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常見的九種修辭手法范文

2023-09-29

常見的九種修辭手法范文第1篇

作用: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的事物解說,即打比方,幫助人深入理解。

2.擬人: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3.夸張:

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4.排比: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5.對偶: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于記憶,有音樂美感。

6.反復:

1. 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 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作用:主要運用在詩文中,起到反復詠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時,反復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

7.設問: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于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8.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9.引用:

作用: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10.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借代種類:特征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于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②特征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征、標志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③具體代抽象

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④工具代本體。

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⑤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最后一次講演》)

11.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12. 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

20.呼告

寫文章時,對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喚,并且跟他(它)說起話來,這種修辭手法叫做呼告。

運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強感染力。

8.象征

常見的九種修辭手法范文第2篇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體的、淺顯的、人們比較熟悉的事物去表現抽象的、難懂的、人們少見的事物的一種修辭方法。

比喻由本體、比喻詞、喻體三部分構成。本體和喻體兩種事物之間必須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同類,比喻詞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樣(似的)、仿佛、是、成了”等。例:在陽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萬顆紅星在閃閃發光。

2、擬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當作人來寫,使它像人一樣會說話、有感情、做人的動作。 例:淘氣的小鬧鐘每天準時把我叫醒。

3、排比:就是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相同或意思相關,字數大致相等,語氣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為標志。)例:學好了語文,我們才會讀書看報,才會寫信寫日記,才會寫作文。

4、夸張:就是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態、特征、作用進行擴大或縮小來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監獄里,同志們照常鍛煉身體。

5、反問: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肯定的意思的一種修辭方法。無疑而問,不需回答。多用“難道、怎能、怎么”等詞作反問詞。例:(1)作為一個小學生,怎能不努力學習呢?

6、設問:就是有針對性提出一個問題,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談出來。實際上就是自問自答。例:我能被中條山的風嚇倒嗎?不能,絕對不能。

7、對偶:指用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思相關或相反的兩組句子組成對句的一種修辭方法。(對聯一般采用對偶的寫法)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一、請寫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

1、幾場春雨過后,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

2、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3、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

)

4、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

5、是誰又吹響了那歡快、柔美的麥哨?是田間玩耍的孩子們。( )

6、駱駝是沙漠之舟。(

)

7、興安嶺多會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

8、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

9、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

)

10、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 ( )(

)

11、不再膽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們的頭。( )

12、你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

13、像這樣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怎么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呢? ( )

14、有翠綠,有淡青,有金黃,也有火一般的紅色。(

)

15、桂子花開,十里飄香。(

)

16、他在呼喚什么?在呼喚和平。( )

17、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

18、成千上萬的笑雞,成群結隊的長毛山羊,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地方,安閑地欣賞著這屬于它們自己的王國。(

)

19、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

20、說話的聲波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碰到藍天。( )

21、它藍得可以發出聲音,它可以把你的視線凍結。( )

22、這是一份偉大的遺產,它是我們人民最寶貴的財產,難道還有人感覺不到嗎?( )

23、大小的島擁抱著,偎依著,也靜靜的恍惚入了夢鄉。( )

24、海在我們的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 )

25、看見空際細雨似的,朝霧似的,暮煙似的飛沫升落。( )

26、天空里撒滿了快活地眨著眼睛的星星。( )

27、有人破壞草坪,我們怎能不管呢?( )

28、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它好似一個幽靈,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

二、判斷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 )

2、看他的樣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飛來飛去,小貓就像沒看見似的。(

)

4、真的,再沒有像馬一樣忠實的動物了。( )

5、舊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 )

6、我們要像孔繁森那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鋪上了一塊綠地毯。( )

8、她長得很像我鄰居的小妹妹。( )

9、天無邊無垠的,幾朵絨毛似的白云輕輕地掠過去。( )

10、這個地方我似乎已到過了。( )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

三、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別使用什么修辭手法,填在括號內。

1、豆大點的人也想造反。( )

2、春天,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

3、學習如鉆探石油,鉆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識的精髓。( )

4、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

5、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錯呢?( )

6、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7、花兒在歡笑,鳥兒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8、老師是園丁,我們是花朵。( )

9、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四、說說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在括號里寫出兩種。

1、一串串寶石般的水珠飛騰著,飛騰著,落進深潭。(

)

2、聽了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

)

