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城鄉統籌發展規劃范文

2023-10-01

城鄉統籌發展規劃范文第1篇

二.為什么要統籌城鄉發展

三.怎樣統籌城鄉發展

四.城鄉統籌發展的戰略意義

一.什么是城鄉統籌發展?

1、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思路

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戰略目標,就是要通過積極促進城鄉產業結構調整、人力資源配置和金融資源配置的優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既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又充分發揮農村對城市的促進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城鄉之間全方位自主自由交流與平等互利合作、有利于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和機制,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發展良性互動,通過文化、人員、信息交流,經濟、教育與科技合作,把城市現代文明輸入農村,從而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三農”問題的解決,推動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

2、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內容

統籌城鄉發展的內涵不僅僅指經濟范疇,它包括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三個方面都要實現城鄉統籌。

在經濟上應把農民致富與轉移農民、減少農民結合起來,長富于民,藏富于民,實現農民“有其利”;

在政治上應把善待農民與尊重農民、組織農民結合起來,給農民國民待遇,讓農民當家作主,實現農民“有其權”;

在思想文化上應把教育農民與轉變農民觀念、提高農民素質結合起來,弘揚勤勞、善良、講修養的傳統美德,增強民主、科學、講公德的現代文明意識,實現農民“有其教”。

具體說來,統籌城鄉發展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統籌城鄉規劃建設。

二是統籌城鄉產業發展。

三是統籌城鄉管理制度。

四是統籌城鄉收入分配。

一是統籌城鄉規劃建設。

即改變目前城鄉規劃分割、建設分治的狀況,把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統一納入政府宏觀規劃,協調城鄉發展,促進城鄉聯動,實現共同繁榮。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統一編制城鄉規劃,促進城鎮有序發展,農民梯度轉移。

二是統籌城鄉產業發展。

以工業化支撐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業化,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促進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

建立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發展機制,加快現代農業和現代農村建設,促進農村工業向城鎮工業園區集中,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促進土地向規模農戶集中,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促進城市社會服務事業向農村覆蓋,促進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提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

三是統籌城鄉管理制度。

突破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糾正體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計劃經濟體制的殘留影響,保護農民利益,建立城鄉一體的勞動力就業制度、戶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給農村居民平等的發展機會、完整的財產權利和自由的發展空間,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

四是統籌城鄉收入分配。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變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改變國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進一步完善加大對“三農”的財政支持力度,加快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建立城鄉一體的財政支出體制,將農村交通、環保、生態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都列入政府財政支出范圍。

統籌城鄉發展是科學發展觀中五個統籌(統籌區域發展;要統籌城鄉發展;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要統籌人和自然和諧發展;要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其中的一項內容。

就是要更加注重農村的發展,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決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為什么要統籌城鄉發展?

當前我國城鄉社會經濟發展存在的五大失衡

(1)城鄉公共品供給失衡,農村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城鄉居民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差距拉大。

(2)城鄉民間投資失衡,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

(3)資源要素流動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失衡,農民就業環境改善緩慢,城鄉就業差距在擴大。

(4)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失衡,收入、消費差距不斷擴大,農村消費品市場份額在持續萎縮。

(5)城鄉經濟體制改革失衡,農村制度供給落后,各種相關制度不能很好地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要求。

三、怎樣統籌城鄉發展 ?

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是中國經濟發展新時期的戰略任務,是實現全面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統籌城鄉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圍繞“統籌”做文章,把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為整體統一規劃,通盤考慮;要建立城鄉互動機制,通過城鄉有機融合,徹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要在“發展上”下功夫,最終形成城鄉協同共進、融合發展的良好格局。

統籌城鄉產業結構調整。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社區建設。必須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致力于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強化城鄉空間聯系,盡快形成城鄉系統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礎設施體系。

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加大對城鄉貧困群體的社會救助力度。重點解決農民工和失地農民的就業、大病醫療、工傷問題,然后再逐步推進到養老、生育等其他項目,才能實現“城鄉居民人人平等享受社會保障”。

統籌城鄉醫療衛生。統籌城鄉醫療衛生事業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城鄉衛生差距,以滿足農民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從整體上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也是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需要。

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的核心是實現教育資源分配和教育水平的均衡化發展,重點是在師資力量配備、

完善硬件設施、城鄉結對共建等方面尋求教育均衡化的突破口。

統籌城鄉文化建設。不斷加強農村文教衛體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堅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提升社會的文明程度;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進農民向市民生活方式轉變。

統籌城鄉制度改革。要推進城鄉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鄉統一的戶籍制度;推進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建立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土地流轉機制,保證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制度獲得穩定收益。

四、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意義?

城鄉統籌發展規劃范文第2篇

在我們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們一定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把恢復重建與工業化、城鎮化、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堅持把恢復重建與優化經濟布局結合起來;堅持把恢復重建與轉變發展方式結合起來;堅持把恢復重建與充分開放合作結合起來;堅持把恢復重建與改善宏觀環境結合起來,在統籌城鄉規劃建設;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統籌城鄉管理制度;統籌城鄉收入分配上下功夫,所以綜上所述我們就要具體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黨的十七大強調:“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寶。”這是我們黨改革開放30年之豐富經驗的總結。我們要從三十年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的新起點上出發,再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必須掀起新一輪解放思想的熱潮。大膽開放的理念,都是值得我們在解放思想上學習借鑒。當前的解放思想,必須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相結合,切實解決好各級黨委、政府、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中還存在的總書記指出的三個“還不完全適應、不完全符合”的問題,認真克服自滿思想,樹立憂患意識;克服狹隘視野,樹立大局眼光;克服見物不見人的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克服得過且過的思想,煥發搶抓機遇、時不我待的精神,以及本地本單位實際,進行專題討論,切實把本地本單位的工作擺進去、把自己的思想擺進去,敢于揭短亮丑,找準找實本地本單位影響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思路、新途徑、新舉措。

