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外文化交流的例子

2022-12-02

第一篇:中外文化交流的例子

古今中外名人例子

古今中外名人事例

1、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李時珍,明朝人,是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家世代行醫,他的父親醫術很高,給病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就是不愿意讓自己的兒子再當醫生:因為那時候行醫是讓人看不起的職業。李時珍可不這樣想,他暗自下定決心,要向父親那樣為病人治病。

李時珍22歲開始給人看病,一面行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現很多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于是下定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為了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盛產藥材的名山。他有時好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他還親口品嘗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他回到老家,花了整整27年的時間,終于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這部書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物,每一種都有圖,是中藥書籍中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被譯成幾國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2、.身殘志堅張海迪

張海迪 5 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有進過學校,童年時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后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 15 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給村里小學的孩子們教書,并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贊譽。

張海迪身殘志堅,抱著“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的堅定信念,忍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苦痛,自學了英,德,日語。還翻譯了十三萬字的英文小說,寫了大量的文學作品,作出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3、炸藥之父———諾貝 爾

諾貝爾的父親是一位頗有才干的發明家,傾心于化學研究,尤其喜歡研究炸藥。受父親的影響,諾貝爾從小就表現出頑強勇敢的性格,他經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炸藥。多年隨父親研究炸藥的經歷,也使他的興趣很快轉到應用化學方面。

1862年夏天,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 在一次進行炸藥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這次驚人的爆炸事故,使諾貝爾的父親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擊,沒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鄰居們出于恐懼,也紛紛向政府控告諾貝爾,此后,政府不準諾貝爾在市內進行實驗。

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實驗。經過長期的研究,他終于發現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藥的引爆物,成功地解決了炸藥的引爆問題,這就是雷管的發明。當他滿臉鮮血從爆炸成功的硝煙鉆出時,卻興奮的大叫“我成功了”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藥就達129種,就在生命的垂危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藥的研究

4、居里夫人的故事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么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斈菅啪拖駴]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后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故事之一:簡樸生活 瑪妮雅長大以后,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里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比埃爾?居里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里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從191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里夫人。

.淡泊名利

居里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于是驚訝地說“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么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5、.宇宙之王霍金是誰

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奇,一個當代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名義上的巨人。 霍金小時候學習能力并不是很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后在班里的成績從來沒超過前十名,而且往往因為作業很不整潔,老師覺得是無藥可救的孩子,同學們也把他當作嘲弄的對象,霍金十二歲的時候,班里的兩個孩子曾用一袋糖果來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才,帶有諷刺意味的給他取了個愛因斯坦的綽號,誰知二十多年后,

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后,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里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癥”,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癥。 大夫對他說,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后,心和肺也會失效?;艚鸨?ldquo;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起初,這種病惡化得相當迅速。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

霍金的病情漸漸加重。1970年,在學術上聲譽日隆的霍金已無法自己走動,他開始使用輪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沒離開它。永遠坐進輪椅的霍金,極其頑強地工作和生活著。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但48小時后,他又回到辦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鄉間別墅,上坡時拐彎過急,輪椅向后傾倒,不料這位引力大師卻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叢中。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著宇宙的起源。

6、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一八八二年,在她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到傷害,從此以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后來,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七歲那一年,家里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蘇利文老師。蘇利文在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后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說話了。

蘇利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一九三六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的傷心。海倫知道,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一九六八年,海倫八十七歲去世,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蘇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

7、.高爾基寧肯挨打也要讀書

高爾基是前蘇聯大文豪,列寧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時代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寄養在外祖母家。因為家庭極為寒,他只讀過兩年小學。10歲時就走入冷酷的“人間”。他當過學徒,搬運工人,守認人,面包師。還兩度到俄國南方流浪,受盡苦難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機會,撲在書上如饑似渴地讀著。如他自己所說:“我撲在書,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他為了讀書,受盡了屈辱。10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那時的學齡前徒,實際上是奴仆: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干到半認。在勞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燈,堅持讀書。老板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因為讀書,還挨過老板娘的毒打。高爾基為了看書,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說過:“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你去廣場上用棍棒打你一頓!?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由于高爾基一生如饑似渴地讀書,勤奮不懈地努力,他寫下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海燕》、《鷹之歌》、《母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間》、《我的大學》。除此之外,還寫了劇本和大量的政論、特寫、文

8、發明家愛迪生

愛迪生8歲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為“低能兒”而攆出校門(因“愚鈍糊涂”被勒令退學了)。從此以后,他的母親是他的“家庭教師”,決定自己教兒子讀書識字,并教育他要誠實、愛祖國、愛人類。由于母親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對讀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時,列車突然顛簸,使一塊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燒。列車員趕來撲滅了火焰,也狠狠地給了他一個耳光,打聾了他的左耳,他被趕下了火車,那時愛迪生才16歲

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 ,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每發明一樣東西,都要進行無數次的試驗,失敗,再試驗,但他從不氣餒。在進行電燈鎢絲試驗時,他失敗了一千多次,依舊堅持不懈。最終成功解決了電燈泡的鎢絲問題,獲得了“人類光明的使者”的美譽。 愛迪生的文化程度極低,對人類的貢獻卻這么巨大,這里的“秘訣”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顆好奇的心,一種親自試驗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艱苦工作的無窮精力和果敢精神。當有人稱愛迪生是個“天才”時,他卻解釋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愛迪生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還應該歸功于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后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第二篇:傳統文化遺失的例子

<漫談中國傳統文化的流失>.by 南野藏馬

前幾日在書房,興之所致,隨手拎起了一本四書,翻到到第一面,念了兩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便發現自己意興闌珊,隨手又把它扔到了書櫥里,拿起本日本漫畫,有滋有味地啃到最后。今天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嘆中國當代青少年(主要是指80年代和90年代)對于自己國家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反省自己前日所為,不禁感到慚愧,一向標榜熱愛傳統文化的我自己不也正慢慢放、棄這些中國驕傲么?

時逢國慶,單位邀請我們新行員寫一篇關于愛國主義的文章。我便想,是用華麗的辭藻去堆砌一篇空洞的文章來感嘆祖國多么秀美多么壯麗的河山,還是切實關注一下我們正在慢慢遺失的民族驕傲呢?

臺灣忠信工商學校的校長高震東在內地演講時說,“什么是愛國?哪里是愛國?什么都是愛國,哪里都是愛國!”愛國是微小卻又具體的。我們身在中國,有時卻茫然不知自己國家有什么,是什么。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是我們過于注意別人的東西?愛國其實很簡單,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和愛我們的傳統文化。

什么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歷經千年,在漫長歷史過程中逐步創造發展起來的。她幾經建構-解構-再建構,綿延不絕,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她是千百年來國人對文化的希望,是國人對文化思想的反思。當我們今日面臨著隨資訊發達的電子時代而如洪水般涌來的西方文化時,還有多少人可以堅持那涓涓的細水長流?

