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安全健康論文范文

2023-09-24

安全健康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與素質教育觀提倡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全方位共同發展的教學大背景下,體育課程愈來愈受到師生的廣泛重視。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由于該階段學生活潑好動性強,加之體育課程以戶外場地為主,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如何實現小學體育課程的順利展開,且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促進其健康發展是體育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以下通過分析小學體育課堂存在問題,對教師如何優化課程設計,減少安全隱患提出參考建議。

關鍵詞:小學;體育與健康;安全教育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之中,安全問題一直是影響教學環節順利展開的首要因素,是培養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一大威脅。然而從體育教學特點來看,學生在體育課堂中進行鍛煉活動是有效學習的必要條件?;诎踩鹿孰[患潛藏在這一些列活動之中,教師應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獨特的認知特點,加強體育安全教育知識的講解與傳播,逐步培養學生安全體育意識,使其具備基本的安全技能,在遇到傷害事件發生時能夠將危害降到最低化。

1.創新教學形式,激發安全教育學習興趣

教學形式的優化與創新是新課改對基礎教育提出的一大要求,也是適應學生發展規律,激發其學習興趣的前提。在小學體育與健康的安全教育課程中,由于該階段學生生活體驗與經歷不足,在課堂安全方面并沒有形成很強的意識,甚至出于好奇與貪玩的天性,在戶外課堂中故意去接觸一些容易發生傷害事件的體育器材,或是做出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體育動作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體育課堂的安全問題是威脅學生健康成長發展過程中的一大因素,教師在展開安全教育時,應想辦法首先轉變學生的認知態度,改變其對安全教育抱有的無所謂心態。通過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與體育課堂中傷害事件相關的新聞報道,以此引發學生一定的防衛意識,對體育安全教育加強重視。另外,就如何有效向學生傳遞安全教育知識、并使其鞏固落實這一教學方面,教師可以適當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下語言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分析他們的性格特點,運用動畫視頻的方式將安全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以此既活躍課堂氛圍,又能使學生加深記憶,提高安全教育教學效率。

2.尊重學生主體,加強學生安全行為規范

新課程標準要求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教學應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引導學生做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在安全教育教學中,只有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才能達到對其安全意識與技能培養的教學目的。然而在以往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舉例子、講道理等方式來向學生灌輸安全知識,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一味地跟著教師的思路前進,同時只聽的學習策略使得其應對突發事件的意識較低,體育安全能力較差。因此,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合理設計一些能夠調動學生課堂參與度的互動環節,一方面使其通過場景、動作模擬來體驗體育戶外運用中傷害事件的發生,從而形成一定的自我防衛意識,另一方面能夠有效調動其主觀積極性,提高安全知識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提問學生問題,“你在體育課堂中有出現過摔跤、受傷等經歷嗎?”。讓學生起來回答自己的經歷,教師在學生的答案中找到切入相關安全知識的銜接點,使其根據真實情況去感知體育安全教育,增強學習體驗。另外,教師還可以設計“安全小知識競答PK”的課堂互動,在多媒體上展示體育課中常出現的小事故,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回答出避免措施,并總結安全防范技巧,既能夠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又能使其快速、高效記憶體育健康安全知識點,結合具體情景進行策略分析。

3.制定安全準則,保證體育安全課堂紀律

安全準則是體育課程順利展開的重要保障,也是規范學生課堂安全紀律的參考標準。在安全教育教學中,為加強學生對體育傷害事件嚴重性的重視,并有效培養其一定的安全意識與防范技能,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與體育教學內容,合理設計相關的課堂細則標準。比如,“不允許擅自離開隊伍攀爬體育器材、不允許同伴間相互打鬧、不允許故意損壞公共體育設施……”。以此來間接避免學生在無意間陷入到體育課堂的安全隱患之中,造成體育傷害事件。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告訴他們體育課堂中安全隱患的存在,并提出警示。由于教師與學生角度不同,所以常常容易忽視一些潛在問題,因此,在制定體育課堂安全準則時,應秉持民主化原則,多多參考學生的意見,了解他們在體育課堂中喜歡的活動與場地、器材,以此制定出針對性地安全準則建議,保證其人身安全。

保證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人身安全是學校與教師的基本責任,也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綜合考慮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將安全教育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向其宣傳,逐步使其建立起一定的安全意識??傊?,“安全無小事”,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重要發展可塑期,優化安全教育教學措施,提升學生的體育安全技能。

參考文獻

[1]張育明.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安全教育與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8.No.640(20):18-20

[2]閆慧玲.體育課上的安全教育[C].“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2018

安全健康論文范文第2篇

2018年8月對于中國養殖業來說是一個比較特殊的8月,非洲豬瘟從歐洲蔓延至俄羅斯,輾轉數年之后,終于敲開了中國的大門,短短的20多天,依次在沈陽、鄭州、江蘇連云港和浙江的樂清引發疫情。疫情已經被控制,“天災”還是“人禍”尚不得而知,但生物安全問題再次讓養殖風險陡增,各地豬場紛紛“看緊大門”。我們借助微信聯系到了最早在家禽業提出生物安全體系并踐行的生物安全控制專家沈志勇先生。沈先生2005年辭掉事業單位的公職從飼養員做起,技術員、技術經理一直到家禽獸醫總監和種禽公司的總經理,十幾年來一直和養雞打交道,在養雞中找到樂趣并成就名家,他對生物安全和健康管理有著透徹的理解和執著。

1 養殖風險主要來自生物安全

家禽養殖行業自身有其鮮明的特點,區別于傳統的農業,主要有兩個風險:市場風險和養殖風險。市場風險主要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養殖場本身很難改變;養殖風險主要取決于養殖者的飼養管理水平、生物安全控制能力、飼料營養等因素,雖然也存在很大風險,但相對是可控的。大部分家禽從業者都非常重視飼養管理和飼料營養,但在生物安全管理關注度不足,對生物安全的理解還停留在20年前的水平,把用藥和免疫當做生物安全的重點內容去抓。但現在的家禽養殖業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規模上,一般單個種雞場可以養到8萬-12萬套,單個商品雞場可以飼養18萬-36萬,并且相對集中,相對于以前的0.5萬-1萬的飼養規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生物安全的要求也提高了;其次,自動化水平提升很快,從原來人養雞變化到現在的人管設備,設備養雞,生物安全控制重點也跟著發生變化。

