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西文化范文

2023-12-21

中西文化范文第1篇

作為一名高校英語教師,肩上擔負著培養祖國未來棟梁的責任。當學生逐漸成長為國家的中堅力量時,那時的世界早已是一個“地球村”,這樣就更加要求我們的學生能夠具備了解外國文化背景,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的能力。但是這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完全陌生的風俗習慣,言談舉止和思維方式,所以就要求英語教師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引導學生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促使學生把語言知識和西方文化緊密地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本文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在中西方不同背景下的不同表現,引導學生盡量避免以后在與西方人交往中出現文化沖突。

1 打招呼

在中國,較為熟悉的人們見面問候時,一般會說“吃了嗎”“上哪兒去啊”。但是我們并不是真的關心對方是否吃了飯,或是對方的目的地在哪里。對方的回答也只需是“吃了”,“還沒呢”或是“出去”。因為中國人都是同根同源,所以我們也不會刨根問底,無休止地問下去。但是對于西方人來講,事情就麻煩起來了,如果你以上面的方式打招呼,就會讓他們誤以為你對他們發出吃飯的邀請,或是想打探他們的隱私。所以外國人在中國就要了解中國的國情,當然我們也要知道外國人打招呼的常用語,一般是:“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Good morning”等,非常熟悉的人之間則省略為“Hello”或是“Hi”ㄢ

2 稱呼語

在稱呼方面,中西方的差距是巨大的。在漢語中,我們經常用一些親屬稱謂來稱呼非親屬,比如我們常說的“雷鋒叔叔”“冰心奶奶”等。這樣能夠很快地拉近兩個人的距離,使聽者感到非常親切,同時中國人也認為這是一個人素質高低,禮貌與否的標志。但是在英語中,不論是平輩也好,長輩晚輩也好,人們都習慣于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這樣反而顯得更親切一些,但是這種做法在中國人眼中就變成了大逆不道的行為了。

另外,在漢語里,我們一般用“醫生、工程師、經理”等詞與姓氏連用作稱呼語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而在英語中卻沒有類似于“DoctorWang” (王醫生) ,“Manager Xu” (許經理) 的表達。正確的說法是應按照英美人的習慣把Mr、Mrs、Miss與姓 (名) 連用表示尊敬或禮貌。

3 隱私

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的隱私觀念比較薄弱。人們通常會打著關心他人的幌子打聽別人的情況,當然有些人也樂意把自己的隱私與別人分享,借此來表達兩人的親密程度。但是西方人則是非常注重個人的隱私,不愿意過多地向別人提及自己的事情,當然就更不樂意對方主動來打聽了。這一點通常也是中西方人交往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按照中國人的做法,第一次見面會主動詢問對方的年齡、職業、家庭、收入等,以示對對方的關心,但是在西方人眼中這一行為是極不受歡迎甚至是讓人無法接受的,因為這樣就侵犯了他們的隱私。

4 贊美

中國是禮儀之邦,因此,在與人交往中,講究“卑己尊人”,認為“謙虛”是一種美德,所以當別人對我們進行贊揚時,雖然心里很高興,但是表面上也要“謙虛”一番,甚至對自己進行某種程度的貶低,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抬高對方表現出對對方的尊敬。其實不然。比如:如果有人說:“Your dress is so beautiful”,一般西方人聽后的反應是“Thank you for saying so”, 即非常坦然的接受別人的贊揚并對對方進行感謝。但是同樣一句話,中國人的反應一般是“No, no, it is just so so.”這樣的反應通常會使西方人認為中國人很虛偽,不誠實,甚至會使西方人懷疑自己的判斷是否出了問題。所以在跨文化交往中,中國人一定要注意這一點,當獲得別人的贊美或夸獎時,只需爽快地接受并道謝即可。

5 時間觀念

西方人具有非常強的時間觀念,他們認為時間就是金錢,因此格外珍惜時間。他們會對自己的日常生活進行周密的安排與計劃。在西方,如果要拜訪某人或是對某人發出邀約,一定要事先進行約定或提前進行通知,最忌諱的就是臨時決定或改變原有的安排。而中國人則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對時間的安排也較為隨意,這一點往往讓西方人感到無所適從。

6 風俗習慣

中西方風俗習慣的差異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對顏色的不同喜好,對數字的不同喜好甚至對動物的不同理解,在此由于篇幅所限僅就顏色的喜好做一分析。

每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由此可以反映出他們的審美取向。傳統的中國人通常認為紅色是喜慶,吉利的象征,而黑、白兩種顏色一般只會出現在中國的喪禮上,因此被視為是不吉祥的。為此,在中國重大的節日或重要的場合都會掛紅燈籠,貼紅喜字,穿紅衣服,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中式婚禮。如果客人穿著過于樸素就會讓辦喜事的主人感到不快。而西方人則非常喜歡黑白兩色。在西式婚禮上,新娘為了表示純潔,神圣會選擇白色婚紗,而來賓則會選擇黑色來表示隆重。

