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技傳播農業科技論文范文

2024-01-02

科技傳播農業科技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科技博物館 展品 信息 承載特性 傳播特性

0 引言

博物館作為傳播/教育機構,之所以區別于其他傳播和教育機構的重要原因,是因為擁有展品這一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傳播/教育資源。正如嚴建強教授所說:“無論是博物館的科學研究工作,還是博物館的陳列教育工作,一旦離開了實物藏品,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信息論的觀點看,離開了信息載體,信息的傳播就不再具有博物館意義。所有博物館活動的獨特性及其價值都是與實物藏品聯系在一起的。離開了作為自然和人類社會生活見證物的各種文物和標本,博物館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前提。”[1]因此,我們在研究博物館傳播/教育時,有必要對展品所承載和傳播信息的特性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1 科技博物館展品承載信息的特性

作為研究對象的藏品或用于展出的展品,其真正價值并非本身的材料、造型、工藝、性能,而在于它所承載的信息,即見證自然和人類社會生活的信息。特定年代、過程、環境、條件下的自然和人類社會生活信息,以各種形式被記錄于藏品/展品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藏品/展品是一個信息的載體,并使它具有了自然和人類社會生活見證物的作用,具有了研究和傳播/教育的價值[2]。由此可見,信息是藏品/展品的“靈魂”,博物館的任務就是研究、揭示并向公眾詮釋、傳播這些信息。

科技博物館的展品主要有三類:一是動物、植物、礦物、化石等自然標本類展品;二是機械設備、工業產品的實物或模型等工業技術類展品;三是以科學儀器、科學實驗、科學考察、技術發明對象為原型的基礎科學類展品。這些展品所承載的信息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科技博物館的展品不僅有科學原理、科學知識,還蘊含了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科學的價值觀、科技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等內涵。

從20世紀80年代國際上新一輪教育改革浪潮興起,科學教育已不滿足于僅僅傳授科技知識與技能,而是更關注對科學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與此同時,科學傳播也不再滿足于僅僅普及科學知識,更追求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的傳播。這一發展趨勢,是科學教育、科學傳播為適應時代和社會需求而形成的。

也是在這一時刻,200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博物館所做新定義中,“教育”取代“收藏”成為了博物館的首要功能[4]。筆者認為,博物館教育功能的提升,不僅僅在于地位的提升,還在于教育的目標和內容的提升。如果我們將當代科學教育三層次教學目標與展品三層次信息對比的話,就會發現科技博物館完全具備實現“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的條件。但目前許多科技博物館尚未意識到向公眾傳遞第二、第三層信息之必要性。

我國博物館界早已有人在追求更深層次的傳播/教育效果。大約10年前,嚴建強和陸建松兩位教授就提出了“好看”、“看得懂”、“啟發和感悟”的三層次展覽評估標準[5]。如果把這一評估標準視為展覽設計制作所追求的目標的話,將其與上述展品的三層次信息、當代科學教育的三層次教學目標進行對照,就會發現如圖1所示的對應關系。

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到展品承載信息、科學教育目標、展覽設計制作目標之間的對應關系,而實現科學教育目標、展覽設計制作目標須以展品所承載的信息為前提條件,或者說須通過研究、揭示、詮釋、傳播展品所承載的信息來實現科學教育目標、展覽設計制作目標。

在圖1中我們也看到展覽評估標準“好看”未能與展品承載信息、科學教育目標對應,這恰恰表明了科技博物館教育非正規和非正式教育的特性,科技博物館展覽必須好看、好玩、有觀賞性才能吸引觀眾。否則,觀眾就不會來參觀,展品的三層次信息就無從傳播,展覽的第二、第三層次目標和科學教育的三層次教學目標也就無法實現。但如果只有好看、好玩和觀賞性,科技博物館就淪落為科技游樂園和珍寶展覽館,喪失了它最主要、最根本的社會公共科技文化服務功能。

圖1還帶來一個啟示:追求“啟發和感悟”,這是新時代賦予博物館的使命,展品所承載的信息為我們履行這一使命提供了條件。如果我們的傳播/教育還局限于知識和原理層面,那么展品的傳播/教育價值就未能充分實現,工作還有嚴重缺陷,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尚未完全履行。

2 科技博物館展品傳播信息的特性

2003年,吳國盛教授曾向筆者提出一個問題:在互聯網時代,還有必要花費巨資建設科技館嗎?在科技知識的容量、深度和受眾訪問、閱覽、觀賞的便捷性上,與科普網站相比,科技館都不占優勢,那么它的存在價值是什么?還可將這一問題延伸至更大范圍:科技博物館與其他傳播/教育機構對比,其科學傳播/教育的特征與優勢何在?當時,筆者無法作答。

有賴于此后中國科學技術館研究員王恒引領我們對于“科技博物館展品中的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記錄和呈現的”、“觀眾是如何獲得這些信息的”持續多年的研究,逐步解答了上述問題。

不論是自然標本、儀器和設備的實物,還是以實驗裝置、機械工具、自然或生活中科學現象為原型而研發的展品,它們所承載的科學信息都是以某種形態、成分、反應、運動狀態等形式(本文將其統稱為“現象”)存在于展品之中,而不是文字、語言、圖表等形式。

當初,科學家們正是通過對于這些“現象”的觀察(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和分析,獲得了認知,并歸納為我們今天在教科書中所看到的原理和知識。在教育學上,當初科學家的這些認知被稱為“直接經驗”(指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而科學家們的研究、考察、實驗的過程就是科學探究實踐的過程。

在科技博物館中,通過展覽、展品、環境、輔助展示裝置的設計和展品輔導等方式,使觀眾體驗和關注其中的“現象”;并可將科學家們以科研為目的的科學探究實踐,轉化為觀眾以學習為目的的科學探究實踐;由此,使觀眾實現對于展品信息的認知,獲得“直接經驗”。而且這種體驗和認知,并不局限于展品的原理和知識,還有科學家的探究過程,這其中就包含了探究過程中所體現的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技與社會的關系等信息。

學校教材和大多數大眾傳播媒體以文字、語言、圖表、視頻等形式表達科學知識,或描述(不是直接呈現)“現象”及其探究過程,它給受眾的是“間接經驗”(指從書本或別人那里得來的知識)。雖然課堂上也可以通過實物或實驗演示“現象”,但這不是課堂教學的主流方式;雖然電視和互聯網也可播放“現象”和科學家探究過程的視頻,但這與通過實物直接體驗“現象”和親身參與探究實踐有很大差別。大多數情況下,受眾從課堂、教材、媒體獲得的主要是“間接經驗”。

