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范文

2024-03-04

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范文第1篇

一是發展社區服務業,有利于把過去由政府、企事業單位包攬的社會福利性、服務性的工作逐步轉移到社區,實現社會事業社會辦,促進政企分開、政社分開和政府職能的轉換;有利于擴大廣大居民群眾消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區經濟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發展社區服務業有利于開發新的就業崗位,促進下崗和失業人員再就業,保持社會穩定和諧;三是發展社區服務業有利于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滿足居民群眾多層次的生活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要加快社區服務業的發展,一是要政府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真正將發展社區服務業作為一項民心工程,為社區服務業發展提供指導和保障。二是要積極推進社區公共設施建設,提高社區配套服務水平。三是要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政府在立項審批、設施保障、稅收減免、資金扶持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社區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為社區服務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四是要加快社區服務機構建設,積極發展社區服務民間組織,促進非營利組織的健康發展。加強社區服務從業人員培訓,提高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

推進家政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

家政服務業作為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可以按照商務部《家政服務員培訓大綱》開展以技能培訓為手段、安置就業為目的培訓,以城鎮下崗職工和農民工為重點,對學員進行職業道德、法律常識、安全衛生知識、禮儀習俗、家庭清潔、烹調、洗滌、家電使用、花卉寵物養護、老幼家庭護理等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的培訓,培訓合格后組織安置工作。進一步提升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緩解目前我市家政服務業用工缺口,對提升我市家政服務質量、擴大勞動就業、促進家政服務業健康發展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

同時,按照國家關于“加快城市家政服務體系建設”的部署,利用電話、網絡等手段,在市民和家政服務企業之間搭建一個供需對接的家政信息平臺,為市民和企業提供供需對接服務。主要提供包括保姆、保潔、搬家、維修、陪護、商品代購、網上藥店、機票等8大類服務,可逐步解決目前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供需銜接不暢、服務質量安全隱患等問題,使市民可以更加方便地得到規范、放心的家政服務。

。

總之,加快發展社區服務,對于加強城區兩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城市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范文第2篇

一個激情飛揚、活力四射的集體,一個團結友愛、自強自信的集體!近年來,在鎮黨委及鎮團委的正確指導下,三里黃社區以“建設、服務、創新、發展”為理念,以服務社區團員青年為宗旨,以“文明禮儀我先行”等志愿活動為載體,結合社區實際情況,營造人人關注、人人支持、人人參與志愿服務氛圍,為促進和諧社區建設做出了積極努力。

一、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引領,鞏固基層青年群眾基礎

團支部一直將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引領工作作為團支

部工作的重點。團支部定期組織團員青年集體上團課,學習團的章程和團的基本知識,及時學習傳達團中央有關調研精神和省、市、縣團代會精神。堅持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團員們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態參加支部生活,對支部工作定期進行民主評議,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突出為民服務觀念,營造良好的工作作風

團支部在社區黨支部的帶領下,明確工作職責,不斷加

強成員自身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志愿服務活動,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一)獻出愛心,共建美好家園。

為了更好地美化清潔社區區環境,讓環繞在社區里的河

水清澈起來,2011年4月8日,三里黃社區團支部結合“愛國衛生日”,組織社區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不定期的清理渦楚河地段,開展大清理活動。

在共建單位的支持下,組織社區青年志愿者,在城建社區內修路,給社區居民出行帶來方便。為了提高社區居民維權和守法的意識,聯系共建單位渦陽法院在社區內開展了“普法教育宣傳”活動。為了居住環境的美化、綠化,2012年3月12日,發動居民在小區內共同栽花,植樹,共建美麗居住環境。

(二)扶貧助困,溫暖弱勢群體。

社區團支部和“七小”團支部共同開展了“愛心助成長 非凡的六一”捐贈活動。捐贈童鞋千余雙,課外書千余冊。社區通過紅十字會捐送到了需要幫助的人。通過“愛心銀行” ,“愛心黃絲帶”等活動,救助弱勢群體。團支部開展了對轄區困難青年、老人、孤兒進行幫扶。在轄區內開展了“我們是一家人”活動,為小區內的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義診,并發放了免費藥品,還講解了有關老年人疾病的預防和健康知識。成立“留守兒童之家”,為孩子們全天開放農家書屋,提供假期輔導。

(三)精心策劃,豐富團員文體生活。為了進一步繁榮居民文化,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團支部和金秋幼兒園在社區區共同舉辦了“文化走進社區家家同歡樂”親子大聯歡

