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數字電子技術范文

2023-09-15

數字電子技術范文第1篇

——題記

種種跡象表明,數字技術的不斷更新將引發各個學科強大的變革浪潮,并推動建筑業向更高層級遞進。數字技術、數字建筑、數字藝術、數字電視、數字電影(圖1)……似乎愈來愈多的行業需要重新命名,而這種現象并不是一種時尚的體現,而是數字技術所呈現的技術內涵,是時代躍遷的必然趨勢。這種變遷亦無法用風格、主義或運動進行簡單描述,而涉及到技術革新所引發的行業系統框架的顛覆與重建,標志著科學與技術的再度契合與升華。

“畢爾巴鄂現象”不僅僅是建筑師蓋里復活了一座城市,同時亦為建筑學領域的劇變拉開了序幕。3D科幻巨片《阿凡達》的問世,卡麥隆成功地運用數字技術實現電影藝術的革命,為電影界豎起全新的標桿。在當代各種各樣的建筑媒體中,自由形體作品幾乎成等比數列增長,一些新名詞不斷涌現:參數化設計、腳本、數字模型、協同設計、集成信息模型、數控制造等不一而論。數字技術改變了傳統的建筑表現方法與手段,改變了建筑師對空間與形態的認知,并實現了設計與制造的有效整合。設計思維的更新、方法與手段的改變、制造技術的革命、各學科之間的互動,無不與數字技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圖2~圖4)。在此背景下,建筑學何去何從已是不爭的事實,關鍵在于如何使數字技術在未來的建筑之路上日趨完善。

走向生命與數字時代

我們有理由相信,建筑學正步入生命與數字時代(圖5),建筑設計技術已從手繪、計算機輔助設計邁進計算機參與設計的階段。這一變化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更是一個領域的革命。數字技術的介入使傳統的建筑學發生了劇變。黑川紀章以東方文化的智慧提出了建筑從機械原理時代走向生命原理時代的哲語,其在《從機械時代走向生命時代》筆記中,將機械與生命體進行了類比,現在看來仍很有價值。他認為機械自身不會變化與成長,不能自發地產生復雜性行為:機械由部件組成,生命由細胞組成,兩者之間根本的區別是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區分。突變是生命的原理,如蛹變為蝴蝶、卵變成鳥。他認為機械意欲排除異質,徹底清除雜質;而生命體中存在復雜、多余的空隙及場所,生物是與眾多其他生命共生的,其活力正是通過與夾雜物、異質的共生而得以體現。黑川提出了生命時代的原理,然而未能有效地指出建筑設計走向生命時代的路徑、方法與技術手段。

數字時代的來臨使生命時代原理落地生根。建筑體現生命的內涵,數字設計使建筑師擺脫了枯燥、抽象的設計思維與手法,從而實現人類生存空間與大千世界的有機疊合。計算機可以借助編程、參數模型生成和遺傳算法來構建數字模型,并產生類似生命體的建筑場所、形式與空間。

數字技術與數控制造技術的發展成功地解決了反映生命時代建筑的技術難題,使建筑擁有強大的生命力。

數控制造的潛力

數字技術正以其特有的技術內涵影響著建筑師的思維方式、設計過程,并隨著數控制造技術的不斷完善與普及改變著行業內部的操作方式。在某種意義上,建筑師、藝術家在數字媒介的催化下又以新的方式重新走到一起。數字技術所引發的建筑革新毫不遜色于文藝復興運動、現代建筑運動對傳統建筑學的沖擊,數字建筑會成為當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筑學的有機性不僅使建筑根植于自然環境中,服務于人類生活,其自身的設計與制造過程也將通過內部數據互換模型集成各專業設計的三維數字信息,并使用數控加工技術集成建造與控制,數字模型將取代傳統圖紙變成建筑制造的主要依據。隨著建模軟件的推陳出新,建筑師可以通過參數與曲面自由控制,設計出理想的數字模型與細部設計模型。數字化集成表達技術的發展有效地消除了建筑與工程之間的界線。