其次充分發揮好科技和人才的作用。災后重建、城鄉頭籌發展,離不開科技和人才做保證。人才從哪里來?一是要大力發掘本地區本單位的優秀人才。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人才不是全才,有過人之處、有一技之長者,皆為人才。只要我們以“用人之長,避人之短”看待人才,就會發現我們本地區、本單位就有不少的人才,而且這些人才使用起來都是很廉價的、便利的、實用的。二是要大力培養人才??梢圆扇∷统鋈?、請進來的方式,不斷培養人才。三是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在外工作的本地人,包括在外務工的農民,或者回鄉創業、或者為本地的發展提供一切可能的和需要的服務。四是鼓勵人才在鄉村之間、城鄉之間流動,尤其要大膽鼓勵黨政機關、行政事業單位的有志之士到農村創業。四是結合各地產業需要,采取大力開展送科技下鄉、辦科技培訓班、在鄉鎮建設科技實體等辦法,努力為廣大農民提供科技服務。五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鼓勵人人成才、人盡其才,充分發揮人才在城鄉統籌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再次進一步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城鄉統籌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充分發揮城鎮對農村的輻射作用、帶動作用。城鎮建設搞好了,有利于促進

二、三產業的更大發展,有利于農副產品精加工、高增值,有利于讓農民打工不出鎮、不出縣,有利于將更多的農村人口就地轉化為城鎮人口。把通路、通水、 [1]

[2]

下一頁

kHBkcIEA0GHjDA0D> 通電、通氣、通光纖等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災后重建的重要內容,為“引鳳”筑好巢。要鼓勵農民進城入鎮。出臺優惠政策降低農民進城入鎮的“門檻”;修建適量的“廉租房”為新進城入鎮的農民提供第一步的棲身之所;減免稅費降低農民進城入鎮創業的“門檻”;加強對農民的創業培訓快速提高他們的創業能力,以此實現農民的自我轉化、自我提高、奮力創業。

最后進一步在招商引資上下苦功夫。自古以來就有“無商不富”的道理。美國那樣高度發達的國家,至今還把招商引資放到政府工作最重要的位置??茖W發展與招商引資并不矛盾,科學發展離不開招商引資。當今國內最富有爭議的領導干部仇和,在去年擔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之后,就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事、第一政績。他推行的在全市成立35個招商分局,派駐沿海地級以上城市,實行專業化、全天候、拉網式、駐點式招商,從各局委辦抽調的干部就將趕赴沿海,駐點招商1年,被抽調的干部有一部分是“副局長”級別的官員。實行“獎要獎得讓人心動,罰要罰得讓人心痛”的招商引資工作的獎懲措施。“招商引資是第一要事、第一政績。”并將推行“股份制園區”制度,鼓勵區縣將招商項目放到工業園區,稅收實行“誰招誰有”。通過不到一年的努力,全昆明市共簽訂了517個招商引資項目,其中外資項目80個,項目協議投資總額85.2億美元;內資項目437個,項目協議投資總額2770.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78.9%和110.3%。

城鄉統籌發展規劃范文第3篇

二.為什么要統籌城鄉發展

三.怎樣統籌城鄉發展

四.城鄉統籌發展的戰略意義

一.什么是城鄉統籌發展?

1、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思路

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戰略目標,就是要通過積極促進城鄉產業結構調整、人力資源配置和金融資源配置的優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既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又充分發揮農村對城市的促進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城鄉之間全方位自主自由交流與平等互利合作、有利于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和機制,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發展良性互動,通過文化、人員、信息交流,經濟、教育與科技合作,把城市現代文明輸入農村,從而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三農”問題的解決,推動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

2、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內容

統籌城鄉發展的內涵不僅僅指經濟范疇,它包括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三個方面都要實現城鄉統籌。

在經濟上應把農民致富與轉移農民、減少農民結合起來,長富于民,藏富于民,實現農民“有其利”;

在政治上應把善待農民與尊重農民、組織農民結合起來,給農民國民待遇,讓農民當家作主,實現農民“有其權”;

在思想文化上應把教育農民與轉變農民觀念、提高農民素質結合起來,弘揚勤勞、善良、講修養的傳統美德,增強民主、科學、講公德的現代文明意識,實現農民“有其教”。

具體說來,統籌城鄉發展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統籌城鄉規劃建設。

二是統籌城鄉產業發展。

三是統籌城鄉管理制度。

四是統籌城鄉收入分配。

一是統籌城鄉規劃建設。

即改變目前城鄉規劃分割、建設分治的狀況,把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統一納入政府宏觀規劃,協調城鄉發展,促進城鄉聯動,實現共同繁榮。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統一編制城鄉規劃,促進城鎮有序發展,農民梯度轉移。

二是統籌城鄉產業發展。

以工業化支撐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業化,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促進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

建立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發展機制,加快現代農業和現代農村建設,促進農村工業向城鎮工業園區集中,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促進土地向規模農戶集中,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促進城市社會服務事業向農村覆蓋,促進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提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

三是統籌城鄉管理制度。

突破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糾正體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計劃經濟體制的殘留影響,保護農民利益,建立城鄉一體的勞動力就業制度、戶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給農村居民平等的發展機會、完整的財產權利和自由的發展空間,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

四是統籌城鄉收入分配。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變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改變國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進一步完善加大對“三農”的財政支持力度,加快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建立城鄉一體的財政支出體制,將農村交通、環保、生態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都列入政府財政支出范圍。

統籌城鄉發展是科學發展觀中五個統籌(統籌區域發展;要統籌城鄉發展;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要統籌人和自然和諧發展;要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其中的一項內容。

就是要更加注重農村的發展,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決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為什么要統籌城鄉發展?

當前我國城鄉社會經濟發展存在的五大失衡

(1)城鄉公共品供給失衡,農村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城鄉居民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差距拉大。

(2)城鄉民間投資失衡,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

(3)資源要素流動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失衡,農民就業環境改善緩慢,城鄉就業差距在擴大。

(4)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失衡,收入、消費差距不斷擴大,農村消費品市場份額在持續萎縮。

(5)城鄉經濟體制改革失衡,農村制度供給落后,各種相關制度不能很好地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要求。

三、怎樣統籌城鄉發展 ?