活動。不定期在社區內播放愛國題材電影。組織拔河、象棋、五子棋、套圈等比賽活動。形式多樣的活動既增強了團支部的凝聚力又提高了號召力和影響力。

三、團結協作,腳踏實地,做好團支部各項工作

團支部的領導核心是社區黨支部,他們能否有效運轉關系到社區建設的好壞。社區黨支部開展黨建帶團建工作,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邀請社區離退休老干部、居民黨員、共建單位領導、人大代表等,為社區團支部發展獻言獻策。團支部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日常管理穩定有序。成員之間密切配合,各項活動有序推進。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得團支部成員的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質都得到了加強,工作也得到了街道黨委和上級團委的認可和表揚。

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范文第3篇

隨著我國經濟政治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 我國的社會結構、居民的生活方式都在逐漸發生變化。單位制的解體、社區的發展, 使得社區成為社會治理和社會生活的基本單元, 社區成為居民參與的公共空間與平臺, 現代社區的民主化發展其中一個標準就是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程度。

城市社區治理是治理理念在社區層面的應用, 是指依托于組織化的網絡體系, 對社區的公共事務、公益事業等公共問題進行治理的過程, 它強調的是善治、居民廣泛參與和社會資本的形成。當然城市社區治理的內涵和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其也在不斷演變。居民參與所在社區的社區治理, 既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 而且也為大家謀取了共同利益, 是一個群策群力解決民生問題的好形式。

本次調查隨機抽取100名居民作為調查對象, 共發放100份問卷, 采用匿名方式填寫。收回100份, 回收率100%, 其中有效問卷91份, 有效率為91%。

二、城市社區治理中居民參與的現狀

在居民參與的過程中, 由于社區人員結構相對復雜, 不同群體的利益需求不同, 加之社會、社區方面的因素, 從而導致不同問題的出現, 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參與渠道不暢

在居民不參與居委會選舉的原因中, “壓根不知道選舉這件事”所占比重為27.5%, “不了解參與途徑無法參加”所占比重為38.5%, 這兩個為主要原因。在社區治理中, 居民主要的政治參與是通過與街道政府部門或者居委會接觸實現的。但是, 由于我國很多社會組織還處于起步階段, 社區社會工作尚在培育, 因此還不能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力量滲, 透到社區中來。這就導致社區工作人員無暇走近群眾宣傳居委會的選舉事務, 宣傳不到位導致居民不了解社區居委會選舉參與的途徑, 甚至不知道選舉這件事。

(二) 參與內容單一

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從政治角度可以劃分為政治性參與和非政治性參與, 政治性參與是指在政治事務方面居民參與其中, 如基層人大代表的選舉, 但一般都沒有完全下放到社區。非政治性參與則是指居委會舉辦一些有益身心、有意義的活動邀請居民參與, 大多為文體活動。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 該社區居民的政治性參與并不多, 只有36.3%的人參加過居委會的選舉工作, 其他人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參與或者不想參與。社區居民參與的內容大多是層次比較低的社區活動, 如社區廣場舞、歌唱比賽等, 很少有機會參與到涉及社區政治方面的事務中, 造成了社區政治參與率低的情況, 參與的層次沒有實質性的提高, 民主難以全面落實。

(三) 參與態度不積極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 參與社區志愿者活動, 居民的意愿普遍較高, 而相比之下, 居民對于參加公共事務活動、文藝活動和主動向居委會提出意見或者建議的熱情較低, 近一半調查對象都選擇“一般”, 但這也體現出居民對于參與社區并沒有極高的熱情, 大多無所謂。作為社會一員, 居民愿意參與志愿者活動, 奉獻愛心, 這份社會責任感和公益心還是值得稱道的。之所以對于社區事務表現出無所謂, 可能與居民所處的社區環境、整體的社區參與氛圍、居民自身有一定關系。

三、城市社區治理中居民參與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 政府職能不明確

在城市社區治理中, 居民應該是社區公共事務參與的主體之一。但目前來說, 政府與社區自治的關系尚未明確, 社區治理體制處于摸索、過渡階段。一方面, 政府對社區居委會的干預較多, 居委會做了很多政府下派的行政工作, 大大超出居委會的自治職能。由于承擔繁重的行政事務, 居委會沒有時間精力深入群眾去了解居民的切實需求。另一方面, 社區事務的主導權掌握在政府手中, 居委會依賴上級政府部門, 舉辦活動所需資金大部分由上級撥款, 很多決定要得到上級政府部門批準才能實行, 社區內的自治組織、居民等對于關系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務沒有決定權, 甚至沒有話語權, 這使得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喪失辦事熱情, 也缺乏執行力。

