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高中語文倒裝句教案范文

2023-09-25

高中語文倒裝句教案范文第1篇

1.了解高考對文言倒裝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倒裝句式及其用法。 3.通過相關練習加以鞏固和提高。

【學習重點】學生掌握辨析較復雜的文言倒裝句式方法。 【學習方法】講練結合,注重積累。 【學習課時】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學:練習導學

閱讀下面的文段,涵蓋了多種文言特殊句式,請將畫線的句子特征作判斷,并翻譯成現代漢語。

客有為齊王畫者,齊問曰:“畫孰最難?”曰:“犬馬最難。”“孰最易?”曰:“鬼魅最易。”“何為?““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類也,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1)客有為齊王畫者(句式: )

翻譯:

(2)不罄于前(句式: )

翻譯:

現代漢語的句子成分的順序,一般為“主─謂─賓”“定(狀)─中心詞”。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條件下,句子成分的順序會發生變化,這就是古漢語中所謂的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了前后顛倒的情況。倒裝句有下面幾種情況:

一、主謂倒裝(謂語前置或主語后置)

二、賓語前置(賓語置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復習重點)

三、定語后置(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

四、介賓短語后置,也叫狀語后置(狀語處在動詞謂語之后) (探:雙主探究)

一、主謂倒裝

主謂倒裝句有三種情況:語氣強烈的疑問句;語氣強烈的感嘆句;舊詩詞為了韻律相合。

① 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②美哉,我少年中國!

(我少年中國,美哉!)

③渺渺兮予懷 (予懷渺渺兮)

二、賓語前置(重點)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特定條件下賓語前置。

1 1.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 ②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我無詐爾,爾無虞我) ③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

(忌不信自)

2.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①大王來何操?

(大王來操何) ②沛公安在?

(沛公在安) ③而又何羨乎?

(而又羨何乎?)

3.用“之”或“是”將賓語前置,用這種賓語前置的格式時,還可以在賓語之前加上“唯(惟)”,構成“唯(惟)„„是„„”的格式,強調賓語的作用就更大。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讀,不解惑) ②唯利是圖。

(唯圖利) ③何陋之有?(有何陋?)

4.介賓短語中賓語前置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籍以何至此)

②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嗟爾遠道之人為胡乎來哉?) ③項伯東向坐 (項伯向東坐)

三、定語后置: 1.中心語+定語+者

①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求可使報秦者人) ②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有吹洞簫者客) ③楚人有涉江者

(有涉江者楚人)

2.中心語+之+定語,“之”是定語后置的標志。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蚓無利爪牙,強筋骨)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居高廟堂則憂其民,處遠江湖則憂其君)

③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大四海,有幾人歟?)

3.中心語+之(而)+定語+者,“之”是定語后置的標志 。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鏗然有聲石,所在皆是也) ②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

(而能不易其志者縉紳) ③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千里馬)

4.用數量詞作定語時,數量詞大多數放在中心詞的后面。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一食或盡一石粟

2 ②嘗貽余核舟一。

(嘗貽余一核舟)

③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一雙白璧

一雙玉斗)

四、介賓短語后置(狀語后置)

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句中一般作狀語。

①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

(雖以嚴刑董之,以威怒振之) ③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君子博學而日乎己參省)

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乎吾前生,其聞道也固乎吾先)

三、(練:練習反饋)

1:找出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

)

A.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聞道百,以為莫已若也。

D.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

解析:本題考查辨識判斷句和賓語前置句的能力。答案A。 ( A 項是判斷句,其余是賓語前置句) 2:下列各句中沒有定語后置現象的一句是(

)

A.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 B.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C.村中少年好事者。

D.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3:下列句子中沒有狀語后置現象的一句是(

)

A.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 B.風乎舞雩。

C.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 D.請其矢,盛以錦囊。 4:(2008年廣東)下列各句中的“之”,屬于代詞作前置賓語的一項是(

)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歸于帝,帝不之罪。

C.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 D.將士用命,訪何功之有。 5.與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 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 何為其然也? B.吾嘗見笑于大方之家 C.無乃爾是過與?何以伐為? D. 沛公安在? 6.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例:凌萬頃之茫然

A、鑄以為金人十二 B、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3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D、以為桂林、象郡

7、閱讀文段,指出畫線的句子句式并翻譯成現代漢語:

岳飛訴冤

① 岳飛者,南宋抗金名將也.②為奸人秦檜所殺,③魂赴天庭,④訴冤于靈霄殿.

飛曰:“⑤吾事君以忠,事親以孝.⑥以血肉之軀往來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

⑦任人唯才是舉,用事唯命是從.⑧扶社稷于將傾,拯生靈于涂炭,⑨士民之有識

者,云集麾下.繩兀術,搗黃龍,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誠,人神共鑒.⑩孰料忠而

被謗,信而見疑,?為奸人害,如是正氣不張,?則良善何恃?” 帝命拘檜,庭杖而死。 答:

四、思:

1、背誦幾種句式特點

高中語文倒裝句教案范文第2篇

先來看一下07年考試大綱的一些敘述。„„ 第一種形式就是直接考句式的極少,一般都是以第二種形式出現。我們今天主要就是通過具體語境來掌握這四種倒裝句式。大家先完成講義(后附)第一大題的24道題目,根據已有的知識快速判斷它們分別是何種類型的倒裝句,其標志是什么?語序如何調整?

