換隔離衣褲、帽和鞋,手術完畢后放回指定地點。

二、 保持工作間清潔、整齊、肅靜,各項操作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除參加手術及有關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進入。

三、 按介入手術通知單或急診電話通知做好術前準備。

四、 各種介入手術按預約時間進行,因故變動必須預先與科主任或值班護士聯系。

五、 值班人員堅守崗位,隨時準備配合急診造影、介入治療手術等,不得擅離崗位。

六、 各種儀器、設備、用品、物品固定放置,專人負責,處于應急備用狀態,定期檢修和保養。

七、 無菌物品與有菌物品分開放置,標記明顯,術后有關物品、器械嚴格執行消毒隔離規定。

八、 室內一切物品未經負責人員許可,不得擅自外借。

導管室工作制度

一、導管室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操作規程。

二、凡進入導管室人員必須更換拖鞋、衣褲、口罩、帽子,外出時更換外用鞋,穿好罩衣。

三、導管室保持肅靜。檢查申請單于前一天上午十點前送到。手術人員于約定時間前半小時進入導管室。

四、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不得擅自離崗。

五、導管室人員應熟悉本室內各種物品的固定位置及使用方法。急救物品、器材必須做好準備。一般藥品、器材必須及時補充。

六、手術完畢,用過的器材、物品應及時做清潔處理后放回原處?;紓魅静』颊哂眠^的器械物品,應做特殊處理,手術間應重新消毒方可使用。

七、嚴禁不熟悉設備人員操作機器。注意放射線防護。

消毒隔離制度

1、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無過期;

2、各種物品消毒、滅菌符合要求;

3、工作人員外出必須換穿白大衣、外出鞋;

4、鋪無菌臺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并指導及監督醫生無菌操作技術;

5、每日定時空氣消毒三次,必要時應隨時消毒,每月空氣監測一次;

6、無菌持物鉗一用一更換并高壓滅菌;

7、傳染病患者使用的器材應初步沖洗后,做好標記入供應室統一處理;

8、機房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手術通知規則

1、 施行介入檢查治療的病人,先由病人所在科室填寫好介入手術通知單,手術前一日10:00點前送導管室。

2、 介入手術通知單應認真填寫,如病人姓名、床號、性別、年齡、診斷、住院號、手術名稱及手術部位,字跡清楚。

3、 急癥手術由值班醫生電話或親自通知,同時填寫急癥手術通知單,以免發生錯誤。

4、 特殊用物和器械應在手術通知單上標明。

5、 杜絕不送通知單而直接做介入,以免準備不足發生錯誤。

6、 感染病人施行介入時,應在介入手術通知單上注明。

參觀、見習制度

1、 院外參觀者,必須導管室主任、護士長同意;院內參觀者,須經導管室護士長同意后方可入內。

2、 見習同學參觀應由負責老師或醫生帶領,按所示教手術參觀,不得隨便走動。

3、 見習、參觀人員持“進修證”或“學生證”嚴格控制參觀人數,一般

不得超過2——3人。

4、 參觀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導管室制度及無菌原則,參觀者距手術人員不得少于30厘米。

急救物品管理制度

1、急救物品應做到五定,即定品種數量、定位放置、定專人管理、定期消毒滅菌、定時檢查維修。

2、確保無過期,無失效。

3、各種搶救物品、器械,保證性能良好,以備應急使用。

4、及時檢查急救物品使用情況,及時增補。

業務學習制度

1、 根據導管室工作性質,加強業務學習,每月進行業務學習二次。

2、 學習內容:學習與本專業有關的醫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及技術操作。

3、 對新開展的手術,術前認真學習手術步驟、術中配合及有關理論。

4、 如有特殊情況,學習未能保證,應及時補課。

5、 對新引進的醫療儀器應達到熟練掌握使用、保養、保管和清潔消毒方法。

6、 科內認真組織業務學習,積極參加完成護理部安排的各種院內的考試考核。

導管室人員的防護

1、 防感染:嚴格執行感染手術的處理原則。對急診患者,一律按污染手術處理。

2、 防銳器傷:傳遞銳器時要穩、準,最好使用傳遞盤。如不慎被刺傷,應立即采取相應保護措施。清創,對創面

進行嚴格消毒處理,并進行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檢查和隨訪。

3、 防輻射:準備防護用品減少輻射。

4、 防噪音:選擇噪音小、功能好的儀器設備。

5、 防精神過度緊張:做好自我心理調整,保持最佳心理狀態,勞逸結合。

導管應用管理

1 、 所用導管符合衛生部統一招標范圍內并經醫院設備部門采購允許應用的;

