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內科臨床護理論文范文

2023-09-17

內科臨床護理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觀察研究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84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46例和對照組38例,對實驗組患者在必要的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輔以護理干預,而對照組患者僅單純的進行必要的常規藥物治療,并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經過不同治療手段,實驗組患者的心電、膽固醇和血壓明顯比對照組取得了更優的改變,兩組患者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綜合療效比較數據也顯示實驗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療效,總有效率達到97.83%。結論 對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加強護理干預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心血管;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護理

心絞痛在心血管內科是一種常見病,病因主要是因為患者心肌缺血,如患者勞累過度、情緒過度激動等也可能加重或誘發心絞痛[1]。因此,在治療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時,醫護人員對患者在必要的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輔以心理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更好的治療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84例,現將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84例,其中男44例,女40例,患者年齡為45-88歲,平均年齡為61.4歲。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46例和對照組38例,對實驗組患者在必要的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輔以護理干預,而對照組患者僅單純的進行必要的常規藥物治療。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情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必要的常規藥物治療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使用相同的藥物進行必要的常規治療,治療方案以改善血液循環、擴寬心臟冠脈以及降脂降壓等為主,其中,對照組患者要求持續進行藥物治療。

1.2.2 心理護理干預 在進行必要的常規藥物治療的同時,對實驗組46患者進行心理狀況統計,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制定出針對性強的心理護理干預方案,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進行溝通,開導患者的負面情緒,令患者保持積極良好的健朗心態,以更好的配合治療[2]。

1.2.3 綜合護理 除了心理護理干預外,還要對實驗組患者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護理。首先要保持病房的干凈舒適,使患者有舒適的心情。除此之外,為了患者在手術后身體能更好的恢復,還要加強對患者的生活指導,飲食問題對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尤為重要,這類應進食低脂、低鹽、易消化的食物,食物不宜過冷或者過熱,以免加重患者心臟的負擔,導致病情加重。還可以建議患者多食新鮮果蔬,以便保證體內新陳代謝,保證大小便的通暢[3]。為了讓患者可以有更放松的心態配合治療,醫護人員可以每天幫助患者每天進行一次15至20分鐘的肌肉放松訓練。還應該告訴患者盡量平躺或者靜坐,這種舒適的體位可以幫助患者保持全身心的放松。

1.3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患者心絞痛癥狀完全得到緩解,且心電圖示ST-T段恢復正常,ST段上抬幅度超過原來的0.1mV以上;有效:心電圖示ST-T段明顯好轉,ST段上移幅度在原有基礎的0.05mV以上,患者心絞痛較少發作;無效:心電圖示沒有發生明顯改變,患者心絞痛癥狀沒有明顯改善。

2 結 果

2.1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以P<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46例患者在治療前,心電為103±15,膽固醇為166±18,血壓為4.76±0.53;治療后心電為73±12,膽固醇為135±16,血壓為3.42±0.35。對照組38例患者在治療前,心電為102±14,膽固醇為160±17,血壓為4.78±0.49;治療后心電為80±11,膽固醇為143±15,血壓為3.99±0.40。實驗數據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綜合療效比較 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綜合療效比較數據顯示,在進行必要的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輔以護理干預的46例實驗組患者相較于只進行了必要的常規藥物治療的38例對照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療效,見表1。

3 討 論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因多是患者心肌缺血,患者過于激動或起伏較大的情緒,容易導致患者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這些都會加重患者病情[4]。本次研究選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86例,并將所有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研究結果顯示,經過護理干預的實驗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得到明顯改善,臨床療效的總有效率達到97.83%,臨床療效遠遠高于對照組。因此我們認為,治療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時,在進行必要的常規藥物治療的同時輔以護理干預,有利于更好的調節患者的內臟和血管,從而穩定病情,這對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秀云,劉詠梅,張小麗.帶狀皰疹誤診心絞痛1例護理體會.中國民間療法,2013,21(3):64.

[2] 曹仙麗,關于心血管內科急性心絞痛臨床治療護理效果觀察.中國衛生產業,2013,10(6):25.

[3] 洪俊華,心絞痛的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中國衛生產業,2013,10(3):51.

[4] 朱勝芳.舒血寧注射液聯合硝酸甘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觀察及護理體會.海峽藥學,2013(2):124-126.

內科臨床護理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心內科專業臨床藥師的培養是藥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在臨床藥師培訓的眾多專業中,心血管內科專業相對較復雜且具有挑戰性,對臨床藥師的知識儲備結構和分析實踐能力要求極高。目前傳統的臨床藥師帶教模式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師生互動性。為了加強臨床藥師培訓內涵建設,順應“互聯網+”形勢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需求,筆者結合醫院臨床藥師帶教經驗探索開展基于E-learning平臺的BOPPPS教學模式,此模式在帶教過程中強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極大地提升了臨床藥師進修的主觀能動性,對培養創新型和復合型臨床藥學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 藥學;臨床藥師;E-learning平臺;BOPPPS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 2020年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質量工程項目“基于E-learning平臺的BOPPPS教學模式開展心內科專業臨床藥師MTM教學實踐的應用研究”(2020xjyxm075 ); 2019年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質量工程項目“E-learning+思維導圖在ICU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中應用研究”(2019xjyxm097)

