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范文

2023-09-23

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范文第1篇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世界意義

3、如何理解新時代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5、不斷增加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四大要素

6、毛澤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曲折探索及原因分析

7、新時代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8、堅持改革開放,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9、論毛澤東的工業化探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奠基作用

10、鄧小平領導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路線和思想方法

1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歷史與現實邏輯

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行徑維度

13、淺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1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實踐及經驗啟示

15、抵御虛無主義思潮與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16、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1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全球價值

1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根基

19、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2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理論邏輯

2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研究

2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邏輯意蘊

2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

24、繼承與創新中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25、在深刻把握世界大勢中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6、新時代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7、淺析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

28、方立: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自信

29、淺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0、新時代高職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問題研究

31、“四個全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下人民群眾的新期待

32、實現初心和使命的必由之路: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寶貴經驗

34、毛澤東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主要成果

35、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主要開創者

3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對發展中國家的借鑒價值

37、井岡山道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聯系

3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

39、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40、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41、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4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勢

4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基礎及其現實意義

4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辟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光輝大道

45、試論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在統一

46、從根本上提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自信

4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演進與現實啟示

48、毛澤東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績不容抹殺

4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嬗變及發展趨勢

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范文第2篇

一、高校宣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意義

(一) 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 各種不良思潮沖擊著大學生的傳統價值觀, 甚至個別大學生在享樂主義與拜金主義的影響下, 自甘墮落。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要將其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中華文化強調“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以德治國、以文化人;“君子喻于義”“君子坦蕩蕩”“君子義以為質”;這些思想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變化, 具有持續性和穩定性的特點[2]。尤其是作為中國人的我們, 內心世界都是非常豐富的, 這也是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表現, 充分凸顯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高校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大范圍宣傳正確的思想內容, 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以便學生能夠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準確把握前進的方向。這樣大學生在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之后, 便能夠更好的將自身的人生目標凸顯出來, 讓其在社會發展的大局中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

(二) 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時下, 我國高校正處于教育改革的深化階段, 而當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 其必然要具備良好的思想與政治覺悟以及過硬的專業文化素質, 方能切實承擔起時代所賦予的重擔, 繼而為我國社會的和諧、穩定及發展做出突出貢獻[3]。當然, 為切實達成以上目標, 則高校也應務必加強對此類人才資源的培養, 尤其是要培養滿足現代社會要求, 且擁有良好信息素養的綜合型人才, 如此方能為我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提供人才方面的保障。

二、網絡環境下加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策略

(一) 從大學生精神成長需求出發, 講好故事

基于當代大學生, 其個性雖普遍較為張揚, 但也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與此同時, 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需求往往也較為多元化, 對此, 為確保大學生認知價值觀的正確形成, 并切實樹立起為人民與國家服務的先進思想, 則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教育工作開展亦當從學生的理想信念以及政策理念等多方面入手。除此之外, 為切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與成效, 則當代思政工作者還應務必聯系當代學生的喜好。諸如基于時下這種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 則學生無論是在信息的獲取或是其他各方面均對網絡表現出了極強的依賴性, 對此, 教師亦可積極借助網絡平臺, 并以動畫、視頻等當代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引領學生思想, 切忌始終以傳統的說教式講解方法或高大全的榜樣形象塑造, 如此方能避免學生對此產生心理疏離感, 進而讓教師的說教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以實現師生之間的共情、共思、共同進步。

(二) 借助新媒體技術, 打造思想引領新陣地

長久以來, 高校在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已然習慣于利用學校的報刊、櫥窗、廣播、板報等途徑, 而基于如今這種新媒體時代, 傳統教育方式顯然已較為落后, 加之內容的單一, 故也很難吸引當代大學生的關注, 更難以贏得他們的喜愛。對此, 基于網絡時代的高校思政工作開展, 教師亦當解放思想來打破傳統課堂與網絡之間的隔閡, 繼而積極基于現代先進的網絡技術來實現與學生之間“線上與線下”的實時互動, 如此一來, 既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正確思想的熏陶, 又能規避大學生許多不健康以及不正確行為的產生[4]。諸如時下在校學生或社會公民, 其與周圍人之間的交流已然習慣于運用微信、微博等網絡交互平臺, 對此, 教師亦加入到此隊伍中, 以實現與學生之間的實時互動與溝通, 則不僅能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親切感, 且能避免受到現實世界的時間與空間限制, 以實現對學生的無障礙幫助與指引。繼而在幫組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正確構建同時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 躬身踐行, 強調知行合一

