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態城市建設范文

2024-04-06

生態城市建設范文第1篇

關鍵詞:初中地理; 生態課堂;教學策略

一、生態課堂內涵界定

美國教育學家威拉德?沃勒最早從生態視角研究課堂教育,并于1932年在《教育社會學》一書中提出“課堂生態學”的概念,在教育界產生了非凡影響[1]。我國對于生態課堂的研究起步較晚,1975年,臺灣學者方炳林在其著作《生態環境與教育》中,闡述了教育與生態環境之間的聯系,認為生態課堂應以生態環境這一因素為主體[2]。1990年,中國學者吳鼎福、諸文蔚在《教育生態學》一書中分析了教育,但鮮見關于生態課堂概念的科學界定。通過梳理相關文獻論著可以看出,生態課堂應具有開放性、和諧性、靈活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的特點[3];秉承整體關聯、自然和諧、動態平衡的原則,以師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運用生態學、教育學等理論對教育的各種現象、成因進行研究,在交流合作中傳授、學習和探討知識。綜上所述,本文對于生態課堂內涵的理解是:生態課堂是一種新興教育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重視每一位學生意識、需要和發展,兼顧學生個性,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實現師生雙方教與學可持續發展的課堂。

二、初中地理生態課堂現狀調查

1.調查目的與對象

為了掌握初中地理生態課堂的現狀特征,以日照市某中學為調查對象,進行了本次調查。首先,對初一年級學生隨機發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82份,有效率達94%;其次,與6位初中地理教師進行個別訪談。

2.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本次調查圍繞生態課堂的內涵,分別從教學方法、教學環境、師生關系、教師素養四方面設計相關問題,其中,學生問卷共12個問題,教師訪談共8個問題。對調查結果按選項進行匯總,結果如表1所示。

根據表1,從教學方法相關問題(問卷第1~3題和訪談第

1、2題)來看,多數地理教師課堂上會選用多媒體教學,較少利用地理輔助教具,教師在課堂上普遍存在講授時間過長,組織探究活動較少的現象;從教學環境相關問題(問卷第4~6題和訪談第

3、4題)來看,學生地理學習熱情一般,多數學生認為掛圖、地球儀、地理模型等地理直觀教具應用較少,到地理標本室或野外進行地理實踐學習的機會更少,多數地理教師認為學生座位的排列方式對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效果有較大影響;從師生關系相關問題(問卷第7~9題和訪談第

5、6題)來看,地理課堂教師都會關注學生感受和言行,對待學生和善,且多數學生也喜歡與地理教師課上互動,認為教師能比較公平地對待學生,但也有極少數學生不喜歡與地理教師溝通交流。從教學素養相關問題(問卷第10~12題和訪談第

7、8題)來看,地理教師能不同程度進行教學反思,多數地理教師不滿意自己目前的科研狀況,大部分學生認為地理教師經常拓展課外資源,比較滿意教師的教學態度,但有近一半學生不能及時掌握新學地理知識。

3.初中地理生態課堂存在問題

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主要表現在輔助地理教具(地球儀、掛圖、模型等)較少、教學儀器欠缺,傳統授課方式依然占很大比例,合作探究教學更顯得負擔累累等方面;在有條件使用多媒體教學時,將課本簡單搬上屏幕、讀屏幕內容等現象屢見不鮮,忽略了多媒體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地圖展示、動畫模擬等優勢,使本應生動有趣的地理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從而扼殺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地理思維能力。

課堂環境有待完善。在多次地理課堂觀察中發現,教室內地圖、地理手抄報等地理課堂文化較少,并且學生座位普遍是傳統的“秧田式”排列,雖易于教師教授知識,卻不利于學生探究交流、小組討論。地理教師也表示,學生學習氛圍一般,沒有動力,說明課堂環境還要提高和完善。

人際關系不太和諧。雖然多數地理教師表示能友善對待學生,但多次地理課堂觀察發現,當學生出現上課遲到、打盹、小動作等問題時,教師常用罰站、抄書、打掃衛生等方式處罰學生,而不是通過溝通談話的方式化解問題。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種強制約束只會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使教師難以真正走入學生內心。由于缺乏有效溝通,使教學反饋得不到保證,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增加了師生矛盾。

教師素養亟待提升。調查發現,雖然多數學生對地理教師的教學態度比較滿意,但還有近一半學生認為不能及時掌握新學地理知識,說明教師對教材內容的把握還不到位,課堂講授或節奏太快、或不夠深入,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訪談了解到初中地理教師普遍都有專業提升的愿望,但因教學任務繁重、班級事務繁瑣,幾乎沒有精力再進行教育教學研究,從而直接阻礙了地理生態課堂構建的腳步。

三、初中地理生態課堂構建策略

1.生態的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地理教師要靈活多樣地創造情境和機會,引發學生求知欲,喚醒學生好奇心,培養學習興趣。在地理課堂的導入環節,可用引導、啟發的方式增加趣味性;在教學過程中可用合作探究、小組討論、舉一反三等方式加深學生印象,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地理的方法。在合理利用地圖、地球儀等地理教具時,充分發揮現代化多媒體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優勢,培養學生地理空間想象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生態的課堂環境

從硬環境來看,除必備設施外,還應使地理教室環境個性化,如墻壁掛學生的地理繪畫作品、教室擺放學生發明創造的地理教具模型;由于初中學生好動,地理課堂需要合作探究,因此學生座位可以從傳統的“秧田型”變為“馬蹄型”、“小組型”等排列方式,并定期調整座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地理課堂。從軟環境來看,應積極營造趣味性、參與性的地理課堂,創造良好的地理學習氛圍,讓教師愉悅教授、學生欣然學習,使師生雙方相互合作、教學相長。

