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商業生態系統范文

2024-04-06

商業生態系統范文第1篇

(一)按規模劃分

1、大型社區—居住區,是指大規模、公建設施配套完整的聚居地,人口規模3萬人以上或用地規模60公頃以上。

2、中型社區—小區,人口規模10000-30000人或用地規模15-60公頃。

3、小型社區—組團,規模一般較小,人口10000人以下或用地規模15公頃以下,是單純的居住形式。

(二)按社區建設時間劃分

1、老社區

是指2000年以前建成的、社區商業建設尚無充分規劃的社區。

2、新建社區

是指2000年(含)以后建成的、社區商業建設有比較完善規劃的社區。

3、在建社區

是指已完成社區商業建設規劃,且正在建設當中的社區。

二、社區商業業態劃分說明

(一)社區商業中心、商業街

社區商業中心是在城市的區域中心建立的,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內,集購物、餐飲及其他服務等多業態為一體的商業中心。

商業街是指社區內配置包括購物、餐飲及其他商業服務設施的街道,商業服務設施一般臨街設立。

(二)餐飲店

是指即時加工制作、商品銷售和服務性勞動等手段,向消費者提供飲料、食品、菜肴、消費場所和設備的經營單位。包括各種酒家、酒樓、飯店、飯館、餐館、面館、早餐店、糕點店、咖啡店、休閑吧、酒吧、燒烤店等。

(三)超市、大型超市 超市是開架售貨,集中收款,滿足社區消費者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業態。根據商品結構不同,可分為食品超市和綜合超市。

大型超市是實際營業面積6000平方米以上,品種齊全,滿足顧客一次性購齊的零售業態。

(四)便利店

滿足顧客便利性需求為主要目的的零售業態。

(五)食雜店

是以香煙、酒、飲料、休閑食品為主,獨立傳統的無明顯品牌形象的零售業態。

(六)維修店

是指社區內配備的家電維修、自行車摩托車修理、汽車維修服務、修鞋、配鑰匙等店鋪。

(七)洗染店

從事洗衣、燙衣、染色、織補以及皮革衣物的清洗、上光等服務項目的經營單位。

(八)美容美發店

美發:根據賓客頭型、臉型、發質和要求,為其設計、剪修、制作發型,提供肩部以上按摩及其相關服務。

美容:根據賓客的面型、皮膚特點和要求,運用多種美容技術、器械和化妝品,為其提供真皮層以上的護膚美容、化妝美容及其相關服務。

(九)舊貨廢棄物回收站

是指社區內配置的收取居民廢品的單位。

(十)家庭服務

是指提供家庭鐘點工、家政服務、家庭護理等服務的機構。

(十一)書店、音像店

是指社區內配置的經營書籍、音像制品的經營單位。

(十二)照相館

運用照相機、傳統感光材料、存儲卡和燈光設備,在室內外拍攝人物、風光、廣告等景象,并通過后期加工等技法,來塑造可視畫面形象,以及運用彩照擴印設備、彩色相紙、沖洗藥液、打印等從事沖卷、擴印、放大彩色和黑白照片的經營單位和機構。

社區商業評價規范之二(新建社區)

總體要求:

1、大型社區人均商業用地面積不小于0.9平方米,中型社區人均商業用地面積不小于0.7平方米。

2、大型社區應建社區商業中心。

3、各社區商業設施的外觀與社區整體風格相協調。

4、各商業網點證件齊全,合法經營,有固定的營業場所。

5、社區商業網點在布局上充分實現便利性。

6、社區商業設施實現相對集中,住宅和商業的相對分離,以保證住宅的宜居性和商業不擾民。

7、社區商業應有品牌店或連鎖店,貨真價實。

8、社區商業服務人員應著裝整齊、整潔,舉止端莊、禮貌。

社區商業中心:

1.規模

1.1社區商業中心的輻射半徑約2000米,與居住區的距離不少于100米。

1.2社區商業中心應配有功能較完善的商業服務業網點15個以上,商業業態在10種以上,主要配置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商業與生活服務業。如超市、便利店、餐飲店、美容美發店、洗染店、維修店、家庭服務、書店、音像店等。

2.便利性

2.1社區商業中心應設在交通便利處。

2.2社區商業中心應提供銀行卡消費服務。

2.3與其他服務機構相配套,如銀行、郵局、醫院等。

3.設備設施

3.1各類商業網點應有必要的裝飾裝潢,與社區檔次相協調。

3.2各類商業網點應有足夠的營業面積,滿足選購和消費需求 3.3商業、服務設施齊備。

4.環境、安全設施

4.1保持清潔衛生,有垃圾存放設施。

4.2有應急照明設施及消防設施。

5.服務

5.1社區商業中心規章制度齊全,有完善的售后服務。

5.2服務人員應經相應的培訓并由相應的資質。

餐飲店:

1.規模

1.1社區應配備餐飲店,應有單店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店鋪,應有社會知名的餐飲店。

1.2社區應提供早餐服務。

1.3社區的最遠就餐距離不超過600米。

1.4餐飲店與居民樓的距離應超過10米。

2.便利性

2.1應提供電話訂餐及送餐服務。 2.2餐飲店應設在交通便利處。

2.3大型社區應至少有一家24小時服務的餐飲店。

2.4應有提供銀行卡消費服務的餐飲店。

3.設備設施

3.1餐飲店的廚房、餐廳應有分隔,冷葷的制作有獨立的操作空間和衛生設施。

3.2原料、成品、餐具、用具等應分別存放。

3.3有洗涮消毒設備。

3.4有空調系統,溫度適宜。

4.環境衛生、安全設施

4.1餐飲店內應保持清潔,清理及時,加工制作應符合食品衛生法的相關要求。

4.2 餐飲店周圍環境應干凈、清潔,與垃圾存放處的距離應超過30米。

4.3應有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排污、消煙、消音、除塵設施及垃圾存放設施。

4.4有應急照明設施及消防設施。

5、服務

5.1餐飲店應有不同的種類,大型社區應有多種風味的餐飲店(包括清真店)。

5.2服務人員應經相應的培訓并具有相應的資質,定期進行體檢,持健康證上崗。

5.3餐飲的檔次及價格應與社區的消費水平相適應。

超市:

