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數字動畫技術論文范文

2024-02-25

數字動畫技術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3D技術的發展不僅創造了新的動畫電影拍攝制作技術,也創造了嶄新的3D數字技術畫面語言和敘事語言,3D技術己經成為動畫電影主流表現手法。通過探討目前國際流行的3D動畫制作技術,分析3D技術對動畫電影創作的影響力,探索3D動畫影視創作的發展規律。

關鍵詞:3D技術;動畫電影;三維立體動畫

3D Sstereo Technology of Animated Films

LI Hua-yong, LIU Ping, JI Hong-qiang

(Weifang Vocational College, Weifang 261041, China)

Key words: 3D technology; animated film; three-dimensional animation

3D技術帶來的革命不但改變了傳統動畫電影的制作技術,改變了電影的傳播方式,更改變和顛覆了傳統的電影觀念,對電影已經延續了一百年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2011年開始,好萊塢生產的主流動畫影片基本都將以3D版本進行放映,3D技術從動畫劇本的創作、策劃、制作到后期的合成、剪輯,無處不發揮著巨大的功用,并且由此而來的變革將會波及到融資、制作、發行、放映等一系列電影環節,從而徹底改變動畫電影行業本身。

1 助推動畫電影發展的3D技術

3D技術的進步讓導演們的想象力插上了堅實的翅膀,使動畫電影無論從畫面色彩飽和度、人物動作逼真度、場景縱深感、情節震撼力上都比二維動畫時代有巨大的進步,讓觀眾在電影院沉浸在變幻莫測、光怪陸離神奇的動畫世界。

1.1 動作捕捉技術的應用

從CG技術引入影視、動漫作品開始,動作捕捉技術就應運而生了,現今幾乎所有影視動畫中的CG場面都會用到這種技術。動作捕捉技術展現了最細膩真實的人物動作與表情,在澤米吉斯導演制作的《極地特快》和《怪獸屋》中,演員的一顰一笑都得到了真實再現,而《貝奧武夫》堪稱史上人物表情最細膩的動畫片。動作捕捉技術也是一直是一項飽受爭議的技術,奧斯卡動畫長片獎甚至因為這項技術修改了動畫長片獎的評獎條款。同時奧斯卡對動作捕捉技術制作的動畫長片還是采取了比較寬容的態度,2007年獲得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的《怪獸屋》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動作捕捉技術動畫,甚至連當年獲得最佳動畫長片獎的《快樂的大腳》運用了一定的動作捕捉技術,3D電影《阿凡達》更是大量運用動作捕捉技術的典范。

運動捕捉技術是將人體表情和動作通過傳感器、信號捕捉設備及數據傳輸設備傳輸到電腦上,動畫師將這些動作運用于影片人物的身上,表現出一個表情豐富、動作貼合運動規律的動畫形象。運動捕捉技術從原理上說可分為機械式、聲學式、電磁式、主動光學式和被動光學式。不同原理的設備各有其優缺點,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定位精度;實時性;使用方便程度;可捕捉運動范圍大??;抗干擾性;多目標捕捉能力;以及與相應領域專業分析軟件連接程度。

在《阿凡達》制作過程為了讓影片中的動畫形象表情更豐富、動作更逼真,進一步完善發展了動作捕捉制作系統。演員在拍攝時穿上布滿捕捉點的緊身衣褲,同時影片攝影棚內還架設有一套“協同工作攝像機”,這套系統由布滿在攝影棚頂部的140個數字攝像機組成,形成一個捕捉舞臺。攝像機通過追蹤現場ED燈打出的近紅外光譜的反射,將捕捉到的數據傳輸到一套系統中,再將光譜的反射與演員的運動進行組合分析,得出整個鏡頭的立體模型。這些數據再被映射到后期的計算機處理,從而令動畫人物呈現出高度擬真的效果。

1.2 全局光照模擬技術的運用

全局光照是三維物體在環境光照下的反射特性,而局部光照只能產生少量光源的照明效果。傳統三維動畫技術中光線跟蹤、光子映射和輻照度技術已經成熟,遲遲不能在CG電影中應用的原因在于渲染電影膠片時間太長,成本太高。在《怪物史萊克Ⅱ》中80%的鏡頭都使用了全局光照技術,由于有效運用了近似的光線跟蹤技術,高效率處理了光線的多次反射、折射和透射問題,極大地加速了渲染進程,解決了成本高的問題。

1.3 動態群體動畫技術的運用

動態群體動畫是三維動畫電影區別于二維動畫的一大特征。該技術讓影片中大場面下的各個不同動畫物體做出不同的反映,而不需要逐個調整每個物體的動作,另外當片中人物需要互動時,也可以直接運用預先設置好的反映特性?!豆治锸啡R克Ⅱ》中人物最多的大場景里包含了多達5000多名神態動作各異的個體,能控制大量個體做各自不同的動作要得益于夢工廠動態群體動畫技術的開發,通過多項控制參數,能令“人群”關注場景中的事件并做出各自不同的反應。CG動畫師將不需要逐個調整每個個體的變化,點一下鼠標,不同個體之間便可開始既定的相互反應。

