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范文

2024-02-18

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范文第1篇

[摘要]民主社會主義、新馬克思主義在當代政治思潮有著較大的影響力。今天,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必然受到這兩種政治思潮的影響。文章根據這兩種政治思潮的主要觀點,對其在當今對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影響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指出了其真實面目與馬克思主義的矛盾點,并簡要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在其影響條件下傳播的對策。

[關鍵詞]民主社會主義;新馬克思主義;政治思潮;馬克思主義;影響

[作者簡介]焦玲,鐵道警官高等??茖W校政治理論教研部講師,法學碩士,河南鄭州450053

近代以來,隨著全球局勢和經濟的變化,產生了許多新的政治思潮,這些思潮的產生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在我們力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今天,這些思潮也有著新的發展,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有著較強的影響作用。如何推進當代馬克思主義正確、正常的傳播,不僅是全人類的進步和發展的需要,也是馬克思主義能否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對此,筆者略述己見,并希望能為馬克思主義更快更好的傳播作些有益的探討。

一、民主社會主義對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影響

眾所周知,一段時期以來,關于民主社會主義的言論曾經泛濫一時。甚至有人宣稱民主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正統。只有民主社會主義才能解決社會主義國家發展中的各種問題。那么,民主社會主義到底是不是社會主義呢?對這一點需要人們有清醒的認識。因此,需要進一步去辯證說明,以解除人們的疑惑。鞏固馬克思主義的陣地。

我們首先看看民主社會主義的過去和現在。民主社會主義最初發源于歐洲。一直是歐洲左翼政黨的指導性理論。最初,它的基本主張就是將資本主義的優點與社會主義的優點結合起來,幻想尋找一條介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第三條道路”以克服兩者的不足。這也是恩格斯1889年為什么直接指導創建第二國際的原因。其所屬的各國社會民主黨。在其綱領上都曾以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及馬克思主義的哲學世界觀、經濟理論、階級斗爭理論、國家學說和革命理論為根據,在其黨綱黨章中闡明自己的社會主義性質,把通過階級斗爭打碎舊的國家機器、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以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然而,從20世紀90年代以后開始流行于西方國家的民主社會主義與傳統的“第三條道路”發生了重大的區別。

這種區別主要體現在,首先,民主社會主義否認社會主義歷史必然性,從理論上消滅了社會主義產生的先進性。民主社會主義者認為社會主義不是歷史必然,而是一種社會道德?;孟肜眠@種道德價值消除資本主義社會關系中的矛盾來淡化資本主義社會中實際存在的階級利益的不公平。不僅如此,民主社會主義還認為,馬克思主義是反人性的,從而忽略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能動性。其次,民主社會主義把社會主義的斗爭局限在資產階級民主的框架內,無疑是給社會主義的傳播戴上了枷鎖。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一樣強調自由、平等、博愛等反映資本主義買賣勞動力的商品交換關系的價值概念,強調絕對的自由,認為社會主義只有通過民主制才能實現和完成,而把爭取社會主義的斗爭完全局限和融解在資產階級民主之中。從而抹殺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正當性和必然性。再次,民主社會主義取代了消滅私有制,直接破壞了社會主義的階級和群眾基礎。消滅了社會主義生存的土壤。

竭力倡導新“第三條道路”的是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他說:“不進行變革的政黨將會死亡,工黨是一個生機勃勃的運動。而非是一座歷史紀念碑?!薄霸谝粋€資本主義已經無法替代的世界上”,“第三條道路”的新信念是既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又考慮多數人的利益?!百Y本主義如果不能為國家的多數提供財富。不能建立體現民主和平等的機制,就維持不了穩定。就可能在選舉中失敗?!?/p>

可見,布萊爾的新“第三條道路”目的就是借用某些社會主義的東西來維護資本主義的繼續生存,而不是轉變成為真正的社會主義。因此,掩飾了民主社會主義的真實面目,有很大的欺騙性,這是資本主義垂死掙扎的一個掛羊頭賣狗肉、換湯不換藥的無奈欺詐手段而已。它不僅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更不是馬克思主義,但對二者有著較大的沖擊和影響。僅僅揭露它的實質是不夠的,應該利用它的某些社會主義因素進行反宣傳,用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巧妙地占領陣地,是削弱其負面影響的有效辦法。

二、新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影響

“新馬克思主義”(Neo-Marxism),一種20世紀初出現的名為反對所謂“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實為用某種資產階級哲學體系或錯誤思潮修正和偽造馬克思主義的非馬克思主義思潮?!靶埋R克思主義拋棄了馬克思主義所先夸的唯一真理。轉而借助于黑格爾哲學、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以及理性選擇理論的觀點?!?/p>

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戰爭加劇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矛盾。俄國抓住這一時機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開辟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新紀元。從1918到1920年,芬蘭、巴伐利亞、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波蘭相繼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在十月革命的影響和推動下。歐洲其他國家一批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激進的知識分子也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本國的工人革命運動中去。然而迎來的卻是革命的失敗。馬克思所預測的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總體革命未能實現。20世紀20年代初,西歐資本主義的矛盾和斗爭開始緩和,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西歐的一些馬克思主義者開始對馬克思主義與歐洲革命現實的反差進行反思,力圖重建馬克思主義。盧卡奇的《歷史和階級意識》(1923年)、科爾施的《馬克思主義和哲學》以及葛蘭西的《新秩序》和《獄中札記》等是新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之作。新馬克思主義認為。歐洲革命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經濟即客觀條件的不成熟。而在于主觀條件即無產階級革命意識的不成熟。因此,新馬克思主義者把強調決定論的馬克思主義稱為庸俗的馬克思主義,將研究中心從客體轉向主體。從經濟領域轉向意識形態領域。

“自從資產階級科學被迫放棄以往用來排斥作為‘自修者’的卡爾·馬克思的簡便方法時起,它便力圖使為我們事業而斗爭的偉大斗士適合于其資產階級的需要?!眹鈱W者(主要是西方學者)試圖按照他們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當代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現實所作出的新的理論解釋。它雖是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直接產生的,但卻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西方發達國家的變種。新馬克思主義既不同于經典馬克思主義。也不同于其他西方的主流政治理論。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試圖根據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現實來闡釋和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論斷,或者對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論斷加以詳盡的發揮,然后反過來又用這種修改過的新穎理論來解釋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現實。新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

主義持激烈的批判態度,它揭露當代西方國家政治不平等和不自由的種種事實,并試圖用階級分析、經濟分析和性別分析等方法去解釋造成這種現象的深刻根源。它倡導激進的政治改革,積極推動福利國家的進程,明確反對新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的政治主張。新馬克思主義針對蘇聯和東歐理論界在辯證唯物主義宣傳中的機械論傾向,強調人的主體能動性。突出實踐范疇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重要地位。闡述主體和客體的辯證關系,是無可非議的,但在其政治哲學中,“階級”遭到驅逐。因此,離開唯物主義基礎,拋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片面強調主體能動性,主張實踐一元論,離開階級斗爭現實,宣揚抽象的人道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對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是無產階級的勝利。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勝利。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出現“新左派”運動。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在上世紀60年代達到頂峰。在美國,一些主要大學的課程表上幾乎都有馬克思主義、激進派歷史、工會等課程。新馬克思主義成為上世紀60年代歐美學生運動的理論旗幟。然而就是在這種頂峰時期,在這種激烈的運動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小資產階級式的激進。這一時期的新馬克思主義繼承盧卡奇等人關于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的觀點并用異化理論對人的主體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得出的結論是:(1)發達工業社會是個單向度的社會。社會分為兩部分:極權主義和消費主義。勞動階級作為消費者完全依附于極權,失去了革命意識。(2)人的主體意識的產物——科學技術已經異化成商品,變成了極權主義統治人的工具,成為一種虛假的、單面的意識形態,與人的欲望、愛情等意識形成對立。(3)無產階級革命的希望僅存在于人的欲望的覺醒中??梢?,新馬克思主義是堅持“只有拒絕優先化的普遍階級本體論立場基礎上的任何認識論特權,才可能真正討論馬克思主義范疇的現實有效性程度”。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否定。

正是如此。由于東歐各社會主義黨對意識形態領域的階級斗爭重視不夠,而且也不善于斗爭,把意識形態問題簡單地等同于政治問題。采取了簡單粗暴的做法。其結果反而使這股思潮在社會上到處泛濫。以至直接滲透到黨的上層領導,從內部瓦解了工人階級政黨的思想體系。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社會主義政權的垮臺。

新馬克思主義指出:資本主義生產不只是一個技術過程,它也是一個社會過程。資本主義經濟的推動力是雇主對利潤的追逐。而利潤的獲得不是通過提高勞動者的技術水平。而是盡可能使更多的工作常規化、組織化。也就是說。剩余價值的生產是以勞動者犧牲個人需要和能動性,成為異化的組織人為前提的。但是,“勞動者既不是機器,也不是商品。而是為了滿足自己個人和社會的需要而參與生產過程的人。雇主的核心問題是要建立一整套企業內的和整個社會的社會關系和組織形式。這些社會關系和組織形式將把滿足勞動者個人和社會需要的目標納入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剝奪軌道。因此。作為一個社會過程。并始終存在著爆炸的可能性。雖然階級的沖突會以許多形式表現出來,但最基本的沖突則發生在創造和剝奪剩余價值中”。新馬克思主義否定技術是生產和社會變革的動力。實質上否定了生產力的決定作用。同時,它所強調的沖突看似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而實際上則是勞動者個人需要與組織化的沖突,是主體與客體的異化,并不是馬克思主義所說的資本主義制度下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在生產關系和分配關系上的沖突,更不是生產方式與生產力之間的沖突。因此。新馬克思主義的沖突論只是一種抽象人道主義的社會批判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歪曲。這種社會主義不是什么新東西,而是小資產階級式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大雜燴,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以個人私有為核心的,所謂平等和人道的資產階級性質的社會主義。矛盾、沖突決定了這種模式只能是小資產階級書齋里的空想。在資本主義生產中,雇主關心的核心問題是在企業內和整個社會建立一套將個人需要納入剩余價值生產過程的社會關系和組織形式。將科學、技術和文化從人的意識中去掉。剩下的當然只是欲望等生物生命意識。把異化作為一種永恒現象,同時又否定人運用科學、技術與文化的可能,否定人的主體性,從而也就否定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可能性。由此可見,新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是大相徑庭的。不過,新馬克思主義者對資本主義的未來走向普遍持悲觀態度。他們認為,各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其自身也弊端重重。資本主義的本性決定了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爭論越來越多,分歧越來越大,矛盾也越來越尖銳。資本主義無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會嚴重困擾它的發展,資本主義不會永存,就像以往的社會制度不會永存一樣。新馬克思主義者普遍表示反對西方的文化霸權和理性中心價值觀,主張實現對西方資本主義的制度變革,用社會主義制度取代資本主義制度。

以上使我們可以對新馬克思主義的性質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新馬克思主義從他們的異化理論出發,認為異化是工業社會的永恒現象,而不是私有制的產物,從而否定了消滅私有制的必要性。不僅對資本主義制度,而且對社會主義制度也展開了批判。由于以異化理論為核心。新馬克思主義實質上是一種抽象的人道主義思想,它對人的意識的產物——科學、技術和文化的積極作用的否定。是對人的主體性的最大的否定。但是,新馬克思主義主張用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無疑也給我們傳播馬克思主義提供了空間和機會。馬克思主義應當主動地利用這一有利因素。擴大自己的影響和陣地。

因此,雖然民主社會主義和新馬克思主義等政治思潮都在歷史上和馬克思主義有過某些聯系,但絕對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它們只是充當資本主義“病床邊的醫生和護士”,實質上是對資本主義的改良。

綜上所述,可見民主社會主義和新馬克思主義等政治思潮與科學社會主義根本不同,與馬克思主義亦是完全背離。因其都帶著馬克思主義的假面具,它們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關注可能對人們可能產生誤導。因此,馬克思主義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并揭露這些偽馬克思主義的真面目,否則,就可能造成人們思想上的進一步混亂。當然,在撕下它們的假面具的同時。馬克思主義還必須與時俱進,在解決人們實際生活的實踐中發揮作用,以得到人們的擁護、取得人們的信任,不然,就有可能被這兩種偽馬克思主義暗害和掉包,從而失去已有的陣地,墮入歷史的地獄之中。

[責任編輯:舒生]

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范文第2篇

[摘要]思想建黨不僅是建黨治黨在思想認識上的嚴明,更是與馬克思主義傳播和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同構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經歷了社會理想符號化、現實主體符號化、現實行動符號與理論符號統一化、符號價值化的階段,而這種符號變遷歷程給予思想建黨以新的認識和理解。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思想建黨;符號

全面從嚴治黨,已經成為當今中國的廣泛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中央“八項規定”為肇始,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以思想建黨與制度建黨為核心,全面從嚴治黨貫穿于現代化建設與“四個全面”戰略部署的全過程。學界已普遍贊同,全面從嚴治黨是馬克思主義信仰與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認同的形成與塑造。那這樣的信仰與認同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是如何形成的?符號作為不同主體間相互交流的媒介,從傳播學的意義上可被理解為“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質載體,是信息表達和傳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要素”,[1]凝煉著認同的基本價值以及傳播的意義空間。本文旨從馬克思主義傳播的角度,以馬克思主義傳播符號化的形成和變遷過程為著力點,探究思想建黨的歷程,意在指明思想建黨不僅是建黨治黨在思想認識上的嚴明,更是與馬克思主義傳播和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同構的過程。

一、社會理想符號化: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的傳播和認同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雖然嚴峻的社會現實和政治現實充滿著動蕩、暴力、摧毀性,但也可以滋養一種非常旺盛的文化生命力,其中不乏“各種世界觀的繁榮和爭鳴、公開的討論、激烈的辯論”。[2]面對這種豐富的思想碰撞,中國知識分子開始有意識地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以此在理論和邏輯上努力回答著由社會危機、政治危機、民族危機匯集而成的深度危機。顯然,馬克思主義是作為一種先進的思想、科學理論隨同其他社會思潮一起被引入中國的,在已經弱化的文化印跡中與中國傳統文化對話、交往。

(一)現實批判路向:反對社會現實以實現覺悟和認同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一開始就不是作為單純理論接受的,而是與中國的救亡圖存現實緊密聯系,以揭露社會現實和論證馬克思主義科學性為符號表征,激發不同對象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圍繞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論證和傳播的需要,早期共產主義者正是借助報刊、研究會在一次次的論戰中以科學之勢夯實了馬克思主義傳播的主陣地,更在解剖中國問題、社會問題上提供了鮮明的實踐性格。

一方面,傳播者以報紙刊登和出版的方式轉譯、介紹馬克思的基本理論,在馬克思社會理想的前景描述中消除外界對其的誤解。1899年上海廣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首次提及了馬克思及其思想,雖有錯誤之處,卻開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歷程。資產階級革命派、無政府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等紛紛從不同的視角向國人翻譯或是介紹馬克思以及社會主義,雖然目的不同,但極大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

