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職業培訓物業管理論文范文

2023-09-29

職業培訓物業管理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越南的職業教育、職業培訓等相關的教育已隨著該國經濟體制的深化而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本文根據調查了解到的越南職業教育現狀,分析探討了其教育存在的問題,結合越南的發展情況,提出了具體的改革策略,為越南職業教育和我國的職業教育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越南;職業教育;現狀;策略

隨著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中國與東盟各國的經濟、政治等各個方面的往來將更加密切;“十二五”規劃的實施讓教育國際交流也隨之全面進入大發展時期,我們要立足東南亞,加強與東盟國家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特別在加強國際教育方面,努力把我區作為合作、教育的高地。作為東盟國家之一的越南,該國家在東盟所有的發展中國家中教育發展比較快。越南在“七大”中提出的革新路線,提出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促進了越南經濟的快速發展,越南的教育也隨國家經濟的發展有了較大的進步,教育的方針、內容等相關的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全國的識字率已達到了94%。越南的經濟已經達到了計劃中的走向市場的程度,政府開始注重國民的教育及職業教育。但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越南職業教育現狀

1.越南職業教育師資現狀。目前越南職業教育的師資力量主要來源于普通師范、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在正式任教之前進修大學和高等教育課程的高職、中職學校留校的學生,從各種行業的技術人員轉行的教師以及通過社會各個渠道聘請的專職、兼職教師。但現有的職業教育師資在整體數量與結構質量方面都與越南職業教育規模不相適應。師資總量不足與結構性不合理并存。隨著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學歷層次、專業實踐得到了提升和改善。但有少部分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不強,教學技能也有待提高。而針對職業教育的教師的專業培訓比較少,所以職業教育的教師職后培訓是提高他們能力的必要途徑,也是一項終身的任務。

2.越南職業教育系統。越南的職業教育包括了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這兩個方面。中等職業學校屬于職業技術教育,而中等技術學校、??茖W校、技術學校和職業培訓中心等則屬于職業培訓。

公共知識、專業知識、基礎知識及實際操作四個方面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培訓的主要內容。??茖W校主要培養某種職業的知識和技能,可以解決實際工作中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一般培養年限為2~3年;為了使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有比較合理的職業定位,學生主要通過文化、技術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訓讓他們成為熟練的工人。簡單的職業培訓時間是一年,復雜的職業培訓時間是兩年,學生畢業后可取得技術資格證書或業務資格證書;職業培訓主要以小學或者初中畢業的學生為主要的生源,有很多地方是由地方政府統一管理,使沒有受過訓練的人員可以學習新的技藝以適應社會的需求。

二、越南職業教育的不足

1.對職業教育的認識觀念有待進一步提高。越南國內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和家長都不重視職業教育,認為學生考取大學獲得更高的文憑是最好的發展。而職業教育一直處于一種備用的發展方向,接受職業教育成為很多人無奈的選擇,導致了學生、家長乃至社會層次都認為職業教育是較低的教育。而有些領導覺得發展職業教育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的周期很長、成果不顯著,對職業教育失去了信心,進行導致職業教育沒有引起越南政府的重視,越南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態度、觀念及其重視程度需要改進。

2.越南職業教育與社會運行關系的建立尚不緊密。越南職業教育的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是在產業、行業及企業與職業教育之間的互動、互利共生的運行機制還是比較缺乏的?,F階段,越南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與社會上的企事業單位的用人要求有出入,可見,職業教育與社會運行的關系還沒有具體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3.越南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和地域分布不合理、教育模式亟待完善。越南從開始發展職業教育起,歸屬的管理部門一直在調整、合并和調換,而從不同的行政單位的角度出發,觀察到的現狀都是不同的,進行他們根據實際情況出臺的管理方法和制度都會不一致,有可能會出現制定的政策相互矛盾的情況,讓受不同行政單位管理的職業教育學校不知遵從哪個單位出臺的政策,會阻礙職業教育的發展。而這種管理分散、資源浪費的情況同樣出現在職業教育學校的分布上。在越南農村的剩余勞動力數量不斷增加,職業教育學校主要分布在紅河平原等經濟發達的地方,西北、西原、西南等地因經濟發展跟不上,職業教育相對來說比較少,造成了農村技術性人員比較少,進而制約了農村向城市輸送成熟勞動力,影響了越南國內經濟的發展。

4.越南職業教育評價體系建設仍需創新完善。職業教育的最終檢驗依據是應聘的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這個依據直接反映學校的教育情況與社會接軌的程度,而職業培訓及教育就是針對具體的職業教育崗位培養的專業實用型人才,要求學生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能勝任。當前在越南職業教育的評價系統里,學校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評定最常見的反饋還是一般的常規教學問題,實際教學中職業教育是培養實用型人才,很少有學校根據專業崗位的具體情況細化評價標準。針對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課程,很多老師都是直接進行理論知識的剖析,對于要求較高的實際技能操作教育忽視了,沒有讓學生在理論應用實際中學會轉化和應用。在學生的考核方面也沒有統一的系統標準,現在的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還有所欠缺,評價的指標與學生考核及特定職業培訓要求不一致,不能適應越南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發揮不了真正的作用。

三、越南職業教育發展的策略

1.努力改善越南國內環境,提高社會大眾對職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在東盟職業教育論壇開啟后,東盟各國對職業教育和培訓的重視開始提高,包括越南,而在一定程度上職業教育和培訓對越南的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等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職業教育的地位逐漸被社會認可。但是,在越南還有很多地區沒有樹立正確的認識,政府應該對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加大宣傳力度,讓民眾轉變傳統觀念,充分認識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對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重要意義,重視實用型人才的培養。越南國內的相關職業教育部門需要提高對職業教育及培訓等工作的服務意識,端正職業教育培養實用型人才的觀念,促使越南社會環境得到改善,讓社會各界人士對職業教育及培訓有正確的認識,讓職業教育及培訓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改變社會和各界人士對職業教育及培訓的傳統觀念。

2.職業教育需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導,可以向德國等職業教育辦得較好的國家學習,可以將一些辦學水平較高、學習環境好、辦學條件不錯、師資力量水平較高的學校作為示范性職業技術學院試點。越南也應該在政策上允許招收一些較好的生源進行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從源頭上使職業教育學校的學生質量得到保證。在政策上得到了國家的支持,通過校企合作辦學方式,培養實用型的專業技術人才。學生在學校學習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后,由教師帶隊到企業實習,將自己掌握的專業理論應用到實踐中,解決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一直以來重理論知識而忽視實踐能力的局面。

3.改革職業教育管理體制,轉變職業教育培養模式。在越南,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管理機制還處于初始的計劃性、官僚化和“大鍋飯”的階段,還沒有完全適應市場機制。正因為如此,職業教育的管理體制一直都是多個部門的管理,政府沒有確定統一的管理部門,導致各個職業教育和職業教育培訓的學生的管理機構都不同,這將會制約越南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發展。為了打破這種多頭化管理的局面,越南政府應該重視職業教育和職業教育培訓的管理問題,成立一個專業的管理機構,統一管理機制、統一管理模式,各個部門分工明確,又協調合作。越南的職業教育和職業教育培訓應該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進行改進,根據國家當前的經濟、文化及風俗習慣等利用社會資源進行辦學,根據社會的實際情況,制定職業教育的專業、職業教育的課程要求、職業教育的崗位目標等。