2 、 使用前檢查導管的外包裝有無破損、有效期及中文標識,外包裝破損、過期、無中文標識的導管不得應用;

3、

熟悉各種導管性能,及時供應醫生所用的導管; 4 、 一次性導管限于一人使用不可回收,不得重復應用;

5、

使用后導管應行焚燒處理并做記錄; 6 、 一次性植入的衛生器材需記錄并留有標準;

7、導管放置整齊有序并由專人管理,每月進行清點。

護理安全制度

1、

患者檢查治療前進行核對(姓名、性別、年齡、檢查項目)并登記;了解患者基本情況:檢查項目是否齊全,詢問過敏史及傳染病史;

2 、 各種搶救器材保持清潔,性能良好,定期檢查; 3 、 貴重儀器應用有使用及維修記錄; 4 、 急救藥品符合規定,用后及時補充;

5 、檢查后的患者由護士負責送回病房并與病房護士交接檢查治療項目、術中的病情用藥及檢查結果,并在交接單上簽字。

病人安全保護制度

1、接手術病人時,應按介入手術通知單核對病房、床號、病員姓名、住院號、手術名稱、手術時間,詢問是否禁食、是否大小便,術前是否用藥、清點手術所帶物品,如病歷、X線片等,并將病人貴重物品交家屬保管。

2、病人接入導管室,給病人戴好帽子,引導病人上手術床,告知其室內危險,防止觸電、碰頭及摔倒。小兒、精神病患者、神志不清及危重病人應由專人守護,防止墜床。

3、手術結束后,攜帶病人物品,由護士送回病房,危重病人由主治醫師共同陪護送回病房,并親自向值班護士交清術中情況、輸液、術后情況及術后注意事項。

第三篇:導管室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一、在工作時間操作室保持安靜,禁止非本室人員入內。技術員負責維持操作秩序及關鎖門窗,如出現秩序混亂及門窗關閉不嚴,罰責任人獎金50元或以上。

二、輔助組護士負責附屬間及走廊、大門的衛生、安全,值周護士在下班前負責鎖門窗、關閉水電、空調及保持護理用具整潔,如出現漏洞視情節輕重罰款50元或以上。

三、配臺護士負責術間門窗、燈及護理用具整潔,以及導管、球囊、支架、導絲等各種耗材的登記、使用、保管。每日手術結束后清點器械后要加鎖管理。如出現漏洞視情節輕重,罰款50元或以上。

四、加班后應檢查門窗、水電情況。如發現漏洞,及時補漏并報告護士長者,獎勵50元或以上。

五、護士應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部位、冷暖、滿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飲食、水,大小便等),如未達到要求,罰款20元。因工作疏忽、服務態度欠佳造成患者投拆、感冒、感染者罰款200元或以上。

六、無原因缺貨罰責任人50元或以上。

七、“兩防”工作疏忽造成貴重儀器損壞者罰值班者1000~20000元,嚴重損壞者給予紀律處分及相應賠償,護士長、導管室分管副主任及科主任也要相應罰款50~500元或更多。

八、造影劑及靜脈液體要提前加溫。發生輸液反應要及時登記、上報感染控制科。

第四篇:體育保管室總結

2012-2013學年德藝體衛室總結

我擔任了學校德藝體衛室的管理工作已經整一年了。為了加強對音、體、美學科設施的科學與規范化管理,增強師生員工體質,進一步提高音、體、美器材的使用效率。制定了完善而科學的器材管理實施細則,明確管理員職責。在這學期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項工作:

1、遵守國家各項法律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敬業愛崗。

2、熟悉本職工作,努力鉆研業務,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3、每天認真做好器材清潔和維護,保持環境的清潔與衛生;

