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技創造未來主題班會

2023-02-27

第一篇:科技創造未來主題班會

班會教案:“夢想創造未來”主題

一、主題:夢想創造未來

二、班會提出背景

針對我班同學剛從中考激烈的競爭中步入高中,部分同學處于興奮狀態,忘卻了前面的路,也由于從初中進入高中,心態還沒轉變過來,一時還無從適應,于是我們班決定開一個以“夢想創造未來”為主題的班會,鼓勵同學們聯系個人實際,為自己確定一個明確的遠期的目標和短期的目標,以便能讓學生提起學習動機,明確學習態度,擺脫學習渙散和分心的情況,提高我班的學習成績。同時為我班同學以后的人生選擇作一個參考。

三、班會形式

個人感受分享(討論)、對白、現場訪問、欣賞歌曲或是朗誦等。

四、活動準備

1、組織學生圍繞這次班會的主題搜集本班同學對于夢想和理想的看法,作總結。

2、選定有代表性的同學作班會發言準備及班主任、見實班主任作好相關發言準備。

3、(1)選定歌曲《夢想成真》和《我的夢想》

(2)選定散文詩《放飛你的夢想》

五、主題班會的簡單流程

主持人甲:“夢想創造未來”主題班會正式開始。自我們懂事以來,我們就有許許多多的夢想。我們夢想成為一名宇航員,可以遨游對于人類來說像迷一樣的外空。我們曾夢想成為一個聞名世界的科學家,把中國的科學技術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我們也增夢想我們是一位能扭轉乾坤的經濟學家,像神筆馬良一樣給中國的經濟設計一個美好的藍圖??傊?,夢想占據著我們的心靈。

主持人乙:是啊。我記得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在一堂課上問我們的夢想是什么。我當時像電腦一樣立即搜索我大腦的內存。腦中就浮現出幾個,有成為魔術師,有成為畫家,也有成為博士的。那時侯,我對于世界充滿幻想(此僅作為參考,這里主要是主持人乙個人的夢想描述)。

甲:我也有過很多夢想,那么,到現在你仍以之為夢想的是什么呢?

(穿插散文朗誦《夢想》)

乙:我們以說得夠多的了。不如,把這個機會留給我們下面的同學。讓我們一起來亭亭他們心中的秘密。

其他同學發言(主要是描述童年時的夢想) 甲:剛才幾位同學講述了他們各自的夢想。童年時候的夢想真令人難忘。

乙:是啊!但同學們有沒有想過要讓我們的夢想成真呢?

(采訪階段,在班里找一兩個夢想已實現的且具有代表性(比如學習上的)的同學進行訪問)

甲:我們班有一位同學(丙),他以他小時侯的夢想為目標,今天他終于達到了這個目標夢想成真了。下面讓乙來采訪以下他。

乙:丙同學,請問你實現了的這個夢想是什么呢?

丙:我的這個夢想就是要成為„„

乙:(具體待定)

丙:(丙說出為什么是這個夢想)

(同學們反應,表情)

乙:我們到以丙同學為榮。丙同學讓我們體會到一個不平凡的夢想。那么你是怎樣使你的夢想成真的呢?

丙:( ) 乙:有沒有發生一些事情擾亂你每天的計劃呢?

丙:(有。但我都克服了。我像恪守法律一樣遵守自己的這個約定。) 乙:丙同學在這方面真值得我們學習。謝謝你的發言。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向丙同學表達我們無限的祝福。希望你如愿以償的考上大學。

甲:聽完丙同學的發言,值得我們反思啊!我想問以下大家到目前為止,有沒有作過努力讓自己的夢想不再是夢想呢?

大部分同學:沒有。

甲:為什么?

大部分同學:因為夢想是遙不可及的,不可能實現的。

甲:但是我們班就有同學打破了這個神話。

(同學表情反應)

對啊。而且在座的,還有另一位也是打破了這個神話。她就是我們的見習老師?,F在讓她來給我們講以下她的經歷,好不好?

全班同學:好!

見習班主任:(本人夢想實現描述) 甲:原來夢想也可以轉化為理想,人生目標的。下面讓我們欣賞以下《夢想成真》這一首歌。在欣賞的同學,大家思考以下自己的夢想和理想是什么。

(計劃1:條件允許的情況,則播放歌曲《夢想成真》。)

(計劃2:如果條件1不成立,則取消)

乙:《夢想成真》這首歌是不是很優美呢?我如果是相信自己的夢想成真的感覺肯定很美。從夢想到理想,僅差一字。但理想的實現較夢想的達成來得容易。我們長到那么大了有沒有想過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啊?

