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物理學習與大學物理論文范文

2024-02-04

物理學習與大學物理論文范文第1篇

1 大學物理教學與中學物理教學的銜接問題

很多學生在大學以前學過幾年的物理課程, 所以接觸大學物理的時候感覺并不是很陌生, 基礎好的學生對于大學物理的學習并不感到吃力, 所以中學物理的基礎對于大學物理的教學存在有利的方面;當然中學物理的學習方法有時候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必然對大學物理的教學帶來一些影響。教學中, 學生進行游標卡尺讀數時, 還是停留在數副尺格子的模式, 其實副尺上的指示讀數是可以直接讀出的。要做好由中學物理向大學物理的過渡, 首先需要明確學習大學物理的目的, 激發學習熱情, 使得學生有學習大學物理的主動性。其次, 大學物理是對中學物理的一個擴容, 一方面對中學物理的知識進行深化研究, 另一方面對中學物理的一些沒有講到的知識進行補充, 使得學生的物理知識更深化和全面。同時, 大學的教學不再是課堂上聽懂就能夠學好的, 應鼓勵學生多讀參考書, 幾本參考書對照著看, 因為很多時候參考書之間的內容也是相互補充的, 使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 大學物理多媒體教學的體會和注意點

隨著計算機的大規模使用, 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的被運用到教學當中。大學物理中有相當多的物理過程無法直接給出演示, 如縱波的演示, 但可以通過錄像或者M ATLAB等軟件模擬就可以輕松地解決問題。另外傳統教學中, 黑板板書占用課堂的很多時間, 而多媒體教學內容多, 信息量大, 可以解決大學物理課時少, 內容多的矛盾。但多媒體教學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和傳統教學相比相對縮短。低年級的學生難以適應這種節奏, 感覺到節奏太快, 顧此失彼, 會導致物理教學質量下降。所以要權衡利弊, 正確處理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的關系, 在大學物理教學的有些環節用多媒體效果并不太好, 如物理公式的推導、例題講解和習題課等, 反而用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會更清楚, 讓學生跟著老師推導和老師一起思維, 一起動腦筋, 從而有利于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傊? 多媒體使用要以教學目的為指導, 多媒體課件和傳統教學手段要合理搭配運用, 正確運用它們, 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大學物理與專業結合的教學模式探究

大學物理課程往往是針對不同的專業的, 授課教師應該根據各專業課程設置情況, 找出和大學物理相關的課程內容, 在保證基本的大學物理教學體系的情況下, 根據專業特點進行不同內容的教學側重, 為專業的后續課程做好必要的鋪墊。關注物理學與專業交叉的前沿動態, 將前沿知識充實到大學物理的教學中, 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 比如說物理學科中的網絡科學, 這門學科就是和數學的組合優化、信息學的控制論、模式識別、物理學中的統計物理等相互關聯的。另大學物理實驗也應對不同專業有所側重。根據學校各學科專業的特點及要求, 在物理實驗當中分出和各自學科關系密切的實驗。比如說:對于信息控制專業, 他們做機器人協同控制時, 需要了解傳感器原理、模電數電等, 因此實驗就可以安排做半導體溫度傳感器、模擬電路等。

4 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關系

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是相輔相成, 相互印證, 互相促進的關系。大學物理主要給學生介紹的是物理理論知識, 而大學物理實驗是訓練學生系統的實驗方法、實驗技能和進行科學實驗的基本能力。大學物理是理論基礎, 有了理論基礎之后, 再去做相應的大學物理實驗, 理論就可以得到印證, 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理論是泛泛的、空洞的。同時大學物理實驗可以作為一種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發揮的平臺, 培養學生獨立實驗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給定問題的能力。但目前很多學校, 沒有能很好的協調好大學物理課和大學物理實驗課的時間安排, 比如:在上大學物理實驗的時候, 理論課還沒有講到相應的部分, 實驗老師要講很多的理論基礎, 占用了學生很多的操作時間, 或者理論課講過很久以后, 才安排學生做實驗, 學生對理論知識已經生疏, 這樣實驗老師又需要幫學生回憶以前的理論知識, 同樣占用很多操作的時間。建議有條件的實驗室可以將實驗課和理論課配套進行, 同時有些實驗可以在理論課上以演示實驗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這樣可以到達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效果, 學生接受和理解也更容易。

以上是作者在近幾年大學物理教學實踐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和體會, 希望這些體會能夠為大學物理教學的改革和探索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當然許多問題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地深入探索和研究。

摘要: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核心, 是新技術的源泉。其中大學物理作為我國絕大多數高等院校普遍開設的面向非物理專業學生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 以其物理學科的內在特點, 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方面起著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工科大學物理, 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對端正學生的實事求是態度和激發創新能力至關重要。

關鍵詞:大學物理,物理教學,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 趙玉華, 李子帙, 張秋佳.素質教育培養模式下工科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0, 10:52.

[2] 梅孝安, 蘇卡林, 周菊林, 等.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創新改革研究[J].大學物理實驗, 2009, 22 (3) :94~97.