傳統的生物安全是圍繞著“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動物”的傳染病三要素展開,采用消毒、免疫、隔離、凈化、滅鼠滅蚊、無害化處理病死動物尸體及廢棄物等手段來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減少易感動物,實現養殖場疫病防控的目的。

在2007年沈志勇開始負責新希望六和養殖事業部獸醫工作,第二年1月組建生物安全部,改原來獸醫師為生物安全經理,每個分公司開始推廣和落實傳統生物安全的工作,也就是消毒、免疫、隔離和凈化等方面工作,并在2008年底出了行業內第一本生物安全操作手冊(內部文件)。在此期間,種禽場(種雞/種鴨)疫病相對于前幾年下降了70%,沒有再發生惡性傳染病。2009年沈志勇調任分公司總經理,生物安全部由其同事接任,2010年生物安全部被取消,生物安全工作被淡化,隨后的三年,發病率大幅度上升,并且個別場還發生了烈性傳染病。2013年7月,沈志勇正式回到事業部擔任總獸醫師,9月重新組建了生物安全部,當年年底提出生物安全體系的概念,第一次把健康管理、應激管理、環境控制和營養加入到生物安全體系中,并在之后的幾年不斷完善生物安全體系,特別是生物安全的可執行性。結果表明,從2014年到現在,種禽事業部生產穩定,沒有發生任何較大疫情,徹底擺脫了疫病帶來困擾,整個生產指標也得到持續改善。

沈志勇說: “生物安全應該是一種文化,生物安全貴在執行,要真正落到實處?!?/p>

2 生物安全體系關注的是動物健康

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的概念是沈志勇根據多年一線生產實踐,在傳統生物安全理念的基礎上率先提出的。傳統的生物安全是一套疾病防控方案,包括疫病的診斷、治療、免疫和預防等環節,而生物安全體系是為了解決家禽的健康問題而誕生的一套管理方案,不但包含傳統生物安全的疫病防控方案,還加入了家禽健康管理、環境控制方案、應激管理和檢測化驗體系。生物安全和生物安全體系的區別在于,前者關注的是疫病防控,后者關注的是動物健康。

傳統的生物安全的確為養殖場的疫病防控帶來很大了的幫助,但整個養殖業所面臨的疫病問題并沒有減輕多少,反而是越來越嚴重了。疫病已經成為影響養殖效益的最關鍵因素。以疫病防控為核心的傳統生物安全局限于病原的控制,但在目前的養殖形勢和疫病壓力之下,沈志勇認為養禽不是為了不發病,而是為了養出健康、合格、無藥殘的家禽,生物安全體系應該順應形勢的變化,從家禽健康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解決方案,應該把健康管理納入生物安全體系中來,作為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的核心。

沈志勇團隊最早提出了養殖動物的健康管理的理念,制訂了家禽健康管理的方案進行推廣和落實。家禽健康管理主要指通過系統分析那些對家禽健康產生影響的所有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消滅或者減少這些因素,從而達到或者保障動物健康,進而減少疫病的發生概率。

3 加強健康管理, “早發現、早處理”

動物健康管理的出發點是基于對動物發病機理的思考,動物是否發病歸結為動物本身抵抗力(動物健康程度)和病原之間斗爭的結果。

生物安全體系在對病原進行控制和消滅的同時,加強動物的健康管理才是生物安全體系的根本。做好養殖動物的健康管理需要關注4個要素:健康標準、健康評估、健康檢測、健康管理方案。沈志勇以家禽為例子,對4要素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

1)建立家禽的健康標準,第一時間掌握健康狀態

家禽的健康標準是家禽健康管理的第一要素。了解所飼養的家禽健康狀況是一名合格的養殖場管理者的基本技能,只有了解家禽的健康狀況,才能為生產經營做正確的決策。家禽健康標準的設立需要從家禽外觀評價指標、家禽運動指標、家禽生產指標和實驗室檢測指標等4項內容入手。前3項源于養殖現場的觀察和數據統計,可以比較直觀的反應家禽的健康狀況。外觀評價指標由家禽精神狀態、體型、眼睛、鼻冠喙、羽毛、翅、肛門等內容組成;運動指標包括家禽的動作姿勢、呼吸、吃料、喝水等;生產指標指死淘率、產蛋率、受精率、周增重等內容。不健康的家禽在這些評價指標上會區別于健康的家禽,這種差別就會第一時間給養殖場管理者足夠的信息,幫助其了解家禽所處的健康狀態。

2)設定家禽健康評估體系,有問題早發現

家禽健康管理的第二個要素是家禽的健康評估體系,是基于健康標準,對飼養的家禽進行定期的、全面的健康評估,及時記錄分析。根據評估結果,可把家禽分為健康、亞健康和發病三種狀態,不同的狀態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家禽在不同的周齡、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時間段都有特定的表現,健康評估體系要和這些特定表現相對應,評估結果才會更加有針對性和指導意義,例如對呼吸道的評估就要夜晚熄燈后進行。

3)完善家禽的檢測體系

健康的家禽,有其外在的健康標準,也有一些內在的健康標準。這些內在的健康標準,需要借助化驗室檢測體系進行評估,家禽健康檢測體系是家禽健康管理在第三個要素。這些內在的標準主要包含免疫抗體水平的高低、區域內流行毒株抗體水平高低、家禽的帶菌或者帶毒情況、免疫抑制病等幾個方面,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對腸道微生物、分離菌株耐藥性、臟器的病理學變化等進行檢測分析,以便更加系統而全面地了解家禽的健康狀況。

4)落實健康管理方案,有問題早處理

健康評估是健康管理的基礎,健康管理方案是落實家禽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是家禽健康管理的第四個要素。針對在家禽健康評估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特定的解決方案。包括應激管理、營養、凈化、免疫、消毒、治療等子方案。健康管理方案最核心的內容是應激因素管理,因為應激是導致家禽出現健康問題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溫濕度、極端天氣、轉群、免疫、不良的飼料和水等因素都會對家禽造成應激,導致家禽抵抗力的下降。消除或者減少這些因素對家禽的影響,就能提升家禽的健康狀況。如果說健康評估方案是解決“早發現”的問題,那么健康管理方案就是“早處理”的問題,這也是生物安全理念的核心點。