3.生態的人際氛圍

教師應具有“伯樂”眼光,善于發揮“引導”作用,能夠發現學生特點,注重因材施教。地理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這一階段好動的特點,積極組織畫圖、拼圖等地理課堂活動,有條件時也可組織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地理課外實踐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更便于教師了解、引導學生。寓教于樂,在有趣的活動中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對理解和尊重的需求比較強烈,教師應在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多考慮學生的感受,多傾聽學生的聲音,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避免因缺乏有效溝通而導致師生關系僵化。

4.生態的專業素養

首先,地理教師應從生態課堂內涵出發,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真正落實新課標理念。其次,地理教師應結合學生認知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處理,對地理案例和活動進行精選、補充,并做出必要修正,合理把握教學進度,體現教育生態智慧。最后,地理教師還應具備改良知識框架、添補養料的專業能力和拓寬教學視野、建立遠大藍圖的目光,不斷吸取有益能量充實自己,既做到術業有專攻、又能對其它領域涉獵了解,使教師煥發職業生命活力的同時,也使地理課堂真正煥發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 薛燕.基于教育生態學理論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監控[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2):184-185.

[2] 王文化,李芳蕾.生態化多模態英語課堂的構建[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3(4):109-112.

生態城市建設范文第2篇

中國“農村”不僅僅是簡單的地域坐標,更包含了我國特殊歷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經濟和社會等因素組成的復合系統,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產業特征的經濟發展方式,也表征著占國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會文化的發展進程。根據國家的統計標準,農村一般是指縣(除縣轄建制鎮)以下,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的人們聚居生活的廣大地區,而根據普遍認識,農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域范圍。沒有農村的平衡和協調發展,就沒有中國社會的全面發展。然而,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對于什么是農村生態文明、并如何進行綜合評價,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界定。從國內外學術研究和實踐工作來看,關于農村生態文明內涵的認識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認為農村生態文明是綜合性成果。正如人們對廣義上的生態文明的理解,農村生態文明是人們在進行農業生產與生活過程中,遵循自然—人—社會復合生態系統運行的客觀規律,主動、積極地改善農村內部自身發展和優化農村與自然、城市關系,使之和諧協調、共生共榮、共同發展的一種社會文明形態,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會文明。二是認為農村生態文明是重點突破的過程。按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考核指標,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首先要應對當前農村突出的環境問題,特別是要解決農村生產和生活環境污染的問題、處理好環境、資源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因此認為,農村生態文明是指在從事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同時,注重保護和改善周邊的生態環境,合理統籌生態環境改善與農村經濟發展,其特征主要體現在“農村生態良好、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生活健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無論是作為“綜合性成果”還是“重點突破的過程”,其最終目的都將回歸到生態文明本身的內在規定性上,即解決好發展方式的問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和可持續發展。因此,農村生態文明可簡要概括為,是建立在農村生態系統基礎上的,以農業生產為主業的人們在其聚居地和生產過程中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調整自身發展方式和發展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總和。目前我國城鄉二元的經濟社會格局依然明顯,農村作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和社會單元,其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建設農村生態文明、轉變發展方式,應具有獨特的視角和目標:(1)以農村生態系統為基礎。從生態學的角度,農村生態系統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統,自然節律性和社會屬性并存。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應根據其生態系統功能定位,圍繞系統要素,進行空間、產業和組織整合。(2)以農民的生態化發展為目標。農民是農村的社會主體,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基于農民視角提出更加具體的行動綱領。(3)以農村社會整體性轉型為動力源,即有賴于對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布局的綜合規劃和系統變革。

二、農村生態文明指標體系建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基礎

農村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理念和行動在農村地區的具體實踐,是農村社會發展的方向。鑒于對生態文明內涵的不同理解和農村復雜生態系統的不同認識,在學術界和實踐中涉及農村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的研究和應用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這些研究與實踐為農村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的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一)理論研究

檢索國內文獻,自2008年來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問題和對策進行論述的文獻不斷增多,而相關指標體系的研究則主要集中在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生態環境方面,比較典型的如顧鳳岐(2006)以中國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科學內涵為依據,從經濟發展、管理民主、生活安康、設施改善、鄉風文明、生態良好六個方面設置了53項個體指標。[1]朱孔來等(2007)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構成要素即環境要素、基礎要素、效果要素三大要素,研究設計了縣級和村級新農村建設的評價指標體系。[2]曹連海(2010)從農村生態系統的空間結構、生態功能和協調度三個方面來構建指標體系,探討各鄉鎮提高生態化程度的方向。[3]雷波(2011)針對重慶市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從經濟發展、污染控制、資源利用、人居環境、生態保護、社會環境等六大方面構建了新農村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模型,為新農村的生態環境質量管理提供參考。[4]劉子飛(2013)闡述了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個系統工程,認為其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應由經濟支撐系統、社會支撐系統、環境支撐系統、智力支撐系統四個子系統組成,構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能力評價指標。[5]上述指標體系雖然并非專門針對農村生態文明評價設計,但其思路、方法和局限性都具有較強的可借鑒性。較之生態文明的內涵和外延,現有大量研究或是從更宏觀的層面如新農村建設,或是從更微觀的層面如農村環保方面的分析,都還不足以滿足農村生態文明評價的要求。農村生態文明作為指導中國鄉村巨變的一種新的文明形態,是以環保為契機、以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為目標的意識、行為和制度改革的集合。因此,結合國家總體戰略布局,深化細化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強化前瞻性理論研究,建立系統的指標體系,對指導未來農村發展具有多元價值和理論意義。