一直以來, 教育便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計劃的實施基礎。對此, 作為教育實施主陣地之一的高校, 其任何時期均應秉持最新的社會主義思想, 并以此為指導來展開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由此方能讓大學生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所在, 繼而在促進社會實踐與社會服務的深度融合同時為大學生實現自身理想提供一個良好平臺。除此之外,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應積極將思想政治本身所具有的潛在價值轉化為顯性價值。要讓大學生意識到, 自身的發展, 實則牽系國家的一切。而要體現對國家的忠誠, 則應切實擔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對此, 高校應務必為學生爭取更多參與社會實踐、創造社會價值的機會, 諸如讓學生親身參與義務支教、三下鄉支農、志愿者行動等, 讓現實生活來鍛煉學生的堅強意志與不懈奮斗的精神, 如此既能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又能切實為國家與社會做出相應的貢獻, 繼而可磨礪學生意志, 使其堅定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心與決心[5]。

(四) 建設互聯網宣傳隊伍, 提高宣傳水平

在高校開展宣傳工作的過程中, 必須具備先進的工作觀念, 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從而用引導取代主導。因此, 高校在強化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設過程中, 應該著重選好人選, 強化教育培訓, 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 具有較強的鑒別能力, 以便能夠為大學生的發展指明方向。針對大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存在“吐槽”與“拍磚”的問題, 所以在強化思政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夠直接應用專制管理模式, 而是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堵不如疏的道理。同時, 通過強化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 全面了解他們的思想內容, 并給予針對性的引導, 并充分利用網絡進行正面發聲, 從而直到警報解除。這樣能夠引導大學生積極進行討論, 從而更好的實現組織與個人之間有效的互動。

三、結語

總之, 高校必須大力宣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并將其融入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以期更好地發揮對大學生的思想引導作用, 培養出更多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摘要:高校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 為此, 必須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 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為國家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論述了在網絡環境下高校如何宣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方法與經驗, 以期為高校思想政治宣傳工作提供一些思路與建議。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策略

參考文獻

[1] 齊衛平.做好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要強化“四種意識”[J].思想理論教育, 2015, 16 (4) :4-9.

[2] 魏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高校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討[J].教育現代化, 2018, 28 (20) :168-169.

[3] 唐利.新媒體時代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機遇與挑戰[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16, 24 (3) :42-43.

[4] 茹義.高校新媒體大環境下的新聞宣傳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 2016, 7 (22) :87+169.

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范文第3篇

但由于地理位置、文化氛圍和風俗習慣的差異, 少數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與漢族學生相比, 在思想領域仍具有一定差距, 在對新思想的接受和認識方面存在許多瓶頸。因此, 在新時代使民族高校大學生“學懂、弄通、做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著重要意義。

一、民族高校大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現狀

(一) 情感認同、內心擁護

延邊大學少數民族學生雖然比例高, 信仰、生活習慣各有差異, 但是均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表示擁護和支持。各族學生普遍認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 是全黨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通過對該理論的學習能夠使自己全方位的了解我國各領域的發展理念, 各民族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

(二) 認識不深、踐行不足

大學生僅知道民族高校大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但對于該思想理論的內涵了解不夠深刻。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 未能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我國各領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對該思想理論的認識僅停留在書面報告階段;第二, 僅在較短的、較集中時間內進行突擊學習, 未能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第三, 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以外, 因條件限制, 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大學生多為學生干部, 未使大部分學生更加詳細、系統的學習該理論;第四, 經過系統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生干部未能發揮最大效用, 在“為黨發聲”過程中, 宣傳與推廣效果有限。

二、在民族高校加強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民族地區抓團結、抓發展, 都離不開教育這個基礎性工作。如果對青少年放任不管, 他們就容易受錯誤思想特別是錯誤的民族觀、歷史觀的影響, 甚至會走上危害社會、危害國家安全的道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搞好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 造就更多適應民族地區發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一) 培養民族地區高層次人才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科學技術的進步需要人才的推動。人才作為發展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無論是國家之間還是在地區之間都具有核心競爭力。從微觀來看,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東部;從宏觀來看, 與俄羅斯、朝鮮接壤, 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 處于東北亞地區的核心位置。

