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馬克思畢業論文范文

2023-04-07

馬克思畢業論文范文第1篇

2、新教材下如何使作文教學充滿個性

3、馬克思主義:不忘初心砥礪行

4、西方政治經濟學中的勞動理論與教育哲學思考

5、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開展第十四屆

6、淺談思想政治課堂中的學生主體地位

7、全媒體報道的傳播效果

8、論中國教育不公平的現狀及改革的思路

9、追求本真與自然的生物學教學

10、卡爾·施米特反猶思想研究

11、在語文學科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上)

12、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3、美國中學世界文明史教育中的幾點啟發

14、特里爾馬克思故居散記(外一篇)

15、從倫敦城看英國工業革命后社會生活的變化

16、淺析數學在經濟學中的作用

17、約爾格·德慕斯 觸摸音樂與情感的本質

18、語文的天空閃爍哲理的星光

19、始終不渝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20、中師情結折射的小學教師教育的中國經驗

21、社會分層社會流動與職業教育

22、高校課程思政特點與實踐

23、自身努力還是長輩付出:新階層接受高等教育狀況探究

24、自動化相關專業個性化保研學生成長路線圖研究報告

25、狄更斯式的幽默:淚水中的微笑和抒情

26、“四不”:讓哲學教學更哲學

27、高中政治教學方法探索研究

28、以嚴復文化觀的轉變為例詮釋高考試題對核心素養的考查

29、歷史研究性學習“三思”

30、深度教學在《生活與哲學》中的運用

31、淺析“意識形態”概念

32、社會分層視角下高職院?!罢猩y”問題探析

33、羅斯福新政與凱恩斯理論

34、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外國文學作品教學思考

35、淺談卓越法律人才培養中的六大關系

36、行走在感性想象的邊緣

37、淺析高校工科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

38、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與寫作有效結合的探究

39、200年后,我們依然仰視他

40、世界“漢語熱”方興未艾

41、從里海之濱看萬里長城

42、楊苡一個世紀的人與事

43、培養“歷史解釋”素養的路徑與落腳點

44、實施體驗式教學法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知行交融

45、奠基精神:中國人基礎閱讀書目

46、歷史學家不應只鉆故紙堆

47、新編高三俄語課本簡介

48、論猶太文化在哈爾濱的傳承

49、科學共產主義思想的理論來源探究

馬克思畢業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澄清馬克思哲學特殊的理論存在樣式,是理解和捍衛馬克思理論的哲學維度,闡發其哲學性質、內容和功能的關鍵點。馬克思以一種“非哲學”的態度摒棄了傳統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但與此同時創造了另一種新的理論存在樣式,那就是把哲學變成了“哲學實踐”,即變成了一種干涉、介入和變革現實生活的方式,并因此使得哲學表現出與傳統哲學有著重大不同的理論性質、言說方式和話語方式。自覺地認識馬克思哲學所實現的這種理論存在樣式的轉換,可以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不能以傳統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來衡量和評價馬克思的哲學性質,更不能用傳統思辨哲學的話語方式和言說方式來理解和闡發馬克思哲學。

[關鍵詞]理論存在樣式 馬克思理論的哲學維度 哲學實踐 話語方式的轉換

一、“理論存在樣式”:理解馬克思理論中哲學維度的關鍵點

在馬克思的整個思想體系中,究竟是否有哲學的獨立地位?或者說馬克思理論是否具有獨立的哲學維度?這似乎是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但無論在西方哲學史家眼里,還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內部,這都曾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問題。

對此問題的爭論在馬克思去世之后即已開始。第二國際的一些理論家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實現了從“哲學”向“科學”的轉變,馬克思主義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它為社會歷史運動所提供的一種普遍的、必然的“科學規律”,它拋棄了一切“哲學幻想”,克服了全部哲學的形式和內容,把對社會歷史的研究變成了與“自然科學”一樣的“歷史科學”;因此,“哲學”對馬克思來說是一個貶義詞,是與馬克思的理論無關的“前科學”和“非科學”的累贅。例如梅林明確說道:“機械唯物主義在自然科學范圍里是科學研究的原則,一如歷史唯物主義在社會科學范圍里一樣”。[1]( P99 )在他看來,“歷史唯物主義”就是馬克思在社會領域里的“科學原則”,就如同“機械唯物主義”是自然科學領域的科學原則一樣。拉法格、考茨基、伯恩斯坦等人在不同場合把馬克思主義概括為“經濟唯物主義”、“經濟決定論”或“經濟社會學”,他們都相信,“哲學”這個詞對于馬克思的理論來說是一個不相干的字眼,馬克思的學說在根本上是一種社會歷史理論,因而并不包括“哲學的維度”。出于這種理解,他們中一些人為了“豐富”馬克思的思想體系,主張從康德哲學、馬赫主義中借用“哲學”的內容來補充馬克思的理論體系。與此類似,在馬克思主義陣營之外許多“資產階級哲學史家”所撰寫的哲學史著作中,馬克思的哲學思想或者是不置一詞、完全被遺忘,或者只占據一個微不足道的位置,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正如柯爾施所說的:“對于資產階級教授來說,馬克思主義充其量不過是19世紀哲學史中一個相當不重要的分支,因而就把它當作‘黑格爾主義的余波’而不予考慮”。[2]( P1 ) 他們認為從真正“哲學”的眼光出發,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沒有或者很少有屬于哲學的內容,馬克思在根本上只是一個政治經濟學理論和歷史方面的學者。

在閱讀馬克思所留下的理論文本時,人們也會經常產生一個疑問:馬克思的哲學究竟在哪里?在一般認為的馬克思“成熟時期”的著作中,我們始終找不到以我們熟悉的的哲學話語的形式表達出來的系統的哲學文本。除了《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在對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幻想進行意識形態批判時相對較多地提及和涉及哲學,除了在《資本論》跋里,馬克思聲稱是黑格爾的學生,并宣稱要把辯證法顛倒過來,“以便發現神秘外殼中的合理內核”[3]( P24 ) 外,我們很少見到馬克思專門的“哲學論述”。1858年在給恩格斯的信中,馬克思表示“愿意用兩三個印張把黑格爾所發現、但同時又加以神秘化的方法中所存在的合理的東西闡述一番,使一般人都能夠理解”。[4]( P250 ) 10年之后,在給狄慈根的信中,馬克思再次態度堅定地表示:“一旦我卸下經濟負擔,我就要寫《辯證法》。辯證法的真正規律在黑格爾那里已經有了,自然是具有神秘的形式。必須把它們從這種形式中解放出來……”。[5]( P535 ) 但是,馬克思從來沒有把這些承諾付諸實現,以一種人們所熟知的方式來表述自己的“哲學”,在馬克思那里,人們找不到與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等可相比較的哲學話語系統。

如果把這一點與前述“資產階級陣營”和“馬克思主義陣營”內對馬克思理論體系中哲學維度的質疑和否定聯系起來,我們就可以認識到,“哲學”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地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合法性并非具有無須論證的自明性。我們今天仍然有必要進一步思考:在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是否有哲學的獨立地位?馬克思理論的哲學維度究竟體現在何處?為什么按照“正統”的哲學史家們的眼光,馬克思不能歸入“合格”的哲學家之列?

在我們看來,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是包含著其特有的哲學維度的,但是,馬克思變革了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并創造了一種與以往哲學全然不同的哲學理論存在樣式,它不再以傳統哲學的話語方式、寫作方式和工作方式來“生產”自身,而是通過這種理論存在樣式的改變,帶來了哲學的本性、對象、功能等方面的重大變化。正如阿爾都塞所指出的:“馬克思哲學存在著,但它卻沒有被當做哲學來生產”。[6]( P225 )如果不理解這種理論存在樣式的重大變化,固守歷史上形成的、人們已經習慣的哲學觀來對它予以考量,那么,在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將找不到哲學的蹤影,種種對馬克思哲學存在地位的懷疑和否定,其根源正在于此。

因此,對馬克思哲學特殊的理論存在樣式進行深入探討,是一個事關馬克思哲學存在合法性的重大問題。我們認為,在此問題上,有兩個最為重要的關節點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第一,馬克思采取“非哲學”的態度對傳統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進行了摒棄;第二,馬克思把哲學變成了一種干預和改造現實生活的手段,把哲學變成了實踐活動的一部分,哲學因此而成為一種“哲學實踐”。

二、“非哲學”:馬克思對傳統哲學理論存在樣式的否棄

“非哲學”所意味著的是,馬克思要否定傳統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宣告傳統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的僭妄和過時。傳統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用馬克思的話說,是以“解釋世界”為根本特征的。所謂“解釋世界”,在西方哲學史上,就是要回答“存在者”何以“存在”這一形而上學的本體論問題。這一問題在柏拉圖那里體現為對“可知世界”的“絕對原理”即“理念世界”的尋求;在亞里斯多德那里,則明確表述為認識“世間第一原理”;[7]( P6 ) 在黑格爾那里,則是要獲得關于“上帝”或“絕對”的概念性知識,獲得這種終極存在的最高知識,也就意味著獲得了關于世界的終極解釋。在哲學史上,這種試圖一勞永逸地捕獲世界的終極知識從而實現對世界的終極解釋的學科也因此被稱為“神學”、“純粹理論學科”、“第一哲學”等等。抱著“解釋世界”的這種野心,哲學理論的存在方式必然具有如下性質。(1)絕對性,哲學理論代表著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適用的“普遍真理”,具有超越時空、“永恒在場”的性質。(2)神圣性,哲學是少數具備超人慧眼的人從事的事業,這些人超越世俗蕓蕓眾生而與真理同在,因而具有超凡脫俗甚至神秘的性質。(3)至上性,哲學既是世界和人的生活實踐的規定者,又是理論自我存在的規定者,它自足完備、無需外求。這三者使得“強大的理論概念”構成了傳統哲學的根本特點之一,它把“過沉思的生活,即理論生活方式當作拯救途徑。理論生活方式居于古代生活方式之首,高于政治家、教育家和醫生的實踐生活方式。由于成為了一種示范性的生活方式,理論本身也深受感染;它替少數人打開了真理的大門,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扇門卻一直是關閉的”。[8]( P31-32 ) 因此,傳統哲學是一種把自身神圣化、絕對化和至上化、自認具有最終話語權和自足解釋力量的存在樣式。