如果將學校這一最為典型的教育機構作為科技博物館的參照物,從教學信息的載體、主要學習方式、獲取知識的屬性、教學形式四個維度進行對比,就會發現如圖2所示的教育特征差異。

對比科技博物館與其他大眾媒體,也可歸納出與圖2類似的傳播特征差異。

由此,我們可將科技博物館傳播/教育的基本特征歸納為:“通過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引導觀眾進行基于實物的體驗式學習和基于實踐的探究式學習,從而獲得直接經驗”。

科技博物館傳播/教育的上述特征,是其獨特的傳播/教育價值和優勢所在,是其他任何教育機構和傳播媒體(包括新媒體)都難以取代的。正是由于上述特征,才使科技博物館在傳播/教育形式日益豐富、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代社會,不僅沒有被淘汰,其傳播/教育功能反而日益受到重視并得以發展。遺憾的是,目前部分科技博物館未能認清自身傳播/教育的特征,展覽和教育活動設計“退化”為灌輸“間接經驗”,等于是“自我扼殺了”展品擁有的價值和優勢。

3 展品信息承載與傳播特性給科技博物館傳播/教育產品開發帶來的啟示

為什么要如此“較真”地追究展品的信息承載與傳播特性?

一是因為時代的發展,對于全社會的科學教育和科學傳播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博物館也要適應這一要求,提升科學傳播/教育的水平。

二是因為現實中某些科技博物館的傳播/教育產品與上述要求有較大差距,其重要原因即是因為未能把握并發揮好展品承載和傳播信息的特性。比如,某些展覽被認為“有科學原理和知識,缺少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有的教育活動被指責為是灌輸式教育;有的展品則是“為體驗而體驗”、“為互動而互動”,未能實現引導認知的目的;某些新型展示技術的應用,反而削弱了實物展品的展示效果。

筆者認為,展品和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動,是科技博物館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學傳播/教育方式。為滿足時代和社會的要求,提升科技博物館的科學傳播/教育水平,應從展品的承載信息和傳播信息的特性這兩方面入手。

3.1 深入研究并揭示展品的三層次信息

嚴建強教授曾用“博物館的信息通信過程模型”(參見圖3)表明了研究展品所承載信息和傳播展品內涵信息的過程及博物館人在其中的工作。在這一模型中,“系統N”是指博物館的藏品、展品原型及相關文獻資料等素材,“信息通道1”是博物館人對素材進行搜集、研究并轉化為傳播/教育產品的過程,“系統M”是指展覽、展品、輔助展示裝置及基于展覽、展品的教育活動等博物館傳播/教育產品,“信息通道2”是指博物館傳播/教育產品內涵信息的傳播過程,“系統V”則是指博物館傳播/教育的受眾。這其中,“信息通道1”既包括博物館人對素材(系統N)進行文獻研究的過程,也包括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傳播/教育產品(系統M)的策劃設計過程。

由此可見,對素材的搜集、研究是設計傳播/教育產品的基礎,傳播/教育產品所表達的科學內涵是否準確、豐富、深刻,是否能夠實現三層次科學教育目標,首先取決于對素材的研究是否深入,是否完整掌握了表1中的三層次信息。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準確理解展品本身的科技原理和知識,還要對展品原型、背景、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深入研究,發掘其背后的信息。

比如,科技館“棱鏡分光”展品通過一個棱鏡將一束白光分解為七色光。通常的說明牌和解說是:牛頓通過棱鏡分光實驗證明陽光是由七種顏色組成的。其實,早在中世紀就有科學家進行了用棱鏡將陽光分解為七色光的實驗,當時的結論是七色光系由棱鏡帶來而非陽光所有。牛頓時代亦有科學家持同樣見解。而牛頓則在第一步用棱鏡將陽光分解為七色光后,又做了第二、第三步實驗:將棱鏡分別置于七色光下,各種顏色的光均未能再次分解為七色,初步證明七色光并非由棱鏡帶來而系陽光本身所具有;再用平面鏡將被分解的七色光反射至一處,形成了白色光斑,驗證了陽光由七色光組成。這一展品通常的設計和解說,由于文獻研究不夠深入,導致了科學內涵不準確、不深刻。當我們了解了牛頓分光實驗的全過程,將其轉化為展品和教育活動,不僅可完整地表達其中的科學知識,而且傳遞了科學的方法,更可深刻地揭示科學的實證精神。類似情況在科技博物館展品中不勝枚舉。

前期深入研究的必要性,不僅在于充分發掘展品本身的科學內涵,同時也是提煉展覽各層級傳播/教育目標和主題的學術基礎。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0年修訂版),所謂“主題”是“作品所表現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內容的核心”。因此,科技博物館展覽及其下屬展區、展示單元的主題,不是學科范圍,也不是物體或知識,而“應是某種科學的思想、觀念或概念的凝練”[8]。顯然,如果我們對于各個展品的三層次信息都不了解,展覽及其下屬展區、展示單元的主題就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3.2 充分實現科技博物館的傳播/教育特征

在傳統的展陳和講解方式中,展品像教科書,講解員像上課的教師,觀眾被動地接受信息,這與教師在課堂上授課差別不大,只是環境由教室換成了科技博物館[9]。本文之所以強調“通過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引導觀眾進行基于實物的體驗式學習和基于實踐的探究式學習,從而獲得直接經驗”這一傳播/教育特征,系因它既是科技博物館的價值和優勢所在,也是科技博物館大多數傳播/教育產品(包括展覽、展品、教育活動、網絡作品、衍生產品等)應秉持的基本訴求,是開發設計時的基本思路。

在科技博物館傳播/教育基本特征中,“基于實物的體驗”、“基于實踐的探究”、“直接經驗”和“多樣化”是四個關鍵要素。如果所開發的展覽、展品、教育活動等傳播/教育產品,未能體現上述四個關鍵要素,退化為單調的灌輸式“間接經驗”,就等于是削弱甚至扼殺了自身的價值和優勢。開發具有科技博物館特征的傳播/教育產品,就應圍繞四個關鍵要素進行策劃設計。

(1)圍繞“基于實物的體驗”和“基于實踐的探究”進行設計

首先,展覽和教育活動的設計者要轉變觀念,從“我要告訴觀眾什么”,轉變為“我要引導觀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發現什么”,使觀眾通過體驗和探究獲得直接經驗。根據對近年來部分科技博物館成功案例的分析歸納,以下三種設計思路已比較成熟:

