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煤礦信息化煤礦安全論文范文

2023-12-09

煤礦信息化煤礦安全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前,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已在各個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煤礦安全生產中,運用計算機技術可以有效地推進安全生產,確保其管理實現質的突破,切實為“安全生產,預防為先”打下基礎?,F如今,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將進一步為提升煤礦安全管理工作質量提供必要的支撐,識別煤礦開采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而為制定完善的安全預案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將對計算機信息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化技術;煤礦;安全管理

1 引言

煤礦安全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由分析、監控、預防、應急等多個方面組成的系統工程。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防災和緊急救援,它可以將工作從被動轉為主動,將計算機與安全生產有機地結合起來,進一步確保煤礦的安全工作質量。近年來,我國煤礦安全事故頻發,職工的人身安全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煤礦安全事故監管的有效性,將需要切實發揮信息技術以及自動化技術作用,使得煤礦行業能夠得到平穩發展。

2 煤礦安全管理信息技術構成分析

第一,搜集安全管理信息。此模塊的主要作用是采集數據,并將其輸入到計算機中。安全信息錄入,隱患處理意見,領導審批意見,執行情況,安全信息綜合查詢等。第二,執行輪換制。這個模塊主要是負責安全人員在交接班中遇到的問題的記錄、移交,并處理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例如三違、傷亡、非傷亡、相關人員信息、掛停止作業牌等,在交接的過程中需要確保安全管理內容核對,以此引導安全人員下井檢查,進而為提升安全管理質量奠定良好基礎;第三,制定安全的規定。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供有關人員參考,學習,查詢。第四,全面的安全報告。煤礦的安全信息收集可以對煤礦的安全狀況進行全面地分析,并以日報、月報的形式報給上級,讓領導對煤礦的總體安全狀況進行整體分析,進而更好地確保煤礦安全問題能夠最大限度上降低。第五,煤礦安全事故的治理。對煤礦安全事故進行真實的記載,查明原因,并使之成為一種警示,進而為煤礦的安全評價提供參考。

3 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3.1 實現煤礦安全管理智能化

單一的控制模式導致安全監測功能產生許多缺點,因此要向綜合的智能監控方向去發展。在系統的功能上也要更多地向多樣化方面去靠攏,從監控環境的參數向設備狀態、水源監測和預測、采礦監測和其他一般監測發展,報警功能的簡單化向智能連接控制發展。

3.2 提高系統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

礦井在發展過程中對自動化以及信息化進行了大量改進,并且對新型的電力電子元器件進行了采用,還有大功率的電氣設備也在啟動使用,這些雖然在生產中創造了一些價值,卻也造成了井下電磁環境的不良,本來傳感器穩定性就很差,容易受到溫度、濕度等條件的影響,導致監控系統出現故障和誤報,因此,要提高系統的穩定性以及抗干擾能力。

3.3 開發高可靠性智能傳感器

對微處理器的優點要進行充分的利用,從而研制可靠性強,品種又齊的傳感器,要達到傳感器能夠自行診斷,并且自行校正的要求,使傳輸的可靠性更強,提高數據的傳感器互換性能。

3.4 提高報警和預警能力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煤礦事故頻繁發生,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威脅,同時也造成了重大財產損失,現有的災害預測方法和技術,例如煤和瓦斯爆炸,正是因為采煤工作面安設的甲烷、一氧化碳、溫度、粉塵等傳感器靈敏度失真,進而導致安全監控系統無法準確做出反應而導致的。為了能夠滿足煤炭生產的需求,國家出臺了瓦斯爆炸事故監測預警工作的第28號文件,要求所有煤礦升級相關安全監控系統軟件,建立煤礦、瓦斯爆炸事故自動報警系統,實現爆炸事故及其時間、地點的自動識別和及時預警,它還自動預測氣體排放量及其擴散程度,提供及時關閉能源的指令并通知相關人員。

3.5 采用分布式結構和開放的通信方式

該系統基于開放式互連模型,具有主站和分布式變電站結構,主站負責數據處理,各子站完成數據采集和簡單的預處理。各設備之間的通訊采用通用標準協議,兼容多種自動控制系統,任何設備在符合標準的前提下,可以輕松組成多節點的安全監控網絡,使系統實現最大的信息共享。并且可以根據煤礦監測站點的高流量特性,可適應移動和隨機接入監控設備的需求,建立合規性強、擴展性強、更新容易的開放式監控體系。

3.6 建立綜合數據采集平臺

目前,傳感器數據依靠有線傳輸電纜,使用和維護電纜的負擔很重。隨著供電技術的不斷發展,無線和非接觸式主干電源線已在工作臺面進行調節,采用非接觸式電源方式為監控設備提供電源,實現無線數據傳輸、收藏等功能。構建基于網絡、站點、線路的網絡架構,節省線纜成本,也適用于安裝和維護。桌面設備可以有線連接到平臺,也可以無線組裝然后連接到平臺,通過區域控制器可以采集人臉安全監控、人員定位、傳輸、視頻等各種系統數據。實現深度系統集成和數據共享,也適用于執行協同控制。

3.7 標準化、云計算和大數據應用

在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的工作中,監控系統發展的趨勢必定是標準化的接口,統一的協議。從而使設備能夠兼容,最終實現專業化開發,由專業人員開發監控系統,達到軟件在終端、平臺、軟件三方都能兼容的要求。另外,數據存儲的架構平臺,也要向云計算進行改變,借助網絡實現鏈接,從而搭建計算的資源池,最終統一管理,這種模式也可對用戶實行遠程服務管理。

4 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中應用優化路徑

第一,煤礦中存在著各種不同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所收集的數據由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并按順序對瓦斯、頂板壓力、濕度、通風、溫度、罐籠的升降位置進行控制,有效地解決了人工監測不準確、不科學的問題,進而最大限度上保障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取得實質性的突破,真正落實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

