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特色經濟論文范文

2024-01-01

特色經濟論文范文第1篇

引子

素有“云石之鄉”美譽的云城區,是云浮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2013年1月始,該區啟動了一場其教育史上最具規模、最有規劃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過近三年時間的持續推進,這次課改已經深刻改變了云城區教育教學面貌。

一切,還得從一則故事說起:

“有人發現已經裂開了一條縫的繭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掙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繭剪開,幫助蝴蝶破繭而出,可是這只蝴蝶卻因身體臃腫、翅膀干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便死去了。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掙扎、直到把翅膀練強壯了,再破繭而出,才能飛得起來。省去了過程,看似為其免除了痛苦,但結果是適得其反。

這和我們課堂上的‘包辦’有點類似。把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學生無需動腦,只要記憶、練習就能獲得知識,卻不思考知識、詰問知識、批判知識、創新知識,實際是扼殺了學生的個性、能力與智慧。造成的結果是‘贏在起點、輸在終點’‘跑得快卻跑不遠’。

把學習的權利、學習的責任還給學生!學習是學生的事,就像我們不能代替自己的小孩消化吸收營養一樣,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學習、內化知識!”

以上,是云城區教育局分管教學工作的副局長陳延明在一次報告中的陳詞。

為了實現“把學習的權利、學習的責任還給學生”這一目標,云城區課改的決策者們,選擇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意味著對傳統授課模式的巨大改變與突破。在地區經濟欠發達、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的現實條件下,云城區如何實現課堂內涵的解構與重構?

第一部分 聯盟式課改的支點

支點一:成立聯盟

云城區,以初中薄弱學校為切入口,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2013年1月,在云城區教育局局長祝石坤的大力推動下,由該區教育局教研室牽頭,選擇位于城鄉結合部、優質生源流失嚴重、外來工子女近半的云浮市二中、云浮市三中、高峰中學和河口中學四所中學組成“3+1”課改聯盟?!?+1”課改聯盟學習和借鑒山東杜郎口中學、山東廣文中學、重慶綦江區課改成功經驗和做法,并結合四校的實際(師情、生情、校情),在充分研究和吸收重慶綦江“四段六步”課堂教學模式的指導思想、教育理念及基本程序基礎上,明確了課改的指導思想和教學原則,構建了符合聯盟實際的整體課改框架:“二抓手三堅持四原則五環節”整體教育教學改革方案。

云城區“3+1”課改聯盟學校在課改方案的指引下,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合作共研、共享成果,掀起教學改革的高潮,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新的教學模式進入課堂。聯盟學校扎實有效地推進課改,使素質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全區初中階段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參考。

此外,該區云浮中學根據本校實際, 參考“3+1”課改聯盟的做法, 由區教育局教研室統一組織,同步開展課改工作。云浮市田家炳中學在香港田家炳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 主動開展 “合作學習法” 的研究。從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的三年時間里,由香港田家炳基金會聘請香港合作學習協會和肇慶市田家炳中學的專家教師,就如何有效實施“合作學習法”提供理論和技術幫扶。

2013年10月,由云城區教育局教研室統一組織,成立“鄉鎮中學聯盟”。 聯盟在教研室指導下, 參考“3+1”課改聯盟的做法,與“3+1”課改聯盟學校結對成“手拉手” 學校,共同開展課改實踐。

支點二:設計方案

云城區教育局教研室曾文溢主任向記者介紹了該區“二抓手三堅持四原則五環節”整體教育教學改革方案的主要內容:

“兩個抓手”:編制《學習方案》,建立評價機制。同時,學校根據學生身心特點,依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自愿為主、適當調整的原則,組建學習小組。

“三個堅持”:放開對話,不放效率;放開課堂,不放質量;放開體驗,不放示范。

“四個原則”:課堂安全原則、自學成才原則、教學組織原則、以學定教原則。四個原則是課改的核心指導思想,也是布魯姆學習理論的本地化,是洋思中學、東廬中學、“綦江模式”長期探索的結果,充分體現了人人都能學好的教育教學理念。

“五個環節”:課前預習——課堂展示——交流合作——點撥指導——當堂訓練。

在此方案中,學習方案的編制、學習小組建設、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評價方式是重點。

關于學習方案的編制,其方法與要求是:學習方案不是傳統的教案,它集教案、學案、預習和練習于一體,是課堂教與學活動的共同文本。為了突出“自主學習”這一理念,在學習方案編寫中遵循主體性、導學性、探究性、創新性等教學原則,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來設置;基本內容包括學習目標、自主學習、交流研討、鞏固訓練、拓展應用等幾個模塊。學案導學,關注學情,提示學法,打通自主互助的通道,使學生明確該學什么、怎么去學、用多長時間、達到什么要求、如何檢測等,發揮學習方案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探究能力的作用。編寫好學習方案之后,備課組進行集體備課,利用團隊力量來斟酌學習方案的各個環節的銜接及重難點的處理方法,做好修改和完善工作。學習方案在 “教與學”的課堂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只有不斷反思和改進才能發揮它的巨大潛能,并為教學服務。

關于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其中,“課前預習”包括預習引導、明確目標,自主預習、組內交流;“課堂展示”包括表演類、角色扮演類、分角色朗讀類展示及試題解答類、探究結果類展示等;“交流合作”中的小組合作探究按“獨立思考——代表發言(輪流進行)——其余組員質疑、補充、修正——統一意見、形成共識”程序進行,等等。

關于學習小組組建,該區借鑒重慶市綦江區隆盛中學的小組圍坐形式,每個小組由4~6人組成,在構成上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組織能力、性格特點、學習成績等因素,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為互助學習奠定了基礎,而組間同質又為小組間交流、開展公開競爭創造了條件。為了便于管理,對每一名組員按學習成績和能力水平從高到低依次編號。最后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師統一協調,根據每組成員的性別、性格、成績、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結構,進行組間平行微調,使同號的組員實力相當,組際之間的各科水平和綜合水平基本平衡。其中1、2號為組長、副組長,履行小老師的職責,負責落實一對二幫扶。1號幫3、6號,2號幫4、5號。大學習小組內又分兩個子小組。這樣將管理和學習任務分解,更好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在轉變評價方式方面,在學習的每一個環節、學生日常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讓學生明白,個人的成績不再凸顯,只有小組的成績才是自己的成績;只有團隊整體優秀了,個人才是優秀的。以此強化團隊的意識,督促學生在小組內互幫互助,提高整個小組的水平。通過開展“最佳組長”“最佳組員”“優秀學習小組”等評選,營造小組間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

支點三:穩步推進

云城區“3+1”課改聯盟不搞形式,創造性地借鑒先進的、成熟的教學思想和課堂教學模式,走由模仿到創新之路,一切以“合適”為主?;凇岸ナ秩龍猿炙脑瓌t五環節”整體教育教學改革方案,云城區各學校從多個方面穩步高效地推進課改。

第一方面,各中學以七、八年級的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作試點,通過以點帶面、同步推進的方式試行課改。

第二方面,配置課改所需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進課室,課改教師配手提電腦,學習小組配小黑板等。

第三方面,對課堂教學改革提出明確要求。規定:課堂教學改革允許因學科、因人而異,但不允許不改;允許因學科、課型而異,彰顯各自的個性特色,但應有一個基本框架,即以“展示·交流·點撥·提升”為主要內容。各學科要根據其學科特點,研究出各類課型的模式課,形成獨具特色的課堂文化。

支點四:多方保障

課改陣地是課堂,但任何改革均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為了順利推進課改,云城區在各個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與保障。

組織與制度保障:

1.區教育局成立由局長和分管副局長為組長的課改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指導、組織全區的課改工作。各學校成立課改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由業務副校長和教導處主任專門負責,協調、指導全校的課改工作,以校級課改示范課為載體,抓好整個學校的大教研活動。

2.抓好集體備課。課改學科每周保證半天集體備課,課改領導小組加強檢查,納入“教師期末考核”。主備課教師提前一周備好初案,集體備課時提交備課組成員,人手一冊;圍繞初案展開討論、研究、修改、完善、定稿。

3.制訂《課堂教學評價表》,側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評價。

4.建立評比獎勵制度。定期組織優秀課(含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教學設計、優秀論文、優秀課件等評比。對在課改實驗中取得顯著成績和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學校予以表彰和獎勵。

教師系統培訓:

組織教師參加各部門舉辦的有關課改的各類培訓。以科組為單位組織教師觀看、閱讀、學習課改的有關理論,召開有關課改的校本專題培訓。培訓內容有:新課程標準解讀,新課程編寫的新理念,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新課程與課堂教學評價,新課程學習方式、教學方式的變革,“學習方案”的編寫等。培訓形式有:專題講座、參與式活動、座談等。

該區通過反復比較,結合實地考察,最終選擇重慶市綦江區隆盛中學為區“3+1”課改聯盟的課改學習基地。先后派出四批共103名學校領導和骨干教師到該校跟崗學習。并分三次邀請了重慶綦江區教委副主任王毅、綦江區隆盛中學孫海林校長和魏小剛、廖聯芳、徐蘭三位老師到云城區講學、上示范課、聽課、座談等,使該區的課改學習有榜樣、努力有方向,少走了很多彎路。

為推動課改工作向縱深發展,突破課改實踐的瓶頸,2015年8月和9月,云城區又送了兩批骨干教師赴北師大進行培訓及到山東省濰坊市廣文中學跟崗學習一周。

同課異構,送課下鄉:

為加強聯盟學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促進課改協調發展,探討和解決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全面提高聯盟學校的教學質量,云城區每學期組織兩次聯盟同課異構活動,并向全區開放?!巴n異構” 優化了課堂結構,變革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了課堂效率,也提升了教師教研水平。

為發揮區直屬學校和課改示范校的引領、示范作用,逐步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區教育局教研室在全區中學組織開展“手拉手、一起走”活動。通過活動,進一步加強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教育優勢互補。

第二部分 聯盟式課改的圖景與活力

聯盟式課改,給云城區課改實驗學校帶來了勃勃生機與活力。課改聯盟學校在教學科研、教學質量提升、德育模式創新等方面均進行了積極探索。而課改聯盟學校的教師們身處課改一線,對課改自然有著真切的認識與深刻的感受。

云城區高峰中學將有趣的魔術操作融入數學課,把復雜的數學概念化成簡單有趣的魔術游戲展示出來,學生被數學魔術的神秘感引發興趣之后,主動去發現、去討論、去運算,進一步培養出高層次思維能力與創造力,學生學得快樂,教師教得輕松。該校九(1)班有部分學生原來討厭上數學課,自從副校長謝明華在他們班展示過一節魔術課后,他們愛上了數學課,集體簽名寫信給級長,要求九年級也要搞課改,上研討課。高峰中學先后承辦了云城區課改現場會以及國家級深度走進新課程數學現場研討會,學生們的文明禮儀、課堂表現給外地教師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外地教師的高度好評。

高峰中學戴聰容老師向記者介紹了她的課改歷程:

課改就像一種興奮劑,在整個學校掀起了從未有過的活力風暴。平時那些閑得只能趴臺的小青年,主動向課改骨干教師請教編寫學案;恐懼電腦的老教師虛心向年輕老師請教制作課件;原來的旁觀者、質疑者主動申請要加盟課改試驗科目組。逐漸地課改隊伍越來越壯大。我們學以致用,不斷嘗試。在嘗試中遇到瓶頸問題,我們就同伴互助,師傅帶領徒弟化解問題、解決問題。做到邊摸索邊完善,互相借鑒,互相幫扶。教師們整體素質大大提高,并在最大范圍內推廣和內化經驗。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學校的課改工作穩步前行,成績有目共睹。2014年上學期我校成功舉辦了云城區課改現場會,吸引了周邊學校200多人觀摩。2014年學期區教研室抽考,我校課改科目三標均排區前三名。2015年7月,期末課改實驗科目抽考,我校七、八年級的語數三標均名列全區前八名。學校榮獲云城區首批課改優秀學校稱號。2015年12月,我校還成功承辦了全國課改協會“聚焦課堂——教師深度走進新課程”數學研討現場分會。課改期間,最突出的是學生的成長和變化,孩子們在課堂里敢于發言,勤于思考,自主學習;在生活中樂于助人,自信樂觀,自尊自愛。他們不單學會了學習而且學會了為人處世,綜合素養大大提高。學生們這些出色的表現,更加點燃了我們教師探索的激情;對未知的好奇和期待,激發了我們探索的執著;高強度的培訓研討,激發了我們進步的潛力。因為課改,因為執著,因為堅持,因為自我教育,自己專業知識快速進步、同事們教研能力顯著提高、學生成績大有起色,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都空前提高。實踐多了,反思多了,自然而然地將平時的反思和經驗寫成論文。我有兩篇論文被華中師范大學主辦的雜志《中學生英語》刊登,另有兩篇論文獲云浮市中小學教學優秀論文一等獎。我的《培養提問意識,打造四段六步高效課堂》一文在云城區課改聯盟讀書交流會上宣讀,《課改實踐中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發表在區課改通訊上。在課改路上,我從被動應付到自主探索,真正體會到課改的其樂無窮;從一個新課堂操作的初級模仿者到理性課程創生者,途中雖歷經艱辛,卻又收獲了快樂幸福。成就感、榮譽感激勵我在這條路上攻堅克難,越走越順、越走越遠,根本無法停下來。我的努力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贊賞,先后被評為2015年南粵優秀教師和云城區中小學教師培訓兼職培訓師。

云浮市三中重點聚焦課堂教學環節,開展教學大比武、賽課、磨課活動,把課改教師作為課改的“精英”去打磨、錘煉。對進步慢的教師進行重點幫扶、跟蹤指導,促其提高;對課堂最美展示者給予激勵。通過大膽探索與實踐,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明顯進步,全校上下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課改氛圍。同時,學生的學習成績大幅提高,特別是中下層學生進步明顯?!对聘∪請蟆愤€專題報道了市三中課改經驗。

市三中趙博萍老師對記者說:2014年春,重慶市綦江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王毅來我區進行培訓,講授《區域推進課程改革的實踐與思考》。我積極參加培訓,對課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堅定了課改的信心。隨后,重慶市綦江區的廖聯芳、魏小剛、徐蘭三位老師來到我們學校,進行為期兩天互動引領式培訓,既有觀摩課指導,又有互動交流。魏小剛老師講述的《構建新型“教”與“學”關系 打造高效互動課堂》,使我深刻認識到教完不等于學完,學完不等于學會;廖聯芳老師所講的《小組建設與評價》,更是從理論到實踐對我們進行指導,我和我的同事豁然開朗,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當激情的火焰再次被燃燒起來時,我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我校的課改指導老師,并被我區聘為中學課改工作指導與研究中心成員。我深入課堂指導課改工作,發現有的教師對分組不夠重視,只是改變桌椅的擺放形式,讓幾個學生圍起來坐就完成了分組,對學習小組不培訓、不建設。這樣簡單的分組,學生合作學習就會隨意無序,這反而是有害的。于是我積極指導教師建設合作學習團隊,定期召開團隊會議,讓團隊成員人人都參與、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另一方面,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與生俱來的,教師要對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和技能進行培訓。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校班級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交流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課堂上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多數學生學會了展示、交流,好一點的學生學會了互相質疑、糾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了激發,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我校課改初見成效。當然,我們還開展聯片教研,與一些兄弟學校進行手拉手。我深知自己的使命,帶領數學科組老師給思勞中學、南盛中學上課改展示課,分享實驗成果。我就如何進行課改教學以及課改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許多改進建議,得到老師們的好評。

由于得到學校領導和區教育局的重視,我會常常被派出去培訓學習。記得2014年秋,我被派到山東濰坊廣文中學跟崗學習一周。出發前,我正為找代課老師發愁,學生們主動提出數學課由他們輪流上。平時,我也有讓學生主持上習題課、復習課,但沒有上過新授課。我猶豫不決,但最終還是說服了自己。我匆匆布置他們要上的內容就出發了。在學習期間,同事把我班學生上課的圖片發給我,讓我放心學習。學生們自信的課堂讓同事們贊賞不已,我也與學生QQ聊天,分享他們的上課心得。我深刻體會到,“給學生一個機會,他們會還你一個驚喜”。

云浮市二中在德育管理上進行創新性改革。該校改單調低效的“說教式”“一言堂式”“權威式”德育管理為潛移默化的“體驗式”“領悟式”“自省式”的自我約束、自我提升。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學會做人、學會生活,達到真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市二中讓德育管理為課改保駕護航,讓德育管理為課改插上騰飛的翅膀,課改也讓德育管理靈性高效,二者相得益彰。

市二中彭劍萍老師對記者說:為了保證課改實驗工作積極有效地開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長、教導處、教研組長、各學科骨干老師參加的課改領導小組。我校曾鑒清校長十分重視課改實驗工作,親自主持召開課改動員大會。他經常與教導處一起部署課改實驗工作,制定課改實施方案,還深入課改年級的課堂聽課。以他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對老師進行悉心指導,幫助解決問題。我校還多次將教師派往重慶綦江隆盛中學學習課改經驗,回來后在全校組織學習分享。剛開始去學習時條件很艱苦,但我們都堅持下來?,F在我們學校已經涌現出一批課改優秀老師,像陳燕容、廖倫等就是典型。在教導處的組織下,我們采取了多次學、反復學、全校學、組內學、個人學的多種方式,讓大家對課標理解透徹、掌握到位。每次區進修學校的教材培訓,一定派任課老師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讓教師們積極走出去,外出參觀學習。培訓工作提高了老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轉變了老師的教育觀念。他們對課改的看法也在悄然轉變,由當初的不以為然、事不關已到逼著改革、做樣子應付檢查,再到今天的積極參與、自覺反思,這就是進步。

以前,我校的教研活動大多流于形式,無多大實效。課改以來,學校十分重視教研活動的開展,教導處不急于求成,而是步步為營,從基本工作做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在,我校每一學期都會組織課改班級上全校性的示范課。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全校老師的課堂教學觀逐漸擺脫了傳統的束縛,形成了較好的教研氛圍。

課改實踐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在重視雙基的同時,老師開始關注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開始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課改實驗老師不僅在各級教研活動中推出了優質示范課,還在我們區開展的大型活動中獲獎。上學期彭劍萍、羅燕梅兩位老師各代表學校上了一節區的英語示范課,受到區領導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廖倫老師在區的大比武活動中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以前我校的老師怕動筆、不敢寫,而今,在教導處的組織帶領下,他們也勇于寫出自己的教學體會,參加論文評選。課改改變了學生的學校生活,也讓我們老師感受到了時代的脈搏。

云浮中學的政治語文兩科進行教材整合,開啟主題教學和選點教學。該校副校長陳冰清向記者介紹道:主題教學即從知識點、話題、人物、作者、體裁等主題進行大膽整合,從課內和課外突破一個知識或能力點。選點教學即選取課內或課外篇章,教師根據自身特長或學生需要,選取最有教學價值的某個點開展教學?;谥黝}教學和選點教學開設政治教材整合課例、社會案例深度剖析課例、活動辯論課例等。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政治學習興趣和素養。

此外,河口中學實施引橋課程,重點攻克音標難題。在初一第一個星期,通過游戲、唱歌、繞口令等形式讓學生集中學會拼讀音標,掃除后階段英語學習路上的疑難障礙。

云硫小學在“大量識字,快樂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輻射閱讀學習法”等閱讀教學。指導學生掌握批注閱讀方法和培養讀后交流能力,結合圖書室藏書進行課外讀物漂流閱讀。課內與課外閱讀雙管齊下,擴大學生閱讀面。

思勞鎮中心小學的午托和住宿生管理工作由學生自我管理。午飯時由學生干部指揮同學們有序排隊分飯分菜和監管飯堂的紀律;在午睡和晚睡時,學生干部在生活老師的指導下督促同學們按時就寢,秩序井然。

第三部分 聯盟式課改的策動

聯盟式課改,像一股激流在云城教育的版圖上沖刷出新的氣象,給廣大師生帶來希望與幸福,給學校帶來新文化氣息。這場課改運動的成功得益于其背后策動者的深思熟慮和長遠謀劃。云城區課改運動的主要策動者、云城區教育局副局長陳延明,就課改歷程解答了記者的三個問題。

問題一:云城區啟動課改的動因是什么?

陳延明:地處云浮市中心經濟輻射地段的云城區,中高考成績歷年在云浮市排名偏后,這種教育質量與云城區是云浮市第一個省級教育強區的身份很不合。其中位于城鄉結合部的中小學校教學質量尤其令人擔憂。這些學校生源絕大多數是外來工子弟,學生學習習慣與學習品質不良,學生的知識基礎很薄弱,求知欲不強,家庭教育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同時,教師的教學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學生的學習以“接受式”學習為主。這導致我們這些學校的課堂現狀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嚴重束縛學生主體能力的發揮,學生從上課到下課,始終處在壓抑、被動的狀態,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與積極性調動不起來;課堂上學生不動腦不動手,似乎輕輕松松,課外作業也不做,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為了有效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也為了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2013年1月,由云城區教育局教研室牽頭,將云浮市第二中學、云浮市第三中學、高峰中學、河口中學組建成“3+1”課改聯盟,先行課改,生源質量較好的云浮中學同步實施課改。由點帶面,拉開了云城區初中課改工作的序幕。

問題二:云城區課改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陳延明:我們分三個階段進行了課改的實踐與探索。

第一階段,宣傳學習、實驗準備階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區教育局組織各校分管教學領導進行分層培訓和研討,并通過專題培訓更新教師觀念,指導年輕教師熟練掌握新課堂模式,在實驗學校進行小組建設、集體備課、制定學習方案等探索。在這一階段,我們達成了基本目標:①在充分研究、分析、消化重慶綦江“四段六步”教學思想的基礎上,構建了符合云城區實際的“二抓手三堅持四原則五環節”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模式。②選好課改年級,從七年級推進實施。③選準課改學科——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分步推進。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2013年9月-2015年8月)。經過初期的積累和沉淀,教師們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隨時發現課改存在的問題,隨時解決問題,發揮集體智慧,保障課改工作深度推進。各科形成了師生互動、學生敢于質疑、評價多元、教學方式多元化的高效課堂。我區課改工作如火如荼,達成了課改探索階段預期效果。

第三階段:評估、總結、形成特色階段(2015年9月至今)。區教育局教研室出版課改資料《云城區課改通訊》,開發課改網絡平臺,營造濃厚課改氣氛。同時,為攻克導學案編寫的難題,在全區組織優秀學案設計評比。還將優秀學案分享在公共資源平臺,作為樣本、范例,供教師學習借鑒。區定期召開階段性總結大會,組織課改教師談成效、談收獲、談困惑、談質疑,堅持反思,追求實效。我局千方百計開設課改綠色通道,持續推動課改工作,力創本地區特色。

問題三:云城區課改取得了哪些成效?