[3] 馮立峰, 呂菁華.淺談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教學的銜接[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 2006, 4:72~73.

物理學習與大學物理論文范文第2篇

1 實行分層次教學的必要性

1.1 教育的內在規律要求實行分層次教學

分層次教學的思想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前, 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強調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法, 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 獲得最佳發展。

現代教育學家維果茨基[1]從人的思維的反復性、遞進性等變化規律出發, 提出“最近發展區”理論, 指出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 教學創造著最近發展區。贊科夫[2]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教學與發展關系的研究, 主張“以盡可能大的教學效果來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巴班斯基[3]則提出“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強調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業程度、教育水平和發展水平等特點確定不同的教學任務, 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和方法, 對學生進行差異教學。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4]認為, 決定教學效果有三個重要因素, 其中之一就是教師對教學目標、教學要素的表述、解釋以及教學程序的設計和教學組織形式的安排適合學生的程度。分層次教學就是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 充分考慮影響教學效果的各因素, 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促使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得到充分發展。

1.2 生源的地區性差異要求實行分層次教學

目前, 大多數高校面向全國招生, 由于各地教育水平存在差異, 高考錄取分數線不同, 因此生源具有不同的學習基礎。特別是1999年以來開始大幅擴招, 使得這種差異更為明顯。以我校07級學生為例, 入學摸底物理成績懸殊達60分之多。面對這種情況, 在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模式下, 期末考試難度逐年降低, 但不及格率卻始終居高不下, 經常高達30%左右;另外, 在這種簡單劃一的教學過程中, 有些學生對教師授課內容感覺接受不了, 而有些學生卻感覺缺乏挑戰, 兩極分化現象日趨嚴重。以上現象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因此, 分層次教學是適應我國目前生源客觀現狀要求的教學方式。

1.3 學生個體的差異要求實行分層次教學

學生的智商、能力存在差異是客觀事實。由于遺傳等因素的影響, 學生的先天潛能、秉性等是不同的。此外, 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自主性等也存在差異。因此, 教學中應把這些個體差異作為主要參考因素, 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能力, 差異施教, 最大程度地尊重學生的個性, 滿足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

2 將教學主體進行科學分層, 并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

分層次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對學生進行科學化分層, 是分層次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礎上, 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和要求, 是搞好分層次教學的關鍵環節。

2.1 專業分層

不同專業對大學物理具有不同需求。傳統的物理教學往往忽視了大學物理與專業的結合, 忽視了大學物理在不同專業中的應用, 對各專業的授課均以推導公式和證明定理定律為主, 導致學生難以將所學物理方法用于解決本專業的實際問題。為了在知識層面上可以更有效地服務于學生的專業發展, 達到就業導向的成效, 大學物理課程必須對不同專業進行分層次教學, 因需施教[5]。

筆者授課專業包括熱動、設備、電信、計算機四個專業, 其中熱動與設備屬于能源與機械工程領域, 而電信和計算機屬于電子信息領域, 因此, 我們將熱動與設備作為一個班 (甲班) , 電信和計算機作為一個班 (乙班) , 進行分班分層次教學。

對于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點, 各專業的教學內容是一致的。不同專業間的差別在于內容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與專業結合的部分深度更深一些, 所用課時更多一些。比如, 將熱力學基礎作為甲班的側重點, 將光學和數值計算方法作為乙班的側重點, 使不同專業學生所學有所用。

2.2 班內分層

同一班內每個學生的物理成績、自主學習能力、智力情況也存在很大差異, 為了使每個學生能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盡可能地得到發展, 就需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 將班內不同類型的學生科學恰當地劃分層次, 因材施教。

考慮以上因素, 我們將授課班內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

A層次:學習目標明確, 并會為之而奮斗。這類學生具有很好的物理基礎, 對物理很感興趣, 課堂上教師教授的知識他們很輕松就可以接受。除掌握大綱要求的內容外, 只要有可能, 他們會通過各種方式來獲取更深層次的知識。

B層次:學習態度明確, 自我約束能力較強。這類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不是很濃, 但他們刻苦努力, 珍惜在校學習機會, 對大綱要求的內容力求學懂弄通。

C層次:除A、B層次以外的所有學生。物理基礎薄弱, 學習存有畏難情緒, 目的只是為了拿學分。

對于班內分層, 大綱要求的知識點同樣是各層次共同的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的差別在于所授各部分知識的深度、廣度和實際應用度有所不同, 對各層次學生的要求也相應不同。對C層次學生強調掌握大綱要求的教學內容, 對A、B層次的學生更注重培養其綜合應用和思維創新能力為繼續深造奠定基礎。

3 分層次教學過程的實施

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 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后, 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 教師必須把“差異施教、整體提高”的理念貫穿于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 體現在各個方面。

授課前,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 設計適合不同層次的課堂提問、課堂練習以及課后作業。

