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成教育論文范文

2024-04-05

生成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動態生成教學是當前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重要教學理念,動態生成教學正是重視傳統教學所忽略的東西,它重視教學過程,重視學生的表現,重視教學中出現的突發事件。教師要更好地激發課堂的動態生成,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學設計要有彈性

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留有彈性空間,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留有空間和時間,這就是說,預設的教學設計只是一個框架,是一個目標,應該具有一定的彈性,教師既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也要考慮到預設教學目標與實際結果之間的不一致性,這樣,在不同的環境,面對不同的學生,盡管產生的問題可能多種多樣,甚至差異很大,但是由于教師有充分的預設,也能夠很快想出應對的策略,有效地化解突發事件,使之成為“神來之筆”,及時捕捉課堂上的動態生成資源,因勢利導,打破計劃,對預設的教學目標、內容及時地調整和迅速地重新整合,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例如,對于“區域農業發展”這一課,按照過去教師的習慣,會按照課本編排的順序去設計課堂程序,還要把過渡的語言設計好,而現行課標上有這樣一條標準:“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農業生產的條件、布局特點和問題,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途徑?!币源藰藴蕿橹笇枷?,可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分析某區域農業發展的氣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及社會經濟條件,以及區域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發展方向。這種大框架下的地理課堂教學為地理課堂提供廣闊的生成空間。在此,地理教師就沒有必要細而全地把教材條分縷析,而是將精力用在了解我國地區農業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上,收集大量課本上沒有的資料,同時了解了當地的農業發展。這種大框架下的課堂細節的生成,從藝術角度來看,叫留白。所以,地理課堂教學設計要有彈性,在有意提出的問題之后的“空白”里,讓學生去思考,去討論,去再提問,為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提供了可能。

二、課堂教學中要善待“插嘴”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由一個旁觀者轉化為一個參與者,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通過個人的主觀努力獲取知識,從而發展智力、提高素質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的人才。而學生在課堂上的“插嘴”是他們感情的真誠流露,表明了他們的想法和對問題的領悟, “插嘴”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對于學生“上課插嘴”的情況,教師應該采取寬容的態度,讓學生敢于“插嘴”,樂于“插嘴”。動態生成的地理課堂本來就是開放的課堂環境,上課允許“插嘴”,實質是解放學生的心理,而心理安全、自由正是學生主動、生動發展的搖籃;“插嘴”也是地理教師教學預設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能反映出教師教案設計中的失誤,能使動態生成的地理課堂教學超越預設的目標。

例如,有位教師在講授“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時,說“它分布在南北緯10度之間”,但是卻有一位同學在仔細閱讀了《世界氣候分布圖》后,“插嘴”說:“那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呢?就不是熱帶雨林了?”這是教師在備課時沒有涉及到的,于是老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在表揚這位學生有洞察力的基礎上,組織全體學生進行激烈討論,最后師生共同分析歸納出分布在赤道和回歸線附近的兩種熱帶雨林氣候的不同成因,不僅使大家記憶深刻,同時也大大拓寬了學生思維。盡管如此,在實際的地理課堂教學中,經過筆者的問卷調查發現,在地理課堂進行過程中,只有9%的同學敢“插嘴”,大多數學生認為這樣會引起老師的反感;只有6%的地理教師愿意學生“插嘴”,大多數教師認為這樣影響了教學思路,破壞了課堂秩序。其實在生成性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要精心做好課前準備工作,課后做好教學反思、總結工作,在這個“動態生成”不斷發展推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等待、傾聽、喝彩、合作、參與等有效的策略,直面學生的“插嘴”,會讓課堂教學資源錦上添花,促進全體學生地理學習的發展。

三、關注情感目標,促發課堂的生成性

處于當今的時代,面對教育觀念的變化,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以及地理教學領域研究的進展,地理教師沒有理由固守過去的那種單純關注學生認知的教學方法。在地理教育中不但需要關注情感,而且完全可能。筆者認為,教師在地理教學中關注情感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關注學生的地理情感需求。積極的情感是人的認識活動的內驅力,能夠催人奮進。心理學與教育學研究表明,情感教學比單純的知識教學效果好得多,地理教學過程實質上也是一種情感交流的過程。地理教師具體、生動的情感有著巨大的魅力,可以增強學生地理知識和地理思想情感的體驗,是地理教學活動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許多學生對地理老師、地理課本、地理學習都感到乏味,這其間缺少的就是“情”。所以,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不斷激發、滿足學生學習地理的情感,積極實施情感教學。

2.幫助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傳統地理教學,教師通常只從認知角度考慮,關注如何把地理位置講清楚,只注意講解河流、大山分布位置的正確性,只關注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因此,新新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學應從認知教學和能力教學轉變到情知教學。例如,在高中地理課堂學習中,培養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動機,養成求真、求實、求美的態度;要培養學生的地理審美情感和愛國情感;要培養學生的國際合作價值觀,形成全球意識等。要鼓勵學生去思維、去探索、去質疑,獲得成功和快樂的體驗。地理教師應該研究教學方法,發揮良好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積極情感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從引入到講授新課,從教學內容到教學評價再到技術,都盡量選用現代教育方法和理念,這樣地理課堂教學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情感的愉悅,也必定會使得他們樂于接受知識、培養能力。

