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監督管理論文范文

2024-01-23

監督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新醫改辦方案的影響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難度有所提升??v觀現階段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綜合狀況,能夠發現其中仍舊存在著各類問題。這些問題包括,預算管理的問題、成本管理問題以及財務監督管理問題。需要結合公立醫院現有的工作狀況,對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供有效的解決問題的對應策略?;诖?,本文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醫改方案;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

引言:為了緩解居民就醫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我國推行了新醫改方案。公立醫院的工作需要在新醫改方案的引導下有序進行,這意味著公立醫院的內部管理工作需要有所調整與提升。其中,財務管理工作的調整與提升至關重要,通過有效的內部調整,才能夠適應于外部的環境變化,進而積極應對具體的新醫改方案要求。

一、新醫改方案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問題

在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傳統模式中,對于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有所不足。首先,在制定預算管理方案的過程中,許多公立醫院未能夠綜合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實際狀況,導致預算管理方案的不合理。比如說,未能夠充分關注到醫療市場的發展變化動態。其次,在預算管理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著預算管理細節不到位的問題。

2、公立醫院的成本管理問題

成本管理中,藥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通過對醫院中購置藥物的患者、家屬進行隨機調查,多數人員認為醫院中藥物的價格高于其他藥店。這就反映出成本管理中存在問題。另外,在各類檢查費用中,也有患者、家屬等認為檢查價格偏高。為了達成實際減輕就醫居民經濟負擔的目的,公立醫院相關管理部門需要重視成本核算、管理與監控,促進成本的合理化發展。

3、公立醫院的財務監督管理問題

在財務監督管理工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未能夠形成專門的財務監督管理組織,財務監督管理的權力歸屬不明確,具體的財務監督管理工作存在分散性,影響了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其次,在財務監督管理的實施過程中,未能夠嚴格根據財務監督管理制度,實施有效的相互監督的機制。

二、新醫改方案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優化對策

1、調整預算管理,完善管理措施

需要審視公立醫院現階段中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的問題進行預算管理的合理化調整。目前來看,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工作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首先,預算管理方案的合理性有所不足,未能夠關注到現階段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的變化,預算管理方案具有滯后性。面對這種情況,需要強化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時根據收集的信息完善預算管理的方案,確保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與合理性。其次,需要重視現金流管理的問題?,F金流預算管理對于公立醫院的現金應用狀況有著積極影響,需要統一醫院內部各參與部門的管理狀況,采取零基預算的方式,并且針對每一參與方提出具體的管理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現金流預算管理的綜合水平將會有所提升。另外,還要完善管理措施,促進公立醫院預算管理方案的有效落實。比如說,可以對上一年度的預算管理方案實施狀況進行總結,根據上一年度的預算管理問題、成功管理經驗,明確預算管理的合理化管理策略。最后,需要關注績效考核與預算管理的融合情況。嚴格根據預算信息規定績效考核的具體標準,關注各類人員工作所產生的實際經濟效益,促進財務管理水平提升。

2、制定合理方案,實施有效的成本管理

首先,需要促進成本管理方案的合理化。在不同的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的目標是存在差異的。需根據總體的目標,進行目標的合理分析,逐一細化管理的綜合目標,將具體的管理目標對應到工作組或者具體人員,以此明確目標責任。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對參與人員進行精簡,確保目標能夠與具體的工作團隊、人員達成對應。其次,在采購招標的過程中,需嚴格實施招標的流程,對于各類藥物、設備的質量狀況、價格因素等進行審核,確保其基本狀況的合理性。為保

證這一過程的合理性,需要采取合理的內部監督策略,引導監督人員形成一種相互制約的關系。另外,在固定資產管理的工作中,公立醫院需要參照各地公立醫院以及其他單位的工作標準,對固定資產進行嚴格的管理。在處置固定資產的過程中,需根據規定的流程進行,避免由于管理不當損失公共財產,導致公立醫院經營成本提升。最后,還要重視對各類物資進行定期盤點,可以采取內部盤點與外部盤點結合的方式,由部門內部完成基本的物資盤點,外部檢查人員可以選擇抽查或者詳細檢查的方式,核實盤點信息的真實性。

