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學科學論文范文

2023-09-16

科學科學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正確認識科學技術和生產力在道德發展中的作用,對客觀認識我國的道德現狀,加快推進道德轉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在當代中國,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是和諧統一的??茖W地認識生產力和科學技術對道德發展的作用,需要按照唯物主義歷史觀,采用歷史的和分析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關鍵詞: 生產力 科學技術 道德發展

關于生產力和科學技術與道德發展的關系,是中外倫理史上長期爭論不休而又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一個問題。有人認為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道德毫不相關,有人認為它會使道德自然進步,還有人認為它在道德上引起善惡兼行并進,甚至有人認為它會使道德淪喪。無論哪種觀點,都沒有準確和客觀地揭示出生產力與科學技術在道德發展中的作用問題。只有按照唯物主義歷史觀,采用歷史的和分析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一、生產力和科學技術對道德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關系原理,我們應該從經濟關系對道德的決定作用角度,來探尋道德的社會根源、社會本質與歷史演進過程。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而且不能忽視生產力和科學技術對道德進步與發展的積極作用。

(一)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人類道德進步與發展的遠因。道德屬于社會上層建筑與社會意識形態。按照唯物主義歷史觀,社會上層建筑與社會意識形態是由生產關系決定的,而生產關系又是由生產力決定的??茖W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根本動力。那么,我們考察社會形態的歷史過程,就不難發現這樣一個規律,那就是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遲早必然要引起生產關系的變化;生產關系的變化,遲早又必然引起上層建筑與社會意識的變化。在這樣的意義上,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無疑是整個社會形態發展和變革的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動因。在最終意義上,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生產關系這個中間環節,引起屬于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的道德的進步,這便是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在這個問題上的基本觀點。而且,只有把道德演進的動因最終追溯到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才能真正揭示出道德演進的客觀必然性,顯示出人類道德實際的自然歷史進程。

(二)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于直接從事這一活動的人們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和改變,也能直接起到某種作用。作為生產力的重要組成,擁有一定科學知識、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長期地從事某種生產勞動或科學技術活動,這種過程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他們的道德品質,也會使其產生新的道德心理與和道德行為。而且,生產方式的改變與生產活動交往范圍的擴大、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也會加快人們已有的道德心理與道德行為的改變。馬克思在談到勞動對人們品質改變時曾說,在生產活動中“生產者也改變著,煉出新的品質,通過生產而發展和改變著自己,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①例如,封建社會的農民,作為個體小生產者,在道德品質上的一個弱點,就是渙散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封閉地生產,沒有勞動分工與科技運用,更沒有豐富的社會關系。同樣是農民出身的工人階級,他們是從資本主義大生產條件中成長起來的,最終卻養成了富于組織紀律性的優良品質。在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業生產的商品化與市場化,交流與交往的增加,農業技術的廣泛運用,同樣極大地影響和改變著農民自身的品質。

總而言之,社會物質生產力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會程度不同地推進人們道德心理、道德行為和道德習慣的變化,以適應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與調整。

二、用歷史的和分析的方法考察生產力和科學技術在道德發展中的作用

考察生產力和科學技術在道德發展中的作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馬克思指出:“要研究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之間的聯系,首先必須把這種物質生產本身不是當作一般范疇來考察。如果物質生產不從它的特殊的歷史形式來看,那就不可能理解它與相適應的精神生產的特征以及這種生產的相互作用,從而也就不能超出庸俗的見解?!雹诎凑振R克思主義的這個方法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作用,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不僅有著性質上的不同,而且多半要受到當時社會的經濟關系和政治制度的制約。

(一)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不同社會形態的道德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社會經濟關系對道德具有決定的作用,不同社會道德體系的性質,是和當時的社會經濟結構的性質基本一致的,因此,也就決定了生產力和科學技術在不同的社會形態內,對道德發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始社會,生產力極端低下,還談不上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使用簡陋的工具、愚笨的方法,很有限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所以,當時的道德從調整個人和氏族、部落群體的關系,以及干預社會生活的權威性來看,卻顯現出“淳樸道德的巔峰”。人類進入文明時代,階級社會摧毀了古老的氏族制度,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水平比原始社會提高了,而且越來越高,而這種發展靠的是犧牲被剝削和被壓迫的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取得的,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以統治階級道德為標準的整個社會的道德,并不是同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兼行并進的,而是在總體上從古代氏族的淳樸道德的頂峰墮落下來。一切為了賺錢,成為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道德信條。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物質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目的在于滿足全體社會成員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成果,是由全體人民在合作中集體創造的,是作為社會共同財富來使用的,物質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還會使全體社會成員逐步關心和追求社會的整體利益。此外,經常的集體與社會主義教育,也能推動社會道德水平的不斷提升。

(二)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于同一歷史時期不同階級的道德發展趨勢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一般地說,被剝削階級的道德,往往會適應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要求,而不斷提高、愈益進步。與此相反,剝削階級的道德則往往不能隨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進步,卻與日俱增地表達最卑下的利益,縱容最卑鄙的行為。比如,在資本主義社會,隨著社會化大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無產階級從自在階段進入自衛階段,在道德上表現出了明顯的進步,他們不僅逐步擺脫了小生產者的心理和習慣,逐漸擯棄了剝削階級的道德的腐朽和影響,而且追求集體的、階級的以至于全人類的長遠利益,從而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一切舊道德的新型道德。資產階級道德則不然,它在上升時期的某些積極進步的因素,隨生產力的發展,逐步成為消極反動的成分,以至于走向道德上的墜落淪喪,甚至宣揚赤裸裸的非道德主義。

三、生產力和科學技術不直接表現社會的道德水平

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單從“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出發,認為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高的社會,道德水平也是高的,這種機械的推斷顯然是盲目的。