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是中國經濟發展新時期的戰略任務,是實現全面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統籌城鄉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圍繞“統籌”做文章,把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為整體統一規劃,通盤考慮;要建立城鄉互動機制,通過城鄉有機融合,徹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要在“發展上”下功夫,最終形成城鄉協同共進、融合發展的良好格局。

統籌城鄉產業結構調整。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社區建設。必須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致力于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強化城鄉空間聯系,盡快形成城鄉系統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礎設施體系。

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加大對城鄉貧困群體的社會救助力度。重點解決農民工和失地農民的就業、大病醫療、工傷問題,然后再逐步推進到養老、生育等其他項目,才能實現“城鄉居民人人平等享受社會保障”。

統籌城鄉醫療衛生。統籌城鄉醫療衛生事業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城鄉衛生差距,以滿足農民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從整體上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也是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需要。

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的核心是實現教育資源分配和教育水平的均衡化發展,重點是在師資力量配備、

完善硬件設施、城鄉結對共建等方面尋求教育均衡化的突破口。

統籌城鄉文化建設。不斷加強農村文教衛體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堅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提升社會的文明程度;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進農民向市民生活方式轉變。

統籌城鄉制度改革。要推進城鄉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鄉統一的戶籍制度;推進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建立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土地流轉機制,保證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制度獲得穩定收益。

四、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意義?

城鄉統籌發展規劃范文第4篇

二.為什么要統籌城鄉發展

三.怎樣統籌城鄉發展

四.城鄉統籌發展的戰略意義

一.什么是城鄉統籌發展?

1、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思路

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戰略目標,就是要通過積極促進城鄉產業結構調整、人力資源配置和金融資源配置的優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既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又充分發揮農村對城市的促進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城鄉之間全方位自主自由交流與平等互利合作、有利于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和機制,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發展良性互動,通過文化、人員、信息交流,經濟、教育與科技合作,把城市現代文明輸入農村,從而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三農”問題的解決,推動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

2、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內容

統籌城鄉發展的內涵不僅僅指經濟范疇,它包括城鄉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三個方面都要實現城鄉統籌。

在經濟上應把農民致富與轉移農民、減少農民結合起來,長富于民,藏富于民,實現農民“有其利”;

在政治上應把善待農民與尊重農民、組織農民結合起來,給農民國民待遇,讓農民當家作主,實現農民“有其權”;

在思想文化上應把教育農民與轉變農民觀念、提高農民素質結合起來,弘揚勤勞、善良、講修養的傳統美德,增強民主、科學、講公德的現代文明意識,實現農民“有其教”。

具體說來,統籌城鄉發展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統籌城鄉規劃建設。

二是統籌城鄉產業發展。

三是統籌城鄉管理制度。

四是統籌城鄉收入分配。

一是統籌城鄉規劃建設。

即改變目前城鄉規劃分割、建設分治的狀況,把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統一納入政府宏觀規劃,協調城鄉發展,促進城鄉聯動,實現共同繁榮。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統一編制城鄉規劃,促進城鎮有序發展,農民梯度轉移。

二是統籌城鄉產業發展。

以工業化支撐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業化,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促進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

建立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發展機制,加快現代農業和現代農村建設,促進農村工業向城鎮工業園區集中,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促進土地向規模農戶集中,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促進城市社會服務事業向農村覆蓋,促進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提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

三是統籌城鄉管理制度。

突破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糾正體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計劃經濟體制的殘留影響,保護農民利益,建立城鄉一體的勞動力就業制度、戶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給農村居民平等的發展機會、完整的財產權利和自由的發展空間,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

四是統籌城鄉收入分配。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變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改變國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進一步完善加大對“三農”的財政支持力度,加快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建立城鄉一體的財政支出體制,將農村交通、環保、生態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都列入政府財政支出范圍。

統籌城鄉發展是科學發展觀中五個統籌(統籌區域發展;要統籌城鄉發展;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要統籌人和自然和諧發展;要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其中的一項內容。

就是要更加注重農村的發展,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決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為什么要統籌城鄉發展?

當前我國城鄉社會經濟發展存在的五大失衡

(1)城鄉公共品供給失衡,農村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城鄉居民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差距拉大。

(2)城鄉民間投資失衡,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

(3)資源要素流動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失衡,農民就業環境改善緩慢,城鄉就業差距在擴大。

(4)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失衡,收入、消費差距不斷擴大,農村消費品市場份額在持續萎縮。

(5)城鄉經濟體制改革失衡,農村制度供給落后,各種相關制度不能很好地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要求。

三、怎樣統籌城鄉發展 ?

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是中國經濟發展新時期的戰略任務,是實現全面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統籌城鄉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圍繞“統籌”做文章,把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為整體統一規劃,通盤考慮;要建立城鄉互動機制,通過城鄉有機融合,徹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要在“發展上”下功夫,最終形成城鄉協同共進、融合發展的良好格局。

統籌城鄉產業結構調整。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社區建設。必須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致力于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強化城鄉空間聯系,盡快形成城鄉系統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礎設施體系。

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加大對城鄉貧困群體的社會救助力度。重點解決農民工和失地農民的就業、大病醫療、工傷問題,然后再逐步推進到養老、生育等其他項目,才能實現“城鄉居民人人平等享受社會保障”。

統籌城鄉醫療衛生。統籌城鄉醫療衛生事業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城鄉衛生差距,以滿足農民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從整體上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也是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需要。

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的核心是實現教育資源分配和教育水平的均衡化發展,重點是在師資力量配備、

完善硬件設施、城鄉結對共建等方面尋求教育均衡化的突破口。

統籌城鄉文化建設。不斷加強農村文教衛體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堅持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大力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提升社會的文明程度;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進農民向市民生活方式轉變。

統籌城鄉制度改革。要推進城鄉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鄉統一的戶籍制度;推進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建立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土地流轉機制,保證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制度獲得穩定收益。

四、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意義?