3、完善組織工作,強化財務監督管理

在財務監督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完善財務監督管理組織工作,由專門的財務監督管理隊伍負責財務監督管理工作,并且由其他的相關人員輔助監督,形成一個多角度的監督鏈條。其次,需根據需求選擇監督工作的重點,目前來看公立醫院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重點,是較為復雜的財務項目,如財務的投資活動、財務資金的運用以及資金的籌措等。另外,為了確保財務監督管理工作的實際有效性,需要通過合理的風險監督與風險防范工作,降低公立醫院的財務風險。比如說,結合公立醫院的財務綜合狀況,進行合理的風險評估,時刻關注風險較高的投資、籌資等財務項目。最后,在財務監督管理時,需要嚴格根據財務監督管理的工作制度實施有效的管理。在必要的情況下,財務監督管理可結合外部的監督力量,實施雙軌監督,確保監督的效力。

三、結束語

新醫改方案對于提升我國公立醫院整體的醫療衛生服務綜合水平,緩解居民看病問題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公立醫院需要結合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內部的實際狀況,分析現有的財務管理工作問題,尋求管理的優化策略。目前,財務管理中主要存在預算管理、成本管理以及監督工作問題。為此,首先需要調整預算管理,完善管理措施;其次,需要制定合理方案,實施有效的成本管理;最后,可以完善組織工作,強化財務監督管理。

參考文獻:

[1]龔俊婷.新醫改方案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財會學習,2020(02):66+68.

[2]鄂曉峰.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剖析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19):167-169.

[3]賈世鋒.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山西財稅,2020(06):32-34.

作者簡介:

王曉利(1988.07—),女,漢族,河南南樂人,學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醫院會計。

監督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近日,來自北京的兩家地質環境調查公司進駐了烏海,對當地的礦山地質環境開始“掃雷式”的調查。烏海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陳萬選告訴記者:“這兩家公司的地質環境調查報告是下一步烏??焖?、科學治理礦山地質環境的重要參考依據?!蓖瑫r,陳萬選表示,今年烏海要對地質環境治理打一場攻堅戰,力爭在“十二五時期”,把烏海的礦山地質環境由“脆弱型”轉為“生態型”。

煤炭資源大規模開采了60多年的烏海市,在為內蒙古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地質環境代價。據介紹,烏海煤礦開發引發的地面塌陷和采空區已達100平方公里,造成礦區民宅、學校、醫院、電力線路等基礎設施破壞嚴重。同時,產業發展伴生的煤矸石每年約1,000余萬噸,累計積存煤矸石6,700萬噸,形成了規模較大的煤矸石山7座,較大的排矸場10處,占地面積8平方公里。各電廠每年排出的粉煤灰達220萬噸,累計積存粉煤灰1,700萬噸,形成較大儲灰場7個,占地面積5.58平方公里。多年以來,因風化和自燃,排矸場和儲灰場成為了重點污染源,嚴重影響著當地的生態環境,也制約著烏海的經濟發展。

治理和修復礦山生態環境,建設綠色生態烏海,為全市人民創造良好的自然環境,是烏海市國土資源局今年的工作重心。為此,該局確定了五項措施:

一是通過對全市礦山地質環境情況的調查,編制全市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網絡,實施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對全市主要交通干線兩側和城市周邊、采沙坑、無治理責任主體的廢棄區和治理區域范圍內地質環境進行恢復治理。同時,在2011年摸底調查工作的基礎上,把廢棄居民點和工礦廢棄地復墾調整利用與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力求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二是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的研究和探索,加強對礦山企業執行保證金制度的動態監督管理,嚴格落實企業責任,確保礦山地質環境不欠新賬。同時,充分利用好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政策,不斷加大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工作力度,“以規劃編制為先導,以項目爭取為突破口”穩步推進烏海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工作?!笆濉逼陂g,烏海地質環境治理工作計劃向國家和自治區爭取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專項資金8-10億元。今年擬爭取國家和自治區專項資金1-2億元。

三是采取回填治理地裂縫、地面塌陷,對矸石山圍護擋墻并覆土,恢復植被,疏通自然河道,清理固體廢棄物,平整土地并進行土地復墾,修建地質公園1-2處,并優先治理對烏海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難度大,礦山環境問題突出的礦山,從而帶動和推進全市礦山地質環境的治理工作。

四是加快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技術更新。鼓勵研發礦業開發引起環境變化的防治技術,礦業“三廢”的處理和廢棄物回收與綜合利用技術,礦山采、選、礦產品深加工及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技術,環境污染控制與礦山生態重建等技術。

五是拓展多元化的投資,促進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國家、地方、企業共同努力,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籌集環境保護與治理資金,各級政府要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納入財政預算,并逐步加大投入比例,鼓勵企業和個人直接投資于礦山生態建設和地質環境治理,對投資者予以政策和經濟支持。

