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報告范文

2023-09-24

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報告范文第1篇

好好工作是基礎,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本份,只是如何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好好做卻也是需要長期學習和積累的。寫一份工作匯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匯報

2018 年以來,長崗鎮的脫貧攻堅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戰略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署,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脫貧攻堅工作為總攬,堅持問題導向,緊盯工作標準,牢牢把握精準,夯實工作責任,補強工作短板,真抓實干,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現匯報如下:

一、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確了工作目標

2018 年以來,結合我鎮實際,理出了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工作主線,抓產業就業強脫貧支撐,抓政策落實強脫貧保障,抓黨建引領強脫貧堡壘,抓作風轉變促脫貧成效,抓項目推進促基礎提升,抓因戶幫扶促群眾滿意的工作思路,確保了人有脫貧辦法、戶有增收渠道、村有致富產業,實現了 2018 年全鎮貧困村脫貧出列的目標順利實現。

二、貫徹上級會議精神,提升了思想認識和政治站位

我鎮干部職工及時學習傳達和貫徹落實上級脫貧攻堅會議精神,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領會習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及系列講話精髓,增強了打好脫貧攻堅戰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正確認識了當前取得的成效和面臨的困難及挑戰,切實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堅決防止急躁厭戰情緒,克服自滿松勁思想,杜絕消極埋怨現象,進一步堅定了信心,做到了認識上再提升,落實上見實效,扎扎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推向前進。

三、堅持多措并舉,脫貧攻堅工作扎實推進

1、加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一是完成了李廟村內外道路、文化活動室、文化廣場與舞臺等項目建設;二是完成了李廟、三齊、后張、魯莊、西村、朱莊等 6 個貧困村扶貧車間及其配套項目建設,企業入駐并投入生產;三是 7 個貧困村光伏發電項目全部并網正常運營且發電效益可觀;四是涉及 2018 年第二批道路項目的魯莊、朱莊、西村等 3 個貧困村的道路項目建設全部完工。

2、推進產業項目發展。

一是完成了三齊村蔬菜大棚種植項目建設,建設蔬菜大棚 27 座并完善了大棚配套設施及其附屬設施,有效帶動了貧困戶脫貧增收。二是李廟村、朱莊村以及 20 個非貧困村實施了中順辣椒種植項目,種植中順辣椒 3000 畝,逐步形成了辣椒種植產業。

3、設立公益性崗位。

全鎮共開發保潔員、護站員、護林員等各類公益崗位 641 個,對已脫貧戶和 2018 年擬脫貧戶中勞動能力不強、持續增收措施薄弱的貧困戶,每戶選 1 個力所能及的公益崗位,從參與提供的公益崗位勞動中獲得收益,確保了脫貧措施薄弱戶順利實現了脫貧。

4、開展孝善敬老基金獎補與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

一是孝善敬老贍養費基金獎補。我鎮嚴格按照一名老人戶獎補資金每年不超過 600 元,兩名老人戶獎補資金每年不超過 1000 元的標準開展了 65 歲以上老人貧困戶孝善敬老贍養費獎補活動。截止 9 月底,全鎮 65 歲以上貧困戶 921 戶 1506 人累計自籌資金 319.4 萬元,發放政府獎補資金 56 萬元,合計發放資金 375.4 萬元。二是星級文明戶評選。按照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標準和程序,我鎮推選出七星級以上文明戶 700 戶,文明戶標志牌全部掛牌上墻,全鎮逐漸形成了家庭孝心養老、社會善心敬老的良好風尚。

5、開展企業帶貧分紅及貧困戶產業獎補等各類補貼的申報與發放工作。

一是企業帶貧。今年以來,長崗北郭新村合作社帶貧 150 戶,合計補貼 150 萬元;長崗五豐合作社扶貧 150 戶,合計補貼 150 萬元;睢縣城鄉扶貧開發公司帶貧 609 戶,合計補貼 21.924 萬元;睢縣光伏項目帶貧 165 戶,合計補貼 165 萬元;睢縣錦灝服飾帶貧 200 戶,合計補貼 7 萬元。通過企業帶貧,拓寬了貧困戶的增收渠道,有效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

二是發放各類補貼。我鎮按照補助對象、補助標準、補助流程、時間界定等要求全部兌現了獎補資金,其中:申請種植補貼 2024 戶,發放補貼 110.3819 萬元;申請養殖補貼 527 戶,發放補貼 52.8 萬元;申請脫貧成效獎勵補貼 1046 戶,發放補貼 160.1856 萬元;申請個體私營經濟補貼 34 戶,發放補貼 3.4 萬元;申請務工補貼 1533 戶,發放補貼 131.41 萬元;申請辣椒補貼 1150 戶,發放補貼 59.568 萬元。通過各類獎補資金的申請與發放,大大增加了廣大貧困戶脫貧的信心,同時也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和認可度。

6、開展村容村貌、戶容戶貌提升工程。

我鎮在人居環境改善村容村貌及戶容戶貌方面投資了 600 多萬元,全鎮各村村容村貌、戶容戶貌整治工作全面鋪開,特別是 7 個貧困村力度更是有增無減,通過清除房前屋后的生產生活垃圾、修復村內主次干道的殘垣斷壁、墻體刷寫宣傳標語(圖畫)、種植綠化樹、安裝太陽能路燈等多種措施,使村內外環境及農戶家庭面貌煥然一新,效果明顯。

7、開展危房清零、獨居老人戶清零、五保戶清零、六改一增等四項重點工作專項治理。

一是危改。我鎮每周定期召開村支部書記專題會議,研究安排部署危房改造工作,確保了危改工作的順利推進。截止目前,全鎮共完成和驗收危房改造 429 戶,完成聯建房 6 處,共 26 戶 780 平方米。二是獨居老人戶。各村根據實際,能合戶的合戶,能并戶的并戶,符合條件的進入敬老院,最終達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三是五保戶。積極動員所有五保戶入住敬老院,努力解決所有五保戶的后顧之憂。四是六改一增。在六改方面,各村委嚴格把關,做實工作,

尤其是改廁方面,我鎮推廣使用了無害化廁所,全鎮貧困戶累計改廁 1000 余戶,效果良好。

8、開展貧困戶動態調整、脫貧退出自查與驗收、貧困戶遍訪等工作。

一是根據全縣統一安排部署,2018 年 11 月份以來,我鎮按照標準程序認真開展了貧困戶新識別、脫貧退出工作。經過新一輪的動態調整,我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 2059 戶 5786 人,其中,未脫貧 199戶 506 人(新識別貧困戶 51 戶 111 人),累計脫貧 1860 戶 5280 人。