在生產實踐中,這4要素決不能是空談、擺樣子。家禽健康管理能不能在養殖場真正落實到位,是生物安全體系建設的關鍵點。因為只有落地的生物安全措施,才是真正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1 4全員參與,貴在執行到位 保證生物安全措施有效關鍵在落實,首先要對養殖場獸醫職能進行重新認識,很多公司獸醫已經改名為生物安全經理。新希望六和規?;B殖場的獸醫大部分已經完成了從治療獸醫到預防獸醫的轉變,獸醫的關注點從關注疾病診斷、治療擴展到關注消毒、隔離等生物安全要素。但要實現養殖場的健康管理,還需要養殖場獸醫從預防獸醫發展到生產(管理)獸醫,關注點擴展到動物健康和影響動物健康的因素上。所以養殖場的獸醫不但要懂看病,更要懂飼養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其次家禽的健康管理需要養殖場全員參與,非單一部門可以完成的。健康管理要落地生根,就需要全員特別是一線員工的參與,因為天天和家禽在一起的員工,最了解家禽的健康狀況。家禽健康管理是生物安全體系最核心的環節,做好了家禽健康管理就能有效地解決家禽的疫病問題,增加養殖效益。

沈志勇希望“所有的家禽養殖企業,通過生物安全體系來解決目前養殖風險,家禽健康、食品安全是我們從業者的奮斗目標?!?/p>

安全健康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基于知信行理論模式(KAP),認為《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所提出的“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涵蓋了健康知識掌握、健康信念與態度形成、健康知識實踐運用三個方面。其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健康知識主要是指健康教育模塊中的內容,其對健康知識的認識應秉持正確的健康信念和積極的健康態度,并且要將健康知識在各種情境中進行實踐運用,本質上是一個發現、分析和解決健康問題的過程。關于與健康行為的關系,認為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為健康行為的養成奠定了“認識-意向-行動”的三維基礎,同時也是評判健康行為水平的重要指標。在發展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指引下,廣大體育教師要正確理解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的內涵及其和健康行為的關系。

關鍵詞:健康知識掌握;健康信念與態度形成;健康知識實踐運用;學科核心素養;健康行為

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作為《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的健康行為核心素養的四大表現形式之一,很好地凸顯了“體育與健康”中的健康教育部分。實際上,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健康教育非常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明確指出要重視人民健康。有研究表明,《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貫徹十九大精神方面效果顯著,著重突出了對“健康中國”相關精神的落實[1]。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是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學生只有掌握了扎實的健康教育知識,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健康教育信念和態度,并將健康教育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因此,在《課程標準(2017年版)》實施背景下,正確認識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的內涵,了解核心素養背景下對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的要求,對于廣大體育教師幫助學生學習和實踐健康知識并大力提升學生的健康行為核心素養非常關鍵?;诖?,本文將主要對核心素養下的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的內涵和健康行為的關系進行分析。

一、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的內涵

(一)KAP理論:理解健康知識與運用的理論框架

在健康教育領域,知信行理論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簡稱KAP)是經常用來解釋個人知識和信念如何影響健康行為改變的最常用和最經典的模式[2]。在KAP理論中,將人類行為的改變分為獲取知識、產生信念/態度及形成行為三個連續的過程,即知識-信念/態度-行為。在該理論中,知(知識和學習)是基礎,信(信念和態度)是動力,行(促進健康行為)是目標。比如,以吸煙有害健康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把吸煙有害健康、吸煙引發的疾病以及與吸煙有關的死亡數字等知識傳授給群眾;群眾接受知識,通過思考,加強了保護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責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吸煙的健康行為模式[3]。

由以上可知,KAP理論是理解健康知識與運用的內涵的一個很合適的理論框架。學生首先需要學習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形成健康信念和態度,之后對健康教育知識進行實踐應用,最終形成整體的健康行為。因此,基于KAP理論,我們認為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涵蓋了“健康知識掌握、健康信念與態度形成、健康知識實踐應用”三個方面。

(二)對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的內涵理解

1.健康知識掌握

健康知識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成果,它包括與健康教育相關的事實、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實踐中獲得的技能。學生只有掌握了扎實的健康知識,才能形成對健康比較全面的認識,同時也才能為形成健康的個體奠定基礎?;诖?,世界各國最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都非常重視學生對健康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以澳大利亞健康與體育課程標準為例,該國的課程標準包括“個人、社會和群體健康”以及“運動和身體活動”兩大主線,很明顯健康教育在澳大利亞的國家課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澳大利亞學生需要學習酒精及其他藥物、食物和營養、身體活動的健康益處、心理健康與幸福、性與人際關系、安全等各類健康知識,貫穿于中小學各個學段[4][5]。再比如,在美國中小學生必修課程《健康與幸?!方滩闹?,學生應該學習的健康知識涵蓋了心理和情緒健康、家庭和社交健康、生長和發育、營養、個人健康與體育活動、暴力與傷害預防、煙酒煙草與其他藥物、傳染病與慢性病、消費者健康和社區健康、環境健康等模塊內容[6]。由此可見,掌握健康知識是世界各國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關于健康知識的掌握,《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主要是指健康教育模塊部分,包括健康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常見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環境、健康與體育鍛煉的關系,安全運動和安全避險,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內容,共8個板塊,18個課時,具體內容要求見表1。

但需要指出的是,《課程標準(2017年版)》只是從宏觀層面提出了健康教育知識學習與掌握的要求,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具體教什么內容,還應該根據學習目標、所選擇版本的教材和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原則上來講,只要在上述基本范圍之內且能夠達成健康教育學業質量標準要求的內容均可。