文言句式之倒裝句練習

一、翻譯下列倒裝句式,并說明類別。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 否定句中賓語代詞前置,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賓語必須是代詞,第二,全句必須是否定句,即必須有否定副詞“不、未、毋(無)”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詞“莫”。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否定詞之后。如:“相如度秦王雖齋,決(必定)負約(違背約定)不償城. ”就不是賓語前置句。

3、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安、何、誰、“奚”、曷、胡、惡、焉、孰等)作賓語,一般提前到動詞(或介詞)前。

4、項伯„„私見張良,具告以事。(《鴻門宴》)

狀語后置就是介賓短語后置,現代漢語中,介詞結構常常放在動詞前作狀語,古代漢語里將介賓短語放在動詞后面作補語。(介賓短語如果放在動詞后面的就是狀語后置句)

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你的不聰明也太過分啦!

6、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左傳》) 用“之”“是”提賓后,又常常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副詞“唯”,以強調語氣,構成“唯„„是(之)„„”的格式。翻譯時調順語序,“是(之)”不譯,“唯”譯為“只”,有時也可不譯。

7、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譯:只看我的馬頭行動。

(插06年廣東卷)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要前置提到介詞前。(仲由)

8、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9、求人可使報(回復、答復)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10、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代詞位置在哪兒?

11、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隆中對》)

12、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

1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14、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臥以之。(06年江西卷)

15、佚之狐言于鄭伯。(《燭之武退秦師》)

16、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黍一石。(《馬說》)

17、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18、時不我待(成語)

1

19、良曰:“長于臣。”(《鴻門宴》) 20、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促織》)

21、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22、火烈風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戰》)

23、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4、不識吾子奚以知之?(04年廣東卷15題(2))

從單個句子中我們大致了解了倒裝類型及特點后,那在具體的語段中是否也能找出倒裝句子?完成第二大題。

二、語段練習:

1、晉平公與群臣飲酒,飲酣,乃喟然嘆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走避,琴壞于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于側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啞,是非人君者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釋之,以為寡人戒。” 1)、從文中找出兩個賓語前置句: 2)、從文中找出一個狀語后置句:

譯:晉平公和大臣們一起喝酒,正喝著高興時,晉平公感嘆地說:“沒有人樂意做國君,只有他的話沒人敢違背它。”師曠陪坐在平公面前,舉琴撞向他,公披著衣服躲避,琴被撞壞在墻上了。晉平公問:“太師,你撞誰?”師曠說:“現在有小人在旁邊說話,所以就撞了他。”平公說:“(說話的人)是我啊。”師曠說:“這不是人君該說的話。”侍從們請求趕走他。平公說:“ 放了他吧,把他作為對我的警戒吧。”

2、翻譯劃橫線的句子。(創新P302第七題)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烏在其為明也?„„客有任目而惡鏡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烏用鏡為?久之,視世所稱美人,鮮當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謂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終不悟,悲夫! 譯:五官中沒有哪一個比眼睛更明察的,臉面上有黑點,眼睛卻看不到,它的明察表現在哪里呢? „„有人因有眼睛而討厭鏡子,說:“這(鏡子)使我好痛苦,我自己有眼睛,要鏡子有什么用?”久而久之,看世間所贊許的美人,很少合自己意的,卻不知道自己臉上的黑點,安然自得地認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漂亮。周邊的人都偷偷的笑(他),他卻一直不能醒悟,可悲呀!

三、鞏固練習:

1、金玉之賤,人民是寶。(2001年上海卷)賓前 譯: 把金玉看得低賤,把人民當作寶貝。

2、諸侯之禮,我未之學也。(《孟子•滕文公上》)賓前

3、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定后

4、賢哉,回也!(《論語•雍也》)謂前 多么高尚啊,顏回!

5、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賓前

6、父母唯其疾之憂。賓前

7、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將伐顓臾》)賓前

8、率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百人。戎狄是膺(抗擊),荊舒是懲。(《孟子》)賓前

9、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賓前 時間一天天地流逝,再也不會有更多的光陰給我。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賓前

安撫老百姓而稱王天下,便沒有誰能抵御他了

11、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賓前

2 國家用什么來救濟老百性呢?

12、子何恃而往。賓前

13、與其得罪于能陟我、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無若我何之百姓。(07年江西卷)狀后 譯:與其從能夠提升我、能夠罷免我的君王(那里)獲罪,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樣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14、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

15、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禮記•大學》)賓前

16、亦雁蕩具體而微者。(《雁蕩山》)定后

17、子歸,何以報我?(《左傳•成公三年》)

18、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荊軻刺秦王》)定后 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的賓客們,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來為荊軻送行。

19、甚矣,烏紗之橫,皂吏之俗。(《虎丘記》)謂前 20、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狀后

2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22、唯陳言之務去。賓前

23、唯弈秋之為聽。(《孟子•告子上》)賓前

24、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左傳·僖公十五年》)賓前

25、秉國之均,四方是維。(《毛詩》)賓前

26、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孟子》)

27、世溷濁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馳而不顧。(《涉江》)賓前

28、自縣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06年全國卷一11題(2))賓前 譯:從縣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長官,近代從未有過這樣的事。

29、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峨x騷》) 30、(宋濂)嘗與客飲,帝密使人偵視。翌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主事茹太素上書萬余言。帝怒,問廷臣?;蛑钙鋾唬?ldquo;此不敬,此誹謗非法。”問濂,對曰:“彼盡忠于陛下耳,陛下方開言路,惡可深罪?”既而帝覽其書,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詰責,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幾誤罪言者。”