1.規模

1.1大型社區至少有一個面積6000平米以上的大型超市或兩個以上的超市,中型社區至少有一個超市。

1.2超市的輻射半徑約1500米。

2.便利性

2.1超市營業時間在12個小時以上,大型超市有不少于營業面積40%的停車場。

2.2超市經營商品種類不得少于5000種。

2.3社區居民距超市的最遠距離不超過2000米。

2.4超市應有刷卡通道。

3.設備設施

3.1超市應具有冷藏、冷凍、保鮮設施。

3.2超市的收銀通道應與超市的規模相適應。

3.3超市應配備空調系統,溫度適宜。

4.環境、安全設施

4.1超市內應保持清潔衛生,有垃圾存放設施。

4.2銷售、加工制作的食品應符合食品衛生法的相關要求。

4.3超市內食品區(包括冷、熱、包裝食品等)、用品區等區域應嚴格分開,不應交叉。

4.4有應急照明設施及消防設施。

5.服務

5.1理貨員應及時補充商品,收銀員收銀迅速。

5.2超市規章制度齊全,有完善的售后服務。

5.3服務人員應經相應的培訓并具有相應的資質,食品加工制作人員定期進行體檢,持健康證上崗。

便利店:

1.規模

1.1社區應配備便利店,便利店的輻射半徑約300米。 1.2便利店的面積在50至150平方米。

2.便利性

2.1便利店的營業時間不少于16小時,應至少有一家24小時服務的便利店。

2.2便利店的商品種類在3000種左右,應包括生活必需品。

2.3便利店應提供其他便利服務,如:傳真、復印、沖照片、票務服務,代售電話卡、郵票,食品加熱等。

2.4大型社區的便利店應提供網上購物、電話購物等電子商務服務。

3.設備設施

3.1便利店應具有冷藏設施(冷柜、冰箱等)、衛生消毒設施。

3.2便利店應配備空調系統,溫度適宜。

4.環境、安全設施

4.1便利店內應保持清潔衛生,有垃圾存放設施。

4.2有應急照明設施及消防設施。

5.服務

5.1有相應的規章制度。

5.2熟食加工制作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

美容美發店:

1.規模

1.1大中型社區應配備美容美發店,每千人美容美發店建筑面積應不少于15平方米。

1.2至少應有一家單店營業面積不少于50平方米。

2、便利性

2.1最遠消費距離500米。

2.2營業時間不少于12小時。

3、設備設施

3.1具有與所經營的服務項目相適應的設施設備。

3.2應具有相應的衛生消毒設備和措施。

4、環境、安全

4.1及時清理,保持店內外的清潔。

4.2從業人員必須經過衛生部門的健康檢查。

5、服務

5.1應在營業場所內明示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

5.2服務人員應經專業培訓并具有相應的資質,服務人員應持證上崗。

5.3向消費者提供與服務有關的真實信息,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維修店:

1.規模

1.1社區應配備家電維修(含微機及外設維修)、自行車摩托車修理、汽車維修服務、修鞋、配鑰匙等店鋪

1.2大中型社區每千人維修店建筑面積應約30平方米。其中家電維修(含微機及外設維修)店建筑面積每千人不少于10平方米,家電維修(含微機及外設維修)單店的建筑面積不少于50平方米。

2.便利性

2.1營業時間不少于12小時。

2.2家電維修應提供上門服務。

3.設備設施

3.1應有固定的營業場所。

3.2有齊備的維修設備以及必要的測試設備。

4.環境、安全設施

4.1維修店應及時清理,保持店內外清潔。

4.2應配備消防設施。

5.服務質量

5.1接待區應有服務收費價目表,上門維修服務人員應主動出示維修服務收費價目表。 5.2維修服務及時。

5.3服務人員應經專業培訓并具有相應的資質。

洗染店: 1.規模

1.1社區應配備洗染店,洗染店的輻射半徑在500米左右。 1.2應至少有一家連鎖店。便利性

2.1營業時間不少于12小時。

2.2應提供必要的立等可取的服務項目。

2.3應提供上門取送服務。

3.設備設施

3.1應有存放客衣的條件,并保證洗滌后的衣物平整、干凈。

4.服務

4.1應有必要的客衣標識管理,避免錯收錯發。

4.2應在營業場所內明示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

照相館:

1.規模

1.1每千人照相館建筑面積應不少于10平方米。

1.2應有至少一家單店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店。

2、便利性

2.1營業時間不少于12小時。

2.2最遠消費距離在800米左右。

2.3應提供照相、膠卷沖洗、擴印、膠卷銷售等服務。

2.4應提供立等可取的證件照服務。

3.設備設施

3.1應有與經營項目相適應的器材、設備。

3.2營業室、照相室與加工附屬用房應分開。

4.服務

4.1應明示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

4.2服務人員應經專業培訓并具有相應的資質。

舊貨廢棄物回收站:

1.規模

1.1社區應配備舊貨廢棄物回收站,每千人回收站建筑面積應不少于6平方米。

2.便利性

2.1營業時間不少于12小時 2.2應提供上門服務。

3.設備設施

3.1應有封閉的廢品存放處。

2. 4.服務

4.1及時清理,貨品擺放有序,應保持回收站內外的清潔。

4.2回收站應每天進行物資清理、轉運。

4.3上門服務應及時。 家庭服務:

1.規模

1.1社區應有家庭服務網點提供家庭鐘點工、家政服務、家庭護理等服務。

1.2家庭服務網點的服務半徑為1000米。

2.設備設施

2.1應有與家庭服務相適應的設備設施。

3.服務質量

3.1服務人員應經專業培訓并具有相應的資質。

書店、音像店:

1.規模

1.1社區應配備書店、音像店,書店、音像店的輻射半徑在1000米左右。

1.2每千人書店、音像店建筑面積應超過15平方米。

2.便利性

2.1營業時間不少于12小時。

3.設備設施

3.1音像店應提供試聽設備。

社區商業全國示范社區(新建社區)各項目比重分配

項目

比重 % 總體要求

10.5 商業中心

8 餐飲店

18 超市

12.5 便利店

8 維修店

8 洗染店

8 美發美容店

9 回收店

5 家庭服務

3 書店、音像店

5 照相館

5 總分

100

社區商業評價規范之三(在建社區)

總體要求:

1.商業從空間上和時間上實現便利性,便利居民的消費,便利服務的提供。

2.社區商業設施的建設布局實現商業的相對集中及住宅和商業的相對分離,以保證住宅的宜居性和商業不擾民。

3.各社區商業設施的外觀與社區整體風格相協調。

4.社區人均商業用地面積不少于1平方米。業態結構比例為購物:餐飲:其他服務約為:4:3:3

社區商業業態設置:

1.小型社區應配置便利店、餐飲店、洗染店、美容美發店、舊貨廢棄物回收站等。

2.大中型社區應配置超市、便利店、餐飲店、洗染店、維修店、美容美發店、家庭服務網點及舊貨廢棄物回收站等。

社區商業規劃布局:

1.大中型社區應按人口、地塊條件配置多點式便利商業組合,小型社區可結合自身情況集中配置便利社區商業組合。

2.社區商業設施應配置在社區對外開放、人流多、道路相對寬敞,便利的地方,應臨街或臨路設置。

3.大中型社區應建社區商業中心或社區商業街等集中式商業形式。社區商業中心或社區商業街應配有功能較完善的商業服務業網點15個以上。社區商業中心內應有不少于10種業態店鋪的規劃,各業態搭配協調。規劃中的社區商業中心與居住區的距離不少于100米,輻射半徑約1000米。

4.在建社區的規劃中應有社區商業中心。

社區商業物件要求:

1.集中獨立商業

要求層高最低4.5米,柱距在6米以上,樓層2層以下為宜,特殊情況下不超過3層。 滿足不同招商目標對于面寬進深比的要求和房屋荷載的要求及業態可轉換。 設置貨流通道,設置適當的停車位。

獨立商業根據未來用途和商家,在結構上預留強弱電、空調、電梯等設施設備的安裝條件。

2.底商

要求層高最低3.5米,層數不超過2層,面寬與進深之比1:2為宜,不低于1:3。 預留水、電、氣、污等各項設施的接駁。 預留商家招牌的設置。

社區商業全國示范社區(在建社區)各項目比重分配

商業生態系統范文第2篇

一、 公司概況描述

二、公司的宗旨和目標

三、公司目前股權結構

四、已投入的資金及用途

五、公司目前主要產品或服務介紹

六、市場概況和營銷策略

七、主要業務部門及業績簡介

八、 核心經營團隊

九、 公司優勢說明

十、目前公司為實現目標的增資需求:原因、數量、方式、用途、償還十

一、融資方案(資金籌措及投資方式及退出方案)

十二、財務分析

1、財務歷史數據

2、財務預計

3、 資產負債情況

第二章 公司介紹

一、項目公司與關聯公司

二、公司組織結構

三、歷史財務經營狀況

四、歷史管理與營銷基礎

五、公司地理位置

六、公司發展戰略

七、公司內部控制管理

第三章 項目/ 生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產品介紹

一、產品(分類、名稱、規格、型號、產量、價格等)

二、產品特性

三、產品生產原料

四、產品加工工藝

五、生產線主要設備

六、核心生產設備

七、正在開發/待開發產品簡介

八、研發計劃及時間表

九、知識產權策略

十、無形資產(商標知識產權專利等)

十一、項目地理位置與背景

十二、項目建設基本方案

第四章 生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產品市場分析

一、產品原料市場分析

二、目標區域產品供需現狀與預測(目標市場分析)