城鄉統籌發展規劃范文第5篇

籌城鄉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論文加強規劃研究統籌城鄉發展

路橋自年底撤鎮建區九年來,憑著市場先發、體制靈活、民營經濟發達等優勢,社會經濟和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輪發展中,路橋面臨著種種問題,特別是城市空間發展無序、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居民點分布散亂等問題尤為突出,這是長期以來缺乏包括農村在內整個區域的長遠和切實可行的規劃,造成路橋區缺乏空間整合的結果。隨著農村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空間成為工業化進程的制約日益顯現,這表明路橋區迫切需要加強規劃研究,推進城鄉一體化,使資源配置更趨優化,空間更

趨合理,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本文通過對路橋城市發展現狀的分析,提出要強化規劃研究,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以提升路橋城市發展的檔次和水平。

一、路橋城市建設的現狀

年月路橋建區后,根據自身工業化和私營經濟發達、民間資金充足的起步條件,按照“大投入、大配套、大建設”的工作方針,積極推進城市建設進程。在總體布局上,堅持城鄉協調發展,整體推進,突出發展城區,積極培育次中心金清鎮;在建設目標上,注重城市形象,強化內涵,形成特色,提升品位,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城市;在工作重點上,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推進人口和產業向城市集聚;在特色建設上,弘揚路橋優勢,創辦大市場,促進大商貿,發展大工業,促進區域經濟合理調整;在建設途徑上,樹立整體經營城市的理念,深化改革,敢于創新,走城市建設市場化和管理法制化、

規范化道路。建區九年來,共投入城市建設資金多億元,建成區面積從建區初期的平方公里擴大到目前的余平方公里。共投入余億元,修建路橋大道、南官大道、騰達路、銀座街等多條街道和交通道路,新增三級以上公路公里公路密度從建區前的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公里平方公里。投資近萬元,新改建市場個,相繼建成富仕廣場、中國建筑裝飾城、臺州電子電器市場、浙江方林汽車城等一批較高檔次的市場。通過整合,建成全國鄉鎮企業(臺州)高科技園區、路橋節日燈加工園區、新橋模塑工業園區等個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公頃,總投資達億元。建成鑫都國際大酒店、金佩大酒店等多幢層以上的高樓大廈建成嘉綠苑、方林苑等一批中高檔居住區。建成黃椒溫路橋段引水工程、五鎮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達萬噸;建成投資億元的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能力達萬噸;建成變電所座,變電所座,主變容量達萬。建成永安廣場,黃石、碩雨、

避風塘等公園,共綠化城區面積萬平方米,城區綠地總面積達萬平方米。通過九年建設,路橋遠東商貿廣場開發建設已具一定規模,舊城保護改造已全面啟動,城市基礎設施得到不斷完善,城市品位明顯提高,城市競爭力逐步提升,一個中等城市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路橋城區從一個集鎮變成中等城市的格局,應該說建設成就巨大。當我們在感嘆路橋九年大變樣之余,用更高的眼光去審視,用更冷靜的頭腦去思考路橋的城市形象和品位時,我們會深深感到,由于路橋脫胎于建制鎮,城市建設底子薄,城建人才缺乏,對民間資金依賴性強,且追求高速度等原因,致使路橋城市建設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和遺憾。主要表現在:

一中心區不突出,功能區塊不明顯。由于路橋是“無街不市、無戶不商”的市場大區,各骨干市場零散在城區的各個片區,市場和街道都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到處顯現著商業氛圍,各

區塊功能布局相差不大,而在夜晚卻到處人影稀疏、街落冷清,這在主觀上給人以中心城區難找的感覺。同時,路橋“跨越式”的城市增長模式,導致老城和新區并存,老街和新道相接,城市中心區建筑密度不高,市政公共基礎設施不多,功能區塊銜接不強,且在沿街、沿路建有較多低檔次的村民安置房,在客觀上造成路橋城市中心區總體建筑形態檔次不高,地標性建筑不突出,導致了中心區形象難突出。

二商業街(區)建設檔次不高。路橋目前已形成以生活消費品市場群和生產資料市場群為特色的兩大專業市場群體,專業街區和超市、連鎖專賣等各種現代商貿業態并存的商業格局。目前,路橋市場林立,到處可見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但卻缺少一條檔次高、能充分展示現代繁華氣息的商業街。銀座街、富仕路、賣芝橋路是目前路橋繁華和最具活力的商業街,但它只能是普通的商業街,卻難以承擔起展示一個區域高檔

次、高品位、良好形象的使命。且不說銀座街南段和賣芝橋路是原老鎮的建筑布局,即使新建的銀座街中段和北段以及富仕路,其整體街區的規劃設計和建筑形態總體檔次不高。特別是富仕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商業街的功能形態,但其整幢單間立地式的建筑結構,即使通過立面改造,也難以體現現代高檔商業街的氣息。而開發建設中的遠東新區,其一大功能定位為商業中心,目前只有一條貫穿城區東西作為交通要道的路橋大道,以及幾條南北走向較短的支干道,也難以承擔起作為展示路橋良好形象、高檔次、高品位的現代商業街(區)的重任。

三交通規劃和建設滯后。路橋目前給人的感覺是路橋“路難行、橋難走、車難停”。路橋的路方向性差,連貫性不強,初來路橋的人很難弄清方向,搞清方位。路橋的路小,三車道少、雙車道多、單車道更多,一些道路經常會造成堵車。當然這具有客觀性,路橋城區由于河道

縱橫,老國道走向彎曲等原因,造就了路橋主骨干街道路網方向性差;由于舊城新區并存,城區發展速度快等原因,造成街道路網連貫性不強。同時,由于人流雜、車流多、交通管理滯后造成嚴重的堵車現象。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交通規劃的滯后。在交通道路規劃建設時,沒有充分估計到路橋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一些主干道路等級不高、寬度不夠,許多道路沒有設計非機動車道,功能不全。如泰隆街、騰達路、石浜山洞等,都成了交通的“瓶頸”。國道復線、路院路高速公路連接線、濱海大道等主骨干道路建設滯后了好幾年。同時,一些公共設施在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停車位,導致城區停車位嚴重不足。

(四)城市公共設施薄弱、布局差。由于路橋是從一個鎮升格為一個縣級區,基礎設施相對比較薄弱,特別是公園、廣場等公共活動場所、休閑場所明顯不足,如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館、文化宮等公共基礎設施都還未

開建,致使群眾在雙休日、在晚上無處可去,這也是造成路橋街落冷清的一大原因。同時,由于地下排污、通信等管網規劃設施滯后,造成目前街道經常“開膛剖肚”,給行人帶來極大的不便。而已建成的一些公共設施,也由于布局、規劃、檔次等原因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功能。如影劇院本來是一個文化宣傳和集聚人氣的場所,但由于形象不鮮明、缺少停車場以及規模少、檔次低等原因,成為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而投資多、規模大、環境美的永安廣場,由于建在交通要道邊,離居民小區遠,致使功能發揮十分有限。又如客運中心由于設計規模少、發展空間不足,帶動周邊要素發展十分有限,又面臨著被置換的命運。