1.4 流體模擬技術的運用

流體模擬技術讓影片中波浪碰撞時產生的力學效果極為逼真。3D技術中單純的模擬海浪并不是很難,問題在于模擬海浪與物體之間的交互,如模擬海浪與角色身體的動力學碰撞效果。這里運用的是基于物理的模擬。目前夢工廠專家Nick Foster開發的流體系統已經可以有效模擬多種流體交互效果。它可以編輯幾十個層的流體動態特性,通過粒子系統模擬浪花沖刷巖石、牛奶潑在地上、怪物用泥漿洗臉等運動。

1.5 2D轉3D技術的運用

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數字3D電影《四眼天雞》就是由迪斯尼出品的2D轉3D的動畫片,隨著《極地特快IMAX 3D版》取得的巨大成功效應,刺激了動畫電影由2D轉3D的發展,之后這種轉制而成的數字3D電影大量出現,如《怪獸屋》、《別惹螞蟻》、《拜訪羅賓遜一家》、《圣誕夜驚魂》、《愛麗絲夢游仙境》等3D的動畫片均采用了2D轉3D技術,并取得了很好的票房。IMAX公司等多家公司都把普通的2D版電影直接轉化成3D電影,轉換一部電影的費用從500萬到800萬美元不等,且只要6到10周的時間,這樣的技術進步使得3D電影得到巨大的營利空間。

三維化制作的工藝流程分為三個主要步驟:第一步是畫面的分解。分析2D畫面元素的縱深層次關系,與導演一起做3D立體的故事板設計,描出不同層畫面元素的輪廓線,逐個圖層解析出來,設定參考線,標明空間關系。第二步是畫面元素的DNZ三維化,采用專用軟件工具生成相應的右眼畫面(2D畫面源作為左眼畫面)。第三步是深度調節,像數字中間片調色一樣,導演在場指導,調節畫面元素的深度,和相對位置關系,實現導演要求的藝術效果,同時也要關照人眼的舒適度。

1.6 三維圖像壓縮變形技術的運用

三維圖像壓縮變形技術可以使一個過大的景深壓縮到合適的范圍,避免了角色被壓得失去立體感,產生照片效應。制作一個景深非常大的場景,通過將特定場景的參數輸入電腦,計算出立體場景中鏡頭的設置參數,然后將之壓縮。三維圖像壓縮變形技術可以測量角色如何恰好地嵌入近框和遠框之間,解決角色過壓縮或者欠壓縮的情況。

2 3D技術對動畫電影的影響

2.1 3D技術改變了動畫電影表現手法

3D技術的發展不僅創造了許多新的拍攝制作技術,也創造了利用3D數字技術才能實現的畫面語言和敘事語言,己經成為動畫電影主流表現手法。3D技術制作的動畫電影的空間重要性和完整性得到進一步提高,蒙太奇手法受到抑制;長鏡頭得到更廣泛應用,鏡頭縱深對比加強;近景突出體現立體感,“迎面”鏡頭與“過山車式”鏡頭成為不可或缺的鏡頭運動方式。

通過3D數字特效技術,導演能夠能復原龐大的古代建筑場景,能讓現代人和虛擬人物對話,還能根據風格和劇情的需要調整攝影機的視點和運動軌跡。3D技術將與聲光色、鏡頭運動等一樣成為視聽語言的重要元素,可以想象,沒有3D技術的《阿凡達》其獨特立體的視覺特征和界于虛擬與真實的表演將不復存在。

2.2 3D技術改變了動畫電影制作的形式

3D技術的發展拓寬了題材,把電影創作者的思想從技術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要求導演在編寫劇本時候就開始以3D特效的思維來敘述故事、渲染畫面。3D技術讓創作者在劇本策劃及敘事的安排上跳出了傳統的線性的思維模式,完全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使創作者能夠大馬行空地充分發揮想象力。在當前的電影制作流程中,從分鏡頭劇木開始,3D技術的思想就己經體現出來了,動態捕捉等技術的應用完全變了原有傳統動畫電影的制作流程和方式。在傳統的劇本、分鏡頭劇本以外,3D數字特效還需要自己的特效劇本。

2.3 3D技術改變了動畫電影的內容與技術的關系

3D技術制造的華麗場景給動畫電影的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影片內容要足以支撐起3D技術的表現力,不管技術怎樣發展,講一個好的故事總是關鍵的,技術輔助故事而行是作品成功的關鍵。其次先進的3D技術要與整體故事結合完整流暢,成為不機械化并具備生命力的藝術,不能讓游離于內容之外。影片由《阿甘正傳》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基斯拍攝,故事根據艾斯伯格的同名兒童故事改編,講述一個小男孩和他的朋友們在圣誕前夜踏上一輛開往北極的夢幻列車后發生的奇妙故事。影片運用真人捕捉的技術原理,把湯姆·漢克斯的一舉一動捕捉到動畫人物上,連表情也不放過。其他人物也是如此,其配音陣容也十分強大。整部影片表達著導演對孩子般童真爛漫的羨慕,小男孩早上醒來時只有自己知道那不是夢,因為只有孩子的天真與無所顧忌才能看到最美好的事物,其中3D技術的運用也恰好處地描繪出了小男孩的奇幻旅程,可以說技術與故事結構相得益彰。

2.4 3D技術改變了電影的傳播形式

《極地列車》本來的制作版本是2D技術的,推出3D版本后兩個版本在第一天上映就創造了一億七千萬的票房。檔期結束后,3DIMAX版本的《極地快車》在05年假期時又在66家IMAX影院重新放映,由于效果甚好,06、07、08年影片都作為圣誕影片繼續放映。到了08年,還推出了藍光3D版本的DVD碟片?!栋⒎策_》影片運用Real3D、杜比3D、Imax3D多種方式公映,同時還推出了2D和4D的版本,充分利用了3D技術拓展了電影的傳播形式,滿足了不同層次觀眾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票房。

3 結束語

電影是技術與藝術的統一體,3D技術的革新已融入動畫電影的敘事方法、制作手法、視聽語言、幻想性等本質元素,改變了動畫電影的創作軌跡,形成了3D動畫創作的獨特藝術特色。

參考文獻:

[1] 高五峰.數字3D立體電影的技術與發展[J].當代電影,2009(12):13-19.

