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現狀

2023-06-05

第一篇: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現狀

中國食品安全現狀與問題分析

摘 要:目前食品安全是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該文從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了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現狀,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做出了具體的分析,并針對此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食品安全添加劑解決對策

近幾年,雖然中國不斷加大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但“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產業鏈條依然危機四伏,不斷通過各種媒體進入公眾視野的如“瘦肉精”豬肉中毒事件、“劣質奶粉事件”、“蘇丹紅事件”、“多寶魚”事件等等,說明中國的食品安全現狀不容樂觀。如此信息接觸多了,讓人似乎不知道吃什么才安全。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究竟存在什么問題?

一、 當前中國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有毒物質大量在食品中殘留

在原料農、牧產品的生產中,大量不合理的使用農藥、獸藥、化肥、激素,使農業及農村環境污染加劇,使大量有毒有害物質附著沉淀在農(畜)產品中,如水果、蔬菜中的有機磷、有機氯農藥殘留,在草莓、番茄、香蕉、西瓜等農產品中使用催熟劑,糧食作物中鉛、鎘等貴重金屬污染,豬肉中瘦肉精、禁用獸藥等的殘留都會引起慢性、急性食物中毒,食品安全從原料開始,便受到嚴重的威脅。在水產品養殖業中,不法業主為了提高水產品的成活率和出品率,不惜使用禁用魚藥,甚至使用激素類藥物,有些藥物代謝速度非常慢,因此大量在成品中殘留,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2、食品生產加工、銷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問題,部分食品的生產加工、儲存、銷售過程達不到規定的衛生要求。原材料污染嚴重,生產過程中滅菌不徹底,儲存條件不當,銷售環

節的再次污染,都能導致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超出國家強制標準的規定,甚至導致有些產品被致病菌污染,食用這些微生物指標不合格的食品,能引起食源性疾病。

(2)食品加工中天然有害物未完全消除,引起的食源性問題。比如土豆、青番茄中的龍葵堿,生四季豆中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新鮮的金針菇中含有的秋水仙堿等,加工中處理不徹底易引起食物中毒。

(3)食品加工中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比如油炸類食品在加工中油溫過高,食用油多次重復利用,都能導致成品中過氧化值超過國家衛生標準要求,過量食用這種食品對人體有很大危害。

3、濫用食品添加劑,甚至濫用工業添加劑

(1)食品加工企業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防腐劑。有些小型食品加工企業或手工作坊,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防腐劑、化學合成甜味劑等嚴重超標。

(2)不法企業在食品中添加食品禁用的人工合成色素和其它工業添加劑,比如在豆制品中添加吊白塊,火腿生產中使用敵敵畏,在水發產品中添加甲醛,在辣椒制品添加蘇丹紅等。有些小作坊生產的散裝食品,無標簽、無商標,甚至使用偽造的食品標簽,致使檢驗部門無法進行有效的監督檢驗。

4、在食品中摻雜摻假,甚至故意制造偽劣食品

在利益的驅動下,有些生產者故意生產假冒偽劣食品,用病死畜禽肉加工熟食肉制品,用工業酒精勾對白酒,用工業皮革殘品生產假奶粉,用毛發生產醬油等等。

二、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

1、食品的小作坊式分散化生產。從近年發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看,幾十萬小作坊隨意制作各種食品,他們使用的設備簡陋、技術水平落后、衛生狀況惡劣、產品質量難以得到控制。國家質檢總局調查的45萬個食品生產企業中,10人以下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有35萬家,29%的企業無標生產,60%的企業出廠不檢驗或根本不具備檢驗能力,這些小作坊“數量多、規模小、分布散、條件差、工藝亂”,食品質量和安全難以保證。如何有效解決“食品小作坊”難題,已經成

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決定我國食品安全水平的突出問題。

2、食品安全法律體系不夠完善。一是食品法律法規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較差,涉及食品監管的法律法規如《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農業法》等,僅僅對食品質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規定,有較大的法律監管盲區;二是食品法律法規的條款籠統,操作性差,一些法律法規規定的比較原則和寬泛,有些條款甚至完全過時,對實際問題約束力較低,操作性不強。三是食品法律法規的罰則較輕,法律效力不夠,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極其嚴厲的懲罰力度而言,缺乏威懾力。

3、食品安全監管行政機構設置不合理,職責不明確。在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監督管理部門多,部門間的職能交叉、重復執法、重復抽檢、執法缺位、監管空白等現象較為突出,部門之間形不成合力,監管責任難以落到實處。

4、食品質量安全的技術支撐體系不完善。各類檢驗機構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檢測設備、檢測技術落后,很難為食品質量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此外,由于部門障礙,檢測報告的法律效力不被廣泛承認,造成了檢測資源的不必要浪費。

三、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對策:

1、要從源頭上加強管理,加強食品安全監測。建立農產品產地環境安全監管體系,強化對農業投入品的質量和環境安全管理;建立國家農獸藥殘留監控制度;完善食品安全衛生質量抽查和例行監測制度,確保食品安全。

2、集中整治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嚴厲打擊“黑窩點”,堅決取締無證無照生產加工食品行為,取締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加工企業。

3、完善食品安全相關標準和相關認證。根據我國食品生產、加工和流通領域具體情況,制訂具有可操作性的過渡標準或分級標準;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食品認證體系,完善認證制度;加快我國食品認證的國際互認進程。

4、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預警預報機制一是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制。通過啟動食品安全風險評價體系建設工作,就風險評估技術及有關數據資料與發達國家加強交流,并就我國一些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技術、影響因素開展前

瞻的食品安全風險評價,以便對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出及時有效的預報和處置。二是建立統一協調的食品安全信息平臺。以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逐步形成統

一、科學的食品安全信息評估和預警預報指標體系,及時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勢,對食品安全事故和隱患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把突發的、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降到最小,以全面提升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效率。

4、加強宣傳,提高中國食品從業人員的道德素質,提倡合法經營,嚴厲打擊不法食品生產經營者。

5、加強立法,加重處罰手段,使制假、售假者受到更加嚴厲的懲罰,當其違法所付出的代價遠遠高于其違法所得,生產不法食品無利可圖時,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不法食品的出現。

四、 結 論

總之,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涌現,中國的食品類標準逐步發展和完善,已經形成了覆蓋全面,行之有效的標準監管體系,但是仍然存在著標準不能有效應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除了進一步更新和完善相關標準外,首先必須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道德素質,其次要通過立法加重處罰手段,提高違法的成本,第三是要加強食品安全、衛生方面通用型標準的制定,只有多管齊下才能確保中國的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1]李書國,陳 輝.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2,

(2):7-10.[3]丁昌東.我國蔬菜農藥殘留標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標準化,2004,

(7):16-18.

[4]趙曉鋒.中國食品安全管理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美中經濟評論,2003,(1

1):34-37.

[5]雷紅淘.蔬菜農藥殘留問題[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2,(6):18-20.

[6]楊江龍,劉拉平.蔬菜中有機磷農藥殘留研究及對策[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3,(6):51-53.1

[7]張繼宗.發達國家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及啟示.中國工商管

理研究,2005,9.

第二篇:中國食品冷鏈物流現狀問題

中國冷鏈物流下游產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冷鏈物流還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獨立的冷鏈物流體系,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消費觀念的不斷提升,國內冷鏈物流的需求也在加大,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從下游產業來看,除行業規范的缺乏外,傳統物流觀念以及冷鏈物流較高的成本是目前限制其發展的主要因素。

1.果蔬產品冷鏈物流市場發展緩慢

從產品來講,果蔬產品從采收、貯藏、包裝、運輸、銷售都需要冷鏈物流的支持,一方面可以減少果蔬因腐壞變質而造成的損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果蔬產品的質量水平,在國外發達國家,80%的果蔬是通過冷鏈物流來運輸的,而中國目前則只有5%。數據顯示:中國市場上的果蔬產品每年在流通環節造成的損失占果蔬總產量的20%~30%,而由于受到傳統的常溫及自然物流、商品化處理技術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物流費用高等因素影響,果蔬產品冷鏈物流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仍難以獲得較快的發展。

2.肉制品冷鏈物流市場規模效應難以實現

目前,國內大約90%的肉類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除外貿出口的部分外,肉制品冷鏈的第三方物流發展十分滯后。冷鏈物流多由生產商和經銷商完成,致使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同時由于國內肉制品原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肉制品流通系統提供有效的低溫保障,加上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缺乏整體的規劃和協調,均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肉制品產業的發展。目前國內肉制品零售商雖然希望提高冷鏈的可靠性,但由于零售點密度不足,分布范圍較大,導致物流配送成本的大量提升,使肉制品冷鏈物流難以實現規模效應。