三、產品市場供給狀況分析

四、產品市場需求狀況分析

五、產品市場平衡性分析

六、產品銷售渠道分析

七、競爭對手情況與分析

1、競爭對手情況

2、競爭對手情況分析

八、行業準入與政策環境分析

九、產品市場預測

第五章 市場營銷

一、概述營銷計劃

二、銷售政策的制定

三、銷售渠道、方式、行銷環節和售后服務

四、主要業務關系狀況

五、銷售隊伍情況及銷售福利分配政策

六、促銷和市場滲透

1、主要促銷方式

2、廣告/公關策略、媒體評估

七、產品價格方案

1、定價依據和價格結構

2、影響價格變化的因素和對策

八、銷售資料統計和銷售紀錄方式,銷售周期的計算。

九、市場開發規劃,銷售目標

第六章 生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發展戰略與實施計劃

一、項目執行戰略

二、項目合作方案

三、公司發展戰略

四、市場快速反應系統(IIS)建設

五、企業安全管理系統(SHE)建設

六、產品市場營銷策略

1、產品市場定位策略

2、產品定價策略

3、產品市場促銷策略

4、產品的電子網絡營銷

七、產品銷售代理系統

八、產品銷售計劃

第七章 生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產品項目SWOT綜合分析

一、項目優勢分析

二、項目弱勢分析

三、項目機會分析

四、項目威脅分析

五、SWOT綜合分析

第八章 項目管理與人員計劃

一、組織結構

二、管理團隊介紹

三、管理團隊建設與完善

四、人員招聘與培訓計劃

五、人員管理制度與激勵機制

六、成本控制管理

七、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第九章 項目風險分析與規避對策

一、資源風險

二、市場不確定性風險

三、研發風險

四、生產不確定性風險

五、成本控制風險

六、競爭風險

七、政策風險

八、財務風險

九、管理風險

十、破產風險

第十章 生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入估算與資金籌措

一、項目中小企業融資需求與貸款方式

二、項目資金使用計劃

三、中小企業融資資金使用計劃

四、貸款方式及還款保證

第十一章 生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產品生產項目財務預算

一、財務分析說明

二、財務資料預測

1、銷售收入明細表

2、成本費用明細表

3、薪金水平明細表

4、固定資產明細表

5、資產負債表

6、利潤及利潤分配明細表

7、現金流量表

8、財務收益能力分析

8.1 財務盈利能力分析

8.2 項目清償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 公司無形資產價值分析

一、分析方法的選擇

二、收益年限的確定

三、基本數據

四、無形資產價值的確定附件附表:

一、附件

二、附表

商業生態系統范文第3篇

如果說每個項目都有一個特點的話,那么近期南天在貴陽市商業銀行實施的核心業務系統流程再造項目的特點可以用“很新很集成”來概括。

首先,“很新”是指概念新。

目前,銀行柜面業務的辦理不論對個人還是對公,都是我們熟悉的服務模式:客戶填好憑證,柜員錄入信息發起交易,辦理業務,最后將打印的單據交給客戶。柜員的工作流程看似簡單,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復雜程度。首先需要查看客戶辦理業務所填寫的憑證,再將憑證上的信息進行錄入,并對客戶提供的相關資料進行真假驗證。如果交易涉及現金,還需增加驗鈔過程。之后按照所辦業務的要求,依次發起交易,并等待授權復核,„„ 交易的每一步都要關聯多個操作。其它的不說,僅真偽鑒別的工作就使柜員承擔了極大的風險。很多時候柜員都沒看過客戶交易中資料的原件,卻要鑒別其真偽,大大增加了柜員的工作難度。

從風險控制方面考慮,在目前這種工作模式下,對于風險的控制實際上是基于對一組人的充分信任,因為所有的業務都是在一個網點完成,而在綜合柜員制度下的風險防范管理更是難以實現的。雖然從以前的刷卡授權到現在的指紋授權,都是基于風險控制方面的考慮。但是,從很多事實可以看到,目前銀行柜員的工作流程中仍然存在著難以防范、難以控制的風險。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對現有工作流的創新就是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即:將柜員交易流程規范化,把工作流方式推進到業務辦理流程中,同時將柜員工作內容細分,各負其責。具體而言,前臺柜員辦理業務時,只需進行簡單的預處理工作(如:查詢、憑證及相關資料掃描等);后臺柜員具備較高業務素質,能集中完成實際業務的辦理,即憑證、證件、印鑒的鑒別等,交易的實時處理。這樣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實現了風險防范的管理。

貴陽市商業銀行核心業務系統流程再造項目就對上述工作流程改造的提出了最佳解決方案。

其次,“很集成”是指管理集成。

貴陽市商業銀行核心業務系統流程再造項目的核心思路是將原有支行、網點下的核心業務系統部分處理職能集中到市行運營中心。以運營中心為核心取代原來以支行為單元的業務管理體制。實行前臺分散受理、中心集中受理、中心集中處理的新型管理模式。具體而言,是網點柜臺操作人員負責接受客戶指令、采集業務影像信息;中心操作人員負責根據影像信息進行業務處理。與現有模式相比,業務處理不再由網點人員全部完成,而分解為網點和運營中心兩部分,兩者各司其職,分別完成。在運營中心實行流水線作業,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業務運行效率,并且建立了防范和管理操作風險的有效機制。

該項目基于影像工作流平臺構建營運中心,實現業務處理流程再造,將會計業務處理模式由網點分散處理向集中處理方向改造,將傳統單點工作模式轉變為異地多人協作的模式,采用分期分批的方式將網點逐步上收到營運中心進行集中處理。

核心業務系統流程再造引入業務流程管理(BPM)的概念,實現了基于工作流系統的對公業務集中處理流程,將處理流程控制的邏輯由以往的核心系統實現改造為通過影像平臺來實現,把對公業務變成了一個異地多人協作的工作流任務,從而實現了客戶提出的提高效率和降低風險的需求。同時也為客戶構建了一套基礎的影像內容管理平臺,實現了對內容數據的整個生命周期的統一管理,為今后企業內容管理的開發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南天核心業務系統流程再造是如何實現的呢?縱觀上述可見,要實現核心業務系統流程再造,至少需要一個工作流引擎、一套內容管理平臺、一系列的影像采集設備和處理模塊、驗印模塊以及一套能把它們整合成為一個應用的前端程序。系統邏輯架構(如圖一),是一個典型的多層(n-tier)應用系統架構。

(圖一)

在貴陽市商業銀行核心業務系統流程再造項目中,南天集成了信雅達的影像模塊、鑫萬家的驗印接口、新大陸的windows仿真終端,內容管理和工作流服務采用了EMC的Documentum產品,基于小型機系統上使用Oracle數據庫和BEA Weblogic構建了系統運行服務平臺,貴陽市商業銀行核心業務系統流程再造項目主要涉及下列內容。

采用以業務流程驅動的信息系統架構后,可以將業務流程的邏輯從應用中釋放出來,集中到業務流程管理系統中,形成了一個新的基礎層面,可以稱之為“業務流程整合層”。這種模式可以幫助企業從戰略層面、管理層面對業務流程進行改進和重組,實現“業務流程再造”的目標,這正是“業務管理”的本質所在。該系統將貴陽市商行非結構化數據管理、流程管理提高到平臺整合的層次,能夠有效地適應未來平臺業務種類擴展和數據量增加的需求,為加快金融創新、減少運營成本、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業務經營水平等方面的要求提供有力的IT基礎設施保障。