[作者簡介] 周 冉(1986—),女,安徽合肥人,藥學碩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劑科主管藥師,主要從事臨床藥學研究;舒 冰(1982—),女,安徽蕪湖人,藥學碩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通信作者),主要從事臨床藥學研究;沈愛宗(1969—),男,安徽六安人,藥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藥師,藥劑科主任,主要從事臨床藥學和藥事管理研究。

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逐步深入,藥學服務模式正逐漸從“以藥品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從“以保障藥品供應為中心”向“在保障藥品供應的基礎上,以重點加強藥學專業技術服務、參與臨床用藥為中心”轉型。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模式,開展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工作,是現代醫學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藥學的發展趨勢和方向[1,2]。

藥物治療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是美國藥師協會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美國多個州推行的新型藥學服務模式[3],其目的是優化藥物治療,提高對患者的治療效果。近年來,MTM的全新、先進的理念和實用性在國內已被眾多藥師所接受,多省份的醫院藥師正在接受MTM培訓項目[4]。在臨床藥師培訓的眾多專業中,心血管內科專業相對較復雜且具有挑戰性。由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較多,合并疾病多,多重用藥[5],常常涉及多臟器、多學科、多因素的臨床和藥學問題,對臨床藥師的知識儲備結構、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實踐能力要求極高。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動性,因此創新型心內科臨床藥師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任務尤為迫切。

一、基于E-learning平臺的BOPPPS教學模式在心內科專業臨床藥師中的應用

2015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的概念[6]。作為傳統行業主要代表的醫療、教育行業,要抓住信息技術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迅速融入“互聯網+”體系,推動實現高等教育質量的“變軌超車”?!癊-learning”,又稱網絡學習,是一種高效的、探索的、拓展的“互聯網+”學習,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便捷的教學互動[7,8]。近年來,隨著“雨課堂”、微課、翻轉課堂、慕課[9]等“互聯網+”與傳統教學模式相加的學習方式不斷涌現,目前形成了基于E-learning平臺的新型教學模式,對教學改革有著劃時代的作用和意義,已在國內外諸多高校中廣泛應用。

BOPPPS教學模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是北美教師技能培訓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模式[10,11],通常將教學過程分為六個階段:(1)B(Bridge-in)課前引入;(2)O(Objective)建立學習目標;(3)P(Pre-assessment)課程前測;(4)P(Participatory learning)師生參與式學習;(5)P(Post-assessment)課內評估;(6)S(Summary)課程總結。近年來,BOPPPS教學模型在培養學生臨床教學實踐能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實踐教學質量等方面效果顯著,尤其適用于學科交叉融合度高、知識體系龐雜的心內科專業藥物治療管理(MTM)教學實踐[ 12,13 ]。因此,我們首先選擇在心內科專業試點開展基于E-learning平臺的BOPPPS教學模式,加強臨床藥師培訓內涵建設,培養創新型、復合型臨床藥學人才。

二、基于E-learning平臺的BOPPPS教學模式應用方案設計

筆者根據自己帶教心內科專業臨床藥師的教學實踐經驗,在廣泛調研和研究的基礎上,將基于E-learning平臺的BOPPPS教學模式應用于心內科專業臨床藥師的進修學習中,方案設計如下。

(一)研究對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專業臨床藥師進修生多名。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中將E-learning平臺與BOPPPS教學模式聯合并貫穿在整個帶教臨床藥師的過程中,對進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8]。首先下載需要的網絡資源,如“雨課堂”、微信、QQ、MOOC等軟件;其次搭建基于互聯網的混合式學習平臺,建立QQ群和微信群?;钣霉簿W絡資源,如MOOC、精品課程等。創建E-learning課堂,采用“E-learning+傳統教學”的模式,按照《心內科臨床藥師培訓大綱》對臨床藥學基礎理論知識進行培訓,以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管理為例。

1.課前引入。通過舉例說明高血壓是無聲的殺手,從而加深學生對高血壓危害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建立學習目標。設置了三個層次,包括認知、技能及情感方面的目標。認知是指學習者能夠根據患者的血壓水平、合并危險因素和臨床并發癥進行高血壓心血管風險水平分層;熟悉高血壓治療的目的和原則;掌握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基本原則及常見降壓藥物的選擇等。技能是指能夠掌握高血壓藥物治療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步驟。情感是指培養嚴謹的藥物治療管理思維,確保藥師可以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監護模式,對患者的用藥進行全方位、全時段、全領域的綜合管理。

3.課程前測。教師可以多種方式了解學生對課程的認知、學生的興趣與能力,聚焦教學的目的,有助于教師靈活調整內容深度和進度,從而增強教學的有效性[4]。引導學生共同回憶高血壓的藥物治療學,隨機提問如何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管理,引出本次教學的重點內容,同時為后續藥物治療管理的流程和步驟教學埋下伏筆。