(五)建筑形態檔次不高。城區各建筑單體總體檔次不高,除了多幢高樓以外,基本上以—層的單間立地排式結構建設,高度不高,體量不大。特別是建區初期的村民安置房,還超脫不了農村建筑“大寨式”連排單間的影子,建筑

形態單一,材質較差,色彩零亂,立面難看,和現代城區的形象極不相稱。同時,由于民間資金豐厚,居民普遍較富,對單間街面房的需求強烈,而政府過多強調利用民間資金推進城市建設,致使長期以來城區宗地出讓較少,城區缺乏功能配套設施完善、檔次較高的居住小區的開發,導致人居環境相對較差,也導致街面房基本以單間立地形式建設,缺少那種高聳、豪華且層次感強的現代建筑,嚴重影響了現代商貿城的亮麗城市形象。

二、路橋城市發展的框架和藍圖

浙江省城市化發展布局總的構想是把整個城鎮體系分為五級,杭州、寧波、溫州為一級主區,臺州和金華是兩個一級亞區。根據最新的《臺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稿件),臺州的城市性質定位為浙江中部區域中心城市,制造業、商貿發達的現代化港口城市;城市主要職能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現代化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浙江中部沿海港

口城市、重要的旅游集散地,臺州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發展總體目標是經過年的努力,經濟社會與城市的主要發展指標達到或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成為浙江省一類城市,長江三角洲經濟區二類城市;充分發揮對市域的輻射帶動作用;擁有完善的公共設施、基礎設施與高效的交通系統,具備良好的人居環境與優美的城市景觀;經濟繁榮,社會文明,適于生活居住、適于創業發展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近期()發展主要目標是集中力量,完善鐵路、港口、高等級公路等對外交通系統,加快環境、供水、供電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使臺州的區域基礎設施建設達到沿海地區先進水平,進一步推動市區建設,啟動各類工業園區開發,引導產業集聚?;靖纳瞥鞘行蜗?,美化城市景觀。中期(—)發展主要目標是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設施,市區功能日臻完善,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等設施的建設達到浙江省先進水平。同時,黃巖、路橋

等城區的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完成主要工業園區的開發,工業園區產值占工業總產值得以上。城區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綠心生態環境得到良好維護和保護性開發,各項指標基本達到現代化標準。遠期(—)發展主要目標是進一步推動產業與人口的集聚,同時工業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和治理,城市生態環境根本改善。產業結構持續調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第三產業比重超過,區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不斷強化,發展為浙江省一類城市。

路橋城市發展的目標定位是建設區域性的現代商貿中心。根據路橋區現狀發展特點及未來發展趨勢,其空間結構將形成一軸兩片多組團的格局。一軸:指貫穿路橋區東西兩翼的空間發展主軸,該軸線以濱海大道和國道等重要東西向主干道為載體。兩片:分別指主城區和濱海工業區。多組團:根據總規修編主城區一片可分為三個組團,分別為中心組團、桐嶼商貿組團和中部發展組

團。濱海工業新城可分為產業發展組團、居住服務組團。組團與組團之間通過以天然水系或山體為核心景觀的生態基質進行隔離。這四個組團的功能結構如下:

(一)中心組團。該組團即路橋主體城區,范圍包括路橋、路南、路北三個街道的大部分用地。組團著重改善城市環境、提高文化品位,體現水鄉特色,突出現代化城市氣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以培育中心城區的聚集功能、創新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務功能為趨勢,大力發展金融、信息、商貿、文化、旅游等高服務產業。同時,重點發展都市型工業,對不適宜中心城區發展的工業企業逐步遷至濱海工業新城,以優化城市環境、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空間。并實行舊城改造策略,采取保護與改造并舉的方針,對文物古跡加以妥善的保護和恢復,著重挖掘其旅游價值。用地以商業、文化居住為主要內容,重點整理老城路網系統。

(二)桐嶼商貿組團。該組團由桐

嶼街道及螺洋街道用地組成。面積約平方公里。組團的發展方向為以區域性批發市場建設為重點的現代商貿區,強調人居環境的生態居住區。該組團毗領中心城區,由于臺州市火車站線的選址一直懸而未定,其用地故得以控制并保留至今。這為中心城區的空間整合和功能置換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隨著臺州市鐵路線選址方案的逐步明朗化。該組團的發展優勢將更加突現,是未來五年內路橋區重點發展的區域。如果客運站及貨運站落戶于該組團,可結合路橋中心城區專業批發市場面臨整合的趨勢,在組團中心區位結合客運站的設置,高標準建設功能更新、環境更好,以生活消費品為主的現代化市場群,大力發展現代商貿區。由于火車客運站前空間也是展示臺州城市新形象的重要門戶,因此,該區域的城市建設必須重點考慮城市景觀環境的設計及城市交通的組織。適量開發若干具有一定規模和高水平建設的現代生態居住區。

(三)中部組團。該組團以迎賓大道、機新路及南山東麓為組團邊緣。面積約平方公里,包括峰江、路南街道及新橋鎮用地。其中大部分用地已規劃為過渡型的中部工業區用地。路橋中部工業園區的規劃目標為:建設路橋近期先進特色產業制造基地和大型生產資料市場園區,并為遠期城市功能結構調整建立基本構架。近期發展現代制造業和生產資料市場及以花木基地為主導的現代生態農業,遠期重點發展現代商貿業及居住功能。選擇峰江駐地作為組團的服務核心,以組團規模為單位,高標準配置各項公共設施及相關市政配套設施。新橋鎮應弱化其行政功通能,逐步發展以組團內的現代居住社區。

(四)濱海工業城。濱海工業新城的建設為路橋的城市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提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是路橋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由于機場的限制,工業呈一定的跨越式發展格局。當工業區人口集聚到一定的規模,則須在濱海