授課中, 對不同層次學生采取不同的引導方式。比如, 對于難度較大的提高型問題, 提問A層次學生, 根據A層次學生的思路啟發所有學生理解所提問題;在概括總結重點知識時, 提問B層次學生, 根據他們的理解程度發現學生可能存在的共性問題, 將問題展開分析, 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對重點知識深刻理解;在對知識點進行鞏固練習時, 提問C層次學生, 檢查其掌握程度, 及時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理解, 不讓任何層次的學生落隊。通過以上引導方式發揮不同層次學生的作用, 使各層次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獲。

授課后, 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 在作業中設置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必做題是以C層次學生為標準設計的基礎性題目;選做題是以B層次學生為標準設計的有一定難度的題目;而思考題則是以A層次學生為標準設計的有深入研究意義的、能反映綜合應用能力的題目。同時, 在課后答疑時, 實行不同側重點的輔導。對C層次的學生側重于基本知識點的輔導, 通過對同一知識點不同題型的練習使其掌握基本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對B層次的學生只給出提示, 讓他們自己思考解決問題, 從而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對A層次的學生則以學生自主性為主, 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自身興趣或實際應用結合, 提出有意義的研究性小課題, 通過教師的指導, 將所學知識進行擴展, 完成課題, 從而培養其提出問題,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精神和科研創新能力。比如, 在學習循環時, 甲班有學生對制冷機感興趣, 提出將制冷機放出的熱量用于熱水器, 有效避免能源浪費;在學習光的偏振時, 乙班有同學將光的偏振性質與自己感興趣的密碼學聯系起來, 提出利用光的偏振性質在信息傳輸過程中進行加密。在教師的指導下這兩位同學分別完成了各自的小論文, 并參加了“挑戰杯”競賽。

在教學中, 還應該把分層次評價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以相應的、客觀的、肯定的評價, 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比如, 設置適合不同層次學生水平的階段性測試, 將學生自身前后學習情況進行對比, 及時發現其進步, 并給予充分的肯定, 同時幫助學生認清以后繼續努力的方向, 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和客觀評價, 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進行積極自主的學習, 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4 分層次教學實踐效果

筆者將實施分層次教學前后學期的階段性測試結果進行了比較 (見表1) 。結果表明, 分層次教學使學生的物理成績全面提高, 成效顯著。

5 分層次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分層次教學符合教育學發展的規律和學生個體的需求, 但分層次教學能否取得成功還取決于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在近年來的教學實踐中, 筆者認為下面兩個問題值得探討。

5.1 關于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問題

分層次教學對C層次學生的自尊心影響最大, 它容易使該層次的學生認為“自己被放棄”, 從而產生破罐破摔的抵觸情緒。進行分層次教學必須首先消除這些學生的思想顧慮, 否則很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影響教學效果, 從而背離分層次教學的初衷。為了保護這些學生的自尊心, 應該做到:第一, 做好C層次學生的思想工作, 讓他們認識到, 分層次教學并不是要放棄低層次學生, 只有讓教師了解自己真實的學習水平, 并采取與之相符的教學方法自己才能處于積極的學習活動中;第二, 讓學生參與分層, 教師與學生共同分析其興趣愛好、學習水平等實際情況, 參考學生本人意愿, 確定該生所處層次以及相應的學習目標;第三, 把握好分層的度, 分層只是為了便于教師掌握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求, 教師不應公開宣布其結果, 更不應將其簡單地作為評價學生素質高低的標準[6];第四, 分層應該是動態的, 處于各層次的學生并不是固定不變的,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對進步較大的學生按照高一級層次要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2 關于提高教師駕馭分層次教學能力的問題

分層次教學要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面對不同專業的需求, 教師必須了解相應專業的后繼課程, 尋找所授課程與后繼專業課的接合點;面對A層次學生對深層次知識強烈的求知欲, 教師備課的深度必須增加;面對各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教師備課的層面也必須加寬;此外, 面對分層次教學帶來的教師授課跨度加大的結果教師還必須具備較強的自如駕馭教育教學的能力。因此, 分層次教學要取得良好效果, 不僅需要教師熟悉所授學科內容, 準確把握重點、難點, 而且要求教師具備淵博的知識, 并以精湛的教學藝術,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在大學物理教學中實行分層次教學符合素質教育的全面性、全體性和個性發展的理念, 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 能激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學習積極性, 對整體提高物理成績, 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摘要:針對目前教育體制下學生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和傳統大學物理一刀切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本文提出以“差異施教、整體提高”為理念的分層次教學模式。實踐證明, 它符合“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有助于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關鍵詞:大學物理,分層次教學,以人為本

參考文獻

[1] (蘇聯) 維果茨基[著], 余震球[譯].維果茨基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2] (蘇聯) 贊科夫[著], 杜殿坤, 張世臣, 等[譯].教學與發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3] (蘇聯) 巴班斯基[著], 趙維賢[譯].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方法論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4] (美) 布魯納[著], 邵瑞珍, 張謂城, 等[譯].布魯納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5] 鄧燕, 王引觀, 劉靜.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嘉興學院學報, 2007, 19 (3) :45.