2.健康信念與態度形成

首先,關于信念問題,哲學家休謨曾經發出過這樣的感嘆,“信念似乎從來是哲學中最大的神秘之一”[7],由此可見信念在哲學界中的重要性。作為第一個認真考慮信念問題的哲學家,休謨認為從本質上來講,信念是對人類經驗知識的認識;信念在根源上是源于“印象”而來的東西。印象、特別是重復的印象構成了信念的基礎,或者換個角度說,印象構成了信念產生的原因。在心理能力方面,是“想象”的能力使信念得以形成。不過對于休謨來說,這種“想象”屬于習慣性的聯想,因此休謨特別把“習慣”稱為信念的“根源”。此外,對于信念的作用,休謨的基本看法是信念強化了我們的有關觀念,使之變得更加強烈、生動,這有助于在因果的推論中,使我們能夠從原因的“印象”中,通過“相信”這一因果聯系的存在,借此推移到結果的“觀念”[8]。哲學家休謨對于信念的深刻認識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如果從休謨的認識出發,我們可以認為健康信念是指學生“基于人類對健康相關經驗知識的認識,通過學習和掌握這些健康知識而產生的深刻印象,當這種印象成為一種習慣性聯想時,學生對這些健康知識的相信程度就會不斷加深,從而就不斷強化了他們關于健康知識的某種觀念”。但是,信念本身也存在正確和錯誤,如果學生對健康知識的認識存在錯誤,那么就會導致錯誤的信念。比如,如果學生相信少量的吸煙有助于提神,那么這就是一種錯誤的信念。因此,學生在掌握健康知識的基礎上,應該要形成正確的健康信念。

與信念主要強調“確信”相比,態度更加強調對某種事物的“傾向性”。也就是說,個體即使對某個說法非常相信,但也未必一定會產生行動上的意向。關于態度,其定義最早是斯賓塞和貝因在1862年提出,即認為態度是一種先有主見,是把判斷和思考引導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觀念和傾向,即心理準備。目前比較流行的是Freedman提出的態度三成分學說,認為態度是由認知、情感、意向組成。對此,馬先明等人對態度的三成分學說的定義進行了總結,認為態度就是以主體對特定對象的肯定或否定的評價為特征的心理反應傾向,是行為的準備狀態,分為內隱態度和外顯態度兩種[9]。即使不同學者對態度的定義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態度體現為一種帶有意向性的心理傾向。由此可知,健康態度主要是指學生對健康相關問題所體現出來的帶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活動,包括對健康本身的態度以及對健康知識學習的態度。前者是指學生對健康的功能、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基本問題的認識,后者是學生在學習健康知識時的認識層次、努力程度、理解深度等。態度本身是一個中性詞語,存在著積極與消極之分。對于學習而言,積極的態度意味著成功了一半,而消極的態度則可能意味著敷衍與失敗。因此,學生應該要形成積極的健康態度。

3.健康知識實踐運用

如前所述,學生掌握了健康知識,形成了正確的健康信念和積極的健康態度之后,還需要將健康知識運用到生活、工作、學習等實踐情境中去,從而產生真正的健康行為。學生對健康知識的實踐應用過程,就是一個發現健康問題、分析健康問題和解決健康問題的過程,也是運用能力逐漸提升的過程。

首先,學生要善于通過所學的知識發現健康問題。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很多與健康相關的問題,如:對健康的理解停留于身體強壯層面;三餐不正常進食、選購食品時不知道如何識別標簽及其營養成分、長期口渴后喝碳酸飲料;在運動中出現痙攣、扭傷、拉傷、挫傷等問題時不知所措;長期沉溺于網絡聊天無法自拔;看黃色錄像而一時沖動對他人造成性侵犯或性暴力;在球場上面對眾人時感到恐慌和焦慮;不知道如何與同學和老師交往等。這些健康問題的存在,一方面緣于學生缺少健康知識的學習,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甚至認為這些問題是正?,F象;另外一方面,即使意識到了有些現象不正常,但也無法識別出哪些是問題。因此,學生對健康知識的實踐運用,首先要能夠根據自己所掌握的健康知識發現問題。比如,通過學習營養膳食的相關知識,能夠識別諸如“將水果的腐爛部分削掉之后繼續吃”不是節約,而是存在著巨大的健康風險。

其次,學生要能夠通過所學的知識分析所發現的健康問題背后存在的原因。以家庭中存在的健康問題為例,高中生父母的年齡通常在四十到五十歲之間,該年齡段是“亞健康”高發的時段,他們的父母在工作、生活、贍養老人和撫育小孩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壓力。比如,父親在工作中可能會經常感到疲憊、精力不足、休息不夠;母親在生活中可能會感到脾氣暴躁、睡眠質量差、容易生氣等;而弟弟妹妹可能存在著齲齒、肥胖、愛喝碳酸飲料、不愛運動等問題[10]。根據這些現象,學生要能夠幫助家人對這些健康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如父親出現的問題可能與精神壓力過大、長期外出應酬吃飯、加班頻繁導致的身體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有關;而母親的問題可能與缺乏體育鍛煉、夫妻關系緊張、精神高度緊張等原因有關;弟弟妹妹的問題可能與愛吃甜食且不愛刷牙、營養攝入量超過消耗量等原因有關。通過分析這些問題的原因,則將健康知識的運用又提升到了新的層次。

再其次,學生要能夠針對健康問題對癥下藥,提出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還是以上述家庭健康為例,通過發現問題和分析原因,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所學的健康知識為家人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父親要學會減壓,在工作之余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適當放松,戒煙限酒減少應酬,并嘗試幫助父親制訂一份科學的健身計劃;對于母親的問題,可以通過參加體育運動,如瑜伽、舞蹈等轉移注意力,學會冥想和放松,多站在父親的角度思考問題,改善夫妻關系等;對于弟弟妹妹,要幫助他們認識到牙齒保健的重要性,并督促和幫助他們養成刷牙的好習慣,同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發育情況合理進食,既不能暴飲暴食也不能饑不擇食等。通過解決健康問題,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健康知識的鞏固程度,而且也將理論性的健康知識學習轉化成了實際的健康行動。

二、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和健康行為的關系

(一)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為健康行為養成奠定了三維基礎

1.健康知識是健康行為養成的認識基礎

人類會產生很多行為,但有些行為是有意識產生的,而有些行為是無意識產生的。其中,有意識產生的行為需要建立在認識的基礎上,否則如果缺乏認識,則會導致行為偏差或者行為錯誤。健康行為是人類一種有意識的行為,其產生必然要以對健康知識的正確認識為基礎。比如,如果學生在跑步過程中能夠產生正確處理“極點”的行為,那么前提是學生對跑步過程中的氧氣供應、乳酸堆積等問題有正確的認識。如果缺乏認識,學生只會感到呼吸困難、肌肉酸痛、動作遲緩、情緒低落,甚至不愿意再繼續運動下去,而不會及時地進行調節,更不會形成健康科學的運動習慣。