[2] 劉言韜.3D立體電影的新視聽與新技術[J].電影藝術,2010(2):150-153.

[3] 楊新宇,高太梅.高科技對電影美學的影響與沖擊[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6):39-67.

[4] 李相.3D電影美學初探[J].當代電影,2009(12):19-25.

數字動畫技術論文范文第2篇

一、數字時代下定格動畫創作的數字化轉變

上世紀初, 美國電影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 這為美國當時的經濟大蕭條起到了巨大的回避作用, 在那個時期, 影院的數量往往多達上萬家以上, 這也帶動了制片公司電影生產效率的提升。在1933年, 美國著名電影《金剛》的上映, 使真人、動畫與模型得以成功融合在一起, 這為當時的影視制作領域帶來了全新的技術革命, 從那時起, 定格拍攝技術迅速風靡全國。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 隨著數字技術的日益成熟, 該技術與傳統的電影特技之間的融合變得越來越深入, 《侏羅紀公園》便是其中典型的影視作品之一。在數字技術的帶動下, 人們可利用三維技術來建立各種怪獸及場景的模型, 然后利用渲染工具來使這些怪獸和場景變得更加真實, 并將其與實拍人物進行同一鏡頭的合成, 從而大大提高了電影的制作效率和作品質量, 使電影制作難度降低的同時, 也節約了電影的制作成本。

數字時代的來臨, 使定格拍攝技術逐漸末落, 不過定格拍攝技術所具有的畫面感、動作語言及其藝術魅力, 卻受到諸多專業人士的認可與青睞。在2005年, 美國華納影片公司為了制作一部經典的動畫作品, 并沒有采用當前主流應用的數字技術, 而是通過定格動畫創作手法來進行動畫創作, 歷經十年的時間, 終于完成了深受兒童關注的人偶動畫作品《僵尸新娘》, 從而使定格動畫創作手法得以再次興起。不過, 由于《僵尸新娘》的創作時間非常漫長, 并不是所有的制片公司都愿意花費時間和耐心去制作, 這也使這些制片公司又紛紛將關注點重新轉移至數字技術中。數字時代下, 3D打印技術的出現, 使人們能夠利用計算機來建立數字模型, 然后利用金屬、陶瓷等粉末狀的可粘合材料, 運用計算機將其進行逐層堆砌, 從而快速打印出和虛擬三維模型一模一樣的實物產品。這項技術很快便被應用于動畫創作領域, 并為定格動畫創作手法的快速應用提供了可靠的途徑?!豆韹寢尅繁闶且徊空嬲饬x上, 將定格動畫創作手法與3D打印技術融于一體的動畫作品, 在此后的十幾年里, 定格動畫創作手法和3D打印技術之間的結合變得越來越緊密, 并相繼出現了許多較為經典的定格動畫作品, 如《魔弦傳說》《小黃人》等。

二、數字時代下定格動畫的創作現狀

在我國, 定格動畫創作手法也得到了發揚光大, 并陸續創作出一系列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定格動畫作品, 從而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早在1956年, 我國便成功應用定格動畫創作手法制作了《神筆》、《牧笛》等作品, 隨后又相繼創作出人們所耳熟能詳的《阿凡提》、《長發妹》等定格動畫作品。由于我國在定格動畫創作手法的應用時間相對較短, 因此相比于國外發達國家仍舊有著一定的差距, 這些差距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是我國的動畫創作專業人才較為匱乏, 截止至2016年, 我國動畫創作專業人才尚不足八千人, 而我國動畫市場的人才需求量高達五至十萬人, 這遠遠難以滿足我國動畫制作領域的人才需求;其二, 我國在運用定格動畫創作手法時, 主要是采取逐幀繪制的方式, 由于動畫創作專業人才的匱乏, 使現有的動畫創作專業人才面臨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 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這對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其三, 我國在運用定格動畫創作手法進行動畫制作時, 采用的動畫角色造型過于刻板, 無法自然的展示角色的喜怒表情, 在面部肌肉與口型協調度上也不夠完美, 許多國內優秀的動畫公司都是采取外包的方式來進行動畫制作, 這也導致我國的定格動畫存在原創力不足的問題;其四, 我國在定格動畫制作中大多將古代的神話故事或歷史人物作為題材, 許多題材都經過反復多次的應用, 這也導致動畫題材過于陳舊, 缺乏足夠的創新性與想象力。當然, 我國在定格動畫創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定格動畫也深受國外的青睞和歡迎。在數字時代下, 我國在創作定格動畫時, 應將民族文化作為立足點, 結合定格動畫創作手法的基本特點, 將數字技術融合其中, 以此創作出更好的定格動畫作品, 使其能夠更好的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三、數字時代下定格動畫創作的轉變