“模擬→體驗→認知”,即“模擬”再現科學家的科研過程→營造觀眾“體驗”的現象和過程→使觀眾獲得直接經驗實現“認知”——如前所述,科技博物館的大多數展品是科學家們科學實驗、科學考察、技術發明的對象或以其為原型。在展覽、展品和教育活動設計時,要了解科學家當初使用了什么樣的器材設備、進行了什么樣的實驗和考察、經歷了什么樣的過程、觀察到了什么現象、獲得了什么科學發現,將科學家的探究過程轉化為觀眾學習的實驗、觀察過程,并揭示科學發現、科技發明過程中所體現的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前面列舉的“棱鏡分光”展品根據牛頓實驗過程所進行的改進、北京自然博物館的“賽先生”互動式展品解說等教案,均體現了“模擬→體驗→認知”的設計思路。

“對比→體驗→認知”,即“對比”不同的展品或現象→引導觀眾在對比中進行“體驗”→使觀眾獲得直接經驗實現“認知”——對比,既是科學家進行科學實驗、科學考察和分析問題時常用的方法,也是探究式學習的有效方法。在展覽、展品和教育活動設計時,可創造不同展品、展品(或輔助裝置)的不同“現象”,為觀眾提供可以通過對比發現其中科學原理的條件。如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鳥類是如何適應飛行的”教案中就設計了不同鳥的羽毛結構、雨燕與飛機翼形、不同動物的骨骼密度、不同動物的呼吸系統之間的對比,使受眾了解鳥類適應飛行的形態、生理功能等特點的知識,并在這一過程掌握獲取、處理、運用信息與知識的技能和實驗、觀察、制作等技能。[10]北京自然博物館的“賽先生”互動式展品解說中也多次運用了對比的方法。

“分解→體驗→認知”,即“分解”展品的各種要素→引導觀眾分別進行“體驗”→使觀眾獲得直接經驗實現“認知”——這里“分解”的“要素”,有時是展品中的各個知識點,有時是展品的不同現象,有時是展品的操作過程或演示過程。“分解”的目的是為了給觀眾創造分別“體驗”的過程,從而實現“認知”。合肥科技館“離心現象”展品的輔導教案,將決定離心力大小的質量、半徑、速度三個因素分解開來,利用輔助器材分別設計與三個因素相對應的體驗環節,使觀眾自己“悟出”質量、半徑、速度與離心力大小的關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陳闖設計的“旋轉金蛋”展項輔導教案,將隱藏于展品背后、難以直接觀察到的4個科學原理分解出來,開發器材還原科技史上著名的奧斯特電流磁效應實驗、安培力實驗、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傅科渦電流實驗,幫助觀眾理解科學原理和探索過程及其背后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

“模擬/對比/分解”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通過“體驗”實現“認知”,科技博物館的體驗應是基于實物并可獲得直接經驗的“多感官體驗”(看、聽、嗅、摸等),從而實現“多感官認知”[11]。要利用由實物(包括展品、輔助實驗裝置和器材)所產生真實科學現象,營造觀眾可以獲得直接經驗的“體驗”條件。有的展品和教育活動為了激發觀眾興趣,在“體驗”設計上突出了娛樂性和趣味性,雖然能夠吸引觀眾注意力,但科學原理的現象變得不直觀,無助于觀眾的理解,達不到有效認知。因此,展品和教育活動的“體驗”設計,應避免不能導致認知的“為體驗而體驗”,保證現象與蘊含的原理直接相關,使受眾在體驗過程中獲取“有效信息”。如果“體驗”掩蓋了原理或轉移了觀眾對原理的注意力,這種“體驗”不僅無益反而有害[12]。

上述案例中的“體驗”,均類似于科學家們進行科學實驗、自然考察等科研的探究過程,并將其轉化為觀眾學習的探究實踐。在大多數情況下,科技博物館中“基于實物的體驗式學習”和“基于實踐的探究式學習”是一致的、密不可分的,只是表述角度不同而已。

(2)同步開發“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所謂“多樣化”,既包括展覽、輔導講解、小實驗、小制作、特效電影、科普講座、冬/夏令營、科技競賽等傳播/教育形式的多樣化,也包括自然標本、機械設備實物、模型、動態演示型展品、參與體驗型展品、多媒體等展品類型的多樣化,甚至展覽講解、展品輔導也有如表2所示的多樣化類型,僅此即可看出科技博物館傳播/教育方式和類型之豐富。

在表2的多樣化展覽講解和展品輔導中,有許多運用了講故事、做游戲、扮角色、造懸念、提任務、放視頻等方法,這其實就是教育學中情境導入、任務驅動、基于問題的學習等教學法的應用。在科技博物館的其他傳播/教育項目中,亦應廣泛運用傳播學、教育學的理論和方法,并使之與科技博物館的傳播/教育資源和特征實現有機融合,會顯著提升傳播/教育效果。

展品不是科技博物館科學傳播/教育的唯一載體和資源,“基于實物的體驗式學習”和“基于實踐的探究式學習”不可能“包打天下”。在堅持科技博物館傳播/教育特征的同時,也不應排斥其他傳播/教育形式和其他學習方式。正是這種“基于實物的體驗式學習”和“基于實踐的探究式學習”+“多樣化學習”,構成了科技博物館與眾不同、難以取代的傳播/教育效果和地位,同時也是科技博物館對于不同層次受眾的吸引力所在。

在開發傳播/教育項目時,應同步開發不同方式和類型的傳播/教育產品,以形成協同效應。在發達國家科技博物館,展覽與相關傳播/教育活動同步開發已成為普遍趨勢。在我國,上海自然博物館已進行了這方面的成功實踐,值得效仿。

4 結語

傳播/教育已成為博物館的首要功能,應借鑒傳播學、教育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博物館。比如,從美國1996年《國家科學教育標準》提出的“以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教育”理念,到2013年《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提出的“基于科學與工程實踐的跨學科探究式學習”理念[13],就對本文多個觀點的形成有很大啟發。遺憾的是,國內博物館界以往在這方面的研究不夠深入。經??梢钥吹侥承┛萍疾┪镳^的傳播/教育產品(包括展品、教育活動、多媒體、新媒體和AR/VR),未能揭示深層次科學內涵,未能有助于觀眾“基于實物的體驗式學習”、“基于實踐的探究式學習”,有的僅相當于“立體化、動態化的教科書”,與當代科學傳播、科學教育理念相背。這多半與產品開發時缺乏傳播學、教育學思考有關。

本文僅是初步思考,尚顯粗淺。如有疏漏和謬誤,期待指正和共同探討。

參考文獻

[1]嚴建強.博物館的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16.