因此,掌握扎實的健康知識是健康行為養成的認識基礎。但研究表明,目前我國中小學生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存在整體水平不高、地區不平衡等問題[11]。因此,急需加強學生對健康知識的學習。學生如果要掌握健康知識,不僅要在課堂上認真學習教師所傳授的相關知識,更要在課外通過閱讀書刊、網上查閱資料、觀看視頻、參觀展覽等方式學習健康知識,因為課堂學習的時間非常有限,18個課時的時間很難有足夠的時間支撐《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的健康教育知識學習要求。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學習的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健康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局限于“灌輸式教學”而將學生變為健康知識的機械接受者,而應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結合個人生活經驗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建構屬于自己的健康知識。

2.健康信念和態度是健康行為養成的意向基礎

知識不等于信念和態度,從知識到信念和態度以及到行為的轉變面臨著很多復雜因素。如前所述,健康信念和態度是指學生對健康知識的“確信性”和“傾向性”,它在健康知識和具體的實踐運用之間起著橋梁作用。即使學生掌握了健康知識,但如果他未在信念層面產生確信,對所學的知識持懷疑態度,那么不僅不會進行實踐運用,還會從內心產生反作用;同時,即使學生確信了自己所掌握的健康知識,但如果沒有積極的學習態度,也很難產生運用的“欲望”。因此,健康信念與態度是學生健康行為養成的意向基礎。

對于正確的健康信念和積極態度的培養,教師一方面要進行正面引導,體現榜樣示范的力量。比如在學習健康的生活習慣相關知識時,如果教師卻在學生面前吸煙,那么對學生將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因此,以身作則非常關鍵。另外一方面,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多采用案例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健康知識的過程中產生信念,端正態度。例如,列舉現實中存在的長期沉迷于網絡而耽誤自己前程的案例,引導學生一起分析這些案例背后的原因,讓學生意識到網絡的風險,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幫助他們積極調整自己的上網時間,形成健康的網絡行為。

3.健康實踐是健康行為養成的行動基礎

讓學生對健康知識進行實踐運用是健康行為養成最關鍵的環節,因為再扎實的健康知識基礎,再好的信念和積極態度,如果沒有產生具體的健康實踐行動,一切都只是紙上談兵,并不能產生任何實際的健康效果。研究表明,學生是否產生具體的健康實踐行為,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如學校的健康教育模式、家庭背景,特別是父母文化程度、對學校健康教育的態度、對子女健康狀況的關注程度、對子女健康問題的認識程度等方面[12]。由此可見,學生健康實踐開展情況的好壞并不只是自身的原因,與學校和家庭密切相關。因此,要促進學生進行健康實踐,除了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健康知識基礎,提升健康信念和態度之外,學校要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尤其是家長要對學校健康教育給予積極的支持,密切關注子女的健康狀況,在生活中給子女更多的健康關愛并形成良好的榜樣示范。此外,行政部門也要加強健康教育的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促使學生意識到健康實踐不僅對自己有益,而且也是一件在國家層面意義重大的事情。2019年以來,教育部體衛藝司結合“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活動,在北京各大公交站臺投放公益廣告而加大健康教育宣傳的做法值得借鑒。

(二)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是評判健康行為水平的重要指標

如果要評判學生的健康行為素養水平,那么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和其他3個表現形式就一起構成了完整的評判指標?;诖?,《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健康教育模塊的學業質量標準中對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劃分了五級水平,以方便體育教師進行學習評價(表2)。

由表2可知,如果要了解學生的健康知識掌握與運用水平,則可以根據學業質量的5級水平來進行判斷。比如,在水平1中主要是要求學生“了解和運用營養、衛生保健、環境、疾病預防、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安全避險等方面的知識”,水平2主要是要求學生“理解膳食和營養均衡的作用,將所學的衛生保健、環境、疾病預防、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安全避險等方面的知識運用于學習和生活中”,水平3主要是要求學生“知道常見的運動損傷和一些突發傷病事故的處理和急救方法”,水平4主要是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作出正確評價,同時將所學的健康知識綜合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基本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而水平5則是要求學生“較為深刻和全面地了解膳食平衡對健康的影響,并能夠指導自己和家人合理膳食;全面了解常見疾病的成因、危害和預防方法,并能指導自己、家人和周圍人群采取合理措施預防常見疾病”。

從上述5級水平的描述可知,雖然每一級水平之間還存在不平衡的現象,但總體而言有幾個特點:一是總體的要求呈現逐步提高的螺旋式上升狀態。水平1的要求是了解和運用,而水平2則要求理解和運用到學習與生活中去,很明顯在認知層面和運用的寬度及廣度方面有所提升;水平3主要強調對運動損傷和突發傷病事故的處理,這與前兩個水平和后兩個水平在描述方面出現了不協調的情況,這說明《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學業質量描述方面還有待改進,但是,如果僅從要求方面來看,層次仍然在前兩個水平上有所提升;水平4強調在對健康狀況作出評價的基礎上對健康知識進行綜合運用,更加突出了運用過程中的科學性;水平5在強調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突出了學生在疾病預防與膳食營養方面對自己、他人的指導,運用的要求進一步提升。二是無論哪個水平,對健康知識的掌握與運用都是從整體的角度展開,即強調了知識運用的結構化,避免了碎片化。即使是在水平1,在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仍然強調了運用,而并沒有按照傳統的“低水平先學習,然后再掌握,到了高水平再運用”的邏輯思維展開。實際上,這體現了《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新思想,即要避免人為地將知識的學習與運用割裂開來,不同水平只是掌握和運用的層次有高有低,但都是整體的思維。這對于體育教師開展健康教育教學和健康行為核心素養學業質量評價都是很好的啟發。

參考文獻:

[1]尹志華,汪曉贊.國家意志與體育新課標表達:論《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十九大精神的落實[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9,53(3):81-88.

[2]李維瑜,劉靜,余桂林,徐菊華.知信行理論模式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護理學雜志,2015,30(3):107-110.

[3]楊柯君.知信行模式[J].上海醫藥,2013,34(10):42.

[4]季瀏,尹志華,董翠香.國際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163-166.

[5]李欣玥.澳大利亞《F-10體育與健康國家課程標準》解析及啟示[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8,34(6):65-67+75.

[6]潘建芬.教什么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解讀美國中小學生必修課程《健康與幸?!穂J].體育教學,2018(4):16-19.