第二,信息共享和互通。從目前煤礦安全信息化建設的現狀來看,我國煤礦安全信息化建設在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方面仍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由于煤礦工業發展過程中涉及眾多的系統數量以及設備種類,將使得傳統的煤礦安全管理、監控、控制系統相互制約,進而將導致安全管理信息在共享的過程中難以發揮實質性的作用。

第三,對系統建設和維護要重視。煤礦安全信息系統具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在使用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煤礦的安全問題就像關系到員工的生命,因此,煤礦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既要注重建設,又要注重維護。比如,某煤礦的瓦斯報警系統和監控系統出現故障,這將導致大型安全事故問題的出現。因此為了更大限度上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轉,將需要從系統性能優化著手使其最大限度上發揮安全管理效用。

5結語

總而言之,將計算機信息化技術融入到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中將能夠更好地實現對安全風險的自動化識別,進而為預先防控以及安全管理提供自動化系統支撐。在其具體運用過程中需要切實通過數據信息的采集、整合、傳達以及執行,實現對安全管理信息內容的分析運用,進而為滿足管理和決策的需要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洋,張文博,左晨曦,王子軒.基于“人-機-環-管”理論的數字化煤礦安全管理研究演化分析[J].煤礦安全,2021,52(02):239-243+247.

[2]楊振平.信息化技術在煤礦企業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1(10):134-135.

[3]朱啟成,楊超宇.一種煤礦瓦斯安全監控預警算法及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20,33(03):17-19.

煤礦信息化煤礦安全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

引言

煤礦資源在我國整個能源結構體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為了支持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每年都需要開采大量的煤礦以供社會使用。眾所周知,煤礦生產屬于高危險行業,特別容易出現安全生產事故。信息化的發展推動了社會各行各業的進步,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質量。在這樣的背景下,煤礦企業非常有必要建立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提高煤礦生產過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另外,通過建立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還可以促進整個煤礦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在保障生產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煤礦開采的效率和質量。本文結合某煤礦企業實際情況,對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進行了設計,并將其應用到工程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對同行業提供一些參考。

1 煤礦信息化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

1.1 能夠降低安全風險

煤礦生產過程中會存在許多的安全隱患,每一步都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這也導致在煤礦生產過程中,一些安全事故經常發生。煤礦信息化給煤礦生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安全保障,通過現代信息化手段,能夠更好地對整個煤礦生產過程和環境進行實時監測,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降低安全風險。同時在發生安全問題時,能夠通過計算機系統及時給出最科學合理的處理方法和解決措施,保證安全救援的及時性和高效性。

1.2 能夠提高煤礦生產效率

煤礦生產是一項人員需求較大的工程,需要很多的采煤工人。這樣人員眾多的一項工程在管理方面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對于人員很難做到全面管理,從而很難達到效率最大化。煤礦信息化通過引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管理系統,通過計算機系統來對人員進行管理,能夠使整個管理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從而提高管理效果,進一步促進整個煤礦生產效率的提升[1]。

2 煤礦信息化在煤礦安全生產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少重視信息化建設

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階段,而且還是各領域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信息化技術手段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各領域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這對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針對煤礦產業而言,信息化建設后煤礦生產安全性將得到顯著提高。本文實際調查后發現,部分煤礦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過于追求經濟效益,未對生產安全性給予高度重視。未對煤礦信息化形成正確認知,致使煤礦信息化無法持續推進,從而導致煤礦生產中存在的安全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解決。例如:由于管理人員對安全缺乏重視,在實際工作中無法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對各項施工環節進行嚴格檢查,且無法對煤礦生產作業人員施工行為進行約束,致使其無法明確施工安全隱患,并及時對隱患進行排除。在此基礎上,煤礦生產安全也將受到嚴重威脅。由此可見,在后續工作中應將安全相關問題視作重點研究對象。

2.2 管理系統老化,煤礦信息化發揮作用不及時

信息技術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的,在當今社會,技術革新是非??斓?,尤其在信息化領域,新產品層出不窮,新技術不斷升級,這就需要在使用信息化技術時能夠及時更新,保證跟上技術革新的腳步。在煤礦生產中,由于資金需求較大,投入成本較多,所以在信息化技術手段更新方面,資金就會有所欠缺,加上主管人員對于管理系統更新的不重視,導致煤礦信息化管理系統存在較大的漏洞,對于一些危險情況不能及時做出分析和判斷,給出風險預測,這就會給煤礦的安全生產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使煤礦信息化管理系統不能及時發揮作用,從而有可能引發不必要的安全問題[2]。

3 加強煤礦信息化建設的有效策略

3.1 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構建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各行業領域都加強了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目前在不少煤礦企業中,信息化技術如CIMS生產控制技術、綜合監控技術等應用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同時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日趨成熟,在煤礦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中得到充分利用,進一步促進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理模式從傳統的單一、閉塞的管理模式朝著數字化、系統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煤礦信息化建設使煤礦企業實現技術型的信息化改革的同時,有效構建全面化、系統化的信息型管理系統,其中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如危險源識別系統、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安全信息檢查系統等,通過與數據庫整合技術的有效結合得以構建。在煤礦安全生產中,要通過綜合監控系統的運用,對礦井作業進行實時的跟蹤和監控,及時了解和掌握礦井中設備運行、技術操作以及礦井實際環境等參數,并實現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電子化和影像化,使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更直觀、及時地獲取相關生產數據和資料,有效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和運行[3]。

3.2 加強重視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持續推進,煤礦生產信息化已成為煤礦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紤]到部分企業在煤礦生產過程中過度追求經濟效益,未對煤礦信息化給予高度重視,致使煤礦信息化建設水平無法提高。為有效解決該點問題,煤礦必須正確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將其作為自身發展的重要目標,并不斷對煤礦信息化進行研究,從而實現顯著提高煤礦信息化水平。同時煤礦企業應在內部開展相應的宣傳活動,促使內部人員形成正確認知,通過培訓促使工作人員掌握且能夠科學利用技術,以此達到深入挖掘信息化技術功能性的目的。