(一)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不能成為判斷社會道德狀況的直接依據。一個社會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表明的是人們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所具有的能力和所實現的程度。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表明的是這個社會的人們,在個人與他人的關系上,特別是在個人與社會整體關系上,所采取的態度和所達到的境界。道德的發展變化和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發展變化之間,存在著不一致性,這就是道德的相對獨立性。從總體上判斷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主要依據這個社會居于主導地位的道德體系所實際通行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行為規范。第一,不論哪個社會或階級的道德體系,都主要是以它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行為規范,反映當時的社會經濟關系,調整個人與社會整體,以及人們之間的關系,從而為這一社會的經濟結構及其相應的社會或階級利益服務。第二,在一個社會中,特別是在階級社會中,往往存在著不同的道德體系,有的居于主導地位,有的居于被支配地位,只有依據那個社會中居于統治地位的道德體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行為規范才能抓住這一社會或階級道德的實質。

(二)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不能成為判斷社會道德狀況的直接標準。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只能說明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普遍的智慧和才能所達到的水平,而不能成為判斷那個時代道德水平的直接標準。判斷一個社會道德的先進與落后、高尚與卑下、上升與衰敗,最根本的標準只能是實踐這種道德在個人與整體關系上所引起的社會效果。如果實踐的結果是維護和促進表現進步經濟關系的社會整體利益的發展,那么,這種道德就是進步的、高尚的。相反,凡是實踐的結果是破壞和阻礙表現進步經濟關系的社會整體利益的發展,那么這樣的道德就應當視為落后的和腐朽的。只有用這樣一個標準來衡量一個社會的道德,才能同社會發展的總過程和總趨勢相一致,從而也才能科學地判斷出某一社會道德水平的高低和興衰。比如,當代某些資本主義國家,雖然生產力與科學技術相當發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某些所謂的文明行為,但從整體上看,它們的道德則是沉淪和腐敗的。這一點,就連一些資本主義學者也是承認的,也認為是資產階級的一個災難性問題。相反,在社會主義中國,盡管生產力與科學技術還不是很發達,但從總體上看,社會道德水平要比資本主義高出一個時代,而且表現出不斷升華的趨勢。經濟上的轉型,必然會促進道德轉型,因此,我們更贊成我國正處于道德轉型期的提法。對于我國的道德現狀,有人僅從某些道德現象出發,就得出了道德滑坡等結論,顯然是不科學的。我國生產力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為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生態平衡、治理環境污染提供了物質與技術保證,而且對促進社會和諧,建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注釋:

①馬克思恩科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4.

②馬克思恩科斯選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6.

參考文獻:

[1]羅國杰.馬克思主義倫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薛文婷.淺談科技與道德的辯證關系[J].煤炭經濟研究,2006,(12).

[3]王小兵.科技與道德的負面影響及協調發展對策[J].科技與管理,2007,(6).

科學科學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科學課程中融入價值觀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核心素養背景下,從科學文化視角批判地汲取科學家獨特的思維品質、默頓的科學規范、博愛的社會責任,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社會價值觀和人類價值觀,擴展科學課程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并靈活運用科學故事法、行動法和科學辯論法等教學策略,將價值觀教育自然融入科學課堂。

關 鍵 詞

核心素養;科學課程;價值觀教育;教學策略

G41

文獻編碼

A

2095-1183(2019)11-00-04

核心素養教育致力于培育全面發展的人,培養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因此,價值觀教育是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學課程中融入價值觀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針對科學課程僅注重“科學態度”而導致“窄化”價值觀教育的現狀,有必要擴展其價值觀教育內容,并探索適切的教學方法將價值觀教育自然融入科學教學。

一、科學課程價值觀教育內涵分析

“價值”概念應用廣泛,厘清事實與價值的關系有助于理解教育領域的價值內涵。事實是對事物的客觀屬性的描述,價值指客觀事實滿足主體(人)需要的意義或作用,反映出人與事實之間需要與滿足需要的關系。[1]簡言之,即客觀事實對人是否有用,價值的大小即有用性的程度。

科學的價值即科學滿足個人、社會和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意義,分為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茖W以其衍生的技術,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福利,其物質價值有目共睹??茖W又以科學文化滋養人們的精神需求,促進社會和人類的精神文明,凸顯其精神價值??茖W文化是由科學家群體圍繞科學活動形成的一套價值體系、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和社會規范,是科技發展的思想基礎和價值取向。[2]科學文化的核心是科學精神,最集中體現為科學家的精神和科學社會的精神特質??茖W家的精神在思維品質上表現出創新、求真、理性、批判,在社會責任上呈現出尚善、無私、奉獻、博愛??茖W社會的精神特質主要指默頓的科學規范,體現科學社會追求自由、開放、平等、公正的價值信念。

價值觀是主體基于需要對于客觀事實的作用、意義的總看法,是人們判斷對與錯、好與壞、美與丑的觀念系統,為人的正當行為提供充分的理由。[3]按照價值觀的主體不同,可以分為個人價值觀、社會價值觀和人類價值觀。價值觀教育則是有關人們如何行為才是“正當的”“對的”“好的”“美的”教育,是培養良好品格、陶冶高尚情操的人的教育。[4]價值觀一旦確定,將深刻地影響人們對事物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指引人們的思考方式和價值取向。這也是各國都非常重視在基礎教育課程中開展價值觀教育的原因所在。

基于以上分析,科學課程融入價值觀教育,即從科學文化的視角批判地汲取科學家獨特的思維品質、默頓的科學規范、科學家博愛的社會責任,采用適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社會價值觀和人類價值觀。

當今社會高新科技應用廣泛,需要自由、民主的社會環境支持其發展,同時技術的不當使用又直接危及人類的生存與安危。因此,深入挖掘科學文化的精神價值對培養新時代公民的價值觀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科學課程價值觀教育內容建構

內容是價值觀教育的核心與關鍵,我們應深入挖掘和拓寬科學文化內蘊的價值觀教育內容?;谏鲜鰞群治?,科學課程可依托科學家的思維品質、默頓的科學規范以及科學家的社會責任等,建構價值觀教育內容。