(二) 社區工作不到位

該社區一年召開居民會議的次數, 有64.8%的居民選擇了“不清楚”社區是否召開過居民會議, 更不清楚一年召開幾次會議。在選擇“從沒有”的居民中, 不排除社區其實召開了居民會議而居民不知道的情況, 居民默認社區沒有召開居民會議。參與應該建立在充分了解參與信息的基礎上, 但是當前居民獲取社區信息顯得比較困難。

社區信息溝通方便程度頻率分析

由表可以看出, 居民在社區中的信息溝通不太方便, 反映出居委會工作人員與居民的聯系不緊密, 居委會的工作宣傳通知不到位的現象。長此以往, 居民的參與意愿得不到滿足, 對居委會工作失去信心, 因此也逐漸失去參與興趣, 參與積極性消磨殆盡。

(三) 居民自身限制

社區中居民個人的參與意識、參與水平受到居民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時間、個人能力以及經濟基礎等因素的影響, 導致居民的參與情況參差不齊。

居民的年齡與“主動關心社區重大事件”有顯著關聯。調查顯示, 年齡越大, 對社區事務越熟悉, 也越愿意參與到社區活動中。社區中的中青年人生活、工作都充滿壓力, 投入社區的時間、精力有限, 加上社區事務比較繁瑣且幾乎沒有回報, 所以他們不愿意花太多時間。因此, 社區中參與的主力軍是退休老人。老人雖然有大量時間可以投入, 但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 無法提出太多有益于社區發展的想法, 達不到預期的治理效果。

從收入層面上看, 不同收入層次的居民在社區事務的參與程度上也有一定差異。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得到滿足后才會出現。從理論上講, 居民的經濟收入是其參與社區治理的基礎條件之一, 只有滿足了基本的物質生活, 有了閑暇時間和精力, 居民才會有心情和意愿參與到社區事務中, 更多的關心集體利益。

四、完善城市社區居民參與的對策

創新政府管理方式, 實現社區居委會的充分自治, 有助于促進社區的民主建設, 協調社區與各單位之間、與居民之間, 居民與居民之間的利益關系。

(一) 改變政府管理方式, 推進社區治理法治化

我國的居民委員會應該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不是政府部門的下派機構, 承擔的主要工作不應該是政府的行政性工作。當然, 不可否認政府在促進居委會的發展中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但政府參與社區事務的目的是推動社區的發展, 是一個參與者, 而不是決策者, 不可本末倒置。我們應該還原居委會的自治屬性, 讓居民充分自治, 沒有居民參與的居委會是沒有生命力的。同時, 國家應該不斷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 理順政府、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和居民之間的關系, 明確政府、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和居民各自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希望政府可以一步步簡政放權, 給居委會充分的自主權, 使得居委會的決策更加民主化、科學化和透明化。

(二) 完善社區民主建設, 發展社區組織

在調查中發現, 有一部分居民不參與社區活動的原因是社區活動缺乏吸引力, 沒有興趣參加。確實, 在實際情況中, 社區舉辦活動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完成上級部門委派的任務, 每年的活動沒有新意。居委會應該與居民多交流, 集思廣益, 摸索出更多喜聞樂見的活動。目前社區中有很多核心家庭, 年輕父母工作壓力大, 下班較晚, 孩子放學后無人照料, 社區中也有部分孤寡老人, 生活孤單, 缺少他人的陪伴, 社區可以幫助其中身體健康的老人與無人照料的孩子配對, 讓老人暫時看管孩子, 父母下班后到老人家中接走孩子。這樣既可以緩解老人的孤單, 保證孩子的安全, 也可以節約資源, 促進社區凝聚力。社區也可以成立社團小組, 如針對有共同興趣的登山愛好者組建登山社團, 可以增強社區成員的凝聚力。對于社區中收入較高且不愿意參與社區的居民, 可以運用小組工作的發展性模式, 經常召開分享會, 挖掘他們的潛能, 傳輸“社區發展離不開大家共同努力”的理念, 培養社區領袖, 增強社區認同感, 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三) 培養居民參與熱情, 提升參與能力

