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污染源在線監控方案范文

2023-09-24

污染源在線監控方案范文第1篇

污染監控中心的管理存在監察和監測兩種模式, , 對于兩種模式的評價要從在線監控管理的根本價值出發考慮。在線監控包含著監和控兩種功能, 監是對污染物的濃度和排放量的監測, 控是對污染物處理設施的的管理控制, 從兩方面出發, 對污染源進行監管、控制。但隨著社會的發展, 環境管理思路的變化, 監測數據成了環境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 監測成為在線監控的關鍵。在污染物減排中是以數據為依據的, 在線監測顯得尤為重要。就目前的水法而言, 違法排污的劃分標準不再以處污設施的停用為依據, 而是以排放污水的超標為依據, 從這里可以看出當前污染管理的加強和環境管理方式的轉變。在線監測數據是管理的基礎, 不斷優化在線數據的應用技術, 加強對數據的管理, 審查及更新, 是在線監測管理系統更適合社會發展、環境管理的需要。

2 在線監控管理模式的運行

在城市監測管理中要使在線監控體系運行暢通, 高效。在線監測和手工檢測都是一種對污染源的監測, 僅僅是運用的技術手段不同, 他們沒有本質的區別。隨著在線監測手段的成熟, 在線監測將成為一項常規的方法, 并會進入監督管理系統。

(1) 從眾多的城市污染源處理管理經驗表明, 污染源的在線監測管理要有一個總的管理部門, 其次, 監控管理中心要處于城市的顯眼位置。由管理總部下達命令, 監控中心出示監控數據, 下屬部門對數據進行運用。在線監測利用傳統的原則進行分工能使污染源管理體系運轉順暢, 使數據利用更加便利, 提高運行效率。

(2) 在線監控管理交給市環境管理中心負責, 能充分發揮原有的管理部門的優勢首先, 原有管理部門的管理優勢得以發揮。市環境管理中心可以從城市全局出發來制定相應的計劃, 分配人員和資金, 為在線監控管理系統提供相應的資金、技術支持。同時, 由原有的是環境管理中心負責, 可以協調有關的規則得到法律援助, 以文件的形式協調各部門間的工作, 各部門間有明確的分工, 從而防止部門間相互推脫責任。其次, 污染源管理監測技術是在線監測的一項集綜合與專業的技術性工作, 熟練運用儀器分析原理, 掌握數據傳輸技術, 了解儀器質量控制, 規范數據審核規則, 發揮監測部門的優勢項目。最后, 充分發揮監察執法優勢。安裝運行在線設施, 會因為排污單位的排斥, 要通過具有權威的監察部門運用法律的手段來推動執法的進行。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運用在線數據進行收費和執法, 這將有利于推動系統發展、體現排污系統的價值。

(3) 加強監督, 公開公正在線監控體系總污控處對建設負責, 下屬一級部門負責獲取有效數據, 再下級部門負責分析運用數據, 各級部門分工協調, 互相監督, 從而避免了單獨運行, 促進資金的公平使用、職權使用的公開化、數據運行的透明化, 防止低效率和責任的相互推脫。但與此同時, 發揮這種模式的優勢要做到, 環保系統內部以集體利益為中心, 互助合作。

(4) 規范監控管理, 加強技術支持以國家技術規范為基礎制定相關管理的法規及管理辦法, 使部門間的信息暢通, 充分了解相關規定。避免因信息不通暢產生的問題。

(5) 監控數據的運用在線監控體系總污控處以文件的形式下發給監察部門, 監察部門對均值超標的數據執法處理中進行應用, 通過監控平臺記錄處理結果。

3 在線監控管理模式與時代發展相結合

(1) 監控中心融入信息中心, 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和執法監督體系的不斷發展, 各個地方的指揮中心也在增加, 直接與污染源在線監控中心相關聯。但無論是什么中心, 都應以環境數據為中心。環保行政管理部門的信息中心對數據中心的建設負責, 其余各個部門共享數據, 從而保證數據的完整、統一。

(2) 對監測部門進行整合, 規范部門執法。隨著時代的發展, 在線監測成為污染源控制的主要手段, 人工檢測知識對在線監測的輔助。通過多年的實踐, 在線監測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加強監測部門內部的整合, 將任務劃分給具體的人負責, 提高工作效率, 節約人力、財力等各項資源。

(3) 在線監控最初由監察部門負責, 但監察部門與數據的使用直接相關聯, 從制定的各項規則來看, 所采集的在線數據已用于污染源的最終控制, 并且還可能運用于申報排污許可證及其他的排污控制環節。由此可見, 在線監測的任務要由監測部門承擔。

4 結語

污染源的監測控制關系到部門, 在實際監測中要對各部門內部進行整合, 實行責任制度, 發揮在線監測管理的優勢,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保護環境。

摘要:社會經濟不斷發展, 人們生活水平不斷進步, 但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其中環境問題是目前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面對嚴重的污染問題, 要加強管理, 降低污染。為此, 利用污染源在線系統管理模式, 可以進行環境管理、環境執法, 解決節能減排及排量控制的問題, 以加強污染源的控制。社會經濟不斷發展, 人們生活水平不斷進步, 但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其中環境問題是目前最為重要的問題之一。面對嚴重的污染問題, 要加強管理, 降低污染。為此, 利用污染源在線系統管理模式, 可以進行環境管理、環境執法, 解決節能減排及排量控制的問題, 以加強污染源的控制。

關鍵詞:污染源在線監控,監控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夏葦, 馬瑞, 宗亞杰.推進污染源自動監控提高環保工作水平[J].黑龍江環境通報, 2007, (02) .

[2] 張丹寧, 許立峰.淺談環境預警應急指揮中心的構建與運作[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 2007, (02) .

污染源在線監控方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污染源,在線監控,市場化,運營

近十年來, 我國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的建設發展迅速, 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在環境管理和總量減排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以及受地區差別的限制, 導致大多數自動監控設備的運行效率低下, 自動監測數數據傳輸率和準確率不高, 不能如實反映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真實情況, 難以為污染物總量減排提供更翔實的科學依據。因此, 保證自動監控設備穩定運行, 充分發揮在線監測數據在環境管理中的效能, 對自動監控設備采取合適的運營模式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所在。

1 主要運營模式類型優缺點對比分析

1) 統一運營的模式。此種模式通常由政府出資進行運營公司的組建, 以第三方的形式運營。政府承擔初期的運營資金, 然后逐步過渡到企業承擔。這種運營模式以統一為基本原則, 即在運營的部署、技術的把關、運營的管理上都由政府進行統一的經營管理。這種模式給政府對其監督管理提供了方便, 使成本得到良好的控制。缺點是缺乏市場競爭力, 不利于其發展和提高;