(一)指向思維品質的個人價值觀

個人價值觀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個人終身發展所需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在科學課程中,我們嘗試根據新時代需求,遴選了科學家三種獨特的思維品質,希望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創新、求真、理性的個性品質。

第一,培養學生開拓創新的探索精神??茖W的靈魂在于創新,科學家的每一次重大發現和發明都是創新的典范??萍际飞祥_創實驗研究先河的伽利略、中國導彈之父的錢學森、提出廣義相對論的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無不表現出敢為人先的精神??茖W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充分應用科學家大膽創新的精彩故事熏陶學生,堅定其開拓創新的價值信念。

第二,培育學生求真務實的思維品質??茖W就是透過現象尋求事物的本質??茖W家常通過實證的方法探尋自然的“真”,通過嚴謹的規范保障證據的“實”。例如,生物進化論的提出者達爾文為了收集充分的數據,隨貝格爾號出??疾?年,全面收集古今大量生物物種資料??茖W教師需在教學中不斷穿插科學家在研究中唯實求真的事跡,在探究活動中要求學生進行嚴謹認真的觀察學習、規范科學的實驗操作、實事求是的數據記錄,幫助學生逐步養成求真務實的思維品質。

第三,塑造學生批判質疑的理性氣質。理性指尋找規律性的能力??茖W發展的歷程就是理性精神覺醒、壯大的過程??茖W理性從邏輯實證主義發展到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均體現出科學重視證據與邏輯、批判與質疑的理性氣質。如伽利略通過邏輯推理批駁亞里士多德的自由落體觀念,并運用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證實自己的觀點。在科學核心素養教學中應有機融入科學理性的思維方式,培育學生的理性精神,以自覺抵制自媒體時代無處不在的偽科學,時刻保持謹慎、質疑的批判態度,學會獨立思考和科學決策。

(二)基于默頓科學規范的社會價值觀

默頓的科學規范是指“約束科學家的有情感色彩的價值觀和規范的綜合體”,涵括普遍主義、共有主義、無私利性和有組織的懷疑主義四條規范。[5]

普遍主義強調評判科學知識的標準是統一的,科學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共有主義認為科學知識是公共的,科學家應公開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自由獲取他人研究成果。無私利性主張“為科學而科學”,要求科學家在研究時應客觀誠實、不弄虛作假,評判他人成果時需公正公平、超越個人偏見。有組織的懷疑表達了科學社會倡導批判質疑、又樂于接受批判質疑的自由、寬容的價值觀念??茖W規范以指令、禁止、偏愛和贊同的方式表述,得到科學社會的普遍認同,最終內化為科學家的良心,有力地約束科學家群體的行為。

默頓的科學規范集中體現出平等、自由、公正的價值標準,與當前我國所倡導的社會層面的核心價值觀是相通的、一致的??茖W規范并非顯性的價值觀教育內容,隱藏于科學社會如何生產知識、如何評判科學家的行為是否正當的準則中。因此,科學教師首先需要深入理解科學規范,然后用科學規范凸顯的價值標準建設課堂文化。讓學生有機會像科學家一樣自由發表意見、平等參與討論、公正地作出決策。借此,引導學生從社會公民的視角理解、認同,進而踐行我國當前倡導的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

(三)觀照“共同體命運”的人類價值觀

20世紀以來,科學在軍事和工業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隨之而來的核戰爭、環境污染、基因工程、生態危機等全球性問題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與安危,人類價值觀被提上日程。人類價值觀教育旨在培養學生作為世界公民關心人類共同體命運、捍衛社會可持續發展,集中體現于核心素養的“社會責任”維度。2017年新頒布的高中物理、化學、生物課程明確提出“以造福人類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具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是一種作為世界公民關心整個人類福祉的價值觀,彰顯科學的善。在當今社會,科學家不僅應當、而且必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蚬こ痰拈_拓者和創始人——美國生物學家保羅·伯格就是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典范。伯格在重組DNA的研究中發現某物質可能危害公眾健康時,立即宣布暫停研究,并召集科學家研討該技術的實驗室安全規則和風險防范措施,最終推動美國建立了重組DNA技術的準則,規范了該技術的學術行為,限制其對人類的危害。[6]

有一大批像保羅·伯格一樣的科學家,他們對人類安全和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行為,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類價值觀的優秀案例??茖W家對人類的大愛精神,能激發學生產生高尚的價值情感,引領學生建立世界公民的擔當意識,并在生活中養成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價值行為。

三、科學課程價值觀教育策略例探

(一)以科學故事法升華個人價值觀

故事法是美國傳統的品德教育方法,通過讀故事和講故事的方式進行美德滲透,具有豐富的情感性和示范性,一直受到德育教育的青睞。[7]科學的歷史是一部科學家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和不懈探索的故事宏篇,有不懼權威的哥白尼、堅毅執著的居里夫人、“雜交之父”的袁隆平等眾多感人的故事??茖W家崇高的道德品質對學生的個性形成意義深遠,正如愛因斯坦在《悼念瑪麗·居里》一文中所說:“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于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作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盵8]

科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自然地穿插一些科學家的故事,并作出適切的分析和點評,容易引發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感受,幫助學生實現個人價值觀的升華。通過科學家的故事踐履個人價值觀教育是任何道德說教所無法比擬的。

(二)以行動法塑造社會價值觀

行動法以美國學者紐曼的社會行動模式為理論基礎,注重提升學生的社會行動能力的價值觀教學策略。行動法認為,行動能改變學生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進而內化和認同行動體現的價值觀念。皮亞杰也提出學生是在遵從規則的行動中無意識地吸收規則所蘊含的全部感情和價值。[9]因此,科學課程適合采用行動法塑造學生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價值觀念。