首先, 一個良好的參與氛圍對于居民參與非常重要, 絕大部分居民都有從眾心理, 居民參與需要以一帶十, 以十帶百擴散開來。居委會應該召集居民代表召開會議, 搜集居民的最新想法, 最感興趣的活動進行策劃。如通過形式多樣的親子活動、趣味運動會等, 創造出良好的社區文化氛圍, 使社區真正成為一個“共同體”。其次, 發掘居民潛能, 滿足居民之間的共同利益, 以共同利益為紐帶, 將居民聯系起來利用社區現有資源解決社區公共事務, 這樣既維護了社區的公共利益, 也滿足居民自身的利益需求。最后, 提升居民的參與能力。向居民宣傳社區居民自身擁有的權利和義務, 讓居民意識到社區是大家共同的家園, 維護社區的和諧穩定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而不是極個別居委會工作人員和“社區精英”的責任。

五、結論

政府的執政理念正在逐漸轉變, 從過去的大包大攬到現在的督促引導, 強調多元主體的參與, 努力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社區也逐漸意識到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重要性, 正在積極做出改變, 一方面在美化社區環境、完善社區設施這些外在的有形建設上做出努力, 另一方面也越來越注重居民的社區情感、社區認同等無形的社區意識的培育。社區居民能否有效參與到城市社區治理中關系到我國社區建設的成效, 甚至關系到政府職能轉變的成效。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 希望政府、社區和居民共同努力, 實現三者利益的最大化, 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摘要:城市社區在不斷發展, 居民參與社會事務的平臺已經由原來的單位為主變為社區為主, 居民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主體, 現代社區的民主化發展其中一個標準就是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程度。本文調查發現居民參與城市社區治理遇到諸多問題, 其中參與渠道不暢、參與內容單一等問題比較普遍, 居民的總體參與積極性不高, 對居委會工作并不滿意。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與政府、社區、居民三個方面有關。針對當前居民參與存在的問題, 主要從改變政府管理方式, 完善社區民主建設等途徑來解決。

關鍵詞:社區治理,居民參與,問題與對策

參考文獻

[1] 汪大海, 魏娜, 郇建立.社區管理[M]第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2] 鄭杭生, 黃家亮.當前我國社會管理和社區治理的新趨勢[J].甘肅社會科學, 2012 (6) :1-7.

[3] 劉佳.城市社區治理中的居民參與狀況分析[J].蘭州學刊, 2013 (10) :131-134.

[4] 高云飛.新常態下城市社區治理中“居民參與”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 2016 (1) :26-28.

[5] 高紅敏, 魯志民, 許靜華.城市社區治理中居民參與問題研究--以東明縣南關社區、東關社區為例[J].菏澤學院學報, 2015 (1) :129-134.

[6] 嚴志蘭, 鄧偉志.中國城市社區治理面臨的挑戰與路徑創新探析[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 2014 (4) :40-48.

[7] 張紅, 張再生.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居民參與社區治理行為影響因素分析--以天津市為例[J].天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5 (6) :523-528.

[8] 楊孝艷, 張勇剛.城市社區管理中的居民參與[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10 (3) :65-67.

[9] 彭惠青.城市社區居民參與研究--以武漢市兩社區的實地考察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 2009.

[10] Carolyn C.Leung.Resident Participation:A Comrnunity-Building Strategy in Low Ineome Neighborhoods.neighbor works america, 2005 (10) :34-36.

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范文第4篇

一、項目概況

2018年, 姑蘇區虎丘街道清塘社區的萬里小區在居民的強烈要求下, 在主管社區、街道的申請下, 開始實施小區入口花園改造的“白墻綠社”社區協商民主建設項目, 由點及面, 對小區的外環境進行自治改造。在這一項目中, 社區主導, 社會組織樂仁樂助全程組織協調, 設計專業人員作為社區規劃師進行專業的設計, 居民協商自治, 全程參與設計與實施的過程。

筆者的團隊作為社區規劃師團隊負責人, 全程設計、參與了這一項目, 項目開始實施之初, 結合相關的自治協商總體計劃和實施時間要求, 制定了相關的社區花園改造設計和實施計劃: (見表1)

二、項目記錄

(一) 設計背景

萬里小區位于蘇州市姑蘇區虎丘街道清塘社區, 小區北鄰北環, 東靠山塘河、清潔路。小區竣工于2004年, 小區共3棟居民樓, 10個單元, 可容納120戶住戶, 總占地面積約4711平方米, 雖現有綠地率約30%, 但大部分綠化無養護, 雜木雜草為主, 或是被侵占私用, 幾乎一半的綠地是無效的綠地空間。小區的現狀是:人口結構較單一, 老年人比例較大, 沒有物業管理, 小區車輛亂停、環境臟亂、缺乏休息設施, 無法滿足居民活動需求。居民對小區的環境現狀十分不滿, 社區內的不和諧因素日趨凸顯。