設計過程與制造過程的無縫對接,在時間、效率與精確度等方面極大地改善了傳統制造業,同時數控制造亦可以回歸傳統建筑與城市的人文尺度,弘揚人與自然之間的融合。數控制造同樣激發設計師無限的潛力,使許多歷史上無法實現的優秀設計構思在制造上成為可能,建筑師可以運用變量、參數進行編程與設計,去探討自然界的深層肌理與人類行為活動規律,生成理想的場所空間與形態,進而達到可實施性。

建筑教育的變遷

數字建筑教育在國外先鋒派建筑學院已率先啟動,如英國建筑聯盟建筑學院(圖6~圖8)、美國哥倫比亞建筑、規劃與保護研究院等,這些學院已將數字技術轉變成數字設計生成,以解決設計中的復雜問題,亦有一些學院將傳統設計與數字設計相結合,進而形成新的建筑表現方法。在中國,清華大學徐衛國教授亦在進行十分有效的數字建筑教學嘗試。近幾年在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指導委員會中成立了數字教學分支機構,由REVIT公司負責培訓高校青年教師與學生。

但從總體看,在世界范圍內開設數字建筑教育的院校仍屬鳳毛麟角,尚未形成主流建筑設計文化,但可以斷言的是數字建筑教育必將普及,并在整體教育進程中形成銳不可當的勢頭。在二十年前很難預測今天中國的城市會擁有如此多的汽車,也許不需要二十年時間,如果某校尚未建立數字化教育體系將變得不可思議。關鍵是如何將數字化教育變成一種設計生成文化,以便更好地促進建筑設計教學,啟發學生通過建模、編程、參數化設計,解決由于以前手法與技術的落后想做卻無法操作的問題。

在傳統建筑教育體系評估過程中,一個核心檢查點是建筑設計主干課程如何與相關課程有效地銜接,如設計課如何與建筑藝術、建筑結構、建筑物理、行為心理、城市設計等課程緊密聯系。在大部分參加過評估的院校,這一方面均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一方面是課程體系構架松散,另一方面是課程師資之間缺少應有的溝通與交流,從而產生主干課程與相關課程以某種機械的方式設置,致使知識的銜接出現非連續現象。構建數字技術教學系統模型,不僅使教育模式呈現在數字模型中,而且各課程知識點亦可有效地組合,形成教學數字模塊以供檢測。在具體設計課教學中,學生通過參數模型生成可創造一系列復雜的建筑空間與形式,并對諸多建筑生成因素進行不斷分析與求解。數字表達、數字設計以及數字建構將會通過模型有效地檢測各配套專業的科學性與實用性,并從真正意義上實現跨學科聯合設計。

結語

任何學科的發展均離不開時代的主旋律,非線性、復雜性科學的興起使以近現代科學為背景的建筑學根基產生動搖,并使建筑設計主體的認知產生了質的變化。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人類對大自然的態度發生根本的變化,自由民主的進程使得各個領域的研究與實踐均體現出人性的關懷,這是整體發展趨勢。數字技術、網絡世界徹底改變了設計技術、制造技術以及人類的聯絡方式,并為建筑師解決復雜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與技術手段。設計領域必將走向生命與數字時代,建筑的集成設計與制造是行業的必然發展方向,建筑教育體系在時代的大趨勢下必將面臨重組,此時此地,誰領悟了這種趨向并付出行動且持之以恒,誰便是未來的領軍者。

參考文獻

[1]黑川紀章.黑川紀章城市設計的思想與手法.覃力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2]劉育東編.數碼建筑.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3]尼爾·林奇,徐衛國編.涌現─學生建筑設計作品.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4]張弘.計算機集成建筑s信息系統(CIBIS)構想研究:[學位論文]:清華大學建筑學院,2006