譯: 宋濂曾和客人一起宴飲,皇帝暗中派人察看。第二天(皇帝)問宋濂:“昨天飲酒了嗎?座中的人客人是誰?下酒菜是什么?”宋濂把實情全都稟報了(皇帝)。(皇帝)笑著說:“的確這樣,你沒有騙我。”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萬多字?;实鄞笈?,詢問朝中的臣子。有人指著茹太素的奏章說:“這里不敬,這里的批評不合法制。”(皇帝)問宋濂,回答說:“他只是對陛下盡忠罷了,陛下正廣開言路,怎么能夠重責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什得采納的內容。把朝臣都招來斥責,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說:“(如果)沒有景濂,(我)幾乎錯誤地怪罪進諫的人。” 倒裝句知識總結(課件)

課后完成講義當中沒有做好的內容! 附:

★感想:教師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而看不到學生是怎樣感知他的講述的。表面上看來一切都很順利,學生在聽講,在思考,然而到了這節課結束時才發現,只有幾個最有才能的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有一點似懂非懂的觀念,而班上的大多數學生卻毫無所得。 應該是:教師始終注視著學生理解知識的過程。他用不著等到下課后再去了解學生是否領會了所教的內容。他在課堂上就能看也學生的腦力勞動的情況。他一邊思考自己所講的東西和讓學生理解的東西的含義,同時還在思考自己的教育技巧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在自己所做的事情跟所收到的效果之間有著怎樣的依存性?

3 ★思考:課后調查發現:

1、效率不高。因為基礎的薄弱,對倒裝句式仍是云里霧里,一知半解。本來就對句式掌握不錯的學生,可能會通過找標志的方法,更清楚了倒裝結構并準確歸類。但對于語法知識近于零概念的大部分學生來說,這堂課收獲甚微。

2、課堂氣氛不夠。高三復習沒有活躍的課堂氣氛,似乎很正常。但是,如果語文學習僅僅只是一個知識的講堂,做題的賽場,那么學生的學習動力何在,僅僅“個人前途”何以激發、推動他們?我認為即使到了高三,一定的活躍氣氛仍然是需要的。只要是語文課,不管是復習課還是新授課,都要遵循語文教學的一般規律。教師需要用精彩的導入激發學生火熱的激情,用積極的對話互動讓學生保持學習主體的地位,用生動幽默的話語活躍課堂氣氛,用有趣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習語文的不竭動力。

3、師生互動不足。因為經驗不足,為完成事先準備的課堂任務,時常在教學提問環節不作選擇地提醒學生,以便學生迅速地作出回答。表面上看,學生掌握得差不多了,回答很準確,互動很成功。實際上,那是我“扇”動的結果,課后學生對剩下的一些練習仍無所適從。 ★講義

文言句式之倒裝句練習

一、翻譯下列倒裝句式,并說明類別。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3、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4、項伯„„私見張良,具告以事。(《鴻門宴》)

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6、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左傳》)

7、唯余馬首是瞻。(《左傳•》)

8、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9、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10、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

11、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隆中對》)

12、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1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14、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臥以之。(06年江西卷)

15、佚之狐言于鄭伯。(《燭之武退秦師》)

16、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黍一石。(《馬說》)

17、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竊符救趙》)

18、時不我待(成語)

19、良曰:“長于臣。”(《鴻門宴》) 20、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促織》)

21、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22、火烈風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戰》)

23、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4、不識吾子奚以知之?(04年廣東卷15題(2))

二、語段練習:

1、晉平公與群臣飲酒,飲酣,乃喟然嘆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走避,琴壞于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于側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啞,是非人君者之言也。”左右請除 4 之。公曰:“釋之,以為寡人戒。” 1)、從文中找出兩個賓語前置句: 2)、從文中找出一個狀語后置句:

2、翻譯劃橫線的句子。(創新P302第七題)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烏在其為明也?„„客有任目而惡鏡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烏用鏡為?久之,視世所稱美人,鮮當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謂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終不悟,悲夫!

三、鞏固練習:

1、金玉之賤,人民是寶。(2001年上海卷)

2、諸侯之禮,我未之學也。(《孟子•滕文公上》)

3、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

4、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5、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6、父母唯其疾之憂。

7、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8、率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百人。

9、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1、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

12、子何恃而往。

13、與其得罪于能陟我、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無若我何之百姓。(07年江西卷)

14、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

15、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禮記•大學》)

16、亦雁蕩具體而微者。(《雁蕩山》)

17、子歸,何以報我?

18、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荊軻刺秦王》)

19、甚矣,烏紗之橫,皂吏之俗。(《虎丘記》) 20、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2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22、唯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

23、唯弈秋之為聽。(《孟子•告子上》)

24、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左傳》)

25、吏二縛一人詣王。

26、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孟子》)

27、世溷濁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馳而不顧。(《涉江》)

28、自縣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06年全國卷一11題(2))

高中語文倒裝句教案范文第3篇

先來看一下07年考試大綱的一些敘述。„„ 第一種形式就是直接考句式的極少,一般都是以第二種形式出現。我們今天主要就是通過具體語境來掌握這四種倒裝句式。大家先完成講義(后附)第一大題的24道題目,根據已有的知識快速判斷它們分別是何種類型的倒裝句,其標志是什么?語序如何調整?

文言句式之倒裝句練習

一、翻譯下列倒裝句式,并說明類別。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 否定句中賓語代詞前置,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賓語必須是代詞,第二,全句必須是否定句,即必須有否定副詞“不、未、毋(無)”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詞“莫”。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否定詞之后。如:“相如度秦王雖齋,決(必定)負約(違背約定)不償城. ”就不是賓語前置句。

3、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安、何、誰、“奚”、曷、胡、惡、焉、孰等)作賓語,一般提前到動詞(或介詞)前。

4、項伯„„私見張良,具告以事。(《鴻門宴》)

狀語后置就是介賓短語后置,現代漢語中,介詞結構常常放在動詞前作狀語,古代漢語里將介賓短語放在動詞后面作補語。(介賓短語如果放在動詞后面的就是狀語后置句)

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你的不聰明也太過分啦!

