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馬克思主義西方文化論文范文

2023-09-23

馬克思主義西方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空間轉向”始于20世紀70年代。在這一理論轉向的過程中,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西方從18世紀末開始的重視時間輕視空間的傳統,消除了空間的依附性,恢復了空間的本體地位,重建了空間—時間—社會存在“三位一體”的辯證關系;它倡導跨學科的研究方法,打破了西方傳統的學科分工。正是在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推動下,“空間”才廣泛地進入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領域,成為各種理論研究和關注的對象,“空間轉向”才得以真正形成。

關鍵詞:“空間轉向” 西方馬克思主義 時間 空間

20世紀70年代之后,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政治領域,開始了令人矚目的“空間轉向”。對此,菲利普•韋格納(Phillip E. Wegner)曾指出,當代西方“正在出現的跨學科格局,把中心放到了‘空間’、‘場所’和‘文化地理學’的問題上”,并且,在對“龐大的和多種形式的”空間研究做出過貢獻的學者當中,既有社會理論家、歷史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師,也有人類學家、哲學家、藝術批評家和文學與文化批評家。韋格納所描述的這一現象和其所勾勒出來的諸多理論家同時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空間”已經成為當代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領域內,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并且,“空間轉向”是與人文社科領域內的其他學科緊密相連、相互交織在一起的。應該說,韋格納對“空間轉向”的認知是相當準確的。不過,他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沒有提及對“空間轉向”做出巨大貢獻的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者。

馬克思主義對當代“空間轉向”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當代的“空間轉向”。

縱觀古今諸多的哲學家和哲學流派,只有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那里,才真正地完成了空間、時間、物質三位一體的辯證法。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之前,空間和時間,要么被唯心主義哲學家看作是感知者想象的產物,如康德就認為空間和時間是“兩種感性直觀之純粹方式,用為先天的知識原理”,要么被唯物主義哲學家看作是與物質相分離的獨立個體,德謨克利特所謂的“虛空”和牛頓的觀點——空間作為容器和舞臺,“在那里分布著物體,表演著事件”,“空間的各個部分和方面是完全同類的”——幾乎如出一轍。他們都認為空間是一種物理事實,既不受占據其中的事物的影響,也不受感知方式的影響。并且,牛頓還進一步將時間和空間提升到絕對的范疇。在他看來,“絕對空間和時間不僅是獨立地存在著,不依賴于物質的過程,而且彼此間也是互不依賴的?!睈垡蛩固沟南鄬φ摲穸伺nD絕對時空的觀點,并初步將空間和物質相聯系。愛因斯坦認為,空間不是連續的、均衡的,在空間內部可以做更為詳細的劃分;同時,不能將物質與空間二者分裂,空間的特性與它所包含的事物處在相互作用中。至此,物質與空間分離的狀況,開始有所改變。但最終完成將物質與空間和時間辯證地聯系在一起這項工作的,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時間與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客觀具體的存在形式。如列寧就指出:“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什么也沒有,而運動著的物質只有在空間和時間之內才能運動?!薄啊臻g和時間也不是現象的簡單形式,而是存在的客觀實在形式?!笨臻g、時間和物質三者由此劃定,并包容了自然世界的基本特性,空間—時間—存在這種在本體論上的三位一體,是一切社會理論的生成之源,通過它,人們才可以看見歷史、地理與社會存在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

不僅如此,馬克思主義理論還具有非常強烈的地理和空間直覺。馬克思本人經常在他的作品里提到空間和地理的重要性。他敏銳地注意到資本主義的興起,是同它在世界舞臺上的地理活動和策略交織在一起的。他曾經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的發展,將導致時間對空間的消解,空間形態由此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會出現重大轉型。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他關于城鄉對立問題的表述,在某種程度上也表達了對空間社會性的強調,而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更是或隱或顯地涉及到了世界貿易和資本主義的地理擴張。

繼馬克思之后,列寧、盧森堡、布哈林、托洛斯基等20世紀早期的馬克思主義關鍵人物,對地理也很敏感。在他們的著述中,有不少涉及地理與空間的內容,他們的這些著述為對地理學方面的不平衡發展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分析,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基礎。雖然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但是,在那之前的馬克思主義傳統里,就已經出現了一些不可小視的重要先鋒。如在1917年與1925年之間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里,就曾經有過由城市規劃者、地理學家和建筑學家發起的力圖建立一種“新的社會主義空間組織”的先鋒運動,其目的在于配合發生于蘇聯社會中的其他革命運動。意大利馬克思主義者安東尼奧•葛蘭西,曾經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早期階段的歐洲城市和區域的各種問題,作過很詳盡的分析,尤其詳細地闡釋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作用及其強加的地域性勞動分工。瓦爾特•本雅明也在其《拱廊計劃》和《旅途筆記》中,對19世紀巴黎的空間與文化流動場所,進行過細致的描繪。

20世紀70年代以后,空間沖破歷史決定論的壓制,并日益得到彰顯,從而逐漸形成了當代西方理論的“空間轉向”。在這一過程中,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在它的推動下,“空間”才得以廣泛地進入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領域,成為當代各種理論研究和關注的對象。

