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民族音樂文化保護論文范文

2023-09-24

民族音樂文化保護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其蘊含諸多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智慧。黔東南充分發揮文化優勢,創造性貫徹落實國家政策,著力發展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產業,建設好“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推進原生態民族文化保護與生態建設的良性互動。

關鍵詞:生態文明;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

文獻標識碼:A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土層肥厚,保水條件好,十分宜于植物生長。原始生態保存完好,有27個原始植被保護區與自然保護區,其中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為國家自然保護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個以苗族和侗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自治州,世居在這塊土地上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發展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這里不僅自然生態環境優良,而且原生態民族文化豐富燦爛,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保存良好,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相得益彰。經文化部批準設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成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在生產生活方式不斷變遷的當下,原生態民族文化對長期保持良好生態環境有重要的調適和維護的功能,同時對豐富群眾生活、構筑精神高地、沖出經濟洼地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設生態文明、謀求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要挖掘和利用各民族的生態智慧,不斷吸收民族文化的“傳統營養”,在創造性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政策的同時,加強保護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一、黔東南是原生態民族文化資源的富集地

黔東南是我國主要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之一,境內居住著苗、侗、漢、布依、土家、水等33個民族和2個待識別民族。苗族和侗族為自治州主體民族,人口分別占全國苗族和侗族總人口的1/3和一半以上,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州總人口的819%,位居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首[1]。在漫長歷史長河中,世居在這里各兄弟民族形成了各自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民族風情濃郁,民族文化積淀深厚,多彩多姿,是罕見的文化聚寶盆。苗村侗寨旅游資源質量等級和地域集中度為全國及至全球之最,是全國苗族、侗族原生態民族文化的中心地帶,是典型的“苗、侗民族風情園”。這里有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有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從江侗鄉稻魚鴨復合系統,有56項68個保護點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29個國家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有21個苗族村寨和侗族村寨被文化部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

黔東南州的民族傳統村落積淀了最深厚的民族文化,也是黔東南州最大的財富。在《貴州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中,規劃了150個典型民族村寨,并按旅游潛力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個等級,其中黔東南有15個A級,占A級民族村寨的789%;B級21個,占B級民族村寨的688%;C級占民族村寨的267%[3]。自2012年國家啟動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工程以來,貴州省已有292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居全國第二位,黔東南州有225個村落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占到全省總數的771%,全國總數的144%。其中,有30個民族村寨被世界旅游組織評選為世界級鄉村旅游村寨(是云南的3倍多)[4]。黔東南因豐富的原生態民族文化而被冠以“歌舞之州”“百節之鄉”“原生態博物館”“民族文化活化石”“民族風情園”“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生態博物館”“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后家園”“世界苗侗原生態民族文化遺產保留核心地”“全球10個少數民族生態文化保護圈之一”等眾多桂冠。根植于黔東南這片沃土、帶有濃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日漸成為人類創新的重要源泉,成為人類穿越時空的重要記憶,成為人類美好精神價值追求的重要目標,成為增進不同群體、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乃至不同國家相互了解的重要媒介,成為“多彩貴州”文化元素的主要來源地,成為貴州文化最大的魅力,原生態民族文化正成為黔東南的精神地標。

二、黔東南各民族生態智慧與生態建設

黔東南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林業資源豐富,全州森林面積為28507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6344%,生物物種繁多,生物多樣性特征明顯[5]。黔東南各民族生活在這個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中,巧妙利用生態,用心建設生態,在“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風”的文化多樣性中彰顯了民族的生態智慧。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多樣性“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護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6]。

(一)對山林神木的頂禮膜拜

在長期的采集、狩獵和農耕生活中,生活在黔東南的各民族人民認識到森林是人類生存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認識到森林對于水資源涵養和氣候調節的重要性,認識到人類對大自然的依賴性,樹立起“森林即為神”的強烈意識,形成對山林神木的頂禮膜拜。至今眾多民族村寨四周依舊保存風水林、護寨林,特別是一些古樹、巨石、水井更是視為神靈,加以崇拜,尊為“樹爹”“巖媽”“井母”。每當“二月二”敬橋節,在苗族村寨隨處可見家長帶著孩子祭拜古樹、巨石、水井,使孩子從小就具備了視這些自然物如爹媽的觀念。為保護森林、古樹,這里的群眾往往會通過榔規、款約形式制定相關約束機制,禁止對森林的亂砍濫伐。這里的村寨幾乎都有自己的村規民約,強化人們對山林樹木的保護意識,許多村寨特別制定了對砍伐、踐踏風水林、護寨林實施“3個120”處罰,即違者處罰120斤酒、120斤肉、120斤米,由全寨人集體聚餐,違犯者還得在席中陳述自己所犯的錯誤并作出保證。黔東南從江岜沙苗寨禁止亂砍濫伐“神山”中各種樹木,各個家族中的人自覺義務巡視守護,對私自到神林內砍伐者,一經抓獲,則罰其牛祭山,并當眾向“神山”道歉,祭山時宰殺的牛肉也必須分到各家各戶,以儆效尤[7]。罰“3個120”、罰牛祭山并要求全寨參與的形式,實際起到了對全體鄉民的教育警示作用。在經濟收入低的時代,這樣的處罰是相當的重,往往造成被罰者沉重的經濟負擔,人們不敢輕易越雷池而形成自覺,客觀上起到了保護森林、保護生態的作用。隨著人們收入的不斷提高,村規民約的違法金額也在不斷提高,有的罰金高達上萬元。走進施洞鎮的楊家村,隨處可見張貼在民居墻上的保護森林的村規民約,其處罰金額已提高到“3個1萬元”。黔東南各民族村寨通過設置鄉規民約這一生態高壓線來保護樹木山林,來維系人與自然的平衡。

(二)對動物捕養的生態運用

各民族在同大自然的長期打交道中,認識到保護動物對人類自身的重要作用。通過劃定風水林、護寨林或祖墳林,禁止或減少人們在林中活動,平時嚴防畜生進入神樹林,嚴禁傷害林中的樹木,從而使大量鳥類、昆蟲、爬行類、小型哺乳動物等有了自由生長繁衍之地。春季是野生動物孕育期,母體懷孕、幼仔待哺,黔東南各民族都有禁止狩獵、捕魚民間規定,為動物的生長和發育創造條件,促進了生態的發展。黔東南以水稻生產為主要生計,各民族長期以來形成了稻田養魚的習慣,其間的生態智慧尤為突出。春夏時節,將魚苗放入在稻田,不僅可以提高稻田的水溫,增加肥分,而且魚在稻田中游動,能吃掉稻田中雜草和害蟲,有利于水稻的生長,達到魚糧雙豐收。這種方式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稱為“稻魚復合系統”或“稻魚鴨復合系統”。2011年6月,從江侗鄉稻魚鴨復合系統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頒發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地證書,從江成為我國繼浙江青田縣、云南紅河州、江西萬年縣之后第四個保護點[8]。黔東南各民族歷史上形成了秋冬季狩獵、捕魚的習慣,但也是有節制的,捕大放小,捕公放母,做到適可而止,形成良性循環,實施可持續發展。