6、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左傳》) 用“之”“是”提賓后,又常常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副詞“唯”,以強調語氣,構成“唯„„是(之)„„”的格式。翻譯時調順語序,“是(之)”不譯,“唯”譯為“只”,有時也可不譯。

7、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譯:只看我的馬頭行動。

(插06年廣東卷)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要前置提到介詞前。(仲由)

8、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9、求人可使報(回復、答復)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10、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代詞位置在哪兒?

11、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隆中對》)

12、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

1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14、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臥以之。(06年江西卷)

15、佚之狐言于鄭伯。(《燭之武退秦師》)

16、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黍一石。(《馬說》)

17、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18、時不我待(成語)

1

19、良曰:“長于臣。”(《鴻門宴》) 20、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促織》)

21、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22、火烈風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戰》)

23、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4、不識吾子奚以知之?(04年廣東卷15題(2))

從單個句子中我們大致了解了倒裝類型及特點后,那在具體的語段中是否也能找出倒裝句子?完成第二大題。

二、語段練習:

1、晉平公與群臣飲酒,飲酣,乃喟然嘆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走避,琴壞于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于側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啞,是非人君者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釋之,以為寡人戒。” 1)、從文中找出兩個賓語前置句: 2)、從文中找出一個狀語后置句:

譯:晉平公和大臣們一起喝酒,正喝著高興時,晉平公感嘆地說:“沒有人樂意做國君,只有他的話沒人敢違背它。”師曠陪坐在平公面前,舉琴撞向他,公披著衣服躲避,琴被撞壞在墻上了。晉平公問:“太師,你撞誰?”師曠說:“現在有小人在旁邊說話,所以就撞了他。”平公說:“(說話的人)是我啊。”師曠說:“這不是人君該說的話。”侍從們請求趕走他。平公說:“ 放了他吧,把他作為對我的警戒吧。”

2、翻譯劃橫線的句子。(創新P302第七題)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烏在其為明也?„„客有任目而惡鏡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烏用鏡為?久之,視世所稱美人,鮮當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謂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終不悟,悲夫! 譯:五官中沒有哪一個比眼睛更明察的,臉面上有黑點,眼睛卻看不到,它的明察表現在哪里呢? „„有人因有眼睛而討厭鏡子,說:“這(鏡子)使我好痛苦,我自己有眼睛,要鏡子有什么用?”久而久之,看世間所贊許的美人,很少合自己意的,卻不知道自己臉上的黑點,安然自得地認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漂亮。周邊的人都偷偷的笑(他),他卻一直不能醒悟,可悲呀!

三、鞏固練習:

1、金玉之賤,人民是寶。(2001年上海卷)賓前 譯: 把金玉看得低賤,把人民當作寶貝。

2、諸侯之禮,我未之學也。(《孟子•滕文公上》)賓前

3、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定后

4、賢哉,回也!(《論語•雍也》)謂前 多么高尚啊,顏回!

5、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賓前

6、父母唯其疾之憂。賓前

7、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將伐顓臾》)賓前

8、率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百人。戎狄是膺(抗擊),荊舒是懲。(《孟子》)賓前

9、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賓前 時間一天天地流逝,再也不會有更多的光陰給我。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賓前

安撫老百姓而稱王天下,便沒有誰能抵御他了

11、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賓前

2 國家用什么來救濟老百性呢?

12、子何恃而往。賓前

13、與其得罪于能陟我、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無若我何之百姓。(07年江西卷)狀后 譯:與其從能夠提升我、能夠罷免我的君王(那里)獲罪,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樣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14、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

15、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禮記•大學》)賓前

16、亦雁蕩具體而微者。(《雁蕩山》)定后

17、子歸,何以報我?(《左傳•成公三年》)

18、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荊軻刺秦王》)定后 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的賓客們,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來為荊軻送行。

19、甚矣,烏紗之橫,皂吏之俗。(《虎丘記》)謂前 20、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狀后

2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22、唯陳言之務去。賓前

23、唯弈秋之為聽。(《孟子•告子上》)賓前

24、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左傳·僖公十五年》)賓前

25、秉國之均,四方是維。(《毛詩》)賓前

26、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孟子》)

27、世溷濁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馳而不顧。(《涉江》)賓前

28、自縣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06年全國卷一11題(2))賓前 譯:從縣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長官,近代從未有過這樣的事。

29、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峨x騷》) 30、(宋濂)嘗與客飲,帝密使人偵視。翌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主事茹太素上書萬余言。帝怒,問廷臣?;蛑钙鋾唬?ldquo;此不敬,此誹謗非法。”問濂,對曰:“彼盡忠于陛下耳,陛下方開言路,惡可深罪?”既而帝覽其書,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詰責,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幾誤罪言者。”

譯: 宋濂曾和客人一起宴飲,皇帝暗中派人察看。第二天(皇帝)問宋濂:“昨天飲酒了嗎?座中的人客人是誰?下酒菜是什么?”宋濂把實情全都稟報了(皇帝)。(皇帝)笑著說:“的確這樣,你沒有騙我。”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萬多字?;实鄞笈?,詢問朝中的臣子。有人指著茹太素的奏章說:“這里不敬,這里的批評不合法制。”(皇帝)問宋濂,回答說:“他只是對陛下盡忠罷了,陛下正廣開言路,怎么能夠重責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什得采納的內容。把朝臣都招來斥責,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說:“(如果)沒有景濂,(我)幾乎錯誤地怪罪進諫的人。” 倒裝句知識總結(課件)

課后完成講義當中沒有做好的內容! 附:

★感想:教師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而看不到學生是怎樣感知他的講述的。表面上看來一切都很順利,學生在聽講,在思考,然而到了這節課結束時才發現,只有幾個最有才能的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有一點似懂非懂的觀念,而班上的大多數學生卻毫無所得。 應該是:教師始終注視著學生理解知識的過程。他用不著等到下課后再去了解學生是否領會了所教的內容。他在課堂上就能看也學生的腦力勞動的情況。他一邊思考自己所講的東西和讓學生理解的東西的含義,同時還在思考自己的教育技巧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在自己所做的事情跟所收到的效果之間有著怎樣的依存性?