西方馬克思主義遠離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主要正統觀念,對與勞動過程內部運行有關的、傳統的各種基礎結構主題,在勞動場所內就生產的各種社會關系問題所展開的各種斗爭,以及資本主義發展的“各種運動法則”很少關注。它改變了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原理和知識領域,不僅扎根于大學的各個科系和研究中心,而且表現出對哲學話語、方法問題、資產階級文化評論,以及對諸如藝術、美學和意識形態等主題的極大興趣。它的這種“邊緣性”,非常有利于空間理論的形成?;蛘哒f,只有從這種“邊緣性”出發,才有可能從側面走向一種正在崛起的后現代話語,才能不僅不將馬克思主義看作是一種批判理論而加以冷落和排斥,反而努力為其開辟一種有必要的空間化——對空間性的一種唯物主義的闡釋——使其與歷史唯物主義相抗衡。就此而言,正是有了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出現,才使得長久以來被歷史決定論壓制的“空間”能夠浮出水面,發出自己的聲音。

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打破了西方從18世紀末開始的重視時間輕視空間的傳統,恢復了空間的本體地位,顛覆了由來已久的將空間和社會存在割裂開來的傳統思維,重建了空間—時間—社會存在三者之間“三位一體”的辯證關系。在整個19世紀占統治地位的歷史決定論,扼殺了人們對社會生活空間性的批判敏感性,使人們認識不到現實生活世界不僅處于歷史的構建,也同樣處于地理的構筑之中。以馬克思為例,盡管他隱約地覺察到了空間的重要意義,但在《資本論》一、二卷之中的基本問題框架,仍然是封閉性的和一種本質上無空間的理論體系。雖然他在第三卷中進行了空間分析,但由于其在當時未曾問世,所以使得我們難以見到他對空間問題的進一步論述和闡發。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20世紀70年代,在面對當代社會物質語境和思想語境的巨大變化時,列斐伏爾開始對植根于社會存在本體論中的空間進行重新闡述,賦予空間以社會意義,并使它全面進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懷抱。這也正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的獨特貢獻,它在當代社會語境下,回答了“空間是什么”這一問題。

更重要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打破了西方傳統的學科分工。吉登斯指出:“在二戰之后的數十年間,社會學和地理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庇捎诓煌瑢W科之間這種各自為政的局面,阻礙了學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由此導致了相對封閉狹隘的理論視角和研究方法。例如,“空間”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地理學研究的主題,所以社會學理論很少關注它,而傳統地理學對空間的研究,又大都以實證主義作為主導范式,忽視空間的社會性,這就導致了社會空間長期被忽視。而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提倡一種跨學科的研究視野和研究方法。如列斐伏爾就指出空間是社會關系重要的組成部分,空間既是在歷史發展中生產出來的,又隨歷史的演變而重新結構和轉化。因此不能認為它僅僅是某些專門空間學科,如地理學、建筑學所研究的對象,或僅僅是歷史學家、社會科學工作者眼中的輔助物或真實背景。繼他之后的其他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如詹姆遜、哈維、蘇賈等,也在各自的研究中,表現出了明顯的跨學科的研究視野和非凡的跨學科的研究方法。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所倡導的這種開放性理論視野和研究方法,不僅代表了當代學科融合的趨勢,而且也非常具體地回答了在當代社會語境下,“怎么研究空間”這一問題。

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在不斷推進當代理論“空間轉向”的過程中,體現出了自身獨特的魅力和意義。

首先,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被證明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認識和理解當代西方社會現狀及其發展的理論?!翱臻g”的被凸顯,與當代社會現實中的時空體驗轉型有關。在當代社會,科技的高速發展,改變了傳統的時間觀和空間觀:網絡使一切變得迅捷,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促使人們不斷地和時間賽跑;人口的膨脹,使人的生存空間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正是由于變幻的時間與空間嚴重擾亂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感受,所以,空間的重要性才會被重申。哈維和詹姆遜從時空體驗轉變的角度,分析當代西方社會正在發生的變化,揭示了當代西方社會后現代主義的出現,與當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變化之間的關系,大大加深了人們對當代西方社會性質的認識。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的這種實踐取向,不僅證明了“空間”可以和時間一樣,成為理解當代社會從傳統、現代到后現代轉型的重要維度,而且有力地證明了空間理論從“空間”角度分析具體社會和文化問題時的有效性。

其次,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在當代西方社會的具體體現。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空間的關注,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所引發的。在資本主義全球擴張的過程中,隨著以交通、通訊為核心的技術革命的發展,人員、資金和信息在全球范圍內高度流動,生產、技術、資本和勞動力在全球空間內重新布局,階級、民族、種族、國家以及其他政治主題,由此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正是這些變化,使得空間突出地成為國家、民族、階級、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等各種力量交匯的場所。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強調空間的異質性,揭示空間中不同力量之間的沖突和較量,從而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和文化現象進行批判性的理解,這正是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在當代的具體體現。

注:本文系西南交通大學青年教師科研起步項目(編號:

2008Q093)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Phillip E.Wegner, Spatial Criticism:Critical Geography,Space,Place and Textuality. Julian Wolfreys,ed.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

[2] 康德,藍公武譯:《純粹理性批判》,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

[3] 符•約•斯維杰爾斯基,許國保、戎象春、李浩然譯:《空間與時間》,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4] 《列寧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5] 安東尼•吉登斯,李康、李猛譯:《社會的構成》,三聯書店,1998年版。

作者簡介:侯斌英,女,1977—,河南許昌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文藝美學、當代西方文化理論,工作單位: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

馬克思主義西方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在西方哲學史上,通常將迄黑格爾為止前的理性主義稱為古典理性主義。本文通過研究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德國古典哲學時期的理性主義的具體表現,闡述了西方古典理性主義的內在生成邏輯。

關鍵詞:自然理性;神學理性;近代理性;批判理性

研究西方哲學必然要研究理性主義,從古希臘哲學到德國古典哲學都建立了自己的形而上學體系,而形而上學的重要特征就是理性。在西方哲學史中,古典理性主義有四個重要時期,即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哲學、德國古典哲學時期,它們分別構成理性主義的產生、異變、發展以及終結四個不同階段,從而生成其理性主義思想的內在邏輯。