2) 特性經營模式。此種模式是政府和企業簽訂特許經營的協議, 從項目的建設到運行再到后期維護都由企業自行承擔。企業向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費用來實現成本的回收和經濟效益的獲得, 政府對企業具有監督管理的權力。此種模式有效的解決了政府的資金難題, 實現了一體化的管理, 便于政府監督職能的執行。缺點是不存在市場競爭, 不利于技術和質量的提高;

3) 市場化運營模式。此種模式是環保部門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監控設施的運營公司, 建立規范的制度, 將政府部門和企業的管理職責和具體分工進行明確。企業為主體, 承擔運營費用, 政府部門可采取適當的鼓勵措施。此種模式因存在競爭, 可促進運營質量的提高。缺點是不便于政府管理, 社會化運營模式推行起來比較困難。

相對來說, 市場化運營模式的運用可行性和適應性都較大, 所以我們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解和分析, 探索好的方法策略對其進行完善, 使其更好的運營。

2 對在線監控設施市場化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運營社會化推廣困難

市場化運營模式通常是由排污單位來承擔監控設施運營的資金, 因此很多排污單位在資金的支付上缺乏主動性, 資金不能足額的及時的到位現象時有發生。另外因為資金或者自身排污的問題, 很多單位也不愿以委托第三方的形式來進行運營。在此方面, 政府缺發相應的制度法規強制對其進行管理, 因此給監控設施的市場化運營推廣帶了較大的困難。從大部分企業自主進行運營的效果來看, 其效果并不理想, 在線監控系統沒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和效果。

2.2 運營公司規模小、運行能力差、政府管理困難

從現有運營公司的規模和能力來看, 規模普遍較小, 因為缺乏規范的管理機構和運營機制, 加上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 企業的運行能力較差。在企業內部也缺乏完善的監測措施, 監測項目不夠全面。因為存在多家公司參與建設和運營, 公司間資質良莠不齊, 給政府的監管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3 關于市場化運營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3.1 加強市場化運營的行政管理

針對市場化運營中存在的問題, 加強運營的行政管理是重要基礎。首先, 要建立健全規范的運營管理制度。各個地區的環保部門要以國家對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為基礎, 對其進行制度的細化, 結合自身地區特點, 建立適合本地區執行的管理辦法細則。從運營要求、系統的建立、市場化運營要求、系統的維護和監督管理的等各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規定。地方的管理細則上要對分工和責任進行明確, 實現對技術、管理、代價的具體量化的要求。另外增加強制管理辦法, 對于企業運營中沒達標或者有違規的行為, 加強法律政策的宣傳教育, 幫助企業進行整改, 對于屢教不改的, 可實行一定金額的處罰, 情節嚴重的可吊銷其運營的資格。

運營的資金問題是監控設施市場化運營中最大的難點問題。國家明確規定由排污單位支付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市場運營費用, 地區政府可根據自身條件給予適當的經濟補貼。以此為基礎, 對經費的解決可通過兩種方式:一是經費由地區環保部門統一收繳和管理, 根據運營結果的考評成績支付給運營單位。二是籌措運營資金。由政府設立運營專項基金, 對排污單位給予資金補助, 促進市場化運營的推廣。

另外環保部門要加強對運營單位資質的審核, 以具有運營資質證書為前提條件, 綜合考慮其從業經驗和績效、設備配置和人員配置、集成能力等軟、硬件條件, 擇優選擇。

3.2 加強市場化運營的技術管理

對市場化運營的企業, 環境部門要適時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對運營企業的運營情況進行定期的檢查, 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技術支持協助解決, 提供企業的運營能力。環保部門還要知道相關的質量監控監督檢查制度, 根據地區排污質量管理要求和具體監測能力, 確定進行質量監控的頻率和具體檢查項目。對監測的結果進行總結和報告, 可以采用通告和限期整改方式對不合格的企業進行管理, 必要時可提供技術支持給予協助。

環保部門可制定具體的考核制度, 對企業的運營工作給與輿論引導不當, 則容易衍生網絡暴力等事件破壞社會安定。逐漸發展成熟的今天, 網絡輿論中的議程設置分析亟待更多人的關注和研究, 構建和諧、開放、真實的網絡風氣。

參考文獻

[1]祝華新, 單學剛, 胡江春.2009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Z].人民網, 2009.

[2]聶亮.網絡輿論暴力的形成因素與對策[J].新聞愛好者, 2012 (6) .

[3]穆唯.網民議程設置對輿論形成的作用及應對[J].青年記者, 2011 (35) .

[4][美]馬克斯維爾·麥庫姆斯.議程設置:大眾媒介與輿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上接第228頁)

評估考慮, 以量化的方式評出優劣等級, 并給予工況發布。對于成績優等的企業可給予適當的獎勵支持, 對于落后企業給予批評和鞭策, 必要時可根據情節程度給予適當的處罰乃至驅逐出本地市場。通過這些方式, 可提高企業間的競爭力, 同時也提高政府管理的威懾力, 促進運營市場的有序發展, 以發揮在線監控設施在污染源控制方面的最大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國平.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價值在于應用[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 2011, 20 (6) :5-6.

污染源在線監控方案范文第3篇

目前, 全國絕大部分省份的重點污染源和重點治污設施, 包括排污化工企業、化工園區和重點污水處理廠等, 都已經建設了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 實現了對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的實時在線監控。但對環保部門而言這還遠遠不夠, 因為目前絕大部分的監測系統僅僅實現了數據監測功能, 比如實時采集和監測排污點的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 而沒有實現圖像監控功能, 不能直觀地看到排污點實時圖像, 另外也無法杜絕這些企業弄虛作假的可能。所以, 建立以環保部門為中心、相關排污企業為分支點的污染源視頻監控系統勢在必行。

1 整合系統框架設計

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要實現數據監測和視頻監控, 整體系統采取集中加分散模式。在每個排污企業部署一臺NVR和多個網絡攝像機, 由NVR負責視頻主動上報和穿透私網。而在中心端部署多臺服務器及服務, 實現視頻集中錄像、預案及聯動動作管理等。

OSD視頻疊加顯示關鍵是污染源檢測信息的獲取。系統需要單獨部署一臺污染源數據采集服務器, 負責污染源數據的采集。在污染源檢測系統上提供開發接口, 如WEBService接口, 設計定時讀取相關采集信息并入庫到主平臺, 即可實現兩個平臺的整合。系統拓撲如圖1。

1.1 前端節點部署

每個企業在前端, 采取網絡攝像機加1臺NVR設備, 且設定NVR為主動上報模式, 這種情況下, 由NVR管理前端的5~6臺網絡攝像機節點并負責根據需要, 將視頻推送到后端中心。

NVR的主要作用在于本身可以對網絡攝像機進行錄像, 同時具備流媒體轉發功能, 另外它可以進行主動視頻上報, 不管視頻設備、IPC是否具有主動視頻上報, NVR都可以具備主動視頻上報功能, 從而穿透私網, 免配路由器。