陳延明: 一是精彩了學生。首先變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為主動自主學習,學生探究合作,積極展示,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課改后90%以上的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80%以上的學生形成了獨立思考和總結能力。其次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了學生大膽、自信、有責任心、懂得感恩等素養,發展了他們動手、動腦能力,交際能力,創新能力。85%以上的學生學會自理生活,學會關愛他人,學會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

二是成就了教師。教育局搭建如讀書交流、學案設計比賽、同課異構、教學大比武、送課下鄉、現場講座等多種平臺,激勵教師們做課改舞臺最美的天使。同時磨礪出一批愛讀書、講得了理論、上得了課、寫得下論文的課改精英。區教育局分別在“云浮市初中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和“云浮市提升小學教學質量現場會”上做專題匯報,向全市介紹云城區課改經驗,引起極大反響。目前,來我區中小學參觀交流的市內外學校已達幾十所。

三是發展了學校。課改精髓就是營造反思和創新文化,發揮群體智慧,構建學習型校園和研究型團隊,不斷推進課改工作。這就要求校長以及中層管理者改變工作作風,創新管理制度,有效推動課改,這些為學校的和諧發展奠定了基礎。本區各課改學校秉著求真務實、踏實肯干、勇于擔當、低調高效的工作作風,說干就干,課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同時,區教育局采用“請進來、走出去”方式擴大教師們的視野。一方面接待外市外省同行到我區學校觀摩;另一方面組織區內學?;ハ嘧邉?,推廣、分享課改理念與課改經驗。學校與學校間手拉手接對子,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極大地影響輻射帶動了后加入學校。所有這些既有利宣傳了優秀學校,又擴大了學校知名度,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課改先鋒學校的引領和幫扶,后加入學校的強勢進步;區內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交流互動,外地先進經驗做法的分享,使得云城區的課改工作正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

(本文圖片由云浮市教育局提供)

責任編輯 龍建剛

特色經濟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凱恩斯革命的突破口是凱恩斯對時間維度的處理,這種區分事前和事后以及用預期來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處理方法繼承自瑞典學派。凱恩斯將這種處理時間的方法融進了自己的有效需求理論,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宏觀經濟理論。但這種處理時間維度的方法仍然是比較靜態的,哈羅德動態化了凱恩斯的理論。

關鍵詞:時間維度;凱恩斯革命;宏觀經濟

Reacquainting the Keynesian Revolution: Based on the Processing of the Time Dimension

QIU Hui

(School of Economics,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1,China)

Key words:time dimension; Keynesian Revolution

1936年,凱恩斯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該書離經叛道卻又能切中時弊,掀起了經濟思想界的狂風巨浪,凱恩斯革命的說法亦隨之悄然流行至今。所謂凱恩斯革命,主要是指凱恩斯在思想上帶有顛覆性的重大突破。他不僅批判了“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機理以及“供給會自動創造需求”的薩伊定律等古典學派奉行不疑的金科玉律,而且通過深入到經濟結構的內部去發掘經濟周期的內在原因,創建了一套以需求管理為核心、以政府干預為特色的宏觀經濟理論體系。本文研究發現,過去我們在研究凱恩斯的理論遺產時,過分著重其思想性的一面而忽略了凱恩斯方法論的一面;試圖通過本文說明,與凱恩斯所謂的古典學派相比,凱恩斯對于時間維度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這種對于時間維度的處理方法對于構建凱恩斯的整個理論體系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成為凱恩斯駁斥古典經濟理論的利器,也對后世動態經濟學的發展埋下了寶貴的伏筆。

一、古典學派和凱恩斯的時間觀

如何認識時間是經濟理論發展中的一個元問題(meta-question)①,對時間本質的不同認識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經濟學。比如植根于牛頓時間觀的主流經濟學和植根于現代時間觀的演化經濟學就是兩種有本質區別的經濟理論體系。即使是信奉相同的時間觀,對于時間維度的不同處理方法也可能會得到迥異的經濟理論。凱恩斯與他自己所謂的古典學派②在時間觀上并無區別,他們都是近代物理學時間觀也就是牛頓時間觀的信奉者。牛頓時間事實上是一種脫離了物質運動的獨立存在的均勻流逝的絕對時間。時間可以獨立于空間而存在,時間和空間都是絕對的。在牛頓力學系統中,時間只是運動的一個外在參數而已。時間雙向可行,運動具有重復和可逆性[1]。

凱恩斯的老師馬歇爾[2]在他的經濟分析中將時間放進了“其他因素不變”的筐子里,而瓦爾拉斯[3]則走的更遠,他用將下一個時刻看成是上一個時刻的復制的辦法將時間維度徹底消解。奧地利學派卻因為深受康德的影響,在他們的經濟分析中對時間維度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奧地利學派的時間觀深深影響了瑞典學派,瑞典學派創造了一整套處理時間維度的方法。瑞典學派的經濟理論及方法論對凱恩斯影響甚大,故無論是對于時間維度的處理還是經濟理論或是政策建議,凱恩斯都更接近瑞典學派而不是他所謂的古典主義傳統。古典主義傳統傾向于擱置或消解時間維度,而凱恩斯卻極為注重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連接,將模型中的變量都視為時間的函數并極為重視預期的作用??梢哉f,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與他對時間維度的處理息息相關。

二、凱恩斯的突破口:時間維度

(一)凱恩斯的批判

古典學派的就業理論認為真實工資的迅速調節能帶來勞動力市場的均衡。大蕭條來臨時,古典學派關于不存在非自愿失業的斷言和自由放任的政策顯得無力且可笑。凱恩斯試圖找出古典就業理論的癥結,他認為古典學派的就業理論是建立在兩個基本假設之上的,其一是工資等于勞動力的邊際產出,其二是在就業量不變時,工資的效用等于這些就業量的邊際負效用。從第一個假設可以得到勞動力需求曲線,從第二個假設中可以得到勞動力供給曲線,勞動力的均衡真實工資率和均衡數量就在兩線交點處決定。即使在某一個時間點上勞動力市場可能處于失衡的狀態,真實工資的調整也可以使勞動力市場迅速恢復均衡。因此,非自愿的失業是不存在的。古典學派就業理論的背后,是對“看不見的手”、“供給自創需求”以及貨幣中性的堅定信仰。過去的歷史對現在沒有什么影響,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對現在也沒有什么影響,充分就業的均衡是常態,考慮時間維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將這看成是是一種瓦爾拉斯傳統。凱恩斯要做的工作在于摧毀這些古老的信條,批判古典學派不切實際的假設條件,建立起一套一般化的符合現實的宏觀經濟理論,古典學派的就業理論只不過是這套宏觀經濟理論中的一種特殊情況而已。

(二)時間與預期

凱恩斯破舊立新的突破口在哪里呢?就在對于時間維度的處理上。凱恩斯在奧地利學派和瑞典學派的影響下,十分重視時間維度的作用以及對時間維度的處理。這可說是新理論的突破口。凱恩斯認識到“在生產者付出成本到最后的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期間,往往是有一段時間間隔,有時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4]。雇主無法確定產品在未來的銷售情況,只能盡量做一個最好的期望值。只要生產需要時間,雇主就只能依靠這些期望值。

雇主對產品價格的期望值稱為短期期望值,對購買或自己制造制成品以增加資本設備的未來報酬的期望值稱為長期期望值。正是雇主們腦海中的這些期望值決定了雇主提供的就業量。期望值一旦變化,就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逐步地影響到就業量。任意找出一個時點,這個時點上的就業量不僅取決于現在的預期狀態,還取決于過去某段時期中的許多預期狀態。但由于過去的預期已為今天的資本設備所包含,所以就業量就可以在參考今天的資本設備的情況下,根據今天對未來的期望值而定??梢?,凱恩斯在發展自己的就業理論的時候,通過使用預期將過去、現在和未來連結在了一起。過去包含在資本存量中,但人們卻苦于無法突破對于未來的無知,在動物精神的驅使下,投資量會出現劇烈的變化,就業量也會隨之發生劇烈的變化,非自愿的失業將會出現,充分就業不過是一種特殊情況而已。凱恩斯不僅僅是強調人們對于未來的無知這一點,事實上在凱恩斯的理論中,對重要變量的時間維度都有詳盡的分析。

三、凱恩斯就業理論中的時間維度

(一)凱恩斯理論的框架

前文指出,凱恩斯意識到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必須在一段時間中才能完成,所以雇主只能根據預期的收益來決定雇傭工人的人數??傂枨蠛瘮捣从沉烁鞣N假想的就業量和與之相對應的預期收益之間的對應關系??傂枨蠛瘮瞪嫌幸粋€點,該點處能使雇主的預期利潤達到最大值,凱恩斯將這個點稱為有效需求③。如果將工人人數與所生產產品的總供給價格④之間的關系定義為總供給函數,有效需求就出現在總需求函數和總供給函數的交點處。有效需求原理是凱恩斯試圖用來埋葬古典學派的終極武器。

古典學派所信奉的“供給自創需求”意味著無論就業的人數是多少,總供給與總需求都必定相等,因此有效需求不是惟一的均衡值而是無數個均衡值。這實際上就等于是說根本不存在阻礙充分就業均衡的力量。但凱恩斯認為邊際消費傾向是遞減的,資本的邊際效率也是遞減的,除非利率能夠迅速調整,否則“與充分就業相吻合的有效需求只是一個特殊情況,僅當消費傾向與投資誘惑之間存在一種特殊關系時才能實現”[4]。所以凱恩斯必須以對消費傾向的分析、對資本邊際效率的分析以及對于利率的分析作為構建自己全新就業理論的基石⑤,這三個變量,恰恰就是凱恩斯就業理論的自變量,就業量和國民收入是因變量,而勞動力的數量和技能、現有資本的數量和質量、生產技術水平等等都被視為不變的因素。

(二)總需求中的時間維度

1.消費中的時間維度。消費是一切經濟活動的終點??傂枨笾荒軄碓从诂F在的消費或者是現在為將來的消費做的準備。如果將現在的消費稱為消費,將現在為將來的消費所做的準備稱為投資,這二者就決定了現在的產量和就業量。在某一個時點上,消費一部分是現行制造的物品來滿足,一部分是由過去制造的物品(負投資)來滿足。負投資的存在必縮小現在的總需求。同樣的道理,如果現在制造滿足將來消費的從事生產的物品,就會增加現在的總需求。

消費取決于收入,收入中有多少用之于消費即是凱恩斯所說的消費傾向。影響消費傾向的因素雖然很多,但它卻是相當穩定的。凱恩斯認為存在一條基本的心理規律,即“在一般情況下平均說來,當人們收入增加時,他們的消費也會增加,但消費的增加不會像收入增加的那么多”[4]。這就是說邊際消費傾向是遞減的。

不難想見,為未來的消費所做的準備越多,找到更多為未來消費做準備的渠道就越難,我們也就越依賴現在的消費來刺激總需求。但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卻意味著,我們的收入越高,收入與消費之間的差距就越大。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依靠增加投資來維持今天的均衡,就一定會使明天的均衡更難實現。這意味著如果無法成功地增加總需求的話,新的均衡就要求保持足夠大的失業量。