二是開展縣鄉村脫貧退出自查和驗收工作。11 月 7 日-12 日,我鎮成立了 7 個鄉級自查工作小組,27 個村級自查工作小組。村級自查結束后,七個鄉級核查組利用六天的時間對全鎮 27 個村的脫貧戶、擬脫貧戶、邊緣戶進行了入戶核查,通過普查全鎮所有脫貧戶、邊緣戶,核查退出達標、“三率一度”指標達標情況,進一步查漏補缺,夯實基礎,確保高質量脫貧退出。12 月 28 日,經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批復,我鎮李廟、朱莊、魯莊 3 個貧困村實現脫貧出列,至此我鎮 7 個貧困村已全部實現脫貧出列的目標。

三是開展貧困戶遍訪工作。長崗鎮包鄉縣領導及長崗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按照遍訪標準和要求,本著發現問題和整改問題的原則,緊盯“兩率一度”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全面核查各類問題,使遍訪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9、開展農村垃圾治理工作。

12 月份以來,我鎮多次召開了全體干部職工及 27 個村委負責人參加的人居環境改善及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會議,各村加大宣傳力度并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廣大干部群眾及保潔員對村內背街小巷、房前屋后、空地、坑塘、溝渠、道路兩側等垃圾進行了徹底清理清運。經過整治,效果明顯,全鎮人居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逐步形成了農村生活垃圾“掃干凈、轉運走、處理好、保持住”的常態化運行模式。

總之,雖然我鎮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下一步,我鎮將繼續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民生工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續圍繞轉移就業、產業扶持、教育扶貧、文化扶貧、社會保障、特殊救助等路徑,通過產業發展、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項目的實施,持續鞏固提升我鎮的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舉全鎮之力,集全鎮之智,聚全鎮之能,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匯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自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開發區黨工委的悉心指導下,******鄉鎮積極開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F就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脫貧攻堅工作

(一)基本情況

******鄉鎮成立于 2012 年 11 月 28 日,前身為石橋片區辦事處,總面積約 25.9 平方公里,轄白泥、石橋 2 個居委會(其中:石橋 12 平方公里、白泥 13.9 平方公里),26 個居民小組(白泥社區 12 個,石橋社區 14 個);戶籍人口 7651 人。

******鄉鎮共有建檔立卡人員 104 戶 312 人,已脫貧 72 戶 256 人,其中 2015 年脫貧人數 54 戶 195 人;2016 年度脫貧人數 9 戶 29 人;2017年脫貧 9 戶 32 人?,F有貧困戶 32 戶 56 人(一般貧困戶 9 戶 24 人,政策兜底戶 23 戶 32 人),兩無戶 23 戶 32 人,兩因戶 1 戶 1 人,兩缺戶 8 戶 23 人。貧困發生率為 0.73%。建檔立卡在校學生 30 戶 56人,享受教育扶貧資助 16 戶 23 人,其中未脫貧貧困戶 6 戶 9 人,已經全部獲得教育扶貧資金;建檔立卡勞動力 63 戶 156 人,實現就業63 戶 77 人。

(二)取得的成效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成立了由中心黨委書記、主任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及各村書記、主任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省、市、開發區關于精準扶貧各項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先后制定了《貴州鐘山經濟開發區******鄉鎮 2018 年度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工作實施方案》、《******鄉鎮 2018 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鄉鎮 2018 年度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鄉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施方案》、《******鄉鎮夏秋攻勢行動方案》、《******鄉鎮關于落實省委第八巡視組反饋脫貧攻堅存在問題整改方案》、《******鄉鎮 2018 年度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實施方案》。采取召開動員會、印發宣傳資料、入戶動員、召開院壩會等形式,廣泛宣傳脫貧攻堅工作相關政策,為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2、規范程序、精準識別、精準脫貧,嚴格按照文件要求完成 7 個專項治理工作。

為確保此項工作取得實效,嚴格按照《六盤水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六盤水市貧困人口漏評錯評專項治理工作方案>等七個方案的通知》(六盤水扶領辦發〔2018〕24 號)文件要求,完成 7個專項治理工作,嚴格遵循“五定五看”統一標準、全面調查、精準識別;堅持做好“四訪”,采取在農戶申請的基礎上,調查人員進村入戶調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戶收入情況,逐戶計算人均純收入,把收入低于收入標準以下的農戶擬定為貧困戶。我們堅持“六個到村到戶”,嚴格按照“兩公示一公告”,完善貧困戶“一戶一檔”建檔立卡相關資料,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信息準、臺帳實。

3、打贏脫貧攻堅“四場硬仗”。

(1)產業扶貧成效明顯。春風行動開展以來,******鄉鎮始終堅持“六個引領”,牢牢把握好產業發展“八要素”,推動產業扶貧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一是以“三變”1+N 為引領,采取“合作社+農戶+扶貧”模式,成立合作社 5 家,先后實施種植紅豆

杉、刺五加、白芨、草莓和培育羊肚菌、人參育苗等項目,流轉土地 1139 畝,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 104 戶 312 人,實現脫貧 72 戶 256人,脫貧率達到 82.5%。二是以退耕還林、產業結構調整為主攻方向,完成產業結構調整 1167.86 畝,涉及 260 戶,發放產業結構調整資金 350358 元;完成退耕還林 1692.37 畝,發放退耕還林資金 846185元,新增退耕還林面積 1100 余畝。

(2)“組組通”項目穩步推進。今年以來,******鄉鎮始終把“組組通”項目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以建設“脫貧攻堅致富路”為目標,全力打好公路脫貧攻堅戰。******鄉鎮涉及“組組通”公路 5 條約 16.38 公里,主要涉及轄區海壩組、羅家寨組、石橋八組、十三組、十四組,目前均已完工投入使用 4 條 12 公里,未完工的 1 條已經完成工程總量的 90%,預計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3)易扶搬遷動員效果顯著。******鄉鎮 2017、2018 年易扶搬遷總人口 125 戶 640 人(貧困戶 30 戶 118 人)。其中 2017 年易扶搬遷總人口45 戶 197 人(貧困戶 30 戶 118 人、非貧困戶 15 戶 79 人);2018 年易扶搬遷總人口 80 戶 443 人(貧困戶 0 戶 0 人、非貧困戶 80 戶 443 人)。工作開展以來,組織召開易扶搬遷培訓動員會、群眾院壩會累計 50余次,發放易地扶貧搬遷明白卡 200 余張,出動宣傳人員 120 余人次,宣傳覆蓋群眾累計 1000 余人次。