4.師生參與式學習。通過高血壓標準案例,以點評、小組討論、教學互動與角色演練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實際參與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管理中。真實場景包括藥學問診,收集患者既往病史、用藥史,開展藥學評估,分析藥物治療相關問題,制訂計劃,做好隨訪,等等。

5.課內評估。課內評估是了解學生學到了什么,跟蹤教學效果,幫助教師在后續教學中調整教學進度。通過課內評估學生,也能了解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簡單案例考核,通過問卷星設計隨堂測試題,讓學生微信掃碼參與,對本節知識進行測試。

6.課程總結??偨Y階段起承前啟后的作用,歸納本次課程的學習要點,厘清知識脈絡,并引出下次課的內容,重點強調解決教學目標中難點和重點的思維方法。通過考核案例的講解,引導學生共同復述藥物治療相關問題的常見原因,并布置隨堂作業,讓學生自己繪制知識框架圖,掌握MTM分析評估思路,引出下節課的內容。

參照教學效果的評估方法設計教學評價表,學生以不記名方式對教學課程的感受和狀況打分,進行主觀效果評價。制定“學生綜合能力評估表”,由臨床藥師帶教師資進行打分。根據“基于E-learning平臺的BOPPPS教學模式”的主觀和客觀教學評價結果,形成教學效果反饋調查報告,對教學模式和教學質量進行持續改進。

(三)研究內容

1.研究選題。傳統的臨床藥師帶教方式是按照預定的實習手冊跟著帶教教師去完成不同的實踐項目,而對于如何從藥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并沒有進行深入探索?;贓-learning平臺,以“雨課堂”、微信等學習軟件為橋梁,構建“三階段(課前、課中、課后)+循環互動+共享評價”課堂,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增加學生知識深度和廣度的積累[5]。根據BOPPPS教學模型,在心內科專業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中創新開展MTM實踐教學模式。帶教教師在此過程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對學生所提出的選題進行評價、糾正并協助課題的實施,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文獻檢索及討論。通過文獻檢索對近十年來國內外相關的文獻進行了分析,然后由帶教教師帶領學生對選題研究情況進行匯報并開展討論?;贓-learning平臺的BOPPPS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參與式學習為核心,可以指導課堂教學各環節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模式要求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教學過程,正好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通過小組討論、回答問題、討論等環節來實現,并在互動過程中將學生的表現以平時成績、鼓勵性評價等方式實時反饋給學生,從而保持學生的專注力。

3.教學效果驗證。教學效果驗證是反映教學方法成功與否的標準,完善的教學效果分析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由教師和學生聯合評價“基于E-learning平臺的BOPPPS教學模式”改革,形成教學效果反饋調查報告,可以進一步完善傳統的教學效果分析模式,促進教學模式和教學質量的PDCA持續改進,滿足新時代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要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臨床藥學是一門專業性、實用性強的綜合性學科,其工作范圍的廣泛性與內容的豐富性決定了該學科的難度。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單調,學習內容多但實踐內容單一,對于知識結構薄弱的臨床藥師進修生而言易缺乏興趣,從而影響教學質量。E-learning具有學習資源豐富、支持個性化學習、教學效率高等明顯優勢,同時促進互聯網信息技術與醫學教育深度融合,利用“互聯網+”的粘著性和交互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擴大學習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創新BOPPPS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注重教學互動的閉環反饋課程設計模式,變傳統的單向信息傳遞為多向的信息交流,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該模式應用于心內科臨床藥師藥物治療管理實踐教學中,旨在建立條理清晰、涵蓋全面的信息化實踐教學體系,有利于學生系統掌握學科知識,讓教師通過小規模短時間的教學實踐來重新審視并改進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奎余.臨床藥學與藥學服務的核心價值與實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8):55-56.

[2]中華醫學會臨床藥學分會.中國總藥師制度專家共識(2018)[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8,34(10):793-796.

[3]American Pharmacists Assoiation.APhA’s Delivering 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 Services [EB/OL].[2019-12-01].

https//pharmacy.osu.edu/calendar/american-pharmacist-associ

ation-delivering-medication-therapy-management-certificate.

[4]李達,閆素英.藥物治療管理教學與實踐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3-40.

[5]Muhlack D.C., Hoppe L.K., Weberpals J.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 at Older Age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Overall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J].J Am Med Dir Assoc,2017,18(3):211-220.

[6]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EB/OL].(2016-07-04)[2021-05-12].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7]譚莉萍,袁燁,林穎,等.“互聯網+”課堂模式應用于藥事管理學教學的嘗試[J].藥學教育,2017,156(6):47-52.

[8]邊霞,劉桂英,高林英.基于E-learning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在儀器分析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9,21(9):755-758.

[9]姚璐,馮沽,霍福杠,等.基于“雨課堂”的八年制生理學教學設計與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9,21(1):64-67.

[10]王宏坡,田江艷.BOPPPS教學模型對大學新教師課堂教學的啟示[J].教育教學論壇,2018(20):210-211.