“非哲學”就是要向這種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提出非難和挑戰。在馬克思看來,傳統哲學的上述理論存在樣式存在著雙重的僭越,首先是對人的實踐活動的僭越,二是“普遍性”話語權的意識形態僭越?!胺钦軐W”就是要對這兩重僭越進行批判和解構,并在這種批判和解構活動中,體現和凸顯出一種全新的哲學意識、哲學精神和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

實踐活動所具有的現實性是對傳統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的根本性反駁。它表明,任何哲學理論都有一個它無法涵蓋和囊括并予以總體化的“異質”的“外部領域”。實踐作為一種改造世界的活動,是一種“歷史性”的、在具體時空情境中進行的“有條件”的活動。因此,關于實踐活動的“真理”總是具體的、歷史性的“真理”,而不可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性”的真理。人不能離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實踐活動,以“全體實踐活動”為對象,以一種理論的方式形成關于“實踐活動總體”的真理。也就是說,“哲學”是無法為“實踐”確立一個終極的、絕對的、統一的真理的,實踐活動構成了“哲學真理”永遠無法侵蝕和吞噬的邊界。因此,相對于實踐活動,任何理論的立場都是有限的。以往哲學試圖用“理論”的方式來達到“整體性”的真理,不過是一種思辨的幻想和無法實現的幻覺。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二條中,馬克思明確說道:“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9]( P55 )哲學試圖用理性概念來獲得關于世界的終極知識并以此來實現對整個世界的終極解釋,試圖用一個“理論的體系”來把“存在”的真理囊括其中,這正是一種“離開實踐的思維”,它完全建立在對實踐活動遺忘的基礎上因而也是建立在對“現實”的錯誤理解的基礎上,它把“現實”當作理性,當作思維概念靜觀的對象,而不懂得“現實”應當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

因此,實踐活動在根本上具有與“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不相容的本性,它證明了“哲學”那種神圣性、絕對性與至上性的理論存在樣式的無根性與虛幻性??梢哉f,實踐活動本身就具有“非哲學”的性質,正如維特根斯坦發現了日常語言及其語言游戲的“非本質主義”和“非哲學”本性、海德格爾發現了“無”與“時間性”的“非本質主義”和“非哲學”本性一樣,馬克思發現了“實踐”的“非本質主義”與“非哲學”本性。在此意義上,“非哲學”就是要消除理論對于實踐的僭妄,讓人的生存實踐“如其所是”那樣獲得其本源的、優先的地位??梢哉f,“非哲學”就是一場反對哲學理論遮蔽生存實踐的斗爭,一場消除哲學的理智迷亂從而捍衛生存實踐優先地位的斗爭。

那么,“哲學家”們為什么會脫離實踐并把哲學理論視為絕對、神圣和至上的存在?在“哲學”的這種理論存在樣式后面隱含著什么?

馬克思通過對哲學的意識形態批判回答了這一問題。通過這種意識形態批判,馬克思揭露了“哲學”對自身理論存在樣式期許中所包含的欺騙性和虛妄性。這是馬克思運用意識形態批判所展開的“非哲學”向度。

在馬克思看來,當“哲學家們”宣稱哲學知識擁有解釋世界的終極客觀性和普遍性時,實際是“把特殊利益說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東西’說成是占統治地位的東西”,[9](P101) 因而骨子里所滲透和體現著的是充滿壓迫和控制性的權力意志。馬克思在其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經典表述中,把“哲學”與“政治”、“法律”、“宗教”等一道,都視為“意識形態的形式”,認為對于這些意識形態的形式,“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現存沖突中去解釋”?!罢軐W”本來是“哲學家”個人的創造物,但在“階級社會”里,占據統治地位的階級總是傾向于從這些不同的思想中“抽象出‘一般思想’、觀念等等,并把它們當作歷史上占統治地位的東西,從而把所有這些個別的思想和概念說成是歷史上發展著的一般概念的‘自我規定’”。[9]( P101 )于是,人們在歷史上就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占統治地位的將是越來越抽象的思想,即越來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因為每一個企圖取代舊統治階級的新階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就是說,這在觀念上的表達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9] ( P100 ) 可見,當“哲學家”們自詡為世界“客觀”的解釋者時,實質上是建立在對另外一些“特殊群體”及其話語權的控制和壓制基礎上,因而不過是“特殊”權力的合謀者和“特殊”秩序的捍衛者和維護者。

在此意義上,“非哲學”就是要消解“普遍解釋者”的虛妄和揭穿“哲學家”的假面具,其實質是對“哲學家”們僭用普遍者之名的抵制和解構。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非哲學”是馬克思十分鮮明和自覺的立場,它所直接針對的就是馬克思所稱的“哲學家們”對其理論存在樣式的自我期許。馬克思在其一系列著作中明確地表達了這一思想。例如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第一次提出要“消滅哲學”。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最后一條,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9] ( P57 )馬克思顯然把自己排除在“哲學家們”之外。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哲學”被視為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代名詞,因而必然隨著現存秩序的滅亡而消失。在此,“哲學”與“哲學家”都完全在一個負面的意義上被使用。在《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恩格斯同樣明確說道:“哲學在黑格爾那里終結了”。[10]( P311 ) 所有這些論述,都清楚地表明了馬克思“非哲學”的基本態度。

現在的問題是,當馬克思采取這種立場時,馬克思是否完全取消了哲學,甚至徹底消解了哲學的維度?

我們的觀點是:馬克思“非哲學”的立場所宣告的是以往哲學那種特定的理論存在樣式的終結而非哲學本身的終結。馬克思終結了傳統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并開創出一種哲學新的理論存在樣式,那就是他把哲學變成了一種“哲學實踐”,哲學成為了一種干涉、介入和變革現實生活的方式,成為實踐活動的一個內在組成部分,成為內在于現實生活并改變現實生活的一種現實力量。

三、作為“哲學實踐”的理論存在樣式

那么,作為“哲學實踐”的理論存在樣式具有什么特點?與以往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相比,它究竟發生了什么重大轉變?

哲學變成“哲學實踐”,意味著哲學雖然仍以“理論”的方式表現自己,但是這種理論的位置和目標、話語方式和言說方式等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哲學理論不再到生活實踐之外為現實生活實踐提供基礎和原則,相反,一種哲學理論之所以有價值,當且僅當它是在人們的生活實踐中提出來的,當且僅當它為生活實踐所需要并在生活實踐中證明了自身的力量;它的存在不是脫離生活實踐,為“再現世界”提供“客觀知識”,而是回答“怎樣行動”,從而使“更好的生活如何可能”,因此,它不再按照“知識的邏輯”,而是按照“實踐的邏輯”來存在;理論的目標不是作為靜觀者來對世界進行思辨和描述,而是作為實踐活動的一部分,作為一種現實的思想力量來創造生活和世界。上述變化表現在話語方式和言說方式上,使得哲學不再以純粹的思辨概念為工具來建構哲學體系,而是面向現實生活實踐本身,在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藝術、宗教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結盟中,來尋求與現實生活實踐的本性相適應的話語方式與言說方式。

這一切表明,當哲學成為一種“哲學實踐”時,哲學已不是一種傳統意義上的“學說”(即關于世界整體、存在本身的“解釋之學”),而已成為一種“活動”(一種介入和改變現實世界的“活動”)。這種活動包括兩個最基本的內容,一是對舊世界的“批判”和“揭露”,二是在“批判”和“揭露”的基礎上生成關于“新世界”的想象。

“批判”和“揭露”活動是一種“解蔽”的活動,它要去除意識形態的障蔽,顯示現存秩序的有限性與非完美性,從而使人們對自身的生存狀態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它要透過一切得意自滿和躊躇滿志,暴露貌似合理與天經地義的東西后面所隱含的“另一面”。在此而言,“批判”與“揭露”總是針對人歷史發展中具體的生存困境和生存矛盾而展開的,雖然“批判”和“揭露”的工作要以“理論”的形式表現出來,但這種理論不是為了以“發現”世界的“自在真理”為目標,而是以克服和變革現存狀態為目的,因而蘊含著一種顛覆現存秩序的“人文解放”旨趣(在此,“解放”乃是一個動詞,一個不斷從奴役中掙脫出來的動態過程)。對此,馬克思曾有過清楚的表述:“批判并不是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它不是解剖刀,而是武器。它的對象就是它的敵人,它不是要駁倒這個敵人,而是要消滅這個敵人,因為這種制度的精神已經被駁倒。這種制度本身并不是值得重視的對象,它是一種按照應當受到蔑視的程度而受到蔑視的存在物。批判沒有必要表明自己對這一對象的態度,因為它已經清算了這一對象。批判已經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種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憤怒,主要工作是揭露?!槍@個對象的批判是肉搏的批判;而在肉搏戰中,敵人是否高尚,是否有趣,出身是否相稱,這都無關重要,重要的是給敵人以打擊”。[11]( P455 ) 可見,哲學的“批判”和“揭露”是一種要“消滅”、“清算”和“打擊”舊世界的手段和武器,它帶有強烈的實踐意向和旨趣。