7 飲食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這種差異也是收到了傳統風俗的影響。在中國,不論出于何種目的,只要是聚餐,形式只有一個,就是大家圍著桌子依次而坐,烘托出一種團結,熱烈的氣氛,人們互相敬酒,互相夾菜,體現了中國人的熱情,禮讓的美德。而與中國飲食方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所有的食物一一擺在大家面前,各取所需,座位自由,走動自由,形式自由。這種方式使人們之間進行相互交流,也表達出了西方人的個性自由,彼此尊重的追求。

通過上面的闡述可以看出,中西方交流的過程中的確存在很多差異與沖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多向學生介紹相關知識,以減少或避免跨文化交際中的摩擦和碰撞。

摘要:中國, 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 西方國家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背景。隨著中西方的不斷接觸, 不斷交流, 中西方的文化必然會產生某些摩擦和碰撞, 為了解決或盡量避免這些摩擦和沖突, 中國學生就要盡量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差異

參考文獻

[1] 許果, 梅林.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重慶大學學報 (社科版) , 2002, 8 (6) :121~123.

[2] 顧江禾.東西方文化對比小議[J].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學報, 2001, 22 (4) :279~282.

中西文化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從后殖民主義翻譯研究的視角,通過分析中國語境和英關語境下的中英互譯活動看中西文化互動的不平衡性,提出關于正確看待中西文化互動不平衡性的建議。

關鍵詞: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 文化互動 話語權力 民族主義

一、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提出

作為翻譯的文化研究的一個新趨向,后殖民主義翻譯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是于上世紀下半葉興起的后殖民主義理論在翻譯研究領域中的應用?!昂笾趁裰髁x翻譯理論以權力差異理論為先導。借助新歷史描寫的方式觀察、研究和解釋權力差異語境中譯者自覺與不自覺的價值取向、翻譯行為和策略選擇”,認為翻譯是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在權力差異語境中不平等對話的產物。該理論一經提出,便得到了前殖民地國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翻譯學者們的關注,這些學者借鑒并發展了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以此為研究模式研究和反思本國歷史的和現實的翻譯活動,視翻譯為殖民文化的產物、帝國主義國家進行文化侵略的工具,并試圖通過建立新的文化傳統取得與第一世界國家平等的政治文化地位。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第三世界國家,在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經濟、政治、文化距離不斷拉大的國際形勢下,借鑒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進行翻譯研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以下便是以后殖民主義翻譯研究為模式分析在中國和英美語境下的中英互譯情況,以此加深對中西文化交流的認識。

二、中國語境和英美語境下的中英互譯情況

1、翻譯流量的失衡

當客方語言被譯為主方語言時,客方語言總會經歷與主方語言的接觸、沖突,進而在主方語言中興起、流通并獲得合法性的過程。當這個過程發生在強弱權力差異的語境中時,它會不可避免地受到推動或阻礙。其結果就是弱勢文化的語言很難流入強勢文化,而強勢文化的語言大量流入弱勢文化。在翻譯活動中便表現為弱勢文化譯介強勢文化的數量遠遠超過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譯介。在世界上,英美文本的翻譯輸出量最大,而翻譯輸入量最小,這些國家利用其經濟、政治上的有利條件,通過大量翻譯輸出,把自己的意識形態、價值觀輸入給第三世界的讀者,以鞏固加強其文化霸權地位。中英互譯中同樣存在流量不平衡的趨勢。

首先,在外來詞語的譯介中,中國引入的英語詞匯要遠遠超過英美國家引入的漢語詞匯。從五四時期中國引入的如“民主”、“科學”等人文用語到當今引入的如“納米”、“主頁”等科技用語,由英語直接或間接譯介而來的外來語已成為現代漢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英語中以漢語為詞源的外來語則相形見絀。雖有“kongfu”、“taiii”等此類詞語,但與意識形態直接相關的外來詞匯卻少之又少,西方通過外來漢語詞匯的譯介而受到的中國文化,尤其是意識形態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而在中國來自西方此種形式的文化沖擊則是巨大的。以五四時期為例,中國在引入西方啟蒙話語的同時,實際上也接受了西方的啟蒙思想。因此這正如列文森在《佛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里所說的那樣:“西方可能帶給中國的,是改變了它的語言;而中國對西方所做的,則是擴大它的詞匯?!?/p>

其次,中國譯介的英美作品數量也大大超過了英美譯介的中國作品。中國自晚清以來,除解放后到改革開放前的一段時期外,一直積極地譯介英美作品,其中還出現了幾次高潮。19世紀后期,民國時代和改革開放后的一段時期,中國對英美作品的翻譯占所有外國作品翻譯的一半以上。反觀英美國家,只有為數不多的漢學家投身于中國作品的譯介,而且作品大多是中國儒道經典哲學著作及古代詩詞。

三、正視中西文化互動的不平衡

綜上所述。在中英語境下的中英互譯活動中,中西文化互動呈現總體上的不平衡現象,英美語境下的英譯漢無論在量上還是在質上,都帶有第一世界對第三世界的后殖民主義傾向。怎樣面對中西文化互動的不平衡,如何應對成為了中國急需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一方面,我們不能對這種不平衡現象視而不見,不能簡單地認為這只是當今全球一體化的產物,是現代化進程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我們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抱著珍視自身文化的情懷,形成一種固守本土文化,排斥外來文化的民族主義。