2.投資中的時間維度。

(1)資本邊際效率。資本邊際效率是支撐凱恩斯就業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就是一種貼現率,根據這個貼現率,資本在其壽命期間所提供的預期收益的現值恰能等于該資本資產的供給價格。資本邊際效率的值不僅取決于資本現在的收益,更取決于未來的收益。資本邊際效率是連接現在和未來的橋梁。如果假設一種靜止狀態,在靜止狀態下,一切都是不變的,區分現在和未來并無意義。此時,將資本邊際效率看成完全由資本現在的收益決定就是合理的,但靜止狀態畢竟是不現實的,而這個不現實的假定,恰恰便是古典學派就業理論的前提。事實上,人們對于未來的預期,必將通過影響資本的需求價格影響現在,從而可以推知現有資產的價格必將隨著對未來價值的預期的變動而進行調整。在任意一個時期中,某種資本的數量增加會導致它的預期收益的減少以及現行價格的上升,因此,該種資本的邊際效率必將隨著該種資本數量的增加而減少。這可以稱之為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與邊際消費傾向遞減一樣,都是導致總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前文表明,資本邊際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未來的預期。既然預期如此重要,預期又是怎么決定的呢?人們對未來做預期無非取決于現在已經掌握的資料以及對未來事件的預測和判斷。而對未來事件的預測和判斷又取決于人們的信心?,F實生活中,除非人們有理由認為未來會發生某種變化,否則就會墨守成規,認為現有狀態將會持續。但現實經濟過程是極其復雜的,多種因素的干擾導致墨守成規未必得到好的結果。于是人們竭盡心力地試圖通過預測市場的變化而獲利,這可以稱為投機。除非人們能夠戰勝時間,沖破對未來無知的黑暗,否則投機會帶來經濟的巨大波動。但戰勝時間與其說需要極大的智慧,毋寧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2)利率。投資的數量不僅取決于資本的邊際效率,資本的邊際效率反映的只是為了投資而需要借款的人愿意支付的代價,而現行提供資金的代價是用利率來表示的。所以投資是由這二者共同決定的。古典學派將利率視為儲蓄的報酬或者說等待的報酬,或者說利率是使投資需求與儲蓄意向趨于均衡時的“價格”。凱恩斯駁斥了古典學派的利率理論。他認為,人們對于時間的偏好,不僅體現在儲蓄多少,也體現在用什么樣的方式持有儲蓄。古典學派僅僅注意到了儲蓄多少的問題而忽視了用什么樣的方式儲蓄的問題。事實上,人們持有現金將損失利息,持有現金只能解釋為人們的流動性偏好。人們喜歡持有流動性高的資產,利率就是人們對于放棄流動性索要的報酬。它是這樣一種“價格”,能夠使以現金持有財富的愿望和現有現金數量相等。因此,真正決定利率的是人們的流動性偏好以及貨幣的數量。這里我們就能夠發現凱恩斯與古典學派的真正分歧,古典學派將利率看成是等待本身的報酬,因此將投資和儲蓄看成是經濟體系的決定因素。而凱恩斯是將利率看成是不儲藏貨幣的報酬。投資和儲蓄只是被決定因素,真正的決定因素是消費傾向、資本的邊際效率以及利率。長期利率由社會成規所決定并且是非常穩定的,而資本邊際效率則是極為易變而不穩定的,是故,欲將有效需求維持在足以保證充分就業的高度是相當困難的。

(3)資本。對于資本的本質內涵,凱恩斯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龐巴維克迂回生產的觀點⑥。將一切商品都視為由勞動生產出來,現在的資本不過是過去具有價值的勞動的體現,能夠協助現在的勞動進行生產。迂回生產的效率與迂回生產所經過的時間并沒有直接關系,并不是說生產經過的時間越長效率就越高,時間長也會帶來損壞和浪費。事實上,只有當人們延緩消費的欲望極度強烈以致充分就業所需求的投資量大到使資本邊際效率具有負值時,生產過程才能因為其經過的時間長而有利。

生產的過程中,存在著最適度的迂回程度。那就是在應有的日期能夠供應出被消費者延緩了的需求。也就是說,在平均的生產要素投入于生產某種商品的日期與平均的消費日期之間,存在著一個最適度的時間間隔。時間短的迂回會因為技術原因缺乏效率,時間長的迂回會因為儲藏費用、損耗等原因缺乏效率。如果利率為正,會加大迂回成產的成本,利率越高,最適度的時間間隔就越短。

正如我們在前文中看到的,在長期中,資本的邊際效率是遞減的,而利率則是相當穩定的。因此,資本必須保持在足夠稀缺的程度才能使其邊際效率在資本的壽命期間至少等于利率的水平。

(三)總供給中的時間維度

在凱恩斯的模型中,就業量只與有效需求有關,有效需求不過是預期消費和預期投資之和而已。只要消費傾向、資本邊際效率和利息率不變,有效需求也就不會變。但這并不意味著研究總供給函數就是毫無意義的。它能夠反映就業量與總供給價格之間的關系。但凱恩斯選擇了它的反函數即就業函數作為自己研究的對象。

如果總需求的增加主要趨向就業彈性高的商品,就業增加幅度就大,反之則反是。這里我們再一次發現時間維度的作用。如果額外需求突然指向某種商品,短期內無法增加供應,就業彈性勢必很小。但時間一長,就業彈性就會接近1。

在此處凱恩斯提出了生產時期的概念。如果一種產品的生產時期是N,要使它達到最大的生產彈性,事先準備的時間就是N個時間單位。作為最終產品的消費品的生產時期比作為中間產品的投資品更長,指向消費品的需求增加較之指向投資品的需求增加所引致的初始就業彈性必更低于長期的均衡值。

建立在有效需求理論基礎上的總需求—總供給分析是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最為核心也最為本質的東西。在凱恩斯的理論中,總需求—總供給分析是完全可以等價于投資—儲蓄分析的。有了它之后,凱恩斯就能夠借以給出一套有關經濟周期的理論。

四、凱恩斯經濟周期理論中的時間維度

凱恩斯寫作《通論》的背景就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大蕭條。成功地解釋經濟周期現象并提出治療的方法可說是凱恩斯寫作的初衷。在有了前文所述的有效需求理論之后,凱恩斯發展了一套獨特的經濟周期理論,我們將會發現,在這套經濟周期理論中,時間維度仍然處于最為基礎的地位。

在凱恩斯的理論中,危機源自資本邊際效率的崩潰。資本邊際效率除了取決于現有資本的數量和重置成本以外,還取決于對資本品未來收益的預期。但在繁榮時期,人們往往因為對未來的收益過分樂觀而導致投資過度,過度的投資會導致資本邊際效率的崩潰,人們信心喪失,流動性偏好隨之增大,利息率被迫上升,投資會出現嚴重的下降。

要探討經濟周期中的時間維度,就必須解釋為什么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后,經濟才能走向復蘇。凱恩斯提出了兩點理由:第一,蕭條時資本的邊際效率極低,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折舊的不斷作用之下,資本終將再次短缺,資本的邊際效率終將重新提高。第二,蕭條期間新投資的停止導致大量的剩余儲備的出現,對于剩余儲備的保管費用將迫使剩余儲備在一定時間內吸收完畢,這個時間不會很短。

從前文的描述中可以發現,在凱恩斯的經濟學中經濟周期源于資本的邊際效率和利息率的交互作用。但歸根結底是源于人們對未來的處理。人們在處理時間維度的時候,既有理性的一面,又常常受到動物精神的支配。人無法沖破時間的藩籬,最終必被時間戲耍,資本邊際效率的變化體現的正是時間的力量。

五、對凱恩斯時間維度處理方法的評價

(一)破舊立新的利器

凱恩斯試圖創立一套宏大的宏觀理論體系,原有的古典學派的宏觀經濟理論不過是他的這套理論中的一個特殊情況。在這個破舊立新的宏偉計劃中,對時間維度的處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古典的宏觀經濟理論本質上來講是靜態的。薩伊定律認為供給總是能夠自行創造需求,考慮貨幣因素之后,也就等價于投資總是等于儲蓄。因此,經濟在充分就業處實現均衡是經濟運行的常態。這里我們看不到“事前”和“事后”的分別。當經濟的運行中出現摩擦而暫時偏離均衡時,“看不見的手”可以保證市場均衡的迅速恢復。因此,討論變量隨時間的變化是沒有意義的,討論人的預期同樣是沒有意義的。在古典的經濟理論中,時間維度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在時間維度中,隨著資本的積累和技術的革新,經濟會實現不斷的增長。經濟的運行幾乎就像永不停止的火車,長時間大面積的衰退是不能想象的。

凱恩斯對此有深刻的認識,他對于時間維度的處理成為他駁斥古典理論的利器。在他看來,雖然從事后看投資和儲蓄必定是相等的,但我們沒有理由認為這二者在事前也必定是相等的。只有當事前儲蓄和事前投資相等時,均衡才能實現,而且這個均衡未必就是充分就業的均衡。因此,薩伊定律是不能一般適用的,只能在特殊情況下才能成立。經濟的運行取決于人們的行動,人們的行動又取決于人們對于未來的預期,當人們對未來的預期產生劇烈的波動,經濟就會隨之發生劇烈的波動。雇主預期的波動導致的資本邊際效率的波動以及工人對于貨幣工資的堅持會使“看不見的手”在勞動力市場失去效力,非自愿失業將會出現?!翱床灰姷氖帧睙o視人們面對未來的無知,在短時間內往往沒有作用,在足夠長的時間經過后,人們逐步修正了自己的錯誤,“看不見的手”的效果才能體現。

(二)方法論的源流

奧地利學派的鼻祖,邊際三杰之一的門格爾[5],是康德的忠實信徒。他深信一切變化都是在時間維度中按照因果聯接的規律而發生。因此,在他的著作中,處處體現出對于時間維度的關注。他的傳人龐巴維克[6]在對時間維度精心處理的基礎上構筑起龐大的資本和利息學說。瑞典學派的鼻祖魏克賽爾[7]深受龐巴維克的影響,他試圖在考慮時間維度的基礎上,將資本與利息理論以及貨幣理論融進瓦爾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論。對于時間維度的考察使他創立了著名的累積理論。瑞典學派的米爾達爾[8]則對時間維度展開了專門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不僅區分了時點分析和時期分析,而且還首次區分了“事前”和“事后”的區別,并且他特別的強調預期在經濟分析中的作用。林達爾[9]則專門研究了動態理論。依據林達爾的說明,經濟變量可以看成是時間的函數,經濟理論的目標就在于已知某些變量原始數值以及決定這些數值變動的因素的情況下,借助方程式的幫助來決定作為時間的函數的變量的數值。這樣的理論必須稱為動態理論。動態分析所研究的變動則是一定時期內的變動或發展,是均衡移動的過程,或者說,是對各個均衡點之間的聯系的分析。因此,靜態理論可以看作是動態理論在靜止情況下的特殊應用。動態分析其實就是要說明起點和終點之間的發展過程。