另一方面,傳播者紛紛發表文章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闡釋中國問題,以對社會狀況黑暗之批判、封建傳統思想之批判、其他社會思潮之批判驗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以國人對其的認同和確認自行封閉其他思潮。一是對社會狀況黑暗之批判。當時的社會矛盾凝結為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過程中契合社會之現實,以揭露資本主義黑暗之效應反觀中國社會狀況之黑暗,以資本主義統治之不合理性推及對中國統治之非法性,并以直接的借鑒意義提供給先進分子批判地理論工具,引發中國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同時向中國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現狀發出質疑,以期覺醒其意識。二是對封建傳統思想之批判。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的“大同思想”、“民本思想”、“經世致用”等思想的契合,為人們在抗拒的同時普遍接受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心理機制。然而傳統的封建思想卻在一定程度上束縛著人們思想的變革。新文化運動的興起進一步掃除了封建思想的障礙,五四運動的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以及費小姐(自由),更是將個人意識的覺醒與集體奉獻相聯系,改變了人們思想行為方式上的關涉性。馬克思主義的傳入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作為意識形態的普遍性,在與傳統的批判和決裂中為新的普遍性塑造合法性思想基礎。三是對其他社會思潮之批判。當時的中國除了馬克思主義以外還存在著其他各種社會思潮,如改良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唯意志論、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等。馬克思主義傳播者通過譯著、創辦刊物等形式有力地回答了無政府主義、改良主義等對中國現實的糾結,直面抨擊西方多元理論造成中國知識分子思想的反復性。三次著名的論戰更是有助于知識分子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并將學理研究與時事運動相聯系,用馬克思主義來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真理性和革命性構成了傳播者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的基本認同。

(二)前景描述路向:社會理想的可實現性與中國革命實踐的契合

馬克思主義從社會情境真實的語言行動中抽象出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符號承載,在人們的社會心理和價值取向等方面產生積極地影響,社會理想更是被符號化的建構,成為聯系社會各界人士實現中國救亡圖存的奮斗目標。李大釗深感西方議會的失敗,在蘇聯革命中看到了“沒有大總統,沒有總理,沒有內閣,沒有立法部,沒有統治者,但有勞工聯合的會議”,[3]在“聯治組織”、“橫的組織的運動”進一步的發展下走向馬克思主義之路?!秳趧印吩趯Χ韲鐣锩慕榻B中為國人直接指明馬克思主義塑造的共產主義。知識分子通過授課講壇、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等團體等各種形式在青年中廣泛宣傳,在階級斗爭、無產階級專政和剩余價值說的歷練過程中認同和試煉“人類自由聯合”的社會理想;工人階級以識字班等形式學習馬克思主義,指明工人聯合的力量和每個成員“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進行宣傳工作”[4]的使命,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有力的聯合起來;對農民階級,對地主展開深入斗爭,廣泛提高農民的“公田”熱情,回應馬克思主義社會理想,實現“民眾大聯合”。

二、現實主體符號化:中國共產黨治黨的認同

顯然,當時中國最迫切的問題就是政治問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并不是作為單純的科學理論所接受的,而是在救亡圖存的政治社會訴求中把認知真理和道德真理結合在一起,即將事實和價值緊密聯系用以規制早期共產主義者的信仰,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提供思想文化上的保證。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作為“無產階級階級意識的支柱,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良知”,[5]中國共產黨開始自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來審視中國革命,以軍隊的政治工作和黨內的思想教育推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由社會的批判、理想論證轉向現實主體政黨的符號傳播。

(一)轉譯抽象概念,塑造現實主體的普遍陳述

從早期共產主義小組到各地共產黨組織的成立可以看出,“五四”精英所具有的留學背景、高等學歷等文化資本依舊是政治資本構成的核心。他們不僅因譯著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著作而成為文化革命的先驅,更在理論主張和政治實踐中因新銳性具有了指導革命的話語權。但其關于理論的論述帶有濃郁的學究氣息,滿是新名詞“勢必要無產階級的博士才能看得懂”的文風以及缺乏直接生活經驗的空洞口號式文學都限制了這一路徑傳播的范圍。要謀取“社會革命”的成功,顯然不能僅憑知識分子的激情論辯,而是必須使普通群眾接受共產黨,為黨的革命事業共同奮斗。對此,共產黨一方面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宣傳以及革命精神的功能培育,在凝聚文化統一戰線為中國革命的開展奠立思想保障的同時,著重解決以什么思想領導的問題。因而無論是在國統區還是在戰爭前線,共產黨一直未放松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學習和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水平。另一方面,共產黨對抽象的社會理想和馬克思主義進行了有效地轉譯過程。人們對現實社會找尋出路時選擇馬克思主義而提出“馬克思主義為什么是科學的”,共產黨人進一步將其發展為“為什么只有馬克思主義能夠救中國”。馬克思主義由復雜的定性過程轉譯成了國人能夠有效接受的量化的陳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以救亡圖存確實的訴求保持中國人民的希望與熱情。馬克思主義從一開始就以解放全人類為最終的奮斗目標,明確其無產階級性質和意識形態,而這種形態就是黨。中共一大強調無產階級,確定階級斗爭的主題。而在二大時明確提出黨作為斗爭的旗幟,共產黨人進一步將其轉譯為“共產黨是有階級覺悟的無產階級分子的組合”這種普遍陳述,使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獲得了更為堅強、更為明確的主體符號,單純的宣傳符號轉化為有目的、有組織的政治觀教育。

(二)區別不同黨派形象,明晰現實主體的范圍和治黨原則

作為馬克思主義正統的傳播者,中國共產黨在成立初期積極塑造蘇聯的榜樣作用,宣揚共產主義精神,在蘇聯的形象中深化馬克思主義以及共產黨的形象。大革命時期,共產黨在工人運動和農民起義中接受教育和鍛煉,提高馬克思主義政治覺悟,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中國共產黨更是以堅定的立場、嚴明的作風以區別在民初所形成的“炸彈、暗殺、起義等軍事行動代名詞”的基本形象,組織各種工人罷工運動、學生運動,讓廣大居民和學生深刻了解中國共產黨和馬克思主義。主體符號的塑造細化為共產黨的救國綱領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工作。從黨的一大到五大,緊密圍繞著黨的這一方針路線,明確黨的教育和宣傳工作的理論基礎,開展群眾革命斗爭,在經濟斗爭轉向政治斗爭的闡釋中爭取最廣泛力量。而在治黨方面,也充分吸收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寧的思想。恩格斯在總結黨的建設經驗時深刻地指出共產黨很大的優點就是有一個新的科學的世界觀。列寧發展了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理論,指明沒有革命理論,就不會有堅強的社會主義政黨。

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共產黨積極創建人民軍隊,開辟革命根據地。主體符號細化為軍事武裝斗爭和革命軍性質闡釋,并通過政治工作明辨革命軍與以前的起義軍和舊軍隊的區別,指明軍隊開槍的意義和對象。古田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的基本原則。瓦窯堡會議則將思想建黨的原則和方法正式寫入黨中央決議,提出應使黨變為一個共產主義的熔爐,把新黨員鍛煉成為有最高階級覺悟的布爾什維克的戰士。

抗日戰爭爆發后,共產黨以“打倒日本鬼子”為通俗的口號,深入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樹立全面抗戰以及持久抗戰思想,并運用各種思想政治教育調動百姓包括國民黨人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抗日救國中明晰中國共產黨主體的范圍。主體符號擴展為抵抗侵略以及統一戰線黨的領導權宣傳教育,戰爭中八路軍、新四軍的不怕犧牲、軍民魚水情等形象更是進一步深化了共產黨的形象,使人民深信共產黨是人民所特有的,為全國人民的利益而奮斗?;谥袊伯a黨實質性執政黨“合法”地位的確認,毛澤東開展延安整風運動,建立起完整的黨建學說。重要的是,延安整風運動制定、規定了當下以及未來建黨治黨“規則”,“建立一個什么樣的黨,黨的指導思想是什么,黨的作風是什么”思想至今仍是建黨治黨的主要資源之一。

解放戰爭時期,主體符號轉變為和平建國反對內戰以及自衛戰爭奪取全國勝利的宣傳教育。共產黨在黨內積極開展馬列主義整風運動,以“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堅定和平民主必須拿起武器的信心,更以“蔣必敗,我必勝”的口號團結廣大官兵。在軍內以立功記功勞簿等形式進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開展“訴苦”、“三查”的新式整軍教育,并將這種形式推及國民黨軍隊,使其厭戰、怠戰、起義。土地改革運動使百姓有其田、有其權,在對敵斗爭的積極性中認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領導。

(三)鍛造共產黨人精神,鞏固現實主體的作用

共產黨人在艱苦的斗爭過程當中,不斷鍛造形成了共產黨人實踐性的精神、品質,而這種擬人化的方向性指導精神更是以現實的確證性得到了百姓對中國共產黨以及馬克思主義的情感認同,鞏固了主體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其一,共有精神。馬克思主義強調每一個人自由全面的發展,從而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之共有。中國共產黨在現實指向中進行共有社會理想的建構。一方面體現在人民共有。嚴明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將人民共有的觀念深入理解,反駁國民黨之“共產共妻”荒謬宣傳。另一方面還體現在與百姓共治。土地屬于所有百姓,故而應由百姓共同參與,不論出身、貧賤、文化、性別,實現軍民、男女、官兵之平等。無論戰爭局勢如何,都要幫助農民解決土地問題,進行生產。在延安更形成了革命的理想主義和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以官兵清廉、百姓安居等外顯狀態塑造人們對延安的向往,給人們以現實地理想模型,延安成為馬克思主義理想社會的代名詞,使抽象的共有借助這些外顯的實體而具有更加廣泛的意義。

其二,共產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是經受戰爭洗禮的無產階級政治覺悟,是以人民利益為首要條件的艱苦奮斗精神、不怕犧牲誓死完成組織任務的民族奉獻精神,是革命的群眾的英雄主義。

其三,多形式話語權的爭奪,實現馬克思主義宣傳的實踐性階級教育轉換,并始終要求全黨人員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以崇高的思想品德鞭策和要求,加強理論知識的掌握,在實踐中彰顯共產黨人強大的人格魅力。并要堅持作風的嚴謹性,以共產黨的整體素質、政治傾向和紀律規范嚴明思想作風、工作作風以及生活作風,使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導向、思想闡釋作用更為清晰鞏固。1947年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提出了“兩個務必”的重要論斷,告誡全黨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三、現實行動符號與理論符號的融合:思想建黨的傳承與豐富

(一)革命批判符號向社會主義建設的現實行動符號逐漸轉變

新中國成立以后,百廢待興。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大地上被普遍的接受,成為與廣大人民存在、發展和解放息息相關的根本價值,在政治上上升為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思想,以內在的科學性和辯證性培育人們“產生和堅持現存政治制度是社會的最適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6]毛澤東適時指出軍隊轉為工作隊已向全軍提出了要求和任務。在向社會主義轉變時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符號依舊為革命階級斗爭。這是由于建國初期,共產黨面臨著嚴峻的國際和國內政治形勢。1950年,整風整黨運動開展,思想建黨始終貫穿其間。在廣大農村開展土地革命,通過“吐窮水、挖窮根”“算剝削賬”的形式,開展“誰養活誰”的教育,以轟轟烈烈的自上而下運動激發百姓對新中國建設的熱情。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鎮壓反革命,深入基層廣泛動員群眾,做到“家喻戶曉,人人明白”。維護新中國的統一、捍衛人民權利成為基本宣傳符號,以群眾參與的政治熱情和愛國教育為根本訴求。在黨內也以階級斗爭的形式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擴展共產黨員精神,進一步得到廣大百姓的認同。中共八大的召開,明確提出要用“社會主義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去武裝知識分子和人民群眾?!盵7]1957年毛澤東依據中國的現實狀況,提出了“調整人民內部矛盾關系的極為重要的方針,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在中國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重大發展”。并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來正確對待人民內部矛盾,社會主義建設全面開展。馬克思主義傳播的符號呈現革命批判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熱情相糾結的情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開始了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轉變馬克思主義傳播當中構筑的社會理想之批判性,而是以改革開放的建設性現實行動來替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傳播。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符號不斷地繼承與發展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不僅僅是現實性的行動符號化,更是馬克思普遍真理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理論符號化。在某種意義上而言,正是這種理論符號的繼承與發展,思想建黨的原則、傳統和經驗得以傳承與豐富,而這亦是思想建黨本身理論與實踐的偉大成果。1945年中共七大召開,正式確定毛澤東思想并將其寫入黨章,黨內的馬列主義教育運動的核心轉為學習毛澤東思想,思想建黨也實際明確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應遵循的建黨原則。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鄧小平完整準確地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毛澤東思想建黨的原則和方法,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科學地回答和解決了執政和改革開放條件下思想上建黨問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以及市場經濟給民眾帶來的生活改變使人們不斷認同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傳播的理論符號轉換為適用性強的鄧小平理論,具體化為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江澤民從理論與實踐上回答和解決了新歷史條件下思想建黨的時代課題,指出應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武裝全體黨員,不僅要求黨員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求黨員首先在思想上入黨。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基本問題,著重強調以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以及人民小康生活的美好愿景來加強對共產黨以及馬克思主義的認同。胡錦濤提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科學發展觀等思想,明確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對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適應了社會的需求和民眾認同的標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做出“四個全面”重要戰略部署,以黨的自身建設和執政能力現代化的提高重塑當代馬克思主義信仰,思想建黨與制度建黨緊密結合。

四、符號價值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聚與思想建黨的當代選擇

符號傳播和選擇的多樣性改變了馬克思主義符號化的傳統政治路徑,馬克思主義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使其逐漸淡出民眾的輿論議題,尤其是當代社會凝煉的信仰認同價值以及社會結構意識嚴重“失位”,馬克思主義也在自身的理論與現實行動符號的分離中被邊緣化,單純的符號意義更為凸顯。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符號化不僅使馬克思主義信仰喪失了時代的內涵和活力,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的效力也逐漸降低,思想建黨的原則和歷史經驗面臨著實效性的考驗。這方面問題突出表現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組織觀念弱化、理論能力不足、“四風”問題突出、腐敗現象嚴重等等。如何在新的歷史斗爭特點下保持思想建黨的優良傳統實現全面從嚴治黨、激發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活力、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思想建黨需要再出發。

(一)問題域凸顯,馬克思主義本身的符號化

其一,經濟發展帶來的差異以人們思想的差異性造成了馬克思主義理解的低俗化,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無法用同一劃歸的符號協調各界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對經濟任務原先的功能式微。領導人的更替成為理論符號轉換的重要來源,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性在認知意義上停留在了理論符號當中,現實行動符號依舊圍繞著經濟的建設性展開。理論符號與現實符號分離。其二,政治圖景的瓦解致使原先的社會理想和社會建設的共同體符號信碼被轉移,人們關注的重點由集體轉移到個體或是主體。而現代性下的主體在解構與建構過程中遭遇困境,個體的主體官能被多元化、無限化的放大,接收者在對傳播者發出的信息不斷地解碼編碼過程中出現混亂。其三,馬克思主義認同的“元理論”之一——傳統正逐漸失去與現代性之間的張力平衡。影視作品的“懷舊熱”以普遍歷史記憶的物質性重構傳統內在的價值標準,從而成為一個時代的消費符號。延安精神、艱苦樸素精神、雷鋒精神等原先的馬克思主義傳播符號的外顯狀態,也僅僅成為了影視認同,在現實生活中瓦解。其四,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方面和文化方面的功能和價值的混淆,致使馬克思主義原有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承擔的社會文化功能沒有得到明晰的揭示和展開。接受和認同定位在于經濟功能的高低,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承載被理解為空洞的政治認同,馬克思主義自身被符號化。其五,精英意識形態化的權威容易促使人們在內在批判能力缺失的情況下形成文化反抗心理,并進而采取相應的防衛性策略。廣大青少年反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則是反權威的另一種道德心理優勢。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建黨的當代邏輯與選擇

正如于丹所言,中國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很多問題都與相對陳舊的思維方式有關。面對馬克思主義自身符號化的尷尬,思想建黨不僅需要定位馬克思主義信仰、傳播的自身問題,以時代內涵激發馬克思主義信仰活力,更應轉譯直接的意識形態表述,注重符號價值化的表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融入發揮引導、凝聚作用,實現理想信念“自然”的結論。