3 ★思考:課后調查發現:

1、效率不高。因為基礎的薄弱,對倒裝句式仍是云里霧里,一知半解。本來就對句式掌握不錯的學生,可能會通過找標志的方法,更清楚了倒裝結構并準確歸類。但對于語法知識近于零概念的大部分學生來說,這堂課收獲甚微。

2、課堂氣氛不夠。高三復習沒有活躍的課堂氣氛,似乎很正常。但是,如果語文學習僅僅只是一個知識的講堂,做題的賽場,那么學生的學習動力何在,僅僅“個人前途”何以激發、推動他們?我認為即使到了高三,一定的活躍氣氛仍然是需要的。只要是語文課,不管是復習課還是新授課,都要遵循語文教學的一般規律。教師需要用精彩的導入激發學生火熱的激情,用積極的對話互動讓學生保持學習主體的地位,用生動幽默的話語活躍課堂氣氛,用有趣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習語文的不竭動力。

3、師生互動不足。因為經驗不足,為完成事先準備的課堂任務,時常在教學提問環節不作選擇地提醒學生,以便學生迅速地作出回答。表面上看,學生掌握得差不多了,回答很準確,互動很成功。實際上,那是我“扇”動的結果,課后學生對剩下的一些練習仍無所適從。 ★講義

文言句式之倒裝句練習

一、翻譯下列倒裝句式,并說明類別。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3、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4、項伯„„私見張良,具告以事。(《鴻門宴》)

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6、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左傳》)

7、唯余馬首是瞻。(《左傳•》)

8、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9、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10、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

11、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隆中對》)

12、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1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14、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臥以之。(06年江西卷)

15、佚之狐言于鄭伯。(《燭之武退秦師》)

16、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黍一石。(《馬說》)

17、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竊符救趙》)

18、時不我待(成語)

19、良曰:“長于臣。”(《鴻門宴》) 20、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促織》)

21、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22、火烈風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戰》)

23、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4、不識吾子奚以知之?(04年廣東卷15題(2))

二、語段練習:

1、晉平公與群臣飲酒,飲酣,乃喟然嘆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走避,琴壞于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于側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啞,是非人君者之言也。”左右請除 4 之。公曰:“釋之,以為寡人戒。” 1)、從文中找出兩個賓語前置句: 2)、從文中找出一個狀語后置句:

2、翻譯劃橫線的句子。(創新P302第七題)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烏在其為明也?„„客有任目而惡鏡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烏用鏡為?久之,視世所稱美人,鮮當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謂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終不悟,悲夫!

三、鞏固練習:

1、金玉之賤,人民是寶。(2001年上海卷)

2、諸侯之禮,我未之學也。(《孟子•滕文公上》)

3、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

4、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5、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6、父母唯其疾之憂。

7、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8、率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百人。

9、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1、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

12、子何恃而往。

13、與其得罪于能陟我、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無若我何之百姓。(07年江西卷)

14、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

15、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禮記•大學》)

16、亦雁蕩具體而微者。(《雁蕩山》)

17、子歸,何以報我?

18、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荊軻刺秦王》)

19、甚矣,烏紗之橫,皂吏之俗。(《虎丘記》) 20、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2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22、唯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

23、唯弈秋之為聽。(《孟子•告子上》)

24、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左傳》)

25、吏二縛一人詣王。

26、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孟子》)

27、世溷濁而莫余知也,吾方高馳而不顧。(《涉江》)

28、自縣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06年全國卷一11題(2))

高中語文倒裝句教案范文第4篇

現代漢語的語序一般以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定語在前,中心語在后;狀語在前,動詞在后;謂語在前,賓語在后。如果這種順序被顛倒,就成為“倒裝句”。文言文的語序倒裝主要有四種:

A主謂倒裝。在感嘆句或疑問句中,為了強調謂語而將它放在句首,以加強感嘆或疑問語氣。

B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志時候,賓語通常都要前置。

C定語后置。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的后面。

D狀語后置(介賓結構后置) A主謂倒裝。

1、渺渺兮予懷。—“渺渺”是主語“予懷”的前置謂語,譯:我的心想得很遠很遠啊。(《赤壁賦》) B賓語前置。

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提前:

1、何為其然也?—(何為是為何的倒裝)譯:為什么簫聲這么悲涼呢?(《赤壁賦》)

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裝)譯:現在在哪里呢?(《赤壁賦》)

3、而又何羨乎?—(何羨是羨何的倒裝)譯:又羨慕什么呢?(《赤壁賦》)

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裝)譯:不如此,我怎么會這樣?(《鴻門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裝)譯:今天的事情怎么樣?(《鴻門宴》)

6、客何為者?—(何為是為何的倒裝)譯:客人是干什么的?(《鴻門宴》)

7、大王來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裝)譯:大王來時帶了什么東西?(《鴻門宴》)

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裝)譯:沛公在哪里?(《鴻門宴》) 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提前