數字電子技術范文第2篇

摘要:目前,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在我國各行各業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為了能夠讓數字電子技術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也為了能夠讓數字電子技術契合社會發展的趨勢,國家相關部門必須在已有數字電子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出更具有效力的新型數字電子技術及其產品。文章將對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與未來發展的趨勢進行研究。

關鍵詞: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處理;模擬信號;信號轉換;模擬電子技術 文獻標識碼:A

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不僅加快了我國經濟社會市場的發展,同時也提高了我國各行各業對數字電子技術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之下,國家相關部門就必須要針對已有的數字電子技術,對它的應用現狀以及發展形勢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并以此來研發出更強大的數字電子技術。

1 數字電子技術簡析

1.1 分析數字電子技術

數字電子技術研究的是:各種邏輯門電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及其應用,邏輯門電路組合和時序電路的分析和設計、集成芯片的功能等。隨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飛速發展,用數字電路進行信號處理的優勢也更加突出。其中利用數字電路對信號進行處理的過程是:(1)將模擬信號按照特定的比例轉化成數字信號;(2)待模擬信號轉化完成之后,就將數字信號傳送到數字電路中進行處理;(3)把數字電路中最終的處理結果依據需要轉換成相應的模擬信號;(4)輸出轉換之后的模擬信號。

1.2 簡析人們對模擬信號進行轉換的原因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之間的轉換過程,主要是在傳感器中進行的,且模擬信號在整個轉換的過程當中,還會歷經傳感器對其進行濾波等操作,待操作結束之后,模擬信號才會被轉換成數字信號。其中,人們對模擬信號進行轉換的原因有兩個:(1)模擬信號由于具有多變性,所以它非常容易遭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比如:來自信道以及某種電子器件的干擾等,這就使得它對信號收集的過程缺失了準確性。而數字電路中有限的波形種類保證了它具有極強的抗干擾能力,且遭受擾動的波形只要不超過一定的界限,總能夠通過一些整形電路恢復出來,這就保證了信號的準確信和可信性,而且基于門電路、集成芯片所組成的數字電路也具有構造簡單、可靠性高以及維護調度方便等優點。因此,數字電子技術很適合用在信息處理的過程當中;(2)模擬信號波形的種類數不勝數,且某一波形只要發生了一點細微的改變,它就會變成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波形。然而,數字信號的波形種類目前卻只有兩個:低電平與高電平。所以,數字信號會大大降低信號處理的難度。

2 試析數字電子技術在我國的應用

2.1 在“雷達接收器”中的應用

數字電子技術在雷達接收器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它讓雷達接收器具備了四個功能,分別是變頻、濾波、放大以及解調功能。其中,濾波的作用是濾除無用的干擾信息,保留有用的目標回波信號;放大和解調的作用是從回波信號中提取目標距離以及角度信息,并以數字信號的形式傳輸給某一計算機終端設備。另外,數字電子技術也賦予了雷達接收器極高的靈敏度、可靠性以及抗干擾性。其中,雷達接收器中所應用到的數字電子技術,主要有數字變頻以及數字濾波技術等??傊?,數字電子技術在雷達接收器中的應用,使傳統的接收器具備了強大的功能,也正是因為如此,雷達接收器也被廣泛地應用在了我國的軍事領域當中。

2.2 基于USB總線的“微波功率測量計”

以“對微波功率進行精確測量”為目的,把數字電子技術作為開發工具,并結合與之相對應的計算機軟件,研制出一種基于USB總線的“微波功率測量計”。該測量計的組成部分有兩個:一個是USB接口,另一個則是微波檢測電路。該測量計在進行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會經過以下五個步驟:(1)利用探測儀,對功率信號進行收集;(2)待信號收集完成之后,微波檢測電路會對已收集到的信號進行有效的處理,比如進行去噪操作等;(3)依據處理結果,對信號數據實施修改工作;(4)USB接口借助于鏈路,把已改好的數據傳入上位機中;(5)上位機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有效的處理??偟膩碚f,數字電子技術在該測量計中的運用,使得該測量計具備了高精確度等特性。