“批判”和“揭露”舊世界是為了“發現”新世界。馬克思說道:“我們的任務是要揭露舊世界,并為建立一個新世界而積極工作”,[11]( P414 )“新思潮的優點就恰恰在于我們不想教條式地預料未來,而只是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11]( P416 )哲學“發現”新世界,不是要尋求關于“新世界”的“客觀知識”,而是要在批判和揭露舊世界的過程中,形成關于“新世界”的想象,并通過這種想象,推動人們在實踐活動中去追求和創造一個與現存世界不一樣的更為自由和美好的新世界??梢?,哲學“發現”新世界,不是出于理論理性的“好奇”,而是具有鮮明的實踐理性的動機和要求。

無論是對舊世界的揭露和批判,還是對新世界的想象和創造,都意味著哲學不再是“離開實踐的思維”,而是與實踐聯為一體、以“實際地變革與反對現存事物”為歸宿和鵠的的“實踐之知”。和以往以“解釋世界”為特點的哲學理論存在樣式相比,它呈現出如下的根本區別。

首先,這種理論存在樣式失去了“神圣性”而體現為“世俗性”的特征?!吧袷バ浴眮碓从趯Α罢胬怼钡闹庇^和一勞永逸的把握,理論于是成為人們超越有限性、直達無限的超感性實在從而實現自我拯救的途徑。但是,作為“實踐之知”,哲學不再“鍥而不舍地追究終究的問題”,而是追求“此時此地什么是行得通的,什么是可能的以及什么是正確的”的實踐智慧,哲學家自覺地放棄了“扮演很壞的預言家、報警人、說教者甚至很壞的智者這類角色”。如果說以往哲學家們相信“一切謎語的答案都在哲學家們的寫字臺里,愚昧的凡俗世界只需張開嘴來接受絕對科學的烤松雞就得了”,那么,“現在哲學已經變為世俗的東西了,最確鑿的證明就是哲學意識本身,不但表面上,而且骨子里都卷入了斗爭的漩渦”,[11] ( P416 )哲學家不再是君臨一切,而成為改變現狀的現實斗爭的實際參與者和推動者。

其次,這種理論存在樣式失去了“至上性”而體現為“歷史性”的特征。理論的“至上性”來源于“真理在握”的話語權和優越感,但是,作為“實踐之知”,哲學自覺意識到以往哲學思維要求自己君臨天下的野心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實踐活動總是歷史性的,實踐活動向理論所提出的課題總是存在于具體的、現實的“場域”和“生態”之中,這就使得哲學的“發問”不可能是超越時空的抽象之問,而總是一種“歷史性”的“合乎時勢”的“發問”。正如??滤裕骸耙苍S最確定無疑的哲學問題是此時此刻的問題,以及在這個非常時刻我們是誰的問題”。這就決定了哲學不可能成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適用的普遍知識,而只能與具體實踐活動聯系在一起,成為一種在歷史性的實踐中發揮作用并隨著實踐活動的發展必然被超越的歷史性思想。

最后,這種理論存在樣式失去了“絕對性”而成為體現為“有限性”的特征。哲學理論的“絕對性”來源于它所認識對象的“永恒在場”性及把握真理的普遍性。但是,作為“實踐之知”,哲學不可能以“實踐總體”為對象,達到對處于歷史運動中的“實踐總體”一勞永逸的掌握從而獲得關于實踐的“總體性真理”。哲學猶如一個需要充實內容的“容器”,需要在對人們生存狀態的歷史性詮釋和理解中獲得其主題和內容,它只能在具體的實踐活動條件下,從歷史性視野出發,獲得某種時代性的真理,因此,哲學的立場必然是有限的。

這種具有“世俗性”、“歷史性”與“有限性”等特征的“理論”,如果從傳統哲學觀的眼光來看,根本沒有資格成為“哲學”。傳統哲學理論存在樣式所具有的那些特質,在這里都已不復存在。這就是我們在第一部分里所討論的為什么馬克思去世之后,人們圍繞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究竟是否包含哲學而激烈爭論的原因。然而,如果調整哲學觀念,那么,問題即可迎刃而解:以往那種理所當然的哲學形態并非唯一、終極的哲學存在樣式,哲學完全可以是“另外一種樣子”,馬克思創造了新的哲學理論存在樣式,把哲學從關于世界、關于“存在”的思辨理論轉換為“哲學的實踐”,這不是“哲學的終結”,而是哲學的轉向和新的可能性。

四、進一步的探討

閱讀馬克思的著作,我們看不到與康德、黑格爾等人的著作相似的話語方式和言說方式,看不到諸如“存在”、“本質”等范疇體系,看不到“認識論”、“本體論”、“倫理學”等領域區分,看不到以傳統的哲學術語和研究領域建構而成的哲學體系,人們看到的只是經濟分析、社會批判、歷史研究等話語。這一現象經常使人困惑:馬克思的哲學究竟存于何處?

為了消除這一困惑,人們最常用的方法是恢復傳統的哲學話語,結合馬克思著作中散見各處的某些論述或只言片語,來建構一整套系統化的“馬克思哲學原理”,從而使馬克思的哲學與康德、黑格爾的哲學一樣,呈現為一個對“本體論”、“認識論”、“歷史觀”、“方法論”等都有面面俱到系統闡釋的理論體系,仿佛不如此,就不能證明哲學在馬克思理論體系中的地位。幾十年來上百種各種各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編寫和出版即是這種觀念最好的注腳。

如果從我們上面考察所得出的基本觀點出發,就不難發現,上述這種觀念正是不了解馬克思在理論存在樣式上所實現的變革所造成的。馬克思改變了哲學的理論存在樣式,這必然表現在哲學的話語方式和言說方式上面。正如海德格爾等當代哲學家所洞察到的那樣,傳統形而上學是與“形而上學的語言”內在聯系在一起的,不克服形而上學的言說方式和話語方式,就不可能真正超越傳統形而上學。馬克思在改變以往哲學理論存在樣式的同時,也改變了哲學的言說方式和話語方式,并創造了一種新的哲學話語方式和言說方式。對此,馬克思有著充分的自覺,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說道:“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正像哲學家們把思維變成一種獨立的力量那樣,他們也一定要把語言變成某種獨立的特殊的王國。這就是哲學語言的秘密,在哲學語言里,思想通過詞的形式具有自己本身的內容。從思想世界降到現實世界的問題,變成了從語言降到生活中的問題”。[12]( P525 ) 馬克思把“哲學”變成“哲學實踐”,正是要讓哲學從“思想世界”回到“現實世界”并因而實現“從語言降到生活”的變化。因此,馬克思自覺地摒棄了用形而上學的話語方式和言說方式,用思辨哲學的概念來建構哲學體系,他所要做的是通過“意識形態批判”與“政治經濟學批判”來實現對人的歷史性的生存狀態的分析、描述和理解,來完成對舊世界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對新世界的“發現”?!耙庾R形態批判”與“政治經濟學批判”成為了馬克思哲學最主要的兩種話語方式和言說方式,通過前者,消解“虛假意識”的統治而導致的現實生活的抽象化,祛除抽象觀念對現實生活的遮蔽,推動對現實生活的變革;通過后者,揭示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邏輯的總體性統治所造成的“抽象對個人的統治”,從而尋求超越“個人對偶然性和關系的統治,以之代替關系和偶然性對個人的統治”[12]( P515 ) 的可能途徑。在馬克思看來,那種以純粹思辨概念的方式來建構哲學體系的言說方式和話語方式是與實踐活動的本性相違背的,因而必然要被摒棄。

因此,當人們試圖脫離馬克思特有的話語方式和言說方式、使用被馬克思稱為“思辨哲學”的語言來證明馬克思哲學的地位時,實際上正誤解和違背了馬克思哲學的精神。今天人們應該做的是繼承和發揚“意識形態批判”與“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話語方式,通過對我們時代人們的生存狀態與生存方式的自覺反省,來推動“反對現存秩序”的實踐活動。

在近年國內馬克思哲學研究中,另一個頗為熱鬧的話題是關于“哲學終結”:馬克思究竟是否有與海德格爾、后現代主義諸公一樣的“哲學終結論”?贊成者與否定者皆有之。贊同者認為,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確說過“消滅哲學”、“取消哲學”、“哲學應當受到譴責”,并宣稱“在思辨終止的地方,在現實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們實踐活動和實際發展過程的真正的實證科學開始的地方”,[9]( P73 ) “理論的對立本身的解決,只有通過實踐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實踐力量,才是可能的;……而哲學未能解決這個任務,正因為哲學把這僅僅看作理論的任務”。[13]( P127 ) 因此,在馬克思那里,“哲學終結”了,取代哲學的是“真正的實證科學”和超越哲學的現實實踐活動。反對者認為,馬克思只是終結了傳統哲學,而非終結了哲學本身,馬克思建立了一整套系統的關于社會歷史及其發展的哲學學說,用它取代了以往哲學思辨的、臆想的關于世界的圖景,因此馬克思并沒有終結哲學,而是建立了一種新的哲學形態。

按照上文討論所形成的基本立場,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哲學終結”論者還是其反對者,都沒有看到馬克思對哲學理論存在樣式方面所發生的重要變革。那些認為馬克思終結了哲學的人,沒有認識到馬克思所終結的只是以往哲學的那種特有的理論存在樣式并創造了新的理論存在樣式;那些認為馬克思建立了一整套哲學學說的觀點同樣沒有認識到,馬克思把哲學變成了“哲學實踐”,變成了干預、參與和改變現實生活的手段和環節。因此,馬克思哲學的深層旨趣并不是提供一種關于世界和歷史的普適性學說,而是提供一種歷史性的批判思想,以推動改變“現存狀態”的實踐活動。馬克思改變了哲學史上長期占據統治地位的對“哲學”的本質主義理解,使哲學成為一個“復數”,一個隨著現實生活和實踐活動特點的變化而表現出不同內容和形式的“不定性”的存在。那種把馬克思哲學理解為普適性學說的觀點實質上是把馬克思哲學當成了傳統哲學的一種替代品,因而缺乏對馬克思哲學在理論存在樣式上所實現變革的充分自覺。

[參考文獻]

[1] 梅林. 保衛馬克思[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 柯爾施. 馬克思主義和哲學[M] . 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6] 阿爾多塞. 哲學與政治 [M] .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7] 亞里斯多德. 形而上學 [M] . 吳壽彭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8] 哈貝馬斯. 后形而上學思想 [M] . 北京:譯林出版社,2001.