(b)同學:具體待定

甲:的確,b同學的努力,我們是有目共睹的。

(其他同學依次發言,略) #p#副標題#e# 乙:生活是需要理想的。我們再來聽一首《我的夢想》。希望大家可以細細地體味一下這首歌,回想一下自己的理想。如果理想、目標還沒有定下來的同學,可以在聽的過程中思考一下。

計劃1:《我的夢想》一曲完。

計劃2:朗誦《放飛你的夢想》散文詩

甲:到這里,我們的主題班會接近尾聲了。在結束以前,請我們的班主任某某老師給大家作總結。

原班主任發言(具體待定):

乙:感謝某某老師的肺腑之言。希望在這次主題班會結束后,大家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能夠揚起理想的大帆,向著既定的方向前進!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甲、乙:“夢想創造未來”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后記:(主要是關于這次主題班會所取得的效果,同學們的改變,有沒有達到這次主題班會的目的,具體的事例展現)

第二篇:科技引領未來主題班會

班會記錄

主題:科技引領未來 時間:2011年12月16日 地點:同心樓教306 組織者:霍春雷 記錄者:鄭佳文

參加者:11級國貿2班全體同學 一.會議流程:

1.科技委員霍春雷發言: (1)介紹班會目的:

A讓同學們對科技的定義、意義有所了解 B讓同學了解科技帶來的便利

C號召同學積極動手動腦,完成科技實驗 D通過小實驗,激發同學們對科技的興趣 (2).科技的詞源:

“科學”一詞是英文“Science”翻譯過來的外來名詞。清末,“Science”曾被譯為“格致”。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學者把“Science”譯為“科學”??涤袨槭紫劝讶瘴臐h字“科學”直接引入中文。嚴復翻譯《天演論》和《原富》兩本書時,也把“Science”譯為“科學”,20世紀初開始在中國流行起來。

“技術”一詞的希臘文詞根是“Tech”,原意是指個人的技能或技藝。早期,指個人的手藝、技巧,家庭世代相傳的制作方法和配方,后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技術的涵蓋力大大增強

(3)科技的含義:

傳統認為,科學是人類所積累的關于自然、社會、思維的知識體系。我們所說的“科學”指研究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技術泛指根據自然科學原理生產實踐經驗,為某一實際目的而協同組成的各種工具、設備、技術和工藝體系,但不包括與社會科學相應的技術內容??茖W與技術是辯證統一體,技術提出課題,科學完成課題,科學是發現,是技術的理論指導;技術是發明,是科學的實際運用。

(4)主要科學家及其貢獻:

A艾薩克·牛頓(1642-1727)英國科學家,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等發現影響深遠。

B維爾納·馮·西門子(1816-1892)德國工程學家、企業家;電動機、發電機、有軌電車和指南針式電報機的發明人,改進過海底電纜,提出平爐煉鋼法,革新了煉鋼工藝,西門子公司創始人。

C約瑟夫·約翰·湯姆遜(1856—1940)英國物理學家1897發現物質結構的第一種基本粒子一電子。

D富爾頓(1765—1815)美國發明家。1807年,富爾頓制成蒸汽汽船。

E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1844一1929)德國工程師。1868年,制成世界上第一輛三輪內燃機汽車。

F伏打(1745-1829)意大利物理學家。1800年,他制成伏打電堆,不久又發明伏打電池,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穩定而持續的電流。

G尼考羅斯·奧古斯特·奧托(1832一1891)德國工程師。1876年,制成第一臺四沖程循環的煤氣內燃機。使汽車和其后飛機的問世成為可能。

H戴姆勒(1834一1900)德國機械工程師。1883年制成的第一臺汽油機,1886年又制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內燃機汽車。 2.討論環節:

全班同學開始自由討論和交流,各抒己見,相互分享了各自所知道的科學生活小常識,科技委員、組織委員也提出了她們較為科學的生活和學習觀點 3.班長郭衛衛總結:

隨后班長郭衛衛同學總結了同學們發表的不同看法和理解,并強烈呼吁和動員大家真正參與到科技生活中去,充分發揮大學生的思考和動手能力共同創造美麗、健康的科普生活,他說我們作為新一代大學生應該在校園里抓住每一次文化熏陶的機會,因為只有不斷的去嘗試去學習才能不段的了解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樣我們就能更好的實現科技創造生活、科普成就未來的美好生活愿望。