3 探析數字電子技術的未來發展形勢

3.1 分析數字電子技術的未來發展形勢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正在朝著數字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在不斷發展,而這樣的一個發展過程,必定也會提高社會經濟市場對數字電子技術的要求。為了讓數字電子技術能夠滿足社會經濟市場對其的要求,也為了讓數字電子技術能夠契合社會發展的趨勢,國家相關部門就必須要對已有的數字電子技術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并在這一基礎之上,研發出更具有高科技效力的新型數字電子技術及其產品。

另外,傳統的電子技術要想在當代社會中站穩腳跟,也必須要實現數字化,且研究人員在對傳統的電子技術進行研究的過程當中,也讓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變化就是:電子技術的數字化。因此,在目前,我國各行各業中所應用到的數字電子技術,也都是經過電子技術逐漸演變而來的,且這樣的一個演變過程,也會讓數字電子技術更為廣泛的被應用到可編程邏輯器件當中,比如:半導體芯片,這種芯片因具有極高的性能(集成高度達到千兆位以上以及傳輸位數達到億萬次/秒),所以它必須要借助于更先進的數字電子技術,才能得以很好地實現。因此,數字電子技術的發展是具有必要性的。

3.2 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的有機結合

把模擬電子技術和我國目前已有的數字電子技術合理地融入在一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研究人員對新型數字電子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發效率,比如:電位器的研發進程,該儀器的使用壽命原來是比較短的,且其也不具備很高的可靠性。但是,研究人員在把線性電子等技術應用在該儀器當中之后,它就變成了一種具備數字化功能的電位器,而這種具備數字化功能的電位器,同時也具備了較強的性能和較長的使用壽命。

4 探析數字電子技術的作用

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不僅解決了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問題,還提高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水平。因此,現對數字電子技術的作用進行簡單的分析,并將其概括成以下四點:(1)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2)有利于提高各種儀器的精確度;(3)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4)有利于國家相關部門研發出具有更高性能的新型電子儀器。

5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電子作為一種具有高科技效力的技術,它的應用與發展對我國各個行業來說都是尤為重要的。因此,在社會經濟市場不斷進步的過程當中,國家相關部門就必須要依據社會發展的趨勢,再結合數字電子技術在各個行業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對數字電子技術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并把研究結果作為基礎,開發、研制出更先進的數字電子技術及其產品。唯有這樣,才能夠讓數字電子技術符合社會經濟市場對其的要求,進而讓其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杰,宋領赟.淺談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與發展[J].科技致富向導,2012,(35).

[2] 李芳莉,左小普.淺談數字電子技術在網絡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4,(14).

作者簡介:戴李(1988-),女,河北秦皇島人,河北廣電網絡集團秦皇島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子工程。

(責任編輯:黃銀芳)

數字電子技術范文第3篇

[摘 要] 數字電子技術實踐課程包括電氣類、自動化類、信息類等專業,屬于這些專業內的基礎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能力。主要從傳統電子技術實踐課程的缺陷入手,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改革方法,強化數字電子技術實踐水平。

[關 鍵 詞] 數字電子技術;實踐課程;操作能力

數字電子技術是相關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在大學階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屬于相關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之間連接的橋梁。數字電子技術是在學生的培養中,實現學生分析、解決能力的培養,以此實現學生的數字電子技術操作能力的提升。

一、數字電子技術實踐課程設計

目前,電子技術實驗課程,大多數為驗證性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均按照教師的指令去操作,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的實踐能力無法得到培養。

(一)驗證性實驗設計

數字電子技術實踐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在進行實踐操作中必須要與理論知識相結合。驗證性實驗主要是以基本電路、觸發器為主,不斷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結構。在驗證性實驗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常用元器件、電力連接方式、裝配方法等,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電子儀器的使用。在數字電子技術實踐課程教學中,三態門邏輯、參數測試、觸發器實驗、TTL門電路、集電極開路門這些實驗按照4學時完成。