3、別看小草的身軀是那樣的柔弱,卻有著驚人的生命力??耧L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滅絕它;即使是車輪將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會從地下挺直身軀,開始新的生活。(

)

4、蒲公英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降落傘,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漸漸的,天邊的魚肚白變成了淡色,好像人們喝了一點酒,臉上呈現出紅暈一樣。(

)

五、按要求寫句子。

1、站在山頭遠遠看去,村邊那條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改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輪明月。(改為比喻句)

3、窗外,風吹翠竹,颯颯作響。(改為擬人句)

4、河水嘩嘩地流著。(改為擬人句)

5、寒風吹到臉上很痛。(改為夸張句)

6、樹上的小鳥在唧唧喳喳叫個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改為擬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著變幻莫測的云朵打扮著藍色的天幕,一會兒飄來 了

;一會兒跑來了

;一會兒

。(排比句)

8、考場上靜得很。(改為夸張句)

9、高粱成熟了。(改為擬人句)

六、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2、老師像一把火炬,時刻把光明灑向人間,讓自己的生命燃燒不止。

3、縫紉鳥的窩是一種精致的工藝品。

4、筆直的公路上,一對對玉蘭花燈柱,像等待檢閱的儀仗隊,整整齊齊地站著。

5、鮮紅的隊旗像燃燒的火焰。

6、玉屑似的雪末隨風飄揚。

7、這孩子簡直成了泥猴。

七、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

1、蟋蟀在平臺上彈琴。(

)

2、水簾落下來,猶如片片錦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

3、太陽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積云。(

)

5、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 )

6、小鳥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 )

7、小青石看見了許許多多人的腳,它覺得很愉快。(

)

8、威尼斯小艇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

)

9、父母的錢,難道我們就可以隨便亂花,隨意浪費嗎?(

)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11、山風梳理著他蓬亂的頭發。( )

12、葛洲壩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著的項鏈,鑲嵌著無數珍珠和寶石。( )

13、蒼蠅和蜘蛛都淹沒在老松樹黃色的淚珠里。( )

14、是誰創造了人類的文明?是勞動人民。( )

15、他們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

16、每一根柱子都在顫動,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17、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19、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 20、因為紅色是火的顏色,是血的顏色,是旗幟的顏色。( )

21、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

22、敬愛的周總理啊!難忘您那爽朗的笑聲,難忘您那爽朗的笑聲,難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難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懷,難忘您那鞠躬盡瘁的一生。( )

23、藍色的天上飄著的浮云像一塊一塊的紅綢子,映在小鎮的江河上,像開了一朵一朵雞冠花。( )

24、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

25、什么花兒秋天陣陣香?什么鳥兒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陣陣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26、傍晚在樓臺小坐,看到天上的飛鳥還巢,他會想家;秋風蕭瑟,看到樹木落葉歸根,他會想家;每逢魚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魚回游,他還會想家。(

)

2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樂樂無窮。( )

28、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

29、謝惠敏的兩撇眉毛險些飛出腦門,她瞪圓了雙眼望著張老師。( ) 30、姑娘一閃身向外跑,屋子里連掃帚也在歡笑。( )

31、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

32、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33、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34、海底有聲音嗎?海底有各種動物發出的細微的聲音。( )

35、生我養我的故鄉,我怎么能忘懷呢?( )

八、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

1、蘆葦,一片片,一蔟蔟,遠看猶如一朵朵綠色的輕云在地平線上飄拂著,給鄉村平添了一道風景。( )

2、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3、是什么?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志氣。(

)

4、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海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記?( )

5、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 )

6、當春風剛剛吹謝雪花,故鄉的蘆葦就迫不及待地從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腦袋。( )

7、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

8、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9、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

)( )

九、按要求寫改寫下列句子。

1、老師不辭辛苦,用心血培育我們成長。(用比喻手法)

2、鳥兒在樹枝上跳動。(用擬人手法)

3、我覺得這個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用夸張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用擬人手法)

5、樹葉很綠。(用夸張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

7、這里很適合鳥兒生活。(用比喻的手法)

8、顆顆水珠在荷葉上滾動。( 用比喻的手法)

9、沉甸甸的稻子垂下來了。(用擬人手法)

常見的九種修辭手法范文第3篇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體的、淺顯的、人們比較熟悉的事物去表現抽象的、難懂的、人們少見的事物的一種修辭方法。