(二)實踐探索

迄今為止,國家相關部委按照中央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和要求,開展生態示范創建活動,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性指標體系。其中對農村生態文明指標體系建設具有直接指導意義的主要有三種,即環保部出臺的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指標、農業部“美麗鄉村”建設目標體系、各地按照國家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原則相繼出臺的新農村建設量化考核指標體系。國家環保部門自上世紀90年代起開展的生態文明建設活動包括生態示范區、生態建設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等三個梯次,先后發布的涉及農村的指標體系主要包括了《生態縣建設指標》(2007),指標分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三個維度,共36個指標,主要側重農村環境保護;《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縣指標(試行)》(2013),指標包括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生態制度、生態文化等五個系統,共35個指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村鎮指標(試行)》(2014)作為國家級生態村鎮的升級版,從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和鄉風文明四個方面提出了指標體系。這些指標體系的出臺從實踐上有力地推動了各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活動的開展。農業部在2013年將建設“美麗鄉村”、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作為重點工作,并下發了《“美麗鄉村”創建目標體系》,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和諧發展的要求,從產業發展、生活舒適、民生和諧、文化傳承、支撐保障五個方面設定了20項具體目標。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在積極實踐基礎上也制定了新農村建設的量化指標體系。較為典型的有:重慶市從實際出發,分別就產業發展、生產條件、農民收入、人居環境、農民素質、農村道路、社會事業、農村社保、文明風尚和民主政治等10個方面提出了新農村建設具體量化指標;江蘇省戴南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量化指標體系,涵蓋了糧食自給率、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農村小城鎮人口比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農村生活用汽車擁有率、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等24項具體指標。從上述指標體系來看,各項指標體系內容都各有側重,帶有明顯的部門治理和管理特色,如,環保部制定的指標體系中環境指標占到73%,農業部的指標體系經濟指標占到65%,新農村建設指標體系主要側重于“三農”問題的解決。如果簡單地沿用這三種指標體系來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狀況作出評價,顯然存在著嚴重缺陷。農村生態文明作為新型文明形態,是以“人與自然”關系和諧、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社會整體性發展方式和觀念的變革,需要科學掌握生態規律,發揮人的積極主動性。因此,指標體系的建設也需要突破部門體制界限,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農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三、構建農村生態文明指標體系應關注的基本問題

在理想的狀態下,指標體系應當能夠反映對象的特征、系統結構、功能和驅動力等關鍵信息。農村作為由自然、經濟和社會文化等多個范疇組成的特殊區域,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的構建,應當有其特殊的目標和功能要求。

(一)邏輯維度

邏輯維度是指標體系設計的基礎和基本思路。目前,最常用的指標體系構建模型有壓力—狀態—響應(PSR)、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響應(DPSIR)和驅動力—狀態—響應(DSR)三種,其指標的組織和結構是基于因果關系鏈形成的,其中后兩種適用性更為廣泛。然而,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僅反映生態系統的因果關系,更強調“文明”的社會屬性。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文明形態,并不僅僅體現在生態上,更主要的體現在人的文明上,[6]即發揮人作為行為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和對其行為的改造,即發展方式和思維的轉變。較之城市,農村經濟和社會建設整體落后,因此生態文明建設不是單靠保護環境就可以實現的,要實現廣大農村地區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必須堅持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生態化變革,這也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直接途徑和主要內容。從系統論角度分析,生態文明建設并非完全獨立的結構,它離不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的支撐。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一次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緊密交融的“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作出了全面的戰略部署。“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不僅系統反映社會文明的整體,同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途徑和動力機制。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基于發展的動態開放系統。農村生態文明系統建設的動力機制來源于自然和社會兩個方面:自然力的源泉是生態系統本身能量流動產生的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社會力的源泉來自于四個方面,一是經濟杠桿;二是權威力量;三是文化驅動;四是社會保障。農村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和修復能力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大的自然動力。在以人為主體的大社會系統中,農村生態經濟的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物質和資金基礎,并通過市場競爭刺激經濟主體改良生產方式;農村政治權威是維持復雜生態系統組織和功能有序適度運行的必要工具,是引導人與自然共生發展的外在約束力;農村文化建設通過行為意識培育來激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的力量,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動力;社會建設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促進人自身和諧發展和社會公平,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穩定的外在環境和人力資源。自然力和社會力的耦合推動著農村生態文明系統的形成和發展。

(二)時空尺度

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文明形態,也具有相對性和絕對性相統一的特征,生態文明建設必須結合區域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中國農村占國土面積的70%以上,在時空上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時空差異的形成既受自然條件、區位特征和原有社會經濟基礎的影響,也受到來自國家政策導向和市場化進程中產業聚集等政治、經濟規律的作用。這種差異表現在東中西部的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結構變遷、風土人情等文化因素之中。然而,在差異的背后,中國農村卻也面臨著一個完全相同的大的時空背景:從歷史時段上看,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農村社會也正在經歷一場新的變革,這種變革首先表現為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改變。工業化、現代化建設為農村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的同時,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方式和奢侈浪費的現代消費方式嚴重破壞了農村生態系統的平衡。因此,農村轉型的關鍵在于發展方式的轉變,而生態文明為此指明了轉型方向,發展綠色農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系是當前農村建設共同的任務。從空間功能上看,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要求,廣大農村地區作為國家的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屬于限制和禁止開發區域,其功能定位是增強農業生產能力,實現居民安居樂業,保護生態環境健康,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空間格局。為此,生態文明指標體系應緊扣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生態發展的時空背景,在考慮區域差別、生態類型等空間差異的基礎上,選擇具有普適性、代表性的指標,同時考慮到不同地域數據的可比性,統一指標來源。