截至目前,烏海已完成了巴音賽煤礦礦區、黑龍貴礦區、卡布其礦區、紅旗煤礦礦區等8處礦區地質環境的恢復與治理。昔日礦坑、尾渣縱橫的礦區,現在已被治理為平整的建設用地和獨具特色的礦區地質公園。

監督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構建規范高效的制約監督體系,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政法機關要在深學篤行上下功夫,努力提升執法司法的質量、效率和公信力。

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始終確保執法司法工作正確方向。把握政治方向。政法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沒有脫離政治的業務工作。各級黨委政法委和政法單位黨組(黨委)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和湖南省委《關于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扎實做好新時代政法工作的意見》精神,完善做到“兩個維護”的各項制度,健全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完善政法機關政治督察、紀律作風督查巡查等制度,嚴格執行政法機關黨組織向黨委請示報告重大事項等制度,確保黨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位。堅守價值取向。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生命線,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要以加強政治建設為統領,引導政法干警堅定理想信念、確立法治信仰,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帶頭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法治的真誠信仰,為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創造良好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強化責任導向。加強對執法司法工作的領導特別是強化執法司法監督,最根本的是強化黨的領導監督,最關鍵的是發揮好各級黨委、黨委政法委、政法單位黨組(黨委)的責任主體作用。要推動強化各級黨委對政法單位的領導監督,著力構建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領導監督體系。進一步強化黨委政法委領導監督,推動完善“協管”“協查”機制,落實政法委員會議事規則、委員述職等制度,突出加強黨委政法委對政法單位的執法監督。充分發揮政法單位黨組(黨委)在執法司法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完善落實黨組(黨委)成員依照工作程序參與重要業務和重要決策制度,確保憲法法律正確統一實施。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執法司法工作的新期待。牢固樹立執法司法為民理念。把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高度統一起來,解決“為誰執法、為誰司法”的問題,始終以人民呼聲為信號、以人民滿意為標準,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執法司法活動全過程。密切關注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需求,依法辦理各類案件,加強執法司法保護,創新便民利民機制,不斷拓展執法司法為民新舉措。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按照“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要求,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亂作為、不作為以及不公、不廉等執法司法突出問題,在抓好學習教育、筑牢政治忠誠的基礎上,深入推進查糾整改,著力清除害群之馬、整治頑瘴痼疾。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執法司法工作做得怎么樣,人民群眾感受最直接,也最有發言權。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主動將執法司法活動向當事人和社會依法公開,暢通社會公眾監督渠道。充分尊重、支持、保護當事人及其律師行使權力,推進執法司法人員與律師互督互評。切實保障群眾參與、監督執法司法活動,讓群眾充分享有知情權、行使監督權。自覺接受輿論監督,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堅持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執法司法制約監督制度機制。完善政法部門之間制約監督機制。以政法部門之間制約監督為關鍵,注重質量、兼顧效率,做到既配合有力,又制約有效。各級黨委政法委要支持和監督政法各單位依法行使職權,指導和協調政法單位密切配合,推動健全完善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有效發揮法院審判對公安偵查、檢察起訴的制約引導作用。強化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創新法律監督,完善刑事、民事、行政檢察監督和公益訴訟檢察案件辦理機制,拓展監督廣度和深度,促進審判機關、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依法正確履職。完善政法各系統內部制約監督機制。針對執法司法活動專業性強、自由裁量權大、改革放權后分散行權等特點,建立完善權力清單制度,真正做到放權不放任。完善統一法律適用機制,健全類案和關聯案件強制檢索制度,健全審委會、檢委會討論決定重大疑難復雜案件機制,規范案例指導制度,確保司法標準統一。完善審判機關審級監督和審判監督制度,強化院庭長對“四類案件”直接審理和有效監督。優化各級檢察機關分工負責、各有側重的法律監督工作格局,強化對下級檢察機關的領導與監督管理,建立完善案件管理與檢務督察銜接機制,同步加強對“案”和“人”的監督。完善公安機關偵查權與羈押權“內分”模式,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深化受立案改革和刑事案件“統一審核、統一出口”改革。司法行政機關要加強對監獄、戒毒、社區矯正、司法鑒定、公證、仲裁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管理,特別是對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全流程監管。完善智能化管理監督機制。智能化是執法司法制約監督的重要手段。要以網絡化、數字化為基礎,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推進政法系統智能化轉型,為執法司法制約監督提供強大技術支撐。要加快推進政法系統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建設,構建跨部門數據共享、執法辦案協同新模式,實現人機協同、聯創共建的高水平。強化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科技手段應用,切實提升制約監督效能。發揮全省政法系統智能化建設協同創新研究院的牽引和支撐作用,推進智能化監管平臺建設,提升執法司法智能監管水平。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省委依法治省辦副主任、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司法協調小組副組長)