價值觀,作為文化的核心或是最深層次的部分,是人們關于某種事物對人的作用、意義、價值的觀點和態度。它滲透于人們的活動和成果之中,內在地影響和制約著人們“做什么”以及“怎樣做”的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不僅是對社會既有價值的歸類與超越,而且是以文化和學術的形態科學指導著人們日常生活方式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傳統樣態,注重的是社會共識下的認同和引導。重要的是,它以高度精煉的方式實現了理論性和通俗性的結合,提高了自身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如何體現馬克思主義信仰這一抽象問題提供了現實標準和實施路徑。

注重文化產業載體的影響,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文化產品當中符號價值化的塑造和認同。首先,文化產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現方式,亦是意識形態生產、管理的重要內容和載體。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亟需消費者“平民趣味”的認同,一是應在市場原則與意識形態原則當中及時加快主流意識形態形象的自我更新,轉換宣傳的話語體系;二是正確處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與融入文化產品的關系。文化產業中的意識形態發展面臨三大矛盾需求:提升意識形態生活化和文化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需求提升;公民參與與文化消費增長的外在需求提升;意識形態安全和國際爭鳴力的潛在需求提升。如何把握好融入的“生動性”與引導的“嚴肅性”尺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既不遭受向經濟效益妥協的指責,又能充分發揮應有的價值導向作用,這是當下需要努力和探究的命題。三是在文化產品生產、傳播、管理環節實現黨的文化領導權建設,實現理想信念“自然”的結論。其次,思想建黨需要馬克思主義符號價值化的轉譯,以期更好地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理想信念方面的引領、凝聚,塑造思想建黨、從嚴治黨認同的文化氛圍。

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思想建黨方面的作用,應以思想政治工作為主渠道。2015年習近平在第十二次深改會議上強調“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高度重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進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進到哪一步,有的放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大家爭當改革促進派?!盵8]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的定位不僅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國家認同地位,更說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建黨實踐應用的實效。思想政治工作在階級性上表現為維護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意識形態,為政黨領導權和話語權提供合法性,在功能上彰顯其作為社會實踐性活動的育人功效和整合力量。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優勢在于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顯性、隱性方式,賦予馬克思主義以實踐的、民族的、時代的特色,使馬克思主義逐步從黨內普及走向大眾普及,從思維習慣走向語言轉換,從博大精深走向通俗易懂,從制度維系走向群眾自覺;在于將思想政治工作所倡導的理論原則融于科學有效的全面從嚴治黨的社會日常管理之中,積極起到統一認識與人心凝聚作用、警示約束與教化育人作用、政治引導與思想保證作用。

參考文獻:

[1]郭光慶.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43.

[2][法]埃德加·莫蘭,秦海鷹譯.方法:思想觀念——生境、生命、習性與組織[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40-41.

[3]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7.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572.

[5]盧卡奇著,杜章智、任立、燕宏遠譯.歷史與階級意識[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95.

[6]利普賽特.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7]劉少奇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40.

[8]習近平: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做好[EB/OL].新華網,[2015-5-5],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5/05/c_1115187421.htm.

(責任編輯:小 冰)

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范文第3篇

毛澤東說,“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痹趯O中山的精神遺產中最突出的就是三民主義。長期以來理論界對三民主義的認識和評價一直存有偏頗,認定它早已過時,被歷史遠遠拋到了后面。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條件下,面對現實,人們對此不能不予以重新思考:既然當今仍然強調要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以實現祖國統一;既然提出要加強民主政治建設,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既然還高調宣示關注民生,并將其作為一個永恒的課題,那三民主義的歷史使命豈不就仍未完結?由此我認為,重新評估三民主義價值的問題,應被提上日程。

需要說明一點:我們這里的評述是以較為成熟的三民主義為限的。三民主義經過了一個由籠統的三民主義,到具體的一民主義、二民主義,再到具有豐富而深刻內容的三民主義的過程。一、理念:激進主義還是溫和主義?

在中國近代史上,作為革命家的孫中山在與立憲派的對立中,一直被視為激進主義者。1923年他在一次演講中,針對社會上的“疑義”與“誤會”指出,“其實中國式之革命家究不過抱溫和主義,其所主張者非極端主義”。他一再表示自己與“激進主義”無關,“中國人從不為極端舉動”。而在革命隊伍中存在著的則是另一種誤解,認為在三民主義中間保留了不少“東方文化、階級妥協的舊思想?!痹谖覀儗W術界,流行的也是對其溫和主義的批評。

我以為,首先是不要忘記,作為一個革命家,孫中山自始就有其激進的方面。他早年立志革命,反對?;?,就認為二者之間“理不相容,勢不兩立”。他表示,贊成共和政體,“贊成在這個偉大的國家的發展中進行根本變革?!睘榇?,他高舉武裝斗爭旗幟,直接、間接領導了多次反清起義和討袁斗爭。他宣布,“不能容忍別人瓜分自己的國家”。對于掠奪我土地、奴役我人民的帝國主義強盜,他主張“奉行強硬政策”。為了廢除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款,他甚至準備“同日本作戰”;并表示,一旦到了那種時候,“我們革命黨一定打到一個人不剩,或者二十一條款廢除了才歇手?!倍窢幍膶嵺`使他認識到,“蓋當革命時,非采激烈手段一定不能成功”。在實行“聯俄”、“容共”政策后,他甚至一度接受了共產黨人的某些口號,如提出“對資本家宣戰”,說“現在中外的工人都是一樣的作戰,所向的目標都是一樣的敵人”。不過,這只表現在個別言辭上,其基本態度仍不失溫和,即努力“調和他,使不各趨極端”。

應該看到,孫中山是在革命的前提下講溫和的,并非奉行無條件的溫和主義。在革命斗爭中,他一直堅持講策略,不蠻干。如對于帝國主義列強的為非作惡,除了作必要的回擊外,他力主交涉,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免除帝國主義之侵略”。他視此為“健全之反帝國主義?!彼幕菊J識是:“排外與畏懼,兩端皆非”。對于國內的反動勢力,他主張“把那些腐敗官僚、跋扈武人、作惡政府(客),完完全全掃干凈”。同時,又盡可能利用軍閥間的矛盾,予以制約。對于清皇室,他同意給以優待,除發給年金,還保其財產。對于國內黨爭,他也主張講規則,“為文明之爭”。這就是既講斗爭性又講靈活性,不是處處講你死我活,并在斗爭中留有余地。

在社會變革問題上,孫中山則明確反對激進主義,堅持和平與改良。他說,“對于資本制度只可以逐漸改良,不能夠馬上推翻?!彼磳E用暴力,稱劫富濟貧為“荒謬絕倫”。他始終反對“奪富人之田為己有”。在提出“耕者有其田”口號后,他強調并非“馬上就要”,不能“仿效俄國的急進辦法”。他的原則是:兼顧業佃,“讓農民可以得利益,地主不受損失,這種方法可以說是和平解決?!睂τ谝磺猩鐣栴}的解決,他都主張互利雙贏。他說,“我們所主張的共產……是很公道的辦法,以前有了產業的人決不至吃虧?!彼С止と宿r民組織起來,爭取自身權益,只是認為對其正當要求的滿足,要以客觀條件的許可為限,不能一步到位。他主張“制定工人保護法,以改良勞動者之生活狀況,徐謀勞資間地位之平等?!薄案牧嫁r村組織,增進農人生活,徐謀地主、佃農間地位之平等?!笨傊?,三民主義既含有激進的一面,卻不是激進主義;其基本面是溫和的,但又不是絕對的溫和主義。這就是,在革命之后講改良,除弊之后講興利,大惡除去之后再除小惡時講溫和。

二、目標:有沒有最高綱領?

有種長期居主流地位的看法,說在三民主義中“只有最低綱領,沒有最高綱領”。這不是事實。

孫中山一貫主張革命黨既要有“適應目前時局之需要”的“最小綱領”,也要有“最大綱領”。如果把最高綱領看做是實現社會主義的話,那就應該承認孫中山確有這種綱領,因為他是位真誠的社會主義者。他說過,“鄙人對于社會主義,實歡迎其為利國福民之神圣?!彼趶蜕鐣h國際局的信中說,“我辭職讓位給袁世凱后即……專心致力于探尋逐步以社會主義思想來締造政府的最佳途徑,以實現我這一生唯一的目標和抱負?!彼嘈?,“中國是一個可以實行社會主義的國家,她的政府應該成為社會主義政府的典范?!彼圆捎谩懊裆髁x”一語,就是為了“較為允當”的表達社會主義的內涵。他再三表示,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或包含社會主義。他對社會主義的前景充滿了期待。

孫中山還承認“共產主義就是最高的理想”,人與人爭的結果“必要再回復到一種新共產時代”。他用傳統語言描述過“大同世界”。這就是:“幼者有所教,壯者有所用,老者有所養”。他相信“孔子之理想的大同世界真能實現”。針對某些對“共產”的簡單化理解,他還強調,“不只是共產,一切事權都是要共的?!蓖瑫r,他還曾用馬克思的一些語言來描述共產主義社會,說“共產云者,即人在社會之中,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如父子昆弟同處一家,各盡其生利之能,各取其衣食所需,不相妨害,不相競爭,郅治之極,政府遂處于無為之地位而歸于消滅之一途?!辈贿^他明白,這是長期的奮斗目標,眼前還談不上。他指出,“今日一般國民道德之程度未能達于極端,盡其所能以求所需者尚居少數,任取所需而未嘗稍盡所能者隨在皆是,于是盡所能者,其所盡未必充分之能;而取所需者,其所取恐又為過時之需矣。狡猾、誠實之不同,其勤l隋、苦樂亦因之而不同,其與真正之社會主義反相抵觸?!睋?,他認為共產社會的真正實現當在“數千年之后”,我人不必“窮思竭慮,籌畫于數千年之前”;而當前的目標是實行社會主義。他寫道,“集產社會主義,實為今日唯一之要圖”。

正是從這種認識出發,三民主義政綱所定的各方面的目標,都是既具體實際,又遠大宏偉。在民族主義方面,內要“除去民族間之不平等”,使“五大民族相愛相親,如兄如弟”。直至“團結國內各民族完成一大中華民族?!蓖庖取鞍盐覀兠褡遄杂善降鹊牡匚换謴推饋怼?,在“恢復我一切國粹”后,又“學歐美之所長”,以達至“和歐美并駕

齊驅”。在民權主義方面,在以共和制取代替君主制后,還要以“民治”代替“官治”,超越西方的代議制民主,實現“直接民主”?!罢嬲匀嗣駷橹?,造成一個駕乎萬國之上的國家”,“一頭等民主大共和國”。在民生主義方面,通過經濟變革和發達實業,實行“《革命方略》所規定之種種建設宏?!藭r一躍而登中國于富強之域”,直至“消滅貧富階級于無形”,“使中國為世界最強之國、最富之國,又政治最良之國?!痹谶@幾方面,都無一不既包括有最低綱領,又包括有最高綱領。至于這種綱領是否只不過是一種不切實際的主觀愿望,有沒有實現的可能,那就是需要進一步回答的另一個問題。

三、路徑:兩階段革命能“畢其功千一役”嗎?

列寧創立的“兩階段革命論”認為,一、在落后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任何跳出它的企圖都只能是反動的空想。二、為其發展開辟道路的民主革命,是歷史進步的必由之路。三、只有經過資本主義階段階級斗爭的發展,社會主義革命才會到來。列寧據此批評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為“民粹主義”與“主觀社會主義”,說他的思想“是同社會主義空想、同使中國避免走資本主義道路即防止資本主義的愿望結合在一起的”。毛澤東也據此說孫中山“迷惑于所謂‘舉政治革命與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的純主觀的想頭;而不知革命有階段之分?!闭f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是兩個不同的革命過程”。應該說,對孫中山的這種批評是不準確的。

首先,孫中山的愿望并非是要防止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他深知,政治革命之后,資本主義將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來,“近世進步資本主義之天然推演,”“非人力所能阻遏”。他主張對私人企業“由國家獎勵而以法律保護之”,就是支持、而不是阻止這種發展。其次,他并不認為既然這種發展是不可阻遏的,就應對其發展取自由放任態度;而是恰恰相反,主張積極地進行干預,以“預防大資本家之發生,”“防資本家壟斷之流弊”,進而預防不可避免的“較政府專制為尤烈”的“資本專制”。第三,其更為深遠的著眼點則是要防止爆發再一次的社會革命。他認為“若不思患預防……那時再殺人流血去爭”的局面就必然到來。他并不把社會革命視為盛大節日,因而大聲疾呼,“須知社會革命的慘痛,比政治革命流血更多?!痹谒磥?,西方的這種教訓歷歷在目,“歐美各項國……現在還是在劇烈戰爭之中”。他強調,若不予以借鑒,在中國則“三十年后又將釀成歐洲革命流血之慘劇?!?/p>

孫中山提出的預防資本走向壟斷與專制的辦法,總的可稱之為“節制資本”。具體說來就是:推行實業計劃,一方面發達國家資本,“行資產國有制”;另一方面在扶植微弱的私人資本的同時,將其發展限制在“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的范圍之內。至于外國資本,則在“直接有利于民,間接有利于國”的條件下,大膽吸收,“使外國之資本主義以造成中國之社會主義”。由此可見,這里對私人資本的基本態度,是扶植而不是消滅;同時予以節制和引導,而不是放任。換句話說,即不是撇開,而是利用。其目的就是要既減輕資本主義大發展過程中的痛苦,又避免再次革命的災難,以更為順暢地走向他所期待的社會主義。

有人說,在東方國家革命問題上所搞的“‘兩階段論’……骨子里還是資本主義階段的不或逾越論”。我以為這是不錯的;只是不夠,還應加上“資本主義的不可節制論”。當然,在孫中山那里,資本主義的“可節制”是有條件的。他相信,中國的資本主義不發達,“沒有大富的特殊階級”,“尚未流入階級戰爭之中?!本褪钦f“障礙物未生,因而行之故易”。如果資本主義發達了,像西方那樣,要節制就難了。

孫中山在近代中國的條件下,力圖通過“節制資本”,將西方分為兩次的革命貫通起來,這就是“以歐美為鑒,力謀社會經濟之均等發展,及關于社會經濟一切問題同時圖適當之解決,”“為一勞永逸之舉”,這就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比勖裰鞲锩c社會主義革命于一爐。其發展前景便是“使革命頻仍之痛苦消滅于無形?!边@可以說是,走一條不消滅私人資本的非資本主義道路。如果完全否定這條道路的實際意義,那豈不就是要把先通過革命,掃清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然而放任其發展,引發消滅資本主義的再次革命的西方道路,作為世界革命的通則,要求東方落后國家緊隨其后,亦步亦趨。在孫中山看來,這不僅是條彎路,而且是條痛苦的路,實在不可取。

值得注意的是,孫中山所作的這種獨立探索,與馬克思主義者從東方國家實際出發所作的探索,可謂不謀而合。馬克思、恩格斯晚年探討過東方國家發展的特殊道路問題。馬克思說過,俄國農村公社未來的發展,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倍鞲袼挂舱J為,處在資本主義以前發展階段的國家,在一定條件下有可能“大大縮短自己向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過程,并可以避免我們在西歐開辟道路時所不得不經歷的大部分苦難和斗爭”。搞社會主義就必須消滅資本主義,這曾經是馬克思主義者的一個共同信條。后來的歷史說明了什么?恩格斯在垂暮之年反思道,“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的程度”。既然資本主義還不可能“鏟除”,哪如何搞社會主義的問題不就得重新考慮?這段話表明,恩格斯已開始自覺面對這一問題。列寧晚年則已用轉向新經濟政策的實踐,對這一問題做了回答。1921年11月在同蒙古代表團談話時,他還明確地闡述了“向非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過渡”的各種問題。在中國,毛澤東所創立的新民主主義理論,其實際意義也正在于此,即跨越資本主義的獨立發展階段?!靶旅裰髦髁x的三民主義”提法說明,他承認在這一點上二者是一致的。新民主主義理論強調了民主革命階段的長期性以及在革命轉變過程中共產黨領導的必然性??墒?,新的經驗表明,以“消滅私有制”為目標的再次革命,是否就一定不可避免,仍是一個需要繼續探討的問題。馬克思主義者關于東方國家革命學說的這種發展歷史表明,孫中山的上述設想有其合理性。

四、屬性:是不是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理論?