1.2 中心機房系統服務器組成

后端中心由核心數據層、中心服務管理和表現層組成:

(1) 核心數據層。

核心數據層為整個監控平臺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 包括視頻設備信息庫、視頻存儲信息庫、人員及權限信息庫等。

(2) 中心服務管理。

中心服務管理由污染源數據采集服務器、中心管理服務器、NVR管理服務器、存儲服務服務器和報警聯動服務器及相關設備構成: (1) 污染源數據采集服務器:根據CEE污染源檢測系統軟件開發商提供的WEBService接口獲得數據并負責提交到中心管理服務器上去; (2) 中心管理服務器:主要負責接收數據庫操作請求, 并對數據庫進行訪問, 是整個統一視頻監控平臺中唯一可直接對數據庫進行操作的服務器, 增加了系統的安全性; (3) NVR管理服務器:主要負責管理前端的NVR接入并負責NVR的視頻流轉發; (4) 存儲服務服務器:雖然NVR本身可以錄像, 如果中心還要集中錄像, 那么這個服務器部署起來, 就是起到集中錄像處理的功能; (5) 報警聯動服務器:主要負責根據預案進行聯動動作處理。

(3) 表現層。

主要提供Web、C/S或B/S界面, 為環保部門提供一體化管理使用。

2 解決整合系統問題

2.1 私網穿透

NVR會注冊到NVR管理服務器。需要時, NVR管理服務器通過指令, 要求NVR推送視頻到指定IP的端口, 這就是主動視頻上報功能。采取主動視頻上報, 可以避免配置路由器、映射端口等, 極大減輕施工門檻及降低成本。

2.2 帶寬占用問題

無論是中心的NVR管理服務器還是NVR本身, 都具有流媒體轉發功能, 來解決多個客戶端實時瀏覽某路圖像的, 利用流媒體協議保證畫面的實時流暢。

平臺軟件內核采用動態線程池技術, 把視頻處理與視頻錄像的協調處理, 即無論是客戶端實時播放還是矩陣上墻, 均可向NVR管理服務器取流, 而NVR管理服務器負責向NVR取流, 真正取一路視頻流, 將帶寬使用率降到最低。

2.3 對用戶進行分級管理, 微?;瘷嘞?/p>

由于環保行業可能涉及多級用戶, 所以, 所有客戶端的權限和身份確認由管理服務器用數據庫進行管理, 合理分配各自的權限, 實行權限認證。用數據庫來管理全網內的所有用戶, 實現靈活、強大的權限控制功能, 統一管理機制保障了安全性, 避免敏感畫面泄露。所有客戶端在請求訪問攝像機圖像或進行遠程控制 (如云臺等) 時, 所有控制指令的請求先發給管理中心主機, 經管理中心認證該客戶端具備相應的權限后才允許訪問和操作前端的攝像機。

參考文獻

[1]姜同強.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8.

[2]張鑌.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的應用[M].成都:大恒電子出版社, 2010.

污染源在線監控方案范文第4篇

1.1 活性污泥法參數間的關系

1.1.1 超越閥門與監測數據邏輯性分析。

超越閥門一般在集水井前后, 在提升泵前面。當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轉時, 超越閥門應關閉, 一般在停產檢修時開啟。如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 超越閥門為開啟狀態, 說明污水處理廠存在直排行為。

1.1.2 鼓風機運行負荷與監測數據邏輯性分析。

當進水COD數值升高時, 所需氧氣量越大, 鼓風量應該越大, 保證COD去除率。若進水中水量和COD明顯增大, 而鼓風量長時間無變化, 則COD去除率可能會降低。

1.1.3 溶解氧與監測數據的邏輯性分析。

曝氣池溶解氧含量狀態參數體現了曝氣池運行狀態, 厭氧池溶解氧濃度應小于0.2mg/L;缺氧池溶解氧濃度應在0.2-0.5mg/L之間;好氧池溶解氧濃度宜控制在2mg/L左右。超出相應范圍, 則可能污水處理設施非正常運行。

1.1.4 濾池堵塞率與監測數據邏輯性分析。

濾池主要功能是過濾SS (懸浮物) 。當濾池堵塞率過高時, 應進行反沖洗, 不然不利于懸浮物的過濾。

1.1.5 氣水比與監測數據邏輯性分析。

活性污泥法一般設計氣水比為3:1以上, 只有達到此值, 才能保證活性污泥的氧氣需求量, 從而保證活性污泥的COD去除效率。這樣通過查看風機的開啟程度以及鼓風量的歷史曲線, 可以看出污水處理設施是否連續運行, 根據風量又可以匡算出保證處理達標的情況下大致能處理的水量。

1.1.6 活性污泥濃度與監測數據邏輯性分析。

處理水COD的數值越高, 需要的活性污泥的濃度越高, 需要的空氣量越大?;钚晕勰酀舛纫话阍? 000-5 000之間。如果一段時間內, 生化池中活性污泥濃度很低, 說明此設施沒有在正常進水下運行。當污泥濃度超出范圍上限很多時, 會消耗過量的氧氣, 如果鼓風量達不到供應, 會加快污泥老化, 影像處理效果。

1.1.7 氧化還原電位與監測數據邏輯性分析。

氧化還原電位在正常情況下, 厭氧段的ORP<-250m V, 缺氧段在-100m V左右, 好氧段>40m V。在污水處理過程中, 氧化還原電位一般為負值, 且負值數字越大反硝化能力越強, 脫氮能力越強。所以, 在一定程度上, 氧化還原電位和溶解氧有一定關系。

氧化溝法的氧化還原電位應該隨著曝氣量的增加逐漸升高, 在氧化溝里分別經過厭氧、缺氧、曝氣等階段。一般情況下, 氧化溝進口的氧化還原電位和溶解氧偏低, 出口值偏高。

1.2 生物膜法參數間的關系

1.2.1 生物濾池內應保持較高的溶解氧, 一般為4mg/L左右, 控制好進水水量和水質, 使水力負荷與有機負荷相配合, 維持良好的生物膜活性和適宜的膜厚度。

1.2.2 由于工藝技術的原因, 生物濾池堵塞率歷史趨勢曲線呈周期性變化, 一般20-30小時為一周期。在此周期中, 堵塞率逐漸升高到達頂點后, 經過一段時間反沖洗后驟降。因此通過查看曲線可以看出設施是否連續、穩定運行。水頭損失與堵塞率呈正相關, 通過曲線可以進一步驗證設施是否連續、穩定運行。

2 重點脫硫企業脫硫設施工作運行狀況邏輯關系分析

2.1 煙氣旁路開啟度與監測數據邏輯性分析

當旁路開啟時, 增壓風機的負荷降低, 部分原煙氣通過旁路擋板超越脫硫系統直接進入混合煙道。由于混入了原煙氣, 混合煙道CEMS在正常情況下監測的SO2濃度升高, 且旁路開啟度越大, SO2濃度越高。當旁路完全開啟, 增壓風機關閉時, SO2值約等于原煙氣SO2值。因此, 在旁路開啟, 增壓風機負荷降低時, 出口SO2濃度上升。

