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介紹一種事物說明文范文

2023-04-21

介紹一種事物說明文范文第1篇

篇一:初二作文500字

望著母親的手,我思緒萬千。

雖然我不知道少女時代的母親是多么地美麗動人,我想,那一定是仙女下凡。緩緩地從天而降,用纖纖玉指捏住一片花瓣,淡淡的清香蔓延開來,人間從此多了一份美好。

可是現在,母親的手不再白皙嫩滑,不會再有纖纖的玉指。粗糙的皮膚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我責怪自己,我是多么狠毒地吞噬著母親啊!

望著母親的手,我淚如泉涌。

我不知道幾個十年后的母親是什么樣子,我想,她一定會與年少時判若兩人,佝僂的身軀,搖搖晃晃的步伐。尤其是那雙手,更是慘不忍睹,上面一定布滿了傷痕。

現在因為,母親就是忙碌的,辛勤的雙手不再那么美觀。母親每辛苦一次,上面的皺紋就多了一條。我責怪自己,我這么狠毒地吞噬母親要到什么時候啊!

望著母親的手,我不再迷茫!

母親對我的愛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她滋潤著我、哺育著我,可我知道,他并沒有什么可祈求的。至于我,我想,我不會那么愚蠢,我明白自己該做什么,我知道自己該怎么做。我想,我一定會報答母親的。還有那一雙神圣的手。

篇二:初二作文500字

烈日下,行走的人,看到自己的影子。

什么是影子?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就是光因為直線傳播而照不到的地方。然而,物理學是一門學問,學問是不講情感的。然而人類,是有思維,有情感的。對于影子,我們不能只用物理的眼光去看待。影子的存在,是容易被人所忽略的,因為他從來都沒有任何動靜。然而,他卻始終跟隨著他的主人,無論他的主人是一個偉人、或是個犯人。這也是影子本身無法選擇的,但是他卻不論怎樣都忠心耿耿地追隨著主人。影子的心中可能也有許多的想法,但是他卻永遠把這些想法埋藏在心里,永遠為他的主人服務。

生活中,很多的人都要做“人”,很多的人心里還是把自己放在首要。但是,生活中要有“人”,也需要有“影子”,而去做“影子”的人,都是奉獻了自己來幫助他人,他們不是一群被注重的人群,但卻是一群值得崇敬的人群。

尋找自己身邊的影子,向他們致敬。

指導教師:蔡瑩

語言準確練達,自然流暢。

篇三:初二作文500字

似水流年,今天的我們已不再是在草地里玩過家家的小朋友;今天的我們已不再是大聲朗讀“床前明月光”的小學生;今天的我們已經告別童年,走向青春。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我們來到了人大附中,走進了初一生活。

開學已經一個星期了,對新的環境有了一定的了解。面對初二生活也有許多感受。

上初二了,第一個感覺是新鮮。校園是那樣干凈整潔、綠樹成蔭;老師講課是那樣富有活力、引人入勝;同學們相處是那樣融洽、愉快;現代化的圖書館、電教中心、網絡中心以及實驗室又讓我流連忘返。這一切與小學都有著很大差異,是我感到無比新鮮、有趣。

上初二了,第二個感覺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開學典禮上,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把美好的心愿系在氣球上,放飛到藍天。大家的愿望各色各樣,有的希望做個音樂家,把中國的傳統音樂推向世界;有的希望做個記者,讓全人類都為中國今天的飛速發展而驚嘆;有的希望做個文學家,讓人們聽到社會角落里的弱小聲音„„理想要通過行動才能實現,初中這三年,我們會給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朝目標一步步邁進。

上初二了,再有的感覺便使緊張。在中學,尤其是優秀的中學,學習的競爭相當激烈,從而也會有一定的壓力。稍不留神成績就會拉在隊伍后面,所以絲毫不能放松,要時時都處在學習狀態。我們必須要適應這種緊張的學習氣氛才能在三年的學習中取得成績。

上初二了,既激動又期待還緊張。但無論如何,從一點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讓我們以昂揚的心態面對初一生活。