動態生成課堂教學是當前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的教學理念,與預成性教學的被動接受和靜態預設相比,動態生成與教學相結合構成了一種新的教學形態——生成教學。它反對教師對學生的一味塑造,強調教學的過程性,突出教學個性化建構的成分,追求學生的生命生長,是一種開放的、互動的、動態的、多元的教學形式。

生成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要切實改變高中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確立學生在發展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實現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為此,必須通過課堂教學的進一步變革,打造魅力化學課堂,讓化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筆者結合多年的高中教學經驗,談談如何打造魅力化學課堂,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

一、魅力化學課堂的涵義和特征

魅力課堂是通過教師的人格魅力、學科魅力、教學藝術去影響和感染學生,使課堂充滿著活力、內聚力和爆發力,真正實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饒有興趣且高效地學習對其一生發展有益的技能和方法,真正實現“全人”的發展。而魅力化學課堂則要求我們化學教師不能過高地估計化學學科的價值,更不能把學科價值僅定位在化學學科知識和技能上,而應定位在對一個全人的發展上,真正實現化學學科在“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理念實踐上的作用。

魅力化學課堂應具備如下特征:(1)確保學生發展的主體地位,確保學生的發展是全人的發展;(2)課堂教學是有效的、高效的,即在有限的單位時間內能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目標;(3)能通過教師個人的語言魅力、人格魅力和化學學科的魅力,采用學生能易于理解的方式,凸顯化學學科的價值,讓學生想學、會學、學會,甚至掌握對一生發展有益的技能和方法;(4)課堂教學氛圍寬松民主,對學生始終產生積極的正面的激勵作用,能通過科學的評價,讓學生能克服一切可能的困難,努力地學好化學學科知識;(5)整體化學學科的課堂教學應是連續的、有計劃、有目標的系統的教學,每一節課的程序設計是科學合理的,能能過化學實驗、情境創設、科學設疑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為學生的思考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能真正做到“為了學生的一切”。

二、打造魅力化學課堂的舉措

1.創設和諧氛圍,確保高效學習

課堂上,教師要風趣幽默、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努力地激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能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要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局面,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同盟”,甚至可以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知識將有三個方面組成,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提供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師生及生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而互動產生的新知識將變得更加重要。我們要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建立一個接納性的、支持性的、寬容性的課堂氣氛;作為學習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并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學生在自主觀察、實驗或討論時,我們要積極地看,積極地聽,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

2.教學內容的準備要精益求精

化學教師要精心研讀《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精心鉆研教學參考書、教材,抓住《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和教材之間的關系,每周一次或兩次的集體備課、集思廣益,找好找準每一節課的切入點,把握每一節化學課教學的重難點,設置好課題引入和教學情景,發揮化學史料的作用,發揮教師的語言或實驗等特長,精心備好、上好每一節化學課,發揮好化學學科的魅力,精心打造魅力化學課堂。既要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教會學生科學方法,更要教給學生正確的科學價值觀。著力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和科學素養,對學生的一生發展負責。

3.課堂講解要做到精要、精到

課前精心地備好每一節課,要反復地洗課,確保言簡意賅;課堂講解要深入淺出、循循善誘,確保課堂上能高效地講解清楚關鍵的知識要點,確保學生聽懂問題本質、知識精髓及精華之處,確保學生學得輕松扎實。為創造魅力課堂,我們要努力要做到“精要、精到”。精要是要講清重點、難點、易混點、易錯點,幫助學生掃清知識盲點,講清知識體系,對沒有命中的目標再射一箭,讓知識之樹在學生心中扎根。精到,就是要講授到位,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前聯后展;既講清內涵,又要拓展好外延。當然講解時也有策略,我們教師不能包辦太多,要有尺度,講解要啟迪學生思維,又要確保學生經過思考能得出結論;既保證課堂的知識容量和思維容量,又保證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優秀的思維品質和良好的聽課習慣,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4.精選例題,精編習題

精選例題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高考的需要例題的選擇要重視教材的基礎作用,重視覆蓋全面、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更能突出化學思想和方法。(1)選題要新穎,可對高考題或模擬題根據需要來改編,這樣更具針對性;(2)選題應遵循難度由低到高的原則,盡量讓學生都能找到思考的起點,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3)“重結果,更重過程”是新課程和新教材的要求,選題應體現過程性,能讓學生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4)選題要緊扣概念的本質屬性,使學生能自覺聯系知識,舉一反三;(5)選題要善于創新,抓住基礎知識不放,不斷轉變問題情景,推動學生積極思維;(6)選題要與時俱進,比如化學工藝流程圖題已基本替代了無機框圖題??傊?,為了充分發揮習題在學生學習效益提高中的作用,教師要跳入題海,認真篩選習題,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精,少中求優。

打造魅力化學課堂,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高中化學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成就學生的卓越人生是我們化學人的崇高追求。我們定將以研究者和實踐者的姿態,孜孜以求,做好我們該做好的工作!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中學)