沿線發展以居住和公共服務為主的新組團,最終實現從工業新城到濱海新城的跨越。因此,濱海工業城的定位不僅僅是大規模的工業區,而是未來臺州市的新城區,其開發建設必須樹立高標準的規劃原則和建設原則,為未來城市發展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間。

目前,路橋各組團建設的規劃已基本明確,未來發展的藍圖已基本繪就,其中部分已開始了實施?,F階段,路橋遠東新區、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中心工業區、中部工業區、濱海工業新城以及綠心規劃區、靈山居住區、南山生態觀光園區等幾個更為具體的子組團,已基本完成了規劃設計,許多工程已開始實施。遠東新區在現有平方公里的基礎上,通過新行政中心、臺州醫學城、博物館等項目建設,北擴西延,形成占地平方公里,以新行政中心、商貿、會展、居住、科教文衛設施為主體的新核心區。規劃面積平方公里的路橋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分為重點保護區、風貌協調區、

建設控制地帶和文物保護單位及保護點四個部分,以十里長街為主體,以商貿活動為特色,通過嚴格、細致的保護與合理的開發,展現路橋濃厚的宗教文化特色和傳統民居建筑群體景觀,使“十里長街”成為設施先進、環境優美,具有濃厚歷史傳統、地方特色以及商業活動的特色街區。目前一期保護改造古街輪廓初現。中心工業園區將以火車場站、吉利汽車城、物流園區、工業、商貿業建設為重點,打造路橋未來現代商貿區。中部工業區以工業、商業街區和生產資料市場群為主,將城區向南延伸,形成未來的中部組團。綠心旅游休閑度假區將按照市里的綠心開發總體規劃,引進中國民營經濟論壇、高爾夫球場等項目,建設成為集旅游、休閑、健身、集會、度假為一體的高檔次度假區。靈山生態居住區將通過建設沿山一帶的高檔住宅區,帶動整個山體的旅游休閑開發。南山生態旅游觀光區通過南山植物園二期、石濱和南山游步道、花卉苗木園區

等項目建設,建成以生態農業、花卉苗木、植物林帶、山體觀光、沿山居住為主體的高檔旅游區。通過這幾個子組團的建設,擴大路橋建成區面積,提升城市空間,初步形成“古今商城,生態都市”的新框架。

三、城市新區開發建設的幾點思考

經過前一輪的城市建設,我們在取得巨大建設成就的同時,也看到了存在的許多不足。當前,我區下一輪的城市建設藍圖已基本繪就,進入打造“都市路橋”,實施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關健時期。因此,我們在新區開發中,要認真總結上一輪我區城市建設的經驗教訓,借鑒各地城市建設的成功經驗,全面推進城市建設進程,全力打造“都市路橋”。為此,在新區開發建設中,應重點把握好以下幾方面。

(一)在發展戰略上,要實施大集中小分散的城鎮空間發展模式。路橋作為一個以市場為主導、制造業為帶動,自下而上發展起來的城區,既面臨以工

業擴張為主的城市快速非理性擴張的壓力,也面臨著城市化水平低、區域發展不平衡發展的現實問題。我區現在的城鄉空間發展是一種基于鄉村工業化發展模式上的自下而上的無組織的分散發展模式,造成城鄉空間無序分散的形態,土地資源粗放利用。在我區社會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為路橋區提供一個合理的空間構架和現實的發展空間。我區城市建設發展到目前的狀態,進一步的分散發展危害巨大,集中發展建設是路橋區城鎮建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因此,路橋城市建設在空間上應強調集中,以突出緊湊的空間形象。在城市以外的地域,根據現狀和未來發展,適當小分散的控制建設發展。要打破村、鎮(街道)兩級行政界限的限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建設空間聚集效益和規模效益,對城市空間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我區只有實施大集中小分散的發展戰略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分散發展的低水平狀態,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

展和達到高水平的城市發展階段。同時,根據我區現狀的發展條件和未來的發展需求,我們可以判斷,路橋城區還處在內聚式與外溢式相結合的發展過程,城市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往西和往東。向北受行政邊界的制約,基本上沒有發展空間。西側距離城區中心較近,有一定的建設用地,且用地條件優越,是城區發展優先考慮的方向。主城區往東由于受機場的限制,有一定的制約,但隨著濱海大道的修建及未來濱海工業城的發展,城市宏觀跨越已是必然的選擇。

(二)在規劃把關上,要重視規劃的超前性,確保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規劃是龍頭,有一個高起點的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規和實施藍圖,并保證嚴格實施,就能營造城市的品牌形象,創造富于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凝聚人氣和資本,提升城市品位和檔次。我區以前總體規劃意識不強,存在著“先繁榮、后市容;先流通、后交通;先污染、后治理”的現象,一切都被動應付。城市

雖有規劃,但立意和起點不高,缺乏超前意識和大手筆,修訂得也不及時,城市功能不全,系統性和配套性差,特別是環境意識淡薄。有些規劃有了,水平也是可以的,但由于執行力度不夠,缺乏權威性和統一性,執法、監督隊伍素質低等原因,執行中往往走樣,結果最終還是不理想。應該說,城市規劃本身是難以調控城市規模的,也不可能為城市功能進行終生定位,但是規劃可以調控和影響城市未來的發展。因此,我們要強化規劃意識,樹立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堅持適用、經濟、美觀相結合的原則,嚴格規劃控制,注重建筑、環境容量、配套設施、形體景觀等規劃元素的互相配比,不要顧此失彼。在不影響自然人文景觀和周圍建筑的采光通風的情況下,鼓勵建設高層建筑,全面實行立改套。適當降低建筑密度;根據所在區域的自然和人文情況,對人口密度、綠化率、空地率做出適當限制;注重對建筑的風格、色彩、輪廓空間組合

等方面進行控制;重視中央商務區()的規劃建設,特別強調園林綠地、各類公共活動場所和各類停車場等三種具有靜態功能的公共場地建設,這對于提高城市品位,發展城市經濟和增進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意義非比尋常。