首先,教師向學生解釋科學規范的內容及其倡導的價值理念,在理解科學規范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制定科學課堂文化的討論規則、實驗規則等,將抽象的自由、平等、公正的價值追求具象為可操作的行為規則,根據班級需要和學生特點用親切、具體、簡短的句子解讀價值追求和表述行為規則。比如,論證觀點時要求用證據和理由支持觀點,任何人沒有特權,這是平等;如實匯報實驗數據,不篡改數據就是誠實;耐心傾聽他人發言就是尊重。其次,制定的規則應張貼到能隨時看到的位置,以起到提示作用。最后,師生一以貫之地執行規則,對拒不執行規則的同學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懲罰,以確保規則的有效性和嚴肅性。

(三)以科學辯論法涵養人類價值觀

辯論法是一種有效的價值觀教學策略。社會科學性議題(Socioscientific Issues,簡稱SSI議題)是科學課堂運用辯論法踐履人類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SSI議題是指與科學和技術相關的具有爭議性的社會問題,常與人類倫理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沖突而出現多種競爭性觀點。

在科學教育中,應用SSI議題進行辯論,期望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參與平權辯論,能根據資料為自我觀點進行合理性辯護;并找出相競爭觀點的不足予以反駁,進而反思并重新作出決策。[10]以學生熟悉的SSI議題為問題情境,組織學生直面價值沖突,在多元價值交鋒中提升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能力,最終樹立社會擔當、造福人類的人類價值觀。

利用SSI議題進行課堂辯論需經歷精選議題、收集資料、課堂爭辯和反思總結四個教學環節。首先,篩選合適的SSI議題。教師應在課前精選與整個人類生存與發展聯系緊密的議題,如轉基因技術、全球氣候變暖、核安全等,這些議題因廣受關注且爭議較大適合作為辯論主題。第二,收集資料準備論辯。確定議題后,將觀點不同的學生分組,利用課外時間搜集豐富的資料為課堂辯論做準備。第三,課堂辯論過程是價值澄清和價值沖突的高潮。在自由陳述后,不同小組展開觀點交鋒、批判質疑。辯論過程要求論點合理、論據充分,并明確辯論的目的是引發學生關注科技倫理,不在輸贏。最后,辯論后,教師引導學生反思不同觀點,再次作出決策,并向學生傳播“生態科技文化”,以“生態思維”對科技問題進行多視角思考和評判[11],鼓勵學生作為世界公民擔負起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人類責任。

參考文獻:

[1]袁貴仁.價值觀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3.

[2]潛偉.科學文化、科學精神與科學家精神[J].科學學研究,2019,37(1):1-2.

[3]黃希庭,鄭涌.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

[4]石中英.關于當前我國中小學價值教育幾個問題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8):6-11.

[5]默頓.科學社會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363.

[6]王虹.保羅·伯格[J].遺傳,2006,28(12):1487-1488.

[7]鄭富興.美國中小學品格教育實踐中的故事法探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2,29(11):42-47.

[8]愛因斯坦.愛因斯坦論科學與教育[M].許良英,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82.

[9]皮亞杰.兒童道德判斷[M].傅銃先,譯.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482.

[10]劉韜容,肖化,張軍朋.國外學生科學論證能力的分析視角與評價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2018(12):27-31.

[11]茹秀芳,肖化,張軍朋,李豐果.物的返歸對科學教育的啟示[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4):89-95+191.

責任編輯   毛偉娜

科學科學論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高中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中的一個科目。高中生物課程將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本文倡導從歷史發展得角度組織生物課堂教學,提出一種將生物科學史滲透入生物教學中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以促進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培養他們的科研精神和創造力。

[關鍵詞] 高中;生物;科學史;教學模式;構建

[基金項目] 貴州省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教學實驗研究項目“高中生物科學史在課堂有效教學中的作用與實踐”(2012B208)。

一、引言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為完成規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在某種教學環境和資源支持下的教與學活動中各要素之間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和活動程序。教學模式是指導教師組織教學過程的范型。教學模式一般包括五個方面:理論基礎、功能目標指向、結構程序、教學方法、適用范圍和實施條件。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解讀》中對生物科學史的定義是“以生物科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為輪廓,以科學發展歷程中帶有重大轉折作用的課題及事件為主線,用詳實的資料論述科學家們的創造性勞動,生動地描述他們進行科學探索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同時也對生物學發展的邏輯和社會歷史背景等重大問題進行評論。生物科學史也是一門充滿生命力的科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生動教材?!?/p>

近年來,西方一些科學教育專家倡導一種新的科學教育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要求把科學史、科學哲學和科學社會學(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縮寫為HPS)的有關內容滲透中小學科學課程,以期促進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和創造力,這就是所謂的HPS教育。英國科學教育學者孟克和奧斯本在總結科學教育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把科學史內容滲透科學課程與教學的策略,即HPS教學模式。筆者在此基礎上,結合本學科課本內容及教學實際,以生物科學史實作為課堂探究主線,提出將生物科學是滲透到生物教學中的“基于生物科學史的HPS教學模式”。

二、傳統教學模式

(一)傳統“填鴨式”教學

目前我國在進行教育大改革,但因為現實國情的存在,高中教育還是需要以高考為主,因而導致社會各界還是以升學率的高低去衡量高中教學質量,所以大多老師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在這種社會環境和價值觀的影響下,教師有這樣一種錯誤的認識:只要能講清楚生物課本知識,學生會運用這些生物知識做題就算完成任務,達到教學要求。教師會照課本內容安排上課的程序,從一些常見生活例子等出發、運用多媒體手段,講述相關生物學知識,以這種形式展現人類科學的成果。這種方式雖然縮短了學生的認知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能幫助學生在考試中取得較高的分數,但是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因為學生看不到知識發展的歷史曲折性,看不到科學家的探索、觀察和研究創新的過程。會讓學生覺得科學發展是非常順利的,失去了研究新問題的興趣,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極為不利,對他們人生以后的發展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物學史的教學模式可加強對學生進行認知目標、情感目標的培養,和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認知發展規律相吻合,也與高中生物教學內容相一致。