(三)篩選原則

農村生態文明系統是一個大系統,包含的因子很多,其指標體系須圍繞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設規律和要求選擇若干因子作為評價指標。農村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的內容,不僅是由環境質量因素組成,而且是包含體現生態文明的社會因素及個體行為、意識因素等在內的,由眾多屬性組成的多維多層向量。農村生態文明指標體系的頂層是目標層,一級指標由各子系統(維度)構成。應按照指標體系的上下層之間關系,結合農村生態文明系統特征,遵循系統性、代表性、實用性原則,借鑒現有相關指標體系研究和實踐的有益經驗,創造性地篩選指標體系內容。系統性原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對農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的系統提升和轉型,指標內容不僅要覆蓋農村生態系統的各個方面,全面綜合地反映農村生態文明的發展特征和發展狀況,還應該反映子系統之間的互動關系,挖掘它們之間的耦合關系。代表性原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涉及面廣、內容豐富,可選擇的指標非常多,為便于操作,應當選取代表性強、獨立性強的指標,盡可能用少的指標全面、綜合、準確地反映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便于管理者、決策者和公眾理解。因此,從指標構成看,既要反映當前農村生態文明的具體表現和發展現狀,又要反映其所處的階段;從指標概括的內容看,既要反映現實情況,又要能反映相關事物發展趨勢。實用性原則。我國農村生態和環境的統計起步較晚,往往使評價指標無法獲得具體數據來源支持。因此,應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積極探索,系統把握相關問題,區分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必達指標和參考指標,兼顧地方差異和公平性,綜合反映農村生態文明目標,使選取的指標具有可測量、可比較性。

四、農村生態文明指標體系框架的構建

立足農村生態文明的內涵和目標,以及指標體系建設的邏輯維度和時空特點,遵循系統性與區域性、綜合性與代表性、導向性與創造性相結合的指標篩選原則,吸收當前我國現有相關理論和實踐經驗,本文從生態經濟、生態政治、生態社會、生態文化和生態環境五個方面嘗試構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框架。

(一)生態經濟

經濟活動是人類干預自然生態最直接的表現。農村經濟成分復雜,但仍以種植和養殖為主的農業作為基礎產業,鄉鎮企業、服務業作為農村經濟的組成部分,逐漸實現了規范化經營和集約化管理。農村生態經濟建設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同時,將生態理念融入經濟過程,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粗放型污染型生產方式。因此,從發展水平、生態效益和產業結構等方面對農村生態經濟系統提出建設目標,主要選取生態農業產值、單位產值能耗、農業資源綜合利用率、綠色產業增加值、農業集約化水平、種植結構多元性評價等指標。

(二)生態政治

生態政治是生態文明與政治文明建設的有機結合,是生態環境和社會政治相統一的宏觀系統,其核心內容是在健康的政治體制下,以實現公共生態利益作為最高價值訴求。生態文明建設長效機制的形成也有賴于民主政治框架下,由政府、市場和公眾共同參與、管理和監督的生態法制體系。而缺乏政治關注、法治匱乏、監管不力和城鄉生態不公等問題是目前導致我國農村生態惡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從生態管理、法治建設和公眾參與等方面對生態政治進行描述,可以選擇鄉村環境管理能力建設(包括人員配置、財政資金保障、設備完善程度等)、生態政績考核制落實情況、生態法治執行狀況、生態自治村規民約完善率等多項指標。

(三)生態社會

當我們把生態社會作為一種實際的社會發展中的任務時,它是狹義的,即把“建設生態社會”作為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并列的幾大建設任務之一。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生態社會本質是人類群體共同積極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和保障體系。當前影響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因素主要是人口素質、社會公平問題,包括社會公共資源的分配和自然資源利益的分配不公。因此農村生態社會建設要注重解決人口自身的生態化發展和社會公共資源的公平分配和問題。建立符合現代農村發展的人力資源培養和配置機制;完善符合市場配置規律的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包括電力設施、道路、通信、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和服務體系等都將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從生態民生保障、社會關系和諧、社會結構合理等方面進行描述和評價,可以選擇公眾對環境質量的滿意度、社會保障覆蓋率、環境案件發生率、村莊環境宜居程度、義務教育普及率、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程度等指標。

(四)生態文化

從人與自然關系的視角理解,文化是人類適應自然界生存、享受和發展的主要方式和表現形式。生態文化作為生態文明的精神要素,包括了生態哲學、生態道德、生態教育、生態藝術等多種表現形式。農村居民對生態文明的普遍認同和意識的養成,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進,并轉化為自覺行動的基石。我國長達2000多年的農耕社會發展史,并不缺乏人與自然的親和友善的鄉土風俗。然而在市場經濟沖擊下,有些“崇尚自然”的習俗走向了沒落。農村生態文化建設需要通過教育和示范引導來實現。因此,從文化培育、生態科技和生態意識等方面進行考量,可選擇鄉村生態民俗(古村、古樹、古遺址、宜居文化等)保護情況、生態教育情況、生態科技創新能力、生態文化宣傳措施(利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和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新興媒體及時傳播科技和文化知識)、生態安全意識、公眾綠色行為(節能、節水、綠色出行)意識等指標。