4.建立科學的職業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從現在的越南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情況來看,政府仍然是職業教育學校的主要管理部門,該部門應履行其應有的責任和職責,建立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評價系統,以社會需求和政府的指導為評價制度。在評價的內容上要更加細化,從實用性、技術性和實踐性各個方面出發,準確地評價教師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確,職業教育學校的學生對具體的崗位要求是否達到了該崗位的技能要求,在具體的崗位工作中是否能適應工作環境的變化而解決實際問題,等等。在學生的評價系統中,也可以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訓專業的高等技術應用人才。在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教師評價體系設置中,可以根據職業技術的具體崗位要求進行細化,對理論教育和實踐操作教育提出定量要求,以提高教師在教學中的積極性,可以培養教師發揮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激發他們的教學積極性。

當前,越南的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面臨著重要發展的時期,其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有著自己的優勢,當然也有著自己的不足。我們可以根據我國的國情,認真分析越南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情況取其精華為我國培養更多更好的復合型、創新型技能人才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杰佛瑞.柯瑞.越南[M].彭玲嫻,譯.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1.

[2]祝士明,王君麗.越南職業技術教育現狀、問題與發展[J].職業通訊,2006,(5).

[3]阮英青云,陳永芳.越南職教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12).

職業培訓物業管理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信息化教學與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綜合實訓課程整合是在信息化環境中,師生雙方緊密依托行業和企業并借助信息資源,將行業和企業真實工作崗位的能力需求融合在綜合實訓課程教學中。其具有針對性、綜合性、靈活性和仿真性等特征,是職業院校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及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是職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關 鍵 詞] 信息化教學;建筑智能;綜合實訓;職業能力

信息技術環境下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綜合實訓課程是職業院校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及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是職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然而,目前信息化教學與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綜合實訓課程整合開發存在重視程度不夠、行業企業參與不足、實訓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為此,職業院校應重視信息化教學與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綜合實訓課程整合,不斷提升綜合實訓課程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度改革和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如此有利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職業教育特色的彰顯、職業教育質量的提高,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發展。

一、信息技術環境下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智能樓宇管理綜合

實訓課程開發的內涵

信息技術環境下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綜合實訓課程開發,是在信息化環境中,使用信息化手段,借助信息資源并結合教育技術,以培養物管專業學生對智能建筑實施物業管理服務的職業能力為目標,對實現物管專業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教學與崗位工作“零距離”對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信息技術環境下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綜合實訓課程開發,要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高素質綜合實訓師資隊伍和完善的綜合實訓條件為保障,緊密依托行業和企業并借助信息資源,采取信息化手段,在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內容、教學情境、教學指導和考核評價等方面凸顯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征,全面提高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一)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的課程內容

根據智能建筑物業管理行業職業群和崗位群的特點,歸納其不同工作崗位所需職業能力的共性要求,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側重運用信息化的手段突出并化解教學重點和難點,其應包含三個方面的課程內容:(1)以智能建筑物業管理行業整合的工作項目或工作任務為載體,針對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要完成的主要的、綜合的、完整的業務工作訓練;(2)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等工作程序進行的完整行動過程訓練;(3)按照“發現、分析、界定問題,明確解決問題的目標,制訂問題解決的方案,運用問題解決的工具,實施問題解決的措施”的“問題解決”思路進行的方法過程訓練。

(二)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的教學情境

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的教學情境是對工作情境的“真實模擬”,是順利開展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的重要基礎。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的教學情境的創設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技術和手段,采用交互方式,能體現智能建筑物業管理企業的工作環境、工作任務、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既能貼近職業活動實踐,又易于實現對智能建筑物業管理行業工作過程知識與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加工整理。

(三)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的教學指導

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教師的教學指導作用發生實質性變化,信息化教學設計體現以任務驅動為載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學習方式多樣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過程性評價方式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等。教師在綜合實訓教學中扮演的是綜合實訓活動的組織者、綜合實訓過程的指導者和綜合實訓效果的考核者等多重角色,其教學指導主要體現在策劃綜合實訓內容、創設職業活動情境、配置綜合實訓資源、點撥綜合實訓疑難、監控綜合實訓過程和評估綜合實訓效果等方面,綜合實訓教學活動從以“教”為中心轉向以“訓”為核心,“做”成為綜合實訓活動的主要內容。教學方法充分運用項目式、情境式、小組討論式、觀點評論式等易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并融入教學環境和教學設備實現人機交互。學生真正成為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過程的行動主體,能夠在“動手”實踐中習得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獲得職業經驗。

(四)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的考核評價

考核評價是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的關鍵環節,為了保證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的教學效果,要把職業能力的考核評價作為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的邏輯起點,利用信息化評價反饋系統,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實時評價,用反饋的數據統計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分析功能看出學生成績的分布,生成成績單通過網絡發布;學生也可以登錄平臺查詢自己的成績,了解自己的薄弱環節,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訓練,多次教學所得出的數據在分析后也有助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己嗽u價不僅涵蓋智能建筑物業管理行業職業活動實踐所需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還應包括與職業能力密切相關的工作方法、工作態度和工作經驗。

二、智能樓宇管理行業職業能力的結構分析

智能建筑的迅速發展,直接拉動了物業管理行業對智能樓宇管理人才的需求。面對集成現代計算機技術、現代控制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并且蓬勃發展的智能建筑,如何正確、合理、有效地使用和管理,已是當務之急,培養高素質智能建筑應用管理人才已刻不容緩。

智能建筑將成熟的技術和產品應用于建筑之中,其涉及的專業多、技術復雜,配套產品更新換代快,從業者不僅需要有技術、有技能,而且需要善于與人溝通、與人合作,具有創新服務意識、管理能力和高度敬業的職業態度,即知識、技能、態度和經驗作為職業能力的要素,一個都不能少。也就是說,從業者職業能力不僅包含專業能力,還包含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作為高素質智能建筑應用管理人才職業能力中的“關鍵能力”,具有廣泛的可遷移性。

(一)高素質智能樓宇管理人才的專業能力

高素質智能樓宇管理人才的專業能力是指從業者能夠運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根據工作目標和實際情況完成工作任務,具體包括建筑智能化工程識圖能力、建筑智能系統設備應用、維護和管理能力等。

(二)高素質智能樓宇管理人才的方法能力

高素質智能樓宇管理人才的方法能力是指從業者能夠按照既定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按程序解決問題和完成工作任務,并能夠評價工作效果,對該進程進行總結、歸納、修正和創新,具體包括學習新技術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制訂工作計劃的能力、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執行能力、分析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評估總結工作結果能力及創新發展能力等。

(三)高素質智能樓宇管理人才的社會能力

高素質智能樓宇管理人才的社會能力是指從業者在工作過程中能夠與他人或組織建立形成良好社會關系的能力,具體包括人際交往能力、合作與協調能力、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社會責任心和環境保護意識等。