[7]休謨,著,關文運,譯.人性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115.

[8]陳嘉明.信念、知識與行為[J].哲學動態,2017(10):53-59.

[9]馬先明,姜麗紅.態度及其與行為模式述評[J].社會心理科學,2006,21(3):7-10.

[10]季瀏.體育與健康(普通高中教科書必修全一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11]余小鳴,張芯,楊土保,等.中國中小學校健康教育研究(1):學生健康知識態度行為現況[J].中國學校衛生,2007,28(1):7-9.

[12]余小鳴,張芯,朱廣榮,等.中國中小學校健康教育研究(2):學生健康知信行相關影響因素[J].中國學校衛生,2007,28(2):107-108+110.

基金項目:本文是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編號:16CTY013)的階段性成果。

安全健康論文范文第4篇

1992年10月12~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召開。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四大報告《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中,在關于“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設的主要任務”部分強調指出,要“高度重視法制建設。加強立法工作,特別是抓緊制訂與完善保障改革開放、加強宏觀經濟管理、規范微觀經濟行為的法律和法規,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要求?!?/p>

以黨的十四大為標志,1993年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階段。1993-1998年期間,我國安全生產綜合管理和勞動安全監察工作,也經歷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變。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反映在一手抓安全生產法治與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建設,一手抓勞動安全監察兩方面。

在安全生產法治建設方面,這一階段加大了勞動安全法制建設的力度。1993年,全國的安全生產形勢相當嚴峻,各類事故明顯上升,重大、特大惡性事故也呈現上升的趨勢,全國工業企業因工傷亡事故的死亡人數比上一年上升22.1%,全年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也比上一年上升5.0%。當時由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完善,在進一步放開搞活經濟中,出現了一些外商通過“三來一補”企業(“三來一補”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由中國的企業法人與外商簽署合作合同,并由中方的名義設立的工廠營業登記)將塵毒危害嚴重的作業轉嫁到我國的問題;在一些小企業,在“三來一補”的加工生產中不斷發生火災、危險化學品中毒等傷亡事故的問題;由于多種經濟所有制與多種企業經營方式開始并存,鄉鎮企業和私營企業、鄉鎮礦山與私營小礦山、以及私人承包或轉包的企業及工程項目等,均出現了忽視勞動安全衛生工作的傾向。例如1993年11月19日,深圳市龍崗區葵涌鎮外商投資企業致麗工藝制品廠發生特大火災,造成84人死亡的事故,就充分暴露了這一類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市場經濟行為要受法制的約束。1978年,鄧小平同志就提出制定《勞動法》,從此,《勞動法》的起草工作提上日程。但由于當時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正處于探索階段,起草工作曾一度中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為《勞動法》出臺創造了條件。我國于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該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勞動安全衛生、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的內容正式納入到《勞動法》之中,成為企業和職工的行為準則,既是我國這一時期勞動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法治建設的一個里程碑。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全面調整勞動關系、確定勞動標準的基本法,《勞動法》的頒布,結束了我國45年來沒有《勞動法》的歷史,填補了我國法律建設中的空白,為保護勞動者安全健康合法權益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這一階段,勞動部還組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草案)》的起草工作。1995年5月12日,全國政協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草案)》座談會,阿沛·阿旺晉美副委員長聽取有關安全生產立法情況的匯報。座談會上,全國政協、農工民主黨中央和全國總工會的領導同志對草案提出了許多具體修改意見。在此基礎上,勞動部三次召開部長辦公會議,研究草案修改的有關問題。1995年5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到勞動部聽取了《安全生產法(草案)》的工作匯報,吳邦國副總理對起草工作予以肯定。

在此期間,國務院及勞動部還頒布了一系列與《勞動法》《礦山安全法》相配套的條例、文件通知、規章規定。主要有《國務院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1993]50號)、《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1994年國務院令第146號)、《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重大事故隱患管理規定》《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定》《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關于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意見》等;此外,有關部門與勞動部還聯合頒布了一系列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文件規定,如勞動部、全國總工會聯合頒發的《關于切實保障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衛生部、勞動部、人事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聯合頒發的《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勞動部、化學工業部聯合頒發的《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農業部、勞動部聯合頒布實施的《全國鄉鎮企業安全生產綜合治理活動考核驗收辦法》等。

在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建設方面,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1993年國務院將原來的“國家監察、行政管理,群眾監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發展和完善為“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國務院在1993年7月12日頒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1993]50號)中強調指出,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強化搞好安全生產的職責,實行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和群眾監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應互相支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防止發生重大、特大事故和減輕職業危害?!锻ㄖ分赋?,國務院確定,勞動部負責綜合管理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對安全生產行使國家監察職權;負責安全生產工作法規、政策的研究制定;組織指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對事故隱患進行評估和整改;代表國務院對特大事故調查結果進行批復,根據需要對特大事故進行調查。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問題由勞動部請示國務院決定。各級綜合管理生產的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在管生產的同時必須管安全,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加強管理,幫助企業解決安全生產方面的實際問題,支持、指導企業搞好安全生產。企業必須堅決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按要求做好安全生產工作;要自覺接受國家監察和行業管理,并結合本企業情況,努力克服安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積極認真地解決安全生產中的各種問題。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要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應充分重視鄉鎮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對這幾類企業加強安全管理,區別不同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提出嚴格要求,進行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同時,應嚴格外商投資企業立項審批工作,嚴禁將職業危害嚴重和安全可靠性差的項目引入我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在機構改革和企業轉換經營機制過程中,對安全生產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有機構和人員負責安全生產工作,要增加安全生產的資金投入,用好技改經費,通過技術改造消除事故隱患,改善勞動條件。1993年,國務院決定撤銷非常設機構,其中包括全國安全生產委員會,由勞動部代表國務院綜合管理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勞動部據此對安全監察機構作了相應調整,在勞動部內設安全生產管理局,取代原全國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綜合管理全國安全生產工作;保留礦山安全監察局;將原職業安全衛生監察局與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局合并成立職業安全衛生與鍋爐壓力容器監察局。

到了1996年,為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根據當時的安全生產形勢,考慮到許多事故的發生原因,是由于勞動者不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違章違紀而造成的,又增加了“勞動者遵章守紀”這一條內容,國家確立了“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勞動者遵章守紀”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

