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

2023-03-25

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兵團高校;歷史學;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肩負著培養歷史學人才的責任,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又是歷史學教育改革的關鍵。作為一所兵團院校的歷史學專業,石河子大學自創建以來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他們為兵團的發展和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近些年來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和發展,以及中學歷史師資的飽和,使得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原有的歷史學人才培養模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我們通過對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摸底調研和深入分析,總結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自身多年來的辦學經驗,提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立足兵團,發揚兵團精神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這種歷史學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能夠有效結合歷史學科的優勢,培養出應用型、復合型的史學人才,為兵團歷史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希望對兵團其他兄弟院校歷史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可以借鑒的經驗[1]。

一、我校歷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1.人才培養目標過于單一。通常地方綜合性高校的歷史學人才培養目標多以中小學教師為主,作為兵團高校石河子大學也不例外,主要為兵團中小學提供師資人才。目標范圍較窄以及培養模式的單一化會造成就業的困難,進而形成報考生源不足和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另外,培養模式的單一也會造成培養水平的降低,教師更多地從師范教育的角度入手,從而忽略了歷史學專業技能的深入培養,使人才培養的專業化水平降低,就業時就會處于劣勢地位。

2.人才培養方案與社會需求不適應。目前我校歷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是在多年延續的基礎上,逐年修訂形成的,主要包含通史類課程、概論類課程、教學法等課程,還有少量的專業選修課??偟膩碇v,對于歷史學所需要的知識覆蓋面還有所欠缺,整個課程體系還沒能覆蓋到社會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同時,課程體系的更新有時會落后于時代的發展,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人才培養的滯后,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就業。

3.實踐教學環節偏弱。不論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為中小學教師,還是社會所需求的史學人才,課堂外的實踐教學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研究都證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走向工作崗位以后尤為重要。而我校地處偏遠地區,社會資源較少,學生能夠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也隨之減少,造成實習時間偏少、實踐水平偏低的問題,這些都對日后學生的就業發展產生很多不利影響。

二、我校歷史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進方向

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根據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需要,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培養做出的整體性設計和安排。這既是學校對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也決定著人才培養的水平和質量。因此,根據專業總體人才培養目標,并結合歷史學學科專業實際發展和就業需求,來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更新[2]。

1.培養目標方面。對于那些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學生來說,能夠獲取到適合社會需要的知識非常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面前有所應對。因此,歷史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應實行多層次培養,提供多樣化的培養模式,構建多層次、多方向的人次培養體系,最終形成人才分流機制。設置幾個不同的專業方向:比如教師、學術人才、應用人才等,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從而達到學生適應社會的目標。

2.設置方面。歷史學專業學生的培養通常以理論課為主,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以及使用歷史學的方法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設置課程的過程中,就需要設置多層次、多類別的課程。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必需的歷史知識,也可以學習到相關的考古學、法律、文物等知識。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各種知識融合的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歡迎,可以結合歷史學的特點開設一些理工科相關的課程,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為將來的就業提供堅實的基礎。此外,通過開設藝術類課程也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精神,樂觀積極向上,并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

3.交叉與融合。人才培養需要改進過去以培養教師型人才為主的培養模式,更注重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密切結合?,F行的歷史學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學院式的歷史教學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正規的、系統的歷史學專業訓練,這種模式雖然有助于培養出具有扎實歷史學基本知識的人才,但學生的主觀能動力、靈活思維力、實踐動手力、社會適應力等各個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應有的培養和鍛煉。因此,要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必須要打破這種限制。俗語說“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其實意思就是說歷史學雖然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但與其他學科之間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必須利用歷史學科的優點,來實現史學知識和方法與其他專業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

4.教學方面。除了課堂學習外,課外實踐也非常重要。通過豐富的實踐環節將課堂上所學的各類知識綜合應用,這樣既能鞏固課堂知識,也能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4]。通過從課堂到社會再回到課堂的過程,可以達到對歷史學知識的實際運用的雙重效果。因此,可將歷史學專業必須掌握的技能(尤其是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技能)設為必修實踐,將技能延伸實踐設為選做實踐,供學生自由選擇[2,3]。同時,由學校與當地相關部門共同建立學生實習場所,加快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5],為學生提供單位實踐的機會,既可以增加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又可以豐富學生的就業去向。

三、小結

1.我校歷史學的辦學特點。不同的學校在辦學歷史、辦學特色、學科等方面有明顯的差異。作為兵團高校,首要任務是為屯墾戍邊服務,為兵團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所需的人才,因此,在確定人才培養模式的時候,必須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突出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尤其是兵團歷史和兵團精神的傳承。雖然在歷史學專業基礎課的設置上與其他高校差別不大,但在選修課環節可以進行區域性的實踐和改革,考慮所在地區的現實情況和對人才的特殊需求,突出兵團特色,但不可急于求成,提出盲目自大的口號和目標。

2.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課程體系的設置至關重要,但這也是最困難的[6]。教師首先應該轉變教育觀念,主動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尤其是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養成,這都需要對課程體系進行了較大調整和整合,引導教師更新知識結構,把培養重心放在學生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相結合的目標上來。

3.歷史學人才培養任重而道遠。要想使歷史學專業培養的人才能達到就業率高、對崗位適應能力強的目標,就必須得有一個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尤其是不同區域歷史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特征,更應該以“立足地方、面向社會、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因此,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計劃時,應按照適應性、前瞻性和特色性原則,要以轉變傳統教育理念為基礎,突出特色,只有這樣,培養的歷史學人才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歷史學專業也才能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張文華.地方師范院校歷史學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淮陰師范學院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11):53-55.

[2]晁根池.新建本科院校歷史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建構芻議——以新鄉學院歷史系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14):231-232.

[3]杜志明.論高師院校歷史專業人才培養[J].安順學院學報,2014,(05):60-62.

[4]葉成勇.田野史學視野下的史學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6):176-180.

[5]張銀玲.歷史學專業(文化旅游方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以玉林師范學院為例[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5,(03):118-120.

[6]劉敏,程麗云.地方高校歷史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涵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07):160-162.