我們的81年代后、90年代的孩子們心目中的傳統文化是什么?我想不會是女子十二樂坊穿著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臺上鬧哄哄的演奏那所謂的傳統民樂吧?還是認為魯迅先生筆下那個滿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國的古代文人?

簡練的講,所謂中國傳統文化就是“詩、書、禮、易、春秋”。我用五經的名字來概括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它剛好總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五個方面。“詩”,是指從最早的詩歌《詩經》開始到歷朝歷代的詩詞歌賦、古樂。“書”,是指歷代文人體現他們思想觀點的專著,包含了古代文人的人生觀,體現了古人的人文精神。“禮”,是指我國傳統的倫理道德、禮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體制。“易”,并不單純的是指《易經》,還包括了農業、醫學、天文、地理、數學。而“春秋”便是特指從《尚書》到《春秋》、《史記》、《資治通鑒》等一系列的史學專著。中華傳統文化涵蓋范圍之廣,思想之博大精深,怎可以用現代那些偽民俗或是一個酸朽的孔乙己可以概括、代表的!

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們是從周杰倫的《東風破》或是SHE的《長相思》里才開始接觸體會到中國古典詩詞之美是不是太遲了?自《詩三百》到《漢樂府》再到《全唐詩》、《全宋詞》,還沒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辭、漢賦,更沒提到魏晉的“蓬萊文章建安骨”,這浩瀚如海般的詩詞國度,怎是一首《東風破》所能表達的?現在我們是否只停留在小學課本里教的“離離原上草”或是什么“二月春風似剪刀”的階段,或是為了逗情人開心為她輕吟“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濃情蜜意?

我們現在是否能從那些靡靡之音中感受到古人的瀟灑不群、壯志豪情呢?是否知道古龍金庸小說里的“任俠之氣”是指“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后悔;情之所鐘,世俗禮法如糞土;興之所致,與君痛飲三百杯”。而“俠之大者”是指“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呢?大概只會沉迷在江湖恩怨、打打殺殺中了吧。

沒有了“花間一壺酒”、“共剪西窗燭”的爛漫情懷,沒有了“誓掃匈奴不顧身”、“醉里挑燈看劍”的壯烈胸襟。沒有這些古韻的滋養,我們的80年代和90年代難道只能在歐美的HIP-HOP、日本動漫、韓式的多袋闊腳褲中顯示自己的瀟灑不羈么?沒有了任俠的少年輕狂,沒有了溫文的少年情懷,我們的青春還完整嗎?

還有多少人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來自孟子的“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天下的興亡,不是匹夫之責,而是我的責任。有多少年輕人還會以國家興亡為己任,大概只會裝作很酷的說“我就是我,我喜歡,我可以。”他們只是整日埋首在《蠟筆小新》和《機器貓》中拒絕長大。

還有多少人知道何為“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忍勇”?看多了吳宗憲的《我猜》和《周日八點檔》,大概只會迷惘的說:哦,臺北忠孝路的小吃很出名。多少人會覺得“香九齡,能溫席”是一種孝心的表現,大概會覺得他好傻,干嘛用自己的身子暖席子呢,買臺空調不就得了嗎?還有誰會覺得“融七歲,能讓梨”是一種中國式的謙遜禮讓?孩子們自小接受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達爾文式教育,被沉沉的課內科外功課壓得喘不過氣。哪還會有人說,第一名我不要,給你吧!再不知何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了,更不用期望孩子們可以成為象曹子建、王摩詰那樣的翩翩濁世佳公子了。孩子們現在學習琴棋書畫的目的已大多為考試加分服務,哪還有“為君唱遍《紅豆吟》”的情懷了。

君不見上元燈節賞花燈,君不見端午賽舟掛香符,君不見盂蘭盆會驅鬼儺,君不見重陽登高插茱萸。我們開始相信基督,相信有圣誕老人。我不知道誰是阿福,也好久沒放過爺爺紙糊的風箏了。傳統的節日在我們看來除了意味著能看到無聊的文藝晚會,多幾天去哪里都是人滿為患的假期以外,剩下的只有蒼白。傳統,從我們指縫滑過,輕輕流失。

西元一九00年,梁啟超寫到“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今日,梁先生所期望的“希望、進取、日新、破格、好行樂、盛氣、造世界”的少年氣質在我們身上依稀可見,卻再嗅不到中華之氣息。純粹的行樂主義、盛氣,在沒有文化底蘊的支持下顯得那么的蒼白和輕浮。我們應從何處尋覓正在遺失的傳統文化。難道是在鄰國日本的傳統活動上發現:“咦,這個東西是從我們中國唐朝傳過去的嘛!切~小日本~。”可是,為什么我們不反省,我們為何只有在別人那里欣賞到曾經的國粹。驀然回顧,國已不國。

常思將來,不忘過去。以千載文化積淀來充實自己而讓我們走的更遠,在座諸君難道不會心思神往?

中國傳統文化將流失

來源:新華社

好萊塢來了,留給我們最大的懸念就是:這些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題材會被美國人演繹成什么樣子?他們將會“戲說”還是“正說”我們的歷史和文化記憶?

其實,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說到底好萊塢是一個文化工廠,他們挖掘新題材的沖動都是為了滿足自己對利潤的追求和攫取,是為了分食世界電影市場的大蛋糕,并不是在從事文化保護計劃,他們是好萊塢,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們將會用西方的價值觀念和文化標準來打量和改造傳統的民族題材,并按照他們嫻熟的商業邏輯來進行運作,推向世界。首先,他們不會“正說”,其次他們也不會“戲說”——這是中國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們的文化理解——但他們會“西說”,將一個東方的、中國的、民族的、傳統的文化題材處理成一個西方的、美國的、好萊塢的和后現代的電影文本。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傳統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邏輯的更改。

以此前運作的《花木蘭》(見圖)為例,動畫片《花木蘭》并不是一個充分尊重中國人印象中那個傳統“替父從軍”的民間傳說的模式和版本,而是進行了大膽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習慣的藝術夸張和改編,片中花木蘭成了一個典型言談舉止大膽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動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沒有中國傳統封建社會里女子的矜持和謹慎。這樣的花木蘭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蘭,而非傳說中的花木蘭。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繹裝進了這個名叫“花木蘭”的瓶子里,然后大聲吆喝著,出口到中國來大賺其錢。這將對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孩子們對這一中國歷史上經典的女性形象的認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而當好萊塢陸續對《楊家將》、《西游記》、《孫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國經典完成“西說”時,中國的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圖將會是怎樣的圖景?