學術界有一種相當固定的看法,將三民主義視為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稱孫中山為革命的民主派,即資產階級革命家。

我以為,說三民主義是民主主義理論,稱孫中山為民主主義革命家,是正確的。列寧曾贊揚三民主義為“偉大的中國民主派的綱領”,說其“綱領的字里行間都充滿了戰斗的、真誠的民主主義”。中國共產黨在建黨之初也曾認定,“中國現存的各政黨,只有國民黨比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較是真的民主派。他的黨綱雖不完全,而表示于公眾的三民主義和發展實業計劃,都是民主主義的色彩?!睂Υ?,孫中山是認同的。在他的言論中,常用的提法雖是“民權主義”而不是“民主主義”,但二者是相通的??墒?,將三民主義定性為資產階級的理論,稱孫中山為資產階級革命

家,則不恰當。

首先,視民主主義為社會主義的對立面的觀念,來自一種傳統理論:社會主義是消滅資本主義的產物;不反對私有制、不觸動資本主義基礎,即不超出“資本主義的社會經濟制度范圍”的革命,就只能是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因為在這種條件下,資本主義終將發展進來,再一次的社會革命不可避免。但是,如上所述,這時通過“節制資本”是有可能走向社會主義的。在這里,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是相通的,二者之間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分界線。這種貫通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經濟綱領,顯然已超出了資產階級所能允許的范圍。手定這種綱領的革命家,怎能說成是資產階級的革命家?

其次,不能僅僅依據所有制關系變化的狀況,來判定革命的性質。應該看到,所有制問題不是孤立的,更不是唯一的;不是所有制一變就一了百了。在社會經濟問題中,民生問題既實際,又廣泛,且急切。撇開這些,孤立地抓住所有制,倉促進行變革,只能造成混亂,不僅無益,反更有害。因此,要準確判定革命的性質,就不能將眼界局限于所有制,不能局限于經濟綱領,而必須從整個社會關系人手,以更廣闊的視野來考察其全部綱領。在這里,具有代表性的是孫中山所草擬的《國民政府建國大綱》。這一《大綱》指出,“建設之首要在民生”。這里的“民生”指的非某一階級,而是“全國人民之衣食住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孫中山在這里既承認土地、資本所有者的權益,又強調自然資源增加之利當歸“人民所共享”,“原主不得而私之”。還規定“政府當與人民協力”,經營各種事業,以應“種種公共之需”?!捌浯螢槊駲唷?。這里的“民”包括有富人與貧民。當經軍政、訓政至憲政告成,人民得以行使選舉、罷官、創制、復決諸權之后,由人民授權組成政府。這時富人專權就不再可能了?!捌淙秊槊褡濉?,扶植“國內之弱小民族”,“抵御國外之侵略”,“恢復我國際平等、國家獨立”。這自然也是全國人民、而非某一階級的要求。這種政綱及其手定者,能看成是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的代表嗎?

第三,孫中山除反復表達自己的社會主義信仰外,對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也有清醒的認識。他承認資本家“在經濟上已經成功”,可是他們“自私自利,不顧群眾生活”,使“很多人沒有飯吃,甚至餓死,所受的痛苦不是一言可盡”。他譴責道,“資本家者,無良心者也?!庇纱怂姓J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戰爭的合理性,說“在不均的社會,當然可用馬克思的辦法,提倡階級戰爭去打平他?!彼€明確指出過三民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區別,說“民生主義和資本主義根本上不同的地方,就是資本主義是以賺錢為目的,民生主義是以養民為目的?!庇终f“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眾生謀幸?!辉干贁蹈蝗藢@?。孫中山是坦誠的。他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他的這些言論和政綱的吻合性也是一目了然的。這種理論和政綱的突出特點就是:兼顧社會各階級——包括對立階級的利益和要求,使他們能各得其所,均有所獲而不受損。所有這些都說明,孫中山確是一個為全民、而不單是為某一階級謀福祉的國民革命家。

五、風格:其論說是空泛還是實在——只是欠精深?

孫中山有理想、有抱負。他目光遠大,告誡國人“當看到數十年、數百年以后,及于全世界各國”。他胸懷開闊,主張“博愛”“普及于人人”,“地盡五洲,時歷萬世”。他意志堅強,百折不撓,任何時候都信心滿懷??墒?,他高瞻遠矚的言論卻常常被人誤解為大話、空話,甚至被譏稱為“孫大炮”。三民主義也常常被誤解為無實際意義的政治口號。一些西方學者還認為,三民主義只是些像競選演說一樣的空洞無物的“現成的套話”。

孫中山是革命家、實踐家,不是理論家。他從事理論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提供學理,而是為了指導斗爭。這就使他的理論顯得非常地務實和樸素。例如,在對社會問題的把握上,他不多作抽象的理論論證,而是把問題直接落到實處,突出民生,關注民眾的生存狀態。對于土地問題,他重視城市地價的上漲以及如何實現漲價歸公的問題。這點看來似乎有些超前,常被人視為不切實際;但在經濟發展后_,這其實也是一個必然會出現的大問題。他重視在黨內外、在群眾和軍隊中作理論宣傳。從實際需要出發,在宣講中,他對三民主義一項項講得很細,有計劃、有步驟,甚至有程序、有規則;但所作的論證,則是粗疏的、樸素的??烧且驗檫@樣,使他顯得更親近民眾。而務實、樸素、親民,這恰是一個革命家所倡導的理論的優點和優勢之所在。

全面地看,作為一種自成體系的理論,三民主義也有其不足;尤其是跟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比,更顯出其欠缺理論的高度與深度。例如,對于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孫中山的闡釋常停留在古老傳說的層次上,并無規律性的把握。他并不認識歷史上自由價值的可貴,對于馬克思所謂的貫穿于社會形態發展過程中的“人的自由、自主發展”線索并不了解,因而只從革命斗爭需要組織紀律出發,就對自由與自由主義取全盤否定態度。對于作為最高理想的“大同世界”,他一般是用《禮記·禮運篇》的言論來說明,缺少現代經濟眼光。人們不禁要問,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出現的這種小國寡民、自給自足的天下,難道真值得向往嗎?他還說,“到了共產時代,大家都有面包和飯吃,便不至于爭”。并認為“太平天國此等制度,便和俄國所行的共產制度一樣?!边@里所反映的實際就仍是一種小農的“共產”觀念。他在運用馬克思的理論來解說共產主義社會時,其理解也停留在較淺的制度層面上。從他對“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自由人聯合體”未置一詞,對馬克思的“勞動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以及“人的胃和肉體的需要”是有限的,人的“正常需要”是“某種‘僵硬’的東西”的觀點也不清楚,因而對有可能達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境界深感困惑。還有,雖然他對那個時代的工業革命與資本制度是了解的;但由于不明白社會形態的演進最終“歸結于生產力的水平”、“歸結于物質的社會關系”的原理;因而只能把社會進化的動因歸之于“求生存”的“內在欲望”,說“歷史的重心是民生,而不是物質”。如此等等。

三民主義理論之所以有以上不足并不奇怪。往深處看,這里既有孫中山個人方面的原因,即他保有中國和東方思維的特點,重于實證考察,疏于理論抽象;但更多、更主要的原因卻在客觀方面。三民主義定出來之后,他除在戰斗的間隙從事過幾年著述外,畢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軍事斗爭和政治斗爭上。他沒有條件、也沒有實際的需要去從事更高深的理論研究,并對之做出更為充分的理論論證。

孫中山對于自己的欠缺是清楚的,也是承認的。他欽佩馬克思“苦心孤詣研究資本問題垂三十年之久……發闡真理不遺余力”。贊揚“他的研究透徹,理由充足”,終于“集幾千年來人類思想的大成”。他稱馬克思學說的信仰者為“社會主義里頭的……科學派?!庇捎谏钪约簺]有達到馬克思那樣的理論高度,因而他一再表示要“師馬

克思之意”,并尊稱馬克思為“圣人”。

比較而言,作為一種理論形態,共產主義與三民主義是各有特點。一個體系完備,論證充分;一個立足經驗,論證樸素。一個注重科學抽象,把握歷史規律;一個貼近社會現實,只作一般的歸納和推理。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都是革命的理論,二者在根本問題上、在大目標上是一致的,至少是大同小異;分歧主要在具體道路和方法問題上,——但即使在這里,也不是沒有共同點。三民主義講寬容,馬克思主義講多樣性的統一,不同而和,二者完全可以并行而不悖。

六、意義:突顯于現實中

蘇俄政府代表、被孫中山聘為國民黨組織教練員(后聘為政治顧問)的鮑羅廷有個說法:“中國國民黨宗旨最適用。中國尚可應用一百年?!睉摮姓J,這位共產主義革命家對孫中山和三民主義是了解的。在普遍認為共產主義目標的實現并不遙遠的背景下,他這種“一百年”的說法好像有點夸張;但它實際反映了一位共產黨人對三民主義的高度認可,承認在中國它將管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

孫中山是志向高遠的革命家,他相信自己手創的三民主義是種既立足現實,又著眼未來的革命理論,短期內不會過時。他強調,“如果有了不均,三十年之后不革命,五十年、一百年之后一定是要革命的”。因而三民主義依然會適用。

當代改革開放的實踐表明,三民主義在現實生活中仍有意義。從在實踐中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從中國這種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的新結論中,我們看到了不少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主張相類似之處,甚至可說其間顯現了濃濃的三民主義色彩。

(一)在社會變革問題上,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政策,對于非公有制經濟是保護與發展,而不是排斥、打擊、摧毀,直至其絕種。這走的就是一條“節制資本”,而不是“消滅資本”的道路。至于在保存私有經濟的條件下,如何面對貧富差距擴大、導致社會分裂的問題,現在也已逐漸呈現出來。這和孫中山預防資本主義畸形發展的構想,所提出的就系同一類問題。

(二)在社會建設的道路上,放棄“以階級斗爭為綱”,倡導和諧社會建設,強調“統籌兼顧”,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使全體社會成員互相幫助,融洽相處,使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康樂。這不就是力主溫和與寬容嗎?在戰略思想上的這一重大轉變,與三民主義的基本理念就有一致之處。

(三)在建設與發展的目標上,與三民主義宗旨相一致之處就更多:1.主張在國內鞏固和發展不同民族間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在國外,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互利合作關系,堅持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統一。這與孫中山的民族主義不是相容的嗎?2.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保證人民當家做主,以人民為主人、官員為公仆,建設服務型政府,保障人民依法行使選舉、決策、管理、監督等權利;還有擴大基層民主,完善群眾性自治等。這不就是民權主義精神的發揚嗎?3.強調始終關注民生,以改善民生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做到“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2008年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進一步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搞革命、搞建設、搞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堅持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根本要求?!痹?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更是著力于說明,“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全體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边@實際上不就是高舉民生主義的旗幟嗎?可以說,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已經突顯了三民主義的重要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在臺灣執政的國民黨仍然堅持講三民主義。2009年7月12日,馬英九在競選黨主席時發表“七大政見”,強調“以三民主義為核心價值”。他的倫敦經濟學院演講,在追述孫中山三民主義形成過程后指出:“由民族獨立、政治民主與社會福祉三個理想所構成的三民主義,正是國民黨賴以成立的理論基礎?!?/p>

三民主義今天可以說已成為國共兩黨、海峽兩岸的一種共同語言。歷史上為了共同的民族使命,曾經有過兩次國共合作。通過兩黨的合作,煥發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生命活力,建立了令世人驚駭的功業。那時我們尊奉孫中山,表示愿為三民主義綱領的實現而奮斗,其作用是積極的,沒有造成思想混亂,更沒有帶來什么消極后果??梢钥隙?,今天我們承認三民主義仍然有價值,只要頭腦清醒也不會有什么副作用。

臺灣《聯合報》在《中華民國九十九年感思》的社論中寫道,“當海峽兩岸今日共同回顧鴉片戰爭以來的民族屈辱,并反省這60年分裂、分治后各自的是非對錯,現在還能一同想到孫中山,還能一同想到辛亥革命及武昌起義……天安門廣場的孫中山巨像即是重要象征。面對中華民國100年,海峽兩岸若能在辛亥革命精神與孫中山事業中找到更多交集點,兩岸未來應當會有更多的相互善意,并有可能發展出雙贏共生的共同憧憬?!?/p>

(作者為江西財經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徐慶全)

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范文第4篇

(河南大學人文社科研究中心教授、哲學博士)

摘 要:本文概述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基本特征,并以此為分析框架,探討了新自由主義與古典自由主義的關系,明確提出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性質以及我們對待新自由主義的態度。 關鍵詞:意識形態;古典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對全球化問題的討論,國內外學術界開始了新自由主義思潮的評析。學者們針對新自由主義產生、發展的歷程、實質,及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現狀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了討論。有學者還專門對國內外關于新自由主義討論的情況作了介紹。 許多學者都指出了新自由主義作為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性質,但總體認為這一問題還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即為什么說新自由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它有哪些特征和作用,對它如何從整體上作出價值評價。同時,學術界關于新自由主義的認識還不一致,贊揚者有之,完全否定者也有之。我們認為對新自由主義,只有科學的分析才能理性地駕馭。本文力圖對這些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一般特征

關于意識形態和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特征,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及其他著作中已作了豐富的探討。這是我們分析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性質的理論基礎。概括馬克思主義關于意識形態以及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思想,可以得出以下幾個方面觀點。

第一,“意識形態”具有顛倒性。意識形態作為觀念的思想體系,必然涉及和反映對象的關系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反復強調,德國哲學是從“天上到地上”,而我們則要從地上(即從現實的基礎)出發,升到天上(闡明各種意識產生的根源和基礎)。德國哲學,特別是黑格爾哲學,用觀念構造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不是從生產、生活和實踐出發,而是從幻想的觀念出發,甚至以觀念代替現實)。在社會歷史領域,思想和觀念被賦予優先權而被看成是意識的現實化,把歷史當成自我意識,即被實體化了的主體的自我異化的產物,意識不僅脫離歷史的現實基礎而獲得了獨立化的外觀,還使意識、思想規定和支配人們的現實生活。從根本顛倒了存在和意識,生活和觀念的關系,因此,“顛倒性”是意識形態的基本特征之一,而這里的顛倒性主要是指觀念和反映對象之間的位置顛倒。