(五)生態環境

優美健康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生態文明的首要目標和最直觀的表現形式。農村生態環境系統以生物結構和物理結構為主線,優美健康的農村生態環境需要依靠自然生態環境自我修復力和人工防護措施。首先,大氣、土壤、水、生物等環境要素處于健康狀態,可以選取生物多樣性指數、森林草地覆蓋率、功能區達標率、水源水質達標率等指標進行評價。其次是人工防護措施到位,防治生態環境污染,可以選取水土流失治理率、污染土壤修復率、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率、生活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削減率等指標進行評價。

生態城市建設范文第3篇

摘要:生態文明是在工業文明產生的資源枯竭、環境破壞、生態失衡等問題已經嚴重阻滯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促動人們重新審視并從根本上改變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尋求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也是目前世界發展的潮流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帶來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生態危機等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我們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采取積極而有效的戰略路徑,建設體現中國特色的生態文明。

一. 生態文明建設的時政背景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87年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書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理念和聯合國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國際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形成的文件《21世紀議程》,是開啟生態文明發展道路的兩個突出標志。 中國近30年改革開放成就輝煌,令世界矚目。但在另一方面卻導致自然資源消費過度,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如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中取得平衡,已成為現今中國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黨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設生態文明”寫入黨的報告,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之一,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而強烈的反響,我國提出建設文明。順應了文明轉型的要求,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 二. 生態文明的特征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利用又同時主動保護自然界,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關系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而具有幾個鮮明的特征: 首先生態文明體現在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人與自然作為地球的共同成員,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生態保護意識逐漸成為了大眾文化。生態文明的價值觀從以前的“征服自然”“改變自然為人類服務”,向“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保護自然,恢復生態”轉變。

其次從目標看,生態文明的目標是推動社會走向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隨著環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問題已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建設生態文明,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 三.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挑戰

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目前面臨來自于著各個方面的挑戰。 (一) 從環境方面來看

(1) 資源短缺問題日趨突出。我國面臨的資源短缺壓力大,雖然資源總量大,但人均可用土地、淡水、能源、礦產等資源資源都處于世界平均值以下。這使得環境狀況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

(2) 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在快速發展經濟的過程,積累了大量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物及有害化學品污染以及環境物理性污染等。

(3) 生態系統持續惡化。我國的森林生態系統、草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和農田生態系統四大自然生命系統,大氣生態系統、水源生態系統和能源與礦產生態系統三大自然環境系統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二)從社會方面來看

(1) 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仍未根本改變。 (2) 公民生態意識淡薄。 (3) 環境立法體系不完善。環境立法體系結構不完善、環境立法的指導思想存在偏差、環境立法行政干預色彩濃重。 (4) 國際合作機制有待健全。主權問題阻礙著國際環境合作深入進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關系的緊張導致國際環境合作阻礙重重、污染轉移給國際合作造成陰影、國際環境爭端解決機制不健全。

(5) 建設生態文明的制度有待加強:建設生態文明的法律體系不夠完善、缺乏促進資源節約的環境經濟政策和鼓勵節約的長效機制、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6) 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導致資源利用率低。 四.如何建設生態文明

(一) 加強教育和學習,樹立科學的自然觀和發展觀。

人與自然的關系, 是一種平等和諧的統一關系。我們必須把對自然的合理開發和積極保護統一起來,吸取教訓,把促進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與保證未來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實踐表明,過去那種“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是不負責的行為, 將會為子孫后代帶來慘痛的代價。

伴隨著工業文明的向前發展,生態文明將會成為未來社會的主要文明形態。應深入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和環境法規,提高公民環保意識,大幅度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力度。與此同時,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態道德意識, 使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轉化為自覺行動,認識到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是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應履行的道德義務與責任。 (二) 通過立法約束人們的行為,保障生態建設的有序落實

制度缺失和體制機制不合理是導致中國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我國現行的憲法沒有明確“可持續發展”作為環境資源保護的指導思想, 現有的單項的自然資源法中,對自然資源開發中的生態環境保護缺乏具體規定, 致使有些法律條款操作性不佳。因此, 在生態文明建設中, 要在各種經濟立法中突出生態環保資源型經濟的內涵, 使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在經濟法中得到充分體現,進而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完善環境政策法規、制度,能夠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硬約束條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決打擊各種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只有將環境保護上升到國家意志的戰略高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才能從源頭上減少生態環境破壞問題。 (三) 支持文化創新,加強生態文化建設

建設生態文明,要建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化,通過發展生態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濕地文化、野生動物文化、綠色消費文化等生態文化, 大力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 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道德觀、價值觀、政績觀、消費觀, 并使之廣泛滲透到社會、經濟、科技、法律、政治以及倫理等領域, 為經濟社會的生態化發展提供智力與精神支持。 (四) 發展現代循環經濟

發展現代循環經濟就是實現國民綠色經濟,解決經濟增長和生態破壞之間矛盾的有效出路?,F代的循環經濟,包括從源頭預防污染物產生,從消費降低廢物排放,從處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個方面。這就要求改變傳統工業生產中的“高投入、低產出、高消耗、高污染”,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努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的先進適用技術,積極淘汰落后生產技術,通過優化產業結構特別是降低高耗能產業比重,實現結構節能。大力提倡生態科技,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五) 增加對生態、環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環保投資就達到GDP的2%,英國2.4%,日本1.8%- 2.9%,到1992年美國達到了2.5%,而中國到2005年才達到1.3%。“十一五”期間規劃的投入比例是1.5%,中國生態、環境投入總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資率低和投資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態治理、環境保護目標難以實現。應當根據引進庇古稅等有效的方法約束生態破壞行為,并增加環境治理的財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種規章制度清晰的明確政府、企業、社會、公民對環境保護的責任、義務,并全方位增加對生態治理和環境保護的投資。 (六) 在各行業實行綠色GDP的統計方法