4.最后在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和熱烈的掌聲下組織委員汪水梅宣布班會結束。

二.班會照片:

班會進行中···

第三篇:“科技創造未來”IT文化節活動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就業形勢的日漸嚴峻,掌握計算機的相關技術和知識已成為提升個人硬件素質的必要舉措。為使我校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科學素養,信息工程與技術系分團委、學生分會特此舉行了以“科技創造未來”為主題的it文化節。

二、活動目的:

為了提高信息工程與技術系學生的科研熱情和動手能力,促進專業知識的交流溝通,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在計算機工程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活動主題:科技創造未來

四、活動時間:三月至四月

五、活動地點:多功能會議廳、課室、機房

六、策劃主辦單位:信息工程與技術系分團委、學生分會(籌)

七、活動流程:

一、 前期準備:(2月27日—3月9日)

1、it文化節活動開幕式暨動員大會。

活動時間:3月9日(周三)中午

活動地點:信息樓多媒體會議室

面向對象:信息工程與技術系全體學生

目的: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本屆it文化節,調動同學們的興趣和激情,使他們積極參加本次活動

二、中期活動:(3月中下旬)

1、開展科研系列講座

活動時間:3月17日、3月24日(暫定)

面向對象:信息工程與技術系全體學生

目的: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科研素養,促進各個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讓學子們更早的踏上科研之路,更好的規劃自己的人生。

2、軟件設計比賽

活動時間:3月19日(暫定)

參賽對象:信息工程與技術系全體學生

目的:檢驗同學們的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一個競爭交流的平臺,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鼓勵同學們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3、平面設計比賽

參賽時間:3月20日(暫定)

參賽對象:信息工程與技術系全體學生

目的: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能力

4、辯論賽

參賽時間:3月10日-3月25日

參賽對象:信息工程與技術系全體學生

目的:給同學們一個檢驗和鍛煉、提高個人的口才、思維等能力的平臺,為辯論團隊提供一個自我完善提高的機會。

5、第六學委會承辦的比賽

參賽時間:3月9日-3月18日

參賽對象:信息工程與技術系全體學生

目的: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外科研探索的熱情,在短期內從不同層次激發學生的潛能

三、后期活動

1、it文化節閉幕式暨頒獎會

活動時間:4月8日

面向對象:信息工程與技術系全體學生

目的:為在“it文化節”中獲獎的選手及團隊頒獎,展示it文化節的成果并由參賽者分享其參賽心得,為it文化節畫上句號。

2、推優引導

面向對象:獲獎團隊或學生,項目潛力較大的團隊或學生

開展方式:針對各項競賽中獲獎或較有潛力的項目進行跟進,由專業老師指導改進項目設計,引導并鼓勵團隊項目參與省級或國家級競賽、立項。

目的:避免優秀項目半途而廢。

信息工程與技術系分團委、學生分會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日

第四篇:主題班會感悟幸福創造幸福

主題班會 《 感悟幸福

創造幸?!?/p>

鹽道街外國語學校 李貴明

一、活動背景

按照成都市教育局關于開展“創造幸福”主體班會活動比賽的文件精神,我校也積極響應,結合學校實際,我校于12月6日也開展“創造幸福”主體班會活動比賽。幸福是一種能力,體現在理解幸福、感受幸福和創造幸福等方面。培養學生理解幸福的能力,要幫助他們形成高尚的幸福觀,培養正確的人生觀,進行理想教育。培養學生感受幸福的能力,要創造有利于學生幸福學習的外部條件,引導學生以苦為樂地對待學習。培養學生創造幸福的能力,要注意培養他們良好的德性,引導他們做善于交往的人,教給創造幸福的方法。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了解究竟什么是幸福?了解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更要知道幸福需要我們去創造。

二、設計思路:

根據自己的理解詮釋了“幸福”的含義,通過班會活動讓同學都深切感受到幸福,知道幸福需要我們去創造。從交流中,更讓同學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學會去創造幸福,成長為祖國需要的人才。

三、活動方法:講故事、學生演講、發言、教師指導點評。

四、具體活動過程

一、 主持人(合):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

主持人(郭珊): 我宣布初

二、三班《感悟幸福

創造幸?!分黝}班會現在開始。

進行班會第一項:班長講話。(略)

主持人(董建彪): 進行班會第二項:活動開始。 請欣賞《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 朋友哇告訴你 它不在月光下 也不在溫室里 它在你的理想中 她在精心的耕作中 她在知識的寶庫里 就在你閃光的智慧里。

主持人(郭珊): 從悅耳動聽的歌曲中感悟幸福,

請同學們談談什么是幸福。學生發言:

1、我覺得幸福就應該是快樂吧? 2我覺得幸福就是周末不補課。

3我覺得幸福就是爸爸媽媽誰也不要管我,讓我玩個夠。

4我覺得最大的幸福就是每天可以不寫作業,并且規定家長也不能給留作業 5渴了有一杯水;餓了有一頓飯;困了可以睡個好覺,這些平平淡淡的事就是幸福!