生成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體育教學策略是教學策略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理論基礎之上的系統決策活動。本文從主體性教育思想、學習方式和新課程觀三方面討論了體育教學策略的教育學、學習論和課程觀基礎。

關鍵詞: 體育教學策略 主體性教育思想 學習方式 新課程觀

體育教學策略是教學策略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關于體育學科的教學策略,定義為:在體育教學實施中進行系統決策活動的動態過程,是通過概括地思考對體育教學活動全過程進行的整體性預先謀劃,是根據體育教育規律,作為體育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情境中為適應學生體育學習、活動的需要和完成體育教學目標而對多種體育教學方法的整合,并隨體育教學情境變化而進行適時的調整。

體育教學策略建構在主體性教育思想;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的學習理論;新的體育課程觀的教育理論基礎之上。

1?郾主體性教育:體育教學策略的教育學基礎

主體性教育就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過啟發、引導受教育者內在的教育需要,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教育環境,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規范各種教育活動,從而把他們培養成為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認識和實踐的社會主體。體育主體性教育思想的產生,是教育培養具有開拓創新人才的時代要求的體現,是從對人的哲學分析入手研究教育對人的良好素質的全面建構。體育主體性教育提出了關于尊重學生主體性的思想;關于促進學生個性自由充分發展的思想;關于發展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思想。其實質就是充分尊重、發揮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培養具有主體性的人。

綜合我國的有關研究可以發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性表現可分為以下四個層面:第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表現為: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積極接受并內化教師、教材和教學環境所施加的良好影響,掌握人類認識和實踐的成果;第二,學生是交往的主體,表現為:在各個社會生活領域中,在與各種社會關系的交往中,樂于交往和善于交往,能夠分享和內化社會教育資源,促進自己的健康發展;第三,學生是自我生活的主體,表現為:學生具有屬于自己獨特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尤其是精神生活世界),能夠認識、開發、調控自己的生命活動,感受、理解、拓展自己的生活;第四,學生是自我發展的主體,表現為:正確地認識自我、認識環境、認識人生,并確定自我發展的方向、拓展發展空間、抓住機遇、實現不斷的自我超越。

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由于受到學生自身的年齡、知識、經驗能力的局限,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性在性質和形態方面尚處于初級的軟弱的階段。這表現為:第一,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性需要在一定的社會成員(如教師、家長)的監護、引導和規范下,才能得以確立和正確的發揮有限的作用;第二,表現學生主體地位和主體性功能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只能有限地發揮,并且要依賴于他主性、受動性和模仿性的因素。這說明學生是正處于發展之中的完整的人,他們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性是多層面的和不成熟的。

根據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性的認識可以看出,體育主體性教育要求教師在多層面內創造條件,通過積極的引導和幫助,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性,促進學生向更高層次的完整的人生成。

2?郾學習方式:體育教學策略的學習論基礎

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是當前基礎課程改革強調的三種學習方式,也是當今世界范圍內學習研究的重要主題。倡導執行這三種學習方式的目的在于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和以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自主、協作、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的發展。

2.1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學習,是與他主學習相對立的一種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可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對自己的學習活動的事先計劃和安排;第二,是對自己實際學習活動的監察、評價、反饋;第三,是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調節、修正和控制。

結合自主學習的定義,可以把自主學習的特征概括如下:第一,能動性,自主學習是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從事和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而不是被動地或需要外界來管理的學習活動;第二,獨立性,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的各個方面和整個過程中盡可能擺脫對教師或他人的依賴,由自己作出選擇和控制,獨立地開展學習活動;第三,有效性,自主學習的出發點和目的是盡量協調好自己學習系統中的各種因素,采取各種調控措施達到最優化的學習;第四,相對性。自主學習不是絕對的,在現實情況中,學生的學習多數是界于絕對自主或絕對他主兩極之間的,如學生在學習時間、學習內容等許多方面都不可能完全擺脫對教師的依賴由自己來決定。

2.2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問題為載體、以主動探究為特征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是與接受性學習相對的一個概念。

從現代學習心理學的角度看,無論是我國學者提出的研究性學習概念,還是國外學者提出的相關概念,本質上都是一種以問題為依托的學習。從過程上講,它是一種問題解決過程,是學生通過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它與借助教師或他人呈現問題、講解問題、得出答案的問題解決過程相對。概括言之,研究性學習也就是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的學習方式。

2.3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中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開展學習活動,以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自己及他人的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

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能夠改善他們的自尊,幫助他們習得團體規范、形成社會交往技能,建立起一種友愛、合作的人際關系。

根據前面對三種學習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作為三種學習方式,各自強調的側重點不同。自主學習強調個體獨立、主動、自覺、自我負責的學習,強調對學習的自我定向、自我監控、自我調節和自我評價,與被動學習是相對的。研究性學習強調以問題為依托,以探究、發現的方式來習得知識和技能,它與接受學習是相對的。合作學習強調以學習小組為依托,以群體的分工、協作為特征來進行學習,它與獨立學習相對。三種學習方式強調不同的側重點,在實際的學習情境中,這三種學習方式存在著一種相互支持、互為補充的關系。