篇四:初二作文500字

我認為>幸福的感覺是一種美好的快樂所凝成的。

在一天,我在我家住的小區花園里看到有一對男女在吵架,它們的小孩就在旁邊哭,我看到了這一畫面,想,這個家肯定整天打仗,烏云密布。我家可不這樣,爸爸媽媽從來不吵架。我做錯事會挨批評??墒菦]有兇巴巴的訓斥。家里每天都是歡聲笑語的。很溫馨和睦的,對比之下,我覺得自己非常幸福。

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他家不太寬裕。我們都在學校吃訂的營養早餐。我們吃早餐的時候,他吃的卻是從外面買來的價錢便宜的小油餅不過他吃得非常開心,有滋有味的。

他上課有時會不守紀律,常常被老師批評,還讓他寫檢討。但是他只要寫完檢討交給老師之后,就會很快樂地跑去找同學玩了。也許他想,不就是被批評了嘛,下次不要這樣就行了。

他是個開心果,平時有好多同學喜歡和他交朋友。讓人覺得他過得很幸福。

有一天,我上學坐公交時,看到開車的司機笑瞇瞇的在和著車上的音樂唱歌,看他那快活的樣子。雖然從總站開到終點站,幾個小時,但我看他時不時跟著音樂唱著歌似乎一點也不累,車上很擁擠,我坐得很累??粗璧乃緳C。我覺得他因為喜歡自己的工作,所以很幸福。

過年的時候,我的親人全都來了。奶奶是第一個來我家的,一來就關心我,說我長高了,變帥了„„后來我們一去吃晚餐,熱熱鬧鬧的,爸爸在起勁地跟我們吹牛皮,我們都在開心的笑。我覺得我們是最幸福的。

介紹一種事物說明文范文第2篇

所謂以析取的方式看待事物,從本體論上刻畫,是說事物總是以某種方式或狀態存在,其數量可以無窮,事物不以這種方式或狀態,就以另一種方式或狀態存在;事物存在的不同的方式或狀態之間,就構成一種析取的關系,從而表明任一事物在邏輯上都具有自身的同一性。從認識論角度解釋,則事物的存在方式或狀態盡管無數,然而總有某種規定性,總可以被描述;而人們一般看待事物是怎樣的,經常就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或狀態;盡管在日常經驗中,錯覺或幻覺經常出現,可是這并不能排除說,人們也能正常地感覺到事物的這種或那種真實的存在方式或狀態(即正覺);正覺與錯、幻覺之間,是根本不同的情況,不能像合取式那樣提取出一個共同因素,它們之間構成一種析取的關系。如此,則認識者與自然的物理客體之間的關系就很可能是直接的、內在的、多樣的或開放的。

這種看待事物或世界的方式,可稱之為“析取法”。析取法是由金岳霖最早運用來理解并處理哲學問題的,比西方哲學家的類似使用早了30多年。因此我們即使稱之為“金氏析取法”,似乎亦不為過。它以不同的形態分別體現在金岳霖的本體論和知識論體系當中。

一析取的本體世界

在《論道》中,金岳霖給我們描述了一個乍看起來似乎非常奇異的本體世界。這個本體世界是由式和能所構成的。所謂“式”,就是“析取地無所不包的可能”[1]5。所謂“能”,就是構成事物的沒有任何規定性的基質的一個專名。 式是容納能的架子,就個別的式來說,式可以有能,也可以沒有能。能出入于式,當能進入式之后,就是可能的現實,即得到一個既含共相又含殊相的個體,眾多個體就構成了現實世界。因此式和能就是我們周圍事物的根據或原因,是現實世界最基本的分析成分或本體依據。事物無不是“居式由能,無極而太極”的道演歷程。由于“能”是無可名狀的,因此其中最為關鍵的核心范疇就是“式”。從式的“無所不包的析取可能”這一規定性,幾乎可以邏輯地推論出其本體論中的絕大部分其他命題來。

式和能的說法,取材于亞里士多德的形式與質料說。其主要差別在于,金岳霖完全是從邏輯上對“式”加以定義的,強調了“式”的析取性質。而亞里士多德對來源于柏拉圖的“理念”或“形式”這一范疇,雖然沒有給予非常清楚的定義或規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絕對沒有賦予“析取”這樣的邏輯特征。