數字時代下, 傳統的定格動畫創作手法發生了很大轉變, 在數字化技術的帶動下, 尤其是3D打印技術的出現, 使越來越多的動畫創作人士開始應用數字技術來進行定格動畫創作, 以此展現我國傳統定格動畫所具有的藝術魅力, 從而使我國的文化藝術面貌得以煥然一新。目前, 數字技術在定格動畫創作中的應用, 尤其是3D打印技術, 在場景及人偶制作上尚未全面普及, 這也造成我國所創作的定格動畫質量較為粗糙。在對定格動畫模型進行制作時, 需要利用不同類別的材料來實現, 這也對我國動畫創作人士的技術水平有著嚴格的要求, 定格動畫的制作材料中, 既可以是塑料、紙、布、膠等, 也可以是金屬、線、木、泥、泡沫等, 這些制作材料所具有的不同物理特性, 使其在結合應用時往往難以相互融合, 無法表現出人偶及場景的真實效果。而3D打印數字技術的出現, 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不同材料的兼容問題, 從而大大提高了定格動畫的制作品質。3D打印數字技術所采用的材質為PLA或ABS, 通過熱熔來對材質進行加工成型, 能夠使材料的屬性得以完整保留的基礎上, 還能減輕產品的制量, 并可賦予人偶或場景等豐富的細節。在利用PLA或ABS打印出產品后, 只需在模型上涂抹膠水, 然后裱上宣紙, 并在宣紙上進行繪畫, 即可將我國繪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韻味及技法進行最大限度的表現, 從而使定格動畫從原有的二維平面創作轉化為三維空間創作, 使我國的定格動畫在數字時代下嶄放出其獨有的藝術魅力。

四、數字時代下提高定格動畫創作水平的相關舉措

數字時代的來臨, 使人們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的同時, 對動畫作品的創作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形勢下, 要想提高定格動畫的創作水平, 就必須要加快數字技術與定格動畫之間的深入融合, 通過數字技術來轉變傳統的定格動畫創作思想, 改革原有的定格動畫創作手法, 逐一克服和解決定格動畫創作中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秉承著工匠精神進行不斷的創新, 使我國動畫在藝術品質和民族風格上都能邁出新的臺階。此外, 還要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 來不斷提高定格動畫的創作效率, 最大限度的降低定格動畫的制作成本, 通過三維數字建模技術來對復雜的人偶及場景等進行建立、觀察與修改, 不斷完善模型細節, 使其能夠對模型特征進行更加真實的還原, 以此直觀的表達出我國傳統繪畫所具有的意象, 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高效性與精確性, 實現數字建模、3D打印與定格動畫創作的一體化結合應用, 不斷革新傳統的定格動畫創作手法, 優化定格動畫作品質量, 使定格動畫作品能夠緊隨數字時代的發展潮流。

五、結語

總而言之,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 定格動畫創作手法也將得到不斷的革新, 在不久的將來, 將有越來越多優秀的定格動畫作品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其作為傳承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 將為我國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播及詮釋做出巨大貢獻。并且, 定格動畫所具有的動畫表現形式也將得到更多觀眾的認可與欣賞。

摘要:相比于其他動畫類別, 定格動畫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 定格動畫的許多優秀作品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各種數字化技術的應用, 使人們迎來了數字時代, 這也使數字時代下的定格動畫創作方法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尤其是3D打印技術的出現, 使數字技術與傳統的定格動畫制作技術實現了更深層次的融合, 大大提高了我國定格動畫事業的發展水平。為此, 本文對數字時代下定格動畫的創作方法及理念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數字時代,定格動畫,傳統繪畫

參考文獻

[1] 葉琳.關于定格動畫創作趨勢的可能性探討[J].建筑與文化, 2017 (03) :62.

[2] 田梓林.芻議定格動畫創作中材料應用與研究[J].才智, 2014 (23) :290.

[3] 乜艷華, 李懿人, 薛?,?數字技術背景下對當前定格動畫創作的思考[J].戲劇之家, 2018 (15) :96+98.

數字動畫技術論文范文第3篇

一、動畫數字軟件的優勢

1、增加效率、降低成本

相較于傳統動畫的手工繪制, 應用數字軟件這一有力工具不但大大增加了動畫制作的效率, 降低了制作的成本。數字軟件技術還大大增加了動畫線條的流暢度, 方便線條對深淺和粗細統一規格, 更方便對線條顏色的調節, 僅僅需要鼠標一點, 就能描繪出理想顏色的圖形或線條, 且顏色均勻[2]。對于圖形的上色, 相較于普通的上色人員, 逼單效率大幅度增加, 甚至數字軟件的應用免了雇傭上色員工的費用, 大大降低了成本。

2、創新性強、突破性大

伴隨著三維動畫技術的發展與成熟, 人工繪制就顯得非常具有局限性, 比如說動畫數字軟件能制作手工無法繪制的三維動畫, 加上先進設備的輔助如動作捕捉儀和掃描儀等, 能夠對動畫進行細致的描繪, 而手工繪制很難栩栩如生的將動畫呈現出來。而且當動畫產業從業者要繪制一副千軍萬馬、人潮擁擠的動畫時, 如果僅僅通過手繪, 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復雜, 但應用電腦數字軟件時, 通過復制、修改, 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3、表現力強、創作范圍大