(三)在土地開發上,要實施城市土地的綜合開發模式。城市土地的綜合開發,也叫房地產綜合開發,包括土地開發、房屋開發和基礎設施開發三個部分。城市的發展應以房地產綜合開發為依托。在建區初期,路橋的城市建設是線條式發展,城市框架的拉大主要靠道路建設和群眾建房來實現。群眾建房多以層的立地房為主,且房前屋后多亂搭建,這造成了城市景觀零亂、立面單一,功能不全,缺乏品位。同時,我區以前在城市土地出讓上走的是成熟一塊出讓一塊建設一塊的單項出讓的路子,這不僅降低了單位土地的收益而且導致城市建筑缺乏整體感和協調性。因此,我們在新區土地開發模式上,要根據城市總

體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的要求,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配套、統一管理”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綜合開發建設。在具體開發內容上,要對規劃設計、征地拆遷、土地開發、組織施工、驗收交用,做到各個環節緊密銜接、互相配合和協調發展,以求縮短工期,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對工業、交通、住宅、科教文衛、商業服務、市政工程、園林綠化等所需用地,根據需要和可能,分輕重緩急,統籌安排,配套建設,分期交付使用。要通過對各項目的綜合平衡,最合理地安排交通、電力、通訊、給排水、供氣、消防等諸種設施與主要用地功能之間的比例關系和開發秩序,避免各項開發投資因互相干擾而降低效益。在開發規模上,要做到合理適度。要研究開發強度,保證城市社會、經濟、環境三大效益均衡發展。通過綜合開發,合理安排互補功能用地的充足空間,實現規模經濟,提高土地的利用系數。

(四)在基礎設施投融資上,采取政府(財政)合理的介入方式。新區開發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是開發的先期戰役,投資大,風險大,利潤也不高,但卻是城市空間開發的首要任務。如何籌措資金,合理使用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們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我區正處于快速城市化過程中,需要建設的基礎設施規模巨大,資金需要也巨大,僅靠財政無法滿足投資需求,財政無力包攬全部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如果政府直接投資基礎設施,難免身陷微觀經濟事務之中,影響其基本職能的履行。所以政府應讓市場機制在基礎設施領域充分發揮作用。在這方面,我區已有很多成功的償試。建區以來,我區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將城市土地、基礎設施、公用服務設施、無形資產以及城市其他資源作為商品,重新進行組織和優化配置后推向市場,鼓勵投資主體多元化,激發社會各方面的投資動機,以小量國家投

資帶動大量社會資金參與城市建設,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基礎,社會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開放型的投資格局,加快了城市建設步伐。因此,我區應繼續走基礎設施投資市場化的道路。在此過程中,政府應著重做好三方面事情。一要承擔基礎設施的未來需求預測和總體布局規劃,并制訂基礎設施建設的中長期計劃,消除市場的盲目性,為提高基礎設施投資效率打下基礎。二要對壟斷的基礎設施公司實施管制,防止其濫用壟斷權利遏制潛在競爭對手和損害消費者權益。三要在一些相互之間具有替代性的自然壟斷領域,政府與其管制壟斷,不如為行業間競爭提供方便,用市場機制限制壟斷。在具體操作中,更應注意避免以下三種失誤:一是注意提高基礎設施規劃和決策的科學性,維護政府與企業之間契約的嚴肅性,避免出爾反爾,喪失信用。二是政府不必參股每一項基礎設施投資。三是在吸引外資及民間資本參與建設和經營的基礎設施項目中,

政府應該建立激勵機制,促使民營企業提高效率,而不能承諾固定回報。

(五)在建設時序上,要注重速度和質量的統一??疾斐鞘邪l展史可以看到,城市的發展,歸根結底是一個“打破平衡、恢復平衡、再打破平衡”的動態過程,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我們在新區開發中,要制定土地開發的時序和強度規劃,使其能滿足城市經濟發展的需求。在具體建設時序上,要注重速度和質量的統一。過去,人們為了追求建設速度,往往對質量有所忽視,這在建設史上有很多慘通的教訓??v觀我區前一輪的開發建設,我們不難發現,建區初期,在“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創業熱情的鼓舞下,路橋城市建設獲得快速發展,被輿論稱為“路橋速度”,這一度使全區上下感到自豪。但快速也導致我區的城市建設留下了不少敗筆,這方面的教訓尤為深刻。當然,一味追求質量不講究速度也是不可取的。畢竟城市建設不是創作藝術作品,我們的建設要

保證城市的社會、經濟、環境三大效益均衡發展,以城市開發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以較低的投入得到較大的開發。特別是行政決策者的時間概念與規劃設計者的時間概念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我們在具體操作中要銜接好兩者的差距,注重處理好建設速度和質量兩個概念的辨證關系。要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城市建設步伐。盡量做到既要尊重自然客觀規律,循序漸進,又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加快發展,實現建設速度和質量的統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城鄉統籌發展規劃范文第6篇

成都市新都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關于2009年“試驗區”建設工作總結

暨2010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局按照新都區委“關于印發《成都市新都區加快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綜合示范項目建設方案》的通知”(新都委辦發〔2009〕4號)和楊羽在全區城鎮結構調整打造統籌城鄉綜合典型現場會上的講話精神,在區統籌辦領導下,加快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工作步伐,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切實履行保證公眾飲食用藥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職能,確保城鄉民眾食品安全;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不斷推進統籌城鄉發展,進一步深化農村藥品監督和供應網絡建設工作,真正減少農民負擔,為促進農村衛生體制改革和農村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F將我局“試驗區”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發揮職能優勢,做好重點企業幫扶工作

2009年,我局加強了與醫藥企業的聯系溝通,主動幫助企業排憂解

難,鼓勵和支持企業開拓市場,不斷優化和帶動了全區醫藥產業結構的升級,提高了醫藥產業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并主動與區工商、商務局等單位進行溝通聯系,商討推動品牌戰略和成都西部醫藥貿易中心建設的工作措施,積極服務于我區醫藥產業發展。2009年,通過實施名牌戰略,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榮獲中國馳名品牌榮譽稱號。

二、強化規范管理, 不斷推進“兩網”建設工作

實施農村藥品集中統一配送最終目的是讓農民得實惠。通過落實統籌城鄉目標,藥品監督和供應網絡進一步健全和規范,農村基層監督隊伍得到加強,藥品監管工作延伸到農村最基層,使我區“兩網”工作沿著規范化方向健康持續發展。2009年完成藥品配送總額2359.42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7.78%,其中成都造藥品配送達621.96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7.79%,占配送總額26.36%,均超額完成了年度目標。