與好萊塢咄咄逼人的文化擴張相比,國內影視人還沉迷在“戲說”版的宮廷戲、模式化的“警匪劇”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負擠壓得喘不過氣來,藝術想像力蒼白無力,進取心和創造力也大大削弱。面對這些已經融入我們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資源,我們守著金山過窮日子,與國外藝術家們對中國傳說題材的熱衷的態度相比,著實令我們的藝術家們汗顏。 此外,與國外同類的藝術作品相比,國內的歷史傳說影視作品,大多流于機械和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創意力度方面明顯有缺失。如《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孫臏與龐涓之間的斗智并沒有很濃的“兵法”味,倒是在其中穿插了不少香艷的愛情故事,波瀾壯闊、波譎云詭的智勇謀略淹沒在濃厚現代味的情感糾葛中,令人失望。創作思維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以及對待歷史題材的創作態度,這些應該是好萊塢搶拍中國題材影視劇帶給國內同行們的一個重要警示和啟迪。

好萊塢挖掘的雖然是中國的歷史題材,但著意的卻是未來的市場和文化傳播。明白了好萊塢的真相,我們才能把握現在,為自己贏得可能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風起云涌,這是時代的現實圖景,但是如何讓延續了五千年燦爛輝煌的中華傳統文化推陳出新,煥發生機,如何接續傳統文化傳承的這根千年文脈,增進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大國國民的文化認同,讓中華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獨特的民族旗幟,這將是我們面對的一個永恒的話題。 中國傳統文化在學生中的缺失

在一份關于傳統文化的問卷調查中,對“傳統文化對于當前中國社會的影響”一題,50%的大學生認為“很重要”,有40%的同學認為“有作用”。對“世界華人對中國的認同”中,58.5%的同學選擇了“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要,很多大學生都能認識得到,可以對于傳統文化,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

對于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京劇或者其他地方劇種”,居然有51.2%的“不感興趣”,39.7%的人認為可以去看看,還有2.1%的人“非常討厭”,只有8%的人表示喜歡。

對于古典的文學書籍,75.4%的大學生“偶爾翻閱”,16.4%的學生“敬而遠之”,5.8%的同學表示“深惡痛絕”,只有0.4%的同學“愛不釋手”。 雖然絕大部分同學對傳統文化持認同態度,自身卻對它知之甚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很低,認識也很膚淺,傳統文化意識淡薄。 與此同時,一份題為“還有多少中國味的”調查問卷到小學生的手中,結果更是讓人擔憂。

在關于節日的調查中,除了兒童節,孩子們最喜歡過的是圣誕節,只有33%的孩子喜歡過春節,14%的孩子喜歡過中秋節,12%的孩子喜歡過國慶節。 在對“最喜歡的一首歌”的選擇上,37%的人選了英文歌曲,占的人數最多,只有20%的人選擇大陸老歌,只有28%的人知道國歌的原名是什么。38%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銘”,31%的人沒有座右銘。僅25%的人知道文房四寶是什么,只有39%的人會寫毛筆字。

小學生的文化品位如此西洋化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享譽海外,使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熱愛了解的知識。 教師們要教育小學生關注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愛好,更多的了解傳統文化知識。 大學生們應該有意識的多看傳統文化書籍,吸取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營養。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不再缺失。

1、傳統是由歷史沿襲而來的思想、道德、風俗、藝術、制度等,它是相對于現代而言的。但是,不少人錯誤地把傳統在時間上等同于“過去”甚至“陳舊”,在形式上視作“靜態”甚至“僵化”,割裂了歷史、現實與未來的邏輯聯系。他們無法正確把握傳統的歷史承襲性,更難以找到它與時代精神的契合點,強調傳統與現代的沖突,割裂了傳統內涵與當代風采的有機統一性。 傳統是過去的現代,現代是將來的傳統。德國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卡爾·雅斯貝斯指出:“在繼承中,人擁有一點實際能力,那是不可摧毀的東西;在傳統中,則擁有一點絕對的東西,那是不會遺失的”。傳統并不是靜止不動的死寂的歷史沉積物,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永遠流動的、離開它的源頭愈遠就膨脹得愈大的洪流。

“君不見傳統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傳統之河源遠流長,亙古綿延,于九曲回環中浩然蕩進,不斷豐富其形式,充實其內容,拓展其領域,使每一時代的人們所創獲的成果,都作為傳統的神圣鏈子中的一環保存下來,并作為遺產傳給下一代。 因此,傳統的運演與時代俱進,每一時代的人們都必須促進歷史意識與當代精神的融合,繼承、創造和發展優秀的傳統。

2、傳統,是現代人的雙刃劍。一方面,它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因而是滋養現代人精神的源頭,是培育現代人格的養料,是走向未來的依托。 另一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說:“傳統是一種巨大的阻力,是歷史的惰性力”,它無處不在地制約和阻礙著現代化的進程,使投身于創造新生活的人們無不感到這負荷的沉重。

因此,在傳統的洪流中,總是不可避免地有泥沙和珠玉齊沉、糟粕和精華共存;它既包含著促進現代化的契機,又滋長著影響現代化建設的毒瘤。因此,既不能把傳統當作神圣的偶像供奉起來,也不能把傳統當作歷史的垃圾,簡單地予以拋棄。

遺憾的是,面對當代生活泥沙俱下的紊亂現象,不少人表現出茫然失措的價值尺度,他們難以分清究竟什么是精華,什么是糟粕,更難以分清精華中混雜的糟粕、糟粕中包裹的精華,找不到“白玉之瑕”,也淘不出“沙里之金”,真正做到取之有度,舍之有節,分寸適宜,恰如其份,而顯得良莠不辯,囫圇吞棗,或人云亦云,盲目反叛。

3、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是文化發展演變所圍繞的中心。文化的發展是為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服務的。每一個偉大的民族都有其一定的文化傳統。一個民族通過本民族的語言、文字、藝術、風尚、習俗、宗教信仰以及對國土、同胞的熱愛,對鄉土的眷戀、對褻讀民族感情行為的厭惡、仇視等,表現出自己的傳統以及民族的自毫感、尊嚴感。 我們不應借口更新傳統,借口繼承西方社會的文化成果而否認、喪失傳統的民族性。更新傳統,必須強調民族的主體性。任何個人都不能回避民族的利益和命運,侈談自我的觀念更新。