(三)對耕地開發的準確把握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尤其在農耕時代。為能有效利用土地,更好地生存和發展,黔東南各民族往往“依山傍水”而居,騰出更多適宜開墾稻田的土地,特別是對有效地開發與利用山區梯田更顯生態智慧。黔東南為苗嶺山區,“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其山區地理環境最直觀的寫照,高山大嶺之中的山間壩子為數不多,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們只有向山要地,由河谷沿山坡延伸而上,開墾層層梯田,一般延伸的最高位置略低于山泉出水位置,海拔多在1400米左右地帶,其上為水源源頭林帶,嚴加保護,以保證足夠的水源灌溉山下的農田并將水土流失的危害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其下才是稻作農業生產帶[9]。在水稻生長季節,山下的農田還可以直接接收山上森林地表上,山雨沖刷帶來的有機腐殖質,增加農田的有機養分,又不至于造成水土流失。他們注重梯田田埂保護,一方面利用泥土的粘性夯土筑埂,另一方面加強管理,春季把對田埂上生長的草割下,放入水田慪肥。田埂上的草被年復一年的砍割,根系極為發達,起到加固田埂的作用。同時,放入水田的草木,在田水的腐蝕作用下,形成優良的有機肥,增加了稻田的肥力。

三、開發利用民族文化資源是推進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民族文化產業應該并能夠發揮愈加更大的作用

文化產業是一個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市場需求強、消費空間大,開發價值高、投資機會多的綠色產業。發展文化產業,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0美元時,居民消費進入物質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并重時期;超過5000美元時,居民消費將進入精神文化需求的旺盛時期。當前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6000美元,居民消費正由生存型、溫飽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轉變,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呈“井噴”之勢,發展文化產業正當其時[10]。就與全國而言,比山,比不過黃山;比水,比不過漓江,但要比原生態民族文化尤其是苗侗民族風情,黔東南在全國、全球首屈一指。原生態民族文化是黔東南最有希望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元素。作為經濟落后而民族文化富集的少數民族地區,黔東南可把握世界旅游發展的大趨勢,充分發揮民族文化資源尤其是苗侗民族風情的優勢,把發展文化旅游作為促進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和發力點,順勢而為,爭取主動,像抓工農業一樣抓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使其文化軟實力真正變成實實在在的經濟發展硬實力。

(二)促進民族文化的經濟化

發展是時代的主旋律,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和“總鑰匙”,尤其在經濟落后的黔東南,人們發展的愿望更加強烈,加快發展,過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成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現代社會,少數民族也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物質生活水平和經濟收入,過上更加殷實的生活,而做到這一點的首要基礎就是發展經濟。誠然,“文化經濟化”是一把“雙刃劍”,將傳統文化的東西納入現代社會,利用民族文化來發展經濟,難免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可能失去傳統的本色,可能會破壞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甚至是傳統的人際關系模式、文化觀念等,但我們不可為保護而保護,這樣人民群眾是不會同意的,在實踐中也是行不通的。對此,一些地方政府也曾考慮給傳承人一個稱號,發給一定生活補助費的方式來扶持,但杯水車薪,數字太小、對象太少,治標不治本,未能與市場有效對接,喜歡的人不多,做得越多浪費越多,失傳的也越多。只有順應歷史發展規律,堅持以人為本,依托民族文化資源,讓文化與市場對接,促進民族文化的經濟化,讓民族文化逐漸被市場所認可和接受,夯實堅強的物質基礎,方可以反哺文化的挖掘與保護,形成經濟發展與文化保護的良性循環。

(三)有效利用原生態民族文化

當代人的發展不可犧牲子孫后代的利益,同樣,顧及子孫后代的利益并不一定要以犧牲當代人的發展為代價,民族文化的保護需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理論的代際公平原則和代內公平原則,將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與顧及后代人的需要統一起來,將貧困地區村民群眾的脫貧致富與城鎮的發達和發達地區對封閉性農耕文化享受統一起來。黔東南是典型的欠發達地區,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異常艱巨,重點、難點在農村,尤其廣大民族村寨。黔東南現有農村人口40295萬人,其中農村貧困人口167萬人左右,分別占全州人口總數的879%和365%。要保護原生態民族文化,黔東南需要有效利用豐富的原生態民族文化資源,需要推進產業轉型,從民族文化資源利用方式中找到產業轉型的結合點,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和具體的幫扶,創新發展模式,實現產業轉型,讓民族文化的擁有者在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中真正受益,并成為受益的主體。

四、推進民族文化保護與生態建設良性互動的幾點建議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生態文化的生存智慧。多元的民族文化是黔東南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資源寶庫,諸多民族文化蘊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智慧。原生態民族文化豐富的黔東南,極具尊重大自然的生態倫理觀,對民族地區的生態平衡與保護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此,我們要結合黔東南的州情實際,保護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挖掘與現代環保理念有關的習俗、禁忌乃至習慣,把體現了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態智慧作為一種發展理念和價值選擇,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山川秀麗,社會和諧、文化繁榮”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永續發展。

(二)突出發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緊緊抓住原生態民族文化這一資源優勢,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把文化旅游作為特色優勢產業加以打造,讓游人暢游在自由、慢節奏、注重人情的農耕社會中,享受黔東南的原生態文化盛宴,滿足游客對原生態民族文化本真之美的渴求,并通過不斷的創新、提升、豐富和發展,深入挖掘黔東南原生態文化資源,推動文化旅游發展升級,把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打造成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文化品牌,推動“原生態黔東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提升黔東南的文化軟實力,在經濟取得大發展的同時推進多元民族文化在流變中的發展和傳承。

(三)在創造性貫徹落實國家政策中保護原生態民族文化。2012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的實施,《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的印發,等等。好用活用這些“國家級”政策,并結合地區實際創造性地貫徹落實,努力爭取國家在規劃、政策、資金和項目建設等方面予以傾斜和支持,讓政策真正落地,有利于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增強地區文化軟實力,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按照《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的相關規定,修改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筑起一道民族文化保護與生態建設的保障墻。

(四)建設“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12年12月文化部正式同意設立“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黔東南可抓住這一政策契機,努力發展以西江的9個村寨為核心的環雷公山苗族文化圈和以肇興“一山八寨”為核心的黎從榕侗族文化圈,加快建設以雷公山(雷山、臺江、丹寨)為中心的原生態苗族文化產業集聚圈,以黎從榕為中心的原生態侗族文化產業集聚圈,以鎮遠(黃平、施秉、岑鞏)為中心的氵舞陽河山水風光和歷史文化產業聚集圈,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密切相關的歷史遺跡、各級自然保護區等進行整體保護。

黔東南是一個地域名稱,更是一個原生態民族文化與良好自然生態和諧共生的典范。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為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供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和物質條件,為維護文化的多樣性、建設美麗中國不斷提供保障和支撐。

參考文獻:

[1]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EB/OL].[2014-03-18]http://www.seac.gov.cn/art/2012/7/11/art_120_26057.html.