截至目前,2017 年易扶搬遷總人口中已簽訂搬遷合同 41 戶 185 人(貧困人口 29 戶 116 人);已搬遷入住 42 戶 191 人(貧困人口 28 戶 114人),完成率是 91%;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 16 戶 2456 平方米,拆除率 35%,預計 12 月底達 60%。

(4)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全面落實。******鄉鎮始終按照“精準資助、應助盡助”的原則,加大對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的支持力度,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得到全面落實。一是按照應助盡助原則,爭取教育幫扶貧困學生 9 人,獲取補助資金 5530 元。二是減免建檔立卡貧困戶 104 戶 312 人合作醫療參合資金 37200 元,申請臨時救 5000 元幫助貧困戶解決醫療救助問題。三是將住房困難群眾125 戶 640 人全部納入易地扶貧搬遷計劃,通過異地扶貧搬遷解決群眾住房困難問題。

4、多措并舉,建立脫貧幫扶長效機制

一是充分利用“特惠貸”優惠政策,采取“貧困戶+政府公司”的運作模式,貧困戶人均可貸款 5 萬元,資金由政府開發投資公司統籌運作,貧困戶不承擔風險,資金收益有保障,投資收益分配暫定3 年,收益為投資金額的 3%,目前完成特惠貸任務 28 戶 72 人,貧困戶年末可分紅達 10.8 萬元。二是通過上門服務企業,向企業匯報精準扶貧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與企業形成扶貧聯動,計劃爭取企業幫助解決就業 18 戶 39 人,目前已經解決就業 16 戶 30 人,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三是按照“五級包保”的幫扶原則,結對幫扶 104 戶 312 人。戶均制定幫扶計劃 3 個,落實幫扶措施 3 條,協調投入幫扶資金達 50 萬元。四是統籌實施低保兜底政策。完成低保兜底 23 戶 32 人。積極做好扶貧開發和低保扶助兩項制度銜接。五是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實現生態效益、貧困戶及低收入群眾增收“雙贏”,力爭在 2018 年年底退耕還林 3000 畝。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存在問題:一是部分群眾特別是貧困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特別是在易地扶貧搬遷過程中,很多群眾不理解、不支持,導致易扶工作推進緩慢。二是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等相對滯后,項目扶持、資金幫扶管理等有待加強。三是貧困戶就業困難,大量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40 歲至 60 歲的勞動力占比超過50%以上,就業非常困難。四是三塊地盤活方面的問題。群眾擔心不能及時獲得退耕還林補償資金,擔心得不到第九年以后的占股比分紅資金。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扶貧先扶志的要求,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不斷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變“輸血”為“造血”,進一步整合資源,強化幫扶措施,不斷加大“三變”改革力度,集中力量搞好貧困戶脫貧規劃,重點完成“五個三”中的盤活“三塊地”、落實“三個保”、確保“三個就”,集中火力打好退耕還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1 戶 1 就業工作硬仗。讓貧困戶逐步靠勤勞致富,最終實現全面脫貧致富。

一是進一步整合資金和項目,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推進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六項行動”創建工作,大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美化亮化農村環境。

二是大力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落實農村“三變”改革要求,同時探索發展城市“三變”,保證一村至少發展一個良好的“三變經營主體”,讓產業發展真正惠及農戶尤其是貧困農戶。

三是充分利用開發區吸納就業的優勢,充分挖掘對知識水平和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種,引導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就業,鞏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成果。

四是實現脫貧攻堅近期規劃與長遠規劃相結合,把退耕還林工作與城市近郊旅游發展相結合,形成脫貧攻堅長效發展機制。退耕還林打造萬畝紅豆產業園,前期推進青山紅豆杉生態養生園旅游綜合體農旅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進一步推進山地旅游與休閑度假、農業生態觀光、民風民俗體驗融合發展,形成脫貧規劃長效發展機制,實現貧困戶脫貧和農戶持續增收。

二、省委第八巡視組反饋脫貧攻堅存在問題整改工作

根據《六盤水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落實省委第八巡視組巡視反饋脫貧攻堅存在問題的整改方案》文件要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整改實施方案。我社區積極對省委第八巡視組反饋的脫貧攻堅存在的問題進行逐項整改,現就整改情況分項匯報如下:

(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搬遷貧困戶的就業、就醫、孩子讀書等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

1、工作開展情況。******鄉鎮 2017 年度有易地扶貧搬遷人口 45 戶197 人(貧困人口 30 戶 118 人),目前已完成搬遷合同簽訂 41 戶 185人,參加易地扶貧搬遷戶搬遷的貧困戶中,已完成引導就業 22 戶,其中有 3 戶貧困戶因年事較高無勞動力,已督促子女進行贍養,其中有 1 戶貧困戶全為在校學生,已于 2016 年納入低保戶進行政策兜

底,現在正在落實低保兜底政策,目前剩余 4 戶搬遷貧困戶正在積極引導就業。

2、工作存在的問題。部分搬遷的貧困戶因各種原因暫未完成引導就業。

3、整改情況。在今后的幫扶工作中,石橋社區將繼續注重引導該4 戶貧困戶進行就業,以幫助搬遷貧困戶能夠安居樂業。同時,2017年度參加易地扶貧搬遷戶的貧困戶于 2018 初由開發區代繳新農合醫療保險,目前,參加搬遷的貧困戶的基本醫療全部保障到位。對于搬遷戶孩子就學事宜,石橋社區服務中于 2018 年 6 月完成搬遷戶孩子就學意愿的統計工作,并將統計結果上交開發區社事局,目前,上級部門正在對接搬遷戶孩子就學事宜。

(二)貧困戶脫貧存在數據脫貧、統計脫貧、平均主義脫貧等現象的整改情況

1、工作開展情況。目前,******鄉鎮共有建檔立卡人員 104 戶 312人,其中 2015 年脫貧人數 54 戶 195 人;2016 年度脫貧人數 9 戶 29人;2017 年脫貧 9 戶 32 人?,F有貧困戶 32 戶 56 人(一般貧困戶 9 戶24 人,政策兜底戶 23 戶 32 人),兩無戶 23 戶 32 人,兩因戶 1 戶 1人,兩缺戶 8 戶 23 人。貧困發生率為 0.73%。