只有充分發揮民族傳統的獨立性(肯定自己的獨立存在)、自覺性(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識)、主動性(積極改造環境的能動力量),社會文化才有勃發的活力和堅固的凝聚力。

因此,深入傳統肥沃的底層,淘金般獲得許許多多閃光的金沙,并熔鑄成閃耀著時代光彩的金塔。

4、超越是對傳統的一種否定和不滿足,它追求并實現著向未來挺進的嶄新層次和境界。“回復故道的事是沒有的,一定有遷移;維持現狀的事是沒有的,一定有改變”。正是由于在繼承中超越,在超越中繼承,才形成了無法遏制的人類歷史長河,既不可能斷裂,也不可能干涸。 但超越又是艱難的。美國社會學家英格爾斯指出:“許多致力于實現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家,正是在經歷了長久的現代化陣痛的艱辛之后,才逐漸意識到國民的心靈和精神還被牢固地鎖在傳統意識之中,構成了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嚴重障礙”。同樣,當代人的骨髓和血液中也頑固地浸入了歷史因襲的沉重,雖然身著髦得合時的現代服裝卻并沒有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現代人。 超越不是超脫。超越是立足大地而又直插霄漢般昂然挺起,是繼承傳統又從傳統中脫穎而出,是在繼承中追求發展;超脫則是雙腳懸空如浮云飄移,是拋棄傳統建構虛幻的海市蜃樓,是在虛無中滑向毀滅。超越,這是客觀的規律;超脫,則是幻想的花朵。

5、創造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它是迷人的呼喚,前進的動力、精神不竭的支撐點。完整的人是為傳統所創造并創造傳統的人。人總是站在雙重的歷史意識中,一方面,他是過去文化的產物;另一方面,又是未來文化的創造者,他總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濡染、鏤刻,同時又主動地選擇、吸收、激濁揚清,并注入新的時代精神,賦于新的特征、意義和功能,使其得到發育、成長、拓展。

用伽達默爾的話來說就是:“傳統并不是我們繼承得來的一宗現成之物,而是我們自己把它生產出來的,因為我們理解著傳統的進展并且參與在傳統的進展之中,從而也就靠我們自己進一步規定了傳統”。

要在揚棄地繼承先輩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在更為復雜的社會實踐中,不斷以新的成果來充實其內容、豐富其內涵、增加其要素,甚至重組傳統的功能結構,使之成為具有嶄新形態的、與我們的時代相適應并反映歷史走向的新傳統,從而把傳世之寶與現代新觀念聚合,并轉化、升華為現實的巨大凝聚力和內驅力,使深厚的歷史底蘊揮發出濃郁的時代氣息。

6、馬克思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沒有對傳統的繼承,個體就不會擁有創造的智慧,社會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基礎,人類永遠只能滯留在茹毛飲血的洪荒之中。因此,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家蘭德曼認為:“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氣氛中,人才能呼吸”。所以,“個體必須吸取文化傳統,必須登上他所出生時代的文化頂峰”。離開對傳統文化中優秀思想、智慧、品質、作風的繼承,是不可能健全發展的。

科學的求異精神是舊思想的“爆破手”,是新思想的“助燃氣”,是新傳統的“設計師”。但必須是在繼承傳統精髓基礎上的標新立異,而不是一味盲目地貪新騖奇。

因為,新奇之物并非都有生命力,淺薄無聊的東西也常有新奇的面孔。但有些人甚至熱衷于“反其道而行之”,把過去否定的傳統一概肯定,把過去肯定的傳統一概否定,今日倒過來,明日顛過去,結果未獲現代化,已患現代病。

7、必須堅持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既植根于濃厚的民族土壤上,又置身于宏大的世界背景;既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與時代特征,又具備氣度恢弘、厚德載物的寬容精神。

也就是說,首先必須立足于五千年的中國傳統,以鮮明的時代責任感,以深厚真摯的民族情感和品質,為創造更合理的文化模型而對傳統文化推陳出新,“古為今用”,這樣,也才能獲得洞悉現實和預見未來的透視力,否則,只能在“一無所有”之中“跟著感覺”做無根的、失去精神家園的漂泊者。 同時,應使這種深沉的民族歷史感與開放的世界眼光相結合,在使中國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走向中國的交相輝映中,最大限度地吸收外來傳統的營養成分以滋補自身。

要最大限度地汲取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汲取現代社會的一切科學文明,“洋為中用”,即采外來文化之長,固民族文化之根。在繼承中吸收,在開放中篩選,在批判中提高,不斷摒棄保守、封閉、落后,高擎起民族傳統的旗幟,綻放出一簇簇古今貫通、中西合壁的絢麗火花。

8、在歷史的漸進時期,人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按照傳統的習慣方式來思維、生活、活動,并不覺傳統有一種異己的壓迫感。

但在歷史劇烈變動的社會轉變時期,人們就強烈地感到傳統負荷的沉重,也強烈地渴望從無形的糾纏中解脫,因而,使得個人情感的偶發性、不穩定性加劇,極易被不可名狀的下意識所驅使,為感情所沖動,導致破壞性思維的泛濫。這是我們這個過渡時代的突出心態。

因此,剔除情緒化的思想和情緒化的行為,具備科學的理性精神和建設性意識,這對于發展和創新傳統文化,也是至關重要的。

9、每一個偉大的民族都有其可貴的民族文化,而每一種民族文化都旗幟鮮明地張揚著本民族的精神。這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和基本的民族精神,無疑是一個民族生命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民族蓬勃生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

因為獨特,所以存在;因為獨特,所以不可替代。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長期發展過程中積淀下來的文化智慧和精神奇葩,是一束承載傳統、映照現代并昭示未來的人類文明的鮮花。它既為本民族代代傳承,并為其它民族所欣賞。 欣賞是一種由衷的贊美,不是低下的恭維;欣賞是一種理性的深刻審視,不是一種觀光式膚淺的瀏覽;欣賞更是一種洋溢著科學精神和民族氣節的批判性借鑒,而不是奉若神明般的頂禮膜拜。所以,對外來文化的欣賞或稱之為“賞花”,體現著一個民族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厚德載物的寬廣胸懷,是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自信的開放與坦然的抉擇,也是一個民族永葆發展活力之必需。 但吸收外來民族文化是一個辯證揚棄和自覺內化的過程,是其它民族文化的絢爛火花與本民族璀璨文化交相輝映、融為一體的過程。因此,博采外來民族文化不能采取“插花”的方式,不能生吞活剝地折下一枝插進花瓶,并擺在文化的花架上供奉禮贊。如果這樣,那枯萎的不僅是外來文化的精華,還有本民族的精神。 外來的文化成果只有和固有的深層基礎結合起來,才能重新開出鮮艷的花朵。還是象“栽花”一樣對待外來文化吧,把外來文化的花枝深深地植入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才能使民族文化的家園鮮花竟放。

