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重慶高考題范文

2023-09-20

重慶高考題范文第1篇

1關于重慶高考詩歌鑒賞試題的分析

從形式上看, 在近六年的詩歌鑒賞試題中, 四年考“詞”, 一年考“詩”, 一年考“曲”??梢?ldquo;詞”是命題者的最愛。試題一般分為兩個小題, 其中一個小題4分, 另一個小題2分 (2013年變為3分) 。詩歌鑒賞試題的分值有加重的趨向。

從內容上看, 其考查的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考情感

1) 直接問

2009年:“白鳥飄飄, 綠水滔滔, 嫩黃花有些蝶飛, 新紅葉無個人瞧”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析。

2) 問情感變化

2010年:詞的上闋說“儂也替江愁”, 下闋說“畢竟笑山孤”, “愁”與“笑”是否矛盾?為什么?

3) 點明情感, 問表現在哪些方面

2011年:“客愁”在詩中表現在哪些方面?請加以概括。 (4分)

1.2變相考情感

1) 通過意象考情感

2011年:指出“吟對沙鷗一愴神”中“沙鷗”意象的作用。

2) 通過描寫對象 (所塑造的形象) 的行為考情感

12年:作者為何說“荒卻溪南舊釣磯”?

1.3考技法 (修辭或手法)

1) 直接問修辭

2009年:“當年粉黛, 何處笙簫?”有了什么修辭手法?

2013年:上片刻畫了詞人怎樣的自我形象?運用了什么手法?

2) 間接問妙處

2012年:“曉云散去山腰瘦, 宿雨來時水面肥”兩句寫出了山水的變化, 請分析其巧妙之處。

3) 含蓄問詞語或句子的理解

2010年:簡析“片帆如鳥落, 江住儂船泊。”中“住”字的含義。

1.4考語言特點

語言特點往往與技法緊密相連, 要密切關注。

2008年:宋人王灼《碧雞漫志》評王觀詞是“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這首詞“新麗”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請作簡要分析。

1.5考內容 (詩詞寫了什么)

1) 內容概括

2008年:本詞上、下片各寫了什么?請作簡要概括。

2) 形象概括

2013年:上片刻畫了詞人怎樣的自我形象?運用了什么手法?

3) 單獨某一方面的內容特點

2009年:“白鳥飄飄, 綠水滔滔, 嫩黃花有些蝶飛, 新紅葉無個人瞧”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

4) 對詩句內容的理解

2013年:怎樣理解“折腰久矣謝無能”? (3分)

由此可見, 《考試說明》中的內容, 試題中全都涉及到了, 而且每年都有變化。因而加強對《考試說明》特別是高考試題的研究, 對提升學生考試的應對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那么, 怎樣才能提高答題效率呢?下面我們從高考試題所給出的官方參考答案中來探究方法。

2關于重慶高考詩歌鑒賞試題的解答方法

2.1考情感

1) 直接問

2009年:“白鳥飄飄, 綠水滔滔, 嫩黃花有些蝶飛, 新紅葉無個人瞧”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析。

【參考答案】通過“飄飄”“滔滔”“有些蝶飛”“無個人瞧”等表達了因昔盛今衰引發的冷寂落寞之情。

【方法】1、句式:“通過……表達了……之情”。2、內容:傳情之詞、景物特點之詞、含情之景。點明情感特點之詞。

2) 問變化

2010年:詞的上闋說“儂也替江愁”, 下闋說“畢竟笑山孤”, “愁”與“笑”是否矛盾?為什么?

【參考答案】不矛盾:從“愁”到“笑”, 表現了作者主觀感情的變化, 作者先為群山重疊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憂愁;然后, 又為青山畢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方法】1、先回答是否矛盾或怎樣變化。“不矛盾”、“從……到……”。2、從變化的各階段入手, 分析每種情感產生的原因?;蛞蚓?、或因事、或因物等, 闡釋詩句的具體內容。

3) 點明情感, 問表現在哪些方面

2011年:“客愁”在詩中表現在哪些方面?請加以概括。 (4分)

【參考答案】奔波忙碌 (幾問津、忙于我) , 孤身在外 (孤枕) , 思念家鄉 (鄉國夢) , 朋友零落 (交游落落) 。

【方法】1、在詩詞中找到表現這種情感的景、事、物的詞語。2、分類概括。3、結合賦分找點 (本題4分, 答案不是兩點就是4點) 。

2.2變相考情感:

1) 通過意象考情感

2011年:指出“吟對沙鷗一愴神”中“沙鷗”意象的作用。

【參考答案】以到處飛翔的沙鷗襯托作者的孤單漂泊。

【方法】1、意象及其行為。2、修辭或表現手法。3、情感特征。

2) 通過描寫對象 (所塑造的形象) 的行為考情感

2012年:作者為何說“荒卻溪南舊釣磯”?

【參考答案】因為釣魚是有機心之事, 作者已忘機而不再釣魚, 所以說荒棄舊釣磯。

【方法】1、明確詩詞所要表達的主要情感 (全詩的主題) 。2、找到表達這些情感的詞句 (如本題中的“忘機”) 。3、結合題干用自己的話語進行闡述。

2.3考技法 (修辭或手法)

1) 直接問修辭 (手法)

2009年:“當年粉黛, 何處笙簫?”有了什么修辭手法?

【參考答案】借代, 反問.“粉黛”借指歌伎, “笙簫”代指簫聲;“何處笙簫?”是反問。

2013年:上片刻畫了詞人怎樣的自我形象?運用了什么手法?

【參考答案】: (1) 容貌病態怪異, 性格堅軔不拔。用描寫刻畫外貌, 用比喻突出性格。

【方法】1、直接指出修辭類別 (手法) 。2、具體分析修辭, 簡單明了。 (如比喻, 要指出喻體和本體。本題可以答得更具體一些。)

2) 間接問妙處

2012年:“曉云散去山腰瘦, 宿雨來時水面肥”兩句寫出了山水的變化, 請分析其巧妙之處。

【參考答案】運用比擬寫出了山水的變化。“曉云散去山腰瘦”, 寫出了曉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 暗含著曉云彌漫時想象中山峰的壯闊;“宿雨來時水面肥”, 既表現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寬闊, 又暗含著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狹。

【方法】1、點明技巧及作用。2、結合題干具體分析 (如本題的“變化”) , 闡釋作者的本意, 分析巧妙之處。

3) 含蓄問詞語或句子的理解

2010年:簡析“片帆如鳥落, 江住儂船泊。”中“住”字的含義。

【參考答案】:“住”字寫出了因看不見江水流動而產生的錯覺, 也形象地表現出水流平緩之狀。

【方法】1、單獨問某個詞或句子, 肯定有技法蘊含其中。2、肯定和主題或情感有關。3、肯定有隱含意義。結合這三點闡釋即可。

2.4考語言特點語言特點往往與技法緊密相連, 要密切關注

2008年:宋人王灼《碧雞漫志》評王觀詞是“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這首詞“新麗”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以美人的眉眼來描寫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麗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寫得清新秀麗如佳人。

【方法】1、結合修辭等技法 (如擬人、想象等) 。2、結合詩句內容, 用自己的語言闡釋。3、突出特點 (如本題的“新麗”) 。

2.5考內容 (詩詞寫了什么)

1) 內容概括

2008年:本詞上、下片各寫了什么?請作簡要概括。

【參考答案】上片寫眼前送別之景, 下片寫朋友將去之地。

【方法】1、結合詩詞的主題思考。 (只有這樣, “眼前”、“將去”方能答出來。) 2、內容主要是指人、事、景、物、情等。3、注意能概括特點的詞語)

2) 形象概括

2013年:上片刻畫了詞人怎樣的自我形象?運用了什么手法?

【參考答案】:容貌病態怪異, 性格堅軔不拔。用描寫刻畫外貌, 用比喻突出性格。

【方法】1、角度:外在形象、內在性格。2、突出特點, 直截了當。3、可適當具體分析。 (本首詞若能簡要分析“頭發短胡須長眉毛有棱比僧還怪的形象, 如同終南石里面的藤一樣, 把霜侵雨打看著尋常事般的堅韌”則似乎更好。)

3) 單獨某一方面的內容特點

2009年:“白鳥飄飄, 綠水滔滔, 嫩黃花有些蝶飛, 新紅葉無個人瞧”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

【參考答案】通過“白鳥”“綠水”“嫩黃花”“新紅葉”等描繪了初秋景色。

【方法】1、列出有關這部分內容的詞語 (如本題的“白鳥”“綠水”“嫩黃花”“新紅葉”等) 。2、結合表現主題概括特點 (如本題的“初秋”) 。

4) 對詩句內容的理解

2013年:怎樣理解“折腰久矣謝無能”?

【參考答案】此句意謂:我為官很久了, 要我再出任官職, 則以沒有能力來推辭。表現了詞人堅決不與清朝統治者合作的氣節。

【方法】1、關鍵詞的理解一定要準確, 如“折腰”, 可從陶淵明、李白的詩句中明白是指“做官”, 而且帶有“厭惡”之情。2、句意要直接翻譯, 不要添枝加葉。3、要結合主題和詩人的性格作答。

最后, 要特別提醒詩歌鑒賞解答的“三結合”:

1、結合詩詞的內容作答。 (在原句中找答案)

2、結合詩詞的主題作答。 (結合題目、注釋、作者作答)

重慶高考題范文第2篇

2011屆語文一輪復習最新6年高考題分類匯編:古詩詞鑒賞-詩

(10年全國卷Ⅰ)

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詠素蝶詩 劉孝綽

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

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

{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起數伏。

(1)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追隨著蜜蜂圍繞著綠色的蕙蘭飛,為了躲避黃雀藏在綠葉之中,在太陽的映照之下忽然爭著飛起,趁著風一起歸去。在花中出沒,順著高低不同的綠葉飛翔。寫了素蝶的遠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動作,采用細節描寫,以蜂、雀、日、風、花、葉作襯托。

(2)這首詩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寫自己徒負才華,只能追隨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為人賞識,施展才能。

(10年全國卷Ⅱ)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夢中作①

歐陽修

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

棋罷不知人換世②,酒闌③無奈客思家。

【注】①本詩約作于皇祐元年(1049),當時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②傳說晉時有一人進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觀,等一盤棋結柬,斧已攔掉.回家后發現早已換了人間。③酒闌:酒盡.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答;

(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路暗花迷”表現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結合注釋可知這是因為仕途失意所致,“無奈”“思家”等詞語則表現了無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為:表現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的心情

(2)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本詩最明顯的寫作特色是四個場景組合在一起,一句一個場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種花,這些景物表達了作者對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在修辭上使用了工整的對仗。故答案為:①一句一個場景;②以景寫情,情景交融;③對仗十分工巧。

(10年北京卷)

13.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7分)

古風 (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暉①,浮云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棲鴛鸞③。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注:①徂輝:落日余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鴛鸞:傳說中與鳳凰同類,非梧桐不止,非練食不食,非醴泉不飲。

①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前四句,寫詩人等高望遠,看到天高地闊、霜染萬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詩昂揚奮發的基調.

B.詩中“榮華東流水”與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古來萬事東流水”表達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寫白日將盡、浮云變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達了詩人對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應棲息于梧桐的鴛鸞竟巢于惡樹之中,而燕雀卻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結合全詩,簡述結尾句“劍歌行路難”所表達的細想感情。(4分)

這是李白詩“登高望四海①”(《古風》其三十九)。

這首詩與《行路難》是同時期的作品。詩中借景寓情,抨擊統治者的昏庸腐敗。“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鸞”,就是對權貴當道、才能之士被壓抑的混亂現象的揭露。

①、四海,指天下。

②、漫漫,廣闊無邊。

③、被,覆蓋。大荒,廣闊的原野。兩句意為:秋霜覆蓋,萬物凋零;北風飄拂,原野荒寒。

④、兩句意為:榮華富貴象東流水一樣,轉瞬消逝;人間萬事如波浪起伏,變化多端。

⑤、徂(c)暉,夕陽的余輝。

⑥、幟棘,有刺的灌木。鴛,通“鵷”。相傳鵷雛非梧桐不棲。兩句意為:梧桐本是鴛鸞棲息的樹木,現在卻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幟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現在反成了鴛鸞棲身之處。

⑦、歸去來,回去吧。東晉詩人陶明淵明不愿逢迎權貴,棄官還鄉,曾作《歸去來辭》?!缎新冯y》,樂府“雜曲歌辭”調名。兩句意為:還是回家去吧,彈劍高歌《行路難》。

參考答案:

(1)(3分) A

(2)(4分)要點:

對榮華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對黑白顛倒、小人得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

對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自身遭際的激憤。

(10年山東卷)

14.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問題。(8分)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適逢商風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但恨處非位,愴悢②使心傷。

[注]①商風:秋風。 ②愴悢(ling):悲傷。

(1)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了“鳳凰”怎樣的品性?(3分)

(2)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5分)

譯文:

據說在山間樹林中有一種奇異的鳥,自己說是“鳳凰”。

清晨醒來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棲息在高高的山崗上。

它一聲高吭的鳴叫可以響徹九州大地,伸長脖子可以遠望到最僻遠的地方。

此時正值秋風吹起,羽翼就低垂了下來。

一下子就飛到了昆侖山以西,不知要到何時才往回飛。

它只遺憾處身的位置不適合于自己,它的悲傷真的讓我傷心難過??!

(1)參考答案:品行高潔,志向遠大,才能出眾。

(2)參考答案:托物言志(或比興、象征)。以鳳凰自喻,抒發了詩人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和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傷。

(10年江蘇卷)

9.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魏二

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 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 愁聽清猿夢里長。

(1)找出詩中點明送別季節的詞語。由送別季節可以聯想到柳永《雨霖鈴》中直抒離別之情的哪兩個句子?(2分)

(2)

一、二兩句詩中“醉別”“江風引雨”表達了惜別深情,請作簡要說明。(4分)

(3)

三、四兩句詩,明人陸時雍《詩鏡總論》云:“代為之思,其情更遠。”請作具體分析。(4分)

【答案】(1)橘柚香。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2)惜別知音,借酒澆愁;凄凄風雨烘托悲涼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轉為設想對方抵達后的孤寂與愁苦,通過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雙方惜別深情表達得更為深遠。

【解析】(1)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難度較小。“橘柚香”具有時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聯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之句。

(2)既為送別詩,又點出“別”,當有惜別之意,此為第一層。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為第二層。“江風引雨”為景語,起烘托此刻悲涼心境的作用,此為第三層。

(3)鑒賞類題型,包括表達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根據詩句內容和“代為之思”一句可知表達技巧為想象,然后結合情感分析將想象的內容具體化;“其情更遠”意為將情感表達得更為深切,意思對即可。

(10年陜西卷)

閱讀下面這首樂府詩,完成8~9題。

雨雪曲 江總①

雨雪隔榆溪②,從軍度隴西③。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

【注】 ①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仕梁、陳、隋三朝。②榆溪:指邊塞。③隴西:在今甘肅東部。

8.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環境?末句中的“別路”是什么意思?

9.詩人把“旗彩壞”、“鼓聲低”分別接在“天寒”、“地暗”之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首詩表現了戍卒什么樣的情感?(6分)

(10年福建卷)

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6分)

訪隱者

[宋]郭祥正

一徑沿崖踏蒼壁,半塢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門,殘花滿地無人跡。

[注] ①塢:山坳。②山翁:此處指隱者。

(1)在詩句中,與詩題相呼應的最關鍵的一個字是______。(1分)

(2)結合第

三、四句,賞析“應”

(3)下列詩句與這首詩所寄寓的情懷最相近的一項是(2分)

A.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B.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C.艱難苦恨繁雙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D.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1)解析:解答本題要抓住詩題“訪隱者”的“訪”字,相呼應的必然是動作“踏”字。

誤區警示:本題考生誤答原因是對詩歌理解不到位,對詞語的表現力不敏感

答案:踏

(2)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形象的鑒賞能力。解答本題要結合整首詩創設的總體意境來分析鑒賞。

誤區警示:考生容易失誤在答案要點不全和表述不明確上。

答案:通過描寫隱者獨飲自己釀造的酒,足不出戶,門外落花滿地,無人造訪、無人酒掃的隱居生活,表現了隱者避世脫俗,隨性自然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3)解析:本題是對詩歌風格的考查,難度不大,因為本首詩描寫的隱者隱居生活,這和A項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的風格是一致的。

誤區警示:考生失誤在對詩歌的風格把握不到位。

答案:A

(10年安徽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歲暮①

[唐]杜甫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②,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注]①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閬中)。②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詩人為什么會發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試題答案】邊境發生戰爭,時局艱危,朝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鄉,政治上被冷落,孤獨寂寞;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感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愿望難以實現形成巨大反差。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鑒賞評價)

【試題解析】本題在鑒賞過程中,不但要細讀本詩,了解詩人境遇、主觀志向,明確注釋中點明時局背景,還要做到知人論世,根據平時所學習的杜甫的詩歌,了解杜甫的終生志向,然后進行綜合思考,才能不遺漏要點。

9、【試題答案】

借代,如“煙塵”代邊境戰爭;與后文“鼓角”相應,從視角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用典,如,“請纓”,典出《漢書.終軍傳》;在詩句中暗示朝中無人為國分憂,借以表達詩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

【試題考點】

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理解鑒賞評價)

【試題解析】

一般認為,“表達技巧”分為四個理解層面由低到高(字詞-句子-段落-篇章),分別是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夸張、借代等)、表達方式(記敘、說明、描寫、抒情、議論,詩歌中主要是描寫和抒情)、表現手法(對比、襯托、象征、比興等)、謀篇布局手法(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辭手法。用典是引用的一種,也叫稽古。本題中的修辭手法還有“對偶”;還有“雙關”手法,如“歲暮”表面指的是時序歲末,深層指作者已進入人生暮年,還指唐帝國由盛而衰進入風雨飄搖的晚唐。描寫手法中有虛實結合,如“邊偶還用兵,煙塵犯雪嶺”“朝廷誰請纓”是作者的想象,是虛寫;“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實寫。表現手法中有對比,如朝廷之臣無人請纓與江湖之士的作者“敢愛死”對比;作者高遠的心志與報國無門對比;“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對比;“鼓角動江城”暗含戰爭前后對比;詩歌開頭“遠為客”與結尾“寂寞壯心驚”思想感情對比,等等。