3.水產品冷鏈物流市場起步較晚,發展尚不成熟

目前我國水產品處于冷鏈物流階段(21世紀初),是在冷藏庫階段(上世紀80年代)、冷藏鏈階段(上世紀末)兩個階段基礎上建立,建立了信息網絡,維護良好資源、生態環境,且更重視冷鏈物流整個體系的成本核算。

目前我國水產品市場的主要特點是腐敗量減少,變質量增加,首先導致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包括限時加工再入庫規定的難以實行;其次批發市場(配貨中心)的交易(配送)場所沒有溫度控制要求,水產品出庫后在沒滿足規定低溫控制的條件下滯留時間較長,影響了產品鮮度;而水產品冷鏈物流配套機制的缺乏,也使得對水產品難以實現有效的監控措施。

4.冷飲、速凍、乳制品冷鏈物流市場發展較為穩定

由于產品特性原因,冷飲、速凍及部分乳制品冷鏈物流市場保持了較為穩定的發展態勢。

國內冷飲物流一般都是企業作為冷飲企業的自建部門;速凍食品企業則大部分依靠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來幫助將產品輸送到消費者手中;乳制品市場由于目前國家監管的嚴格以及品牌健康形象的樹立,使企業無論是在自營冷鏈物流還是在使用第三方冷鏈物流方面均加大了管理的力度。

5.連鎖餐飲企業對冷鏈物流要求較高

連鎖餐飲業對于產品保鮮的較高要求,使冷鏈物流在連鎖餐飲行業中占有比較重要的位置。但是,中國大部分冷鏈物流配送供應商的專業化程度較低,服務內容缺乏競爭力,較多冷鏈物流配送供應商提供的服務不能滿足連鎖餐飲企業的需求,特別是外資連鎖餐飲企業。

綜合來看,冷鏈物流下游產業市場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存在眾多的問題,大部分農副產品沒有形成冷鏈物流體系,導致在物流環節中的損失很高;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很低,第三方物流發展滯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冷鏈物流的現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食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冷鏈物流綜合性人才以及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整體規劃與協調的缺乏,影響了冷鏈物流的資源整合。那么如何解決以上問題,將成為我國冷鏈物流及下游客戶產業下一階段主要的思考方向。

中國食品冷鏈物流現狀問題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現在所關心的已不再是數量和價格,而是新鮮與安全,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冷鏈物流。本文主要探討中國食品冷鏈物流現狀,及由此引發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食品冷鏈物流 現狀

食品冷鏈(cold chain)是指易腐食品從產地收購或捕撈之后,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直到轉入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始終處于產品所必需的低溫環境下,

【4】以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冷鏈物流應遵循“3T原

則”:產品最終質量取決于冷鏈的儲藏與流通的時間(time)、溫度(temperature)和產品耐藏性(tolerance)。“3T原則”指出了冷藏食品品質保持所允許的時間和產品溫度之間存在的關系。由于冷藏食品在流通中因溫度的變化而引起的品質降低的累積和不可逆性,因此對不同的產品品種和不同的品質要求都有相應的產品控制和儲藏時間的技術經濟指標。食品冷鏈由冷凍加工、冷凍貯藏、冷藏運輸及配送、冷凍銷售四個方面構成。由于食品冷鏈是以保證易腐食品品質為目的,以保持低溫環境為核心要求的供應鏈系統,所以它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也更加復雜。首先,比常溫物流的建設投資要大很多,它是一個龐大

的系統工程。其次,易腐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第三,食品

【1】 冷鏈的運作始終是和能耗成本相關聯,有效控制運作成本與食品冷鏈的發展密切相關。

一、現狀

1. 中國食品冷鏈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的冷鏈最早產生于50年代的肉食品外貿出口,并改裝了一部分保溫車輛。1982年,中國頒布《食品衛生法》,從而推動了食品冷鏈的發展起步。近20年來,中國的食品冷鏈不斷發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業的龍頭企業為先導,已經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產品為核心的食品冷鏈體系,包括速凍食品行業,肉食品加工企業,冰淇淋和奶制品企業及大型快餐連鎖企業,還有一些食品類外貿出口企業。

2. 完整獨立的食品冷鏈體系尚未形成

從整體冷鏈體系而言,中國的食品冷鏈還未形成體系,無論是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消費內需來看,還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顯。目前大約90%肉類、80%水產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冷凍食品產銷冷鏈情況稍好,但由于部分產品流入集貿市場拆零散賣,冷鏈存在中斷現象。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冷鏈發展的滯后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食品產業的發展。

3. 食品冷鏈的市場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

我國食品企業實力相對薄弱,自營食品物流的組織弱、規模小,不適應食品物流的高技術要求,食品物流業務外包的實施更加具有現實意義。中國易腐食品除了外貿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國內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業務是由生產商和經銷商完成的,食品冷鏈的第三方物流發展十分滯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大大影響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質量、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食品冷鏈的成本和商品損耗很高。目前,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正準備推廣食品安全物流追蹤系統(二維碼,日本東芝技術),從食品冷鏈現代化和食品安全出發,通過食品冷鏈的物流系統為冷鏈提供準確的市場動態和信息溝通,同時也為食品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對問題食品可以追查到底,但是限于推廣資金問題,效果并不顯著。

【2】

冷鏈物流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比常溫物流的建設投資要大很多,易腐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個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同時,整體運作始終與能耗成本相關聯。

人們往往認為,食品從生產地到低溫物流冷庫或冷鏈運輸再到消費者手中,中間只要冷庫的溫度達標,冷藏運輸過程達標,就可以保證食品的相對保質期。市場上也往往會出現一些第三方物流商在運輸低溫食品時,該用冷藏的不用冷藏,用了冷藏的不達標現象。所以,通常產品有問題時,都認為是出現在運輸過程中。然而,事實卻并非完全如此。

上海領鮮物流公司發展部經理鐘立困惑地說:“我們企業的冷藏運輸和冷藏庫都嚴格按照食品達標溫度控制,但從供應商那里接貨的時候,經常發現供應商就沒有把貨物按照相應的溫度來操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將該食品重新冷卻再運輸到各個門店。而一旦在門店出了問題,供應商會把所有的責任都轉嫁給我們物流商。”

4. 食品冷鏈的硬件設施建設欠賬太多

中國冷鏈設施裝備狀況如下:

汽車冷藏車輛:目前,中國保溫車輛約有3萬輛,而美國擁有20多萬輛,日本擁有12萬輛左右。中國冷藏保溫汽車占貨運汽車的比例僅為0.3%左右,美國為0.8%~1%,英國為

2.5%~2.8%,德國為2%~3%。歐洲各國汽車冷藏運量占比為60%~80%;中國汽車冷藏運輸占比約為20%。當美國生鮮產品的冷藏車運輸率達到80%以上的時候,我國生鮮產品

的冷藏車使用率只有15%。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有資質的冷藏車制造企業已超過100家,但冷藏車保溫車的保有量大約為3萬輛,僧多粥少,不得不低價競爭。

鐵路冷藏車輛:在全國總運行車輛33.8萬輛中,冷藏車只有6970輛,占2%,而且大多是陳舊的機械式速凍車皮,規范的保溫式的保鮮冷藏車箱缺乏,冷藏運量僅占易腐貨物運量的25%,不到鐵路貨運總量的1%。

食品冷藏運輸率:食品冷藏運輸率是指易腐食品采用冷藏運輸所占的比例。歐、美、日等國均達到80%~90%,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約50%。目前我國每年需調運的易腐食品約4000萬噸,中國的食品冷藏運輸率約10%左右。

目前,我國易腐物品裝車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庫和保溫場所操作,80%~9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水產品都是用普通卡車運輸,至多上面蓋一塊帆布或塑料布。有時候,棉被成了最好的保溫材料。

冷庫容量:中國目前的冷庫總容量為700多萬立方米,很多冷庫只限于肉類、魚類的冷凍貯藏,而當生產淡季和原料資源不足時,冷庫往往處于閑置耗能狀態。

據了解,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也曾投資數億元人民幣先后修建了100多座氣調貯藏庫,并從國外引進了一批較先進的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生產線,主要用于農副產品加工儲藏。但由于不適應我國國情,引進的機械設備利用率不高,絕大多數企業規模小,水平低,加工產品質量不穩定,加工廢棄物未得到綜合利用,企業成本高、效益差。從上述情況來看,中國目前的冷鏈設施和冷鏈物流裝備不足,原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易腐食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由此產生兩個直接后果,一是易腐食品特別是初級農產品的大量損耗,由于運輸過程中損耗高,整個物流費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國際標準,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過其總成本的50%。二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隱患。