第二,“意識形態”的虛假性和階級性。意識形態的虛假性和階級性是緊密相聯的。所謂虛假性,故明思義是指不真實性,但這里的虛假性不完全是指不真實性,因為所謂的真實與不真實是就其所服務主體和代表的利益而言的。在剝削階級社會里,作為統治階級利益反映的思想觀念,相對于統治階級利益而言,既是本階級利益的真實反映,也是維護本階級利益的工具。但是相對于勞動人民和被剝削階級來講,不僅不是真實的而且還是束縛自身的枷鎖。因此,對于被剝削階級來說,意識形態的虛假性就具有欺騙性。如封建社會的君權神授、資本主義的自由平等等觀念,對于農民階級和無產階級來講,即既沒代表他們的利益,又是控制他們安于現狀,服從統治的思想武器。所以,意識形態的虛假性是相對于服務的主體和起作用的功能而言,就是說在階級統治的社會里,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不但不代表勞動人民的利益,反而對其具有欺騙性。除此之外虛假性的含義,還包括當這個階級在歷史上不具有進步地位時,仍然維護這個階級的利益,對社會的發展就具有虛假性。如封建社會末期,封建統治階級及其所代表的思想成為束縛社會進步的羈絆,此時,他們的思想不僅對于被剝削階級來說是虛假的,而且對于人類社會發展來說也是虛假的,即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究其原因,這種虛假性來源于特定社會發展階段上存在的社會普遍利益的虛幻性,來源于大多數人的生存條件與其需要的對立。所謂普遍利益的虛幻性,是指“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也產生了單個人的利益或單個家庭的利益與所有互相交往的個人的共同利益之間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間的這種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國家這種與實際的單個利益和全體利益相脫離的獨立形式,同時采取虛幻的共同體的形式” 。就是說當統治階級利益不能代表全人類共同利益的時候,又把自己的一己私利冒充為普遍利益,達到維護自己統治的目的。馬克思和恩格斯說:“每一個企圖企圖取代舊統治階級的新階級,就是說,這在觀念的表達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 可見,虛假性的根源來源于世俗社會的不合理性,統治階級的把自己本階級的利益冒充為普遍利益,以期獲得其合法性地位。

第三,實在性和強制性。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隸屬這個階級的。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因而,這就是那些使某一個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各種關系的表現,因而這也就是這個階級的統治的思想”。 這句話馬克思講了三層意思。其一,統治階級經濟上占統治地位思想上一定要占統治地位,就是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每個階級,集團的經濟利益一要通過政治和思想表現出來,而政治和思想一定是為自己的經濟利益服務的,是本階級經濟利益的集中表現。如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王權、貴族和資產階級為爭奪統治而爭斗,因而,在那里統治是分享的,那里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會是關于分權的學說,于是分權就被宣布為“永恒的規律”。它和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不同的地方只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因而它與本階級的利益一樣具有實在性。其二,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是制度化的思想體系,是現存統治關系的組成部分,就是說,它不僅具有實在性還具有控制性、規范性、約束性。雖然他不像槍炮一樣通過暴力起作用,但從它的功能看也是一種客觀的控制人們的力量。只不過它以觀念的形式再現并生產現存的社會關系,即把客觀上的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以觀念的形式再現出來,使人們認為凡是現存的都是合理的,達到認同現存社會制度的目的。我們把這種“意識形態”的作用稱為“軟國家機器”,在階級統治的過程中發揮著作為國家實體性存在所難以起到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意識形態論證統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合理性。給人民以只有這種統治才能給他們安定和幸福生活的錯覺。二是,意識形態論證統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自然性,給人民以只有順從這種統治而別無他途的錯覺。三是,意識形態論證統治階級進階級統治的公正性,給人民以只有在這種統治中個人才能充分實現自身存在價值的錯覺。其三,現存社會經濟關系是意識形態的基礎,只有鏟除觀念產生的根源才能消除觀念的控制。正如共產主義要同傳統的私有觀念決裂必須同傳統的私有制決裂一樣,只有鏟除世俗社會的虛幻性才能破除意識形態的虛假性。

第四,自協性。這里的自協性是指意識形態的主體根據自己的利益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調節,甚至自我批判達到繼續維持統治的目的。意識形態不僅有為現在事物辯護的功能,必要的時候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自我批判,只不過這種批判,仍然是維護本階級的統治而已。正如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雖然是對早期放任自由主義造成的危機的批判形成的,但仍然是資產階級維護自己的利益所作的自我調整。這是意識形態與錯誤觀念的區別所在。錯誤觀念之所以是錯誤的,是沒有正確地反映對象,要受很多方面條件的限制。就是說,錯誤的認識不一定是個人有意識造成的,而意識形態一定是統治階級有意形成并發揮作用的。針對這一點,馬克思和恩格斯強調:“他們還作為思維著的人,作為思想的生產者進行統治,他們調節著自己時代的思想的生產和分配”。 就是說,意識形態不僅再現現存的物質關系,還要為自己階級的利益需要再生產所需要的思想。 當然,馬克思關于意識形態的思想具有十分豐富的內容,僅就這幾個特征來看,他已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意識形態的本質。顛倒性涉及的是意識形態的本體論內容,虛假性和階級性是與其代表主體的關系,體現的是意識形態的階級屬性問題,是統治階級的階級本質。實在性和控制性,涉及的是意識形態的功能和價值取向問題。(當然肯定意識形態的客觀性,并不等于就是肯定意識形態的正確性)。自協性,強調意識形態的自我調節性。這些特征在方法論上要求我們,不是簡單地否定意識形態的功能和作用,而是要具體地歷史地進行分析。這是我們分析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性質的方法論基礎。依據意識形態的以上特征,如果說新自由主義是當代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就必須證明,新自由主義具有以上特征并與古典自由主義的一脈相承關系。

二、古典自由主義的價值趨向

探討古典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關系,是確定新自由主義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性質的基本前提之一。為要闡明這一問題邏輯地應當闡明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古典自由主義的基本原則

自由主義思想在古代希臘已有萌發,但真正的興盛源自西歐文藝復興時期的反專制,爭自由的民主、平等、博愛、人權思潮。隨著歷史的演變,自由主義思想也出現了不同的階段,而關于自由主義的基本原則,在今天的西方學術界也有各種版本,如美國思想家薩拜因在《政治學說史》中提出自由主義的三個先決條件:(1)個人主義,與任何形式的集體主義形成對比;(2)個人在社會中的相互關系可歸結為道德關系,因此,政治問題作為最后手段,應當由相互承認權利和義務來解決人與人的關系問題。(3)前兩者不是相互沖突的,人類個人的本性在于他本質上是社會存在。 國內有學者根據羅爾斯的論述總結出自由主義的六個基本原則。(1)自決原則:個人的生活只有在他們是自我決定的即自由選擇的意義上才是有價值的;(2)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國家應當保障每個人與他人的同等自由相容的最大的個人自由;(3)多元主義:存在著善的觀念的多樣性;(4)中立性:國家應當在各種生活方式與善的觀念之間保持中立。(5)善的原則:強調機會公平。(6)正當對善的優先性。正義(正當)原則約束個人對其自身善的行為的規范性??梢?,自由主義討論的基本問題是自由、平等的權利問題。個人權利和政府權利的關系問題以及個人權利的根據、基礎問題。其基本原則是(1)強調個人主義,將個人的自由看作是整個社會建立和發展的根本,是一切政治權力的來源。(2)個人主義并不意味著每個人可以為所欲為,而受正當原則的約束。為此,自由主義主張建立民主政府,用以約束個人行為,保障個人權利。(3)最為主要的是,與個人主義一致,自由主義一直保留著對政府權利的一種不信任和恐懼感,因而主張控制政府的規模和權限。 當然關于自由主義的基本原則還可以概括許多方面,但最基本的是這三條原則??傊?,古典自由主義在私有制的基礎上強調自由化、私有化和所謂的民主化。 第二,古典自由主義原則在不同領域的表現

古典自由主義作為一種思潮,在社會各領域都有其表現。我們僅就經濟、政治、哲學等領域的表現作一分析。自由主義在經濟學上最典型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亞當•斯密的經濟學思想。斯密《國富論》的核心思想是,他把自私、自由、理性的“經濟人”假設作為整個經濟學研究的根本前提和出發點,認為充分的經濟自由是國民財富不斷增長的首要條件和基石,市場是促進經濟自由的最根本條件,人們出于利己心而達到利他的目的,他堅決反對一切阻礙經濟自由的政策和學說,由此論證自由貿易對于經濟發展的意義,極力提倡經濟放任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在政治上主要體現在自由與平等的關系、經濟權力和政府權力的關系的理解上。自由主義者所論的自由首先是政治和法律意義上的自由,包括個人在生活、言論、結社、從事經濟和社會活動上的選擇權。沒有選擇權,也就談不上自由,即便選擇權不是很大,但有選擇權比毫無選擇權有著明顯的區別。以此來評論政府的優劣,認為自由的制度表現為開放的選擇余地,而不自由的制度則盡量限制公民個人的選擇度。自由主義者經常強調經濟或結果平等的負面作用,他們所重視的是政治權利的平等和程序正義方面的起點平等。平等就其本來意義而言,是指人與人關系上的同等對待,不允許在身份、資格認定和性別等方面的歧視,后來自由主義主要關注人們之間的權利平等和通過勞動獲得財富的平等權利,強調的是人們之間競爭起點平等的重要性,不涉及由于市場競爭的經濟結果而導致人們實際收入、社會地位的差別的不平等。

自由主義在方法論上主要表現為個人主義,所謂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只是知識論意義上的關于個人與社會、集體不同地位、作用,意義和價值的一種解讀,雖然也涉及本體論意義上的含義,主要是知識論意義而言。個人主義方法論是以個人作為立論和論證的基礎,其他的原則都是從此推出來的,這種理論將個人作為社會分析的最小和最基本的單位,其他一切組織、團體、社會甚至國家都可歸結為個人,這是判斷一種社會政策和價值觀的最終標準。個人自由度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出發點,也是所有社會政策和立法的基礎,由個人而構成的人群和社會,在發生學和本體論的意義上個人都具有優先性。

自由主義在哲學上的表現是,以不變的人的自私的本性和永恒的理性作為形而上學的預設的。就是說自由主義在哲學上有兩個預設。一是人生來就有追述自由、平等的權利,自私是人的本性。二是人生來就是有理性的。因為個人主義的基本信條是:每個人是其自身利益以及知道如何促進這些利益的最佳判斷者,因而是有理性的。而經濟人假設本身是以自私和理性是人的本性作為前提進行論證的。這種不追問人的自私本性最初來源的作法和把“一切人生而平等”的信條用天賦人權加以概括,本身就不是哲學上的唯物主義方法。就是說自由主義的出發點就是個人主義。雖然起初的個人主義不一定就是指個人的財產權和政治權利。但在后來的發展中,個人主義主要強調的是經濟上的財產權和政治決定權中個人所處的核心地位??傊?,古典自由主義所倡導的原則,是以私有制為基礎,以市場自由為依托,以資本獲取利潤為宗旨的。

第三,古典自由主義為資本主義的確立提供了思想基礎

我們知道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為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爭取自身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17世紀的自由主義強調個性解決和人權,主張代議制民主,反對宗教迫害,提倡信仰自由和政教分離,從根本上說自由主義是一種滿足和實現人的個性解放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最終把人當作目的而不是當作手段,這些對于反對中世紀的宗教統治,為資本主義的確立提供了思想武器。正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講,“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成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把封建社會所特有的各種思想感情都溶化在資產階級。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 “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計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同時,從自由主義在經濟上、政治上和方法上的作用看都是在為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提供思想武器的。個人的自由、平等,特別是把此歸結天賦人權,直接把人從封建制度和宗教統治下解放出來。資產階級經濟上的強大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權利。盡管哲學上關于人的自私本性和人是有理性的形而上學的預設是不科學的,但從價值觀層面看,仍是為人的發展反對宗教,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的。由于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是歷史的進步,因此古典主義具有歷史進步性。

三、新自由主義作為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性質

資本主義發展到當代由國家壟斷向國際壟斷推進,必然在思想上和體制上清除各種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力量。而新自由主義就是適應這一過程的產物,因而具有當代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性質。

第一,新自由主義是古典主義發展的必然。自由主義作為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產生發展的理論,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理論表現。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演進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再向國際壟斷的過渡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幾個不同階段。與此相關,思想上也經歷了古典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幾個階段。如果說古典自由主義是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的產物,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是針對古典自由主義所帶來的經濟危機而提出的,它奠定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思想基礎。20世紀70年代發生了二戰后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并出現失業與通貨膨脹并存的“滯脹綜合癥”,把資本主義推向一個滯脹時期,暴露了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理論與政策的嚴重弊端,新自由主義應運而生。其實,凱恩斯主義也是自由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他只是在強調私有化和市場經濟的前提下,擴大了一點政府干預的范圍和方式。

第二,新自由主義的基本內涵。新自由主義是20世紀30年代以后適應資本主義發展需要逐步形成的一個包括眾多學派的思想和理論體系。它的核心內容仍然是圍繞著自由、平等、個人權利和國家權利等問題展開。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經濟學上的新自由主義,是在與凱恩斯主義的爭論和反思政府對“市場失靈”的糾正方法的效果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即使在經濟學領域,新自由主也分為各種不同的學派,它包括以哈耶克為代表的倫敦學派,以費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學派,以盧卡斯為代表的理性預期學派,以布坎南為代表的公共選擇學派和以拉費、費爾斯坦為代表的供給學派等。盡管各學派的觀點不同,其共性都在于推崇市場經濟和自由經濟政策,強調市場作用最大化和政府干預最小化,推崇私有制,堅持自由貿易原則。這些學派討論的問題,主要限于政府的活動范圍和方式上,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即二者合理邊界在何處,自由市場社會可以容許多大程度的政府干預?這種新自由主義在實踐中的體現可以用“華盛頓共識”代表之。所謂“華盛頓共識”的各種主張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全面的私有化,提出使國有企業私有化和鞏固私有產權的一系列措施;二是絕對自由化,包括外貿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三是全面市場化,反對政府干預。 政治上的新自由主義主要表現為對主權、人權,特別是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的處理問題上。他們一方面用人權的旗幟攻擊別的國家;另一方面又用“人權高于主權”的口號干涉別國內政,置聯合國憲章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和國際法于不顧,用單邊主義行為(或用制裁或用戰爭)對自己認定的“現實威脅”和“潛在威脅”進行攻擊。在思想上妄圖用一種意識形態,一種價值觀念;一種發展模式“規制全球”。在哲學上強調理性的作用,特別是把科學技術理性推向極端,強調科學技術知識的至高無上作用,強調知識經濟是生產力發展的特定階段。我們當前所說的新自由主義主要指經濟領域的自由主義。實際上三者是不可分的,經濟發展既靠科技又靠政治,利用高科技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通過政治手段推行市場的國際化達到獲取他國利潤的目的。從新自由主義的基本思想看,他繼承了古典自由主義的基本原則,即市場化、自由化、民主化等基本內容。但是與古典自由主義相比,有了一些變化。其一,具有對當代資本主義的辯護功能。如果說古典自由主義為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推動社會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在歷史上具有進步作用的話,追求自由、平等、人權的價值追述至今仍有進步意義。新自由主義在當代的主要功能是推進資本主義在全球的霸權,具有為資本擴張進行辨護的功能。其二,在經濟學領域,新自由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相比更強調了市場制度層面的架構。古典自由主義理論對競爭性的市場是根據論定的參數孤立地作出反應的,并且所有的信息都是通過市場上形成的價格傳遞的。就是說他們關注的主要是市場的運作,同時又假設市場中能夠存在各種行之有效運作的各種制度,但對于制度如何形成則略而不提,而新自由主義與這種傳統不同,他們主要集中于市場運作的各種制度基礎,認為市場的效率直接取決于這些制度層面的架構。 其三,在實踐上二者起作用的范圍和影響也不同,古典自由主義雖然是世界范圍內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的產物,但他起作用的范圍主要限于本國和西歐。而新自由主義思想不僅是為了維護資本主義一國的統治,還要涉及到當代世界范圍內資本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以及和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資本全球化過程,直接面對的是國與國之間的利益關系特別是與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問題。其四,新自由主義更突出功利和實用的內容。新自由主義就是在古典自由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是說古典自由主義不強調效用,而是說他們是強調天賦人權和抽象的平等主要是斬斷各種束縛自身發展的關系,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思想武器,而新自由主義更突出經濟的發展和利潤獲得的效用。因此,新自由主義思想家不再著重強調天賦人權和抽象的平等,而是轉向了以個人利益為基礎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以英國邊沁為主要代表的功利主義把功利和幸福獲得的多少看作是判斷道德、政治和法律的根本標準。他們雖然仍強調個人的自由和公民的平等,但主要強調的是自由貿易,自由競爭和言論的自由。把國家只看作自由的保護者,和醫治資本主義弊端的主要政治手段。以美國皮爾士、詹姆士、杜威等人為代表的實用主義,主要強調行動、實踐、生活,其核心思想更是追述“成功”和“實效”。他們將實證主義功利化,把“經驗”和“實踐”歸結為行動的效果,把知識歸結為“行動的工具”,把“真理”歸結為有用、效用或行動的成功,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第三,新自由主義適應了資本全球擴張的內在需要。