一、西方古典理性主義的產生

古希臘哲學被公認為西方哲學的發展源頭,同時開啟了西方古典理性主義的傳統。這個時期的哲學家們思考萬物的本源問題,從本體論的角度來理解和建構理性主義,因此打開一個通過對自然事物進行抽象概括來解釋世界的時代。

當西方第一個哲人泰勒斯通過觀察分析個別事物,并對感覺經驗進行一系列抽象概括,第一次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這一判斷時,他就揚起了希臘理性主義的第一面旗幟。泰勒斯的始基沒有突破感性的限制,但他卻將感性具體事物看成是萬物的起源,并將其上升到普遍的理性高度。畢達歌拉斯學派提出”數是萬物的起源”,超越了具體的事物,而有了高度的抽象性,但是他們仍然沒有超越感性世界量的規定。嚴格意義上的理性是以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為起源的。他認為火是萬物的本源,“這個世界過去、現在和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盵1]“火是有定形和無定形的統一,是作為‘變的變’,是自己運動的,具有自身的分寸、規律和尺度,這個尺度就是邏各斯”[2],邏各斯可以被理解為理性、理由、規律、規則等,它的本性不是多,而是一,是普遍的東西,代表著普遍的尺度、規律,赫拉克利特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運動必須遵循邏各斯。

這些哲學家的思想都還存在感性的色彩,隨后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批判地繼承賢人們的思想,最終奠定了古希臘哲學甚至整個西方哲學理性主義的傳統。

蘇格拉底放棄對于自然奧秘的理性思辨,轉而研究人類本身,即人類的倫理問題。他通過審視人自身的途徑來研究自然,“將哲學從天上拉回人間”,并引向理性的道路。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構筑了理念的哲學大廈。他認為理念是真實的、客觀存在的,“在進行活動的時候,人的理性決不引用任何感性事物,而只引用理念,從一個理念到另一個理念,并且歸結到理念?!盵3]他奠定了西方理性主義哲學的基本范式。哲學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認為真實的現實世界僅僅是具體的多變的,而實體是不變的,是第一因,要把握這個第一因不能通過感性,只有通過理性的概念、邏輯、范疇等才能把握。亞里士多德同他的先輩們一樣不斷地探求世界的本源問題,并且經它歸結為第一哲學,建構了一個宏偉的思辨哲學體系。

古希臘的哲學家們都以探究萬物背后的本源為己任,但是都未突破感性的限制,因此在古希臘哲學中建立了客觀理性原則。

二、西方古典理性主義的異變

在稱之為“黑色時代”的中世紀,理性主義在批判地繼承古希臘理性主義的哲學思想基礎上,以及在與唯實論和唯名論的斗爭中,異變為上帝的理性,并與人的信仰發生分裂,從而造成古希臘理性主義的異變。

中世紀的歐洲是封建的基督教世界,歐洲各地的封建政權統治者利用教會勢力和宗教教義壟斷著社會的文藝、教育、哲學乃至整個精神領域,致使歐洲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成為基督教的婢女。

宗教哲學家們認為哲學的真正使命是探求神圣的真理,只有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學。通過利用基督教教義與希臘哲學的相似之處為基督教的權利進行辯護,進一步指出基督教高于希臘哲學的優越之處,最終奠定基督教在中世紀歐洲的正統地位。他們利用和歪曲亞里多斯德的哲學思想去論證神的存在、上帝的存在,人類的理性被上帝剝奪并異變成上帝的理性,上帝成為真善美的化身和宇宙的本體。隨著上帝的理性化,理性神學把哲學變成它的婢女,哲學成為經院哲學為其宗教神學服務的工具。由于理性異變使上帝擁有了全部的理性,而人只配受非理性“信仰”的支配,只要是上帝的旨意,人就不得不信仰,這同時也造成了理性和信仰的二元分裂。雖然在經院哲學內部也有唯名論和實在論的爭論,從某種角度反射出人類理性之光,但作為意識形態的總體,它們仍然皈依宗教神學,是理性神學的分流。

在基督教一統天下的中世紀,哲學成為神學的婢女,人的理性被上帝的理性取代,“中世紀把意識形態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學、政治、法學,都合并到神學中,使他們成為神學中的科目”[4]。虛構的宗教總是需要盲從和信仰來維持,但虛構和盲從總會引來懷疑和推斷,加之宗教本身的理論體系存在矛盾以及王權與神權的沖突,由此引發人們關于理性的思考。

三、西方古典理性主義的發展

在古希臘自然理性、中世紀神學理性基礎上,近代哲學建立并發展出近代意義上的理性。近代理性建立的出發點就是認識論,并衍生出經驗論和唯理論兩個派別,它們都秉承了理性主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培根和笛卡爾。

經驗派的主要觀點是承認知識和觀念源于經驗,強調觀察、實驗,倡導經驗歸納法、感性認識的重要性和實在性。培根是近代經驗主義的創始人,他強調經驗感覺的觀察,但同時又認為“感覺包含意志和情感的主觀因素,不能符合科學的客觀要求,沒有理性的指導,感覺本身是遲鈍、無力的,有時甚至產生出有欺騙性的表象,被偽科學所利用”[5]。因此,在培根看來,理性主義與經驗論并不矛盾,并強調經驗理性。他還認為傳統的經院哲學阻礙人們獲取科學的認識,要想獲得科學認識,就必須揭露出這些假象,從而提出了著名的“四假象學說”。而揭露出這些假相的重大意義正在于“假相的學說對于解釋自然的關系,正如反駁詭辯的學說對于普通邏輯的關系是一樣的”[6]。培根看到了經驗科學的蓬勃生命力,并發現了科學復興的“新工具”,他是站在新舊時代轉折點上的人物。