(二)提升性實驗設計

提升性實驗指的是學生對基本電路、電子技術的認知,由任課教師傳授相應的電子技術,任課教師制定專門的元器件,提供電路設計圖,學生依據設計圖開展設計工作,實現知識的加深與知識范圍的擴展。在數字電子技術教學中,提升性實驗主要包括:SSI組合邏輯電路設計、MSI組合邏輯電路設計、時訊電路設計、EDA實驗、555定時器設計、A/D轉換器實驗、D/A轉換器實驗。提升實驗設計為12學時。在此階段中,教師需要制定一些綜合性設計實驗項目,指導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研究,同時教師應該合理提問,引發學生開展思考,以此實現學生思維、探究能力的培養。

(三)綜合性試驗設計

綜合性試驗為8學時,在整個實驗中占據較多的學時,其中在學期中分散進行的實驗為組合邏輯電路、時序邏輯電路、計數器、555應用設計。8學時的實驗設計為系統設計、分析,系統組裝調試,系統優化、仿真,報告撰寫、答辯,綜合性試驗設計中每3人為一組。

綜合性試驗主要氛圍三階段:(1)建立完善的系統概念;(2)設計各個模塊,全面提升實驗的可靠性;(3)構建系統。在綜合性實驗設計計算,教師作為主導者,需要將主導權交還給學生,促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夠掌握電子線路的設計方式,探索全新的學習方式,以此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溝通協作能力。教師還需要依據科研項目,借助實驗設備開展各項實驗,以此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將實踐課程的價值發揮出來。

二、考核方式轉變

數字電子技術的實驗考核,驗證性實驗為10分,提升性實驗為50分,數字系統為40分,具體如下表所示。

每項實驗均需要設置相應的實驗報告,在報告中還包括實驗問題、解決方式、體會等。例如,以交通信號燈的設計為例,電力搭建環節分數為15分,每個模塊為1分,總計8分,系統測試成功總分為7分。創新設計環節總分為10分,擴展(新增)功能設計為5分,依據實驗的經濟性、適應性進行給分。實驗報告書總分為5分,答辯為5分。在考核過程中學生的獨特見解,需要進行適當鼓勵,這類考核方式能夠實現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數字電子技術實踐效果

依據本文上述的數字電子技術實踐課程設計,同常規的課程相比較,本文的時間課程能夠實現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實踐證明,將實踐課程進行層次劃分,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在實踐學習中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發現實際操作中的問題,及時解決各類問題。

本文的實驗性教學,驗證性、提升性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綜合性實驗的設計中,學生的完成率為60%,將數學電子技術的課程融入其中,能夠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字電子技術實踐教學能夠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促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操作方式,深入分析綜合性設計實驗模塊,建設系統概念,合理設計各個模塊,提升學生對電子技術的認知,為學生后期的就業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謝劍斌,李沛秦,閆瑋,等.在“數字電子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0,32(6):105-106.

[2]馮海俠.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教育項目課程研究:以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為例[J].船舶職業教育,2016,4(1):19-21,76.

數字電子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 實驗教學 教學改革

一、引言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是高等學校電類專業為鞏固學生數字電路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數字電路知識應用能力及數字電路設計創新能力,掌握數字電路的分析、設計和開發而開設一門的重要實驗課。[1]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是學生理論學習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的基本知識與數字集成電路實際應用之間的一座橋梁,在培養電子技術人才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數字集成電路的實際應用并能利用數字集成電路解決實際問題。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理論課程內容的改革,傳統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很難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根據電子技術的發展趨勢和社會對電子技術人才的要求,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應不斷地變革創新。

二、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老化,缺乏現代性

目前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是基礎性和驗證性實驗,包括門電路功能測試、組合邏輯電路功能測試、觸發器邏輯功能測試、時序邏輯電路實驗、同步計數器、555 時基電路等。實驗采用從屬于理論課的教學形式,目的只是鞏固和驗證學生的理論知識,而把培養學生的數字電路應用和設計能力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偏離了教學目標。[2]