1、及時相遣歸。—(相遣歸是遣歸相的倒裝)譯: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東南飛》

2、嬉戲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裝)譯:游戲時不要忘了我?!犊兹笘|南飛》

3、誓天不相負。—(相負是負相的倒裝)譯:我指天發誓,絕不會辜負你?!犊兹笘|南飛》

4、好自相扶將。—(相扶將是扶將相的倒裝)譯:好好侍奉婆婆?!犊兹笘|南飛》

5、還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裝)譯:那時一定去接你?!犊兹笘|南飛》

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裝)譯:永遠不要忘記我啊《!孔雀東南飛》

7、君既若見錄。—(見錄是錄我的倒裝)譯:您既然如此惦記我?!犊兹笘|南飛》

8、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裝)譯:但是我沒有料到自己能先進入關中(《鴻門宴》) 用“之”“是”把賓語提到前邊 C定語后置。

文言文雖有修飾詞放在中心詞前面的,但多數置于中心詞之后,所以構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點。定語后置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用“者“”之“”而“作標志詞。二是數量詞作定語時,也常后置。

1、凌萬頃之茫然。—(茫然是萬頃的后置定語)譯:越過茫茫的江面。(《赤壁賦》)

2、客有吹洞蕭者,—(吹洞簫是客的后置定語)譯:有吹洞簫的客人(《赤壁賦》)

3、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知其事是賓客的后置定語)譯:太子以及知道這件事的賓客。(《荊軻刺秦王》)

4、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一雙是白璧的后置定語,一雙是玉斗的后置定語)譯:我拿一雙白璧,想獻給項王,一雙玉斗,想給亞父。(《鴻門宴》)

5、群臣侍殿上者.—( 侍殿上是群臣的后置定語) 譯:侍立在殿上的群臣。(《荊軻刺秦王》)

6、金千斤,邑萬家。—(千斤是金的后置定語,萬家是邑的后置定語)譯: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荊軻刺秦王》)

7、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舉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語)譯:范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再三舉起他佩帶的玉暗示項王。(《鴻門宴》) D狀語后置(介賓結構后置)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應為“蘇子與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赤壁賦》)

2、月出于東山之上。(應為“月于東山之上出。”)(《赤壁賦》)

3、徘徊于斗牛之間。(應為“于斗牛之間徘徊。”)(《赤壁賦》)

4、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應為“況吾與子于江渚之上漁樵”)(《赤壁賦》)

5、相與枕藉乎舟中。(應為“相與乎舟中枕藉。”)(《赤壁賦》)

6、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應為“唐浮圖慧褒始于其址舍.。”)(《游褒禪山記》)

7、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觀)(《游褒禪山記》)

7、沛公軍霸上。(應為“沛公(于)霸上駐軍“)(《鴻門宴》)

8、徘徊庭樹下。(應為“(于)庭樹下徘徊”)《孔雀東南飛》

9、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應為“夫今樊將軍,秦王(以)金千斤,邑萬家購之。” ) 譯:現在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賞格,購取他的頭。(《荊軻刺秦王》)

10、嘉為先言于秦王曰。(應為“嘉為先于秦王言曰。”)譯: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說道。(《荊軻刺秦王》)

11、燕王拜送于庭。(應為“燕王于庭拜送。”)譯:燕王親自在庭前拜送。(《荊軻刺秦王》)

12、見燕使者咸陽宮。(應為“(于)咸陽宮見燕使者。”)譯:(秦王)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荊軻刺秦王》)

13、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應為“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于項羽言曰。”)譯: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鴻門宴》)

14、具告以事。(應為“以事具告。”)譯:把事情全告訴了他。(《鴻門宴》)

15、長于臣。(應為“于臣長。”)譯:比我大。(《鴻門宴》)

16、具以沛公言報項王。(應為“以沛公言具報項王。”)譯:把劉邦的話全部報告了項羽。(《鴻門宴》)

高中語文倒裝句教案范文第5篇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初步學會欣賞詩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2、過程和方法

感知中國當代詩歌物中見情、情景交融、意味雋永等特點

理解詩中蘊涵和象征的社會內容,體會意象運用的特點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中的意象組合,體會詩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把握詩中蘊涵和象征的社會內

訓練朗讀能力 【教學方法】:誦讀法

媒體設計:

1、放錄音

2、制作多媒體課件,重點在詩的意象理解上作一點適當的畫面把詩意轉換為畫意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課前打出課題《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

二、導入

電腦顯示卞之琳《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同學們暢談對這首詩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從而導出“朦朧詩”。

三、關于“朦朧詩”及代表人物

70年代后期,一批年輕的詩人以新穎獨特的表達方式引起了詩壇的矚目。他們大膽開拓詩歌的藝術領域,用非傳統的新的審美觀念和表現手法來抒發感情。他們強調詩人主觀的感覺世界,大量采用虛寫法,使詩由具體變得抽象,追求詩的內在旋律;他們的一些詩作選擇奇特的形象,打破了時空秩序,捕捉瞬間感受,運用跳躍式的結構,用象征和隱喻的手法,使人們讀起來不再像過去那樣明晰易懂。這種詩被稱作“朦朧詩”,并在詩歌界引起爭論。朦朧詩的產生,是當代中國社會文化背景的產物,也是外來詩歌影響的結果。

代表人物:北島(《回答》、《紅帆船》、札記》)、舒婷、顧城(詩集《黑眼睛》《北島顧城詩選》)、梁小斌、江河(詩集《從這里開始》、代表作《紀念碑》、《祖國呵,祖國》,組詩《太陽和他的反光》)、楊煉(詩集《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禮魂》)等。 舒婷(1951------ ), 原名龔佩瑜、龔舒婷,福建泉州人。我國當代著名的女詩人,1967年初中畢業后去福建插隊,1972年回城當工人。1979年7月發表《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因為成詩在1976年“四五運動”之后的動蕩年代,因此這首詩具有著沉重的