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認為依托歷史學專業的旅游本科教育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一是對“綜合性學科”定位的淺層理解造成培養目標“去旅游”傾向;二是對“旅游學本質”的膚淺理解造成了課程設置“去文化”傾向;三是專業師資水平低下造成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傾向。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提出了解決建議:一是立足依托專業,強化專業培養方向;二是優化師資結構,提升辦學水平。

關鍵詞:歷史學專業 旅游本科教育

我國高校旅游專業在地理、歷史、管理、經濟、園林、社會、建筑等專業的院系中皆有分布。據吳必虎等人調查統計,全國69所開設旅游本科專業的高等院校中,旅游教育所依托的前三名學科情況大致如下:與管理專業共同成立的約占39%,與歷史文化專業共同成立的約占20%,與地理專業共同成立的約占13%。該文稱歷史專業開設旅游管理方向的主要原因是歷史學科人才需求量下降采取的“自救”方式。本文認為旅游教育依托歷史文化有其合理性,但近年的辦學實踐表明確也存在諸多弊端。針對我國目前旅游學科理論發展及旅游高等教育現狀,恐怕在一段時間內這一現象將繼續存在;由此,本文對依托歷史學專業的旅游本科教育進行了反思,以期裨益現實。

一、對“綜合性學科”定位的淺層理解造成培養目標“去旅游”傾向

學科理論是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根基,旅游學自不例外。旅游學科研究對象、方法等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既是確定高等旅游教育宗旨、培養目標的依據,也是構建成熟、穩定的旅游學科體系,設置課程的依據。由于目前相對成熟的旅游學科理論尚未形成,因此在專業最基本的問題——課程設置方面,旅游專業都存在一定問題。以研究中對“旅游”這一概念內涵的不同側重、把握為例,采用“經濟性定義”與采用“文化性定義”的學者對旅游學科體系的構想就具有明顯差異,前者側重經濟類學科,后者側重文化類學科,這種差異必然會相應地反映在教育安排上——前者大多隸屬于經濟、管理專業;后者多隸屬歷史、文化專業。

旅游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因而旅游學應是一門交叉學科,需要借助多門學科理論來完善其專業課程,于是有些學者就在多學科交叉性上作文章,希望借助概念模糊化來解決旅游學科屬性,最常見的是“綜合性學科”的提法,事實證明這么做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弊端。因為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獨立的研究體系,真正打破相關學科間的壁壘,從相關學科的內在聯系中實現不同學科分支的融合,是很難辦到的;所以“綜合性學科”理念體現在學科設置上,往往是經濟、管理、文化等諸學科都要有不同程度的體現,課程之“博”有了,課程之深度卻減弱了。

這一現象在依托歷史學的旅游教育中相對更為突出。依托歷史學的旅游本科教育在課程設置上往往表現出“求全”特征,旅游經濟學、旅游地理學、管理學、景觀規劃、旅游社會學、旅游人類學甚至旅游環境與生態學等分支,網羅無遺,統統設置。由于對旅游學理論本身研究的不足,這些學科大多難以以分支學科形式系統納入旅游學學科體系中,而是多相互割裂、各成一系。這樣做的結果,不僅造成課程設置龐雜而無序,更為嚴重的是學科體系的統一性遭到破壞,課程設置與學科理論“貌合神離”成為兩張皮:學生似乎什么都學了,卻又什么都一知半解,知識體系蕪雜,專業學特征淡化,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去旅游”傾向:與此同時,課程的有效性不足,結果往往使學生感覺到“兩頭不靠”——既欠缺旅游學科的思維訓練,也沒有充分掌握旅游專業技能。畢業生質量、就業,面臨嚴重挑戰,于是出現了高考報名旅游熱、歷史冷,畢業去向卻正好顛倒過來的差異。

歷史學辦旅游,依托應是旅游的文化性特征,但歷史學畢竟不能等同于人類文化學,加之增開旅游管理專業確也不同程度存在歷史專業“自救”意識,譬如一些歷史院系開設旅游專業的目的,一是教師福利“脫貧”,二是為歷史學學科建設提供經濟支持。于是“綜合性學科”的提法就成了許多歷史系尋找設置旅游專業的學科理論依據,對這一定位的淺層理解的結果,一是舍本求末遠離歷史文化,二是不同程度造成了“去旅游”傾向。

二、對“旅游學本質”的膚淺理解造成了課程設置“去文化”傾向

旅游研究的多學科特征十分明顯,近年來已經形成了旅游經濟學、旅游管理學、旅游地理學、旅游社會學、旅游人類學和旅游環境與生態學等主要分支,這些分支也正在成為旅游學科設置中的主導學科。從國外旅游研究動態分析,后三者的重要性正逐步超過旅游經濟學等分支,旅游研究這一認知趨勢反映出學界對旅游活動本質的關注正從其經濟內涵向文化內涵轉變。學者從各自的學術背景,對于旅游學科本質的研究可謂百家爭鳴,提出了旅游經濟本質論、文化本質論、儀式本質論等諸多觀點,無論那種主張,大致都認同旅游現象與文化之間的密切關系,只是由于認知角度不同,對文化在旅游行為中的重要性認識不同而已。研究旅游之本質,筆者贊同馮乃康的闡釋:“旅游的基本出發點,整個過程和最終效應都是以獲取精神享受為指向?!蹦壳皣鴥韧饴糜涡袨橹猩鷳B化、人文化兩種明顯趨勢也是對旅游文化性的有力佐證。

但近年國內旅游學研究力量卻多集中在旅游經濟學、旅游管理學、旅游地理學等前三個分支上,旅游人類學、旅游社會學等領域研究則處于起步階段。國內、外在旅游研究領域的這一差別,真實地反映了目前我國旅游業及與此相應的旅游學科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這一認識的偏頗程度不同地制約了我國旅游高等教育的發展。

如前文所述,我國約有20%旅游專業課程開設在歷史專業,這原本是有利于對旅游文化性特征進行深入研究、細致發掘的,不幸的是,由于對于旅游學本質的膚淺認識,一意孤行地強調旅游專業的經濟學、管理學內涵,錯誤地將其認定為是旅游學科核心內涵,而將學科其他分支,包括處于真正核心地位的旅游文化分支,置于無足輕重的附庸。與這一膚淺、偏頗理解一致,依托歷史學的旅游專業課程設置,多存在本末倒置、揚短避長致命弊端,在教學、研究工作中過度強調非歷史專業所長、非旅游學核心的經濟學、管理學等分支,錯誤地冷落與歷史學關系密切、張揚旅游學本質的旅游社會學、旅游文化學等分支。

