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電大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范文

2023-05-23

電大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首先簡要介紹青海電大網絡教育合作辦學,其次根據工作實際提出影響青海電大網絡教育質量的三個問題,最后亦從現實工作中給出三個解決問題的思路。

關鍵詞:青海電大網絡教育質量增強

1.青海電大網絡教育合作辦學概況

青海電大網絡教育自開辦以來,分別和中國醫科大學網絡教育學院(以下簡稱醫科大)、大連理工大學網絡教育學院(以下簡稱大工)、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以下簡稱川大)、北京理工繼續教育學院、(以下簡稱北理)中國人民大學網絡教育學院(以下簡稱人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絡教育學院(以下簡稱西電)、四川農業大學網絡教育學院(以下簡稱川農)以及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現代遠程教育學院(以下簡稱北航)合作辦學。醫科大和北理是高校自建學習中心,北航是通過國家培訓網搭橋合作,大工、川大、人大、西電和川農是通過奧鵬教育搭橋合作。醫科大、大工、川大這三所院校的網絡教育學院每年生源較為火爆。青海電大在合并部門和調整專業結構的同時,停止了和醫科大、人大、西電、北航這四所高校的網院的繼續合作而繼續與其它院校合作辦學??傮w來說,青海電大完成部門合并和專業結構調整之后的網絡教育以理科方向辦學為主。如大工的土木工程專業、土木工程(道橋方向)專業,川大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都是理科方面的。目前青海電大網絡教育學習中心有五人負責網絡教育的招生、導學和對學生的過程管理,有一間有21臺電腦的網絡機房。

2.青海電大網絡教育質量的問題提出

2.1招生錄取時衡量青海電大網絡教育學習者的綜合能力的形式比較單一

青海電大只是以入學水平測試這一項內容來對招收進來的學習者做出衡量,這不僅形式比較單一而且不能夠測出學習者的真實水平。只要通過青海電大招生初審資格的網絡教育學生,一般都可以通過入學水平測試。原因是合作辦學的各個高校都提供模擬題,而模擬題里是有參考答案的。

2.2青海電大給網絡教育配置的硬件資源少

青海電大給網絡教育硬件資源配置缺少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人員和設備。青海電大給網絡教育就配五個工作人員,其中一人長時間出差在外,一人為外聘人員,一人為領導。每個人都要有橫向全盤辦事的能力。除了學校和領導布置的任務外,有的工作人員每學期要“打理”幾所合作辦學高??傆?00多人的日常事務。如學習者的招生信息后期處理(處理照片、核對信息、催繳各種招生報名時未提交的東西)、學習者前期入學教育、發放錄取通知書、催繳費用、選課、訂教材、通知學習、發教材、報統考、報考試預約、接收試卷、布置考場、組織考試、核對畢業信息、發畢業證等等。設備上只配置了一間有21臺電腦的網絡機房,參加入學考試還需要向其他部門申請借機房,再者就是不能夠為學習者提供足夠的地方用來輔導,硬件資源缺乏勢必會影響網絡教育的質量。

2.3青海電大網絡教育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沒有得到深挖

我作為青海電大網絡教育的一名工作人員和接受網絡教育的學習者進行過多次交流和討論。絕大多部分學習者是抱著“混一混”和“拿證漲工資”的比較“樸實”的思想,多數學習者就恨不得我們工作者把所有的事情都替他們“擺平”。出現這種狀況有兩個原因:一是大多數參加網絡教育的學習者都是在職人員,他們其中有不少領導人員;二是我們沒能深挖這些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3.增強青海電大網絡教育質量的思路

3.1多樣化的形式來測評參加青海電大網絡教育的學習者的素質

首先得看參加網絡教育學習者的“網能力”:學習者所在地區有沒有網絡?學習者會不會用電腦上網?學習者有沒有網絡交流工具?學習者會不會各種輸入法?其次得看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學習者所在地區的官方語言是什么?學習者的漢語表達能力和漢語寫作能力如何?只有學習者的“網能力”和語言能力達標后才能進行入學水平測試,并且在參加入學水平測試時各合作高??梢詫⒛M試題的答案做的稍微隱蔽一點從而使學習者找參考答案時得使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行。如果單純復制-查找-替換的話,學習者會覺得入學考試都這么簡單而不以嚴肅的態度來對待以后的學習,從而就影響到網絡教育的質量。相信通過上述三步走之后使得網絡教育工作人員開展各項工作沒有最基本的障礙。最終為青海電大網絡教育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前提基礎。