但近年來該地區乃至吉林省全境經濟發展缺乏活力, 與東南沿海地區的差距在不斷拉大。從深層次分析,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與人才流失。

延邊大學作為延邊地區唯一一所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雖然生源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 在校生人數高達兩萬余人, 但包括延邊地區朝鮮族在內的應屆畢業生為了謀求更好地發展前景, 大多數選擇離開延邊, 而前往經濟發達地區就業。加強民族高校的教育, 能夠引導大學生認清民族地區的歷史地位和發展前景, 增強大學生“富民固邊”的歷史責任感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感, 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持久的輸入具備良好政治素養和優秀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

(二) 維護民族團結、增強向心力的必然要求

“利莫大于治, 害莫大于亂。”延邊大學少數民族大學生以朝鮮族為主, 朝鮮族同學憑借延邊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與生俱來的語言優勢, 相比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大學生來講, 接觸日韓等資本主義思想文化的障礙更少。

而青少年正處于思想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 缺乏政治鑒別能力, 極易容易受到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因此, 加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顯得格外重要。

通過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可以使民族高校大學生了解什么是新時代、新時代從哪里來、又該如何建設新時代;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族特色、時代特色、政治特色以及經濟特色;明確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才能實現安居樂業的和諧畫面。

三、民族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困境

(一) 文化的適應性不足

延邊大學歷年生源形成了以朝鮮族為主, 以滿族、蒙古族等其他三十多個少數民族為輔的格局。

來自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同學受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限制, 思想狀況較為傳統、保守, 對主流思想的接受能力和轉化能力較弱。

(二) 認知水平有限

由于經濟落后而造成的教育水平落后, 使來自不同地區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參差不齊, 部分同學在少數民族中學以少數民族語言為主要語言進行學習, 對漢語的理解和應用水平有限, 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不深。

(三) 高校思政教師無差別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對各民族學生施用同一種教學方式, 未能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案。經過綜合考慮, 教師的教學方案將會采取折中的難度, 這不僅增加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學習壓力, 還間接地阻礙了接受能力較強的大學生的思想進步。這些因素都成為了阻礙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校園內的傳播的困境。

四、對策

為解決上述困境, 我們必須找到問題的關鍵, 制定合適的方案, 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民族高校生根發芽。

(一) 培養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教學的思政教師隊伍

針對延邊大學少數民族大學生以朝鮮族為主的現實情況, 培養一批朝漢兼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思政教師首先要將理論轉化到實踐中, 只有這樣, 才能將該理論自覺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其次, 教師要從朝鮮族學生的角度出發, 最大限度的照顧朝鮮族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語言習慣;最后, 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活動, 運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授新思想,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的交匯點。

(二) 以民族文化活動為載體, 增強文化適應性

每個民族都有強烈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 都希望本民族的文化得到弘揚與發展, 少數民族大學生進入到一個嶄新的學習環境, 更希望將本民族的文化展現給其他民族的大學生。因此, 學生工作者應該充分把握少數民族同學的心理, 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 通分為其創造條件, 找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和校園活動的聚焦點, 充分贏得各民族大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三) 通過網絡傳播, 提高學生認知水平

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不斷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不能僅停留在課堂, 也應與時俱進, 走進學生們的生活中?;ヂ摼W傳播范圍廣, 時效快, 影響大, 方式新, 對于思政教育的開展具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高校應建立專門的傳播平臺和大學生運營團隊, 在網絡信息紛繁復雜、尚未建立健全篩選機制的環境下, 加強網絡思想陣地的建設,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提高大學生對思想的認知水平, 促使大學生群體成為新思想堅定的信仰者、積極的傳播者、踏實的踐行者。

摘要:民族高校大學生既具有一般高校大學生的國家凝聚力, 又蘊含著各少數民族的民族歸屬感。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民族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當中, 是加強民族凝聚力、培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的重要舉措。本文就民族高校大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識程度進行分析, 闡述民族高校大學生在思想認識程度上的困境并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民族高校大學生,思想認識困境,對策

參考文獻

[1] 李忠偉.少數民族大學生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以西部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為例[J].貴州民族研究, 2015 (11) :225-228.