至此,大家已經可以看到一套全新的銀行業務流程的初步輪廓,一種新穎的銀行業務辦理的理念也在我們的腦海中形成了,它的意義將隨著其自身的不斷發展而逐漸得以顯現。目前項目正在實施過程中,隨著對工作流和內容管理技術的深入理解和對金融行業業務的研究,該類型的項目必將為南天客戶和南天帶來更多機會,也從另一個角度也展現了南天作為國內領先系統集成商的能力和地位。

商業生態系統范文第4篇

【摘要】通過實證調研考察,筆者發現當前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許多失調現象,如師生角色定位的失調、語言知識與實踐應用之間的失調以及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的失調等。針對這些失調現象,教師應充分利用移動學習的優點,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移動學習的策略意識,自主學習的主體意識與能力,促進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和諧發展,最終實現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移動學習環境;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

【作者簡介】韋萍(1984-),女,湖南婁底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及翻譯理論與實踐。

【基金項目】湖南人文科技學院2017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RKJGY1701)。

目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生態系統中存在許多不協調現象,比如網絡技術下多媒體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的觀念及行動尚未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課堂依然是以教師知識灌輸為主;教師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陳舊,教學創新能力薄弱等。這些問題不解決,就無法真正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也阻礙了課堂各生態因子在整個系統中的和諧共生,有效生長。

一、移動學習與教育生態學

1.移動學習。上世紀90代,移動技術蓬勃發展,一種全新的學習形式—移動學習應運而生。近年來,隨著我國無線通信技術的日趨完善,各種移動電子設備(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的日漸普及,為移動學習奠定了更加堅實的技術和設備支持。移動學習受到越來越多大學生的歡迎,它打破了時空限制,為學生創造了自由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也可以支持終身學習這一理念。

2.教育生態學。教育生態學就是將生態學一詞引入到教育領域的一種研究理論與模式,于20世紀70年代,由勞倫斯·克雷明 ( Lawrence Creming) 等人率先提出。教育生態學強調研究教育與自然、社會、規范、人的生理、心理等之間相互影響與作用規律以及整個教育生態系統中的人、教育(活動)、環境三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揭示教育生態系統的基本規律。生態課堂是由教師、學生和教學環境等生態因子共同構成的微觀課堂生態系統。只有當各類生態因子平衡穩定,協調發展才會使課堂趨向合理化、自然化,達到一種良性循環。在教育生態學思想指導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作為課堂生態的主體,教師的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才能建立和諧平衡的課堂教學環境,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

二、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失衡分析

筆者選擇了所教的17級食科1班46位同學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問卷,結合訪談及課堂觀察,了解了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的現狀,總結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生態失衡并分析了失衡的原因。

1.師生主體因子之間關系的失衡。在大學英語課堂中,自然班級人數過多,周課時壓縮,教學任務繁重,調查結果顯示:有多達59%和30%的學生被評價為知識被動接受學習者和課堂活動的邊緣者,學習主體角色嚴重缺失,學習目的不明確。教師的觀念和行動始終沒有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有80%的學生認為教學基本上還是由教師主宰。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興趣和接受能力,教學內容缺乏與時俱進精神,教學方法和理念陳舊,加之學生自身的語言能力和知識儲備欠缺,他們真正參與教師安排設計的課堂活動不多,僅有7%的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所有這些問題導致了課堂生態系統中的教師和學生這兩種生態主體之間關系失衡,破壞了課堂的生態結構和功能,課堂生態的平衡也就無法協調發展。

2.語言知識與實踐應用之間的失衡。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溝通交流的工具,學習和掌握語言知識不是目的,其真正的目的是將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運用到語言實踐之中去。然而,目前許多學生由于四六級證書,學位學歷證書壓力,根本無法體會到英語語言學習的樂趣,調查顯示:37%的學生努力學習英語是為了順利通過期末考試,28%的學生則是為了拿到學歷學位證,將來能找個好工作,這樣英語學習變得非常被動,過于強調“習得式”的學習,死記硬背,機械操練,另外,沒有必要的英語語言環境,缺乏合理有效的語言訓練,更加導致了語言知識與實踐交際能力之間的失調。

3.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的失衡。目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考核的形成性評價具體內容安排不夠科學合理,調查顯示:85%的學生也這樣認為。教師真正給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比如能夠考察學生學習態度及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不多,同時,缺乏同學互評,學生自評等,且考核評價者單一,僅僅只是教師,這樣致使學生所得的評價不夠客觀,全面。而在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目的過于功利性,他們覺得學習英語只是完成大學課程體系當中的一門課程,獲得相應的學分,順利拿到學歷學位證書的一種被動的學習,這樣阻礙了作為課堂生態主體的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嚴重阻礙著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的健康發展。

三、移動學習環境下構建平衡的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

1.移動學習環境下調整課堂生態主體因子的關系。移動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系統中,教師應該適時轉變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擔當好學生學習需求的分析者、學習方向的引導者,輔助學生實現向課堂教學活動中心主體地位的轉變。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還應傳授給學生英語學習方法和策略,培養文化意識。學生也要端正學習態度,提高課堂活動的參與意識。通過移動學習模式,實現新的師生主體關系之間的平衡。

2.移動學習環境下平衡語言知識與實踐應用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語言知識高強度高密度灌輸,師生之間真正的溝通與交流不多,利用移動學習的優點,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QQ,微信這些交流平臺,進行課堂教學的輔助和延伸,不僅可以及時給學生解惑答疑,交流學習信息,而且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交流,以文字或語音的形式討論學習和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社會熱點話題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此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積極運用各種手機學習APP,如BBC新聞,fif口語訓練系統,批改網等,訓練聽,說,讀,寫等各項英語實際技能,使英語學習變得輕松、愉悅,降低語言焦慮,在移動學習中獲得自信,實現語言知識與實踐應用能力的平衡。