既然我們應用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那么我們就要了解“后殖民主義”,弄清其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尤其是后殖民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出場語境。這對我們正確對待中西文化互動意義重大。

后殖民主義理論開始于20世紀40~60年代,“以德里達的解構主義和??碌脑捳Z理論為基礎,旨在解構西方霸權的文本系統,揭示隱含于西方歷史知識中的權利結構”。后殖民主義理論的創始人——以色列學者薩義德從批評英國康德拉的小說《黑暗的中心》人手,分析西方學術理論體系及美學表達規范,指出西方文化中有一種“東方主義”,即強烈的西方優越感,把東方固定于落后、低劣、怪誕的模式中,置于從屬于西方的地位,這實際上是一種霸權主義心態。

薩義德的“東方主義”得到了來自前殖民地國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學者的積極響應。他們紛紛以后殖民主義理論為。指導,回顧和反思本土文化在西方霸權主義文化統治下的歷史與現狀,并以此為武器與西方的文化帝國主義作斗爭。中國對后殖民主義理論的了解首先是從上世紀80、90年代之交引人中國的德里克·詹姆遜的“第三世界文化理論”開始的。此后的幾年里隨之出版了有關后殖民主義理論的翻譯介紹,直至1999年,在中國才出現了《東方主義》的全譯本從該理論在中國的譯介過程可看到,中國讀者是通過詹姆遜、從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對立的角度認識后殖民主義理論的。然而,作為一位左派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詹姆遜的“第三世界理論”雖然建立在后殖民主義理論的基礎上,但已背離了薩義德的原意。薩義德在揭示東西方話語關系時,并沒有站在東方的立場,把東方與西方的劃分絕對化,而只是“清理西方自身的知識體系,研究文化差異及其表述問題”。因此,排斥西方文化,制造以本土文化為中心的二元對立實際上是對最初的后殖民主義理論的一種誤解,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做法,這樣不但不能保護民族文化,而且使民族文化無法健康發展。

四、結語

任何民族的文化,無論是第一世界還是第三世界,都是開放性而非封閉性的?!安煌幕螒B之間具有相互滲透、相互兼容、相互影響及相互促進從而達到相濟相調、相得益彰的積極結果”。翻譯作為一種跨文化交際行為,當發生在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之間時,必然會產生不平衡的文化流動。這種文化的強弱關系不是永恒不變的,正因為如此,各民族文化才能既相互融合。又保持其自身的獨立性。我們固然不能否認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但我們也要明白僅以此為目的的文化翻譯交流——西方以文化侵略為目的的歸化或東方以反抗為目的的異化——都無益于東西方文化的正?;?。后殖民主義翻譯研究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其最終目的也應該是通過建立東西方平等的話語權利,促進東西方文化的良性循環。

中西文化范文第3篇

語言又是什么呢?它是一個民族經過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創造出來并為他們服務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產物,受生活習慣、思維方式、行為規范、道德價值等社會要素的制約,是不能脫離社會、獨立自由發展的。[2]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是人類長期發展和歷史文化的結晶,是社會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同國家、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

語言和文化是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語言是用于記錄文化的符號體系,是文化的主要載體,也是交際的工具,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各民族的文化特點形成了不同的語言結構和語言表現形式的差異(劉珣 2002:121)。[3]作為兩種不同語系的語言,漢語和英語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是中西兩種文化差異的體現。一、 姓名的差異漢語中人的名字是按照姓和名依次排列的,例如"劉栩寧"其中"劉"是家族的姓,"栩寧"是名字;而在英語中則是恰恰相反是先寫出名再寫出姓,例如"John Nash","John"是本人的名字,"Nash"是家族的姓。二、 年齡用語的差異

中國受儒家傳統思想的影響,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老"有關的詞不勝枚舉,如:"老人家"、"老先生"、"老祖宗"等,"劉老","蔣老","馬老"表示對老人家的尊敬。在英語中形容老常常不用old這個詞來形容老,如用了這個詞形容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在中國文化中老是威望的象征,年齡越大,資格越老,是受人尊敬得分。在西方,他們不喜歡別人問及年齡,認為這是不禮貌的行為,更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三、 關于信仰的差異

在中國信奉龍,中國古代的皇上被稱為"真龍天子"有許多和"龍"相關的成語如"龍馬精神","龍騰虎躍","畫龍點睛","龍爭虎斗","龍飛鳳舞"等。"龍"是中國元素,是民族的精神圖騰,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們因龍的傳人而驕傲,在西方,"龍"被西方人理解為一種怪物,是邪惡的象征。西方人大多信仰God,認為上帝可以主宰一切。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圣經也就成為西方社會最普及的書籍,圣經中的人物和典故都是人們所熟知的,圣經文化成為了西方文化的重要內容。四、 風俗習慣的差異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它影響著人們的言行,思維方式等,而這些影響也表現在其語言中。(一) 問候語