[2]王恒,朱幼文.以信息論的方法研究博物館[J].博物館研究,1998(1):11-16.

[3]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科技館專業委員會課題組.“科技館活動進校園”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動項目調研報告[R].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技館活動進校園”項目調研課題,2015.

[4]宋向光.國際博協“博物館”定義調整的解讀[N].北京:中國文物報,2009-03-20(06).

[5]嚴建強.從展示評估出發——專家判斷與觀眾判斷的雙重實現[J].中國博物館,2008(4):71-80.

[6]朱幼文.基于科學與工程實踐的跨學科探究式學習——科技館STEM教育相關重要概念的探討[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7(1):5-14.

[7]嚴建強.博物館媒介化:目標、途徑與方法[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6(3):5-15.

[8]中國科學技術館課題組.科技館創新展覽設計思路及發展對策研究報告[R].2011年度中國科協科普發展對策研究項目,2011.

[9]孫偉強,張力巍.引導觀眾以科學實驗的方式操作體驗展品——科技館展品探究式輔導的探討[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6(3):55-61.

[10]朱瑩,婁悠猷.《鳥類是如何適應飛行的?》教案[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7(2):80-87.

[11]常娟,霍菲菲.多感官學習在科技館展覽輔導中的應用[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6(3):49-55.

[12]陳闖.“分解—體驗—認知”——探究式展品輔導開發思路[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6(4):46-52.

[13]中國科學技術館課題組.科技館教育活動創新與發展研究報告[R].中國科協“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2015.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hibits carry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On the idea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to develop communication/education products based on exhibits// ZHU Youwen

Author's address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E-mail: zhuyouwen2020@sina.com

科技傳播農業科技論文范文第2篇

12月17日,以“大數據應用與創新”為主題的“2017年中國科技傳播論壇”在京舉辦。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春法,中國記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季星星,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康友,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等嘉賓出席?;顒佑芍袊萍夹侣剬W會主辦,中國科普研究所協辦,新華網、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大數據與科技傳播專委會承辦。論壇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理事長宋南平主持。

王春法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有效凝聚了全國各類媒體的科技傳播力量,充分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新時代,科技新聞傳播者肩負著重要使命,王春法指出,科技傳播要堅持以科技工作者為中心的宣傳導向;堅持勇于創新,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科技新聞傳播方式的轉型升級;提升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積極發揮民間科技交流渠道作用,密切與世界科技記者聯盟的聯系;加強理論研究;加強交流合作和品牌建設,提升學會競爭力和影響力。

作為本次論壇的重要環節,2017年“新華杯”科技傳播獎同期頒出,該獎項自2015年設立,迄今已成功舉辦兩屆,旨在鼓勵我國科技新聞工作者不斷創作出優質的科技新聞作品,不斷提高科技新聞作品的傳播力,推動我國科技新聞傳播事業的發展。今年,中央電視臺《我愛發明》欄目等4個團隊獲優秀團體獎,新華社國際部記者黃堃等6人獲優秀個人獎。黃堃作為獲獎代表在頒獎儀式上表達了十年來從事科技新聞傳播工作的感想。他說:“中國科研實力的提升以及中國科技新聞行業的發展為科技新聞從業者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機遇,我會將這個榮譽作為未來繼續努力的新起點?!?/p>

頒獎結束后,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分別作了題為《數字絲路:大數據驅動‘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人工智能發展的前沿探索》的主旨報告。

中國科協調宣部王挺副部長,騰訊網龍兵華副總編輯,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副理事長徐九武、周建強、郝建新、劉志軍及常務理事、理事,科研院校等單位的領導,媒體記者等220余人參會。

科技傳播農業科技論文范文第3篇

論網絡新媒體與跨文化傳播

1411424052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跨文化傳播己經成為全球范圍內的重大課題。如何推動世界各國之間的跨文化交流、促進各民族相互理解、提升全球范圍的合作共贏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同時,網絡媒體在當代社會信息傳播中大放異彩,全球范圍的個人和團體的信息傳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過網絡媒體進行的跨文化傳播現象成為了專家和學者們研究的主要對象。網絡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較為開放、傳播過程也較為公平,但是,由于網絡傳播技術和傳播內容等存在差異,網絡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不均等現象依然存在。西方國家憑借其強有力的經濟實力、技術背景、文化生產等優勢進行大范圍的對外傳播。長久以來,網絡傳播呈現出一種西強東弱的現象。為了在全球交往中獲得話語權,提升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我們需要對網絡跨文化傳播現象進行分析、總結和借鑒。

本文就將從網絡跨文化傳播現象入手,,總結歸納網絡新媒體進行跨文化傳播的優勢。

關鍵詞:網絡,文化傳播,,文化影響力。

跨文化傳播(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首次由美國學者愛德華?霍爾提出。美國跨文化傳播學者薩摩瓦(Larry A.Smovar)和波特(RichardE.Porter)在其著作《跨文化傳播》中明確指出,跨文化指的就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個體、群體或組織之間進行的交流活動。早期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外語教學與文化的關系,之后范圍有所擴展。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溝通以及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方法。

跨文化傳播是人類歷史上早已出現的一種文化活動,經過長期的發展和研究,人們逐漸認識和掌握其傳播規律??缥幕瘋鞑ルx不開相應媒介的支撐,在傳統傳播時代,跨文化傳播多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或紙質媒介、廣播、電視等大眾媒介來完成。但是隨著網絡媒體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跨文化傳播也進入了網絡傳播渠道,例如網絡新聞網站、網絡社交媒體、全球范圍內的網絡視頻等。

網絡傳播的出現,是以互聯網的誕生和普及為基礎的。1969年美國軍用機構最早出現網絡的雛形,之后用于科研教育領域,1995年互聯網進入商業化運作。1994年,我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互聯網的國家。1995年中國開始向社會各界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互聯網幵始在中國蓬勃發展,并對中國各行各業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網絡跨文化傳播,顧名思義,就是指借助網絡而進行的跨文化交流活動。需要明確的是,當探討網絡跨文化傳播相關論題時,網絡所代表的不僅僅是網絡大眾傳播媒介。網絡是集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于一體的全新融合媒介,而網絡跨文化傳播也是體現在網絡交流的每一個傳播層面上的文化現象。網絡作為一種新形式的全球性傳播媒介,給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人們的交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網絡跨文化傳播從傳播者、傳播內容以及受眾等多角度大大地擴展了跨文化交流的場合、人群以及范圍。