[2] 黔東南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3個.http://www.qdnrm.com/a/dawenhua/feiyiwenhua/20100705/15794.html.

[3] 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貴州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53-68.

[4] 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N/OL][2014-03-02].中國建設報.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3-10/14/content_106630.htm.

[5] 黔東南州林業局林政科.黔東南州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EB/OL].[2014-03-06]http://www.qdnly.gov.cn/info/10921/230476.htm.

[6] 劉永明.從建設生態文明角度審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4(2):1.

[7] 楊從明.苗族生態文化[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23.

[8] 吳平.從江侗鄉稻魚鴨復合系統獲聯合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授牌[J].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2011(2).

[9] 馮建昆,于志偉.傳統生態維護: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基礎—以貴州都柳江流域為研究個案// 貴州省民族研究所建50周年論文選編—民族學與民族文化卷[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10:330.

[10]加快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EB/OL].[2014-03-08]http://www.hljradio.com/folder291/folder2775/folder3409/folder3430/folder3434/2011/10/2011-10-1987489.html.

[責任編輯:曾祥慧]

民族音樂文化保護論文范文第2篇

一、外來文化對旅游地區民族文化的潛移

首先,旅游者到一個地方旅游,不僅要親眼目睹,還要親自參與當地人的活動,觀看歌舞表演,品嘗地方食品,購買民族手工藝品等。與此同時,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帶到旅游點,這樣當地文化就容易被影響、被侵蝕、被破壞。盡管旅游業的發展是一種雙向性活動,旅游者與旅游文化間的交流和影響是相互的,但事實上,旅游者對旅游地社會的影響遠大于他們所接受到的旅游地社會的影響。一方面,就**目前的民族旅游地區而言,旅游者一般來自經濟較發達地區,而大多數旅游者傳承的是漢民族文化。而民族旅游地區是經濟相對落后地區,所以旅游者所帶來的漢文化對當地文化有較大的沖擊力;另一方面,旅游者與當地居民的接觸短暫而相對膚淺,接觸范圍有限。但對當地居民來說,他們同旅游者的接觸是長期不斷的,他們接觸的不是某個旅游者,而是不同時期前來旅游的旅游者群體。所以民族文化相對于外地漢文化而言,往往成為弱勢文化。在整個文化交流中,旅游地的民族衣著風格、建筑形式、飲食習慣、思想觀念都因吸收著外來文化中的某些成份而發生較大的改變。他們向旅游者吸收得越多,向旅游者傳輸得就越少,文化的不平等交流由此產生。這種不對等交流還會因旅游者的個人動機、文化特征、旅游者與當地居民的交流時間和空間等因素的變化而不同。特別是大規模的旅游開發,將經濟運行模式、科學管理文化和現代觀念帶進當地,對當地的民族文化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如**旅游業發達地區***等地的青年已普遍著穿漢裝,使用塑料、金屬制日用品,而且,價值觀、生活方式也因現代用品的進入而發生變化。因此,旅游業的開發勢必使外來文化對當地少數民族文化形態、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帶來沖擊,導致民族文化的蛻變和消失。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者對民族文化的向往,使當地居民發現自己文化的價值,意識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而旅游帶來的利益促使當地居民開始修建歷史建筑;開始搶占那些瀕臨滅絕的傳統文化:他們開始穿起節日盛裝,向旅游者展示和表演歌舞,而這些歌舞表演以前要在特殊的場合和節日才舉行;他們開始創造和重新發展手工藝品,這些手工藝品以前只是為滿足生活所需而制作的,但現在完全是為了滿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制作;他們開始舉行一些儀式,這些儀式對當地人來說具有神圣的意義,但現在也是為了滿足旅游者的愉悅??傊?,他們創造或再現的種種文化,都因為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有所變化,失去了往日原文化中的某些意義,有時僅僅是一種形式。如傣族的潑水節原是一典型的宗教儀式,每年的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都穿起盛裝,把清水潑向佛寺和佛像,然后彼此潑水,因為他們相信潑水能除去邪氣而給他們帶來吉祥與幸福。節日期間,到處充滿喜慶氣氛,熱鬧非凡。電視畫面里的潑水節場面對各地的觀眾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使人產生到西雙版納旅游的欲望。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潑水節已變成一種群眾性的民俗文化活動,且由于它的表現形式有趣,人們往往將傣族文化與潑水節聯系在一起,提到傣族便想到了潑水節。為了滿足一年四季到西雙版納的旅游者的需要,形成了“每日潑水節”,這種形式上的潑水節僅僅是表演性質的,有限的幾個演員的表演無法再現節日的盛況與氣氛,更不可能表現宗教意義。因此,“每日潑水節”的活動削弱了旅游者對這一儀式的向往和期望。

總而言之,旅游開發所帶來的外來文化從各方面不斷地滲入到民族文化中,對民族文化造成影響,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開發旅游業時,應該如何有效地對民族文化加以保護呢?

二、旅游開發過程中民族文化的保護策略

(一)民族物質特征的趨勢和保留

在旅游業中,民族文化因素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飾、飲食、器皿等物質特征滿足了旅游者求新求美求異的精神文化需求,激發了其前來旅游觀光的熱情,這使旅游業帶來的外來文化或多或少的削弱了民族特色。但旅游業的發展,帶來經濟水平的提高,使少數民族居民必然采借先進的生活技術和便利的生活設施。我們不能阻擋這種趨勢,但能對傳統文化中失去存在價值的部分做有益的保留,并賦以其新的功能——旅游吸引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對傳統文化中正在趨同的物質特征進行保留,如傳統的民族服飾,先進的生活用具、建筑形式等。在這方面,麗江的經驗值得借鑒。麗江在大地震后重建納西古城時,完全保留了納西民居的建筑特點,連原來用水泥鋪蓋的路面也鏟掉,重新換上了五彩斑爛的彩石路,當旅游者腳踩石夾路,在流水潺潺的街頭漫步的時候,莫不感到身處古城的新奇與愉悅;此外,**在保留民族服飾方面做得很成功,讓學生統一著裝民族服飾,既避免了與成年人同時著裝民族服裝的尷尬,又使納西服飾自然出現在街頭巷尾。正是自然、濃郁的民族特色使麗江成為旅游熱點,并保持著強勁的可持續發展勢頭。

(二)民族精神文化因素的趨勢與保留。

少數民族的節日禮儀、風俗習慣、宗教儀式等屬精神文化因素。旅游業的發展對宗教儀式、節日禮儀的表現形式和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原本只有在特定時間、場合并按傳統內容和方式才能舉行的儀式經過舞臺化、程序化的包裝,打破了傳統的規定被出售給旅游者。而且,內容上也被壓縮,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內涵。那么如何做到出售文化形式,但保存原文化的內在精神呢?應采取“分離”的措施,“分離”是指出售給游客的文化內容與真正存在本地居民間的文化形式相區別,以防止傳統文化形式的內含價值受到扭曲削弱。把出售的傳統舞蹈和儀式作恰當的修改,使其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意義。如大理的“三道茶”因其與深刻的人生哲理“一苦、二甜、三回味”相聯系,成為大理旅游產品中的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旅游者蕩揚在洱海上邊觀看歌舞表演,邊品嘗“三道茶”時,回味無窮,印象深刻。所以恰當的修改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加強與保護。