我們從學習英語開始就知道,在英國人們見面時通常都是喜歡先談論天氣,甚至陌生人之間的交談也可以談論天氣開始。而在中國,人們見面時通常習慣問"干什么去啊?""吃飯了嗎?"從問候語就可以看出中西方的差異。西方人喜歡從天氣方面開始談論,中國人喜歡從日常的方面開始談論,反映了中國人互相關心的傳統習俗。(二)謙辭

中國人受傳統的儒家思想的影響,強調集體觀念,盡量不突出自己。而西方文化則是推崇個人主義,強調個人的存在價值,極力表現自己。因此在致謝時,英美人通常會自信地說":Thank you",而中國人謙虛地答"過獎,過獎""哪里,哪里"。五、思維方式

英國人重理性,重視邏輯思維,中國人重悟性,注重辯證思維,這一點從各自的語言表達上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這種不同。(一)關于時間和空間的表達中國人表達時間順序依次是年-月-日。而西方人表達方式卻是月-日-年。在空間表達上中國的表達方式通常是國家-省-市-區-街道。而西方則是街道-市-省-國家。(二)句法組織

英語句子非常注重的是形合,語法嚴密,主謂一般在句中不可或缺。對于復句,則運用各種連詞來連接。這些句子層次井然有序,句法功能也很清楚。比如,You are quite free now, I think. On the contrary, I have lots of things to do.(我想你現在一定很閑。正相反,我有一大堆事情要做。)我們一見 On the contrary,便很容易就區分出兩句之間的邏輯關系。而漢語注重的是意合,很少使用連詞,句子看上去非常松散,主謂不明確,無主句數量也很多,尤其是在口語中,這樣句子間的邏輯聯系不易從外表看出。比如,"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你以為這是酒店?"這幾個句子間無任何連詞,但句子的意思卻把它們緊密聯系起來。六、顏色的比喻義

紅色在漢語中代表"成功、革命,吉祥、興旺"等意,如"紅運當頭、紅色革命"等。把共產黨的政權稱為紅色政權,革命稱為紅色革命。中國用五星紅旗來代表象征國家。中國的傳統婚禮的新娘和新郎的服裝顏色也為紅色,結婚要張貼紅色的喜字,懸掛大紅燈籠。在現在日益流行的電影、電視或者京劇中把出名受觀眾吹捧的人稱為"當紅小生"或者"當紅花旦"。而在英語中的 red 意味著"暴力","流血事件",如red battle(血腥的戰斗),red vengeance(暴力復仇)。

白色在中國有"兇喪"之義,因此葬禮也叫做"白事"。而在西方,白色一般代表著純潔,素雅,所以新娘的婚紗一般都是白色。在西方白色屬于高貴的顏色,他又象著正直,誠實,如white man (高尚的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顏色詞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具有各自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又影響塑造語言。人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獲得整個文化。通過語言對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不僅有助于加深對雙方文化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更好地掌握這兩種語言,從而進行更好的溝通交流。

參考文獻[1]顧嘉祖,陸晟.語言與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7.112.[2]朱文俊.現代英語語言與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174-181.[3]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導[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2:121.

中西文化范文第4篇

關鍵詞:法院文化;中西對比;研究價值;借鑒意義

一、法院文化的研究價值

法院工作在日常生活之中以實踐為主要內容,法院工作可以總結為是在錯綜復雜的案件中尋找解決糾紛的方式方法,是法官在繁多的法律條文中找尋可適用法律的方式方法。在如此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法院活動中,我們應當尋找一種支配我們做事方法的理論依據,這種思想是指導法律人處理法律事務的理論標尺,是指引法院活動前進方向的指揮桿。這種理論依據就應該是我們在過往的法院工作過程中所形成的擁有傳承性的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法院活動的意識形態總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法院文化。

法律是“舶來品”。然而這種“物種”怎樣在中國存在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用,是我們法院在司法過程中最該研究的根本問題。然而在政法傳統和當今轉型社會的影響下,中國恐怕必須以工具論的角度來看待法律。法律的首要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至于自由、公正、和平等對法律價值的歸納是對彼岸理想法的形容以及不樂觀的可以說是對現實法律強加的美名。作為治理工具的法律來說,這是有效美化其外在使人們產生信仰之情的有利方法。最現實和最有價值的法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移植而來的法律面對我國本土習慣的對抗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然而面對各種復雜問題的到來,基層司法實踐中為了達到解決糾紛的目的而演化出了多種式樣的應變解決機制。多種解決問題的式樣可能會逐漸模糊司法的本質但又概括地慣用司法之名。所以面對我國基層社會的熔爐,相應的具體司法工作應該具有體現其本質的堅定性,建設這種司法過程本質堅定性的理論基礎需要法院文化予以支撐。

二、我國法院文化的發展

法院文化并非能夠快速形成,我國首先提出了文化建設的方針政策,法院文化發展之初跟隨精神文明的建設的腳步逐步成為專門的使法院工作者引以為重的專門事業所經歷的過程是漫長的。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轉變是具有價值并具有進步意義的。法院文化在新時期的法院實踐活動之中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筆者將我國法院文化的發展歸納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從1996年到2001年:法院文化啟蒙時期