6不能睡懶覺,更不用說不寫作業了。一點快樂自由也沒有。家長老師卻總是說我們有多么幸福!我們總是感受不到幸福。 由此進入演講、講故事、討論

甲同學:你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遼沈戰役是解放東北的最后一戰,這一戰共殲敵47萬余人,為解放華北和全中國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在這一戰役中無數先烈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獻給了偉大的解放事業,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解放,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為我們創造幸福,今天過上美好的幸福生活…… (播放視頻片段) 乙同學:大家都知道:新中國的建立靠的是什么無數先烈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獻給了偉大的解放事業,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解放,換來了我們今天的

1 幸福生活,為我們創造幸福?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的戰勝,靠的是軍民齊心協力,靠的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一致的無私奉獻,災后重建,給災區人民創造幸福。 (播放圖片) ……

丙同學:我們班能文明、和諧、幸??康囊彩谴蠹业墓餐瑒撛斓?使我們感到生活在鹽道街外國語學校很自豪,在初

二、三班學習很快樂很幸福…… (播放班級幸福圖片) 師:同學們,你們說的太好了。我們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都因為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給我們換來的,她讓我們安居樂業,你們看,這是我們的國旗:她是多么鮮艷。因為她是烈士的鮮血染紅的。 (課件:展示國旗)現在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的生活……。

主持人(董建彪)::老師們、同學們說的真好,我們知道到了幸福的真諦,在她們得到幸福的同時, 要學會去創造幸福,也把幸福帶給了大家。所以,幸福的真正含義就是:給予。讓我們共同在歌聲中去理解幸福吧。 歌曲聯唱:《我們的生活多么幸?!?。

主持人(郭珊):優美的歌曲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的追求,對幸福的向往和對幸福生活的贊美,其實在我們身邊每天都會感受到幸福的存在。讓我們再來聽聽同學們怎么去創造幸福。

同學們自由發言。

1.生日的賀卡傳遞著問候,能為他人創造幸福。

2.別人問問題,你能答對。讓人滿意,能為他人創造幸福。 3認真學習,創造美好未來,為自己創造幸福 4 給人心靈得到滿足,能為他人創造幸福。

5. 有一顆創造幸福的心,還有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本身就是創造幸福。 6.拼搏時相互的共勉,共同創造幸福。

7.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為周邊的人創造幸福

8.一個人對生活在其周圍的一切事物持一種積極的態度,熱愛生活,珍惜生命,對身邊的事心存感激,也能為你周邊的人創造幸福。

9.與老師和同學相處融洽,能經常得到他們的尊敬和肯定,能向他們傾訴衷腸,就會及時地得到理解和安慰,卸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創造的幸福的甜水自然就會在心頭綿綿流淌。

10.有人批評我時,馬上就想到有人欣賞我,有人恨我時,馬上就想到有人在愛我。心境善、事事皆善;心境美、物物皆美,也在創造幸福。

師:同學們:一個人的幸福主要還是他自己創造的,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幸福的建筑師。莫羅阿說:“求愛的人得愛;舍身友誼的人有朋友;殫精竭慮而創造幸福的人便有幸福。”創造性是人本質力量的體現,也是自由及幸福的源泉,創造幸福的能力和人的創造性緊密聯系。希望同學們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無處不在。祝所有的人幸福,更重要幸福需要我們去創造。

主持人(合) 最后我們以一首《幸福拍手歌》結束我們今天的班會!) 反思這次班會: 從主題的確定到學生的參與,從活動的內容到形式的創新,從同學們的精神面貌到活動效果都讓我比較滿意?;顒又攸c突出,目標達成良好。學生語言表達清晰,有激情,有感染力、及時。我將把這次班會的收獲,轉化成我班主任工作的動力,轉化成更多“潤物無聲”的教育,讓更多的四十分鐘悄然改變我們的學生,教給學生創造幸福的方法,溫暖他們的人生!