要理解“析取”在其本體系統中的關鍵作用,需要先了解金岳霖創作《論道》的理論用意。這一點他在“緒論”里說得很清楚,那就是與休謨的歸納問題有關。 休謨對因果關系的懷疑是困擾金岳霖多年的理論難題,因為那導致“歸納說不通,因果靠不住,而科學在理論上的根基動搖”[1]6。解決休謨問題需要自然的“齊一”,也就是說事物應該是有秩序的??墒?我們怎么能假設這個世界是有秩序的呢?我們怎么能保證明天的世界不會把以往的自然律推翻呢?自休謨提出這個疑問之后,哲學上始終沒有令人滿意的回答??档乱韵闰灥姆绞綄Υ思右越鉀Q是眾所周知的。不過金岳霖略嫌不滿,對康德所認為“我思必然伴隨我的表象”,在金岳霖看來似乎缺乏邏輯上的必然關聯。如果有更“干干凈凈的純理的”的理由讓我們能這么說,那才令人滿意??墒?這樣“純理的理由”又是如何可能的呢?

給他以啟發、讓他看到解決困難的希望,正是邏輯中所蘊涵的驚人力量。 他說:“邏輯命題對于一件一件的事實毫無表示,而對于所有的可能都分別地承認之。對于事實無表示,所以它不能假,對于所有的可能都分別地承認之,所以它必真。”[1]4-5在形式邏輯中,排中律正具有這樣對事實的必然性,因為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A或非A”就窮盡了可能。不過,傳統的形式邏輯在那時已經過了改造,有了更為靈活多變、更為合理的數理邏輯或命題邏輯等等,較之形式邏輯要優越許多。例如多項析取式就比排中律有了遠為寬泛得多的應用范圍,也有了更多的哲學意味。 這就給了金岳霖把這一邏輯方法提煉為哲學方法的可能。

只要不矛盾就是可以思議的,就是可能,那么,總所有的可能就是析取地無所不包的可能。不論什么事物,只要是事物,就必然地處于一個或一種可能當中。 因此,以某種方式或狀態存在的事物,具有某種性質或屬性的事物,就必然是齊一的,必然具有了自身內在的邏輯上的同一性,也因此必然具有了意義和秩序。 如果事物本身內在地具有秩序或條理,那么,事物的因果關系有了一個客觀上的基礎和根據。這就為徹底解決休謨的歸納問題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能。既然具體的事物具有共相或共相的關聯,普遍的知識命題對之必然有效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他的本體論體系就是從這樣的“式”出發,分析和描述現實事物當中所存在的殊相和共相及其相互關聯的。式與能的世界表面上看似奇妙,實則卻蘊涵著深刻的理論力量。只有理解了“式”的這種析取的邏輯性質,才能明了金岳霖所構筑的那個本體世界的理論目的所在。 可惜,能理解這一點的人在當時寥若星辰[2]395。

當然,這種把邏輯方法提煉上升為哲學方法的做法,并非金岳霖的首創,而毋寧說是20世紀頭50年西方哲學界的一個主流運動,像羅素、弗雷格和維特根斯坦等等哲學家就都在這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當其時邏輯分析方法風行一時,成為我們今天所稱之為英美分析哲學的一個本質特征。不過,把析取式運用于本體論,認為“式”作為析取地無所不包的可能,與“能”一起構成了整個世界,成為現實事物的本體根據和原因,這無疑是金岳霖匠心獨運的思想。

二析取的感知方式

析取法不僅被金岳霖運用于本體論的建構,為消解歸納難題奠定一個理論基礎,而且還被他應用于知識論當中,以進一步解決這個休謨之謎。因為我們怎么能認識到事物所具有的秩序或普遍的理,才是困難的核心所在。