4、經常檢查器材和設備,如有破損,及時維修并上報主管領導,以保證教學、訓練和群體活動的順利進行;

5、認真做好器材使用的日常登記工作;

6、每天認真做好防火、防盜安全檢查,發現情況及時處理,并向主管領導匯報。

7、不私自將器材借用或租用給他人或單位。

嚴格按照器材管理室的管理規定操作,在布置音體美器材室方面,全部做得有條不紊,加強了對音體美器材的管理,使學校體育資源合理有效的利用,保證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正常有序地進行。但是德藝體衛室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將認真總結和反思學習他校的先進管理經驗力爭做得更好。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導管室配置

1.心血管造影機的維護:

1)血管造影機專人專管,嚴禁未經專業培訓的人員操作機器。

2)血管造影機關機時保持停機位。使用時首先槍查機架旋轉范圍內有無障礙物阻擋,開機后檢查機械系統和曝光均正常后,給探測器和球管部位套上無菌罩,保證手術無菌要求。操作過程中應小心,避免機架與患者或工作人員相碰。發生緊急情況時.按下床旁或控制面板上的緊急制動鈕:手術完成后,仔細清理機器上的污物。

3)操作機器時嚴禁用力過猛;嚴禁一次踩線時間過長。

4)機房溫度始終保持在20度左右,濕度控制在40%-75%左右。對于濕度相對較大的地醫,必須在機房和手術室內配置除濕機,并全天開機除濕。

5)血管造影機機器應定期清潔、維護和保養,延長使用壽命。

6)定期由放射防護專業人員檢測控制室射線劑最量,檢測導管室門、窗不遺漏射線確保醫護人員安全。

2.心臟導管室其它設備與維護

1)生理記錄儀:用于顯示、記錄、儲存病人術中的心電、壓力信息。導管室應具備備用系統以及足夠的存儲介質以保存這些重要的信息。

2)心電圖機:用于水中或術后需要了解病情時.應定期檢查,保證使用。

3)臨時起搏器:應定期進行測試,了解其工作狀態.起搏器電池應及時更換。

4)向管內超聲機:應定期進行測試與維護。

5)冠脈旋磨機:應定期對旋磨機進行檢測與維護,定期檢查液氮罐內液氮容積,擬行冠脈旋磨術以前,應準備好足夠的液氮,并檢查其壓力。

6)心肺復蘇必備設施:除顫器、墻壁氧、吸痰器、507輔助呼吸器、人工呼吸機等必須進行定期檢查、消毒處理等。

1.導管室藥品與管理

1 急救藥品

利多卡因、胺碘酮、肝素、硝酸甘油(靜脈、口服)、地爾硫卓(靜詠)、硝普鈉、鹽酸烏拉地爾、欣維寧、腺苷、腎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阿托品、速尿、西地蘭、可拉明、洛貝林、地塞水松、苯海拉明、嗎啡、杜冷丁、非那根、安定等。

2溶拴制劑

尿激酶、鏈激酶、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

3 GPIIb/III a受體拮抗劑

替羅非班(欣維寧) 對上述藥品應定時清潔、更新,使用后及時補充.

2.導管室一次性耗材的管理

冠心病介人診療需要大量的一次性使用的高值、低值耗材,如何對這些耗材進行管理非常重要。導管室應該沒有儲存一次性低值耗材的倉庫,而對于一次性高值耗材,現代化的診療中心應該在導管室附近設立二級庫,由專人進行管理。二級庫應負責對高值耗材進行驗收

清點、跟蹤、記錄耗材的流向、核實收費情況,以保證耗材的安全、便捷的應用于臨床。導管室應與二級庫密切合作,所需耗利從二級庫領取后.進行登記.耗材使用后將耗材條形碼,同時進行登記。

導管室工作規范

(一)導管室人員職責 1.培訓教師

1)具有冠心病介入診療資質以及冠心病介入診療培訓教師資質。

2)具備以術者的身份獨立完成手術能力。

3)具備獨立指導和培訓接受培訓的人員掌握技術和獨立完成手術的能力。

4)術前應親自詳細了解病人病情,掌握病人的適應癥,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手術、獲取病人知情同意。