3.3 建設專業團隊,提高專業技能

專業的事需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煤礦信息化對于操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需要更高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在當前的煤礦信息化進程中,由于缺少專業的技術隊伍,在進行先進智能設備的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使得煤礦信息化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想要更好地促進煤礦信息化,就需要建設專業的團隊,提高信息化設備操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保證信息化設備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為煤礦安全生產保駕護航[4]。

4 結束語

隨著信息化技術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煤礦企業面臨在新時期發展困境,由于不少煤礦企業缺乏有效的預防、監控手段,導致井下安全事故頻發,對企業發展及社會和諧穩定造成負面影響。針對煤礦生產中存在著諸多不安全因素,煤礦企業應對生產信息化建設加強重視,通過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使生產中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得以建,有效促進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和效率的有效提升,從而使煤礦企業行業競爭力增強,進一步促進煤礦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李峰峰.煤礦信息化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實踐分析[J].礦業裝備, 2021,(01):112-113.

[2] 鄭燦廣,付本斌,王明波.試析煤礦信息化在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實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20,40(07):89-90.

[3] 林家齊.解析煤礦信息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大科技,2019,(9):170-171.

[4]張自豪.煤礦信息化在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實踐應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3):5380.

煤礦信息化煤礦安全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雖然近年來黨中央相繼采取重大舉措加強安全工作,但由于我國安全生產基礎薄弱,保障體制和機制不健全,煤礦事故仍然頻頻發生。本文在闡述我國煤炭行業的現狀和事故多發原因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各類危機現象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旨在把危機管理理論引入煤炭行業作一些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 煤炭行業;危機;危機管理;安全生產

近年來,煤炭行業的生產事故頻頻發生,以2007年為例,從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網站上的年度事故通報中可以得知以下數字:3月10日遼寧撫順礦業集團老虎臺礦發生特大透水事故,29人死亡;4月19日河北峰峰礦業集團大淑村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17人死亡;5月5日山西臨汾蒲鄧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8人,另有2人下落不明;2007年8月17日山東華源煤礦發生特大泄水事故,死亡172人(注:①參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網站http://www.chinasafety.gov.cn/.)。這些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在國際上也造成了重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危機管理在煤炭行業中的應用研究已是十分緊迫,它關系到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對危機的認識,了解其特點及其產生的誘因,學習和借鑒國外危機管理的先進理念和經驗,在此基礎上深化對危機管理的研究,探索其管理規律,提升政府危機管理能力,促進煤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顯得十分重要和緊迫。

一、 煤炭行業危機成因分析

(一)理念上的危機

各級政府、煤礦管理者以及基層職工的危機意識普遍淡薄,認識不到煤炭行業潛在危機爆發的危險性,這是目前煤炭行業危機管理現狀的一個最為深層和根本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方面納入危機管理范圍的突發事件還不多。目前我國以法律的形式納入危機管理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種:火災、洪水、地震、傳染病、核輻射和社會動亂,對于其它的突發性事件我國基本上是事發后才臨時采取應對措施,缺乏長效的管理,更不用說納入法制軌道,進行危機管理;另一方面平時缺乏教育培訓和實踐演習,致使社會民眾在突發事件來臨時缺乏自我救助的能力,煤炭行業更是如此。以2006年5月18日大同市左云縣張家場鄉新井煤礦特大透水事故為例,該礦批準開采煤層為4號煤層,但開采者非法越層越界開采,超能力生產,超定員下井,擅自越層開采8號、14-1和14-2號等煤層,組織大量人員下井,并在14-1號煤層越界至同煤集團燕子山煤礦礦區范圍,盜采其資源,與燕子山煤礦采空區貫通,造成了特大透水事故。這起事故是安全生產責任不到位,日常管理混亂,缺乏危機管理意識的典型案例(注:②參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事故查詢系統的事故分析http://media.chinasafety.gov.cn:8090/iSystem/shigumain.jsp.)。

(二)管理體制方面存在的危機

煤炭行業危機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系統管理工程,離不開社會各部門的積極配合、團結協作。雖然目前我國在一些領域建立了專業的危機檢測與預警機構,但社會各部門在面對突發事件時還不能做到密切配合,形成協同作戰的格局。究其原因:一是現行的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在客觀上造成了各個部門往往只對自己的主管上級負責,唯上級主管部門命令是從;二是部門利益的差異使有的部門為了自身利益,對一些應對突發事件的措施采取抵制或不予配合的態度;三是法律授權不明確。我國目前還沒有就突發事件在法律上對相關部門進行特別授權,這使有關部門針對突發事件采取特別措施后得不到其它部門的理解和配合。

從組織管理看,各應急部門的垂直突發危機事件應急管理體系較為完備,但各部門橫向之間的職責分工關系并不十分明確,職責交叉和管理脫節現象并存,缺乏統一協調。由于相互之間并沒有形成制度化的信息通報和信息資源共享機制,一方面災害主管部門時常感到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緊缺;另一方面感到協調困難,其他部門現有應急力量和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資源閑置。啟用應急指揮部雖可彌補這一缺陷,但其他應急管理階段的協調問題并未得到真正解決。因此,加快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協同行動,已成為應急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風險評估不足,預警機制不健全

為了避免事故,政府部門、煤炭企業應建立相應的監測體系,加強對煤炭行業災害風險的監測,開展有關災害風險的預報預警工作。但從全行業看,對災害風險信息的綜合利用、評估和趨勢預測則有所不足,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也不健全,不利于實現超前預防和早期預警。例如,山東華源煤礦“8.17”特大透水事故發生的前一天即16日已經下大暴雨,汶河的水位已經到達警戒線,但煤炭部門、煤監部門、氣象部門、水利部門等各部門都沒有意識到汶河支流柴汶河對煤礦的威脅,敏感性不強,即風險評估不到位,預警機制不健全,致使洪水泄入井下,172名職工遇難。