(二)傳統科學史教學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高中生物教材中,雖然體現了生物科學史的內容,但是相關教學模式卻比較單一。傳統的生物科學史教育,往往是把生物科學史作為一種知識附加在教學內容上,教師以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教學(操作程序如圖1)。

(圖1)傳統科學史教學模式

實踐證明,這種生物科學是教學模式是低效的,因為這樣只能使學生機械記憶,理解趨于狹隘和片面。傳統生物科學史教學存在在以下缺點:

1.缺乏因材施教性。傳統科學史教學模式都是在既定的知識基礎上讓同學去認識科學發展過程,沒有經過個人的思考及深入理解過程。在這樣已經設計好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能也不被允許提出個人想法,教師根本沒有起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特點去調整教學方法的引導作用,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2.缺乏探究性。教師以講故事的方式鋪陳出科學史內容,展現出科學家歷經艱難的研究過程,同學在短短幾分鐘內汲取到得不過是一個個結論,甚至只有些許趣味。沒有經過自身的探究挖掘過程,不能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精神。

而基于生物科學史實的HPS教學模式,是指在生物教學過程中,以與教材知識相關或陳述出的歷史進程探究對象,隨著學生自主探究科學思維方法過程中一步步有機地展現出生物學科知識,依據學習目標和學生發展水平,使生物學習的過程變為科學探究過程的一種教學模式。該種教學模式的優點表現在:

有利于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和價值觀的教育;

有利于學生領會生物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有利于促進學生從被動學習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

三、基于生物科學史實的HPS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HPS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提出都有其特定的哲學、教學、學習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是本教學模式的主要理論基礎。建構知識網絡,是生物教學中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學生普遍認為,高中生物內容概念多、知識零散、知識點細,單個知識理解起來并不難,難的是把相關知識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不能建立知識體系的原因是:在基礎知識掌握過程中,知識易遺忘,細節知識易遺漏;在知識運用中,相關知識不能有效提取,不能靈活運用已有知識去解決問題?;谝陨蠁栴},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幫助學生建構系統的知識網絡。

人本主義自主學習是本教學模式的主要教學思想。人本主義自主學習起源于羅杰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它的基本觀點是:學生學習是受自我系統的結構和過程的制約,是自我概念、自我價值、自我意象等成分在內的自我系統發展的必然結果。教育是一種雙向的互動過程,所以教學過程的設計必須重視教與學兩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饋信息,隨時進行調整和控制,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HPS教學模式的操作結構

步驟:課前導學案—自學—課內史實探究案—學生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評價

(圖2)基于生物科學史的HPS教學模式的構建

(三)HPS教學模式的基本程序

這一模式的教學程序包括以下6個環節:

1.課前自學。上新課前兩天,教師就將課前導學案發給學生,學生通過閱讀課本,解決導學案上的問題,并在此過程中產生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2.導課。教師就新課內容作出相關導課,為學生接下來的自主探究過程指明大致方向。

3.學習史實。教師將提前做好的課內科學史探究案發給學生。史實案上具有早期科學家關于這一現象的探索過程、思想,可作為學生研究的參考;還有當時其他科學家的不同觀念;還可以出現當時的歷史背景、條件,幫助學生認識到科學認識的歷史制約性??傊?,在學生探究這些教師精心選擇的科學史料時,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使學生設身處地地體驗科學家的探究與思考。

4.引出觀點。教師啟發學生就史實內容提出與本節課程相關的疑問或觀點,務必做到使學生能夠各抒己見。

5.呈現科學觀念。在學生對自己或對他人的疑問進行回答、觀念進行解釋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科學觀念。

6.總結與評價。通過總結與評價,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學地探究本質,歷史上科學家的探究過程和科學觀念。

四、結語

從上述教學過程可以看出,這一模式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將生物科學史、科學哲學的學習與當前的科學概念和理論的學習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整個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學生自主探究過程,因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

學生不再是單一的從老師那里獲取知識,或者純粹的接受知識,而是他可以反饋給教師他獲取的知識,提出疑問,進行再次探索,最終得到問題的答案。學生的地位將由傳統模式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接受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促使他們主動學習和建構知識;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本教學模式的學習策略,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起主體性的作用,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人。通過激發學生的內驅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習變成學生內在的需求,從根本上促進學生認知、能力、個性的發展。但是學生在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中,會因思維水平的差距等遇到一系列困難,因此教師要扮演好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促進者角色,只有在認識了學生的經驗、認知與推理能力的限制,才能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教學要求選擇恰當的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史佩升淺談教學模式[J].科學教育,2001,7(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侯新杰.科學教學的建構主義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01,(01).

[4]劉金玉.高效課堂八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5]丁邦平.HPS教育與科學課程改革[J].比較教育研究,2000,(6):6-12.

作者簡介:周麗(1987-),女,漢族,貴定一中生物教研組中學,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育教學。

通訊作者:王明勇

科學科學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為了全面發展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在進行小學課程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注重科學教育??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讓學生從小接觸科學,了解科學的魅力,不但是教學目標的要求,也為學生以后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所以在進行科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提高自身素養,從而把科學知識滲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科學教育;課程改革;小學科學;素養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把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放到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戰略位置。小學教師作為小學生科學課程學習的倡導者、科學精神的弘揚者、科學知識的傳播者、科學方法的引路者,他們科學素養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和決定小學生的科學素養,以致影響到整個國民科學素養的提高,所以提高小學教師科學素養才是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的根本保證。

一、科學素養的內涵

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對人類的物質生活產生了越來越重要的影響,而且還影響人類的思維方式??茖W已經成為人類遺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茖W知識和科學的世界觀幾乎對人類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具有現實的影響。公眾對世界范圍內的科學技術的熟悉也對個人、社會和政治決定具有日益重要的意義。作為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目標的小學科學教育的教師而言,科學教師自身的科學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科學課教學質量。小學科學教師所應具備的科學精神、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能力等也成為了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