【詩歌簡賞】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杜甫五十二歲。這一年他在梓州,聽說官軍大勝叛軍,便寫下了著名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此后他到閬州,他又聽到了吐蕃進犯的消息,于是杜甫心憂天下,寫下了這首《歲暮》詩。首聯詩人交待其客居他鄉,在歲暮之際,聽到了邊境上傳來外族入侵的消息。大唐剛剛經歷了安史之亂,內憂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聯語氣看似平淡,卻包含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沉痛!頷聯“煙塵”和“鼓角”借代指戰爭,戰事推到了雪嶺,緊張的鼓角聲使一向安靜的江城騷動了起來。頸聯作者目睹了戰爭的血腥和慘烈,對唐朝君臣發出質問:“朝廷誰請纓?”面對強敵,作者懷疑朝中還會有人請纓殺敵嗎?尾聯“濟時敢愛死?”既是對全天下人的吶喊,特別是朝臣的忠告,又是對自己的鼓勵,真正忠君愛國的人,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但“寂寞壯心驚”,點出了詩人此時的心境。詩人一方面遠離朝廷的境遇,無法為國分憂,無法施展抱負,徒有報國之心,另一方面詩人自己也是“歲暮”之人,雖然想殺敵報國,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只能獨自寂寞。

(10年江西卷)

14.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送人歸京師①

陳與義②

門外子規啼未休,山村落日夢悠悠。

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

【注】①京師: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陳與義:南宋初年愛國詩人,河南洛陽人。

(1)指出詩中“子規”意象的含義。(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難度不大。杜鵑鳥,俗稱布谷,又名子規、杜宇、子鵑。傳說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鳴,聲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2)詩中“故園便是無兵馬”與“猶有歸時一段愁”是否矛盾?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矛盾,因為在詩人看來,即便故園沒有戰火,但國土淪喪,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歸京時,觸景生情,心中難免生出一段憂國之愁。

(10年遼寧卷)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陳與義①

瀟瀟十日雨,穩送祝融②歸。 燕子經年夢,梧桐昨暮非。

一涼恩到骨,四壁③事多違。 袞袞繁華地④,西風吹客衣。

【注】①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這首詩作于政和八年(1118),當時作者正閑居京城等候授職。 ②祝融:火神,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窮困。④袞袞:眾多,這里指眾多居高位而無所作為的官吏。繁華地:指京城。

8.第二聯兩句詩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5分)

9.前人認為這首詩寫雨時妙在“若即若離”,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簡述理由。(6分)

8、答案:秋已來臨,燕子將要南歸,一年恍若一夢。梧桐經一場雨打,已與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達了自己懷舊、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為“燕子將要南飛,想到一別就是一年,以后對舊巢只能在夢中見到”,也可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頷聯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確傳統意象燕子、梧桐的含義是答題關鍵。“燕子經年夢”較難理解。

9、答案:同意。雖然詩題是“雨”,但作者卻不是正面描寫雨勢、雨景,而是通過寫動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來寫雨,這就給人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主要要理解“若即若離”的含義:“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若即”指接近,始終體現在題目上,通過動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覺到雨;“若離”體現在詩中沒有直接點出“雨”,但而是通過寫動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來間接寫。

(10年浙江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22—23題。(6分)

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涼病齒,坐曠息煩襟。

因脫水邊屨,就敷巖上衾。

但留云對宿,仍②值月相尋。

真樂非無寄,悲蟲亦好音。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

22.簡析第三聯中詩人表現情感的手法。(3分)

23.詩人為什么認為“悲蟲”也會有“好音”?結合全詩簡要解析。(3分)

 

22、參考答案:“宿”和“尋”皆為人的動作,運用擬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詩人欲和白云對宿,又逢明月向尋,寫出在定林流連忘返的愉悅心境。

23、參考答案:詩人被罷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認為只要超越凡塵,便能隨處得到自己的快樂,即使悲鳴的蟲聲也是美妙的音樂。

背景解讀:王安石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兩宮太后、皇親國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結合起來,共同反對變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寧七年(1074年)第一次罷相。次年復拜相。王安石復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繼續推行下去,于熙寧九年(1076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從此閑居江寧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此前的新法都被廢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10年天津卷)

13.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按要求作答。(6分)

峽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峽口花飛欲盡春, 劍南風景臘前春,

天涯去住淚沾巾。 山鳥江風得雨新。

來時萬里同為客, 莫怪送君行較遠,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緣身是憶歸人。

(1)《峽口送友人》一詩描寫了什么時節的景色?他是通過那個意象表達出來的?

(2)兩首詩在抒發送別之情的同時,還表達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認為《峽口送友人》詩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端褪窨汀芬皇遣捎昧朔疵嬉r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請說明理由。

(1)暮春 飛花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識。能力層級是C級。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寫景的句子。因為詩詞中常常使用一個或多個意象來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圍,營造意境,并蘊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峽口送友人》詩中,只有第一句是寫景句。這句中“峽口”表示地點。“花飛”就是意象,也就是飛花。“欲盡春”則直接表明季節是暮春。

(2)思念故鄉之情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為客”表現思鄉之情,后一首“自緣身是憶歸人”直接表現了對家鄉的思念。

(3)同意:第一首用傷春之景正面烘托離別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襯離別之情,以樂寫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傷春之景正面烘托離別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離友人歸鄉的喜悅之情。

解析: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烘托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于藝術創作,是一種從側面渲染來襯托主要寫作對象的表現技法。寫作時先從側面描寫,然后再引出主題,使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第一首寫傷春之景,目的是寫離別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與不同意的關鍵。

2009年高考題

1.(09年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寄 遠

杜 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風緊云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1)首句中“悠悠”在詩中有何作用?

答:

(2)本詩后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請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悠悠”,寫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長、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這景象既顯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較平靜容與,也暗透出他一絲羈旅的孤獨。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準備,打下了鋪墊。

(2)詩人的情感由孤迥孤寂而變得精神振奮。

正當旅人觸物興感、心境孤迥的時候,忽見岸邊的江樓上有紅袖女子正在憑欄眺望。

三、四兩句所描繪的這幅圖景,色彩鮮明,饒有畫意,不妨當作江南水鄉風情畫來欣賞。在客心孤迥之時,意緒本來有些索寞無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見這樣一幅美妙的圖景,精神振奮,羈旅的孤寂在一時間似乎沖淡了不少。這是從“正是”、“誰家”這樣開合相應、搖曳生姿的語 調中可以感覺出來的。

2.(09年廣東卷)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杜 甫

萬里瞿唐①月,春來六上弦②。

時時開暗室,故故③滿青天。

爽和風襟靜,高當淚滿懸。

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

【注】①瞿唐:瞿塘峽,位于長江三峽奉節至巫山段,安史之亂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農歷每月初

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頻頻。

⑴作者通過詠月主要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答:

⑵從“萬里”、“時時”、“夜久”三個詞中任選兩個,分別簡析它們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答:

答案 ⑴全詩以明月興思情,同一輪明月寄予著兩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遠綿長與月夜的孤獨寂寞相織相融,形成一種清麗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圍,抒發了詩人對時局動蕩、國事艱難的憂慮以及對家鄉故園親人的思念。作者通過描寫春夜清冷靜謐的月下景色,抒發了自己因國難而顛沛流離、生活動蕩不定的凄涼傷感之情。

⑵①“萬里”一詞,突出空間范圍之廣,表現了廣闊地天地籠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襯了詩人的個體的渺小孤獨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詞,強調時間之長,寫出了南飛的烏鵲在深夜經長時間飛奔后只能落在江邊暫時棲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現了詩人長時間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艱難處境。

“時時”一詞,運用疊詞,寫月光時時照進黑暗的居室,與下句的“故故”相對,使語言表達更富有韻律美。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詩歌形象和情感,首先通讀全文,結合背景,從詩歌所描繪的意象出發。第⑴題考查詩歌景和情的關系,“月”是本詩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寫的月的特點,再結合詩人遭遇和國家的局勢作答。第⑵題考查詩歌情感,結合注釋①作答。

3.(09年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涓涓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注】 嚴鄭公,即嚴武,受封鄭公?;X(tu),筍殼。帙,包書的布套。

(1)本詩前三聯描寫出竹子怎樣的形象?

答:

(2)請賞析“色侵書帙晚”一句。

答:

(3)請你談談對最后一聯寓意的理解。

答:

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陰涼,雨洗竹凈,風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書上,使人感到光線暗了下來。“侵”寫出了竹影移動擴大的漸進過程。“晚”字則寫出了竹影給人帶來的時間錯覺。

(3)答案符合詩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順應自然。

示例二:要呵護人才,不要摧殘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攜,使自己有所作為。

解析 鑒賞詩的內容,理解主旨。

這是一首詠物詩,理解詠物詩就要抓住作者所吟詠事物的特征。詩中作者著力描繪的形象是“竹”,第一聯著力寫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聯著力寫竹陰的涼爽怡人,第三聯寫竹子經雨洗刷后的潔凈,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據對詩句的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點。

“色侵書帙晚”一句描繪竹子的形象,注意描寫的是竹影,結合全句加以描繪。注意鑒賞具有刻畫效果的詞語,即要錘煉的字“侵”的動態效果和“晚”字的襯托效果。

理解詩的主旨要緊扣住詩的最后一聯“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因為詠物詩往往寄寓作者的某種思想情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判斷。這種題的答案不求一致,但求合理。就 像對詩經中“窈窕淑女”的理解一樣,她可以是現實的人,也可借喻理想,這里也求一致。

但是,出題人在設置考點時似乎對內容的考查擬題重復,前兩個小題都是對形象的鑒賞,雖然一概括一具體,但我本人覺得這一點有些欠缺。

詠物詩往往扣住所詠之物的具體特點,又在其中有所寄寓。閱讀鑒賞時要注意抓住詠物詩的這些特征就可以讀懂了。解題時注意考題的考點,注意篩選答案要點。

4.(09年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晚泊岳陽

歐陽修

臥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

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

(1)詩中有三處寫到“月”,請就此作簡要賞析。

答: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的?

答:

答案 (1)第三句寫明月“來”懸空江,表現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為伴;第五句用擬人方法呈現靜夜“月弄清輝”的畫面,也為下句漁人歸家作因;第六句寫月光引領水上人伴著歌聲飛去歸家,帶出作者一絲思鄉之情。意思答對即可。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處景而生的思鄉之情。是通過臥聞鐘聲、系舟樹下、靜賞江月、傾聽歌聲等舉動,城里鐘、水上歌等聽覺感受,城下樹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蒼茫、輕舟飛逝等視覺形象,以境寓情來表現的。句句寫景,景景關情。

5.(09年福建卷)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江 行

[宋]嚴羽

暝色蒹葭外,蒼茫旅眺情。

殘雪和雁斷,新月帶潮生。

天到水中盡,舟隨樹杪行。

離家今幾宿,厭聽棹①歌聲。

【注】 ①棹歌:行船時船工所唱的歌。

⑴詩人為什么“厭聽棹歌聲”?

答:

答案 詩人離家日久,思鄉情切,厭倦了長期的漂泊生活,所以聽到棹歌聲便心生厭倦。

解析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淺易”指合格的高中畢業生能夠基本讀懂的程度。

本道試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等級為D,鑒賞評價。從整首詩來看,作者那種離家日久、思鄉情切的情感主要通過“厭聽棹歌聲”尤其是“厭”來得以表露。前三聯主要寫自己旅途所見,最后一聯寫自己的感覺。

⑵請從“景” 與“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

答:

答案 詩歌頷聯妙在融情于景。詩中描寫了雪“殘”、雁“斷”、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詩人的羈旅之情、思鄉之感。

解析 本道試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等級為D,鑒賞評價??忌ㄟ^解答第⑴題以后,對本詩的情感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題時,要緊密結合第(1)題的答案,進而從命題者所指定的“景”與“情”的角度進行賞析。在組織答案時,要涉及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賞析的“景”的區域為頷聯,“情”為全詩;二是答出運用的表達技巧;三是指出這種表達技巧下的“景”;四是寫出詩中所體現出來的“情”。

6.(09年全國I陜西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次石湖書扇韻①

姜 夔②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注】 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于此時。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請簡要敘述。

答:

(2)有人說,詩的后兩句歌頌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趨炎附勢的人。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簡要說明。

答:

答案 ⑴描繪了一幅山環水繞,村閣隱然,浮萍泛綠,藕花飄香的恬靜優雅的隱居風光圖。分別寫了溪橋橫躍,曲水彎流,樓閣隱約,浮萍漂碧,藕花飄香。從視覺與嗅覺等角度渲染出閑適雅寂的石湖風景。

⑵同意:詩的后兩句寫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視功名,淡泊利祿的高潔品行,另一方面也襯托出那些趨炎附勢之人的辱人賤行,同時還寫出了詩人對范的崇仰、敬佩與贊美。

不同意:前兩句以景襯人,后兩句以事寫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襯托出環

境的優雅,也突出地贊美了范成大達到了無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解析 第一問:分析詩歌“意境”,第一步,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圍)特點術語有: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安謐,雄奇優美、生機勃勃、富麗堂皇、肅殺荒寒、瑰麗雄壯、虛幻飄渺、凄寒蕭條、繁華熱鬧等。

第二問: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觀點態度”,第一步,調動積累,讀品詩(詞),理解內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機整合,準確表述。

鑒賞 這二十八字??伤闶窍缃?,不僅描繪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圖卷,而且傳過出畫筆難于表現的情韻??梢韵胂蠼绠斈晔亲煸L石湖的。“橋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鄉特有的景色,同時也自遠漸近,顯現出范氏別墅的方位。湖上煙波浩渺,湖岸林蔭繁茂,憑什么來認得“水通村”呢?“岸閣浮萍綠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邊滯留著綠色的痕跡,便是村中平靜的池塘時飄流出的浮萍。這正像武陵漁人發現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尋到桃花源一樣。“別有天地非人間”這是個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這自然是說范成大別墅的遠絕煩囂,實亦是對范品格的稱頌。范成大以廊廟之才,歸隱江湖之上。他在朝時,希望能為恢復中原而竭智盡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挾私憾攻擊,于是他落職退隱江湖。他視富貴如浮云,惟恐緇塵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這“人”應該是指那些趨炎附勢,抗塵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見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隱中怡然自樂,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處別天門”,專開門戶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兩句,寫景實即寫人,寫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7.(09年全國卷Ⅱ)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軍城早秋

嚴武[注]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注】 嚴武(726-765):字季鷹,華陰(今屬陜西)人。曾任成都尹、劍南節度使,廣

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

(2)詩的后兩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夜晚、秋風、漢關、寒云、冷月、西山,詩的前兩局描繪的是一幅初秋邊關陰沉濃重的夜景。寓意邊境局勢的緊張。(2)詩的后兩句表現了作者作為鎮守邊關的將領,斗志昂揚的豪邁情懷。第三句寫部署奮力出擊,顯示昂揚的斗志;第四句寫全殲敵軍的決心,顯示必勝的信心。

解析 第一題考查意境形象,注意點出意象,分析畫面要注意時間、地點、總體特征。分析本題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釋(“擊敗吐蕃軍隊七萬多人”)的提示作用。第二題考查詩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結合第

三、四句具體詩句分析。作詩歌題,一是要注意結合詩歌分析,二是要明確答題思路,三是要注意詩歌注釋的提示作用。

第一問:分析詩歌“意境”, 答題步驟: 第一步,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營造氛圍的作用意義。

意境(氛圍)特點術語有: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安謐, 雄奇優美 生機勃勃,富麗堂皇 ,肅殺荒寒 瑰麗雄壯, 虛幻飄渺 凄寒蕭條 繁華熱鬧等。

第二問:分析“思想感情” 答題步驟:第一步,調動積累,讀品詩(詞),理解內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機整合,準確表述。

鑒賞 安史之亂后,吐蕃的侵犯成為干擾唐帝國的重要外因 。廣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貴族武裝乘唐軍忙于收拾安史之亂殘局之際,大舉東侵,竟連破涇邠二州,攻占唐都長安達十三天。此次進犯被唐軍擊退之后,他們又從與四川交界的南路向唐王朝發動進攻,在同年十二月,又連破松、維、保三州及云山二新城。

廣德二年春 ,嚴武接替高適,再度出任劍南節度使。剛一到任,他就狠抓軍隊的訓練,當年秋天,就一鼓作氣,擊破吐蕃七萬余人的精銳部,先后收復了當狗、鹽川二城。這首詩就是他擊破吐蕃入侵的紀實。

頭兩句“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開門見山,點出了詩人登城的時令、地點。“昨夜秋風”,是指秋季剛到,從而緊扣詩題中的“早秋”二字。詩人觀察入微,從“風”的細微變化中確切地掌握秋天到來的信息,說明了他對時局的密切關注,對敵人動向的明察秋毫。對于古代地處中國邊疆的游牧民族來說,秋高馬肥,秋風一起,就是他們入侵內地的有利季節。因此,“昨夜秋風”一到軍城 ,詩人就深夜難眠,他乘著月光登上城樓,放眼遠眺,“朔云”、“邊月”、岷山,盡收眼底。邊關的初秋之夜,陰云冷月,山野慘白,整個夜景都彌漫著一股沉重的肅殺之氣,給人一種無形的壓抑感。次句中的一個“滿”字,將陰沉肅穆、硝煙密布的戰前氣氛烘托得更加濃重??傊?,頭兩句是寫景,但景中有人、有情,細致入微地表現了主將在戰斗前夕的寧靜中細心觀察敏捷思索的心靈側面。

詩的后兩句“更催飛將迫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是主將兼詩人所發布的戰斗命令——將士們一定要再接再勵,乘勝追擊敵人,徹底殲滅他們,不要讓敵人一人一馬逃回敵營去! “更催”、“莫遣”二詞,語勢斬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現了主將果斷剛毅的氣魄和勝利在握的必勝信心,洋溢著邊防將士保疆衛國的奮發激昂的愛國熱情。

這首詩歌大膽地采用了開闔跳躍的筆法來寫景抒情,增加了詩的信息容量。前一二句寫景,但景中寓情,點明主將已迅速、準確掌握了敵情,從而表明他在軍事行動之前,就已經知己知彼,掌握了軍事上的主動權,因此,穩操勝券就不是魯莽匹夫的妄語了。有如此堅實的思想作鋪墊,三四兩句的騰躍、抒情,就顯得既輕捷,又與上文有內在的承繼性,令人感到自然可信、豪氣倍增。

8.(09年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西溪無相院

張 先

積水涵虛上下清,幾家門靜岸痕平。

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

已憑暫雨添秋色,莫方修蘆礙月生。

(1)這首詩多處寫到“影”,有的是明寫,有的是暗寫。請找出兩處暗寫“影”的詩句,并加以說明。

答:

(2)第二聯是怎樣寫景的?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①過橋人似鑒中行,暗寫人影(或橋影)。 ②莫放修蘆礙月生,暗寫月影(或蘆影)。