3.2青海電大應該給網絡教育方面多配幾個工作人員和網絡機房以便更好地縱向開展各項工作

人員到位的話工作起來就更加有條不紊了。工作人員的配置跟上去了,人們工作專一,不再冗余雜多,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效率有了,質量還遠嗎?除了工作人員配置外還應該為網絡教育多建幾個網絡機房以便工作人員更好地開展各方面工作。有了人員和設備配置青海電大的網絡教育中堅力量才能得到優勢發揮。

3.3深挖青海電大網絡教育學習者的內部學習動機

人本主義學習動機理論觀點認為要深挖學習者的內部學習動機。所以,我們要深挖青海電大網絡教育學習者的內部學習動機。

首先要讓青海電大學習者的專業教育徹底執行。我們要讓專業責任教師介紹該專業使青海電大學習者從最初打心底就知道自己在攻克的項目,因此帶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有了專業基礎之后才可以進一步順利深挖和“開采”出對學習影響重大的學習者的內部學習動機。

其次要突出青海電大學習者學習的內在個人價值。強調學習不僅是一種生存方式,而是要突出學習對個人涵養培養、“自我充電”的意義所在。要使青海電大學習者能夠感受到學習是一種快樂的生活習慣而不是一種痛苦負擔。事實證明,擁有這種觀點的學習者,他們內部學習動機就會持續被成功所強化,內部學習動機水平也持續增強;當面對艱難險阻時,決不氣餒不前,而是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爭取達到目的。假如將讀書學習作為獲取某種物質利益或功名的手段時,而當學習沒有達到預期結果時,其學習積極性會支離破碎。所以,突出學習者學習的內在個人價值是有價值的而且能幫助深挖學習者潛在內部學習動機。

最后需增強青海電大學習者在網絡教育學習支撐平臺上的動手能力。許多學習者上平臺之后找不到自己所要求的學習項目。增強學習者在網絡教育學習平臺上的動手能力也是增強網絡教育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網絡教育中的面授課沒有,很多學習以及考核是要靠學習者自己在網絡教育平臺上實踐。此處沒有形成好的評測機制,因此學習者頻繁利用漏洞。有些需要長時間完成的任務有的學習者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搞定”,這樣質量一定是含大量“水分”的。有些大齡學習者甚至就不知道信息技術類的相關內容,因此質量之說只能“空穴來風”。因此青海電大網絡教育在學習者開學之初應采取多種方式對他們進行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的培訓,使他們能了解并掌握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為將來自主學習鋪下堅實的道路,也為深挖他們的內部學習動機提供了有利條件之一。

4.總結

綜上所述,要使青海電大網絡教育質量有進一步增強,我們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在明白的思路指導下才能進一步做好網絡教育質量。才能使網絡教育在青海電大這個大家庭中有一席之地。筆者給出了增強青海電大網絡教育質量的三個思路以供同仁參考。

參考文獻:

[1]張志宏.提升國內邊遠地區開放教育教學質量探微 [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9):10.

電大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范文第2篇

對于職業教育來說,校企合作模式是其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與學校職業教育共同的戰略發展訴求。校企合作對于學校來說,其一可以改進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增強人才的社會適應性和競爭力;其二,可以增加學生就業率;其三,提高辦學水平,使學校教育與社會、企業接軌。

對于企業來說,其一可以遴選和儲備人才;其二利用學校的科研資源和力量,做新產品的研發或者項目聯合開發;其三,協助企業進行員工的短期培訓;其四,完成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不管是從理論上,還是目前已有的一些成功經驗,都證明了,走校企合作之路,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的出路。

一、 電大職業教育的現狀和特點,校企合作的現狀以及成因。

(一)電大職業教育同普通中職教育的區別。

電大的職業教育和普通職業教育有相同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是:兩者都屬于職業教育,都是面向社會和企業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材。而不同的是,由于學歷層次的差別,普通職教更側重于社會生產實踐的技能培養,電大的職業教育更注重人的整體發展,即除了技術技能等具有較強定位性、實踐操作性的培訓之外,還要對學生的情操、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系統化的培養,人才培養的目標,也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術熟練”、“業務”,而是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高品質人才。因此,電大的職業教育不只是單純的技術技能培訓(當然,這是最基本的)而是應當根據社會和企業的需要,培養出具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能與時俱進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