唯理派認為認識源于理性,強調數學方法的普遍意義、理性演繹法、理性認識的可靠性、必要性。笛卡爾是近代理性主義的首創者,他提出“普遍”的原則,認為哲學的方法首先是分析出建構知識的原則,然后再運用歸納演繹方法推導出確定的結論。他否定感官經驗的可靠性,強調理性思維的可靠性。在他看來一切周圍的世界都是我們感知的對象,而這些感知的對象是經不起懷疑的。凡是不能夠通過懷疑的,都應當排除在知識的基礎之外。經過普遍懷疑后笛卡爾最終找到“我思,故我在”這樣一個不可懷疑的第一哲學原理,說明必須以理性作為判斷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理性才能發現統一性,只有把人類所有知識放在理性的尺度上重新校正,才能形成真理的體系。笛卡爾認為,理性這種能力不能來自感覺經驗,它只是一種天賦能力。理性的這種天賦能力在觀念系統中產生一種天賦觀念,這樣一切知識都不能建立在感性的基礎上,只能建立在天賦觀念的基礎之上。

由此可見,經驗論強調的是經驗理性,唯理論強調的則是天賦理性,但他們都強調人的理性是認識和審視一切的權威和標準,并且相信人的理性是可以認識世界并得到關于世界的普遍知識。在人類認識史上,經驗論和唯理論都為哲學認識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四、西方古典理性主義的終結

德國古典哲學批判地繼承了17、18世紀哲學的理性主義,在總結與反思的基礎上繼續深化理性主義,從而將西方古典理性主義哲學推向頂峰。

康德高舉批判理性的大旗把經驗理性和天賦理性融合在自己的哲學體系中,全面探索形而上學能夠成立的條件。他對經驗論和唯理論進行綜合,既強調一切知識都必須來源于經驗,又強調要獲得關于事物的正確認識,必須依賴于主體的先天認識形式——時空等感性形式和因果等知性范疇。而康德的先天綜合判斷是可以完滿解決知識所需的上述要求,其中先天是指對所有人而言都普遍有效的認識形式,綜合是指用認識形式對經驗的加工作用,即經驗為知識提供待加工的材料,主體用先天認識形式對經驗進行加工整理,知識的普遍必然性因此得到保證,而單純通過經驗或理性認識世界會陷入“二律背反”。在通往理性世界的道路上,康德的批判理性邁出重要的一步。

康德之后,黑格爾將理性精神發展到頂峰,并產生出這種理性主義最后一種包羅萬象的形態——思辨理性論。黑格爾認為康德的批判理性把現象和本質即認識論和本體論對立起來,從而造成理性和現實的沖突。因此,黑格爾立足于“從對立面的統一中把握對立面”,全面而深刻地揭示思維的能動性及其內在的統一性,將客觀世界納入理性認識之中,實現將主觀知識“外在化”的過程,從而使黑格爾在西方哲學史上建構了一個龐大的思辨理性體系。黑格爾不僅運用邏輯與歷史一致的哲學方法把西方古典理性主義的優秀成果全部融合在自己的哲學體系之中,并將其與哲學本體論、認識論和邏輯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對西方的古典理性主義做出終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西方哲學先后經歷了古希臘的自然理性、中世紀的神學理性、近代的科學理性以及德國的批判理性幾個過程,建立起完善的西方古典理性主義。它啟示我們,要正確處理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一是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和深化為理性認識;二是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理性認識必須依賴于感性認識,必須以感性認識為基礎;最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相互包含,人們不應該也不可能把它們截然分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

參考文獻:

〔1〕章忠民.古希臘哲學中理性觀念的提出及其演繹[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0(4):33.

〔2〕汪子嵩.希臘哲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9.

〔3〕古希臘羅馬哲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201.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0.

〔5〕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47.

〔6〕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19.

(責任編輯 張海鵬)

馬克思主義西方文化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 本文以大量例證討論了大學英語教學中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指出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并說明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西方文化教育是時代的要求。最后,文章從教學實際出發,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一些方法。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語言 西方文化教育 重要性 方法

1.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載體。各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化深深地蘊藏在語言中,制約著語言行為的發生。文化差異是影響用目的語言進行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語言教學不僅包括語言知識的教學,而且包括文化知識的教學。只掌握語言符號系統而不學習其底蘊文化,就會造成說著一口流利英語,犯下嚴重語用錯誤的現象。因此要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必須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進行目的語的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文化能力。

2.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跨文化交際已成為英語教學熱門的話題,也成為許多高等院校英語專業的必修課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有許多教師已經認識到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的關系。但總的來說,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方面的問題。其表現是:多數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仍然沒有把文化作為語言教學的一部分,沒有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就絕大多數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共同的弱點是對英美文化中的一些非語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會準則了解不夠,進而他們跨文化交際能力較差。也就是重視了語言形式的學習而忽視了語言在實際場合的運用,忽視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結果,在與外國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現障礙,甚至產生誤會。在做題時,一些涉及文化問題的題目差錯率也很高。例如:

問題:

W: John, do you want to go swimming with me today?

M: Sure. But I can’t leave now. I 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my professor at three o’clock.

Q: Why can’t John go swimming now?

A) He must meet his teacher.

B) He must attend a class.

C) He must go out with his girlfriend.

D) He must stay at school to finish his

homework.