旅游學的“去文化性”趨勢是令人擔憂的,它一方面使得依托歷史學的旅游專業無法真正發揮所依托專業的特長,另一方面更為嚴重的是使旅游專業課程教育脫離了旅游學的本質,培養結果不堪設想。從旅游學對其本身基礎理論的解釋力不夠,分支學科未能完全有效建立等研究現狀來看,旅游本科教育出現這種偏差似在情理,但對于依托于歷史學的旅游高等教育,若因一味舍本求末過度“經濟、管理”等分支造成“去文化”傾向,卻不啻飲鴆止渴。特別

是在一些文物大省、文化大省,文化不能僅僅作為把旅游專業設置在歷史系的理論“借口”,而應該真正地意識到旅游的文化性,從學術角度深刻地理解旅游文化性的內涵,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旅游專業課程設置、培養目標的科學性,從而真正踐履發展學科、服務社會的高校教育宗旨。

三、專業師資水平低下造成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傾向

高校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大致有???、本科和研究生三個層次,不同的層次有著不同的目標要求?,F狀是由于各高校專業師資水平參差次不齊,特別是個別高校師資水平低下,導致不同層次培養目標混淆,特別在本科教育這塊存在明顯的“本科教育技能化”傾向,本科與???,甚或與普通高等技術教育銜接差異不明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旅游教育師資相當部分都是由其他專業、行業改行而來,這是一個先天不足。師資轉行大致有兩種情況:

一是學術出身轉行,這些教師多由經濟管理、地理學、歷史學等學科改行而來。這些教師大多在原來的專業獲得過碩士、博士學位,有著較好的學術素養。術業雖有專攻,但各學科的科學性本身決定了它們之間的相互融通,特別在研究方法、思維等領域,所以這部分教師多能通過對旅游學理論的學習研究,通過對旅游開發項目的參與等,很快轉入旅游學科,并通過對旅游學及相關分支的科研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授水平。這部分師資目前多已成為旅游專業碩導、博導中的骨干。

二是行業出身轉行。旅游專業成立伊始,專業老師短缺,不少學校為應急從旅游企業調入人員,這部分師資多是80年代旅游???、本科畢業,當時為適應我國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高等旅游教育得到了超常態發展,所以他們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本身就有先天不足。加之,期間旅游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尚不成熟,所以他們來自實踐的經驗性知識也缺乏深度和體系。這部分教師調入高校后,由于缺乏學術意識,大多沒有接受進一步深造,于是乎只能給學生傳授具體的客房、餐廳操作技能,由此進一步模糊了本科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之間的界限,增加了學生對于旅游專業的“兩不靠”的迷茫,且在一定程度上悖離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

上述情況,在依托于歷史學的旅游本科教育中有著更為突出的表現。

由于存在如前文所敘的對于旅游學科體系的兩大認識誤區,加之一些歷史系本身設置旅游專業本身的“動機”不純,甚或有栽“搖錢樹”的嫌疑,在設置旅游專業后,也沒有及時組織科研梯隊對旅游學及旅游現象進行深入研究,對于旅游學科的建設研究甚少,所以依托于歷史系的旅游專業在師資上存在將后者,嚴格講是尚需進一步提升學術素養的行業出身轉行的從教人員奉為“行家”,于是乎在課程設置、培養方向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本科教育技能化”傾向。其負面影響十分巨大,不僅嚴重制約了旅游學發展,甚至造成了高等旅游教育培養目標層次的混亂。

四、改進建議

不同學科背景、不同經歷的學者匯聚旅游專業,原本可以較好地體現“旅游學是綜合性的交叉學科”,這是國內外旅游教育基本認同的理念,但前提是不同學科出身的師資必須對旅游學的學科性質、學科體系有著相對深刻的理解,對于自己所講授分支學科形式在旅游學學科體系中的地位有著清晰認識?,F狀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具有較強能力的教師各自為戰、滲透性不強;另一方面就是學術素養較差的教師對旅游學本身研究不夠、學術意識淡漠,這都是引致上述問題的直接根源。

針對以上主要問題,本文對依托歷史專業的旅游本科提出了以下改進建議:

1.立足依托專業,強化專業培養方向

由于旅游學尚未成為一門獨立學科,需借助多種學科知識全方位設置旅游專業課程。近年國外的旅游教育實踐也證明,旅游專業設置名稱、數量并不存在固定模式,無論哪一類旅游專業,在構建課程體系時,只要能從辦學條件的實際出發,從區域旅游業發展的實際出發,能從整體優化角度出發,確定合理的課程比例,既突出特色,又不失旅游學科的專業性,就是合理的、可行的。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旅游專業設置,主要是依據旅游行業結構,一般都設置有旅游經濟、旅游管理、飯店管理等專業。針對我國目前旅游高等教育的現狀,本文認為除依據旅游行業結構外,還應考慮學校的辦學背景、區域旅游業特征兩個主要因素,靈活設置其他專業。對于依托歷史學的旅游專業就應該充分發揮依托專業科研、師資優勢,應該注重突出旅游文化研究,可以設置旅游文化學、旅游社會學、旅游資源開發、導游等專業,從而突出辦學的專業特色。在一些文物資源大省依托歷史學設置的旅游專業,還可針對當地文化遺存的類型進一步細分設置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專業。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在專業設置上體現旅游學文化本質,另一方面也使分支更趨于合理。

在課程安排、教學內容等方面帶有依附專業、學科的痕跡是在所難免的,我們一方面要避免根據依托專業學科、師資所長“因科設課、因師施教”,另一方面也沒必要刻意“避諱”所依托專業的性質和原有專業特色,更沒必要為了增強競爭力,在教學計劃中直接引入大量熱門專業課程,使得課程體系低水平拼湊嫁接,口徑倒是寬了,但卻引致專業定位模糊,學科體系失之龐雜。