5)術中、術后及時發現并熟練處理各種并發癥。

6)負責對病人的長期隨訪。

7)負責對接受培訓人品的長期培訓、輔導和考核

2.具備冠心病介入診療資質醫生

除尚不具備培訓教師資質,不能單獨指導接受培訓醫生獨立完成手術外,其他職責職責同培訓教師

3.接受培訓醫生

可以是本單位的或外單位的,他們需要接受培訓以獲得冠心病介入診療資質。他們可以以助手身份完成手術或培訓教師的指導下,以術者的身份完成手術。 4.導管室護士

1)熟悉和遵守導管室的各種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及治療常規。

2)熟悉導管室各種設備的功能、用途和操作規程。

3)熟悉各種介入診療技術操作常規、了解手術并發癥及相關處理,以便配合術者順利完成手術。

4)參與術前、術中、水后病人的觀察與護理,包括對病人心電和血流動力學參數的監測,隨時發現問題,報告給術者.井能夠隨時參與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5)具有重癥監護室培訓背景,熟悉心肺復蘇和各種急救技術,了解心血管急救藥物的給藥方法,熟悉消毒措施,熟練掌握靜脈注射。

6)熟悉導管室各種介入器械的性能、尺寸和用途,以配合術者準備和選擇器械。

5.技術員

1)尋管室應該至少配備1名技術員,具備大型醫用設備上崗合格證。

2)熟悉x線發生器、電影脈沖系統、影像增強器、自動電影處理設備、壓力注射系統、視頻系統以及影像后處理工作站系統的原理和操作規程。

3)技術員應該與電子或放射工程師一起,負責對整個放射影像系統行定期的檢測與維護。

4)具有熟練的電腦操作技術,負責影像資料的登記和保管。

(二)導管室工作規范

1.手術操作規程

1)冠狀動脈造影操作規程

●病人到達導管室后由當班護士負責核對患者的姓名、性別、病房床號、手術名稱并引導患者換鞋、更衣、上檢查臺。

●導管室技術員負責錄入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歷號,負責操作期間的機器管理。

●助手按無菌操作原則對患者行上肢和或雙側腹股溝區消毒、鋪無菌巾。

●護士協助第二助手負責連接壓力系統、造影劑排氣及壓力換能器歸零。

●第一助手負貴準備局麻藥、肝素和穿刺器械。

●按Seidinger法行橈動脈(或股動脈)穿刺,置入動脈鞘管。經股動脈穿刺時,如外周動脈嚴重彎曲可換用長動脈鞘管。

●經鞘管注射肝素2500單位

●在導引導絲引導下,送入造影導管,送入造影導管時必須以造影導絲在前引導。導絲前進遇有阻力時必頌透視明確原困并在透視下操作導絲前行;外周動脈嚴重彎曲影響導絲操作時可以換用超滑導絲。

●手術時間超過1小時或術中發現患者處于高凝狀態時酌情追加肝素1000-2000單位。

●導管頭端進入主動脈竇后后撤出導絲,連接壓力監測系統并排氣、確認壓力曲線形態和壓力數值正常。

●導管到達冠狀動脈竇口后必須先確認壓力曲線和數值正常后方能注射造影劑。

●更換造影導管后必須以造影導絲引導前行,每次送入導管前應檢查鞘管內是否有血栓形成并用肝素鹽水沖洗動脈鞘管。

●左冠狀動脈造影常規體位包括左前斜加足、左前斜夾頭、右前斜加頭及右前斜加足,右冠狀動脈造影常規體位包括左前斜位及右前斜位.根據患者冠脈情況必要時加用特殊體位。

●左心室造影前應先確認左室舒張末壓,當LVEDP≥35mmHg時禁止用高壓注射器行左室造影,必要時可以用手推注射器進行。

●經股動脈穿刺者,檢查結束后先經造影證實穿刺部位血管符合局部封堵或縫合條件,然后進行血管封堵或縫合條件,否則可拔出鞘管,穿刺局部壓迫止血30分鐘.放松壓迫再觀察1—2分鐘,確認正活動出血后行加壓包扎。