比喻由本體、比喻詞、喻體三部分構成。本體和喻體兩種事物之間必須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同類,比喻詞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樣(似的)、仿佛、是、成了”等。例:在陽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萬顆紅星在閃閃發光。

2、擬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當作人來寫,使它像人一樣會說話、有感情、做人的動作。 例:淘氣的小鬧鐘每天準時把我叫醒。

3、排比:就是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相同或意思相關,字數大致相等,語氣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為標志。)例:學好了語文,我們才會讀書看報,才會寫信寫日記,才會寫作文。

4、夸張:就是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態、特征、作用進行擴大或縮小來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監獄里,同志們照常鍛煉身體。

5、反問: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肯定的意思的一種修辭方法。無疑而問,不需回答。多用“難道、怎能、怎么”等詞作反問詞。例:(1)作為一個小學生,怎能不努力學習呢?

6、設問:就是有針對性提出一個問題,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談出來。實際上就是自問自答。例:我能被中條山的風嚇倒嗎?不能,絕對不能。

7、對偶:指用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思相關或相反的兩組句子組成對句的一種修辭方法。(對聯一般采用對偶的寫法)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一、請寫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

1、幾場春雨過后,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

2、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3、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

)

4、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

5、是誰又吹響了那歡快、柔美的麥哨?是田間玩耍的孩子們。( )

6、駱駝是沙漠之舟。(

)

7、興安嶺多會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

8、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

9、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

)

10、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 ( )(

)

11、不再膽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們的頭。( )

12、你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

13、像這樣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怎么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呢? ( )

14、有翠綠,有淡青,有金黃,也有火一般的紅色。(

)

15、桂子花開,十里飄香。(

)

16、他在呼喚什么?在呼喚和平。( )

17、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

18、成千上萬的笑雞,成群結隊的長毛山羊,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地方,安閑地欣賞著這屬于它們自己的王國。(

)

19、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

20、說話的聲波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碰到藍天。( )

21、它藍得可以發出聲音,它可以把你的視線凍結。( )

22、這是一份偉大的遺產,它是我們人民最寶貴的財產,難道還有人感覺不到嗎?( )

23、大小的島擁抱著,偎依著,也靜靜的恍惚入了夢鄉。( )

24、海在我們的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 )

25、看見空際細雨似的,朝霧似的,暮煙似的飛沫升落。( )

26、天空里撒滿了快活地眨著眼睛的星星。( )

27、有人破壞草坪,我們怎能不管呢?( )

28、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它好似一個幽靈,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

二、判斷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 )

2、看他的樣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飛來飛去,小貓就像沒看見似的。(

)

4、真的,再沒有像馬一樣忠實的動物了。( )

5、舊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 )

6、我們要像孔繁森那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鋪上了一塊綠地毯。( )

8、她長得很像我鄰居的小妹妹。( )

9、天無邊無垠的,幾朵絨毛似的白云輕輕地掠過去。( )

10、這個地方我似乎已到過了。( )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

三、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別使用什么修辭手法,填在括號內。

1、豆大點的人也想造反。( )

2、春天,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

3、學習如鉆探石油,鉆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識的精髓。( )

4、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

5、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錯呢?( )

6、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7、花兒在歡笑,鳥兒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8、老師是園丁,我們是花朵。( )

9、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四、說說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在括號里寫出兩種。

1、一串串寶石般的水珠飛騰著,飛騰著,落進深潭。(

)

2、聽了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

)

3、別看小草的身軀是那樣的柔弱,卻有著驚人的生命力??耧L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滅絕它;即使是車輪將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會從地下挺直身軀,開始新的生活。(

)

4、蒲公英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降落傘,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漸漸的,天邊的魚肚白變成了淡色,好像人們喝了一點酒,臉上呈現出紅暈一樣。(

)

五、按要求寫句子。

1、站在山頭遠遠看去,村邊那條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改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輪明月。(改為比喻句)

3、窗外,風吹翠竹,颯颯作響。(改為擬人句)

4、河水嘩嘩地流著。(改為擬人句)

5、寒風吹到臉上很痛。(改為夸張句)

6、樹上的小鳥在唧唧喳喳叫個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改為擬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著變幻莫測的云朵打扮著藍色的天幕,一會兒飄來 了

;一會兒跑來了

;一會兒

。(排比句)

8、考場上靜得很。(改為夸張句)

9、高粱成熟了。(改為擬人句)

六、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2、老師像一把火炬,時刻把光明灑向人間,讓自己的生命燃燒不止。