(2)上句著眼于視覺,寫浮萍破處,山影在水中顯現出來,吩應了第一聯的“清”字。下句則著墨于聽覺,以細微的草聲襯托出環境的寧靜,呼應了第一聯的“靜”字。

解析 第一小題:明寫好找,暗寫相對難些。“暗寫”也就時側面描寫,結合詩歌和平時所學,一般不難判斷。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通過“幾處”、“新燕”、“淺草”等表現“早”。

第二小題:題目考查寫景的手法、角度??忌靼琢诉@一點,就可以從修辭、寫景的順序、角度、煉字等方面作答。

賞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道:“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寫得豪邁壯闊,氣勢不凡。此詩首句即從孟詩來,但意在寫靜謐之景,且能與全篇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可見其善于借鑒。首句既點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虛,下面則就水來寫,緊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樣的安靜,沒有人聲,甚至沒有一絲微風,所以溪面上波紋不起。頷聯寫得非常細致。水面長滿浮萍,本無所見,而水底小蟲或游魚微動,使得浮萍綻開,隨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邊的草叢本和溪水一樣寧靜,但不經意間,仍能聽到蟲兒活動時的窸窸窣窣的聲響。這兩句,一寫目睹,一寫耳聞,極形大自然之靜,卻又顯示出生命力量的無所不在。頸聯照應題面“無相院”,以入郭之塵反襯禪院之清,以人行鑒中表現物我兩忘,是詩歌境界的進一步深化。末聯回應“積水涵清”,以擔心蘆葦長高,影響觀賞溪中之月作結,使我們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禪典。寫禪意而無禪語,此詩的高明之處就在此。

張先在當時就有一個綽號,叫做“張三影”,意謂他在詞中寫過三句帶“影”的名句。其實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青門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歸朝歡》:“嬌柔懶起,簾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木蘭花》:“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應該說,此詩“浮萍破處見山影”也一樣精彩??雌饋?,這位作者在詞和詩上的追求是一致的。

張先(990─1078)北宋人,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進士。歷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视佣辏?050),晏殊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辟為通判。后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九。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石林詩話》卷下)。

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

他以登山臨水、創作詩詞自娛。詞與柳永齊名,擅長小令,亦作慢詞。其詞含蓄工巧,情韻濃郁。題材大多為男歡女愛、相思離別,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閑適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詞寫得很有情韻。初以《行香子》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之句,人稱為「張三中」。后又自舉平生所得意之三詞:云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歸朝歡》);「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剪牡丹》),世稱「張三影」?!兑粎不睢分杏小赋了技毾?,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之句,刻劃閨中怨女的心理活動極為細膩生動。賀裳在《皺水軒詞話》中評此詞尤為「無理而妙」。詩歌在當代也享有盛名。

其詞含蓄項正,意象繁富,內在凝練,于兩宋婉約詞史里影響巨大,在詞由小令向慢詞的過渡中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功臣。正堂清末詞家陳廷焯云:“張子野詞,古今一大轉移也。堍此則為晏殊 歐陽修 、為溫庭筠韋應物 ,體段雖具,聲色未開;后此則為 秦觀柳永 、為 蘇軾辛棄疾、為周邦彥姜夔,發揚蹈厲,氣局一新,而古意漸失?子野適得其中。”(《白雨齋詞話》堷一)?!对~學通論》中引吳梅評價云?“子野上結晏、歐之局,下開蘇秦之堈,在北宋諸家中適得其平,有含蓄處?亦有發越處。但含蓄不似溫、韋,發蠊亦不似豪蘇膩柳。規模既正,氣格亦堤,非諸家能及也。”南宋中后期“醇項”派中姜夔的詞受其影響極大?!对~栁輯評》中先著提到:“(子野)白描領手,為姜白石之先驅。” 張先一生寵享富貴,詩 酒風流,頗多佳話。好友苠軾贈詩“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燠燕忙”為其生活寫照。據傳張先在八占歲時仍娶十八歲的女子為妾。一次家寵上,蘇軾再度賦詩調侃:“十八新娘兠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里成疊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宋史》無傳,《宋史翼》卷二六載其事。著有《張子野詞》,存詞一百八十多首。

9.(09年江西卷)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注】蔡家親:表親。

(1)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

答案 此詩表達了詩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帶悲)的感情。

(2)前人認為全詩動人之處在“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兩句,請從情景關系的角度 分 析其獨到之處。

答:

答案 以悲景寫哀情;不著悲字而悲情自現(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寫情,而將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

解析 這首詩的“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在高中語文第二冊《說“木葉”》中出現過。學生如果熟悉課文,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感情。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因表弟盧綸到家拜訪有感而作。首句是寫作者悲涼的境遇:年老獨居荒野,近無四鄰,孤苦無依,生活貧困。“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一聯寫景抒情,把一位窮愁潦倒的白頭老人的形象刻畫得很豐滿。后兩句寫對表弟到來的感激,這是寫“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為自己被貶沉淪,親人還來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處境不佳,又感到對不起親人,所以仍感辛酸慚愧。全詩語言樸實,語調低沉悲切,真實感人。

司空曙和盧綸都在“大歷十才子”之列,詩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從這首詩,尤其是末聯“平生自有分(情誼),況是蔡家親(羊祜為蔡邕外孫,因稱表親為蔡家親)”,可以看見他倆的親密關系和真摯情誼;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涼。據《唐才子傳》卷四載,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為“性耿介,不干權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這首詩正是作者這種境遇的寫照。

前四句描寫靜夜里的荒村,陋室內的貧士,寒雨中的黃葉,昏燈下的白發,通過這些,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活畫面。這畫面充滿著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詩題,寫表弟盧綸來訪見宿,在悲涼之中見到知心親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詩境淺說》說,這首詩“前半首寫獨處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為律詩一格”。從章法上看,確是如此。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總的傾向是統一于悲。后四句雖然寫“喜”,卻隱約透露出“悲”:“愧君相見頻”中的一個“愧”字,就表現了悲涼的心情。因之,題中雖著“喜”字,背后卻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發,互相映襯,使所要表現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藝術效果。

比興兼用,也是這首詩重要的藝術手法。“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不是單純的比喻,而是進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來烘托氣氛,特別富有詩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樹之落葉來比喻人之衰老,是頗為貼切的。樹葉在秋風中飄落,和人的風燭殘年正相類似,相似點在衰颯。這里,樹作為環境中的景物,起了氣氛烘托的作用,類似起興。自從宋玉《九辯》提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秋風落葉,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氣氛,“黃葉樹”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緒。比興兼用,所以特別富有藝術感染力。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云:韋蘇州曰: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白樂天曰: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司空曙曰: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三詩同一機杼,司空為優:善狀目前之景,無限凄感,見乎言表。其實,三詩之妙,不只是善于狀景物,而且還善于設喻。司空曙此詩頷聯之所以為優,在于比韋應物、白居易詩多了雨景和昏燈這兩層意思,雖然這兩層并無“比”的作用,卻大大加強了悲涼的氣氛。“雨中”、“燈下”兩句之妙,就在于運用了興而兼比 的藝術手法。

10.(09年上海卷)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3)題。

早 興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開門鼓一聲。

犬上階眠知地濕,鳥臨窗語報天晴。

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

睡覺①心空思想盡,近來鄉夢不多成。

【注】 ①覺:醒。

(1)白居易,字樂天,號_____________。

答案 香山居士

解析 沒有任何技巧,完全是考察考生的識記能力,這也是最基本的文學常識。

(2)對本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首聯用“晨光”與“開門鼓”交代時間之早。

B.頷聯以犬和鳥的表現描繪清晨興旺之景。

C.尾聯“鄉夢不多成”呼應“心空”,點明主旨。

D.本詩語言淺顯平實,給讀者清新自然之感。

答案 B

解析 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把握作品內容,注意傳統文化底蘊和表現方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領悟。頷聯告訴我們的是“那在臺階上貪睡的小狗兒也擺擺尾巴,懶洋洋地爬起來;而一向活潑的小鳥更不會放過這可愛的時光,正在窗前嘰嘰喳喳不停地歡叫著,似乎是在向人們報告著美好天氣的到來”。 隱隱透露出春天的氣息。

(3)詩人善于從細微處表現生活情趣,請從這一角度賞析畫線句。

答:

答案 “新脫冬衣”以動作暗示季節更替;“體乍輕”寫出猛然間的輕松感受;“乍輕”呼應“新脫”,描寫入微,抒發了詩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

解析 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把握作品內容,注意傳統文化底蘊和表現方法,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領悟。

鑒賞 這首詩當是長慶三年(823),詩人到杭州第二年的早春所作 。杭州本是他幼時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償,心中自然快慰。這首小詩,反映了詩人在杭州的第一個春天即將來臨時內心的喜悅激動之情。

從詩的結構看,前四句寫詩人在早晨的所聞所見,后四句則是抒發詩人對早春氣象的感受。也許是因為詩人對春天特有的敏感,他一大早就醒來了。此時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開始咚咚地敲響;大概是天氣轉暖、大地變得潮濕的緣故吧,那在臺階上貪睡的小狗兒也擺擺尾巴,懶洋洋地爬起來;而一向活潑的小鳥更不會放過這可愛的時光,正在窗前嘰嘰喳喳不停地歡叫著,似乎是在向人們報告著美好天氣的到來,催促著人們早早起床。這四句通過晨光、鼓聲以及對春天極為敏感的兩個動物——犬、鳥的傳神刻畫,在緊扣“早”字主旨的同時,又隱隱透露出春天的氣息。

詩歌的后半部分表現了詩人在這樣春天氣息越來越濃郁的環境下 ,產生的輕松愉快之感。“半銷宿酒頭仍重”說明昨日飲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自是人生一大樂事 ,以致詩人忘了自身的酒量,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來尚有頭重腳輕之感 。“新脫冬衣”表明正是早春氣候,脫去冬衣會令人煥然一新,輕松爽快,所以說“體乍輕”。“體乍輕”而“頭仍重 ”,值此酒意未竟消之際,當有頭重腳輕、飄飄無定之感 。這既是實寫酒意未消時身體真實的感覺,同時又何嘗不是美好的春色令詩人陶醉了呢?正所謂酒不醉人人自醉。在這樣的境界中,他忘記了一切憂愁和煩惱,以致于“睡覺心空思想盡,近來鄉夢不多成 ”,這兩句照應詩題,寫夜間因為沒有鄉夢撩人愁思,睡醒后心境空明。暗示出詩人的身心已完全被春天的氣息所感染,他又迎來了一個明媚的春天。

全篇無論是寫自然景物還是寫自己的生活與心態,都筆致輕靈素淡,充滿著情趣。節奏也是流暢、歡快的,字里行間,融注著詩人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

11.(09年四川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

陸 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1)請談談這首詩前兩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達效果。

答:

(2)這首詩豐富的感情蘊涵在景物與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結合全詩,對此作簡要

分析。

答:

答案 (1)“入”字表現出河的生氣,“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這首詩前兩句用夸張手法寫祖國山河的雄闊壯麗,飽含熱愛之情,并為進一步抒情作了鋪墊;第三句“淚盡”二字將亡國之恨宣泄無遺;第四句一個“望”字寫出遺民對南宋軍隊收復失地的企盼,一個“又”字則曲折地表達出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遲遲沒有收復失地的失望與埋怨。

解析 (1)考查詩歌的語言的鑒賞(2)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

第一問答題步驟:第一步,指出該字,或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第二步,簡要分析: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什么感情。

煉字(用詞巧妙),風格特色,意境。 “煉字”多煉動詞和形容詞,可以煉數詞,也可以煉特殊詞,還可以活用詞語。

思想感情答題步驟:第一步,調動積累,讀品詩(詞),理解內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機整合,準確表述。

第一問:“煉字”, 提問方式:某聯上下兩句中最精練(生動)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作簡要賞析。 提問變式:

1、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2、某句中的某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

3、甲詩中的某個詞與乙詩中的某個詞,哪個更好?為什么?請簡要賞析。

第二問:第二問:賞析“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 答題步驟:表達技巧答題步驟:第一步,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第二步,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第三步,指出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賞析 創作背景:六十八歲的放翁,罷歸山陰故里已經四年。但平靜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靜下來。此時雖值初秋,暑威仍厲,天氣的熱悶與心頭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將曉之際,他步出籬門,以舒煩熱,心頭悵觸,寫下兩首詩。這里選了其中一首。

內容評析:詩一開始劈空而來,氣象森嚴。山河本來是不動的,由于用了「入」、「摩」二字,就使人感到這黃河、華山不僅雄偉,而且虎虎有生氣。但大好河山,陷于敵手,怎能不使人感到無比憤慨!這兩句意境闊大深沉,對仗工整。

“遺民淚盡胡塵里”的“盡”字,更含無限酸辛。眼淚流了六十多年,怎能不盡?但即使“眼枯終見血”,那些心懷故國的遺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馬隊揚起的灰塵,隔不斷他們苦盼王師的視線。以“胡塵”作“淚盡”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

結句“南望王師又一年”,一個“又”字擴大了時間的上限。遺民苦盼,年復一年,但路遠山遙,他們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們忘記得干干凈凈!詩人極寫北地遺民的苦望,實際上是在表露自己心頭的失望。全詩以「望」字為眼,表現了詩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轉的心情。這是悲壯深沉的心聲。詩境雄偉、嚴肅、蒼涼、悲憤,讀之令人奮起。

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面臨祖國分裂的劇變時代,早懷報國大志,中年從軍西南,壯闊的現實世界、熱烈的戰地生活,使他的詩歌境界大為開闊。正如他的《示子遹》所追憶的“中年始少悟,漸欲窺宏大”;《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所自述的“詩家三昧忽見前,屈賈在眼元歷歷;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浩氣吐虹霓,壯懷郁云霞,自然不是那些玩弄半吞半吐雕蟲小技者能望及了。他晚年退居山陰,而志氣不衰,鐵馬冰河,時時入夢,“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對中原淪喪的無限憤慨,對廣大民眾命運的無限關切,對南宋統治集團茍安誤國的無限痛恨,在這首七絕四句中盡情地傾吐出來。

“河”,指黃河,哺育中華民族的母親;岳,指東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華山等立地擎天的峰柱。巍巍高山,上接青冥;滔滔大河,奔流入海。兩句一橫一縱,北方中原半個中國的形勝,鮮明突兀、蒼莽無垠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奇偉壯麗的山河,標志著祖國的可愛,象征著民眾的堅強不屈,已給讀者以豐富的聯想。然而,如此的山河,如此的人民,卻長期以來淪陷在金朝貴族鐵蹄蹂躪之下,下兩句筆鋒一轉,頓覺風云突起,詩境向更深遠的方向開拓。“淚盡”一詞,千回萬轉,中原廣大人民受到壓迫的沉重,經受折磨歷程的長久,企望恢復信念的堅定不移與迫切,都充分表達出來了。他們年年歲歲盼望著南宋能夠出師北伐,可是歲歲年年此愿落空。當然,他們還是不斷地盼望下去。人民的愛國熱忱真如壓在地下的跳蕩火苗,歷久愈熾;而南宋統治集團則正醉生夢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國恨家仇丟在腦后,可謂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嘆!后一層意思,在詩中雖未明言點破,強烈的批判精神則躍然可見。

2008年高考題

1.(08江蘇)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

李 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注]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并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慨。

答:

(2)“總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種修辭方法?尾聯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1)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2)比喻。①憂君王為奸邪所蒙蔽,憂奸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

解析 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顯重復,音節流轉明快,極其優美。“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于此山,乃筑臺,山和臺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時代,鳳凰是一種祥瑞。當年鳳凰來游象征著王朝的興盛;如今鳳凰臺空,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鳳去臺空”這一層意思進一步發揮。三國時的吳和后來的東晉都建都于金陵。詩人感慨萬分地說,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的一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那一時的烜赫,又在歷史上留下了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呢?

詩人沒有讓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對歷史的憑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盡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長江邊上,三峰并列,南北相連。陸游《入蜀記》云:“三山,自石頭及鳳凰山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陸游所說的“杳杳有無中”正好注釋“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隱半現、若隱若現的景象寫得恰到好處。“白鷺洲”,在金陵西長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所以說“一水中分白鷺洲”。這兩句詩氣象壯麗,對仗工整,是難得的佳句。

李白畢竟是關心現實的,他想看得更遠些,從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長安。但是,“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兩句詩寄寓著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陸賈《新語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見長安”暗點詩題的“登”字,觸景生愁,意寓言外,饒有余味。

2.(08福建)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

絕句漫興九首(其三)

杜 甫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注】 這首詩寫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

答:

答案 這首詩景中含情。詩人從燕子落筆,細膩逼真地描寫了它們頻頻飛入草堂書齋,“點污琴書”“打著人”等活動。這些描寫既凸現了燕子的可愛之態,又生動傳神地表現出燕子對草堂書齋的喜愛,以及對詩人的親昵。全詩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自然、親切之感,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悅和悠閑之情。

也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對燕子頻頻飛入草堂書齋擾人清凈的生動描寫,借燕子引出禽鳥也好像欺負人的感慨,表現出詩人遠客孤居的諸多煩惱和心緒不寧的神情。

解析 這首詩寫頻頻飛入草堂書齋里的燕子的情景。首句說茅齋的低矮狹窄,“熟知”,是就燕子而言的。連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這茅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著說“故來頻”。

三、四兩句就細致地描寫了燕子在室內的活動:筑巢銜泥點污了琴書不算,還要追捕飛蟲甚至碰著了人。詩人以明白如話的口語,作了細膩生動的刻畫,給人以逼真的實感。

3.(08天津)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山居即事

王 維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嫩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1)簡析“遍”字在頷聯中的表達效果。

答:

(2)詩的后四句寫出了怎樣的景與情?

答:

答案 (1)“遍”字表現松茂鶴多,“稀”字表現來訪者少,兩者對照寫出山居環境的幽靜。

(2)寫出了夕陽西下,炊煙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愛,人們采菱而歸的景象。表現出作者悠然閑適的心情。

解析 這首五律寫詩人幽居山中所見景物,表現其悠然閑適之情。分析句中詞語的表達效果,要聯系詞語所在詩句及整首詩的意境。分析景與情的關系,應考慮作者寫了哪些景物,表現了怎樣的情感,要注意聯系詩人的個性與寫作背景。

4.(08全國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

(1)第三聯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答:

(2)從全詩看,作者向往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現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這樣寫構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合的畫面。

(2)向往一種隱逸的生活。詩的前兩聯,作者從眼前之景,轉入懷古,遙想當年赤壁之戰時的人事,而今安在?從而發出了“波流萬世功”的感嘆。詩的后兩聯,作者贊嘆宿鷺、飛鴻的閑適,接著又仿佛看到了漁翁的扁舟,聯系到“波流萬世功”的感嘆,于是提出“最羨漁竿客”,想駕一葉小舟在煙雨中歸去!