三、信息技術環境下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開發策略

信息技術環境下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開發,應深入智能建筑物業管理企業進行調研,分析智能建筑物業管理行業職業群和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以及職業能力標準,把職業能力目標轉化為綜合實訓目標,將智能建筑物業管理行業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具體的綜合實訓內容,并依據工作崗位職業活動的流程,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段,對其進行重整和序化,設計出以智能建筑物業管理行業工作項目為載體、以智能建筑物業管理企業實際工作過程為主線的綜合實訓教學模式,確保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教學內容與智能建筑物業管理行業和企業實際工作任務的一致性。

(一)工作任務分析與行動領域歸納

組織智能建筑物業管理行業熟悉技術和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有實踐經歷的專業教師、課程專家采用調查問卷、訪談和召開研討會等調研分析方法,調查智能建筑物業管理行業職業群和崗位群典型部門和崗位的設置情況,分析歸納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應涉及的核心工作崗位和對應的職業能力要求,確定典型的綜合性工作任務和完整的工作過程或業務流程。

(二)學習領域轉換與實訓情境設計

組建由專業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和智能建筑物業管理企業專家組成的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開發團隊,在工作任務分析與行動領域歸納的基礎上,通過教學分析、設計和研討等過程,按照職業能力需求原則和教學規律確定綜合實訓項目、設計綜合實訓情境,并將其有機結合形成一個按照工作過程順序展開的綜合性、系統化的實訓方案。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方案通過橫向的組合確定職業能力的廣度,通過縱向邏輯順序的疊加確定職業能力的深度,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由低級到高級的認知規律和能力進階規律進行學習領域轉換與實訓情境設計。但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信息化只是一種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興趣而輔助常規教學的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常規教學,也就是說,信息化手段的使用要“適度”。

(三)實訓項目實施與課程評價修訂

在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的評價修訂階段,綜合實訓課程開發團隊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完整的行動過程細化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項目實施方案,制訂具體的綜合實訓教學考核標準和辦法。由專業教師團隊創設綜合實訓情境,組織學生完成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項目,并通過對畢業生及用人單位進行調查問卷或訪談等方式,對綜合實訓項目和綜合實訓情境的合理性、綜合實訓實施方案的實施效果等進行綜合評價。必須明確的是,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是為了提高上課效率、減少設備損耗等,切不可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時一定要考慮信息化資源的必要性,以此了解信息化教學與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整合的有效性以及存在的問題,按照綜合實訓課程的開發步驟,對其進行修訂和完善。

四、結語

由于本人學識有限,就目前來看,對信息技術環境下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智能樓宇管理綜合實訓課程開發研究還比較粗淺,可能會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筆者將繼續探索,不斷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完善該研究。

參考文獻:

[1]梁琦.高等職業教育的綜合實訓課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0):45-47.

[2]李明.面向企業的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9(2).

[3]劉合群,陳小龍.經濟轉型背景下高職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的互動模式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1):1-5.

[4]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5]石偉平,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技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職業培訓物業管理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闡述了公共管理下職業教育在新時期區域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即其傳播知識、培養人才、推廣科學技術等均圍繞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展開。強調了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密切相關,要不斷加大對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投入,確保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高等職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而高等職業教育則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高等職業教育在許多地方尚未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優勢作用也未得到很好的發揮。

新公共管理環境下我國應建立具有多層次內涵的服務型政府,這應該是政府實行高等職業院校管理職能轉化的首要目標。實踐證明,加強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關系著一個地區勞動力就業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關系著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和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具體體現。

公共管理下高等職業教育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高等職業教育是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和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勞動就業和再就業的重要舉措。作為地方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其自身的發展與地方經濟有著密切的關系,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來體現。

新公共管理就是要改革政府管理的體制,通過參與公共管理的主體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業化方法,使政府發揮新型、不同和有效的作用,而是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促進者,從而達到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有效性的根本目標,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高級技能人才,實現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大批高級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調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各行各業生產由勞動密集型逐漸向技術密集型轉化,由對熟練勞動者和中初級人才的需求轉化為對中高級人才的需求,這種高素質人力資源,需要通過高等職業教育提供。

2.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區域經濟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我國經濟發展的明顯趨勢不再是區域之間經濟發展規模及數量的競爭,而是發展水平和質量的競爭,決定經濟發展水平和質量最關鍵的因素是勞動者的素質和能力。提高勞動者素質是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特別是作為區域經濟,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傳統產業的改造與升級,高新技術的運用與推廣,產品質量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都需要高素質勞動力作為基礎支撐。通過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在人才的素質要求和能力結構方面能夠實現與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對接,為經濟發展培養具有各種能力和素質的高技能人才。因此,當務之急是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盡快培養一批實用型人才,以此帶動勞動者素質與能力的提升。

3.培養市場短缺人才,加速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

綜觀近年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態勢,應用型人才的短缺制約著一些企業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由于人才培養的職業定向性、市場針對性以及價值功能的高效性,能較好地緩解這一矛盾。從本質上講,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面向市場、面向社會的教育,也就是其專業設置、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都要以市場需要為目標,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高等職業教育就應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高職院校具有一批科學技術人才和較為先進的實驗設備,是一個能參與技術創新、技術交流、技術轉化和技術貿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發明創造、先進工藝、先進技術通過技術市場轉化為生產力,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可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科技需要,調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計劃,使其更符合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新公共管理下實現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為經濟建設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牽動經濟全局的先導性事業和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要公益性事業。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抓住“進口”“出口”2個關鍵,夯實教育教學管理這個基礎,面向市場辦學,實現由學歷教育向終身教育和技能培訓的轉變,將為當地經濟發展培養人才轉變成為將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培養一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專業技術人才,為加快推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1.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健全保障機制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全國獨立設置高職院校1 215所;招生人數達313.4萬人,與本科招生規模大體相當;在校生964.8萬人,高等職業教育成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對于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但與此同時,經費投入的不足日益成為制約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相比于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偏重于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需要配備更多更新的實訓設備,因此往往需要更大的投入。因此,必須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中,加大對高等職業教育科研工作的經費投入,確保在經費投入、外部環境、整體地位方面使高等職業教育等同于甚至優于普通教育。

2.改革專業設置,建立市場機制

新公共管理環境下對高等職業院校進行管理,就是要政府轉變職能。要讓高職院校享有充分的辦學自主權,真正成為能按市場規則運作,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法人實體,如專業設置權。應當允許高職院校自主設置專業,能根據社會、人才市場的實際需要自主設置適銷對路的專業,增強高職院校服務社會的功能。高職教育的專業設置要根據區域經濟建設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按照職業崗位需要進行調整。專業設置要適度超前,要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充分注意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產生,對未來人才的需求進行科學預測,適時開設新專業。

對已開設的專業,要及時更新和補充有關知識技能,對預計數年后可能被淘汰的專業要及時停辦。專業設置一定要立足地方,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高職院校的專業應圍繞當地產業發展需要進行設置和調整,必須仔細地考察當地經濟形勢,努力把專業設置、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及科研活動緊密聯系當地產業、企業的現狀和發展要求,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推動經濟發展。