2011年,中國以快速的經濟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然而這一經濟數據背后卻掩藏著自然資源的快速消耗和生態環境的不斷破壞。“Pm2.5”這一概念被人們逐漸熟知,可入肺顆粒物正是人們生活環境惡化的一種表現。因此基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實際GDP統計體系需替代簡單的生產額加總所產生的GDP。

綠色GDP是將生態成本要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即從GDP中扣除經濟生產中投入的環境成本。通過將環境污染與生態惡化造成的經濟損失貨幣化,使人們深刻并直觀的認識到經濟開發活動給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效應,以及伴隨GDP的增長付出的環境資源成本和代價。從根本上改變各行業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現狀,從而推動生產作業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約型模式轉變,真正把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到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 (七) 樹立正確消費觀,節能減排

人們需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杜絕浪費。這要求人類摒棄過度揮霍性消費的享樂主義,而主動以實用節約為原則進行適度消費,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調節人與自然間的物質交換,使得生產消費的消耗最小。資源的使用和環境的破壞都基于人類的欲望,因此以節儉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為目標的適度消費必定能夠大幅度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可持續發展強調發展的持續性、公平性及和諧性,追求自然、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應該轉變觀念,由征服自然變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變為愛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選擇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生態文明社會是一個人與自然共同繁榮,和諧相處,持續發展的文明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也是當前的客觀需求。

文獻引用

1. 姜春華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挑戰及戰略選擇》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2009年第27卷第9期

生態城市建設范文第4篇

摘要:當前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的理論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但是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我國,都有一些城市在生態城市建設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們的成功讓我們堅信了生態城市的發展前景。筆者結合杭州市的建設實踐,探討了生態經濟城市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生態城市;循環經濟

前言:城市發展的未來并不僅僅關系到城市所在區域的未來,更關系到國家發展的未來,建立高效、清潔、文明的城市發展模式,已成為當前各國政府、國際機構和學術界共同面對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1、生態城市概念和理論綜述

1.1生態經濟城市的內涵和實質

建設生態經濟城市是加快城市發展和推進城市化進程的新型模式。其實質是充分發揮城市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優勢,以生態環保型效益經濟這種全新的模式來發展城市經濟,建設城市環境,從而創建城市的生態文明,在加快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城市經濟、社會、人口、資源與環境有機結合、協調發展,盡而推進城市的跨越式的發展。

1.2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的理論基礎——城市生態-經濟-社會復合系統理論

城市生態-經濟-社會復合系統是一個城市所在地域上的生態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復合而成的大系統。這就是說,城市生態經濟社會復合系統由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個子系統構成。這三個子系統及組成子系統的各要素又由更細分類的要素組成,各子系統和各要素相互交錯、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較為復雜的大系統。

2、杭州市循環經濟發展,生態城市建設現狀

2.1杭州市循環經濟發展現狀

杭州市于1999年在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專項報告中引入循環經濟理念,提出了消耗一次性資源的動脈產業與以回收再利用為主的靜脈產業并重的構想,從不同領域、不同層次多個層面齊頭并進實踐循環經濟。

1.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發展現狀

企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主體,決定著發展循環經濟的水平。近年來杭州市中小型企業快速發展,其中多數企業技術及設備相對落后,為追求效益,中小型企業往往忽視環境保護,嚴重超標排放廢氣、廢水、廢渣等污染物,對環境構成破壞。杭州市從發展企業的小循環做起,通過技術上的突破、資金投入的增加和鼓勵政策措施的出臺,引導企業推行清潔生產,在生產的源頭和全過程充分利用資源,實現生產過程中的廢物最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2.區域層面循環經濟發展現狀

2004年杭州市被國家環??偩峙鷾蕠壹壖壣鷳B工業示范園區,目前按照規劃,杭州開發區逐步構建了較為完整的四大工業群落,產品代謝鏈條逐步完善,同年引進了電子線路板及電子廢物回收加工企業、汽車拆解和廢鋼回收再生利用企、業、回收和處理鉛廢料和廢錯酸電池企業以及利用與豐田汽車配套的廢料鑄鋼企業,形成了企業間的互利共生、區域層面的物質循環的多條產業鏈。

3.社會層面循環經濟發展現狀

(1)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中水回用工程。

為推進城市污水資源化和中水利用,使污水回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進節約用水,2001年市政局根據國家和本市法律、法規起草了《杭州市中水管理辦法》。通過將紀莊子污水處理廠的二級出水水質和國家有關農業灌溉、景觀水體、生活雜用、工業冷卻的水質標準進行對比,杭州市確定了再生水利用方向為農業、園林綠化、河道景觀、市政、沖洗、工業冷卻、生活雜用等方面。

(2)危險廢物處理和生活垃圾資源化。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經濟發展的每個時期,都有一些當時不能被資源化、不能被利用的危險廢物,為了保障環境安全,維護群眾健康,必須對其進行無害化處理。2003年9月,杭州市建成國內首座集焚燒、安全填埋、資源化為一體的現代化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中心。目前,杭州市己建設三座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處理系統采用日本焚燒技術。該項目己被列入2003年建設部科技示范項目。

(3)環保法規。杭州市地方環境立法工作起步較早,80年代初步出臺了有關噪聲管制和防止海河污染方面的地方法規。以后,相繼出臺了地方性法規3項、政府規章14項,己基本形成了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體系框架,成為全國地方性環保法規體系比較完善的城市之一。