2.2 吸收塔運行負荷與監測數據邏輯性分析

當原煙氣SO2濃度升高時, 循環泵負荷應該升高, 以保證脫硫效率穩定。若原煙氣SO2明顯升高, 而循環泵運行負荷不變, 則脫硫效率應該下降。

2.3 狀態參數與監測數據邏輯性分析

濕法脫硫設施的吸收塔內PH值一般為5-5.8, 如果低于5, 則可能石漿添加不夠, 會降低脫硫效率。所以脫硫塔PH偏低的話, 脫硫效率會相應降低。如果高于5.8, H離子濃度降低, 鈣析出越來越困難, 導致和二氧化硫的反應減少, 會降低脫硫效率。

當脫硫塔內氧氣不能完全滿足亞硫酸鈣轉化時, 需要啟動氧化風機。當氧化風機負荷增高時, 亞硫酸鈣轉化率增高, 生成石膏越多, 脫硫效率升高。反之, 產生的石膏量降低, 脫硫效率降低。當增壓風機電流為0時, 脫硫效率應該降低或為0。密封風機作用是給脫硫設施管道一定的壓力, 保證管道內的煙氣不外泄。當原煙氣中SO2濃度升高時, 脫硫劑輸送泵電流應該增加, 保證足夠的脫硫劑與SO2反應, 以保證脫硫效率穩定。

2.4 二氧化硫消減量與石灰石消耗量邏輯性分析

石灰石純度為90%, 鈣硫比為1.03。如果二氧化硫的消減量為1 000噸, 則石灰石消耗量為1 000×1.03×100/64/90%噸。

2.5 火電廠發電量、煤質含硫率、石灰石用量、石膏產量的邏輯關系燃煤的含硫率為1%, 則燃燒1噸原煤產生16公斤SO2, 去除1噸SO2使用1.14噸石灰石, 使用1噸石灰石產生1.72噸石膏, 每噸原煤相當于0.714 3噸標煤。

根據脫硫系統的產生石膏量、消耗石灰石量及SO2消減量的參數分析可判斷脫硫系統是否正常運行。

摘要:根據國家環保部環辦【2008】90號文和環辦【2009】8號文的要求, 城鎮污水處理廠和重點脫硫企業要實時監控并記錄污染治理設施工藝過程參數, 環保執法部門可對各過程參數進行實施監控。通過對參數進行邏輯分析判斷污染治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行, 確定在線監測設備是否正常運行, 同時通過工藝參數與排放數據的邏輯性關系, 分析排放數據的準確性。加強對治污設施的監管, 促進環境管理由“末端監控”向“全過程監管”轉變。

關鍵詞:污染,在線監控

參考文獻

污染源在線監控方案范文第5篇

中石化股份天津分公司污水外排口已按要求安裝了污水流量計和在線監測儀器, 監控包括COD、PH、NH3-N等污染物。燃煤鍋爐在外排煙道上安裝了煙氣在線分析儀, 監測分析SO2、NOX和煙塵排放情況。在線監測儀器安裝初期只能到在線儀器安裝現場查看實時數據, 缺乏及時性?;诖? 在2009-2012年公司內部建立和完善了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 實施外排污水和鍋爐煙氣排放數據傳輸的網絡建設, 應用信息技術, 實現了對污水和煙氣外排污染物的數字化在線監控, 并應用該監控系統及時準確地開展環?,F場管理以及污水處理場、煙氣脫硫除塵設施等環保設施生產運行控制, 避免了超標排放。

1 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的建立

1.1 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的定義

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由自動監測儀器設備和監控中心組成。自動監測的儀表設備是指安裝在污染源排放口現場, 用于監控、監測污染源排污狀況及完成與監控中心數據通訊傳輸的單臺或多臺設備及設施, 包括污染物排放監控儀器、流量計、運行記錄儀和數據采集傳輸議等。監控中心是指安裝在各級環保部門, 有權限通過傳輸網絡與自動監控設備連接, 對其發出查詢和控制等指令的數據接收和數據處理系統, 包括計算機信息終端設備及軟件等。

1.2 建立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

在現有外排污水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和燃煤鍋爐煙氣自動監測設備的基礎上, 2009年開始建立公司污染源監控中心, 即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該系統包括:硬件部分主要有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GIS服務器等三臺服務器和數據采集傳輸儀, 建立監控中心;軟件部分主要有GIS系統、數據庫監控子系統以及操作系統;在排口自動監控儀器安裝室與各用戶終端之間鋪設光纜, 利用公司辦公網絡, 完成數據傳輸。

系統架構圖:

建成的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對外排口和鍋爐煙氣排放口實現了全天候在線監控排放情況, 在線數據通過辦公網路傳輸, 在個人辦公計算機上按照監控層次查詢, 基本實現了“數字化監控”。監控層次劃分為公司領導層、公司職能部室管理層、作業部管理操作層等三個層面。

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界面圖:

2 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應用于環?,F場管理的做法

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應用功能包括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采集、自動判斷是否超標、超標報警、對實時、歷史排放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等功能以及電子地圖、?;沸阅懿樵兊雀郊庸δ? 并預留視頻監控接口。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是在公司局域網內建立的信息系統, 公司污水處理單位、生產管理部門及環保管理部門及公司領導都可通過辦公網絡登陸相關網址, 進行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的查詢, 及時了解廢水、廢氣的污染物排放情況, 根據排放數據開展環?,F場管理。

2.1 公司制定了年度環保管理控制指標, 量化了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要求。

在日常管理過程中, 通過污染物的實際排放來進行對標考核, 保證環保管理工作的控制效果。與傳統的現場巡檢, 發現異常情況進行采樣, 實驗室分析的環?,F場管理模式相比, 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數據每3-5分鐘就傳入系統, 彌補了人工監測頻次不足。大量時時數據為環?,F場管理、環保統計、排污費核算和分級控制考核等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依據。結合公司環保管理未來發展的需求, 該系統預留出污染源視頻監控的接口并增設?;分R庫的內容供各類人員學習掌握。

在線即時監測數據匯總:

2.2 利用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提供的數據和顯示, 指導污水處理場、脫硫除塵設施等環保設施的運行控制。

直接在電子地圖上點擊觀看到各監控點在線儀器儀表在點擊時刻采集的污染物排放數據。通過監控點顯示顏色的不同表明此時排放數據的狀態, 即監測設備是否開啟、數據是否達標?;疑肀O測儀器斷開或未排放;綠色代表各項污染物達標排放;紅色代表有一種或幾種污染物超標。根據上述狀況, 及時調整運行參數, 保證環保設施的運行處理效果。

各監控點即時排污數據及設施運行狀態:

2.3 各級政府環保部門、督察部門不定期到公司現場檢查評估, 在檢查污水處理場和脫硫除塵設施時, 必檢查在線設施運行狀況和及時數據, 以此判斷環保設施處理達標情況。

通過對監測數據按日、月、季度、年等單一條件和組合式查詢條件通過該系統進行數據查詢統計, 從而掌握各監控點的排放質量變化以及在公司整體排污所占比例, 從而確定出治理和監控重點。結合數據提供多樣的圖表展現:表格、曲線圖、餅狀圖和柱狀圖。

歷史數據統計:

3 實施效果

3.1 環保管理上水平

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應用是環保管理由粗放向精確的轉變, 邁入了數字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提高了環?,F場管理反應速度。較全面的在線監測儀器和監測點源使環保信息管理覆蓋面更加廣泛。

3.2 企業環保管理形象有較大提高

在實現在線數據傳給政府環保管理部門的同時, 通過網絡傳遞到公司內部的監控系統, 保證了與政府部門的同步性。通過在線監控系統, 各級政府環保管理部門現場檢查時, 各監控點數據一目了然, 對企業排污狀況, 有了直觀認識, 企業環保管理水平得到肯定。

3.3 促進了污染物減排工作的進展

污染源在線監控方案范文第6篇

二、方案設計 ........................................................ 4

(一)監測指標選擇 ............................................................................................. 4

(二)監測系統設計 ............................................................................................. 6 1.浸潤線監測 ................................................................................................ 6 2.庫水位監測 ................................................................................................ 7 4.壩體位移監測 ............................................................................................ 7

5、視頻監測 .................................................................................................... 7

(三)某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設計方案 ............................................................. 8

三、運營/管理 ...................................................... 10

(一)設備安裝 ................................................................................................... 10

(二)運營管理 ................................................................................................... 11

四、產品映射 ....................................................... 13

五、標準支持 ....................................................... 14

六、標準化程度 ..................................................... 16

七、效果分析 ....................................................... 16

一.需求分析:

安全生產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事關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我國在確立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基本方針和“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后,從安全法制、安全責任、安全投入、安全科技和安全文化等方面入手,強化安全監管工作。但受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企業安全生產基礎薄弱、從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安全法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工礦商貿領域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近年來尾礦庫事故多發,已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

金屬與非金屬礦山是工業生產的高危行業,其事故發生起數和死亡人數在全國工業安全生產領域占較大的比重。尾礦庫是金屬與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也是該領域的重大危險源之一,作為具有高勢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險源,其一旦發生事故,將會給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損失,給當地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經過50多年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礦業大國,目前全國有金屬非金屬礦山92071座,其中金屬礦山8239座,非金屬礦山83832座,冶金、有色、化工、核工業、建材和輕工業等行業的礦山都有尾礦設施。經初步統計,全國有尾礦庫7610座,總庫容約5×109m3,堆存尾礦約5.5×109t。其中正常運行的約有4800座,占63%,危庫、險庫和危險性較大的病庫約有2810座,占37%。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比較落后,從安全上看,尾礦庫還存在以下不利因素:一是筑壩尾礦粒度細。由于筑壩的尾礦粒度細,細尾礦的力學強度低、透水性差、不易固結,造成壩體穩定性較差;二是上游法筑壩多。我國目前85%的尾礦庫采用上游法筑壩,較下游法和中線法筑壩的壩體穩定性差;三是尾礦庫安全設計標準較低。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尾礦庫防洪、抗震及壩體穩定等建設標準與發達國家相比相對偏低;四是小型庫多。我國礦山規模小,四等庫及四等庫以下的小型尾礦庫占90%以上;五是受地震威脅大。我國是多地震國家,尾礦庫防震抗震是重要問題;六是失事后果嚴重。我國人口眾多,尾礦庫難以避開居民區和重要工業、交通設施,一旦失事,損失巨大。

美國克拉克大學公害評定小組的研究表明,尾礦庫事故的危害,在世界93種

2 事故、公害的隱患中,名列第18位。它僅次于核武器爆炸、DDT、神經毒氣、核輻射以及其它13種災害,而比航空失事、火災等其它60種災害嚴重,直接造成百人以上死亡的尾礦庫事故已不鮮見。如1972年2月26日,美國布法羅尼河礦尾礦壩潰壩,造成125人死亡,4000人無家可歸;1985年7月中旬,意大利東北部的普瑞皮爾尾礦庫潰壩,造成250人死亡。

我國尾礦庫歷史上曾發生過多起重特大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如:1962年9月25日,云錫公司火古都尾礦庫潰壩,造成171人死亡、92人受傷,受災人口13970人;1994年7月13日,湖北大冶有色金屬公司龍角山尾礦庫潰壩,造成30死亡;2000年10月18日,廣西南丹宏圖選廠尾礦庫垮塌,造成28人死亡、56人受傷。

近年來,尾礦庫垮壩造成人員傷亡和有毒污染物下泄的事故屢有發生,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對環境安全構成重要威脅。據初步統計,自2005年以來,全國發生尾礦庫潰壩等重特大事故17起、死亡41人,重傷1人,輕傷28人,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環境安全帶來嚴重損失。其中:2006年4月30日陜西鎮安尾礦庫潰壩,造成17人死亡、5人受傷。

尾礦庫的安全監測對于加強尾礦庫的安全監管,把握尾礦庫的安全現狀,減少尾礦庫的事故發生等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尾礦庫安全運行的主要技術參數如壩體形變位移、庫水位、浸潤線埋深等,均由人工定期用傳統儀器到現場進行測量,安全監測工作量大、受天氣、人工、現場條件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系統誤差和人工誤差。同時,人工監測還存在不能及時監測尾礦庫的各項技術參數,難以及時掌握尾礦庫各項安全技術指標等缺點,這些都將影響尾礦庫的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水平。我國安全生產市場急需尾礦庫潰壩災害的實時、連續監測的技術和產品。

尾礦庫自動化安全監測系統的實施,便于企業和安全監管部門快速掌握與尾礦庫安全密切相關的技術指標的最新動態,有利于及時掌握尾礦庫的運行狀況和安全現狀,可以提高尾礦庫的安全性,保障庫區下游企業正常運轉及庫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避免因尾礦庫事故而造成的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水利工程和高邊坡工程的監測技術發展較快。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我國大壩、高邊坡變形監測領域開始研究和使用人工變形監測系統,其中應用經緯儀、 3 水準儀等監測儀器監測壩體變形的監測方法有視準線法、引張線法、前方交會法、壩面水準測量法以及連通管法等。20世紀70年代末,以傳感器為基礎的大壩自動化變形監測系統開始應用于葛洲壩水利樞紐、新豐江水利工程等壩體位移的監測中。20世紀90年代開始了大壩及高邊坡的GPS自動化變形監測系統的研究,GPS技術已經應用于三峽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湖北清江隔河巖水利工程、龍羊峽水庫近岸等大壩或高邊坡的變形監測。目前,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大壩變形自動監測技術、監測系統的自動化、網絡化和信息化技術是大壩和高邊坡工程監測領域的研究發展趨勢。