在勞動安全監察方面,這一階段一是要求勞動部門建立起服務的觀念,寓服務于監察之中,并強調要依法規范安全監察行為;二是要求勞動部門嚴肅法紀,依法查處重大特大傷亡事故,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這一時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重大經濟改革的措施,這些措施不僅涉及到國家和地方的利益關系問題,也涉及到國家和企業的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企業和勞動者個人也處在調整關系的階段。過去勞動者是國家的職工,職工的一切都由國家承擔到底,這是計劃經濟下造成的結果。那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職工成為企業的職工,職工和企業是通過勞動合同來確定勞動關系,這就帶來一些新的利益和體制的調整。在這種狀況下,當時主管安全的勞動部門,分析新的形勢,以法律法規和規章規范各方的行為。為此,勞動部先后制定發布了一系列勞動安全監察方面的規章通知,并進一步加強了勞動安全監察工作。例如1993年9月,勞動部頒發的《關于加強礦山安全執法監督工作的通知》;1994年1月,頒布的《有毒作業危害分級監察規定》;1994年3月,全國礦山安全衛生監察工作會議在山西太原召開,勞動部在會上提出,應該把預防性監察放在重要位置上,一手抓法制建設,一手抓預防性監察,并特別強調,監察應當在管理的基礎上、管理的過程中進行全方位的監察,尤其是要注重預防為主,要防患于未然,寓服務于監察之中,在預防性的監察工作上下功夫,全面履行《勞動法》《礦山安全法》賦予的職責。1994年4月~8月,勞動部、國務院法制局聯合組成礦山安全執法檢查組,對全國12個省、市、自治區開展《礦山安全法》執法檢查,同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這次執法檢查報告;1995年6月,勞動部發布《勞動安全衛生監察員管理辦法》,該辦法是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為了更好地開展勞動安全衛生監察工作,加強勞動安全衛生監察員的管理,建立一支政治覺悟高、業務能力強的勞動安全衛生監察隊伍而制定的。1995年上半年,全國就有22個省、市、自治區制定實施了《〈礦山安全法〉實施辦法》,這就為加強礦山安全法治化管理、遏制礦山事故創造了條件;各級勞動部門重點抓了防止瓦斯事故,組織力量到瓦斯事故比較多的地區,開展了3次專項安全檢查。1995年下半年,勞動部、監察部聯合對重點地區的特大事故的結案情況進行了抽查督促。截至1995年底,全國已建立各級礦山安全監察機構700多個,配備礦山安全監察人員2000多人,并按照規定依法開展礦山安全監察活動。1995年11月,勞動部頒布了《礦山安全監察工作規則》,該規則是為了加強礦山安全監察工作,促進礦山安全監察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而制定的。1996年4月~6月中旬,勞動部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對全國“三資”企業和私營企業開展了勞動安全衛生和勞動用工大檢查;并根據頒布實施的《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進行保障壓力管道安全運行的監察檢查。1996年12月,勞動部根據《勞動法》的規定,頒布實施了《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員管理辦法》與《勞動安全衛生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1997年春,勞動部與農業部根據頒布實施的《全國鄉鎮企業安全生產綜合治理活動考核驗收辦法》,進一步開展了全國鄉鎮企業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工作考核檢查。1997年底、1998年春,勞動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要求認真貫徹執行《關于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意見》通知精神,組織開展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監督檢查;并于1998年5月10日~16日,在全國開展了第八次“安全生產周”活動,此次活動的主題是“落實責任,保障安全”。為了增強廣大職工化學品安全衛生知識,勞動部、化工部、農業部、全國總工會和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決定,在第八次全國安全生產周期間,聯合舉辦了全國化學品安全衛生知識有獎問答活動。

這一時期,江澤民同志對安全生產作出過一系列重要批示,這些重要批示深刻剖析了一些地區和部門發生重大特大傷亡事故的原因;系統闡述了安全生產的方針原則;強調要嚴肅法紀,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不僅要查處直接責任者,還要追究領導者和管理者的責任,對因玩忽職守、失職瀆職而發生的嚴重事故,造成重大損失的,要按有關法紀嚴肅處理,決不姑息遷就,以形成對領導干部有效的安全生產制約機制。1997年9月,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高度概括了依法治國的基本內涵;黨的十五大報告和九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均強調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耙婪ㄖ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思想,對安全生產工作、對勞動部門依法查處重大特大傷亡事故、做好勞動安全監察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全國勞動安全監察系統在這一時期,依法查處了一系列重大特大傷亡事故。

回顧這5年,是勞動部門在安全生產綜合管理和勞動安全監察工作領域,認真貫徹黨的十四大精神,積極開拓進取的5年;是圍繞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企業改革,不斷實施配套改革的5年;是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出發,不斷研究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安全生產綜合管理和勞動安全監察工作新情況新問題的5年。這一階段安全生產綜合管理和勞動安全監察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支持的結果,也是全體勞動戰線和其他行業同志解放思想、努力奮斗的結果,為國家的改革、發展、穩定,為我國的安全生產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編輯曉 訥

安全健康論文范文第5篇

今年, 國際勞工組織將推廣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OSHMS) 作為世界職業安全健康日的主題。意在通過OSHMS這個促進企業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持續改善的合理有效的工具, 關注工作場所事故預防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

如往年一樣, 國際勞工組織已經準備了一個報告作為這一活動的背景資料 (見國際勞工組織網頁http://www.ilo.org/safework/events/meetings/lang--en/WCMS_153617/index.htm) , 也為該活動制作了一個海報和其他推廣資料。國際勞工組織邀請您參與世界職業安全健康日活動, 關注和推廣今年的主題。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OSHMS) 持續改善的一種工具

職業安全健康的本質就是職業風險的管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OSHMS) 是實施安全健康措施的一項預防性方法, 包括4個步驟, 并體現持續改善的原則, 主要是基于PDCA循環:計劃、實施、檢查、行動 (Plan, Do, Check, Act) 。該方法可以對實施預防性和控制性措施的表現進行評估和改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OSHMS) 是對某一具體行業、工藝或企業的具體危害管理的一個有效工具。無論是小企業的簡單需求還是采礦、化工或建筑等高危險的復雜行業的多種需求, 它都能適用。