3.改革教學方法,建立實訓基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制定職業學?;巨k學標準。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和實訓基地建設,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勵行業組織、企業舉辦職業學校,鼓勵委托職業學校進行職工培訓。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實踐,鼓勵企業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高職教育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實踐操作的講解指導,增大實踐性環節所占課時的比例,加強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要強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在充分利用現有職業教育資源的基礎上,統籌規劃,加大地方財政扶助力度,重點建設共享、共用的開放型實習實訓基地。

4.開拓市場,擴大辦學規模

市場經濟條件下,高職院校想要很好地生存發展必須有強大的集聚力,即盡快提升學院吸納各種資源用于辦學的能力或效應。要按照“產學結合”的理念、“校企合作”的思路,不斷創新辦學模式,著力打造品牌專業,迅速提高辦學聲譽并產生強大的集聚效應。衡量高職院校辦學成功與否的標志在于其輻射力,也就是要增強其服務社會、推動乃至拉動經濟發展的能力或效應。

5.加強統籌,促進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是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和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勞動就業和再就業的重要舉措,其最終目的是服務經濟、服務社會。我國《高等教育法》第5條規定,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必須符合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求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進行辦學。這種表述客觀上對人們的心理造成了影響,認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由政府負責,政府是唯一的投資人。作為政府的管理對象,高等教育行業應當無條件地服從政府的安排。在這種態勢下,高等教育體制陷入僵局,而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高等教育體制創新勢在必行。新公共管理主張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應該是制定政策而不是執行政策,政府只起掌舵作用而不是劃槳作用。

具體來說,政府的主要管理職能是制定和監督實施法規、政策,檢查督促高職院校依法辦學,保證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通過規劃、撥款、評估和信息發布等手段,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引導、指導和服務。高職院校要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的實際,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提升職業教育對促進城鄉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勞動就業和再就業以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作用,推進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要以就業為導向進行培養模式、學制、課程、教材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把用人單位的滿意度作為衡量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

結語

新公共管理思想對我國政府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新公共管理運用于高等職業教育管理中,將會使得高等職業教育管理更好也更加有效,可加強高等職業教育與生產、科研和社會其他各方面的聯系,使高職院校逐步具有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積極性和能力。

職業培訓物業管理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中外合作辦學已走過二十多年的歷史。對合作辦學的效果、合作中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及體系在我國的可移植性進行檢視、總結、反思,為下一步工作提供建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澳大利亞是我國最大的教育合作方,其所開展合作項目的數量位居與我國合作國家的首位。取中澳合作酒店管理專業為例進行研究,得出結論,并提出改進對策。

關鍵詞:TAFE;接待業管理專業;教學體系;可移植性

作者簡介:匡紅云(1975-),女,江西吉安人,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國際交流學院講師,旅游管理專業碩士,研究方向為旅游教育、旅游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基金項目:本文系2008年上海高校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項目“中外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式比較研究”(編號:egd08026)成果之一。

我國的中外合作辦學已走過二十多年的歷史,當初進行合作的初衷和目的是, “以讓出我國教育服務市場換取優質教育資源和辦學、教學以及學校管理的軟件,最終提高我國教育的國際競爭力,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實現跨越式發展?!盵1]二十多年過去了,這些合作項目的效果是否達到了初衷,合作中出現了什么問題,如何促進合作項目更有效的發揮作用?;谶@個視角之上,本文選取教學體系這一重要教育資源作為研究切入點,對中澳合作項目中,澳方優秀資源被應用和移植的情況進行檢視,并提出觀點和建議,以期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提供有益的借鑒。澳大利亞是我國最大的合作辦學外方合作方,其所開展合作項目的數量在所有國家中所占份額最大。[2]中澳合作項目在專業方面以工商管理類為主,比例占到約60%。[3]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選取澳洲TAFE接待業管理專業為對象進行研究。

一、澳洲TAFE教育體系的優點

“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即技術與繼續教育,產生于上世紀70年代, 目前已經成為澳大利亞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柱, 形成了一種在國家框架體系下以產業為推動力量, 政府、行業與學校相結合的,以客戶(學生)為中心, 與中學和高等學府進行有效銜接,相對獨立、多層次綜合性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其獨特的優勢體現在教學主客體的選擇、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與就業及職業資格相銜接等方面:

(一)教學主體和客體的選擇

TAFE對于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素質要求很高,必須具備5年以上的職業工作經歷和現場操作技能經驗,并具有人際溝通能力及基本教學技能。但對于是否有本科及以上學歷要求則相對寬松,只要求專職教師擁有大學或教師認證體系中的四級以上資格證書。重能力、輕文憑的選材標準與TAFE的辦學目標相適應,使得TAFE擁有優秀的師資人才。

TAFE推崇終身教育的理念。作為教學客體的TAFE學員來自全民,高中、大學畢業生及社會從業人員均可在TAFE學院注冊學習相應的職業課程。參與學習者的目的主要是“學習技能,獲得職業資格證書”以幫助就業。

(二)教學計劃及課程設置

TAFE每個專業的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專業課程的開發,每類證書、文憑需要開設的課程的科目、數量及難易程度,都被包括在TAFE培訓包里。這些培訓包的內容的制作經歷這樣的過程:澳政府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提出任務并配套經費,由相應領域內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和行業專家、學者進行系統性開發:行業組織先確定某個職業崗位所需的技能及各關鍵能力項目,據此確立關鍵能力課程,再由行業專家、學者轉換成為某門具體課程,最后由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并發布實施。[4]TAFE課程注重能力培養,沒有理論體系與實踐體系之分。對于專業理論,只要求學生了解必要的基礎知識而不必深入研究。這種基于行業需要和能力本位的課程內容具有極強的實用性,也成為TAFE模式的突出優點。

(三)學員就業及資格證書

澳大利亞國家規定職業資格證書是就業上崗的必備條件。TAFE學院的學歷文憑對應明確的崗位職業資格證書,學生從TAFE學院畢業后即被認為已達到了相應崗位的具體要求,可直接上崗,而不再需要其他就業準備或培訓。這就為學員節約了巨大的時間和機會成本,提高了TAFE品牌的吸引力。

澳大利亞資格框架(AQF:Australia Qualification Framework)為各種類型教育、培訓、資格提供一個認可及轉換框架。從以下表1看出,AQF使職業教育與中學教育、高等教育相銜接。高中畢業生進入TAFE學院時,其在高中所得的職業課程的學分得到承認,可直接進入后續的課程學習。TAFE學院畢業生考入大學后,其在TAFE學院的課程全部或部分得到承認,學生在學習到一技之長之后,仍然有機會再到大學繼續升學。在為廣大社會成員提供學習、成長、就業空間時,TAFE本身也得到了社會承認,獲得了發展。

二、TAFE教學體系在我國引進和移植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接待業管理專業為例

TAFE具有以上例舉的突出優勢,這些優勢也成為中澳合作中我方希望能夠學習、引進和移植的優秀資源。但是多年來合作中這些初衷是否得到了達成;這些國外優秀的資源移植到中國以后是否還能發揮效用。本文選取一直以來位居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因TAFE的教育層次相當于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龍頭地位的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中澳合作項目酒店管理專業①為例,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