5. 食品冷鏈缺乏上下游的整體規劃和整合

由于中國農業的產業化程度和產供銷一體化水平不高,從農業的初級產品來看,雖然產銷量巨大,但在初級農產品和易腐食品供應鏈上,既缺乏食品冷鏈的綜合性專業人才,也缺乏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整體規劃與協調,因此在一些局部發展中存在嚴重的失衡和無法配套的現象,例如:在冷庫建設中就存在著重視肉類冷庫建設,輕視果蔬冷庫建設;重視城市經營性冷庫建設,輕視產地加工型冷庫建設;重視大中型冷庫建設,輕視批發零售冷庫建設。

【1】 整體發展規劃的欠缺影響了食品冷鏈的資源整合,以及行業的推動。

6. 缺乏具有執行力的食品質量監控體系

目前,涉及冷藏食品運輸的產品有幾百種,且在不同的溫度存放它們的易腐程度也不一樣,每種產品所要求的低溫儲藏所控制的時間與條件等各項技術指標都不盡相同。例如鮮、酸牛奶4-7℃,水果蔬菜10-15℃,速凍食品0℃以下等。但目前類似此類細化的系統性的技術標準,以及冷鏈能損耗與效率標準,冷鏈最佳作業操作標準,冷運食品衛生安全標準,冷庫環境溫度與冷藏運輸溫度控制標準,易腐食品運輸車輛制冷配置要求,冷鏈物流行業管理要求與規范等,都尚未見出臺。甚至可以說,至目前止,國家在冷鏈物流上尚無一個具有一定約束力的標準可供參考與執行。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自己制定的一些標準,諸如冷藏鏈中對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點控制)沒有強制要求執行。因此,在監管上也是空

【3】 白,法律法規有待完善。

二、展望

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完善和大力發展中國食品冷鏈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國食品冷鏈正面臨著大發展的歷史機遇。

在未來的中國食品冷鏈發展建設過程中,以下幾個方面應該有所明確和突破:

1. 加強中國食品冷鏈的整體規劃研究,建立政府、行業組織和相關企業聯動機制。

一個國家的食品冷鏈保障體系建設,單靠任何一方都是難以有效推進的,它需要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通力合作。應該結合中國國情,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完善技術管理手段和監管措施;政府應當制定食品冷鏈發展的政策環境和鼓勵措施,加強行業規劃的方向性引導;行業組織應發揮溝通協調作用,制定并落實行業整體規劃和行業規范;相關企業應根據市場規則具體運作,合力推動中國食品冷鏈的逐步發展。

2. 推動建立多種模式的食品冷鏈體系建設。

目前國際上比較成形的食品冷鏈有兩種模式:一是以企業為主體的食品冷鏈體系,這種模式在美國、日本和西歐比較普遍,日本7-11是其中的代表;二是以保證大量食品的一般質量、降低在途損耗的價格與品質模式,這種模式一般為發展中國家采用。根據中國食品冷鏈物流的發展現狀,應該推進多種冷鏈模式的發展,一方面依靠農業龍頭企業和大型食品企業,發展以核心企業為軸心的食品冷鏈體系,串聯供應鏈上下游,逐步形成覆蓋分類食品產業的冷鏈保障體系;另一方面在建設農產品綠色大通道的基礎上,建設連接農產品主產區和消費地的食品冷鏈物流主干網絡,提高大批量食品物流的安全保障水平。

3. 建立食品冷鏈的物流和質量信息系統。

從食品冷鏈現代化和食品安全出發,通過食品冷鏈的物流信息系統為冷鏈有關方面提供準確的市場動態和信息溝通,同時也為食品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對于問題食品

【1】 可以追查到底。

參考文獻

[1]食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2007-03-20

[2]我國食品物流發展狀況與2007年行業展望.中國農產品加工網.2008-5-9

[3]李志軍.冷鏈物流標準化工作勢在必行.現代物流報. 2007-10-16

[4]方昕. 2004. 中國食品冷鏈的現狀與思考[J]. 物流技術與應用(11).

第三篇:淺談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現狀和解決辦法

食品安全是保護人類健康,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基礎。目前,食品安全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戰略性問題,并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消費者的高度重視。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持續較高速度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中國食品安全水平不斷提高但是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結合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當前應著重加快建立健全五個體系。食品安全問題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不容忽視,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我國農業和食品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因此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受到重視。

1.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現狀

盡管近些年來中國大質量安全標準、檢測檢驗和認證體系建設已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但是從總體上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仍很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1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問題

近年中國衛生部每年接到食物中毒報告一二百起,涉及數千人發病,百余人死亡,除意外事故外,大部分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2001年在江蘇、安徽等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食物中毒,造成77人死亡;人們食用了被沙門氏菌感染的禽肉而廣泛發生于學校、家庭、公共餐飲單位的食物中毒多起,其中不乏有上百人的大型食物中毒,微生物性危害已成為中國食品安全的主要問題。

1.2化學污染所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 1.2.1種植業與養殖業的源頭污染

化肥、農藥和生長調節劑等農用化學品的大量使用,從源頭上給食品質量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中國每年氮肥使用量達2500萬噸,農藥超過130萬噸,單位面積使用量分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過量的使用化肥,會造成蔬菜中硝酸鹽積累較多,而硝酸鹽會進一步形成強致癌物—亞硝酸,對人體造成危害。農藥濫用或殘留同樣會造成對人體的巨大危害。2000年,有關部門對部分省會城市的9個蔬菜品種中的9種農藥和14種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進行定點檢測,總體合格率僅為54%,其中農藥殘留超標率達到31%。同時,因售藥、激素和生長促進劑使用不當,以及養殖環境的污染,所生產的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經人們使用后不僅對人體健康造成直接危害,還導致人畜共患疾病和疫病的增加。

1.2.2環境污染對食品安全的威脅

江河、湖泊以及近海等污染是導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國有850條河流、1300多個湖泊和近海區域手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51個湖泊藻類污染及富營養花程度嚴重。這些被污染水體中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會在農、畜、水產品中富集,進而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危害。二惡英污染又是一個環境污染的重要案例。含氮有機化工產品生產廠、鋼廠以及其它工廠的排放廢氣物、焚化爐燃燒廢氣物、汽車尾氣等都能產生二惡英及其類似物,可直接或間接地污染肉、乳及水產品。 1.2.3

生物毒素的污染

生物毒素污染主要包括細菌毒素和霉菌毒素兩個方面。細菌毒素可直接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葡萄球菌腸毒素與肉毒桿菌產生的肉毒桿菌毒素都具有很強的毒性,使人產生嚴重的嘔吐和神經中毒癥狀。長期食用低含量的被霉菌污染的餓食品能引起慢性事物中毒,嚴重的可引起癌癥。

1.3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污染

1.3.1濫用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造成的食品問題

如在我國,建國初期普遍使用的--萘酚、奶油黃等防腐劑和色素后來被證實存在著致癌作用,不少地區曾因使用含砷的鹽酸、食堿,或過量的食品添加劑如亞硝酸鹽、漂白劑、色素等而發生過急、慢性中毒。各國均有不少添加基因被證實和懷疑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等遠期危害而禁止使用。近年來我國添加劑引起變態反應的報道越來越多,如糖精能引起皮膚瘙癢癥、日光性皮炎,香料中很多物質能引起呼吸道炎癥、哮喘、口腔炎等。還有脂溶性添加劑在體內積聚效應,使維生素A、維生素D、等過量攝入有慢性中毒的危險。某些添加劑共同使用時是否會產生有害物質也受到人們和政府的關注。 1.3.2植物基因工程食品對人類健康的可能危害

隨著轉基因食品的商品化生產,其安全性越來越受到關注。傳統的毒理學的食品安全評價方法已不能完全適用于轉基因技術食品。1990年召開的第1屆FAO/WHO聯合專家咨詢會議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估方面邁出了第1步。目前轉基因食品的危害基本上可歸為以下3類:可能含有已知或未知的毒素,對人體產生的毒害作用;可能含有已知或未知的過敏原,引起人體的過敏反應(這種反應可能是致命的);這種食品可能某些營養成分或營養質量產生變化,使人體出現某種病癥。植物遺傳工程是把一定的遺傳信息通過一定的分子操作導入植物體內,使該植物獲得某種特性。這一過程中,受體植物、導入的遺傳信息和分子操作都有可能產生以上危害。一般來說,導入的遺傳信息和受體植物帶來的危害是已知的、明顯的、可以解釋的,而分子操作因其部分機理尚未明晰,帶來的危害較難預見。