民族音樂文化保護論文范文第3篇

一、西部民族文化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自2000年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 西部地區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 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升;但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 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漢族文化的傳播和普及, 西部地區的民族文化被逐步“邊緣化”:民族聚居區的建筑被高層樓房所取代, 穿著本民族服裝、通曉本民族語言的人越來越少, 民族工藝品的制作手藝、民族樂器的彈奏技巧逐漸失傳……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究其原因, 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 在主觀觀念上輕視民族文化

少數民族人民在接受漢族文化的同時, 忽視了對自身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生活在當地的一些年輕人盲目崇拜主流文化, 錯誤地認為穿著民族服飾、說著民族語言很“土氣”, 是一種落后生活方式的象征, 會讓他人看低自己, 于是不愿意保持原有的民族特色。部分到城市工作的少數民族覺得民族文化會使自己成為“異類”。為了能夠融入現代化的城市生活, 很多人放棄了民族傳統和習慣, 逐漸脫離了本民族的文化圈。

(二) 現代化進程使得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隨著社會的發展, 很多少數民族離開了民族聚居區, 來到城市工作和生活。他們在城市中接觸更多的是都市文化, “入鄉隨俗”使得他們不知不覺失去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隨著廣播、電視的普及, 少數民族能夠很容易地欣賞到流行歌曲、電視劇和電影等來豐富自身文化生活, 原有的對歌、講故事等創作行為已經是鳳毛麟角, 逐漸退出了文化舞臺。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物流更加方便快捷, 將價廉物美的現代工業品帶到少數民族家庭中, 使費時費力的民族工藝品失去了市場。在統一化的教育模式和應試模式下, 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甚至英語較為熟悉, 而對本民族語言的文字、語法和內涵卻知之甚少。

(三) 不當的開發利用也對民族文化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損害

對民族文化的開發主要是旅游開發, 一些開發者過于追逐商業利益, 對民族文化不進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就盲目進行開發, 展現在游客面前的是簡單、膚淺甚至錯誤的民族文化形態, 根本無法體現出真正的民族風情和豐厚的文化內涵;更有一些素質較差的開發者為了迎合游客追求新、奇、特的心理, 把民族文化中已經摒棄的糟粕當作精華來展示, 嚴重歪曲了民族文化的本來面貌, 也傷害了當地少數民族的感情。

針對上述問題, 筆者認為, 在西部大開發進程中, 必須保護好民族文化, 要把保護民族文化當作西部大開發中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 絕不能以犧牲民族文化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是因為民族文化資源是不可再生的, 一旦流失則無法恢復。在這方面, 云南省走在了保護民族文化的前列。云南省從2000年開始積極營建“民族文化生態村”, 以動態和完整的方式客觀再現了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例如石林縣月湖村, 這個村寨至今仍比較完整地保留著撒尼人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節日祭祀、音樂舞蹈、服飾、民居等。云南省還在同年頒布了《云南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 明確規定了對民族文化的保護與搶救、推薦與認定、交易與出境、保障措施、獎勵與處罰等制度, 使西部民族文化的保護有章可循。

二、制定保護西部民族文化制度需要處理好的關系

筆者認為, 要制定合理的制度來傳承和發展西部地區優秀的民族文化, 必須處理好兩個關系:

第一, 在開發利用和保護西部民族文化的關系問題上, 要以保護為主, 實現在保護基礎上的利用, 通過利用進行更好的保護的宗旨。一方面, 盡量避免西部民族文化的閑置現象, 要對其進行有效的開發利用;另一方面, 也要適度地開發利用西部民族文化, 不能過分偏重經濟效益進行商業炒作和造假, 而忽視了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在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云南, 開發者挖掘和利用特有的民族文化,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極大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但是已開發利用的民族文化資源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大量資源還沒有被利用和認識。而在已經開發利用的民族文化資源中, 也存在許多開發不當的行為。如一年一度的傣族潑水節變成了“每日潑水節”, 這種僅靠幾個演員表演出來的形式, 根本無法展現節日的喜慶氣氛和宗教意義;又如摩梭人的民族文化是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 可在旅游宣傳中卻只剩下了一個“走婚”的習俗, 在一些導游的口中, 把瀘沽湖邊的“走婚”任意丑化, 說成是一種赤裸裸的“性”, 對摩梭文化產生了負面影響;再如納西族古老而傳奇的“東巴文化”也遭到了商業化的沖擊, 麗江古城大街小巷形形色色打著“東巴文化”招牌的旅游商品, 不乏張冠李戴或是純屬虛構, 使“東巴文化”逐漸陷入失真的危險境地。濃厚的商業氣息和“變味”的粗放式開發, 只會使民族文化失去其本來面貌和獨特魅力。筆者認為, 應該制定一整套開發利用的程序和規則。首先, 開發者必須深入了解當地民族文化的深厚內涵, 并在理解和溝通的基礎上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然后才能對民族文化進行開發利用, 在這方面可以由政府部門通過立項審批的方式進行監督管理。其次, 在開發利用過程中, 允許對民族文化進行加工、整理和適當包裝, 但禁止贗品化、庸俗化和形式化的開發行為, 要在開發利用中盡可能展現出民族文化的鮮明特色和純樸自然。政府部門應該引導和規范開發活動, 對破壞民族文化的商業行為要予以及時的糾正和嚴厲的查處, 形成開發與保護的良性互動。再次, 對于開發利用民族文化所獲得的經濟收益, 要建立利益分享機制, 拿出相當部分返還給少數民族群體。因為他們才是民族文化的創作者和擁有者, 用來幫助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并對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對此也應該由政府部門進行調控和分配。