在過去的10年中,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已經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得到廣泛實施。他們的實施途徑各不相同, 或將該體系納入到本國的法律, 或制定國家級導則, 或引進自愿性認證原則 (見鏈接2:我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工作) 。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OSHMS) 在各國和國際引起企業、政府和從業者的關注已經10余年。期待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其國家職業安全健康項目中引入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作為建立促進企業內職業安全健康可持續改善機制的一種方法。

國際勞工組織與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OSHMS)

2001年, 國際勞工組織已經在其《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導則》 (ILO-OSH 2001) 中開發了一套關于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系統方法。該導則是國際勞工組織及其三方成員和其他有關部門通過廣泛協商, 并且是在相關國際勞工公約中規定并得到國際普遍公認的職業安全健康原則的基礎上制定的。因此, ILO-OSH 2001迅速成為在國家和企業級別開展OSHMS項目最具參考價值、應用最廣泛的模式。國際勞工組織向有意實施其自己的OSHMS的國家積極提供技術支持。位于意大利都靈的國際勞工組織國際培訓中心還提供該項目的培訓課程。

今年, 國際勞工組織SafeWork司鼓勵各國政府、工會、雇主組織、安全健康專業人員以及個體企業參與這項活動。歡迎索取資料并將資料翻譯成本國語言。與以往一樣, 國際勞工組織關注其成員國的活動。

“世界職業安全健康日”主題活動回顧

2001年:“加強安全衛生, 促進公眾健康”。全球有100多個國家在4月28日開展了該項活動。

2002年:“重視應急人員的安全”。國際勞工組織通過開展活動, 讓人們知道應急人員的神圣使命是搶救別人的生命。這些人員包括:消防戰士、消防司機、護士或警察等。4月29日, 國際勞工組織總部舉行了一場特別活動, 還邀請了紐約消防戰士參加, 介紹了“9·11”世貿大樓應急救援的英勇事跡。

2003年:“全球一體化職業安全衛生文化”。據國際勞工組織估算, 全球每年因工作事故和與工作有關的疾病而死亡的人數約為200萬人, 每天約有5 000名工人死亡。全球化的發展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職業安全衛生狀況, 這里既有積極的影響, 更有消極的影響。擁有良好的企業安全衛生文化, 既是解決職業安全衛生難題的金鑰匙, 又是迎接全球化挑戰的基本條件。

2004年:“建立并弘揚職業安全衛生文化”, 并設置了3個子主題。世界各國結合本國的特點, 側重開展工作場所危險物質檢查、防止工作場所暴力事件發生以及工作場所塵肺病預防等。

2005年:“建立并保持預防性職業安全衛生文化”。國際勞工組織希望通過建立和保持一種預防性的職業安全衛生文化,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 提高人們對安全衛生的普遍認識、對職業危害概念的理解, 以及懂得如何預防和控制職業危害。

2006年:“體面的工作、安全地工作及艾滋病的預防”。國際勞工組織通過本屆“世界職業安全健康日”活動, 讓世界關注如何為工人創造一個體面、安全的工作環境, 以逐年減少因職業安全事故 (包括由于感染艾滋病死亡) 造成工人的死亡。

2007年:“實現體面的工作, 確保職業安全與健康”。2007年4月28日, 世界各國政府、雇主組織和工人組織圍繞這一主題, 開展了提高安全健康意識的活動。同時, 部長們發表演說, 專家展開討論, 研究預防和避免職業傷害和不健康情況的發生的最佳做法, 并且公眾都參與了這項活動, 宣傳安全衛生工作和體面勞動的重要性。

2008年:“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環境中的風險”。2008年“世界職業安全健康日”的目的是促使工人了解控制和降低自身工作場所風險的方法, 以防止工人受到傷害, 保護工人的安全與健康。

2009年:“工作中健康與生活”。國際勞工組織希望通過這一全球活動能夠促進人們更加安全、健康、體面地工作。

2010年:“新興風險和新的預防模式”。安

鏈接1

2003年6月, 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國際勞工大會通過了職業安全健康領域的全球戰略。該戰略的基本內容包括建立及保持國家預防性職業安全健康文化并將系統管理理論引入到職業安全健康的管理中。國家預防性安全健康文化是指獲得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的權利在各個層次上都能得到尊重, 政府、雇主和工人通過一個明確的權利、義務和職責體系, 積極參與營造安全健康工作環境的工作, 并將預防作為國家和企業行動的優先原則。建立和保持一種預防性職業安全健康文化, 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以提高人們的普遍認識、知識水平和對職業危害概念的理解以及懂得如何預防和控制職業危害。

鏈接2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OSHMS) 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在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 (ISO9000) 和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ISO14000) 一樣, 是一套系統化、程序化和具有較高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科學管理體系。

從1996年開始, 我國關注OSHMS的發展, 1998年進行了一些有關標準和制度建設的探討性的工作。1999年10月, 制定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 并在全國開展了試點工作。為促進OSHMS工作的健康發展, 2000年7月成立了全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指導委員會、認可委員會和注冊委員會等機構。同時制定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可、認證、注冊等一系列基礎性的文件, 使我國的OSHMS認證工作更加規范并易于與國際接軌。

安全健康論文范文第6篇

一、堅持兩個承諾

兩個承諾是方針必須涵蓋的內容。

1、“守法”是遵守有關安全環保法規的承諾

遵守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各種規章制度是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體系建立和運行的前提和依據。堅持守法的承諾,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是本所應盡的社會義務,也是本所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的可靠保障。

2、“創新”是持續改進的承諾

體系的運行遵循PDCA循環法,即:P規劃或策劃—D實施與運行—C檢查與糾正—A評審與改進,如此不斷循環,創新管理與運行,持續改進管理績效,達到體系的不斷完善,促進本所的可持續發展。

二、體現本所特點,建立評價框架

“安全”、“健康”、“綠色”既是本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本所防治的原則及建立和評價體系目標、指標的框架。

1、“安全”包括人的安全和物的安全。安全是本所一切活動的前提,安全是企業持續、

健康發展的最基本保障。安全重在預防,重在人人參與,重在培養和增強全體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能,確保及時發現并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2、“健康”即員工的身心健康。員工是本所最重要的財產和資源,是本所持續、健康發

展的主導力量。創造優美、舒適、安全的工作、生活環境,減少或杜絕職業病危害和職業風險,是增強員工凝聚力、提高企業形象、創建先進企業文化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小學五年級優秀作文范文下一篇:中學英語教育敘事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