中國的跨文化傳播從建國之初的對外宣傳時期到改革開放后全面的對外傳播時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在全球范圍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就目前的跨文化傳播發展來看,我國的跨文化傳播還是以主流新聞媒體及其的新聞網絡媒體為主要傳播載體,以國外受眾為主要傳播對象,以英語為主要語言而進行的一種傳播。雖然除此之外,還存在書刊、影視文化、商業往來等跨文化交流形式,但這些行為并非主流。在當前全球化進程下,西方文化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傳播技術,不斷加大對外傳播的力度,將其文化的觸角伸向各個角落。這為中國的跨文化傳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如何在全球范圍增加受眾對于中國文化的認同感,樹立中國文化的形象,以及提升中國的軟實力,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國因該做到以下幾點

1轉變態度,鼓勵文化的多樣性。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首先必須具備開放的態度和包容的心態。文化的多樣性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文化傳播最明顯的一個標簽,各種背景的文化互相碰撞、滲透和融合已是常態。如果我們在進行跨文化傳播的時候,還不能足以認識到這一點,那么跨文化傳播從一開始就不會取得成功。網絡跨文化傳播更是如此,網絡JT?放的態度不僅在于允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自由的交流和溝通,還在于提供了不同的傳播途徑允許官方的、組織的、民間的以及個人的全方位溝通。因此,網絡跨文化傳播更是一種全民跨文化傳播。因此,跨文化傳播必須是基于承認不同文化的共存性之上的。這就要求我們對于進入中國的異域文化保持一種尊重的態度,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求得長遠發展。要有一種幵放的態度去允許不同聲音的出現。其次,我國傳統的跨文化傳播是以政府的官方行為為主,即使在網絡時代初期也是以主流網絡新聞媒體為主導和非官方的民間跨文化溝通比較少見。但是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網民數量與日俱增,他們身上所承載的文化傳播力量不容小視。因此,鼓勵草根,充分發揮和發掘他們的跨文化傳播行為,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大網絡利用率,提升新媒體跨文化傳播能力。

現階段,我國跨文化傳播多通過傳統新聞媒體或其網絡媒體進行。例如,中央電視臺外語頻道以及各大主流新聞媒體網站的英語頻道等。雖然已經開始使用網絡,但是其利用率卻十分低下。網絡新媒體在跨文化傳播中可發揮的作用遠不止新聞網站,它可以提供諸如視屏網站、社交網站、聊天室、電子商務等多種溝通渠道。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我們要善于挖掘網絡新媒體的巨大潛力,將網絡媒體的文化傳播能力最大化。除過傳統的跨文化傳播方式,通過在網絡上提供在線書籍、在線報刊、在線影視節目等可以為外國受眾提供一種易于獲取中國文化產品的途徑。此外,網絡除了大眾傳播的功能之外,還有強大的人際傳播的作用,這點在社交媒體時代己經被無數次印證。一條引起大家關注的信息在社交工具上可以達到驚人的傳播速度和傳播量,這是傳統媒體所無法企及的。因此,如果有一種可以突破國家界限的全球化社交媒體為我們所用,那么中國的跨文化傳播就又獲得了一條高效的途徑。除此之外,微博、網絡社區、聊天室等自媒體的大范圍應用,將打破跨文化傳播只停留在官方層面的現狀,有助于網友自發地進行跨文化傳播,無形中擴大跨文化傳播的受眾面。

3創作出具有共通性的中國文化作品絡是一個公平幵放的平臺。

各種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在網絡上可以實現公平的競爭,網絡受眾會做出最公正的選擇。而決定著受眾喜好的往往是這些信息所傳遞的文化內涵。因此,為了在跨文化傳播中,尤其是網絡跨文化傳播中取得成績,就一定要創作出高水平、接受度高的作品。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經過長期的演化匯集而成的。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又有著時代的氣息和國際化的品質。它身上濃郁的中國文化特質完全不同于西方社會。因此,在跨文化傳播中我們一定要善于發現自身民族文化的閃光點。值得欣慰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比如語言、節日、飲食、服飾等。當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有幾面的,但是也不乏有對中國形象產生歪曲的。因此,我們應該加大我們主動宣傳的力度,我們需要為中國文化樹立一個正確的參照標準,像西方社會傳遞一個真實的中國。與此同時,在跨文化傳播內容的選擇和制作上需要特別注意技巧。由于東西方文化背景、思維方式、接受能力等差異,在選擇對外傳播的內容時不能內外完全一致。傳播同一條信息時,應內外有別,更多地站在受眾的角度,考慮他們的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以影視劇為例,美劇或好萊塢電影在全球范圍內廣受歡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制作方選擇了一種各文化背景的人群都可以讀得懂的方式傳遞信息,而無需過多的本土文化背景就可以理解。而許多中國的影視劇在制作過程中往往忽略了這點,而經常選取歷史、宮廷等題材,這種劇目比較考驗觀眾對于故事背景的了解,無疑為跨文化傳播提出了障礙。因此,在內容選擇上,我們應盡可能選擇比較具有共通性質的文化,這樣在傳播過程中會比較因其共鳴,也有利于外國人的理解。 4警惕文化霸權。

在全球文化傳播領域,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一種西強東弱的態勢。西方世界利用其強大的文化傳播能力對其他弱勢國家進行著文化霸權。語言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介質之一。英語文化勢力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承載著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和思維方式不斷地對非東方國家進行著文化輸出。因此,在面對西方國家強勢的文化攻擊時,要時刻保持警惕的態度,不可一味地接受,也不可一味地抵制。對于其中先進的傳播理念和傳播技術我們應該開放態度進行學習,對于低俗的文化和消極的思想要主動摒除和抵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對待西方文化輸出的正確態度。

科技傳播農業科技論文范文第4篇

1 以著力農民主體意識創新能力培養為主要目的加強專家進行新農村建設調研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地不斷加速,使得我國的農村建設總是處于一定程度的“傳媒缺失”的狀態之下,以及“涉農傳媒”處于邊緣化的困境之中。其具體表現在于如下兩點:(1)面向農村,以農民為主要受眾群體的專業性較強的涉農媒體的數量十分匱乏,傳播的范圍難以覆蓋廣大的農村;(2)即使有部分的傳媒能夠涉農,但是其報道的數量及其少或是將某一個農業內容進行重復性地進行報道和傳播。因此,涉農傳播在很大程度上根本難以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贊同與認可,使得傳播效果很不明顯。