從1996年起,我國由最高人民法院發起司法審判改革活動,其中以“審判方式改革”為主要內容,轉變法院事務活動的總體思路,建設良好有序的司法過程,強健高素質法官隊伍建設。緊隨其后的1997年,我黨的十五大召開,強調加強與經濟政治相協調的文化建設,法院文化得到明確,和發展的前一階段則為我國推動文化建設過程。由此將法院審判改革活動和文化建設相聯系則造就了我國法院文化啟蒙思想的初始階段,但當時還只有少數人的研究眼光放在了法院文化的研究上。至2000年,我國針對法院文化的研究和文章層出不窮,其中大多以明確法院文化內涵、法院文化形式及法院文化機構建設為主要內容。法院文化由此可以看作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偨Y這一階段的法院文化建設,從一開始的不被關注到逐漸引起學界學者的重視,是我國法院文化建設的啟蒙時期。

(二)從2002年到2004年:法院文化發展過渡時期

自2002年開始我國開始注重法官隊伍的建設,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出臺,首次明確了法官職業化專業化的目標。法官毋庸置疑是司法過程中的主要角色,也對推動法律前進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對法官的專業化、職業化要求不僅僅是從專業上、技術上而言,我們應該看到起背后起支撐作用的法院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之后的法院建設活動中,各地法院出現了層出不窮的法院文化建設活動,其主要內容包括法官文化建設、審判文化建設、法院文化建設等方面。

在此期間,雖然我國各地出現各種法院文化的活動,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并沒有將此種活動明確為是法院文化建設,也沒有普遍認可的明確的法院文化內涵的界定,此種局面可以被形容為是百家爭鳴但無一正統的情況。所以此階段被歸結為是法院文化建設的過渡階段。

(三)2005年至今:推動法院文化建設的新時期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以文章的形式對各地舉行的法院建設活動予以肯定,這是我國法院文化建設歷史性的轉折點。由此各地法院的法院文化建設活動有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號召,加強了其建設動力。隨著2005年9月第一次全國法院文化建設工作座談會的召開,法院文化建設的主要建設、具體實施方案以及法院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都逐漸明朗起來。法院文化常會被人們加以意識上的、抽象的形容詞。對法院文化的探討容易陷入假大空的思維定式。這種擔心不是沒有理由的,但是在這一時期的法院建設活動中,各地法院以法院文化為指導,將行動付諸于各種實踐當中,諸如對法律符號象征的研究、法院圖書館建設、法官隊伍高素質要求等,旨在運用各種具體的實踐活動,進一步推動法院文化的建設,由此完全打消我們的疑慮。

不僅法院內部重視法院文化的建設,學界學者也將研究目光放在了法院文化建設的研究之上。學者紛紛著書立說,將法院文化建設再打一劑理論強心針,針對法院文化的研究和文章層出不窮,學者大多以明確法院文化內涵、法院文化形式及法院文化機構建設為主要內容。這使得法院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又更加地豐腴起來。

三、西方法院文化概覽

西方法院在其工作的具體過程中也有政治因素的干擾,但其司法的被動地位是顯而易見的。人民群眾將司法過程作為解決糾紛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群眾法律意識的體現。司法的被動地位是樹立法律權威的必要條件,也是其與主動行政的主要區別之一。司法保有其被動地位,不僅能夠很好地保證雙方當事人的平等地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法官先入為主而做出不公正判決。

在法官隊伍建設方面,重視法官素質培養,突出法官神圣地位。法官作為直接面對和處理法律問題的重要角色,賦予其自由裁量權是法官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找法和造法的必要前提條件。①這使法官造法過程保有其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英美法系國家和大陸國家在法官培訓的問題上,側重點各有不同: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官大多是律師,職業化程度高、法律知識豐富,因此這些國家的法官在任職后的培訓就主要側重于提高司法技能。澳大利亞的多數法院,法官或治安法官提高專業能力通過自發組織的各種委員會來完成。大陸法系國家,法官大部分是來自法學院的法學專業畢業生,要進行司法實踐技能傳授,就需要通過對年輕法官的培訓實現。

在西方審判制度方面,西方當事人確定自己權利的地方便是法院,也就是判斷當事人在糾紛或者矛盾中誰是正確的。對法院來說,審理和判決是它的重要活動,其他的功能或者作用則是輔助性的活動。在具體的訴訟活動中法律權利被證實,從而得到實現,當某個人生命其有選舉權的時候,就是說明他的該項權利被侵犯,并且希望通過法院判決來恢復他的這項權利,一個正常擁有選舉權的人不會意識到自己擁有的這項權利。當然,這項權利是否最終存在,也是通過法院判決來確定。因此在西方,審判就是對權利的肯定或者否定。

四、西方法院文化對我國法院文化發展的借鑒價值

(一)有限責任政府憲政思想指導司法活動

西方國家的法律,由于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不同的地域環境、習慣、宗教、政治等一系列因素影響,使之有著不同程度的差別。受不同的傳統法律文化影響,造就了中西方所重視的利益群體的單位有所不同。我國古代強調以家庭組成最基本的管理群體,由群體本位發展為當今的集體利益本位。在家庭這個管理組織之中,家長為管理者而家庭成員要服從家長的管理。由此我國的行政司法方面強調管理者的作用。與此不同的是西方國家突出個人利益的保護,他們每個人都具有強烈的規則意識,這也就是其為何司法具有被動地位的原因之一。人們不需要司法主動的干預,而將司法作為解決法律糾紛的有效途徑。