[9]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責任編輯:羅 蘋

馬克思畢業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 馬克思技術觀中蘊含著當今環境倫理應當確立的技術尺度。一是超越異化思維,塑造技術的自在尺度:異化思維的標簽使技術異化,展現技術的自在性才能克服技術異化;二是超越經濟人思維,塑造技術的人本尺度:技術是為人的,應當從生態關系而不是經濟關系來推動技術發展;三是超越抽象化思維,塑造技術的時空尺度:技術是一定社會中的歷史性存在,技術運用要順應時空演進規律。

〔關鍵詞〕 馬克思技術觀,環境倫理,技術,自在尺度,人本尺度,時空尺度

技術首先是人們在與自然打交道的過程中生發于頭腦中的科學方法與技藝理念,當把這些觀念中的技術與人的自然力和為人所用的自然力結合時,就產生了作為生產力要素的技術,技術的發展構成經濟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實體可見的作為生產力的技術與政治制度、行政體制、法律體系、社會意識等結合時又產生了作為上層建筑的技術。這就是馬克思技術觀念的三個層次??梢钥闯?,技術的形態以及技術形成發展的每個階段都離不開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技術的資本主義化逾越了技術的本性,給技術打上政治的烙印,這就是失度;技術與市場效益間缺失了人文關懷,給技術打上了純粹經濟的烙印,這就是失度;技術喪失了存在的時空,被剝奪了歷史性的存在,這就是失度。馬克思從自在尺度、人本尺度、時空尺度三個方面解決技術的失度問題。

一、超越異化思維:塑造技術的自在尺度

馬克思對于技術的理解告訴我們,技術是在實踐中自在的存在,而不是政治的或者意識形態的東西。如果給技術打上意識形態的標簽,就會出現技術異化。同樣,解決技術異化問題也不能依賴一種新的意識形態的生成。當技術“控制自然”的力量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結合在一起,由自在意識上升為意識形態時,馬克思展開了對“技術理性”的批判。首先,馬克思敏銳地看到當時社會狀況下,蘊含在每一種事物中的自己的相反力量。幾乎同時期的英國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給予了文學的描述,“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我們面前無所不有,我們面前一無所有”??梢?,當時社會的矛盾與沖突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心理感受與社會認知。技術異化以及異化引起的對人與自然的禁錮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來。機器被大規模運用于農業和工業,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但是勞動者的饑餓和勞累卻并未減少。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似乎同技術的不斷進步成反比例地減退。人們控制自然的能力增強了,每個人作為人的方面卻削弱了,自然的人化水平提高了,人的動物性卻發展起來。人們的生活世界成為技術殖民的世界,以機器的應用為前提的工廠生產“把一切水都變成臭氣沖天的污水”(馬克思語)。本來應該為人所掌控的技術反過來控制了人,降低了人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也貶抑了自然的存在價值,將自然納入其殖民范圍。資本的本性同時葬送著資本本身,資本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并形成了自己效率第一、經濟增長和物質主義的社會價值觀,意識形態化的技術服務于業已成形的價值體系,生態環境損毀的成本并不在資本的考量范圍。但是正如資本家與窮人都成為技術的奴隸一樣,被技術殖民的環境同樣既是窮人的自然也是資本家的自然。

技術進步本身是人類運用自然力的勝利,并且從總量上增加了人類的財富,但是它的資本主義應用卻讓人受制于自然力,讓勞動者變得貧窮,讓資本持有者變得只有金錢。技術成為人類的禁錮力量。馬克思技術觀揭示出了環境倫理的自在尺度。技術作為人們頭腦中的東西決定物質生產力的形態,它是自由存在于人們智力發展中的。技術的固化形式承載著一般社會知識,不斷改良的機器表明人類的智力在不斷轉化為現實的生產能力,表明人們的社會生活過程不斷地受到人們頭腦和意識控制并發生改變。反過來,自然的和社會的生產力也不斷地轉化為知識的形式,成為人從事實踐活動的直接手段;技術的自在尺度還因為它的發展直接或間接地決定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思維之間的關系,正如馬克思對“工藝學”(這是馬克思描繪技術的另一詞匯)的評價,他認為工藝學通過人對自然的行為方式,直接表現為人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并進而成為人們社會關系和思想意識的產生根源。

資本主義的技術觀正是忽視了技術的自在尺度,使技術具有異化的功能,從而發生人被技術統治的顛倒局面。后來哈貝馬斯也看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在現代社會,“技術統治”作為一種新的異化思維,割裂了社會生活中自我理解與交往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系,并且以技術的模式來取代社會生活領域中的人們之間的交往活動??萍祭硇猿蔀槔斫庖磺袉栴}的關鍵,科學技術的異化功能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直接侵襲了人類要求解放的欲望本身。但是,他把消除技術統治寄希望于去掉技術的異化,同樣是忽略了技術的自在尺度,不能反映出馬克思技術觀的環境倫理尺度。在這一點上,盧卡奇犯了同樣的錯誤,他把物化和技術異化的克服完全取決于無產階級自我意識的成熟。把自我意識當作“革命過程本身”,把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等同于革命的實踐。然而,脫離實踐純粹在頭腦的框架之中顯然是無法解決技術異化這個物質世界中發生的重大課題。只有把握好技術的自在尺度,超越異化思維局限才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

當今社會既不是馬克思時代階級對立的資本主義社會,也沒有達到“每個人全面自由發展的社會”,而是階層分化、利益分野的社會。技術進步不再是簡單的增長人的自然力,而是通過人們的感覺和認知,再加以分析判斷與反思,將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條件融合起來,新的更先進的文明形態的建立需要先進的政治意識引導下的技術條件。馬克思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意識統治下的技術條件,認為當時的任何技術進步都是人類發展的標尺和福音,但是對于資本主義異化思維控制下的技術運用又不能過分樂觀,因為最終將結出既不利于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又不利于自然持續運行的惡果。技術與能力的提高與人的生產力的提高是一體兩翼的關系,人的生產力的提高會促使物質生產日益變為對自然力的科學合理的支配。從這個意義上說,發展技術可以讓人的實踐活動“科學”地對待自然;同時,技術又只是經濟基礎層面的東西,技術的濫用或誤用又必須避免。盡管在馬克思時代,資本主義制度是最先進的,技術的運用擔負著創造豐富物質基礎的使命,但是,人類歷史的發展必定會將資本主義制度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會有更先進的制度和更革命的力量繼承以前積累的一切社會財富,包括科技進步的成果。也就是說,要使技術發展的目的性服從于先進的上層建筑。因此,處于進步的上層建筑管理之下的先進的技術運用是環境倫理的一個重要尺度。

二、超越經濟人思維:塑造技術的人本尺度

馬克思看到了科學技術通過創造經濟效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特別是那些可以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技術發明。作為一個社會科學家,當時每一門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中的每一次進步,即使還沒有被應用于生產實踐的過程,馬克思都會感到“衷心喜悅”(恩格斯語),那些改變人類發展進程和顯著提升工業化水平的發現或發明就更為他所重視。因為人們首先要有相當充分生存下去的物質保障,才能談論思想的解放和人性的自由。馬克思的高明之處更在于他發現了這樣一個真理,即技術產生與發展的全過程都是圍繞人,通過技術手段創造經濟效益只是人與技術關系中一個并非最本質的體現。馬克思認為,自然科學本身就是人本學的自然,它既通過工業生產與工業產品從實踐上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又通過物質和精神的力量推動人的解放。人們并沒有從人本學的角度理解技術,作為工業發展生成的人的對象性存在,技術表征著人的本質力量,它內在于人的心靈和頭腦。但是,人們往往只是從技術外在的與人的功用關系來理解它使用它,忽略了它對于人的本質的表征。至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技術的人本尺度,一是科學技術或者說技術通過人類全方位的實踐進入人類全面世界中;二是技術中介了的自然界才是屬人的自然界。技術是為人的,技術之為人是全面的。