(一)在教學主體和客體的選擇方面

1.教學主體。目前在我國高職院校任教的酒店專業教師大部分都是剛從高校碩士、博士畢業、曾經有過短暫的行業實習或就業經歷的年輕人。高校招聘教師的門檻主要是學歷,對于行業經歷沒有硬性規定,這是由高?,F有人才引進待遇條件決定的。同樣年齡和學歷的碩士、博士生,在高校工作和在酒店工作其工資收入差別甚大,個人成長空間和道路迥異,從最初畢業選擇了兩條不同的就業道路開始,高校的教師很難再進入酒店工作,而在酒店工作了5年以上的高學歷人員很少有再愿意回到高校任教。因此在國內,想要招聘到理論實踐兼備的教師難度極大。

而TAFE對于教師的行業從業經歷要求很嚴,這保證了TAFE技能課程的授課質量。但是同樣的招聘標準放在國內、對于合作專業做如此要求執行,卻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因此合作專業的所有技能訓練課程全部由澳方教師授課。但是澳方教師授課又存在和學生的語言溝通障礙問題,對學員的能力獲得產生不利影響。

2.教學客體。TAFE的學員來自全民。這一方面為最廣大的公民提供了教育培訓機會,促進社會發展;另一方面也為TAFE學院的發展提高、更好的辦學提供了機會。

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仍然屬于高等教育,而非職業培訓(有極少數的高職院校為社會提供技能培訓),高中和中職畢業是學員的主流,他們需要經過嚴格的大學入學考試才能進入高職院校學習。正因為經歷了高考的激烈競爭,一部分學生很珍惜學習機會,將高職教育作為自我提升和未來發展的途徑,這種心態導致了他們對于各種經濟、管理理論課程以及提高教學深度的需求,而對于技能類課程較為輕視。但是TAFE的課程目標主要培養學員崗位技能,理論性并不強。

因為合作專業錄取分數相對較低而學費不菲,另一部分學生屬于考分不高、家庭條件較好、讀高職只是為出國做語言準備,他們對于專業的課程內容不感興趣,只想學習訓練英語。同時,中國傳統思想中存在對于技藝、“工匠”的鄙薄傾向,酒店行業的服務被認為是“低人一等、伺候人”的工作。學生不愿在酒店行業就業,對餐飲、客房實訓等技能課程沒有興趣,對于將來從事“服務”他人工作的培養目標避之惟恐不及。缺乏了教學客體的能動性,TAFE體系的眾多優勢無從發揮,其現狀猶如南橘北枳一般變了味道。

(二)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方面

1.現狀。引進國外優質教學資源的核心就是引進教學計劃、課程和教材。合作方TAFE每年提供其接待業管理專業高級文憑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清單(能力單元數量見表2)。中方每年邀請行業專家和專業教師研討合作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學生應該習得的能力和相應應該開設的課程,并從TAFE提供的課程清單中進行初步勾選、反饋給合作方后,雙方再次進行溝通、協商、并最終確認合作專業的課程開設,制定教學計劃。

由于TAFE提供的課程模塊學時都是以小時(HOUR)計算,在制定合作專業教學計劃時,對所開設課程的學時進行了適當調整(但是基本與TAFE的課時一致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并根據CBT(competency-based teaching/training)原則對不同的模塊進行搭配,組合成新的合作專業課程。以下表3為合作酒店管理專業的部分開設課程。根據專家建議,結合學生就業后的主要去向是在國內從業,教學計劃中還適當的增加了《消費心理學》等課程,采用中方教材、由中方教師任教。

從澳方引進模塊課程的同時其相應的培訓包(training package)及教材也同時引進。TAFE的培訓包每3-4年修訂一次,合作專業的教學計劃也必須隨之進行修訂,課程設置將進行新一輪的安排、研討、確認過程。

2.存在的問題。(1)課程設置及內容。TAFE培訓包的開發、制作過程及行業權威的領航使得各專業的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崗位能力要求與課程的相對應性無可置疑。這也免去了類似我國同一個專業各個高校卻開設不同課程、采用不同教材、同一門課程市場上有若干教材提供卻無從決策哪本最權威的問題。TAFE培訓包的制作和運作機制非常值得我國學習。比如國家教育部統一協調、溝通各高校和所有專業行業協會、各研究機構合作進行某個專業的課程開發,這項工作在某些領域也已經有所進展。但是談到將TAFE培訓包中專業的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完全引入和移植到中國來,卻存在一些問題。澳洲行業專家認定的崗位核心能力是否在中國酒店行業也是核心、這些中國酒店業需要的從業能力是否通過引進的澳方課程單元學習就一定能獲得?比如單元SITXGLCO01A(服務業政策與法規)是一門澳方指定核心課程,主要講述澳洲法律的相關知識。但是大部分學生將來在國內就業,他們更需要的中國接待服務、旅游酒店業的相關法律知識卻從課程中無從獲取。另有單元SITHFABO11A(食品和飲料知識),學生更應該從該課程中了解中餐食品原材料的知識,但是作為主講教師的澳方教師幾乎沒有講授中餐知識的能力。而我國高職人才培養計劃對于6個學期的總學時數的限制,使得在除卻合作方指定必修的課程之后,中方再增加專業課程的空間極為有限;(2)教材和授課。由于學生英語水平有限,完全看懂澳方教材有一定難度。澳方教師很多不懂中文,師生之間在課程內容的交流上存在很多的困難,這一方面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由于中外文化的差異,在認識和處理課堂紀律、師生互相的期望和人際溝通等問題方面容易出現障礙。

(三)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

1.教學方法。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國際化視野,合作專業的專業課程全部采用澳方教材,由外教全英文授課或中方教師雙語授課(要求每堂課的內容70%以上用英語講授)。對于很大部分學生來講,雖然經過了一、二年級的英語強化,但是聽專業英語課程甚至要用專業術語回答教師的提問,困難還相當大。澳方教師的專業課上這個問題更加嚴重。因為英語基礎差,很多同學跟不上教學進度,慢慢對課程失去了興趣。

2.考核方法。TAFE對學員的考核形式和內容有多種,包括書面課業、技能模擬操作考核、課堂角色扮演、課堂參與及活躍程度、情景模擬、模塊書面考試等等。合作專業也引進了這些方法,促使學生重視考試結果的同時也關注學習過程,從過程中提高能力。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一些需要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討論或調研才能完成的課業,很多學生卻利用他人、投機取巧、消極應付,全英文的期末書面考試對于很多人來講也只是考查了記憶能力??己朔椒ㄊチ舜龠M能力提高的本來意義。

(四)就業及資格證書

TAFE的畢業證也是就業的資格證書,其學員不必為另外獲取就業所需的資格證書而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節約了巨大的社會資源。但是,澳洲的這一做法在我國引進和實現還要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目前我國多數行業還沒有硬性規定的資格準入制度,也就是資格證書并非就業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主管行業資格證書考取工作的部門眾多,比如餐飲服務師、調酒師的考證工作由全國服務師職業資格考評委員會評審認證,國務院國資委商業技能鑒定與飲食服務發展中心提供培訓;導游資格證書考核培訓發證由各省旅游局主持。各高職院校學生雖然在校也學習餐飲和客房知識及進行技能訓練,但學校卻不具備頒證資格,這些學生畢業后如需獲取資格證書就還要投入時間金錢去培訓、參加考試。培訓、考核、頒證這幾項工作牽涉到多家部門、多重利益分配,要把他們統一到一個系統之中,節約社會資源,需要國家和政府花很大力量從整體去考慮和協調,任重而道遠。