監督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管理干部隊伍的現實困境,闡明了高素質管理干部隊伍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強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構建和諧的管理干部隊伍,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高校 管理干部隊伍建設 和諧校園

[作者簡介]季凌燕(1976- ),女,江蘇南通人,南通大學組織部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校黨建理論。(江蘇南通226019)

高校管理干部肩負著對高等學校各項工作的領導、決策、指揮、協調、管理和服務的重要任務,是推動高校教學、科研工作正常運轉,構建和諧校園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和發展統領全局,進一步加強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和諧、高素質的職業化管理干部隊伍,不斷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為加快高校的改革、建設和發展,構建和諧校園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一、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現實困境

(一)管理干部缺乏構建和諧校園的使命感和先進的管理理念

部分高校管理干部沒有深刻把握構建和諧社會的內涵,缺乏構建和諧校園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感,未能明確和諧管理目標、貫徹執行和諧管理理念,未能樹立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的思想。他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高等教育學、管理學理論等,缺乏管理業務知識和管理技巧,處理公共事務的手段落后,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潛心于管理工作的深層次研究和思考。這些均影響了高校管理水平、管理效益的提高,影響了高校和諧校園的構建。

(二)高校管理干部職責不清晰,人際關系不和諧,管理效率亟待提高

部分高校管理干部職責不清晰,習慣于按規章辦事,服務意識淡薄,缺乏工作創新的活力和競爭的激情。部分管理干部與教師、其他管理干部之間人際關系不和諧,表面上和睦相處,內心卻相互抵觸,遇到問題時相互扯皮、推脫,存在“隱性缺失”現象?!半[性缺失”指從職數配備上看人員配置齊全,但實際工作中卻因種種原因在人力或精力上投入不足而延誤工作的現象。部分管理干部尤其是“雙肩挑”或“一肩多職”的干部缺乏管理經驗,社會兼職過多,管理工作只能處于疲于應付的被動狀態。這些現狀制約著高校行政管理部門指揮、組織、協調功能的發揮,影響了高校管理工作的運行效益,對構建和諧校園產生了不良影響。

(三)高校黨政管理干部的管理運行機制不健全

目前各高校管理運行機制不健全,沒有建立適合高校黨政管理干部具體情況的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與學校教師、教輔人員相比較,高校黨政管理干部的工作對象、方式、手段不同,崗位工作難以量化,考核指標難以做到科學和易于操作,考核結論在評聘職稱、職務晉級、確定津貼標準等使用上缺乏可比性和科學性。而許多高校在領導崗位聘任過程中,強調選拔高學歷、高職稱的人才,但高校管理干部工作任務具體而煩瑣,很少有精力從事教學和管理研究,難以出科研成果,競爭能力相對較弱。這些不僅嚴重挫傷了管理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勇于創新的精神,也直接影響到管理干部隊伍的穩定。

(四)管理干部待遇偏低,缺乏職業歸屬感和自豪感

高校將教學、科研作為學校中心工作,在教師進修培訓、崗位津貼制度等政策制定時向教學科研人員傾斜,投入了大量的經費。但部分高校把管理工作當做一般事務性工作,沒有形成對管理工作的正確認識,對管理干部隊伍缺乏應有的關注。與同等年齡、學歷、資歷的教學科研人員相比,管理干部在相關待遇方面有著不小的差距;與公務員比較,管理干部主要是為高校教學科研的順利開展做好服務工作,他們雖有相應的行政級別或職務,卻沒有相應的“權力”。這些實際情況導致管理干部出現明顯的角色落差,他們渴望成就事業,但實現價值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容易產生迷惘和失望心理,對構建和諧校園缺乏熱情,對管理工作產生職業倦怠,缺乏職業歸屬感和自豪感。

二、加強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重要性

建設和諧校園,向社會傳遞和諧的校園文化,向社會輸送具有和諧理念的高素質人才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高校管理干部是高校領導、教師、學生間信息溝通的重要橋梁,是高校教學、科研、管理目標得以順利實現的重要保證,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組織保障。高校管理干部的管理思想、管理水平、管理效能如何,直接影響到高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影響著高校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影響著高校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影響著和諧校園的構建。