現如今, 數字軟件基本都具有增加動畫表現力的插件, 尤其是對于三維動畫, 表現力顯得格外重要, 數字軟件的準確應用增加了三維動畫的表現形式, 不但使三維動畫模擬出更加生動逼真的現實場景, 還能表現出現實中難以用肉眼觀察到的場景, 使得三維動畫廣泛應用于影視、醫療、教育和游戲等各領域[3], 擴寬了三維動畫的創作范圍。

4、發揚新技術, 與傳統技術并行

傳統手工繪制技術是不會被數字軟件技術完全替代的, 在發展數字軟件的同時, 開發者在創新的同時, 又不斷結合傳統手工繪制技術部忘本, 使之與傳統技術并行。在創新發展現代科技的前提下, 又不忘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 并發揚光大。

二、動畫制作中數字軟件的功能分析

1、數字軟件在二維動畫制作中的應用

二維動畫創作可以在紙上繪制再進行數字軟件的進一步加工, 或者應用數字軟件直接制作, 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1) 平面繪制軟件功能:平面繪制軟件主要包括Painter、Adobe、Photoshop和Illustrater, 在動畫制作中, 常用Photoshop來設計場景和角色;用Painter繪制素描、油畫水彩等具有傳統韻味和中國特色的畫面;用Adobe Illustrater繪制出手繪風格的作品等[4]。

2) 矢量動畫制作軟件功能:Flash是重要的矢量動畫制作軟件, 它不但具有強大的各種圖形和直線繪制工具, 也具有鉛筆、畫筆鋼筆以及修改變色工具, 大大簡便了動畫的繪制過程。使得復雜的描描畫畫, 涂涂改改變成簡單的鼠標點點。

2、三維動畫制作中常用的軟件

在三維動畫創作中, 常用的軟件是3ds Max和Maya。

1) 3ds Max:作為PC端最流行的三維動畫繪制軟件, 不僅能高效創作出大量的三維動畫, 還可以對創作的動畫進行虛擬展示, 運用價值廣泛。在一些展示廣告中應用價值較大。

2) Maya:是一種具有強大功能的三維動畫制作軟件, 可以對動畫進行整體控制, 也可以塑造出細致逼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對于流體、剛體、毛發等這些高質量的動畫也是小菜一碟。能細致的刻畫出三維的形象, 甚至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3、后期制作軟件

1) 剪輯軟件:如Adobe Premier Pro, 非線性剪輯軟件, 能輕松剪輯視頻或圖片素材, 也可以校對整個動畫中的顏色, 展現出動畫靚麗的效果。與此同時, 對于Adobe的其他軟件, 他們之間具有相關性, 可以對Adobe軟件制作的動畫進行剪輯。

2) 特效合成軟件:常用的特效合成軟件Adobe After Effect和Nuke, 其中Adobe

After Effect操作的基礎是圖層, 通過設置圖層的屬性繪制出具有不同效果的圖案, 并運用色差將圖像從背景圖案中分離, 營造出絢麗的效果;以節點式操作為基礎的Nuke, 運用曲線編輯器使提高動畫制作的效率, 操作過程一般包括添加特效、校色和處理素材。

三、總結

綜述所述, 數字軟件在動畫制作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它的作用貫穿于動畫制作的全過程, 從對二維動畫的矢量和平面繪制, 到三維動畫的立體構造, 同時在后期的剪輯以及特效合成過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綜觀中國動畫這幾十年的發展, 雖然我國動畫產業發展迅猛, 但與其他動畫產業強國相比較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我國動畫產業始終如一的致力于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 甚至在改革開放以后, 在世界動畫的大潮洶涌澎湃時也從未放棄這一宗旨。鄧小平曾經說過,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 數字軟件雖然具有強大的功能, 能大大提高我國動畫產業的生產力, 但是還有待進一步的開發, 數字軟件的功能也會進一步的完善與加強, 在未來的動畫制作中, 數字軟件技術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不可替代, 同時, 伴隨著數字軟件技術的發展, 動畫技術也會得到空前的發展。而世界的動畫產業也會不斷發展。我國的動畫產業也將得到空前的突破。

摘要:近年來, 動畫產業發展迅速, 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 為動畫制作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動畫制作的過程中需要許多輔助工具, 數字軟件的應用不但提高了動畫制作的效率, 更增加了動畫的生動性, 逼真性, 運用數字軟件進行動畫設計給設計過程帶來了方便, 也是大勢所趨。本文簡要剖析動畫制作中數字軟件的優點, 對動畫制作中數字軟件的功能進行探討。

關鍵詞:動畫,計算機技術,數字軟件

參考文獻

[1] ISBN7—81085—464—X/K.2752005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動畫概論》賈否路盛章著.

[2] ISBN978—7—5322—3741—82004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動畫原理》黃興芳著.

[3] 郭偉, 蘭景婷.三維動畫及其運動捕捉技術[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1 (5) .