我們知道資本的本質就是無止境地榨取剩余價值,當資本主義“滯脹綜合癥”的出現,表明資本主義獲取剩余價值的生存條件和客觀條件在國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資本必然沖出國內向國際尋找出路,通過產業資本帶動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使資本國際化,出現了跨國資本和跨國資本家階級。就是說資本自由化的浪潮。這種浪潮從根本上說是資本打破壁壘、消除管制從而在全球范圍內爭取自由、謀求利益和實現擴張的運動。而新自由主義大肆鼓吹的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全面地開放市場等就是這種資本擴張的理論基礎,是國際壟斷資本形成的思想武器。如上所述,資本本國資源的有限性不能滿足本國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需要,必須尋找別國的資源作為出路,這使資本必然在某種程度上受制于他人。為了擺脫這種制約,達到最大限度的維護自己利益的目的,需要在政治上干涉、甚至控制別的國家,遏制別國人民政治上的反抗。資本向外的擴張,必然需要思想上的論證和指導,并通過思想對別國進行多方面的思想控制,解除這些國家的人民思想上的抵制。例如,世紀之交的“人權高于主權”宣傳,正是資本主義國家出于資本擴張的經濟需要和與之相隨的“一統天下”的政治需要出籠的。“人權高于主權”論將人權與主權對立起來,企圖用人權來貶低和否定主權,從而給他們的干涉行為罩上一層正義的光環。正如鄧小平指出,西方國家利用人權問題對其他國家進行指責“實際上是搞強權政治、霸權主義,要控制這些國家,把過去不能控制的國家納入他們的勢力范圍”。

第四,新自由主義作為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主要特征。

從上面的內容看出,新自由主義作為一種觀念具有意識形態的一些特征,其一,辯護性,從上述可以看出,自由主義自產生以來都是為資本主義的需要服務的,為解決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不斷提出的理論和政策主張。只不過是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因此,不管是古典自由主義,國家干預主義還是新自由主義都是為資本統治服務的,是資產階級利益的本質表現。古典自由主義適應了資本主義取代封建制的需要具有歷史進步性,而新自由主義適應了資本擴張的需要其辯護性要大。這就要求我們歷史地、辯證地的方法對待自由主義。其二,虛假性:如上所述,對于反映特定階級利益而言的意識形態,具有為自身辯護的功能,對于勞動人民來講,具有欺騙性。不管是古典自由主義,還是新自由主義,自由和平等是他們談論的永恒話題。但不管是自由還是平等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涵。所謂“自由”就是對權利的要求,無非是奪取并掌握尚未獲得的權利,保持和擴大已有的權利。當資產階級取得政權成為統治集團以后,所講的“自由”就變成反對弱勢群體并試圖通過各種方式實現資本獲利的絕對自由。當今所推行的各種自由化,表面看來,冒似自由化,實際上在條件技術,能力即生產成本不平等的條件下講自由,只能是強者對弱者的自由。因而,全面的自由化,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陷井大于機遇,全球范圍內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大就是明證。同樣,他們所講的“平等”也是一種陷井。一方面,他們所講的平等只是“機會平等”即形式平等而不是結果平等,正如馬克思所分析的那樣,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是形式上的平等掩蓋著事實上的不平等,等價交換原則掩蓋著資本和工人交換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又以“維護人權”為由進行各種方式的戰爭。2001年以“反恐”為由進行的阿富汗戰爭,以及2003年以“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進行的“打伊倒薩”的戰爭。這些充分表明資本主義“自由”“平等”的虛偽性和對第三世界人民的欺騙性。如果說古典自由主義在資本主義初期具一定有進步作用的話,那么新自由主義除了留下抽象的追求自由,平等的價值取向,實際上已成了資本擴張和霸權的武器,更具辯護功能。自協性。資產階級自始至終都是作為一個階級的主體,在為自己的生存發展進行的自我調整。不管是古典自由主義,凱恩斯的保守主義,還是當代的新由主義都是資產階級為解決自身的矛盾進行的調整。

根據以上的內容,可以得出三點結論:其一,根據馬克思關于意識形態的一般特征的分析,新自由主義既是古典自由主義發展的必然,又是適應當代國際壟斷資本需要的產物,和古典自由主義相比更具有對資本主義的辯護性和對非資本主義國家人民來講的欺騙性,因而,具有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性質。其二,堅持客觀分析與階級分析統一起來評價新自由主義,從古典自由主義到當代的新自由主義,都是適應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而出現的。其中既有反映資本主義生產中包含社會化大生產的一般規律,又具有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特征。因此,在對待古典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態度上,不能不加區別地一概而定,而應該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具體地、歷史地、階級分析的方法,既看到反映資本主義生產規律的性質,又看到為資本主義辯護和欺騙他國人民的意識形態性質。如果只看到前者看不到后者,只會跟在新自由主義后面把中國引向歧途。如果只看到后者看不到前者,會影響吸收資本主義中包含的社會化生產的科學思想。其三,堅持歷史分析與辨證分析的統一。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分析與唯物辯證的分析是統一的,歷史的也是具體的,我們只有堅持不同階段的歷史分析才能真正地作到唯物辯證的分析。以此對待自由主義,就應該區別不同的階段,不能把古典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等同起來。雖然從古典自由主義、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再到新自由主義都是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但他們在不同的階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古典自由是適應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的需要而產生的其進步性大于危害性,而新自由主義是適應國際資本擴張的需要,對于弱小國家更有欺騙性。如果不加區分,也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因此,客觀地分析理性地對待,是對待新自由主義的態度。

The liberalism and the neo-liberalism as capitalist ideology

Lv Shirrong Zhou Hong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Heinan University )

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范文第5篇

第一篇部隊領導班子2019年對照“八個方面”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照檢查

軍隊是要時刻準備打仗的,來不得半點虛假。軍委紀委印發《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清單》,從貫徹上級決策部署、學習教育、練兵備戰、依法管理、檢查調研、會風文風、服務部隊、擔當盡責等8個方面,亮出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52種具體表現,為我們提供了參照、樹起了靶子。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支隊領導班子圍繞“8個方面”進行了深刻剖析,現將存在的問題分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貫徹上級決策部署方面,存在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有的只注重嘴皮子上“看齊”,臺上說歸說臺下做歸做,甚至只說不做。有的工作站位不夠高,滿足于抓好貫徹落實,滿足于完成任務、不出差錯,存在小成即滿思想。

(二)學習教育方面,過分強調“我講你聽”“我念你記”式的單向學習模式,互動少、交流少、研討少,效果差;教育缺乏創新,一些官兵同樣的教育經歷過很多次,思想上產生反感,接受上出現懈怠。

(三)練兵備戰方面,存有“重顯績、輕潛績“的政績觀,過于關注上級重視的工作,上級考什么才抓什么,對部隊正常訓練抓得少。有時樂于搞“形象工程”,追求“視覺盛宴”,訓練時追求整齊、好看,忽視了訓練是否實在管用,忽視了參訓人員是否得到實戰鍛煉、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四)依法管理方面,有的沿用過去的“人治”化管理模式,帶兵上存在“一言堂”。有的存在經驗主義思想,憑經驗想當然地開展工作,不嚴格按照規章制度。有的法治觀念淡薄,只重視職位權利,忽略了承擔義務,存在官本位思想,導致了有法難辦、有章難循、執法難嚴、違法難究的現象。

(五)檢查調研方面,檢查往往是八分成績二分不足,肯定成績多,指出問題少。調研依然沿用聽匯報、開座談的老套路,滿足于到示范點逛一逛,到樣板區轉一轉,整個過程演變為對亮點工作業績的巡禮,忽略對全面情況的詳細調查了解。檢查調研方面,檢查往往是八分成績二分不足,肯定成績多,指出問題少。調研依然沿用聽匯報、開座談的老套路,滿足于到示范點逛一逛,到樣板區轉一轉,整個過程演變為對亮點工作業績的巡禮,忽略對全面情況的詳細調查了解。

二、改進措施

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以及奢靡之風。

形式主義置于四風之首,是因為形式主義幾乎是產生其他一切不正之風的溫床以及掩飾的道具。

形式主義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形式主義的本質是手段的目的化,過程的結果化,價值的功利化。

比如,公務用車本來是給工作開展提供便利的一種工具和手段。但如果對這種手段過分的講究,最后變成了一種身份、待遇的標志,成為攀比的對象,那么這種手段就可能成了一種目的,而作為交通工具的功用卻被弱化。

視察和調研是了解基層情況、密切聯系群眾的一種手段,需要一定的安排和條件。

但如果賦予這種手段與工作無關的功能,比如過分講究接待的繁文縟節,以所謂高規格的接待來突出對領導的尊敬,興師動眾的迎來送往乃至警車開道,那么領導視察、調研這種手段也就變成了比駕勢、講排場的官僚主義目的,而了解基層情況、密切聯系群眾的真正目的卻

反而偏離。

認識‚手段與目的?的辯證法有利于我們審視各方面的工作,哪些是手段,哪些是目的;哪些本來是目的,卻被或明或暗的變成了手段,給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奢侈享樂主義當幌子、做工具。手段與目的辯證法要把握三個關系:目的是核心是主要方面,手段是工具是次要方面;手段為目的服務,能否做到科學高效為目的

服務,是衡量手段合法性與合理性的唯一標準;對手段的過分講究,而偏離服務目的這一主題有可能使手段目的化,從而惡性循環,進一步偏離目的;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防止手段目的化,使原有的目的淪為手段。

‚手段與目的?屬于人類實踐活動的基本范疇,可以涵蓋人類實踐活動的方方面面。比如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發展生產力是目的,建立合適的生產關系是手段;在人類生活層面,‚手段與目的?的關系模式也表現的比比皆是:鍛煉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吃飯是手段,生存是目的;考試是手段,知識是目的;娛樂是手段,愉悅是目的。應該看到,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手段與目的?所映射的社會生活和實踐活動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而且有積極的一面。

比如,古人穿衣只為蔽體御寒,服裝本是生存的手段,但如今服裝設計與制造成為一種藝術和文化蔚為大觀,手段轉化為目的,原有目的已不足輕重。

但是,由于人類思維的惰性和慣性存在,清醒認識‚手段與目的?的關系并運用于現實實

踐與生活,發揮其積極效用并不順利也并不容易。手段演變成目的,以上此類情形是積極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但還有一種情形,則走向了形式主義。

因此,形式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中難以避免的一種通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是形式不一,程度不同。

形式主義的本質是人為的把手段當目標,即手段目標化。之所以稱之為人為的,是將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由生產力發展導致的手段目標化情形與此區分開來。

總書記強調大力在黨內整頓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以及奢靡‚四風?。這‚四風‚中,形式主義為‚四風?之首,且最為關鍵。這是因為形式主義必然直接或間接的成為官僚主義、享樂主義以及奢靡現象的條件,而后

‚三風?必然以形式主義為投影。猶如一個多面體,實體是形式主義,其他不正之風為其多個面,它們都反映了形式主義問題,同時又以形式主義為構成要件。

就動機來看,形式主義主要分為兩種情形。

一種是手段的形式被強化和粉飾,看似是突出用于目的的樣子,實際上卻是可能是好大喜功、葉公好龍

;另一種情形是手段異化為講排場、比駕勢的工具,成為奢侈享樂主義和官僚主義以及隱藏多種腐敗的溫床,至此,目的反而淪為官僚主義者和腐敗分子的一種手段。

認識和分析‚手段和目的?的辯證法,有利于把握反‚四風?必須以反形式主義為

關鍵環節的根本規律,采取切實有效的手段,以達到促進工作作風根本好轉的目的。

而反‚四風?工作本身,同樣要注意把握‚手段?和‚目的?的關系,切忌‚以形式主義的方法反形式主義?。想用形式主義的手段,來達到反‚四風?之目的,無疑是南轅北轍。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方面對照檢查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些地方和部門糾正‘四風’問題不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依然嚴重,造成基層疲于應付過多的文件、會議和檢查。?剛剛出臺的《中共湖北省委關于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定》,以強烈的問題導向直指當下

‚四風?中的突出病癥,瞄準了馳而不息推進作風建設的‚靶心。

俗話說:硬釘子好拔,軟釘子難除。文山會海并不是新問題,可很多時候,它總是擺出一副‚政治正確?的樣子,嘴上講起中央的精神和要求滔滔不絕,落實起來卻輪子空轉;為基層減負的呼吁也有多年,可亂檢查、濫評比卻總打著‚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的旗號,讓治理落入了‚清理—泛濫—再清理—再泛濫?的循環。正是這種看起來嚴肅認真、聽起來容不得反駁的外衣,成為‚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得到遏制,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依然突出?的難點所在。

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是一對如影隨形的孿生兄弟。督查工作習慣于‚開會才算重視,發文就算落實?,習慣于‚重過程不重結果?,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的‚虛

落實?就成了通行證;上面考核評比唯臺賬是舉、以材料論英雄,下面迎接考核

‚兵馬未動,材料先行?便成了‚有效經驗?。

鄧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形式主義也是官僚主義。?因為這兩者的思想根源是一樣的,就是群眾觀念的弱化、為民信念的缺失、執政理念的模糊;這兩者的危害也是一樣的,就是侵蝕黨的執政根基,在黨和群眾中隔起了一道無形的‚墻?。‚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再次體現出

對作風建設的清醒認知和堅定決心?,F階段,改進作風正處于防止反彈、形成常態的關鍵時期,務實重行是遏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利劍。從實處著眼、用實干考量、靠實績說話,我們才能拔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軟釘子。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方面對照檢查存在的突出問題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

)指出:‚全黨必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以身作則。?這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從嚴治黨、嚴格黨內政治生活的必然要求。

三、努力方向及目標

第一,要深刻認識‚四風?的危害。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我們黨始終強調,執政黨的黨風問題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加強

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

第二,要深刻認識反對‚四風?的重點?!稖蕜t》指出:‚反對形式主義,重在解決作風飄浮、工作不實,文山會海、表面文章,貪圖虛名、弄虛作假等問題。反對官僚主義,重在解決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消極應付、推諉扯皮,作風霸道、迷戀特權等問題。反對享樂主義,重在解決追名逐利、貪圖享受,講究排場、玩物喪志等問題。反對奢

靡之風,重在解決鋪張浪費、揮霍無度,驕奢淫逸、腐化墮落等問題。?這就清楚表明,反對‚四風?要抓住要害,突出重點。

第三,要深刻認識反對‚四風?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反對‚四風?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必須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長抓不懈,切實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抓住不放,及時嚴厲查處各種頂風違紀違規行為,特別要堅決反對和糾正各種隱性的、變異的不良作風問題。正如《準則》指出:‚堅持抓常、抓細、抓長,特別是要防范和查處各種隱性、變異的‘四風’問題,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常態化、長效化。

第四,堅決反對‚四風?既要治標、也要治本。必須進一步重視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黨的優

良傳統和作風,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作風,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等優良作風,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政治優勢,必須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精神財富,必須傳承好、發展好。堅持不懈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全黨全社會的風氣必然大大好轉。