物理學習與大學物理論文范文第3篇

要想了解什么是行為教育, 首先必須要了解什么是傳統教育。所謂傳統教育是指手口相傳的教育形式, 其主要方式是單純地以知識傳授, 將累積的各種經驗知識傳遞下去為主要目的。傳統教育的主要特點有:第一, 教學方式具有重復性, 主要側重記憶方式來學習知識, 學生主要通過教師反復口頭或手寫方式灌輸知識。第二, 在傳統教育中, 教師地位過于崇高甚至出現專制, 進行的教育一般為填鴨式教育, 學生思考余地較少, 對知識沒有深層次的理解。第三, 講授過于教條主義, 教師專注于“考什么, 學什么”“不考不學”的教學方式。學生對于課本知識沒有選擇權利, 只能聽從指揮。第四, 社會實踐活動較少, 教學的時間和地點主要集中在教室中, 很少能參與到社會實踐中, 在實踐中讓學生去檢驗真理, 理解所學知識。第五, 學生在教學生活中封閉保守, 與老師的互動探討少。

相對于傳統教育, 行為教育克服了上述缺點, 更加注重教學的寓教于樂。以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為出發點, 以符合現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依托, 有計劃有目的地給學生傳授相應的思想品德與做人做事規范, 塑造學生的良好性格, 從根本上去克服傳統教育的不足。行為教育的關鍵在于因材施教, 主要特點有:第一, 教學形式具有啟發性和交流性, 讓學生從自身思考問題, 認清知識之間的聯系, 在不斷的交流中獲取知識。第二, 信息民主化, 尊重、承認和愛護受教育者, 注重學生的參與。第三, 行為教育將學校所學知識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 從生活中學習知識, 又將知識服務于生活的各個方面。第四, 學生在學習選擇層面具有自主獨立性, 更加有利于學習創新, 提高學生自學以及創新能力。使學生將眼光不局限于課本, 能夠更好的放眼社會, 放眼未來。

對于學生的學習道路, 傳統教育往往使用強制性與責任感去驅使學生被動的學習, 而行為教育是以興趣為出發點, 通過積極的自我暗示, 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去學習知識, 并且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本文主要闡述對于大學生學習行為教育與引導的研究, 為此本著行為教育因材施教的原則, 要了解大學生群體的特點, 才能更好的進行行為教育與引導。

2 當代大學生的主要共性與特點

當代大學生主要由獨生子女構成, 其相對優越的生活條件使得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不同于上輩人的一些特征, 加之當下信息化建設的飛速發展, 海量信息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沖擊, 使得他們具有更加活躍的思維以及更加寬闊的知識面。從生理年齡上講, 大學生已經趨于成熟, 而其心理年齡, 正處在發育的關鍵定性期。由于生理發育和心理發育的不平衡性, 使得當代大學生群體多數存在著一些問題, 如特別渴望表現自我, 希望自己能站在人群巔峰, 或者有著強烈的精神需求, 比如通過互聯網獲得精神刺激來彌補學校給予的課余文化生活的不足。當代大學生的主要共性與特點主要表現為:第一,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 知識面廣。第二, 由于從小獨生子女的成長環境, 往往以自我為中心, 不太顧忌他人感受。第三, 對自己的情緒克制能力不夠強, 且喜歡張揚自己的個性, 喜歡在人多的時候表現自己。第四, 對于長輩或老師的教育, 表現出較為強硬的叛逆性, 這種叛逆性表現在外是桀驁不馴, 但是內心卻較為天真, 在同輩之間能夠真誠交流。第五, 缺乏恒心毅力, 對事物往往只有三分鐘熱忱。第六, 感情世界十分豐富, 同時也有感情方面的脆弱。

每個大學生所經歷的環境不同, 行為和習慣也會有所不同, 他們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或不良習慣。例如, 懶惰和依賴等。這些習慣直接或間接表現在生活行為和學習態度上。特別是在遠離父母、面臨困難和單調枯燥的學習時, 通常容易表現出膽怯、投機取巧、馬虎輕率、淺嘗輒止、消極被動、自信心不強甚至自我否定等心理特征。所以, 對他們的教育不能采取簡單或傳統的說教方法, 而要用符合社會現實需要的教育方式。

學校在培養大學生具備良好的行為習慣時, 不僅要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 還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文化環境、法制環境。只有在良好的環境中, 才能有計劃地實現教育和培養目標。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人生觀、行為習慣和性格還沒有完全定型, 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和性格, 就要了解和掌握學生性格、習慣和心理變化的多樣性和多重性, 采用有的放矢的科學教育方法。只有拿準了當代大學生的特點, 才能行之有效的實行行為教育。

3 當代大學生學習行為教育與引導應當注意的問題

首先對于當代大學生的行為教育與引導, 應該以大學生的成長需要作為起點。要明確劃分個例和集體的關系, 不能將個別的極端案例作為大學生共性問題來處理, 比如有極個別的大學生不能正確處理自己的情感問題, 當情感出現問題時, 采用極端方式如自殺來解決。針對此事件, 教育工作者將事件上升到群體意識, 對全體學生進行不自殺講座, 很難達到預期目的。應該做到既要抓住整體問題的關鍵, 又要對于典型案例細致認真負責的調查研究, 做到對每個學生負責。