[2] 孫妍, 孫國權, 趙虎.蒙東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策略研究[J].黑龍江民族叢刊, 2017 (6) :167-170.

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范文第4篇

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落實到教育思想層面就是如何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習總書記指出, 高校教育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 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 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 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

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明確高校思想教育的任務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對高校大學生進行理論武裝, 為大學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各級黨委和教育部門、高校黨組織必須清醒地認識到, 加強對學生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 包括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哲學等思想理論教育, 是所有高校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 應該理直氣壯和堅持不懈地抓好。”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人才培養, 需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教育和指引, 高校是宣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場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方式。所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貫徹執行習總書記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堅定不移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 時刻牢記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使命性要求;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高校大學生, 切實落實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內涵,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戰場, 思政課程是學習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方式。但是, 高校開設的各類專業課、綜合素養課同樣包涵思想政治內涵, 這些知識點與思政課的內容相結合, 可以讓學生既能明白專業課程的應用價值, 也能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思考, 塑造正確的價值取向, 從而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 有必要對高校大學生進行實證調研, 分析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提出高校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路徑, 即構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新機制——“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雙導向教育機制。

二、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證調查分析

借助網絡平臺, 針對不同地區和不同高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1385份, 有效回收問卷1385份, 有效回收率100﹪, 調查分析結果如下:

(一) 大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知情況調查

調查大學生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知, 44.45%的人選擇“了解”選項;但有51.41%的人選擇“了解一點”。

調查高校是否專門組織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 87.13%的人選擇“是”, 11.71%的人選擇“否”和“不清楚”。

調查高校通過什么方式組織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88.91%的同學選擇“思想政治理論課”。

(二) 大學生對于“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育的認知情況調查

調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對于當代大學生是否重要”, 58.02%的同學選擇“非常重要”, 38.21%的人認為有“一定的重要性”。

調查對所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36.39%的同學認為“很一般”;調查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義, 82.91%的同學認為對素質提高有作用, 但有17.09的同學認為沒有意義。

調查發現, 76.18%的同學認為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方面發揮了有益作用;但同時, 66.05%的同學認為, 專業課教師也應當在思想道德領域注重發揮作用, 注重培養學生素質;73.08%的同學認為專業課教師對學生的思想素質同樣能夠起到指導作用。因此, 71.6%的同學認為專業課教學中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79.44%的同學認為公共基礎課和公共選修課有必要融入思想政治育人元素;但同時也有39.4%和19.46的同學認為沒有必要。實際教學中, 77.29%的人認為專業課教師僅在專業知識領域發揮作用, 未能在思想道德領域發揮主要作用。

高達86.02%的同學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其他專業類、選修類課程中的思想政治育人元素可以互為補充, 互相促進。72.41%的同學認為目前教學授課工作中專業課教學并未融入思想政治育人的元素。

對于“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改革, 54.88%的同學選擇“了解”, 45.12%的同學選擇“不了解”;了解的同學中52.88%的認為“很有必要, 非常支持”, 33.88%的同學則認為是“國家提倡”的所以要支持;9.17%的同學“堅決不支持”。

三、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問題分析

(一) 學生對思政理論課重視程度不足

盡管57.99%的人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對大學生非常重要, 但表明仍有近半數的學生認為不是特別重要, 從一線教師的反饋中得知, 授課過程中仍有部分學生表現出無所謂、左耳進右耳出的情況。

(二)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能發揮效果一般

36.39%的學生反映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很一般”。側面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能并沒有完全發揮。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未能很好的完全滲透到學生的思想意識中。

(三) 教育理念單一, 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之間缺乏有效銜接

調查“學校通過什么方式組織學生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 發現多數高校的主要渠道為思想政治理論課, 占比達88.91%。教師和學生都會錯誤的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只應該且只能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行, 專業課教師只負責自己的專業課程即可。這種單一的教育理念導致在教育教學過程中, 專業課教師往往只專注專業知識的傳授, 缺乏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 甚至引發學生高智商但缺乏常識性的人生觀、價值觀。畢業后觸犯國家法律法規, 甚至盜取國家機密出賣給國外的案例也是歷歷在目。