1.1 科技傳媒在農村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農村所發生的一些事能夠為報社科技傳媒提供了很豐富地素材,因此說科技傳媒在廣大的農村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主要包括如下:農業科技機構和專家在內的廣大傳媒工作者應該切實地樹立為新農村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并不斷地引領農村科技傳媒市場的構建以及快速地崛起與發展。嚴格遵循新農村建設的根本要求以及農民的接受科技傳媒的基本特征,加強調研,積極探索,努力將報社傳媒作用效果變成與主體農民自主創業的切入點。

1.2 科技傳媒傳播是廣大農民朋友進行自主創業以及科學種田的智力支撐以及精神動力

報社科技傳媒應該響應國家新農村建設的號召,制定出新的科技傳媒傳播的計劃和內容,以不斷地豐富農民朋友的農業知識,不僅如此還要為農民朋友設計出具有科學性以及趣味性的科技傳媒傳播新產品,積極地改善傳媒傳播的內容結構體系,加大與“三農”問題聯系緊密的農村信息科技服務欄目,對于報社而言,要加大對這方面新聞內容的報道,而且報社還應該將自己的傳播途徑擴大化,讓農民朋友首先了解報社出版物,這樣方可對三農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褥對,遴一步自主創業宣傳傳播報道,通過典型宣傳,發掘經驗為農民交流自主創業經驗搭建平臺,提供良好的示范效應[3]。

2 大眾傳媒在農村科技傳播中的功能發揮

對農傳播近幾年取得了長足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媒介在農村的普及率。在新農村科技傳播體系中,大眾傳媒成為重要的力量和組成部分。傳媒在農村科技傳播中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傳媒主動地承擔起宣傳國家科技政策、對農政策的任務,通過生動形象地解釋和宣傳,使這些政策能夠深入農民心中,起到黨和政府喉舌的作用,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和科技政策支持。同時,傳媒還能夠發揮下情上達的功能。農村基層和農民的科技需求,也可以通過媒體傳達到上面。農民需要什么樣的科學技術、希望國家和政府給予農村和農民怎樣的科技文化、科技政策,都可以通過傳媒來傳達,傳媒成為農民意志表達的窗口,成為農民說話的地方。媒體對農村科技信息需求等內容進行報道和傳播,能夠提高各級領導尤其是農業部門領導對“三農”問題科學決策的水平[4]。

(2)傳媒對農科技傳播,為農民提供實用的科技信息,開拓農民致富門路,能夠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從而為增強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許多農業科技通過媒體的傳播,由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例如:地膜覆蓋技術之所以風靡全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媒體的不斷宣傳,使農民看到了這些新技術的好處,而且懂得了采用這些新技術的操作規范和方法,從而使農民樂于接受和采用?!度嗣袢請蟆?006年4月9日的報道:“聚焦現代農業:挺直腰板種水稻,機插秧確實好!”傳播了機器插秧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通過傳媒向廣大農民推廣科學技術,無疑對新農村建設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5]。

3 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加強科技傳媒的傳播,對于服務當前時期下的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具體意義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當前時期下加強科技傳媒傳播服務于新農村建設,極大地響應了國家關于新農村建設的號召,同時也響應了國家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號召;(2)當前時期下加強科技傳媒傳播服務于新農村建設,能夠為農民帶來很大的益處;(3)當前時期下加強科技傳媒傳播服務于新農村建設,為新農村的快速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溫床”。

摘要:目前,國家對“三農”問題(農村、農民、農業)非常重視,解決好三農問題是我國長期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經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根本內容。加快推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除了需要黨中央的科學、正確領導之外,還應該積極地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宗旨和目標深入人心。那么,這就需要報社媒體向社會以及人民傳播。本文就是攫取了科技傳媒傳播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闡述了科技傳媒傳播在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科技傳媒,傳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筱瑛.在新農村建設中如何增強科技新聞對農傳播的效果[J].科技傳播,2009(9).

[2] 陶賢都,于美娜.網絡科技新聞傳播現狀與改進策略[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8(1).

[3] 梁翔,劉珊.關于科技新聞報道的幾點體會[J].甘肅科技,2007,23(10).

[4] 江昀.論科技新聞傳播值的測定及其傳播效果評價[J].求實,2006(2).

科技傳播農業科技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 農業;科技;信息;傳播

農業科技信息傳播是把科研成果應用到現代農業的重要渠道,也是改善農民農業勞動的直接動力和提升農業勞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加強農業科技傳播是加快農業科技傳播速度的基礎,加快農業科技傳播速度是推進科技進步的關鍵,推進科技進步是農業技術傳播的關鍵。我國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為推動技術傳播和改善現代農業經營上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為信息傳播帶來了挑戰。

1 我國農業科技信息傳播中發展背景

現如今,我國農業科技事業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也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同時我國農業科技整體水平也已躍升到發展中國家的前列,更加矚目的是,我國已獲得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數據顯示,在我國平均每年有6 000多項農業科技科研成果問世,成就不可否認,但在農業勞作實踐的漩渦的中經受住檢驗的農業科技成果卻為數不多。英法德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約為50%~60%,美國80%~85%,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30%~40%的轉化率相對較低,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很多,需要看清現狀,找出問題所在,更好地推動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1]。

2 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存在的問題

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的農業科技信息傳播體制逐漸形成和發展,為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科技信息傳播仍受傳統體制的嚴重影響。主要問題表現如下。

2.1 政府對信息傳播的監管缺乏

長期以來,農業科技市場都是處在自我發展階段,并沒有一套嚴格規律的機制來約束其發展,簡單的市場調節已不能滿足當今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發展。要想推進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就必須以政府為主導,為其注入新的血液[2]。目前,我國很多基層農業科技傳播人員素質還是很低,傳播主體復雜,從而導致傳播達不到預期效果,由惠農成為坑農,提高基層人員的科技素質和管理能力是根本。所以,政府主導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勢在必行。

2.2 運行體制與市場需求不匹配

政府決定農業科技傳播的范圍,農民和農業企業的意愿沒有得到體現,傳播形式是單一的自上而下,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信息傳播,同時無法得到準確的反饋信息,使得農業科技成果得不到應用。許多科研成果研制出來無法應用到實際中或達不到市場的要求,最終不了了之。也存在一些科研機構或者科研人員,盲目做項目,根本沒有從市場需求出發,雖然數量眾多,但質量無法達到要求,導致科技成果轉化低。

2.3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低

我國農業科技成果本身的質量低,從成果的產生、到后期的推廣和宣傳、形成的應用范圍一直沒有得到推廣,值得借鑒的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蛋糕論”,要把“蛋糕”做精致,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成果的適用性還沒有得到普及,低于經濟技術條件不同,差別較大;農業科技成果操作的難易程度,復雜的技術不易掌控,簡化技術操作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成果的穩定性不是很好,必須經過多次重復來驗證成果的可靠性[3]。因此,必須要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