3?郾新課程觀:體育教學策略的課程觀基礎

本次體育課程改革最根本的實質是體育課程內涵發展變化,教師的課程觀必然需要發生相應轉變。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從強調體育學科內容到強調學生的經驗和體驗。

當人們只強調體育學科時,體育課程的內涵就與競技運動等同起來了,體育課程就會以運動項目為核心而排斥學生的直接經驗和體驗。其結果必然是體育課程逐漸變成了社會、學校、教師對學生施加控制的工具,而學生自身權利、發展需要和個體愛好在課程中就得不到保證。為了保證學生的發展,把學生的健康置于體育健康課程的核心,新課標更多地關注了學生現實的經驗和體驗。這并不排斥源于社會文化的體育學科的知識,而是在學生現實經驗的基礎上對體育學科知識進行整合,使之成為體育健康課程的資源。

3.2從強調體育教學目標、計劃到強調體育教學過程本身的價值。

片面強調體育教學目標,就會把體育課程作為教學過程之前和教學情景之外設定的目標、計劃和預期結果,就會把體育教學本身和各種非預期因素排斥到體育課程以外。如果要使教師和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那么體育教學就應該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過程,就必然會有許多非預期性因素(這也是現代教育價值的所在)。因此,新課標走出了預期目標、計劃的限制,更關注體育教學過程本身的教育意義,強調教學過程,把教學目標、計劃整合到教學過程、情景中,使之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性的發揮。

3.3從強調單一教材因素到強調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因素的整合。

強調體育課程作為體育學科內容和教學目標、計劃,必然導致教學內容(教材)控制體育課程的現象,表現在教學觀念上就是以運動技術和身體機能為核心的體育教學觀念。新課標強調學生的經驗、體驗和教學過程本身的價值,它必然要求把體育課程視為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材)、情景四因素間相互持續作用的動態過程,體育課程就變成一種由多因素組成的具有整合性、動態性、成長性特征的完整文化系統。

3.4從強調顯性課程到強調顯性與隱性課程并重。

顯性課程是指學校教育中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的課程,是根據國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教育計劃、教學大綱編制的“正式課程”。隱性課程是指學生在學習環境(包括物質環境、社會環境和文化體系)中學習到的非預期性或非計劃性的知識、價值觀念、規范和態度。體育隱性課程就是在學校范圍內,按照教育目的和學校體育目標,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呈現出的體育文化各要素總和。體育隱性課程通過心理無意識層面潛移默化的對學生在體育價值觀念、個人情感態度、社會角色形成等方面產生持久的影響。新課標創設出寬松、自由、富有創造性的教育環境和教學情景就是謀求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能夠和諧統一,減少隱性課程出現負面影響,發揮其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錢鈞.體育教學策略的建構與研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6:118-121.

[2]張天包.主體性教育.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39.

[3]鐘啟泉.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59-261.

[4]王升.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10-12.

[5]張華.課程與教學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03-314.

生成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數字化時代,實驗方式、實驗工具、實驗手段越來越智能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越來越貼近生活。實驗教學應為學生的發展賦能。為解決傳統的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嘗試在科學實驗中應用開源硬件,將創客教育融入小學科學教學中,并以項目式學習的方式積極開展實驗活動。

一、利用開源硬件改進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需要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強調:“科學學習要以科學探究為核心?!碧骄考仁强茖W學習的方式,又是科學學習的目的,而實驗則是探究的主要方式。傳統的實驗工具已難以滿足當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需求。比如,由于存在安全隱患,水銀溫度計將于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酒精燈、火柴等實驗器具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在傳統環境下由于實驗室工具和設備短缺,并受環境、資源影響,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過程和效果都不太理想。

(一)開源硬件與掌控板

開源硬件是與自由及開放原始碼軟件相同方式設計的計算機和電子硬件。這類計算機和電子硬件的所有設計信息是公開的,學生可借此深入學習和個性化地開發。與開源硬件功能類似的智能設備已經在生活中得到大量應用,如智能家居、智慧校園,這些設備和應用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同時,它們在安全性、可拓展性、智能化程度上相較于傳統的科學實驗工具有了很大提升。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圖形化編程的知識基礎,他們通過選擇和使用編程模塊,設定相關參數,給模塊連線并上傳到掌控板等控制器板,便能輕松快速地做好開源硬件使用前的準備。掌控板非常適用于創客教學,它是一款開源的Micro Python微控制器板。通過板載的各類傳感器,它能科學地檢測得到各種準確可靠的信息,不僅可以用于青少年編程學習,而且是科學實驗中非常好用的智能小工具。

(二)使用開源硬件開展科學實驗教學的優勢

相較傳統的實驗方式,用開源硬件開展科學實驗教學具備以下優勢。

1.創設“真實”的科學實驗環境

作為數字原住民的當代學生,他們對于信息技術有著天然的親近感。他們對新技術、新事物充滿好奇。教師利用傳統的科學技術手段、工具和方法,也能讓學生了解科學知識,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面向未來,培養學生解決不可知問題的能力,需要更好的教學方式。教師為學生提供多種實驗方式、多種實驗工具,讓他們自主選擇,幫助學生提升面向未來的能力和競爭力,是數字時代教育發展的必然。