1.4違法生產,經營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

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法律意識淡薄,重視生產輕視衛生,濫用食品添加劑,出售過期變質食品等,給食品質量安全帶來很大隱患;無證無照非法生產經營食品問題也非常嚴重。此外,生產者素質較低,規范操作能力差的等極易造成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的發生。

1.5食品質量保障體系不夠完善

以科學為基礎的立法及執法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執法力度不夠,市場監管不嚴,基層檢查隊伍的素質和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

2.我國食品安全戰略的總體框架

2.1食品安全戰略的指導思想

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以提高公眾健康水平、促進就業和提高農民收入、增強中國食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為目標,借鑒國際上食品安全管理的有益經驗,緊緊圍繞凈化產地環境、保證投入品質量、規范生產行為、強化監測預警、嚴格市場準入等關鍵環節,通過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監管體制、標準體系、檢測體系、認證體系、科技支持體系、信息服務體系以及建立應急機制等食品安全支撐體系,通過政府、產業界、消費者、媒體、教育和科研機構等有關各方密切配合、相互協作,采取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相互配套的措施,為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提供保障,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體系,確保食品安全。

2.2食品安全戰略的基本原則 2.2.1以科學為基礎

以科學為基礎是進行食品安全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其基本要求是強調風險分析。 2.2.2立足當前與預見未來相結合

從中國食品安全存在的關鍵問題及其制約因素入手,以大宗和出口優勢產品為監管重點,集中力量、下大力氣解決好植物源性食品的農藥殘留超標、動物源性食品的獸藥(魚藥)殘留超標、食品微生物污染等嚴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的食品安全問題。同時,充分考慮采用新技術、新資源、新材料對食品安全可能帶來的影響,預測未來對食品安全的進一步要求,制定中長期發展目標,確保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科學性、先進性和預見性。 2.2.3食品供應全過程監管

食品安全管理與控制應該覆蓋食品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鏈的所有方面。根據這一原則,應當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四個關口前移”,即從市場監管向產地監管前移,從銷區監管向產區監管前移,從消費終端監管向生產源頭監管前移,從流通監管向規范生產監管前移。 2.2.4預防原則

由于對于一些新產品和技術的安全性不能確定,因此食品安全管理與控制應該采取預防原則。任何新產品和技術必須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其安全性后才能上市。 2.2.5可追溯性原則

食品的可追溯性是指食品和原料在流通中應保有它們的溯源,在需要情況下,可為有資格的機構提供溯源相關信息。當食品發現存在危害時,可以及時從市場召回,避免流入市場。 2.2.6透明原則

消費者有權獲得清晰的食品質量、構成成分、營養物質含量、營養物質功用以及如何合理均衡膳食等方面的信息。法律法規、標準的修訂與執行應在公開、透明、互動的方式下進行。

2.3食品安全戰略的基本目標

2.3.1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水平,突破食品安全中科技“瓶頸”的制約

根據實施“從農田到餐桌”全程控制的要求,積極追蹤國際先進食品安全科技發展動態,針對影響中國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確定關鍵技術領域,分階段、有選擇、逐步深入地開展食品安全基礎研究。優先發展食源性、危害危險性評估技術,進一步發展更加可靠、快速、便攜、精確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加快發展食品中主要污染物殘留控制技術,發展食品生產、加工、儲藏、包裝與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控制技術,使中國食品安全科技總體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初步建立起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的食品安全科技體系。 2.3.2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力爭在2010年前,在加強統一管理并充分發揮各相關部門作用的基礎上,以風險評估為基礎,基本建立起一套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要在各標準起草部門統一協調的基礎上,根據相關標準之間必須配套形成體系的原則,加強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工作,真正做到食品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都有標準作為技術依據。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加大與國際接軌的力度。

2.3.3建立政府各監管機構之間分工明確、協調一致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

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定位要準確;“從農田到餐桌”實行全程管理;管理機構要精干和高效;各方職責要明確;有充足的資源;在中央政府層次上有一個權威聲音對食品安全負責,并擁有在所有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國家行動中貫徹中央政策的權力和資源。

2.3.4建立統

一、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

借鑒國外經驗,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建立起一個相互協調、分工合理、職能明確、技術先進、功能齊備、人員匹配、運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在檢測范圍上,能夠滿足對產地環境、生產投入品、生產及加工過程、流通全過程實施安全檢測的需要,并重點加強對生產源頭檢測手段的建設。在檢測能力上,能夠滿足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相關國際標準對食品安全參數的檢測要求。在技術水平上,國家級食品安全質檢機構應符合國際良好實驗室規范,達到國際同類質檢機構先進水平,部級質檢機構應達到國際同類質檢機構的中上等水平。 2.3.5建立統

一、規范的食品認證認可體系

為加強全過程安全控制,在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運輸、銷售企業中,大力推廣HACCP體系和GAP、GMP等體系認證。同時,積極推進認證機構社會化改革,要進一步加強對認證機構的監督管理,規范認證行為。 2.3.6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應急反應機制

食品公共安全事件具有突發性、普遍性和非常規性的特點,影響的區域非常廣,涉及的人員也非常多。如果沒有高效的應急機制,事件一旦發生,規律難以掌握,局勢難以控制,本質難以判斷,其損失難以估量。目前,建立處理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已經成為國際慣例。中國也應該從建立法律法規體系,健全信息收集、處理和傳播機制,建立預設方案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應急反應機制。 2.3.7建立統一協調的法律法規體系

應當以現有國際食品安全法典為依據,建立中國食品安全法規體系的基本框架;完善已有法律法規體系;賦予執法部門更充分的權力;加強立法和執法監督。

3.當前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對策與建議

鑒于全球性食品安全問題不斷出現,近年來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特別是發達國家都在下大力氣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食品安全監管呈現出從過去多頭監管向現在的集中統一監管,從過去重視食物鏈的重點環節監管向現在的加強食物鏈的全過程監管,從以政府部門監管為主向重視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等的總體發展趨勢。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結合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當前應著重加快建立健全五個體系。

3.1加快建立統一協調的法律法規體系。

以現有的國際食品安全法典為依據,建立以基本法為龍頭,其他具體法律相配合的多層次的專門具體的食品安全法規體系。一是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借鑒日本等國的經驗,制定統一的食品安全基本法。在基本法中,要對食品安全管理做出原則的規定。該法應當明確以危險性評估為基礎來建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明確各管理機構的權力和責任;明確食品安全管理機構的協調辦法和協調機制;制定與政府實施相關的基本方針;明確政府、企業、消費者以及其他相關者在保障食品安全過程中的權利和職責;確保制定政策過程公正性和透明性;明確應付發生或可能發生重大事故的緊急事態的體制;對食品標簽制度進行規定等。二是制定不同層次的法律法規?;镜脑瓌t是根據確保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關鍵領域以及確保某一類食品安全的需要來專門制定單一的法律,如農產品安全法、市場準入制度法、植物檢疫法、轉基因產品管理法、認證法等,并根據法律的需要出臺相對應的制度,細化法律條文和技術性規定。特別是要修訂補充《刑法》等法律法規中關于食品安全懲戒的條款,加重違反食品安全法規者的處罰力度,對食物中含有有害成分短期內雖對人體造成的損害不明顯但損害長期存在的同樣要進行處罰。三是賦予執行部門更充分的權力,加大執法力度。擴大執法部門檢查權,包括檢查食品生產和銷售記錄;強制受管理企業把有關不符合法律規定的食品信息向管理機關通報;要求有關組織提供農藥、獸藥使用的記錄;要求食品企業向食品管理部門登記并報送產品清單等。當前,還要繼續加大對食品安全重點領域、重點地區和重點部位的打擊力度,對違反法律規定的生產經營者要從嚴進行懲處。

3.2建立健全權責明確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完善我國現有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的主要內容有:一是成立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美國在多個部門共同監管的基礎上,1998年專門成立了總統食品安全委員會。我國對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門達八九個,各部門之間缺乏統一協調。建議我國盡早組建由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組成的食品安全委員會,專門負責組織協調政府各主管部門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并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提供建議。二是對政府的食品安全管理機構進行合理分工。在現有的管理體制基礎上進行小的調整,依然按照食品產業鏈的環節進行分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牽頭組織衛生、農業和質檢等部門研究制定分工方案。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對監管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復之處進行明確的重新分工,二是只能由一個部門負責,其他部門退出;對無人管理的盲區進行明確的分工,確定具體的監管部門。三是充分發揮地方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作用。中國地域遼闊,地區間差異明顯,應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協作的食品安全監督網。必須充分發揮地方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作用,并將垂直管理部門改為上級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加強地方政府的工作手段。中央和地方在食品安全標準上要保持協調。強化地方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的責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當地食品安全負總責,實行主管領導問責制。切實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堅決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四是大力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質量管理檔案和政府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信用檔案,形成一個全國性的信用網絡體系。建立消費者組織、中介組織、企業和政府相互溝通的機制,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維護食品安全的積極性,動員全社會力量來參與食品安全活動,形成濃厚的社會氛圍。