[11]朱余友,王娟,王黎,等.基于BOPPPS教學模型的微課體系在神經病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9,39(1):47-51.

[12]Oladapo  A. O.,  Rascati  K.L.  Review  of  Survey  Articles  Regarding 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 Services/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Pharmacy Practice,2012,25(4):457-470.

[13]Lee J. S., Yang J., Stockl K. M. et al. Evaluation of Eligibility Criteria Used  to  Identify  Patients  for  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  Service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a  Medicare  Advantage  Part  D  Population[J].Journal of Managed Care & Specialty Pharmacy,2016, 22(1):22-30.

[14]張越時,王丹,郭勝男,等.四年制檢驗專業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5):2491-2493.

[15]彭澤旭.E-learning在醫學遺傳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8,20(3):222-224.

Application of MTM Teaching Practice in Clinical Pharmacists: The BOPPS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E-learning Platform

ZHOU Ran, FANG Yu-ting, ZHANG Sheng-yu, SHU Bing, SHEN Ai-zo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Anhui 230001, China)

Key words: pharmacy; clinical pharmacist; E-learning platform; BOPPPS teaching model

內科臨床護理論文范文第3篇

1 神經內科護理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分析

1.1 意外受傷

1.1.1 跌傷

由于神經內科的患者多為老年人, 他們的視覺與聽覺功能都有所減退甚至喪失, 尤其是相當多的患者長期缺乏運動, 因此, 他們在起立、行走、臥床時, 經常會發生突然的抽搐與暈厥, 這種情況下就極易摔倒。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 當發生地面濕滑、床位移動、座椅不穩等情況時, 就極易出現跌倒損傷。

1.1.2 墜床

神經內科患者極易發現躁動的情況, 如果對患者的肢體約束不當, 或護理人員對這方面的認識不足, 撤下防護的床欄或約束帶, 患者就極易發現意外墜床的情況。

1.1.3 舌咬傷

在神經內科患者發現抽搐時, 如果未帶保護牙套或牙墊加以防護, 那么患者就極易發生咬傷舌頭的情況。

1.1.4 燙傷

對于那些感覺功能有障礙的患者, 如果在熱敷過程中, 使用熱水袋不當, 非常容易造成燙傷損傷。

1.1.5 窒息

神經內科患者經常出現吞咽困難或咳嗽反射減弱的情況, 如果在進食過程中, 發生嗆咳現象, 如果沒及時改變攝入食物的方式, 則容易造成食物誤入氣管, 引起窒息, 危及患者的生命。

1.2 人員與技術方面的安全隱患

在護理神經內科患者時, 經常被忽視的安全隱患往往來自于護理人員方面, 由于護理人員技術與素質低下而導致的安全事件頻出, 這也是安全隱患中最大的隱患。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低、缺乏完備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對患者來說有可能是致命的, 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1.3 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

對于神經內科的患者來說, 檢查患者的意識是護理人員每天工作的重點, 需要護理人員經常、及時判斷患者的變化。一旦發現變化就應及時通知家屬, 否則就容易造成醫患糾紛。

1.4 護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經常會出現不遵章行事的情況, 從而造成患者跌倒、墜床等意外情況發生。沒有按照護理技術操作規程行事, 則會引發嚴重的后果。

1.5 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 缺乏良好的職業道德

在一些醫院, 神經內科護理患者的人員經常由于短缺, 長時間的超負荷的工作讓護理人員精神疲憊, 難以安心工作, 進而缺乏責任感, 這些對患者來說, 都在無形中帶來了護理安全隱患。

1.6 醫患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

當醫患之間出現溝通不暢時, 就容易出現健康教育措施不到位的問題, 在患者及其家屬對病情了解和掌握不充分的狀況下, 由于缺乏有效的配合, 很可能引發護理隱患。

2 防范對策與措施

2.1 加強護理安全與法制教育

在護理工作中, 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防范觀念, 能夠及時解決醫患糾紛, 加強護理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 因為安全的護理與法律規章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工作中, 護理人員既要注意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 也應加強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 做到安全教育與規章制度有機相結合。樹立安全第一質量至上的理念, 遵守法律保護內的護理原則。同時, 醫院管理人員要對護理人員合理配置, 避免護理人員超負荷工作的情況, 從而保障護理工作安全到位。

2.2 健全和完善護理監控體系

為了更好的保障護理安全, 建章建制必不可缺。護理管理方面, 應對護理每個環節進行檢查與分析, 護士長在這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健全護理監控體系, 加強基礎質量控制與環節控制, 以制度保障護理安全。醫院的護理管理工作的責任重大, 因此一定要強化護理質量管理, 健全和完善護理質量的監控體系, 完善各項護理規章制度, 設置科學的工作流程和護理質量考核標準, 使護理工作有章可循。醫院和科室首先應當收集和整理當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并從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入手, 反復論證, 最終制定整改方案, 使護理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做到措施具體、責任明確, 其核心管理制度包含分級護理、急重患者搶救、交接班、查對、護理會診、病例規范書寫等制度??刹僮餍詮?、規定明確并健全的護理制度, 是護理質量得到有效監控的關鍵。