歷史感,表達了一種希冀光明的痛苦。1981年入福建文聯工作。出版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舒婷顧城抒情詩選》等。表現自我,以自我的內心世界為直接的表現對象,是舒婷詩歌的顯著特征。其詩具有濃郁的情味和優美的意境。她善于以深情的語言造成濃郁的感情氛圍,以情動人。

四、明確學習目標(電腦顯示)

1、鑒賞詩人新穎豐富的意象

2、理解詩人復雜熱烈的情感

3、訓練朗讀能力

五、誦讀感知

詩歌是抒情的載體,誦讀是讀者與作者溝通的最佳方式,作者抒發了何種感情,是通過何種方式抒情的,他的痛苦從何而來,他的希望存于何方,都需要我們通過誦讀加以體會。

1、配樂朗誦,電腦顯示全詩

2、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感情

3、配樂齊讀

六、課文分析

1、具體研習,落實重點,突破難點

第一節:

請一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其余同學思考:在第一節中,詩人創造了幾個意象?分別是什么?

同學回答,教師明確:在第一節中,詩人創造了“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干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等五個意象。(電腦顯示)

問:這些意象蘊涵和象征了哪些社會內容?

明確:這些意象喚起人們對往事的痛苦回憶,說明祖國長期以來處于貧窮和落后的狀態。

問:展開想象的翅膀,把這一節中的幾個意象制成MTV畫面在“大腦熒屏”上放映出來。雨果說: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黑格爾說:想象是最杰出的藝術本領?,F在,看誰的腦海中綻放的想象的花朵最美麗,誰具備這種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學生暢所欲言)

問:作者用這些帶有感情色彩的意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深沉而悲痛、悲哀。

問:應該怎么讀?

明確:沉重、緩慢、低沉。尤其“祖國啊”三字,是其感情的凝聚點,因此我們應以有聲的誦讀傳達出這種無聲的情感。

第二節:

問:本詩節所表現的感情是單一的嗎?

明確:不是。本節既寫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寫出了人民的希望。

問:哪一句寫希望?“是‘飛天’袖件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飛天”指什么?(電腦顯示圖片)

這句詩使用了什么修辭?暗喻。

本體是什么?希望。

結合喻體特點,給“希望”加個定語。

明確:“飛天”袖間的花朵,美麗誘人,但尚未落到地面。這希望太渺茫,但畢竟有了希望。所以比喻人民心中渺茫、難以落實而又從未消失的對幸福未來的希望。

問:聯系上下節,說說本節在全詩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明確:本節為全詩情感結構上的轉折點,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以下的詩句開始出現亮色和激情。

問:怎么讀?

明確:詩句簡短急促,把憂國憂民的情緒轉化為深深的悲愴,情緒強化深切。

第三節:

問:第三節的感情色彩是否發生了變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第三節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變而欣喜亢奮。與上一節形成鮮明的對比。

問:聯系時代背景,找出詩人感情變化的原因。

明確:本詩寫于1979年,當時“四人幫”被粉碎。古老的中國從迷夢中蘇醒,從苦難中奮起。共產黨領導下的向四個現代化進軍的偉大斗爭,正在逐步實現世世代代夢寐以求的希望和理想。詩人為此興奮不已,感情由低沉嘆息轉向亢奮熱烈。

問:詩人用哪些意象表達了這種感情?

明確:詩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電腦顯示圖片)

聯系背景,談對“神話的蛛網”的理解。神話是美好的,但也是不現實的。這讓人想起十年**期間,“地大物博”的自夸,“趕英超美”的豪言,以及“英明偉大”的頌詞,這些虛幻的豪氣和對人的神話,讓整個民族愚昧而狂熱地高高漂浮在空中,因而“掙脫”就越顯得艱難而又令人欣喜。談對“古蓮的胚芽”的理解。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歷經磨難,吐發新綠。這正是從“神話的蛛網”中掙脫出來的祖國母親的寫照。一切都剛剛開始,一切都充滿希望。

問:如果不用這些意象,可用哪些代替?(學生各抒己見)

問:怎么讀?

明確:讀出欣喜之情,“祖國啊”三個字要讀得高亢、熱情洋溢、激情噴薄。(學生齊讀本段)

第四節:

問:第四節中詩人抒發的感情與第三節有何不同?

明確:第四節抒發的感情緊承上節,但程度有所加強,詩人的感情達到了高潮。

問:本節寫了哪些內容?用自己的理解加以概括。

明確:在本節詩中,詩人再次強調了“我”與祖國唇齒相依、不可分割的關系。“我”是祖國機體的一部分,“小我”與“大我”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詩人將抑制不住的強烈感情化作對祖國母親的壯麗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取得她的“富饒”、“榮光”、“自由”,去實現她的偉大理想。強烈的民族責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獻身精神,使詩的思想為之升華。全詩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讀得堅定有力、不容質疑、給人高亢激昂的感覺。(齊讀)

2、說說對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3、小結: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正的好詩,應該是心底的歌。舒婷的詩,無論是贊頌祖國,詠嘆大海,還是抒寫友誼與愛情,都是在向讀者傾吐一腔真情。而且,她善于將自己的主觀感情巧妙地轉移到客觀物象上,主觀感情和客觀物象有機融合,不僅塑造了一個飽經風霜、從貧困走向新生的偉大母親的形象,包括詩人在內的充滿憂患意識和歷史使命感的中華兒女的形象也躍然紙上。

全詩感情由悲哀、低沉轉向欣喜、高昂,在感情的逐層推進中抒發了詩人對祖國的眷眷深情,也充分展現了詩人那種委婉幽深、柔美雋永的抒情個性。

4、齊聲誦讀全詩,把感受推向高潮。

七、欣賞品位

貫穿詩歌始終,反復出現的詞語和句子,如同音樂的主旋律一樣,抓住它,便可領會詩歌的要旨。

問:每一節后反復出現的“祖國啊”,有何作用?