(二)電大職業教育的現狀和困惑。

目前,電大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采用的是跟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的形式,存在著合作模式單一,合作層次淺、合作范圍窄等諸多不足之處。比如校外實習基地模式,在該模式中,學生前兩年(或者三年)在學校進行學習,后一年或最后半年到企業頂崗實習。學校負責學生的培養和培訓,但企業不參與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僅提供實習實踐崗位,幫助學生熟悉工作環境和崗位需求。這種模式下,企業僅負責提供學生的實習場地和崗位以及技術指導,并不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計劃的制訂。學校是教育的主體,企業只是處于一種被動的配合,因此,企業的主動性并沒有完全而充分地發揮出來,而學校也因為從人才培養計劃的制訂,到方案的實施,在到人才的輸送和評價反饋等方面,都脫節于社會生產實際和企業的需求,因此而陷入了困局和尷尬的境地。很多時候,校企合作都處于學校單方“一廂情愿”的關系,合作的愿望較低。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四 點:

1.合作的政策和制度不健全 。

2.合作模式單一,深度和廣度不夠。

3.學校人才培養計劃、課程建設、教學過程,評價體系等等都滯后于企業的發展和需求。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使得學生不能盡快適應企業需要。在學校學習到的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到了企業和單位,由于學校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較實習企業的要求有差距,部分課程內容有滯后性,使得學生上崗實習遇到困難重重?!霸趺磳W的和實際用的不是一回事?”,“實踐操作怎么如此復雜?”學生實習工作中覺得上手困難,困惑不斷,用人企業也頗覺頭疼。

4.學校的科研和研發能力不足。學校老師以教學為主要工作任務,課題研究和科技創新方面不太重視,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足,致使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水平較低,實驗室成果到產品的轉化能力不夠,這樣,無形中也造成了學校缺乏對企業的吸引力。

5.對于企業來說,擔心增加成本和承擔風險。質量和效益是企業的目標,學生的實習,企業不僅需要投入一些費用和資金進行實習生的工作和生活開銷,同時由于實習生的不能盡快地適應工作環境和工作技能,致使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均要受到影響,這也使得企業需要一定的資金來承擔損失或者風險。

二、完善和改進電大職業教育教學機制,開創互惠互利,社會、企業、學校和學生多贏的局面。

(一)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筆者認為,校企合作,企業不應當僅僅是制造業、加工業、服務業,還可以有政法、教育、管理等諸多行業。合作的方式也不能僅僅限于畢業實習這樣的淺層次,而是應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將企業生產與學校教育有機的融合起來。借鑒發達地區校企合作的先進經驗,可以有訂單培養模式,企業辦校模式、校辦工廠模式、職教集團模式。電大的職業教育,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學生進入企業,也不能只限于畢業前一段時間的頂崗實習,而是,應該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中。比如新生進校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進入企業參觀,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具體情況,明確個人的發展方向。大二時,已經具備一些基本的專業知識,可以分派學生進入一些具體崗位進行觀摩學習等等。

(二)按照產業的發展方向、社會和企業的需求,訂立人才發展規劃。

目前電大的人才培養計劃,都是由中央電大統一制訂,地方雖然也有自己的人才培養計劃,但是總的來說,還比較統一,區域和地方特色不太顯著,和地方企業的需求有斷層。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用以中央電大人才培養規劃為總領,地方人才培養計劃為指導,同本地區幾家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共同制訂本校各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也可采用定向輸出的方式,比如跟本土一些大企業(大行業單位)合作,量身制訂和打造該企業最需要的人才類型。學生畢業之后,直接進入該企業,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三)合作課題研究、產品研發。

企業有很好的生產、服務環境,也最了解市場,學校有優質的教學和研究資源,如果能把二者的有點充分利用起來,相互滲透,互為補充,資源共享,利益共享,那勢必能達到“1+1>2”的效果。教師除了做好教育教學的本職工作外,學校應當鼓勵他們從事課題研究以及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并協同企業技術人員一道,解決生產中出現的難題,調高生產效率,同時也可將實驗室里新的技術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的產品和技術。這樣,無疑也會提高學校對于企業的吸引力。

(四)提高和完善機構建設(經費)、管理人員建設、課程建設和師資建設、評價管理。

機構建設:建立相應的對外合作機構,也可以附設在其他機構內部,專門負責校企合作計劃的制訂,企業的選擇和談判,同校內其他部門和機構的協調,比如,協調教務處同企業一起擬訂人才培養計劃、課程和資源的設置、教學管理等等;協調企業同繼續教育學院一起合作進行企業員工的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學習;協調人事處,進行企業高管、高級技術人員等外部兼職教師的聘用等等。