10、雖然新事物不全是有生命力的,但當我們不分青紅皂白就熱衷于求新獵奇時,那就叫“過激”;我們對新事物不感興趣,也不研究、不分析的時候,那就叫“落伍”;當我們對新事物看不慣的時候,那就叫“失衡”;而當我們對有生命力的新事物冷嘲熱諷甚至阻礙的時候,那就叫“頑固”。

過激”可以矯正,“落伍”可以趕上,“失衡”也可以求得平衡,“頑固”卻是一種必須排除的阻力。

11、雖然新的不一定有生命力,但追求新事物始終是人類進步的永恒動力。

12、傳統是過去的時尚,時尚是將來的傳統。 傳統是流傳的,時尚是流行的。

傳統在流傳中更新為時尚,時尚在流行中沉淀為傳統。

13、開拓者的可貴之處,不僅在于沒有抄襲別人,更在于沒有抄襲自己。 第二,傳播已有文化成果與文化創新重構相統一規律。 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說:“個人生活史的主軸是對社會遺留下來的傳統模式和準則的順適。”祖輩改造環境的文化創造,以符號或物化形式遺存下來,后輩則掌握前輩創造的文化成果,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新的文化創造。人類創造的文化成果通過層層積淀而不斷積累,這種垂直式的文化傳遞積累,形成民族或區域的文化傳統,對現存文化保持長期的影響力。除此之外,還有水平式的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系統通過接觸交流,可以互相滲透、吸收和融合,引起文化變遷與重構。要使文化正常、健康地發展,既需要垂直式的文化傳遞積累,又需要水平式的文化交流融合。傳播已有文化成果與文化創新重構相統一的編輯規律,正是文化正常、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

傳播已有文化成果,是文化傳遞積累的要求。其中有經過長期積淀、成為傳統文化精華的部分,如歷代整理出版的文化典籍;也有當代人新的文化創造,包括新的理論,新的知識,新的科學技術,新的文藝作品等。有些重大的文化創造會引起文化變遷,即文化內容和結構的重大變化。文化變遷的原因除了本民族的重大文化創造外,還有外來文化的影響。吸收外來文化的優秀部分,以豐富和發展本民族的文化,也是編輯活動的一項基本任務。 這樣,在文化傳播中就會出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沖突碰撞,需要發揮編輯活動的策劃組織和選擇優化功能,進行文化整合與重構,以實現文化的整體創新。在整合重構中,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被保留下來,并得到新的解讀和意義,在現代文化中體現著傳統文化的特質。外來文化的精華部分也被民族文化所攝取,成為民族文化新的特質。這種文化體系既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種具有鮮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構成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有的論者提出,創造性是編輯活動的規律。這種論點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創造性的規律適用于人類的許多活動,因此需要揭示編輯活動的創造性的特點。編輯活動的創造性不僅指具體文化產品的創造(準確地說,是再創造),尤其是指通過文化整合與重構所發揮的文化整體建構作用。編輯活動的產品,也不僅是具體的文化產品,還有由各種文化產品建構的出版文化體系,以及其中反映的理想信念、社會風尚、道德規范和價值觀念。

傳播已有文化成果與文化創新重構相統一規律,反映編輯活動與文化的關系。文化的傳承積累和創新重構,都是文化發展的要求。沒有文化的傳承積累,文化就沒有基礎和靈魂;沒有文化的創新重構,文化就沒有活力和生命。而文化的發展又與社會經濟、政治、科技的發展有密切關系,它受經濟、政治、科技諸因素的推動和制約。因此,這條編輯規律不僅反映編輯活動與文化的關系,也反映編輯活動與經濟、政治、科技的關系。編輯活動不僅要適應文化發展的要求,還要適應經濟、政治、科技發展的要求,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和文明進步。 第三,保證文化產品質量與掌握最佳傳播時機相統一規律。

在編輯活動中,產品質量與最佳傳播時機既是統一的,又是對立的。這種對立統一關系制約文化傳播的效果。徐柏容提出的質量與社會效益同步規律,是就質量與傳播效果的一致性說的。逸士提出的最佳運行規律,則在質量之外,增加了時效性和編輯周期的因素,認為在最短的編輯周期內,完成高質量的定稿品,并不失時機地向社會傳播,才能取得最佳的傳播效果。本文綜合他們的意見,將文化產品質量、傳播時機與傳播效果作為編輯活動的基本目標,分析它們的對立統一關系。

第三篇:《漢朝的中外交流》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識記

張騫出使西域、西域都護的設立、班超出使西域、絲綢之路。

2、能力培養

①通過講述張騫、班超出使西域的歷史故事,提高學生收集材料及口頭表達能力。

②幫助學生正確辨別古今地名,訓練史地結合的綜合學習方法。

③通過對絲綢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分析,培養學生全面認識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3、情感教育與價值觀

通過對張騫出使西域的介紹,啟發學生學習張騫不畏艱險,報效祖國,勇于開拓進取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教學要點

1、重點 張騫出使西域

2、難點 正確認識絲綢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教學過程

(一)張騫出使西域

西漢 漢武帝時期

1、西域的地理概念:狹義指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區。廣義包括蔥嶺以西更遠的地方。

2、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前138年

(1)目的:聯絡大月氏攻打匈奴。

大月氏遭受匈奴的攻擊,其被匈奴殺死,并把國王的頭做成喝酒的杯子。從此大月氏對匈奴恨之入骨,時刻想報仇雪恨,后來漢朝獲知這個情況,于是想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 (2)情況:

學生講述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故事。

公元前138年,張騫奉命率100多人,堂邑父當翻譯,出使西域。當他們經過河西走廊時,被匈奴騎兵抓獲。匈奴單于讓張騫娶妻、生子??蓮堯q心里一直懷念著漢朝,始終不忘出使大月氏的使命。把漢武帝交給他的使節,偷偷地保存好,等待機會逃走。過了十年,張騫和堂邑父終于找到了機會,偷偷地逃出匈奴,繼續往西走。一路上盡是沙漠和草原,他們靠打來的飛鳥和野獸充饑,好不容易才到了大宛國。大宛國王盛情款待他們。并派人將他們送到康居,再請康居人送他們到大月氏。張騫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始終未能說服月氏人與漢朝聯盟夾擊匈奴,無奈之下只得回國。在回來的路上,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后乘其內亂逃出。在公元前126年張騫和堂邑父回到了長安。張騫這次出使,雖然沒有達到目的,但是了解了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為第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基礎。