2.優化師資結構,提升辦學水平

首先從歷史(文化)院(系)角度應該端正設置旅游專業的動機,應該把旅游專業和其他歷史專業一視同仁。目前,大多旅游專業為滿足區域旅游行業人才需求開設有旅游自考專業,這也是設置旅游專業可以增加的主要收入。從院(系)來講,一方面不能為增加收入,無限制擴大自考招生人數,過量增加旅游師資的教學任務;另一方面更不能因為這一點,就在教師教學、科研考核上對旅游專業老師網開一面,放低標準。個別高校依托歷史專業的旅游方向教師在考核時,竟依照“教學型”考核標準進行考核,教師每天疲于上課,很少涉足科研,這樣萬難保證旅游本科教育質量。

其次應該努力優化旅游專業師資結構,應通過提升師資的學術水平,增強其科研能力,逐步完善旅游學科建設,完成旅游本科教育目標。依托于歷史專業的師資水平的提高,本文認為應從實際出發,特別是針對尚需進一步提升學術素養的行業出身轉行的從教人員應加強學術訓練,使他們通過學術補課成為合格的高校教師。一些高校也曾采取分批派送這部分教師到國內旅游專業設置較早、學術水平相對較高的知名大學進行學習,但由于部分教師缺乏學術自覺意識,而校方也缺乏學習后科研成績考核,進修在某種程度上演變成了學術福利,成了變相的異地長假。所以院(系)應該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考核辦法,引導、推進教師的科研工作水平,從而真正實現整個旅游本科教育質量的提升。

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第3篇

1 CnkiRef軟件在“馮玉祥”研究中應用

CnkiRef[1]軟件是由周春雷于2006年開發的,它是一款適用于處理中文文獻(特別是CNKI,即中國知網)的題錄信息,進而進行常規的文獻計量和內容分析研究的專業工具。它和Pajek軟件結合起來也能用于時下頗為流行的知識圖譜研究。下文將以“馮玉祥”研究為例介紹該軟件在輔助歷史專業本科生整理文獻、撰寫畢業論文中的應用。

1.1 搜集文獻

我們在CNKI數據庫中以“馮玉祥”為篇名進行精確檢索,查得1999-2011年研究馮玉祥的期刊論文共464篇,檢索結果如圖1所示。

按照CnkiRef軟件的要求,我們在檢索結果界面依次點擊“全選”、“存盤”按鈕,在彈出的網頁上點擊“RefWorks”文件鏈接,將文本文件保存在硬盤上稍后進行處理,或者直接打開并點擊CnkiRef軟件的“追加”按鈕直接進行數據轉換,以得到EXCEL格式的數據表。在該表中,每篇文獻都是一行,而篇名、作者、期刊、關鍵詞、發文時間等信息則獨立成列,非常便于進行后續處理。

1.2 研究群體分析

為進一步考察從事“馮玉祥”研究的作者群體,我們使用CnkiRef軟件對EXCEL數據表中的作者列進行統計,處理過程為:選擇作者列并復制、點擊CnkiRef軟件的“粘來”按鈕、“總趨勢”按鈕,即可完成統計工作,得到的結果如圖2所示。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該群體中存在中堅研究力量,如李玉才、賈熟村、李朝陽、龐國翔、蔣鐵生、崔石崗、王曉榮、文龍等,他們在該領域中分別至少發表了6篇文章。如果我們想對該領域進行深入了解,他們的相關文章不應錯過。

1.3 發文期刊分析

為考察刊載該領域論文的主要期刊,以方便以后發表相關論文,我們還可以研究對發文期刊列進行統計,發現該領域的論文主要發表于文史月刊、文史春秋、世紀等雜志,分別發表了19篇、14篇、10篇相關論文,此外,春秋、紅巖春秋、鐘山風雨、縱橫等雜志也發表了7篇相關論文。因此,這些雜志不僅是我們研究“馮玉祥”相關論文需要重點關注的刊物,也是我們日后發表相關研究論文的候選雜志。

1.4 發文年度分析

通過對發文年度列進行統計我們發現,1999-2010年間每年的發文量基本穩定在40篇左右,可見該領域長期以來熱度不減,值得新進入的研究者們密切關注。

1.5 關鍵詞分析

為了對該領域進行較為深入的內容分析,筆者從關鍵詞角度進行了探索。結果發現無關鍵詞論文共357篇,占全部論文的76.9%,這意味著該領域中不標注關鍵詞的非學術論文比重過大,故對該領域進行學術研究尚有很大潛力可挖,這對于缺乏合適研究方向和選題的學生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研究還發現,除“馮玉祥”一詞擁有高達100次的頻率外,其它關鍵詞的使用頻率均比較低,如河南、蔣介石、中國共產黨、北京政變、抗日戰爭、雙重目標等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詞的頻率僅為4-5次,這與該領域高達464篇研究論文的總數量對比強烈。被使用1次、2次、3次的關鍵詞數量分別為194、23和11個。這說明該領域缺乏明顯的研究熱點,相關研究頗為分散。從另一方面看,這也意味著該領域尚未經熱點炒作,在可寫題材方面有較多角度可挖掘。

2 對CnkiRef軟件的作用的思考

眾所周知,近年來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滑現象嚴重,很多論文在選題、學術規范甚至學風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以錢買文、數據胡編亂造等現象不再罕見。這些問題不僅降低論文的質量,而且影響到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已經引起各級教育者、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學術界有很多批評和反思的聲音,很多人將其歸咎為學風不正。對此,筆者結合自己指導歷史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實踐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固然不乏學風因素,但也有學生信息素養欠缺的現實問題,如果使用合適的軟件對學生進行相關培訓,提高其信息檢索技能和信息加工、處理能力,開闊其學術視野,使其有能力從較為宏觀的角度把握某領域的研究現狀,撰寫出具有較高質量的、符合學術規范的綜述,在某些方面能進行深入思考、甚至提出獨到見解則并非奢望。

筆者認為借助CnkiRef軟件對領域研究文獻進行掃描和分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探索積極性,培養其“問題意識”和史學素養。歷史學本科的教育在日常課堂教學方面,不應僅僅是歷史基礎知識的灌輸,同時還應該是“問題意識”的培養。所謂“問題意識”就是在學習一些歷史知識的同時,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是否老師講述的內容就是歷史的真實。這種“問題意識”的培養一方面可通過教師在課堂授課時進行,另一方面可引導學生使用CnkiRef軟件自行探索研究領域概況。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很多歷史方面的結論都是存在爭議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多關注學術界的研究狀況,并及時告訴學生,啟迪學生,引導他們的問題意識,并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樂于研究問題的素養。這樣,在畢業論文選題方面就不會大而空,而會更加貼近教學實際。把研究問題的積累和選擇環節前移到教學過程之中,至少使一部分學力有余的學生能夠比較從容地為畢業時的學位論文積累資料。這樣,經過一定時期的訓練,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學術敏感度、史學素養均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這對于提高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可能更有治本之效。