2.3 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

神經內科患者存在病情重、變化快的特點, 對護理人員的要求非常嚴格, 需要經常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業務培訓, 讓護理人員熟悉搶救設備, 認真演練, 杜絕事故的發生。加強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與自律性。只有提高全體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才能減少和消除安全隱患, 首先醫院和科室應當有針對性和計劃的組織護理人員鉆研業務知識, 提高專業技能, 使他們不僅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 更要具備高超的??萍寄? 具有較高的理論和專業水平。其次是提高護理人員使用和操作醫療設備的能力, 社會在不斷進步, 醫療技術和水平也在飛速提升, 各種先進的醫療器械和設備不斷的被引進到醫院, 因此一定要讓護理人員熟悉設備性能和掌握操作技術, 保證護理的安全。

2.4 認真落實清點制度

護理人員一定要做到每天嚴格檢查, 認真清點各種急救設備和藥物, 保證一旦出現緊急情況擁有完備的急救物品、藥品和設備。

2.5 加強護理人員自身建設

護理人員加強自身建設, 培養護理人員的責任感與敬業精神, 這是做好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在因素。醫院的護士長應常對護理人員進行醫德教育。同時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監管, 嚴格執行護理制度, 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求, 提高護理安全性。

2.6 加強溝通交流, 消除糾紛隱患

做好神經內科的護理工作, 離不開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之間的積極的、有效的、及時、經常的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 要注意用通俗的語言把護理方面的問題向患者及家屬進行解釋。及時為患者講解護理時的注意事項。由于神經內科的患者大多病情較重, 面對患者或家屬的一些過激語言和行為, 護理人員應注意語言的藝術性, 在語氣與語態上盡量平和, 同時用行動去感動患者, 增強醫患雙方的理解和信任度, 消除不必要的醫患糾紛。

綜上, 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安全隱患防范與安全管理中, 應加強所有護理人員安全教育, 讓護理人員對安全問題充分重視起來, 同時, 非常有必要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觀念并加強保護意識, 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能力。因此, 建議從法律和安全角度出發, 在安全防范上努力消除安全隱患, 應將不安全隱患充分加以分析, 避免護理差錯與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孔建英, 王雙平.神經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1 (33) :114-115.

[2]張彩秀.神經內科臨床護理安全隱患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09 (21) :183.

內科臨床護理論文范文第4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間采用內科治療方法的40例糖尿病患者有關資料,按照隨機方法,將40例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每組各有20例患者。全部患者都與相符,愿意接受該研究的治療方法,患者都不存在嚴重的內臟器官及精神系統疾病。對照組有12例男患者,8例女患者,患者年齡在35~81歲,平均年齡(58.2±5.1)歲,病程在1~13年之間,平均病程(7.2±1.8)年。治療組有13例男患者,7例女患者,患者年齡在32~83歲,平均年齡(58.1±4.5)歲,病程在2~10年,平均病程(6.5±1.6)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方面存在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二甲雙胍藥物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吡格列酮藥物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及臨床療效。對全部患者都采取常規治療方法,主要對水電解質紊亂進行糾正、控制飲食、宣教健康知識等措施。對照組患者每天服用兩次,500 mg二甲雙胍藥物,進行兩個月的療程治療。治療組患者每天服用1次,每次30 mg吡格列酮藥物,進行一個月的療程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的變化及臨床治療效果[1] 。

1.3 患者的指標觀察

對兩組患者采取靜脈抽血方法在治療前后的有關指標進行檢測,采用葡糖糖氧化酶法對患者空腹血糖或餐后2 h血糖指標進行檢測,對治療前后患者的體質量、血脂等指標進行嚴格記錄。

1.4 判定患者療效的標準

患者完全消失臨床癥狀,控制血糖及尿糖指標達到正常范圍之間的為顯效;患者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控制血糖指標保持在8.0 mmol/L左右,尿糖指標明顯改善的為有效;患者沒有改善臨床癥狀,還加重臨床癥狀表現的為無效[2] 。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研究患者的有關數據,采用(±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方法,百分數形式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

2 結果

2.1 臨床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的變化

兩組患者在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指標方面,治療前治療組患者分別為(18.04±1.95)、(9.15±1.25)mmol/L,治療后治療組患者分別為(10.56±1.53)、(7.25±1.35)mmol/L,相對于治療前,治療后降低比較明顯,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對照組患者分別為(17.87±2.21)、(9.38±1.45)mmol/L;治療后對照組患者分別為(15.71±1.75)、(8.12±1.21)mmol/L,降低比較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組患者有19例有效,有效率高達95%;對照組患者有15例有效,有效率為75%。在治療有效率方面,治療組患者為95%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5%,兩組患者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體質量、血脂情況的改善比較傲顯著,兩組患者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體質量、血脂的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組患者的體質量、血脂情況分別為(66.15±10.39)kg,(2.12±0.86)mmol/L;對照組患者的體質量、血脂情況分別為(67.19±13.02)kg,(2.01±0.72)mmol/L。在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體質量、血脂情況分別為(65.82±11.36)kg,(1.95±0.81)mmol/L;對照組患者的體質量、血脂情況分別為(68.51±11.98)kg,(1.81±0.88)mmol/L。