管理人員建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直接影響到校企合作的成敗。管理人員肩負著,對校企合作的方向定位、企業的選擇、制訂合作計劃和方案,學生實習的組織,同社會、企業和校內各部門的協調和溝通等方面的任務。學校應當培養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視野、市場敏感性和管理才能的專業管理人員。

師資建設:企業優質人才走進課堂、學校教師走進企業,促進學校教師的繼續教育。學校教師不能一勞永逸,而是要不斷進行繼續教育學習和充電,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技能,只有不斷進步的教師,才不會同社會發展脫節,才能帶給學生正能量,培養出有上進心,會學習的學生。學校應當派遣教師進入企業,了解專業的最新發展,最新的產品和技術成果,以及企業對職工、職員的技術技能需求。而同時,對于企業內部的高級人才,也可以做為學校的專業特聘教師,進入課堂。

課程(教材)建設:電大的課程的開設,應當依據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當地企業的特點和要求,確定選修課程。并且應當增加實踐課程的分量。也可編制校本培訓教材,作為統一教材的有益補充。校本教材應更具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評價管理:在評價指標體系中,增加對實踐、實習的比例,并且應當對從職業道德表現、自我學習能力、實習表現、工作質量等多個方面并結合實習之后的企業反饋意見進行評估。

(五)為企業提供崗前培訓,繼續教育培訓。

學校有豐富的師資力量,大量的教學資源,優質的教育環境和場地,可以做為為企業上崗人員的崗前培訓、轉崗培訓、繼續教育培訓基地。

(六)學生參與多種社會實踐、豐富社會生產技能。

合理安排學生的實習操作。除了實訓課、頂崗實習等方式之外,可以將社會實踐、勞動實踐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是親自參與具體項目,也可以是實踐實作,還可以是體驗觀摩。針對不同的專業,時間的安排以及場地也可更加靈活,不拘一格。

電大辦學三十多年來,為社會培養優質的建設人才一直是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多年來一直踐行的標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電大的職業教育不論是規模、質量和發展前景都在整個職業教育中占據一席之地,相信通過電大人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打造出適合自身發展的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開創出社會、企業、學校和學生的多贏局面。

電大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電大系統;職業教育;職業技能型人才;開發式教學

G719.2

電大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以來的教學實踐中證明了電大是符合我國國情的一種教學模式【1】。近年來伴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學歷如今只是衡量人才的一項標準,用人單位更需要的是職業技能型人才。在這種背景下,電大應當結合自身優勢,在教學中充分發展職業教育,力求樹立電大式教學品牌,得到社會的認可?;诖?,本文針對電大教學系統如何發展職業教育展開分析,具體如下。

一. 電大系統中開展職業教育的背景及意義

現代社會要想持續發展離不開職業技能型人才,因此開展職業教育是當前發展的需要,電大教學系統應當及時抓住這一契機,以此提高自身競爭力【2】。改革開放為我國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深遠影響,與此同時也為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大職業教育需要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提供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深化開展職業教育,如此一來不但能保證為社會提供技能型實用人才,還能在當前高校擴招的教育環境下樹立自己的品牌,提升競爭力。

二. 電大系統中實施職業教育的策略

(一)改變以往教學觀念

電大系統中開展職業教育是以社會變革為背景的,在全新的社會環境中,教學觀念包括教師的教育觀以及學生的學習觀都需要進行重新塑造【3】。電大如今已經不是僅重視理論型人才的培養場所,還要以職業技能型人才作為培養方向。所以要想將職業教育全面貫徹在電大教學中,就必須先對以往的教學觀念進行改變。電大應強化宣傳,使師生明確職業技能型人才對于社會的重要作用以及職業教育的重要性,通過提高師生的認識,為開展職業教育做好良好的鋪墊。

(二)強化師資隊伍的構建

教師是教學的主要執行者,教師的職業素質對于電大職業教育的開展情況有著直接影響。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當前很多電大教師都不具備職業教育的教學要求,這也是開展職業教育必須先解決的重要問題【4】。要想有效開展職業教育,應先進行教師再教育,可組織教師培訓,到高職中職的職業院校學習職業教學經驗,再結合電大自身特點制定教學計劃,力爭構建出一支具備職業教育素質的高素質電大教師隊伍,以此推動職業教育的深化開展。