在工作中,必須抓細節,如訓練塔的衛生,這是很多基層連隊都普遍存在的問題,都認為訓練塔除了訓練就很少人去,領導也根本不去檢查,所以衛生很少搞,雜物一大堆,成為一個死角。戰士們把很多不該有的東西也都往哪里藏,這給連隊的管理帶來很多不便。管理無小事,出色的管理必須從小事抓起,從點滴抓起,以點帶面,真正把連隊的管理工作提前一個新的臺階。

獎罰要分明,確保制度落實的長效性

部隊管理工作,應該始終堅持獎罰分明和獎勵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執行獎罰制度要公正、公平、公開,不能有各人私情,該獎該罰一切按制度辦,注重運用物質和精神獎勵等各種手段,充分調動被管理者自覺接受管理和參與管理的主觀能動性,使被管理者在外部和內部的作用下始終維持一定的興奮狀態,確保制度落實的長效性。

第二篇:部隊黨委班子對照《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清單》自整改報告

日前,軍委紀委印發《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清單》,圍繞八個方面,亮出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52種具體表現,為我們照鏡子、找差距、查短板,立起了靶子、提供了參照。在深入學習領會基礎上,我們專門召開黨委會,針對“八個方面”進行對照剖析,查擺問題表現、分析產生原因、制定整改措施?,F將基本情況匯報如下:

一、自查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貫徹上級決策部署方面。

①有時表態好、調門高,但落實不夠認真到位,把開會當成落實、發文當成落實;

②標準意識不強,工作站位不高,有時滿足完成任務、不出差錯、不挨批就行,建設標準始終在低層次徘徊;

③有時單純從單位“小圈子”考慮問題,對一些耗時費力、麻煩棘手、有損自身利益的,存在畏難情緒,工作不夠積極主動;

④存在等靠依賴思想,有時盼著出臺新政策、等著上級給幫扶、靠著黨委給思路,主動出擊、自主攻堅還不夠。

(二)學習教育方面。

①學風不端正,滿足于內容完成了,筆記記錄了,不入腦入心,不聯系實際,學用兩層皮;

②業務不熟悉,有的忽視學習,知識陳舊、素質老化,本職專業一知半解,用起來東拼西湊,問起來若明若暗;

③一些單位為教育搞教育,形式手段單一,雖然教育、談心經常搞,但多在應付差事、走過場,滿足于課講了、心談了、本上記了,多數教育不對路、談心不對號,根本觸及不到官兵的思想和靈魂;

④教育效果檢驗手段單一,還停留在查教案、看筆記上,導致基層把教育時間用在補記錄上。

(三)練兵備戰方面。

①打仗思想不牢,對當前局勢缺乏清醒認識,內心缺少強烈的憂患意識,缺少主動應對的思想準備;

②精力聚焦中心不夠,想平時多、保穩定多,當和平兵、和平官的思想比較明顯,各類資源向戰備訓練、中心工作投放不夠;

③訓練內容陳舊、方法呆板、要素單一,對實戰化訓練研究不深入,有時盯著考核訓、過關練,基礎不扎實;

④訓風演風考風不扎實,失真、從簡、偏松、虛假,有時照著腳本演,情況一改動,地域一變動,部隊就不知怎么動。

(四)依法管理方面。

①依法指導意識不強,布置工作不考慮部隊實際,時常以“口頭”代替“紅頭”,以命令代替條令;②一些干部執行法規制度能力弱,不注重按法規制度經常抓、持久抓,而是習慣于運動式、救火式、突擊式方法抓管理;

③正規管理不持續,特殊時期嚴、平常時候松,正課期間嚴、業余時間松,上級強調、機關檢查、出了問題嚴一陣子,過后就松下來;

④賞罰不明、寬嚴不一,有時因人而異,總是盯著基層、盯著戰士,忽視本級、忽視干部,對戰士越嚴越好,對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能了就了;

⑤較真精神不強,有的不講原則講關系,不講制度講人情,以親疏定寬嚴,有時怕暴露問題影響政績,處理別人影響感情,得罪人的事不敢管,棘手的事不愿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五)檢查調查方面。

①下基層調研有時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到預定點位轉一轉、與指定人員談一談,發現不了問題、摸不準實情;

②蹲連住班撲不下身、靜不下心,一走一過,不掌握不研究影響和制約基層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問題,“長、常”不夠;

③有的熱情過高,前腳布置完工作,后腳就趕著出經驗、出做法,甚至把基層當橡皮泥,上面需要什么捏什么;

④存在“家丑不外揚”的心態,不敢講真話、報實情,成績說足說透,問題輕描淡寫、一帶而過,怕說多了給單位造成負面影響。

(六)會風文風方面。

(七)服務部隊方面。①對基層特點規律研究不深,把握不準,下部隊發現不了問題,指導不到點上;②工作統籌不夠,安排工作不協調、不論證,機關亂忙、基層忙亂;③幫帶重形式輕內容,蹲不下、幫不實、帶不強,對基層情況若明若暗,不能親知真知深知,基層難點問題破解不力、建設水平抬升不高。

(八)擔當盡責方面。①主動創新不夠。分布散、人員少帶來的守攤守點,主動作為不夠,爭先創優氛圍不濃,艱苦奮斗思想欠缺。②精神狀態不好。想長干不實干,想進步不盡力,在成長進步、名利得失、進退走留面前盲目攀比、患得患失。

③能力素質偏弱。不懂不會不學習,能力素質與邊防工作、崗位職責不相適應、與踐行強軍目標要求不相適應。④工作標準不高。不推不動,得過且過,滿足于眼前,對未來缺少規劃,提職、選改士官前后反差大。⑤心思精力不聚。不信組織信關系,圖謀鉆營;遇有任務繞著走,見到好處搶著上;盯著位置干工作,熱衷于跑、找、要。

二、存在問題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認識還不夠端正。對創新理論領悟不透,沒有很好地改造思想、改造自身,導致政治敏銳性不強、是非界限不清、私心雜念作怪,習慣了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大氛圍、大環境,沒有很好地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教誨、自我鍛煉、自我改造而達到黨員領導干部黨性應有程度的境界。根本還是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學風不夠純正扎實的問題。

二是黨性修養有欠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體現的是黨性,從根本上看是黨性問題。有時缺乏認真求實精神,對問題表現不愿較真、不敢較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怕得罪人、怕擔責任,沒有把黨的事業、單位的事業放在第一位,沒有做到想問題辦事情自覺克服私心雜念。

三是宗旨意識不強。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樹立還不牢,群眾立場還不堅定,淡忘了我是誰的基本認知,脫離了為了誰的責任本源,群眾路線時有偏離;對領導的要求、上級的指示重視程度高,對基層群眾的現實需求和困難困惑不夠上心,深入基層了解掌握實情,真心投入解決問題不夠。

四是政績觀不夠端正。主要存在功利思想,沒有處理好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上級關注的工作,盯得緊一些、抓得多一些;有時重顯績輕隱績、重形式輕內容、重表面輕實效,抓工作有時滿足于短平快,忽視了長遠實。

三、下步改進方向及措施

(一)端正工作指導,樹立求實觀念。①堅持以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導,把學習講話作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有力思想武器。要充分認清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危害性、廣泛性、頑固性,認真分析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根源和難以克服的原因,切實從思想、理論和源頭上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②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緊緊依靠群眾,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從黨的利益和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克服狹隘的功利主義、個人主義的影響。要堅持用事實說話,一是一,二是二,把科學決策建立在調查研究基礎之上。③扎實開展好“體察基層實情、體察士兵疾苦、體察群眾困難

”活動,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做好樣子,多調查研究,多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帶頭講實話、摸實情、辦實事,做到親知、真知、深知,真正把工作重點放在部隊,把重心放在基層,自覺堅持為部隊服務,為官兵服務。④端正抓部隊建設的指導思想。部署工作不超出部隊承受能力,指導工作不“隔靴搔癢”,檢查工作不重虛輕實,總結表彰不抑真褒假。部署任務、檢查指導、考核講評,堅持原則,公道正派。

(二)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①糾正亂上項目,亂搞活動。重點建設、重大活動,廣泛征求基層意見,做到既符合上級的要求又符合基層的實際,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不做“眼前”文章,不搞“應景”建設。②切實糾正文過飾非,弄虛作假。檢查工作、匯報情況、總結經驗,要堅持實事求是,堅決克服報喜藏憂、掩蓋矛盾、夸大成績的問題。

③堅決禁止向基層要材料。了解基層營、連情況,要親自深入一線進行調查研究,做到對基層情況真知、親知、深知,掌握第一手材料。堅決克服靠聽匯報、要材料了解基層建設的問題。

第三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整治活動對照檢查材料

按照上級相關要求,針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整治成果,結合全縣國土資源工作實際,進行了深刻思考,并結合自身進行了深入查擺,對查擺出的問題,剖析了原因,制定了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全系統存在的問題,部分問題在我自身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現。另外,就我個人來說,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政治理論深度研討不到位。受各方面條件制約,單獨抽出時間,集中所有領導干部進行理論研討的次數很少,大多是利用黨組會或其他會議的時間組織集中傳達和學習。

二是思想交流溝通活動開展不到位。存在與一般干部和基層同志思想溝通交流少的問題,雖然也按要求組織了談心談話,但對象還只偏重于班子成員、科室負責人,對其他干部和基層同志交待研究工作的時候多,思想交流、談心談話的時候少,既不利于對一些同志的全面了解,以便于及時發現和糾正思想上存在的問題,也容易與一些同志在心理上產生距離。

二、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督促督辦不夠有力。加之認為大家都是思想成熟的人、應該一點就透,因此在抓作風工作和業務推進落實方面,沒有做到經常的督辦檢查,按民主集中制要求,具體業務工作由分管領導負責,只是就重點事項和任務聽取匯報、提出要求,督促和督辦跟的不緊,導致有些工作落實效果還不夠理想。

二是紀律堅守不夠嚴格。針對系統內存在的問題,面對自上而下凡事開會決定,總是過多的考慮去如何保護事業和干部安全,因此在面對一些同志推脫工作、推卸責任,過度留痕、影響效率等問題時,沒有當場指出、嚴厲批評,雖然本意和出發點是好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這些壞的作風。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一是帶頭抓好作風工作。嚴格按照“一崗雙責”要求,落實黨組抓作風建設工作主體責任和書記第一責任,把作風建設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定期研究,及時督導,確保落到實處。嚴格落實黨組中心組學習質量管控,在深化學習效果上下功夫,組織開展深度研討,細致分解具體任務,切實把政治理論學扎實,把貫徹落實抓到位,進而固化政治思維、堅定理想信念,確保在思想和行動上與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帶頭抓好警示教育工作。突出以案為鑒,對典型問題,在此次民主生活會剖析的基礎上,持續向下延伸,覆蓋全員。組織對近年來在系統內發生的違反作風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和統計,挑選其中的典型問題和典型案件,從黨性原則角度分析產生根源。

第四篇:2019年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四個方面對照檢查材料

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強化創新理論武裝,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勇于擔當作為,以求真務實作風堅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根據認真開好民主生活會有關要求,xx局領導班子緊緊圍繞會議主題,認真制定實施方案,嚴格做好各項準備工作,通過自己查、領導點、群眾提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深層次敞開大門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重點從思想政治、精神狀態、工作作風、為民情懷等4個方面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進行深刻原因剖析,明確了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一、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具體表現

1.在思想政治方面。一是政治理論學習方法單一,效果打折扣。圖形式、顧數量和篇目多少,走馬觀花,單一依賴會議集中傳達學習,缺乏細品慢讀、深入體驗的措施,存在以學代會、以學代懂的現象,沒有及時對理論知識深度吸收消化,理論武裝頭腦不充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掌握不夠透徹;學以致用堅持不夠,沒有將所學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夠。二是貫徹執行政策不迅速。對上級布置的工作,存在“雙重”標準,有分內分外之念,對一些自認為“分外”工作相對松懈,局限于傳一傳、講一講,口頭有調度,落實出力少,還喜歡看看其他單位怎么做,具體推進時跟蹤問效不夠,以至于有時候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三是對干部職工思想領域監管有差距。以為大是大非不糊涂就安全了,面對形形色色的社會輿論和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對干部職工的管理不嚴格,少數干部有時候會受到消極言論的影響,疏于教育引導干部職工與之作斗爭的方法。

2.在精神狀態方面。一是工作的前瞻性不夠。干工作有時候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缺少長遠思路和發展眼光,沒有系統性地去分析和解決深層次的問題。比如,在xxx這一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上,國家和省級主管部門正大力推進,考慮到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市本級就放慢了攻堅力度,從而突破不大。二是開拓創新精神不足。推動工作習慣按部就班,存在求穩怕亂心態,以至于只求工作完成,沒有達到工作出彩的程度。比如在xxx、xxx等方案的出臺,認為省級辦法還沒有出臺,沒有參照對象,因此結合實際深入調研不夠,研究起草工作進展緩慢。三是存在趨利導向。認為績效考核等工作涉及干部職工切身利益,因此對有獎項的工作關注更多;少數工作站位不高、格局不夠,存在“小我”的思想,沒有站在全局考慮,比如在單位聘用人員待遇問題上,多次找領導匯報請示,沒有意識到全市較多單位都存在類似情況。四是干部積極性調動不夠。近年來,通過公務員考試、退役軍人轉業等增加了較多的年輕人,但想關于按照老經驗、老辦法安排干部力量,沒有從工作規律、崗位設置等客觀分析、深度研究、規劃人員安排,常常是那個科處少人了,就緊急調一調人手充實下力量,存在“見子打子”的情況。

3.在工作作風方面。一是精文簡會不徹底。對與機關事務聯系不緊密的工作,存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貫徹文件現象,后續的督辦落實不夠;會議依然較多,少數簡單的工作,也召開調度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抓落實的進度。二是改進作風表率示范不夠。沒有時時刻刻帶頭遵守工作紀律,及時通報行蹤不夠,致使匯報工作簽批事項的同志有白跑幾趟的現象;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事不過夜、案無積卷的優良作風堅持不夠,少數工作等期限到了才匆忙補課;有時候推進工作過份強調按程序辦理,沒有全面解放思想,還存在等領導指示再落實的心理。三是勤儉節約從嚴把關不緊。“過緊日子”的念頭沒有樹牢,有時候干工作,為了追求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沒有精打細算,忽略了成本造價,造成了浪費現象;一些具體細節把關不嚴,對紙張單面打印、人走未及時關燈的現象管理不嚴。

4.在為民情懷方面。一是主動服務意識不足。沒有時刻從服務對象角度出發主動服務、貼近服務,自己發現問題少、被動接受意見多,領導交辦落實快、服務對象訴求反應慢。二是聯系群眾不夠緊密。有的班子成員在與群眾打交道存在“怕”“躲”的心理,沒有真正與群眾打成一片,在精準扶貧中走過場、圖形式、湊次數,沒有從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出發,以至于在第三方評估中,有的貧困戶對幫扶干部不是很滿意。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1.黨性修養不夠。一是理論武裝不徹底。班子成員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夠系統、全面,開會學習多,平時學習少,集中學習多,獨自學習少,對新事物、新知識學習掌握不夠好,理論與實踐聯系的緊密型、有效性不強。二是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夠。批評多了怕傷面子,批評重了怕傷感情,班子成員間出于公心的揭短亮丑不多,導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及時。三是問題整改不夠。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結合上級要求,開展了作風建設的系列活動,但班子成員在活動中反思自身不夠,少數問題整改不及時。

2.服務意識不強。由于社會的深刻變革,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的相互激蕩,大家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沒有樹牢。覺得本局工作長期以來運轉有序,形成了一套有效機制和模式,開展工作時征求意見就相對減少,忽視了新形勢下新要求。班子成員對工作認真勤勉,但缺少換位思考,沒有始終以方便服務對象為出發點,主動服務、上門服務不夠,各項工作雖然完成,但直通群眾心理還差“最后一米”的距離。