金岳霖構建了一個相當嚴密的由感官所與到命題系統真假判定的知識論體系。 這個體系可以說是一個前后相“通”的邏輯體系,幾乎能從頭推至尾。因此該體系的有效性就基本上系于其前提性命題的有效性,即他所言的“出發方式”。其中包含兩個出發命題,即“有正覺”和“有外物”。這兩個命題分別規定了知識的基礎材料——感官所與的性質和內容。金岳霖認為,所謂所與,就是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而我們之能得到關于外物的所與,就是因為所與是正覺的產物,是正覺的客觀的呈現。盡管存在很多理論上爭論,不過就一般而言,20世紀初期的哲學家們大都認可知識的大本營是感覺經驗內容,因此根據感覺內容來解釋經驗知識理論,是很自然的。不過在他們看來,所與之類的感覺材料絕不可能就是外物。正是因為我們的認識無法直達外部的物理客體,所以才需要所與這樣的感覺材料作為認識的中介,或者像觀念、表象、感質感素等等才是認識的直接對象。

金岳霖對自笛卡爾、休謨、康德和羅素等等以來的那些認識論理論都不滿意。 他把它們統稱為“唯主學說”。而他要從根本上對之加以改進,那就是以析取法來看待感官感覺的分類問題,從而為“有正覺”提供一個正當的理由。畢竟,“有正覺”是一個綜合命題,沒有恰當的根據就說“有正覺”,自然是無法令人接受的。金岳霖在書中對此的論述非常繁雜,我們可以把它們整理如下:

第一,各種感覺形式本身沒有內在的標準來決定哪一種感官感覺是正覺,哪一種是其他的可能如錯覺或幻覺等等。第二,在各種感覺形式之外,我們也沒有外在的標準,即沒有什么超覺,來決定哪一種是正覺,哪一種是錯覺或幻覺等等。第三,感覺中雖然有其他的情形如錯覺或幻覺這一點,但是從邏輯上這并不等于說否認了有正覺。第四,所有感覺形式不會都是錯覺或幻覺等等有問題的感覺形式,總是會有沒有問題的正覺。第五,正覺與其他感覺情形有著根本的不同性質:正覺是包含獨立于心靈的外物的,而其他的感覺情形如錯覺或幻覺等就并非包含了這樣的外物。第六,感覺形式只有這幾種,沒有不屬于這幾種而獨自為“覺”的感覺。因此,我們只能在經驗之內來選擇或判斷,也就是說,我們只能在這幾種感覺方式之內來決定哪一種是正覺,哪一種是其他的感覺形式如錯覺或幻覺等等。第七,在實際情形中,我們一般都是用正覺為標準的。第八,在實際情形中,我們知道有其他的感覺形式如錯覺或幻覺等等,都是由于以正覺和正覺的秩序為標準去做校對才發現的。第九,在實際情形中,有“有正覺”的實例,比如說,“這是一張桌子”、“那朵花是藍色的”或“天在下雨”等等實際的日常經驗。[3]20-185

讓我們以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為什么以上幾條構成了一個析取法的論證,可以給予“有正覺”這一綜合命題以恰當的根據或理由。這個例子給出了正覺、錯覺和幻覺[3]170

由于采用合取的方式看待感覺狀況,唯主學說的理論往往可以導致一個最為荒謬的結論,即他們總是認為,因為在經驗中存在那種錯覺或幻覺的情形,而它們在本質上與正覺都是一樣的感覺形式,沒有根本的差別,因此,基于此點,經驗本身可以說就是可錯的,經驗知識整體上也是可錯的。在金岳霖看來,這種推論是完全誤導性的,或者,用通俗的話講就是以偏概全。而且,唯主學說的抽象僅僅發生在感覺者的感覺之內,可以沒有任何客觀的成分,能被確認的感覺內容完全沒有客觀支持。這是因為在抽象之前,正覺沒有合法的地位,即他們的抽象是先于正覺之有的。這個“先”,不僅是指在時間上,而且也是在邏輯的意義上。在時間上的先,是說他們在抽象之后,得到一種共同的成分,然后再去確定正覺。在邏輯上的先,是說對他們來說,只有經過抽象之后,以所得到的共同成分為根據,才能確定是否有正覺。這個秩序對唯主方式來說,是本質性的,而與金岳霖析取法的觀點恰好相反。