第二, 在繼承和創新民族文化的關系問題上, 首先要明確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沒有繼承就沒有創新, 沒有創新繼承也就沒有出路;其次也要承認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互矛盾的, 事實上這樣的問題早已存在。例如素有“西部歌王”之稱的王洛賓, 他的代表作如《在那遙遠的地方》、《達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蓋頭來》、《青春舞曲》等一系列民歌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 而這些歌曲都是他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深入青海、甘肅、新疆等地收集整理當地民歌的基礎上改編創作而成的。不可否認的是, 他在這個過程中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也對我國西部民族音樂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但他在1992年將10首民歌的著作財產權轉讓給臺灣北辰著作權事務所的行為卻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反對和譴責, 人們紛紛質疑:他怎么能把這些歌曲當作是自己一個人的作品?由此引發了對這些歌曲版權的爭議和討論。筆者認為, 要保護西部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者和改編、創作者的權利, 尊重他們付出的創造性勞動, 要承認他們繼承和創新的行為對于弘揚西部民族文化是有積極意義的, 應該予以支持和鼓勵;但同時也要承認創新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 要肯定當地民族群眾所付出的智力創作勞動, 他們應該享有利益分享的權利。一方面, 他們在收集、整理、改編西部民族文化時, 應當向當地的有關部門提出申請, 只要是正當的利用, 權利主體應當許可, 畢竟這有利于對西部民族文化的弘揚;另一方面, 在對西部民族文化的利用過程中, 要展現出其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美好的文化內涵, 不能進行歪曲篡改、丑化民族文化。使用改編的民族文化作品進行商業活動獲取收益后, 要飲水思源, 將一定比例的報酬反哺少數民族群眾, 作為對民族文化創作群體艱辛勞動的一種回饋, 也能調動他們保護本民族文化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當然, 與此相對應, 如果要將改編創作的作品轉讓給他人, 也必須取得當地有關部門的許可。

三、實施保護西部民族文化制度的保障

要具體實施民族文化的保護制度, 必須有觀念、資金、人才的保障, 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觀念的轉變是至關重要的

在對待西部民族文化的態度上, 中國人必須認識到少數民族文化是中國文化中一塊璀璨的瑰寶, 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 是中華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 從而在思想上重視民族文化。當然, 各民族人民自身觀念的轉變更為關鍵, 因為他們才是保護和弘揚民族文化的決定性主體。少數民族人民要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要知道民族文化比主流文化更具有獨特魅力和價值, 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先輩遺留的最寶貴的財富, 從而在意識上珍視本民族文化。觀念的轉變不容等待群眾意識的自覺覺醒, 政府部門必須加大對西部民族文化的宣傳力度, 加強群眾的保護意識。

(二) 專項資金是實施保護的重要條件, 必須加大對民族文化保護的資金投入

民族地區多貧困地區, 資金的缺乏導致文化活動無法開展, 應該從政府預算、上級撥款、社會捐贈等多渠道來籌措資金, 特別是將民族文化資源投入市場進行運營時, 應將部分收益返還給少數民族群眾, 由政府部門代表當地群眾進行管理。凡屬于民族文化保護的項目, 均可申請資金補助, 并簽訂目標責任書, 接受項目資金運用的跟蹤管理。對資金來源、適用范圍、申報程序、資金管理等問題可制定相應的制度并嚴格執行, 加強對資金的使用管理并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從物質條件上支持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弘揚。在這方面, 云南省從2006年起, 每年從省級文化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中按20%的比例安排用于少數民族文化搶救保護工作, 從2010年開始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 設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搶救保護經費。此項舉措值得推崇。

(三) 人才是實施保護的關鍵因素, 必須注重對民族文化后繼人才的培養

現在民族藝人多為年老體弱的老年人, 而學習民族藝術的時間長、投入大、市場效益低又使得民族文化后繼無人。再不培養后繼人才, 隨著時間的流逝, 大量還未傳承下來的民族藝術會隨著老年民族藝人的相繼過世而逐漸絕跡。為此, 提高民族藝人地位、擴大民族藝人隊伍成了當務之急。政府部門應對民族藝人摸底調查并登記, 授予他們一定的榮譽, 給予他們一定的待遇, 并建立一定的人才培養機制, 通過開辦學習班等形式來促進年輕人對民族文化的傳承, 實現記錄、整理和保存。另外, 要做好民族文化傳承工作, 必須從青少年抓起, 可以在民族地區的中小學開展少數民族語言課程以及民族手工藝、民族歌曲和民族舞蹈課程等來學習本民族文化, 在潛移默化中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只有全社會形成了尊重民族藝人和學習民族文化的氛圍, 才會有更多的優秀人才積極投身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傳承工作。

總而言之, 西部大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 必須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來傳承和發展西部民族文化, 尤其是要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繼承和創新的關系, 并在觀念、資金、人才等方面提供保障和支持, 從而保持西部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并帶動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紹文.西部大開發與云南民族文化資源保護問題[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 (4) .

[2]馬曉京.西部地區民族旅游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J].旅游學刊, 2000, (5) .

[3]安思國.西部開發與文化開發建設[J].新疆社會科學, 2002, (6) .

[4]繆家福.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多樣性[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5]高永久, 朱軍.城市化進程中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 2007, (6) .

民族音樂文化保護論文范文第4篇

一、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中包括有形遺產與無形遺產?!侗Wo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規定,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5個大的方面:一是口頭的傳統和表現方式, 特別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二是表演藝術;三是社會實踐和儀式節慶事件;四是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五是傳統手工藝。以下簡單介紹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

1、少數民族傳統服飾。

我國55個少數民族, 以不同的服飾劃分, 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飾, 就是同一民族內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飾, 使得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顯得格外豐富。

2、少數民族傳統節日。

在55個少數民族中, 節日之多, 難以計數。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義的、并要在這一天舉行慶?;蚣漓雰x式的日子。這些與自然界季節更迭、祈求豐收、崇敬英雄、談情說愛、傳統習俗、宗教信仰等有密切關系的節日, 是民族歷史的活化石, 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體智慧的結晶。

3、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是中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同時也是世界體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宗教形式、喜慶豐收、婚喪嫁娶以及各種節日中, 民族傳統體育是不可缺少的內容。

4、少數民族傳統醫學。

中國的少數民族醫學同中醫一樣源遠流長, 并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個民族獨自總結出來的、適合于本民族生活環境和對常見的特殊病痛的醫藥經驗, 是其他民族所不具備的, 是本民族所創造的特殊的民族醫藥知識或民族醫藥學的體系。由于民族眾多、分布地域廣闊, 少數民族的醫藥衛生經驗和認識水平也必定迥然不同, 異彩紛呈。

二、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復興與流失

國家及社會在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已構成了一種復興的景象, 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得到了推廣。一些使用傳統文字的少數民族, 如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朝鮮族等已經具有了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族語文教學體系, 使用新創或改進文字的民族也采用了形式多樣的雙語教學體系;少數民族地區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廣泛。許多地區對傳統民族節日開始重視, 自覺地利用這些節日推廣傳統文化;許多少數民族正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為經濟活動融入民族文化內涵。

與文化復興相比, 衰退似乎更為明顯。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 很多民族已淡忘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在中國歷史上, 除漢族以外, 在一段時間內真正擁有中國政權的還有女真, 鮮卑, 蒙古, 滿族等。但是, 這些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會逐漸漢化。

少數民族漢化有利也有弊。漢化政策有利于國家統一, 有利于形成民族認同感和國家認同感, 漢化后在文化、思想上, 趨于統一, 歷史上也數次證明這種策略有利于國家的大一統。但是, 少數民族的文化被丟棄, 文化多樣性的消失, 語言的消亡, 生活習俗的消失, 甚至整個民族不復存在。