(四)信息溝通和共享欠缺,社會參與程度不高

由于信息公開制度的缺失,突發事件發生后,一些政府官員出于各種考慮,往往封鎖消息,甚至編造謊言欺上瞞下、謊報虛報情況。這是我國在危機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其結果是造成全社會范圍內謠言四起,并引起民眾的心理恐慌。煤炭行業的信息溝通欠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煤礦災害風險信息報告的標準、程序、時限和責任不明確、不規范,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要求,瞞報、緩報、漏報的現象時有發生;第二,煤炭企業和相關部門各個應急信息系統相互分割,缺乏互通互連,難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第三,缺乏綜合性的煤礦信息平臺和分析機制,無論是在信息收集匯總方面,還是在綜合評估和預測預警方面,都有所欠缺。提高煤炭企業危機管理能力,需要有全社會的參與,各種非政府公共部門、社會組織、社區、企業、新聞媒體和公眾在危機管理中都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但目前各個方面的參與程度都不高。

(五)缺乏完整和統一的危機管理的法律、法規

西方發達國家成功的危機管理經驗之一是有一個比較全面的公共危機管理法律框架,在應對緊急事態方面有法律依據和支撐,政府、公民、相關的社會組織各自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行為,法律有基本的甚至是詳盡細致的規定,使得危機的處理有章可循。而我國目前卻沒有一部完整和統一的法律,各地方也沒有專門的危機管理的法規,只有一些零散的針對某類危機事件的管理制度。這就使危機管理缺乏法律保障,危機管理不科學、不規范、不得力,而且危機處理中的人為因素過重,行政干預過多,容易引起各方的分歧,甚至可能貽誤最佳救助時機。

二、完善煤炭行業危機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一)政府在煤炭行業危機管理中的作用

1.加強煤炭行業危機管理中決策系統的建設

決策系統是危機管理的核心,主要職能是對如何應對危機做出決策。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煤炭行業的危機管理大部分還停留在從工作經驗出發開“碰頭會”進行決策的水平。要提高危機管理中決策系統的創新能力,首先要重視煤炭行業及其危機知識基礎設施的應用。危機決策者要充分利用各級煤炭院校、培訓機構、研究實驗室、電信網絡、圖書館、數據庫等設施系統,完善決策研究的科學方法,將危機決策引入專門化的軌道。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危機決策者要積極順應科技發展的要求,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和電子政務發展的需要,利用高新技術進行信息的搜集、儲存、提取、分析和交流,提高危機決策的規范化、科學化和高效化程度。煤炭行業建立危機決策支持系統“不是要代替管理方面的判斷,而是去支持這項工作,并且使決策過程更加有效益”[1]。再次,要創新決策方法,應成立專門的獨立組織機構,公開甄別煤炭行業危機誘因,建設危機事件(礦難)“案例庫”,舉一反三,吸取教訓,最大限度地減少直至杜絕類似災難、事故的發生,并結合實際,為煤炭行業危機決策和管理提供新的方法。

2.建立健全煤炭行業危機管理的控制機制

在煤炭行業危機管理體系中,組織機構設置、決策機制和控制機制是實現危機有效控制的基礎。而控制機制在煤炭行業危機管理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完備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政府危機管理體系的成敗。管理學中把控制工作按時序劃分為前饋控制、現場控制(或實時控制)和反饋控制[2]。依此類推,也可以把政府危機管理體系中的控制機制劃分為前饋控制、現場控制和反饋控制。

前饋控制也即預防性控制。政府危機管理的最理想狀態是將危機消滅在萌芽或潛伏時期,政府應“使用少量的錢預防,而不是花大量的錢治療”[3]。當然前饋控制并不能消除所有的危機,但它可以為危機的現場控制制造良好的條件和贏得寶貴的時間。政府危機管理體系中的前饋控制系統的構建主要包括建立危機預警系統、制定危機反應和恢復計劃、舉行反危機演習與培訓等三個部分?,F場控制也稱實時控制,反映到政府危機管理過程中也即政府對具體危機事件的管理,它主要包括危機開始階段的應急管理、危機發展階段的反應管理和危機結束階段的恢復管理三個部分,即礦井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搶險和事故后的生產秩序整頓。反饋控制亦即政府危機管理評價,通過對政府危機管理進行評價可以發現政府危機管理體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改進的意見和措施并反饋到體系之中,從而不斷完善政府危機管理體系,降低危機事件的發生率和提高對事故處理的效率,就煤炭行業而言可以提高整個煤炭系統預防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3.完善危機管理相關法律體系建設

以法律手段來處理煤炭行業危機事件是世界各國普遍采取的措施和對策。近年來,我國雖先后制定了一些相關的法律,例如《安全生產法》、《煤炭法》、《消防法》、《礦山安全法》等,但這些法律本身的部門管理色彩較濃,缺乏對政府各部門間、政府和社會之間、部門與企業之間的協調與合作的規定。在應對高頻度的以及自然災害引發的煤炭企業緊急事件時,往往顯得力不從心。

4.建立長期相對穩定的專家咨詢機制

煤炭行業是特殊行業,技術性非常強,在危機決策中,專家不僅可以彌補決策者知識、經驗、能力和體力的不足,而且在決策的各個階段都可以為決策者提供專業性、技術性以及決策方法等方面的咨詢意見。然而目前參與政府危機決策的專家大都是“臨時征召”、“倉促上陣”,具有較大的隨意性。這不僅不利于專家作用的發揮,影響危機決策的質量,而且也不利于專家對危機相關領域的跟蹤研究。針對這種狀況,我國應建立長期相對穩定的政府危機管理專家聯系制度,分級建立煤炭行業專家庫,并按學科專長、知識技能等對專家進行合理分類,建立相應工作機制,一旦發生危機可直接根據危機類型迅速召集有關專家參與決策,從而提高決策的質量。