金岳霖在《知識論》中并沒有明確提到析取法這一名稱,也沒有列出這里所列舉的析取式或合取式加以分析。但是在他的各種論述中,卻體現了鮮明的析取思想。這一思想中最核心的一點也正是析取法的最主要特征,那就是,在正覺與其他感覺形式之間,既不存在某種普遍的感覺類型作為一個共同因素來解釋它們,也不存在一個特殊的感覺狀態是在這兩方面感覺形式中都具有的。

在他后來寫作的《羅素哲學》中,析取法也同樣被運用于感知經驗問題上。 他批判羅素把正覺與其他的感覺形式如夢覺、幻覺或錯覺看成一類的,具有某種共同的成分,并力圖去尋找那個共同的成分以獲得對感知經驗的恰當理解。像觀念、表象、感質或感覺材料等概念,都是這種理論目的所導致的結果。而在顧慮錯覺或幻覺的前提下,這些范疇就起到了一個處于感官感覺與自然事物之間的認知中介物的作用,從而使我們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再也不能是直接的了。在金岳霖看來,這些共同的“象”,就是被那些唯主學說理論家所抽象出來的感覺對象,但是經驗中根本沒有什么這樣共同的東西存在。[4]124-154

三對析取法的質疑和辯護

把邏輯中的析取方法提煉為一種哲學方法,并運用于本體論和知識論上,金岳霖可以說是最早的一個哲學家,盡管他的應用尚不夠精練或成熟。大約過了30年左右,一個英國哲學家辛頓(J.M.Hinton,1923~2000)才開始使用析取法來反對感知上的因果理論。[5]到了80年代,在麥克道爾(J.McDowell,1942~)影響深遠的文章中,析取法才被正式作為一種哲學方法加以運用[6],逐漸廣為人知,并隨后在其他哲學領域,如心靈哲學、行動哲學、認識論和形而上學等等方面得以推廣。麥克道爾在認識論上對析取法最為典型的使用是這樣的:

對感知主體S,或者,他處于一種(認知)狀態中,即看見了p,由此使他獲得了一個(認知)立場知道p,從而得到一個不可挫敗的理由相信p;或者,S處于另一種(認知)狀態,即僅僅似乎看到p,因此他得不到這樣的(認知)立場知道p,也就沒有理由相信p。[6]388-390

當然,析取法在得到許多哲學家贊同的同時,也引起了許多質疑或反對。一般的質疑集中在關于感官感知問題是否可以恰當地應用析取法,或析取法又是否真的能夠成立等等問題上[7]。其中最有影響的反對意見來自伯奇(T.Burge,1946~)[8]。他認為,在經驗心理學中,有共同的表象可以用來解釋不同的感覺情況。他區分了兩種表象,一種是結構性表象,即在心理、認知、表象能力和事件當中,有共同的結構基礎;另一種是場景性表象,即隨著感知環境不同,而有著個別的、實際的、語境的具體特征[8]2。這些表象都是非概念性的,其對環境或感覺對象的依賴不是必然性的。在那種已經形成了的類型化的表象中,就可以沒有它本來應該有的感覺對象[8]9。他提出了一個感知的“相近原則”,即:對一個新的感知狀態的解釋和說明,只需要根據以往所形成的感知類型,加上現在同樣的感知輸入,如果沒有其他異常情況的話,那么,這就足夠充分了[8]22。這種類型化的感知狀態可以構成對不同感覺活動的解釋因子。

不過,伯奇的觀點似乎并不能對析取法構成真正的威脅。因為析取法之所以認為在確證的感覺活動與那些非確證的感覺活動之間,有著本質的差異,沒有一個共同的因子,就是因為不能承認在感覺者內部有一個實質性的東西,會構成感覺者對外在事物的感覺是本質上間接的,或需要中介的。否則對外部事物的認識必然會出現一個“幃幕”,而不管你把這個幃幕叫做什么。如果說在感知者內部有一些例如輸入輸出的加工過程之類,根據析取法,那并沒有關系,因為那不能構成為認識論上有意義的獨立的成分。無論伯奇應用他的相近原則也好,或結構性表象也好,都不能說明即使通過這類表象我們也絕不能夠直接感覺物理對象,那么,就可以肯定析取法是可以適用的。實際上伯奇也同意說感覺者是直接面對物理實體的,第一個指稱一般就是直接針對物理對象而不是什么表象。