3、縫紉鳥的窩是一種精致的工藝品。

4、筆直的公路上,一對對玉蘭花燈柱,像等待檢閱的儀仗隊,整整齊齊地站著。

5、鮮紅的隊旗像燃燒的火焰。

6、玉屑似的雪末隨風飄揚。

7、這孩子簡直成了泥猴。

七、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

1、蟋蟀在平臺上彈琴。(

)

2、水簾落下來,猶如片片錦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

3、太陽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積云。(

)

5、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 )

6、小鳥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 )

7、小青石看見了許許多多人的腳,它覺得很愉快。(

)

8、威尼斯小艇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

)

9、父母的錢,難道我們就可以隨便亂花,隨意浪費嗎?(

)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11、山風梳理著他蓬亂的頭發。( )

12、葛洲壩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著的項鏈,鑲嵌著無數珍珠和寶石。( )

13、蒼蠅和蜘蛛都淹沒在老松樹黃色的淚珠里。( )

14、是誰創造了人類的文明?是勞動人民。( )

15、他們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

16、每一根柱子都在顫動,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17、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19、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 20、因為紅色是火的顏色,是血的顏色,是旗幟的顏色。( )

21、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

22、敬愛的周總理啊!難忘您那爽朗的笑聲,難忘您那爽朗的笑聲,難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難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懷,難忘您那鞠躬盡瘁的一生。( )

23、藍色的天上飄著的浮云像一塊一塊的紅綢子,映在小鎮的江河上,像開了一朵一朵雞冠花。( )

24、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

25、什么花兒秋天陣陣香?什么鳥兒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陣陣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26、傍晚在樓臺小坐,看到天上的飛鳥還巢,他會想家;秋風蕭瑟,看到樹木落葉歸根,他會想家;每逢魚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魚回游,他還會想家。(

)

2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樂樂無窮。( )

28、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

29、謝惠敏的兩撇眉毛險些飛出腦門,她瞪圓了雙眼望著張老師。( ) 30、姑娘一閃身向外跑,屋子里連掃帚也在歡笑。( )

31、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

32、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33、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34、海底有聲音嗎?海底有各種動物發出的細微的聲音。( )

35、生我養我的故鄉,我怎么能忘懷呢?( )

八、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

1、蘆葦,一片片,一蔟蔟,遠看猶如一朵朵綠色的輕云在地平線上飄拂著,給鄉村平添了一道風景。( )

2、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3、是什么?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志氣。(

)

4、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海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記?( )

5、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 )

6、當春風剛剛吹謝雪花,故鄉的蘆葦就迫不及待地從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腦袋。( )

7、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

8、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9、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

)( )

九、按要求寫改寫下列句子。

1、老師不辭辛苦,用心血培育我們成長。(用比喻手法)

2、鳥兒在樹枝上跳動。(用擬人手法)

3、我覺得這個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用夸張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用擬人手法)

5、樹葉很綠。(用夸張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

7、這里很適合鳥兒生活。(用比喻的手法)

8、顆顆水珠在荷葉上滾動。( 用比喻的手法)

9、沉甸甸的稻子垂下來了。(用擬人手法)

常見的九種修辭手法范文第4篇

一、常見的修辭手法:

A、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恰似點,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格。

2、結構:

比喻的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組成。

3、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

(1)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不能構成比喻。一個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有沒有喻詞,下列幾處情況,雖有喻詞,但不是比喻。

①同類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親。

②表示猜度。例如: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當看到這條紅領中,我就仿磚置身于天真燦漫的少年時兒。

④表示舉例的引詞。例如:社會主義的中國,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涌現出許多英雄人物,像雷鋒、焦裕祿等。

(2)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

4、比喻的種類: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聯結,有時后面還有“似的”、“一樣”等詞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葉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體喻征都出現,中間用喻詞·,”是、成了、變成”等聯結,有時暗喻不用喻詞。暗喻的典型形式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時候,烏云四合,層巒疊蟑。

除此暗喻還有許多變體值得注意:

①本體和喻體是修飾關系。例如:從噴泉里噴出來洋,(“花”修飾“海洋”)

②本體和喻體是注釋關系。例如:我愛北京——祖國的心臟。

(3)借喻。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借喻的典型形式為甲代乙。

例如:獨有英雄驅虎豹,更元豪杰怕熊嬰~傅喻。連用幾個比喻共說明一個本體。

例如:這種下筆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緊不過的了,正如蓋房子首先要打好圖樣,作戰首先要訂好計劃一樣。