此題有近半數的學生答錯,障礙之一是沒有理解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my professor的確切意思,多數學生不知道,選項A)所表示的與自己的導師約定時間進行討論或要求解答問題在西方大學里是種慣常的做法。還有極少數的學生會以為約會的對象只能是女友,因此選了C)。由此可見,語言文化和背景知識對于正確理解是多么重要。

3.與時俱進加強文化教育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涉外交流越來越多,這就意味著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參加涉外工作的幾率也會隨之增加。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應具有跨文化交流的知識和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學中加強文化教育成為時代的要求。將近幾年來的四級考試試題進行統計與分析后,發現其中涉及某種社會文化內容的篇幅已占到考卷內容的37.5%(王英鵬,1999)。1998年12月通過的新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將“以英語為工具獲取本專業的信息”,提高為“用英語交流信息”增加了提高文化素養的任務。這些都充分說明,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

4.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教育

4.1中西文化對比

只有通過對比才能發現學生母語和目的語語言結構與文化之間的異同,從而產生一種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例如,《大學英語·精讀》第一冊第五單元“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在講解課文之前,可以先簡要介紹一下西方國家歡度圣誕節的一些習俗:圣誕老人,圣誕禮物,圣誕歌曲,圣誕晚宴等,然后可以讓學生把西方的圣誕節與中國的春節進行對比,從而對西方的重大節日―—圣誕節有個較深的理解。

4.2融合

現行的各種大學英語的教材中課文大多選自原文材料,其中許多語言與文化相互融合,構成一個有機體,所以課文既可用來學習英語語言,又可作為介紹英美文化的素材使用。例如,通過課文“Big Bucks the Easy Way”可介紹美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觀,他們的家庭關系及父母對子女自立性格的培養等文化觀念,這些對我國大學生也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4.3典故引入

大多數人在說話和寫作時都引用歷史、傳說、文學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這些人物或事件就是典故。英語典故大多來自莎士比亞的作品和基督教的《圣經》。在《大學英語》中,就有許多課文引用了文學和《圣經》中的典故。這些典故許多學生并不熟悉,這就需要教師對此仔細講解。如《大學英語·精讀》第三冊第三單元“Why I Teach”一文中出現了這樣一句: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in breathe.” 根據《圣經》記載,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并將生命之氣吹在他的鼻子里,使之成了有靈氣的人。很明顯,作者在這里恰到好處的運用了《圣經》典故,把教師比喻為創造生命的上帝,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經過這樣的講解,學生們才真正明白文章的涵義。

4.4課后補充

英語課堂教學畢竟有限,尤其是大學英語,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輔助進行文化教學,組織學生觀看英文原版錄像、電影。錄像和電影提供的語境多,可觀察姿態、表情、動作等輔助語言手段;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與文化現象有關的書籍、報紙和雜志,留心積累有關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識;還可主動與外籍教師和留學生接觸交談;舉辦專題講座;開設“英語角”;收聽VOA和BBC英語廣播等。這樣就可逐漸深入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學、教育、藝術、哲學、政治、科技、風俗習慣等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識。

把文化引入大學英語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有一個度。因為大學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課,而并非文化課。仍需要使用語言課的教學方法,即首要問題是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此基礎上滲透一些文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敏感,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而不是我們要移植別國文化,更不能喧賓奪主。另外要根據教學實際,因為這畢竟是非英語專業的大學英語,基于這一實際情況,在講授內容的深度上進行取舍。恰當地把握語言與文化兩大因素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 語言與文化. [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2]田德新. 外語教學中的交際文化背景知識. 外語教學. [J]. 1999,1.

[3]胡文仲. 文化與交際.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9.

[4]王偉華. 社會文化因素與外語教學. 外語學刊. [J], 1987,2.

(作者單位:山東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

馬克思主義西方文化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色彩是一種物理屬性的表達形式,而在文學創作中,顏色也有一定的文化內涵。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顏色詞在文學作品中所表達的寓意也不同。本文從顏色分類出發,分析中西文學作品中顏色詞的差異性表達。

【關鍵詞】顏色詞 中國文化 西方文化 差異性

我們通過腦和眼,以及日常生活經驗,對光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就是色彩。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表達比較常見,如藍天、白云、綠葉、紅花等。色彩在表達物理屬性的同時,也可以體現一定的情感狀態和文化內涵。中西方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色彩文化表達方面也呈現出明顯差異。這種顏色詞的差異性表達,也反映出相應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異。

一、顏色分類

(一)基本顏色詞匯

基本顏色詞匯一般包括以下特點,一是單音節詞。如yellow,grey,pink,blue等就是單音節詞,而light blue就不是。二是獨立詞匯含義?;绢伾~可以獨立存在,與其他顏色詞沒有從屬關系,如red,但其從屬詞ruddy和scarlet就不是?;绢伾~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比較頻繁,少數名詞的修飾和限定詞就不屬于基本顏色詞,如僅修飾hair的顏色詞blond就不是基本顏色詞。在漢語中,基本顏色詞有11個,包括黑、白、紅、粉、綠、藍、橙、紫、黃、灰、棕,英語中對應的分別為black,white,red,pink,green,blue,orange,purple,yellow,grey,brown。

(二)實物顏色詞匯

所謂實物顏色,是根據客觀事物所特有的顏色確定而來,這種顏色僅此事物獨有。在使用這種顏色詞的同時,也可以了解所表達的事物。這種實物顏色詞的表達,相對基本顏色詞而言,具體生動、準確形象。如番茄色(tomato)、海貝色(seashell)、桃色(peach puff)、琥珀色(amber)、檸檬黃(lemon)、巧克力色(chocolate)等。