三、對策及展望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TAFE的教學體系和模式具有很多的優點,也很值得我國借鑒學習。但是這些優點要移植到中國來應用,中澳合作專業要為社會發揮最大的效用,必須考慮我國的文化背景和學生的特點加以本土化。

1.學習TAFE靈活的用人制度。酒店管理專業是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在專業教師或兼職實訓教師的聘用上降低學歷門檻、堅持要求行業經驗,提高專業教師待遇吸引人才,抓住用人主旨這一重點而不教條。

2.對于合作專業教學計劃中課程的選擇、學時的規定、中澳雙方各自承擔課時的分配,都需要根據我國行業形勢和學生的需求進行適時調整,抓住辦學主權,最大限度的學習和吸收到澳方的先進理念和資源,屏蔽一些無益甚至損害辦學效果、降低合作效率的引進或移植。

3.為適應學生就業需要,每門課程除澳方提供的培訓包內制定教材外,再為學生推薦一些國內教材和訓練指導書;在平時課業安排上增加一些對于中國國內相應情況的了解、調研的任務,引導學生關注國內行業發展,并且請學生在班級里宣講自己課業內容的完成情況,達到信息共享、互相啟迪

4.針對中國學生的特點,建議多采用一些案例分析、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強制要求其投入訓練。同時也可采用現場錄制學生訓練情景并事后在班級播放、集體打分等考核方式,促進學生的自檢和自我意識提升。團隊學習的氣氛也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對于一些需要學生在課下完成的考核內容,采取嚴格的監控措施、課業任務落實到個人,防止這種考核流于形式。

參考文獻

[1][2][3]董秀華.能力建設視野中的中澳合作辦學[EB/OL].http://www.hie.edu.cn/2008-6-11.

[4]樊大躍.澳大利亞TAFE培訓包內容及框架剖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8):57-63.

責任編輯 何穎萍

職業培訓物業管理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企業所面臨的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迫切需要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管理技能、精通市場競爭游戲規則的經理人來管理企業,這也給中國的職業經理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那么,作為職業經理人如何利用如此良好的機遇與企業及股東合作來拓展自己的執業空間,得到企業、社會、公眾、與員工的認可?本文試圖從職業經理人之誠信價值取向來分析探討職業經理人在與企業的合作時應該把握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 職業經理人 誠信 價值取向

職業經理人(Professional Executive)是以從事企業經營管理為職業的人,他們掌握著或在很大程度上行使著企業經營管理的職能,對所有者負責。相對于企業的股東或所有者而言,他們是受過專業訓練或擁有專業技能、精通企業經營管理的專家,是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長期生存與發展,謀求相對競爭優勢而聘用的管理專家。職業經理人階層的出現,是企業規?;?、現代化的必然產物,也是企業管理高度專業化的結果,是企業管理成熟的標志。

職業經理人誕生于西方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職業經理人是伴隨著企業制度的變遷而產生的,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職業經理人的形成是一個社會歷史過程,它既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同時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所引發的所有權與企業控制權(資產控制權)分離的必然結果。

由于職業經理人是管理分工的結果,企業的所有者將資本交給職業經理人去運作,而運作結果的好壞既不能完全預知,又不能完全控制。由于經營本身既存在著各種客觀風險如政治、經濟、市場、技術風險等;同時還有各種主觀風險如職業經理人的能力、道德風險等,所以企業所有者與職業經理人之間存在著與生俱來的矛盾和沖突,即委托與代理的矛盾與沖突。這些矛盾和沖突主要表現在能力沖突、利益沖突、道德沖突和信念沖突。這些沖突既可以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動力也可能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絆腳石。

職業經理人具備系統的管理理論和豐富實踐經驗,職業經理人不但要立足全局,承擔風險;而且還要聚才如技術專家、營銷里手、管理精英等各種人才,與他們共同的努力,使企業能夠在市場中自我生存和發展。

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成熟的、專業的職業經理人逐漸為企業所青睞,且資源奇缺。他們不僅為企業創造了極大的經濟效益,也使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然面,近年來在中國頻頻出現職業經理人與原企業的糾紛,造成企業經營大起大落,突顯出中國職業經理人的躁動與誠信的價值取向。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西方職業經理人自由流動中的濤聲不驚、平穩交接。

職業經理人是市場經濟下的產物,他們是經濟人不是神仙,他們在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要有所回報,也會追求本身價值的最大化。但他們更是社會人,在追求經濟的物資享受的同時應關注其社會價值,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道德責任和環境的責任,亦即職業經理人的誠信價值取向。

一、恪盡職守,忠誠企業

恪盡職守就是要求職業經理人在自己的崗位上要盡職盡責。在職業經理人與企業(企業所有者)的職業性管理關系(或稱委托——代理關系)確立之后,職業經理人就應以企業主人翁的形象出現,在企業授權的權力范圍內自主獨立地、不受干擾地行使經理人的職權。職業經理人的工作是具有一定彈性,其職責邊際也無法精確地定義,其業績表現受多種因素影響,而且需要時間來評價,企業所有者只能關注到結果,而很難把握過程,因此敬業精神就成了職業經理人的首要素質或行為準則。

職業經理人從執掌企業開始,其決策和管理行為左右著企業的命運,是企業的靈魂和領軍人物。因而職業經理人應對企業負責,應該誠信于他所服務的企業,充分體現應有的敬業精神,盡自己的全力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把維護企業利益作為自己的目標。在公司的經營管理中,既要考量公司的短期成果,也要考慮公司的長遠利益。

企業所有者聘用職業經理人的目的是利用職業經理人擁有的專業的企業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職業化的管理行為,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與企業的贏利能力。因此職業經理人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要為股東創造價值。但職業經理人在努力維護股東正常權益與利益的時,應該掌握道德責任、社會責任與法律責任的界限和尺度。不得利用職務之便或股東的信任去反對股東,也不得直接利用去職前在職業經理人位置上獲得的各種便利如公司的秘密文件和技術資料去培養、扶植或另立山頭與原企業相抗衡或損害公司聲譽。

二、信于員工,信于社會

誠信是基于人類理性所產生的一種普遍性行為規范,它是個人的內在品質的體現,市場經濟越成熟對人的誠信要求越高。職業經理人作為社會一員應當誠信于與之交往的自然人,包括企業的員工;誠信于商業人(即客戶)與社會。只有取信于人,取信于社會,才能同他人正常的交往,得到他人與社會的尊重和信任。

企業的正常運營需要所有員工的配合與支持。職業經理人應與員工坦誠溝通,向員工公開企業的運營情況,取得員工的信任與支持,維護員工的合理權益,企業員工才能心情舒暢的為企業貢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智慧與創造力,激發他們的高度負責和自我控制的責任心理,產生蓬勃的工作熱情。只有這樣才有利于企業的穩定和發展,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有利于職業經理人的能力發揮與施政方針的貫徹執行。與此相對應的是不論社會還是企業都需要榜樣的力量,在企業中經理和主管決定著企業政策方向,并被員工視作行為的榜樣,職業經理人的誠信價值直接影響著員工的道德水平。