(二) 煤炭行業(企業)在危機管理中的作用

1.強化責任制,建立健全煤礦責任考核體系

責任制建設是搞好煤礦危機管理的根本性措施。首先要強化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其主要職責是:首先需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定安全規劃、安全目標和安全技術措施計劃,使企業安全與發展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組織制定安全技術培訓、考核方案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以安全為重點的干部考核制度,把安全業績作為管理人員晉升、獎勵的重要因素,使其及時、如實報告安全生產事故。其次要建立并嚴格落實各個崗位的安全責任制:必須建立各級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職能部門的業務保安責任制和各工種的安全崗位責任制,明確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和各個崗位的職工在安全生產中應負的職責,分級管理,層層落實。再次是要落實新建、改建、擴建礦井的安全管理責任。建設項目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辦理項目核準手續。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切忌盲目追求規模和速度。應嚴加審核建井隊伍的資質,杜絕井下工程轉包,井下工程嚴禁使用與資質不相符的施工隊伍。第四是加強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的跟蹤考核。要建立安全生產跟蹤考核制度,把考核結果與經濟利益掛鉤。

2.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培植危機意識

煤炭行業危機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在于建設先進的安全文化,這是實現煤礦長治久安的有效途徑。強化安全危機的培訓教育,提高員工素質是安全文化建設重要的一環。培訓中,對安全價值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灌輸、對價值觀及行動方式的培育都應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安全文化可在企業內部把全體員工的安全需要轉化為具體的奮斗目標和行為準則,形成職工的安全生產精神動力,使其從整體上、長遠上促進煤礦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職工的安全素養。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尊重人的價值、滿足人的需求、實現人的愿望、促進人的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據統計,近年發生的事故有85%以上是由于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只有通過精心構建一種先進、科學的安全文化,才能借助文化特有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擴張力,引發職工安全觀念的變化,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安全觀,使危機管理工作獲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豐厚的文化底蘊。

3.發揮非政府組織(煤炭行業管理協會)的作用

煤炭行業危機管理的主體應該是全國和地方的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和煤炭企業,但不可忽視煤炭行業協會對煤炭行業危機管理的統領、協調和紐帶作用。我國的煤炭企業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如果成立這種地域性的行業協會將有利于對地區內的企業規制。2004年頒布的《行政許可法》也規定“政府不再干預由協會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事”。行業協會在煤炭行業的危機管理中可以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可以通過制定和優化煤炭行業標準、推動新技術的應用、加強技術力量的整合、開展應急救援方面的技術比武、開展危機(災害)治理的經驗交流等推動煤炭行業危機管理水平的提升。

4.加大安全投入,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

充足的安全投入是搞好煤礦危機管理的保障,各煤礦企業必須按規定足額提取安全費用。安全費用必須??顚S?,對提取不足、挪用安全費用、投入不到位的行為,應該追究責任。同時應積極推進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制定各崗位工作質量標準和各單項工程質量標準,由跟班負責人、安監員、質量檢查員依據標準對工作質量進行評估,推行作業現場精細化管理,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實現人、機、環境的高度和諧統一,提高安全保障水平,逐步實現煤礦企業的本質安全。煤礦企業要結合實際,建立煤礦安全應急救援體系,建立專職應急救援隊伍,保證資金投入,制定各類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加強預案宣傳和應急救援教育,公示應急救援流程,經常開展相關演練,普及事故災難預防、避險、報警、自救、互救知識,提高煤礦的防災抗災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5.加強和改進煤礦技術管理和現場管理

煤炭行業技術管理是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煤礦要健全以總工程師為核心的技術管理體系,總工程師要對技術工作全面負責。采、掘、機、運、通、安監、地測等基層單位必須配備專職技術人員,負責現場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煤礦行業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科技開發機制,建立安全科研機構,配備足夠的科研人員,保證安全科研經費,制定獎勵制度,特別是高瓦斯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要配備專門的瓦斯治理研究人員。同時要加強現場技術管理,礦總工程師要定期對技術措施、作業規程、操作規程進行審查,增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嚴格技術資料檔案管理,準確、及時標注圖紙資料,健全技術資料檔案,對記載礦井開采情況和隱患的技術資料以及周邊小煤礦的開采技術資料要妥善保管。許多礦井就是因為忽視了周邊小煤礦的開采技術資料而導致了礦難的發生。

總之,真正解決安全生產問題需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既要下大力氣解決當前影響安全的突出問題,又要研究影響煤礦安全的深層次問題;堅持當前和長遠相統一,既要抓好當前的薄弱環節,又要治理整改安全隱患,真正建立起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確實實現煤礦的安全生產。危機管理的特征決定了它區別于一般的政府公共管理。盡管本文應用危機管理理論結合煤炭行業實際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但煤炭行業危機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需要政府部門、煤炭行業、專家學者、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2][美]哈羅德·孔茨,海因茨·韋里克著,馬春光譯.管理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3.p179,p560~563.

[3][美]戴維·奧斯本蓋,特德·蓋布勒著,上海編譯組譯.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p234.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risis Management Theory in Coal Industry

Shang LeiLiu Zhongbo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2249;

Work Safety Administration of Zaozhuang, Zaozhuang Shandong 277101,China)

Key words: crisis; crisis management; coal industry; colliery accidents; safe production

煤礦信息化煤礦安全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 本文主要闡述煤礦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分析我國煤礦信息化發展現狀,提出煤礦信息化建設的原則,特別強調了煤礦信息化建設中的人才培養問題和管理信息系統維護問題。

[關鍵詞] 煤礦; 信息化; 建設; 思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8. 047

一、煤礦實現信息化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礦山信息化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信息化是實現煤礦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標志。