二、顏色詞在中西文化中的差異

(一)白色

白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多做貶義詞。我國祖先對白色產生的恐懼感,使其成為一種禁忌色,多用于不吉利、悼念、悲傷等情景,表現物質與精神層面的厭惡感。在中國,親人去世,會貼白色的挽聯,布置白色為主的靈堂,家屬需要穿白色的孝服。此外,白色還有無利可圖和愚蠢的寓意,如“白干”表示付出勞動卻沒有收獲,“白癡”形象愚蠢的人。在戰爭中,白色也代表著失敗,如“白旗”意味著投降?!鞍滓隆?、“白臉”等在漢語表達中也是貶義。

相對于中國而言,白色相反是西方人所喜愛的顏色。在《圣經》中,對于天使的描述通常會用到白色,如潔白的翅膀、白色的光環等,白色因此在西方國家代表著純潔、可愛。如“Snow White”即為白雪公主,“a white soul”表示純潔的心靈。在英美國家的婚禮傳統中,新娘需要穿白色婚服,戴白色頭紗,捧白色鮮花,對新婚夫婦而言,白色代表著純潔和忠貞[1]。此外,白色在西方國家還有公正、誠實、正派的寓意,如“a white spirit”表示高尚的精神,“white light”意味公正的判斷。白色在西方經濟領域也有特殊涵義,如“white war”,“white sale”代表經濟競爭。

(二)黑色

黑色同白色一樣,在中國傳統中屬于不祥的代表,另外,也有邪惡、災禍、不幸等意義。如在黑心腸、黑車、洗黑錢、黑市、背黑鍋這些詞中,黑色就是一種貶義詞。但在《詩經》中,對于黑色的描述又帶有正義、莊重、尊貴的涵義,此外,在戲曲人物中,黑臉的包公和李逵都是正面形象。

黑色作為西方國家的禁忌顏色之一,其寓意與中國類似,多為貶義。在《圣經》中,黑色多與邪惡、痛苦、魔鬼聯系在一起,表現不幸、死亡、黑暗。如“black deeds”表示惡行,“black words”表示不吉利的話,“Black Maria”表示囚車或巡警車,“a black day”表示倒霉的一天。在芭蕾舞劇《天鵝湖》中,黑天鵝代表著仇恨、欺詐和邪惡。但在經濟領域,黑色有其特殊涵義,在記賬時,黑色代表盈利。如“in the black”表示盈利。

(三)紅色

紅色是中國所崇尚的一種顏色,這種崇拜源于紅色的太陽,紅色在中國代表喜慶和吉祥。由于太陽給人微暖和力量,因而紅色也有一種親切感[2]。在中國,逢年過節會貼紅色的對聯,掛紅色的燈籠,而結婚也會貼紅色的喜字,新娘則穿紅嫁衣,蓋紅蓋頭。此外,紅色還是成功和順利的代表,如“公司分紅”、“生意紅火”等。紅色在抗戰時期,有革命以及進步的寓意,國旗和國徽都是以紅色為主,“紅色政權”和“紅軍”就是革命時期的特殊表達。

對西方人來說,紅色通常與暴力、危險、恐懼聯系在一起。在《圣經》中出現的fiery red dragon就是撒旦,而撒旦是惡魔之首,因此,紅色在西方國家是一個貶義詞。西方人通過紅色會聯想到災禍、激進、殘暴、血腥等內容,如“red alert”表示空襲警報,“red activities”表示激進運動,“red hands”表示血腥的手。而在經濟、金融領域,紅色代表虧損和負債。

【參考文獻】

[1]王菁. 紅、白、黑、黃——淺析中西方顏色詞的象征意義[J].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Z4:57+68.

[2]潘琳. 分析各種顏色詞在英漢語言中所表達的不同象征意義及聯想[J]. 才智,2013,35:282-283.

馬克思主義西方文化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區別就在于,它把研究的重心越來越轉向了文化和意識形態問題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為什么會發生文化哲學的轉向,這種文化哲學的轉向和20世紀哲學的其他轉向是否存在著內在的關聯?其文化根源是什么?弄清楚上述問題,無論是對于我們深刻領會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質,還是對于我們領會馬克思唯物主義哲學的特質,意義都是重大的。

關鍵詞:西方馬克思主義 文化哲學 轉向研究

盡管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內部存在著諸多差異,各個流派本身也存在著特定的缺陷,但都展現出對資本主義,包括對后工業社會和現存文化的批判而形成的共同的理論定位。從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提出的總體性的文化革命觀,到當今正在活躍著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們針對現代社會的全方位的文化批判,西方馬克思主義一直與20世紀整個社會歷史進程同呼吸、共命運,關注著人類的精神狀況和文化境遇,關注著發達社會條件下人的解放和自由。而這些正是20世紀人類社會演進的核心問題。

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的轉向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這種文化根源我們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予以分析。

首先,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的轉向和20世紀西方哲學運動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20世紀西方哲學的各種轉向都和“語言的轉向”存在著密切的關聯。20世紀西方“語言的轉向”既發生在英美哲學中,也發生在歐洲大陸哲學中,其共同點都是反對近代理性主義哲學中的基礎主義、本質主義、理性主義、邏各斯主義。他們要求放棄對世界終極本質和價值的追尋,認為哲學就是要通過語言分析,來消除因語言誤用而導致的各種“哲學病”,因此他們不是把語言升華到真正哲學的高度,而是把哲學降到了工具性的語言的層面;那么歐洲大陸語言哲學則反對用自然科學的模式來要求哲學,因此他們從哲學本體論的高度,闡釋了“語言”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類的生活經驗,并力圖通過語言的解釋來闡釋人文世界的意義,使哲學具有一種文化的功能。歐洲大陸哲學的這種“語言的轉向”,使西方哲學家要求劃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研究方法的不同,井逐漸發展到對整個西方傳統知識論哲學和傳統形而上學的反思和批判,構成了 20世紀西方文化哲學的復興??梢哉f,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的轉變,和這樣一個大的文化背景密切相關。所不同的只是,現代西方文化哲學批判的主要是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而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則通過接受馬克思早期的思想學說,把哲學批判進一步擴展到對資本主義的社會和文化意識形態批判。