巧用開源硬件,既能幫助學生解決存在于科學實驗中而又難以用傳統方法解決的問題,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精神。筆者在實驗教學中的運用開源硬件,為學生深入探究提供技術支持。正如許知遠先生所說:“教育不是首先著眼于實用性的,而是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以使他們能在目前還無法預料的未來局勢中做出有意義的選擇?!?/p>

2.提高學生適應數字時代的能力

筆者利用開源硬件開展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以跨學科的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為載體,指向實驗中真實的問題解決,幫助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與技能進行整體理解與融合運用。通過科學知識與智能硬件的融合,筆者為學生設置了真實的、有吸引力和復雜的實驗問題,培養學生數字化能力,鼓勵學生用數字工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適應數字時代。

3.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使用開源硬件參與科學實驗,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自主選擇開源硬件,參與科學實驗,改變了傳統的按部就班的實驗方式,突破了傳統科學實驗對于實驗時間、地點的限制。學生可以使用開源硬件,在合適的地點和時間,根據需要開展科學實驗活動,還可以對實驗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改進。

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掌控板的應用要領

(一)利用傳感技術獲取實驗數據

傳統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學生依賴主觀判斷和人工采集來獲取相關實驗數據。比如,對于光線亮度的判斷,學生可以通過視覺來感受光線的明暗和強弱,但是對于具體的光線值則難以判斷,而大多數小學科學實驗室缺乏相應的檢測設備。實驗者通過掌控板加載的光敏傳感器和LED顯示屏及模塊化的編程軟件,可以觀察光線強弱的模擬值。學生可以通過前后的數值對比,跟自己的主觀判斷相互印證,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相較于傳統方式,學生使用掌控板獲取實驗數據,更加精準,能夠采集到以往難以獲取的實驗數據。

(二)物聯網技術助力實驗數據的積累、整理、分析

教師整合掌控板、Mind+和Siot,可以組建一個小型的本地物聯網,方便學生在科學實驗中收集、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有些科學實驗耗時較長,需要長時間的數據采集,可是小學生每天還有其他的學習任務,不可能長時間通過人工的方式采集數據。教師利用掌控板、Mind+和Siot,實現物物相連,賦予每個實驗對象以生命,創建本地物聯網服務器。系統將動態采集的數據數字化,并生成相應的數據模型,為小學生參與科學實驗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

(三)支持項目式學習

項目式學習理念堅持以真實問題驅動教學,注重持續探究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項目式學習越來越多地被教師采用。在傳統的實驗條件下,由于教學方法和實驗工具受限,以及安全考慮,教師對于部分實驗教學還是以體驗為主,探究則被放在次要位置?!敖處熝菔?,學生模仿”,甚至以教師演示來替代學生實驗操作是常態。教師借助掌控板等開源硬件可為學生合作探究實驗提供技術和硬件支持。由于實驗安全性大大提升,教師可以通過問題驅動,引導學生以持續探究的方式參與實驗學習。相關物聯網技術為學生課后參與小組合作探究提供了硬件和平臺支持。

(四)拓展學習時空

傳統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受制于實驗條件和工具,往往只能在科學實驗室完成,實驗過程跟學生在生活中見到的實際情況有一定的距離。借助掌控板等開源硬件,學生可以根據學習需要,在更多合適的地點和時間開展科學實驗活動。實驗的場域可以是科學實驗室和班級課堂,也可以是校園或郊外等地方。實驗的時間也可以從課堂延伸至課后、假期。

(五)促進學科深度融合

掌控板在科學實驗中的應用促進了學科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科學在開源硬件領域互融互通,不僅可以促進技術在學生科學學習中的應用,而且可以促進教學環境、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進?;谡鎸崋栴}和學習需求的學科深度融合,促進了學生跨學科學習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也為教師的專業成長開辟了路徑。以前,科學實驗教學中學科之間的融合是淺層次的,比如在實驗中使用電子表格記錄或錄制視頻來記錄和演示實驗等。在掌控板等開源硬件的支持下,學科壁壘被打破,學生可以融合各學科的知識、技能與方法,在實驗中探索與解決問題。

三、掌控板在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及分析

(一)精準記錄實驗環境數據并控制實驗環境

在小學科學實驗中,使用開源硬件附載的各類傳感器,能夠更精準、更科學、更快捷地獲取實驗對象的各種數據,控制實驗環境,為科學實驗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撐。以“養蠶”為例,它是小學科學傳統的實驗項目,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態度、動手實踐能力和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以前,學生是以傳統的方式養蠶,存在“以喂代養”的問題,實驗流于形式,很少深入探究問題。這樣的做法不僅與現在工廠現代化養蠶的實際相脫離,而且不利于學生深入開展科學實驗活動。筆者引導學生智慧養蠶,基于學生在養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使用掌控板、溫濕度傳感器、氣壓溫度傳感器、物聯網環境、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等開展實驗。