2.2杭州市生態城市建設現狀

從城市生態系統結構看,基礎設施建設較落后,城市綠地覆蓋率低,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少等問題。而在大氣保護,城市噪音控制等方面,能夠基本符合國家的標準。

從城市生態系統功能看,杭州市生態城市建設存在著污水處理率較低,日常能源如:水、電短缺等問題。但對污染物的回收利用率較高,港口的吞吐量還有一定的發展潛力,通訊業近期發展較為迅速,第三產業產值比率不斷上升。從城市生態系統的協調度看,杭州生態城市建設急需解決就業、福利保障、提高、城市勞動生產率的問題。

盡管杭州市生態建設的基礎比較好,但在環保投入、社會保障、自然保護區建設和城市污水處理方面,還與全國先進水平有較大的差距。2009年全城市環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比京市低3.2個百分點;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人才、科技和社會保障方面的萬人受高等教育人數、萬人擁有醫生數和城鎮失業保險覆蓋率等指標還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城市污水處理率僅達305,比全國平均水平低8個百分點,比全國先進水平的上海市低了近20個百分點。

此外,無公害食品發展還有待加強,水上流失問題還比較嚴重,規?;B殖畜禽廢棄物無害化或資源化處理工作剛起步不久,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的任務還比較艱巨。這些都是生態城市建設中需要狠下功夫,急需解決的問題。

3、杭州市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城市的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杭州市循環經濟發展,生態城市建設的現狀及其與國內主要區域的差距和不足,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給出參考建議:

3.1完善政策體系

3.1.1完善地方環境保護法規政策

用完善的地方環境保護法規的形式約束政府、企業和居民,必須履行循環型生態城市建設的義務,提高我市人居環境水平,改善我市的生態狀況,使生態城市反作用人類自身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體現。

(l)約束居民盡量減少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保護綠地、森林面積。

(2)約束企業使其工業“三廢”排放量必須達標。這是顯著提高我市環境狀況指標的重要舉措。

3.1.2完善經濟和產業政策

(l)規劃審批政策。在規劃、項目審批等各種經濟活動中,要堅持先節約、后開源的原則。對資源投入能耗大的產業要加大限制力度;對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循環型環保產業,可以放寬審批限制。

(2)政府獎勵政策。國外許多發達國家在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城市時,采用政府獎勵政策。如美國設立了“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英國設立Jerwood一Salters環境獎;日本許多城市則較為通行“資源回收獎勵制度”。杭州市政府也應完善這一政策,提高企業和市民提高資源循環回收再利用的意識,并付諸實踐,為杭州市循環經濟發展和生態城市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p>

(3)稅收優惠政策。美國亞利桑納州1999年頒布的有關法規中,對分期付款購買回用再生資源及污染控制型設備的企業可以減稅10%。(我國也有相關政策的)。尤其杭州市的發展有可以“先行先試”的政策優惠,杭州市可以充分行使這一特權,對在投資建廠的優秀企業和公司,如果能按照我市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辦廠,則給與稅收優惠政策,激勵其按照我市的規劃思路發展。

2.2加強體制改革

通過加強體制改革,建立激活企業、組織、公眾等轉變經營、管理、生產、行為模式,樹立循環經濟和生態城市觀念,推動我市循環經濟快速發展。

(l)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杭州市需要轉變發展的哲學思維與方式,推進產業發展的質量,轉變以往高消耗、高污染和高增長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應當繼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升級產業結構。加強高新技術工業和循環環保類型企業的比重,提高科技人員占工業從業人員的比重。以新的循環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增長來刺激我市人均GDP的快速增長,提高我市的經濟發展水平。

(2)完善產權制度。只有明晰了資源的產權,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資源效益,做到物盡其用,使資源的損失浪費降到最低限度。

2.3深化主體教育

杭州市循環經濟的發展,生態城市的建設離不開它所依托的主體,即政府、企業和民眾的參與和支持。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市主體的參與意識,杭州市政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深化主題教育。

(1)開展決策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干部、企事業單位和公眾對循環經濟和生態城市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在工作、生活的相關決策中有循環經濟思想理念,為我市生態城市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2)重視基礎教育。將循環經濟和生態城市理念灌輸到中小學和大學各層次的學生中培養其生態意識和知識

(3)加強媒體宣傳。發揮媒體宣傳作用,可以在地方政府網站上開設生態工業園建設、區域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城市建設等專題網;積極建設固廢資源信息網等,為循環經濟發展和生態城市的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4強化技術支撐

缺乏支撐循環經濟發展的共性和關鍵技術是我市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城市的一大瓶頸。目前我市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術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總體上看,循環經濟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明顯滯后,多數企業還沒有能力開發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關鍵技術,同時也缺乏了解相關技術信息的渠道。因此開發共性和實用技術,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是我市的一大努力方向。

政府作為循環經濟發展和生態城市建設這一戰略構想的重要引導和保證者,必須充分發揮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建龍.現代城市生態與環境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賈廣和,梁俊卿,湯杰,孟民.吉林省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理論與實踐[M].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

[3]馮維波.基于城市化和生態環境互動機制的生態城市建設,[J].電力環境保護,2004,9(4):44-47.

[4]張勝.城市發展中出現的社會問題淺談.太原理工,2005,8-9.

[5]何曉群.現代統計分析方法與應用[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6]辛嘉楠,歐陽志云.淺談“生態城市”,[J].中國城市經濟,2005,7:35-37.

[8]賈廣和,王立英,梁俊卿.吉林省生態環保型效益經濟理論與實踐[M].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9]周慧燕.發展循環經濟,經營生態城市,[J].價值工程2006年第3期:3-5.