3.奮斗精神不足。一是優良傳統傳承不夠。對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堅持和弘揚不夠,紀律和規矩意識有所弱化,勤儉樸素、艱苦奮斗理念沒有樹牢,沒有時刻對照黨章黨規約束自身、做出表率。二是實事求是堅持不夠。深入調查研究沒有堅持,少數班子成員習慣于坐在辦公室等待匯報,主動走出去深入科室做得不好,與鄉鎮的交流也不多,沒有掌握第一手資料和先進做法,降低了決策的科學性。三是擔當精神有所減弱。班子成員局限于做好分管工作,對其他工作提建議不多。工作的標準有所降低,少數工作沒有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推進。

三、整改方向和措施

1.在強化學習中增強黨性修養。把學習作為責任和追求,妥善處理工作和學習的關系,在學習上擠時間、拼態度、賽成果,通過學習凝神聚氣、強身健體。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踐行“兩個維護”。充分運用各類媒介作用,認真研究有關理論、政策、標準,系統學習法律、經濟、科技等知識,科學運用新理念、新知識武裝頭腦,增強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解決復雜問題的底氣和水平。

2.在擔當實干中提高服務意識。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堅持“服務、求精、擔當”理念,聚焦主責主業,增強責任意識,大力攻堅克難,提高落實效率,推動工作高質量發展。堅持服務對象優先,全面解放思想,繼續精簡環節、簡化程序,努力提供更加精良優質服務。堅持提高工作質量,決策前加強調查研究、主動征求意見,決策時堅持民主集中、科學有效推進,決策后強化檢查督促、確保落實成效。堅持強化溝通聯系,發揮分片聯系機制作用,發揚一線工作法,主動加強與各鄉鎮和縣直單位的溝通聯系。堅持勇于探索實踐,充分研讀政策,立足xx實際,加大創新力度,打造工作的特色和亮點。

3.在改進作風中煥發奮斗精神。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繼續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貫徹落實,堅決整改各項問題,整體提升全局干部的精氣神和執行力。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不斷完善班子內部監督約束機制,把權力關鍵制度籠子里。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持續加強教育培訓,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實現敢管真管和“嚴緊硬”常態化。全力構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動全局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樹立良好形象。

第五篇:2019年領導班子“四個對照”“四個找一找”五方面主題教育對照檢查材料

2019年領導班子“四個對照”“四個找一找”五方面主題教育對照檢查材料(川版)

按照XX市委統一安排部署,班子緊扣“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主題教育總要求,按照“四個對照”“四個找一找”,以求真務實態度深入查找“理論學習、思想政治、干事創業、為民服務、清正廉潔”五個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根源,認真研究整改措施?,F對照檢查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好“兩個維護”方面的差距。一是理論學習還不夠深。有計劃、持之以恒地全面研讀理解黨的方針政策和理論不夠,學習停留在一般化,有的淺嘗輒止,有的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平時業務工作抓得緊,抓黨務抓的松,存在時緊時松“三分鐘”熱度,導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理解還不夠透徹,并未學深悟透、指導實踐。二是政治敏銳度還不夠高。在黨憂黨、在黨護黨意識不強,對一些敏感問題特別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斗爭,缺乏警惕性和鑒別力,認不清問題的性質,看不到潛在的風險。比如,看到一些網絡謠言,收到一些手機“段子”,只要不牽涉到本地,就沒有警覺性,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缺少敢于斗爭的“亮劍”精神。

(二)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方面存在的差距。一是紀律意識還不夠強。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不同步,兜圈子、打折扣、搞變通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在處理一些敏感問題和公共事件方面,既存在大局意識不強,報告不及時、協調不通暢情況;也存在危機意識不強,認識簡單、草率處置問題。

二是從嚴治黨壓力傳到還不到位。部分班子成員認真履行責任的主動意識還不夠強。對下屬單位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檢查不夠經常,提醒不夠及時,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督導考核機制,責任層層壓實還不夠緊。個別班子成員履行主體責任僅僅滿足于“開個會議、提個要求、發個文件”,忽視了推動落實;有的在檢查、考核過程中僅滿足于聽匯報、個別談話,存在“走馬觀花”現象,很難真正發現問題,導致單位之間檢查考核結果相差無幾,督促指導甚至考核有流于形式的傾向。

(三)在群眾觀點、群眾立場、群眾感情、服務群眾方面存在的差距。黨委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持依靠職工、服務職工,在推進進程中始終堅持維護員工利益、傾聽群眾訴求、服務基層一線。特別是今年以來,改革措施作用初見成效。但是對照中央精神,對照人民群眾新期待,還存在“三個淡化”的差距問題。一是群眾意識淡化。存在脫離群眾現象,主要體現在群眾觀念有待進一步廓清,對群眾工作的認識和態度有待持續糾偏,深入基層聯系職工群眾有差距。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還不夠到位,在改進文風會風、為基層減負等方面落實中央要求還有差距。調查研究存在時間安排緊張、與群眾座談溝通少、直接聽取群眾意見少、實打實關心職工少的問題。有些基層干部聽不進群眾意見,導致群眾不敢反映問題,不愿諫言獻策,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二是服務意識淡化。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還有欠缺,服務基層一線、服務職工群眾不夠主動、不夠貼心,解決職工群眾關心關注的困難有差距。在制定一線工作生活設施配置標準過程中,結合實際不夠,存在“一刀切″現象,不能滿足一線職工實際需求。對群眾關心著急的事情沒有做到時刻掛在心上,在職工福利、權益保障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還沒能充分發揮服務職工、凝聚職工的作用。

三是責任意識淡化。個別還存在人浮于事現象,表現在推進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有等靠思想,等工作部署、等上級文件、等外力推動,缺乏主動擔責、開拓創新精神。ⅩⅩ的管理體制機制仍需改進完善,部門之間相互溝通聯系、共享資源還不夠充分,主動協調配合意識不強,導致基層多頭上報現象依然存在。對基層單位工作中的問題咨詢和疑問,沒有主動俯下身子,耐心幫助分析解答不夠,在解決本部機關化現象、強化服務基層的責任心上還需要下功夫,管理決策環節多、鏈條長流程復雜的情況也有存在。

(四)在思想覺悟、能力素質、道德修養、作風方面存在的差距。黨委堅持按照總書記關于“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20字標準,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強黨性鍛煉和政治歷練,提升政治、思想、道德境界,全面增強治企本領,努力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領導班子。但對照中央要求,還存在“三個不足”的差距問題:一是積極付出奉獻精神有所弱化,導致干事創業的勁頭不足。當前

ⅩX進入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時期,有的同志產生了疲乏心態,特別是面對產業管理機制的調整,有時候停留在議論、觀望和擔心上,沒能站在大局的高度思考問題,對結構調整的迫切需要認識還不到位,對在新形勢下發揮更加重要作用的信心和決心不足,工作熱情有所降低,有的甚至不擔當、不作為,導致有些工作陷入被動。XX等工作效率仍需進一步提升。二是擔當作為奮進意識有所弱化,導致持續發展的后勁不足。有的同志習慣于因循守舊,滿足于維持現狀,陶醉于已有的經驗,以墨守成規的理念和按部就班的節奏去應付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有的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有所消退,工作勁頭不高、斗爭精神

懈怠,甚至把貫徹正風肅紀規定與創造性開展工作分裂開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缺乏ⅩX的歷史擔當,危機意識和干事創業的擔當奮進意識有所弱化,ⅩX發展后繼乏力。三是創新發展人才培養有所弱化,導致深化改革的活力不足。黨委分析,我們擁有專業化團隊,歷經打造、磨煉和考驗。但是,在當前深化改革中,創新發展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與時俱進有欠缺。比如,在可持續發展和創新能力方面,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活力;本部與區域分ⅩXX的管理界面、權責關系管理流程亟待梳理完善。ⅩXX等工作評估手段創新性不夠;ⅩⅩ未設置專門科技崗位,科技引領作用發揮不到位。三項制度改革還有欠缺,三支隊伍建設不全面有待進一步建立完善;XXX等問題需要加快硏究解決。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對照梳理檢查問題,我們班子深受觸動,也深刻認識到這些問題只是表現出來的癥狀,還需要深挖病根病灶。對照黨章規定班子成員拿出敢于交鋒的精神和觸及靈魂的態度,深刻剖析思想根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放松了主觀世界改造,理想信念存有偏差。雖然始終將理想信念教育作為長期性、根本性的任務來抓,自覺勤補“精神之鈣”,但還不夠深入、不夠全面。放松了政策理論的學習,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學習不夠,有的班子成員自認為學歷高,有基礎,學習政策理論“蜻蜓點水”,不愿深究,甚至有的自認為工作經驗豐富,足以應對當前工作,不愿學習政策理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功底不牢,對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缺乏敏銳性,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不正

之風缺乏警惕性,站在更高層面把握新形勢、新任務的能力還不足。

(二)放松了自律自警自省,黨性修養錘煉不夠??倳洀娬{,管黨治黨責任是最根本的政治責任,守住紀律底線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大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但分析執紀監督方面存在的問題原因,主要還是各級黨委落實“兩個責任”“一崗雙責”質量不高,自覺主動抓執行、抓監督、抓考核、抓問責力度不大,出現責任壓力傳遞不夠到位、落實力度層層衰減現象。對“四種形態″的談話應用不好,抓早抓小、抓常抓細有欠缺,影響監督執紀的效果。有的履行基層黨建主體責任不到位,基層黨組織建設不規范,黨員教育管理不嚴格。

(三)放松了宗旨意識的強化,正確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不夠牢固??倳涥P于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指示要求,切中時弊、內涵豐富,存在的作風建設問題,根本原因是沒有深刻認識把握其頑固性反復性,持之以恒狠抓作風建設的韌勁不足、從嚴不夠,在堅持不懈糾“四風”的長效化常態化機制上還有所欠缺。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認識還不深、站位還不高、思想有麻痹、落實有偏差,以致在標準的執行上存在不精細,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雖有成效,但還不夠徹底。

(四)放松了“能”的自我教育,能力建設不夠經常??倳洀娬{,在新的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大道,會面對許多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風險挑戰越來越嚴峻,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行業發展受限增加。分析黨委在任事擔當方面的問題原因,重點是面對XXX發展中的矛盾問題增多,經營管理難度增大,改革遇到一些困難問題,有的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存在畏難情緒,攻堅克

難、闖關創新的信心不足,決心不大,顧慮較多,缺乏斗爭精神和敢于啃硬骨頭的精氣神。有的領導干部ⅩXX意識不強,ⅩⅩⅩ危機感和緊迫感不夠,打頭陣、當先鋒作示范的動力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響了企業生產經營發展工作。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針對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并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大力氣加以改進:

(一)強化黨性錘煉,建設對黨忠誠的領導班子。把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作為每一名班子成員的畢生追求,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總開關”問題。一是加強理論學習。堅持中心組學習制度、專題會學習制度等,創新學習載體,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尤其是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提高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的政治理論水平。二是堅決忠誠使命。堅決用好思想建黨這個“傳家寶”,抓牢鑄魂補鈣這塊“壓艙石”,不斷強化“三個自信”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始終保持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頭腦清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三是提升道德品行。將品行修養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嚴守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繼續弘揚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工作態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帶動社會民風。

(二)踐行群眾路線,建設為民擔當的領導班子。時刻警醒班子端正對群眾的態度,克服離群眾遠、嫌群眾愚、看群眾偏的錯誤認識,真正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身的根本職責,堅持傾聽群眾呼聲和意見,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做到“三個實”,即對黨和群眾的感情真實、抓工作辦事情老實、說話表態誠實,每做一個決策、辦一件事情都堅持把群眾的利益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決糾正思想上的自滿情緒,行為上的懶惰、推諉之風,切實把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作為第一責任,努力成為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堅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糾治習以為常的陋習做起。

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范文第6篇

自我剖析材料

XX局副局長 XX

為了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促進政法隊伍規范化建設,提高公安機關執法能力和水平,保持隊伍的純潔性,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五大理念,根據X公政[2006]37號《關于2006年扎實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實施意見》和敘公委[2006]43號《中共XX縣公安局委員會關于開展隊伍集中教育整頓的方案》,針對自己平時的思想狀況、學習態度、工作作風以及當前隊伍中不斷暴露出來的問題,對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要求,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自我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

(一) 對法律的學習不夠,表現在對法律法規的學習不全面、不深入;理解不深刻、不透徹;運用不準確、不熟練。工作中要求別人學的多,自己卻學得少,運用起來不是吃老本,就是采取臨時抱佛腳的方式學一點、用一點,而不是有計劃、有安排、有系統地進行全面的學習掌握、理解應用。

(二) 不能正確對待一些問題,一是抱怨工資太低,認為自己所付出的與所得到的不成比例;二是干公安責任大,框框套套多,有想跳槽的想法;三是有船到碼頭車到站以及自我滿足不求進取的思想。

(三) 對自己的要求有所放松,有時頂不住壓力,搞變通、講關系、講勾兌、不講政策,講風格、不講原則等,具體表現在有向下“打招呼”,向上搞“通容”,左右求平衡;協調單位和鄉鎮工作期間有飲酒的現象。

(四) 有時擺不正位置,考慮分管的工作多,思索全局性的東西

少,對別人分管的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聞不問,怕別人說手伸長了的思想嚴重。

(五) 工作的執行力不夠,一是有時不能夠不折不扣地執行黨委的規定和上級的指示。二是不能強力推進自己的一些好的想法和意見。三是不同意見容易表露出來,有時既要說,同時又在干,以致在領導心目中造成不服從安排的印象,干也干了,人也得罪了。算得上是一種濫德性,同時也吃了不少虧。

二、存在以上主要問題和不足的原因

(一) 法治意識不強,對依法治國理念的認識不足,忙于日常事務和應酬,重領導、重管理,沒有很好地把自己擺在一個基層執法單位的領導是學法、執法的表率的位置上,從而放松忽視了學習。

(二)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有所淡化,對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理解不透徹。為了家庭、子女、個人著想的思想嚴重,沒有嚴格按照一身交給黨安排,一切為了人民著想的要求來要求自己。

(三) 原則性不強,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得不好,總是在原則性與靈活性之間去尋求做人情的作法,認為只要沒有超出大原則,既不違紀違法,也不得罪人。

(四) 進取心不強,工作中只求過得去,不出問題,沒有很好地去考慮有所作為,瞻前顧后的思想嚴重,行動起來畏手畏腳,所以就造成執行力和推進迫力大打折扣。嚴重地影響了自己能力的發揮。

三、整改的方案

(一) 加強學習,特別是要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學習,通過學習,增強進一步加強學習的意識,把學習作為改正自己不足和解決存在問題的重要手段。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不斷給自己充電。

(二) 努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糾正一些錯誤的想法,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不要去跟別人比,要比就比能力、比水平,要講就講奉獻、講貢獻,只要組織上相信一天就干好一天。

(三) 加強黨性原則學習和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學習,嚴格執行“五條禁令”和“八條嚴禁”,嚴格按照黨的紀律和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嚴于律已、克己奉公、追求公平正義的最高法制精神。

(四) 打破工作的界限,一切從維護大局服務大局出發,克服官本位主義,充分發揮好一名黨委成員助手的作用,只要有利于敘永公安工作,有利于促進敘永治安管理,均應大膽地建議并參與搞好工作。

(五) 樹立與時俱進的良好思想狀態與積極創新的精神,提高執行力,強力推進自己的一些好的想法和作法,努力為促進敘永公安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上一篇: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范文下一篇:帶病堅持工作表揚信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