養蠶實驗項目是學校傳統的科學實驗項目,學生或多或少在養蠶過程中遇到問題。筆者鼓勵學生根據蠶的生活習性,分析在養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對蠶生長環境的營造和監控。蠶的生長發育與環境關系緊密,溫度、濕度、空氣與氣流、光線等因素直接影響蠶的生長發育。二是蠶沙的收集。蠶沙又名蠶屎,是家蠶的糞便,也是一味中藥。如何收集蠶沙又保證干凈衛生是學生養蠶實驗中的難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鼓勵學生結合已學習的開源硬件知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設計方案,并準備相關材料。為解決蠶生長環境的問題,學生使用掌控板、光線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實時觀察蠶的生長環境,同時在蠶盒上部安裝風扇,將蠶盒光強、溫度、濕度控制在一個適合蠶生長的范圍(如圖1)。學生借助掌控板搭建養蠶盒環境監控系統,既可以通過掌控板的OLED屏幕實時了解蠶盒的環境信息,又可以通過掌控板與物聯網MQTT(EasyIot)的結合應用,遠程了解蠶的生長環境,自動記錄蠶生長環境相關數據(如圖2和圖3)。為解決收集蠶沙的問題,筆者引導學生使用激光切割技術制作雙層蠶盒,設計鏤空的中間隔板,以便收集蠶沙。

在養蠶實驗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借助技術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過程中,筆者堅持科學學科的育人理念,通過問題驅動,將大項目分解成多個小項目,讓學生參與實驗探究。

(二)支持長周期觀察實驗活動

在小學科學實驗中,有的實驗所需測量工具多,測量周期長。如果在實驗中融合應用開源硬件,采集到以往小學階段科學實驗中不易測量的相關數據,可為學生提供長期、精準、實時的數據,為深入探究提供技術支持。以“觀測天氣”為例,以往由于實驗時間跨度大,學生需要記錄不同天氣甚至不同季節的天氣數據,操作難度較高。同時,在實驗中還需要用到氣溫計、雨量器、風向風力計、空氣質量檢測儀等工具,很多學校難以為每個小組配齊配足實驗工具。實驗者利用掌控板以及光線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空氣質量傳感器、閃電傳感器、雨量計、風向風力計等傳感器,可以實現智慧化、網絡化的長周期天氣觀察。

為解決“觀測天氣”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筆者鼓勵學生分析問題,并提出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學生使用掌控板將其與物聯網平臺MQTT(EasyIot)聯通,借助系統自動收集天氣收據,自動傳輸、存儲數據,解決了天氣數據記錄、存儲的問題。同時,使用掌控板自帶的溫度傳感器、光線傳感器等,外接空氣質量傳感器、閃電傳感器等,檢測校園內的空氣質量(如圖4和圖5),為學習、生活提供便利。掌控板與物聯網平臺互聯互通,能夠實現相關數據自動記錄和快速查詢的功能(如圖6)。

在“觀測天氣”教學過程中,筆者注重實驗的持續性和設備、技術的不斷更新。在實驗過程中,做好指導工作,并充分與學生交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選擇;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創設平臺,讓實驗成果對學生的生活有用。

(三)綜合解決復雜觀察問題

在傳統的實驗條件下,學生參與復雜的觀察實驗,需要用到多種實驗工具,非常不便。掌控板具有集成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以及物聯化等特性。在實驗中,學生用一塊掌控板就可以綜合解決復雜的觀察問題。這樣既能節約準備實驗器具的時間,又大大節省實驗的經濟成本。

在上述兩個案例中,筆者既解決了實驗中環境數據采集、環境控制、長周期記錄等問題,又讓學生在面對真實的復雜觀察實驗時能夠充分利用開源硬件解決觀察問題。掌控板附載的傳感器以及外接的傳感器的組合應用,不僅讓實驗者的觸覺、味覺和嗅覺得到延伸,而且能采集到很多用傳統的方式難以采集的數據,比如在“觀測天氣”實驗中,實驗者還可以用其檢測空氣質量,采集閃電次數等數據。

四、應用前景

(一)開源硬件將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得到普及和應用

在傳統的實驗條件下,教學前期,科學教師要做大量的器材準備工作。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開源硬件,可大大縮短準備科學實驗器材的時間,有效促進科學實驗教學的常態化實施。同時,相比傳統的科學實驗工具,開源硬件更為安全,其應用符合數字時代要加強對學生人文關懷的價值追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未來未知問題的能力。隨著模塊化編程軟件的普及,掌控板附載傳感器越來越豐富,將會受到越來越多師生的認可和歡迎。

(二)開源硬件的應用讓科學實驗與學生生活聯系更緊密

以掌控板為代表的開源硬件是很好的教學工具。實驗教學中應用掌控板可滿足數字時代學生對于多元化學習工具選擇的需求,符合當代學生的成長經歷和需求。它貼近學生當下的生活,又能夠為學生未來的生活做準備。掌控板為跨學科的項目式學習提供了有力的平臺和工具,可促進學科深度融合和課堂教學變革。

(作者系江蘇省常州市雕莊中心小學教師)