解析 這首詩大約作于宋哲宗紹圣二年(1095)到元符元年(1098)之間,詩人是時隱居黃州。該詩從懷古開始,聯想歷史上的英雄借助這虎踞龍盤的形勝處所,建立蓋世功業,如滾滾東去的萬疊波浪一樣流之無窮。后四句寫眼前實景,寫悠閑的白鷺、高飛云端的鴻雁,直抒自己對垂釣輕舟生活的羨慕。(1)找出第三聯中的傳神字,即找詩眼,特別要注意其中動詞的表現力。(2)作者向往的生活中蘊含著作者的情感,而這種情感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體現的,要注意詩中意象閑適的特點。

5.(08全國Ⅱ)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日即事

李彌遜①

小雨絲絲欲網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②,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 ①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②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請對首句中的“網”字進行賞析。

答:

(2)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緒?請進行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作者由絲絲小雨想到了用絲織成的網;再由絲網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網住,即留住春天。這個想像、比喻非常生動、新奇。

(2)表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嘆世態炎涼的情緒。詩的

一、二兩句寫了暮春黃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從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緒;

三、四兩句寫了詩人家門前幾可羅雀,他只得在歸鳥的鳴叫聲中,關上了自己的家門,從中可看出詩人對世態冷暖的感嘆。

解析 首句“小雨絲絲欲網春”,寫暮春時節的絲絲細雨,連續不斷,相互交織,像是張開了一面彌天大網,要把即將逝去的春天網住。說雨絲如同網絲,將漫天絲雨想像成彌天大網,這還是比較平常的聯想與比擬,但說雨絲“欲網春”,則是詩人的獨特想像。絲雨雖欲網春,但春畢竟網留不住。眼前所見,惟有“落花狼藉近黃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風雨摧殘的結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標志。春殘,加上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詩人的寂寞惆悵也更深了。第

三、四句轉到詩人自身的處境:“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自掩門。”這里用“張羅地”借指自己閑居之所,既表現門庭的冷落,更含有對趨炎附勢的世態的慨嘆。“宿鳥”應上“黃昏”。宿鳥聲在這里恰恰反托出了張羅地的冷寂。“自掩門”的“自”字,傳出了一種空廓無聊賴的意味,暗示像這樣寂寞自處、與外界隔絕已非一日。這里雖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同時又含有對炎涼世態的不屑之意。

6.(08安徽)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小孤山①

[宋]謝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③無涯駭眾觀。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

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注】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縣城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四無依傍,地勢險要,是南宋軍事要地。②謝枋得:宋末弋陽(今屬江西)人,以忠義自任,曾率軍抗元。兵敗后隱居福建一帶,后被元人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渦。

(1)詩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2)簡析“危似孤臣末世難”中“孤”字的妙處。

答:

答案 (1)此詩托小孤山以言志,表達了詩人盡管身為孤臣、時處末世,也要勇猛堅毅、殺敵報國的壯烈情懷,以及自己能夠力挽狂瀾,取得抗元勝利的堅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與孤臣的“孤”,字面相應,聯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與詩人砥柱中流的壯士情懷相應,托物而言志。

③偶然存留的孤山與末世僅存的孤臣相應,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將帥嚴重匱乏,比喻貼切。

解析 這是謝枋得被強行送往大都時途經位于安徽宿松縣城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的小孤山所作,借景抒情,寄托胸臆。前四句描繪了小孤山險惡的地勢及其遮擋狂瀾的作用。后四句借以抒懷,抒自己雖處在末世,身為孤臣,也要英勇殺敵,爭取取得抗元斗爭勝利的豪情。

7.(08江西)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初入淮河四絕句

(三)

楊萬里

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

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注】 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來南宋賀歲,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來到原為北宋腹地,現已成為宋、金國界的淮河時,感慨萬端,作詩以抒懷。

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詩。

答:

答案 前兩句實寫淮河兩岸舟船背馳,波痕接觸也難以做到,虛寫作者對國家南北分離的痛苦與無奈。后兩句實寫鷗鷺可以南北自由飛翔,虛寫作者對國家統

一、人民自由往來的強烈渴望。

解析 《初入淮河四絕句》是楊萬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進入淮河后觸景傷懷所寫下的絕句,共有四首,所選為第三首,因眼前景物起興,以抒發感慨?;春觾砂吨鄞绸Y而去,了無關涉;一過淮河,似乎成了天然之界。這里最幸運的要數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鷗鷺了,只有它們才能北去南來,任意翻飛。兩者相比,感慨之情自見。

8.(08寧夏海南)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題李世南①畫扇

蔡 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瑟瑟細吹林。

逢人抱甕③知村近,隔塢④聞鐘覺寺深。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畫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③甕:這里指水甕。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凹的地方,這里指山塢。

(1)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畫的扇面中應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出什么樣的氣氛?

答:

答案 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

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甕、寺廟等六種景物。

這幅畫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

解析 本詩屬題畫詩。解答時,先讀懂全詩,找出構成畫面的景物,串聯在一起,進行描述,再從整幅畫面中體會其氣氛。

(2)古人的題畫詩往往會闡發畫面以外的意趣,你覺得這首詩哪些描寫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

答案 ①“水潺潺”聲音的描寫,②“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③聯想到附近有個村莊的描寫,④遠處寺廟傳來“鐘”聲的描寫,都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拓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

解析 畫面往往展現的是具體的物象,為靜止的事物。動的景物不能展現,如“水潺潺”和“秋風瑟瑟”。由物象所感知到的東西也不能展現,否則就沒有想像的余地了。如詩中的“村”與“寺”。

9.(08浙江)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日暮倚杖水邊①

(金)王寂

水國西風小搖落,撩人羈緒亂如絲。

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時。

爾輩何傷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蒼知。

蒼顏華發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是遲。

【注】 ①此詩為王寂被貶官至河南蔡州時所作。

(1)此詩頷聯以 和 兩位被貶異鄉的古人自況,用典精當,對仗工整。

(2)指出“羈緒”在全詩中的具體內容,并簡要賞析首聯在寫法上的特點。

答:

答案 (1)屈原 白居易

(2)內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謫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內心不被理解的苦悶;④年華易逝的傷感;

⑤浮沉宦海的厭倦。

特點:①觸景生情,以蕭瑟凄清之景引發詩人的紛亂愁思;②以“羈緒”領起全篇。

解析 首聯點明地點、時令和心緒。水國指的是蔡州。望著在秋風中回旋、掙扎,最后還要落地化作塵泥的黃葉,聯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命運,詩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亂如麻呢?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積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總爆發,每一聯又單獨表達一層意思,頷聯引屈原和白居易以自況,頸聯是憤恨情緒的直接流露,包含了對小人的輕蔑,對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尾聯袒露了作者在前途渺茫伸冤無望的事實面前暗悔當初的低沉心情。

10.(08北京)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題。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①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注】 ①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斗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后,多次拒絕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

(1)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是日驚秋老:是無情的日月送來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驚。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遙相矚望。

C.離懷銷濁酒:離別的情懷只能借濁酒來排遣。

D.逐客已無家:亡國之人,已無家可言。

(2)“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中的“肝膽”和“閱”在這里各是什么意思?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

(3)一般認為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征,并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A

(2)肝膽:指自己的愛國之志,或對于故國的赤膽忠心。閱:見證。

表達了作者雖已衰老,且明知復國無望,仍然矢志不渝、堅持到底的決心。

(3)①風格特征:沉郁悲愴或深沉凝重。

②簡要分析:這首詩把深沉的愛國情懷與自己的人生遭遇、眼前的具體情境緊密結合在一起,融為凝練精純的詩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風格。

解析 這是一首酬答詩,但與一般應酬之作不同。它在抒寫離愁別愫之中,又交織著對國家興亡的深沉感慨,而這兩種情感卻是如此有機地熔鑄在一起,整首詩蒼涼沉郁,情切意深,表達了作者對清朝統治者的不滿,頗能打動讀者的心弦。(1)“是日”,這一天,指九月九日季節。“秋老”,指暮秋時節。

2004~2007年高考題

1.(07北京)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題。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礻頡 ⑦之。

【注】 ①選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芣苢(f yǐ):車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語助詞,無實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

⑥袺(ji):手持衣角盛物。⑦礻頡(xi):把衣襟掖在腰帶間裝物。

(1)《詩經》使用賦、比、興手法,本詩使用的手法是 。

(2)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

答:

(3)前人讀這首詩說:反復吟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答:

答案 (1)賦(2)通過動詞的變換表現出來。(3)婦女們在田野上邊采野菜邊唱歌,一派歡快的勞動景象。解析 《芣苢》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此詩直敘其事,通過婦女們的動作寫出了采集野菜的過程,描繪了一幅其樂融融的勞動畫面。

2.(07全國Ⅱ)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新晴野望

王 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注]。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注】 氛垢:塵埃。

(1)第三聯上下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分別是哪一個字?請作簡要分析。

答:

(2)尾聯描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

答案 (1)分別是“明”和“出”。

詩人在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顯現出雨后“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后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2)尾聯寫了農忙時節,農人全家在農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是:再一次突出表現“新晴”這一詩題,因為“新晴”,詩人才能看到農人們“傾家事南畝”的景象;給前面所繪的一幅靜態畫面平添無限生機,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

解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初夏的鄉村,雨后新晴,詩人眺望原野所見到的景色。開頭兩句,總寫新晴野望時的感受:空氣明凈清新,原野空曠開闊。中間四句寫周圍景色。郭門、村樹,遠近結合。田野外面,銀白色的河水閃動著粼粼波光,因為雨后水漲,與晴日輝映,比平時顯得明亮;山脊背后,青翠的山峰突兀而出,峰巒疊現,遠近相襯,更富層次感。最后兩句中,作者給這幅靜態畫面加上動態人物,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

3.(07湖南)閱讀下面的宋詩,按照要求,完成賞析。

示長安君

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

草草杯盤供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后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

【注】 長安君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張奎之妻,封長安縣君。此詩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遼國前所作。此時他尚未拜相變法。

詩中表現了“愴情”之感,請就中間兩聯逐聯賞析作者是如何表現這種情感的。

答:

答案 頷聯:①“供笑語”表達了相逢的歡樂,“話平生”則道盡了人生的滄桑,二者相互映襯,更添一層悲涼況味。②“草草杯盤”與“昏昏燈火”營造了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更容易生發悲愴之情。③“草草”“昏昏”是疊詞妙用。“草草”可見酒菜的簡單,歡聚中有些許不足;“昏昏”則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將別的傷痛。

頸聯:①“自憐”與“又作”貫通一氣,詩人借此直抒胸臆,表達了心中的萬端悲慨。②“湖海”久隔,“塵沙”遠赴,旦夕間重逢又別,且是出使不無艱險的遼國,時空的拓展將悲意又加深了一層。③“三年”言時間之長,“萬里”謂距離之遠,以數字入詩,一縱一橫,使悲情更為濃烈。

解析 解讀這首詩,首先要根據注釋理清“長安君”與王安石之間的兄妹關系。寫這首詩時的背景是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遼國前。詩中表達了真摯而又深沉的相逢之歡與離別之悲。根據題中要求:“詩中表現了‘愴情’之感,請就中間兩聯逐聯賞析作者是如何表現這種情感的。”考生在答題時一定要對中間兩聯的內容逐聯進行賞析。

4.(07四川)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葛溪驛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

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1)本詩首聯描繪了一幅畫面,請為這幅畫面擬一個標題。

答:

(2)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的?請簡要賞析。

答:

答案 (1)驛站秋夜難眠圖。

(2)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

首聯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頷聯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之愁,點明“亂”

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頸聯轉寫憂國之思,以天地凄涼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煩亂的心情更推進一層。尾聯用襯托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

解析 首聯落筆就從情上布景。“缺月昏昏”是詩人仰視窗外之所見。行役之人每于獨眠客舍之夜最易萌生思鄉之情。而天公不作美,今夜懸掛于天庭的,意是半輪“缺月”,且月色“昏昏”。“漏未央”是詩人側耳枕上之所聞,“未央”兩字,不僅暗示入夜已深,且摹寫詩人對漏聲的敏感與厭煩心情如見。更兼一燈如豆,忽明忽暗,獨臥秋床的詩人輾轉反側可想而知了。

頷聯直接敘寫羈旅的困頓和抒發鄉思之愁。頸聯另出一意,寫憂國之思,將濃郁的鄉思、天涯倦懷、病中凄苦及深切的國事之憂融為一體,似直而曲,有含蓄不盡之妙。

尾聯中“行人”實即詩人自指,詩人挨到天明,重登征途,顧視四野,仍無可供娛心悅目之事,惟有一片鳴蟬之聲聒噪耳際。全詩以作者的深情敏感為契機,抒寫了強烈的憂國憂家的感情。

5.(07福建)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武夷山中

(宋)謝枋得①

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注】 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后隱居福建。后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

(1)這首詩體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對表情達意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表達了詩人破國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現了詩人孤傲不群、堅貞自勵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2)這句詩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山雨過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孤傲寥落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解析 首句“十年無夢得還家”,指抗元兵敗后的十年間從未還家。這里不說“未還家”,卻說“無夢得還家”,簡直連還家的夢都不曾有過,可見其決絕之情。二句又絕不純是寫武夷奇觀,中間傾注著詩人的思想感情,這巍然挺立的青峰,實際上也是詩人自己的性格、形象的寫照。第三句一轉,簡直辨不清是真在寫沉寂的山中氣息,還是在嘆息人間的萬馬齊喑?末句忽然提到獨立世外、傲霜吐艷的山中梅花,并深致仰慕之情,無疑他要以梅格自期。

6.(07廣東)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穿落葉,閑坐數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

答:

(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

答:

答案 (1)清秋、日暮、月初白、落葉、流螢、孤燈。

(2)詩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傳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起了流螢。“數”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

解析 這首《溪亭》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首聯破題,表明全詩以溪亭為中心,逐一描繪周圍的清秋初月的景色。詩人徒倚溪亭,觀覽景色,思緒紛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透過迷蒙的景色表現出詩人的悠悠孤憤和高潔品格。頷聯寫景,高高的樹巔掛著一彎潔白的初月,在微風吹拂之下,詩人酒意初醒,心緒不寧。頸聯寫詩人舉止。“獨行穿落葉”,踽踽獨行之狀可見,“穿”字形象地傳達出詩人孤獨的情緒。獨行無聊,借數流螢以排遣內心的苦悶無聊,這兩句將其復雜矛盾的心情注入形象鮮明的畫面。末聯寫景。一聲聲悠長的漁歌打亂了詩人的冥思遐想,舉目四顧,只有遠處水面上飄動著一點若明若暗的燈火,此情此景,倍添凄涼孤寂,蘊含著國破家亡、漂泊無依之感。通觀全詩,以景傳情,用富有象征意義的景物描寫,寄寓詩人的感慨余思,情韻深長,頗具特色。

7.(07寧夏海南)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小齋即事

劉一止①

憐琴為弦直,愛棋因局②方;

未用較得失,那能記宮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萬事妨;

雖此二物隨,不系有興亡。

【注】 ①劉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進士,曾任監察御史等職,有記載說他曾因“忤秦檜”而被罷官。②局:指棋盤。

(1)詩的第二聯對第一聯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第二聯是對第一聯句意的補充。“未用”句是承“愛棋”句而說的,“愛棋”是愛棋盤的方,故沒有想到要用棋來較量勝負;“那能”句是承“憐琴”句而說的,“憐琴”是愛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來記宮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聯突出強調了第一聯中“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解析 解答此類問題應先讀懂全詩,理清詩人的思想、情感脈絡,在此基礎上按照題干要求,認真做答。

(2)作者為什么要寫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發一種什么樣的情懷?

答:

答案 作者寫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來寫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為自己方直之品不變,結果到頭來“世愈疏”“萬事妨”,只落得小齋獨處,無關乎國家的興亡了。這些都抒發了作者對個人遭遇的感慨,對世事譏諷的情懷。

解析 本詩是一首感物抒懷詩。作者寫“琴”“棋”二物,托物言志。借琴的“直”、棋的“方”,來表現自己的“直、方”之志,抒發對個人遭遇的感慨,對世事譏諷的情懷。

8.(07天津)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黃氏延綠軒

[明]高 啟

蔥蔥溪樹暗,靡靡江蕪[注]濕。

雨過曉開簾,一時放春入。

【注】 蕪:叢生的草。

(1)“蔥蔥”“靡靡”兩個疊音詞有什么作用?

答:

(2)“一時放春入”表現了怎樣的情景?

答:

答案 (1)寫出春雨后水邊草木之貌;富有韻律感,增強表達效果。

(2)表現了春光濃重,撲面而來,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解析 這首五言絕句寫的是春景,下聯想像新奇:雨后開簾滿野春色一齊涌進房間中來。這是我們都感受過卻不易寫出的情景,應該說是一首好詩。

9.(07山東)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

出 關①

徐 蘭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②影風翻見戍樓。

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

【注】 ①關:指居庸關。②旆(pi):旌旗。

(1)詩的前兩句,有版本作“將軍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與本詩相比你更喜歡哪一種版本?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

(2)“馬后桃花馬前雪”一句在藝術表現上有什么特點?請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更喜歡本詩。本詩前兩句點出居庸關的雄壯氣勢,景物描寫鮮明生動,為后面抒情作了鋪墊。“將軍”兩句缺乏形象感,并且與全詩思鄉的情感內容不相稱。

(2)將關內桃花爛漫與關外白雪茫茫兩個場景聚集到征馬這一關節點上,描寫生動,對比鮮明。“桃花”

與“雪”分別代指家鄉的溫馨和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詩中具有象征意義,蘊含了思鄉的情感。

解析 此詩著意刻畫當征人遠行出關那一剎那的感情,詩人曾隨軍出居庸關,對此有真切的體驗,當通過關隘時,但見前方白雪皚皚,荒寒一片;而身后卻仍是桃花盛開,春意盎然,這怎能不使出關的將士回首凝視,瞻顧家園呢?詩句的奇絕處恰在于征人回首的瞬間里,凝聚了豐富的社會內涵和人生體驗。

10.(06天津)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涼州詞(其一)

張 籍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鈴聲遙過磧①,應馱白練②到安西。

【注】 ①磧(q):沙漠。②練:白絹,絲織品的一種。

(1)“無數鈴聲遙過磧”句表現了怎樣的邊塞景象?