有限責任政府即小政府大社會。減少政府行政干預的范圍,突出社會和市場經濟的自治能力,這是憲政的主要構成內容之一。政府和公司一樣,不可能負無限的責任。在此環境之下,那么司法的地位應該趨于被動。在經歷了“送法下鄉”等一系列法治宣傳工作之后,我們應將司法的觸角收回,等待人民大眾對法律的接受和運用。對法院來說,審理和判決是它的重要活動,其他的功能或者作用則是輔助性的活動。在具體的訴訟活動中法律權利被證實,從而得到實現,當某個人生命具有選舉權的時候,就是說明他的該項權利被侵犯,并且希望通過法院判決來恢復他的這項權利,一個正常擁有選舉權的人不會意識到自己擁有的這項權利。當然,這項權利是否最終存在,也是通過法院判決來確定。因此在西方,審判就是對權利的肯定或者否定,司法權力即體現于此,并非要靠類似于行政權力的地方性擴張手段。

(二)西方法院文化指引法官隊伍建設

在西方國家,法官具有很大程度的自由裁量權。法官作為直接面對和處理法律問題的重要角色,賦予其自由裁量權是法官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找法和造法的必要前提條件。這體現了法官在立法過程中,推動法律前進的重要作用。西方許多法律法規的原型都是出自法官所執筆的判決建議書,因此法官的專業性和職業性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法官并非像西方法官那樣有造法的權力,其地位也沒有西方法官如此神圣。但是在處理基層法律事物時,法官以達到解決糾紛為最終目的,逐漸模糊了其增強法官專業性的意識。司法者不斷追求和諧與平衡的境界。中國司法的平衡,是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比如社會風俗習慣、人情等),司法官作出適當性處理使之符合現實理性的需要。由此,靈活性的調解與嚴格規則裁判的結合是我國審判活動的特色。雖然基層法官的角色偏離有其一定的正當性,但是培養可以運用各種手段來落實司法判決的八面玲瓏的法官絕非我國法治建設的本意。②在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過程中,法律旨在糾紛的解決以維護社會秩序,那么法律完善和發展的突破口還是在基層法院法官審理的各種案件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之中。如果要落實司法判決還要動用其他因素來促成,這就是我國法律為何如此孱弱的主要原因,這也體現了我國法官應該強調其專業化和職業化的原因所在。

要加強中國的法官職業化,目前中國的法學院相對理論和實踐而言,往往更擅長理論性的知識而缺少后者。所以預備法官培訓就彌補了這一缺點。預備法官培訓是不少于一年的重視崗位規范、職業道德和事務的培訓。中國的法官培訓,采取的是中國特色的填壓式培訓,全部采用授課式,集體培訓的同一期的法官都接受同一個老師或者相同內容的教育,培訓后能學到什么、悟出什么全部是自己的事。而在西方培訓采取的是集體討論的方式,相互交流思想,發現更多的思考空間。

——————————

注 釋:

①本杰明·卡多佐.司法過程的性質[M].商務印書館,2010.

②蘇力.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孫國軍)

中西文化范文第5篇

一、作業成本法及其發展

近年來,全球的成本會計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中尤其以作業成本法的推廣影響最大。該方法最早產生于上世紀30年代對水力發電企業進行成本分攤時所作的分析。在上世紀80年代末,經過卡普蘭教授的進一步闡釋,逐漸為大眾所熟知。然而,它雖然受到學術界的追捧,在實際應用中的情況卻并不普遍。澳大利亞、愛爾蘭和美國都曾經做過調查,使用作業成本法的企業不足20%。

(一)傳統的作業成本法

在推崇ABC法的文獻中,對該方法的優點討論很多,主要是認為該方法從“作業”的視角重新對成本會計信息體系進行了規范,使企業能夠從不同角度來對其成本進行分析與分攤,特別是對間接成本,通過將其直接與作業掛鉤,根據作業成本動因計算每一作業的成本分配率,然后根據每一作業在確定的時期內消耗的產出單位量,將作業成本追蹤或再分配給成本歸集對象。這樣一來,對間接成本的分配就更加直接,避免了傳統方法下由于分配標準的不客觀所導致的成本分配的不客觀。

但是,經過實踐檢驗,人們發現,作業成本法的重大缺陷是操作性差。

首先,構建成本模型時的工作量太大。在最初推出作業成本法時,它主要用于單個部門和區域的成本分析,這種簡單環境下,ABC法的效果特別顯著,但是如果要大范圍地推行這種方法,工作量就會很大。以一家大型銀行的經濟業務為例,要進行作業成本分析,它的100多個業務分支機構的7萬名員工每個月都需要提交工作時間的分配數據,光是這些數據的收集、處理和報告就需要14名員工來完成。顯然,這樣做成本高昂,根據成本效益原則,放棄使用才是最佳方案。