5、比喻的作用:

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B、比擬

1、概念:

比擬是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包括把物當作人來寫(擬人);把人當作物來寫(擬物)和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擬物)幾種形式。事實上,前一種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兩種形式則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種類:

(1)擬人。

例如: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2)擬物。

例如:指導員講得真來勁兒.嘎子豎起耳朵聽。

3、比擬的作用:

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4、運用比擬應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

5、比喻和比擬的不同點。

1、比擬是仿照“擬體”(被模擬的事物)的特征摸寫本體,重點在擬;比喻是用喻體比方本體,重點在“喻”。

2、比擬中,本體和“擬體”彼此交融,渾然~體,本體必須出現,”擬體”一般不出現;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一主一從,本體或現或不現,而喻體必須出現。)

C、借代

1、概念:

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方式。這種修辭方式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種類:

(1)用事物特征代本體事物

例如: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

(2)具體代抽象

例如: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3)專名代泛稱

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4)形象代本體

例如:上面塵著兩個老爺,東邊的一個是馬褂,西邊的一個是西裝。

(5)部分代整體

例如:吟罷低同元寫處,月光如水照紹衣。

(6)結果代原因

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結果)

(7)資料代本體

例如:五十年間萬事空,懶將白發對青銅。

3、借代的作用:

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4、運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須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對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應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體和本體事物不能同時出現。

5、借喻與借代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相同點:它們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體不出現。

(2)不同點:借代的作用是“稱代”,即直接把借體稱力本體,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雖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總是喻中有代。構成借代的基礎是事物的相關性,即要求借體和本體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借喻可改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D、夸張

1、概念:

夸張是為達到某種表達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

2、種類:

夸張可分為三類,即擴大夸張,縮小夸張,超前夸張。

(1)擴大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的夸張形式。

例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縮小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弱、淺、……”的夸張形式。

例如: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張:在時間上把后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張形式。

例如: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鮮綠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來了。

3、夸張的作用:

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4、運用夸張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生活的根據。下面運用的夸張腳下地球當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張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否則會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

第三,夸張要注意文體特征,如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張,以免歪曲事實。

E、對偶

1、概念:

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

2、對偶的種類: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類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

例如: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根據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對偶分為嚴式對偶和寬式對偶,嚴式對偶要求上下兩句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平厭相對、不重復用字。如例句曲。寬式對偶對嚴式對偶五條要求只要有一部分達到就可以,不很嚴格,如例句c。

3、對偶的結構:

(1)成分對偶。

例如:然而我的壞處,是在論時事不留面子,泛銅弊常取類型,而后者尤與時宜不合。

(2)句子對偶。

例如: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騖齊飛。

4、對偶的作用:

便于吟誦,易于記憶;用于詩詞、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

5、對偶與對比的不同點:

(1)對比的基本特點是“對立”,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

(2)對偶主要是從結構開工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等;對比是從意義上說的,它要求意義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結構形式如何。

(3)對偶里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意義說是對比,就形式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手法的兼類現象。)

F、排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證據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

2、排比和種類:

(1)成分排比 即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聲 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 即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

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清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3)單句排比

例如: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解放軍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臺。如今八連穿草鞋,把香風毒霧肢下踩。

(4)復句排比

例如:如果我們能夠研制出一種類似 鷹眼的搜索、觀測技術系統,就能夠擴大飛行員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視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鷹眼視覺原理的“電子鷹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遠程激光制導武器的發射。如果能給導彈裝上小巧的“鷹眼系統”,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鷹一樣,自動尋找、識別、追蹤目標,做到百發百中。

3、排比的作用:

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辟,條分縷析;節奏鮮明,長于抒情。

4、排比與對偶的區別:

(1)對稱性與平列式。對偶是二個語言單位,而排比是三個以上語言單位。對偶必須對稱。排比要求結構大體相似,字數要求不甚嚴格。

(2)排比經常以同一詞語作為彼此的揭示語,使排體互相銜接、給人以緊湊、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對偶句上下兩聯是不重字的。

(3)對偶以要求平仄對仗為佳,排比則無此要求。

H、設問

1、概念:

設問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回答的修辭方式。

2、設問的基本特點是“無疑而問”。

3、設問的作用:設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例如:社會生產力有這樣巨大的發展,勞動生產率有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技術的力量。