煤礦在過去的經營中缺乏一定的規范管理盲目追求企業的利潤,忽視了現代管理技術的重要作用。煤礦信息化建設主要包括財務信息化管理、作業信息化管理和銷售信息化管理等。信息化的建設是煤礦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過渡的重要改革,可以提升煤礦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煤礦信息化建設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和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在煤礦安全生產方面,當今許多煤礦規模小,缺乏管理經驗,煤礦安全生產問題比較突出。加強煤礦信息化建設可以讓井下作業人員時刻與井上作業人員保持聯系,能夠跟蹤井下作業人員的行蹤,勘測到具體作業地點和作業情況,既加強了管理,又對礦工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管理方面,通過信息化建設可以更好地進行作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等,提高管理信息及時性、準確性和真實性,為煤礦的正常經營提供保障。

二、煤礦信息化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煤礦依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管理的自動化及信息化水平較低。大中型礦井生產設備老化,小型礦井生產技術裝備水平低,信息化整體水平不高。煤礦管理系統仍然采用一體化的管理方式,屬于封閉式的管理系統,煤礦內部各個系統之間缺乏信息共享、信息傳輸和信息分布式處理的機制。這種封閉式的信息管理使煤礦產業忽視了市場的調控作用,也減少了參與市場競爭的主動性,制約了煤礦整體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許多煤礦管理者不重視煤礦信息化建設,當然也不會對信息化建設進行投資與開發,造成煤礦信息化基礎設施十分落后。

三、煤礦信息化建設的原則

安全性是煤礦信息化建設的生命線,也是煤礦內部信息共享的前提。很多企業因在信息化建設中對安全問題處理不當而出現企業信息外露、客戶信息丟失、內部系統遭破壞等現象。在信息化建設中應該盡量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支持多種數字認證和加密方法,要能夠滿足電子商務網絡安全性的要求。

信息化系統的可靠性在網絡設計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網絡拓撲結構的設計,局域網絡設計采用雙核心方案,網絡設計應該采用多層結構,即核心接入,在增加帶寬的同時,分散流量,減少風險。另一方面,連接網絡的設備關鍵部分冗余,例如接口卡、電源、背板等部件;可實現軟件的在線升級,同時不會影響網絡正常運行。

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信息化的建設也應該適應新技術發展的潮流,保證煤礦管理信息系統的先進性,選擇適合煤礦特點的技術和設備,讓投資的設備能夠長期發揮效益。同時還要兼顧所采用技術的成熟性、標準性和實用性,降低由于新技術和新設備不成熟等因素而帶來的風險。

在煤礦信息化建設中還應該遵循擴展性和開放性的原則,在網絡設計時,首先要滿足現有規模網絡用戶的需求,同時還應該考慮煤礦企業未來業務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信息化建設的設備應該采用開放技術,支持標準協議,具有良好的網絡互通性,滿足網絡規模擴充的需要,在公司內部采用統一的網絡體系結構和網絡協議。

四、煤礦信息化人才的培養

煤礦信息化建設不僅需要良好的運營環境和支撐機制,信息化專業人才的培養更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可以視為是煤礦在長期發展中的一項投資,如果投資得當就會帶來非??捎^的效益。

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包括對信息化理論知識的培養、信息化技術的培養以及信息化安全制度教育。理論知識培養可以改變煤礦人員對于信息化毫無概念的現狀,提高思想認識;技術的培養對于信息化現代設備的運用非常重要;安全制度教育有利于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防止煤礦信息泄密。

五、煤礦信息化建設的維護措施

煤礦信息化建設實施過程中要明確各部門的職責權限、工作接口、責任分工,在理順工作流程的基礎上對各管理部門的信息需求進行確認、匯總、歸類和優化。對信息的來源、傳遞途徑、實施環節進行規范,制定統一的數據采集、錄入、傳輸和處理的標準方法,結合本礦的技術力量,選擇主流技術和設備以及適合本礦的系統軟件建立局域網,根據系統工程和軟件工程理論開發管理信息系統。

煤礦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隨著煤礦改革的深化、技術的更新以及硬件設備的變化,煤礦要對管理信息系統進行部分修改和升級,并建立系統維護制度。系統維護可以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安全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1] 夏士雄,于勵民,鄭豐?。?煤礦通信與信息化[M]. 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

[2] 李紹春,潘俊濤,肖秀順. 煤礦信息化建設的探討與實踐[J]. 山東煤炭科技,2006(5).

[3] 丁娟,徐躍通,楊燕杰,劉玉華. 中國煤礦信息化的必然選擇[J]. 礦山機械,2007(11).

煤礦信息化煤礦安全論文范文第5篇

1.信息化管理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優勢

21世紀是信息時代,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人們獲取信息、接受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大幅提高增強,而信息技術應用在社會的行業領域中,也能夠極大地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進步。文章本部分將對信息化管理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優勢進行探析。

(1)信息化管理有效減少安全事故

在煤礦安全管理中,實施和采用信息化管理,能夠極大地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以及安全事故發生時對相關工作人員造成的生命財產危害。在實際的應用中,一方面,信息化管理能夠幫助相關工作人員高效便捷地對煤礦進行勘探與分析,從而獲得煤礦的大致信息,為煤礦開采中可能出現和發生的各種安全事故與問題做好預警。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也能夠應用于煤礦井下作業中,能夠對下井工作人員進行詳細地定位,從而保障其人身安全,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時,也能夠提高救援救護的效率。

(2)信息化管理簡潔化工作

信息化管理方式不僅能夠使煤礦生產中的相關安全信息清晰地進行展示,還能夠充分地對相關安全工作進行防護,做到防患于未然,實現煤礦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為工作提供便捷性。除此之外,信息化管理也能夠有效提高煤礦安全工作中相關信息數據的整理、統計與分析工作效率,并針對性地提出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使繁瑣復雜的工作條理化、簡潔化。對于煤礦工作人員而言,其工作行為與方式也能夠逐漸規范化,從而降低了安全事故與違規事件的發生。