其次要擺正行為教育與傳統教育的關系, 目前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 當下對于大學生的行為教育是作為傳統教育的輔助性教育, 服從與服務于傳統教育目標的要求, 不能降低教育標準。行為教育主要在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與德行統一, 為大學生快速適應社會環境做好鋪墊作用。

再次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告訴我們, 人的思想方法對于認知能力以及行為有著直接的指導與約束作用。當下有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存在著思想上的誤區。在生活中如廣泛存在拜金主義, 對社會主義榮辱觀不能有清晰的認識, 過于注重個人權利, 法律意識淡薄, 缺少起碼的公民素質;追求各種影視歌星, 對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與勞動者卻不能給予足夠的重視;異性交往中戀愛成風;誠信缺失, 甚至不少高校存在著公開辦理英語四六級假證, 以及畢業證明的廣告;接人接物缺少基本的文明禮貌, 嚴重者出現斗毆偷竊等嚴重違法現象;對于網絡言論, 隨波逐流, 缺乏判斷言論真假的能力, 隨意轉發未經證實的言論。這些都說明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指導的必要性。做好思想指導工作是當代大學生行為教育學習引導的重要環節。為此, 學校應該加強對于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指導工作, 領導學生自主學習八榮八恥的精神, 從思想上端正學習態度。

最后要做到知行統一的教育原則, 教師應以身作則, 不僅讓學生懂得區分什么是正確的思想行為, 什么是錯誤的思想行為, 更要通過實踐去檢驗正確的行為方式。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以思想教育來引導學生行為, 以教學規范來管理學生活動, 指定符合大學生生活的制度, 將生活與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 才能有效地將“他律”轉變為“自律”。使學生從自身出發, 思考問題, 進而解決問題, 更好的成長。

總之, 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的主力軍, 對他們的成長教育是社會的重點, 通過正確的對大學生學習行為教育與引導, 能夠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正確的行為教育與引導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對于當代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有效的作用, 因此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摘要:培養教育大學生是一個科學而嚴謹的過程, 傳統教育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弊端,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教育方式應該有所轉變。行為教育立足于因材施教的培育人才方法, 受到各高校的歡迎。

關鍵詞:大學生,行為教育,引導

參考文獻

[1] 張維良.談體育教學中的行為教育[J].科技視野, 2012, 20 (4) :21-22.

[2] 周孝懷.行為教育:高校品德教育的立足點和側重點[J].高等農業教育, 2011.

[3] 陳忠, 萬洪芳.大學生行為教育調查二則[J].九江學院學報, 2012, (2) :36.

物理學習與大學物理論文范文第4篇

一、大學物理演示實驗的重要性

(一) 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過程中, 學習興趣十分重要, 學生只有對教學感興趣, 才會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提升學習效率, 從被動的學習轉向為主動學習, 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1]。沉悶的教學氛圍無法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 具有較強的直觀性, 能夠給學生豐富的感官刺激, 創造出形象生動的特定情境, 活躍課堂氣氛, 提升教學趣味性, 抓住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自考探究, 學生探究中的求知欲會轉化成濃厚的學習興趣, 從而更加積極自主的學習科學實驗內容。

比如, 神奇的光電現象, 學生在演示實驗中, 能夠親手操作創造出只有在電視中才能看見的物理現象, 在實驗中學生不僅體會了快樂, 還加深了對物理現象呈現規律、條件等知識的深刻理解, 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結合教師理論講解和現場指導, 拓展的學生思維能力, 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的大學物理教學效果。

(二) 有利于呈現清晰的物理現象

教師如果只是通過言傳的方式來講解科學實驗的理論知識, 學生很難深刻理解, 無法透過文字感受到物理現象。而演示實驗教學能夠將抽象的物理理論知識以具體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 降低學生理解難度, 讓枯燥的文字變成清晰的物理現象, 使學生的物理學習不再困難重重。

比如, 大學物理中的通電線圈、等勢面、電場線和電解質的計劃等電磁學中的磁現象概念, 學生很難理解這些枯燥的概念文字, 無法準確抓住概念性質, 這時教師通過設計與概念相應的電磁演示實驗, 能夠讓學生在觀察清晰的物理現象過程中, 自然而言的理解概念, 掌握概念形式, 了解物理現特征以及產生、干涉電磁現象的條件, 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 提升對物理現象規律和本質的全面認識

學生的大學物理學習過程會涉及到很多物理現象規律, 只有全面理解物理現象, 透過現象表現掌握深刻含義, 認知物理現象本質, 才能夠更好的科學歸納自己的學習成果。開展演示實驗教學中, 教師給學生設置實驗現象有關問題, 讓學生可以帶著問題進行實驗, 在實驗中分析、探討、綜合、總結、歸納概括, 通過實際觀察物理現象, 掌握其本質屬性和共性, 從而更好的把握物理規律, 在實際生活中正確的應用物理規律解決問題, 演示實驗讓大學物理教學更加有說服力, 更加直接了當。除此以外, 在素質教育要求下, 教學過程要重視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演示實驗教學能夠讓學生親身創造物理現象、體現物理現象, 拉近了學生與物理學科的距離, 激發了學生對物理的情感, 培養了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和物理思想, 進一步推進了學生的綜合發展, 滿足了素質教育的要求[2]。