G、反問(反詰)

1、概念:

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就說蔣筑英吧.已經經過了這樣長久的考驗,跑他入黨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認滿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2、反問的作用:語氣強烈,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能激發讀者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3、反問與設問的區別:

(1)設問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問則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內容。

(2)反問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語氣,設問的作用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

二、其他修辭手法:

三、辭格的綜合運用:

辭格綜合運用時有三種情況:

1、兼用——一個語句,從這個角度看用的是某種辭格,從另一個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種辭格。例如:我們有些同志喜歡寫長文章,但是沒有什么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反對黨八股)) 比喻、引用兼用。

2、聯用———個語句中接連使用了兩個以上的不同辭格。例如:“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科學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后擬人聯用。

常見的九種修辭手法范文第5篇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體的、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的、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本體)如(喻詞:像、似、若、猶、好像、仿佛)乙(喻體)。暗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是(喻詞:成、變成、成為、當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關系,暗喻則是相合關系。借喻:只出現喻體,本體與比喻詞都不出現。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作用: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深刻鮮明的形象,使說理更透徹。

(2)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名稱來替代,如以部分代全體;用具體代抽象;用特征代本體;用專名代通稱等。

作用:可引人聯想,形象突出、生動、具體、使特點更鮮明。如: ①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針一線代群眾的一切財產) ②不要大鍋飯。("大鍋飯"代抽象的"平均主義") ③花白胡子坐在墻角里吸旱煙。(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體) ④千萬個雷鋒活躍在祖國大地上。("雷鋒"以具體的形象代抽象的共產主義思想)

(3)比擬。把人當物寫或把物當人來寫的一種修辭方法,前者稱之為擬物,后者稱之為擬人。

作用: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如: ①做人既不可翹尾巴,也不可夾著尾巴。(擬物) ②蠟炬成灰淚始干。(擬人)

(4)夸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質,烘托氣氛,引起聯想,使表達的事物更突出、更鮮明。如: ①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三千丈"為擴大夸張) ②芝麻粒兒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兒"是縮小夸張)

(5)對比。是把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并舉加以比較的方法。

作用:能使語言色彩鮮明,事物的性質、特征等更加鮮明突出。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6)對偶。用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主要作用是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有音樂美。如: ①滿招損,謙受益。 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③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流水對) ④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扇面對) (7)排比。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一般要三個或三個以上)短語或句子連用的方法。

作用:增強語言氣勢,深化思想內容,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如: 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于我的意外。一是當局者竟會這樣地兇殘,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

(8)反復。根據表達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方法。反復可以是連續的,也可間隔出現。

作用:突出思想,強調感情,有時能夠加強節奏感。如: ①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 ②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

( 9)反語。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實際要表達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從此可以不必"驚詫莫名",只請放心來瓜分就是了。

作用比直接說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10)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作用:加強語氣,激發讀者的感情,以使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如:難道中學老師和小姐騎自行車還成體統嗎?(《裝在套子里的人》)

(11)設問。為了突出所說的內容,把它用問話的形式表示出來。 作用是提醒人們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內容。如:這七人端的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正是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設問是自問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現較多的修辭方法還有:引用、雙關、頂針(或稱"聯珠")、呼告、疊字、警策、通感、婉曲、諱飾等。

初中常用修辭手法12種

1.比喻 : 是找出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有相似點才能構成比喻,另外比喻就要有本體喻體和喻詞. 遠處傳來少女銀鈴般的聲音。 生動形象的表現的少女的聲音

2.擬人: 借助豐富的想像,把事物摹擬成人來寫的一種修辭方法。 風兒清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將風寫活了,使風與文章變得栩栩如生

3.夸張 : 運用豐富的想像,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的擴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修辭方法。

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讓人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4.排比 :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一般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的句子構成. 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寧靜的湖水,偶爾也會泛起陣陣漣漪;心靈是一塊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繽紛的世界。 更加形象的表現了心靈給作者的感覺

5.設問:為了揭示下文,強調某種觀點而有意提問,特點:自問自答. 6.反問 : 以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內容,肯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否定的,否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

那些絕崖石縫中斜逸而出的美松樹是靠人類養活栽種的嗎? 更加強調掉了文章的中心意義 .