●患者應由病房護士護接回病房。

●患者回病房后,主管/值班醫師應立即看視病人,檢查血壓、心率、穿刺局部有無出血、足背動脈搏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經股動脈穿刺血管縫合或封堵后,如確認傷口無滲出或出血,平臥6小時后可以活動,壓迫止血者平臥1 2小時后可以活動。經橈動脈穿刺加壓包扎后可下床活動。

●術后24小時換敷料并檢查穿刺局部有無出血、血腫、假性動脈瘤,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冠狀動脈介人治療操作規程

●冠脈造影后如需行介入治療,應追加肝素使總量達70-100u/公斤體重、操作每超過1小時經靜脈追加肝素1000~2000單位。

●在導絲引導下,送入指引導管,進人指引導管時必須以導引導絲在前引導。導絲前進遇有阻力時必須透視明確原因并在透視下操作導絲前行;外周動脈嚴重彎曲影響操作時可以換用超滑導絲。

●指引導管進入主動脈竇后撤出導絲,連接壓力監測系統、排氣、確認壓力曲線及數值正常。

●指引導管到達冠狀動脈開口后應先確認壓力曲線及數值正常后才能注射造影劑。

●PTCA導絲應盡量放至靶血管遠端。

●擬行單純球囊擴張者球囊直徑與病變處血管直徑之比為1比0 9~1.1,擬植入支架者預擴張可選用2.5mm直徑的球囊。

●治療結束應重復造影確認效果滿意、無局部血管并發癥方能撤出導引導管。

●病房護士負責護送患者入CCU.

●橈動脈入路術后即刻拔除鞘管,加壓包扎,股動脈入路采用封堵或縫合后,加壓包扎,或術后4~6小時撥除動脈鞘管,壓迫止血后加壓包扎。

●術后患者每月門診隨訪1次。

3)手術報告

手術操作結束以后,應該及時完成手術報告。報告內容包括手術適應證、手術時間、使用的各種藥物及劑量、相關的血流動力學指標、使用的各種器械、詳盡的冠脈及心室造影結果、手術過程與結果、各種并發癥的出現情況、后續的治療及隨訪建議。冠脈造影的結果應包括左、右冠脈的開口有無異常、如左主干存在病變應詳細描述,前降支及其對角支、間隔支情況,回旋支及其鈍緣支、下側支情況,右冠狀動脈及其后降支、左室后側支情況。心室造影結果應包括心室腔有無擴大,心室壁是否增厚,各室壁(前壁、下擘、心尖、后壁及側壁)運動情況(正常、運動減弱、不運動、運動異常、室壁瘤形成),還應記錄估測的或是測量得到的左室射血分數,當存在瓣膜返流時.應描述嚴重程度。

2、冠心病介入治療的護理工作規程

1)手術物品的準備:要根據情況和介入手術開展的種類準備手術器械、敷料及物品,分類包包、嚴格消毒、標記日期,使用時嚴格核對,保障手術物品的使用和安全。手術包分為常規導管器械包、手術衣包、大孔巾包、臨時起搏導管包、備用器械包,備用手術衣包,備用治療巾包等.常規導管器械包應包括不銹鋼大方盤一個(90cmX35cm);止血鉗一把(14cm)刀柄一把(11號刀片);消毒皮鉗一把(20cm);巾鉗4把(12cm);剪刀一把(12-14cm),針持一把(12cm;不銹鋼彎盤一個(20cmX15cm);不銹鋼換藥碗4個(分別為大、中、小);不銹鋼藥杯2個(50ml);治療巾6塊;細紗布20塊。對于那些非常規使用的手術物品,如冠脈旋磨導管,應提前準備好.以保證術中使用。

2)手術臺鋪設:為了術中使用方便,通常選用兩個長110cm、寬80 cm的治療車連接為介入手術平臺。防止治療車移動,下方車輪可設置腳踏制控鎖。開臺時護士面向手術臺。右側治療車為術者使用區域,放置常規導管包,左側治療車為助手使用區域,放置手術衣包。鋪設時面向治療車可用手先將最外面包布打開后調整直角,鋪向治療車右側及上下外緣,再將左側手術衣包布打開調整直角鋪向左側治療車最外緣,使左右兩側邊緣臺面上已為無菌區域,再將器械包移至右側治療車中間。用無菌長鉗把內側無菌布單分別向左右上下鋪設,使治療平臺成為完整無菌平臺后,用無菌長鑷分別將麻藥杯放置在大治療盤的右下角和左下角,以存放術中用藥。鉗一個換藥碗及消毒皮鉗放置左側治療車上,倒入消毒液以備助手消毒使用,再分別將另外3個換藥碗依大小次序放置右側治療平臺的上方,分別倒入兩碗肝素鹽水,另一個以備PCI或其他造影時存放造影劑使用。隨后將各類消毒手術衣包、大孔巾包打開外展保持無菌放置臺上。