資本主義的技術觀正是忽略了技術的人文方面,而單純地從外在有用性方面來理解技術,從經濟人的視角來觀照技術。一方面,只是把技術作為效益最大化的工具,忽視人的實際物質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技術的自我完善來解決技術異化甚至人的異化問題,從而不加限制地放大了市場的貪欲,使經濟與人的疏離感同向增長,并且技術的完善與人的解放也無法同步。物質變換斷裂的問題集中表現了這一點。由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逐利本性和壟斷特質,社會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違背了自然循環的本質和規律,產生了無法彌合的裂縫,不僅造成當地自然物和自然產品的過度使用,而且由于商業的發展和世界歷史的展開影響到更遠的其他國家和地區。此處的“裂縫”就是指資本主義工農業生產中物質變換的一種“斷裂”現象。正是資本主義的大工業和按工業方式經營的資本主義大農業都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才帶來了如此嚴重的物質變換“斷裂”,農業對土地自然力的破壞表現更直接,工業則更大面積地濫用和破壞勞動力,蹂躪著人類的自然力。資本主義生產中技術的發展過程,就是土地和工人被破壞的過程,而此二者是創造一切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主體。這種破壞還相互促進,工業化的農業產業制度讓勞力和地力雙重衰竭,后者讓工業發展缺乏動力。技術臣服于資本直接表現為生產對價格的無上依賴,而與人和環境的真實需求的不斷疏離。馬克思舉例加以說明:在資本主義前提下,農業被市場規律所控制,人們不是按照土地休養生息的規律來安排農業生產計劃,而是根據市場農產品價格的高低來決定生產計劃。這顯然有悖于農業永續供應人類生存發展的本質需要。正是在資本“經濟人”思維方式的支配下,技術不是服務于人的真正的、普遍的、自然的需要,而是一味地去追求交換價值,即利潤,這必然導致人的異化,自然的異化,必然導致人與自然物質變換的“斷裂”。首先,大工業的發展,產業工人的大量需求形成了設施相對完善的大城市,農村人口流失嚴重,土地荒蕪,肥力喪失;其次,農業也促成著同樣的“斷裂”,工業化的農業生產在實現短期高效農業同時,也破壞著農業持續發展的地力根基。城鄉對立加劇,永恒的自然條件被破壞。在工業化以后,“土地分配不再基于家庭的需求量,而是基于機器作用于土地的能力。人與土地的關系發生了深刻變化,以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如今他成為自然的剝奪者”?!? 〕 (P33 )因此,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不斷擴張和追逐利潤最大化的本性必然割斷了社會與自然之間自然的新陳代謝,從而阻滯了自然資源的再生產。人和自然之間無法進行持續的物質變換,人的存在與發展就失去了基本條件,技術也失去了可以依托的平臺,人-技術-自然的整體性被解構。

馬克思的技術觀揭示出由于技術發展通過勞動而不斷深化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其本質上應當是生態關系,而不是經濟關系。只有把握技術的人本尺度,超越經濟人思維,才能彌合“斷裂”,將人—技術—自然置于一個整體主義構架中,實現自然的人性化的發展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三、超越抽象化思維:塑造技術的時空尺度

技術不是憑空存在的,它必然存在于一定的時空之中,并且與人和自然的存在具有時空同構性。技術是一定社會中的歷史性存在,這就是技術的時空尺度。首先,歷史不斷向前發展的進程是不可逆轉的,也只有在技術進步條件下生產力不斷發展,社會產品日益豐富的過程中,人和自然才能得到日漸深入的救贖,因為“當人們還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質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證的時候,人們就根本不能獲得解放?!?〔2 〕 (P367 )正是從這一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出發,馬克思肯定了技術的解放力量;其次,技術是變革社會關系的重要動因,并且這種變革要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通過實踐的革命手段才能實現。確實,技術的關鍵性發展能夠催生新的社會關系,人類運用工具的分類甚至可以劃分人類歷史的進程。而每一次根本的社會變革過程,都是一次人與自然的解放。從這個意義出發,馬克思肯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革命性力量。因為正是從資本主義社會開始,自然科學被直接用來服務于各種生產過程,具體地表現為風、水、蒸汽、電等自然力廣泛地運用于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中,自然力表現為勞動的社會因素。相比較以前落后的人類發展階段,資本主義社會更大程度上挖掘出技術的解放力量,為人與自然獲得全面自由積蓄力量;另外,技術的時空尺度還體現在更加具體的方面。在馬克思看來,新陳代謝發生的前提是集約化的大規模生產與勞動,因為可以產生大量的生產和生活廢棄物,這是循環利用的前提條件。不僅集約化的基礎是技術進步,而且要想變廢為寶,將廢物再利用更要依賴先進的技術發明,技術進步通過機械方式和化學過程促成了新陳代謝。確實,生產發展是不可避免的,而只有同步推進技術的發展與運用,才使得大規模集約化的生產成為可能,這不僅為提高效率,節約自然投入成本提供了前提,而且為廢物的回收利用,從而形成生產流程反饋環做了準備。

但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總體上存在著將技術抽象理解,忽略技術時空尺度的問題,這也就是它注定要被超越的原因之一。資本為國家意識所控制以及追逐經濟利益最大化的本性,使得過多利用人力來加速環境元素的產生、發展到成熟,不論這個過程中人類運用了多么高明的科技與智慧(事實上確實有很多科技發明得到運用),都因為違反了環境的自然運行規律而給自然生產力的持久發展帶來負擔,甚至是永久的損壞。過度種植與養殖、人為改變生物物種的種群數量和生存領域,過量開采和使用煤炭、石油等礦產資源,都與自然發展的時間節奏不一致。資本主義工業化進程初期,由于違背了技術的時間尺度伴隨著生態惡化、資源能源浪費與人們生存環境惡劣等一系列自然的懲罰性表現。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技術空間尺度的悖離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讓人與自然生態不斷疏離,人與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的分離,與天然潔凈的空氣、水的分離,與可以用來休閑審美的自然環境的分離等。二是讓人們的居住空間日益喪失人的本質,隨著資本對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的壟斷與掌控,一無所有的工人和喪失土地的農民對生存空間的需求中,人的方面不斷降低,陰暗狹窄潮濕和沒有衛生保障成為他們的居住狀態。三是讓未來空間與當下生存出現斷裂。資本主義生產對可持續關注的完全喪失是不可容忍的,因為這將最終使人類的生存失去動力。顯然,如果對待自然采取急功近利的倫理態度,不只是對土地、水等生態資源,就是在使用礦產等自然產品時,過分夸大技術的空間運用,其后果都是自然與人的整體不可持續。

馬克思技術觀揭示出技術使用的倫理標準,即時空尺度。首先,技術運用要體現并符合時間運行規律?!皶r間因素在人與共同世界的交往中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生物過程有另外一個、通常是緩慢得多的、作為技術過程的時間尺度?!?〔4 〕 (P118 )其次,技術運用還要體現空間尺度。主要表現為與自然整體價值相協調。要認識到自然的整體價值,并以此為標準來規范技術的空間運用,即人類應在多大范圍內向自然索取,以及在怎樣的一些有差別的倫理層面上體現人對自然的倫理關照等。必須認識到,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技術,其實質并不是否定技術本身,而是在批判脫離時空存在的技術以及技術運用,環境倫理必須有技術時空尺度的考量。

四、結束語

“環境倫理學的任務是為人類干預自然制定出一些可欲的和可負責的尺度標準”, 〔3 〕 (P4 )分析馬克思的技術觀可以提煉出這樣的技術尺度。馬克思認為技術發展水平可以用來表征一個社會的發展階段,事實上他也從這個角度進行了人類社會的階段性劃分,但是他絕對不是把技術發展看作是推動社會變革的獨立或決定因素。但是,當馬克思把技術作為社會發展指標之一時,就將它納入了他的全部理論包括倫理思想的視野之中,并且通過對資本主義條件下技術直觀本性的解析,將技術要求與環境要求的倫理矛盾呈現出來:攫取與自在,分解與完整,犧牲與保全。馬克思技術觀展現出的自在尺度,人本尺度和時空尺度為解決技術與環境的矛盾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方案。

參考文獻:

〔1〕Robin Attfield.Social history,religion,and technology〔J〕.Enviromental Ethics,Vol,31.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瑞士〕司徒博.環境與發展——一種社會倫理學的考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 蘇玉娟

馬克思畢業論文范文第4篇

馬克思的經濟哲學是以經濟增長與人的發展之間的辯證互動為主題的?;谶@種互動關系,馬克思將人本目標不僅看做是一個終極目標,而且落實為一個當下目標,即通過創造二者的良性互動來實現人的自由和解放。我們必須反對將馬克思的終極關懷無限期懸置,而在現實中違背這一原則的理論與實踐,必須將終極關懷的價值目標落實為現實關懷,在現實中具體探討實現終極關懷的途徑,從而實現一種“全程”關懷。

[關鍵詞]終極關懷;馬克思;經濟哲學

劉仁營(1977—),男,江西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裘白蓮(1981—),女,華東交通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翻譯哲學。(江西南昌330022)

本文為江西省2008年十一五規劃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克思的經濟哲學與科學發展觀”(項目編號:08ZX14)重要成果。

一、馬克思經濟哲學的基本問題

馬克思經濟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經濟增長與人的發展之間的辯證互動問題。在馬克思看來,經濟增長、生產力的發展,從根本上講,有利于人的自由和發展的進步,但從現實的層面看,可能導致人的異化和發展的倒退。在階級社會里,生產力的發展,“要靠犧牲多數的個人,甚至靠犧牲這個階級”。也就是說,經濟效率、生產力的發展,與社會關系、人的自由和能力的發展之間,可能是一種正向的促進關系,也可能是一種反向的阻礙關系。這樣就存在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一種具體的“阻礙”關系如何轉化為一種根本的“促進”關系呢?人們應該通過創造“阻礙”關系促進生產力發展,而在最終突然質變的基礎上實現一種歷時態“促進”關系呢?還是應該通過逐步化解“阻礙”關系,而在一種良性互動的基礎上實現相對地“同時、同步”發展?這實際上涉及如何處理對人類的局部關懷與整體關懷、當下關懷與終極關懷之間關系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人們通常認為有兩種針鋒相對的立場:一種是“改良”說,一種是“革命”說。顯然,對這個問題的任何絕對化的結論都是不合時宜的。

筆者認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必須立足于馬克思經濟哲學的基本原則,堅持共時態的矛盾辯證法與歷時態的社會進化論,并在現實實踐中與時俱進地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找到具體答案。整體來看,對人的關懷是馬克思經濟哲學的核心內容,它既包括對人的終極關懷,也包括對人的當下關懷;既包括對人的發展狀況的直接關懷,又包括對人的生存方式的本質關懷;既是具體的、目前的、局部的關懷,又是全面的、長遠的、徹底的關懷。因此,我們既不能片面地強調終極關懷,將終極關懷無限期地懸置起來,而在當下做違背人本目標的事情;也不能拋棄對人的終極關懷,只顧[前的短暫利益,安于點滴改良,對人的發展采取盲目的機會主義的態度;而應該在實踐中具體探討化解“阻礙”關系的機制和途徑。終極關懷理應是具體的、現實的終極關懷,而不是抽象的、神秘主義的終極關懷。