(3)結果:沒有達到目的,但是了解了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為第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基礎。

3、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河西走廊已經歸屬漢朝,路途暢通,張騫率領使團300多人,帶著上萬頭牛羊和大量絲綢,訪問西域各國。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帶著禮物回訪長安。從此漢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趨頻繁。

思考:請同學們想一想:在張騫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學生回答)忠于祖國,不怕困難,百折不撓,好男兒志在四方,勇于冒險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4、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

(1)加強了漢朝與西域的聯系。如:漢朝與西域各國互派使節往來。西域的汗血馬、葡萄、核桃、大蔥、樂器、歌舞等傳入漢朝,漢朝的冶金技術、絲綢、瓷器、桃、梨等傳入西域。 (2)為西域歸屬漢朝中央政權創造了條件。 (3)開通了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

(過渡)剛才在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中講到:為西域歸屬漢朝中央政權創造了條件。其情況如何?

(二)西域都護的設立

1、

時間:西漢

漢宣帝。

2、意義:西域都護的設立是張騫出使西域后的一個重要結果。進一步促進了漢族與西域各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新疆地區正式歸中央政權統治。

2、

(過渡)東漢初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為了恢復對西域的管轄, 73年,東漢明帝命竇固攻打匈奴,重設西域都護,并派班超出使西域。

(三)班超出使西域

東漢時期

1、“投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語故事。

“投筆從戎”:班超年青時隨父母來到洛陽,靠抄寫文書維持生活。班超總認為好男兒應志在四方,抄寫文書沒什么出息。有一次,他投筆嘆息道:“大丈夫應當為國立功,怎能一輩子和筆墨打交道呢?”。后來班超跟隨大將竇固攻打匈奴,建立了功勛。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3年,班超帶領36人到達鄯善國,開始其國王盛情款待,后來態度變了。班超估計是因為匈奴使者到了鄯善,他召集隨從人員說:“假若鄯善王把我們交給匈奴人,將死無葬身之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F在只有以死相拼,夜襲匈奴大營,才能逢兇化吉。”半夜,班超率領36人順風放火,闖進匈奴大營,殺死了匈奴使者,然后提著人頭去見鄯善王。鄯善王這才下決心與漢朝和好。

2、意義:班超不負眾望,在西域經營了30年,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西域和漢朝的聯系更加密切了。班超是繼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后,中國歷史上又一位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促進中西交流作出巨大貢獻的杰出人物。

(過渡)張騫通西域以后,漢族與西域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一條“絲綢之路”成了溝通中西之間經濟、文化的主要橋梁。那么,這條“絲綢之路”情況怎樣呢?

(四)絲綢之路

1、

路線:長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亞——歐洲大秦。

從西漢至隋唐的千多年間,以絲綢為代表的中國手工藝品從長安往西,經河西走廓,越過今新疆境內,運到安息(即古代波斯),再由安息轉運到西亞和歐洲大秦(即古代羅馬),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

2、意義: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

(分析)中國的絲綢、瓷器、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繪畫等,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西亞、歐洲。西方的音樂、舞蹈、建筑、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因此絲綢之路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羅馬文化連接起來,它不僅溝通了東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東西文明的相互滲透。這就是絲綢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今天這條絲綢之路在我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五)小結: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開辟與暢通,一方面加強了新疆同內地的聯系;另一方面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

(六)作業

1、用圖示法表示絲綢之路的路線

長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亞——歐洲大秦。

2、材料解析題

張騫與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隴西后,途經匈奴,被匈奴捉住……拘留了十幾年,強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兒育女,“然騫持漢節不失(保持漢朝的節操)”。后來,張騫乘匈奴不備,率眾脫逃,輾轉到達大月氏。從大月氏回來,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后匈奴發生內亂,才逃回漢朝。——《漢書·張騫傳》 回答問題:(1)材料描述的是張騫第幾次出使西域的情況?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第一次、前138年, (2)我們應該向張騫學習什么?

學習張騫忠于祖國,不怕困難,百折不撓,勇于冒險和開拓進取的精神。

第四篇:《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學設計

沽源縣小廠鎮寄宿制學校 趙維

一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對外文化交流頻繁的概況,知曉其典型例證: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及其重要影響;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躍的原因、唐代中國作為中華(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

通過聽講,研讀課文及相關史料,思考探究等系列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提高分析總結的能力;

感受、崇仰鑒真六次東渡、玄奘西行求法體現的信念堅定、矢志不渝、百折不撓的精神。通過了解居當時世界第一流地位的唐文明的世界意義,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 二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本課三大歷史事件,重點是遣唐使與玄奘西行;以此為例認識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活躍的基本情況。

教學難點:思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躍的原因,理解唐代中國作為中華(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 三 探究新知

(一)導入新課

1 / 5

2008年5月10日,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日期間訪問了奈良縣(奈良古稱平城京,唐朝時為日本國都),會見日本奈良縣知事荒井正吾,并贈送鑒真塑像。這是胡錦濤主席同荒井正吾為塑像揭幕。

思考:你知道何為遣唐使嗎?鑒真在日本備受尊崇,被認為是“日本文化的恩人”又是為何?

(二)新課展開

整體感知:讀《唐朝中外交通圖》

唐朝以其強盛的國力,先進的政治制度,高度繁榮的文化,博大開放的胸懷,不僅吸引著周邊少數民族,也令周邊鄰國仰慕。大唐盛世對外文化交流廣泛、頻繁,對外來文明采取兼容并蓄的開明政策,使得唐朝文化呈現繁花似錦的景象。上節課我們也了解到,唐朝時少數民族甚至外國人在唐朝為官者為數不少,長安城內波斯商人聚集,本節課進一步了解唐朝的對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

2 / 5

Ⅰ自讀課文:遣唐使 部分 結合教材思考討論: 問:什么是遣唐使?

唐朝時,日本派遣到中國的使節。 Ⅱ 史料研讀:

(1)從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說:“大唐國者,法式定備之珍國也,常須達。”

—— 《日本書紀》 日本為什么要派遣唐使? 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

(2) 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使團官員是正使﹑副使﹑判官﹑錄事。使團成員除約半數的舵師﹑水手之外,還有主神﹑卜部﹑陰陽師﹑醫師﹑畫師﹑樂師﹑譯語﹑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師﹑船匠﹑木工﹑鑄工﹑鍛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隨行有長期居留的留學僧﹑留學生和短期入唐﹑將隨同一使團回國的還學僧﹑還學生。

結合材料并教材歸納遣唐使的特點?