7.引用 : 引用一些名人名句,主要為了突出主題,增加文章的說服力。同時也能展示作者的讀書功底與閱歷,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早些,中國歷史上也有人流露過這種意思,叫做“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是文章更有說服力。

8.對偶 : 主要針對句子的結構而言,構成對偶的上下句之間必須字數相同,意思相對或相反,兩句才能構成對偶。 生則天下歌,死則天下哭。

看起來整齊美觀,讀起來節奏鏗鏘,便於記誦

9.頂針 :是指把前一句結尾的詞語作為后一句起頭的詞語的修辭方法。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文章讀起來更鏗鏘有力,易記

10.借代 : 不直說事物的名稱,而是用與本事物有密切關系的事物來代替本事物。

天上的銀盤皎潔明亮。 使文章更有想象空間 11.對比

同樣是生命,樹以靜以不言而壽,它讓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葉去擁抱天空,盡得天地風云之氣。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淺薄,人一生都在說話,聲嘶力竭,奔走呼號。

凸現出人類是具有智慧的生靈,卻不如樹。

12.通感: 將人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互相溝通,互相轉化的描寫方法:

海面上飄來一陣甜絲絲的聲音. 加強表達效果. 檢測:

A、柳樹姑娘在微風中點著頭;楊樹爺爺哈哈地笑著。 (比喻 ) B、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夸張)

C、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 (對比 ) D、為什么人們稱貓頭鷹是捕鼠能手呢?

因為一只貓頭鷹在一個夏季竟能消滅上千只田鼠。( 設問) E、梧桐樹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著。 (比喻 ) F、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設問 ) G.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借代.對偶) H.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頂針)

I、河馬的一對下門牙,不是向上長,而是向前平行探出,好像兩把鏟子一樣。

( 比喻)

J、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 ( 擬人) K、無非是怕說錯了丟烏紗帽。 ( 借代)

L、.“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引用) M、小金魚羞愧地低下了頭。 ( 擬人)

N、毛主席在《給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中寫道:什么“老”,什么“身體不行”, 什么“困難障礙”,在你面前都降服了。 (引用 )

O、迷人的春天來到了,柳樹長出了嫩綠的葉芽,野菜悄悄地鉆出了地皮,鮮花露出

了紅紅的笑臉。 ( 排比)

P、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簡直可以拿來做小孩的搖籃。 ( 夸張) Q、蜜蜂嗡嗡地邊歌邊舞,點綴著這個寧靜的小站。 (擬人 ) S、你們殺死了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借代 ) T、有個蜘蛛慢慢爬起來,想把蒼蠅當一頓美餐。 (擬人 ) U、寒風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疼。 ( 擬人) V、遵守交通法規,不是我們應該做的嗎? (反問 ) W、文學似海樂無邊,官爵如花榮有限。(對偶 )

X、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聳入藍天。 (夸張 ) Y、月亮不好意思似的躲進云朵里。 ( 擬人) Z、小興安嶺像一座巨大的寶庫。 (比喻)

AA、小鳥在前面帶路,花兒對我們點頭微笑。 ( 擬人)

AC、我愛三峽的雄偉壯觀,我愛三峽的幽深秀麗,我愛三峽的急流險灘。 ( 排比)

AF、勤勞的小蜜蜂在花叢中忙著采蜜,蝴蝶在花叢中跳舞,玩耍。(排比 ) AG、危樓高白尺,手可摘星辰。 (對偶 )

AH、海水滿盈盈的,照在夕陽之下,浪濤像頑皮的小孩似的跳躍不定,水面一片金

光。 (擬人 )

AI、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樸素,那么謙虛。 (排比 )

AJ、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頂針)

AL、誰是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感覺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設問) AN、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 比喻) AO、天上的星星怕冷似的鉆進了厚厚的云絮里。 ( 擬人) AP、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對偶 )

AQ、是誰把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培養成一名合格的小學畢業生?是敬愛的老

師。 ( 設問)

常見的九種修辭手法范文第6篇

作用: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體, 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答題方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事物+特征 如: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飛鳴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

作用: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

答題方法:賦予+事物+人的感情(或生命),生動+思想感情。 如:騰躍時,模樣像是歡樂;打旋時,模樣像是眩暈;傾斜時,模樣像是膽怯…((張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3、夸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

作用:可以引起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答題方法: 故意擴大(或縮小),引發想象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①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三千丈”為擴大夸張)

②芝麻粒兒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兒”是縮小夸張)