二、對人的終極關懷:馬克思經濟哲學的理論宗旨

將對人的當下關懷引向對人的終極關懷,是馬克思關于人的問題的基本立場,是馬克思區別于形形色色的改良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的根本特征?,F實主義的立場使馬克思總是從對人的當下關懷出發分析問題,但馬克思的[光卻并沒有僅僅停留在當下,為當下而當下,而是將對人的當下關懷看作人的整體解放過程的一個環節,從當下關懷中感受和發現人的發展趨勢和可能性,并將這種現實趨勢和可能性與人的最終解放聯系起來,從而將對人的當下關懷引向對人的終極關懷。馬克思既立足對人的當下關懷,又超越對人的當下關懷,走向對人的終極關懷。

在馬克思關于人的解放理論的各種文本中,我們幾乎到處可以看到這種分析問題的基本思路。例如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馬克思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和世界市場背景下,人的全面的生產能力的訓練、世界性的全面的交往關系的形成,以及在全面的生產實踐和交往實踐中形成的全面的知識,這些資本主義條件下的人的生存特征和生存方式,發現了一個由自由和全面發展的人聯合組成的社會到來的可能性;馬克思從資本主義必要勞動時間的不斷減少,而剩余勞動時間不斷增加的事實中發現,單純地從自由時間這個人的解放的必要條件來看,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實現程度取決于勞動時間的長短,因為勞動時間與自由時間呈此消彼長的關系,勞動時間越短而自由時間越多,人的自由程度就越大,人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的步伐就越快;馬克思從對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的考察中發現,隨著勞資之間和資本家之間的競爭的加劇,生產資料越來越從勞動者手中轉到資本家手中,越來越從多數資本家手中轉移到少數資本家手中,資本占有的集中程度越來越高,從而以個體勞動為基礎的小生產的占有方式和管理方式便在整個社會化了的生產力中難以發揮作用,于是生產的社會化同生產資料和勞動成果占有的個體化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最終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爆發,勞動者重新占有勞動資料和勞動成果,重建以個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前提的個人所有制;馬克思還從資本主義企業股份制和簿記制度的發展中發現,隨著個體生產的計劃性和組織性的逐漸加強,一種以整體理性為基礎、個體理性為動力的生產組織方式的萌芽正在資本主義范圍內自發生成,這種萌芽的發展壯大將為整個人類生產從無政府主義的盲目狀態中走出來提供可能,為人對自己的生產能力和交往能力的自覺調節提供現實條件,等等。這些都是馬克思自覺地將對人的當下關懷引向終極關懷的例證。

然而,在馬克思去世后成立的第二國際的一些理論家例如伯恩斯坦那里,馬克思對人的終極關懷的維度遭到了粗暴的批判和拋棄,只剩下了對人的當下關懷維度。我們今天重溫這段理論史,對于正確理解馬克思的理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伯恩斯坦指出,“何謂最終目的?我認為運動即過程的連續就是一切,反之,預先詳細地決定了最終目的,無論怎樣的目的,對于運動都是不重要的。在關于運動發展的先見的理論中認為在原則上決定了運動的方向和性質的,正如一般的預先決定了的目的那樣,是必然常常陷入空想論的境地,并且到了某一時期,恐怕可能妨害運動的真的理論和實際的進步?!盵1](P150)

按照伯恩斯坦的理解,馬克思的理論存在一個邏輯論證上的循環:馬克思理論的基本命題和公式是馬克思的著作所要論證的結果或結論,但馬克思在論證這些結果或結論的過程中,又將這些結果和結論當作論證的前提。因此,在伯恩斯坦看來,馬克思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論證是不成功的,他的理論并沒有最終成為一種科學,而是被他所接受的空想論的教義所困惑。馬克思從空想論那里繼承來的人的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不可靠的。我們的現實行動不能以空想論指出的最終目的為指導,而應該從無產者的現實利益要求出發?!安还芴幱谌魏伟l展階段上,不足以滿足勞動者當前的利益的理論或主義的宣布,總是應該放棄的?!盵1](P159)所以,對人的任何終極關懷都是微不足道的,運動就是一切。

針對伯恩斯坦公然拋棄終極目標的做法,盧森堡和普列漢諾夫等人提出了針鋒相對的觀點。盧森堡認為最終目的是最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如果無產階級政黨只滿足于日常改良工作,不堅持社會主義最終目的,就和資產階級政黨沒有什么兩樣。針對“最終目的算不了什么,運動就是一切”的公式,她指出,“如果運動不和最終目的聯系起來,運動作為目的的本身是算不了什么的,對我們來說,最終目的才是一切?!盵2](P25)

客觀地講,伯恩斯坦提出“運動就是一切”,是要人們從對人的解放的空想中走出來,立足人現實,面向人現實,采取有利于人的發展的現實的策略。伯恩斯坦反對對人的解放的空想主義和教條主義,主張關注現實的人的發展問題。就伯恩斯坦強調對人的當下關懷這點來看,他堅持了馬克思的理論,是很有現實意義的。但他為了強調對人的當下關懷而完全拋棄對人的解放的終極關懷,則是對馬克思理論的背離。他認為馬克思的理論是“二元論”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在馬克思的理論中,對人的終極關懷是立足于對人的當下關懷的,而對人的當下關懷又蘊含著超越當下而追求進步的終極關懷維度。我們上面提到的《資本論》及其手稿中關于從現實關懷到終極關懷的分析思路,伯恩斯坦并沒有真正領會其現實意義,他僅僅提到了《共產黨宣言》中被現實證明是不科學的結論。所以,他實質上是抓住了馬克思理論的一些過時的具體結論大做文章,而沒有從馬克思理論的本質層面上來分析問題。

而盧森堡的觀點則正好相反,她強調了馬克思對人的終極關懷的方面,這是其合理之處。她堅持馬克思的真理而不隨波逐流的態度也是十分令人欽佩的。但她因為當時革命重點的需要,還沒有來得及強調對人的當下關懷,這不能成為我們批評她的理由。盡管筆者在這里僅僅是將這種說法推到極端,但這決不是單純的邏輯推論。因為這種只追求抽象的終極關懷,而忽視現實的人道目標的行為,的確在后來的蘇聯哲學那里達到了頂峰。如果說伯恩斯坦忘記了終極目標和終極關懷,那么斯大林的哲學就是忽視了現實目標和當下關懷。而馬克思本人的觀點,是兩者之間的具體的、現實的、歷史的統一。

三、對人的當下關懷:馬克思經濟哲學的理論基石

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是馬克思所有理論的根本宗旨。這一宗旨應該是由許許多多具體的歷史的目標構成的,而不是一個“一錘子買賣”式的神秘主義的結果。馬克思對人的當下關懷,是從人本價值和客觀必然性兩個維度展開的:一方面從現實人道的角度批判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另一方面又從對人的當下關懷中尋找人的自由解放的客觀依據,而不是將一個抽象目標強加給現實。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對人的生存的異化狀態進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對人的存在三種基本狀態作了集中論述;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直接以大量的現實資料和較長的篇幅來闡述勞動者,包括工人、農民、婦女、兒童的生存狀況,對資本主義經濟生產所造成的勞動者喪失生產資料過程的被迫性、出賣勞動力過程的表面的自由平等、進入工廠之后的被壓迫和剝削以及對他們走出生產過程后的一貧如洗,進行了深刻而具體的揭露;而在馬克思晚年的人類學筆記中,則以更多的精力和興趣來關注俄國和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和解放道路,等等。這些都是馬克思對人的發展過程的直接關注的文本依據。立足于人的生產勞動這個存在方式,從具體的現實的角度關注人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是馬克思經濟哲學的深刻之處。那種認為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是“人學空場”的觀點,其實是將唯物史觀的誤解形態——生產力實體論當作了其合理形態,才得出的錯誤結論。

必須指出的是,馬克思對人的關注并沒有停留于對人的存在狀態的現象層面的描述,他還抓住了從根本上制約著人的存在方式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這一“命根子”,從關注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的發展的角度,從生產勞動的發展的角度,關注人的發展趨勢。因此,馬克思對人的關注并沒有囿于人本身,他從人與生產勞動的相互作用的角度來闡釋人的發展,從而為人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現實性的具體的分析框架。例如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依次考察了人的生產關系的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國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級的所有制以及資本主義所有制幾種形式,并考察了生產方式從封建行會到工場手工業,再到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過程;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將社會經濟形態劃分為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幾種形式;而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則把人的占有方式區分為“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和“共同占有基礎上的個人所有制”三個階段,并具體考察了以資本雇傭勞動為組織方式的資本主義占有方式的具體過程。乍一看,馬克思的這些理論并不是在關注人的生存和發展,而實際上,這正是對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最具有現實性和深刻性的關注。因為在馬克思看來,人在其現實性上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人的社會關系。因此,馬克思對人的關注不僅是現象層面的直接的關注,而且是本質層面的根本的關注。馬克思對人的關注的現實態度和唯物主義立場,使得馬克思擺脫了抽象人性論的膚淺,從而與那些批判馬克思理論是“人學空場”的抽象人道主義劃清了界限。