3.移動學習環境下調節課堂生態評價體系。移動學習環境下,采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并各占一定科學合理比例才能促進評價體系的平衡。形成性評價主要了解學生對語言的實踐應用情況,還應考察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行為及學習過程的情況,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單元小測試、課堂參與程度、聽力口語測試、小組表演、課后作業等形式進行全方位了解考察。此外,教師可以利用檔案袋等形式,做好平時的形成性評價記錄。我們在實踐中還可以采用教師評分、同學互評、學生自評相結合的多樣化的評價體系。

四、結論

數字時代下,教師應充分利用移動學習的特點,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構建平衡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系統,從而真正實現大學英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關文信.西方教育生態學理論對課堂教學監控的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3(11):1-4.

[2]范國睿.教育哲學與教育科學:歷史的觀點[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1):13-28.

[3]張莉.移動學習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7):99-103.

商業生態系統范文第5篇

關鍵詞:復合生態系統管理;流域復合系統;可持續發展;珠江上游流域

一、引 言

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是不是一定不能調和?人類究竟是怎樣影響區域環境和受環境影響的?個人和社會怎樣減緩和適應環境的這些變化?決策者針對這些變化所選取的政策如何影響現在和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生態環境能否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引擎和助推器?通過生態環境的治理和發展能否形成一個新興的“生態產業”?如果這些問題有解,那么需要什么樣的方法或措施來促進和保障其順利實現,這是目前國際社會和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和難點。生態系統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理論的產生及其實踐為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論基礎。尤其是21世紀以來,在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成為解決人口一資源~環境一經濟—社會巨系統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復合生態系統管理是一門新興交叉邊緣學科,是運用系統工程的手段和人類生態學原理去探討復合生態系統的動力學機制和控制論方法,協調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局部與整體間在時間、空間、數量、結構、序理上復雜的系統耦合關系,促進物質、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實現技術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生態系統功能和居民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經濟、自然和文化得以持續、健康的發展。

二、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國外研究述評

復合生態系統管理論是在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初生態系統管理理論的產生、發展和應用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態系統領域。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作為一門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其理論淵源發端于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Tansley提出生態系統概念、20世紀30年代末Lindeman提出“百分之十定律”、20世紀40年代維納提出生物控制系統論以及50-60年代Golley、Odum E P、OdumHT等生態學家對生態系統理論的基礎研究。由于人與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的多層次和復雜性,直到Miller(1978)總結出19種不同尺度的生命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德國著名的生物控制論專家Vester(1981)總結出生物控制論的8條定律,Haken(1978)的協同學理論和Prigogine(1984)的耗散結構理論為社會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分析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我國生態學家馬世駿、王如松(1984)提出社會~經濟一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理論和相應的生態規劃方法,美國生態學家Odum HT(1987)提出一種用于測度能量在生態系統不同崔養級的累積效應和生態復雜性的生態系統能值概念,Checkland(1981,1990)在定量與定性數據、主觀與客觀信息的結合上以及系統與環境間的適應性策略方面實現了理論突破,才在1988年由Agee和Johnson出版了第一本有關生態系統管理的著作《公園和野生地的生態系統管理》,該書提出了實現生態系統管理的基本目標和過程的理論框架,標志著生態系統管理學的誕生。這些不同學科、專業學者的創新性理論為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的形成、發展和完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由于砌究對象、目的和專業角度不同,生態系統管理的定義也存在三類具有較大差異的相關觀點:一是由學術界特別是生態學家提出,主要強調保持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穩定性、整體性和持續性,使其達到社會所期望的狀態;二是由美國林務局(1992)、森林學會(1992)、環保局(1995)、世界保護聯盟(IUCN)(1999)等相關管理機構提出,側重于強調各自的管理目的和資源管理的方法;三是由專業社團和非政府組織提出,更強調生態、經濟和社會目標的協調管理。

之后,國外諸多學者對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和實踐展開了深入研究。例如Boyce等(1997)對森林及其野生動植物資源利用進行了理論研究;Costanza等(1997)對世界自然資源及其生態系統服務進行了理論研究;Brussard等(1998)對生態系統理論進行了探討;Haeuber(1998)對生態系統管理與環境政策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Wagner等(1998)對生態系統管理在一些具有爭議的領域進行了經濟學分析。在實證研究方面,Lackey(1998)對7個生態系統區域進行了生態系統管理方法的對比實證分析;Gentile等(2001)對美國South Florida的可持續發展框架和模型進行了案例分析;Berberoglu(2003)對土耳其的東地中海海岸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進行了實證研究。從近年來文獻情況看,有關生態系統管理科學研究的成果呈現逐年較大幅度上升的趨勢。同時,國外眾多政府、非政府機構,包括聯合國、各種政府聯盟、國家相關管理機構也開始應用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念和方法對區域、國家、全球生態、資源、經濟、社會進行系統研究和管理。美國林務局1992年第一次官方宣布采用“生態系統方法”來管理國家森林;1993年,克林頓發表了題為《生態系統管理:一個生態的、經濟的和社會的評價》的報告,標志著生態系統管理基本框架的形成;200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五次會議提出了有關生態系統管理的5項導則和12項原則,為進一步實施生態系統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南;聯合國和各種政府聯盟,如UNEP、OCECD、WMO、IPCC、UNCD、WPC以及各種民間機構FOE、IIED、WRI、IUCN、WWF等組織實施了諸如世界氣候計劃(WCP)、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國際生物圈計劃(IBP)、人與生物圈計劃(MAB)、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地球環境檢測系統(GEMS)等一系列全球或區域環境對策研究計劃。這些全球(或區域)規模的環境研究計劃,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生態學家們的廣泛響應和參與,他們積極倡導用生態系統的原理和方法來管理自然環境和資源。國際科聯(ICSU)和國際社科聯(ISSC)發起了有關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幾個主要計劃,其中與人類活動管理密切相關的有:(1)國