3 小結

本文以1999-2011年間的“馮玉祥”研究論文為例,較為詳細地介紹了CnkiRef這一專業文獻計量和內容分析軟件在指導歷史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中的應用。通過使用該軟件對相關文獻進行統計和內容挖掘,可以清晰地發現該領域的主要研究力量、重要期刊、研究熱點等,不僅有助于學生順利把握該領域的研究概貌,更有助于引導學生發現值得關注、開發的“學術荒地”。

本文認為使用專業的文獻計量和內容分析軟件可為學生提供新鮮的學習體驗,這種新穎的探索形式有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其信息檢索技能,增強其數據分析、處理能力,使其有能力從開闊的學術視野觀察自己的狹小研究領域、全面把握領域的研究現狀、撰寫出合格的研究綜述,從而為提高他們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摘要:學位論文是衡量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但目前歷史專業本科畢業論文中普遍存在選題大而空、行文不規范、抄襲嚴重、缺乏史料考證環節等問題,其成因固然有學風問題,但也有學生信息技能不足等現實問題。文章以CnkiRef軟件為例介紹了專業文獻計量軟件在論文寫作中的價值,認為使用專業工具可提高學生的信息檢索、處理能力,進而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

關鍵詞:歷史專業,畢業論文,問題,CnkiRef

參考文獻

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教育,統計分析,研究論文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應用性人才培養為突出特征的一種新型高校。目前, 應用型本科院校已有200多所, 占全國本科院??倲到?0%, 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生力軍。與此同時, 隨著“應用型本科教育”實踐的迅猛發展, 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工作不斷走向深入, 逐漸成為高教研究的一個熱門領域, 因此有必要對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成果加以分析研究。筆者利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中國知網”2001-2009年收錄的與應用型本科教育有關的研究論文進行統計分析, 在科學量化的基礎上描述了應用型本科教育相關研究成果, 希冀較全面、完整地揭示該研究的現狀, 跟蹤該領域研究人員的研究動態, 促進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深入發展。

一、研究對象與分析框架

“中國知網”擁有“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和“中國優秀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等權威的數據資源。依據研究目的, 為收集到較為全面的資料, 筆者分別以“應用型本科”為“題名”、“關鍵詞”、“主題”作模糊匹配形式, 對“中國知網”三個數據庫上的全部文獻進行檢索, 檢索到1573條文獻記錄, 選定檢索到的文獻, 單擊檢索界面的“存盤”按鈕, 導出并保存檢出的文獻題錄;同時通過拷貝選擇性粘貼方法, 把檢索界面中所顯示的序號、題名、作者、文獻來源、發表時間、來源庫各項內容復制到EXCEL中保存備用。對檢出的文獻進行提煉, 刪除一稿多投的論文和非研究文獻后, 發現2001-2009年期間發表論文1294篇、碩士學位論文13篇、博士學位論文2篇 (數據采集時間是2009年12月25日, 這一數據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略有出入) 。以文獻計量學的基本定律作為數據的分析方法, 用EXCEL對所檢到的1294篇論文從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主題分布、作者分布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分析框架, 即分析的類目, 是根據研究需要而設計的將資料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和標準。在設計分析框架過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則[1]: (1) 分類必須完全、徹底, 能適合于所有分析材料, 使所有分析單位都可歸入相應的類別, 不能出現無處可歸的現象。 (2) 在分類中, 要使用同一個分類標準, 即只能從眾多屬性中選取一個作為分類依據。分類的層次要明確, 逐級展開, 避免出現越級和出現層次混淆的現象。 (3) 在設計分析框架時要考慮到如何對內容分析結果進行定量分析, 即考慮到使結果適合數據處理的問題。

基于這一認識, 本研究在分類中堅持以研究對象 (客觀性) 為基本分類標準, 同時充分考慮研究目的的需要 (主觀性) ?;揪S度采用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常見的三個維度:研究論文的分布、研究主題、研究范式與方法。具體的設計思路是: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分布主要從論文年份分布、論文來源及作者單位分布來分析。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范式與方法則分為經驗交流型、理論探討型和政策建議型三個研究維度。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主題以《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新進展·2007》為藍本, 具體分十類高等教育基本理論問題研究、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制改革研究、高等教育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高等學校內部管理改革研究、高等學校招生與就業研究、高等學校課程與教學工作研究、高等教育評價研究、高等學??蒲泄ぷ餮芯?、高等學校德育研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2]。

二、統計分析與研究結果

(一) 2001-2009年間每年發表論文的數量統計分析

對論文數量隨時間的變化進行統計分析, 可從時間概念上了解該研究的發展歷程和研究熱度。表1顯示, 從2001至2003年這3年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處于起步階段, 共發表論文49篇, 僅占總發文量的3.8%;2004到2007年這4年有了較大的發展, 共發論文461篇, 年均115.3篇, 占總發文量的35.7%;2008至2009年間, 共發論文784篇, 年均392篇, 占總發文量的60.5%, 自此, 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從圖1可見, 應用型本科教育論文的發文量雖然出現微弱波動, 但總體上呈現出曲線型增長的態勢。曲線上的第一個峰值出現在2004年, 論文數量從2003年的22篇增至2004年的71篇, 主要原因是2004年新增本科院校40所, 占本科院校5.84%, 大都定位“應用型”, 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應用型本科教育論文發文量的迅速增長。2005論文數量與2004年持平, 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可能遇到了理論或技術上的瓶頸, 然而從2006年開始出現了快速增長的態勢。這可能是2006、2007年分別成立了應用性本科教育工作委員會和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應用型本科院校專門委員會, 為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提供了廣闊平臺。