很明顯,奧地利學派和瑞典學派就是凱恩斯處理時間維度的方法論源泉。雖然凱恩斯本人并沒有對時間維度的處理方法加以特別的說明,但上述兩個學派的影子仍是隨處可見。對于生產過程和資本的分析,對于“事前”和“事后”的區分以及對于預期的不遺余力的強調都可以看出這兩個學派對凱恩斯影響之深??陀^地說,從方法論的角度看,凱恩斯對于時間維度的處理并沒有超越這些先輩。他之所以能夠引發一場革命,獲得如此崇高的地位,乃是因為他構建了有效需求理論,通過對于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的邊際效率遞減以及流動性偏好的深入分析徹底瓦解了古典經濟學的基礎,提出了一套國家干預經濟的理論。所以,客觀的講,關于如何處理時間維度,凱恩斯在方法上并沒有什么獨到之處,他將奧地利學派和瑞典學派遺留下來的方法融進了自己獨特的有效需求理論之中,這二者的結合形成了對于古典理論具有毀滅性的力量。

(三)哈羅德的動態化

哈羅德[10]是當代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他早自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追隨凱恩斯,是最早閱讀《通論》手稿的人之一。他在1973年出版了《動態經濟學》一書。該書中,他將凱恩斯的理論描繪成一種宏觀—靜態經濟學。他認為凱恩斯的理論是短期的、靜態的分析,主張將之長期化和動態化。

事實上,哈羅德的時間觀仍然是牛頓的時間觀,方法仍然是均衡分析的方法。和凱恩斯一樣,哈羅德也是要考察總供給與總需求相互平衡時需要具備的條件,這個均衡的條件就是廠商的意愿投資正好吸收人們的意愿儲蓄。不同的是,在凱恩斯的理論中,投資是總需求的一部分,通過乘數效應,能夠連續帶動消費需求從而當經濟重新均衡時多倍擴大產量和收入。哈羅德認為凱恩斯過分強調了預期在影響人們投資決策時起到的作用,卻沒有分析投資的變動率。他認為這正是凱恩斯給留有空隙余地的地方。需求在哈羅德的理論中,投資不僅僅被視為一種能夠吸納當期儲蓄從而保證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的需求,投資還意味著生產能力的增加,這種增加勢必會擴大下一個生產時期的供給。如果儲蓄率和資本—產出比率不變,隨著每一年收入中固定比例被儲蓄并轉化為投資,一個社會的資本存量和生產能力會相應擴大。為了使逐年新投資帶來的不斷擴大的生產能力能夠始終被充分利用,就要求始終有足夠的有效需求以保證產量按固定的增長率逐年增長。

不難發現,哈羅德對時間維度的處理與凱恩斯確實有很大區別。他用按比率分析的方法替代了凱恩斯按水平分析的方法從而闡述了動態均衡的條件,完成了他所謂的對凱恩斯理論的動態化。哈羅德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從凱恩斯對時間維度的處理來看,說他的理論是靜態或動態都不恰當,凱恩斯的理論應該是一種比較靜態的分析。但畢竟他為日后宏觀經濟理論動態化埋下了伏筆。

六、簡單小結

大蕭條令凱恩斯反思古典學派經濟理論的弊病。古典學派在接受了牛頓的時間觀之后,在經濟分析中對時間維度采取了簡單化的處理,即假定不變或者直接不予考慮。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他們在資源的分配也就是價格理論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在社會資源被利用到何種程度的問題上卻無甚建樹。建立在薩伊定律和“看不見的手”基礎上的古典就業理論以及自由放任的政策在大蕭條面前顯得毫無用處。凱恩斯從奧地利學派以及瑞典學派的理論中獲得了處理時間維度的方法,并將這些方法融進了有效需求理論之中,這套全新的理論對古典學派的理論有致命的摧毀力。但凱恩斯基于儲蓄—投資分析的有效需求理論仍然是水平式的分析,準確地說應該是比較靜態的,哈羅德認識到了凱恩斯在時間維度處理上的缺陷,并通過對增長率的研究動態化了凱恩斯的理論。

注釋:

① 元問題即問題的問題。無論是什么樣的經濟理論,如何處理時間維度都無從回避。

② 凱恩斯所謂的古典學派既包括李嘉圖和穆勒,也包括馬歇爾和庇古等人。也就是說,無論是邊際革命之前還是之后,只要信奉“看不見的手”原理的經濟學家都被凱恩斯統稱為古典學派。這與我們正常的用法是有區別的。本文為方便起見,在使用古典學派一詞時與凱恩斯是同樣的含義。

③ 有效需求理論最早見于馬爾薩斯和西斯蒙第的著作,后散見與其他經濟學家的作品中,但直到凱恩斯發表《通論》,才有了一個完整的有效需求理論。

④ 總供給價格是凱恩斯習慣應用的一個名詞,等價于我們現在所謂的市場價值。

⑤ 這也正是凱恩斯超越瑞典學派的地方。

⑥ 龐巴維克認為迂回的時間越長,生產的效率也越高,只不過效率的提高在邊際上是遞減的。凱恩斯并不同意這種說法。

參考文獻:

[1] 孫玉金.從牛頓時空到相對論時空[J].大連輕工業學院學報,1995(3):85-86.

[2]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M].陳良璧,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3] 瓦爾拉斯.純粹經濟學要義[M].蔡受百,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4] 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宋韻聲,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36,22,76.

[5] 門格爾.國民經濟學原理[M]. 劉絜敖,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

[6] 龐巴維克.資本實證論[M]. 陳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7] 魏克賽爾.利息與價格[M].蔡受百,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8] 米爾達爾.貨幣均衡論[M].鐘淦恩,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9] 林達爾.貨幣和資本理論的研究[M].陳福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10]哈羅德.動態經濟學[M].黃范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責任編輯:李江)

特色經濟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把推進農業特色化作為發展湖南集體經濟的基礎和重要任務,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便規模穩健增長、質量加快提升,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特色化水平,努力探索一條農業特色化與新型集體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子。

關鍵詞:湖南??;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對策

區域資源優勢被普遍認為是特色農業的基礎。大部分學者主要對農產品進行分析,認為特色農業之“特色”在于具有區域獨特性、市場競爭力強、經濟效益高的特點,并形成一定規模、達到一定的產業化程度。農業部《特色農產品區域集聚化布局規劃(2006—2015年)》,提出三條特色產品選擇標準:一是品質特色;二是開發價值;三是市場前景。特色農業的內涵最主要的是:首先是要滿足市場和社會的需求,這個也是衡量它是否具有特色的最關鍵要素;其次是要基于一定區域內相對資源優勢,比如地理環境優勢、資源稟賦優勢或者是技術優勢,立足于這些優勢是生產特色產品的條件也是它的保證;最后一個是要具有一定規模和效益,如果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其生產出來的產品就只能作為樣品供展覽,無法進入市場更加沒有辦法形成規模經濟,發揮不了它的作用。如果產品沒有效益的,也就是說生產經營者的產品沒有什么市場價值,那么生產出來的產品會滯銷,甚至賣不出去,這樣的話,經營者是會嚴重虧本的,也就會退出生產的市場。

一、湖南特色農業發展環境分析與評價

(一)產業環境分析

湖南地處全國中南部,是個農業大省,全省農作物總播種面積821.6萬公頃,農林牧漁業從業人數1 793.64萬人。湖南省的主要農產品有水稻、棉花、蔬菜、油料、茶葉、煙草等。其中在水稻的生產上具有天然的優勢,是全國重要的稻谷主產區,同時也是規模比較大的區域,2011年水稻播種面積4 066千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48.4%。棉花總產量則是達到22.7萬噸,是全國重要的商品棉生產基地,全國八大主產省份之一。麻類的總產量為42 249噸,是全國主要的產麻基地。在油菜的生產上湖南省常年種植面積都在1 000萬畝以上,其中在2011年達到1 167萬畝,居全國第二位,總產占全國總產的10%。在茶葉的生產上,湖南省素有“茶葉之鄉”的美譽,在2011年茶葉種植面積為150萬畝,茶產量13.28萬噸,居全國第六位。在糧食、甘蔗、淡水產品、柑桔、生豬生產上也都在全國是比較靠前的。

(二)資源環境分析

湖南省位于南嶺山脈中段與長江中游之間的內陸腹地,地質構造復雜,地表組成巖種類多樣,湖南境內水系發達。擁有全國第二大的淡水湖(洞庭湖),起著調節長江水量的重要作用。還有湘江、澧水、資江和沅江4個水系匯集流入洞庭湖并且還連接長江,全省擁有的水量是南方9個省份最多的。在全省土地中,各種常態地貌齊全,一般山丘、岡坪多呈垂向層狀和水平鑲嵌的組合狀況,形成了復雜多樣的農業地貌環境。湖南省幾乎全部位于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熱量豐富,且光、熱、水配合相當良好,農業氣候資源利用效率高;同時,由于經緯水平分異和山丘區垂直分異的直接影響,湖南的植物區域成分復雜,土壤類型多樣,植物和農作物的種質資源極為豐富。種子植物約5 000種左右,全省木本植物達1 900多種,約占全國總數的25%,茶葉僅一個南岳衡山就有20多個地方品種。還有湘西那一片的茶葉種植更是品種良多了。這些都為湖南區域特色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源基礎和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

(三)交通環境分析

湖南地處南嶺山脈中段與長江中游之間的內陸腹地,介于華南經濟圈和華中經濟圈的之間,地理區位優勢相當明顯。湖南的公路,鐵路,航空,水運非常的發達,更是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網中的三縱六橫,市州均實現高速公路和高等級公路的4小時訪問圈。在水運上也已經形成了以湘水、資水、沅水和醴水為主體的洞庭湖現代水系交通運輸,并可通江到達海;京廣、枝柳、湘贛、湘黔、湘桂、洛湛還有貴福、渝懷等主要鐵路干線,并且上昆、京珠、衡昆等高速公路以及許多的國道、省道公路線相互連接,這對于開拓湖南特色農產品市場是非常有利的。

(四)技術環境分析

湖南省的科研和教育資源是比較豐富的,省內的農業科研及農業教育體系也已經比較完善了,這為湖南區域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支持。目前,湖南全省共擁有中科院亞熱帶區域農業研究所、湖南農科院等263個農業科研機構,其中,僅僅省級的農、牧、漁類的獨立科研機構就有18個,擁有約2 000名科研技術人員,聚集著袁隆平、官春云、劉蕩、王克林等眾多知名農業科技專家,幾千名教學科研人員創造并積累了一大批居全國乃至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培育出了一大批各級各類農業專業人才。

(五)政策環境分析

首先,將特色農業列為全省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發展實施項目,并直接由省府規劃了優質水稻基地縣、優質玉米縣和優質蔬菜基地縣等的科技示范基地,還在江永、瀘溪、湘潭、祁東等地開發香柚、優質棗、優質柑、湘蓮、黃花等特色農產品。其次,已制定了全省的無公害特色農產品開發的“十二五”規劃,并明確要重點加強發展無公害蔬菜、水果、茶葉、水稻、畜禽等產品的生產開發,建設了100多個重點無公害標準化農產品示范基地,并在全省進行大量生產無公害類型的農產品,這可見湖南省政府對特色農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二、湖南省農業特色化的對策