答:

(2)本詩運用了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長長的駝隊行進在廣袤的沙漠上,駝鈴丁當清脆入耳。

(2)遠與近、高與低、動與靜、抑與揚的襯托對比。前兩句實寫,后兩句以虛為主,虛中有實。

解析 本首詩是七言絕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首句描寫了邊塞傍晚下起雨,雨中的大雁飛得很低;二句描寫新生的蘆筍在雨中漸漸長齊。作者由遠及近,由高到低,運用動靜結合,描繪出一幅邊城暮雨圖。

三、四句由

一、二句寫景到敘事,引出長長的駝隊帶著白絹行進在廣袤的沙漠上。

11.(06江西)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三江小渡

楊萬里

溪水將①橋不復回,小舟猶倚短篙開。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

【注】 ①將:行,流過。

(1)本詩的“詩眼”是什么?

答:

(2)詩人采用了什么手法來表達作品的主旨?試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2)全詩圍繞“交情”展開描寫,詩人采用對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將橋不復回”與“不管風波去又來”進行對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賦予“山溪渡”“風波”象征意義,從而表達了友情恒久不變,能經得起風浪考驗的主旨。

解析 這首詩是借景抒情,借事說理。第

一、二句寫溪水一去不復回,溪水上的小舟也開篙遠去,暗示小舟上 的人要離去了,寄寓一種離情別緒。而

三、四句運用對比、比喻、象征等手法,把“山溪渡”比作“交情”,借“山溪渡”來抒發友人之間的“交情”,賦予“山溪渡”“風波”以象征意義,“交情”深厚,恒久不變,能經得起“風波”的考驗。

12.(06福建)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

端 居①

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閑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

(1)這首詩的第二句中的“敵”可否換成“對”或其他詞?請簡述理由。

答:

(2)這首詩的

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不能換成“對”或其他詞。用“敵”字不僅突出“空床”與“素秋”默默相對的寂寥清冷的氛圍,而且表現出空床獨寢的人無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涼的情狀,抒發了詩人心靈深處難以言狀的凄愴之情。用“對”或其他詞難以收到這種表達效果。(如果認為用“對”或其他詞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在藝術手法上,第

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詩人借助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觀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

(從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端居》是作者滯留異鄉,思念妻子之作。“端居”,即閑居之意。首句所寫是詩人在盼遠方來信不至,覓歸夢而不成的情況下,從心靈深處發出的一聲長長嘆息,悵然若失。次句寫出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敵”字表現出空床獨寢的人無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種難以言狀的心靈深處的凄愴。

三、四兩句從室內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紅樹”,移情入景,使客觀景物對象化,帶上濃厚的主觀色彩。這兩句中“青苔”與“紅樹”,“雨中”與“月中”,“寥落”與“愁”都是互文,把眼前的實景與記憶的景色交織在一起,無形中將時間的內涵擴展延伸了,暗示出像這樣夜不能寐、思念遠人已非一夕。

13.(06全國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竹石牧牛 并引

黃庭堅

子瞻畫叢竹怪石,伯時①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戲詠。

野次②小崢嶸,幽篁相倚綠。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牛礪角猶可,牛斗殘我竹。

【注】 ①伯時:宋著名畫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這首詩可分為幾個層次?它們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答:

(2)你認為這幅“竹石牧牛”圖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認為作者在詩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說明。

答:

答案 (1)示例一:分為兩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次,分別寫了石、竹、牧童、老牛四個物象,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后四句為第二層次,寫了作者由畫中的內容而生發出的感想。

示例二:可分三層。第一層,寫景,寫郊野美麗可愛的景色。第二層,敘事,寫牧童手執鞭子,騎著老黃牛。第三層,議論,抒發感想,寫作者對這幅畫的感受。

(2)第一問:一種自然平和的田園生活。

第二問:示例: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實際上作者對石與竹同樣憐愛;因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著一種田園生活,無論是牛角礪石還是牛斗殘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見到的。如答成“作者認為竹、石的寓意是一種堅韌的品格,高尚的節操,作者對竹、石的憐愛表現出他對品節的珍視”也可以。

(此題無固定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4.(06四川)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夜 歸

周 密

夜深歸客依筇①行,冷燐依螢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徑滑,竹窗斜漏補衣燈。

【注】 ①筇:此代指竹杖。

(1)本詩是怎樣以“夜歸”統攝全篇的?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

(2)“竹窗斜漏補衣燈”這一耐人尋味的畫面中蘊含了哪些感情?請簡要賞析。

答:

答案 (1)本詩寫景扣住“夜”字,寫情扣住“歸”字。首句直接點明“夜深”,刻畫出“歸客”拄杖而行的疲憊之態。隨后,詩人以“冷燐”“螢”“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涼,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徑中孤身前行的艱難表現出歸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猶見“補衣燈”的感人畫面收束全詩,與先前的艱難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歸家的復雜心情,意味深長。

(2)這幅畫描繪的是詩人想像(見到)的情景:竹籬茅舍中,一縷昏黃的燈光從竹窗里斜漏出來。青燈下,詩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親)正在一針一線地縫補著衣服。詩人那懷鄉思歸的急切心情,家中親人對游子的關切和思念之情,正從這幅畫面中流溢出來。

解析 這首小詩描寫深夜歸家的情景。一開頭,“夜深歸客”四字點明了詩題“夜歸”。透過歸客倚杖蹣跚的身影,可以想見深夜行路的艱難,也可以推知游子勞頓的旅況和返鄉情切的心理。第二句寫走過村外野地的情景,第三句寫終于進村了,首先見到的是村店,隨著畫面的延伸,一幅充滿人情味的圖景 “竹窗斜漏補衣燈”展現在眼前。寫景句句扣住“夜”字,寫情句句扣住“歸”字,讀來真切感人。

15.(06遼寧)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東 坡①

蘇 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 ①此詩為蘇軾貶官貴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確:山石大而多的樣子(地貌)。

(1)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

答:

(2)請結合全詩賞析“鏗然”一詞的妙用。

答:

答案 (1)第一句是全詩的鋪墊,描繪出一幅雨后東坡月夜圖,營造了一種清明幽靜的氣氛,以映襯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

(2)“鏗然”一詞傳神地描繪出手杖碰撞在石頭上發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與月下東坡的寧靜清幽形成鮮明對比;聯系前文對道路坎坷的交代,“鏗然”卻表現了作者行走時的愉悅,可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堅守信念、樂觀曠達的情懷。

解析 詩一開頭便把東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岡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潔月光,透過無塵的碧空,敷灑在澡雪一新、珠水晶瑩的萬物上,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市人為財利所驅,只能在炎日囂塵中奔波,惟幽人才有雅事。后兩句一個“莫嫌”,一個“自愛”,那以險為樂、視險如夷的豪邁精神,都在這一反一正的對比中凸現了出來。

16.(06北京)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移居(其二)

陶淵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①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②,力耕不吾欺。

【注】 ①將:豈。②紀:經營。

(1)對這首詩的理解,恰當的兩項是 ( )

A.全詩生動地描寫了詩人佳日登高賦詩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與友人邊飲酒邊斟酌詩句。

C.“相思則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無為忽去茲”意思是不要急著離開這種生活。

E.最后兩句是說應該通過自己的辛勤勞作解決衣食問題。

(2)本詩表現了詩人在田園生活中感受到的樂趣,請具體說明表現了什么樂趣,這種樂趣是怎樣表現的?

答:

答案 (1)DE

解析 A項,全詩并未生動地描寫詩人佳日登高賦詩的情景,而是以描寫美好的人際關系為主,最后四句以議論作結;B項“有酒斟酌之”一句中“斟酌”應為“倒酒、喝酒”之意,并非“邊飲酒邊斟酌詩句”;C項

“披衣起彷徨”分析有誤,應為披上衣服起來談笑。

(2)第一問:感受到一種美好的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純真而質樸的友情。

第二問:這種樂趣主要是通過“過門更相呼”至“言笑無厭時”六句對具體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現出來的。

解析 本詩寫詩人移居之后,與鄰人融洽相處的情味。以“春秋”發端,說明一年四季中常有生活的樂趣。對作者來說,新遷南村,登臨勝地,更覺欣慰。除登高賦詩之樂外,更有與鄰人過從招飲之樂,忙時閑聚之樂。

17.(05全國Ⅰ)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行即興

李 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1)這首詩的

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答:

(2)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答:

答案 (1)修辭方法:對偶。“芳樹”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

(2)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

解析 此題選擇的是唐代詩人李華的一首景物小詩。作者春天經歷了國破山河在,花落鳥空啼的愁緒。詩的前兩句直接寫景。作者站立在宜陽城頭觀賞景致,只是城下大片土地荒蕪,處處長滿了茂盛的野草。接著寫遠處,“澗水東流復向西”,清冷冷的山泉沒有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東流復向西”。

三、四句更進一步,繼續寫景。“芳樹無人花自落”,這里強調“無”人,便道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經過了安史之亂,再也無人來此欣賞,只好任其自開自謝了。“春山一路鳥空啼”:春山一路,不禁使人想像到山花爛漫、鳥語宛轉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卻是以樂寫哀,以鬧襯靜,充分顯示了山路的荒寞。全詩句句寫景,句句含情。雖寫的是綠草、芳樹、山泉、鳥語,卻都是為襯托詩人凄涼的心境服務,充分顯示了詩人對時代的深沉嘆惋。

18.(05福建)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

(1)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答:

(2)對第三聯“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 (1)“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群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答“雁別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聯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云間“下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19.(04全國Ⅰ)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 思

張 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答:

答案 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家書將要發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

20.(04上海)閱讀下面的詩和對聯,完成第(1)~(3)題。

赤 壁

杜 庠①

水軍東下本雄圖,千里長江隘舳艫②。

諸葛心中空有漢,曹瞞③眼里已無吳。

兵銷炬影東風猛,夢斷簫聲夜月孤。

過此不堪回首處,荒礬鷗鳥滿煙蕪。

【注】 ①杜庠:明朝詩人,曾任知縣,不久罷歸。不得志,放情詩酒。②舳艫: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樣子。③曹瞞:即曹操。

客到黃州,或從夏口西來,武昌東去

天生赤壁,不過周郎一炬,蘇子兩游

郭朝祚題湖北黃岡東坡赤壁門樓

(1)對聯在語言形式上的最大特點是 ,律詩中的頷聯和頸聯也具有這樣的特點。

(2)對聯中的“周郎一炬”與上面詩歌中的“ ”一句同說一事;“蘇子兩游”與上面詩歌中的“ ”一句同說一事。

(3)就詩歌中畫線的句子,結合全詩,從一個角度(如景和情的關系)寫一段鑒賞文字。(80字左右)

答:

答案 (1)對仗(或對偶)

(2)兵銷炬影東風猛 夢斷簫聲夜月孤

重慶高考題范文第3篇

猜想一:平凡世界,道出不平凡人生真諦

一、作文素材

羊年開春,一部現實主義農村題材電視劇吸引了觀眾的眼球。根據著名作家路遙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平凡的世界》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正在各大電視臺熱播,引發了各方關注和熱議。該劇川籍導演毛衛寧直言,如果僅僅是為了收視率不會選擇拍此劇,“對于這部巨著而言,被人永遠銘記談論,而不是被遺忘在某個角落,才是它應有的命運。”他也希望經典能影響當下的年輕人。“讓少安少平和今天觀眾做一個對比,要讓他們感受到人物身上所存在著一種執著。 ”

如今,《平凡的世界》這部蘊含溫暖正能量的精品巨制也在2015年兩會期間受到總書記的肯定和“點贊”??倳浥c上海代表團的曹可凡代表交流時談及如今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時,對該劇表示了關注:“好幾個頻道都在播,”并表示了對該劇原著作者路遙的親切追憶:“路遙我認識,當年下鄉辦事時還和他住過一個窯洞,曾深入交流過。”

習近平推崇路遙,在《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一文中,習近平說“在這一批知青中,出了不少人才”,如路遙,“他是延川的本地知青,寫了《人生》。”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對,習近平要求文藝工作者“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

二、構思點撥

上世紀80年代,在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云涌,文學創作手法求變求新的大潮流中,路遙耐住了寂寞,堅持用理想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以孫少平、孫少安兄弟等人的奮斗,串聯起中國社會1975年初到1985年初十年間中國城鄉社會的巨大歷史性變遷,謳歌普通勞動者的情感、奮斗與夢想,創作完成了中國文學的經典之作——《平凡的世界》。小說問世以來,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熱切捧讀,成為中國文壇無可爭議的暢銷書和長銷書。小說中貫注著的昂揚的奮斗精神和閃耀著的溫暖的人性光芒,打開了千萬青年人精神世界的大門,成為底層普通勞動者面對苦難堅強前行的精神力量和燈塔,傳達出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傳統。

《平凡的世界》劇中展現了“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傳遞了中國人的信仰,充滿著激勵當代年輕人前行的正能量。

與其說《平凡的世界》打動人心,不如說主人公孫少平、孫少安的精神力量打動人心。好的小說總是有著強烈的代入感,主人公的命運牽動人心,主人公的奮斗激勵人心。“我遲早要扒火車去外面的世界”,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一心向往著詩和遠方的孫少平;隱忍、溫柔、忠誠、可靠,像一顆螺絲釘一樣默默發揮作用的孫少安,在他們身上,人們感受到向命運挑戰的不屈,以及直面現實、自強不息的堅韌。

相信生活,相信理想,相信一切美好的事物,做一個真實而坦蕩的人,“平凡世界”道出了人心深處的呼喚。尤其在當下,面對物質潮流的沖擊、浮躁風氣的侵襲、功利心態的膨脹,這些平凡的價值力量,難道不是極好的清醒劑和營養劑?難道不是我們面對人生風雨最為堅實的依靠?也正因為這樣,“像孫少安一般去奮斗,像田潤葉一樣去愛”,成為很多人的深切感悟。盡管從頭至尾,孫少平都沒能脫離所謂的“社會底層”,但從他身上,人們看到了人性的溫暖、奮斗的執著、美德的力量。在精神坐標閃耀的世界,他是真正的王者。

監獄風云”,新時代更需道德信仰2015年高考作文猜想二

一、作文素材

李代沫,張元,寧財神,張耀揚,何盛東,張默,高虎,柯震東,房祖名,尹相杰,王學兵于2014年紛紛因吸毒或其它違法事件被抓。高手在民間的網友們很快就用香港電影《監獄風云》的海報P了一張圖,在上面,導演、編劇、主演以及主題曲的演唱人選一應俱全。

詳細內容有“導演張元攜編劇寧財神,主演黃海波、高虎、張默、張耀揚,女主角郭美美,主題曲演唱者李代沫體驗監獄生活,投資人為剛出獄的薛蠻子。”隨著王學兵入獄,有網友呼吁:“海報尺寸有限,各位悠著點啊,再抓就P不下了!”

有消息稱廣電總局已正式下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有關廣播電視節目、影視劇和網絡視聽節目制作傳播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全面封殺“劣跡藝人”。由有吸毒、嫖娼行為者參與制作的電影、電視劇、電視節目、網絡劇、微電影等都暫時停播。

明星吸毒,一而再、再而三,不思前車之鑒,已經夠讓大眾百姓大跌眼鏡的。這一回,卻又爆出了“市長吸毒”的丑聞。據新華社2015年4月21日報道,湖南岳陽臨湘市市長龔衛國涉嫌吸毒,目前公安機關已正式立案調查。官員淪落,又添新丑。

二、構思點撥

作為公共偶像的明星藝人,在商業資本和大眾媒體的合力強推下,對社會和公眾有著很強的引領和示范效應,尤其是那些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粉絲。粉絲們將自己對生活的憧憬和個人價值觀依附在明星身上,這種架空的個人價值觀很容易帶來不理智的行為,明星的喜怒哀樂、一顰一笑都會給他們帶來強烈的正負效應。粉絲會狂熱模仿明星“很酷”的行為來自我滿足,也會因對明星的自我想象和社會規范、共識的沖突而傷害自己、他人。明星們違法的行為無疑會在粉絲中產生極強的負效應,而粉絲則為了偶像形象和附著在上面的自我世界而嘗試辯解,甚至不惜否認社會底線,挑戰社會共識,模糊是非標準,甚至個別人會認為這種“反文化”很酷而打破社會規范底線而刻意模仿。明星的個人過錯,很可能會在他的粉絲群體引起非常強烈的負面影響,甚至損害社會。 明星涉毒根本原因是道德信仰的缺失。道德信仰缺失使得眾明星對自己要求不嚴格,他們在金錢名利中迷失了自我,在擁有極高物質條件后,在享受了富足生活的美好之后,他們開始了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浮華生活。豪宅、名車、眾人的追捧,都讓明星感到生活平淡,于是他們開始追求新的刺激,享受更加迷幻的快樂,開始沉浸在虛妄的、頹廢的享樂中,他們的日子過的奢靡空洞。信仰缺失,生活目標淡化,道德淪喪,再加上年少成名,功名利祿唾手可得,這一切導致了極度的空虛,便用毒品來填補空虛,孰不知短暫的歡愉失去了身心的健康,觸犯了國家的法律,違背了做人的道德,傷透了父母朋友、粉絲的心,多年苦心經營的光輝形象完全破碎。道德信仰的缺失是內因,過多的名聞利養是外因。

毒品之害,盡人皆知。禁毒鐵律,如劍高懸。貴為一市之行政長官的市長,熟諳律政、明理知法,當然知其不可為。官員的人格修養,具有引領示范作用。夙夜在公、一心為民,老百姓會交口稱贊;謀略高超、勇于開拓,老百姓會欣然夸贊;儒雅好學、親切和藹,老百姓會心儀點贊。然而,“市長吸毒”,會產生多大的負面效應?!“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官員、明星都應該如此。

互聯網+”, 微信紅包沖擊傳統化2015年高考作文猜想三

一、作文素材

今年春節,中國人之間最熱的話題是微信紅包,兩者甚至實現了對接合作,僅除夕一個晚上,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10.1億次。此現象的背后,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突飛猛進,也是中國互聯網產業銳意創新的體現。微信紅包的走紅,對中國打造文化“新常態”有著積極借鑒意義。

更關鍵的是,受“微信紅包”的啟發,之后各種“打車紅包”、“流量紅包”也開始流行,搶紅包成為中國企業黏住用戶的一個必備手段,也成為2014年繞不開的關鍵詞。

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互聯網+”是什么?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簡單地說就是“互聯網+XX傳統行業=互聯網XX行業”,雖然實際的效果絕不是簡單的相加。“互聯網+”的例子很多,比如,傳統集市+互聯網有了淘寶,傳統百貨賣場+互聯網有了京東,傳統銀行+互聯網有了支付寶,傳統的紅娘+互聯網有了世紀佳緣,傳統交通+互聯網有了快的滴滴,而傳統新聞+互聯網有了柴靜《穹頂之下》病毒式的傳播。