同時,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雙重推動下,高等教育的結構優化和布局調整加快,高校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和管理程序逐步調整,對傳統教育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專業化的現代管理必將代替粗放式的傳統管理,對高校的生存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素質的職業化管理干部隊伍,具有專業性、專職性、穩定性的特點,有助于克服“雙肩挑”干部模式的弊端,正確處理好行政管理與教學科研的關系;有助于提高管理干部的整體素質和辦事效率,增強管理干部的崗位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實現高校的專業化、科學化、現代化的管理;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增強高校競爭能力和發展潛力,加快高校事業的全面發展,更好地構建和諧校園。

因此,加強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是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途徑,是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組織保障,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所在。加強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構建和諧、高素質的職業化管理干部隊伍,有利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提高高校的核心競爭力;有利于創造師生健康發展、自我實現的和諧環境,促進高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重要組織保障

(一)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引導管理干部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提高構建和諧校園的能力

加強管理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 引導管理干部樹立和諧管理理念,增強管理干部的綜合素質,是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和前提。首先,高校管理干部要樹立構建和諧校園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構建和諧校園的能力。高校應在管理干部中開展和諧社會建設理論的教育活動,引導高校管理干部充分認識到高校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歷史使命,增強管理干部落實科學發展觀、政績觀和構建和諧校園的自覺性,提高管理干部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其次,高校管理干部要樹立和諧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高校的管理目標是以人為本,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各高校應定期舉行管理干部培訓活動,對學校發展的戰略規劃、階段目標和重大改革等問題進行學習研討。通過各種培訓和實踐鍛煉,引導高校管理干部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明確高校管理目標,把學校、教師、學生的和諧發展作為高校的管理目標,從經驗型管理向科學型、開拓型管理轉變,不斷提升高校管理水平。①最后,引導高校管理干部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增強心理素質。高校引導管理干部要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逐步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找準職業定位,制定合理的人生規劃;要加強管理干部的心理素質教育,引導管理干部正確地認識自我,增強抗挫折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實現管理干部的內心和諧。

(二)加強職業化管理干部隊伍建設,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組織保障

1.科學合理設置崗位,努力構建職業化管理干部隊伍。高校領導要充分認識到管理干部在構建和諧校園過程中的重要性,根據高校事業發展的規模和服務對象的數量、范圍等,制定管理干部隊伍建設規劃,科學合理設置崗位,對高校內部有關組織和層次進行相應調整和優化,努力克服管理干部隊伍龐雜、協調性差、人際關系不和諧等現象,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管理成本。②同時,高校在積極推進高校教師聘任制的同時,不斷探索新的管理方法,積極推進教育職員制度,推行“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為主要特點的聘任合同制,適當控制“雙肩挑”干部職數,實現“身份管理”“過程管理”向“崗位管理”“目標管理”“和諧管理”的轉變。

2.深化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構建和諧、高素質的管理干部隊伍。高校要深化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的改革,深入貫徹《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試行辦法》等規定要求,采取“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方式,推行干部公平競爭與黨組織考察任命相結合的聘任制,繼續推行干部考察預告制、任前公示制、試用期制。在選拔管理干部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競爭理念③,堅持并緊緊圍繞學校發展的需要選人,真正把具有高素質、高水平、勇于開拓、積極創新的人才充實到管理干部隊伍中來,努力構建和諧、高素質的管理干部隊伍,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重要組織保障;要打破管理干部崗位之間相對封閉的狀態,實行合理流動,完善崗位交流和輪換制,堅持實行學校內部機關與基層、黨務與行政之間的交流輪崗,增強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健全動態管理考核機制,加強有效管理和監督。加強有效管理和監督,保持干部隊伍的純潔性,是建設高素質的高校管理干部隊伍的重要保證,是促進管理干部健康成長,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措施。各高校要加強對管理干部的任期目標管理,明確各管理崗位職責,建立健全動態管理考核機制,創新評價考核體系,對管理干部進行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考評和監督,并將干部職務的升降、工資收入、福利待遇與考核結果掛鉤。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制定體現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和構建和諧校園要求的干部實績考核標準,采取組織評價與群眾參與相結合的方式,對管理干部進行全面評價,確保評價結果的真實、準確、可靠。同時,高校要遵循“教育為主、預防為主、事前監督”的原則,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建立健全監督制度,如任前廉政談話制度、重大事項向黨組織匯報制度、收入申報制度、干部離任審計制度以及教代會定期評議領導干部制度等,促使高校管理干部自覺接受黨組織的監督。