人數多,規模大,呈使團形式;批次多,往來頻繁;人員組成全面,便于開展全方位學習。

(3)查看下表,觀察教材《日本的和同開寶》圖:

問:遣唐使的歷史影響?一目了然。對日本國家的發展影響極其深遠。 鑒真東渡

除了遣唐使西來求學,亦有中國文化使者東渡傳法,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有影響的人物是中國高僧鑒真。

3 / 5

Ⅰ速讀課文,及【相關史事】欄目內容,了解鑒真事跡。 補充材料:

當時從唐朝去日本的困難是難以想象的。由于造船技術的局限和對季風規律掌握的差距,從揚州穿越東海經常發生船毀人亡的事故,和尚道福、義向、圓載先后在遣唐和歸途中為風濤吞沒。沒有視死如歸的冒險精神是不敢揚帆啟航的。…… 唐招提寺建筑群,為鑒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整個結構和裝飾,都體現了唐代建筑的特色,是日本現存天平時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鑒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長書法,去日時攜帶王羲之、獻之父子真跡,影響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猶熱愛中國書法藝術不衰。他依靠嗅覺辨認藥物,定名稱及療效,被日本人民奉為醫藥始祖。 Ⅱ 以郭沫若詩總結:(學生齊讀)

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 唐朝時,朝鮮半島的新羅、中南半島的林邑等國與中國交往也非常密切,新羅使者、留學生甚至超過日本,先進的唐朝制度、文化對他們影響巨大,并且逐漸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中華(儒家)文化圈。

玄奘西行

遣唐使、鑒真東渡顯示了唐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核心是唐文明傳播日本,日本民族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敬重。唐朝與天竺的交往也非常頻繁,“天竺”是唐朝時對今印度半島的稱呼。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經成為歷史上中印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玄奘就是《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

Ⅰ(提示學生注意教材正文說明)(教師詢問并講述)玄奘在全國各地從師學佛,通過學習,許多佛典譯著不善,致使義理含混,理解不一,注解也不同,對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分歧很大,難以融合。為明佛理真諦,決定前往佛教的發源地天竺求法。玄奘西游的時間是?貞觀元年。他的西行求取真經、弘揚佛法之路可分為四個階段:

艱難險阻,四年跋涉,初到天竺 →遍訪名寺,游學十年,名揚天竺 →謝絕挽留,二年歸國,宰相相迎,天子召見→潛心譯經,凡十九載,弘揚佛法,交流文化

指導學生讀《玄奘西行與回國路線圖》,注意其中經過的重要地點河西走廊、

4 / 5

蔥嶺、曲女城、那爛陀寺等。并結合上述提綱簡要介紹相關史實。

Ⅱ總結:玄奘西行的貢獻:一是取經、游學、譯經,對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二是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記》記載了中亞、印度半島、西域等地一百多個國家的歷史,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Ⅲ 教材問題思考:鑒真和玄奘都經歷了千辛萬苦,他們是如何面對困難的,你能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學生自由回答)

為實現目標不畏艱難、持之以恒;信念堅定、矢志不渝、百折不撓的精神等。 分析探究(難點突破)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的原因

Ⅰ 讀《職貢圖》(反映外國使節紛至中國,向唐朝皇帝進貢)并課后唐朝墓葬出土大食人俑、東羅馬金幣、非洲黑人俑圖片。

思考:這些反映了什么?(唐朝時中外交往的廣泛、活躍。)

Ⅱ嘗試分析總結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的原因(學生根據本課所學分析總結,教師給以適當引導)

(1)唐朝國家安定強盛,經濟文化高度發達,對各國產生很大的吸引力,創造了前提;(盛唐氣象)

(2)唐朝實行開放寬容的對外政策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為對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機會;(儒道釋共存共榮,基督教、伊斯蘭教也在這時傳入中國) (3)唐朝統治者在對外交往中高度自信,胸懷博大; (4)發達的陸路海路為中外往來帶來了便利。

四、課堂小結

5 / 5

第五篇:中外飲食文化的差異

[摘要]文章對中西飲食文化進行了比較,分析了中西飲食文化差異存在的原因,并就中西方飲食文化未來的發 展方向作了預測。

[關鍵詞]中西飲食;文化差異;探討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活動之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內容,也是文化的先驅。無論是從事物原料的采收、加工還是從飲食習慣、飲食方式及飲食觀念來看,無不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民族風情、生產模式及哲學理念。由于受地理環境、歷史因素等的影響,中西飲食文化各樹一幟,各領風騷。中國飲食有著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創造了無數的燦爛文明,在這種文化蘊藏中,使中國的飲食更加博大精深,其技術之高超,菜式之多樣,造型之精致,不得不令人驚嘆;而西方的一些國家曾淪為一些國家的殖民地,并且匯集著來自世界各國的移民,因此這些國家深受其他國家飲食文化的影響,博采眾長,并結合自己的飲食習慣,從而使西方的飲食文化成為一種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綜合性飲食文化[1]。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2]。中西飲食如同其他文化一樣,在傳播、交流中不斷的碰撞、融合,為人類的文明添磚加瓦。 1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研究 1.1 在飲食內容上的差異 1.1.1 飲食原料和飲食結構

從“食”的角度來看[3],中國人的主食以谷類及其制品如面食為主,副食則以蔬菜為主,輔以肉類。據西方的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蔬菜有600 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傳統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

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占據著主導地位?,F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肉食在日常生活中也變得更加平常,但是以蔬菜為主導的意識仍植根于人們的觀念中;西方人的主食以肉類、奶類為主,他們秉承著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主,以采集、種植為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動物,連西藥也是從動物身上攝取提煉而成的,奶類食品也大都是取之于動物。從“飲”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中國人習慣于飲茶,茶的性味平和,需要通過細品方能領略各種真味,悠遠綿長,與植物性格相合[4];而西方人則喜歡酒、咖啡等具有刺激性的飲料,尤其是酒,有著水一樣的外形,火一樣的性格,具有較強的刺激性,會使人神經興奮進而麻痹,西方有許多以濃烈為特點的著名的酒;咖啡一般以苦、醇、香而著稱,飲后會使人興奮,后力很足;茶類也