石橋社區所有脫貧的貧困戶均在滿足“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條件以及基本生活生產條件達標時才進行脫貧,未發現數據脫貧、統計脫貧、平均主義脫貧等現象。

2、工作存在的問題。在貧困戶脫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居住石橋社區山上的六個組的少量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存在困難。

3、整改情況。針對部分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存在困難的問題,******鄉鎮已多次向發區社事局寫報告,尋求幫助,目前,正在協調處理中。接下來,我社區將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及基礎生活設施改進工作,不斷改善轄區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

(三)“三變”改革及產業扶貧工作抓得不夠認真,抓得不實等現象的整改情況

1、工作開展情況。石橋社區以農村經濟組織推動“三變”改革工作,目前在石橋轄區兩個村參與“三變”改革的經濟組織共有 5個,包含 3 家合作社和兩家企業,5 個經濟組織共計流轉農戶土地約 1100 畝,包含貧困戶土地約 200 畝,目前完成紅豆杉種植約 630畝,草莓種植約 50 畝,刺五加等中藥材種植約 340 畝,獨角蓮等中藥材種植約 70 畝,支付土地流轉金約 53 萬元,包含貧困戶土地流轉金約 10 萬元,引導農戶到“三變”改革經濟組織務工約 110 戶120 人,包含貧困戶約 20 戶 20 人,發放工資約 30 萬元,包含貧困戶務工工資約 6 萬元。引導參與“特惠貸”貧困戶 28 戶 72 人,共計貸款 360 萬元,2017 年底發放該 28 戶貧困戶“特惠貸”分紅金10.8 萬元,人均分紅 1500 元。轄區兩村的“三資”清理工作及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界定工作已與 2018 年 1 月開始開展,目前完成 1 個村的“三資”清理并完成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界定約 2500 人。

2、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目前石橋社區參與“三變”改革的產業發展周期長,短期很難產生效益。如紅豆杉種植產業前期投入大,種植周期長,需生長多年才可用于發展紅豆杉附加產品。二是對“三變”改革工作宣傳力度不夠。很多群眾對“三變”改革工作不理解,僅同意將土地流轉于合作社或者企業,不愿意將土地入股承擔風險,導致“三變”改革扶貧項目對群眾的覆蓋面不廣。三是自然條件限制。石橋轄區屬于開發區統一規劃開發區域,大部分土地用于開發區的開發建設,剩下的土地較為貧瘠,不利于種養殖產業開發,同時,缺乏相關的技術指導,導致現有的“三變”改革產業發展不理想,目前僅有白泥村裕民農民專業合作社草莓種植銷售額達到 15 萬元左右,其余項目,暫未出產品。

3、整改情況。加強“三變”改革工作政策宣傳,讓群眾加深對“三變”改革工作的理解,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到“三變”改革工作中來。同時,進一步加強對“三變”改革等扶貧項目的監管,督促轄區經濟組織良性發展,同時積極向上級部門尋求技術指導,對轄

區閑置土地進行同意規劃使用,項目規劃時進行嚴格技術測試,確保“三變”改革等扶貧項目的成功實施。

(四)駐村結對幫扶不扎實、流于形式等現象的整改情況

1、工作開展情況。******鄉鎮辦公地點位于轄區白泥居委會及石橋居委會交界位置,同時和兩個居委會聯合辦公,離群眾較為接近,能達到駐村的效果。目前轄區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 104 戶 314 人,該 104 戶貧困戶共有結對幫扶責任人 125 人,包含開發區級結對幫扶責任人 55 人,涉及 8 家單位,在幫扶單位中僅有一家單位為學校(鐘山區職業技術學校),涉及幫扶責任人 7 人,該 7 人幫扶的貧困戶均已脫貧,目前正在穩固脫貧效果,未對該 7 名教師造成較大壓力。社區在幫扶過程中力求“扶貧扶志”的效果,積極引導貧困戶參加勞動改善生活,同時對于無勞動力的貧困戶,積極引導參與“特惠貸”等國家優惠政策,并將上級針對貧困戶的政策積極落實到位,并為貧困戶進行家庭醫生簽約,目前已完成家庭醫生簽約 88戶 245 人。

2、工作存在的問題。部分幫扶責任人思想意識不到位,對幫扶公共還在流于形式,未對貧困戶采取具體幫扶措施,同時部分幫扶責任人自身業務能力不強,對精準扶貧政策學習不夠,導致幫扶結果不理想。

3、整改情況。在以后的精準扶貧工作中,我社區將會加強各幫扶責任人的思想意識教育,提高幫扶責任人對此項工作的認識,同時加強幫扶責任人的業務培訓,針對不同貧困原因貧困戶制定合理幫扶措施,努力提升幫扶效果。

(五)扶貧對象識別不精準現象的整改情況

1、工作開展情況。石橋社區所有貧困對象在納入貧困時均是按照“農戶申請、入戶調查、民族評議、一公告、兩公示”等程序進行評定,再將結果進行上報,在評定貧困戶過程中,因社區權限有限不能精確查詢貧困中的“四有”人員,僅能通過走訪調查的形式核查貧困生產生活狀況。同時社區對貧困戶的管理嚴格按照上級政策

進行動態管理,對貧困戶人口情況等信息積極按照工作程序進行動態更新。

2、工作存在的問題。因社區職能權限限制,未能對貧困人口的資產情況進行精確核查。

3、整改情況。今后工作中,我社區將積極同上級部門緊密對接,積極核查轄區貧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同時根據上級政策進行動態管理調整,確保貧困人口不漏一戶一人,不錯評一戶一人。

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匯報

一、基本情況

塘灣鎮轄 15 個村委會、1 個居委會,216 個村小組,總人口 4 萬余人。全鎮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 578 戶 1511 人,已脫貧 524 戶、1374人(其中,2015 年脫貧 95 戶 173 人,2016 年脫貧 107 戶 367 人, 2017 年脫貧 101 戶 302 人,2018 年脫貧 113 戶 269 人,2019 年脫貧108 戶 263 人),2020 年擬脫貧 54 戶 137 人。根據市委組織部最新梳理安排,全鎮現有“三類”村 6 個,其中塘灣村(貴溪冶煉廠和貴溪組織部掛)、古塘村(市林業局掛)為軟弱渙散村,上祝村(市扶貧辦掛)、山坑村(市農業農村糧食局掛)、高坂村(市教體局掛)、賽前村(市人民法院掛)四個村為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均下派了第一書記駐村指導。