二、構思點撥

隨著互聯網發展深化而必然出現,與近年移動互聯網的“去中心化、流量向場景轉變、社群商業出現”一脈相承;而在中國春節期間借助中國傳統的“紅包”、“春晚”這一形式爆發,則更集中體現了中國互聯網在文化與意義方面的價值與可能——中國互聯網將比西方更具潛力與后發優勢——科技來源于文化,豐富的中華文化與悠久傳統將為中國互聯網趕超發展提供強勁的爆發力與源源不斷的動力。

“互聯網+春節”造就了全民的狂歡,深刻的影響和改變了傳統節日,從互聯網的意義層面看,這種改變終將回歸人的本身,是良性的;而中國豐富的文化、人本的哲學與傳統節日,則為“互聯網+”提供了無數的結合點,這正是2015春節紅包的里程碑意義,也是互聯網在中國更具發展潛力和爆發力的可能——科技與文化終將殊途同歸,而根源于豐富的文化土壤更能盛于久遠。

今年春節“紅包閃耀中國”。微信紅包在今年春節的走紅,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禮儀在新科技時代的生命力,也說明了紅包可以更好、更正面融入普通市民生活,更啟示當下及未來中國文化發展之路——必須回歸人性、貼近生活,才能受到市場和民眾的歡迎。

全民閱讀,彰顯國家軟性競爭力2015年高考作文猜想四

一、作文素材

(一)、在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中外記者時說到,“希望全民閱讀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有人擔憂,說現在我們國家民眾每年的閱讀量還不到有些國家人均的十分之一。這些建議讓我深思,說明人們不僅在追求物質財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書籍和閱讀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用閑暇時間來閱讀是一種享受,也是擁有財富,可以說終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我們國家全民的閱讀量能夠逐年增加,這也是我們社會進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標志。而且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它與工作方式相結合,不僅會增加發展的創新力量,而且會增強社會的道德力量。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兩次愿意把“全民閱讀”這幾個字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原因,明年還會繼續。”

(二)、新華社消息,偌大的北京城,從第19個世界讀書日起,終于有了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三聯韜奮書店。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4年4月22日專門給北京三聯韜奮書店全體員工回信,贊賞該書店推出的“深夜書房”“很有創意”??偫碚J為,讀書不僅事關個人修為,國民的整體閱讀水準,也會持久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在回信的最后,李克強總理鼓勵三聯的全體員工,“希望你們把24小時不打烊書店打造成為城市的精神地標,讓不眠燈光陪護守夜讀者潛心前行,引領手不釋卷蔚然成風,讓更多的人從知識中汲取力量。”

2014年8月,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杭州“悅覽樹”24小時書店、深圳書城中心城24小時書吧,日前聯合青島、西安、鄭州等地的8家24小時書店,發出了“打造‘深夜書房’力推全民閱讀”的共同宣言,就開辦24小時書店的宗旨、目的、經營模式等,達成了共識。

二、構思點撥

第一,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提升民族素質的重要途徑。閱讀可以勵志、養性、立德,是對人生的磨煉和意志的考驗;閱讀能改變命運,增長素質,提高品位;閱讀是傳承文明、更新知識、提高民族素質的基本途徑。一個人閱讀能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到他的成長、職業能力和他對社會作用的發揮;一個國家國民閱讀率的高低,國民閱讀力的大小,則直接關系到國家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強弱,影響到全社會的總體文明程度和創造能力,國民閱讀水平更標志著一個國家社會發展的文明程度。國民閱讀力和閱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民族的基本素質、創造能力和發展潛力。

第二,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實現公民文化權利的重要保障。閱讀能真正造就城市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的市民群體。因為社會和諧的關鍵在于內心的和諧,而閱讀可以獲得內心寧靜,除掉浮躁,可以扭轉全民閱讀率下滑的現象,對建設高品位城市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

第三,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是學習型、創新型社會的重要環節。閱讀既是一種個人行為,更是一種社會風氣,從一定意義上講,全民閱讀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我國正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型國家的基礎是學習型社會,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在全社會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不僅對個體閱讀產生積極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激發全體人民的學習熱情,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因此,提高全民閱讀水平,增強全民族的文化自覺和創新意識,對于建設學習型社會和創新型國家至關重要。

第四,倡導全民閱讀活動,建設書香社會,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閱讀活動廣泛深入的開展,對提升城市文化,城市競爭力,推動市場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個人不閱讀就會缺乏智慧和判斷力,如果一個民族不閱讀,它的文化必定會喪失創造力和批判性,自主創新將會成為一句空話。所以,下大力氣推動全民閱讀已經是迫在眉睫。

讀書已經不僅僅關乎個人的成長,更關系到民族的復興、社會的和諧與人類的進步。

祭奠國殤,正視歷史方顯大國范2015年高考作文猜想五

一、作文素材

(一)、1937年12月13日,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頁。這一天,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在此后的一個多月里,血腥屠殺了30余萬中國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事件。其滔天罪行,罄竹難書。

77年后的這一天,中國迎來首個國家公祭日,在南京舉行國家公祭儀式,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活動。14億中華兒女以莊嚴肅穆的形式,悼念死于日寇屠刀下的遇難同胞。

(二)、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兩個決定,分別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三)、據媒體2015年5月13日報道,國務院發布關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調休放假的通知,即今年9月3日,全國放假1天。據通知,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使全國人民廣泛參與中央及各地區各部門舉行的紀念活動,今年9月3日全國放假1天。

二、構思點撥

國家公祭,決不僅僅是一種悲痛的表達或仇恨的宣泄,它首先是一種對于歷史的正視。不論是南京,還是奧斯維辛集中營,都供奉著人類永遠的記憶。正像當年曾無私救助中國平民的德國人拉貝說過的:“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其次,國家公祭更是一種不可遏止的未來愿景,是許和平于未來。

記憶并且正視南京大屠殺,從來都不是政治的需求,其根本是不可忘卻的承擔,是不得不正視的人類生存的隱喻。但在過去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里,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幾乎被許多國家遺忘。

如果真實的歷史仍被解構或疏離,我們面對的將是一個怎樣的未來?失卻記憶的寬恕與和解,仍等同抹殺與否認。只有當苦難成為一種真實的記憶,苦難才可能成為一種關乎未來的洗禮。我們今天以國家公祭的方式,來提醒苦難,來備忘歷史,使之成為一種勇氣,一種責任。它是我們必須承載的重量,也更是一個民族可以保持清醒并汲取力量的源泉。

長期以來,一些不愿正視歷史,甚至美化侵略的論調仍然時有出現,一些國家不愿意承擔相應的歷史責任的現象仍然存在。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對于南京屠城血案的國家公祭,不光是一次歷史的反芻,不光是為了奪回屬于我們的悲壯與勝利,更重要的是一種對于戰爭的警惕,以及對于和平的表達。終結戰爭的,從來不是戰爭,而是和平。也只有和平,才是人類理性的成果。

漢字危機,新媒體時代自我拯救2015年高考作文猜想六

一、作文素材

《中國成語大會》是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之后,又一檔重大影響力大型電視文化節目,于4月18日起登陸央視。每周五晚20:00CCTV-10科教頻道播出。是中央電視臺2014年的重點節目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讓我們意識到鍵盤時代對傳統漢字書寫的沖擊。而《中國成語大會》也讓我們驚覺,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四字格”,在現實中竟然如此“乏人問津”。

成語所承載的人文內涵非常豐富和厚重,大量成語出自傳統經典著作,表達著臧否人倫善惡、境界高下的中國價值觀??胺Q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是值得大加推廣的,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相比,《中國成語大會》在保留相似競賽形式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獨特多元的創新構思,并力邀畢淑敏、蒙曼、酈波等多位重量級文化名人擔任評判嘉賓,希望能夠細致展現中國成語獨有的語境之美。 兩檔節目一播出,便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人們對“自己究竟還會寫幾個漢字”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人說自己“會念不會寫,會寫也寫得很難看”;有人說自己“習慣了拼音打字,輸入法會自動生成成語等詞匯,把傳統文化都忘記了”;還有人痛定思痛,表示要多看看《現代漢語詞典》。許多畢業于正規大學中文系,而且現在正在從事出版編輯工作的人在看完節目后也堅定的認為,自己的語文一定是數學老師在體育課上教的!

二、構思點撥

這是一個緊扣時代熱點的材料作文題目,同時也是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作文題目。高中階段的同學都要面臨高考,同樣也面臨著漢字書寫的問題,因此這個題目,學生也應當有話可說,可事可寫,有情可抒。然而要寫好這個材料作文也并非易事,因為作文材料中的“漢字危機”已經限定了寫作內容,考生只能圍繞著這一現象寫作,而不是寫作其他的內容,這樣學生的寫作從內容、立意都受到了限制。盡管如此,本材料作文在審題立意上還是可以從多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寫作的。

(1)漢字危機現象的危害。對漢語漢字的普遍蔑視會逐步消解和瓦解國人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中國辭書學會會長江藍生批評說:“我們前輩有一句話叫‘敬惜字紙’,這種對于漢字、對于自己母語敬畏、尊重的傳統,我們現在到哪兒去找?”相反,江藍生認為,一些人隨意拿漢字、漢語調侃、戲謔,來解構漢語的語法規則,歪曲一些字的形音義,這種現象已非常普遍。長此下去,作為母語的漢字本體就會發生蛻化和異化,它反過來就會侵蝕我們的精神和文化。

(2)漢字危機的成因分析。從某種意義上說,漢字書寫的困難是當今全球化引發的文化危機的一個方面、一種反映。全球化在經濟上體現為跨國公司,經濟產業鏈的全球配置,在文化上則體現為西方文化,或者說是拼音文化的擴張。因鍵盤的使用而引起的這一輪的漢字危機,也是一種現代性的危機。以鍵盤為標志的電子技術,是一種現代技術,它已經全面接管現代社會的運轉,塑造了現代生活的面貌。放棄鍵盤,理論上在一個封閉環境(比如一個國家內部)也許可以做到——事實上,根本做不到。因為這意味著放棄了效率,放棄了與世界接軌,也就是放棄了“現代化”。 (3)漢字危機現象的反思。在20世紀最初的幾十年,不少重量級的文化人物曾經非常激進地批判漢字文化,他們中有的人認為漢字與現代世界文化格格不入,主張學校都要采用拼音文字;還有的人甚至主張廢除漢字,采用羅馬字母。這些主張是激進的,因而,可以說是革命性的,這是當時中國先進分子對國家富強的強烈訴求在文化層面上的反映。漢字作為舊文化的突出代表,被當作進步的絆腳石,必須徹底地搬開,才能產生新的文化。在現在看來,這可能就是漢字的危機,可當時的人不這么看,不僅沒有看作是危機,反而認為是革命,是變革的機會。

為什么對于漢字的幾乎差不多的做法,在一個時期是革命,在另一個時期反而成了危機?我們認為,這是因為時代格局發生了變化,由此帶來的問題也發生了變化。在批判漢字、追捧拼音文字的時候,當時的中國社會面臨的問題是:落后和封閉的中國有被世界現代化潮流拋棄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激烈地批判本國語言,主張拼音文字,目的就是為了與世界接軌,搭上現代化的“班車”,趕上那一波全球化潮流。而現在,中國已經在全球化潮流中,人們無處不在地享受著現代化的種種便利,鍵盤書寫帶來的此輪漢字危機,是在全球化時代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獨立性和獨特性的問題,是如何避免體現在文字書寫當中的本民族歷史、文化和思維方式不被技術整合,因而可以說是對全球化和現代性的一種應激性反思。

(4)漢字危機的應對措施。隨著IT技術的發展,在數碼電子產品和傳統的漢字書寫這兩方面,我們既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因噎廢食,一方面不可能脫離現實,抵御各種數碼產品和新技術,回歸單純的筆紙時代,另一方面又要保留傳統,傳承文化,漢字書寫決不可荒廢遺忘。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好平衡點,掌握一個“度”。

別樣人生,不同視角做最好自己2015年高考作文猜想七

一、作文素材

當一個玻璃杯未置一物時,人們會說“這是一只杯子”;當它裝滿牛奶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牛奶”;當它裝滿菜油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菜油”。

二、構思點撥

本題是一道借物寓言類文題,玻璃杯象征人,牛奶、菜油等物象征人身上的附加物。通過玻璃杯裝填不同物質,引起人們對于玻璃杯自身的忽視,引導人們思考,人類人生因裝滿成見、財富、權勢等帶有低俗色彩的欲望、物質享受、過于計較,從而變得失去人生的方向,以至于完全失去自我。當我們心中唯有財富、權勢的時候,就已經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熱衷擁有很多,卻往往難以真正的擁有自己。 材料有兩個大的立意角度:

一是將附加物解讀為某種優秀品質、技能、美德、信念,只有具備了這些,方能使自己與眾不同,具有超越他人的地方,凸顯自我;

二是將附加物理解為某種不足,諸如心理包袱、不良習慣、落后觀念、懦弱品性,只有清空這些不利因素,方能不迷失自我,從而回歸自我。

這兩個立意角度都需要化虛為實,結合自己理解的某一具體方面來論述,這樣方能談得具體深入而不空泛。 暫別手機,溫暖相聚莫冷落親情2015年高考作文猜想八

一、作文素材

(一)、近年來在網絡上流傳著以下兩句名言:

(1)百年前躺著吸鴉片,百年后躺著玩手機,姿態有著驚人的相似。

(2)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 這兩句名言,正是當下許多人生活的最形象寫照。

(二)、2012年10月,“摔碗爺爺”成為被手機所傷的親情的代名詞。一次家庭聚餐上,年邁的祖父多次想和孫子、孫女說說話,但孫輩人人手中一部手機,聊天、玩游戲、刷微博。不堪被冷落的老人扔下一句“你們就和手機過吧”,摔碗離席。

(三)、享受美食,一定要先發到朋友圈里“顯擺”一下;買了新衣服,自拍一張上傳朋友圈“臭美”一番;約朋友吃飯逛街,發條微信就搞定„„當我們越來越享受微信這一國內最大社交應用帶來的便利時,你是否意識到,自己已經被它“綁架”了?2014年10月20日下午,當微信平臺出現大面積故障時,網友們表現出的“憤怒”“恐慌”甚至“歇斯底里”,都似乎在證明這個結論。

二、構思點撥

作文素材一由兩句名言組成,第一句主要描述當今社會人們玩手機的姿態與100年前人們吸鴉片的姿態驚人相似。第二句主要描述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兩個人坐在一起,對方卻在玩手機。兩句名言,描繪的是兩個生活場景,共同揭示這樣一個事實:當今社會,手機關閉了人們的心靈之窗,讓人們的交流越來越少、關系越來越疏遠、隔閡越來越大。面對這樣的事實,你是怎樣想的,有怎樣的感悟?審題時,可以抓住其中一句,進行透徹分析。如第一句,百年前躺著吸鴉片,曾經對整個國家和民族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百年后躺著玩手機,是否也會如此呢?可以做出自己的分析。也可以采用綜合分析法,將兩則材料的內涵加以分析、綜合和概括,然后歸納出一個比較全面的觀點。比如可以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談高科技產品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談生活里的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談學習與娛樂的關系等,只要是從材料生發而出的,都應該是恰當的角度。

就作文素材二而言,恰當的話題應有兩個核心元素:“手機”與“親情”。這兩者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呢?仔細閱讀材料,我們不難發現,手機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讓親情淡漠了。從“手機”這一元素,我們可以抽象出“科技”“工具”“現代化”“現代文明”等信息,而“親情”這個元素,則涉及“愛”“孝”等信息。因此,作文立意就可以圍繞這兩個元素的相關信息展開,但也可各有側重。如側重“手機”,就可以談科技對人情感的“異化”、現代文明對傳統親孝的負面影響,以及人們認物為己,終究為物所役等話題。如側重“親情”,就可談親情的價值、親情的呵護等話題。

需要提醒的是,在寫作過程中要謹防出現“二次立意”導致偏題甚至跑題的情況。如有同學可能從親情演繹出“孝”,又由“孝”演繹出“傳統文化”,于是以“反思傳統文化”為話題作文,那就跑偏了。也有同學可能從孩子玩手機入迷演繹出孩子們缺失奮斗精神,那就是抓住局部而不顧材料整體信息的審題錯誤了。事實上,這樣一些演繹錯誤是考生們常犯的,究其原因,缺乏有效思維方式是根本。

孤軍奮戰,凸顯背后堅守和孤寂2015年高考作文猜想九

一、作文素材

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學生薛逸凡因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張“一個人的畢業照”,并附文“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畢業合影”,從而引發了網友關注并迅速走紅。

據其所在的北大元培學院的副院長盧曉東介紹,“這是全中國唯一一個只有一名學生的專業。差不多是每個年級有一個人,還有的年級是零人。”薛逸凡同學也在社交網站寫道:“如果排除該專業第一任從生科方向轉換古生物方向的學生,排除第

二、第三任中途轉入元培的學生,排除第五任馬來西亞籍古生物專業學生,我作為該專業的第四任學生,是唯一一個始終由元培學院培養的本專業學生。”

二、構思點撥

一個專業自創立開始便每年只有一個學生就讀,這樣的專業窘境的確讓人感慨。但并不是每一個學科都能直接創造出經濟效益,一些人文類的學科,或許只能起著提高人們對特定領域的認知水平的作用。高校不僅承擔著為社會輸送實用人才的責任,也肩負著為那些冷門研究領域培養后備軍的重擔。一個人的堅守,更能體現一些原始的大學精神,這是一種孤寂的堅守,也是對學術教育的負責,體現了大學教育尊重學科特點的理念。

愈冷,堅守愈可貴。在社會上,哪種專業日后就業容易、待遇優渥、社會地位體面,哪種專業的報考人數多。人各有志,但一個時代總需要一些擁抱理想的人,能夠耐得住寂寞,兀兀窮年、瀝盡心血心向學問。

古生物學專業確實冷僻,但不代表不重要。盧曉東表示,“古生物沒辦法讓人發財致富,學古生物的都一定是感興趣的人少,但他們就像寶石一樣珍貴”。當初,薛逸凡報考古生物學專業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走過四年,薛逸凡的內心一定不寂寞。向這種敢于堅守的學子致敬?!墩撜Z》中有這樣一句名言,“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每一個志向高潔、確定信念就抱定不放的人,都值得禮贊。

薛逸凡可敬,北大元培學院同樣可圈可點。不少大學早已停開古生物學專業,北大的堅守體現了一種責任。有的大學特別“與時俱進”,什么專業能招到人,什么專業能賺錢,什么專業最容易與權貴打交道,就開設什么專業。有人說,大學應該是人類社會積累知識、固守良知的堡壘,也應該是超越世俗生活保持獨立思考的高原。誠然,真正有抱負、有責任的大學,還是需要一些精氣神,不為世俗所綁架,不急功近利,而是腳踏實地,目光深邃而長遠。

軟硬交錯,物質精神文明同等抓2015年高考作文猜想十

一、作文素材

(一)硬實力,是指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分布、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等。 軟實力,是指文化、道德、制度、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個人修養等影響自身發展潛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硬實力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力量;軟實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軟要素。成功需要“硬實力”,更需要“軟實力”。關于“軟實力”,你有怎樣的理解和思考?