(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

在遠程教學領域中,電大已經具有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并培養出了一大批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人才,但在遠程職業教育中,電大系統還是個新兵。這方面經驗還需向高職院校學習,電大可利用網絡技術與周邊優秀的高職院校進行校校聯合,并創建網絡學習平臺,這樣不但能夠借鑒優秀院校的職業教學經驗,還增強了自身的辦學實力,為學生提供了職業教學學習平臺,增強了職業教學實效。

(三)開展開放式實踐教學

以化學專業教學為例,化學專業中的理論與概念大多比較抽象,僅憑書本上的理論教學很難使學生真正理解教學內容。職業教育重視的是職業技能的培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強化實踐【5】。開放式化學實驗教學是現階段培養化工技能人才的有效教學模式,開放式教學不同于以往單純重復教師演示的被動實踐教學法,而是先教授學生對于實驗器材以及設備的基本掌握,之后給予課堂內容相關的課題,讓學生通過自己所掌握的化學方法及理論,來解決所遇到的各類化學問題,而教師在這一階段可進行適當的引導與演示,主要課題應由學生自主完成。

(四)以就業為導向結合當地實際加大招生力度

在高校擴招的背景下,電大生源逐漸減少,與此同時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畢業生面對就業壓力【6】。面對此種情況,電大要想增加生源,提高競爭力,可和企業合作,實施企業“訂單式”招生計劃,以就業為導向吸引生源。所謂企業“訂單式”招生,就是根據企業的用人需求量進行招生,電大系統在對這些學生進行教學時,主要以企業的自身情況制定教學計劃,開展職業和學歷并重的教學模式,學生可在企業實習,畢業時通過企業考核則可到企業正式就業。

(五)加強與企業間的聯合

職業教育的教學初衷就是向社會輸送技能型使用人才,這也表明了電大的職業教育必須以當地經濟所需為培養導向,這樣就需要及時掌握當地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然則很難使職業教育滿足當地經濟需要。由此可看出,企業的參與是電大開展職業教育的基礎保障,因此電大應積極構建校企聯合辦學,由企業作為學生實習的基地,或者由企業制定教學培養計劃,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校企聯合。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開展了此種模式,并得到了院校和企業的高度認可,已然成為了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所以電大系統也應積極引入校企聯合機制,推動職業教育的深入實施。

三.結束語:

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現代社會需要的是技能實用型人才,以往的教育模式也就在這一背景下逐漸顯露其教育弊端。如今社會越來越重視職業技能型人才,各大高校都紛紛開展了職業教育,面對當前形式,電大也應當充分結合自身優勢,在教學中開展職業教育,樹立電大式教學品牌,得到社會的認可。

參考文獻

[1]郭志強.廣東番禹電大教育質量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 ,2013(03).

[2]魏順平; 張少剛.電大高等教育學生數量變化特點與預測研究[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1(02).

[3] 魏順平; 袁亞興.電大高等教育招生規模與學生構成變化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2(01).

[4] 江紅艷; 孫配貞; 余祖偉.電大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倦怠的關系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 ,2013(01).

[5]王鋒.廣播電視大學開放與遠程課程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電化教育 2012(03).

[6]韋盛奇; 喬興媚.廣播電視大學推進社區教育的路徑探究[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2).

電大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范文第4篇

當前,電大繼續教育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課題,如繼續教育在電大教育中的定位和發展問題、繼續教育運行機制和產業運作模式、現代信息技術在繼續教育的實際應用、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有機溝通及資源共享等等,都有待于在理論和實踐上作出探索和總結。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何通過正在實施的“中央電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以下簡稱開放教育)推動電大繼續教育的發展,進而實現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的互動雙贏,這個問題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本文結合電大系統正在開展的開放教育試點項目和繼續教育項目,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探討其互相促進、有機結合、雙向互動、雙贏實現的策略、方法與途徑。

一、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互動雙贏的關系

作為電大教育的兩個重要辦學形式,開放教育和繼續教育在互動雙贏上有著本質特征的一致性、共同發展的必要性和現實合作的可能性。

1、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本質特征的一致性。從理論上看,開放教育和繼續教育都是以終身教育思想為指導,為電大實施奸“為終身化學習服務”的重要辦學形式。盡管兩者在辦學規模、教學要求、教學規律、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從本質特征上講是一致的。隨著知識爆炸和更新速度的加快,開放教育的知識體系和內容的改革與更新將成為永恒的話題,單—的學歷文憑教育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