(3)信息化管理推動管理制度建立

信息化管理能夠拓寬煤礦安全管理中的言路,使每個相關工作人員都能夠根據實際的情況與問題發表自身的看法見解與意見,管理者也能夠從中獲得大量的有價值的信息,并根據信息制定出相應的煤礦安全管理方案與制度。同時,信息化管理能夠加強煤礦基層工作者與領導之間的交流,使煤礦安全管理的負責人能夠更加了解煤礦基層工作人員的需要,對其提供一定幫助,提升煤礦開采生產的工作效率與質量。

2.當前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問題分析

雖然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部分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中還存在部分問題,不僅影響著煤礦生產開采的工作效率,還影響和威脅著相關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文章本部分將對當前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煤礦礦難問題仍然存在

礦難事故一直是我國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問題,且我國多年以來礦難事故頻繁發生,發生的概率也并未出現快速和大幅度降低的趨勢,成為了社會所廣泛關注和重視焦點話題之一。雖然我國近些年來的各項政策法規的出臺以及相關科學技術水平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煤礦礦難問題發生的概率與次數,但是由于煤礦礦井開采工作的特殊性,礦難問題仍然時有發生,尚未安全杜絕。一旦在煤礦工作中出現礦難事故,將會對相關工作人員、煤礦行業以及國家帶來嚴重的損失與不良影響。因此,在當前的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須要對礦難問題加以關注和重視,提升煤礦相關工作安全性。

(2)人為因素導致安全問題較多

礦難問題的發生,其原因是多方面多樣的,不僅僅是由自然因素所導致,在我國的大部分礦難事故中,人為因素也是導致礦難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素。在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的實際開展中,自然因素條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進行預測并進行規避,從而避免出現因自然因素導致的煤礦安全事故,但是一旦相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出現疏漏或是失誤,其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將難以避免,導致嚴重的事故發生,帶來極為巨大的損失。我國當前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中,人為因素導致的安全問題較多,例如管理過程隨意、管理工作無統一標準、管理采集數據出現偏差等,這些問題都會導致相關安全問題的發生與出現。

(3)工作設備較為落后老舊

目前我國大部分煤礦企業的相關煤礦工作設備儀器并沒有及時進行更新與發展,仍較多的采用傳統的煤礦生產工作設備,而這些設備不僅工作時間長,性能難以滿足實際的煤礦生產需要,且多數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在實際的煤礦生產開采工作中,老舊落后的工作設備性能的不足以及維護保養的不足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降低煤礦生產開采的效率,嚴重情況下甚至會誘發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煤礦企業在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須要對煤礦工作設備的更新與引進進行關注和重視,更多的采用信息化設備,實現高效化、信息化、自動化的煤礦生產工作,提升煤礦安全管理的水平。

3.信息化管理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上文對當前我國存在的煤礦安全管理問題進行了探析,這些問題在諸多方面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相關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并且危害著相關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信息化管理的應用,則能夠很好的改善和優化這些問題。文章本部分將對信息化管理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闡述。

(1)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信息化管理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最為關鍵和重要的一個方面為安全管理系統的建立,煤礦安全管理系統,是保障煤礦工作者生命財產安全的主要途徑與方式之一。信息化管理的應用,能夠提升安全管理信息采集、統計、整理、分析的效率與速度,幫助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管理工作,顯著提高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建立的效率與功能。在實際的信息系統建立中,工作人員能夠借助信息化管理方式,準確地獲得煤礦礦井的相關數據信息,并將煤礦實際工作情況信息與礦井安全數據進行實時地交換聯通,提高安全預警的水平,有效提升煤礦工作的安全性。當前普遍應用的兩種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如圖1,圖2所示。

(2)安全信息高效收集

在煤礦安全管理中應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夠顯著地提高安全信息收集的效率。一方面,信息化管理能夠拓寬安全信息收集的渠道與途徑,通過應用計算機與互聯網,極為便捷與準確地對當前煤礦安全管理中相關信息數據進行收集統計,從而提升安全信息收集的效率。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能夠使相關工作人員的意見與想法及時地進行表達,方便相關工作人員對資料進行錄入,有效的針對已經存在的安全管理問題進行解決,提升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的實際水平與質量。

(3)準確分析事故與分配人員工作

除上述的應用外,信息化管理在煤礦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方法,還體現在其能夠幫助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對煤礦出現的事故問題進行準確地分析與處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廣泛存在的煤礦安全問題的原因以及處理方式進行統計,并依此分配相關人員進行工作,從而針對性的有效解決煤礦存在的隱患與問題,提升煤礦工作人員在工作時的安全性。

4.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化管理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有著重大的意義與重要的價值。文章對此進行分析,從其應用優勢、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實際的應用等方面進行研究闡述,并做出相關總結,希望能夠有效地幫助提升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與水平,推動我國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化管理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現狀與應用方法,重點介紹了多種全新的煤礦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應用方式,這些方法方式不僅能夠克服現有煤礦安全管理中的不足與缺點,而且具有多種特有的優勢與優點。通過對信息化管理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以期為煤礦的安全生產提供可靠的保障,創造出最大化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煤礦安全管理,存在問題,應用方法,分析研究

參考文獻

[1] 彭雪峰.信息化管理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與信息化,2018,(15):166-167.

[2] 王智宇.淺析信息化在煤礦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2):114-114.