二、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去年以來,塘灣鎮按照貴溪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扎實推進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夏季提升”整改攻勢和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積極落實貧困戶各項幫扶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1.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鎮黨政班子會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夏季提升”整改攻勢和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建立了問題臺賬,實行銷號管理;各村委會也相應建立整改問題臺賬,明確了包村領導(第一書記)為整改第一責任人,強力推進整改工作。在與鷹

潭市、貴溪市 16 個掛點單位充分溝通的情況下,按照每個干部不多于 3 戶的原則,對全鎮 581 戶貧困戶掛戶安排進行了合理調整。召開了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動員和業務培訓會,對所有掛戶干部進行了全覆蓋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幫扶成效。截 12 月底,全鎮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進展順利,涉及學習不到位、危房改造、人飲安全、慢性病登記、扶貧項目資金公示等 32 個問題,整改銷號 28個,銷號率達 88%,還有 4 個問題正在整改之中。

2.認真開展“志智雙扶”培訓活動。對全鎮現有貧困戶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重點對貧困戶信教、懶漢、有勞動意愿缺資金技術等情況分村登記,充分利用唐甸夏家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建了以崔學軍、寧權能等 5 名創業致富典型為主的宣講小分隊,先后開展了 3期“志智雙扶”培訓報告會,參會貧困戶 6 個村 150 余人,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3.試點開展了貧困戶道德“紅黑榜”創評活動。根據上級方案要求,我鎮出臺了相關工作方案,并選擇在高坂村開展試點創評活動。經過排查、核查和民主評議,評選出道德“紅榜”4 戶。下一步,我鎮將在其他 14 個村委會推開道德“紅黑榜”創評活動。

4.認真推行貧困戶“五凈一規范”專項行動。這項工作我鎮主要是在幫扶干部大會上,要求幫扶干部上戶走訪時,對貧困戶的生活環境、居住環境和個人衛生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教育引導貧困戶養成愛干凈整潔、愛個人衛生的良好習慣,同時結合“同吃同勞動、真心真扶貧”活動,幫扶干部幫助貧困戶打掃衛生。目前,經幫扶干部教育轉化,全鎮絕大部分貧困戶家庭環境衛生有了較好的轉變。但仍有 12 個村 18 戶貧困戶的家庭環境未達到“五凈一規范”要求。下一步,我鎮將加大工作力度,針對這 18 戶,要求幫扶干部做好幫扶和轉化工作。

5.啟動了“三講一評”頌黨恩工作。我鎮制定出臺了工作方案,高坂村結合貧困戶道德“紅黑榜”評議活動,先期開展了“三講一評”頌黨恩活動。

6.扎實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動態調整工作。按照“應納盡納”“應退盡退”的原則,對照“七清四嚴”和“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對各村貧困戶進行精準再識別,全鎮新增建檔立卡貧困戶 7戶 22 人,清退貧困戶 2 戶 7 人,自然增加 4 人(新生兒、嫁入),自然減少 3 人(死亡、嫁出),嚴格執行“兩公示一公告”程序,全部在國扶系統進行了動態增減操作。

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報告范文第2篇

20xx 年—20xx 年,按照自治區異地搬遷安置政策,我鄉共安置插花移民 225 戶 944 人,其中“十二五”異地搬遷安置移民180戶720人,按照每戶5畝耕地,不少于80平方米的住房要求,共收儲土地 900 畝,資金 810 萬元,住房 17209 平方米,資金906.4 萬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 45 戶 224 人;按照每人 1 畝耕地,不少于 80 平方米的住房要求,共收儲土地 227 畝,資金 204.3 萬元,住房 4124 平方米,資金 217.2 萬元。按照脫貧攻堅的要求,共確定建檔立卡戶 78 戶,其中“十二五”33 戶,“十三五”45 戶。全鄉 225 戶移民中共有勞動力 784 人,在校學生 144 人(小學 51 人、初中 42 人、中高職 36 人、大學生 15人),20xx 年享受雨露計劃學生 8 人,學前適齡兒童 3 人,60 歲以上 67 人,喪失勞動能力 7 人,其中包括殘疾人 15 人、享受低保 149 人、五保戶 1 人、高齡津貼 5 人,繳納養老保險 853 人,

繳納醫療保險 1002 人,需要社保兜底 30 人,目前入住 142 戶,外出務工 83 戶 125 人。

二、主要措施 根據“五個一批”要求和區、市、縣黨委、政府的要求,我鄉按照“宜居”、“宜業”的原則,創新工作思路,按規劃、分年度、有計劃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確保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鄉黨委書記任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站所和各村支部書記為成員的 xx 鄉插花移民安置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自職責,認真抓好落實。

(二)建檔立卡到戶到人。我鄉按照“建檔立卡”工作的要求,全面開展了貧困家庭的調查摸底,對確定 78 戶 456 人建檔立卡戶建立了貧困家庭檔案,每月一次深入建檔立卡戶家中了解情況,摸清每個人的基本情況,同時大力宣傳脫貧攻堅的相關政策,為實施分類扶貧、制定幫扶計劃和措施、確定扶貧內容、方法、途徑和落實各項惠農政策提供可靠依據。

(三)結對幫扶到村到戶。結合“下農村、送政策、促發展”活動和作風效能提升年“大走訪”活動,結合實際,從鄉機關、各村選派鄉村干部共 82 名幫扶人員,采取領導包片、站所包村,二對一和一對一干部包戶的形式,形成結對幫扶機制。嚴格幫扶工作制度。制定出臺《xx 鄉脫貧攻堅實施方案》,要求每個幫扶責任人必須掌握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找準

幫扶辦法,制定幫扶計劃,做到“不脫貧不收隊”。

(四)實施更新觀念助力工程。把增強建檔立卡貧困戶自我發展意識、激發其內生動力作為脫貧攻堅的首要任務,利用各種有利時機,深入村隊,通過進村入戶、走訪慰問、座談交流、教育培訓、召開會議等多種形式,舉辦脫貧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宣傳中央、自治區、市建檔立卡戶相關政策,講科學、講技術,送法律、送咨詢、送溫暖,抓好貧困群眾思想教育,切實引導建檔立卡貧困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牢固樹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意識,不等、不靠、不要,實現“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轉變。