當前尾礦庫較為落后的安全監測技術和監測手段,不能滿足包括企業自身在內的全社會對于提高尾礦庫管理水平和安全狀況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國尾礦庫的監測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尾礦庫的管涌流土、地震液化等壩體內部致災因素引起壩坡失穩的預警技術基本屬于空白,其監測、預警技術的研究成果較少。特別指出的是,我國尾礦庫數量多、分布廣,因此尾礦庫自動化安全監測系統的設施實施是面向我國尾礦庫安全的重大需求,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二、方案設計

(一)監測指標選擇

尾礦庫內存有大量尾礦漿沉淀水,水位相對比較穩定;同時,從尾礦壩壩頂排放尾礦時,礦漿向庫內流淌的過程中,礦漿水不斷向下滲透;此外,汛期大量降雨。這些因素在尾礦壩體內形成一個龐大滲流場。再者,尾礦沉積體屬非均值體,排礦部位又需要經常調換;壩體又在不斷增高;況且在尾礦庫整個服務期間內,礦源及選礦流程有可能改變,尾礦性能自然也會變化。這就是尾礦壩滲流場異常復雜的原因。浸潤線即滲流流網的自由水面線,是尾礦壩安全的生命線,浸潤線的高度直接關系到壩體穩定及安全性狀,因此,對于浸潤線位置的監測是尾礦庫安全監測的重要內容之一。如圖1所示,圖中孔隙水壓力為0的線即為尾礦壩的浸潤線。

圖1 某尾礦壩孔隙水壓力分布圖(單位:kPa)

尾礦庫內存有大量尾礦漿沉淀水,庫水位監測的目的是根據其水位的高低可判斷該庫防洪能力是否滿足安全要求。具體地說:一個完善的設計在設計文本中會給出防洪所需的調洪水深,并要求在設計洪水位(即最高洪水位)時,要同時滿足設計規定的最小安全超高和最小安全干灘長度的要求。因此,對于庫水位位置的把握可以直接防止尾礦庫在汛期避免洪水漫頂潰壩事故的發生,有利于安全監管部門和企業在汛期來臨之前,直觀地了解和掌握庫水位是否達到了設計要求的汛前限制水位。由此可見,庫水位的連續動態監測也是尾礦庫安全監測的重要內容之一。 圖2給出了安全灘長監測法的示意圖。

圖2 安全灘長檢測法

如圖2所示,設現狀庫水位為Hs,先在沉積灘上用皮尺量出[Lg],并插上標桿a,用儀器測出a點地面標高Ha,當Ht = Ha – Hs≥ [Ht] 時,即認為安全灘長滿足設計要求。否則,不滿足。同理,也有安全超高檢測法。

尾礦庫發生潰壩災害,壩體位移是災害演化過程的直觀反應指標,因此對于壩體下游坡變形的掌握,可以及時發現尾礦壩變形率和發展速度,有利于安全監管部門和企業進行科學的應急決策,并及時采取應急對策措施,從而避免災害的發生或者減少災害發生造成的危害。圖3給出了尾礦庫尾礦壩的典型變形矢量圖,從圖中可知壩體下游坡發生向下和偏向下游的變形。

圖3 尾礦壩典型變形矢量圖

在定量評價尾礦庫的防洪能力時,需要測定灘頂標高和設計最高洪水位下允許達到的干灘標高,當前的檢測方法較難準確并快速測定這兩個指標,問題在于水邊線的界線很不明顯,該處又無法進人,通常只能目測。據此推算出來的總干灘長度和調洪干灘長度自然也是極不可信的。因此,在尾礦庫安全自動化監測系統中,應增加快速并簡捷的標高測定方法。因此,灘頂標高和設計最高洪水位下允許達到的干灘標高,是尾礦庫安全監測需要測定的指標。

此外,在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中,為了實時掌握尾礦庫庫區的情況和運行狀況,通常在溢水塔、灘頂放礦處、壩體下游坡等重要部位設置視頻監測設置,以滿足準確清晰把握尾礦庫運行狀況的需要。 綜上所述,金屬非金屬礦山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監測指標包括:浸潤線;庫水位;灘面標高;壩體位移;視頻圖像。

(二)監測系統設計 1.浸潤線監測

一般選擇尾礦庫壩上最大斷面或者一旦發生事故將對下游造成重大危害的斷面為監測剖面。大型尾礦庫在一些薄壩段也應設有監測剖面。每個監測剖面應至少設置5個監測點,并應根據設計資料中壩體下游坡處的孔隙水壓力變化梯度靈活選擇監測點。尾礦壩壩坡浸潤線監測儀器分兩類。一類埋設測壓管,人工現場實測;另一類是埋設特制傳感器,進行半自動或自動觀測。

浸潤線監測儀器埋設位置的選擇,應根據《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AQ2006-2005)中規定的計算工況所得到的壩體浸潤線位置來埋設。在作壩體抗滑穩定分析時,設計規范規定浸潤線須按正常運行和洪水運行兩種工況分別給出。設計 6 時所給出的浸潤線位置應是監測儀器埋設深度的最重要的依據。

2.庫水位監測

一般在庫內排水構筑物上設置自動監測儀,將所測信號傳給室內接收機處理得到庫水位。既準確,又適時。需要指出的是,庫內排水構筑物一般位于尾礦庫內,排水構筑物周邊為尾礦澄清水,因此需要在監測系統布置前,針對特定尾礦庫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施工方案。

3.干灘標高監測

干灘標高的測量不同于其它點標高的測量,這是由尾礦壩自身的運行特點決定的,隨著尾礦壩的不斷填筑加高,灘頂標高和設計最高洪水位下允許達到的干灘標高是兩個動態變化的指標,因此,不能在某一位置架設堅固的不能移動的標高監測設備。采用移動GPS,定期監測尾礦壩灘頂標高和設計最高洪水位下允許達到的干灘標高。該方法靈活簡便、具有較高精度、利于位置變化。

4.壩體位移監測

正是由于過去對尾礦壩壩體位移監測認識不足,尾礦壩位移監測手段不多。壩體變形計算至今尚未納入設計規范。對于較大的尾礦壩,設計僅在壩體表面設置位移觀測樁。具體監測手段主要有人工用經緯儀監測和GPS自動監測兩種。 根據壩的長短至少選擇2~3個監測剖面。一般在最大壩高處、地基地形地質變化較大處均應布置監測剖面。