2001年以來論者們已經開始熱衷于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 但若從研究的系統性看, 對2001-2009年的研究做一劃分, 2005年前期可以說是零星研究, 這段時期與其他高等教育研究內容相比, 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不僅文獻數量少, 而且研究的系統性不足、研究的前瞻性也不夠, 從文獻中難以看出研究方法, 缺少研究數據, 但之后逐漸形成系統研究。因為2005年開始有論者專門以“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為研究對象撰寫碩士學位論文, 特別是2006年華東師范大學夏建國撰寫的博士論文《技術本科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和2008年華東師范大學楊若凡撰寫的博士論文《技術本科院校評估指標體系研究》 (見表2) 掀起了研究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熱潮, 在理論和實踐上對應用型本科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促進和指導作用。

(二) 論文來源分布

通過對刊載論文的來源期刊進行統計分析, 可以確定論文的期刊分布規律, 確定該研究領域的核心期刊, 了解最新研究進展、發展動向及趨勢。

1. 期刊類型分布。

對2001-2009年中的1294篇應用型本科教育論文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發現1294篇論文分別發表在418種期刊中, 其期刊類型分布如表3所示。從總量上看, 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論文主要集中發表在其他期刊 (主要是教育類) 和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報上。這兩類290種期刊中共發表964篇相關研究論文, 即7/10的期刊, 刊載了74.5%的論文, 另外3/10的期刊, 刊載了論文總量的25.5%。但從刊均載文量看, 高等教育研究類期刊達5.3篇, 因此, 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論文期刊分布面廣, 高等教育研究類期刊更加關注。

2. 高載文量期刊分布及核心期刊。

由表2可知, 每種期刊的平均載文量為3.1篇。如果將載文量10篇以上的期刊視為高載文期刊, 那么按照載文量遞減排序, 可得到表4。

表4所列出的15種期刊載文282篇, 占總論文量的21.18%, 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中收錄的核心期刊5種, 分別是《教育與職業》 (30篇) 、《黑龍江高教研究》 (22篇) 、《中國大學教學》 (21篇) 、《江蘇高教》 (13篇) 、《中國高等教育》 (11篇) , 說明應用型本科教育己經走出了應用型本科院校自我關注視野, 成為高教研究關注的話題。

(三) 文獻作者所屬研究機構統計分析

對1294篇論文的第一作者進行統計, 繪制成表5。從中可見, 參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機構達302個, 其中1019篇論文出自187所應用型本科院校, 占論文總數的78.7%;105篇論文來自其他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機構, 占論文總數的8.1%, 但研究機構分布比較廣泛, 占總機構數的35%;其他10所研究機構撰寫了16篇論文。這說明由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具備得天獨厚的研究條件, 而成為了“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主體;其他高校高教研究人員對“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興趣呈上升趨勢, 并成為了促進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他機構的人員對“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比較冷淡, 只是在近期開始關注, 這可能是因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歷史很短。在“中國知網”中能查到的最早有完整的“應用型本科”一詞出現在1998年3月《江南論壇》發表的“應用型本科應重視創造性的培養”一文。

對1294篇論文作者所屬的研究機構進行統計, 按照機構發表論文的數量排序由多到少, 選出了發表論文數量排在前15名的研究機構, 見表6。

由表6可以看出, 2001年到2009年期間, 發表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論文在10篇以上的學校有15所, 約占到參與統計機構總數的5%, 發表論文合計515篇, 約占統計論文總量的40%, 表明這些學校是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核心機構。

從論文作者散點的分布態勢可以看出, 2001到2009年間, 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成果分布呈現出下列特征:應用型本科院校之外的高校對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已經形成比較廣泛的參與程度;應用型本科院校強勢的研究成果, 在整個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社會各界 (各類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科研單位、高等教育學術團體和政策研究部門) 對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給予了相當程度的關注。

(四) 論文主題分布

論文主題特征能反映出該領域研究熱點, 通過對相關論文主題分析有助于準確地了解和掌握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整體發展趨勢。我們采用聚類統計分析方法對所有論文進行主題分類, 將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論文分為10個主題, 分布情況見表7。從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主題分布情況的統計可以看出, “課程與教學工作研究”的研究成果共計496篇, 占總數的38.3%, 但刊載這類研究成果的刊物層次普遍比較低。“宏觀管理體制改革研究”列所有選題的第2位, 有203篇, 占總數的15.7%。研究者對“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和“基本理論問題研究”研究熱度相當, 相關研究成果分別為176篇和170篇, 處于第3和第4位, 合計占總數的27%, 但這兩類研究成果主要刊載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上, 說明與其他研究主題相比, 高等教育研究期刊對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和基本理論問題更加感興趣。“內部管理改革研究”相關成果有118篇, 占總數的9.1%, 列第5位, 這類成果主要刊載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報。由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大都是新升格或新組建的本科院校, 理順內部結構關系、改善管理體制理應是自我關注的熱點。“科研工作研究”、“教育評價研究”、“招生與就業研究”和“德育研究”的相關研究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在增長, 研究熱度在上升。與其他研究主題相比,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相關研究成果最少, 只有一篇, 可能是因為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都沒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緣故。

(五) 研究視角與方式

從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視角看 (圖2) , 以歷史的視角進行研究的論文72篇, 約占研究論文總量的5.6%, 這類研究大都闡釋當今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性, 并對未來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發展進行預測和展望等;有96篇從比較的視角進行的研究, 約占論文總數的7.4%, 此類研究主要聚焦于應用型本科教育的中西比較, 進而得出相關啟示;以多學科視角研究的論文有36篇, 約占論文總數的2.8%, 其主要從社會需求、區域經濟發展等角度, 分析應用型本科教育發展的現狀及促使其發展的歷史因素、經濟因素, 并指出發展方向;而絕大多數的論文主要是從現象描述的視角進行研究, 有1060篇, 占到研究論文總數的82.5%, 這類研究主要來自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一線教師和管理者, 圍繞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領導、運行機制、師資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學習與管理、課程與專業設置、發展策略、教學管理與質量評估等方面展開論述;從其他視角的論文有30篇, 約占總數的1.7%。