居民最不滿意的焦點地塊, 是比較規整可利用的小區出入口場地 (圖1) 。從東側大門入內, 這片場地總面積約550平方米, 中間為入口主道路, 場地以道路分割為南北兩塊場地:北側場地略大, 更顯方正, 靠大門一側為門衛, 中部場地有一排六棵水杉樹, 周邊綠地雜草為主, 部分被私自侵占為蔬菜種植, 西部場地為車輛停放侵占的;南側場地更為狹長, 原來是不規整的狹長綠化帶和私搭屋棚, 盡端場地略開闊也被車輛停放占據。入口南北兩側有兩間大小不等的房子, 南側小屋的處于半棄用狀態??傮w這片區域, 入口形象破敗, 場地被亂停的車輛、私自的搭建以及私種的菜地侵占得面目全非, 此次項目的設計點就落在這一入口的改造上。目的在于通過對小區門面形象的改造, 提高居民對小區環境改善的參與與管理, 來逐步推動整個小區環境的改造與提升。

(二) 自治協商的設計過程

1. 改造目標

綜合實地場地調研結果和對小區居民代表的訪談意見, 社區規劃師為入口改造提出了明確的近期策略和方案, 同時制定出整個小區環境景觀改造的遠期目標。近期, 即協商民主建設項目——入口花園改造, 在項目資金可承受范圍內, 最大限度降低建設和維護開支, 尊重原有場地格局, 兼顧居民的停車需求和健身活動、交流休息的功能需求, 展開實用的設計和高效的實施。遠期, 組建完善一支由社區熱心居民、志愿者組成的自治小組, 結合設計師給出的一個小區長期整體改造方案, 自治小組牽頭逐步實施、長效管理和有效維護, 使整個小區環境有靈活性、變化性和成長性, 最終成為虎丘街道的社區自治示范小區。

2. 方案設計

經過現場調研和居民代表會議, 社區規劃師設計小組在七月初形成了兩套初步方案, 由社區和樂助組織協調, 組織小區居民代表, 聽取了設計小組的方案匯報, 選定其中一套方案為實施方案, 并給出了一些設計布局上的一些意見和需求。 (圖2) 社區規劃師小組在此基礎上, 給出了最終的實施方案。改造設計遵循原有的基本格局, 先提升小區入口形象:保留北側門衛室, 做入口外立面修繕美化, 拆除南側小屋, 形成人行入口, 主入口道路改造成人車分流的形式。同時修繕入口南北兩側的圍墻, 做一定的墻面裝飾與設計。場地格局不變, 保留中部入口主道路, 場地分南北。北側場地日照條件好, 是主要的活動場地。門衛室西修剪保留水杉, 形成水杉活動廣場, 該廣場以硬質活動地面、休息座椅和角落休息亭為主;由于老齡居民較多, 健身需求極高, 原有被侵占的西部停車場地, 塑膠地面適當設置健身設施, 規劃為健身活動場地。整理保留健身場地周邊的原有綠化。南側場地靠東部入口拆除小屋后, 改造為小區宣傳欄位置, 狹長部分, 設計為人行通道, 往西由于圍墻的外放, 場地面積變大, 考慮居民原有的停車需求, 在此改造成一個小型的停車場 (圖3) 。

(三) 多方聯動, 自治自主的施工實施

方案得到確認后, 以居民代表為主組成的小區自治小組、“樂助”社會組織和規劃師團隊開始鏈接尋找相關社會資源, 來實施這一項目。施工單位的方案的整體實施預算價遠遠超出了這一項目現有的經費, 項目遇到了往下實施的巨大困難, 一度中斷。在自治小組和社會組織的反復商討和社區的協助下, 最后的解決辦法是充分發揮自治小組和小區居民的自主能動性, 整個項目入口花園方案的實施, 除了大門改造, 墻面加固、地面硬化等基礎設施部分, 尋找到相應的工程企業來施工, 主體設計部分均由居民自治小組為首的小區居民和招募的志愿者, 自行購買下料, 自主施工來完成。通過自主參與, 降低實施的支出。在自主施工過程中, 為了節約花費, 居民和志愿者在材料上精打細算, 規劃師團隊實時對方案在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和變更, 如造價較高的南側廊架場地, 調整為停車場。改為同樣具有休憩交流場所功能的方亭, 調整到北側角落以利用現有墻面作為結構支撐, 降低一定造價。原有停車場地則改造為較為集中的需求量極大的體育健身場地。這樣的變更, 節約了經費, 居民們的需求也被更好地滿足。