4.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促進管理干部的全面發展。高校應為管理干部的發展創造和諧的外部環境,如健康的人文環境、公平的競爭環境、良好的工作環境、便利的生活環境等,營造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廣大干部,激發管理干部建設和諧校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高校應堅持以人為本,將合理有效的規章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結合起來,關注管理干部的職稱評定、職務晉升、津貼分配等方面的問題,逐步縮小乃至消除他們與同等條件的教學、科研人員之間在上述方面的差距,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激發管理干部的進取和創新意識,增強他們的職業歸屬感、成就感和榮譽感,滿足管理干部自我實現的合理要求,促進管理干部的全面發展。

高校要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教育培訓工作,提高管理干部構建和諧校園的能力,加強對管理干部的選拔任用制度改革和有效監督管理,努力建設和諧、高素質、結構合理的職業化管理干部隊伍,不斷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為構建和諧校園,促進高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注釋]

①許洪順.和諧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運用[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144.

②石祥.對高校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07(5):29.

③余雪華,王冬梅.確立“以人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6):128.

監督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內容提要]作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輿論監督是一種十分復雜的社會行為,受公眾、政府和傳媒等諸多因素制約。要進一步提高輿論監督的水平,改善輿論環境,就必須對公眾、政府和傳媒這三種影響輿論監督的主要力量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明確三者差異的基礎上,加強溝通協調,把三者統一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來。

[關鍵詞]輿論監督;公眾;政府;傳媒

輿論監督是大眾傳媒根據公眾的意見和態度,運用新聞報道的形式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監督評議的一種社會行為。由于具有傳播及時、公開、透明度高、影響面廣等特性和優勢,輿論監督不僅可以加強和改進黨政機關的工作作風,弘揚正氣、懲治腐敗,而且也可以促進黨政機關決策行為的科學化、民主化。因此,輿論監督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98年,朱镕基總理在視察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時曾揮筆題詞:“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這不僅體現黨中央對輿論監督的肯定和支持,也充分說明了輿論監督中公眾、政府和傳媒三者之間的密切關系。

在社會主義新聞事業中,公眾、政府和傳媒在本質上來說具有目標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在社會角色、社會經驗和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著的差異,這三者在輿論監督過程中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影響、制約著輿論監督的實施。

一、公眾是輿論監督的主體,也是形成輿論壓力的主要力量

“現代民主政治對權力運作的要求是公共權力要具有公共性和透明度,人民以其知情權和言論自由權參與國家政治活動,并監督公共權力的運作,而把二者結合起來,靠的就是公眾傳媒,靠的就是輿論監督?!痹谏鐣髁x國家,輿論監督的實質就是人民的監督,它是人民群眾通過大眾傳媒對社會上的各種違法、違紀和不道德、不文明行為進行的監督,是大眾傳媒對人民群眾廣泛監督的客觀反映。

按照輿論學的觀點,輿論就是公眾在特定的時空內對于特定的社會公共事務公開表達的基本一致的意見和態度的總和。作為一種公開表達的社會評價,輿論的主體就是有著共同利益和相同意見、態度的公眾。公眾通過大眾傳媒對國家事務、社會生活中違反公共倫理和法律的行為進行揭露和批判,以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進而形成大體上一致或相同的意見——輿論,然后借助強大的輿論壓力,促使那些不良、不法行為得到及時的糾正。通過輿論的形成機制我們不難看出,公眾也就是輿論監督的主體,就是形成輿論壓力的主要力量。

二、政府既是輿論監督的主要對象,也是傳媒的直接領導者和改善輿論環境的主要力量

“輿論監督在內容上雖然也包括各種失范和丑惡現象,但它的主要任務還是對公共權力的監督、制約、優化和提升”,它不僅可以幫助各級黨政領導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施政觀,而且也可以使他們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因此,輿論監督的主要對象就是各級黨政領導機關。在建設“和諧社會和法制社會”的執政理念已漸漸深入人心的今天,能否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已經成了衡量政府工作的一個指標。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輿論監督”時也認為,“只有人民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會懈怠”,因此要“進一步擴大公民、社會和新聞輿論對政府和其他部門的監督”。這不僅體現了黨和政府的勇氣和自信,而且也充分地說明了輿論監督在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過程中的重大意義。