4、對偶: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的兩個句子,或短語。

作用: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答題方法:富有節奏感和音樂性, 增強表現力。

如: ①滿招損,謙受益。 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③四十年別井離鄉,雁沓魚沉;五百個月缺月圓,夢縈魂牽。

5、排比: 三項或三項以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語氣一致的幾個短語或句子。

作用:增加語勢,說服力強,感染力強,起強調作用,強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議論文往往增加語勢,起到了強調論證觀點的作用,可增強語言的氣勢。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答題方法:加重語氣,增強語勢,表達了強烈的+感情.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攜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膽相照,多少次投桃報李,又有多少美麗溫暖的回憶 。

6、設問:形式為自問自答。為了突出所說的內容,把它用問話的形式表示出來。 作用:引起讀者興趣,引起讀者思考。在結構上還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啟下、使條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如:這七人端的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正是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

7、反問:只問不答。是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作用: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強語氣,起強調作用,使印象更深刻。 答題方法:加強語氣,引發讀者思考。

如:難道中學老師和小姐騎自行車還成體統嗎?(《裝在套子里的人》)

8、反語 :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實際要表達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作用:比直接說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答題方法:有幽默、諷刺的表達效果,增強文章的戰斗力。

如:“友邦人士”從此可以不必“驚詫莫名”,只請放心來瓜分就是了。

9、反復:根據表達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方法。反復可以是連續的,也可間隔出現。如: ①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

②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

10、借代 :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名稱來替代,如以部分代全體;用具體代抽象;用特征代本體;用專名代通稱等。

如: ①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針一線代群眾的一切財產)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

如:你們是初升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革命加科學將使你們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學家點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11、對比 :是把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并舉加以比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作用:強調,突出,使好的更好,壞的更壞;答題格式:強調了……突出了……

12、通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作用:通感技巧的運用,能突破語言的局限,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收到增強文采的藝術效果。

最典型的例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覺,歌聲乃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即為通感。

13、用典:詩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

作用:豐富而含蓄地表達內容和思想。

答題方法:言簡意豐,以簡潔的文字營造了+意境,表達了+思想感情。 14.聯想:看到某事物,從而聯想到一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作用: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的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夸飾或鋪張。

15.呼告:寫文章時,對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直接呼喚,并且和他說起話來的修飾手法。

作用: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強感染力。

16頂真:作用:不但能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連貫,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花環相扣的有機聯系。

修辭方法的表達作用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深刻鮮明的形象,使說理更透徹。

(2)擬人的作用是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3)夸張的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質,烘托氣氛,引起聯想,使表達的事物更突出、更鮮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強語言氣勢,深化思想內容,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5)對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有音樂美。

(6)對比的作用是能使語言色彩鮮明,事物的性質、特征等更加鮮明突出。 (7)反復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強調感情,有時能夠加強節奏感。

(8)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聯想,形象突出、生動、具體、使特點更鮮明。 (9)設問的作用是提醒人們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內容。

(10)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激發讀者的感情,以使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寫作手法及其作用

1、象征,事物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點是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某一特點(內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增強文章的表現力,象征手法的“托義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隱而不晦。

2、襯托,是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這種寫法除了利用反差對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外,還會使文章曲折含蓄,獨具風格。

3、先抑后揚,引發好奇,感情鋪墊,引發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對事物的進行描繪的過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個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讀者在欣賞中獲得獨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過景物的描寫,來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虛實結合,可以抓住重點,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更鮮明的刻畫人物的性格,凸現事物、景物的特點,更集中地揭示題旨。結構緊湊,筆墨集中。

7、動靜相襯,動襯靜,靜襯動,生動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突出表現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過對人物的外形、行為、心理、語言或事件、環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揮灑鋪陳,集中描寫,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質特點,用以加深主題的一種表現手法。襯托是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這種寫法除了利用反差對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外,還會使文章曲折含蓄,獨具風格。比較一下,我們就可以發現二者的不同點:渲染在于對某種事物的有意重彩潑墨式的描寫;襯托卻是通過與之有關的其他事物的描寫,對該事物起到映襯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時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對用來襯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來描寫。

10、聯想想象,所謂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所謂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聯想想象經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內容更為豐富,形象更豐滿、生動,增添文章的藝術表現力。

11.(間接)描寫:側面烘托出該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12. 伏筆和鋪墊:作用:內容前后照應,情節嚴絲合縫。

13.照應: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上一篇:班徽設計圖案及含義范文下一篇:初一上學期工作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