(一)依靠品牌企業帶動促進特色農業產業化

特色農業產品實現價值的載體是品牌的建立,而提升產品質量和推進農業生產的標準化都是產品品牌建設的有效手段。面對農業發展新階段的各種變化,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而進行的農業產業轉移中可以依靠質量好、品牌好的地區轉移。相對于農業產業化,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產業化就更加針對市場的需求和更加專業化的地域生產,這些在農業科技和產品品質的提升,并進一步去提高市場化程度等方面更具優勢,更加容易實現農業生產的價值。這也是特色農業產業轉移所需要的。通過產業轉移形成一定特色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產業鏈保障了特色農產品投入產出和資本轉化,更加有利于特色農業的發展。湖南省已經有金健米業、油中王、童胖子醬板鴨、益陽松花皮蛋、東江魚集團、益陽普華紡織有限公司等著名品牌企業??梢砸揽窟@些企業,在它們的帶動下形成集科研、種植、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不斷地發展和完善這特色農業產業鏈。

(二)借助政府的引導進行特色農業區域集聚化布局

政府、農民和企業是農業產業發展的三大主體,它們在農業發展中分別有著不同的作用。進行區域特色農業的發展,對政府而言,首先是要提供促進特色農業發展的政策與適合的市場制度環境,對比給予特色農產品的加工稅收政策優惠,并開通相關的綠色運輸通道等。其次要深化特色農業的融資渠道,改變比較單一的投資模式,可以去吸引和借助銀行資金和社會各種風險投資資金去發展特色農業,形成一條以政府為引導,特色農業的發展多元化的投資機制。最后要重點扶持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特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農村農產品市場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政府的這些政策是特色農業進行區域集聚化產業轉移的根本保證。

(三)知識化和技術化是特色農業發展的關鍵

特色農業技術化不但包括生產管理的技術化還包括了市場的信息化,不管是在傳統的特色農業如水產農業、綠洲農業、旱地農業,還是新興的都市農業、休閑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等等,整個過程的系統化技術化的生產管理是使得其活躍的關鍵。一方面,在一個地區的發展特色農業的過程中,要努力去提升質量產品的品質,以技術去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附加值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動力,高的附加值是特色農業可以和其他新興行業媲美的資本。另一方面,在管理上面也需要技術化的知識化,比如,在質量的檢測和一些預防,還有一些市場信息的收集都是需要的。這是信息的時代,知識化是信息化是發展的根本。

(四)加強農村合作社建設是特色農業發展的基礎

建設和發展農村合作社有利于各自經營的農戶聯合起來共同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幫助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的穩定和農業的發展,尤其是對于特色農業?,F在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單獨的農戶很難獲得較為全面的市場信息,這就使得他們會有一定的程度上與市場脫離,這對于特色農業來說的非常致命的。信息只是合作社的一方面優勢,它還可以在合作戶之間的技術的共享和資金上的聯合。比如會員費作為發展基金可以用來搞基礎性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蔣和平.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基本思路與政策建議[J].中國市場,2013,(47):42-48.

[2] 梁巖.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J].現代化農業,2013,(10):50-54.

[責任編輯 劉嬌嬌]

特色經濟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特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處于起步階段,發展仍存在供給側改革不足,產業產品同質化嚴重、傳統產業改革力度不足等問題。本文將從高質量特色產業構建的現狀與前景進行分析,針對目前所面臨的發展短板,依靠發展優勢,提出合理的發展建議,以促進特色產業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高質量的發展。

關鍵詞: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三產融合

前言

2018年國務院正式提出“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鄉村振興戰略中也提及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是:由高速增長轉變為高質量發展階段。目前,特色產業的發展已逐漸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

一、建設高質量特色產業現狀分析

(一)鄉鎮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民文化水平偏低,供給側改革阻力巨大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及鄉村振興戰略,要求著重解決好“三農問題”,因地制宜地發展,緊抓“產業興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目前,在農村進行農產業種植生產的主力軍仍為60、70、80后人群,絕大部分農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相關的農業專業知識,受傳統觀念影響,難以接納高新技術,這給農業供給側改革帶來極大的阻力。對于農產品的生產,農民普遍通過社會經驗進行的嘗試性生產,缺乏科學高效的生產指導,農業標準化的意識薄弱。面臨突發的市場波動、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時,難以通過有效的解決方案緩解。此外,農民普遍存在盲目跟風生產的現象,生產過剩導致邊際成本的下降,致使農民收入減少,極大降低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2、政策空白影響人才回流,特色產業難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大量人才流入發達地區,城市經濟得到極大發展,反觀農村地區,相關政策的空白,使得鄉村招募人才的環境不堪。人才的流失難以吸引企業到農村地區發展。產業缺乏科研人才投入,產業產品得不到特色且高質量的發展,甚至影響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如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基礎服務設施不完善,基礎服務無法得到保障,又進一步反制人才回流農村。此外,人才引流政策形式單一、就業福利待遇低下、人才引流機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鄉村人才引流的短板也成為地區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屏障。如何打破人才流動壁壘,吸引人才返鄉,實現人才“梯次回流”是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3、鄉鎮產業集而不群,產業多元化發展程度低

目前我國鄉鎮特色產業的普遍特征是“集而不群,散而弱小”,并且縣域產業發展曝光度不夠、特色不鮮明、產品相似度高,產業集群發展層次和發展質量明顯偏低。鄉鎮產業由于缺乏統一標準化的政府管理,產業分布不均且實力偏弱,不利于高質量特色產業的組織化、規范化管理,產業產品的質量甚至出現參差不齊的狀況。長期產業分布不均的格局,使得鄉鎮產業的結構產業鏈長短不一,所形成的產業集群也會因布局不均導致結構不對稱,進一步引起產業發展質量低下的問題。國內部分特色產業定位模糊,主導產業根基不穩,產業體系混亂,導致融合發展過程中產業發展單一,同質化極其嚴重,產業鏈短促等問題的出現。

(二)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優勢

1、基于特色資源的小鎮發展模式

早在2014年,以特色小鎮為單位的促進城鄉一體化融合的發展模式首次被提及。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等部門的力推下,在2016年特色小鎮的供給側改革模式飛速發展,全國各地出現了一批產城人文資源疊加、三生融合的非鎮非區型單元區域。特色小鎮的發展模式,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極大程度地發掘了各農村地區特色資源優勢。以企業為主導、政府引導的特色小鎮發展模式使得地區特色產業在特色小鎮中實現“市場+政府”的有力調控,促進鄉村脫貧減貧,助力特色產業高質高量發展,進一步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2、基于5G高新技術的建設模式

互聯網+時代下,我國5G技術將為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高度,促進三次產業更深層次的融合,將特色產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人才匱乏一直是鄉村振興下特色產業發展的詬病,是發展特色產業的最大阻力所在。我國鄉鎮產業的特征是集而不群、散而弱小,此特征理論的基礎是域空間。5G技術的應用,必將打破城鄉之間人才流動在地域上的限制,使得互聯網在應用技術基礎上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把分散在各地域上產業點以互聯網形式聯通,實現遠距離的統一建設生產,形成一種零散化的特色高質量產業生產發展模式。

二、高質量發展對構建特色產業的前景分析及其意義

(一)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的前景分析

在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央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在高質量產業的發展初始階段,必有大量政策紅利加身,促進傳統產業向多元化、特色化、高質化方向發展。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有利于帶動新生產業規?;男纬?,打開更廣闊的新市場。發展高質量特色產業,促進社會各類龍頭企業、中小企業向創建知名品牌方向發展,打造良好的區域品牌形象、提升區域品牌經濟價值。這更有利于企業產能的提升,也更有利于我國在國際競爭力、國際地位的提升。高質量特色產業經濟體必將成長為社會新的重要經濟支柱。

(二)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的意義

我國經濟增長模式,已經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要求企業實現對市場產品的深度挖掘,把握正確的市場運營規律,同時進一步開發產業特色,加大科研融合力度,實現產業產品更高質量更具特色地產出。作為一種良性發展模式,特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促進了三產融合,吸引人才回流反哺農村,實現因地制宜打造地方特色產業,推動鄉村經濟結構的轉變。打造良好的鄉村特色產業環境,延伸鄉村經濟產業鏈條,并以技術創新作為推力,助力實現農村地區地方特色產業的轉型升級。

三、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的建設發展路徑

(一)以“特色”為創新支撐點

高質量發展地域特色產業,首要先深度發掘地方特色,依托地域特色元素,與當地優勢產業相聯系,延伸發展為當地獨具特色的“王牌”特色產業。抓準地域特色元素,支撐特色產業發展。目前,各地域產業產品同質化趨向嚴重,難以吸引群眾眼球。各產業應因地制宜,全面審視地域現有條件,深入發掘并合理開發當地特有自然資源并了解、走訪地域特有人文歷史文化,將自然資源及人文歷史特色融入到產業發展當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打造地域特色產業品牌。以特色點推動產業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

(二)以“生態+”理念助力發展

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要以生態為支柱,結合“生態+”發展模式理念,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三方面相協調,達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特色產業發展過程當中,遵循“綠色”發展理念,根據地域當地特有自然、社會條件,開發地域特色元素與生態融為一體的特色產業。對地域現有傳統產業進行改造,融入“生態+”理念打造生態產業鏈。延長產業原有生產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從產品研發到產品生產,保證每一個生產環節謹遵“綠色”發展理念,實現由資源生產出的產品衍生出的再生資源的再次利用,充分利用再生資源,研發生產出再生產品。在產品生產的過程當中,嚴格把控產品生產的能源消耗值,實現產業偏向“低能耗、低污染”方向發展。

(三)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通過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有助于刺激產品供給結構升級,以此提升特色產品在市場當中的競爭力。一是通過產業內融合發展,激活產業內發展動力。加強產業內部不同企業及具有密切聯系的產業之間的交流,通過資源共享,強化產業內上中下游企業之間及產業內部不同行業的融合發展,提升地域特色產業的競爭力,形成地域強有力的特色知名品牌。二是通過產業間融合發展,促進產業發展新模式的形成。通過推動不同產業間優勢互補,地域共享一二三產業發展優勢資源,促進產業間資源優化重組、交叉互滲,增強特色產業功能,不斷形成新的發展模式。

結語: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特色產業應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地方政府應加強頂層設計,依托當地特色資源,通過進一步引導,對地方的特色產業進行轉型提質,形成一批高密度、特色鮮明、多元化的特色產業群。對企業規范化管理,實現特色產業高要求高效率產出,并重視人才引流,吸引優質人才投入專業技術研發。地方企業也應推進三產融合發展,發掘地方特色,加大創新技術投入,完善齊全產業結構體系。政府企業共同打造特色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最終實現特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搜狐新聞.水墨港園林規劃:特色農業引領新趨勢,專業布局很重要[N]. 2019.05.05

[2]劉穎,姜鈺潔,王凌玥,吳婉婷,吳昕萌.人才流向對公共服務的倒逼機制——基于大學生求職“城市依賴癥”的分析[J]. 2019.05.01

[3]周丕東;黃婧 歐美發達國家促進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主要做法及經驗:以美國、法國、荷蘭為例[J]. 2019.06.2

[4]陳智霖,韋艷南,楊鵬.加快推進縣域產業高質量特色發展[J]. 2019.10.30

[5]新京報.畢舸.5G牌照將至,打破信息“天塹”可期[N]. 2018.06.04

[6]嚴斌峰,袁曉靜,胡博.5G技術發展與行業應用探討[J]. 2019.12.20                              [7]涂人猛.構建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的基本思路——以湖北省為例[J].湖北社會科學,2019(07):28-31.