(五)開展技能培訓增收計劃。把技能培訓作為促進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實現脫貧的重要舉措,整合培訓資源,落實就業培訓政策,加大培訓力度,建檔立卡人員中凡 16-55 周歲有勞動能力且有培訓意愿的全面納入免費技能培訓范圍。根據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就業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提高建檔拉卡人員就業機率,促進就業、增加收入。以本鄉特色產業用人需求相關工種為培訓重點,20xx-20xx 年組織各類就業技能培訓三百余人次。

(六)發展建檔立卡戶產業扶持。養殖業方面動員養殖場低價為幫扶戶提供優質牛犢,鄉畜牧站為每戶提供飼養技術、圈棚建造,協調做好防疫、治病、飼草調制和冷配等服務工作,鼓勵和引導幫扶戶發展庭院養殖;種植業方面鼓勵建檔立卡戶從當地群眾中承包土地,種植中藥材菟絲子、蔬菜和發展制種產業。鄉

農業服務中心做好幫扶戶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的服務工作。

四、取得的成效 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對貧困地區居住在山區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是明顯的,效果是比較好的。一是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易地搬遷后,群眾告別了惡劣的生存環境,集中居住到交通便利、資源相對較好的區域,住房由過去的土房、危房變成了磚混結構或磚木結構房屋,人均住房面積達到 17 平方米以上,戶均宅基地達到了 0.5 畝,基本上實現了通水、通電和宅區道路暢通。二是拓寬和增強了群眾增收渠道及脫貧致富的能力。易地搬遷后,一部分群眾不再依賴原有的土地“靠天吃飯”,而是通過畜牧養殖、勞務輸出、商貿流通、發展高效農業等多種渠道增加收入。我鄉大力扶持搬遷移民的產業發展,利用龍頭企業推行“ 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組建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和家庭農場,搭建扶貧戶連接企業和市場的橋梁;以基地為依托的產業扶貧模式,大力發展“短、平、快”的小型養殖業、開發種植業;拓寬產業扶貧融資渠道,實行捆綁產業,實施金融信貸扶貧,以建檔立卡的 45 戶貧困戶為目標,通過自身信用或“兩證”抵押為幫扶戶進行擔保,增加授用信貸額度。同時隨著搬遷,群眾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激發了他們自力更生、發展生產、建設家園的熱情,為在“搬得出”的基礎上實現穩得住、能致富,徹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奠定了基礎。三是人居環境有了變化。

各縣在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實施中積極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堅持邊總結、邊完善,使項目規劃設計更加科學,更加切合群眾居住實際。四是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由于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遷出區域地質災害較多,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嚴重,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造成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后,結合“退耕還林工程”有效地促進了遷出區域的生態恢復、建設和保護。

五、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由于我鄉財政困難、人多地少,要完全實現“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標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我鄉將國家補助資金和群眾自籌資金用于住房建設,配套和整合資金通過給水利、電力、交通等業務部門下達任務的形式落實。致使建成的部分安置點尚未實現通水、通電和道路硬化,個別沒有按實施方案修建暖棚、圈舍等配套設施,直接影響了工程建設進度和完整性,使項目建設周期延長,竣工驗收滯后。二是后續產業開發滯后,群眾增收渠道仍然狹窄。由于受各種條件限制,后續產業開發投入不足、組織引導不力,搬遷戶的生產生活方式沒有發生質的改變,大多數群眾仍然從事簡單的農業生產,收入渠道狹窄,收入增長緩慢,生活水平較低,仍處于基本解決溫飽的狀態,整體面貌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部分群眾的思想觀念仍然比較保守,自力更生、發展生產的意識還不夠強。

六、意見建議 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還處在試點階段,結合近幾年的實踐,由

于各地條件的差異,要完全按政策規定實現以整村整社搬遷為主的目標等要求,項目實施中困難較多,本著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提出如下意見建議:

(一)嚴格執行“一公開、兩參與、一測評”制度。全面落實群眾的參與權、知情權,發揮項目最大扶貧效益。在今后易地扶貧搬遷試點項目建設中應嚴格執行“一公開、兩參與、一測評”制度。“一公開”就是公開項目名稱、投資規模、資金來源、建設內容、建設期限、實施單位等主要內容,實行陽光工程。“兩參與”就是讓群眾參與項目實施方案的討論制定,使之更加符合群眾的愿望,不斷提高項目論證的科學性、民主性;讓群眾參與項目實施過程,既讓群眾在項目建設中增加收入、減輕負擔,又讓群眾自覺進行監督,有效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

“一測評”就是項目建成后組織開展受益群眾滿意度測評。

(二)以人為本,加強科學規劃。為了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易地扶貧搬遷應抓好四個重點環節:一是認真開展摸底調查,選準搬遷對象、摸清安置區資源承載能力,充分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制定最佳實施方案。二是合理確定安置地。在調查摸清安置區人口、土地、道路、供水、電力、通訊、電視、教育、衛生等各方面資源現狀的基礎上,充分論證和評估后續產業發展潛力及群眾就業機會,擇優確立安置地。三是做深做實做透基礎工作,積極開展搬遷戶安置區宅基地劃撥,耕地置換等工作,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

(三)加大資金整合力度。資金整合作為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項目實施成功的保證。為此,必須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國家其它專項資金整合到項目區。積極整合整村推進、退耕還林、人畜飲水、農村能源、鄉村公路、農網改造及其他扶貧資金,彌補建設資金不足。充分調動水利、電力、交通、教育等部門的積極性,搞好配套設施建設,全面解決安置區路、水、電、醫、學校、戶籍等與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

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報告范文第3篇

一、四項措施保障脫貧堅工作扎實推進

一是抓緊明確目標任務。各村、鎮直各各單位要結合本村實際和單位工作特點制定工作方案,細化目標任務。二是抓緊謀劃好重點項目重點措施。各村廣泛宣傳動員,讓有產業發展能力的貧困戶都參與產業發展,產業發展按照政策規定做到應補盡補,切實發揮產業扶貧帶貧減貧作用。各村因戶因人精心謀劃好精準幫扶措施,用活用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按照“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壓緊、壓實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各位村干部的責任,推動政策落地見效,鞏固脫貧成果。全年共有1056戶有產業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從事種養加等特色種養業,戶均增收6000元以上,全鎮三批次實施產業發展項目31個,發放產業發展補助資金718萬,全鎮共實施基礎建設項目23個,投入資金1053萬元,近30個村民組5000多人受益。三是廣泛宣傳發動。采取通俗易懂、接地氣的宣傳方式發放宣傳單、明白紙、告知書等。要充分發揮村里德高望重的老黨員、離任村干部、村民組長的作用,讓他們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的幫扶宣傳工作,凝聚脫貧攻堅正能量,全面增強黨和政府脫貧攻堅政策感召力和影響力,提升群眾滿意度、認可度。四要兌現好獎懲。對于2018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較好的村(街)、鎮村干部、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以鎮黨委、政府的名義予以表彰獎勵,對于工作開展不力的單位負責人、個人進行約談。