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方式大體可分為經驗交流型、理論探討型、政策建議型研究。經驗交流型研究側重于對現象的客觀描述;理論探討型研究注重現象原因的分析, 揭示事物變化的規律;政策建議型研究的特點是針對一些具體問題, 提出解決辦法。根據研究方式, 可以對現有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文獻進行一些梳理 (圖3) , 在現有1294篇研究文獻中, 政策建議型的研究論文322篇, 占論文總數的24.9%;經驗交流型的論文總數達521篇, 占研究總數的40.3%;而理論探討型論文有386篇, 占論文總數的29.8%;65篇采用了其他研究方式, 占論文總數的5%。這說明有關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 已著重開始理論層面的探討, 尋求理論來指導實踐, 但更多的研究還是停留在經驗交流的層面, 就問題而問題的方式進行探討, 沒有將研究較好地深入下去。政策建議型的研究占24.9%, 這類研究沒有對應用型本科院校進行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方面的全方位考察, 總結的經驗、所提政策建議大多水土不服, 難以推廣。

三、結語

以上對2001-2009年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文獻的具體分析, 可以看出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基本態勢:

(1) 總體研究呈階段性上升。

論文數量表明, 2004年是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拐點, 此前的論文數量僅有49篇, 占文獻總數的3.8%, 此后的論文數量高達1245篇, 占文獻總量的96.2%, 預示著此項研究隨著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縱深發展, 研究空間將不斷增大。

(2) 研究內容豐富, 并逐步形成系統。

研究的內容既有整體、區域、策略、政策之類的宏觀研究, 也有課程教育、質量管理、人才培養之類的微觀研究, 還有國內外的比較研究。

(3) 從研究主體的成果來看, 研究差異顯著, 分布相對集中。

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核心機構有15個, 約占參與統計機構總數的5%, 所發論文515篇占統計論文總量的40%。

應用型本科院校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生力軍, 未來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 尚需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努力:

(1) 提高研究層次和學術影響力。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74.5%的論文刊載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報和其他一般期刊, 核心期刊刊載量不足10%, 為此提高研究層次和學術影響力是當務之急。

(2) 促進研究主體的多元化。一方面, 我們也注意到, 定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有200多所, 但開展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的只有187所, 還有幾十所學校至今沒有開展相關研究。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自身要加大相關研究力度;另一方面, 面對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前述的狀況, 如何發揮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優勢, 提高其整體研究實力, 如何突破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集中分布狀況, 如何吸納更多的專家學者投身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 努力形成具有多元化特征的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主體隊伍, 是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必須予以解決的問題。

(3) 深化基礎性研究、拓展研究主題。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 大多是以應用為目的, 缺少的是對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基礎性理論的研究。雖然, 其中不乏一些學者就應用型本科教育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特點、高等教育分類、中外高等教育差異及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發展模式等方面的基礎性問題加以探討, 但總體說來還有待進一步深化與拓展。此外研究主題也亟待拓展。

(4) 研究范式與方法, 注重理論與實踐的銜接。綜觀現有研究成果, 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相互脫節現象嚴重。有鑒于此, 如何加強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理論研究, 用有價值的教育理論問題研究教育實踐問題, 使應用型本科教育理論與實踐更好地銜接, 就成為未來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中必須予以重視的問題。

就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文獻所進行的梳理, 足以顯示學界的執著與良好的氛圍, 以及認識上的深化。我們的梳理既有對問題解決的進一步考慮, 又有對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之辨別, 若能為后續研究人員跟蹤該領域研究動態, 了解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的趨勢, 從而獲得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新方法、新資源, 發現新問題、新觀點, 開拓新的研究方向, 提高研究效率和水平, 那么, 展望未來, 可以認為隨著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發展, 加上其他努力, 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將能夠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陽榮威.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調控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2006.

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高等學校研究生擴招的過程中,碩士研究生教育呈現出愈來愈明顯的“本科化”傾向。具體表現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方面。教育泡沫化現象、學術風氣的功利化商業化、招生評估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其“本科化”傾向。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了碩士研究生“本科化”傾向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碩士研究生;本科化;改進策略

自從1999年以來,我國在高等教育方面開始擴招并且進入到了“大眾化”的階段,我國碩士研究生的生源數量伴隨著本科生源數量的增加而迅速的上漲,但其增長速度卻遠遠大于本科生的增長速度。同時,通過數據可以得知對碩士研究生的教育已經愈來愈明顯的出現本科生化的趨勢,對本科生的教育與碩士研究生的教育存在著非常嚴重的趨同現象。

一、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與本科生教育應有的區別

在近幾年,我國研究生在擴招的過程中,我國大部分高等學校出現了碩士研究生“本科化”趨勢和傾向,碩士研究生教育與本科生教育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培養目標:大眾化和精英化的區別

伴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我國研究生教育以下的層次越來越起到基礎性教育的作用,高等教育中層次較高的碩士研究生教育理應承擔起培養各領域精英的責任。因此,碩士研究生教育應偏向精英化,本科生教育應偏向大眾化。

(二)知識建構:概念建構和問題建構的區別

在本科生階段應該實施概念建構的模式。概念建構,顧名思義,指的是從相關專業涉及到的相關概念著手,進一步的啟動相關的專業教育方式。這種模式有利于保障基礎知識全面性與完整性,但不利于激發受教育者的興趣與熱情。該模式有利于激起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但很難確?;A知識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的學習。本研究建議,在我國的碩士研究生階段應該主要實施問題建構的模式,該模式指的是通過專業問題的提出來進一步啟發當代研究生去主動的思考問題和對問題的創新意識。碩士研究生教育應以知識的問題建構為主,以概念建構為輔;本科生教育應以知識的概念建構為主,以問題建構為輔。

(三)課程設置:基礎性和專業性的區別

本科階段的教育應該著重強調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和鞏固。與此相比,碩士階段的教育更應該定位于對新知識的發現和探索。因此,本研究建議,碩士教育的重心是在專業性創新性,而本科教育的重心則是在基礎性全面性。

(四)教學方式:講授式與啟發式的區別

講授法作為我國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建立起該體系最高效和全面的方法之一,本科生階段教育的目標之一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學科領域中建立起專業知識的體系。因此,本科階段的教學方法仍應以專業知識的講授為主,而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教學方式可以采用研討式教學包括學術沙龍、課堂討論以及案例教學等形式。

二、碩士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傾向的具體表現

我國目前本科階段的教育和碩士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存在著嚴重的趨同現象,同時呈現出愈加明顯的本科化的趨勢,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 培養目標方面,本科階段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扎實的基礎知識,同時,碩士研究生教育作為本科后的一種教育形式,其中包含兩個核心的教育目標:一是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取得創新性的成果;二是為社會培養核心的高級專門人才。然而,現實情況卻很難達到預定的目標。