數字動畫技術論文范文第4篇

由于以前并沒有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 所以大多數的動畫作品都是靠人工制作出來的。雖然人工制作的動畫作品有其非常大的優勢, 但是時代是進步的, 社會是發展的, 人們的審美也是在進步的。技術的出現不僅使得動畫作品的制作過程更加精細和準確, 還提高了作品的制作效率。隨著數字技術的出現, 動畫產業正朝著高質量、高效率的方向發展。

二、動畫的藝術語言

1、造型

在一部動畫作品中, 造型是絕對的基礎。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造型, 就好像整部作品失去了靈魂一樣。角色的造型是根據作品中的需要而定的, 造型可以安靜的, 抽象的, 或者寫實的等等。一個動畫的背景顏色、發生地點、發生時間以及繪畫風格等等極大地影響著角色的造型。動畫造型的設計人員不僅要有整體全面的設計思想, 以及扎實的基本功, 還要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去理解劇本。最終設計師設計的造型要有靈魂, 要能體現其核心思想。

2、構圖

構圖也是非常關鍵的動畫語言。作為一名觀眾, 對作品的第一感受肯定是視覺感受, 如果視覺上給予了觀眾不好的印象, 那么這部作品對觀眾來講就失去了吸引力, 這將極大地削弱了作品的質量。設計師在設計構圖的時候, 要站在戰略的高度去審視, 不能將自己拘泥于一個小世界中, 要跳出禁錮的思維, 這樣才能更全面地考慮更多觀眾的感受, 能夠迎合更多觀眾的胃口。

3、攝像

除了前兩項動畫語言, 自然而然地, 攝像是動畫作品成型的關鍵一步。拍攝者實際上是一名創作者, 在這個過程中, 充滿了很多的變數, 這要求拍攝者要保持極高的注意力, 并且要有極高的知識素養, 這樣才能時時刻刻創造較好的影像。那么呈現出來的作品才能是好的作品。

三、數字動畫技術的出現

數字動畫技術的出現時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來的。計算機的發展帶動了很多行業的發展, 動畫產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計算機的很大影響。數字化的動畫產品能夠給人帶來非常震撼的觀看效果, 讓人產生很長時間以來所沒有過的感覺。在以前, 很多不能夠完成的動畫效果, 在數字化的背景下輕而易舉地做到了。在最初的數字動畫作品中會有數字化技術制作出來的虛幻效果, 人們看到這種效果都難以置信, 一時覺得接受不了。這種新穎的表現手法比傳統的動畫制作要好很多, 制作的過程也更加精密和準確, 線條也更加優美, 造型也都更加逼真, 所創作出來的角色也更加地有靈魂, 人物形象也更能吸引觀眾。大家應該都知道斯皮爾伯格導演, 他所導演的《侏羅紀公園》是數字化動畫的一個典型的例子。這也開創了數字化動畫的先河。隨后越來越多地數字化動畫映入人們的眼簾, 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當然還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動畫產品, 就是《獅子王》。獅子王的出現又將數字化動畫推向了一個高潮?!丢{子王》所取得的成功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丢{子王》中的角色是將其造型和人物性格做了非常好的結合。這就使得觀眾在觀看動畫作品時能夠深深地受到心靈上的觸動, 覺得一行一動, 每一個動作都能表現出它內心深處的想法。雖然在電影界有很多的動畫作品,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動畫電影的發展, 但是我們發現一個現象, 數字化的電視作品我們倒是發現不多, 這可能是因為音視頻格式于電視機的播放制式不相符的緣故吧。再就是當時電影空前的受人歡迎, 投入成本相對電視來說也超值, 能較快的見到效益??傊? 數字動畫藝術成了一門新的動畫語言, 并且改革了整個動畫產業, 為動畫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四、數字動畫藝術語言的新思維

1、書法數字動畫的探索

在中國, 書法是一門特殊的藝術。書法家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思想。書法動畫藝術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意識有著非常高的意義。由于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項藝術, 所以也只有中國能夠把書法動畫發揚光大。大家都知道, 在這之前, 中國的動畫產業出現了水墨動畫片的形式, 書法動畫在互聯網時代也會得到較快的發展。書法動畫日后不僅在中國會發揚光大, 在國際動畫產業中也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也會站在國際動畫產業的最高峰。書法動畫相較于其他的數字動畫有著其先天的優勢。書法集成了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 人文主義色彩非常濃厚。書法的線條美、力量美都表現的非常好。在我國古代有很多的書法家, 他們的書法簡直就是一件非常好的藝術品, 一件靜態的動畫極品。在數字化的今天, 我們將書法動態化, 以動畫的形式呈獻給大家, 這將會有大家所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 書法也是千變萬化的, 在每一個字的表達中, 書法家注入了他們心中自己對這個社會的看法, 彰顯了他們的心境, 透過歷史的眼光, 書法其實就是歷史的動畫。有著非常深的寓意。

2、打破傳統動畫的認知

傳統的動畫并沒有很多計算機技術的陪襯, 它只是將靜態事物以動態化, 這樣的創作過程主要是通過創作者長時間的觀察以及分析, 然后再通過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任何事物都有其變化規律。其實如果說到動畫的歷程, 在古代, 人們通過繪畫好多事物靜態的形態, 許多張畫連起來看就成為靜態的動畫。這是比較早的一種表現形式。早期的人們通過這種動畫形式, 通過這種時間上的變化來觀察分析事物。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時間的維度, 時間的變化就能表現出事物的動態變化。春夏秋冬, 早晨晚上, 事物都會產生變化。只不過那時候的人們可能還沒有動畫的概念。