多是紅茶、奶茶等,口味比較重,總的來講是比較熱情奔放的[5]。 1.1.2 烹飪方式

中國人的飲食歷來以食譜廣、烹調技術的精致而聞名于世。中國的烹飪強調隨意性[6],各大菜系各有所長,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個菜,所用的配菜及各種調料的搭配,都會因廚師的個人風格而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廚師做同一道菜,也會就季節、場合、用餐人身份的不同而加以調整。同時,同一道菜還可能因廚師的即時情緒變化而做出不同于其原烹飪特色的菜肴。據史書載[7],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的廚師,一個瓜能變出十種式樣,一個菜能做出幾十種味道,烹調技術的高超,令人嘆為觀止。烹飪在中國向來被視為一門藝術,具有極大的趣味性,還帶有一定的游戲性,吸引著眾多以飲食為人生之樂的國內外人士,幾乎可以說是中國飲食的專利,它同中國傳統文化的緊密結合,體現了嚴密性與即興性的統一,使之達到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8],令西方乃至世界其它民族可望而不可及。與中國截然不同的西方烹飪,其菜肴制作講究規范性,要求調料的添加量要精確到克,烹飪時間精確到秒。就拿西餐中的牛排來說吧,除了可以根據自己口味添加的調料以外,剛做出牛排的味道從紐約到舊金山如出一轍,其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

菜有限的幾種;再拿美國來說[9],其食品廣告鋪天蓋地,但也依舊是萬變不離其中,炸土豆條、炸雞、炸魚塊、面包夾肉等;1995 年第1 期《海外文摘》刊載的《吃在荷蘭》一文中還描述了“荷蘭人家的廚房備有天平、液體量杯、定時器、刻度鍋,其調料架上排著整整齊齊、大小不一的幾十種調味料瓶,活像個化學實驗室”[10]。烹飪在西方已成為了一份機械性的工作,毫無趣味可言。

1.2 在飲食方式和食用餐具上的差異

在飲食方式上,吃中餐時,無論是什么樣的宴席,食客們都是圍坐在餐桌旁,廚師做好飯菜以后,將所有的飯菜都置于食客的中央,食客們可根據各自的喜好各自行選取相應的飯菜,即各取所需。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對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然而,在吃西餐時,餐桌上的任何一種飯菜都不屬于任何一個食客,主人會預先根據來客的多少將準備好的飯菜分為相應的份數,廚師將做好的飯菜分成相應的幾份,將每一份飯菜端到相應的食客面前,然后自顧自地食用,每個食客只能吃各自的那一份飯菜;中國人還喜歡勸酒、夾菜,舉杯共飲,氣氛和睦生趣。而西方人則沒那么熱情,且客人與主人之間也沒那么客氣,他們更注重個人的獨立性;此外,中餐講究豐盛,品種多樣,從主菜到湯,到甜點,到水果,可謂琳瑯滿目,且對上餐次序也非常之講究。而西方人在宴客時,則是以牛、羊、豬排等為主食,餐后甜品以甜為主,種類有煮燴類、炸制類、酥皮類、布丁類、冰糕類。有人會問,熱狗、三明治等與正餐的關系,其實這只是快餐食品,對西方人而言,這只能是快節奏生活下的職業食品,是不能取代正常的飲食享受的。在食用餐具方面,中西差異就更為明顯了。中國人包括亞洲一些黃種人的國家,使用的是筷子、湯匙,吃飯用碗盛。而西方人則是盤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湯也有專門的湯匙??曜雍偷恫孀鳛樽罹叽硇缘膬煞N餐具,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智慧,不僅僅是帶來了進食習慣差異,影響了東西方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游修齡教授認為,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而筷子肯定與家庭成員圍坐桌邊共同進餐相配。西方一開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子女長大后就獨立闖世界的想法和習慣。而筷子帶來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單元,從而讓東方人擁有了比較牢固的家庭觀念。雖然不能將不同傳統的形成和餐具差異簡單對應,但是它 們適應和促成了這種分化則是毫無疑問的??曜邮且环N文化傳統的象征。華人去了美國、歐洲,還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們在中國學會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國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1.3 在飲食觀念上的差異 飲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文化思維上的差異。在飲食觀念上,中國人講究美學、感性,而西方人則推崇理性、科學[10];中國人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追求菜色的千變萬化,講究每一道菜的色香味搭配,比如人們在品嘗菜肴時,往往 會說這道菜“好吃”,那盤菜“不好吃”。然而,若要進一步問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時,可能就不容易說清楚了。而西方人則不在乎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他們更看重食品營養的搭配,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多少蛋白質、多少維生素等等。中國人也很好客,覺得上一桌子菜便是對客人最熱情的款待,推崇“藥補不如食補”的理念,有時候也更注重形式。而西方人在宴席上,可以講究餐具,講究用料,講究服務,講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有多么豪華高檔,其菜肴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無藝術可言。 2 小結與展望

中西飲食文化差異歸根結底還是感性與理性的差異,盡管不同的哲學理念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成這樣的飲食文化背景,但從本質上講,“吃”的內涵并不會因為這些差異而改變,這種差異似乎正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而變得越來越模糊。就當前國際飲食業的發展趨勢來看,中西方都在揚長避短,逐步走上互補的道路。講究品種多樣、搭配合理、營養平衡、重視健康已成為中西方飲食科學的共識,這是中西方飲食文化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礎。只有通過中西飲食文化的交流,才可能在文化碰撞中不斷的發展、融合,這對中國乃至世界來講,都是關鍵的一步,尤其是中國入世之后,將迎來有史以來中西方飲食文化最大程度的交融,并將在中

國乃至東方引發一場“吃”的革命。這是因為,入世必使國際經貿來往更加頻繁,外國食品將大量傾銷到中國市場而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產生巨大沖擊,這就把嚴峻的挑戰擺在中國食品企業面前。同時,把握國際食品發展趨勢,把中國美食推向全球,讓世界人民更加了解 中國飲食文化,促進中國食品和世界食品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貢獻。 在世界科技騰飛與國際交往不斷加強的今天,豐富的生活內容和新鮮的思想理念綿延為千年的中西方飲食文化注入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中國飲食帶著中華民族文化神韻逐步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何宏.中外飲食文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李維冰.國外飲食文化[M].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 [3]趙榮光,謝定源.飲食文化概論[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6. [4]徐永成.21 世紀茶文化將成為世界文化[J].茶葉,2000, (3). [5] Kittler, Pamela Goyan. Food and Culture[M]. Australia : Wadsworth Publishing, 2001. [6]杜莉.中西烹飪歷史比較[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2, (3). [7]徐海榮.中國飲食史[M].華夏出版社,1999. [8]郭立久.美學升華烹飪藝術[J].中國食品,2003,(2). [9]徐熊.美國飲食文化趣談[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1. [10]趙紅群.世界飲食文化[M].時事出版社,2006.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掌握學習方法與策略下一篇:作文可參考練習題目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