每個剖面上根據壩的高矮,在壩坡表面從上到下均勻設置4~6個監測點。最下面一個點應設置在壩腳外5~10m范圍內的地面上,以用于監測尾礦壩發生整體滑動的可能性。

5、視頻監測

在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中,為了實時掌握尾礦庫庫區的情況和運行狀況,通 7 常在溢水塔、灘頂放礦處、壩體下游坡等重要部位設置視頻監測設置,以滿足準確清晰把握尾礦庫運行狀況的需要。

(三)某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設計方案

某尾礦庫初期壩壩頂標高為163.5m(東壩壩高為20m,西壩壩高為24.2m)。后期壩壩頂標高為220m。后期壩采用上游式尾礦筑壩。最終總庫容為1350萬m3 。2008年1月子壩壩頂標高為201m,沉積灘頂標高約為198m。目前總壩高為58.7m,總庫容不到1000萬m3 ,暫屬四等尾礦庫。當沉積灘頂標高達到199.3m時,就升為三等尾礦庫。該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監測設計方案為:

1、庫水位監測

1)監測部位:尾礦庫溢水塔上。

2)監測儀器:電子水位傳感器(無線傳輸)。 3)儀器數量:1個。

2、灘頂和灘面標高監測

1)監測部位:在東壩和西壩的沉積灘面上各選三條垂直于子壩的直線,直線間距為100 m。在每條線的灘頂和距灘頂70 m處各設一個灘面標高兩個點均為監測點。

2)監測儀器:小旗和移動GPS,定期檢查小旗標高,并輸入軟件。 3)儀器數量:移動GPS一臺,小旗12桿。

3、浸潤線監測

1)監測部位:選擇了(位于鉆孔ZK13以東3~5m處)、Q2(位于鉆孔ZK01以東3~5m處)、Q3(位于鉆孔ZK23以東3~5m處)、Q4(位于鉆孔ZK31以東3~5m處)。

在Q

1、Q3剖面的第

一、

三、五期子壩頂各布設兩個浸潤線觀測點(兩點間距0.5m ),每個點埋設1個傳感器。第一期子壩頂兩個傳感器的埋深分別為6m和10m(自孔口地面算起);第三期子壩頂兩個傳感器的埋深分別為8m和13m;第五期子壩頂兩個傳感器的埋深分別為8m和15m。

在Q

2、Q4剖面的第

三、五期子壩頂各布設1個浸潤線觀測點,每個點埋設1個傳感器。第三期子壩頂兩個傳感器的埋深分別為13m;第五期子壩頂兩個傳感

8 器的埋深分別為15m。

2)監測儀器:振弦式孔壓傳感器、光纖滲壓傳感器。

3)儀器數量:振弦式孔壓傳感器(10個),光纖滲壓傳感器(6個)。

4、位移GPS監測

1)監測部位:在東壩最大壩高剖面G1和西壩最大壩高剖面G2的壩坡上各布設4個監測點。4個監測點的位置分別設在壩腳、第

一、

三、五期子壩頂上。

2)監測儀器:GPS 3)儀器數量:一個基站、八個測點。

5、壩內位移監測

1)監測部位:ZK

53、ZK

15、ZK

24、ZK32以東3~5m,每個斷面3個位移監測點。

2)監測儀器:測斜儀+測斜管。

3)儀器數量:SINCO測斜儀一臺,測斜管若干長度。

7、可視化監測

在溢水塔、灘頂放礦處、壩體下游坡等重要部位設置視頻監測設置,通過現場攝像頭實時拍攝并快速傳輸至控制室的顯示屏幕上,能夠直觀地顯現尾礦庫生產放礦及筑壩運行等情況。

圖4 某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結構圖

圖5 某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安裝圖

三、運營/管理

(一)設備安裝

在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安裝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安裝的儀器設備的安全問題。尾礦庫一般處在高山峽谷等人員稀少的場地,且尾礦庫占地面積較大,因此,儀器設備的防盜問題是面臨的安全問題之一。因此,傳感器、攝像頭及GPS等設備應安裝穩固,均應在安全過程中考慮防盜問題,GPS接收機應放置在水泥墩內,避免因為設備主機被盜,導致系統無法正常工作。

2.購買的GPS等設備應該有避雷裝置。GPS設備靠接收星歷信號來準確測定壩體變形狀況,GPS天線應盡量選擇軛流圈天線,盡可能保證雷雨天氣的設備安全。

3.安裝位置應考慮尾礦壩填筑過程高程變化。尾礦庫的運行期為尾礦壩不斷升高、儲存尾砂庫容不斷增大的過程,與水利工程不同,其壩頂高程隨著生產運行期的發展不斷變化。此外,對于上游式尾礦壩來說,其壩軸線還要不斷向庫內前移(如圖6所示)。因此,GPS、孔壓傳感器等設備的埋設位置應能夠滿足尾礦庫整個運行期安全監測和安全管理的需要,應針對整個運行期綜合考慮。

圖6 上游式尾礦壩筑壩方式圖

4.應注意浸潤線監測儀器埋設位置。尾礦壩總在不斷加高,尾礦壩浸潤線還受降雨和放礦水的影響,其深度在一定范圍內經常變動?,F有的觀測設施只能測出進水孔處的水頭或孔隙壓力。從流網圖可知:只有當某個深度的水頭與該深度的高程相等時,或者說當某個深度的孔隙壓力接近于零時,該深度才是浸潤線的位置。監測儀器埋深了,測得的浸潤線比實際浸潤線低;儀器埋淺了,測不到浸潤線。浸潤線的位置應根據設計資料綜合考慮。

(二)運營管理

基于金屬非金屬礦山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在尾礦庫的運行過程中,除了應及時掌握各種監測技術指標的最新數據外,還要有尾礦庫安全與否的預警技術和響應方法。本系統認為,應結合尾礦庫定量安全評價方法,通過對尾礦庫運行期的安全評價和監測指標數據安全度分析后,可以建立尾礦庫運營管理的預警技術和響應方法。

1.浸潤線指標的預警方法

通過尾礦壩現狀的勘察和資料分析,掌握特定尾礦壩的沉積規律、材料分區及概化方法、堆壩材料的物理力學特性指標,通過滲流驗算及分析,掌握汛期設計資料允許的最高浸潤線高程。該指標即時浸潤線監測指標的預警及響應標準。

其中,滲流驗算的計算方法如下所示: 滲流分析的基本方程為:

式中,[K]為透水系數矩陣;{H}為總水頭向量;[M]為單元儲水量矩陣;{Q}為流量向量;t為時間。

對于等別不高的尾礦庫,還可以依據國家標準《構筑物抗震設計規范》中有關尾礦壩浸潤線高度的預警指標進行預警。

2.防洪能力的預警方法

防洪能力的預警是避免汛期發生尾礦庫漫頂潰壩事故的最有效方法。通過調洪驗算得到當前庫水位下,設計最高洪水位下尾礦庫需要的調洪水深,即可以掌握當前干灘長度是否滿足調洪水深的要求。