(二)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境內發生8.1級地震,地震導致尼泊爾境內大量建筑被毀,由于尼泊爾是一個旅游國家,所以尼泊爾境內大量外國游客滯留。地震發生后,中國飛機第一個到尼泊爾,接回中國游客??吹阶鎳@么強大,我就放心了。

那些曾經叫嚷著用中國護照無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小清新們,現在也發覺了護照的重點不在于你能去多少國家旅游,而是在災難發生后的第一時間登上回家的飛機。

二、構思點撥

材料很簡單,就是對軟實力的解釋,文章無疑應當圍繞軟實力進行思考和聯想。對軟實力的理解是審題的關鍵,要對軟實力的概念有準確深刻的理解,必須結合硬實力的概念進行。軟實力本來是針對國家的實力而言,相對于經濟實力、軍事實力而言,而思想文化、道德觀念就是軟實力。硬實力側重物質文明,軟實力側重精神文明。

在寫作過程中,既可以從國家層面對軟實力進行思考,辨析軟實力和硬實力的關系,闡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重要性,也可以把思維的觸須伸向企業、人生等其他領域。比如,評價一個企業,不能只看經濟效益,還要看企業精神;衡量一種產品,不能只看效用和價格,還要看有無文化內涵。再如人生,既要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有文化品位、人格魅力,等等??傊?,無論從哪個方面切入,考生對軟實力和硬實力都必須有明確而具體的界定。

“蛟龍”下海,“神舟”飛天,經濟總量全球第二,這些成就都讓國人揚眉吐氣。從第三世界到經濟大國,我們有理由揚眉吐氣,但是我們又必須清醒地意識到,經濟大國未必就是世界強國。澳大利亞報紙曾就中國經濟提出三個問題:什么時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數國家的精英愿把孩子送到中國留學,而不是送到歐美?什么時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更多地看中國電影、聽中國音樂、讀中國書籍?什么時候全球消費者選購產品時能更多地選擇中國品牌?媒體曾問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中國的電視機已經出口到英國了,你是否感到危機?”撒切爾夫人笑答:“等到中國的節目也輸出到英國的時候你再來問我這個問題。”這些材料其實都是對軟實力的具體解釋。

1.霧霾

霧霾是過去一年中國社會最沉重的環境公害。PM2.5是形成霧霾的“罪魁禍首”,其來源有汽車尾氣、道路揚塵和建筑揚塵、工廠超標排放、燃煤取暖煙塵、秸稈燃燒煙塵等。霧霾導致肺癌患病率在個別城市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所有社會公民的身體健康。

霧霾天氣的出現,讓我們在國家和個體兩個層面同時面對一些我們沒有認真思考過的老問題。在國家層面上,它催生了環境犯罪司法解釋的誕生,對環境犯罪零容忍成了我們社會的共識;在個人層面上,它讓我們明白,以追逐個人利益而損害環境的行為是不道德的,也是法理不容的,破壞環境的結果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愚蠢行為,因為當環境惡化后,破壞者也要做受害者,它讓人們更加明確了個人和社會、和自然的休戚與共的關系,從而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關系。

2.正能量

這是在2012年以來被經常引用的一個詞。起初,在奧運火炬傳遞期間,在微博上出現了“點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和“點燃正能量,運氣擋不住”的博文,之后這兩句話很快被網友大量跟進和模仿,成了網絡世界經久不衰的高頻詞,“正能量”一詞也由此在中國走紅。

"正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這一物理學名詞的流行源于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當下,中國人為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善良的、正義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簽。它已經上升成為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符號,與我們的情感深深相系,表達著我們的渴望,我們的期待。

春節晚會上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觸動了人們心里最脆弱的琴弦。如果把這個歌名稍微改動一下,改成“時間都用在哪兒了”,我們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問題。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地利用時間,最大程度地發揮社會的正能量,是人生的大事,也是國家的大事。“正能量”是一個做事的原則,也是一個分配時間的原則。“正能量”的觀念要求我們把時間用在有益身心、有益家國的事情上。當下的中國社會,縱然邪不壓正,而社會歪風也時不時興妖作怪。中小學輔導機構網wangxiao.so提示您:校長開房、法官招嫖、記者受賄、醫生販嬰、醫鬧囂張、監管失職、公權濫用、貪腐頻現、奸商坑人等社會丑惡現象,共同制造了中國社會的信任危機。社會呼喚正能量,呼喚全體公民的精神素養得到廣泛提升、社會制度不斷完善、社會的價值選擇理性而智明,社會要求我們所有公民發揮正能量。人的生命首先表現為一條時間段。所以,每分每秒流逝的都是我們的生命。如果把分分秒秒的時間都用在做好事、做正事、發揮正能量,那么,生命的價值就大;如果把用來用來做無益身心的事,損人利己的事,危害社會的事,虛度了時間,也就虛度了生命,一生將一事無成,生命就無價值可談。只有每一個社會公民自覺地發揮正能量,困擾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產品質量問題、社會治安問題、行政低效問題、環境污染問題、民生困頓問題、經濟發展問題等,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3.傳統美德

傳統美德包含如下內容:仁、義、禮、智、信、孝、悌、忠、廉、恥、勤、勇、敬、恕、謹、儉、忍、友、慈、和。這些內容概括了中華民族崇尚的社會生活規范,它包括一個人和自己、和事務、和他人、和社會、和自然相互交往的一切原則,我們說的核心價值觀的指向就是傳統美德。2013年5月22日-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八大倡導的核心價值觀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脈相承,同根同源,是我們追求幸福、追求成就、追求發展的必由之路。而時下一部分人,在利益驅動下,做人做事與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結果只能害人害己。 4.最后一公里

《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論語·子罕》: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兩位圣人不約而同地告誡我們,做事要善始善終,不能半途而廢,在功敗垂成之際,只要我們堅持走完最后一公里,就能得到完滿的結果。

5.真誠與踏實

重慶高考題范文第4篇

1 總體情況

1) 整套試題的材料長度適中, 共約901詞, 信息量豐富, 與3月份考試相差不大。

2) 聽力材料的話題都屬于??荚掝}, 以日常生活類話題為主, 但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有所增加, 具體見下表。

3) 本次二級仍然是美音, 由Robert和Laura主播, 語速平穩, 總體語速約為140WPM, 但根據場景的不同, 朗讀的語速也不是特別均勻, 在部分時間間隔上略有加長, 可以明顯感覺得到男主播動聽的帶有豐富感情色彩的朗讀。

4) 試題以考查獲取事實細節、推斷、主旨大意題為主。選項依然簡練。整套試題的難度大約為靈活題14個, 靈活題的設置方式與過去相同, 主要為推理判斷、同義轉述。能夠快速從原文信息直接得出答案的直白題大約為6個。從題目本身的難度上來分析, 難度在各題中分布均勻, 與2014年3月份相比, 整體相差不大。

2 試題特點

整套試題將二級考試的設題技巧和語言組織體現得淋漓盡致。靈活題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2.1 理解與推斷

1) 如本套試卷的第3題:Which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Strangers.B.Neighbors.C.Co-workers.

難點和關鍵在于詞匯理解, 尤其是習語give sb a gift (載某人一程) 比較生疏。除此以外這題需要理解整個對話情景, 即女士請求搭車上班, 而男士的回答表明女士的上班地點在town中, 與居住地較遠, 而他雖然不去town, 但是能將她載到bus station, 可推斷出二者很可能為鄰居。因此選B。

2) 第4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man?

A.He’s going to Mexico.B.He’s worried about the food.C.He’s been to the hotel before.

由男士所說的話可知他很多年沒去那家hotel了。由此可理解推斷出他曾經去過那家hotel。因此選C。

3) 第6題:What does Harris want to do with Olivia?

A.Have lunch.B.Watch a movie.C.Go to her office.

從男士的口信中請求告訴Olivia他7:10在電影院售票處等她, 推出他們將要看電影。因此選B。

4) 第10題:What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do about the armchair?

A.Wait for a sale.B.Buy it right away.C.Ask for a cheaper price.

從女士所說“我們現在買不起”.和男士所說“我們為什么不等到下個月的年中銷售呢?會便宜很多”來推斷他們可能等待下月的年中銷售時節來購買。

5) 第11題:Where does the woman live?

A.Edinburgh.B.London.C.York.

此題可從女士的“你什么時候再來倫敦?你一定要帶上Jean, 我們能夠再次相聚”可推出女士居住在倫敦。因此選B。

6) 第16題:What is the woman’s attitude toward the man?

A.Supportive.B.Impatient.C.Critical.

推斷母親對孩子所問關于大學專業問題的態度, 從母親所說的interests、possible jobs、income、scholarships給出幾條值得考慮的因素, 因此選A。

這些題既考查了學生語言知識, 也考查了學生非語言知識, 學生的生活體驗、背景知識、常識會有助于對聽力的理解。

2.2 同義轉述

相比3月份真題, 同義轉述的比例有所上升。典型的是第5、8、14、17題。

1) 第5題: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for the man?

A.Clean the house.B.Carry the boxes.C.Cook the dishes.

材料中男士說的“tidy up the house”與選項中“Clean the house”為義轉述。故選A。

2) 第8題:What does the woman like about the armchair?

A.Its size.B.Its color.C.Its design.

從材料中女士所說的“This size is perfect”與A選項為同義轉述, 故選A。

3) 第14題:Where will the man probably find information on incomes?

A.From the woman.B.On the Internet.C.At the library.

對話中女士說“jobs pay”與題干的設問同義轉述為incomes即收入。這樣的場景與話題非常符合真實的生活, 同時也反映出PET2材料的真實和可信度。答案為C。

4) 第17題:What is London’s West End?

A.A street full of buses and cars.B.A wellknown shopping area.

C.A famous department store.

從材料中倫敦西街的同位語是“b e s t s h o p p i n g district”, 說明倫敦西街是什么, 與選項“shopping area”是同義轉換。故選B。

2.3 習語的使用

本套試題中運用了一些短語, 如ring in, tidy up等, 這些短語往往存在設題點, 只有理解短語的含義, 才能正確作答。

1) 第3題的難點和關鍵在于詞匯理解, 尤其是習語give sb a gift (載某人一程) 比較生疏。對關系的推斷造成了較大的障礙。

2) 第19題:How do people in London celebrat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Year?

A.By setting off fireworks.B.By singing Christmas songs.C.By watching the parade on TV.

獨白中的ring in the New Year意為鳴鐘迎接新年。文中說“用首都最盛大的煙花表演來迎接新年”, 只有理解了這個短語才能正確作答。故選A。

2.4 隱含信息

本次聽力材料依然體現了“隱含信息”的特點, 即言外之意。材料語言本身的曲折和豐富為靈活題型提供了基礎, 如:

1) 第4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man?

A.He’s going to Mexico.B.He’s worried about the food.C.He’s been to the hotel before.

男士說“我已經多年沒去過那里了。”這句話及其時態說明作者曾經去過那家酒店。故C。

2) 第12題.Where are the speakers?

A.At the man’s home.B.In the man’s office.C.At the railway station.

材料中男士說That’s your train, isn’t it?暗示了談話地點在火車站。這樣的關鍵隱含信息點, 需要特別小心仔細和練習。故選C。

2.5 雙方的互動性

有時對一方的提問, 需從另一方的話中推出答案。

如第2題:Which color shirt will the man buy?

A.Red.B.Green.C.White.

題目選項的各種顏色的詞都提到了, 根據女士的問題“Will a white one do”及男士的回答“Yes, that’ll be nice.I’ll take one”可知答案選C。

3 難度反饋

學生在二級聽力時, 感覺難度較大, 其原因主要如下:

1) 選項干擾性增加。

干擾性取決于聽力材料相關信息的密集程度、內容信息的飽滿性和語意深淺程度。本套試題中, 干擾性比較大的有第5、6、8、9、11、19小題。如

第5題.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for the man?

A.Clean the house.B.Carry the boxes.C.Cook the dishes.

選項都出自原文, 信息點密集。

第8題.What does the woman like about the armchair?

A.Its size.B.Its color.C.Its design.

首先聽出對話中提到了兩把椅子, 家里一把和現在在店里看的椅子。學生應先分辨關于椅子的描述是屬于哪把椅子, 明確后提取相關信息。

2) 場景不難, 但內容組織和語言表達比較巧妙。

整套試題的話題比較常見, 接近學生日常生活。但讓材料信息豐富、生動有趣并符合PETS2的設題要求就需要設置曲折故事情節、加大信息密度、豐富語言表達手法。

如第7段材料中女士從各個方面評價了扶手椅, 信息量大。但沒有直接說喜歡, 而是用“我喜歡這種大小的東西”, 根據自己的感覺, 直接表達出了對這種扶手椅的喜愛。我們通過這樣的句式可以感受到語言表達的魅力。

在對第11題Where does the woman live選項來源的設置, 體現了內容組織的巧妙性, 只有真正理解了, 才能做正確。

答案為B。對話中這三個地點都有談到, 但經過理解可知, Edinburgh和York是女士游玩的地方, London才是她居住的地方。

3) 背景知識缺乏, 對陌生的專有術語不了解造成畏懼心理。

文化背景知識雖然涉及到選項的較少, 但如果對文化背景知識有所了解, 那我們對這個材料就更清楚, 理解就更準確, 尤其是對緩解心理壓力有相當大的好處。

Text 7:mid-year sale在澳大利亞一年有兩次BIG SALE, 一次在6月份MID-YEAR SALE, 一次在12月圣誕節, 這兩次大型的SALES全澳大利亞的商場都有各式各樣的打折活動, 多數都是50%~80%OFF, 例如GUCCI古馳, BURBERRY博柏利這些都有部份商品50%OFF, 這時GUCCI門口排隊有100多米–, 非常壯觀。

Text 10:London’s West End:倫敦西區, 是英國表演藝術產業的代名詞以及英國經濟不可忽視的力量, 有2/3的外地游客將看演出列為他們來到倫敦的重要原因, 有3/4的海外游客將看演出列為到倫敦旅游的重要項目。

Trafalgar Square: (倫敦的) 特拉法爾加廣場是西法聯軍海上進攻英國, 兩軍遭遇的地方。當時納爾遜帶領英國海軍以少勝多戰勝了西法聯軍, 只是他本人不幸在此戰中陣亡。所以英國人很推崇他, 到處都是他騎馬的英姿。這個廣場就是為紀念他而建的。

the 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英國航空倫敦眼 (簡稱The London Eye倫敦眼) , 又稱千禧之輪, 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 總高度135米, 是倫敦的地標之一, 也是倫敦最吸引游人的觀光點之一。倫敦眼共有32個乘坐艙, 因艙內外用鋼化玻璃打造, 所以設有空調系統。每個乘坐艙可載客約16名, 回轉速度約為每秒0.26米, 即一圈需時30分鐘。

New Year’s Day parade倫敦慶元旦大游行:1987開始, 現在每年來自20多個國家的一萬多名表演者參加在倫敦舉行的新年元旦大游行, 游行隊伍從倫敦市中心的皮卡迪利大街出發, 沿途經過皮卡迪利廣場、特拉法加廣場、白廳等著名建筑和區域, 最后抵達議會大道, 游行線路全長2英里 (約3.2公里) , 時長一般3個小時, 游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50萬觀眾。

4 結束語

聽力考試確實存在很多命題規律。但能否找到并且應用這種規律則涉及考生的聽力水平。而聽力水平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它涉及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動機、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等眾多方面。

總體而言, 本次考試透過熟悉的話題, 巧妙的試題來考查對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選項和材料內容的普遍干擾, 語言的口語化, 英語國家歷史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 使得少數題目學生即使聽懂了材料, 可能選不對答案。所以, 學生應在平時的訓練中除了要選用符合二級考試標準的材料與試題進行訓練, 還要留心生活中的場景, 練習相關的英文口語表達, 以促進聽力能力的提升, 同時需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 如理解字、詞、句的準確含義及言外之意, 掌握句子結構。老師需要甄別好的練習材料, 從整體上熟悉和揣摩不同的出題方式與設問特點;為體驗真實的對話場景, 可多看些美劇及原版電影;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聽力的技巧指導和策略訓練, 學生的聽力理解水平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重慶高考題范文第5篇

設想一個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沖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見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緊張、滿面通紅,心里會“顫抖”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見那跑五千米的人氣喘吁吁地追過來了,他會因此而恐懼,覺得自己被“淘汰”了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來散步的。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作文(60分)

審讀這則材料,應當抓住“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他知道自己是來散步的”,從中可以引發的感悟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人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才不會因盲目攀比而使自己陷入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心境中。這段話還可給人以啟迪:長跑、散步、百米沖刺,是不同的人生選擇,對于人的動作、體能等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自慚形穢。

參考立意:①貴在自知之明;②活出真我風采;③找準道路(明確方向),從容前行;④拒絕盲目攀比,走好腳下之路;⑤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無須與別人比較;⑥給自己定好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⑦人要有自己的明確目標,不能這山望到那山高;⑧人生多彩;等等。 2.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飛機上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同樣是30歲到45歲年紀的旅客,頭等艙的旅客往往是在看書,公務艙的旅客大多看雜志或用筆記本電腦辦公,經濟艙的旅客則看報紙、看電影、玩游戲和聊天的比較多。在機場,貴賓廳里面的人們大多在閱讀,而普通艙候機區的人全在玩手機。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響了行為,還是行為影響了位置?