煤礦信息化煤礦安全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近幾年來,我國信息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計算機技術在大中型企業單位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進入全面發展新階段。網絡化和智能化的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不僅能提高管理的質量和效率,還能為企業節約大量人力和資金,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企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但信息系統自身開放性特點,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威脅到企業數據庫的安全,甚至導致企業商業機密的泄露,對企業發展產生不利。因而,對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主要風險及管理現狀進行具體分析,并采取有效策略確保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對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的安全性進行探析。

關鍵詞: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安全性

所謂管理信息系統,簡稱MIS,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通信設備以及其他辦公設備,進行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新、拓展和維護的系統[1]。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管理信息化建設成為我國現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不僅能夠優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還能為企業節約大量人力和資金,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實現?,F代企業逐漸以管理信息系統為平臺,存放了海量的信息數據,在訪問和維護過程中,若忽視了對信息數據的保護,將威脅到企業數據庫的安全,甚至導致企業商業機密的泄露,從而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因此,有必要對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性進行深入探討。

1 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

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傳遞、儲存、加工、維護及使用六個方面組成。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數據處理功能。數據的形式主要有數字、文字、圖形或聲音等,管理信息系統對數據的處理,是通過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處理,為企業發展提供重要依據。(2)計劃功能。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制定生產計劃、財務計劃、財務計劃、采購計劃等,管理信息系統可根據現存條件和約束條件,為企業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管理信息系統還能根據企業各部門提供的數據,對計劃的制定及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確保企業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3)輔助功能?,F代信息技術能夠根據現有信息和數據,通過數學方法、統計方法、模擬方法等,對企業發展及市場趨勢進行科學預測,輔助企業管理層進行各項決策,以期合理利用資源,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2]。

2 企業信息管理系統面臨的風險

2.1 計算機操作系統的風險

計算機在運行過程中,病毒程序將對數據庫系統帶來極大威脅。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計算機病毒呈現多樣化趨勢,一旦程序被病毒入侵,將帶來嚴重后果和損失。同時,由于數據庫系統的特征參數的原因,為數據庫服務器主機操作系統留下了后門,在便于數據管理人員操作的同時,也給黑客的入侵創造了可能。此外,由于數據庫系統和操作系統之間的關聯性較強,管理人員對數據文件進行編寫、整理等過程中,需要靠操作系統和硬件設備所提供的網絡環境進行,因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2.2 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由于企業信息管理人員管理觀念落后,安全意識淡薄,在管理過程中缺乏對各種安全風險的重視,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實不到位,從而造成了安全事故的發生?,F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不斷成熟,安全管理制度不斷完善,但由于管理人員缺乏相關的安全防范意識和基本的安全防范常識,在軟件安全漏洞、登錄密碼的設置等方面的風險防范工作不到位,成為信息系統安全事件多發的主要原因。

2.3 用戶信息使用中的風險

各級用戶對特定數據庫目標的操作許可,如對部分數據的修改、對某一數據文件的訪問等,若沒有做好相關安全性分析,將使操作漏洞和系統漏洞給數據信息帶來安全隱患。因而,用戶在信息使用時,要對數據庫系統作更大范圍的安全分析,將所有可能領域內的安全漏洞找出,并及時進行修補,以避免信息安全事故的發生。此外,對一些重要數據,要進行雙重加密處理,避免非法訪問及竊取數據庫內容等惡意行動,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3 確保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安全性的有效策略

3.1 訪問控制技術

網絡安全門戶是訪問控制盒防火墻技術,而訪問控制的目的是保障信息數據不被非法使用和訪問,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安全防范和信息保護的主要策略。訪問控制主要涉及入網訪問控制、網絡權限控制、目錄級控制盒屬性控制等手段[3]。其中,入網控制就是要在信息管理過程中,做好數據庫系統訪問權限控制,主要通過用戶名的識別與驗證、用戶口令的識別與驗證、用戶賬戶的缺省限制檢查三個步驟。企業信息系統安全管理時,為保證口令安全,應以不少于6個字符的數字、字母等混合密碼為主,且不能顯示在顯示屏幕上。管理人員可對普通用戶的賬號使用、訪問時間和方式等方面進行控制和限制,避免非法訪問等現象的發生。企業信息系統應自動對所有用戶的訪問進行審計,若存在多次輸入口令均不正確,則應發出報警信息,排除非法入侵的可能。網絡權限控制是對網絡非法操作進行的一種安全保護措施,對用戶訪問的信息、數據、文件等內容進行制定操作控制。目錄級安全控制則是信息管理人員為用戶指定適當的訪問權限,通過系統管理員權限、讀權限、寫權限、刪除權限、修改權限等有效組合,讓用戶有效完成工作,同時又有使得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3.2 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技術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安全的關鍵技術之一,通過限制被保護的網絡語其他網絡之間進行信息存取、傳遞操作。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安全性管理過程中,須在互聯網環境下進行,Internet內在的不安全性給企業數據庫帶來極大威脅。因而,通過防火墻技術,將所有進出網絡的信息通過特定的安全決策控制點進行檢查,同時針對不同用戶的需求,強制安全策略,并對其進行記錄和審核,分析網絡侵襲和攻擊,有效屏蔽內部網結構和防止機密信息的擴散。

3.3 備份與恢復

數據備份與恢復的目的主要是為防止重要數據的丟失或損壞,是實現數據庫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技術[4]。企業數據庫管理人員應及時做好數據庫的備份工作,通過文件、U盤等介質,完成數據的備份,一旦數據丟失、遺漏或損壞時,可及時進行恢復,確保管理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企業數據管理人員應加強對數據備份與恢復的重視,提高管理意識,養成良好的管理習慣,從而最大限度保護數據的安全,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管理信息系統的不斷完善,使企業信息化管理進程進一步加快,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企業應加強對管理信息系統安全問題的重視,并采取有效技術措施防止重要信息泄露,阻止網絡病毒及黑客的入侵,從而降低安全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進而促進企業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劉英,楊洪利.淺談防火墻在大慶石化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8):75-76.

[2]江新順.基于遺傳算法的改進煤礦提升機管理信息系統安全評價研究[J].煤炭技術,2013(11):322-324.

[3]羅代洪,吳淑琪,吳曉軍.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J].巖礦測試,2011(01):110-115.

[4]田軍,李雙會,趙陽.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02):149-152.

作者簡介:夏溦(1990-),女,山東青島人,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統與數據庫。

作者單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北方科技學院,沈陽 110136

上一篇:膨脹土地基處理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政治文明的理論研究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