際科聯環境問題科學委員會(SCOPE)的計劃,正在開展的科學計劃包括人文和自然資源管理、生態系統過程和生物多樣性管理、健康與環境的生態安全管理三大領域。(2)全球環境變化的人類影響國際研究計劃(簡稱IHDP),該計劃定義人類影響包括個人和社會對環境變化的影響方式和途徑、受環境變化影響的程度和過程以及減緩和適應環境變化的對策和行動。(3)土地利用管理與土地覆蓋變化(LUCC)、全球環境變化和人類安全管理(GECHS)、全球環境變化的體制因素(IDGEC)、產業轉型(IT)等領域的研究。目前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研究更強調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論,強調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生態服務以及對社會和經濟服務的可持續性,為環境決策者提供有效參考和決策依據;特別注重區域各種自然生態、技術物理和社會文化因素的耦合性、異質性和多樣性;注重城鄉物質代謝、信息反饋和系統演替過程的健康度以及系統的經濟生產、社會生活及自然調節功能的強弱和活力。其中生態資產、生態健康和生態服務功能是當前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的熱點。

三、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國內研究述評

復合生態系統管理不同于傳統環境管理,不著眼于單個環境因子和環境問題的管理,更強調整合性、共軛性、進化性、系統性、耦合性、平衡性和自組織性。因此,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與實踐也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污染防治的應急環境管理(20世紀60年代以前),清潔生產的工藝流程管理(20世紀70-80年代),生態產業的產業生態管理(20世紀80-90年代),生態社區的生態系統管理(20世紀90年代以來)。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產業生態管理(Eco-Industrial Management)、城鎮生態管理(Eco-settlement management)、區域生態管理(Eco-regional management)、生態基礎設施管理(Eco-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等幾個分支研究領域。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生態學奠基人之一馬世俊院士就提出了復合生態系統概念和有關生態規劃理論和方法。其后,在王如松等學者的推動下得到了較大發展。但由于種種原因,直到20世紀末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在國內都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是在國外生態系統管理理論的充分發展推動下,逐漸被我國學者引入國內的。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學者趙士洞、任海、傅伯杰、王如松、于貴瑞等對生態系統管理的概念和理論框架進行了較早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尤其在自然生態系統管理理論與實踐方面,首先得到了足夠的關注和投入,其中以于貴瑞等學者為代表。該研究小組對生態系統管理科學的概念、原則、方法、原理、要素、區域尺度、生態學基礎理論、發展方向等問題進行了細致、全面和深入的理論研究,并首次在國內提出了依托于生態管理科學的生態信息科學這一新興交叉學科,同時還提出了生態管理科學7種發展趨勢:空間尺度的全球化、時間尺度的長期化、研究問題的復雜化和綜合化、定位觀測的自動化、觀測項目的綜合化和觀測手段的多元化、區域生態環境數據獲取的“3S”化、成果表達的數字化和圖像化、研究目的更加重視生態系統的調控和管理。近幾年,我國在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研究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魯奇(2002)等依托中國一歐盟合作項目開展了“可持續性農業生態系統管理與城鄉互動發展研究(Sustainable Agro-ecosystem Management and theDevelopment of Rural-Urban Interaction in Regions andCities in China)”;嚴良等(2007)對礦區生態環境管理及持續發展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建立礦區資源一環境一經濟“信息管理系統和生態環境綜合分析決策模型”;郭懷成等(2007)學者認為在生態系統方法、物種保護、綜合資源管理以及區域規劃等的基礎上,生態系統管理在20世紀90年代后成為研究和管理實踐中新的熱點;中國將綜合生態系統管理理念引入到西部退化土地治理事業中,在全球環境基金和我國財政部支持下,干旱生態系統土地退化防治伙伴關系項目也于2004年7月正式啟動,其主要目的是創立一種跨行業、跨區域、跨領域的可持續的自然資源綜合管理框架;田慧穎等(2006)、汪思龍等(2004)對生態系統管理的多目標體系、方法、生態系統管理的新理念進行了評述;王鳴遠、楊素堂(2005)對中國荒漠化防治與綜合生態系統管理進行了理論研究;武蘭芳等(2005)從理論上分析了農牧結合生態系統管理的動力學機制;王如松等從我國資源、環境與產業轉型以及生態安全等角度探討了復合生態系統管理理論問題;王如松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區域城市發展的復合生態管理方法”,在充分調研國內外生態安全、生態健康、生態風險、產業生態評價和生態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動態的基礎上,建立了基于生態動力學機制和生態控制論的區域城市發展的復合生態管理方法論體系,并以北京為例進行了區域城市化的生態資產、生態占用和生態服務功能評估,對北京等典型城市生態足跡和區域生態服務機理、區域城市發展的生態安全與生態健康、生態風險管理等進行了深入研究。該項研究是生態系統管理理論與方法在我國理論與實證研究中應用較為全面和成功的一項成果。

四、流域生態系統管理理論與實踐

隨著科學技術、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流域及流域經濟、流域環境的概念又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除了具有自然、社會、經濟基本構成要素外,還具有復雜的層次結構和整體功能。由此,樹立流域可持續發展觀,從流域環境與發展統一的角度考慮基于流域生態系統、流域經濟系統和流域社會系統的復合巨系統管理,實現流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和學術界長期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流域生態系統管理是建立在自然生態系統基礎上,從整個流域全局出發,統籌安排、綜合管理、合理利用和保護流域內各種資源,從而實現全流域綜合效益最大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流域生態系統管理有明確的可持續驅動目標,由政策、協議和實踐活動保證其實施,并在對維持流域系統組成、結構和功能、必要的生態作用和生態過程最佳認識的基礎上從事研究和監測,以不斷改進管理的適合性。