學習空間和時間的迅速擴展,繼續教育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多樣性、職業性、適應性的繼續教育已成為社會和廣大學習者的迫切需要。開放教育和繼續教育的結合,符合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和學習化社會的發展趨勢,也有利于電大構發建終身教育服務體系,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必將為電大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新的領域。

2、開放教育與繼續發展教育共同發展的必要性。從電大的定位和發展方向看,繼續教育將成為電大今后辦學的主流。開放教育作為試點項目,其定位于能在職成人提供有效的繼續教育服務。開始教育和繼續教育的相互依托、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將有利于實現電大教學教育社會適應能力和教學質量,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綜合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電大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從具體操作上看,一方面,繼續教育可以為開放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信息、素材、生源以及現成的課程 (項目),成為學歷教育可以為繼續改革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辦學基礎、教學資源、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和辦法乃于現成的課程 (項目),有利于鞏固和促進繼續教育的發展。

3、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現實合作的可能性。實現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的合作與溝通有著一定的天然基礎和有利條件。首先,這兩類教育同屬于一個載體——電大,這就為互動溝通的實現提供了體制上的便利。其次,這兩類教育的主要對象職成人,在教育對象上具有一致性,第三,開放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第四,一蔟教育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自學為主,這與繼續教育強調的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的要求也是一致的。第五,開放教育以課程為單元組織教學,繼續教育也是以課程 (項目)為單元組織教學,兩者在教學組織形式上是一致的,這為課程學分溝通互認提供了基礎。

二、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互動雙贏實現的策略

(一)理念融合:理念的融合是互動雙贏的先導和前提,必須有創新的思想和意識。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是觀念的轉變問題,特別是要改變重開放教育輕繼續教育,重學歷教育輕非學歷教育的傾向。近幾年來,電大的開放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但部分電大繼續教育卻呈下滑趨勢,有的地方電大甚至出現繼續教育邊緣化的狀況。只有真正樹立終身教育和繼續教育思想,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的發展方針,用開放教育推動繼續教育的發展,用繼續教育推動開放教育的改革,才能使兩者真正融為一體,互相促進,雙向互動,最終達到雙贏的結果。

(二)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要實現互動雙贏,必須以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為核心,進一步加大電大開放步伐,加大電大對多樣化學習需求的適應性,

建立新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逐步實現以專業建求的高質量的通用課程,促進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的設為主過渡到以課程建設為主,建設一批符合社會需求的高質量的通用程序,促進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的互動與溝通。 (三)課程開放:為實現一蔟教育一繼續教育、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互通,必須以課程開放為切入點,增加電大教育對于多樣化學習需求的適應性,在教學對象的同時,要進一步實現教學資源和教學過程的開放,完善完全學分制,深化學籍管理制度改革,促進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溝通。同時,要從源頭抓起,在課程建設之初就要提出相關的設計原則,恰當的“接口”,促使兩類教育之間的課程學分互認。

(四)資源共享和學分互認:要逐步擴大各類教學資源(包括電大內部課程資源與普通高校課程資源)的共享與課程學分互認?,F在中央電大已實現了與聯辦大學的資源共建與課程學分互認,下一步應加大與網絡學院、自考、其他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之間的課程學分互認。同時,在教學資源建設中,還要盡可能兼顧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要求,力求使資源既適用學歷教育,又適用非學歷教育,并表叔推進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課程分的溝通一互認。(五)課程超市市與學分銀行:互動雙贏的最終目標是建立“課程超市與學分銀行”的終身教育平臺。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嘗試“課程超市與學分銀行”改革新舉措。通過課程開放和學分積累,給學習者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習者有更多的選擇,最終使學習者既可以取得畢業證書,也可以取得職業資格證書,還可以取得單科證書,更力口滿足符合現代社會個性化多樣化學習的需求,同時也為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的互動雙贏提供更多的機會。

三、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互動雙贏實現典型案例

分析

福建電大“社區工作者崗位培訓和開放教育大專學歷教育項目”介紹:

1、目的意義:該項目是福建電大推出的崗位培訓與學歷教育銜接溝通的嘗試。它在項目設計上體現滿足社區工作者崗位培訓的需求,提高社區工作者從事社區崗位工作能力,同時為社區工作者提供和開辟一條學習成才的途徑。學習者參加崗位培訓課程學習,可以獲得崗位資格證書和電大學歷教育課程結業證書。該項目的意義在于把以崗位資格培訓為重點的繼續教育與以應用性人才培養為重點的開放教育有機銜接和溝通起來,有利于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的互動雙贏的實現。2、實施方案:該項目由福建省委組織部、省民事廳、省電大聯合推出,其目的在于促進福建省城市社區建設,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社區工作者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社區工作者參加“社區管理”、“社會保障學”、“社區工作實務”和“社區工作專題講座”四門崗位培訓課程學習,成績合格者可獲得福建省委組織部、省民事廳、省電大聯合頒發的社區工作者崗位資格證書,作為社區工作者上崗的主要依據之一。同時四門崗位培訓課程納入電大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谱鳛檫x修課,社區工作者參加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大專學歷教育學習,所修四門課程學分可以替代相同的課程學分。3、分析評價:此項目在崗位培訓與學歷教育的溝通上作了初步嘗試。福建電大開發的四門崗位培訓課程注重通用性設計,既充分考慮崗位培訓的針對陛與實效性,又充分考慮今后接軌大專學歷教育的學科性與層次性。同時注重四門課程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建設,引進、編制、開發了兩種以上教學媒體。該項目由于體現了崗位資格培訓與學歷教育的銜接與溝通,受到了社區工作者的歡迎,它不但促進了電大教學改革。而且為繼續教育和一放教育的互動雙贏提供了范例。

四、結論與建議 (一)樹立終身教育思想,推動開放教育和繼續教育互動雙贏的實現。要從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開放教育和繼續教育互動雙贏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的開展,推動電大繼續教育的發展,并把繼續教育作為試點課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注意發揮繼續教育在職業性、多樣性、適應性等方面的優勢,推動開放教育的發展。當前,特別要注意克服重開放教育輕繼續教育的傾

向,真正從電大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開放教育和繼續教育互動雙贏實現問題,發揮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促進電大開放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共同發展。(二)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的發方針,發揮電大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中的獨特作用。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重,是電大的發方向和辦學特點。近幾年來,盡管對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溝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對這項工作的迫性認識不足,也缺乏一定的自學性。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兩者的并重發展和互相溝通給電大發展帶來的新的機遇與新的領域,把溝通作為增強電大辦學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樹立電大品牌和形象的重要問題來看待。要加快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溝通的步伐,表叔淡化兩者的界限。要統籌考慮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教學和教學和管理工作,從教學內容、教材建設、教學組織、教學過程到學藉管理,都要有步驟地促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溝通。

(三)以課程開放為切入點,大力推進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的互動協作。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互動溝通的前提是課程開放。要以課程開放為切入點,根據學歷教育多樣化、職業化發展的需要,有選擇地及時將非學歷教育課程(項目)列為學歷教育的性修課或選課,或者作為輔修科目和職業培訓項目為在校學生提供教學服務,部分課程可以同職業培訓認證、技能證書教育結合起來,如中央電大“通用管理能力培訓誰上項目”。開放教育的教材建設,也可以充分利用非學歷教育,也要重視利用學歷教育現有的教學資源,對知用的課程經過必要的調整和改造后,了可作為非學歷教育課程向社會推出。新建的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課程(項目),在制定教學大綱和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兼顧兩方面的教學需要。 (四)探索“課程和超市與學分銀行”,構建適應性強的終身教育平臺。開放教育與繼續教育互動雙贏實現的最終目標是建立“課程超市與學分銀行”。要進一步擴大電大開放程度,探索專業開放、課程開放、教學資源開放、教學過程開放和學業測評開放的途徑和辦法,促進開放教育和繼續教育、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等方面的構通,構建人才培養“立交橋”,為學習者成才和提高生活質量提供更多的機會和選擇。

電大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高等數學不同于其它的學科,其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因此在網絡時代下,電大的高等數學教學應當多采用網絡技術,鼓勵老師與學生通過網絡交流及時解決高數學習中的難題,提高學生的高數水平。