一個月的時間, 富有創造性的完成了整個入口花園的施工。

在此基礎上, 居民自己動手, 為綠化種植池堆肥尋找種植土, 從家中拿出植物來種植移栽, 完成花壇的種植。由于經費緊張, 墻面、花壇均是簡單的水泥飾面, 社區居民和招募的志愿者利用周末, 開展墻繪美化活動, 最終將入口花園的墻面立面畫成了獨一無二的溫馨景墻和富有趣味的花壇 (圖4) 。

(四) 自治管理的后續深化, 線上線下的共同參與

歷時五個月, 從調研到初步改造完成, 這一入口場地一竣工, 就成了居民們喜愛并樂于在此交流休憩的場所。居民開始自覺的養護花壇里的植物, 打掃水杉小廣場的衛生, 這塊社區自治的試驗田正慢慢被居民認可。自治小組適時通過微信成立“樂助協商萬里自治”群, 小區的居民逐步的都在加入群里, 方便愿意參與小區自治的居民相互溝通交流、反饋意見線上線下一起來參與小區的自治 (圖5) 。社區規劃師小組, 在這樣一個良好的開端下, 給出了小區整個的環境改造方案, 交于小區居民討論,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商討長期逐步改造實施的計劃。

小區居民對于小區原有的不滿和失望, 逐步轉化成主動要求參與和對未來向好發展的信心。2019年1月農歷新年前, 小區自治小組在水杉小廣場組織了第一次的社區活動——包餃子迎新年活動。拉近了小區居民的距離, 鄰里氛圍向著歡樂融合的方向發展。

三、自治背景下社區改造項目的發展趨勢展望

“自治”是居民在社區以下的層面的自治單元內, 通過建立支持性、互助性、治理性的自組織, 對居民能力范圍內的具體自治事務進行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新的居民自治背景下的社區環境的改造, 不再是簡單的設計師出設計方案與施工單位直接對接進行施工。在小尺度下建設的社區花園, 以設計為先導, 直面社區居民需求并為之注入美學和文化含義, 在充分聽取居民意見的基礎上, 做出符合居民需求的方案, 在施工過程中, 也受到居民的全程監督與參與, 這種形式, 極大地調動了居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居民的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強化, 實現了社區的自治和有效管理。設計師也不再是關門做設計, 做完方案就了事, 需要積極應對施工中居民們提出的問題和實際的施工難題。在萬里小區的遠期的規劃中, 對于老小區居民中老齡化嚴重, 老年人喜愛蔬菜園藝植物種植的現象, 自治群也開展了討論, 基本達成共識, 在公共環境改造中, 開辟一小塊種植園, 有居民們共同來管理種植與養護。這一設想, 將在遠期的小區總體改造設計中逐步實施。這是社區自治長期向良性發展的一個正面信號。通過居民對小區環境改造的參與, 讓同社區中的居民建立起認同意識與相互聯系, 是社區自治的基礎。通過對這些公共空間的低成本設計, 并建立由居民共建共治的機制, 既能活化公共空間, 又能增加居民間交往, 是撬動社區自治的一劑良方。黨的宏觀政策指導是社區自治能夠開展的強有力保障。新的媒體技術的發展, 居民們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參與社區自治, 是一種趨勢。社會組織的協調、引導和組織, 專業技術人員的共同參與, 是社區自治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歷時半年, 萬里小區入口花園改造的初步成功, 為姑蘇區乃至蘇州市的無物業管理, 現狀不佳的社區進行自治改造閑置地、荒廢地塊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摘要:在居民自治逐步成為社會共識的背景下, 本文以設計師角度記錄了蘇州姑蘇區清塘社區萬里小區環境改造這一協商民主項目的設計實施全過程, 分析總結了自治背景下社區花園改造項目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自治,社區花園,萬里小區,環境改造

參考文獻

[1] 秦暢.城市治理的25枚“繡花針[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7.

[2] 潘逸煒等.社區自治下的禪寺社區花園景觀設計研究[J].設計, 2017 (23) :150-151.

上一篇:五四青年節領導講話范文下一篇:為什么要當輔警作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