現在很多剛開始從事動畫的學習者, 他們不注重抓住動畫的核心, 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他們往往都只關注到了動畫二字, 所以在學習的時候只知道學習的動畫的知識, 包括動畫的規律, 動畫的制作, 角色的設計等等。他們忽略了事物的變化規律, 他們忘了向大自然這個老師去學習。他們不去從最根本的地方出發去學習動畫, 而是功利性地學習動畫的制作技巧, 只是聽從書本上的經驗知識, 不去自己親自去觀察和實踐。這樣就會對他們有錯誤的引導, 畢竟這些東西不是他們實踐出的結果, 只是繼承了前者的知識, 然而前者的知識是對是錯卻不知道。這樣也可能造成學習者拖沓的毛病, 不去親自實踐一些事情, 而是聽別人的經驗。這樣對培養一個動畫從業者來說是大忌。這種現象在如今的學校中也是非常多的。在沒有讓剛開始學習的學生還有沒有一定認知的前提下, 就灌輸他們制作知識和制作技巧, 這無疑是在害他們。這種通過部分動畫作品所形成的學習法則, 只是一個輔助工具, 只是讓他們在日后真正的制作過程中提高效率的工具。而不是在最初就讓他們學習的范本。在當今社會, 社會環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 教學理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動畫教學中, 其實我們提倡的是讓學習者自己積極主動地去實踐, 自己去發現和解決問題。教師和學校只是給他們提供一個平臺, 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提供指導性建議, 并不能當他們的主角, 主角永遠是學習者自己。再者說, 動畫這種藝術性的東西, 更需要個人的思維發散, 更需要個人的探索精神。爭取的教學方法是首先引導學生自己去實踐, 自己慢慢地領會事物的本質, 形成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 然后再學習一些動畫技巧和經驗。

3、承載著人文主義思想

任何藝術性的東西都不能脫離歷史的人文主義思想。人文主義思想承載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動畫從業者沒有人文主義思想, 這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歷史承載了很多東西, 一個具有歷史意識的動畫從業者會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審視自己的作品, 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更有生命力, 更有靈魂。但是, 我國的動畫藝術現實情況非常的危險, 大多數的動畫作品體現了大眾人文主義思想的缺失。我國的動畫作品展現的更多的是創作者的幼稚, 其作品并沒有很深的文化涵養和社會價值, 完全沒有任何營養, 這對中國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這將會嚴重影響下一代的價值觀。這其實主要體現了動畫創作者或者人們在人格教育意識方面的欠缺。此外, 大眾對動畫藝術的理解也是非常片面的。他們并不認為藝術和人文主義思想承載著動畫作品。

在這里我們簡單地回憶一下我國之前的動畫作品。在那個年代, 受當時的社會影響, 所有作品均展現出了階級斗爭的意識形態, 包括各種人物的角色都帶有當時的歷史色彩。當時的動畫作品展現了一些積極的東西, 那一代的創作者其實對下一代是有期許的。他們雖然受時代的影響比較嚴重, 但是他們都有自己的思想, 都有自己的一套體系, 知道該傳遞給下一代什么價值觀。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 經濟的發展, 人們好像丟失了思想人格的東西。動畫成了利益者追逐利益的工具, 他們不去想著動畫作品的質量和內容, 不去想他們所表達的寓意, 完全站在一個商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大家可以自己仔細去想一想, 現在的我們每天都在看什么樣的動畫作品, 動畫作品都有什么生態營養。我們一直在創作的作品其實都是一些娛樂性質的東西, 缺少了最基本的養分, 更多的水分。大家應該都知道日本動漫家宮崎駿先生, 他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完全是表達了他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表達了他個人的價值觀。換句話說, 都是原創的。而我們國家的創作者脫離了自己的土地, 只是站在利益的制高點去審視動畫作品, 忽略了動畫作品最初的作用。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 作為一名動畫創作者, 應該遵循最開始的初衷, 通過自己親自到大自然中觀察事物的變化, 從自己的觀察角度出發, 創作出一個動畫作品, 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樣的作品才是好作品。這樣中國的動畫產業才會持續健康地發展下去。只有擁有自己獨有的思想體系, 所創作出來的東西才有生命力, 才有靈魂, 才有根。

五、結束語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動畫產業的改革。動畫產業在數字化技術的推動下可以更豐富地、高效地發展。數字化使得動畫產業有了一種新穎的藝術語言。但是, 數字化畢竟只是一種技術, 動畫作品的核心還是內容。只有以內容為中心去創作作品, 再加上先進的數字化技術, 二者融合將會極大地推動動畫產業的進步。此外, 創作好的內容還要求創作者不能脫離人文主義思想之根, 創作者只有站在人文主義思想的高度所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更有生命力。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 動畫市場不可避免地注入了互聯網的新鮮血液?;ヂ摼W技術的發展使得動畫作品不僅注重內容的創作, 還要有先進的動畫技術。文章首先闡述了動畫的藝術語言, 繼而介紹了數字技術的發展給動畫產業帶來的影響, 最后分析了數字動畫產業的新的探索和新的思維。動畫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的動畫技術, 但是動畫作品的根還是內容?;谟猩鷳B涵養的內容, 結合先進的動畫技術和手法, 動畫產業才能良性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數字動畫,藝術語言,新思維

參考文獻

[1] 李建福, 王濤.畫面蒙太奇在數字動畫中的應用分析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 (社科版) , 2015, 10.

[2] 蔣莉珍, 黃盧健.比爾·普林姆頓動畫藝術語言研究[J].戲劇之家, 2016, 10.