(二)教學方式封閉,方法單調

目前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以實驗箱為平臺,采取傳統的“課前預習一教師講解一課堂實驗一遞交實驗報告”教學方式,模式單一,缺乏新意。學生只是根據實驗指導書上的原理圖在實驗箱上連接線路并觀察實驗結果,學生通過實驗只驗證和鞏固了理論知識,不利于數字電路的分析、設計和開發能力的培養。

(三)課程考核方式僵化、缺乏創新性

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成績屬于理論課平時成績的一部分,一般采用選取簡單基礎性實驗為題目進行簡單考核,甚至不進行考核。這種課程設置模式和考核方式主要反映了學生掌握知識和實驗操作的能力,而無法反映學生掌握數字電路應用、設計和開發的能力。缺乏有效的激勵使很多學生不重視設計, 嚴重阻礙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改革方案

(一)改革目標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僅要求掌握數字集成電路的使用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目標已遠遠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本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目標是在掌握數字集成電路基本使用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利用數字集成電路進行電子系統開發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和設計能力,為后續電子技術相關課程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改革方案

1.課程模式

傳統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采取從屬于理論課的教學形式,學生的實驗成績也只是理論課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這種課程設置模式使學生錯誤地認為實驗課不重要。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實驗課程的重視程度,提高學生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將數字電路實驗改為獨立授課并獨立分配0.5學分,并提高實驗的課時量。在課程設置模式改革的同時,改變傳統的理論課由理論教師來主講,實驗課由實驗老師負責的情況,理論主講老師也應承擔一部分實驗課,這樣有利于主講老師在上課過程中理論結合實際,避免強調過多的理論,忽略了實際中容易出現的問題。[3]

2.教學內容及模式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傳統實驗內容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電子技術人才的需要,為此在傳統常規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基礎實驗、設計實驗、開放實驗和電子技術課程綜合設計實驗為核心的層次實驗教學模式。

基礎實驗主要是使學生掌握數字集成電路的使用,包括常用儀器的使用、TTL與非門邏輯功能和參數測試、組合邏輯電路分析與設計、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分析與設計、移位寄存器、計數與顯示、555定時器等實驗項目。這類實驗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測試數字集成電路的邏輯功能,掌握基本的數字集成電路的測試方法和使用方法,為完成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打好基礎。

設計性實驗主要是培養學生分析和設計電路、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對于設計性實驗,實驗指導書上只列出實驗任務和原理框圖,學生根據任務要求,選擇設計方案并畫出原理圖,擬定測試方案,最后根據原理圖和測試方案進行連接電路、調試和結果測試,最后按要求寫出完整的設計報告。此類實驗項目包括電子秒表、24小時多功能電子鐘和搶答器等,目的是鍛煉學生數字集成電路綜合應用能力。

由于課程大綱規定的實驗,均由教師統一規定內容、統一實驗要求、統一實驗時間,在有限的實驗課時和統一的實驗時間管理中,學生沒有機會進一步接近實驗室,難以滿足學生探索性、創新性的要求,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上沒有重視學生的能力差異,缺乏個性能力培養,因此在設置開放性實驗是必要的。通過開放實驗室和開放實驗的方式,采用多種形式的開放式教學手段,給學生選擇實驗的主動權和選擇權,達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效調動學生的實驗積極性,科學培養學生的實驗意識和參與科研的意識,培養學生實驗能力、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標。

電子技術課程綜合設計實驗是安排在課程結束后的假期為提高學生的電子設計能力而設置的,不僅包括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內容,還包括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的內容,綜合兩門課程做一個完整的電子系統,例如數字電壓表、數字頻率計和數字溫度計等。電子技術課程綜合設計實驗主要是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電子技術知識進行電子設計的能力。