明確:使全詩如同赤子面對母親的傾訴吟唱,又自然調節了全詩的節奏與感情。前兩節是對祖國貧窮落后的深情嘆惋,后兩節“祖國啊”是對祖國崛起振興的激情贊美。

八 、擴展閱讀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洋溢著深沉而真摯的祖國之愛,表達的是熱愛祖國這個古老的話題。從《詩經》發軔,《楚辭》登程,在中國歷史上涌現出了一大批錦繡滿腹、才華橫溢的愛國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愛國之情構成了中國詩歌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更是詩魂,例如:

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郭沫若《爐中煤》、艾青《我愛這土地》、聞一多《祈禱》《發現》《一句話》、蔣光慈《哀中國》(電腦顯示)

九、結語:

高中語文倒裝句教案范文第6篇

1、了解《詩經》的創作成就,積累文中出現的名句,品味中國古代經典的思鄉主題所反映出的內涵。

2、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獨具魅力的語言,培養審美鑒賞能力。

3、通過涵泳、美讀等方法的活動體驗,結合自己對家鄉的感受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從而把握文章的基本脈絡。

4、通過小組討論形式,采用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集體品評文中優美的語段,體會文章獨具魅力的語言,比較鑒賞文章的意境美。

5、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認識故鄉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文本、編者、老師、學生展開對話,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學難點:

“家”在本文中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閱讀時細細品味“家”的涵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課題導入: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鄉情。走過千山萬水,走不出魂牽夢縈的故鄉,故鄉的種子埋藏在游子的心房。聽,歷史的聲音從那頭傳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緩緩的吟唱超越了時空的隧道,依舊向我們訴說著人類那亙古不變的思鄉愁緒。

二、 介紹《詩經》:

1、 學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資料(培養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

2、 教師總結,通過多媒體展示《詩經》相關的知識

資料:《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從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7世紀)約500余年間的詩歌305部,最初稱《詩》,漢代儒者奉為經典,就稱為《詩經》?!对娊洝贩譃椤讹L》、《雅》、《頌》是依據音樂的不同來劃分的。

《風》是樂調,國風就是各國土樂。

《雅》是周朝王畿之樂,“雅”有“正”的意思,雅詩多為反映貴族階級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作品。其中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洞笱拧范酁槲髦茉缙诘脑?,共31篇;《小雅》多為西周晚期至春秋時的詩,共74篇?!洞笱拧范酁橘澝涝?,贊頌統治階級的奢華生活;《小雅》多為怨刺詩,表達下層貴族牢騷不平的情緒。從風格上看,《大雅》雍容華貴,詩味不濃;《小雅》生動活潑,藝術價值較高。

《頌》是專門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

《詩經》的主要表現手法有三種:賦、比、興。

“賦”:鋪陳敘事,這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兩種情況。

“比”:用朱熹的解釋,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教有實在意義的用法。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 誦讀并感知課文:

1、讓一學生上臺朗讀,讀完后正音。

歲亦莫(mù)止

獫狁(xiǎn yǔn )之故

載(zài)饑載渴

王事靡盬(gǔ)

我行不來(lài)

彼路(lù)斯何

四牡騤騤(kuí)

雨(yù)雪霏霏

小人所腓(féi)

象弭(mǐ)魚服學生集體朗讀全詩

2、學生小組討論,疏通語句,評點全詩。(通過小組之間的協作,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明確:

第一章: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冒出了 芽尖。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又到了年末。都是為了和獫狁打仗,有家等于沒有家。都是為了和獫狁打仗。不停地奔走,沒有空閑。

第二章: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多么鮮嫩。說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憂悶。憂悶的 心好像烈火在燃燒,饑渴交加實在難忍。駐防的 地方總是沒有固定,無法叫人向家里捎信。

第三章: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已經又老又硬。說回家呀道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陽春。王室的 差事沒有盡頭,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有誰來慰問。

第四章:那開得茂盛的是什么花?是常棣的花密密層層。那駛過的 大車是 什么人的車?當然是將帥們的 坐乘。兵車已經駕起,四匹雄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一個月的交戰就有幾輪。

第五章:駕起四匹雄馬,四匹馬高大又強壯。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兵們也靠它隱蔽遮擋。四匹馬訓練得已經嫻熟,還有象牙裝飾的弓和魚皮箭囊。怎能不天天警戒,獫狁入侵,戰事十分緊張。

第六章:想起我離開家的 時候,楊柳依依隨風飄飛。如今我在歸鄉的 途中,紛紛揚揚雪花漫天。路途泥濘步履艱難,饑渴交加滿身疲憊。我的心是多么凄涼悲傷,滿心的 傷痛又有誰能體會。

3、梳理詩歌的思路:

明確:第一章至第三章:追憶思歸之情,敘述難歸原因和軍旅生活的勞苦。

第四、五章:直接寫戰事。

第六章:寫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

四、 合作探究:

1、 找出本詩中表現人物強烈思鄉情感的詩句。(學生活動,培養篩選信息的能力)

先分小組交流,后展示本組的共同成果(每組準備兩到三處)。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談談你的看法。(學生討論活動,個性化閱讀)

上一篇:公司合規性評價報告范文下一篇:和孚鎮生態工作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