生成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動態化課堂教學遵循了主體性、主動性、尊重性原則及“動態化”原理;其主要內容包括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多層次的教學目標、貼近實際的教學內容、動態多樣的教學方式、動態多層次的考評方式;其實施策略主要包括備課、授課及課外輔導的實施內容及程序。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 動態化; 課堂教學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上,教師習慣于單向灌輸理論和空洞說教,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沒有質疑,沒有反問,沒有討論,更沒有辯論、爭論。從本質上說,課堂教學是一種雙向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動態活動,而不是靜態的。正如葉瀾教授所說:“教師只要思想上真正顧及了學生多方面成長、顧及了生命活動的多面性和師生共同活動中多種組合和發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發現課堂教學具有動態生成性的特征”。[1]課堂教學的價值就在于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預設、不可復制的動態生命歷程。動態化教學強調發揮教師學生雙主體的主動性,通過師生、生生之間多種方式的探討互動活動,營造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探索學習的自覺性,使學生在掌握教學內容的同時,提高思想認識,增強研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實效性。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動態化課堂教學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動態化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都要求,從教學內容的選擇到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的運用都要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即學生的主體參與性、選擇性和自主性。這就要求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使用上要根據學生思想實際、學生接受特點、接受心理,滿足大學生主體性需要。教學方法和手段上,要注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教學評價上,要采用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提高、自我發展的評價方法。

2.尊重性原則

動態化課堂教學的前提是要求教師平等的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和主體地位等。尊重學生的人格,就是平等對待學生,以誠相待,與他們建立相互尊重的朋友關系,在平等交流中引導之、影響之。尊重學生的個性,就是首先承認每一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充分認識個體價值,樹立自信心;然后,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施以恰當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營造平等民主的學習氣氛,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引導他們自主開展課堂和課外活動,培養他們自我探索、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

3.主動性原則

動態化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和學生發揮各自的主動性,互相推動著教學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師在備課階段要積極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實際狀況、思想動態及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課后積極解答學生疑問和困惑。在學習生活中,學生主動對學習內容或老師教授內容提出質疑或自己的見解,或積極向老師尋求生活、學習經驗,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學習生活中。

4.“動態化”原理

動態化課堂教學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各項教學活動呈動態化過程,具體包括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實施,教學考評的進行等。以動態的觀點對待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的;根據社會發展的動態,確定貼近社會實際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思想實際、接受特點、接受心理,采用“互動式”、“啟發式”、“辯論式”等教學方式;以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每位學生,實施動態的多層次的立體考評方式。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動態化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

1.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

以學生的成長發展為中心,滿足學生的需求是動態化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首先,了解學生內心需求、興趣愛好、思想動態,在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合理調整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其次,以學生的成長發展為本,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要把學生看作是發展中的人,他們有不同的個性和需求,要承認個體之間的差異,絕對不能以個人的好惡來排斥和壓抑學生的個性,要在可控制的合理范圍內,充分尊重個體的自由選擇,讓學生自由地展示個性風采,追求思想的獨立。

2.多層次的教學目標

動態化課堂教學目標要體現其發展性、動態性,隨著時代變化和社會要求的改變而改變。首先,教學目標的制定必須貼近社會現實生活,從“高、大、全、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主義的目標定位回落到現實生活中來,把那些脫離實際、缺乏針對性的目標具體化,分階段、有針對性地提出可操作性的目標。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僅僅是為國家、為政治服務,也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因此,要以實事求是的觀點對待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需求制定教學目標。最后,社會是有階層的,學生的個體素質是有差異的,這種階層性、差異性決定了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有層次性。[2]因此,要以動態的觀點看待每位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的。

3.貼近實際的教學內容

思想政治理論課動態化課堂教學內容應更加注重學生基本素質的提高,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首先,要努力回答在社會急劇變革進程中大學生所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和深層次問題。其次是要完善教學內容??陀^地說,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應當是社會需要與人的發展要求的內容的有機結合。一是反映個體心理健康、道德品質、政治觀點和思想觀念四方面內容有機結合;二是反映社會生活基本知識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認知能力發展三方面內容有機結合;三是使人的發展的知識、民族價值觀和人類普遍的道德價值三方面內容的有機結合。[3]

4.動態多樣的教學方式

思想政治理論課動態化課堂教學,應把以前單向“注入式”、“灌輸式”變革為師生雙向交流的“互動式”、“啟發式”,積極采用參與式、討論式、案例式、體驗式、研究式等教學方式。針對不同類型和不同階段的大學生特點以及不同課程,可采取課堂討論、專題講座、演講、節目表演、辯論、社會調查和參觀訪問等方法,學生在主動參與體驗過程中獲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5.動態多層次的考評方式

思想政治理論課動態化課堂教學,要求打破追求標準答案的靜態單一的考評方式,倡導動態的立體多層次的考評方式。通過提問、觀察、采訪調查、參考作業等方式,加強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和考查。確立動態立體的評價體系,把“師評”、“自評”和“互評”各種評價橫向對比,將考試成績與課堂表現、活動表現、平時作業結合起來綜合評價,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互結合,多方面、全方位、動態化的評價學生。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動態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1.思想政治理論課四門課程動態化課堂教學界定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體現理論發展的動態,培養學生與時俱進的思想意識,提高學生勇于創新理論和實踐的能力?!睹珴蓶|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教學體現時代發展的動態,激發學生崇高的時代使命感,促使學生自覺樹立為祖國人民服務的時代意識?!吨袊F代史綱要》教學體現歷史發展的動態,塑造學生博大深沉的歷史情懷,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學習的歷史使命感?!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教學體現生命成長是揚善抑惡、棄惡從善的動態過程,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時代精神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