3.3建立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測體系。

在檢測范圍上,能夠滿足對產地環境、生產投入品、生產及加工過程、流通全過程實施安全檢測的需要,并重點加強對生產源頭檢測手段的建設;在檢測能力上,能夠滿足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相關國際標準對食品安全參數的檢測要求。一是整合現有檢驗檢測機構。在充分利用現有各部門及各地方已經建立的檢測網絡、發揮各自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條塊結合的方式實現中央機構與地方機構之間、中央各部門機構之間、針對國內和進出口食品安全檢驗檢疫機構之間的有效配合。。二是加強檢驗檢測機構的能力建設。跟蹤國際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發展,加強先進食品檢驗檢測技術方法的研究。重點開發食品安全監控中急需的有關限量標準中對應的農藥、獸藥、重要有機污染物、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與違禁化學品、生物毒素、重要人獸共患疾病原體和植物病原的快速檢測技術和相關設備,并擁有部分自主知識產權。建立檢驗檢測信息管理網絡,形成多部門有機配合和共享的檢驗檢測網絡體系,實現監督管理快速反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儀器檢驗檢測隊伍。三是加強企業食品安全的自我檢驗檢測。企業食品安全的自我檢測檢驗對從源頭上保證食品的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食品行業檢驗檢測體系的基礎力量。我國現有的檢驗監測體系以政府機構為主,今后應注意加強企業自檢和以行業監測為代表的中介組織監測。食品生產、加工和流通企業應根據法律規定和相關標準規定,對其自身的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等各個環節所涉及的設備、人員、環境和有害物等進行自我檢測,盡最大可能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四是對食品供應鏈進行全程監控。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監測網絡,對化學和生物污染物進行連續主動監測,有效地收集有關食品污染信息。健全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強化我國對食源性疾病爆發的準確診斷和快速溯源能力。加強動植物檢疫防疫體系建設,建立符合國際規范、高效的獸醫實驗室體系,完善的診斷標準體系,加大疫情監測力度。加快植物檢疫監控技術支持體系建設.對影響食品安全的土壤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和病原體進行嚴密監測,為嚴格控制各類污染物的排放提供基礎數據。

3.4加快完善銜接配套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基本建立起一套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確保食品安全的全過程監管到位。一是改革標準管理體制。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出現的諸多問題,很大程度上跟目前食品安全標準管理體制的不合理有關,因此必須對質檢總局、農業部、衛生部、標委會等部門進行合理分工。借鑒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成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CAC)的模式,由農業部、衛生部和質檢總局三方共同組建食品安全標準或中國食品法典委員會,專門負責食品安全標準的起草工作并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保持溝通與協調。二是增強制標過程的科學性。針對我國食品安全標準不適應健康保護和WTO要求的現狀,需要以科學為基礎開展設限研究,為制定食品中重點有害物質安全限量標準提供基礎數據。加強食品安全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形成重點突出,強制性標準與推薦性標準定位準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互協調,基礎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和管理標準配套,與國際食品標準體系基本吻合的食品工業標準新體系。要在及時吸收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和國際先進標準、與WTO/TBT、WTO/SPS規定相符合的基礎上,解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設置不合理、重要標準短缺等問題。

3.5加快建立安全可控性強的食品供應組織體系。

一是“抓龍頭,促源頭”,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我國農戶生產經營規模分散狹小,戶均經營耕地7.94畝,戶均出售糧食1047.3千克,豬肉97.62千克,禽蛋55.48千克,是“全世界最小的農戶”。在這種分散的生產方式下,對食品安全進行控制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從我國情況來看,“公司+農戶”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龍頭企業能夠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主體組織起來,將標準化生產的裝備、技術、觀念、意識導入農業和農民之中,并對種植、加工、包裝乃至銷售的每一個環節上進行嚴格控制,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標準化生產,提高生產規模和質量。二是改進和完善生產與加工方式。在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運輸、銷售企業中大力推廣應用“良好農業規范(GAP)”、“良好獸醫規范(GVP)”、“良好生產規范(GMP)”、“良好衛生規范(GHP)”和“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等先進的食品安全控制技術,不斷提高食品企業素質和產品安全質量水平。要建立統

一、協調的食品安全認證體系,加強對認證機構的監督管理,積極推進認證機構社會化改革,將認證機構改造成為真正獨立的第三方機構,規范認證行為,確??陀^獨立、公開公正、誠實信用。

3.6提高食品安全領域的科技水平。

從關鍵檢測技術、危害性評估技術、關鍵控制技術和食品安全標準等方面進行研究,提高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這是解決“科技瓶頸”的關鍵。目前,最重要的是使中國的檢測能力得到國際的認可。 3.7加大檢查打擊力度。

衛生監管和質檢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違反食品安全的生產、經營者的查處力度,依法對制假販假的企業、個人進行堅決的打擊,構成犯罪的要交送司法部門從嚴處理,從而對違法犯罪分子產生震撼作用和阻遏作用。要采取嚴厲的手段歲其進行毀滅的打擊,防止起死灰復燃。

3.8加大對食品檢測檢驗研究和應用的投入。 在實行從農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中,檢測工作應當緊隨標準的修訂不斷完善。檢測工作作為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過程、運輸以及市場銷售等環節中內部自我監控和外部監督檢查的重要手段,直接影響食品的質量和安全。隨著食品中安全衛生指標限量值的逐步降低,對檢測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檢驗檢測應向高技術化、速測化、便攜化以及信息共享邁進。設置系統的食品檢測機構并使之逐步社會化、建立科學的檢測質量保證體系以及加強檢測技術儲備和人員儲備是從總體上提高我國食品檢測能力的重要舉措。"十五"期間,國家對食品安全檢測檢驗的研究投入了一定的資金,但從客觀要求來看,"十五"期間還應進一步加大投入,特別是對于快速檢測技術研究的投入,并盡快將研究成果轉化成具體應用。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的統一完整,將為我國大力開展的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和對食品安全一系列的監管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3.9民眾必須謹小慎微。

中國食品安全監管還需要轉變的是公眾的素養。專家的“含蘇丹紅的咸鴨蛋每天吃1000個才會致癌”的說法,就是今天“小惡無妨”的翻版。那些生產和經銷食品藥品的造假者可以從專家那里獲得理直氣壯的理由,反正又吃不死人,放一點有害材料到食品中不會出現大問題。只有在觀念、行為和制度設計上進行全新的轉變,并且抱著踏踏實實,一點一點改進的打持久戰的信念和做法,中國的食品安全才會出現轉機。

4、結語

食品安全問題導致的經濟損失是非常大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直接制約了中國食品出口。我出口食品多次在國外發生被退貨銷毀事件,不僅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嚴重損害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在技術貿易壁壘中,食品安全衛生又是最為主要的原因。

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以提高公眾健康水平、促進就業和提高農民收入、增強中國食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為目標,借鑒國際上食品安全管理的有益經驗,緊緊圍繞凈化產地環境、保證投入品質量、規范生產行為、強化監測預警、嚴格市場準入等關鍵環節,通過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管理體制、標準體系、檢測體系、認證體系、科技支持體系、信息服務體系以及建立應急機制等食品安全支撐體系,通過政府、產業界、消費者、媒體、教育和科研機構等有關各方密切配合、相互協作,采取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相互配套的措施,為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提供保障,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體系,確保食品安全。

第四篇:中國失業問題現狀及對策

摘 要:依據當前中國的失業形勢,失業現象存在的原因和發展趨勢,提出了緩解失業的建議摘 要:依據當前中國的失業形勢,失業現象存在的原因和發展趨勢,提出了緩解失業的建議。中國的失業狀況是令人擔憂的。有人將其稱為沒有就業機會增加的經濟增長。這意味著,對于得不到就業機會的人來說,經濟增長對他們是沒有意義的。怎樣認識當前社會出現的失業問題,失業現象在發展過程中呈現怎樣的趨勢,應采取什么措施解決它等等這些現在都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關鍵詞:中國失業;問題;對策

目前,失業(包括下崗)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問題,中國現階段為什么會產生大量的失業人口,應怎樣認識當前社會出現的失業問題,失業現象在發展過程中呈現怎樣的趨勢,應采取什么措施解決它等等這些現在都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本文試圖對此尋找答案。