其次,利用該方法獲取成本信息有一定的難度,它與傳統會計體系的融合性不好。傳統會計信息系統下按照部門消耗資源的數額來歸集和反映成本;而ABC法分解作業時則根據作業耗費資源的情況、跨越了傳統的部門來確定成本,因此企業要采用此方法,勢必要進行會計系統的再造,其成本較高。

另外,在傳統ABC法下,作業的劃分是依據經驗進行的,對未來的和新出現的作業的劃分缺乏前瞻性,在當前人們的消費和生產趨向于個性化的情況下就無法滿足需要。而且,作業的劃分是按成本驅動因素為標準的,成本驅動因素是以因果關系為主,對于一些未能明顯表現出因果關系的因素,就很可能被忽略掉,導致作業的劃分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二)時間驅動作業成本法

為了克服上述弊端,卡普蘭在《時間驅動作業成本法》一文提出將時間因素嵌入作業成本法中。其核心思想是引入一個“時間等式”,以最基本的業務流程耗時量為基數,列出各種復雜情況下所需要追加的工時,據以按照具體情況改變每一項具體作業所耗時間的估計數,從而降低劃分作業的難度與工作量,增強其操作性。

在傳統ABC法下,向員工調查處理每項作業占用其工作時間的百分比有難度,且不容易反映出其有效的工作時間究竟有多長。而且對一項作業僅反映一個費率,并不能反映出客觀情況。如對某種化學制品進行包裝,可能僅需普通的包裝,也可能需要另外包裝,因而它們盡管是同一類作業,所需要的時間卻大不相同,費率顯然也應有所區別。引入時間因素之后,該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在時間驅動作業成本法下,由公司管理者直接估計每個事務處理、產品或客戶的資源需求。對每一類資源,公司分別估計單位時間投入的資源能力的成本(即單位時間產能成本)以及產品、客戶和服務在消耗資源時所占用的時間數(即作業單位時間數)。

估計單位時間產能成本時,采用估算的方法。一般來說,可以簡單假設實際所用的產能為理想狀況的80%到85%,如考慮員工的工作時間利用率時一般選擇80%,其余20%則是員工休息等所花費的時間。對機器可以選擇較高的比例,如85%,允許其有15%的時間可能因維護等原因停工。因此,假如一周每個員工的工作時數是40小時,則有效工時為32小時。這樣根據已知的當期資源消耗總額就可算出每分鐘提供這一產能的成本。假如該部門有15名員工,提供同樣的幾種服務且無法分出幾個責任中心,則他們本周的有效工時為480小時(15×32),即28,800分鐘。如果本周的資源消耗是144,000美元,則每分鐘提供這些服務的成本為0.5美元。

估計作業單位時間數時,也可以通過向經理詢問及觀察來獲取相關資料,獲取每項工作的具體時間。這兩項數據算出來之后,就可以求出成本發生因素的單位費用。如前述的例子中,假如該部門某一項業務處理需要花8分鐘,那么用此數乘上每分鐘的成本0.5美元,即可得出處理此項工作的單位成本是4美元。有了這個數據為基礎,管理者可以得出許多有價值的信息:如本部門的有效工時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和客戶討價還價時更明確哪種業務、如何定價才能有利可圖等等。

在企業有相關基礎資料的情況下,發生新業務或增添新環節時,就能夠很快得出新業務或新環節的單位成本究竟是多少。例如前段所述包裝部門可以根據最后采用的不同方法耗費的時間來確定成本。如常規包裝每份包裝耗時1分鐘;空運需額外包裝,要多花5分鐘,然后利用基礎資料可以求出不同包裝時的成本。這樣就能夠避免傳統ABC法下對同類業務采用同一費率的弊端,也使新業務的定價能有更合理的依據。

由于該方法能夠幫助管理者明確哪種業務、怎樣定價才更合理,也能使企業獲取更好的利潤回報。

二、成本位置核算法

這種方法是德國企業最常用、影響最大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下,成本會計的核算方法通常被分為三類,分別解答三個問題:(1)發生了哪些成本——成本種類核算;(2)這些成本發生在什么地方——成本位置核算;(3)這些成本是為誰發生的——成本承擔者核算。這三種核算方法涵蓋了成本核算環節的幾乎全部內容,其中(1)反映了進入成本核算環節的生產要素內容;(3)反映了各種最終產品承擔成本的情況。(1)的成本分為兩類: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前者直接進入第三個環節,歸集到成本承擔者,后者則需進入第二個環節,經過一系列的分配之后由成本承擔者承擔。(2)則是最核心的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各種間接成本被分攤到應當歸屬的位置,并由最終產品承擔。

成本位置的構造主要可以根據功能原則和責任原則等原則來進行。企業構造成本位置的多寡,主要取決于企業的部門數,應當注意既要使分類盡可能廣泛,又要注意避免過度細分帶來的核算成本的提高。