其次,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的轉向,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過程中內部的譜系密切相關。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歷史應該看作是以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為源,不斷民族化和世界化的發展進程。此外,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其產生和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支文化哲學的傳統?!?這一傳統實際上是由馬克思本人所奠定。馬克思繼承了維科哲學中的歷史主義和實踐論傳統,反對用自然科學的思維方式來說明人的解放與人的自由,確立了用實踐論的思維方式來說明人的自由。實踐論的思維方式把人的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作為哲學本體,并以此出發進行政治批判和意識形態批判,揭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人的異化現象。馬克思的這一思想在拉布里奧拉、葛蘭西那里得到了進一步繼承和發展。葛蘭西在《獄中札記》一書中,在闡明馬克思唯物主義哲學特質的出發點就是在厘定哲學和自然科學研究對象不同的基礎上,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對象,他堅決反對那種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科學唯物主義的理解,并明確地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稱為“實踐哲學”。這種“實踐哲學”作為一種系統的哲學世界觀,產生于馬克思的思想創造,但這種思想決不是憑空思辨的產物,而是對以往的哲學、文化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進行批判的結果。因此,這種哲學充滿了歷史的內容,它一方面在馬克思那里體現為一種以人的“實踐”為基礎的實踐本體論;另一方面,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又必然要落實到政治實踐領域,體現為一種文化和意識形態批判?!?可以說,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的轉向實際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突破知識論譜系的馬克思主義解讀模式,承接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傳統的必然結果。

再次,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所處的歷史文化傳統對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轉向起了很大的作用?!?從他們理論發展的實際軌跡看,青年盧卡奇在解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過程中,曾經受過當時西方人本主義哲學家,如齊美爾等人的浪漫的反資本主義思想的影響;葛蘭西則是在西方歷史主義文化哲學傳統,特別是在意大利馬克思主義哲學傳統下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其共同特點是要求區分自然科學和哲學等人文科學的不同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要求哲學等人文科學應該研究在不同的歷史和文化境遇中人的生命及其意義。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則是把這種歷史主義的文化哲學同馬克思早期的思想學說結合起來,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文化和意識形態批判。而法蘭克福學派則是在西方古典人道主義的理論趣旨的引導下,結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青年馬克思和盧卡奇的批判理論,建構出他們的社會批判理論。

總的來說,20世紀西方哲學“語言的轉向”以及由此帶來的文化哲學的復興,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轉向的宏觀哲學文化背景;而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傳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分化的內在根源;理論家所處的具體的歷史文化哲學傳統決定了理論家理論的價值趣旨。這三者共同構成了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轉向的文化根源。

注釋:

【1】關于此點,可參看何萍:《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文化哲學》第2章,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 關于此點,可參看鐘慧瓊:《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第4章,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

【3】 關于此點,可參看鐘慧瓊:《評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基本理論問題》,《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馬克思主義西方文化論文范文第6篇

【關鍵詞】西方電影 中國電影 西方文化 中國文化 文化差異

一、前言

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有著不同的發展源頭,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書籍、電視、電影等都是文化的載體,同時這些文化載體也是中國和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當前,中國的發展速度令世界矚目,在文化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中國文化也通過這些文化載體被傳播到西方國家并被西方國家學習和接納。中國老百姓大部分沒有機會去西方國家親身體驗其文化特點,只能通過這些載體間接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其中一個載體就是電影。每年我國都會審批引進一批優秀的外國電影,其中占最大比重的就是西方國家的電影,以美國、英國、法國的電影為代表。電影是特定文化的產物,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在觀影的同時,中國百姓了解了西方文化,同時也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二、中國和西方文化差異的表現

1.價值觀的差異。西方主流價值觀為個人主義的價值觀,而中國的主流價值觀為集體主義的價值觀。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制作拍攝的經典家庭倫理影片《克萊默夫婦》間接表現并傳達了美國家庭生活中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影片中,泰德·克萊默是一位努力賺錢養家的廣告策劃師,妻子喬安娜是一位全職家庭主婦,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和丈夫。泰德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家務事一概不管,這從泰德給孩子煮牛奶那個電影橋段就可以明顯看出來。泰德滿以為努力工作支撐家庭喬安娜就會十分滿意,但是就在泰德陷入事業低谷期(失業)的時候,喬安娜卻向他提出了離婚并且要求孩子的撫養權。中國觀眾或許不能理解喬安娜為何要離開丈夫,因為泰德從未虐待過她和孩子,也沒有對她不忠,泰德在中國人眼中是一個好丈夫,因為他努力工作時為了這個家庭。但是喬安娜并不這么認為,她有一段經典的臺詞,“我的一生,我感覺我是某個人的妻子,某個人的母親,某個人的女兒,即使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我是誰,這就是我為什么離開你的原因”。從傳統中國文化的角度來看,反而是喬安娜不知足,但是這就是美國文化,以追求個性為基本,沒有個性是不適應歐美文化的。雖然,泰德努力工作養家,即使是失業,法官和陪審團也并沒有支持他擁有孩子的撫養權,最終判泰德和喬安娜離婚,孩子的撫養權也歸喬安娜。在中國文化中,這樣的女人通常會被唾棄,前夫也會謾罵她的所作所為,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夫妻一方會尊重另外一方離開的選擇,因為,夫妻沒有感情而生活在一起,是對人權的褻瀆,是對個性的不尊重。這在中國文化中是不被接受的,因為從傳統觀念來說,中國人結婚有孩子之后家庭的中心就會變成孩子,家庭的重心也就變成了撫養孩子。即使兩個人已經沒有了感情,也會因為孩子的存在而勉強生活在一起,這個時候考慮自己反而會被認為是沒有道德的表現。