二、扎實開展“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問題大排查工作

一是排查義務教育階段未入學學生,教育資助是否全部享受。二是排查建檔立卡農戶家中住“C類”“D類”危房。三是排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是否全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合參保費用是否由政府全額代繳。四是排查“安全飲水有保障”情況,重點排查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量、水質是否達標,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率是否符合相關要求。

鎮里要求各村對于排查出的的問題建立臺帳,盤點銷號,對于能夠立即解決的問題立即解決,鎮、村無力解決的逐級上報,確保所有問題最終全面得到解決。

全年享受教育資助1884人次,資助金額162余萬元。12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戶實施了“房屋修繕計劃”,共落實補助資金152.61萬元。1100人次住院貧困人口報銷700余萬元,3200余人次門診病人享受“180”報銷110余萬元。

三、扎實開展好貧困人口脫貧,鞏固好脫貧成果。

針對剩余的貧困口均是難中之難,困中之困的特點,各村因戶因人施策,積極幫助落實產業、就業幫扶,村級集體資產收益分配側重向此類人群傾斜。按照貧困戶知情確認、評議公示、審定公告、備案標注、頒發光榮證的程序,我鎮已完成233戶,450人的脫貧任務。11月份,經省組織的第三方評估,我鎮233戶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四、2020年工作謀劃

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報告范文第4篇

從一名普通干部升職為領導干部,奔赴脫貧攻堅戰場,徐松波感覺到了身上擔子的重量。“這是黨組織對我的信任,我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徐松波表示。

九運街鎮脫貧攻堅任務2020已全面完成。為了鞏固脫貧成果,防止因其他因素返貧,徐松波白天走村入戶,掌握各村整體情況,晚上回到宿舍學習研究政策和尋找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路子。一個月時間,他跑遍了全鎮16個村1個社區的角角落落。

徐松波負責脫貧攻堅、住房保障安居工程等工作。今年九運街鎮需完成202套安居房建設。為加快工程進度,徐松波深入農家摸排掌握實情,保證安居房建設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抗震安居房有統一設計的樣本,但有些農戶希望能建符合自己心愿的住房。徐松波不怕麻煩,和住建局、施工單位、監理協調、溝通,重新設計圖紙。受年初疫情影響,建房的人工費、材料費都有所上漲,村民嫌價高,徐松波到處協調,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最終把價格壓到了村民能接受的合理區間。最終,202套抗震安居房保質保量按期完工。

一位住進安居房的老人抓住徐松波的手說:“現在黨的政策好啊,有建房補助,讓我們住上了好房子。”“群眾滿意,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讓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徐松波說。

九運街鎮是傳統的農業大鎮,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經濟效益較低。為充分利用土地資源,九運街鎮廣泛動員群眾集中土地搞規模經營。

甜葉菊具有種植成本低、管理粗放、效益高的特點。在充分調研市場的基礎上,今年,徐松波動員十運村種植了1500畝的甜葉菊,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通過訂單銷售、包底收購等方式,解決農戶種植甜葉菊的后顧之憂。

“過去村里也曾發展過板藍根、紅棗等特色產業,但運作機制不完善,農戶種植積極性不高,效益不好。但這次有機制保障,甜葉菊畝均收益預計2500元左右。” 十運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閆新虎說。

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報告范文第5篇

打贏扶貧攻堅戰,干部是關鍵。干部有擔當、有干勁,才能當好貧困群眾脫貧的“催化劑”“助推器”,也才能“撬動”貧困。

脫貧攻堅,眼下是擺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干部面前最為緊迫的中心任務,可以說是唯此為大。從前期開展情況來看,各地行動迅速、組織精心、措施到位,為脫貧攻堅的搭建起基礎扎實的平臺,扶貧攻堅呈現強勁的發展態勢。如何才能進一步將幫扶力量整合起來、下沉下去、干出成效,更好地服務脫貧攻堅,是現下應該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還需從“三精”下手,抓住關鍵,用好扶貧人,才能實現脫貧攻堅平穩、扎實、有效推進。

首先要抓好精準選派。根據實際,統籌考慮脫貧難度與選派單位綜合實力、貧困村主要矛盾與選派單位職能、選派干部個人專長等因素,擇優遴選第一書記、駐村干部、農技員等幫扶人,做到派需結合、因村定人。及時調整縣鄉聯系領導和聯系點,確保領導聯系工作不斷、接續有序。將幫扶單位“一對一”或“多對一”地分配到貧困村對口聯系幫扶,實現部門無遺漏、村村全覆蓋。

其次要抓實精心培育。發起建立QQ、微信等交流平臺,方便扶貧干部交流經驗、靈通信息、協同攻堅。以黨校為主要培訓陣地,定期不定期舉辦專題培訓班,重點開設脫貧攻堅政策法規、特色產業發展、農村矛盾糾紛化解等課程,提升幫扶技能水平。有條件的可以打造專用APP,提供技術學習、發展交流甚至督查考核等功能,并組織到脫貧工作先進、示范地區去參觀考察,拓寬視野,取長補短,助推扶貧工作開展。

然后要抓牢精細保障。干得下去才能干出成績,必須按政策要求嚴格落實駐村生活工作保障,尤其是派出單位逗硬兌現交通補貼、伙食補助和每年駐村工作經費等,有效解決幫扶干部的駐村生活工作困難,確保他們安心駐村開展工作。不可忽視的是,單位部門在保障扶貧干部個人的同時也要積極協助解決駐村干部在產業發展、生產技術、基礎設施方面的問題,變單打獨斗為集體攻堅。

脫貧攻堅不是一次性的戰斗,也不是局部的戰役,而是一場涉及幾千萬貧困人口的戰爭。要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需要扶貧部門狠抓責任落實、干部選育、作用發揮和督查考核,更需要扶貧人把“扶貧”抓在手上、記在心上、扛在肩上,為實現如期脫貧,決勝攻堅戰提供應有的戰斗力。