誠信是人類必備的基本道德素質。商品經濟更是建立在誠實和信用基礎上的商品交換經濟,所有經濟活動從誠信開始。由于市場經濟的內在特殊的潛規則,每一個參與經濟活動的人都是獨立、自主的權利主體,有著對等的權利義務,人們應當遵循誠信原則公平交易,有約必踐。這是現代社會的重要倫理價值,是對每個公民的基本道德價值要求。職業經理人作為參與經濟活動的重要市場行為個體,承擔著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直接影響著市場經濟秩序,更應該遵循誠信價值規范,包括維護社會公眾的整體利益,國家利益,自然環境保護等。

三、德高于利,行之由衷

誠信是職業經理人的職業道德要求,作為企業法人群體的領路人承擔著一些特殊的道德義務,不僅僅是承擔個體的道德責任。一方面,職業經理人作為從事企業經營管理的專業人員,在所承接的企業,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承擔實現企業目標的責任,忠誠于職業角色,捍衛企業所定的道德規范,以誠信為原則,維護企業及相關者的利益,抵制違法和不道德的行為。要為自己所有的決策所造就的結果負責,這也是職業道德規范誠信價值的體現。另一方面,職業經理人還要作為行業的一員承擔整個行業的道德責任,這個行業目的就是為了服務于社會并維護社會包括公眾以及其專業領域中的客戶——雇用企業的權益?;诓煌穆殬I的經理人有著不同的特殊義務。亦即各行各業的從業者都會有某些特殊的道德義務要去遵循。職業經理人的誠信價值要求也是基于其所從事的具體職業的特殊義務。

職業經理人在其所執掌的企業中,一個小的決策失誤或一個自利性的舉動,都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而如果職業經理人違背職業道德,而做出的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則有可能會使企業所有者喪失企業的全部資產。這種行為也會極大的毀損其個人信譽、地位以及個人財產損失。這兩者相比職業經理人的損失應該是微不足道的。

因此,職業經理人作為道德主體在遵循一般的倫理道德即一般義務的同時,對其所從事的具體職業應該要遵循專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并且應該是自身自主自覺的行為。選擇從事專業化職業,實際上等于選擇承擔更多的職責。

四、融合利益,誠信執業

現代企業一擬形成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相分離,職業經理人是擁有專門的企業管理知識與管理經驗的職業化的企業管理執業者,他們與企業或企業擁有者的目標與利益祈求是不一樣的,盡管許多雇用者會將企業利益與被雇用者利益掛鉤,這也是職業經理人所追求的利益之一。但他們之間仍然還是存在矛盾和不一致的方面。

企業所有者的利益主要是以投資收益形式對企業利潤的最終占有,他們所追求的目標是資本收益最大化;而職業經理人作為企業的代理人擁有對企業的控制權,追求的目標是個人效用的最大化。由于存在不同的目標與利益,在現代公司制的運營中潛藏著職業經理人背棄或侵犯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可能性。同時,職業經理人的個人信念與企業所有者的價值觀之間也存在著差異,有時會發生信念沖突。沖突是職業經理人和企業所有者在企業中不同的價值觀與所處地位的不同所造成的。這種沖突往往是深層次的,會反映在雙方所追求的目標差異中,與利益沖突交織在一起。

當職業經理人與企業所有者之間發生沖突時,誠實守信,對自己的職業負責是職業經理人的角色定位對其的重要要求。職業經理人要將自身利益與企業利益相融合,既關注企業短期利益,也關注企業長遠發展,不能將企業的目標和利益與自身目標和利益割裂開來。只有企業得到發展,職業經理人自身的追求才能得到實現,才能有良好的口碑在業界傳頌。在出現沖突和差異時應適時找到彌合和緩解的方式方法。極端性行為不僅有損企業利益,對職業經理人的執業生涯也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如在陸強華案中,陸強華率創維部分員工轉投另一家電企業的行為。他背棄了作為代理人經營管理企業、為企業謀利,即使離開也不應投奔競爭對手損害原企業利益的職業角色定位,其職業道德操守令人質疑。

因此,職業經理人必須要把握自己的誠信價值取向,對自己的職位負責,對自己的職業負責,對企業忠誠。

五、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現代社會企業經營過程中,企業與職業經理人、社會、公眾、環境就是一個復雜的矛盾體。作為企業的經營者——職業經理人應在在遵守社會公共道德規范、法律規范的前提下,通過公平、正當、理性的手段,以自己創造性思維、獨樹一幟的經營來追求企業與經營者個人在經濟上的利益最大化,社會與公眾效益的廣泛性,環境上的可持續性,以創造企業、個人、社會、環境的協同發展。應該以自己的才智、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支付,在社會認可的法律和道德規范前提下,贏取企業、社會、公眾、員工的信賴,并使自己及委托自己的企業或企業所有者獲得回報,由此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總之,在中國特殊社會與經濟環境下,中國職業經理人這一行業還不成熟,缺乏健全的基本行業保障與管理制度的制約,職業經理人為共同凈化職業經理人環境、培育行業自律精神,應該養成良好的職業操守、進取意識、風險意識、團結協作意識和自我管理等素質。自覺地以現行的社會行為規范約束自己,克服急功近利思想,以誠信為自己的價值取向,做一個恪盡職守,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有職業道德,值得社會、公眾、企業(或企業所有者)、員工信賴的合格的職業經理人。

參考文獻:

[1]李新平:論經理的職業道德及其信譽基礎[J].北方經貿,2002(9):17-18

[2]張維迎:質疑中國職業經理人的職業操守[J].中外管理導報,2001(1):4-6

[3]趙波:中國職業經理人生態報告[N].中華工商時報,2003-10-9(2)

[4]徐嘉:誠信建設與道德導向[J].道德與文明.2003(6):26-29

[5]霍愛玲:我國職業經理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陜西經貿學院學報.2002(4):91-93

職業培訓物業管理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我們都知道,當今的社會是知識的社會,知識可以創造財富,同樣可以改變命運。那么,在一個企業內部,負責人力資源工作的工作者對企業職工的管理培訓工作實質上就是在給企業職工傳授一種知識,無形中創造了公司企業的財富。因此,職工培訓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過去,我們的企業職工所做的工作大多是簡單的勞動,目前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在生產活動中的生產設備也在快速的更新,其中企業職工的勞動也更加涉及科技和信息化,對他們的綜合素質也要求越來越高,也就要求我們企業需要更多的有知識、懂技術的職工隊伍,也就需要企業職工培訓管理的存在。本文結合作者多年來從事培訓和管理的實際經驗,對企業職工培訓的管理體制的利弊進行分析,旨在對以后企業職工管理有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企業職工;培訓;管理體制;企業文化