(四) 教育方式單一, 教育內容枯燥, 難以吸引學生

傳統思政理論課主要以老師講, 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進行。新媒體時代下的大學生, 則希望有更多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運用到教學過程中。調查發現39.57%的學生認為“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方式單一”的問題。54.88%的同學認為針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應“創新授課模式”。

四、“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雙導向教育機制構建

調查發現, 44.9%的同學認為針對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 高校應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程、選修課程從多元角度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中的思政”聯動。

(一) 樹立“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教育理念

落實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思想, 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就需要在習總書記教育思想本位下轉變教學理念, 引導師生樹立大思政觀教育, 構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雙導向教育機制。在原有的“思政課程”教育基礎上, “開啟“課程思政”建設, 促進包括通識課、專業課在內的各類課程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 挖掘和充實各類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即“充分發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將所有學科課程納入思想教育體系, 將所有教育工作者納入思想教育隊伍。因為“高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 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

(二) 加強“思政課程”主戰場、主渠道的功能

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上指出,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高校思政理論課是開展思政教育的“第一課堂”, 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貫徹學習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陣地, 也是最根本的主渠道, 是教育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課程,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進“思政課程”, 必須繼續加強“第一課堂”建設, 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2, 確立思政理論課在整個教育教學體系中核心地位理念。

(三) 實施“課程思政”改革, 落實三全育人方針

“課程思政”的提出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只單純局限于思政課, 而是擴展到所有課程。專業類課程同樣包涵思想政治的內涵, 同樣能夠承擔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將高校開設的各類專業課、綜合素養課中蘊含著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與思政課的內容相結合, 可以使學生既能明白專業課程的知識內涵, 也能對自己的價值取向進行思考。因此, 有必要實施“課程思政”工程, 將所有的課程納入到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機制中, 發揮各門課程的育人作用。這就需要做到:主體上, 轉變師資隊伍思想意識, 將所有教師納入思想教育隊伍;客體上, 改革創新課程內容, 將所有學科和課程納入思想教育體系;方式上, 改革教育教學方式, 充分利用新時代的各種多媒體技術手段。如上海交通大學采用的“大班教學、小班討論、社會實踐、網絡教學”個環節的多課堂教育3。

總之, 希望高校通過改進教育體系, 實施“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雙導向機制, 轉變師資隊伍思想意識, 進行課程思政化改革, 充分調動所有教師、發揮所有學科的思想價值引領和育人功能, 使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他各類課程同向同行, 形成協同效應, 把正確的思想政治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 從而實現“立德樹人”最終的目標。

摘要: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到教育層面就是如何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 立德樹人。高校教育工作要切實貫徹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必須改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堅持“大思政觀”教育。文章通過實證調研, 發現并分析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進而提出解決路徑:樹立“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全員全過程方位教育理念, 加強“思政課程”主渠道功能, 實施“課程思政”改革, 落實三全育人方針, 形成“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雙導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思政課程,課程思政

參考文獻

[1] 曹文澤.以“課程思政”為抓手創新育人手段[N].人民日報, 2016-12-26.

[2] 高德毅.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_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J].中國高等教育, 2017 (1) .

[3] 閔輝.課程思政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J].思想理論教育, 2017 (7) .

[4]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 2014-05-05.

[5] 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匯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正能[N].人民日報, 2013-11-29.

[6] 陳寶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 2017 (22) .

[7] 習近平.加強高校創新教育[N].人民日報, 2015-03-11.

[8] 曹文澤.以“課程思政”為抓手創新育人手段[N].學習時報, 2016-12-26

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范文第5篇

科學性與革命性的有機統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它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優秀理論品質,是科學性與革命性的有機統一。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由于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而獲得了高度的科學性,成為人們認識自我和外部世界的科學手段和理論工具。所謂科學性,是馬克思主義作為現代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所包含的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認識的真理性??茖W性強調馬克思主義所具有的揭示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卓越見識,是其思想深邃性和理論洞見力的具體表征。所謂革命性,是馬克思主義作為現代科學社會主義和世界各文明國家工人運動的綱領所具有的實踐指導性。革命性強調其應用于革命實踐并指導革命實踐,只有在革命實踐中才能獲得思想魅力和理論活力的一面。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性與革命性的有機統一,科學性是革命性的前提,而革命性則是科學性的驗證??茖W性與革命性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得馬克思主義展現了真理的魅力和卓越的力量,成為無產階級最強有力且始終不可背棄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正如列寧所指出的,“馬克思的學說所以萬能,就是因為它正確。它給予人們一個決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動勢力、任何為資產階級壓迫所作的辯護相妥協的完整世界觀”,“嚴格的無產階級世界觀只有一個,就是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國情和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基于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著重揭示了在中國的情境中社會發展的規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和黨的建設的規律,并就這些方面在治國理政實踐中提出了一系列與中國國情和實際相結合的路線與方略,是科學邏輯和實踐邏輯的現實結合,也是科學性和革命性的有機統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強調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要求黨的各級干部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項工作始終有科學的遵循,有科學思想的指引和科學方法論的指導。