在社會主義新聞事業中,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和政府之間是一種從屬者與所有者的關系,政府不僅是輿論監督的主要對象,而且也是傳媒的直接領導者。對此,黨中央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就明確提出,要“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增強引導輿論的本領,掌握輿論工作的主動權”。因此,各級黨委政府要在自覺地接受傳媒監督的同時,還應堅持黨性原則,從改革、穩定和發展的大局出發,加強對輿論監督的領導和引導,使之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各級黨委政府在自覺接受輿論監督的同時,也是輿論監督堅定的支持者和改善輿論環境的主要力量。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輿論監督工作有了很大的進步,輿論環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先后出現了一大批像《焦點訪談》、《新聞縱橫》等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輿論監督節目,一些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了一些政策和法規,來保障輿論監督的順利開展。2004年10月,深圳出臺的《深圳市預防職務犯罪條例》,首次提出了對阻礙新聞輿論監督的個人或組織追究刑事責任;在2004年底海南省出臺的《關于輿論監督的暫行規定》中,也明確要求各級政府配合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

三、傳媒既是公眾的“喉舌”和政府的“鏡鑒”。也是政府和公眾溝通的橋梁

人民的利益不僅是輿論監督的出發點,也是輿論監督的最終歸宿。馬克思就曾明確指出:真正的報刊,既是自由的報刊,也是人民的報刊。所以,一個負責任的傳媒應當成為人民群眾的喉舌。人民群眾通過輿論監督來行使自己的知情權,因為只有知曉了政府工作情況和社會公共事務后,才能更好地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而傳媒正是通過輿論監督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政府工作情況和社會事務的平臺。

由于傳媒所代表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所傳達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所以輿論監督又具有了“晴雨表”和“減壓閥”的作用。人民群眾通過傳媒對政府工作中的一些不良傾向和現象進行批評監督,不僅有利于緩和政府和公眾之間的矛盾,而且也有利于黨和政府及時了解輿情民意,準確把握改革開放進程中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和新趨勢。因此,傳媒在輿論監督過程中不僅是人民群眾的“耳目喉舌”,而且也是政府的“喉舌”和“鏡鑒”。

由于具有雙重屬性,我國的傳媒時常都處在“雙刃劍”的考驗之下,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滿足受眾的需要,傳達人民的意愿和心聲;另一方面又要遵循黨性原則,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表達黨和政府的意志,傳播大量的政策信息和觀點。如果傳播的政策信息與公眾的態度有差異,或者傳媒從業者認識問題的角度和公眾不同,那么傳媒和公眾之間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分歧和矛盾。同時,由于大眾傳媒的從業人員對政府的各項政策的理解和執行情況的體察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政府又有自身的工作方法和思考問題的角度,在這種情況下,傳媒和政府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分歧。

隨著我國新聞改革的深入和受眾地位的提高,傳媒也應該轉變觀念,牢牢樹立“兩個喉舌”的觀念,即傳媒既是黨和政府的“喉舌”,同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喉舌”,傳媒應該學會在政府和公眾之間尋找自己的位置和空間。事實上,一個負責任的傳媒必須在公眾和政府之間構筑起一

座信息溝通的橋梁。在傳媒的溝通引導下,黨和政府的意圖可以通過輿論監督節目傳達給公眾,公眾的心聲也可以通過輿論監督傳遞給黨和政府。

四、溝通協調,共建和諧

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行為,輿論監督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公眾和政府的支持與配合。在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歷史進程中,公眾、政府和傳媒這三種影響輿論監督環境的主要力量相互溝通協調,從各自不同的角度為輿論環境的改善、輿論監督機制的健全做出自己的努力,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終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作為輿論監督的主體,公眾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積極支持參與輿論監督,真正成為形成輿論壓力的主要力量。

既然是形成輿論壓力的主要力量,那么公眾自身素質的高低也就直接地影響、制約著輿論監督能否正常地開展和發揮作用。因為“新聞輿論監督要發揮積極的社會功能,每位公民必須能夠以正確的心態面對新聞媒介傳播的事實和意見,并能夠獨立地做出理性的判斷,也就是說,公民必須有較高的文化程度,有處理資訊的知識和能力”。這就要求廣大公眾以社會正義作為出發點,樹立法治觀念和權利觀念,增強參政議政的意識,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批評監督社會公共事務的能力。