析取法并不反對說有感覺內容,只是這個感覺內容如果沒有差錯的話,那么就可以是物理實體或性質。而這些物理實體或性質并不是非概念性的表象,而可以成為知識命題的認識論理由。這說明在感知者與物理對象之間,并沒有實質意義的表象位于其中。當我們說在確證的情況下,感知本身是包含物理實體或性質的,這只是說感知活動本質上是關系性的,而不僅僅是感覺者的內在官能活動而已。那么,既然兩個不同的感覺活動的關系項不同,這兩個感知活動就可以是不同的。如果思想根本上也是根源于感覺活動的,那么單單思想的意向性對決定是哪一個對象使思想者所思考的命題真或假來說就是不充分的,以至于并不能充分地決定思想者的思想的真理性。伯奇對此也同意,因為即使是在承認表象的情況,思想本身也不能是完全自足的,而有部分根據是關于表象所指稱的對象的[8]51。這說明,指稱一方面依賴感知對象,另一方面也依賴感知環境。而這無疑已經意味著析取法的確定使用了。

關于可錯性問題是很重要的,這也是很多人容易對析取法產生誤解的地方。 析取法雖然認為在確證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直接有外部事物的形色狀態,但是并不做任何保證說感覺者對外部事物的某一感覺一定是不可錯的。它實際上是說,感覺者對外部事物的感覺確實有很多時候是有問題的,即會出現錯覺或幻覺等情況。然而,如果在正常的情況下,在沒有出現異常的情況下,那么,感覺者對外部事物的感覺可以是確證的。對此,伯奇同樣有著誤解,不清楚析取法所真正確認的究竟是什么。簡單地說,析取法不保證任何一個具體的感覺活動是確證的。 它只是說,無論怎樣,一定會有不被誤導的確證的感覺活動存在。理解這種析取地看待經驗的方式是很重要的,僅僅應用經驗心理學的研究方式來批駁析取法不能成功。

四理解事物的方式

西方近代笛卡爾所開創的主客體的認知模式,至二戰以前幾乎始終是哲學上的主流形態,在羅素和維也納學派那里可說達到了高潮。在這種模式下,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間接的,需經過某種認知中介物的曲折轉換。這對今天的自然主義認識理論仍有潛在的影響。金岳霖早在20世紀30年代已經反思到這樣的認知模式既有違直觀或常識,也不合邏輯。無論物理學的解釋有多么復雜,似乎都不能否認說人們的日常經驗中有確證的觀察,因為這甚至將導致連自然科學本身也是不可理解的??墒且黄浦骺腕w的認知模式并不那么容易。這需要有一個全新的理解事物的方式,而不能被流行的理論所束縛。

金岳霖的析取法就是對人的認識狀況究竟怎樣的可貴探索,給了我們一個啟發或可能的認知途徑,使自然科學知識體系的真理性有一個可資參考的恰當說明。而且也讓我們不能輕易否認,盡管在日常經驗中時時會犯錯誤,可我們還是有很多對事物的觀察或認識是恰當的或正確的。我們還可以知道,在沒有認知中介物的影響時,確證的經驗可以是直接透明的,而不必然是間接晦暗的;人與事物之間可以是內在相通的,而不必然是外在異質的;認知方式可以是開放多樣的,而不必然是封閉隔離的。這樣的認知模式不是那種主客體對立的處境,而是要在人與自然相融相通的狀態之下獲得理解。

金氏析取法的理論意義還在于,如果事物的呈現以析取的方式看是多種多樣、互不相同的,那么我們對事物的理解也會有多種多樣、互不相同的方式;這些不同的理解方式不僅也可以是恰當的,而且還不能都被還原為某一種形式。例如,對事物進行歷史的、倫理的、宗教的或藝術的等等理解,就未必要還原為物理學的模式才能得到恰當的說明,或才能得到真理性的根據。它們與物理學對事物的理解方式一樣,都具有某種意義的自足性或獨立性。