立足現實,關懷蕓蕓眾生。在《共產黨宣言》發表至今的160多年里,發生了許多馬克思所無法預測的事情,這些事情讓整個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人類在進步,世界在進步,但馬克思當年所批判的根本問題卻依然存在:一方面,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向生產力轉化的周期越來越短,生產力的發展速度甚至超越了自然環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另一方面,世界財富的分配更加不合理,發達國家的少數世界富豪壟斷和占用了世界大部分資源,而有超過14億的人口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

令人欣慰的是,社會主義中國通過改革開放,保持了很長時間的經濟發展的快速勢頭,已經基本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并正在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方向努力。但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最近幾年,中國經濟也表現出一些不健康的現象:國有企業產權改革過程中,大量國有資產的流失;教育、醫療、住房體制改革過程中,許多人上不起學、醫不起病、住不起房;制度和體制改革又直接帶來了分配方面的問題,社會分配差距越來越大,基尼系數已經超過國際警戒線。針對這些新的情況,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及時地調整了原來的政策,為中國經濟向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提供了及時的指導。但有某些經濟學家,受西方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禁錮,仍然堅持和宣揚生產至上論、效率至上論的發展路線。因而,從根源上批評拜物教式的經濟價值觀,是目前意識形態領域十分緊要的事情。

四、終極關懷結合當下關懷:馬克思經濟哲學的實現途徑

在馬克思的邏輯中,對人的終極關懷與當下關懷是內在地結合在一起的。對人的當下關懷是通往終極關懷的必由之路;而對人的終極關懷是統領當下關懷的思想靈魂。如果說對人的當下關懷實現的是人的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個“量變”,那么對人的終極關懷,即人的徹底的完全自由和解放就是人的發展道路上的“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前提條件,量變只有朝向質變的方向發展,并超過“關節線”,才能達到質變。這里所謂的量變的主體實質上是人類的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內在矛盾,即生產的發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相互作用。只有保證社會生產與人的發展之間的和諧與平衡,我們才能保證社會生產勞動在發展的根本方向上是朝向人的發展的終極目標的。因此,這里所講的為質變準備條件的“量變”,不是任意的量變。一方面要求這種量變在根本方向上不背離根本目標,因為實現根本目標的過程如果向相反的方向發展,無論如何是無法想象它能最終有利于根本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這種量變必須是“結構內的和諧量變”,因為如果這種量變的單方面發展影響了其他要素的發展,使得其他要素向背離最終目標的方向倒退,那么這不僅無益于最終目標的實現,甚至可能導致對最終目標的破壞和背離。因此,質變的實現要求量變朝向合理的方向發展,對人的終極關懷必須具體落實為一個個符合人的發展要求的當下關懷。沒有這樣一些具體的現實的環節和過程,人的徹底的自由和全面發展就只能淪落為抽象的烏托邦。

如果說對人的終極關懷需要當下關懷來實現,那么當下關懷的具體展開又需要終極關懷這個靈魂來統領。對人類的最終命運的立場不同,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所有理論和所有行為的方向朝向哪里。馬克思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者,而且是一個偉大的人本主義者?,F實主義與人本主義在他那里是內在地結合在一起的整體。馬克思的深沉的人文關懷理念,在他年輕的時候就已經確立了。他在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寫道:“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盵3](P7)他決心學習那些高尚、偉大的人物,“選擇了最能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3](P7)。

馬克思創立和踐行了自己的辯證的經濟哲學,而當代中國共產黨立足現實、與時俱進,繼承并發展了馬克思的經濟哲學。她不僅繼承了馬克思經濟哲學的價值主旨和精神實質,而且具體探討了將終極關懷與當下關懷結合起來的方法論原則和具體途徑??茖W發展觀不僅追求經濟進步與人的發展之間的“歷時態”意義上的統一,而且追求二者之間的具體的、內在的、“共時態”意義上的統一,從而繼承了馬克思經濟哲學的現實主義精神??茖W發展觀主張,“堅持以人為本,就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既著[于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又著[于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去?!笨茖W發展觀反對將對人的終極關懷當作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懸置起來,要求將人的發展的終極目標具體化、操作化、現實化,把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看作一個實現的“全過程”,并在當前的發展過程中具體實現這一目標。這樣,對人的終極關懷就不是空洞的抽象的信念,而是具體的可以身體力行和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

科學發展觀繼承了馬克思經濟哲學的辯證思維,創造性地探討了實現終極關懷與當下關懷相結合的途徑問題,提出了系統的“統籌兼顧”思想。這種思想體現在人的發展與經濟建設、人的發展與社會關系、人的發展與自然環境、人的發展與核心價值觀等各個方面。其中將“以人為本”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辯證結合是其最核心內容??茖W發展觀認為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互動的無止境的歷史過程。經濟社會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前提和條件,沒有經濟社會的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就沒有了基礎和保障。而人的全面發展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離開了人的全面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就失去了目標和動力。人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

因此,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經濟哲學的基本原則,尤其是其當代形態——科學發展觀,將對人的終極關懷和當下關懷歷史地、辯證地結合起來,通過對人的當下關懷來實現終極關懷,通過對人的終極關懷來統領當下關懷,從而將“終極”關懷的思維轉化為一種“全程”關懷的思維,才能走出歷史唯心主義和經驗主義的二律背反,走向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理想社會。

[參考文獻]

[1]第二國際[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7.

[2]劉佩弦等.第二國際若干人物的思想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責任編輯:龔劍飛】

馬克思畢業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馬克思實踐哲學不同于“解釋世界”的西方傳統形而上學與經院哲學,它是以“改變世界”為己任的“實踐形態”的哲學體系。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創建路徑是:由經濟學轉升到哲學。即:由經濟學范疇“勞動”上升為哲學概念“對象性”和“實踐”。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一哲學手稿》《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全面界定了他的實踐哲學各范疇,尤其是“主體”、“客體”概念的本質含義,并對其相互關系進行了深刻的闡述,從而形成了實踐唯物論、實踐認識論、實踐價值論、實踐主客體辯證法、實踐唯物史觀合一的實踐哲學體系,標志著馬克思實踐哲學創建的完成。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創建在哲學史上有著重大的意義。把握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創建路徑及其整個體系架構,對于我們今天,返本開新、構建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等,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實踐哲學;創建路徑;體系架構;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李世忠,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馬克思實踐哲學以“改造世界”為己任,立足于現實生活,致力于世俗世界的改造,這決定了它不同于旨在“解釋世界”的西方傳統哲學。

馬克思開創的是實踐哲學,不再單純解釋自然、人或社會各自是什么,而是以主體人與客體的自然、社會的交互作用的“活動”為其哲學的考察點和奠基點。馬克思實踐哲學定位于主體客體化、客體主體化,因而它是否定性、批判性、革命性的,是行動中的哲學。

馬克思實踐哲學是以什么路徑創建的呢?

在1859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回憶說:“1842年——1843年間,我作為《萊茵報》的編輯,第一次遇到要對所謂物質利益發表意見的難事,萊茵省總督馮·沙培爾先生就摩塞爾農民狀況同《萊茵報》展開的官方論戰,最后關于自由貿易和保護官稅的辯論,是促使我去研究經濟問題的最終動因?!卑凑蘸诟駹枃?、法等都是普遍理性的體現,可現實物質生活卻并非如此?!盀榱私鉀Q使我苦惱的疑問,我寫的第一部著作是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性的分析?!瘪R克思正是從物質利益這種經濟關系人手進入了對黑格爾法哲學的分析性批判,這種批判使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的創建成為可能;但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并沒有使馬克思轉入真正意義上的實踐哲學,使馬克思真正轉入實踐哲學的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正如《手稿》的題目:經濟學——哲學,即由經濟學轉到哲學,正是這種轉向使馬克思開辟了實踐哲學的路徑,《手稿》成為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誕生地。

哲學史上,黑格爾哲學致力于解決實體與主體、存在與精神抽象對立的二元論,絕對精神的對象化、外化或異化產生出實體存在,以求存在與精神、主體與客體的統一,這是黑格爾的功績。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主客體統一的思想,借用并區別了黑格爾的對象化、外化、異化、對象性等重要概念,闡述了他的實踐哲學?!妒指濉芳任×撕诟駹柊褎趧涌醋魅说谋举|的合理思想,又揚棄了他對“勞動”的唯心主義認識;既吸取了費爾巴哈把人看作異化主體的合理思想,又揚棄了他對人的直觀理解;既吸取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論中勞動創造價值的合理思想,又揚棄了其對勞動和勞動者割裂的錯誤,進而把勞動和異化結合起來,形成了異化勞動這一概念。異化是哲學概念,勞動是政治經濟學范疇。在對異化勞動的考察中,馬克思在區分對象化、外化、異化的同時,把人的本質歸結為勞動,而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外化就是生產勞動,即實踐的最基本形式。

《手稿》首先分析了資本主義的工資、資本的利潤、地租,而這些分析始終貫穿著“勞動”這一核心概念。國民經濟學指出勞動創造價值,但實際生活中卻是越勞動,越將自己作為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反而自己越貧困,“勞動者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生產的能力和規模越大,他就越貧窮”。馬克思從這個“現有的經濟事實出發”,闡明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不是對象化的確證,對象化變為異化,這就從經濟學的批判分析轉入了哲學領域的探討。

通過對異化勞動的深刻分析,馬克思把對象化、異化的主體、客體進行了全新的理解和規定,通過這種規定,馬克思把對象化活動改造為自己的“實踐”概念,奠定了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基礎。