二、小學教師科學素養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片面化。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是教師教學行為的根本所在?,F階段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科學教育觀念仍然比較薄弱,科學教學中明顯偏向的是傳授科學知識,很少觸及科學態度、科學精神領域,沒有理解新課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教師過分注重自身專業的發展,忽視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沒有采用科學和教學方法,過于注重學生智力的開發,忽視知識、技能、方法的協調發展,不能充分認識到科學素養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資源匱乏?,F代教育科學信息資源廣泛,但許多小學教師仍只注重教科書的使用,認為通過書本、計算機、網絡等媒體獲取信息已經足夠了,缺乏學術交流?,F在有很多教師常年沒有學術交流機會,也缺少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有的教師不愿與其他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樣是無法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的。

(三)知識結構不合理?,F階段我國小學教師在知識結構上存在著嚴重的不科學、不合理現象。學科課程過深、過剩、過專,但基礎學科方面的知識過于狹窄、陳舊,缺乏人文科學基礎。重學科課程,輕教育理論課程。而且許多教師缺乏現代教育理念,對教育的本質和價值不理解。

三、當代科學教育變革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師素養提升具體策略

(一)提高教師素養基礎。小學科學教師素養的基礎,就是學科知識。試問連小學科學基本學科知識都不夯實的教師,其教師素養自然不高。因此,小學教師應該高度重視科學學科內在概念、原理、原則、方法的掌握,為教師素養的提升打下基礎。具體來講,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其一,立足小學科學課程體系,以探究實踐的視角去審視課程;其二,適當的將當前最前沿的科學知識融入到知識體系中去,不斷實現自身學科知識體系的動態化完善;其三,處理好課程內部各個知識板塊之間的關系,形成獨具特色的小學科學知識網絡體系,以此去開展教學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二)提高教師教學設計能力。 科學課強調學生探究,自主建構對科學的理解和認識,讓他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主人,教師需要設計并向學生提供探索和發現的真實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適時、適度地幫助、指導學生,由學生盡可能獨立完成發現知識過程的活動。要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驗快樂,得到自信,學會交流與合作。要鼓勵學生進行多向思維,能從多種角度更全面地認識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們綜合為整體性認識,能創造性地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去適應新情況。要以自然界和社會為大課堂,重視教學活動與社會、生活的結合,靈活設計科學課程中的教學活動,充分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活動的場地,引導學生學習與解決身邊的自然科學問題,使科學課程中的教學活動充滿生機和活力。

(三)提高教師科學探究能力。探究是一種手段,是一種途徑,更是一種能力,在新一輪科學課程改革中,科學探究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手段,是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發展智能、形成興趣都需要的一種途徑,更是學生適應現代生活的一種能力的體現。同樣,對于科學教師來說,探究既是自身了解科學過程和方法的一種途徑,也是對自身能力的一種檢驗。所以,作為一名科學教師,我們不僅要運用已有的觀察實驗材料準確而迅速地完成觀察實驗操作,更要利用身邊的事物和材料去設計和加工實驗,提出更多的效果優異的觀察實驗,讓學生理解科學知識,這本身就是科學教師探究能力的體現。

(四)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21世紀是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是工業經濟、知識經濟并存且以知識經濟趨于主導地位為特征的時代。人類正在步入一個以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知識的生產、分配、使用為最重要因素的經濟時代,社會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作為小學教師要了解科學知識的進步,必須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必須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所以小學教師就要不斷充實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通過自覺學習來獲取和更新知識。小學教師要學會合理利用信息資源,接受培訓,定期參加各種學術交流,這些都是提高個人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

總之,一名合格的小學科學教師,所要具備的素質要求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而且這些素質要求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備的,需要教師長期地學習、研究、實踐、探索,才能逐步形成。高素質的小學科學教師隊伍的形成,必將能夠促使小學科學素質教育的實施,必將能夠適應新時代科學教育的需求,必將能夠開創小學科學教育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戴麗敏. 當代科學教育變革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師素養芻議[J]. 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133-136.

[2]張阿媛. 改革開放三十年小學科學課程演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3]亓英麗. 科學的文化屬性與當代科學課程建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4]李水霞. 新課程下小學科學課程實施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科學科學論文范文第5篇

文明的轉型需要科學技術由工業文明時代的“獲得科學認識,促進技術創新,推動經濟增長”,轉變為生態文明時代的“獲得科學認識,促進技術創新,推動自然、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后,中國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推動經濟增長,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是,資源短缺、生態破壞也呈現加劇趨勢,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中央政府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將“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作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七大”則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這一主題,并將“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作為我國的長遠發展目標。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正式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美麗中國”的發展目標,要求我們在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對于生態文明,有兩種理解方式:一是將此作為一種新的文明形態,與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相對應;二是將此作為一種新的文明類別,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對應??疾爝@兩種理解方式,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當然,如果人類目前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問題能夠通過工業文明的改良而解決,那就不需要提出生態文明了??梢哉f,生態文明提出的前提條件是,不對工業文明的工業生產方式進行變革,就不可能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問題。從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應該而且必須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次文明的轉型。

文明的轉型需要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的轉變。對于科學技術,就是要由工業文明時代的“獲得科學認識,促進技術創新,推動經濟增長”,轉變為生態文明時代的“獲得科學認識,促進技術創新。推動自然、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只有在反思傳統科學觀的基礎上,形成出正確的認識,才能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這一目標。

二、環境問題是人們濫用科學的結果,與科學無關嗎?