一 按照勞動保障部和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03—2007年,當年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是4.3%、 4.2%、4.2%、、4.1%和4.0%。單從這些數字看,中國的失業率似乎還保持在社會可以接受的較低的水平上,警報并未響起。然而,事實并非樂觀。中國目前計算城鎮失業率主要用城鎮失業人數和城鎮就業人數這兩個總量指標,其公式為:

失業率=城鎮失業人數/[城鎮就業人數+城鎮失業人數]×100%

其中:城鎮就業人數,指在城鎮范圍內,從事一定社會勞動并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的全部人員(包括:全部職工、城鎮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城鎮個體勞動者、其他社會勞動者)。城鎮失業人數,指勞動年齡內(男16~50歲,女16~45歲)的城鎮居民,具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而未就業,并已在勞動部門進行登記的人數。目前統計上對臨時安排了工作,勞動收入達到最低一級工的收入水平,或雖無職業,但不要求就業者,不作為失業人員統計。統計失業人員數和計算失業率,一般以年末為時點。從這個公式中可以看出,中國的失業率的統計口徑還是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以這樣的城鎮登記失業率來評估中國的失業狀況,不僅縮小了中國的失業人口的統計范圍,也低估了中國真實的失業規模和失業程度。對此,一些國內外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對官方的失業率進行了修正。他們認為,國家公布的失業率沒有將以下幾種因素包含在內:首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失業率沒有包括農村的剩余勞動力。據估計,目前中國農村約有農村約有1億~1.2億富余勞動力,主要是中年以上的勞動力,并且多以農業剩余勞動時間的形式存在。他們是中國最龐大的但沒有正式被統計的失業大軍。其次,國家統計局的失業統計僅局限于在當地就業服務機構正式登記的失業人員,沒有正式登記的就不算在失業之列。最后,國家統計局的失業人員沒有包括下崗職工。而下崗是中國體制轉型過程中特有的失業現象。將以上三種因素考慮在內,按照他們的估計,目前全國的失業率為20%~28%。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程曉農博士估計,中國城市的實際失業率達到20%,失業人數約有4 000萬~5 000萬,他認為,中國內地中小城市的失業率都在30%以上。這個數字可能過高,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中國現實生活中的失業現象比國家公布的數字要高得多,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的新一輪失業高峰至今仍無下降趨勢。

國家統計局的信息表明,2003—2007年中國的GDP增長率分別是10%、10.1%、10.4%、10.7%、和11.4%,按照這樣的增長率,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是比較理想的。在通常的情況下,失業是與經濟增長呈反向關系的,也就是說,隨著經濟的增長,經濟規模就會擴大,雇傭需求也會隨之增加,就業情況也就好轉。所以,經濟的增長會擴大經濟規模從而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反之如果經濟增長減速,就業情況就惡化。因此,嚴峻的失業只會在經濟蕭條的情況下出現,這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原理。然而中國近年來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卻表明中國出現了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就業情況快速惡化的現象,與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形成鮮明對照的失業人數呈加速上升趨勢。從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全國城鎮登記失業人數來看,2003

年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800萬, 2004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827萬, 2005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839萬, 2006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847萬,這些統計數據表明,經濟增長已經不能增加就業機會。

二那么這一反常的經濟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筆者認為,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一)勞動力資源供大于求。也就是說,失業人數的增多是中國勞動力長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種客觀現象;中國自建國初期至改革開放前,由于在人口政策方面的決策失誤,使人口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經濟的發展速度。據世界

銀行統計,2000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為7.844億,農村勞動年齡人口為5.5億,農村勞動力占全國總勞動力的70.1%,而中國現階段農業部門需要的合理勞動力數量約為1.96億,農業勞動力大量剩余。根據有關預測,到2010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將達到9.73億,到2050年,勞動年齡人口大約為9.39億。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發表的《中國就業議程》預測,未來十年,中國勞動力將增加7 000多萬,勞動年齡人口的增加趨勢還將持續8~10年左右。如果考慮到提前就業和目前許多職工在退休后仍然另外就業的現實情況,把勞動力資源的統計口徑界定在16~65歲的年齡段,那么,勞動年齡人口的絕對數還要大。勞動年齡人口的大量膨脹,給今天和明天帶來巨大的失業源。由于勞動力資源供需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國目前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換時期,勞動密集型產業正越來越多的被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所取代,資本有機構成大幅度提高,必然導致失業增加,因此,中國的失業,具有一種典型的、勞動力絕對過剩的特征。

(二)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中國1952—1978年間,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速度是相當緩慢的。農業在為工業化提供資本積累的同時又承擔著剩余勞動力的壓力,形成了嚴重的隱性失業。目前,中國農村有1億~1.2億剩余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僅靠當地用鄉鎮企業或其他方式已經無法完全消化。其中大部分將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事實上,近年來,每年流向城市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都在5 000萬以上。這都加重了城市的就業負擔。

(三)轉型期經濟結構調整。在經濟結構的調整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對國有經濟的戰略調整。在這項工作中,十分艱巨的工作是處置大量的不良資產,壓縮某些行業過剩的生產能力,這就必然使許多企業的職工調整和轉移就業崗位,從而形成了勞動力的流動。新技術革命的發展使企業資本有機構成顯著提高,以高新技術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和勞動密集型相比在數量上大為減少,質量上大為提高,客觀上對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結果大量的不符合要求的勞動力被排擠出生產過程,加入失業者的行列,從而出現了學者所謂的結構性失業。中國目前正在經歷的結構調整,在不斷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大量摧毀了舊的工作崗位,而且摧毀的速度遠遠大于創造的速度,由此引發了大規模、突發性的“失業大軍”。

那么,這種狀況是否正在改變呢?從短期來看,中國的就業形勢還是很嚴峻的。因為:

1.中國現有的經濟格局將面臨重組,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中出現的失業問題不可避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經濟增長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進技術和管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視質量和品種、注重節約和挖潛及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以內涵為主的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在這種形勢下,企業為了生存和競爭,必須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迫使企業對自身就業存量結構進行調整,對歷史積淀下來的大量富余人員進行剝離。伴隨新生勞動力進入新一輪高峰的背景,將使就業矛盾加劇。

2.農業就業機會較大幅度減少。加入WTO后,國外有競爭力的糧食等農產品將替代中國部分不具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因此農業的就業,將面臨需求數量減少和素質要求提高的雙重壓力。由于加入WTO后增加的就業崗位大都在

二、三產業,相對有利于城市就業,城鄉比較利益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農村剩余勞動力不可避免地會大規模向城市流動。前面所述一億

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對城市的就業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3.勞動者自身素質影響就業機會。中國勞動者素質從整體上來說不是很高?,F在,全國仍有8 500萬文盲,據調查,中國失業、下崗人員中女性居多(約占60%)、年齡偏大(40歲以上的約站72%)、文化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約占62%)。近年來,受年齡、技能水平以及總體就業環境、再就業優惠(尤其是行政性收費)落實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的難度加大。這些人員由于種種原因,要想使其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存在較大困難,他們面對知識經濟的大潮已顯力不從心,除了一些最基本的諸如清潔、門衛等體力勞動之外無法尋找更好的工作崗位。而這些工作崗位又受到來自農村剩余勞動力及新增勞動力的有力挑戰,悲哀的是他們在競爭中獲勝的可能性極小。雖然預計第三產業的就業潛力能夠得到發揮,但第三產業中新興產業如信息產業、金融保險業的就業機會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比較高,更適應較年輕的高素質勞動力就業,第

一、二產業調整出來的勞動力很難在第三產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這幾年的高校擴招,使得高校就讀人數激增,這雖然在短期內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就業壓力,但國家馬上將面臨另一現實,即將有一大批擁有高學歷的勞動力涌向勞動力市場,他們之間對工作崗位的爭奪會更加激烈和殘酷。

綜合上述因素,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失業狀況是非常嚴重的。

失業可以說是任何一個實行市場經濟政策的社會都必然存在的社會現象。同時按照經濟學的觀點,必要、合理的失業能夠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起到對勞動力供求關系的調節作用?;诖?,社會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滅失業。怎樣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中國的失業控制在一個合理、適度的程度內才是我們應該認真對待的。在這方面,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這些:

(一)加快形成市場導向就業機制的步伐。解決就業問題的實質是對勞動力資源的充分合理的配置。在這方面,勞動力市場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國目前所形成的就業市場,還是一種斷裂的和殘缺的就業市場。首先,城市和農村斷裂成兩個就業市場,在農村就業市場,就業要求比較高的城市戶籍人員幾乎不參與競爭,其次城市就業市場又被認為分為“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兩塊,前者專為有文憑的或有職稱的專業人員準備,后者為既無文憑也無職稱的人員準備。后者要想進入前者的領地非常困難,同時,有的用人單位在招聘人員的時候還設置了諸如年齡、性別、身高、地域甚至血型、容貌等方面的規定,。這些就業歧視現象對人員的流動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制約作用。因此,在目前盡快規范全國統一的就業市場,營造公平合理的求職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知識經濟社會中第三產業的比重最大,就業增長最快,能有效擴大就業容量。在知識經濟中第三產業主要是知識密集型產業,它對促進經濟的發展和吸納勞動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市場經濟國家的第

一、二產業的剩余勞動力完全是由第三產業吸納的。中國勞動力成本較低(相當與美國的1/20),加入WTO能夠推動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加速發展。中國第三產業發展潛力較大(從業人員僅占全部從業人員的27%,遠低于國外60%~80%的比重),可能為外資看好,有利于改善中國第三產業發展相對落后的局面,第三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為第二產業的4倍~5倍。一般說來,第三產業每增加1個百分點大約可吸納200萬人就業,特別是第三產業中的社區服務業更是吸納 最多的領域。目前發達國家的這個比重在50%左右,而中國社區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只占20%,發展潛力相當大,社區服務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而且具有種類繁多、資金投入少、技術要求低、不受年齡限制、工作靈活等特點,比較適合中國目前大部分失業者的年齡結構和文化素質結構。

(三)發展中小企業,拓寬就業渠道。加入WTO引入的國際規則以及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必然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的空間。目前,中國登記注冊的中小企業約有3 570

萬,其中,7人及以下的注冊微型企業為2 570萬,約占中小企業總數的72%,其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占總數的12%,從業人員5 070萬,占全部從業人員的72%,戶均從業人員2人?,F有8人及以上的中小企業1 000萬,約占中小企業總數的28%,共商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占全部注冊企業總數的99%以上。近年來出口總額的60%是由中小企業提供的??梢?,中小企業在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拉動民間投資,帶動地區發展,增加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實現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四)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增加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生產,穩定農業就業量。引導和鼓勵鄉鎮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延長農業產業鏈,并適當向城鎮集中。通過發展小城鎮加快城市化進程,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國家在西部開發中,要把西部地區小城鎮建設作為開發重點,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的力度,通過信息引導和有序組織,運用經濟手段引導和調節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向發達地區流動就業。加大統籌城鄉就業力度,推進勞動力就業的城鄉一體化進程。

(五)大力加強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適應職業標號的能力。要把職業培訓作為促進再就業、化解結構性失業矛盾的重要手段。針對中國勞動力的特點進行思想觀念的轉變、新型就業觀的教育,使之首先從思想上適應當今社會的變化。要圍繞加入WTO之后產業和行業結構的新情況安排培訓計劃,綜合開發和利用各類培訓資源,推動培訓機構的市場化、社會化改革步伐。大力推進創業者培訓,為更多勞動者創業和自謀職業準備條件。

(六)建立失業預警系統,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一種改革的代價,失業所引發的后果不應該由失業者獨自承擔,而應由政府,改革收益者以及富人階層來共同承擔。要在全國特別是就業形勢比較嚴峻的行業、地區建立相應的失業預警系統,預測失業變動情況并及時報警。針對具體情況,準備應付的預案和計劃。失業保險要準備足夠的資金,盡快解決失業保險覆蓋面太窄,資金不足以及失業保障金給付標準不明確等問題,提高抗失業風險的能力,保證失業人員的失業救濟,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其中主要是養老、失業和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計局.2003—2006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告[R].

[2]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勞動和社會保障狀況白皮書[M],2002.

[3] 2006: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藍皮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4] 2007: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藍皮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第五篇:中國零售業現狀及問題

1.1 背景問題

1.1.1 中國零售業的現狀

進入90年代以來,中國的零售業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它不僅使零售業成為經濟發展的熱點行業,而且對整個流通業乃至經濟運行方式都產生了積極影響,這種變化和影響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1)國內零售市場容量迅速擴大,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從1990年的8300億元增加到2003年的45842億元,這意味著中國的零售市場規模每4年左右就要翻一番,中國已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之一。 [1](2)連鎖經營方式成功導入,超級市場、便利店、專賣店、倉儲式商場等新的業態形式層出不窮,近幾年連鎖經營在大中城市、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發展很快,并受到消費者和經營者的普遍認同。2003年底,全國各種形式的連鎖公司已達5000多家,經營網點100000多家,連鎖企業實現銷售逐年提高,2003年增長52%。1996年上海、北京連鎖企業實現的銷售額占當地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分別達到30%和18%。(3)新的經營理念、營銷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技術被零售業率先采用,并向整個流通業傳播,POS系統、電子訂貨系統的業務流程、管理方式發生了變化,引發了國內以流通社會化、現代化和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為主要內容的流通革命。(4)零售業作為流通的最終通道對上游產業的拉動作用和主導化趨勢日益明顯,2000年以來,我國消費品市場的增長已連續三年超過同期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幅。國內市場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高,經濟增長由原來的投資驅動、生產導向逐漸轉向消費驅動和市場導向,流通產業對國民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的相關作用增強。

從發展角度看,中國零售業的變革還只是處在起步階段,伴隨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活躍人口(即人均年收入800美元以上居民)數量的增加,國內零售業今后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變化的節奏會進一步加快,內涵也會更加豐富。

1.1.2 中國零售業態存在的問題

雖然零售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各種零售業態幾乎都在中國出現,但零售業態的現狀仍不容樂觀,存在諸多問題。

(1)百貨商店在零售業中不再占有絕對優勢與大型百貨商店盲目發展的傾向同時存在。我國零售業態已突破以往百貨商店一統天下的格局,出現了超市、折扣店、便利店、倉儲店、專賣店、連鎖店等多種新的業態。但是由于90年代初的市場疲軟,大型零售企業在與生產企業的交往中進一步占據了主動,給人們造成了“大型商場不為市場疲軟所動”的印象;同時,大型百貨商店以其較高的商譽、良好的服務、先進的設施、優美的購物環境倍受消費者青睞,成為零售業中的佼佼者。因此,象某些行業一度看好造成過度發展一樣,大型零售商店也因一段時間效益較好而成為投資的熱點。近幾年,各城市大型商店的增長速度遠遠超出了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與城市居民生活費用支出的快速增長,大型百貨商店相對過剩。[2]

(2)傳統業態市場定位多元化與盲目比裝修、比環境、比規?,F象同時存在。我國零售業的傳統業態——百貨店已經改變了過去“購物不講環境,經營不求特色,商品不分檔次,服務不要質量”的無市場細分、無市場定位的狀況,出現了市場定位多元化的現象。許多商店對市場進行了細分并加以明確的定位,使得不同檔次的商店根據自己的優勢把握住了自己的目標市場,擁有了相應的目標顧客群。通過這種手段,商場提高了消費者的滿意度,增加了企業的競爭力。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些企業誤認為商場越大越好,認為豪華就等于現代化,盲目比環境、比裝修、比規模,步入了企業發展的誤區。

(3)零售業態布局在某些地區存在不合理的狀況。比如鄭州市二七塔商業區,單是營

業面積超過1.5萬m2的大型商場就有亞細亞商場、亞細亞五彩購物廣場(北京華聯已接手)、華聯商廈、商城大廈、天然商場、華僑友誼廣場、鄭州百貨大樓、金博大城、正弘購物俱樂部等9家,單一業態過度集中,亞細亞集團已倒閉,許多大商場都難以為繼;其它城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類似問題。

(4)我國零售業的探索首先是從超級市場開始。80年代中后期,在百貨商店蒸蒸日上的同時,超級市場也作為現代商業的代表形式被搬回來加以模仿。國內的許多大城市都陸續涌現出一批超級市場。盡管它們也是開架售貨、顧客自助服務,但實際上與國外的超級市場有著根本的不同。因為它們既沒有與生產部門建立起有機聯系,又沒有靠大量進貨、大量銷售及現代化管理而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相反,這些位于繁華商業區的“超級市場”,由于設施的改造、對部分商品的重新包裝和加工以及大量監視防盜設施的投入,增加了售貨成本,致使所售商品的價格明顯高于一般商店。這與西方零售革命中超級市場低成本、低售價的特點相距甚遠,不易為消費者所接受,因而進入中國十余年也難成氣候,[3]我國第一次超市熱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賀名侖教授曾形象地概括道:“在不適當的時機,采用不適當的手段,推行不適當的營銷方式,最后只能是失敗。”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又掀起了第二次超市發展的高潮,發展速度之快,普及面之廣,效益之理想都是前所未有的。似乎證明中國超級市場時代已經來臨。但超市發展良莠不齊,現代管理思想和現代化管理手段還未深入人心,管理人才缺乏,超市在中國的發展還有很多盲區和誤區。