脫貧攻堅經驗交流發言稿(二)

在當前這場必須打贏的脫貧攻堅戰中,如果說上級政策是牽引力,外部幫扶是推動力,那么,貧困群眾自身的脫貧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內生動力。

改革開放37年來的努力,讓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首先就是靠著堅定的脫貧意志、滴水穿石的韌勁。無數地區的脫貧經驗證明:擺脫貧困,首要的意義不是擺脫物質上的貧困,而在于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解決好頭腦中的貧困,才可能實現“弱鳥先飛”“至窮致富”。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面對最后7000多萬“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這個“硬骨頭”,當務之急,正是先要除掉“頭腦貧困”這個障礙。特別是,“等靠要”的觀望心態、依賴心理和功利思想,當前還在許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

比如人窮志短、不思進取。有的貧困戶,上級給他建了大棚,他還等著政府買種子買機械、供肥料供技術,連換個草簾都指望政府干。一位鄉鎮干部曾說,每當發一些救災、救助物品,就會有一些群眾相互“攀比”,出現爭窮比窮、“躺著當低保戶”的現象。

比如觀念落后、被動依賴。有貧困縣的領導,把爭取到“貧困縣”帽子當作榮譽和政績,到處炫耀,甚至在政府網站上發布“特大喜訊”。戴上“貧困縣”帽子,意味著可以多出來幾億元甚至更高的財政轉移支付,可是,只知“炫貧”,只等“救助”,怎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盡快摘帽?

又如思路閉塞、方法單一。一些干部缺乏深入調研內容調研,找不到病因,開不出方子。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或者只會用老辦法,或者不顧實際抄別人的經驗。蘆筍價高,就要求大家都種蘆筍,一哄而上“爛市”了,再改種山藥,結果種什么賠什么,農民掙不到錢,不僅無法脫貧,還失了信心。

貧窮不可怕,怕的正是這種思想和思路的貧困。群眾是脫貧致富的主體。解決好了精神面貌,堅定信心、積極進取,激發出貧困地區干部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才可能化短處為長處,變劣勢為優勢,讓“至貧”能致富。反之,如果扶貧變成了養懶人的政策,就算花很多精力和投入暫時搞上去,也不能持久,甚至還會陷入“越窮越要、越要越懶、越懶越窮”的惡性循環。

對貧困群眾來說,扶貧當先扶志。有了志氣,“輸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鼓勵貧困地區的群眾通過雙手苦干、巧干致富,樹立“寧愿苦干,不愿苦熬”觀念,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看見身邊的榜樣。山東沂源縣張家泉村原村支書朱彥夫,在戰場上失去了雙手雙腳,仍然帶領群眾治山、治水、造田。他可以跪著走、爬著走,甚至“滾”著走,但他的精神世界從來沒有被貧窮擊垮。這樣的人,正是大長貧困群眾志氣的精神資源。

對政府來說,不僅要走出“扶貧等于救濟慈善”的誤區,還要支持群眾探索創新扶貧方式方法;不僅要幫貧困群眾解近憂,還要為他們想長遠。貧困群眾最缺的是文化和技能,要有針對性地送政策和知識下鄉,送技能上門,增強其發展生產、轉移就業的能力;貧困群眾有需求的扶貧項目,要創造條件、支持開發。如此,才能徹底改變那種“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狀態。

沒有脫貧志向,再多扶貧資金也只能管一時,不能管長久。好的政策和制度,不只是解貧困群眾一時之困,還要讓他們看到憑自己的努力站穩腳跟的希望。好日子是干出來的,牢牢記住這一點,拿出滴水穿石的斗志和韌勁,找到精準扶貧的路徑,才能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經驗交流發言稿(三)

一、總書記高度關注脫貧攻堅工作

黨的十八大結束以后,習總書記于2012年12月29-30日,來到河北省阜平縣的駱駝灣村、顧家臺村進行扶貧工作考察調研。這是習總書記十八大結束以后的第二個離京外出考察活動(第一站去了深圳)。習總書記講,讓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都過上好日子,是我經常想的一個問題;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自然要包括農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須包括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全面小康,這是我們對全國人民許下的莊嚴承諾。

二、充分認識扶貧工作艱巨性

一個地區、一個家庭的貧困,必然有其形成的長期原因。除了歷史的、區域的等客觀原因外,主要的還是主觀上的原因。如經濟薄弱村主要的還是村支兩委的軟弱渙散,貧困家庭主要還是沒有勤勞致富的吃苦精神。要解決這些問題,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借助外力的幫扶是必須的,但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自1992年以來,在全國范圍內已經開展了多輪的扶貧開發工作,耗費了政府和社會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很多地方戴上扶貧的帽子就不想脫,扶貧的項目上了不少,但資金使用績效不高,老百姓不滿意。歸根到底,還是脫貧致富主體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內因沒有很好的發揮作用。

所以精準扶貧很重要,在工作中一定要精確劃分扶貧對象的類型,采取按戶分策的幫扶措施。對有勞動能力的,主要通過幫助其安排就業或新上農業生產項目等產業扶貧辦法;對沒有勞動能力的,主要還是要通過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障解決。

三、開展扶貧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

結合我們掛鉤幫扶的薄弱村來說,要解決集體經濟收入和貧困戶收入兩大問題,首先是要解決好村集體經濟發展問題。只有村集體經濟發展了,集體有錢了,村干部才能為村民做事,才能取得村民信任;有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才能解決村民的就業,才能解決村民的困難。

所以我們在制定掛村幫扶工作方案時,一定要將發展村集體經濟放在首位。要解決村集體經濟發展,村支兩委和村組干部的思想認識和干事創業的精神狀態非常重要。所以在幫扶方案的制定、項目的選擇、方案的實施等具體工作過程中,我們都必須緊緊團結和依靠村支兩委和村組干部,堅持做到“引導不強迫、支持不包辦”。

在考慮村體經濟發展時,還要堅持做到規劃引領,凡事都要在鎮村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的的框架下實施。發展項目選擇注重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三個方面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報告范文第6篇

鄉鎮扶貧辦主任脫貧攻堅先進事跡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減貧新信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東星資源網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了鄉鎮扶貧辦主任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一篇:新員工身份證驗證程序范文下一篇: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的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