2. 課程設置方面,課程設置的“本科化”主要體現在缺乏思考性及專業前沿性,不能有效引導或促使學生進行深入探索。我國當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很少能及時有效地參照目前最前沿先進的理論與經驗,問題建構也未能得到明顯體現。

3. 教學方式方面,目前很多高校在研究生培養中一部分仍采取課堂討論為輔、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學科中文科類專業更為明顯,講授方式仍然是具有很大優勢的教學方法,講授課程仍然是課程的主流,能力方面的培養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創新能力的培養中課程比例不高,教與學的積極性均需得到很大的提高;另一部分雖然采用研討法,但流于形式,效率不高,成效不大。這樣的教學無異于把碩士研究生下降到本科生的水平。

三、碩士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傾向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泡沫化現象

根據調研數據可以發現,對一所高校學歷真實性及其聲譽問題有所影響的,很大一部分并非是發生在個別的學校的局部的質量方面的問題,更多的是那些較大規模的教育方面的泡沫化現象。教育方面的泡沫化現象指的是由于過多的教育消費方面的需求去追求有限的教育方面的資源,而導致教育資源的增長難以超越教育規模的增長,造成大量的低效甚至是無效的教育文憑,引發了文憑上的普遍信用危機。這種現象在追求快餐的的研究生教育發展規模急劇擴展中,最容易被引發。

(二)學術風氣的功利化、商業化

首先,學術固然有其非常實用的價值,但是過分的強調實用的狹隘主義是一種不正常的學術風氣。在這種學風的影響下,研究生教育中的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被認為無用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科技上的含量低的小型實用型技術服務型課題則頗受青睞。

其次,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商業上的投機心理和浮躁的風氣也正在侵蝕著學術方面的深度研究。一些學者急功近利,甚至有的人喪失了學術道德底線,以抄襲剽竊的手段換取一時的名和利,甚至是忘記了學術研究的出發點和最終的目的。

(三)招生、考核、評估制度的不完善

首先,招生制度不完善。有些培養單位降格以求,“寧濫毋缺”。更有甚者,有些培養單位的個別人士利用手中權力進行非法招生,導致生源質量進一步下降。

其次,淘汰率低。我國目前的碩士研究生培養機制幾乎是一試定終身的,只要通過了入學考試,經過規定年限的研究工作、學習和論文答辯,一般都能獲得規定內的學分,淘汰率幾乎低于5%。本研究認為,沒有淘汰率,就很難有危機感,很容易滋長惰性的發展,影響教育質量的培養和提高。

再次,研究成果評定只追求數量,忽視質量。近年來,幾乎各大高校都采用量化的方式來衡量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同時,有相當數量的研究生只是為了找工作、評獎評職稱和完成學業上的任務而忽略了其發表文章的質量和知識的積累。

四、碩士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傾向的改進策略

(一)推進碩士研究生數量增長與質量提高的協調統一,學術性研究生教育和應用性研究生教育共同發展

數量與質量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數量的增長不能以損質量為代價,而質量的提高也不能以損數量為代價?,F實發展既需要高層次的理論研究人員,也需要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因而要實現研究生教育的數量與質量的協調統一,就要既關注數量的結構性增長,又要采用多元化的質量標準。即要對學術性研究生教育和應用性研究生教育區別對待。

(二)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完善選聘、考評、激勵機制

首先,完善高校導師選聘機制。作為一名研究生導師,必須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有淵博的知識修養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及指導能力,能活躍在學術前沿,并在本學科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高校在選拔導師時對于能力不達標的堅決不予考慮。

其次,完善高校導師考評激勵機制。導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因此有必要把動態管理、量化考核、跟蹤評估等一系列的督導措施結合起來,將考核結果與導師任職資格掛鉤,促進教學培養質量的提高。對考評結果優秀的導師要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

(三)調整課程內容,突出教學內容的前沿性與實踐性

要防止碩士研究生教學“本科化”傾向,必須調整其教學內容。正如謝安邦教授所說:“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前沿性與實踐性,即專業領域學術研究的熱點、難點、重點以及尚存爭議性的問題和研究發展的新動向。”

此外,應促進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化。借國際化促進學習內容的前沿化,這也將促使大學辦學的理念更加開放,有效營造國際化的學術氛圍,積極引導和鼓勵研究生在國際期刊上發表高水平論文,參與國際間的學術論壇和學術交流。

(四)改進學習方式,注重學習過程的探究性與多樣性

研究生教育應該倡導“以學生為中心”“以探究為本”的學習,要把研討式教學貫徹落實到實處,真正做到學習是前提,批判是關鍵,創新是目的。為了豐富碩士研究生學習的途徑和平臺,可舉辦各種學術沙龍、講座、研討會等,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促使學生更主動地探索不同領域知識,從不同角度加深對本專業的理解。學術論壇等學術交流活動一般都是圍繞本領域內較為前沿或國內較為普遍且尚未得到有效解決的問題進行研討,因此通過這一學習交流平臺,研究生能夠獲得更為開闊的視野,能夠有效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主動探索、發現并試圖解決問題。

(五)健全管理機制,完善招生、考核、評估體系

首先,完善招生機制。碩士研究生招生應真正落實優中選優的原則,從而保障生源質量。若有發現個別人士徇私舞弊非法招生,應予以嚴懲。

其次,嚴把科研成果質量關。防止浮躁風氣和投機心理對學術研究的侵蝕,杜絕急功近利、粗制濫造、抄襲剽竊的手段。學者們需要潛心研究,潛心積累,才能產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再次,適當提高畢業考核淘汰率。要建立必要的篩選制,對研究生所掌握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學科前沿知識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考核。 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或實行分流,或推遲畢業或堅決予以淘汰,以確保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簡基松.論本科與研究生教育目標差異對教育模式之影響[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0):93-94.

[2]劉鴻.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M].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7:65.

[3]謝安邦.構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課程體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5):68-72.

[4]劉鴻.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本科化”的成因分析[J].江蘇高教,2003(5):99-102.

[5]趙忠令.防止本科化傾向——實施研究生教育結構性擴招[J].中國高等教育,2003(20).

[6]陽榮威,胡陸英.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傾向及其應對措施[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11-16.

上一篇:法律思想史論文下一篇:生活中法律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