凡對象化、異化都一定有其主體和客體。對象化、異化都有主體的活動指向外在的客體使客體發生改變的含義。然而,不同的哲學家對主體、客體卻有不同的理解。黑格爾的主體是唯一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絕對精神,客體是消極的被動的物質存在;費爾巴哈的主體是作為自然存在物的人,客體是宗教(上帝)。費爾巴哈的進步在于把主體還原為自然的人,這是唯物主義的一個勝利。馬克思揚棄了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主、客體思想,對對象化活動的主體在《手稿》中理解為具有自由的自覺的活動(勞動)本質的人,在《提綱》中進一步深化了對作為對象化主體的人的界定,這一界定是對主體的本質規定?!短峋V》第6、7、10小節批判了費爾巴哈對人的理解的主觀性、抽象性,費爾巴哈“撇開歷史的進程,把宗教感情固定為獨立的東西,并假定有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的個體”。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痹谶@里,馬克思闡明了對象化活動的主體的真正本質,即實踐主體的本質內涵。

在《手稿》和《提綱》中,馬克思也揭示了對象化活動的客體的本質含義。黑格爾認為:自然(客體)是由絕對精神創造的,是絕對精神的外在化。因此,它帶有它的創造主的神秘印跡。費爾巴哈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在自然觀上堅持了唯物主義,但他作為一個人本主義者,只把自然當作人類感覺、直觀的對象,而不是當作人類物質生產活動的對象?!八麤]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來就已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痹凇妒指濉分旭R克思指出,處在原始狀態下的自然界是不符合人的目的,只是在把自然界加以改造過之后,它才變為人的存在物。所以,自然界對人說來并不像動物那樣直接存在著,而是按照它被人們改造過的那種狀態存在著。他說:“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為與人分離的自然界,對人說來也是無?!瘪R克思還通過考察工業發展的歷史,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經過勞動和工業改造過的自然界,并不是單純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人類活動的結果?!霸谌祟悮v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產生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類學的自然界?!敝挥羞@種人化自然界才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現實客體。對客體的深刻的、關鍵性的闡明是在《提綱》中:“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

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M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象性的活動?!边@里有兩層含義:其一是說,人的活動是感性的人的活動、是“對象性的活動”,并要把客體“從實踐的主體方面來理解”。所謂客體,是實踐主體進行對象性活動的客體。其二是說,客體不是脫離主體而存在,客體是由主體的對象化活動而賦予的,客體從屬于主體,沒有主體便沒有客體?!短峋V》第三節說“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人的對象性活動(即“理解為革命的實踐”)的客體是“環境”和“自我”。主體的對象性活動所指向、所改變的是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自身。主體既改造了大自然,又同時改造了社會和人自身。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

1.對象化活動是馬克思實踐哲學得以創立的第一個邏輯起點,也是打開和理解馬克思實踐哲學的一把鑰匙,而這一邏輯起點,首先是在《手稿》中剖析并展開的?!妒指濉肥邱R克思“實踐”范疇的萌生地,由它直接通向了《提綱》,從《手稿》到《提綱》一直貫穿著對象化活動這個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入門概念。對象化一對象性活動轉升為實踐的邏輯思路,誕生了馬克思實踐哲學?!皩ο蠡笔邱R克思實踐哲學生成的關鍵詞,也是理解和解讀馬克思實踐哲學內在結構的鑰匙?!短峋V》把《手稿》中的對象化活動、異化勞動“理解為革命的實踐”,并對實踐的主、客體作了不同于一切舊唯物主義的全新的理解和規定,從而宣告了馬克思實踐哲學,包括:實踐唯物史觀、實踐認識論、實踐辯證法、實踐唯物論、實踐價值論的誕生,標志著馬克思實踐哲學體系架構創建的完成。

2.《提綱》對馬克思實踐哲學的主體、客體以及兩者關系作了全面的、綱領性的、本質上的規定,是整個馬克思實踐哲學體系的核心內容?!短峋V》是整個馬克思實踐哲學體系的寫作大綱。

3.實踐的主體是社會性的人,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從事物質生產的人,這就宣告了英雄史觀、精英史觀、宗教創世觀等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觀的破產。馬克思《手稿》認為:整個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在1845年的《神圣家族》中,馬克思譏諷堅持英雄史觀的青年黑格爾派鮑威爾等人是“神圣家族”,指出:歷史“并沒有在任何戰斗中作戰!創造這一切、擁有這一切并為這一切而斗爭的,不是歷史,而正是人,現實的、活生生的人”。恩格斯也在《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講到:“對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費爾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須由關于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來代替。這個超出費爾巴哈而進一步發展費爾巴哈觀點的工作,是由馬克思于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開始的?!本o隨《神圣家族》之后的《提綱》指出:“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瘪R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就是建立在社會性的人的物質生產的實踐基礎上,是實踐的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從屬于馬克思的“實踐的唯物主義”。

4.馬克思對實踐主、客體的本質規定,同時宣告了馬克思實踐認識論的誕生。馬克思把認識論納入“實踐”視野,實踐主體就是認識主體、實踐客體是感性客體、是屬于主體的客體。這種主、客體規定,徹底終結了近代哲學由于認識不到主、客體相互關系(即對象性關系)而導致的唯理論和經驗論的相互駁難,也徹底駁倒了不可知論和懷疑論。社會性的個人獲得的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可在社會實踐中得到檢驗和修正。只有作為實踐的社會性的人才能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馬克思在《手稿》中認為“我的普遍意識也不過是以現實共同體、社會存在物為生動形式的那個東西的理論形式”。認識的客體就是實踐客體,客體是人化自然,具有屬人性,是“從主體方面來理解”的客體,這就說明客體能夠被主體所反映,馬克思實踐哲學是能動的反映論、是可知論。

5.馬克思實踐哲學對主客體關系的闡明,就是馬克思的實踐主客體辯證法?!叭藙撛飙h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睂嵺`主體的對象化活動能動地作用于客體,客體又反作用于主體,是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是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它們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既對立又統一,一則形成了矛盾關系,二則形成了主、客體的矛盾運動。矛盾關系是馬克思實踐辯證法的核心,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是實踐主客體辯證法;主客體的對立統一,不僅形成了主、客體自身的變化發展,而且也形成了主、客體雙方統一的基礎——實踐的運動發展:首先是人類的基本實踐——物質生產實踐的發展;其次是變革社會關系的實踐的運動發展。正是這種運動發展說明了馬克思實踐辯證法既是主客體矛盾辯證法,又是“過程辯證法”,而非理論形態的以“三大規律”為內容的自然辯證法或客觀辯證法。

6.馬克思實踐哲學既非直觀的唯物主義,更非唯心主義,即:“非心非物”,不是唯一的“心”,亦非唯一的“物”;馬克思實踐哲學又是“亦心亦物”,不是只見“人”,也不是只見“物”,而是“心”與“物”的辯證統一,是“心”與“物”的“平起平坐”,是以人為本的勞動人道主義,是“實踐的唯物主義”,或日:實踐唯物論。

7.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價值論,本質上是實踐價值論。主體的對象化活動指向什么客體,是有價值選擇取向的,是“按照任何物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隨時隨地都能用內在固有的尺度來衡量對象”。馬克思對實踐主體的本質規定,說明人不僅有自然生命本質,更重要的是人還有“類本質”,即人是社會性的人。人的自然生命本質,決定了人對自然的價值選擇;人的社會本質決定了人的社會價值選擇。價值選擇的真正目的是人對人的社會本質的真正占有,是人對人自身的實現。

馬克思通過對勞動、異化勞動、對象化活動以及主、客體的分析,通過對國民經濟學“勞動”概念的分析批判,得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勞動是異化勞動,是喪失了對象的對象化活動,在揚棄黑格爾和費爾巴哈關于對象化活動的主、客體及其相互關系的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對對象化活動(在馬克思看來首先是物質生產的勞動)的主體、客體及其相互關系作出了本質上的深刻揭示。馬克思以此路徑創建了自己的實踐哲學,建構了完整的、渾然一體的、龐大的實踐哲學體系。這種體系是以實踐為核心范疇,將其內在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全面展開而建構的。

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創建,在哲學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1.馬克思實踐哲學植根于現實生活,立足于改造世界,不是經院哲學,不是理論玄談。既是對西方傳統形而上學的超越,也是對西方傳統哲學范式

的徹底顛覆。西方傳統哲學主要有兩種范式:一是實體性哲學范式;二是主體性范式。前者追尋世界的本源和本體,是超驗的形上追求;后者是以人的自我意識、主觀理性為邏輯奠基點和理論支撐點。這兩種范式各偏執一方,都導致解釋世界的理論玄談;而馬克思以其辯證精神,將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主體和客體辯證統一起來,創建了實踐范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哲學。

2.馬克思實踐哲學是在繼承和揚棄黑格爾和費爾巴哈主客體思想的基礎上創建的,是對德國古典哲學的超越和升華。

3.馬克思主義哲學由馬克思實踐哲學開啟,植根于現實生活實踐。實踐不舍晝夜,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發展也永不停步。它面向未來,不自命為終極真理,不故步自封,隨著實踐的發展處在永恒的創新過程中,有強大的生命力。馬克思是活的馬克思、永遠的馬克思,馬克思實踐哲學是永遠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把握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創建路徑及其整個體系架構,對于今天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踐行科學發展觀,都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波瀾壯闊,日益深入。新實踐孕育新理論,新理論指導新實踐。構建無愧于時代、又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新體系,不能脫離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宗旨和精神實質,必須堅持正本清源、返本開新的原則。只有做到了正本清源,也才能返本開新?!氨尽本褪邱R克思實踐哲學之本,背離了這個“本”,任何“開新”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反動。

2.在全球化、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正面臨來自新理論、新實踐的雙重挑戰,深刻把握馬克思實踐哲學的創建路徑及其整個體系架構,對于我們迎接各種挑戰,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我國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3.主、客體的相互生成,對立統一的實踐辯證法,使我們能夠更加堅信以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內容的科學發展觀,對于我們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和深刻內涵,領會其對我國社會發展的指導作用,也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青 山]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上一篇:馬克思理論論文下一篇:馬克思實踐觀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