3)手術區消毒、鋪巾:病人進入導管室平臥導管手術床后,護理人員要在第一時間接好心電圖監護電極,開放靜脈,然后將手術區域暴露。由配臺護士或參加手術的助手進行手術區域皮膚消毒。心導管介入手術是由術者通過股動脈、股靜脈或橈動脈急性血管穿刺后置好鞘管,再將各類不同功能的導管分別送入周圍血管進入心臟各腔室或冠狀動脈進行造影檢查或治療,因此全程嚴格要求無菌、防止由于不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帶來一些不該發生的院內感染并發癥。手術區皮膚消毒時由消毒者刷手后將治療臺上準備好的無菌消毒碗用左手拿出,巡回護士倒入2%碘伏或皮膚消毒液,右手持消毒皮鉗夾起碗中浸透消毒液紗布進行消毒。消毒完成后,消毒者將把用過的消毒碗鉗傳給臺下護士后,進行無菌手術巾鋪巾。以后,護士協助消毒者鋪無菌塑布以及大孔單,大孔單以穿刺點為中心上下鋪展。

4)連接:介入手術需要監測壓力、沖洗管路、注入對比劑,因此,需要護士協助術者連接上述三條管路。護士首先將外包裝剪開完全保持無菌遞與臺上,再由術者把連接部分傳遞臺下護士,在操作過程中,護士要避免接觸無菌部分,護士接過的物品上防止再次掉入手術臺上造成污染。如有不慎落入污染及時更換無菌物品。

5)水中與術者的配合:手術開始后,護士一方面應對病人的心電圖、壓力圖形(有時還有血氧飽和度)進行監測,發現問題,及時匯報給術者,另一方面,還需要為術者準備各種器械,如指引導管、導絲、球囊、支架等。護士需將上述物品的外包裝打開后,遞給術者,操作過程中注意無菌操作。另外,護士應保持高度的警懈性,隨時準備配合術者對病人的病情變化進行處理。

6)術后護士或助手帶手套把使用后的器械清點并用清水將使用過的器械上面血跡及污染物沖洗干凈后放在污物區,以備供應室收回。系統分類,打包,消毒,避免造成交叉感染。手術使用過的污染敷料需在當日由衛生員送洗衣處交換,把前日洗回的布類物品清點接收后送回供應室,以備包包。遇有血液污染傳播疾病的各類敷料物品,按醫院感染管理隔離要求將污染物放人醫療垃圾袋嚴緊包裹,貼上特殊處理標簽,交醫療垃圾管理員直接焚燒。

3質量控制與質量改進體系

心臟導管室應該具備完善的質量控制與質量改進體系,以保證冠脈介入診療工作的質量。

1)術前討論制度:任一冠心病診療操作,都需要至少兩名以上的醫生討論明確其適應證。其中,至少1名為具備冠心病介入診療資質的人員。特殊病人,需要兩名以上的具備冠心病介人診療資質的醫生討論決定診療力案。

2)導管室例會制度:導管室應每周召開1次例會,討論1周來所完成的病例,對其適應證的把握、操作的規范性等進行討論,并提出改進方案。

3)病例上報制度。及時、定期將病例數、并發癥情況向上級醫療單位報告,并接受上級單位的檢查。

4)數據管理系統:現代化的導管室應該建立電子化的病人數據庫,詳細記錄病人的影響資料、臨床基本資料、使用的器械、并發癥以及病人長期隨訪結果等信息,及時對病人數據進行分析、總結,以提高介入診療質量。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大隊長就職感言范文下一篇:導購員心態培訓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