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為了準確把握其科學性,運用馬克思主義則是要發揮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和實踐性。在總書記看來,“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按照這樣的邏輯理解,從科學性和革命性有機統一的角度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無疑就是新時代科學思想與革命實踐的有機統一。從科學性上看,它堅持貫徹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精神,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提供了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從革命性上看,它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鮮活實踐,同時又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以實踐為本、實踐為基的。它的革命性體現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針對性和恒定性上。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社會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綱領性指導。其本身不僅包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而且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

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了科學的理論分析和正確的政策指導,不僅體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問題的科學判斷和科學把握,而且構成嚴整的有邏輯的科學理論體系;不僅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革命精神,而且發揚了新時代科學理論的革命意志。正是由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科學性和革命性融為一體的優秀品質,才使得它成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和全國人民的理論瑰寶和精神財富,成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南和理論指導。

繼承性和創造性的緊密結合

馬克思主義是發展著的科學理論,它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是繼承性和創造性的緊密結合。馬克思本人曾經說過:“新思潮的優點就恰恰在于我們不想教條式地預料未來,而只是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恩格斯也指出:“每一個時代的哲學作為分工的一個特定的領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驅傳給它而它便由此出發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為前提。”馬克思主義繼承了十九世紀最先進國家的進步思潮,對它們進行了科學揚棄并結合時代與社會發展進行了創造,形成了既有思想根基又有思想新見的科學理論體系。因此,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并不是空穴來風,它既不是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也不是墨守成規、因循守舊的。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時代命題,總書記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價值,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并沒有窮盡真理,而是不斷為尋求真理和發展真理開辟道路。今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深化改革,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各種困難與風險,都會提出新的課題,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上作出新的科學回答。我們要及時總結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新鮮經驗,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從繼承的角度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傳承,它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精神和真品質,既沿著馬克思主義所開辟的主題、道路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理路和線索前進,也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從創造的角度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代表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它發揚了馬克思主義所內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品格,結合著時代問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情況進行了創造和革新,作出了具有時代特點的重大判斷,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提出了眾多符合時代特點、著眼現實和未來的發展戰略,書寫了該思想“體現針對性、把握規律性和富于創造性”的理論品格。由此,可以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前期理論成果基礎上,立足于新時代的思想創造和理論躍升,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堅持中的發展,也是對社會主義思想在繼承中的創造,是繼承和創造的緊密結合。

體系性與針對性的高度融匯

馬克思主義是包含著鮮明的世界觀、方法論和價值觀的思想理論體系,具有邏輯的嚴密性和體系的整體性。從其組織結構來看,馬克思主義的各個組成部分既直接針對某一或指向某幾方面的現實問題,反映了對于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中所存在問題的思考,同時各部分之間又不是彼此隔離、互不相關的,而是有著不可隔離的緊密聯系。因此,體系性展示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邏輯,針對性表明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意識。針對性是指馬克思主義的所有基本思想、觀點和立場,所有方法都針對的是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世界中的現實問題,這些問題所包含的矛盾需要用馬克思主義所提供的方法來解釋和解決。這種針對性恰恰是針對各種問題而言的,針對性表明了馬克思主義旨在解釋和解決具體的問題。體系性與針對性高度融匯,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既來自于現實問題,又超越了現實問題;既注重了現實關懷,又上升為哲學智慧;既可以用于指導具體問題的解決,又具有普遍的方法論價值和思想精華的價值。馬克思主義體系性與針對性的高度融匯,表明馬克思主義無論在其理論形態還是其實踐形態上都是“一塊整鋼”,而不是可以被孤立、被肢解、被割裂的對象。換言之,在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的體系性不容割裂,其針對性也不容忽視。