第五篇:勞動創造奮斗主題班會教案

教學目的:在素質教育的口號叫的很響亮的今天,由于我們的教育仍然未能逃出應試教育的羈絆,會勞動、樂吃苦的孩子越來越少,輕視勞動之風在校園蔓延,學生“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已不再是笑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油瓶倒了不去扶”的現象,也絕然不是個別。針對這種現象,舉行這樣形式的班會課,引導學生認識勞動創造世界的重要性,體味勞動的樂趣和光榮,屏棄冷落、異化、扭曲勞動的觀念。教學設想:圍繞教學目的,應用小品表演、勞動競賽、演講、知識競賽等形式,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營造勞動創造世界的氛圍。還可邀請學校校長、勞技課教師、家長參加討論。

教室布置:黑板上書寫:勞動創造世界

班會過程:

主持人:勞動創造了人類,勞動創造了世界。在素質教育的口號叫的很響亮的今天,由于我們的教育仍然未能逃出應試教育的羈絆,會勞動、樂吃苦的同學越來越少,輕視勞動之風在校園蔓延,“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已不再是笑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油瓶倒了不去扶”的現象,也絕然不是個別。針對這種現象,今天我們班舉行“勞動創造世界”的主題班會課,使同學們認識勞動創造世界的重要性,體味勞動的樂趣和光榮,屏棄冷落、異化、扭曲勞動的觀念。

第一部分:用小品的形式,表現孩子們從小學到高中對勞動觀念的慢慢異化。

三個連慣的小品:(也可以制成動畫課件)

幾個小學生唱著《勞動最光榮》的歌曲上場,邊走邊議論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回家后幫媽媽做一件事,并把做事的經過用語言敘述出來。一個小學生回到家里,喊著要幫媽媽做事,要熱愛勞動,可媽媽說,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讀書,將來當個科學家,勞動這是媽媽的事,不要你管閑事。

一個初中生上場,一邊走一邊唱,回到家里,手里拿著一個航模模型,高興的喊著:“媽媽我的航模比賽得了第一名,媽媽迎上前來,不屑一顧的說:”只知道玩,你的考試成績總是不能讓媽媽滿意。“我看你呀,老象這樣玩下去,你明兒長大了,非去掃大街不可,初中生表現出特別喪氣的樣子。

一個高中生上場,一邊走一邊說:”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學生的命根“,今天剛剛期中考試完畢,可要好好輕松輕松了。走進家們,媽媽迎上前來,給孩子脫掉鞋子,拿下書包,遞上一杯水,孩子大腿翹到二腿上表現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然后指揮媽媽,一會拿個這,一會拿個那,媽媽把飯遞過來。……

主持人: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沒有少年兒童勞動的幸福,就沒有教育的一切。“他還強調指出:”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然而,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勞動的時間被剝奪了,勞動的樂趣沒有了,有的還把勞動認為是可恥的事,實際上,就是勞動的意義被扭曲了。同學們可以針對剛才的小品,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歷談談你對勞動的認識,也可以談談你的老師和同學對勞動的認識,也可以談怎樣糾正這種做法。也請家長談談看法。

(同學及家長的談話略)

第二部分:以測試、小品表演、討論的形式,探討目前這種冷落、異化、扭曲勞動意義的現象的原因。

1、測試:主持人先不告訴測試什么,讓學生上臺,看其上臺時能否把丟在地上的東西拾起來,然后宣布測試結果。(在學生上臺的路上,有意放置一些東西,如掃把、竹棍、塑料袋等之類的東西。)

主持人:這個題目,是幾年前在北京舉行的一次青少年某項知識大賽頒獎儀式前的一次測試,結果這些在知識大賽中獲獎的同學,在這次小小的測試中全軍覆滅。這里可讓我們的校長談談看法。

校長的講話:(詳略)。應點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勞動教育列入教學計劃,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全日制普通中學勞動技術課教學大綱》規定勞動課時間是:初中每學年兩周,高中每學年四周?!洞缶V》還對從初一 到高三各個年級的具體內容做了安排。

2、小品表演:勞技課現象

教室里課代表宣布,同學們到勞技課教室上勞技課。語文老師匆匆忙忙走進教室宣布,已與勞技課老師講妥,本節課上語文復習課,馬上就要月考了,這次說定了,考試不及格的,罰擦黑板、掃走廊一周。

3、主持人就小品表演請勞技課教師、同學們一起參加討論。

主持人歸納討論要點: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勞動教育已與”勞動改造“劃了等號,他們對勞動一產生了一種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還談什么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呢,難怪一些學校班級干部中,”勞動委員“沒有愿意做,至于出現少數同學花錢雇人替自己值日,也就不足為怪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勞動課程被冷落,勞動的內容被異化,勞動的意義被扭曲。”游手好閑的學習,并不比學習的游手好閑好“,約翰·白拉斯的這句名言,值得我們好好的深思!