3.教學方法

傳統的學生根據實驗指導書上的原理圖以實驗箱為平臺連接線路進行電路測試的實驗教學方法,使一部分學生機械地連接線路而忽視了原理的理解,很難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實驗箱平臺改為面包板,學生利用分立元器件搭建電路進行測試,這樣有利于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指導書方面,前幾個實驗可以給出原理圖,在學生掌握了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基本操作步驟后,將實驗指導書中的原理圖改為只給出實驗任務要求,學生在實驗任務的要求下自行設計原理圖,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4.考核方式

傳統的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相結合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課程考核方式客觀性較強,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考查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記憶能力而無法考查學生對所學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谏鲜稣n程教學改革思路,課程考核方式實施過程如下:課程結束以后每組學生選取一個設計性數字電路系統題目,分別利用分立元器件實現題目要求的功能,學生上交紙質版的功能開發文字報告和功能實現的電路板,最后組織學生就自己的項目進行全班答辯。教師根據學生平時訓練情況、文字報告、功能實現的情況和答辯情況給出具體的成績。[5]

四、結束語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字集成電路進行設計開發的能力。上述改革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先行試點,在試點過程中逐步修改完善,最終形成一種合理有效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模式,提高高校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教學水平,以適應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和社會對創新性電子技術人才的需求。

[ 參 考 文 獻 ]

[1] 張琨英.數字電路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實驗室科學,2012,15(1):45-47.

[2] 張怡.數字電路實驗教學發展方向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1,(23):157.

[3] 宋明秋. 數字電路實驗教學改革的設想[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5(2):150-151.

[4] 戴普明,孫維先.《數字電路實驗》教學研究[J]. 中國科技信息,2010,(13):213.

[5] 趙成,李莉,洗立勤,曾基石. 關于數字電路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A]. 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359-362.

[責任編輯:雷 艷]

數字電子技術范文第5篇

一、設計/建造教學的現實性

在建筑教育領域“設計/建造”命題指的是一種教學方式,即學生在教師和相關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小組合作完成方案設計、深化設計、建造文件(包括材料選定、預算控制、建造計劃、組裝方法和放置場地),直到最終的現場建造。其重要特點是現場親身操作,學生自己設計,自己利用真實材料足尺或縮小比例的建造,強調知識的綜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設計思想的檢驗、圖紙的表達訓練(包括交流草圖、最終的建造圖紙等)。

由于建筑學中“基礎平臺”觀念的欠缺,導致了專業價值觀的紊亂,價值混亂導致空間設計的“內外分離”,“平面建筑”、“形體建筑”,或者“立面建筑”為形象意義所主導,僅用主觀的藝術修養判斷來代替真實的物質要素分析,全然忽視建筑的正??臻g規律;無視建筑在城市空間中的角色和相應環境中的作用;無視真實的建筑感知和使用;無視合理的建構邏輯和空間構成規律。同時計算機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設計和建筑方式,弱化了人性的作用,削弱了人類和目標產品的聯系,并且對相關的設計技術進行了重新分配。

因此對我們的教學而言,“設計/建造”不是意在建構一個深奧復雜的理論和哲學構架,也非時髦的理論概念,設計/建造意味著一種十分務實的建造訓練與思考,在理論和實踐上旨在針對中國建筑現實狀況問題的基本觀察和思考。

二、設計/建造教學的組織

根據課程理論,對于一門課程的編制,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四個方面。設計/建造的組織或教案設計是教學實施的計劃,體現了一種策略,一種態度,其目的在于如何將設計/建造的相關問題放在一個有序并可控制的環境下去展開。

1、課程目標。

設計/建造課的教學同傳統課程相比,既有共性的一面——適合用課程理論的相關原理來指導建造課程,解決了課程研究的框架問題;同時也有其特殊性,即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點,這就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應有與之相對應的策略。建造課程的開放性特征決定了其具體課程目標的多樣性。設計/建造課的課程目標主要尋求發展五個方面的技能:思考和制作、技術與設計、協作、交流技巧、社區服務。