[8]郭朝先:以產業融合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19(09):49-51.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李金生(1997—),男,廣州工商學院經濟貿易系,專業:市場營銷,研究方向:特色產業發展

第二作者:朱楚瑩(2000—),女,廣州工商學院經濟貿易系,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方向:特色產業發展

第三作者:張子舜(2000—),男,廣州工商學院經濟貿易系,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研究方向:特色產業發展

特色經濟論文范文第5篇

作者簡介:韋東(1974- ),女,江蘇東海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講師,南京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經濟學,改革開放理論與實踐;劉厚?。?949-),男,安徽蚌埠人,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經濟學,改革開放理論與實踐;李莉(1963-),女,吉林九臺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與金融。

摘 要:在近年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發展熱潮中,存在著一些認識與實踐上的問題。我國服務外包業的相對優勢與劣勢并存,服務外包發展過程中利益與風險相伴。理性思考我國服務外包,我們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針對實際問題,采取必要措施,著力提高服務外包業的綜合實力。

關鍵詞:服務外包;理性;競爭力;策略

近年來國際服務外包迅速增長,并在全球范圍不斷擴展,形成了繼制造業轉移后的新一輪世界產業轉移浪潮。我國政府非常重視這一機遇,商務部相應啟動了“千百十工程”①,各省市也積極響應。然而,在這一熱潮中也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偏頗與實踐中的問題。我們要客觀理性地對待這些問題,以實現服務外包業的科學發展。

一、認知:對于服務外包的理解和認識存在偏頗

對服務外包的認識科學與否,直接影響著服務外包業能否健康良性地發展。目前國內對于服務外包的理解和認識存在著一些偏頗,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對服務外包概念的理解存在偏頗

關于服務外包的概念,目前尚無統一定義,通常認為服務外包是企業將信息、應用管理和商業流程等業務發包給企業外的第三方服務提供者,以降低成本、優化產業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和定性,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是一種新興的加工貿易或國際貿易方式,有的認為是一種管理模式或者經營方式。當然,從不同角度出發的這些表述都是正確的,但是如果僅停留在單一的角度或層面,或者過于強調某一方面的性質,就容易導致認識上的偏頗。

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其本質,全面深刻地理解服務外包。國際服務外包的發展源自于國際分工的演變,因此理解這一概念也應立足于國際分工的角度。我們不能單純為了外包而從事外包,僅僅停留于拉業務、上項目、多接單、多創收的量的層面。這樣會重走傳統加工貿易的老路,從“制造加工”落入到“服務加工”的窠臼,我國也仍將繼續處于國際分工的劣勢地位與價值鏈的低端環節。通過參與國際服務外包,逐步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改善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調整和優化產業層級與結構,進而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質的轉變,這才是我國發展服務外包的本質和目的。

2.對產業發展規律的認識不足

目前,各地紛紛成立所謂的軟件園、高科園、創新基地等,爭做中國的硅谷或班加羅爾,并提出了從“世界工廠”到“世界辦公室”,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服務”跨越的豪邁口號。從沿海到內地,不管條件是否具備,情況是否適合,爭相發展服務外包。由于缺乏統一規劃,目前我國外包業的布點較為零散,各地在模式選擇及策略安排上趨同,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復投資和盲目建設傾向。這樣既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又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與特色優勢,從而影響我國服務外包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不可否認,國際服務外包是一次產業發展的機遇,但也要用客觀理性的態度來迎接和把握。我們不能超越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僅憑激情和沖動去搞外包,而應依托于制造業基礎,結合實際情況量力而行。目前我國尚處于工業化中期,人口眾多、需求旺盛的社會經濟狀況決定了我們必須繼續夯實制造業基礎,以滿足生產生活的各種需要。同時,制造業既可以為服務業提供物質基礎,又可為服務業創造新的發展空間,催生諸如研發、物流、售后等外包業態。作為國際服務外包業先鋒的印度,近年來也意識到制造業基礎的重要性,出臺了《印度制造業國家戰略》,引導生產要素從服務業轉向制造業,以改善其產業結構,拓寬就業渠道;日本也出現了回歸制造業的現象,并從2006年重新振興傳統制造業,并認為這是日本未來前進的方向。由此可見,發展服務外包不能脫離制造業基礎,否則服務外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各地區應科學把握產業規律,協調發展制造業和服務業,因時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自己的產業形態,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避免盲目和冒進,做到服務外包的“有序承接”②。

二、實踐:我國服務外包業的發展現狀

與國際主導態勢之間存在差距

如果把我國放在全球坐標系中,分別從時間和空間的維度加以考察,就會發現我國服務外包業的現實狀況與國際主導態勢之間存在著差距:總體發展水平滯后、業務層級低端、營銷渠道受控、市場分布局限。正視這一現實,將有助于我們對服務外包業做出合理的定位與務實的決策。

1.從時間維度來看

國際服務外包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發端于美國,并逐漸擴展至歐洲、日本等地,進入90年代后步入快速增長期。服務外包從最初的信息技術外包(ITO),發展到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處理外包(KPO,又可視為BPO的高級形式),近年來BPO的增長速度要快于ITO。當前國際服務外包的業務領域不斷拓展,對知識水平和技術創新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正在從IT基礎模塊外包發展到應用系統外包,從部分運維外包發展到整體運維外包;從基本的呼叫中心、支付流程等程式化服務,發展到復雜的研究開發、數據分析、風險管理等服務;從單一的技術外包發展到復合的業務外包,涉及到財務流程、金融保險、人力資源、公共關系等多個層面。

我國在2000年左右才開始關注服務外包,真正重視和發展起來也只是最近幾年的事情,比起世界先進的外包國家至少要滯后10年。由于起步較晚,目前我國的服務外包業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行業總體成熟度不足,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較低,承接的主要是應用軟件開發、數據處理、呼叫中心等標準化的勞動密集型業務。在我國外包業的結構中,ITO占據主導地位,BPO和KPO所占比例較少;ITO中又以軟件外包為主,BPO中又以客戶服務為主;所從事的業務多為程式化、低附加值的基礎外包,高科技、創新型、復合型的高端外包業務較少。

2.從空間維度來看

(1)全球發包國目前主要集中于美國、歐盟、日本三個地區,美國約占業務總額的2/3,歐盟和日本約占1/3。由于地緣關系、文化傳統、商業習慣等因素的影響,發包國在選擇承接國時存在著區域偏好。日本受其民族文化的影響,外包組織結構呈金字塔型,由發包公司、總承接商、二級、三級承接商構成,總承接商一般為本土的大公司,在選擇分包商時,較為注重熟悉的渠道和穩定的關系,由于地理、文化的接近性,日本經常選擇我國公司作為承接方。歐盟則不同,為了維護其整體利益,經常優先選擇內部成員國作為承接方,還設有專門機構對外包進行統一管理,對外包的法律限制條款較多,對承接方的能力及適應性要求也很嚴格,因此短期內我國對歐盟市場的拓展難度較大。美國較之于歐盟,雖然各類限制較少,對外發包的業務量也很大,市場進入機會相對較多,但是美國對英語應用水平、承包公司資質、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卻很高,而我國在這些方面與印度相比顯然差距較大,因此很難取代印度成為美國的理想承接國。

(2)從承接國來看,按照競爭力的強弱,可將全球服務外包承接國分為三個層次:優先承接國為加拿大、印度、愛爾蘭、俄羅斯、菲律賓;第二承接國為澳大利亞、新西蘭、中國、馬來西亞、墨西哥、西班牙;第三承接國為中東歐、印度尼西亞、以色列、泰國、巴西、埃及、巴基斯坦、南非。綜合來看,我國外包業的總體實力尚不在優先承接國之列,處在第二梯隊,與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從單項指標來看,我國的優勢也不明顯,例如,新加坡、澳大利亞的產業環境更好,菲律賓、越南的商務成本更低,印度、愛爾蘭的人才素質更優。另外,作為全球承接國最為集中的區域,亞洲承接了全球45%的外包業務,因此我國與周邊國家之間也將存在著激烈的競爭。

(3)作為發包國與承接國的紐帶,跨國公司在我國扮演著特殊的角色,發揮著雙重影響,既是我國承接海外業務、進軍國際市場的橋梁,同時又在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我國的滲透和控制。雖然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業增長很快,但從事的多屬于國內業務,直接、獨立承接的國際業務較少,大多是通過跨國公司在華分支機構如研發中心或是全球服務中心,進行間接地轉包或者分包,例如微軟、HP等就將其自有項目或外包業務再轉包給我國公司。與此同時,跨國公司如美國的EDS、IBM,印度的TCS、Infosys等,紛紛在華注資、多點布局,大量招聘人才,爭奪市場份額;或者與國內公司結成戰略伙伴,如微軟與中軟國際、寶信軟件、神州數碼、浙大網新、山東浪潮等多家公司開展全方位的合作,提供技術平臺與人才培訓,增加業務往來,借此加強對我國市場的控制,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國本土外包企業自我成長和海外拓展的步伐。

三、比較:我國服務外包業的相對優勢與劣勢并存

明確了我國在全球服務外包中的位置,我們將進一步分析影響和制約我國服務外包業競爭力的因素。通過中印之間的比較,可以發現我國服務外包業的相對優勢與劣勢。

印度堪稱國際服務外包業的典范,占有全球ITO及BPO市場40%以上的份額,全球外包100強中有20家印度企業入選。③印度外包業連續多年快速增長,有著較高的行業成熟度。但是印度的二元經濟特征,滯后的基礎設施建設,固有的社會矛盾以及時有發生的地區沖突,影響了印度外包業行業環境的安定性。同時日益增長的人力成本,加之金融危機的沖擊,導致近年印度外包業的增速有所放緩,就業人數及行業利潤率下滑。

較之于印度,我國的優勢條件在于:社會環境穩定,經濟持續增長,基礎設施完備,國內市場廣闊,人才儲備較多、成本較低。依托于良好的國內條件,借勢于國際外包的大潮,近年來我國服務外包業得以迅速增長。但是在跨國公司大舉入華,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外包業的重心不僅是單純量的擴張,而要轉向綜合競爭力的提升。目前我國外包業的競爭力還比較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規模較小

規模是外包企業實力的直觀體現,意味著企業技術水平和交付能力的高低。發包商在選擇承包商時,非常重視企業的規模,因為一定的規模既能增強發包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也是承包商持續生存和拓展市場的條件。我國最大的外包企業東軟集團,員工約有1萬余人,2008年營業收入約為5億美元,而這僅相當于印度10年前的規模水平。目前我國規模過億的企業尚不足總數的5%,企業年人均創收僅為1-2萬美元;而印度規模達10億美元以上的企業已超10個,企業年人均創收約5萬美元,其中最大的外包企業之一Infosys的全球員工約有10萬人,年營收超過30億美元。同時,印度外包企業主要集中于班加羅爾、海德拉巴和孟買,形成了產業集聚,其中前10%的大公司占有了90%的市場份額,這既帶來了規模效益,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2.資質水平不高

與外包企業相關的國際認證包括CMM,CMMI,PCMM,ISO027001/BS7799,ISO20000,SAS70等。④其中最主要的是CMM,CMM分為五個等級,等級越高表明企業的開發管理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越強,這已成為發包商進行風險識別和企業評估的通用標準。目前我國軟件企業中僅有少數獲得CMM4或CMM5的認證,而印度軟件公司中達到這一標準的則較多,這表明我國外包企業在項目質量管理的規范性和成熟度上實力較弱。