二、目前大學物理演示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 硬件設施不完善, 學生實踐操作機會不足

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開展離不開硬件設施的支撐, 有些大學受科研經費不足影響, 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硬件設施不完善, 很多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無法順利開展, 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科技創新培養[3]。學生沒有良好的條件在物理學習中創新小制作、小發明, 實踐操作的機會很少, 長期以往, 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 側重理論講解, 不夠重視科技創新培養

側重理論講解, 不夠重視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是我國目前大學物理演示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多物理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 在演示教學中往往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 教師示范實驗操作, 要求學生按部就班的復制, 教學過程缺乏互動性, 沒有有效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局限了學生思維發展。同時, 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 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 這也導致學生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考試理論知識學習上, 動手能力和其他能力較差, 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4]。

三、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一) 深度融合演示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

理論教學和演示實驗教學作為大學物理教學的兩大組成部分, 只有有效結合在一起, 通過相互促進作用, 才能夠在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同時, 提升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邏輯分析能力等。因此, 大學物理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 重視演示實驗教學, 將理論教學與演示實驗教學深度融合, 打破傳統的演示實驗教學模式, 不再僅僅知識讓學生觀看或者復制教師演示過程, 而是要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引起學生自主思考探究, 通過啟發式教學法, 提升教學互動性, 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 探究科學實驗問題, 感受物理的學科魅力, 促進學生嚴謹科學精神和態度的形成[5]。教師在演示實驗教學后, 要延伸拓展教學內容, 加強實驗現象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 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物理對自己實際生活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和影響, 在生活中加強對物理現象的關注研究, 深化物理教學效果, 讓學生的物理學習更加有意義。

(二) 變驗證實驗為設計實驗

在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中, 有很多物理現象的驗證實驗, 學生已知實驗結果和實驗步驟, 在實驗中驗證已知結果是否正確, 加深對物理原理和現象規律的記憶, 雖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物理水平, 但驗證實驗過程中學生的物理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并沒有得到有效培養鍛煉, 學生自主探究物理規律的意識和能力不強, 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 大學物理教師可以結合實驗內容, 靈活的變驗證實驗為設計實驗, 促進學生的自主觀察和自學能力, 讓學生有絕對的設計實驗主動權, 給予學生信任和適當指導, 從而拓展學生物理思維, 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方法。

(三) 構建大學生科技創新實驗室

在推進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改革過程中, 大學學校要正視建立科技創新實驗室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強科研資金投入, 積極為學生構建科技創新實驗室[6]。學校要對現有舊材料、舊設備進行檢查整合, 及時更換破損設備設施, 引進先進的組合電動工具以及多動能溫控焊臺等, 完善硬件設備建設, 同時給予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競賽等多種創新活動有效的支持。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需求到實驗室進行反復操作實驗, 并且在物理教師的科學引導下, 完成創新成果, 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培養學生競爭意識與團結意識。

(四) 有機結合實物演示與多媒體演示

大學物理教師在演示實驗教學中, 要充分發揮出多媒體教學的特征優勢, 根據實際情況有機結合實物演示與多媒體演示, 不過度依賴多媒體, 合理借助多媒體教學方式攻克實物演示局限問題, 加深學生學習印象, 優化教學過程。

例如, 微觀粒子的無規則運動這一物理現象不適用于實物演示, 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實驗現象的模擬演示, 讓學生能夠清晰觀察這一物理現象, 使學生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 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十分重要, 直接關系著學生的物理水平和物理綜合能力, 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深遠影響。我們要分析目前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 推進演示實驗教學的改革創新, 為社會培養出新時代合格的高素質、創新型物理人才。

摘要:物理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 大學物理教學中, 演示實驗教學作為重要內容, 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還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促進學生綜合素養與能力的提升。本文從實際出發, 闡述了大學物理演示實驗的重要性, 分析了目前大學物理演示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提出了一些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策略。

關鍵詞:改革與實踐,演示實驗,教學模式,大學物理

參考文獻

[1] 王金玉, 趙言誠, 孫秋華, 等.淺談演示實驗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 2018 (20) :208-209.

[2] 唐瓊, 李國祥, 宋逢泉, 等.能力為導向的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探討[J].物理通報, 2018 (5) :62-63.

[3] 靳辰飛, 張思琦, 韓權, 等.工科院校物理演示實驗體系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6, 35 (4) :194-197.

[4] 劉慧, 喬月鳳.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現狀及本校開展情況[J].物理通報, 2014 (11) :81-83.

[5] 薄惠豐, 魏環, 張占新, 等.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視界, 2016 (9) :85-85, 275.