我們知道,現在的社會對于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形成自身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必須滲透到企業自身的各個部門、每一個員工。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自身企業的文化的培養和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有效的引導企業員工的步調一致,生產出更加優質的產品。另外優秀的企業文化也極大地推動了企業內部的職工管理培訓工作,在企業中,日常的職工培訓工作是十分復雜的,其牽涉的部門多,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首先向上它要適應行業對職工的要求,向下又要能夠因材施藝,知道每個職工的特點,又要兼顧的企業的成本與回報的比例,總之,其是一個相互交錯、互相滲透的工作。雖然是互相滲透交錯的工作,但是還是需要集中統一培訓,必須要有一個專門的培訓職能部門對其進行管理。

企業職工的管理制度的制定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目前的企業職工培訓管理體制存在若干的模式,各模式又各有利弊,企業只有健全和完善統一、協調、效率高、關系順的培訓管理體制,才能進一步推動培訓工作的改革和發展,進而促進生產發展。本文結合作者多年來從事企業文化構建和培訓管理的實際經驗,對企業職工培訓的管理體制的利弊進行分析,旨在對以后企業職工管理有一定借鑒意義。

一、決策、管理和實施三種職能分離模式

在企業的職工管理工作中有一種管理模式就是決策、管理和實施三種職能分離模式,這種模式是企業的高層作為決策者,對企業的職工管理工作進行決策,企業的高層對下級的培訓統一規劃,統一領導,制定相關的政策,對重大的問題具有決定權。然后就是管理層,一般是企業的中級領導充當的角色,他們向上反饋職工的管理的工作細節,向下傳達高層決策者的決策信息,協調各個部門開展職工的培訓管理工作,對企業的職工管理工作具有監管、督查、調控和服務義務。最后的就是具體的職工培訓實施層,往往是一些技術人員承擔該部分角色,對職工進行技術、操作等方面的具體管理工作,是一個直接的參與到管理的部門。

這種職工的管理模式應用在過去還是相對較廣,比如在一個企業內,企業的董事高管往往充當著決策的角色,然后對整個企業的職工管理工作起到決策作用;各部門主任或許就是管理層面的工作,在高層對管理工作下決策時,經過整合,對第三層實施角色工作進行傳達和管理,指導實施者對職工進行培訓;最后的就是各部門的技術工有針對性的對企業的職工進行培訓管理工作進行實施,具有直接性。

這種模式的突出優點在于企業領導和教育培訓主管部門領導可集中精力抓好企業教育培訓的整體規劃和管理,進行業務指導,管理職能放在勞資處,有利于職工培訓工作的開展,二級單位在具體貫徹和實施培訓工作時,比較積極。同時有利于學校充分發揮各辦學單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弊端就是管、教分離,容易造成宏觀調控和微觀管理銜接不緊,造成各層面之間關系不順;其次由于實施層只管部門職工,開展管理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相對較困難,需要組織部門積極配合才能取得較理想的效果。

二、管理與培訓一體化模式

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管理經驗,將企業的職前教育、在職教育等各類的培訓教育工作和培訓學習工作完全的融為一體,這樣一個部門既是企業職工教育的管理部門,又是管理工作的具體實施者。一個部門在給企業的職工進行管理的同時,還要肩負著對其進行培訓的重任,有時候會牽涉到具體的技術工作,因此還是需要相關的技術部門進行積極的配合,只有這樣才能較為理想的完成該項工作。

這種管理與培訓一體化的模式的有點就是企業可以對自身職工進行集中的管理,企業內部的各種管理培訓工作可以無縫銜接,可以充分發揮企業在職工管理培訓工作中的統一整體優勢。但是這樣管理與培訓一體化的職工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由于該種模式的管理與培訓是一起的,此時就很容易影響不同職能同時順利開展各自工作,影響各自發揮。

三、人事、勞動與教育一體化模式

我們不難發現,人事、勞動與教育盡管是三個不同的方面,但是他們都是圍繞著一個人字開展的,人力資源部門的主要任務就是圍繞著人走,企業職工培訓管理工作者更應該嚴格圍繞人開展工作,于是人事、勞動與教育一體化的企業職工培訓管理模式就誕生了,該模式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的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這種人事、勞動與教育一體化的企業職工培訓管理模式憑借自身的優勢迅速的在各個企業中被采用,也極大的促進了企業的人才更新,縮減職工管理的成本的同時,給企業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這種模式是一種比較理想也是普遍被采用的職工培訓管理體制模式,尤其目前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極大的促進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另外,在企業實行股份公司后,企業職工培訓管理工作者常用的較為成熟的管理模式。人事、勞動與教育盡管是三個不同的方面,但是他們都是圍繞著一個人字開展的,人力資源部門的主要任務就是圍繞著人走,企業職工培訓管理工作者更應該嚴格圍繞人開展工作,于是人事、勞動與教育一體化的企業職工培訓管理模式就誕生了,該模式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的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可以有效的將職工考核和待遇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對相應的政策制定也起到促進作用,可以有效的積累人才、充分發揮企業職工的主觀能動性,使企業目標一致,管理統一。然而這種企業的職工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即該模式涉及的部門眾多,管理中要考慮的因素眾多且復雜,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到管理工作行使管理職能。

上述三種模式各有利弊,相比之下第一種決策、管理和實施三種職能分離模式在職工培訓力度上要大些,勞資、人事部門在企業是主要職能部門,負責管理人事安排、人員考核、工資、獎金發放等,由它們來進行職工培訓歸口管理,便于推動企業職工培訓工作的開展;第二種管理與培訓一體化模式在獨立推動職工培訓方面要遜色些,力度不大,但在整體考慮職工培訓工作中,管理和實施部門精力集中,力量較強。第三種人事、勞動與教育一體化模式是最理想的體制,它是集人事、勞動、教育于一體的現代化管理模式。

四、結論

現在的社會對于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形成自身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必須滲透到企業自身的各個部門、每一個員工。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自身企業的文化的培養和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有效的引導企業員工的步調一致,生產出更加優質的產品。另外,當今的社會是知識的社會,知識可以創造財富,同樣可以改變命運。那么,在一個企業內部,負責人力資源工作的工作者對企業職工的管理培訓工作實質上就是在給企業職工傳授一種知識,無形中創造了公司企業的財富。

因此,職工培訓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過去,我們的企業職工所做的工作大多是簡單的勞動,目前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在生產活動中的生產設備也在快速的更新,其中企業職工的勞動也更加涉及科技和信息化,對他們的綜合素質也要求越來越高,也就要求我們企業需要更多的有知識、懂技術的職工隊伍,也就需要企業職工培訓管理的存在。本文結合作者多年來從事企業文化構建和培訓管理的實際經驗,對企業職工培訓的管理體制的利弊進行分析,旨在對以后企業職工管理有一定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振明.中小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2.

[2]李振明,朱建芳.中小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管理模式層次性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5(10):66-69.

[3]王曉飛.新背景下創新鐵路職工教育培訓管理模式研究[J].才智,2012(6):265-266.

[4]陳東飛.新形勢下職工教育培訓的創新與管理研究[J].科技風,2014(20):274.

[5]何冀婷.職工培訓管理模式和培訓方式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5(8):64.

上一篇:公共支出績效審計論文范文下一篇:幼兒大班美術教學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