2.4 傳播隊伍基層建設不足

基層的農業科技推廣員是我國農業科技傳播的實踐者,能夠較為準確地采集各項數據,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然而,農村自然環境惡劣,工作條件、收入水平遠比不上城鎮,一些高素質的農業工作人員自然流失嚴重,而留下的基層工作人員往往只有初中、甚至小學的文化水平,這與國家要求的標準相比,差別顯著;而且在農村也缺乏教育培訓以及科技創新的平臺,農業基礎設施較為落后,資金方面也無法得到充分保障,使得加強科技傳播的基層建設勢在必行。

3 加強我國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的建議

3.1 加強政府的監管調控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農業科技傳播體系的建立也應以市場為導向。政府根據市場經濟的原則,制定相應的機制和優惠方案進行宏觀調控,維持整個農業科技傳播系統的平衡。對基層農業科技傳播人員采用選派選育選聘的工作機制;將傳播模式和機制構建創新化,實行績效工資、獎勵和競爭機制,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用政策法規來促進行業的自律和公平[4];建立農業科技信息傳播平臺,鼓勵各農業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提高農業生產率,拓寬農業科技信息傳播路徑。

3.2 建立多元化的創新信息傳播體制

建設完善的、以政府為主的農業技術傳播系統,由政府部門直接管轄各農業科技信息傳播組織,鼓勵各種形式的農業傳播經營主體發表意見,為農民提供關于提高農作物生產率、減少病蟲害的防護措施等咨詢服務,提供充分準確的市場信息,聘請專家進行市場預測,并為農民提供科普講座和農業技術指導,增強傳播服務內容的多樣化;成立一個農業科技傳播反饋小組,召集專家分析預測農業采集數據,再投入農業勞作,進行再次采集數據并分析,形成一個循環多元化的創新信息傳播體制。

3.3 借鑒經驗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

國外許多農業發達國家在農業科技傳播體制上都具有可借鑒的東西。例如,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成立了一些組織化比較高的農業協會來進行農業指導,這樣的組織包含了80%以上的農戶,農民占主要部分,并在農業傳播中起主導作用,然而,在我國,只有很少一部分農民參加農業協會,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在丹麥,實行以農民自發組織起來的農業協會為主導,這樣的農業科技傳播體制,不僅能夠激發農民的積極性,也會積極采用新技術,不斷創新,也可以有效進行學習互動。因此,借鑒國外優秀案例的經驗,可以提高農業科技傳播效率,發現國外與我國在農業科技傳播的共同點,借鑒其解決辦法,剔除其不合理或者在我國不適用的方面,有效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5]。

3.4 加強農業科技信息傳播隊伍建設

在我國,現代農業不斷發展壯大,農業科技傳播以及農業科研人員的總體素質偏低,已經無法滿足農業科技傳播的需要,農業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和農業傳播方法有待更新。相關部門應從從業人員的準入制度上著手,嚴格制定從業規則,教材要切合實際,如案例或假設場景等不能局限在考試上,要充分給農業人員自由發揮的空間;在后期工作中也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以及繼續教育的考核制度的管理,及時調整農業工作;吸收外資或者申請提高專項資金,吸收農業技術傳播人才,制定獎懲制度,設立農業技術創新平臺,鼓勵農技人員創新。

參考文獻

[1]蔣建科,譚英,陳宏.論傳播對農業科技推廣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版),2005,5(3):9-14.

[2]佚名.我國農業科技整體水平躍升發展中國家前列[N].中國農村科技,2009(1):7.

[3]王征國.農業科技傳播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5]農業部.關于切實做好2014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意見[N].中國農業信息網,2014-01-23.

(責任編輯:劉昀)

科技傳播農業科技論文范文第6篇

關鍵詞 縣級農業電視節目;農業技術傳播;融媒體時代;農業傳播困境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就要做好人才儲備,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打造一批有理論、有技術的基層農技人員,引入一批有視野、有匠心的高精尖農業人才。其中,農業技術傳播就顯得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新型農民的素質提升和現代農業農村的發展。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現代化傳播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農業技術傳播也迎來了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交互性更強,流動速度更快,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意義重大。

1 融媒體時代農業技術傳播現狀

融媒體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農業技術利用豐富的網絡平臺迅速傳播,逐漸改變了人們獲取技術信息的方式,其傳播呈現出主體更加自主、渠道更加多樣、環境更加開放的特點,給傳統的農業電視節目帶來了巨大沖擊,而縣級農業電視節目如何在融媒體時代的農業技術傳播中突破重圍,面臨一系列挑戰。

1.1 融媒體時代農業技術傳播的主要特點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大量普及,固定電話、書信、雜志、黑板報等傳統渠道正在逐漸淡出農民的生活。農業技術傳播從傳統的電視、廣播向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過渡,農民對于農業技術信息的了解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其中,電視、廣播、互聯網、智能手機、親朋友鄰口口相傳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培訓成為農民獲取農業技術信息的主要方式。以河南省為例,在農民獲取農業技術信息的渠道中,智能手機、電視和互聯網位列前三位,說明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農村居民對于農業技術信息的獲取渠道不斷增多[1]。

1.1.1 傳播速度快

融媒體時代,信息通過互聯網快速傳播,甚至可以通過交互軟件實現現場直播,相較于以書信、雜志、黑板報為主要傳播渠道的傳統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成幾何倍數增長。政府將有關農業信息經過選擇、加工和整理,通過微信公眾號打造權威的信息發布平臺,快速引導社會輿論,高效開展互動服務。使得有需求的鄉鎮、村和農村居民,包括在外工作、打工的潛在需求人員,幾乎同一時間獲取有效的農業技術信息。

1.1.2 傳播效果好

在傳統媒體下,農民往往承擔著受眾的角色,被動地等待或接收農業技術信息,可能對于某些個體來說并不適用,難以實現精準服務,傳播效果并不好。在融媒體時代,則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測算,找到農民需求進行“菜單式”服務,提升農業技術傳播的精準性,以解決農業技術傳播過程中信息供求失衡的問題。

1.1.3 傳播門檻低

融媒體時代,海量信息涌向農村,傳播內容逐漸偏向淺度,出現了娛樂化、同質化、碎片化的傾向,而農業技術信息來源的多渠道化和信息展現終端的多元化使正面輿論引導和信息管控難度進一步加大。而農民群體文化水平較低,辨別能力相對較差,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特別容易上當受騙,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