這其中當然還有許多復雜的理論問題有待解決,金氏析取法也只是在認識論和哲學方法論上給了我們一個可能是很好的解釋,為我們悄悄拉開了認知上的厚重“帷幕”的一角,得以“瞥見”世界的一絲微明。

摘要:通過梳理金岳霖的本體論和知識論體系中所表現出的析取理論:1.針對休謨的歸納問題,金岳霖提出“析取地無所不包的式”作為事物構成的根據,是一個新穎的理論創新;2.繼而在知識論上,他以析取的方式區分了感官感覺的種類,給“有正覺”提供了充分的說明和依據;3.相較于西方哲學家對析取的哲學使用,金岳霖是最早把這一邏輯方法提煉上升為哲學方法,并運用于本體論和知識論的建構;4.該方法可稱為“金氏析取法”,是對事物理解的一種新模式,在認知理論和哲學方法論上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金岳霖,析取法,式,正覺,感知所與

參考文獻

[1]金岳霖.論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金岳霖.金岳霖的回憶與回憶金岳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

[3]金岳霖.知識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4]金岳霖.羅素哲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Hinton J M.Experiences[J].Philosophical Quarterly,1967,17:1-3;Visual Experiences[J].Mind,1967,76:217-27.

[6]McDowell J.Criteria,Defeasibility,and Knowledge[J].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1982,68:455-79.Reprin-ted in his Meaning,Knowledge,and Reality[M].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369-94.Singular Thought andthe Extent of Inner Space[M]//Petit P,McDowell J.Sub-ject,Thought,and Context.Oxford:Clarendon Press,1986.

[7]Adrian H,Fiona M.Disjunctivism:Perception,Action,Knowled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95-111,205-223.

介紹一種事物說明文范文第3篇

西紅柿時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媽媽每天都要我吃一個。我不愛吃,但又不得不吃。唉!

但是長時間的讓我吃西紅柿,卻讓我發現了西紅柿不止我們所熟悉的維生素C在里面。媽媽告訴我,西紅柿的營養非常多。西紅柿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含的蘋果酸、檸檬酸和糖類,有助消化的功能。

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營養,又有多種功用被稱為神奇的菜中之果。它所富含的維生素A原,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能促進骨骼生長,防治佝僂病、眼干燥癥、夜盲癥及某些皮膚病的良好功效?,F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獲得維生素C的量,是控制和提高肌體抗癌能力的決定因素。西紅柿內的蘋果酸和檸檬酸等有機酸,還有增加胃液酸度,幫助消化,調整胃腸功能的作用。西紅柿中含有果酸,能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對高血脂癥很有益處?,F在知道了西紅柿的好處,喜歡吃的朋友就快來買吧!沒有吃過的那就快買點嘗嘗。保證讓你們贊不絕口!

向你介紹一種水果——香蕉

香蕉是金黃色的,它通常是十幾個一起長在一棵香蕉樹枝上,它的形狀有別于其它的水果,它像一彎月亮。它也不是很大,但是有點長,它的直徑大約在七厘米左右,有十多厘米長,差不多與一把小手槍一般長。

它的種類繁多,多到三百多個品種。有粗有細,有大有小,有長有短,什么樣的都有,讓人眼花繚亂,同時也讓人垂涎欲滴。

香蕉的花通常是金黃色的,春天開花,秋天結果。并且它的花很大,從遠處都可以看到。結果的時候,千萬不要等它成熟后再去摘,必須到半熟的時候摘,放在家里“催熟”,否則熟透了就容易爛掉。香蕉樹的樣子和芭蕉樹一樣,都是矮矮的,但也差不多和姚明一樣高,在天熱太陽大的時候,也可以順手摘下一片葉子當“芭蕉扇”或“太陽帽”來使用。 香蕉的用途很廣泛:皮可以用來擦皮鞋,能把皮鞋擦得比南非鉆石還亮;并且愛美的女士還可以用它的皮和肉來美容。

上一篇:運動會的作文下一篇:贊美母親的詩句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