(一)配送覆蓋面繼續保持“雙百”。21家衛生院(包括改制衛生院、城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保證了配送面和配送品種的“雙百”目標要求,藥品、一次性無菌醫療器械均完全由配送中心配送。中藥飲片完全從配送企業或合法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購進,確保了中藥飲片的質量,杜絕了從非法企業購進的現象。

(二)監督網絡進一步健全。為進一步完善藥品三級監督網絡,確保藥品監督不留死角,進一步明確了責任協管員和義務協管員工作職責,完善了農村藥品監管三級網絡。堅持落實協管員、信息員的聘用、培訓、考核、獎懲和動態管理制度;建立起社會監督、行政監管,各方聯動、反應快捷的信息應急網絡和運行機制。強化藥品監督協管員培訓和目標考核。每年組織協管員培訓一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努力提高藥品監督協管員隊伍素質。做到監管無盲區,監管網絡覆蓋率達到100%,確保

了農村群眾的用藥安全。

三、落實惠民工作目標,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繼續加大民生工程力度,強化對城鎮惠民藥店的監管。保證了城市低保對象通過社區惠民藥店每人每月可購買200元的零利潤藥品,減輕了城鎮低收入人群的用藥負擔。1-11月接待城鎮低收入群眾購藥1896人次,購藥總額27150.14元,讓利12236.4元,對低保對象的覆蓋率達100%。并完成了新增設1家社區惠民藥店的工作目標。

四、積極開拓創新,保障城鄉民眾的飲食安全

2009年,我局圍繞食品安全綜合監管、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職能,深入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經過一年的創新實踐,全區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安全責任意識明顯增強,制售假冒偽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杜絕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公眾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應急信息報告機制。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應急管理,2009年5月,我局組織協調食品安全相關部門在各大型食品單位確定食品安全應急信息員,明確了工作職責,完善食品安全應急信息報告機制,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了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危害。

二是突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組織協調食品安全相關部門依法開展了元旦節、春節等重大節日期間的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學校周邊飲食環境專項整治;學校、醫院、建筑工地食堂、旅游點餐飲和小餐館專項整治;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6類食品準入工作的專項治理等為重點的專項檢查和整治行動。2009年4月22日,我區代表四川省接受了衛生部對“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的檢查,專家組對我區專項整治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三是建立食品安全獎勵機制。2009年7月,我局制定了《成都市新

都區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試行)》。對舉報方法、舉報范圍和舉報措施進行了明確,同時區政府劃撥經費10萬元作為獎勵基金,為公眾飲食安全發揮了積極的保障作用。

四是實施食品市場準入制度。今年,我局將食品市場準入工作作為鞏固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建設成果的一項主要工作切實抓緊抓好。按照市食安辦的要求,在實施6類食品市場準入后,將準入種類增加到 27類。目前我區食品單位建立了食品原輔料采購驗收、登記制度,做到進貨有登記、出貨有記錄,食品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

五是全面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針對我區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多、小、散的特點,在加強監管的同時,我局加快了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2009年,在原16家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A級單位的基礎上,規范14家企業成為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A級單位,初步形成了以點帶面的食品安全信用管理體系。

六是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基層監管巡查制,全面推行《鎮級食品安全監管告知書》和《食品安全協管員監管手冊》,強化協管員監管力度,消除了基層監管盲點。

四、2010年工作思路

(一)繼續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工作,在統籌城鄉綜合打造上下大功夫。一是加快醫藥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步伐,探索建立醫藥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二是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總體部署,大力推動品牌戰略,發揮職能優勢,積極服務于我區醫藥產業發展。

(二)認真貫徹執行《成都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建立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一是建立基本藥物配備和使用制度,協調配合衛生部門抓好基層醫療機構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工作,監督和指導轄區內零售藥店配置和銷售基本藥物。二是進一步加強藥品質量監管,加強對藥

品生產企業的監管,嚴格落實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配合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推行藥品質量受權人制度,探索建立藥品生產企業誠信制度。三是整頓和規范藥品流通秩序,嚴格落實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加強藥品經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督促指導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健全風險管理制度、強化風險管理意識。

(三)鞏固、深化和提升我區農村藥品“兩網”工作,豐富"兩網"內涵,拓展"兩網"外延。一是認真貫徹市委常委、副市長趙小維在成都市農村藥品“兩網”第一次聯席會議上的重要指示,協助區政府建立我區“兩網”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二是“兩網”建設繼續圍繞保障農村藥品供應、減少農民群眾就醫用藥支出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鞏固現有工作成果,防止工作滑坡。三是完善機制,嚴格執行責任制制度和責任制追究制度,不斷提高“兩網”運行質量。進一步加強對藥品監督責任協管員和義務協管員的工作培訓和檢查考核,確保對鎮村醫療機構的監督覆蓋面達100%,保障農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

(四)完善安全管理體制,繼續鞏固和深化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工作。以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安全隱患為突破口,創新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突出食品安全防控重點,全面提升我區食品安全水平。

1、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一是強化各級對食品安全負總責的意識。二是按照“誰發證、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職能部門之間協作。三是繼續強化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法人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督促食品企業切實加強自律。

2、逐步實現產品及產品質量責任的可追溯。加強食品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監管,進一步完善產品的進貨、出廠登記和索證、索票等制度,嚴防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食品進入市場。

3、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基礎工作。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信用標準、信

息收集、信用評價、信用信息披露等制度,加強日常巡查、回訪等監管制度,逐步建立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信用檔案和監管檔案,穩步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4、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培訓。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識,提高廣大群眾防范能力;及時報道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所作的工作,宣傳優質食品、優良品牌和優秀企業,帶動我區食品企業做大做強,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5、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協調開展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食品,偷工減料、摻雜例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使用非食品用原料和發霉變質原料,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加工食品等違法行為的活動。對無證生產、制假售假的食品企業,列入“黑名單”予以曝光,打造并維護好我區食品安全的良好形象。

成都市新都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二○○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主題詞:統籌城鄉2009年工作總結2010年工作思路主送:區統籌辦成都市新都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9年12月14日印

上一篇:初二六班工作計劃范文下一篇:初中兩基自查報告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