在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體質量、血脂情況的改善比較傲顯著,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我國糖尿病患者近年來逐漸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在臨床中糖尿病屬于因異常內分泌而引起的一種常見代謝性疾病,通常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血清游離脂肪酸水平在患者血液中逐漸升高,將引起患者體內脂肪正常存儲能力的運行處于超負荷狀態,進而造成患者產生胰島素抵抗的癥狀表現。在臨床治療糖尿病患者的過程中,分別對患者采用吡格列酮與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對于降低患者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指標的作用十分明顯[3] 。

據有關研究數據顯示,在臨床中應用吡格列酮與二甲雙胍藥物進行治療的效果不存在明顯的區別,其中二甲雙胍屬于雙胍型降血糖藥物,其藥理作用主要是對細胞提高葡萄糖利用率具有促進作用,據此抑制肝糖原產生的異常情況,針對抑制腸道攝取葡萄糖情況的主要也十分明顯,進而達到良好的降血糖效果[4] 。在一定程度上,二甲雙胍利用對患者減少肝糖輸出量實現降低患者空腹時的血糖指標,使患者明顯降低餐后血糖指標及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5] 。而吡格列酮藥物在患者肝細胞及骨骼肌的共同作用影響下,增殖活化受體采用過氧化物酶的激活作用,可實現對胰島素的應答基因產生的轉錄過程進行有效調節,同時提升并使患者不斷提高胰島素受外組織及肝臟的敏感性,進而對于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標具有促進作用[6] 。該研究病例中,在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方面,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在體質量、血脂情況方面,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改善得比較明顯,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4 結語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中采用西醫內科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不只是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使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得到明顯改善,所以,該治療方法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在臨床中進行廣泛推廣。

摘要:目的 針對臨床內科糖尿病患者采取治療的效果進行較深入地分析研究,以探討有效的內科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間采用內科治療方法的40例糖尿病患者有關資料,按照隨機方法,將40例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每組各有20例患者,對照組采用二甲雙胍藥物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吡格列酮藥物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及臨床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指標等方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治療后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及復發患者數量等方面,治療組患者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有效率方面,治療組患者為95%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5%,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體質量、血脂情況的改善比較傲顯著,兩組患者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中采用西醫內科治療方法,不只是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使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標得到明顯改善,所以,該治療方法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在臨床中進行廣泛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成劍,劉東方,梅希,等.糖尿病合并心絞痛患者單純內科治療與聯合介入治療5年預后比較的回顧性研究[J].重慶醫學,2013,5(11):89-93.

[2] 沈迪建,王躍東.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研究進展[J].中華外科雜志,2013,7(10):52-57.

[3] 陳靜,祝之明.內科主導的代謝手術治療糖尿病的初步實踐[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5,3(7):102-106.

[4] 虞希祥,孟慶建,喬彬彬,等.糖尿病性膝下動脈閉塞癥Deep球囊與內科治療對照研究[J].中國醫師雜志,2013,9(11):77-81.

[5] 陳靜,祝之明.內科主導的代謝手術治療糖尿病的初步實踐[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5,2(10):69-73.

內科臨床護理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目的  對呼吸內科臨床治療中應用抗生素的相關情況進行分析。方法  選擇煙臺市萊州榮軍醫院呼吸內科2018年7月~2019年10月期間收治的136例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硬幣法為參照進行分組處理,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68例。對照組給予頭孢唑肟進行治療,治療組給予頭孢哌酮舒巴坦進行治療,對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癥狀改善及住院時間等情況展開比較。結果  兩組數據比較,治療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退熱、止咳、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呼吸內科臨床治療中抗生素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促進病情康復,建議根據患者的病情需求合理選擇效果顯著、安全可靠的抗生素藥物。

關鍵詞:呼吸內科;抗生素;臨床治療

呼吸內科作為醫院構成中的重要科室,其主要負責收治呼吸系統感染的患者。呼吸系統感染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入侵、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差等原因導致,癥狀表現主要為發熱、咳嗽、失眠、食欲不振等??股刈鳛楹粑鼉瓤瞥S玫闹委熀粑到y感染疾病的主要首選藥物,可以有效將致病菌清除,加快炎癥消退速度,發揮退熱、止咳的治療作用。不同類型的抗生素,其在藥物療效、安全性等方面差異較大,在對抗生素藥物進行選擇時,需要對疾病的病因、影響因素等進行綜合性分析,對抗生素進行合理性的選擇,以免引起藥物不良反應或耐藥性,增加臨床治療難度[1]。本文選擇煙臺市萊州榮軍醫院呼吸內科2018年7月~2019年10月期間收治的136例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對其治療過程及臨床效果展開闡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煙臺市萊州榮軍醫院呼吸內科2018年7月~2019年10月期間收治的136例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硬幣法為參照進行分組處理,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68例。對照組: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齡范圍27~78歲,均值為(57.41±6.86)歲,其中30例肺炎、38例慢阻肺;治療組: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齡范圍28~79歲,均值為(58.37±6.78)歲,其中37例肺炎、31例慢阻肺。兩組一般資料展開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全部病例均符合呼吸內科感染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②具備完整的臨床資料;③知情同意,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①處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時期;②心腦肝腎等器質性疾病;③意識障礙,精神疾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治療為2 g頭孢唑肟鈉(生產廠家:珠海金鴻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813)+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生產廠家:云南司艾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749),給藥方式為靜脈注射,用藥2次/d。