總書記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只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須落到研究我國發展和我們黨執政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來,落到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上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著鮮明的問題意識,也構成了比較完備的理論體系。這一思想植根于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實際,致力于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地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

問題是時代的呼聲,代表和反映著時代發展和社會演進過程中根本的、重大的命題的聲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時代命題和根本問題,恰恰蘊含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主題。這是當代中國最大的問題,也是科學社會主義在現時代、在當代中國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針對性集中表現為:這一理論成果回答的是中國如何走向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中國如何順應時代潮流和世界發展大勢,為人類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的問題。這充分展現了其直面宏大時代命題的精神與勇氣。

與此同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目標,以推進制度化改革為突破口,搭建了由政策到制度、由思想到理論、由理念到方略、由目標到步驟、由問題到出路的觀念體系和理論系統,構筑了一個包含理論要素、理論邏輯、理論模型和理論基礎的整體化的理論體系。就其要點而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論是總的理論,是蘊含了發展目標和實踐目的的理論;其他一系列具體的理論,如關于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理論、關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論、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理論、關于社會治理理論、關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關于中國特色強軍理論、關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關于從嚴治黨的理論等重要的理論內容,構成了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的理論單元;在這些理論單元之下,又有更多的具體的政策化的理論分支和戰略方案,比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創新型國家、鄉村振興、“一帶一路”倡議、“健康中國”等等,是理論化的策略形態。由此,由各種層級的理論元素結合起來,共同組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形態。在這一理論形態中,體系性的“四梁八柱”與針對性的“中國問題”高度融匯,使得該理論成為了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燈塔。

時空維度與價值尺度的有效貫通

所有的思想理論都是在既定的時間和空間中產生和存在著的,馬克思主義也不例外。馬克思主義是真理,它的產生所依賴的時空因素必然是劃時代的、里程碑式的。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是資本主義發展到特定時代和特定階段、資本主義剝削和資產階級階級壓迫在西歐國家成為社會普遍現象和客觀事實后應運而生的。產生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的馬克思主義,正是最大限度地彰顯了其賦予受到奴役與剝削的廣大無產階級和勞動者的價值關懷,而成為無產階級解放的理論指導。時間和空間鎖定的是馬克思主義產生與存在的時空維度,對受到剝削和壓迫的勞動者的關懷體現的則是馬克思主義存在和發展的價值尺度。馬克思主義越是被運用得充分和到位,它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對無產階級和勞動者的解放就越是充分和到位。換言之,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科學。它在哪里扎根,所存在的時空維度就與所呈現的對無產階級解放賦予的價值尺度有效的貫通并融合在一起。從歷史上看,馬克思主義存在的時空維度與其得以產生的價值尺度恰恰是得到了有效的貫通,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之源,也是其發展的動力所在。否則,馬克思主義就會成為純粹形而上的理論,會被擱置起來而遭到廢棄,也會因為不關心那個時代那個空間內存在主體的價值訴求而被拋棄。在這個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特定時間空間中扎根,就需要并且必須解決好中國的問題,反映中國人民的意志,體現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價值訴求。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于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這一命題在新時代的集中理論展現。從時間和空間上看,這一思想需要而且也只能產生于當代中國,產生于經歷多年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實踐之后、當中國逐步進入到發展起來的狀態、中國人民逐漸由貧窮走向富裕的時代。然而,任何有意義的時代都不是“主體空場”和“主體缺位”的時代,相反都需要時代主體的參與和彰顯,也都不能忽略主體的實踐意愿和價值訴求。黨的十九大在描述新時代時,強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和發展的目標是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無疑是對社會發展前景和目標的預設,是對新時空維度中社會進步狀態的描述。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新時代應與中國和世界人民發展與生活的價值意愿貫通起來。新時代可以理解為是調動中華兒女積極參與、共同創造各族人民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在超越了中國而進入世界視野,在更加廣闊的世界時空中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范文第6篇

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是黨的十九大確立的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深受國內外各界關注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

? 這部著作既源自經典,又有許多原創性思想,指導我黨各項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必將經得起歷史考驗,這部著作不僅是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權威讀本,而且也必將成為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最新成果、走好新型現代化道路的經典教材。 ? 集中反映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集中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和主要內容

? 充分展現出習近平同志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理論家、戰略家,以深刻洞察力、敏銳判斷力和戰略定力,提出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源于中華優秀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經典的原創性思想體系。 ?