3.人才供求存在缺口

以軟件人才為例,雖然我國每年有大量的高校畢業生,但由于實習機會較少,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導致實際操作技能較差,一般還需經過6-12個月的培訓才能上崗。目前我國軟件人才的結構呈橄欖形,中層的軟件工程師相對過剩,而基層的軟件編程人員數量不足,高端的系統設計師和軟件架構師更是嚴重短缺,那些懂外語善交流的國際型人才,兼具技術與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就更為稀少。因此,盡管我國外包人才儲備的總量較大,但由于缺乏實踐能力,結構不夠合理,人才的供求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缺口。而印度通過國內多層次的培養體系與海外學習鍛煉,經過多年積累,現已擁有優質的外包人才隊伍,各層次人才齊備,且實踐能力強,復合型、國際型人才充足。

4.營銷能力欠缺

目前國內企業的營銷理念比較落后,缺乏國際行銷經驗。大多習慣于通過價格戰等傳統方式參與市場競爭,經營偏重于業務數量的擴張,而忽視了服務質量、業務創新與品牌塑造;不熟悉海外市場的特點,不善于市場細分和定位;缺乏穩定的客戶資源和成熟的營銷網絡,外包渠道多為跨國公司所控制,獨立拓展海外市場的能力有待提高。而印度外包業既具有價格優勢,又以重視質量和服務的各個環節而著稱,在保有美國外包市場60%份額的基礎上,還積極地向歐洲、日本、中國等地進軍,通過啟用當地人才、設立研發中心、投資收購等靈活方式繞開貿易壁壘,不斷向海外滲透擴張。

四、辯證:服務外包發展過程中利益與風險相伴

通常認為,服務外包可以降低發包方的成本,減少管理環節,進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由于行業能耗低、污染少,技術含量高,又可以促進承接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因此各國競相發展。但是這一潮流中也是利益與風險相伴、機遇和挑戰并存,一些不利因素和負面效應影響著服務外包的持續、穩定增長。

發包方與承包方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互動關系,發包方的客觀經營狀況與主觀發包意愿從源頭上決定了承包方的業務數量和發展規模,而承包方的誠信度和履約情況又反過來決定了雙方繼續合作的可能性。同時,雙方在文化傳統、商業慣例等方面的異同也影響著服務外包的順利進行,如果交流不暢、難以融合,也會給服務外包帶來無形的障礙。

從外部環境來看,當發包國經濟繁榮時,對外發包的業務量就多;當其經濟蕭條時,發包業務量就會相應減少。例如,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政府采取保護主義政策,為保護本國就業,對外減少了外包業務,直接導致印度(美國最大的外包承接國)的外包業遭受重創,這也反映出服務外包業的依賴性和脆弱性。

從內部管理來看,外包中出現的一些負面效應也引起了人們對外包實際效能的質疑和反思。Michael Skapinker認為,外包并不意味著管理的結束,而是另一種管理的開始,這甚至比內部管理更加困難,因為不能借助于企業慣用的內部獎懲手段,發包方將很難實現對承包方的有效激勵與控制。以美國兩大零售巨頭為例,凱瑪特曾將其物流業務外包出去,雖然短期內降低了運營成本,但由于業務長期失控反而使公司的總成本大幅上升;而沃爾瑪則自建配送中心,擁有包括通訊、車隊等設施健全的物流體系,不僅有效地控制了成本,而且成為戰勝凱瑪特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外包并不必然等于效率或效益的提高,而是可能伴隨著一些管理的風險和難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本的控制

在我們的印象中,外包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降低成本,但有調查表明,外包并未帶來明顯的成本縮減。Michael Porter認為外包成了趕時髦的行為,企業本希望借此削減成本,但往往事與愿違,因為習慣于依賴外包后,發包方逐漸對原有業務失控,承包方會逐漸占據議價的有利地位,如果承包方中途加價或者續約抬價,那么成本就會增加。根據科斯的理論,成本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外包前后費用的對比,如果企業外包后的費用小于外包前內部的相關工資開支,那么外包是劃算的。但是外包除了業務本身的成本之外,還會附帶發生一些費用,比如聯絡溝通、談判簽約、調整維護等的支出,這些項目加總后往往導致企業外包后的總成本不降反升。

2.質量的把握

服務外包經常涉及軟件問題,它不像是硬件看得見摸得著,因此服務的質量很難衡量,最終的效果和滿意度就更難測度。目前業內尚無公認的服務質量評估和考量標準,一般只能通過雙方訂立的合同進行約束,但由于事前合同不可能預見到所有問題,也不可能載明所有細節,因此如果承包方責任心不強或者交付能力不足,就必然影響到服務的質量和發包方的利益。

3.知識產權的保護

服務外包的技術含量較高,所涉及的知識產權問題也較多。如果發包方對此管控不嚴、保護不力,承包方缺乏商業道德,或者行事不謹慎,就可能導致各種信息外泄和知識產權糾紛,例如,企業經營方案、客戶資料、技術數據等商業機密的泄露,專利侵權、商標盜用等事件的發生,都可能會給發包方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4.企業的應變創新

一般認為,企業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后,就可以節約人財物力、集中精力提高核心競爭力。然而有時卻很難界定某項業務是否核心、關鍵,例如企業經常將“客戶服務”外包出去,以便專注于技術和生產,但是在顧客至上、市場導向的時代,把握市場走向及客戶需求往往要比產品和技術本身更為重要。雖然承包方也會按約例行提供一些信息,但由于二者的根本利益不同,出發點不一致,信息的實際價值也會大打折扣。缺乏直接的客戶交流和及時有效的市場信息,企業將難以在競爭中靈活應變。短期看企業失去的可能只是某些商機和利潤,但長此以往企業將失去探索市場、鍛煉人才的機會,研發原動力以及內部學習的機能逐漸減退,環境應變力及資源整合力相應弱化,最終影響到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服務外包的實際運作中,由于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內部管理風險的存在,使得發包方可能會縮減發包業務量甚至停止外包交易,訂單的減少將直接影響承包方的生存和發展。只有那些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及時調整經營思維、積極配合發包方需求、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交付質量的承接商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實現雙方的合作共贏。

五、科學發展我國服務外包業的策略思路

理性地看待服務外包是為了促進其更好地發展,我們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把握其中的關鍵環節,政府企業共同努力,鑄造我國服務外包業的綜合實力。主要策略思路如下:

1.循序漸進發展

在科學理解服務外包內涵,遵循產業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我們首先應克服急功近利的做法,制定循序漸進、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微軟首席技術官克瑞格•蒙迪也曾建議中國不要看中短期的服務外包,而應放眼長遠,提高軟件和IT能力,進而帶動各行業的發展,走出不同于印度模式的中國道路。從目前來看,我國應從基礎的ITO做起,逐步向BPO和KPO過渡;從產業鏈的低端發展到高端環節;從單一業務發展到復合業務,循序漸進地提高企業的資質水平與交付能力、擴展海外市場份額、提升服務外包的層級、培育品牌信譽度,逐步做大做強我國服務外包業。

2.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我國涉及服務外包的管理機構包括商務部、工信部、科技部、海關總署等多個部門,權力分散、多頭管理,影響了工作效率;還有一些地區性的行業機構,也多為務虛性質的,實際功能并不強。因此,我國亟需組建具有實際協調和管理職能的全國性統一機構。同時在具體管理中,還應保持外包政策的可行性、透明性與穩定性;盡量簡化辦事環節和審批手續,提高行政效率;增強政府服務意識,建立公共服務平臺,為外包企業提供信息共享、技術交流及人才培訓的便利條件。

3.優化市場環境

為促進我國服務外包業健康地發展、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需要創建和維護統一有序、公平競爭、開放規范的市場環境。為避免地區間的重復投資與惡意競爭行為,可由中央進行統籌協調,把關審批各地區的項目規劃。健全有關服務外包的法律法規,有效保護各類知識產權;⑤制訂統一的行業標準,規范外包操作流程,嚴格控制服務質量,監督合同履行情況。適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按照世貿組織的要求,逐步擴大服務業的開放度;同時增強企業防范風險和應對摩擦的能力,以適應復雜的國際市場環境。

4.落實資金支持

資金支持對于外包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落實:(1)財稅方面。政府可以加大財政資助力度,設立服務外包專項資金,鼓勵企業進行研究開發、資質認證及市場拓展等相關活動;適當減征企業所得稅,免征營業稅,并給予關鍵人才以一定的個稅優惠。(2)信貸方面。由政府出面為中小企業擔保,并進行貸款政策傾斜,適當增加融資額度,以緩解其資金壓力。(3)利用外資。適當放松服務業準入限制和外商參股比例,靈活運用收購兼并、風險投資等方式,吸納外資注入我國外包企業。

5.培育人才隊伍

國家應制訂統一的評價標準,以便于對外包人才進行考核和聘用;逐步建立起多層次的培養體系,高校、職校與海外培養相結合,低中高層次合理搭配,有效保證外包人才的質與量;通過“訂單式”的短期培訓,增強外包人才的實用性與針對性;實行靈活的用工與薪酬方式,如彈性工時,績效工資、協議工資等,以便充分利用時間,發揮人才能量,提高工作效率;注重軟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培養具備開放思維、交流技巧及團隊精神的外包人才隊伍。

6.積極開拓創新

在穩固國內市場、保持日韓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進軍歐美市場,并且適應不同地區的特點,采取差異化的營銷策略;注重質量管理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增強發包方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以建立長期合作共贏的業務關系。同時,以市場為導向,加強產學研聯動,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鼓勵企業進行自主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打造自主品牌。通過市場外延的拓展與業務內涵的創新,不斷提升我國服務外包業的競爭力?!?/p>

注 釋:

①“千百十工程”是指十一五期間在全國建設10個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推動100家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將其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到中國,培育1000家取得國際資質的大中型服務外包企業,并實現2010年服務外包出口額在2005年基礎上翻兩番。

②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建設若干服務業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

③依據國際外包專業協會(IAOP)2009.2.18.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的2008年全球外包100強名單資料。

④中文含義分別是: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型認證(CMM)、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認證(CMMI)、人力資源成熟度模型認證(PCMM)、信息安全管理標準認證(ISO27001/BS7799)、IT服務管理認證(ISO20000)、服務提供商環境安全性認證(SAS70)。

⑤世貿組織要求其成員國必須保護的知識產權有七項:版權、商標、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地理標記、半導體集成電路設計、商業秘密。

參考文獻:

[1]吳國新,高長春.服務外包理論演進研究綜述[J].北京:國際商務研究,2008(2).

[2]盧鋒.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問題研究[J].北京:經濟研究,2007(9).

[3]何駿.中國發展服務外包的全面透析[J].北京:中國科技論壇,2008(7).

[4]孟慶亮.服務外包國際化的經濟學分析[J].北京:國際經濟合作,2008(1).

[5]王瑄.中國服務外包走在十字路口[N].北京:國際商報,2009-01-24.

[6]付信明.中印軟件服務外包比較分析[J].北京:亞太經濟,2008(2).

[7]瑞維德,??怂?業務外包[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8]鄒全勝,王瑩.服務外包:理論與經驗分析[J].北京:國際貿易問題,2006(5).

責任編輯:浩 宇

上一篇:生態文化論文下一篇:智能化控制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