零售企業要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贏得屬于自己的市場份額,必須不斷調整經營戰略,其中包括業態調整和重新選擇業態。國外大型零售企業往往不局限于一種零售業態。每種業態除保持一定的特點外,在商品組成及營銷策略等方面并非一成不變。[4]我國零售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很有必要研究國外零售企業的不同業態特點及其發展過程,這對建立適合國情的、滿足本國消費者需求的零售業態會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2 研究的重要意義

在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零售商業的店鋪形態不是按消費者的需求設立的,而是按商品的計劃管理體制,什么樣的商品管理部門開設什么樣的店。如紡織品公司開設布店,五金交電公司開設五金交電商店,經營的內容專一且不允許兼容與交叉,這種店鋪形態人為地割斷了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的關聯性質和要求便利等需求。這種店鋪形態由于有強烈的行業經營色彩,也稱作業種店。當商品流通的計劃管理體制被打破之后,業種店作為傳統計劃經濟的零售形態越來越不適應市場變化與消費者需求。如果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實行業種店向業態店的改良。這種改良包括兩方面,第一,調整現有店鋪的經營內容,以新的經營形式完成向業態店的轉移;第二,完全以新的經營形式和內容開設符合市場需求的業態店,除了傳統的店鋪形態要轉向現代意義的店鋪形態外,商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也顯示出我們研究商業業態發展的重要性,這就是零售商業連鎖化經營的發展方向。這一發展方向將揭示出這樣一個流通事實,以超級市場為代表的連鎖商業將掌握流通領域的主導權。生產商和批發代理商在很大程度上要增強對它的依賴和服務才能求得其發展和生存,由于零售商業直接組織和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再加上對流通最終通道的規?;途W絡化的掌握,就掌握了流通的主導權,可以說,業態的發展是零售業永恒的主題。所以,現代的零售商業必須要研究好業態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才不至于落伍或被淘汰。

中國十幾年的經濟改革,使得零售業的面貌煥然一新,業已成為整個國民經濟中發展迅速、初顯主導產業態勢的行業。中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必然要求流通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陀^而言,中國的經濟學界還沒有把零售業作為一個主導產業去研究,已在進行的研究似乎還沒有形成一個體系,其廣度和深度與國際相比差距甚大。本文也只是就中國零售業態的發

展模式,闡述作者的一些觀點和想法,目的是引起學術界和企業界對零售業的關注,來共同推進中國零售業的現代化進程。

中國零售業現狀調研

2006年中國零售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1.零售業增速明顯,流通領域規模進一步擴大

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410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創 1997年以來最高增長率。全國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13元,人均每天實 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9元,比上年提高1.8元。

2.零售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持續提高

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GDP的36.5%,剔除價格變動后的實 際增長率12.6%,高于GDP增長速度1.9個百分點。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 餐飲業新增加就業人口約320萬人,成為社會就業的第一大部門。批發和零售業, 住宿和餐飲業上繳增值稅、營業稅和所得稅共4200多億元,比上年增加17%。3.居民消費結構繼續升級

2006年城鄉居民的消費類型不斷向舒適享受型過渡。住房、汽車、珠寶等高 價值消費品的銷售增幅較大。據商務部監測,2006年12月,重點流通企業銷售 增幅位列前五位的分別是金銀珠寶、汽車、日用品、家具和家用電器,增幅分別為3 0.6%、28.3%、22.8%、22.5%和20.3%。

4.零售業效益普遍改善

2006年,零售業的企業景氣指數、銷售景氣指數、盈利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 心指數繼續高于國民經濟全行業和制造業。連鎖經營100強企業總銷售規模比上年 增長25%,企業效益普遍改善。超市和大型超市為主要業態的店鋪數量和銷售規模 保持同步增長,增幅均為19%。

5.各種零售業態共同發展

目前我國商業領域共有20多種業態,既有歷史悠久的百貨店、專業店,也有新 興的網上虛擬商店;既有大型的符合業態式的購物中心,也有小型的專賣店、便利店。6.城鄉零售業統籌發展.

“以城帶鄉、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戰略及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推動 了農村流通產業的加快發展。2006年,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4867億元,增長 12.6%,城市和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相差1.7個百分點,差幅比上年縮小0. 4個百分點。

7.連鎖經營發展躍上新臺階

據商務部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2006年“中國連鎖經營100強”的銷 售規模8552億元,比上年增長25%,大大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 的增幅;100強的總銷售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從10.5%提高到1 1.2%,連鎖企業統一配送率已達50%。

8.流通領域并購頻繁

2006年是外資零售企業在華發展異?;钴S的一年。在快速開店的同時,外資 企業普遍采取了并購的擴張方式。

2007年中國零售業發展趨勢

1.零售業加快與國際接軌

隨著WTO后過渡期基本結束,我國零售業將呈現出國際化、社會化、信息化等 時代特征。2007年,我國將采取一系列措施“減順差”,進一步擴大進口規模, 國內市場國際化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2.零售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預計2007年我國零售業將承接前幾年的走勢,繼續加快發展,社會消費品零 售總額的增長速度將提升到14%左右,規模達到8.7萬億元。流通產業在建設和 諧社會,緩解就業壓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安全消費、健康消費等方 面,將承擔更大、更艱巨的社會責任。

3.覆蓋面廣、布局合理的零售體系趨于完善

2007年,商務部將推動有條件的大城市以國際都市為目標,營造國際水平的 購物環境;支持中心城市努力建成區域性消費品集散中心。

4.外資加快注入,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2006全球500強中,沃爾瑪、家樂福等零售企業的年營業收入都超過 430億美元,都采用連鎖經營作為發展模式。我國流通產業目前無論規模還是集中 程度都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但這也正是發展空間所在。預計2007年及今后一 段時間,我國流通產業的投資主體將更加多元化。

5.市場秩序進一步改善,和諧商業建設初見成效

2006年商務部等五部門共同發布了《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其后中國 百貨商業協會組織全國金鼎百貨店發布了《誠信促銷宣言》,最近商務部等五部門又 聯合發布了《關于貫徹實施<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的意見》,對全面清理整頓 不規范促銷行為作了部署。

6.農村消費和農村市場進入加速發展期

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民購買力將進一步增強,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此外, 近年來農村消費品市場體系建設已經初見成效,“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極大改善了農 村消費環境,便利了農民消費,目前正處于深化鞏固階段,農村消費品市場即將進入 快速發展期。

7.現代信息技術在流通領域進一步推廣應用

2007年商務部將著力提高流通產業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繼續推進連鎖經營、 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物流方式,推動交易方式、服務功能、管理制度、經營技 術的創新,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8.逐步實施零售業節能降耗工作

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資源、環境的約束。“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資 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未來我國流通產業將更加關注節能降耗、資源合理利 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零售業發展中應該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

1.國內消費需求增長滯后于投資和出口增長

2005、2006年,我國進出口額分別增長23.2%和23.8%,全社 會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26%和24%,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分別為12. 9%和13.7%,呈現“兩快一慢”的局面。重復投資造成的生產能力過剩及損失

浪費,出口快速增長形成的巨額貿易順差,正是這種需求增長結構導致的結果,同時 也使國內,特別是農村和中西部地區流通產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2.流通領域信用缺失現象已然嚴重

當前流通領域信用缺失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大量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產權 的產品,侵害了消費者和權利人的利益。二是企業間占壓資金、拖欠貸款、設置“合 同陷阱”、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現象相當普遍。三是一些企業做賬、賬外設賬,偷稅漏 稅。四是促銷中的價格欺詐和購銷中的商業賄賂比較嚴重。

3.流通環節多和流通成本高問題仍然突出

以果菜為例,2005年以來,各地交通、公安、商務等部門建成了全國“五縱 二橫”鮮活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網絡,但實際中作用甚微。2007年初,暖冬使山 東壽光蔬菜產量增加,但亂收過路費使運輸戶賠錢,運輸戶減少收運,菜農大批蔬菜 賣不出去,導致銷區菜價暴漲。

4.零售管理人才不足現象日益凸顯

近年來購物中心、大賣場、專業店、便利店等新型零售業態迅猛發展,一些大的 連鎖企業大規模擴張,但都遇到了店長、部門經理、采購人員、財務人員緊缺的情形。 農村流通人才更是嚴重不足,既缺乏高層次的流通企業管理人才,也缺乏從事購銷業 務的一線經營人才。

原載《商業文化》(京),2007.9.8-9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職工食堂門衛管理制度下一篇:主管藥師考試專業實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