治療組患者治療為2 g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生產廠家:海南思邁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514)+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同對照組),給藥方式為靜脈注射,用藥2次/d。

兩個組均接受為期1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

(1)記錄兩組患者的止咳時間、退熱時間、住院時間;(2)安全性:統計兩組患者的惡心嘔吐、頭暈、皮疹等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3)療效評價標準: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各項檢查結果顯示病原消失,此為顯效;臨床癥狀比治療前減輕,各項檢查結果顯示基本恢復至正常,此為有效;臨床治療在治療前后無變化,病情未改善,或比治療前加重,此為無效。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百分比+有效百分比[2]。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的相關性數據在處理時使用的為SPSS22.0軟件,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各進行描述時采用(x±s)、[n(%)]表示,兩組進行對比用的是t檢驗、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患者比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及住院時間比較

經過組間對比,治療組退熱時間、止咳時間、住院時間均小于對照組,組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進行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對照組惡心嘔吐5例,皮疹2例,頭暈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24%;治療組惡心嘔吐1例,頭暈1例,無皮疹病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94%,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47,P =0.027)。

3  討論

呼吸內科作為臨床收治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場所,合理應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才能保障臨床療效,控制病情發展,提高用藥安全性。在實際的臨床治療工作中,呼吸內科會用到很多種類的抗生素,用藥期間容易發生不合理情況,且部分患者還需要聯合用藥治療,由于聯用抗生素沒有對治療目的進行明確,所以細菌耐藥性容易增加,進而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3-4]。

呼吸內科抗生素治療對病原菌的敏感性較高,能夠對病原菌進行最大程度的抑制,臨床療效確切,價格適中,適宜在基層醫院推廣,廣大患者普遍表示可以接受??股仡愃幬锟蓪⒏腥究焖傧?,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抗生素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特點進行同時保證,用藥過程中要保證藥量充足及療程達標,才可以獲得預期的臨床療效,降低耐藥發生概率[5-6]。除此之外,為了避免過度濫用抗生素的情況出現,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抗生素種類、劑量、用藥方式、用藥時間的選擇,合理性的對用藥劑量、時間等做出調整,保證給藥方式的科學性,以此進一步提高抗生素利用率[7-8]。

本次實驗中選擇的頭孢唑肟、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其中前者針對大多數類型的革蘭氏陰性桿菌、革蘭氏陽性桿菌、厭氧菌等廣譜活性較強,對敏感菌導致的呼吸系統感染尤為適用。后者屬于頭孢哌酮與舒巴坦的復合制劑,同時具備兩種藥物的治療優勢,協同作用良好,可以顯著提升藥物的抗菌功效,對致病菌進行有效抑制和滅殺,防止出現耐藥問題,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9-10]。實驗結果顯示,治療組比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止咳、退熱、住院時間短,各項數據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呼吸內科臨床治療中抗生素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促進病情康復,建議根據患者的病情需求合理選擇效果顯著、安全可靠的抗生素藥物。

參考文獻

[1]李新紅,劉國強,林小平.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內科感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94-95.

[2]韓書軒.臨床藥師藥學干預在呼吸內科合理使用抗生素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北方藥學,2019,16(3):191-192.

[3]田玉明.抗生素在呼吸內科感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18,6(21):66-67.

[4]魯善國,王波.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內科感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8,30(5):70+69.

[5]汪慶,陳紅梅.分析抗生素在本院呼吸內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情況[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8):157-158.

[6]張媛媛.不同抗生素在呼吸內科感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1):94+98.

[7]傅妮,崔建濤,傅順.探討臨床藥學干預對呼吸內科抗生素使用合理性的影響[J].名醫,2019,15(1):26.

[8]杜世霞,閆娜娜,蔣振國.臨床藥師干預呼吸內科抗菌藥物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病案,2019,20(1):59-61.

[9]陳清容.分析臨床藥學干預對呼吸內科合理使用抗生素促進作用[J].中外醫療,2018,37(35):84-86.

[10]烏豐莉.呼吸內科患者抗生素藥物的正確應用及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3):100+103.