多種文化就意味著多種智慧。文化多樣性的破壞是全球性的難題。對于任何國家來說將來都會造成國民文化創新能力的下降。這個惡化的過程類似于自然環境破壞, 是緩慢漸進的崩潰, 造成的惡果不會立即顯現, 但肯定會禍及子孫后代。目前中國本土民族文化的消失速度加快?,F代化不是西方文化, 全球化未必意味著西方化, 伊斯蘭文化、中國文化和其它非西方文化都可以在全球化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三、對少數民族文化流失應采取對策

1、及時制定相應的法律提供保障。

文化權利對于保持文化認同是必要的, 這些認同通過歷史、傳統、語言、宗教和社會實踐表現出來, 并傳遞給后代。為文化權利立法將有助于保護民族文化。對于文化權利, 由于我國已經有一些相關立法, 比如《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條例以及即將制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等。對于少數民族在文化權利保障方面的特殊問題, 由于沒有相關立法進行調整, 應該及時制定相應的法律法案。

2、正確處理經濟與文化之間的關系。

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及其權利并不是開發利用少數民族文化, 而是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 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與發展經濟并不是對立的。在文化產業帶動民族經濟的口號下, 開發利用少數民族文化往往忽視少數民族文化及其權利的保護, 發展文化產業經濟就成了“無源之水, 無本之木”, 更談不上文化的權利。

3、正確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沖突。

多元文化格局下, 文化的沖突是必然的。文化無優劣, 沒必要有自卑心理, 也不能在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口號下排斥他民族文化。應該在文化保護的前提下互相汲取精華, 共同繁榮發展。

4、加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保護意識的宣傳及全民素質的提高。

在全國范圍內積極宣傳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 使人人都能認識到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了解少數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金炳鎬:《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概論》,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6年。

[2]田艷、王讓:《我國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保障立法及其完善》,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6 (6) 。

[3]王希恩:《論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現狀及其走向》, 《民族研究》, 2000 (6) 。

[4]彭謙等:《關于和諧社會構建中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保護的思考》, 《青海民族研究》, 2007 (4) 。

民族音樂文化保護論文范文第5篇

云南地處云貴高原, 山地占該省面積的95%, 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孕育為數眾多的少數民族。云南也因此成為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 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25個, 其中15個民族為云南省獨有民族。其各民族在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音樂文化, 多樣性和獨特性全國少有。云南省長期以來就十分重視民族音樂文化的保護和利用工作, 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在對云南各地進行調查的基礎上, 我們認為云南的音樂文化保護至少給我們帶來了如下的啟示與思考。

一、政府要高度重視音樂文化保護工作

文化保護是一項宏大工程, 僅僅靠民間自發行為是無法完成的, 政府重視是音樂文化保護的前提, 也體現了政府的責任, 云南省在這一方面是值得借鑒的。2000年, 云南省頒布了全國第一部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的地方性法規《云南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 標志著云南音樂文化保護從一開始就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 同時還提高了公眾的保護意識, 也營造了一個文化保護的良好環境。此外, 云南省還率先啟動民族文化普查工作, 摸清了云南民族文化保護的家底。有75個項目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56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寨列為省級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區。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 云南政府部門還以建立名錄體系和扶持傳承人為重點, 先后建立起四級傳承人認定體系來扶持和保護民間傳承人。各級命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或民間藝人) 共有3542人, 僅國家級就有51名, 其中包括了彝族民歌《阿詩瑪》傳承人王玉芳等一批音樂傳承人??梢哉f, 沒有政府的重視及其一系列的有力的措施, 云南省的音樂民族文化保護工作不可能取得現在的成效。

二、必須解決好繼承與弘揚問題

云南所具有的民族音樂文化資源, 是生活在云南這片土地上

首先, 博物館要提高文物的展出頻率, 借助多種形式如聯展、借展、巡展等, 組織盡可能多的展覽奉獻給社會公眾;第二, 博物館要在深入挖掘文物的豐富內涵的基礎上, 緊握時代脈搏, 選擇恰當的主題引導公眾參觀;第三, 合理運用高新技術和材料營造展覽環境, 實現展覽的思想性、知識性、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第四, 要確保展覽文物的安全, 配備符合規定的防火、防盜、防自然損害的技術設備;第五, 要逐步建立整個博物館系統完善的陳列工作規范, 切實提高陳列展覽水平, 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 實現陳列中文物價值體現的最大化。

3.完善文化的旅游開發, 提高合理利用文物的能力

近年來, 隨著假日經濟的繁榮, 文物古跡成為了旅游開發的熱點所在, 進行旅游開發成為博物館發揮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一條重要途徑。然而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 文物的旅游開發出現了一些負面的效應, 主要是文物古跡被過度開發, 甚至因為開發不當而遭受破壞。就博物館來說, 要實現旅游開發中文物的合的各民族長期生活創造的結晶, 是各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真實生活的寫照, 是來之不易和無法復制的精神財富。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 最突出和最緊迫的問題是必須解決好繼承與弘揚的問題, 這不僅是云南音樂文化保護和利用遇到的難題, 也是所有文化保護面臨的共性問題。隨著經濟現代化的推進, 云南的民族音樂文化也遇到了來自現代音樂文化的挑戰, 其生存空間再進一步被壓縮。有些民族音樂種類已經面臨失傳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 必須進行搶救性保護。云南的措施是得力的, 建立了各級傳承人認證體系來支持和扶持傳承人。另外, 要理清繼承和弘揚的關系。它們二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 互相促進的。要去除傳統的線性思維, 即繼承是弘揚的基礎, 現在的主要任務是繼承, 以后再談弘揚的問題, 而應該是同時進行。在弘揚的過程中很自然的解決了繼承問題, 一味的消極繼承的思路會使繼承本身也難以為繼?!兑捉洝?“變則通”, 所謂弘揚就是在繼承的同時進行創造性轉化才是根本方向。

三、音樂歷史文化必須在為社會發展服務的過程中不斷探尋

自己生命發展的動力, 而傳播恰恰是保護和利用音樂歷史文化遺產最佳的手段

文化的保護最大的悲劇在于被保護者成為博物館的陳列品。這是一條通則, 也適應于音樂文化的保護。音樂文化能傳承千年而不絕的原因就在于它服務社會的功能, 為社會所需要, 為各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精神食糧。傳統的民族音樂所表現的生活內容, 通常是人們生活的永恒話題, 諸如對愛情的歌頌、倫理問題的關注, 對正義的向往以及對精神歸宿終極關懷問題的思考等等, 即便在現代化的沖擊下也不會消失。所以, 傳統民族音樂仍然具有存在的意義, 應該為現代人提供精神食糧?,F在必須拓展視野, 為社會服務不要只局限在本民族、本區域的小圈子里, 應當立足本民族向外傳播——走出去, 這才是保護和利用音樂文化遺產最佳的手段?,F代技術的應用為傳播帶來了千古未有的良機, 其傳播速度和廣度是歷史上任何時代所無法比擬的。如大理