關于成本位置的種類主要有兩種分類方法,一種分類方法是根據其產生的效益種類分為主要成本位置(指所有與主要和直接為了銷售的某些主要效益有關的核算區)和輔助成本位置(只產生間接效益)。后者又包括兩類,分別是普通(一般)成本位置(為了所有其他成本位置服務)和具體(附屬)成本位置(只為某個最終成本位置服務)。另一種分類方法是按其繼續核算的類型分為預備(非獨立)成本位置和最終(獨立)成本位置。前者的成本數在分攤期結束后將被全部分攤完畢,后者的成本則直接加到成本承擔者上。

在成本位置核算法下,有一個重要的輔助工具是企業核算矩陣。該矩陣不僅反映了兩種分類方法所分的成本位置間的關系,而且反映了成本分配的過程和結果。利用該矩陣進行成本核算時,主要包括三個步驟,第一步是把各項成本進行分配,記入它所發生的成本位置;第二步是對其進行分攤,從發生的位置分攤到接受這項成本的位置;第三步是對其進行核算,在這一步通常還可以計算出實際發生的間接成本與核算間接成本之間的差額。

上述方法是德國應用最為廣泛的成本會計方法。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名為“彈性邊際成本法”(簡寫為GPK)的成本會計方法,近年來也受到美國人的推崇。

在GPK下,成本中心的設置與ABC下不同。它要求一個成本中心只能有一個經理,一個經理可以負責若干個成本中心,并且特別強調一個成本中心內業務的同質性,因此,其成本中心的劃分是按照組織/責任/分組歸類的原則來確定的,比ABC下的成本中心劃分來得更細致。在ABC下,是一個經理人員只負責一個成本中心,但一個成本中心內可以包括幾種作業,因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費用需要在幾種作業間分攤的情形。在GPK下,不僅這個問題可以避免,而且可按照成本中心建立預算和制訂報表,這套程序與企業的整體組織活動結成一體,反映了一種整體的成本管理思想。

在GPK下,確定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標準與傳統成本分配制度下也有所不同,傳統上認為隨著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數量變化而變化的成本是變動成本;GPK下則認為隨著該成本中心的產出量變動而變動的成本是變動成本。在GPK下,輔助部門把成本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向基本生產部門分配后,基本生產部門繼續將其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進行處理。

假如有一個輔助生產部門甲(成本中心),為A、B、C三個基本生產部門提供服務,則A、B、C三部門需在期間開始前向甲提供預算,預計本期內需要甲向其提供的服務次數分別是X、Y、Z。如果當期甲的預算成本由固定成本E和變動成本F構成,則甲向這三個部門分配的預算成本將由各單位接受的服務次數和平均的分攤成本決定。并且,在本內,A、B、C三部門將甲部門轉入的固定成本E視為固定成本(因為它與本部門的機器工時數無關),由內的12個月平均分攤。轉入的變動成本F在編制預算時作為變動成本中的一項來記錄。在各月計算實際發生數時,還要分別以已經分配來的變動成本數為基礎,除以該部門預算的機器工時總數,以此為分配率(主要是為了保證各期的單位成本一致)乘以當期該部門的機器工時數,從而得出一個目標變動成本,最終與實際發生的成本數進行比較,得出差異數之后,再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這是GPK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它能促使人們提高責任心,盡力提高效率。

在對基本生產成本中心進行核算時,GPK把設備費用分配到產品上的做法,也有其自身的特點。GPK下設備費用以正常的生產能力(即設備制造者確定的生產能力的85%或者預期的市場對該產品的需求水平,以二者中較低者為準)為基礎進行分配,計算費率時各年分母數相同。

從GPK下對兩種成本中心成本的分攤可以看出,GPK是“成本拉動”分攤的一個典型,輔助生產部門按照基本生產部門提供的計劃服務需求量來確定向基本生產部門分攤的變動成本“單價”和固定成本總額;而ABC則是一種“成本推動”分攤的典型,輔助部門知道基本生產部門需要多少服務,發生的成本直接由下游承擔。兩者比較而言,顯然GPK法更有利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此外,GPK下的損益計算書分層次反映了不同級別的成本和效益信息,可以讓決策者很容易地發現經營的有效成本,十分有利于成本管理。不過,由于這種損益計算書完全是為了成本管理服務的,因此在編制財務報表時,需要對其做適當的調整。

三、小結

前文對目前世界上成本會計的幾種普遍受到關注并廣泛應用的幾種方法作了簡單的介紹,可以發現這些方法各有優勢。GPK重點關注的是通過成本核算把責任制貫徹到企業的最基層,它和成本位置核算法一樣,十分強調成本具體發生地點的核算;而ABC更關注糾正產品成本被扭曲的問題,即使是引入時間因素的ABC方法關注的也只是改善該方法的可操作性,并不強調責任確定問題,責任中心的地位在ABC中被淡化,這可能也是其不能廣泛應用的一個重要原因。成本會計作為向管理層提供相關信息的重要工具,勢必要置身于一個更為廣泛的戰略性框架中,對基本的信息來源加以充分分析,為企業提供經營、戰術和戰略所需要的信息,這才是成本會計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的指導思想,過分地拘泥于細節,可能反而偏離了重心。

上一篇:舊建筑改造下一篇:五星級酒店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