內科臨床護理論文范文第6篇

1 呼吸內科臨床病人的心理特點

由于患呼吸疾病的病人通常承受著長期的疾病折磨, 容易產生較復雜的心理活動, 主要表現為焦慮、煩躁、恐懼、害怕等。起初病人不愿接受已患病的事實, 易產生逃避心理, 因此, 不愿接受治療。一旦病人接受事實, 就容易產生悲觀心理, 心情低落, 并逐漸喪失信心。慢性病人隨著病情的變化, 心理活動轉變迅速, 反復無常。病情好轉時, 高興、樂觀等積極情緒隨之而來, 病情惡化時, 傷心絕望等消極情緒迅速出現, 并產生抵觸心理, 不愿配合治療, 情緒經常處于極端狀態, 這些不同程度的內隱的、外顯的心理癥狀, 最終將會導致人格特征發生變化。

2 針對以上呼吸內科臨床病人的心理特點, 本人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 要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 首先作為護理人員, 應當不斷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

作為呼吸內科的護理工作者必須注重綜合能力的提升, 應意識到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提供心理支持、心理咨詢和疏導, 幫助臨床病人更加清楚的認識自身, 輔助專業的心理工作人員切實開展心理治療和行為矯正。

護理人員要充分學習心理學知識, 把心理學知識廣泛應用于病人的護理當中, 更加準確地掌握、了解病人的病情, 把握好病人的基本情況 (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職業、家庭背景、健康史等) , 分析病人及其家屬的態度, 解決病人的疑惑與焦慮, 把工作落到實處。盡量做到讓患者滿意, 讓家屬放心, 這才是做好心理護理工作的第一步。

2.2 把握好呼吸內科臨床病人的心理特點

由于不同病情的臨床病人心理特點各不相同, 因此, 護理人員應當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護理工作。首先護理人員應當創造出一個護理者與病人和諧相處的環境, 使病人在治療中感受到溫暖。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 推動醫護工作的健康發展。對于高危病患者集中的呼吸內科而言, 病人需要的不僅僅是醫者精湛的技術, 更需要護理工作者的細心照顧, 有了和諧的護理環境, 病人才會心甘情愿地配合治療。另外在長期的呼吸內科臨床護理工作中, 患者以老人居多, 長期反復的住院, 老年患者會存在不等程度的抑郁癥狀并時常表現出情緒低落, 沒有安全感, 這樣的低落情緒會對臨床的治療和護理工作產生阻礙, 病人的逆反心理, 使他們不積極配合治療工作, 直接影響了治療效果。因此, 護理者應當考慮老人的身心特點進行心理護理。比如呼吸內科的老年病人經常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質量問題, 這會打亂病人的生理節律, 降低活動能力, 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努力幫助病人形成良好的生活和睡眠習慣, 建立有規律的作息時間, 每天做一些適當的運動, 在睡眠時營造一種能安然入睡的環境, 用柔和的音樂鎮靜催眠。

護理人員應準確地應用心理學知識。由于病人在患病時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因此, 建立合理的宣泄途徑也是疏導病人心理壓力的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鼓勵患者找到合理的心理宣泄途徑, 如看電影, 聽音樂等, 幫助病人疏導心理壓力, 讓其不斷放松, 緩解壓力, 穩定情緒, 使其較少地出現心理波動, 促進身心平衡, 盡量減少病人的恐懼和悲傷。

2.3 逐步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要健全護理管理體制、規章制度, 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與結構, 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護理工作中提供優質的、特色的護理服務, 如微笑服務, 給病人及其家屬十分舒服的感覺, 這不僅有助于推動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 更有助于病人的早日康復, 推動心理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護理工作者是心理護理工作的直接實施者, 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前提, 護理工作者可以按照各項制度工作, 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 這樣就能確保護理工作有效地展開。

2.4 把握社會因素

病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家庭支持系統直接影響著病人的疾病康復, 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與社會支持系統可以保證患者的治療能夠順利地實施。家屬更應當有耐心地幫助患者治療, 積極配合醫生, 不斷給予患者鼓勵, 使患者得到精神上的放松, 不能因為一點小挫折而放棄治療。另外, 醫護人員要時常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 使患者在舒適的環境下盡快恢復健康。

2.5 注重心理護理的評估工作

在護理工作中, 只注重心理護理過程是遠遠不夠的, 還要注重心理護理工作的效果。

以上只是對呼吸內科臨床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提出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隨著現代醫學與科技的發展, 我們應堅信還有更廣闊的領域等待著我們去拓展。

3 結語

對呼吸內科臨床病人進行心理護理, 應當通過運用合理的心理學知識, 正確運用醫療檢測設備, 實施有效的護理對策, 開展人性化的服務, 針對不同臨床病人的病情, 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 把握家庭和社會支持因素, 逐步確立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 重視心理護理的評估工作, 這樣才能使臨床病人調整好心態, 增強自信, 從而促進臨床病人的最終痊愈。

摘要:近年來,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 臨床病人出現的心理問題也日趨明顯。本文通過分析呼吸內科臨床病人的心理特點, 提出在心理護理工作中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從而幫助提高心理護理質量, 改善病人的情緒, 使病人快速康復。

關鍵詞:呼吸內科,心理護理

參考文獻

[1] 李晶.病人情緒變化與心理護理的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08 (12) .

上一篇:檔案法論文范文下一篇:企業管理期刊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