1.2 縣級電視節目在農業技術傳播中的優勢

1.2.1 覆蓋面廣

以河南省為例,農民獲取農業信息的渠道——報紙、雜志、圖書、電視、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等6項渠道中,電視占比最高,有71.63%的農戶將電視這一渠道作為他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2]。

1.2.2 針對性高

省級及以上農業電視節目一般以全省或全國的受眾為傳播對象,如CCTV-7頻道、山東省農科頻道等,需顧及國內或省內多個地區的受眾,市級農業電視節目往往也不能局限于某一個縣域。但農業種植往往具有鮮明的縣域特征,相較之下,縣級農業電視節目的地域特點濃厚,針對性更強[3]。

1.2.3 權威性強

融媒體時代,傳播媒介不斷增多,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的應用易使受眾沉溺于信息繭房中,其信息接收會日漸狹隘,視野越來越窄,大量的農業技術信息海量涌來,但卻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給受眾造成一定困擾。而縣級農業電視節目搶占了媒體傳播的制高點,憑借其強大的權威性與公信力,成功鞏固了其在社會輿論中的引導力。

2 縣級電視節目在農業技術傳播中存在的問題

2.1 具有遲滯性,不能和市場同步

縣級農業電視節目的記者及工作人員等大多沒有在農村生活的經驗,很難了解農民受眾的農業技術信息實際需求,而市場調研也需要一段時間,但市場動向瞬息萬變,縣級農業電視節目的遲滯性導致其推廣的農作物及其培育技術、方法無法和市場與時俱進,農民受眾無法及時采用最新的技術培育最受歡迎的農作物,農業收益會受到影響。

2.2 娛樂性強,農業技術內容少

農業電視類節目相較于其他娛樂類電視節目來說,收視率慘淡,因此部分地區為了提高收視率,制作節目時更多側重于娛樂性和觀賞性,播放關于農業技術的內容越來越少,忽視了對農業技術的普及,沒有切實有效地為農民提供相關的技術策略,導致不少農民始終不敢進行探索和嘗試。

2.3 學術性較強,側重于政策宣傳

在縣級農業電視節目中,主要采用科教片、邀請知名專家授課等方式進行農業技術信息傳播,但此類節目往往專業術語多、說教性強、時間冗長,且更側重于政府新政策的宣傳,多數農民受眾由于文化水平所限,理解能力不高,信息接收效果有限。

3 縣級電視節目進行農業技術傳播的對策建議

3.1 內容接地氣,及時回應民眾關切問題

農民受眾最關心的就是怎樣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銷量,從而提升收入。而縣級農業電視節目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一直定位在農業成果報道、農業政策宣傳和農業新技術展示方面。在融媒體時代下,縣級農業電視節目若想在眾多媒介中突出重圍,則必須打破傳統觀念,注重突出“農”字,緊緊圍繞市場,提高服務意識。要堅持“以人為本,內容為王”,秉持“農民需要什么電視就宣傳什么”的理念,提高農業技術傳播的效果,農民受眾掌握了新農業技術,并有效提高自身收入后,縣級電視節目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自然會提升。同時,不僅要將農民定位為目標受眾,還應將城鎮群體納入目標受眾。隨著城鎮居民對農村田園生活的向往,其對農業電視節目的興趣也在提升,可將這部分受眾的興趣轉換成需求,創新節目選題,增加針對城鎮受眾的小菜園、陽臺綠化種植技術內容,進一步提升知名度和收視率。

3.2 因受眾施策,合理規劃節目

當前,人們很難在長時間枯燥乏味的知識傳播過程中保持耐心,所以縣級農業電視節目在制作科教片進行農業技術傳播時,要創新剪輯方法,力爭短小精悍,并注意以農民的視角來科普,制作出更接地氣的農業科教片。比如某個農業技術的講解,可以將演播廳直接搭到農村土地上去,攝制組深入田間地頭,和廣大農民群眾打成一片,對于關鍵技術的介紹要融合特寫鏡頭,既能展示出真實的農村生活,又可以把握住觀眾的好奇心。針對教育程度較低、科學文化素養不高、理解能力有限的部分受眾,需要將專業的農業知識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闡述;對于受過一定教育、有一定思想深度、從城市返回農村的年輕人甚至下鄉創業的大學生,將重心放在國內外農業前沿動態上,讓他們獲得農業前瞻內容,進行創新開發,發現生財之道;對于城鎮居民開發小菜園和陽臺種植,根據時效性和地域性,靈活調節宣傳內容,為農民們提供最新的致富信息。

3.3 舉辦推介會,加強受眾互動

傳統的縣級農業電視節目往往重制作,輕反饋,節目播放后忽視了受眾的反饋意見,在接下來的節目中繼續閉門造車,嚴重影響了農業技術的傳播效果。融媒體時代下,縣級農業電視節目的傳播樣態發生了重大轉變,應強化受眾的互動性,設計內容時更注重受眾心理需求及反應,使電視節目更好地滿足受眾的期待。同時,可舉辦線上推介會,邀請當地知名度較高的種植大戶進行現場推介,用鮮活的事實及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的表達方式,將農民受眾最關心的農業技術講明白,切實解決農民受眾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如農作物遭遇蟲害后怎么防治、養殖的牲畜生病了如何醫治等。同時,應設置受眾反饋渠道,邀請觀眾對節目中的優劣勢作出反饋,并對接下來的內容進行調整與改進。

4 結語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使農民獲取農業技術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縣級農業電視節目如何在眾多傳播媒介中突顯自身價值存在很大挑戰。傳統的農業電視節目由于脫離實際,形式不夠豐富,受眾群體不斷流失,為了改善現狀,建議拓寬縣級農業電視節目的發展空間,創新工作方法,保證制作內容接地氣,及時回應民眾關切的節目,并合理規劃,縮短節目時長,因受眾類型施策,提高農業技術傳播效果。同時,應適時舉辦推介會,邀請當地知名種植大戶,以更貼近農民實際需求、更加接地氣的形式傳播農業技術,促進縣級農業電視節目在融媒體時代下發揮自身的優勢,促進我國的農業生產事業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凌云.5G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信息傳播主陣地探究[J].新聞愛好者,2019(12):89-91.

[2] 黃文婧.基于意義構建理論的農業信息需求模型構建[J].知識經濟,2019(27):14-15.

[3] 王美娜,程瑞娜.農業推廣方法的選擇與應用研究[J].鄉村科技,2019(13):48-49.

(責任編輯:趙中正)

上一篇:作文能力培養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風險評估網絡安全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