理利用, 首先要明確樹立旅游開發中的兩個優先原則, 一是文物保護優先的原則, 二是社會效益優先原則。這就要求博物館對自身的文物資源狀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包括對文物價值的全面評估、對文物合理開發限度的科學評估等, 從而為在實踐中貫徹這兩個原則提供科學的依據;其次, 要制定科學合理的開發規劃, 避免因隨意性而損害整體的利益??茖W的規劃應該包括有對文物保護和利用目標的明確表述、對責任與義務的具體限定、以及各個階段可操作性的實施措施等等;再有, 博物館應完善旅游開發的監督管理, 對旅游開發的成效及文物的保護狀況進行跟蹤管理, 確保文物利用的安全合理。

總而言之, 博物館在利用文物發揮其效益時, 要順應文物自身的發展規律, 對文物實施有效的、科學的保護。規律體現了事物的內地聯系和要求, 制約著事物發展的趨勢。博物館工作者要善于在實踐中摸索并掌握文物發展的規律, 發揮主觀能動性, 增強文物保護的預見性和前瞻性, 才能切實提高合理利用文物的能力。

民歌歷史悠久而不為世人所知, 電影《五朵金花》使大理民歌在全國范圍內家喻戶曉, 電視劇《一米陽光》一夜之間也讓古城麗江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靠的就是傳播手段的先進。

四、運用市場機制保護和利用音樂歷史文化, 必須把握適度的原則

十七大報告指出, 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 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去年9月, 國家頒布的《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給我們帶來了希望。這是繼紡織、輕工等規劃之后的第十一個產業振興規劃, 表明文化產業上升到與鋼鐵、汽車同等重要的國家戰略高度, 為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注入了一支強心劑。把文化作為產業, 運用市場化的手段搞活、做大, 對于音樂文化的保護和利用無疑從機制上指明了方向。但是, 市場機制不能是唯一的機制, 市場機制也不是萬靈丹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運用市場機制保護和利用音樂歷史文化, 必須把握適度的原則。因為過分的商業化可能對音樂文化的保護帶來負面作用。有些城市動輒就蓋豪華大劇院, 動不動就大手筆、大場面、大制作, 不要忘了許多農村地區還處在音樂文化沙漠之中, 需要的是根植于農村日常生活潤物細無聲式的音樂文化。不能用文化產業來代替文化事業, 云南在這方面也是值得借鑒的。

我們進入云南就感到云南的音樂文化產業的影響, 其中大型音樂舞蹈《麗水金沙》《印象云南》等就是音樂文化產業化的成功典型?!尔愃鹕场肥且慌_到麗江的游客必看的音樂歌舞晚會, 每臺晚上7:30在古城麗江開演。它已經連續演出8年, 演出收入超過2億元, 舉辦它的“麗水金沙”演藝公司也因此獲得了“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優秀企業”的稱號。每場前加演納西古樂, 讓人享受到古典音樂的熏陶, 它將古典與現代融合, 通過優美的舞蹈語匯、扣人心弦的音樂曲調、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立體恢弘的舞蹈場面、出神入化的燈光效果, 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对颇嫌诚蟆芬彩且慌_大型云南民族歌舞音樂, 它由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出任總編導及藝術總監, 并領銜主演。這臺演出據稱主要強調的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態”, 而所謂“原生態”就是民歌音樂等是老百姓很自然地表達出的沒有經過任何改編。體現在“真實服裝道具, 不加雕琢的唱腔和原始自在的舞技, ”另外參與《云南映象》演出的演員70%是來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數民族, 演出服裝全部是少數民族生活著裝的原型。而且, 《云南印象》也走出云南到外省演出。

在辦好文化產業的同時, 云南省并沒有忘記文化事業, 而事業需要無經濟回報的資金投入, 2002年以來, 云南省級財政累計投入專項工作經費790萬元用于“非遺”保護, 并爭取中央財政“非遺”保護專項經費補助資金861萬元用于民族文化的保護。國家和省級財政設立專項資金, 用于補助國家級傳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 省級傳承人每人每年3000元, 有的州 (市) 也創造條件給予傳承人一定的補助?!?】來自政府的認可和資助對于傳承人來說意義重大, 這是商業化無法替代的。

五、深化研究和加強管理是保護和利用音樂歷史文化的戰略選擇

要讓音樂文化保護的事業持久發展, 深入的理論研究至關重要, 目前相關的研究還很不夠, 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還有許多的研究課題值得深入研究。如在云南考查期間, 我們有一個很感興趣的問題, 即相比我國其它民族地區, 為什么云南的多民族能夠和諧共處、多元宗教能夠共同繁榮, 在這背后是否存在著音樂文化因素?音樂文化在塑造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民族心理上起到什么樣的作用等等。另外, 現代化對傳統文化的侵蝕還有我們自身的認識原因, 即有人認為民族傳統的東西就是落后的代名詞, 這無疑助長了侵蝕的力度。這種認識現實中的客觀存在, 如有些年輕人嫌民族服裝不時髦, 有的上身穿民族服裝下身穿牛仔褲, 都是這種心態的反映。我們不能只是一味的從情感上進行鞭撻叱責, 而要從學理上對這種民族虛無主義進行釜底抽薪式的回應, 這需要借助于藝術學科之外的哲學社會科學背景的理論工作者的努力。從學理上講, 這是由啟蒙心態席卷全球所帶來的西方中心主義和大眾文化橫掃一切的心態, 這是要不得的?!?】從實踐上看, 猶太人對傳統的繼承與敬畏并沒有妨礙以色列的現代化, 相反以色列還在不毛之地上迅速現代化, 現代寓于傳統之中, 相得益彰。另外, 音樂文化的保護和利用離不開優良的管理運作, 產業化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制度創新還要體現在其管理的主體不僅要有政府機構, 還要有非官方的組織機構, 這是現代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

參考文獻

[1]云南省“非遺”保護實現雙贏.云南網[EB/OL].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41497-1.htm.2010-09-08.

民族音樂文化保護論文范文第6篇

1. 向民間學習, “走出去, 請進來”。

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具有保護和傳承本土文化的獨特作用, 肩負著研究本土文化的歷史史命。其中, 對本土音樂文化的研究可通過到少數民族村寨進行田野考察和采風, 請民間藝人傳授本民族音樂歌舞, 學習演奏民間樂器, 為師生學習少數民族音樂歌舞提供有力的條件保障;聘請在全國較有影響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民族音樂學家作為客座教授, 長期指導教師的科研和培訓師生的少數民族音樂“素質”;聘請地方文化館的少數民族音樂舞蹈專家到校授課, 為師生的學習提供較為便捷的途徑。