物理學習與大學物理論文范文第5篇

1 改革的措施

1.1 滲透專業信息, 開拓學生視野

用CAI教學, 將大量專業信息融入到課堂內, 從完全依托計算機教學過渡到實際意義上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大學物理》教學中, 教師可以充分發揮CAI的積極因素, 多采用Flash動畫、音頻和視頻等方式向學生展示物理理論與專業生產相結合的實際例子, 豐富教學內容。在每講一章節之前加強專業信息的滲透。采集與專業相關的素材, 豐富大學物理課堂。關注物理學在專業領域的發展動態, 制作多媒體課件演示, 結合生活生產實例, 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開拓學生視野。

例如:在給電信專業學生講授動光波內容時, 可以介紹光纖的廣泛應用得實例。多股光導纖維做成的光纜可用于通信, 它的傳導性能良好, 傳輸信息容量大, 一條通路可同時容納數10人通話;可以同時傳送數10套電視節目, 供自由選看。光導纖維內窺鏡可導入心臟和腦室, 測量心臟中的血壓、血液中氧的飽和度、體溫等。用光導纖維連接的激光手術刀已在臨床應用, 并可用作光敏法治癌。光導纖維可以把陽光送到各個角落, 還可以進行機械加工。計算機、機器人、汽車配電盤等也已成功地用光導纖維傳輸光源或圖像。再如與敏感元件組合或利用本身的特性, 則可以做成各種傳感器, 測量壓力、流量、溫度、位移、光澤和顏色等。在能量傳輸和信息傳輸方面也獲得廣泛的應用。

在講述一定生活生產實例的同時, 還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 介紹光纖的發明。1870年的一天, 英國物理學家丁達爾到皇家學會的演講廳講光的全反射原理, 他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在裝滿水的木桶上鉆個孔, 然后用燈從桶上邊把水照亮。結果使觀眾們大吃一驚。人們看到, 放光的水從水桶的小孔里流了出來, 水流彎曲, 光線也跟著彎曲, 光居然被彎彎曲曲的水俘獲了。這樣, 既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發揮主觀能動性, 探討專業問題

教師還可以就某一專業性問題與學生探討, 讓學生各抒己見, 課后布置作業, 讓學生查資料, 以小論文的形式上交。這樣既可使學生學到物理知識, 也可使學生增進對本專業知識的深入理解。比如在給金屬材料專業學生講授光學時, 可以滲透光電效應知識。就光電效應放出電子是否是定向的?與光照方有關系嗎?光是電磁波, 會不會產生電磁場影響電子射出方向?這些問題展開討論, 并布置寫小論文。再如, 在講述轉動慣量的章節時, 可以結合金屬壓力加工專業的生產現場, 讓學生計算某種形狀軋輥的轉動慣量, 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軋制生產線計算所有軋輥運轉時的額定功率, 從而選定電機。

1.3 根據專業的不同, 制作不同的習題庫系統

除了教學方面要因專業而變以外, 課后的聯系也要隨專業特點有所變化, 所以我們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了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習題庫系統。不同的專業教學內容會有一定的調整, 因此不同專業的習題庫內容也略有不同。習題庫內容要豐富, 而且形式要活躍。習題庫系統應具備如下功能:高效——軟件開發平臺應具有所見即所得、媒體集成度高、各種特殊效果豐富且實現容易的特點, 包含Power Point的方便模板, Flash快速好用動畫, authorware全方位的交互功能。

1.4 考試內容應與專業相結合, 考試形式多樣化

以往用同一套試題考核不同工科專業學生的命題方法存在著眾多缺陷, 需要改進。對不同的專業, 考試內容應有所不同, 考試形式也可多樣化。就試題內容本身而言, 應該增加考核學生能力、思維、觀念、方法等方面的題目。新的考試方式不僅要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還要考察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即把理論考試和能力考試結合起來。另外, 可以根據教學內容, 要求學生將能力考核以論文的形式完成, 這既能反映出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也體現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種考試方式能比較科學地評價一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避免了高分低能, 而且對學生來講也是公平的, 同時也促使學生積極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2 結語

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的新生群體, 由于辦學歷史較短, 在工科專業大學物理教學實踐過程中肯定還會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 同時還要與時俱進、因材施教和因專業施教, 這將給高等教育帶來了不少難題。即便如此, 只要思路正確, 措施得當, 本著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導向原則, 以素質教育為核心, 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 就一定能夠使獨立學院工科專業的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和完善。

摘要:本人論述了目前獨立學院工科專業大學物理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脫節, 導致學生厭學情緒嚴重的現狀, 針對這種現狀, 我院根據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對大學物理教育進行了初步教學改革探討, 從滲透專業信息以開拓學生視野、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因專業需求施教與考核等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同時也指出了教育改革過程存在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專業,獨立學院

參考文獻

[1] 韓桂華, 姜偉, 陳志剛, 等.大學物理與專業結合的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科技信息, 2007, 15:231~232.

[2] 李金波, 高揚.高職機械類專業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 2009, 18 (2) :59~61.