作為輿論監督的主體,公眾對輿論監督的積極參與和支持配合更是輿論監督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無論是輿論監督的選題來源,還是調查取證,都離不開公眾的支持?!昂颖笔〉囊豁椪{查顯示,河北省各級新聞媒介輿論監督報道的新聞線索大都來自群眾的來信來電或上訪。對媒介從業人員的調查則顯示,有79.8%的人認為在開展輿論監督報道的過程中得到過群眾的支持?!睆淖罱K的效果來看,在報道公開播發以后,仍然要依靠公眾的支持和積極參與來形成輿論壓力,如果沒有公眾的積極參與、發表意見,輿論監督就很難形成有影響的輿論壓力。而傳媒要想引起公眾積極參與的熱情,就必須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密切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經常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選擇那些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

(二)作為改善輿論環境的主要力量,政府應繼續加大對輿論監督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輿論監督機制。

近年來,由于黨和政府的高度支持和重視,我國的輿論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在我國還并沒有完全實現輿論監督的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輿論監督工作中也還存著很多不足之處。有些地方的黨政領導在輿論監督問題的認識上還存著一些誤區,認為對本地的人和事進行監督無異于給他們的臉上抹黑。他們不僅不為采訪活動提供方便,而且還濫用行政權利壓制批評報道、干涉輿論監督。

為此,政府必須繼續加大對輿論監督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輿論監督機制。首先,政府要制訂相關的規章、制度,促進輿論監督的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不僅要制訂關于支持輿論監督、自覺接受輿論監督的規章制度,而且要認真執行現行法律、法規中關于保護輿論監督的規定,并通過立法或司法解釋明確新聞媒體進行輿論監督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明確新聞輿論監督和新聞侵權的法律界限,維護新聞媒體及記者的合法權益,并在條件成熟時著手制定有中國特色的《新聞輿論監督法》,為輿論環境的改善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因為“只有在健全的法律保障之下,輿論監督才有可能不受任何個人意志所左右,才能夠自由地、毫無保留地對社會丑惡現象和不法行為給予大膽揭露、嚴肅批評、無情抨擊”。

其次,政府還應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加大對輿論監督的支持力度。實踐證明,將輿論監督和行政干預結合起來是輿論監督發揮作用的一條有效途徑,因為只有各級黨政領導機關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認真查處和解決輿論監督報道所披露的各種問題,才能使輿論監督真正落到實處。各級政府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積極支持新聞媒體進行輿論監督,為開展輿論監督創造必要的條件。各級領導干部要善于借助輿論監督,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推動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被監督的有關地方和部門應當對輿論監督做出積極的回應,對媒體揭露的問題及時調查處理,并通過媒體公開處理結果。同時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對拒絕接受輿論監督或故意拖延推諉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批評教育,督促他們接受監督,改進工作。對以行賄、說情等手段干預輿論監督或打擊報復舉報人和知情人、侵犯干部群眾民主權利的,要依法查處。

(三)作為公眾和政府的橋梁,傳媒應該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質量意識、效果意識,既要努力提高自身輿論監督的水平,又要講究輿論監督的技巧。

作為輿論監督的載體,傳媒自身的素質也是制約輿論監督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傳媒不僅要嚴于律己,更應該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質,講究輿論監督的方式和藝術。首先,傳媒要加強對新聞采編人員的培訓、教育和管理,使新聞采編人員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輿論監督的權利,擺正新聞工作者的位置,端正輿論監督的目的,不斷提高輿論監督工作的水平。其次,新聞單位也要建立相應的保障輿論監督順利開展的規章制度。不僅要加強對輿論監督稿件的審核把關,建立相應的選題報批、采訪安排和稿件審簽工作制度,而且要建立輿論監督報道的回避制度,同時還要不斷建立和完善輿論監督工作的激勵、約束機制和接受社會監督的機制。

作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監督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輿論監督,是為了克服黨和政府在工作中的缺點,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推動改革開放和政治文明建設。這就意味著輿論監督不是破壞性的,而是建設性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進行的監督。因此,在進行輿論監督時,傳媒不應一味地追求轟動效應,而要樹立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以問題的解決作為落腳點,使輿論監督真正有利于改進黨和政府的工作,有利于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有利于改革、穩定和發展的大局。

綜上所述,傳媒在進行輿論監督時,必須對公眾、政府和傳媒不同的功能和這三者的社會利益關系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既要正確引導公眾表達自己的意見,又要準確地把輿論監督的落腳點放在黨和政府的意志與人民群眾呼聲的結合點上。同時,要加強溝通協調,使公眾、政府和傳媒各自肩負起自己的歷史責任。只有這樣,才能使輿論監督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真正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終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上一篇:安全工程設計論文下一篇:橋梁結構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