2.備課階段

(1)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學生關心關注的問題 教師在上課前,通過問卷調查、主題座談會、個別采訪等方式,掌握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理想追求、道德品質、學習目的、生活態度、心理素質等狀況,了解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及最令學生苦惱的問題。教師根據掌握的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準備教學內容。

(2)把握校園動態,加深對學生的了解 校園文化活動、風氣等校園動態不僅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認識、道德品質、生活態度等,同時也反映出學生精神面貌、價值觀念、人生信念等思想狀況。因此,教師通過觀察、采訪調查、親身體驗等方式,了解校園文化、風氣、潮流等校園動態,有利于加深對學生實際狀況的了解,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教學。

(3)掌握社會發展動態,指引學生健康成長 教師通過政治學習、閱讀報紙、收聽收看新聞等方式,熟悉了解社會形勢,社會熱點、重點,特別是在社會急劇變革進程中學生所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和深層次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重點講解、解答這方面的問題。只有這樣,教師的授課內容才有吸引力,有針對性,學生才會喜歡,并從中受益。

(4)熟悉時代發展動態,為學生的發展指點迷津 教師應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觀察,了解時代的主題、歷史使命及發展特點,特別是時代變革中令學生困惑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方面問題,從而為學生順應時代的發展提供指導。

3.授課階段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欲望,鼓勵引導學生學習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保?]教師的作用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課堂討論中來。要使得學生具有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應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教師在講解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結合學生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以便激發出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的欲望。其次,教師組織大家對學生關心而又困惑的問題集中討論。再次,教師提供機會允許學生對教材中的觀點及老師的觀點提出質疑并進行討論。

(2)營造平等民主氣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教師在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應營造自由平等民主的和諧氛圍,最大限度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應從以下幾方面得以體現:首先,上課前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編排和教學方法的實施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其次,學生主動就自身存在的或自己關注的問題向老師請教。第三,學生對教材內容及老師的觀點提出質疑并進行討論。第四,學生對與課程相關的社會熱點、重點問題提出自己看法和見解。第五,課后學生盡快把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老師,以便老師及時改進教學。

(3)教師啟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共同推動著教學活動的深入和延續 在動態化教學中,教師是激發者、引導者,他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導學生自主自覺地探索學習;學生是檢驗者、推動者,他們積極主動回應老師的講解——或贊同,或質疑、反對,然后就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傊?,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動態化教學中,兩者圍繞問題遵循“講解——質疑——發問——討論(辯論)——解惑——總結——講解”或“質疑——發問——講解——討論(辯論)——解惑——總結——質疑”的模式,循環往復,推動課堂以動態化狀態延伸。

(4)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保障動態化教學的順利實施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動態化教學中,適宜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主題探討法。教師提出課堂主題,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在探討爭論中尋找答案,最后教師歸納總結。第二,典型案例法。教師運用多媒體等手法將精選個案呈現在學生面前,請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嘗試提出解決方案,隨后評價學生方案,設置懸念,然后抓住重、熱點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為理論知識。第三,多維思辨法。把現有定論、解決問題的經驗方法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提出完善方案,或有意設置正反兩方,在爭論中明辨是非,在明辨中尋找最優答案。

4.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動態化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深化。教師通過座談會、談心會、網上答疑、網上論壇、心靈熱線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教育。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愛心服務等活動,加深對學生的影響。

(1)座談會 教師定期召集學生代表參加座談,傾聽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了解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滿足學生的需要和要求。

(2)談心會 教師不定期地與一些在思想上、心理上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談心,及時了解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給予關懷和指導,幫助學生擺脫思想上的困惑,幫助解決學生影響心理健康的問題,使得學生健康快樂地生活學習。

(3)網上論壇 首先,教師開辟網上論壇,讓學生自由發言,傾聽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心得體會;其次,教師提出一些學生關心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參加網上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然后教師針對學生的觀點有目的性地給予適當的指引。

(4)志愿者活動 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獻愛心志愿者活動,諸如為貧困山區的孩子捐款,到養老院為孤寡老人服務,到福利院關心孤兒等。

參考文獻

[1] 葉 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2] 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與提高德育效力的對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2(3):86-89.

[3] 楊潤葉.新時期增強高校德育實效性的探索[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156-158.

[4] 第斯多惠.德國教師培訓指南[M].黃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6.

[責任編輯:張俊華]

收稿日期:2011-08-14

基金項目:山東省高校教改項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方法整合創新研究與實踐”(2009317)

作者簡介:韓云忠(1976-),男,山東惠民人,山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講師,博士研究生;

毛建群(1954-),男,山東濟南人,山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

上一篇:生態修復下一篇:審查制度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