第三部分:以競賽、辯論的形式,使學生重視勞動、熱愛勞動。

1、知識競猜:可用動畫課件的形式展示人類通過勞動而進化的過程,然后讓學生回答:勞動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要點:第一,勞動促進了人的體質的進化:從古猿向人的進化中,發展變化最快的是上肢,這是勞動的結果;因為勞動,人不得不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促進了大腦的不斷發育和人腦形成。第二,勞動創造了生活:創造了工具,制造工具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擴大了食物的來源。

2、播放有關勞動的歌曲,競猜:

播放《南泥灣》歌曲,說出這首歌反映的是哪個革命歷史時期的事情,與勞動有什么關系?

播放幾首《勞動號子》,如《烏蘇里船歌》、《拉網小調》、《采茶舞》等,學生可猜一猜這些勞動號子反映的是怎樣的勞動生活,你還會唱哪些勞動號子?;蛘叱皇子嘘P勞動的歌曲。

3、展示兩位勞動模范時傳祥、袁隆平的照片,猜一猜這兩位勞動模范的姓名及主要事跡。

明確要點:時傳祥,新中國第一位受到中央領導人接見的環衛工人;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水稻專家。

4、勞動競賽活動:男女生可分為小組,進行洗襯衫與擦皮鞋的比賽。比賽包括:洗衣、擦鞋的步驟,效果,時間。

5、辯論賽:

主持人:馬克思早在《資本論》中指出:”未來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式,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誠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勞動的體力部分將逐漸減少,但”機器文明“能否取代雙手而”包打天下“呢?那么我們就以”機器文明能否取代體力勞動“為話題進行辯論。(可自行組成辯論小組,正方與反方)最后還可以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看看雙方的支持率。

辯論的要點:

正方:

(1)”機器時代“不需要體力勞動:”機器時代“要求更多的腦力勞動者,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逐漸縮減,社會生產中大量需要有一定的知識技能的勞動者,他們的勞動主要表現在既定程序的操作上,生產機器的設計、產品的設計、生產程序的設計上,簡單的體力勞動將失去市場。

(2)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已經逐步取代了人手和人的某些體力所能達到的功用,甚至更多的完成了人類體力勞動所無法做到的事情,人工智能、機器的自動化等等,技術的飛速進展,未來將不需要簡單的體力勞動。

反方:機器時代仍然需要體力勞動:

(1)機器不能代替所有的體力勞動,機器勞動是解放人的繁重勞動,但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手工和體力勞動仍然不可缺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不可能的。

(2)機器需要人操作,而人操作機器本身就是體力勞動,何況不靠人本身的勤奮勞動,想從天上掉下一個機器時代,這更是不可能的。馬克思說:”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消毒劑。“體力勞動無論是對人的思想道德水準的提高、良好個性的磨練,還是對人的智力的開發,都有著其他教育形式難以替代的作用

主持人:歸結論辯的結果,通過對支持率的統計,大多數同學贊成反方的論題:機器時代仍然需要體力勞動

第四部分:班主任總結

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的好:”教育不僅應當發展人的理智,傳授他一定范圍的知識,還應該在他身上燃起對認真勞動的渴望,沒有這種渴望,他的生活既不可能是可尊敬的,也不可能是幸福的。

“沒有勞動教育的教育不是完全的教育,而是殘缺的教育,這一點在許多國家以引起了重視。如日本在中小學推行”上山下鄉“、”土留學“的活動,德國法律對中小學學生勞動內容的規定,美國對中小學勞動時間的規定等等,都說明勞動對青少年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通過勞動的鍛煉,才能增長才干,鍛煉意志,一輩子受益無窮。今天的主題班會大家認識到勞動創造世界的重要性,體味了勞動的樂趣和光榮,大家一定能夠屏棄冷落、異化、扭曲勞動的觀念,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大家一定能夠在勞動中體會更多的樂趣,在勞動中增長更多的才干。愿我們大家都能成為勞動的能手。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抗旱造林的措施和技術下一篇: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方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