[10]張顥瀚,張鋒.城市可持續發展:理論,實踐,評價.中國工商出版社,2005.5.

生態城市建設范文第5篇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建設的步伐也在日益加快,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的壓力。然而目前我國城市建設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其在一定程度是阻礙了城市的發展,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相關問題。該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國城市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促進我國社會經濟以及城市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城市建設管理 問題 解決策略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管理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如何加強城市化建設從而充分滿足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逐漸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而目前在我國城市建設管理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這大大影響了城市建設管理水平與管理質量,影響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從而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促進城市的長遠發展。

1 城市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城市基礎設施配套滯后

目前,我國城市存在基礎設施配套滯后的現象。(1)道路設計不完善。由于一些施工車輛的通行造成市政路面的出現裂縫以及下沉的現象,這不僅加大了管理成本,而且也為人們的正常出行埋下安全隱患[1]。(2)一些地下管網規劃不合理,還存在很多重復建設的現象。(3)對于一些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公交站點等設施的建設也缺少長遠的規劃,存在重復建設以及建設成本過高的現象。

1.2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規范

一些城市道路基層還存在碾壓不密實的問題,這樣會造成后期道路出現坍塌。而且一些路面的平整度較差,路面高的地方就會受到更大的壓力,易于出現裂縫與破損等現象,而路面低的地方還會由于下雨出現積水現象。此外,在配合比上也不能達到相關要求,這樣就會造成后期出現嚴重損壞,增加了維修養護成本。

1.3 城市基礎設施損壞與丟失現象嚴重

在城市基礎設施后期的運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丟失或者損壞的現象。特別是井蓋的丟失與損壞現象更為嚴重,這為人們的正常出行埋下較大的安全隱患。造成井蓋毀壞或丟失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井蓋被盜竊。這是造成井蓋丟失的最主要原因。其次,重型車碾壓。由于一些大型車輛的碾壓,造成井蓋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第三,一些人偷采井內的積水之后并沒有及時地將井蓋復位,這樣也造成了井蓋的損壞。

1.4 城市生態環境問題

目前,在我國環境建設中還存在城市生態環境問題。例如為了提高城市化進程,施工單位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只是一味的追求經濟效益,但是卻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另外,一些單位為了滿足自身利益,任意的擴展以及擠占地盤,侵占公共用地。而且一些企業的污水以及污染物沒有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排放。還有一些建筑方忽視了節能標準,沒有進行節能部分的建設或者是節能部分的質量不符合標準等等。

2 加強城市建設管理的對策

2.1 制定城市建設的長遠規劃

首先,作為城市建設發展的基礎,城市規劃對城市的建設與長遠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要做好城市規劃。不僅要進行短期的規劃,同時還要對城市未來的發展做好長遠的規劃。城市規劃要和社會與國民經濟的發展計劃有機地結合起來[2]。要在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布局、綜合的開發以及科學的配套建設。

2.2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的規范化建設

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對于每個環節都要進行嚴格的檢查與監督。施工單位要嚴格的按照設計圖紙及相關的標準進行操作,一旦出現違反相關標準與規范的操作,就要及時糾正,并加大處罰的力度。對于改建工程要進行綜合管理。要科學、規范化地管理相關的資料與圖紙。除此以外,還要建立健全的目標管理責任體系、社會監督體系以及信息化管理體系等,從而為城市建設管理提供堅實的體系保障。

2.3 科學界定城市建設管理中的責任主體

在城市建設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協調與組織領導作用,加強監督與檢查。相關的產權單位也要積極地處理與本單位相關的事件,不能推卸責任。要使得各職能部門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共同管理。要根據法定的職責,加強內部責任管理,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部門與個人。要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于不履行責任工作與不達標的部門或者個人要追究其相關責任。

2.4 防范城市基礎設施損壞與丟失現象

對于城市基礎設施丟失以及損壞的現象,要給予嚴格的監督與管理。對于井蓋丟失現象,可以安裝防盜井蓋,這樣可以降低井蓋被盜的概率。也可以在檢查井內安裝防護網,從而防止井蓋給人們帶來的安全隱患。對于路面損壞現象,要加強對大型運輸車輛司機的培訓與教育,防止其滿負荷和超載運轉,從而有效降低大型運輸車輛對城市基礎設施的損壞。

2.5 加強生態城市建設

針對目前城市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我國地區要根據國情,加強生態城市建設。要充分貫徹落實生態城市建設的目標與指導思想。在城市的發展建設過程中,在城市農業方面要轉變經營方式,要努力從傳統的城市農業經濟模式逐漸向高效、先進的生態農業經濟模式轉變[3]。在城市工業方面,要以生態產業為龍頭,采用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在充分重視環境保護、高效利用生態資源的基礎上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3 結語

總而言之,城市不只是一個經濟實體,而且是一個社會綜合體。城市的發展不單是以GDP增長為指標,而且還要綜合考慮環境質量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等因素。因此,要綜合地分析城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城市建設管理。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創建生態城市;要實現各部門的聯動,盡可能地降低城市基礎設施的丟失與損壞;要明確建設管理的責任主體;要建立城市建設的長遠規劃;要嚴格規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各個環節等,從而有效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江生,邱丁,許雯.新形勢下全面推進城市建設管理體制改革[J].觀察,2013,6(5):77-78.

[2] 趙新宇.論經濟體制轉型下的城市建設管理經濟[J].現代經濟信息,2013,14(9):47-49.

[3] 楊國慶.淺析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管理[J].黑龍江科學,2014,3(5):33-35.

上一篇:社會保險制度下一篇:商業生態系統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