物理學習與大學物理論文范文第6篇

1 自主學習的必要性

當代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 學習不是學習者被動吸收信息, 而是主動建構信息的意義的過程。對于外部提供的信息, 學生要做主動的篩選和加工, 以原有的經驗系統為基礎對新的信息進行編碼, 建構自己的理解, 而原有知識又因為新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重組, 于是學習者獲得新的知識結構。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 教師需要遵從認知規律, 讓學生自主學習, 積極建構起自己的意義。必須改變滿堂灌輸提供現成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地開展主體性學習活動, 創設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景, 使學生主動參與建立學科的知識體系的過程, 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成為積極的知識探索者。

2 如何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1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使學生有強烈的自主學習的欲望, 首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交往的過程。教師與學生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進行信息交流, 實現教學相長。

在教學活動中, 我們應與學生平等地走進課程, 相信學生有學習創造的能力。教師必須拋棄“師道尊嚴”的束縛, 尊重學生與眾不同的提問和觀點, 這樣學生才會主動探索, 不斷創新。要創設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寬松和諧的氛圍, 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土壤。

2.2 優化組合各種教學方法, 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在新形勢下, 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建立有效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 即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組織者、傳遞者、導航者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者的作用, 充分調動各種學習環境要素, 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和動機, 最終使學生有效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有意義的建構。

2.2.1 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方法是提高大學生注意力, 調動學習積極性, 激勵大學生充分利用所學材料解決問題, 發揮已具有的語言能力積極參加言語活動的有效方式。筆者認為提問是最富影響力的教學藝術。在講授新材料之前提問可以引導大學生去預習了解新材料的內容和重點等。在講授新課程過程中, 提問可保持大學生高度注意, 啟發學生思維, 刺激學生的課堂參與, 從而提高講授效果。在講授新內容之后多用提問檢查理解, 并推動大學生運用所學材料積極參加語言實踐。在實踐訓練中多用提問啟發大學生思維, 使大學生更主動更順利地進行語言交流活動。

2.2.2 情景交際

交際既是外語教學的目的, 也是外語教學的手段, 還是檢查教學效果的基本標準。因此, 在外語的課堂教學或課外活動中, 教師要可以選擇日常生活和社會交際最需要的內容作為語言教材, 提供真實的情景, 為學生創造適當的外語環境, 提供交際所需要的語言材料, 讓學生主動地創造性地去學習和運用語言。

2.3 授之以漁, 加強元認知理論教學, 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元認知, 就是關于認知的認知, 也就是我們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認知與監控。元認知被當代心理學家視為是開發智能、提高學習能力的突破口和關鍵。元認知能力強的學生, 不僅學習成績好于一般學生, 而且善于總結使用各種學習方法。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授元認知知識可以促進英語學習者自學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掌握了原認知知識, 學生能了解自己的學習需求, 選擇自己的學習材料, 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 選擇和完善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和策略, 并對自己的英語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和評估。同時, 元認知知識可以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方法論基礎。學習者在課堂學習中獲得的知識是有限的, 大量新的知識的獲得是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主學習獲得的。對元認知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可以保證自己的學習活動符合認知規律, 適合自身特點, 減少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 有利于學習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形成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2.4 逐步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激活學生自主學習動力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培養學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 對學績測驗所得結果的客觀描述。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 通常采用的是終結性評價方式, 學期結束學生得到的僅是一個冷冰冰的結果和一個簡單的結論。筆者建議,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 對于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及學習的效果, 應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既重視結果, 又關注過程,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它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因為人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過程控制遠比結果控制有效, 從過程評價中獲得的信息更為全面、真實、客觀。所以, 在實踐中, 更應該重視過程評價。而作為過程評價的形成性評價能提供給學生和老師及時有效的反饋, 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制定對策, 以提高課時效益。通過評價, 使學生反思自己, 善于看到自己的進步的和不足。

設計評價原則時應注重“以人為本”, 應合乎學生的心理發展的特殊性要求, 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 開啟學生自主參與的欲望, 促進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建議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的形式應多樣化, 內容要多元化” (參見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 。不僅要運用測試性評價 (測驗、聽寫) , 還要大量運用非測試性評價 (觀察、提問、搶答、小組討論) , 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3 應注意的問題

自主學習并不是指自學, 要教師放棄對課堂的管理, 而是強調教師的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在教師組織的互動課堂場景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在與同學和教師交流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培養而獲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把“教”轉變為學生的“學”, 讓學生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學會獨立思考, 不再依賴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 教師要給予及時的支持和指導, 精心組織課堂, 把握好對課堂的控制度, 幫助和鼓勵學生從不自主到半自主, 最終做到完全的自主。

摘要: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學習者被動地吸收信息, 而是主動建構信息的意義的過程。改革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 讓學生自主學習, 積極建構起自己的意義。本文從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優化組合教學方法, 加強元認知理論教學, 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的角度探討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建構主義,大學英語,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 張麗萍.自主學習及其教學涵義[J].衛生職業教育, 2006, 24 (8) :36~38.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企業研究論文范文下一篇:三維動畫與動畫設計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