2、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和選題應體現課程目標的思想。雖然建造課程的內容不盡相同,但總結起來,大致都是圍繞著空間、結構和材料這三個核心目標及內容來展開的,其最終結果——具有一定空間、形式意義的“建筑物”。借用建筑形式這一概念,根據設計/建造課程最終的表達成果,可以將課題分為:象征的、抽象的和建構的三種。所謂象征的表達(圖1)是指建造的形式所表現的是與建筑本身沒有直接關系的內容。這里“建筑”的概念與建筑本身的結構和功能都沒有直接的關系,設計者借助形式表述一個建筑以外的概念,同樣這種表達也必須借助于建造的手段才能實現。抽象的表達(圖2)中“建筑”不只指涉及安全、功能性建筑的設定,也指涉及創作和創新的元素,其目的是為了解決建造、空間利用及試圖引起建造者、擁有者、觀看者和使用者的情緒反應等問題。抽象和塑形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納入建構的研究范疇,抽象的形式要素的建造只是其將材料的物質性極端壓抑。對于建構(圖3)弗蘭姆普頓認為空間已經成為我們建筑思維的一個核心概念,在這個前提下“建構研究的意圖不是要否定建筑形式的體量性特點,而是通過對實現它的結構和建造方式的思考來豐富和調和對于空間的優先考量。”建構是在于建造本質的回歸。象征和抽象的建造課題可稱作模擬建造,建構課題多為準建造和建造,其目的在于不同程度上模擬和感知空間、結構和材料。因為模型材料具有符號表現的功能,利用材料的可操作性、視覺特性、符號表現性來模擬建造材料,使模型最為真實地接近建造。

3、課程實施路徑。

馮金龍、趙辰教授在《關于建構教學的思考與嘗試》一文中把教學實施路徑分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方式。前種方式可通過理論課程、文獻閱讀引入建構理論,建立起統一的關于建造的知識背景和語境體系,使得研究的交流表達成為可能。從建構的角度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理解其蘊含的建造本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后種方式則通過建造實踐,從基本的材料和建造邏輯中,從自身的實踐認知中總結關于設計和建筑的思維方式和相應的建筑形式語言。

4、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在于評價的教育性功能?;诮ㄔ煺n程的目標,對學生的評價原則的共同點是:重視對概念的分析和理解;強調建造作品結構的邏輯性和穩定性;對材料的理解和運用;可行性和經濟性;重視團隊協作精神。

三、實踐視角的一次探索

東南大學建筑學專業一年級前期的課程通過“認知—感知—設計”的過程,使學生對于建筑設計的基本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諸如設計原理的了解、真實材料的認識和運用、建筑基本元素的操作等,在第一學年末設計題目中增加了建造的過程,目的是希望通過學生通過親自參加1:1的建造的全過程來學習建筑設計,體驗一幢建筑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畫圖與建造的不同。筆者作為論文實驗參與指導了2003級設計基礎教學中的建造教學。本次建造教學(圖4)根據原有的設計題目——地標設計,單獨選兩組學生(每組6人)進行亭的設計與建造,把原地標“結構”的建造轉換為亭子“空間”的建造。對于筆者而言,雖然只是一次實驗的成果,仍有諸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但生動的圖片與實物展示,以及參與建造的真實體驗,可能要遠遠超越“建造”理論本身所蘊涵的設計哲學。

四、設計/建造教學之當代意義

在當今的建筑設計教學中,我們的建筑學教學應聚焦到建筑的本體,進一步加深在建筑整體環境功能、建筑空間和形態、構造、建筑美學等基本問題方面的研究和訓練,訓練學生學習和把握建筑的實際建成效果,建造的真實性的表達,特別是在尺度、材料和細部構造等等方面就顯得尤為必要。加強建造的研究和實踐,對于發展傳統、地域文化、場所精神或許是一個有待投入的正確方向,其實就是致力于建筑本體的基礎訓練,包括建筑的觀念和知識,一直到設計技術施工。

上一篇:弱電系統集成下一篇:食品安全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