3.壩體位移的預警方法

通過尾礦壩當前運行現狀的有限元強度折減法壩坡穩定性分析,可以近似得到發生極限滑動情況時,壩體一定深度及表面的變形情況,并結合尾礦壩位移監測趨勢及變形率的定性判斷,可以準確把握尾礦庫因受力情況發生位移趨勢及變化速率,從而及時預警并采取響應措施,疏散下游群眾,并采取積極措施加固壩坡,避免因壩坡失穩發生潰壩的嚴重危害。

其中,強度折減法計算壩體位移量的計算方法如下所示:

圖7 壩坡有限元網格示意圖

圖7為一壩坡的有限元網格示意圖,假定A點為某一單元的一個高斯點,以下關于點的應力分析均以A點為例。設尾礦的抗剪強度指標為c和?,則土的抗剪強度為:

假設尾礦的抗剪強度以某一折減系數F按下式進行折減:

當折減系數較小時,尾礦的抗剪強度較高,整個壩坡基本處于彈性狀態。然后逐漸增加折減系數,則尾礦的抗剪強度逐漸降低,壩坡中處于彈性的范圍會相應減少。如對于A點,當折減系數增加到某一較大的值時,會不再處于彈性狀態,其摩爾-庫侖強度包線會下移至與應力摩爾圓相交。

當折減系數繼續增加,尾礦的抗剪強度進一步減小,壩坡的塑性區會進一步增大;當折減系數增加到某一數值時,塑性區形成連通的區域,尾礦沿該剪切面發生不收斂的塑性剪切變形。此時認為壩坡發生破壞,強度折減系數即認為是壩坡的整體安全系數;滑裂面的位置可根據位移增量等值線或最大剪應變增量等值線的疏密來確定,也可根據破壞區域的范圍來判斷。

基于剛體極限平衡理論的壩坡穩定分析方法已相當成熟且廣泛應用于尾礦壩在內的邊坡穩定分析中。然而,該法在處理荷載條件和邊界條件復雜的邊坡時常遇到困難?;趶姸日蹨p的有限元法,能夠處理復雜荷載和邊界條件,算法先進,可以更為準確地分析尾礦壩的壩坡穩定性,為尾礦庫安全監測位移指標的預警提供依據。

4.注重與日常巡檢工作結合

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的實施,可以使管理者在主控制室內能夠及時把握尾礦庫的最新動態和監測指標信息,但是,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不能完全代替尾礦庫日常巡檢工作,應與日常巡檢結合,通過監測指標和日常巡檢結合的比對,能夠更為科學的掌握尾礦庫的安全狀況和運行特點。

四、產品映射

1.孔壓傳感器的技術要求

1)準確度高,靈敏度高,穩定性好,體積小,重量輕,直接頻率輸出,激勵電路封裝在水密殼體內。

13 2)測量范圍:0.1、0.

2、0.3、0.

6、1.0、3.0、6.0、10.0、MPa(對應于10-1000m水深)。

3)準確度:±0.5%FS。

4)可直接用于江河、湖泊、海水的深度和液體壓力的測量,也可用作剖面系統的深度傳感器。

2.GPS設備的技術要求

1)GPS接收機及其配套設備,要求包括從數據采集、集中傳輸、解算處理、顯示和記錄及避雷和防盜等安全保護設施的全部設備。

2)精度要求,水平:3mm+0.5ppm ,垂直:5mm+0.5ppm;上述精度指標要求有國家光電檢測中心等權威機構的檢測結果,并具有權威機構頒發的證書。

3)解算軟件上有各個GPS接收機的獨立監控模塊,通過解算軟件,可以在計算機中實時顯示具有上述精度的各個GPS接收機的坐標和位移量,并能夠實時記錄在文本文件中。

4)GPS接收機天線為軛流圈天線。 5)具有避雷設施及其它安全保護措施。

五、標準支持

在尾礦庫安全領域,技術標準主要參照《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AQ2006-2005)。該標準有關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的規定包括以下內容:

1.4級以上尾礦壩應設置壩體位移和壩體浸潤線觀測設施。必要時還宜設置孔隙水壓力、滲透水量及其渾濁度的觀測設施。

2.做好日常巡檢和定期觀測,并進行及時、全面的記錄。發現安全隱患時,應及時處理并向企業主管領導報告。

3.尾礦庫運行期間應加強浸潤線觀測,注意壩體浸潤線埋深及其出逸點的變化情況和分布狀態,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

4.尾礦庫灘頂高程的檢測,應沿壩(攤)頂方向布置測點進行實測,其測量誤差應小于20mm。當灘頂一端高一端低時,應在低標高段選較低處檢測1~3個點;當灘頂高低相同時,應選較低處不少于3個點;其他情況,每100m壩長選

14 較低處檢測1~2點,但總數不少于3個點。

5.根據尾礦庫防洪能力和尾礦壩壩體穩定性確定,分為危庫、險庫、病庫、正常庫四個等級。除正常庫外,前三類從文字上看,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尾礦庫安全度定義緊緊依靠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中設定的監測指標來評判。

例如,危庫是指安全沒有保障,隨時可能發生垮壩事故的尾礦庫,危庫必須停止生產并采取應急措施,危庫定義見圖8。

圖8 尾礦庫安全度中危庫的定義 尾礦庫安全度中同時滿足圖9四個工況的尾礦庫為正常庫。

圖9 尾礦庫安全度中正常庫的定義

綜上所述,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能夠緊扣我國現行尾礦庫安全技術標準,具有較大的實用意義和價值。

六、標準化程度

尾礦庫安全監測系統監測的浸潤線、庫水位、灘面標高、壩體位移、視頻圖像,均能夠為尾礦庫日常安全管理及尾礦庫安全運行服務。我國尾礦庫中85%以上為上游式尾礦壩筑壩,該系統對于上游式筑壩的尾礦庫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今后監測系統若能與不同等別尾礦庫相結合,上升到安全技術標準,可以全面提高我國尾礦庫安全管理水平,減少我國尾礦庫事故發生的數量,保障尾礦庫庫區人民生命財產、環境安全及社會穩定,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七、效果分析

當前,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工礦商貿領域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近年來尾礦庫事故多發,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在《國務院關

16 于實施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決定》(國發〔2005〕11號)中明確要求 “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中國科協等有關部門和科研教學單位,要積極開展公共安全領域的科學研究;加大公共安全檢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研發的投入,不斷改進技術裝備,建立健全應急平臺,提高我國公共安全科技水平”。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把“公共安全”問題列入了國家科技發展的“重點領域”,要重點研究開發地震、臺風、暴雨、洪水、地質災害等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關鍵技術,森林火災、潰壩、決堤險情等重大災害的監測預警技術以及重大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分析評估技術。同時,2007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國家環??偩致摵辖M織了全國范圍的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使得尾礦庫的安全運行和管理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上一篇:年中業務工作報告范文下一篇:社保補助申請范本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