2. 在學生中開設選修課和必修課。

傳承本土音樂文化, 首先要培養學生對本土音樂的“愛心”。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 學習才會順利進行, 并且遇到困難也不退縮。例如我在教學生唱哈尼族歌曲時, 首先播放一段哈尼族孩子邊唱邊跳的《阿密策》兒歌, 讓學生跟著唱, 結果我還沒教, 學生就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起來了。學生們在基本會唱時分小組輪流表演, 還未表演的同學早已躍躍欲試, 對哈尼族兒童歌舞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的結果。這時, 我就趁熱打鐵, 給同學們介紹一些哈尼族民間的優秀歌曲。如《哈尼哭嫁歌》, 姑娘出嫁時為什么要唱哭嫁歌?母親怎樣唱?新娘的小伙伴怎樣唱, 等等, 讓學生對哈尼族神秘的情感世界產生極大興趣, 促使學生慢慢熱愛哈尼族豐富的音樂文化, 從而激發探索的欲望。

其次要培育“信心”。我們在學唱哈尼族母語歌曲時, 有的學生學了好幾遍還記不住, 熱情慢慢減退了。這對于一個少數民族學生不多的班級來說, 出現此種情況很正常。因為我們對于陌生的少數民族母語本就不懂, 要在很短時間去學會并記住是很困難的。這時, 我就要求學生邊唱邊表演, 把人物角色分開, 把哈尼族學生分在不同的小組, 讓其帶動其他同學按不同的角色、情節表演出來, 這樣學生又興趣大增了。在一遍又一遍的表演中, 學生不但提高了演唱水平, 而且大大提高了表演能力, 慢慢就學會大部分哈尼族母語歌曲了。由于取得一定的進展, 學生的自信心逐漸增強, 這時, 教師的及時鼓勵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對增強學生學習哈尼族歌曲的信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傳承本土音樂文化, 絕不是學唱幾首哈尼族歌曲就能做到的, 培育學生保護和傳承本土音樂文化的“恒心”遠比學唱幾首歌曲更重要。

目前, 我校的少數民族學生并不少, 但大都分布在各院系, 如能以少數民族學會的名義將各民族學生組織起來, 由校學生處牽頭, 學校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 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他們進行培訓, 我想這對挖掘各少數民族音樂藝術資源和傳承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保護和傳承本土音樂文化思路研究

如今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已脫離了本土音樂教育, 與民間傳承脫節, 大部分已漢族化。紅河縣文化館克里同志自籌經費創辦的“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傳習所”就是深入到各個村寨把土生土長的哈尼族姑娘和哈尼族小伙招收進來, 每天進行嚴格的訓練, 不但要練聲, 而且要練腰腿功, 培養他們能歌善舞、吹拉彈奏的本領。目前, 這個藝術團活躍在紅河州的大小舞臺, 并且多次出國訪問演出, 得到中外觀眾的一致好評。這是社會傳承的一部分, 這對保護和傳承家鄉的優秀音樂文化遺產遠遠不夠。因此, 保護和傳承本土優秀音樂文化遺產還需借助學校傳承這一重要園地。要建立一整套規范系統的傳承體系需要有專門的人才隊伍, 這就要求高校音樂教師隊伍必須走在最前列。

2009年寒假, 我在07、08級函授本科學員中進行了一次“紅河州中小學音樂教師音樂教學現狀調查”, 其結果令人擔憂。

1. 音樂課的開設普遍帶有隨意性, 部分音樂教師漸漸改行。

眾所周知,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 許多特招的音樂教師被分配到中小學后, 大部分只是作為兼職音樂教師, 并且漸漸地改教語文、算術和其它科目了。因此, 音樂課在邊疆的農村中小學時??捎锌蔁o, 遇到統考, 常常被其它課程取代。

2. 音樂教師有保護和傳承本土音樂的愿望, 但急需相應的培訓和教材。

大部分音樂教師具有學習和保護本土少數民族音樂的愿望, 但需要進行相應的培訓, 需要一套行之有效、易于操作而又深受學生喜愛的中小學音樂鄉土教材。

3. 保護和傳承本土音樂文化需要日?;驼幓?。

要做到真正保護和傳承本土優秀少數民族音樂, 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質的音樂教師, 在挖掘整理和保護家鄉的民族音樂文化基礎上, 精心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傳承方法, 在我州音樂教育系統逐步形成相應的本土音樂傳承機制, 不斷造就新的本土音樂傳承人才, 在實踐的基礎上, 豐富和創新理論研究, 讓民族音樂教育逐步走上日?;驼幓? 這樣民族音樂之花才會在各大中小學校園常開不衰。

云南紅河學院作為紅河地區唯一的一所高校, 應該建立自己的本土少數民族音樂研究中心、培訓中心, 對本地區的音樂文化藝術資源進行系統的挖掘整理;建立本土少數民族音樂資源數據庫;請有影響的民間音樂傳承人、民間藝術家、民族音樂學家到學校對師生進行少數民族音樂“素質”培訓, 努力構建有特色的學科體系, 注重長遠發展戰略。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 還需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 政策上尋求支持, 包括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社會、新聞媒體等, 爭取政策傾斜、制度保障、師資配備和培訓、經濟投入等多方面的支持。

(2) 院校加大扶持力度, 加快特色科研步伐, 走科研指導教學、教學促進科研的路子。以我州哈尼族、彝族為主要特色, 構建新的學科體系, 打造“品牌”特色學科, 在原有辦學基礎上穩步推進改革。既要抓基礎辦學, 又要努力彰顯我校的辦學特色, 兩者缺一不可。

(3) 努力爭取多渠道的招生方法, 走省統考和非統考自主招生兩條渠道, 爭取招生政策的傾斜, 可以深入到鄉村中學挑選學生, 讓具有藝術潛質但文化課成績稍差的少數民族學生能有機會進入高校音樂學院深造, 這對我們培養少數民族音樂骨干人才是一個有力的保障, 也是傳承本土音樂文化的人才資源保障。

(4) 在挖掘整理現有資料的前提下, 努力完善各種教材, 包括《哈尼族彝族音樂發展史》、《哈尼族彝族傳統民歌集》、《哈尼族彝族風格藝術歌曲集》、音像資料等。

(5) 根據研究專長將我院音樂教師分為幾個小組, 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科研基金項目, 努力爭取上級主管部門及本校的資金支持, 為本地區中小學編撰一套深受學生喜愛的生動易學、圖文并茂的中小學鄉土音樂教材。

總之, 地方高校必須走特色辦學的路子, 今后的路才會越走越寬。要讓家鄉的每一個孩子都會唱自己本民族的歌, 會吹奏自己家鄉的樂器, 會跳本民族的舞蹈。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 培養學生與家鄉人民同歡同樂的情感, 共同為建設家鄉、繁榮家鄉的音樂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摘要:作為紅河少數民族地區唯一的一所高校, 我們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如何向民間學習, 保護和傳承哈尼族彝族優秀的音樂文化遺產;如何在實踐的基礎上, 研究和制定出一整套科學規范的保護和傳承措施, 從大學校園逐步推廣到本地區中小學校園, 讓民族音樂之花綻放在美麗的校園。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保護,傳承,本土音樂

參考文獻

[1]魏世夫.加強本地區民間音樂藝術教育與管理[J].內蒙古:赤峰學院學報, 2007, VOL28.

上一篇:信息經濟學研究論文范文下一篇:最新落戶政策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