? 傳承經典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的姊妹篇,其與第一卷構成一脈相承、有機統一的整體。這部著作中有很多歷史典故和引語,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傳承,體現了習近平同志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這部著作的開卷篇,即為《努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不僅點明了全書的主題,而且體現了十八屆黨中央對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屆黨中央的黨的理論和實踐主題的凸顯和傳承。 思想原創

? 這部著作是習近平同志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發生歷史性變革所做出的原創性運思的結晶,充滿了習近平同志深邃的個人思想和鮮活的語言魅力,比如“打鐵必須自身硬”“發揚釘釘子精神”“自己的問題必須由自己‘買單’“弱鳥先飛””“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等等,都是習近平同志的原創性話語。 ? 將會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文獻

? 越深入地閱讀此書,就越能體會到他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發揮的決定性作用、作出的決定性貢獻;越細致地閱讀此書,就能越深刻地理解習近平同志能夠贏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高度評價和衷心愛戴、成為黨中央的核心和全黨的核心的原因所在。 ? 內涵豐富

? 黨的十九大用“八個明確”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這些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在這部著作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第二章

實踐檢驗的時代性行動指南 ?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

? 這部著作生動記錄了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習近平同志對十八大以來的領導實踐規律所做的獨特性闡釋,是經實踐檢驗了的具有鮮明時代性的行動指南。 回應時代

? 經典不僅因其思想原創、內容科學、內涵豐富,而且因為其背景宏大,能反映且開創偉大的時代。這部著作記錄了習近平同志對新時代的科學把握和傾力開創,展示了波瀾壯闊的改革創新歷史進程 ? 突出實踐

? 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不僅讓人們更真切地領略到習近平同志的寶貴實踐品格,而且更直接地學習習近平同志以非凡的政治智慧、頑強的意志品質、強烈的責任擔當 ? 科學指南

? 這部著作反映出,習近平同志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創造出人民群眾更加美好生活的光明前景,取得了巨大的歷史成就,獲得了國際社會廣泛的認同和好評,為人民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科學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

(一)黨的十九大用“八個明確”

? 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

?

(二)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發生新變化 ? 這些時代變化都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問題

?

(三)這部著作正是習近平同志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回答 ? 這部著作正是習近平同志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的科學探索和回答。 ? 驗證先進性和真理性

? 這部著作記錄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如何得到解決、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如何辦成,令人振奮、給人啟迪、催人奮進。這些偉大實踐成果驗證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先進性和真理性。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 實踐檢驗的時代性行動指南

? 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偉大慧的結晶,

?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 被證明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也必將在未來的實踐中得到發展。 ? 第三章 ? 現代化道路示范的世界意義

? 新時代,中國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 新時代,中國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實現這一歷史性邁進的指導思想集中寫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必將成為人類實現現代化的新型共識,這部著作也必將受到全世界的普遍關注和深入研究,顯現其經典名篇的世界意義。 ? 世界眼光

這部著作的第十四到十七專題,圍繞中央召開的外事工作會議、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等重要國際會議 道路示范

? 這部著作進一步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這些巨大發展成就表明,獨立自主、改革創新、和平發展這條現代化道路是一條正確的現代化道路,越走越好,也越走越寬,

? 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新型現代化榜樣示范意義的參考書 ? 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克服理論自卑、走出西方現代化理論陷阱,走出符合自身國情的現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示范,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 分別闡述、充分展現、廣闊情懷

? 分別闡述了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合作共贏、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內容,充分展現著習近平同志著眼未來,放眼全球的廣闊胸懷。 ? 中國智慧

? 當今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新的安全風險不斷襲來。針對這些全球性挑戰,習近平同志深刻闡發了矢志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 堅持正確義利觀

? 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等重要思想

? 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充分體現

? 這部著作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充分體現 ? 隨著新時代外宣工作的展開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的進一步廣泛傳播,這部著作所體現的中國領袖的風范,所承載的創造人類美好生活的光輝思想,必將以其重要價值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著作。

? 現代化道路示范的世界意義

上一篇:史上最全的裝修寶典范文下一篇:污水處理廠整改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