有人認為,科學是一個知識體系,而且是正確的知識體系,科學應用之所以造成環境問題,是技術的不完善或人們濫用科學的結果。粗一看,上述觀點似乎很有道理。實際上,經過深入分析會發現,上述觀點是錯誤的。

1.技術造成環境問題與科學密切相關

誠然,科學是求知的,技術是求利的;科學是對自然的認識,技術是對自然的改造,環境問題是在技術應用過程中產生的。但是,必須清楚,現代技術是以科學為基礎的,技術不僅是人類借以改造與控制自然的包括物質裝置、技藝與知識在內的操作系統,是一種人類借以達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體系,而且還是人類把科學認識能動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預期中,進而將科學認識原理現實化的系統體系;沒有科學,很多技術創新就失去了可能性空間,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人們在很多時候就不知道產品生產的途徑(方式)、類型和用途。

這樣一來,現代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離不開科學的,它所產生的環境問題也就與科學緊密相關。試想,如果沒有核物理學的發展,怎么會有原子彈的誕生,又怎么會有所謂“核冬天”的威脅?如果沒有化學的發展,怎么會有化學工業的誕生。又怎么會有化學污染的出現?如果沒有納米科學的發展,怎么會有納米材料的應用,又怎么會有納米科學技術應用中的潛在風險?如果沒有生物科學的發展,怎么會有轉基因生物的出現,又怎么會有轉基因生物潛在可能的環境風險和健康風險?一句話,如果沒有科學的發展,就沒有與科學應用密切相關的技術,就相應地不會有科學應用所產生的環境問題。正是科學使得種種對環境的影響成為可能,而技術則使這種可能變為現實,兩者缺一不可。那種認為“科學沒有過錯,環境問題只是由技術產生”的觀點是錯誤的?!昂玫臍w科學,壞的歸技術”,這種看法從現代科學與技術的關系來看,既是對技術的不公平,也是對科學的不負責任。

2.環境問題并非人們單純濫用科學的結果

不可否認,環境問題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們濫用科學的結果。一些人為了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在明知某些科學應用會帶來環境破壞的情況下,仍然利用該項科學成果。不過,如果我們全面、歷史地考察環境問題的產生,將會發現:在很多的科學應用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時間,環境問題并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人們并不知道這些科學應用會造成環境問題,此時就不能說這些人濫用了科學從而造成了環境問題。環境問題不能被完全看做是濫用科學的結果。

進一步地考察會發現,環境問題很多是在科學應用過程中產生的。如臭氧空洞的產生,主要原因是人類對氟氯烴類化學物質的使用和排放。當這些物質進入大氣平流層后,就會受紫外線輻射而分解產生氯原子,引發破壞臭氧的循環反應。造成臭氧層的破壞。這一例子表明,利用科學原理合成出來的氟氯烴類化學物質,雖然能夠滿足人類的一定需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環境破壞??茖W本身是不完善的,還不能達到這樣一種理想狀況:即它的應用既能夠滿足人類的需要,又能夠不破壞環境。如此,科學本身的欠缺是造成環境問題的重要原因,那種在環境問題的產生上,將“好的歸科學,壞的歸人類”的觀點,也是錯誤的。

三、解決環境問題不需要進行新的科學革命嗎?

有人認為,目前的科學應用之所以造成環境問題,根本之點在于科學還不夠發達,科學所獲得的認識還不多,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必將能夠獲得對自然的更加完整、準確的認識。依據這樣的認識去改造自然,必將造成更少的環境破壞,產生更少的環境問題。

考察上述觀點,不難發現,他們持有的看法是,對于科學,不需要改變其發展方向而進行新的科學革命,只要推進科學進步,就能夠解決環境問題。不能說這種看法沒有一點道理,進步了的科學及其應用確實能夠更好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也確實能夠發現更多的環境問題并更多地解決這樣的環境問題。但是,這并不能保證人類能夠完全、充分地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如果科學在本質上存在欠缺從而使其應用造成環境問題,那么,任何沿著原有的軌道發展和應用科學都不能徹底、全面地解決環境問題,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的、更多和更大的環境問題。

問題是:科學是否存在本質性的欠缺從而使其應用造成環境問題呢?關于此點,西方有關科學非自然的相關論述給我們以啟發。西方學者的研究表明,實驗對象有很多是人工的而非自然界原有的。實驗現象是科學家利用一定的儀器,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對實驗對象施加特定的操作“制造”出來的,如此,使得實驗知識具有非自然性;理論和模型是直接面向物質世界的,描述著它的狀態和性質,但是,它們最多只是對自己意圖表象的實在世界的理想化或抽象。這樣一來,科學在很多時候就不是對自然對象或自然規律的認識,而是對實驗室或科學理論中所構建出來的人工對象的人工自然規律的認識。也正因為如此,當將這樣的科學應用于改造自然時,就很可能與自然規律不符合,從而造成環境破壞。

這也啟發我們,原來我們認為的“科學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是錯誤的,與科學研究實踐的現實不相符合?!白匀豢茖W非自然”,“自然科學不自然”。正是這種“非自然”、“不自然”的科學,才是造成其應用破壞環境的根本原因。試想,如果科學確實是對自然規律的把握,那么應用這樣的科學就是貫徹自然規律,應該是與自然規律相符合而不會造成環境問題,而現在,科學應用有多少沒有造成環境問題呢?可以說,環境問題的產生,就是“非自然”的科學應用產生了許許多多人工物的結果。這些人工物雖然能夠滿足人類各種各樣的需要,但是其中絕大多數是自然界中所沒有的,在其生產過程中以及消耗后的環境釋放過程中,會成為自然界的“異質性”的存在,從而破壞自然??茖W應用的環境破壞是科學“非自然性”的本質特征使然。

這樣一來,要根本改變工業文明時代科學應用破壞環境的局面,就不能只推進科學的進步,對科學進行局部的改良,而應該對其進行革命性的變革。這種變革概括起來就是:以新自然觀為基礎,進行新的科學革命;復興博物科學的傳統,獲得直接的自然知識;讓科學應用適應環境,而不是相反;重視地方性知識的生態價值,獲得地方性的生態知識;通過科學應用的環境影響評價來檢驗科學的正確性,讓自然做科學的最終裁判者。

四、發展了的科學最終會解決環境問題嗎?