193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開發田納西流域水資源的立法,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流域綜合管理機構——田納西流域管理局,并取得了良好的綜合開發治理效果,也成為現代流域治理最成功的典范之一。之后,發達工業國家在借鑒美國流域管理經驗的同時,制定了符合本國國情的流域綜合管理方案,如英國泰晤士河、歐洲的萊茵河流域的綜合開發、保護和治理。這些治理都把握了流域自然性、社會性、經濟性、系統性、整體性、區域性、全局性、

綜合性等特征,有效地避免了流域開發與保護過程中區域間、部門間、區域與部門間以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資源開發與文化傳承等之間尖銳的利益、矛盾沖突。20世紀80年代,美國在以往經驗基礎上提出了流域管理模式,流域管理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國內鄧紅兵等(2002)較早從流域角度進行了流域生態系統管理理論研究,指出流域生態系統管理是流域開發和流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并就流域生態系統管理研究中“水陸交錯帶、生物多樣性、森林生態系統、湖泊與水系”四個重點研究領域進行了初步分析。蔡慶華等(2003)探討了河流生態學中生態系統管理問題:羅躍初等(2003)對流域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方法進行了綜述;徐中民等(2003)探討了以黑河流域額濟納旗為例的環境選擇模型在生態系統管理中的應用;唐濤等(2004)以香溪河為例對河流生態系統管理進行了實證分析;車越(2006)等人對水源地區域發展與水源保護協調發展機制進行了理論探討及實證研究;牛叔文等(2006)對黃河上游瑪曲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估算和生態環境管理的政策設計進行了實證研究;燕乃玲等(2006、2007)首次對長江源區生態系統完整性測量與評價進行了實證研究;郭懷成等(2007)對河岸帶生態系統管理的相關概念和框架進行了綜述,并提出了有關河岸帶生態系統管理研究的尺度、寬度、協調生態價值沖突、國內河岸帶生態系統管理等4個關鍵科學問題;徐輝等(2007)分析了中國實施流域生態系統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國流域生態系統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但是,由于我國流域自然屬性的多樣性以及我國國情、經濟體制、行政管理方式、民族傳統文化多樣性等因素,尤其是一直以來在流域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過程中以行政區劃管理(尤其是以縣域為單位)為主,以流域為單位進行系統綜合管理和開發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見。因此,以自然屬性為主的流域復合系統,由于融入了人口、民族、文化、經濟、社會等驅動因子而顯得更加多元化和復雜化,這也意味著我國今后的環境管理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按照流域復合系統進行管理顯得更加重要和緊迫。

以珠江上游流域為例,珠江上游流域主要包括云南、貴州、廣西3省(區)的19個地(州、市)、106個縣(市、區)。本區域地處我國西南部,土地總面積24.5萬km2,總人口3822萬,其中農業人口3 263萬,耕地面積210萬hm2。近幾十年來,珠江上游流域不合理的“濫墾、濫伐、濫牧、濫采、濫用水資源”的人為活動加速和加劇了流域生態系統退化進程,由于人口增長(流域內六盤水、安順地區人口密度已達270.19和263.59人/km2)、經濟貧困(部分貧困縣如六盤水人均糧食僅為157.116 kg,流域內“十五”期間94%的縣或市靠財政補貼,流域內“十五”期間返貧率近15%;貴州省48個國家級貧困縣中70%分布在該流域內,且這一貧困化趨勢還在加劇)、山高坡陡(坡度大于25。的地形占總面積的43.94%)、耕作制度落后、陡坡開荒嚴重(流域內旱澇保收耕地人均不足0.3畝,陡坡開荒面積占土地面積的比例,六盤水市為31.05%,黔西南州為23.93%,安順地區達28.13%),加之流域內先天性的喀斯特巖溶脆弱生態系統以及少數民族“山不燒、牛不壯”、“刀耕火種、趕山吃飯”等陳舊思想、習俗嚴重束縛著先進科學技術的推廣和生態意識的提高,導致了糧食、燃料、肥料、耕地等一系列人地矛盾(見圖1)。

流域內眾多自然和人文因素交織,從而使流域內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主要表現在:(1)森林覆蓋率迅速減少。目前森林覆蓋率僅6.91%,遠低于長江上游川江、烏江流域的15.40%、12.73%。(2)土壤侵蝕極為嚴重。流域內土壤侵蝕面積占總面積的51.14%,年土壤侵蝕量達7451.504萬噸,平均侵蝕模數達2 589.940 t/km2·a,侵蝕區域的平均侵蝕模數達5063.9 t/km2·a。(3)水土流失加劇。珠江上游水土流失居貴州境內河流之冠,流失面積占區域內國土面積的48.44%-55.3%。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蝕已成為珠江上游流域危害面積最大、受災人口最多的生態災害鏈,是珠江上游地區農村生態系統嚴重退化的集中表現。(4)石漠化突出,流域內六盤水、安順、黔西南等地州石漠化面積分別占土地面積的25.98%、15.23%、8.02%。因此,珠江上游是珠江流域最重要的生態屏障區和生態脆弱區。上游地區人口、環境、經濟是否持續協調發展,將直接關系到珠江全流域以及“珠三角”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石漠化嚴重影響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存和發展,制約了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形成我國西部和西南地區典型的“PPE(poverty.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現象。這不僅從根本上威脅到區域內人民的生存基礎和社會穩定,而且從長遠看,珠江上游流域社會、生態、經濟系統生態債務沉重,潛在威脅巨大,這將成為我國西部民族地區“十一五”乃至更長時期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瓶頸區域之一。

上一篇:生態城市建設下一篇:少數民族經濟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