從本質上來說,中國文化的內核是集體主義,而西方文化的內核是個人主義。

2.飲食文化的差異。在西方電影中,就餐是頻繁出現的鏡頭。西方就餐的方式和中國就餐的方式有明顯的區別,西方文化中實行的是分餐制和而中國人往往有聚餐習慣。這里體現出了集體文化和個體文化的差異,同時也體現出了飲食的習慣。分餐使就餐者各吃各的,誰也不影響誰,想吃多少可以吃多少,體現出了各自的自主性,在西方文化中是尊重彼此的表現。而中國是集體主義的文化,家族在人的心目中非常重要,聚餐是一個家族團結的表現,一起吃飯,在一個鍋里和碗里吃飯既熱鬧又能推動友好關系,聯絡感情的重要手段。在中國人的傳統餐桌上,誰單獨吃飯不謙讓,不勸酒將被認為是不合群的表現,也被認為不尊重別人,長期就會被群體孤立,而這在西方社會中是不被理解。以勸酒為例,在中國喝酒一定要喝好,喝醉方能體現出感情和友誼,敬酒要一輪一輪敬酒,“感情深,一口悶;感情鐵,喝出血”。在西方餐桌上,敬酒就一回,然后,大家自便。即使從衛生的角度來說分餐制比較衛生,但是中國傳統觀念在短期內無法改變?,F在在中國分餐的時候還是吃西式餐點的時候,比如吃牛排、吃肯德基等,但這局限于非正式的場合,正式的請客場合或家庭聚會場合,一般還是要點或者做一大桌飯菜,大家在觥籌交錯中加深感情。

3.宗教文化的差異。西方電影中,常常出現教堂和祈禱的畫面。中國電影中也會有宗教的鏡頭,比如佛教和道教。西方文化中,大部分人信仰宗教,而當前我國大部分人并不信仰宗教。雖然,我國人民多是無神論者,但是自漢朝佛教傳入我國,本土道教產生后,這兩大宗教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國人民?;浇倘蠼塘x分別是三位一體、原罪與救贖。三位一體就是圣父、圣子與圣靈是上帝的三個不同表現。原罪是人類墮落的結果,救贖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過賜予人類永恒的生命或來生,來拯救人類精神上的死亡與終身詛咒。救贖的理念代表著基督教的思想,這種思想深深地影響著西方電影,不僅反映在宗教電影中,如《約翰福音》、《馬太福音》、《最后的誘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電影當中,如《肖申克的救贖》。

佛教提供了“因果報應”的敘事模式。中國的電影劇情往往遵循這個模式,最終好人得到好報,壞人罪有應得。電影《雷雨》是這一佛教意蘊的代表。在第一幕魯大海說到周家大少爺是報應,第二幕中侍萍說自己是報應,當侍萍得知周萍與四鳳之間的關系之后,尤其是得知四鳳已懷有周萍的孩子時,侍萍痛苦地說道:“??!天知道誰犯了罪,誰造的這種孽!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就當我一個人嘗。”因果報應的思想觀念在劇中人物身上很容易顯現。

4.意識形態文化的差異。從政治的層面來講任何文化形式都應服務于社會政治的需要,而絕不能詆毀國家。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我國的電影應該始終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人民服務。西方國家在電影時,雖然有批判,但是總體上是宣傳本國,甚至是文化輸出。在美國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是美國國旗,宣傳的是美國的自由文化和個性文化,而這并不是真正的美國。我國年輕人在觀看美國的電影后,一些人認為美國的“月亮都是圓的”,這是崇洋媚外的表現,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甚至有些別有企圖的西方國家借助電影這一手段對我國年輕人進行“和平演變”,這是絕不允許的。西方電影宣傳的是資本主義的一套文化,而我國電影宣傳的應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觀、人生觀等。

5.題材方面的差異。西方電影較中國有創意,這是西方提倡探究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的結果。西方的電影側重于未來,中國的電影側重于過去和當前。西方的電影執著于對未來的想象,例如《星球大戰》、《火星計劃》、《星際穿越》等。中國的電影著迷于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敘述,近年來,宮廷劇層出不窮,這是我國懷舊文化的體現。當外國的小孩子在暢享于如何進行星際穿越時,我國的兒童和青少年還在想著虛無縹緲的降龍十八掌?!堕L江七號》、《功夫》雖然采用的是高科技拍攝技術,但是反映的仍然是舊中國和小人物的故事,很少從全人類的發展進行構思和考慮。中國的電影目前娛樂性太強,思想性偏弱。

參考文獻:

[1]王俊霞.美國的個人主義與中國的集體主義[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

[2]劉小晨.關于女性與自我價值的思考:《克萊默夫婦》的啟示[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

作者簡介:蔡童雨(2000.7.5-),女,四川成都人,溫江中學高中部,高中2015級學生。

上一篇:河道水源生態保護論文范文下一篇:城市低保政策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