有人對科學持樂觀態度,認為進步了的科學最終會解決環境問題。這種環境問題解決上的科學樂觀論是錯誤的。

第一,科學應用會產生新的環境問題,新興科學如基因科學、納米科學等的應用可能產生新的環境問題,就表明了這一點。

第二,科學認識環境問題是有局限性的,這包括:科學認識環境問題是有限的,科學認識環境問題是艱難的,科學認識環境問題往往是不確定的。

第三,科學解決環境問題是有限的,這包括:科學解決環境問題存在滯后性;科學解決環境問題存在艱巨性;科學解決環境問題存在不確定性;科學解決環境問題成本巨大;科學解決環境問題的過程中會產生新的環境問題。

第四,單純依靠科學并不能解決環境問題,科學對環境問題的解決還需要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協同努力。

五、解決環境問題,不需要公眾參與科學嗎?

有人認為,科學是深奧的、專業性的,只能由科學家來進行,公眾是外行,不能參與,這點在環境問題的解決上,也是如此。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解決環境問題的科學需要而且必須公眾參與。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隨著科學技術的應用以及人類對自然改造的深入,自然的“人化”所造成的“非自然性”——環境破壞性大大增加,環境破壞對人類各方面的影響包括健康影響也相應大大加強,鑒此,回歸自然的科學就應該將人類納入科學的視野之中,更多地研究人類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人類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及人類的存在和健康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以便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如此,科學就不單純是關于“自然”的了。而且還是“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的了;科學就不單純是“自然科學”。也是“人類科學”或者“社會科學”——一種融入了人類社會實踐視野的“自然科學”。

第二,公眾是科學應用的實踐者、環境問題的產生者以及承受者,往往對環境問題的產生及其感知比科學家更為直接和具體,甚至也更正確。此時的公眾生產生活實踐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環境對公眾的影響,應該成為科學家的研究對象,而公眾在這方向所獲得的知識,應該更多地被我們的科學家所重視。雖然這樣的知識往往是直觀的、樸素的和經驗的,甚至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第三,鑒于目前科學應用已經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環境風險,而且科學對許多風險如轉基因風險等的認識又具有不確定性,公眾應該作為科學的“陪審團”,采取恰當的形式如公眾聽證會、地方協商會等參與決策,展現公眾的環境訴求,形成壓力集團,以更多地“形塑”科學,影響科學的發展方向,推動環??茖W的形成,阻止破壞環境的科學的盲目應用。

六、主要結論

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變,需要傳統科學觀的變革,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科學的革命性轉向,為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

1.技術是科學的應用,技術應用所產生的環境問題與科學不可分離;科學應用產生環境問題,并非只是人們濫用科學的結果,與科學本身緊密相關。

2.科學應用之所以造成環境問題,根本原因還在于科學的“非自然性”,要改變科學應用造成廣泛的、越來越大的環境問題的局面,必須進行新的科學革命。使科學真正地面向自然、回歸自然。

3.如果不進行科學革命,而依靠現有范式的科學的進步,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的,科學在環境問題的解決上是有限度的,在這方面,“科學樂觀論”是錯誤的。

4.要解決環境問題,必須讓公眾參與科學研究和科學決策,單純依靠科學家是不能很好地解決環境問題的。

需要說明的是,面向生態文明的科學觀形成以及科學革命的進行,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加強科技創新,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戰,以此促進中國第三產業比重的提高,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轉型,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科學科學論文范文第6篇

2、語言生態倫理的自律價值

3、論馬克思關于“科學”概念的多重闡釋

4、澳大利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建設及院系設置

5、追尋自然精神:自然紀錄片創作倫理探微

6、應用生態學與生態經濟學關系的若干思考

7、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視角下的服務科學研究與發展

8、醫學人文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新時代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材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遵循

10、學科交叉融合視域中科協工作創新的價值意蘊

11、科技英語中文化因素必要性探析

12、數學建模和計算建模 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和藝術中的應用

13、人工智能與計算社會科學

14、淺析“希波克拉底誓詞”對醫生職業道德的規范

15、國內外生命文化學:一個研究綜述

16、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的特征及其功能分析

17、淺談生物教學中的哲學思想

18、應用心理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

19、以文化興國戰略為契機全面研究民俗學

20、論可持續發展視域下的新科學技術觀

21、城鎮化新常態背景下城鄉規劃專業知識體系和專業能力建構

22、論體育科學學科屬性及其分類

23、合理性與當代人文社會科學

24、國內高校大學生信息素養影響因素研究

25、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通識教育探析

26、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統一

27、東傳科學對康有為今文經學影響成因微探

28、淺析自然科學方法向人文社會科學方法滲透

29、數據在經濟研究中的地位

30、隱匿的對話: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的思想論爭

31、方以智為什么說西學“拙于言通幾”?

32、淺談高中語文和地理課堂教學的融合策略

33、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歷史“情緣”

34、我國高校通識教育的實踐類型與課程設置探討

35、論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科技思想

36、人學的研究對象與人學思想體系之構建

37、“洋為中用”對“中體西用”的繼承與發展

38、論會計學發展增長點:會計交叉學科

39、初探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關系

40、生態圖書館定位的思考

41、有效地利用科普資源與青少年科學素質的發展

42、論大學人文學科教師的內涵及類型

4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新范式的建構及其意義

44、學術期刊編輯如何看待重復性研究

45、論課程思政中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融合

46、科技熱門概念辨析之一(科學篇)

47、語文教師的人文情懷與語文教學的效益鐵律

48、呂劍:我就想著催化這點事

49、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視閾下的獨克宗古城恢復重建

上一篇:科技哲學論文范文下一篇:教育方法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