[3] 黃肖明.動畫藝術語言在APP兒童電子繪本中的運用[J].美術學報, 2016, 5.

[4] 趙麗霞.楊·史云梅耶的動畫藝術語言分析[D].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5, 6.

[5] 余春娜, 岳中生.指鹿為馬——新媒體時代對動畫藝術語言及教學的再認知[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 2015, 6.

[6] 薛峰.談新媒體語境下動畫藝術材料語言的表達[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 (美術與設計) [J], 2016, 5.

[7] 劉佳陶.淺談數字藝術對動畫設計的影響[J], 2016, 1.

數字動畫技術論文范文第5篇

一、概述

1、數字動畫廣告

數字動畫又被稱之為計算機動畫, 它的基本原理是按照傳統的動畫而生成, 然后再通過計算機來制作一系列可以動態播放的計算機圖畫。動畫形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二維動畫, 第二種是三維動畫。而數字動畫廣告則是動畫與數字相結合的一種新的廣告形式。這種廣告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這種形式的廣告給人以與眾不同之感, 個性比較鮮明, 新鮮元素比較多, 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第二點采用動畫技術進行廣告創作, 更加具有夸張性和趣味性的特點。通過數字動畫廣告設計能夠將企業想要表達的產品設計理念充分的表現出來。第三點數字動畫廣告是與最時尚的元素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在一起, 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2、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

人的思維本身就分為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 二者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是概念與意識上的數量差異, 而不是認識形式上所產生的差異。在廣告中, 感性思維是表達廣告情感, 直抵人得內心的一種力量。而理性思維則是情感的骨架, 在廣告設計的過程中, 需要在理性的角度上, 然后加以感性去進行廣告設計。

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是互相聯系且密不可分的, 所以我們要在理性的基礎上進行感性設計, 并使二者之間達到一個協調統一的平衡。

二、我國數字動畫廣告設計的現狀

近些年來, 我國才開始發展數字動畫廣告,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 無論是在創新性上還是技術上都存有一定的差距。當前,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以及設計者們的自身原因, 我國數字動畫廣告設計受到了比較大的沖擊, 其發展前景并不樂觀。例如很多企業愿意在廣告投放上花費很多的資金, 但是卻不愿意在廣告設計上投入更多的成本。通過這一現象反映出的問題就是很多企業并不注重企業文化的構建和企業文化品位的提升, 而是一味的強調企業產品的實用功能。在此情況下, 設計師為了迎合企業需要, 不得不設計出一些缺乏創意的廣告作品??上攵? 這種廣告作品所取得的效果一定是極其糟糕的。同時長此以往下去, 企業的品牌形象也會受到損害, 企業難以穩定的發展下去。而近幾年,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一些企業受到西方先進理念的影響, 已經開始將關注點放在企業文化構建和企業品牌形象設計上, 所以他們也開始更為注重通過廣告設計來傳遞企業理念, 希望通過數字動畫廣告這種方式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三、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在數字動畫廣告設計中的運用

1、理性思維的運用

理性思維是我們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觀察, 所產生的一種接近事實本質的反映。他憑借客觀事實說話, 不摻雜任何情感因素。在數字動畫廣告設計中, 設計師們喜歡運用色彩、音效以及光的運用來將廣告更好的設計出來。因為對于觀眾而言, 首先我們會先看到和聽到廣告的內容, 當我們的大腦吸收這些內容之后, 會產生一定的反應。例如Darring Ring的數字動畫廣告, 在觀看之后會給人一種“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感覺。所以在對數字動畫廣告進行設計時應該掌握知覺方面的規律, 最后使廣告來達到預期的效果。

數字廣告本身就是以向消費者傳達企業的產品信息為主, 這就要求作為廣告的設計者不能夠單單只懂得廣告設計的知識, 還要懂得傳播學、營銷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除此之外, 對于消費者的年齡、購物需求等也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夠設計出更好的數字動畫廣告。

2、感性思維

在生活中, 人們會隨著自身經歷的不斷豐富, 擁有越來越多的情感體驗, 這些情感會存在我們的大腦之中。當我們遇到事情時, 這些經驗就自然而然的會從大腦中涌現出來, 然后指導我們去處理事情。在數字動畫廣告設計中運用感性思維能夠讓自己所設計出來的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創新性, 因為通過想象, 能夠將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的表現出來。同時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能夠更加直抵人心, 引起消費者情感上的共鳴。因此, 作為廣告設計者要善于運用感性思維, 找到在廣告設計中的靈感, 從而設計出更為優秀的廣告作品。

摘要:隨著我國邁入數字化時代, 我國的漫畫產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尤其是數字動畫廣告在這種形勢下順勢而生。數字動畫憑借自己先進的科技手段和創造的獨特視覺效果被廣泛的應用于廣告創意設計之中, 并且這種形式成為當代新型廣告創作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想要創造出更具有鮮明特色和創意的廣告則取決于設計者的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本文就是探究數字動畫廣告設計的理性思維與感性的運用。

關鍵詞:數字動畫,廣告設計,理性思維,感性思維

參考文獻

[1] 孔祥芬.杜啟明.理性與感性思維在數字動畫廣告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 2014, 06:15-16.

[2] 劉峰.李曉娟.數字動畫設計在電影特效中的應用探究[J].電子測試, 2014, 12:134-135+131.

上一篇:勞動立法論文下一篇:文化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