關鍵詞:電大教學;高數學習;網絡

一、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學習

1、調動學生自主使用互聯網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教學隨著學生情況的不同,會進行不斷的調整,因此人的因素在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數學對學生的思維邏輯水平要求很高,因此教學不應當是被動接受的過程。在教學方法的選擇方面,老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學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電大校園中成人學員占據了絕大多數,因此需要調動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只有思想上具備了主動學習數學的意識,才可以付諸于行動。結合網絡教學方式的靈活性特點,老師可以通過網絡與學生多進行溝通,比如通過QQ,電郵等方式向學生提出每個階段數學學習的要求、目標、難點以及重點,多詢問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難題。一方面拉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感情,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數學技能。

2、整合網上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雖然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資源也不斷豐富,但是可供學生學習的內容卻是少之又少。很多電大學校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了很多資源用學生使用,但是高等數學與其它學科不同,它具有較強的抽象性特點,學生在理解方面存在很大的難度。如何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形象地傳遞給學生,就需要豐富網絡上有限的教學資源,可以將其它學校優秀的CAI課件分享到本校的網站上,多上傳些動畫教學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較難的知識點。這些工作都需要數學教師整合多方面的資源,突出教學的重難點,讓學生逐步學習高數。

二、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

1、開展集中面授課程

在學生學習的每個階段、每個單元小結學校都應當舉行集中的面授輔導課程,通過該面授課程來彌補學生網絡學習的不足。老師通過面對面與學生交流,及時發現學生高數學習遇到的問題,同時也能夠督促懶惰的學生可以趕上教學的進度,鼓勵優秀的同學繼續保持。通過集中面授的時間檢查學生的課后作業,了解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分享學習的心得體會等。

2、開展人性化的個別輔導

電大學生的數學基礎差別很大,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個人學習能力、文化水平都有所差異,此時老師更應當耐心地輔導每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根據筆者了解,電大的學生普遍存在以下的問題:有的學生因為忙于每天的工作,抽不出足夠的時間來學習高數;有的學生因為文化基礎比較薄弱,無法跟上課堂的教學,但是自身渴望有更深層次地進步。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情況,老師應當通過網絡開展個別輔導,因材施教。必要時候也可以面對面的交流學習方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達到了教學初衷。

總而言之電大高等數學的學習應當將面授與網絡教學兩者相結合,以教會學生數學知識為最終目的。除了靈活運用這兩種教學方式之外,老師還應當在數學教學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教學初衷。

三、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盡管網絡資源十分豐富,但是仍然需要教師面授來彌補網絡教學的不足。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他們有獨立的情感、各自的生活環境也不同,因此許多問題是需要面對面交流在可以解決的。

1、關注學生智力因素的培養

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可以理解不同的數學概念以及運算方法,但是高等數學研究的是不同要素之間的數量關系以及空間關系,因此學生必須深刻了解不同的數學概念,才能靈活的運用。比如在理解線性代數中線性相關性問題的時候,如果對這個概念理解不夠透徹,則遇到判定線性相關性問題的時候則無從下手。這個時候僅靠網絡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進行面授培訓讓學生知道什么叫不全為零,如何找出需要的向量。老師通過舉一反三和不斷練習的方式,讓學生更了解這個概念。

2、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在高數學習中也會涉及到很多抽象知識點的傳授,這些知識點的理解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想象力,比如在講解數列極限的時候,在數列極限的定義中涉及到“ε”的概念,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它究竟代表了什么數,在其非常小的時候,可以小到什么樣的程度,這都是比較抽象的。這需要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去想想是否應當換種語言去表達這種極限的程度,同時也需要老師加以引導。

3、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高數學習中會涉及到許多的公式,比如積分的運算等,這些公式不僅需要依靠學生自己去記憶,同時更多地需要他們自己理解。在開展網絡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邀請學生參與到公式的推導過程中,讓學生自己來完成公式的推導,這樣才可以加深他們對公式的印象。無論是推導公式,還是運用這些公式進行數學計算,都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只有充分理解不同公式之間的關系,才可以靈活的運用這些公式。比如求積分運算則是求導運算的逆運算過程,如果不知道求導結果是否正確,可以再通過求積分運算來檢驗。

三、結束語

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也方便了教學。電大高數教學因為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應當多采用網絡教學方式輔助教學工作的開展。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老師與學生展開交流,及時解決學生的疑惑,來提高學生的高數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幼芳.論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學方法改進[J].中國成人教育 , 20 11( 11) .

[2] 袁 玲.改進普高成人教育教學方法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 , 2010( 6 ) .

[3] 周海霞.基于網絡的協作學習及其模式設計原則[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 20 12( 2) .

上一篇:學前教育本科畢業論文下一篇:幼兒園教師教育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