要求:選準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18. 【立意分析】

就這道作文題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種情況:

(1)行為影響了位置:意思是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影響、改變甚至決定他的位置、成就、社會評價等等。

(2)位置影響了行為:意思是當一個人身處其位、身處其境時,會影響他做事的方式及行為,正如“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3)從辯證的角度考慮,位置與行為具有相互影響。 立意屬于以上三種情況之一的都是切合題意的較佳立意;如果所寫內容只涉及“行為”或“位置” 的一個方面,卻沒有涉及“行為”“位置”的關系的,屬于基本合題;如果所寫內容與材料毫無關系另起爐灶的,則屬于跑題。

3、.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寫文章。

新春,小爬山虎要長大了。媽媽告訴他屋頂上有美麗的風景,但要觀賞到它卻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于是,小爬山虎便沿著墻壁往上攀援了。墻角的竹筍嘲笑他柔弱才疏、動作遲鈍,路邊的小草諷刺他胸懷野心、趨炎附勢,低矮的牽?;▌t羨慕他堅毅有力、能爬高墻。在太陽伯伯和風姑娘的鼓勵下,小爬山虎終于爬上了墻頂。舉目四望,雖然視野開闊了,可風景似乎不如想像的那樣美麗,小爬山虎不免有點失望和悵惘。突然樓上一個孩子推開窗,看到蔥郁的綠葉,高興地對爺爺說:“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們有陰涼了。”小爬山虎聽了心里甜甜的,一時百感交集,陷入了深思„„

請根據上述材料的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考點:材料作文 答案:略 試題解析:

思路一:可以從小爬山虎的角度來寫。小爬山虎在長大的過程中,遇到了來自不同方面的聲音。當媽媽告訴他屋頂有美麗的風景時,小爬山虎對風景充滿了好奇和向往,希望能早點到達屋頂。于是,他沿著墻壁往上攀緣,但是,墻角的竹筍和路邊小草的嘲諷使他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痛苦。在太陽伯伯和風姑娘的幫助下,他終于爬上了屋頂。但是,他卻沒有看到想象中的美景,產生了失望和悵惘的情緒。而樓里孩子由衷的喜愛讓小爬山虎終于發現了自己就是美麗的風景,而美麗的風景是靠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來的。這個材料實際上寫出了小爬山虎心理成長的過程,這和人的成長過程是一樣的。面對成長,我們該怎樣看待別人的批評或者表揚呢?對待同一件事,我們要學會辯證地去分析、解決問題。由此我們可以寫“要學會變換角度看待問題,才會出現新天地”,“要學會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只有不斷攀登,才能見到峰頂的風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等。

思路二:可以從小爬山虎媽媽的角度來寫。媽媽告訴他屋頂上有更美麗的風景,但要觀賞到它卻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小爬山虎的沉思中可能有對媽媽教育的深刻理解。正是媽媽希望小爬山虎有遠大目標,才使得小爬山虎想爬上屋頂,看到美麗的風景,從而成就了自我。聯想我們的家庭教育,在成功者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者,而是孩子成長中的引路者。再想想那些“溺愛”下的孩子們,他們沒有目標,沒有理想,等等。由此,可以寫教育孩子要樹立正確的目標,才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不畏懼艱險,取得成功等。

思路三:可以從墻角的竹筍、路邊的小草角度來寫。小爬山虎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而墻角的竹筍、路邊的小草就可以說是反對者。這種批評會讓他失落,甚至停滯不前。但是,小爬山虎最終頑強地爬上了屋頂。小爬山虎的成功,可以說明適時的批評能成為人們前進的動力。在生活中,老師、家長的批評,可能語氣較強硬,語言較尖酸,但是我們要學會理解他們,他們是希望我們明天會更好。由此可以寫“批評的價值和意義”,“在批評中學會長大”等。 思路四:可以從牽?;?、太陽伯伯、風姑娘的角度來寫。小爬山虎的成功是與牽?;ǖ馁潛P、太陽伯伯和風姑娘的鼓勵與支持分不開的。沒有他們的支持和鼓勵,就沒有小爬山虎前進的動力。聯想到生活中,一些成功人士的身后總會有很多幕后英雄,正是這些幕后英雄的支持與鼓勵才成就了成功人士的輝煌。由此,可以寫“鼓勵與信任才能成功”,“成功的背后”等。思路五:可以從孩子的角度來寫。小爬山虎最終心里甜甜的,是與這個孩子的話分不開的。“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們有陰涼了。”小小的爬山虎能為人類提供陰涼,這就是他的價值,這就是他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要以樂觀的態度來看待生活中的人或事,發現我們忽視的美麗。由此,可以寫“要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 “要心胸寬廣,容納萬物”等。

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又一次月考結束了。晚上桂林難得和爸爸在一起聊天。 桂林:“爸,荀子曾說過‘流言止于智者’,后世人也大都信奉‘謠言止于智者’類似的說法,可是現在為何‘流言’風行,‘謠言’難禁呢?” 爸爸注視著兒子,一陣沉默。之后說:“你說得很有意思。古老的智慧遭遇今人的挑戰,或許是社會環境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桂林:“都發生了變化?” 爸爸:“是啊!你想想這些變化都包括哪些方面?它們又怎樣挑戰著‘流言止于智者’的古老智慧呢?” 假如你是“桂林”,請思考“爸爸”的問題,選擇其中“變化”的一個方面或以一個方面為主,深人思考,寫一篇文章,闡釋或含蘊你對如何禁止“謠言”或“流言”的觀點和主張。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個字。 18.參考高考評分標準。 參考立意:

①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里,所謂的智者,也多限于某一學科領域,而對于他之外的領域就未必是智者,如此說來,真正全面的智者相對來說更少了。為此,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謠言止于智者”的局限性。

②在一個“互聯網+”時代里,信息孕育生長都很神速,對一件事情的多個說話可能同時存在,讓人們思考辨識其真偽的回旋余地很狹窄。為此,我們要針對“流言”載體的特殊性,提倡加強網絡監管。

③在一個“法治”社會里,人們考量自己言行是否中規中矩的一個硬指標是是否違法。違法者,人們避而遠之;不違法,人們自覺說說做做也無妨。為此,提倡以法治理謠言風行的現狀。

④在一個政府主導政務公開的社會背景里,一些地方政府還總是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遇事總是瞞著掖著,客觀上給相關性的流言生長以巨大的空間。為此,提倡政務公開,減少暗箱操作。

⑤在一個自媒體日益發達的時代里,我們發布信息幾乎沒有“門檻”,這就為一些人發布虛假信息提供了便利。為此提倡社會責任感,提倡法律約束。

⑥在一個社會財富擁有量相對很不均衡的社會里,一些人心理失衡,對社會抱有敵意,有意制造并發布虛假信息。為此,既要依法打擊惡意行為,又要思考社會相對均衡化的問題。 ⑦在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人們為了獲取最大利益,不惜虛假宣傳,致使流言風行。為此,既要依法打擊惡意行為,又要倡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價值系統。

⑧在一個科技發達、科普匱乏的時代里,科學知識的缺失是有些謠言傳播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提倡國家加大科普投入,公民閱讀科普應該成為日常習慣。

⑨勝敗,兵家常事;改革,又何嘗不是如此?有些改革,被百姓視為“折騰”,面對新的改革舉措,信任出現危機,于是各種“猜想”網絡流行,亂象環生。為此,要求改革要從實際出發,要以惠及百姓為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家人屢勸不改,女大學生小陳迫于無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慮,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警方查實后,依法對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并將這起舉報發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贏得眾多網友點贊,也引發一些質疑,經媒體報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明華”為寫信人,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單則材料作文題。因果式任務型作文。任務:寫一封信,表明態度、闡述看法。選定收信人+表明態度+闡述看法(理由)】

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生最后三名候選人:大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國際學術最前沿。老王,愛崗敬業,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 之路。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間美景,他的博客贏得網友一片贊嘆:“你帶我們品味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美麗鄉愁“。

這三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多則材料作文題。因果式(為什么)任務型作文。任務:誰更有風采、權衡與選擇。選誰沒有高下之分。選定候選人+權衡+理由+結論?!?/p>

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5月1日,《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正式實施。自此,視力殘障者可攜帶導盲犬進站乘車。大部分人對導盲犬乘車表示理解,但也有人表示擔憂,比如車廂內有小孩,見狗就哭怎么辦?車廂環境密閉,導致過敏人群感染怎么辦?„„

對此,你有何看法?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判斷。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單則材料作文題,方法式任務型作文(怎么辦?)任務:權衡與判斷、確立問題解決方案(方法思維)。擺現象+判斷+權衡+分析原因+解決方案?!?/p>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我選擇的立場就是繼續成為這樣一個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話,也想成為一個預警者,無非是盛世危言嘛,我希望被嘲笑,希望自己所有的擔心都落空,非常希望。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

做一個建設者,永遠比單純的希望砸爛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難能可貴。 ——馬海祥博客

不僅當一個批判者,也要做一個建設者。 ——《人民日報》 對于“批判者”、“建設者”、“批判者和建設者”,你更欣賞誰?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多則材料任務型作文題。因果式任務型作文。任務:更欣賞誰,權衡與選擇。選誰有高下之分。選“不僅當一個批判者,也要做一個建設者”最佳。辨析概念、關系思維、因果思維?!?/p>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報為了發掘有溫度和人情味的新聞,引導讀者以溫暖的視角看待社會,開設了《暖聞》專欄。編輯部收到三則新聞:

一位賣油條的青年多年堅持不用有害的“復炸油”炸油條,給顧客提供新鮮健康的油條,被網友稱贊為最帥的良心“油條哥”。

一位老父親從外地來醫院看望兒子,看到兒子正在坐診,忙得抬不起頭,根本說不上話。老人家等了兩個多小時后,只好掛了個號,和兒子見了一面。

某地舉辦珍品畫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觀賞時不慎跌倒,損壞一幅珍貴名畫。主辦方認為男孩只有12歲,又不是故意的,因此僅備案而未報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響。

從以上新聞中選擇一則刊登在《暖聞》專欄上,你認為哪一則更合適?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多則材料任務型作文題。與題2,相似。題2 材料的含意材料已經揭示而此題沒有,需要考生自己準確提煉、概括。比較思維+因果思維。敘述三則材料+選擇一則新聞+比較暖點+闡述理由+回應任務?!?/p>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五四青年節,學校舉行“當代學生素質論壇”。

有學生代表發言說:我的成績并不名列前茅,但人緣好,善解人意,不僅當上班長,還被推選為學生會主席”,而另一位學生代表發言說:“我覺得首要的任務是學習知識,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汲取營養,充實自己。另外,還要努力培養獨立意識。”

結合學生代表的發言,你認為哪種素質才是當代學生最應該具備的?請綜合材料內容和含意,寫一篇演講詞,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

【多則材料任務型作文題。因果式任務型。任務:文體一一演講稿、權衡與選擇??蛇x項不止三個,有善于溝通、領導引領、學習力強、獨立自主四項?!?/p>

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女教師發現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學生,為完成一項生物課作業,從網上抄襲了現成材料。她認為這些學生品質低下,剽竊他人勞動成果,將成績判為零分。家長認為判罰太重,紛紛向學校施壓,要求重判。學校不堪重壓,迫令教師屈從,她堅持自己的決定,嚴詞拒絕,辭職而去。該事件經媒體報道后,引起社會的關注,有人點贊,有人質疑。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從老師、家長或校方任選一角度評論,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單則材料任務型作文題。這道題里的各方力量還真是可以選來評述一番——“女教師”是小題大做還是防微杜漸干得漂亮?學生是自作自受吃塹長智還是損失太大得不償失?家長是越位干預還是敢于發聲?學校是審時度勢順應民心還是游移不定缺乏擔當?每一方力量都有正與反的雙向選擇。不得不說,是一道與全國1卷極為神似的一道題目?!?/p>

12、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在上海地鐵上,一男子因隨地吐痰遭到指責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穢語和指責他的乘客對罵,一黑衣壯漢忍不住,撥開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腳,吐痰男頓時安靜下來,一語不發,此時,有出來勸架的乘客指責“黑衣男”:“打人是不對的。”更多的人則認可黑衣男的做法。這段視頻被上傳到網絡后,引起更大范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你就其中某一個或某一群人的表現,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標題自擬。 【單則材料任務型作文題。注意:寫作的時候,選誰呢?題中的每個人都可以選嗎? 事件的核心還是“黑衣男該不該踢對方”,選取的人,還是“黑衣男”。就像題5中的第二則材料主人公是父親一樣?!?/p>

1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杭州圖書館允許拾荒者、無業游民入館,讓他們在設有空調的書館內免費閱讀、看影視、上網、聽音樂。圖書館對他們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凈再閱讀。這個做法已經堅持了十余年。因此,杭州圖書館被稱贊為“史上最溫暖的圖書館”。 曾有讀者對身邊的流浪讀者散發異味而感到不滿,無法接受,說允許他們進圖書館是對其他人的不尊重。對此,館長回答,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您如覺不便可更換座位,或者選擇離開。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將你的看法寫一篇評論。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體現你的思考。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單則材料任務型作文題。任務:評論、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1、首先要擺出評論對象。

2、其次引出問題的原因、由來,以及對社會的影響。

3、然后對這一件事情進行評論,發表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感想和分析。

4、最后對這件事情進行結論,提出解決的辦法,從而引起更多人的關注?!?/p>

14、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1)、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訴,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培根 (2)、我們必須與其它生命共同分享我們的地球。——雷切爾.卡森 (3)、和別人分享你的知識,那才是永恒之道。一一佚名

你最喜歡跟他人分享什么?談談你的經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你最喜歡跟他人分享什么?這是作文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材料里有分享快樂、分享憂愁、分享知識、分享地球等等。

那你跟他人分享什么?必須做出選擇性的決定,這個決定,顯示出考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當然,也顯示出立意的高低上下。

重慶高考題范文第6篇

詩歌鑒賞選擇題解法探究

【教學目標】

1.了解高考詩歌鑒賞選擇題的設題角度。(考什么?) 2.探究高考詩歌鑒賞選擇題的設題陷阱。(怎么考?) 3.探究高考詩歌鑒賞選擇題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怎么解?) 4.提高詩歌鑒賞選擇題的得分能力。 【教學過程】

一、研題讀綱明方向

閱讀下面三首詩歌,探究高考詩歌選擇題的設題角度和設題陷阱。(考什么?怎么考?)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題。

宿武陵即事

孟浩然[1]

川暗夕陽盡,孤舟泊岸初。

嶺猿相叫嘯,潭影似空虛。 就枕滅明燭,扣舷聞夜漁。

雞鳴問何處,人物是秦余[2]。

注[1]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頓。

[2] 人物是秦余:引用《桃花源記》中的典故。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川暗夕陽盡”以景物的光影變幻,寫詩人對暮中江水的印象。 B. “潭影似空虛”則表現詩人對夜色中深潭倒影天光的獨特感受。 C. 夜猿的啼聲與望去深不可測的潭水表現出武陵之夜的壯闊美好。

D. 頸聯寫詩人吹滅蠟燭在夜色里就枕安眠,耳畔傳來漁夫的陣陣歌聲。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3-14題。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萬里橋②。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壘,三城,與吐蕃臨界,為蜀邊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別之地。萬里橋,在成都杜甫草堂的東邊。 ③涓埃:細流與微塵,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組詞語不符合對仗要求的一項是( )。 A.第

一、二句中的“白雪”與“清江”。 B.第

三、四句中的“諸弟”與“一身”。 C.第

五、六句中的“供多病”與“答圣朝”。 D.第

七、八句中的“時極目”與“日蕭條”。

14.從“切合題目”的角度分析本詩,恰當的一項是( )。

A.第

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

三、四句“海內”“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

五、六句中的“遲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極目”切合“野望”二字。 (三)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14-15題。

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14.對這首詩中語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題李凝幽居”中“題”字的意思是“寫”,“幽居”的意思是僻靜的居處。 B.“閑居”句中“少鄰并”的意思是說李凝自小就有鄰居緊挨著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傳說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詞即來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歸隱的約定,“不負言”表示不違背諾言。 15.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第一聯用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了李凝居處的環境,并暗示出他隱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門”句以響襯靜,與名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

C.中間兩聯重在敘事和寫景,首尾兩聯都明確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D.全詩所寫之事雖然不大,感情亦無跌宕,但由于注重煉字,故讀來回味無窮。

考點連接:

2017年考試說明:

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2、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據《考試說明》規定,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鑒賞;二是評價。 鑒賞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鑒賞其形象;

2、鑒賞其語言;

3、鑒賞其表達技巧。 評價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評價思想內容;

2、評價作者的觀點

二、命題心思了然心

歸納高考詩歌選擇題的設題角度和設題陷阱:

三、錦囊妙計求高分

結合考什么,怎么考的分析和以前做題經驗來探究高考詩歌選擇題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 (北京卷) 13.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試題。

古風(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

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暉①,浮云無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棲鹓鸞③。且復歸去來,劍歌行路難。

注:①徂暉:落日余暉。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鸞(yuān luán):傳說中與鳳凰同類,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①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前四句,寫詩人登高望遠,看到天高地闊、霜染萬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詩昂揚奮發的基調。

B.詩中“榮華東流水”與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古來萬事東流水”表達的意思有相似性。

C.

七、八句借助于描寫白日將盡、浮云變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世事人生的感受。

D.

九、十句的意思是本應棲息于梧桐的鹓鸞竟巢于惡樹之中,而燕雀卻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上海卷)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問題。

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

王維

松菊荒三徑,圖書共五車。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貧家。 鵲乳先春草,鶯啼過落花。 自憐黃發暮,一倍惜年華。

①這首律詩共有幾聯對仗?回答正確的一項是( )。

A.一聯 B.兩聯 C.三聯 D.四聯 ②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用典貼切,反映了詩人的精神追求。 B.頷聯流露出詩人因家貧待客不周的歉意。 C.全詩將寫景、敘事、抒情三者融為一體。 D.全詩的語言清晰流暢,不見雕琢的痕跡。 解題方法及技巧歸納:

四、挑戰自我勇嘗試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8—9題。

漫成①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②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注:安史之亂開始,他一直流亡顛沛,后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這首詩是杜甫流寓巴蜀時期寫的 。此詩作于766年,當時杜甫正在從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①漫成:即詩人一時應手之作。②聯拳:通連蜷,蜷身之意。

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首句從水中月影寫起,描寫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與“江清月近人” 這句詩異曲同工。 B.第三句寫白鷺屈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上,意境安謐、和平。

C.

二、四兩句分寫了江風吹打桅燈、大魚躍出水面的動,與

一、三兩句的靜對比鮮明。 D.全詩通過寫夜泊時的所見所聞,透露出詩人對平靜、安寧生活的向往。

9.這首詩的四句分別寫了月、燈、鷺、魚四景,四景又組成了一個統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詩中與這種寫法相同的一首是 ( )。

A.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B.門徑俯清溪,茅檐古木齊。紅塵飄不到,時有水禽啼。 C.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D.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上一篇:工程項目的調研報告范文下一篇:公共衛生交流材料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