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范文

2023-10-08

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范文第1篇

【摘要】我國的農村鄉鎮成人教育仍然存在管理方面的問題,如缺乏深刻的認識、管理機構薄弱、學校管理水平偏低等都影響了農村鄉鎮成人教育的發展。解決問題的出路包括提高認識、理順管理關系、合理設置管理機構,同時,應多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關鍵詞】管理視域;成人教育;農村鄉鎮

一、當前農村鄉鎮成人教育管理面臨的困境1缺乏深刻的認識

從當前的教育管理實踐看,農村鄉鎮成人教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教育管理部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維持成人教育的現有規模上。教育部門缺乏對學?,F狀的有效了解,實際工作中浮于表面,更為看重數字,對于學校存在的問題、面臨的困難和教學質量的好壞,只是依靠下級學校的報告,導致與實際存在嚴重的脫離。[1]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十幾年一貫制,缺乏主動的改變,對于管理的政策不做效果調研,導致管理不能深入到所有學校,引起成人教育學校的抵觸情緒。

2管理機構薄弱

農村鄉鎮成人教育機構科室和人員配置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機構設置不合理,管理人員的數量和業務素質都滿足不了需求。對于成人教育的學校缺乏長遠的規劃,導致學校各行其是。對于成人教育學校缺乏有效的監督,檢查工作也存在著應付現象,很難發現存在的問題根源。有的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的培訓,把握不住工作的要點,付出大量的精力,卻收效甚微。[2]鄉鎮級的管理機構缺乏獨立自主性,很難根據本地區的實際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我國地域廣闊,經濟發展水平不一,不同地區的成人教育均有著自身的特點。如果不加以適應性的改變,會導致管理方法無法落實、政策不到位。[3]

3學校管理水平偏低

客觀上,相對于普通學校,農民地區的成人教育管理難度大,問題多,生源起點低,非??简瀸W校的管理水平。需要學校的管理者具有耐心和信心,具有高超的教學管理水平,能夠了解農村地區的實際現狀,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教學目標。然而,現在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而是憑著熱情來到學校,在遇到困難后逐漸安于現狀。

現實中的種種困難導致部分主管校長和任課教師出現畏難情緒,加上得不到強有力的上級支持,導致工作責任心不強,日常工作存在著敷衍了事的情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學校和教師傾向于照本宣科,缺乏為農民服務的主動意識,教育觀念守舊,沒有意識到農村地區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和意義,課下與農民交流少,不了解農民的教育需求,并沒有從農民的實際需要出發,導致教與學的偏差,沒有將成人教育的目的落到實處。[4]在課本的選擇、課程的安排、課后的輔導方面都差強人意。對于農民學生提出的改進意見,或者置若罔聞,或者簡單答復。

教學管理人員由于工作得不到肯定,普遍缺乏進取心,容易出現懈怠的情緒。管理方法簡單,靈活性不足,無法與農村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教學管理中無法調動農民的興趣,導致學校生源逐漸減少,影響力削弱。沒有明確的教育目標,只是按照上級的要求,將知識單方面地傳授給農民,沒有獲得應有的教育成效。沒有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農村鄉鎮成人教育的教師社會地位低,待遇不高,即使做出了出色的成績,也無法得到應有的獎勵,嚴重挫傷了教師的上進心,導致對職業前途迷茫。

二、解決農村鄉鎮成人教育管理水平的出路1提高對于成人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

提高農村鄉鎮成人教育的管理水平首先應從充分認識到成人教育對于農村地區的重要意義入手。作為主管農村地區成人教育的領導,應首先認識到提高農村地區成人教育管理水平可以提高我國整體教育水平。農村成人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農村地區的文化知識水平,為農民提供所需要的職業技能知識。以此為出發點,設計、開展和完善農村地區成人教育管理的途徑。通過學習、技能培訓、意義宣傳,讓教育管理部門和成人教育機構的教師員工都充分認識到農村鄉鎮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及身上肩負的歷史責任,更新原有的管理理念,樹立為農村地區教育服務的意識,把握社會和市場經濟發展對于農民日益成長的要求,用實際行動保障農村成人教育的穩定發展。制訂管理方法前,對當地成人教育的實際做充分的調研,聽取一線管理人員、任課教師和農民學生的意見。

市、縣、鎮、鄉都應制訂明確的農村地區成人教育發展計劃,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將農村成人教育管理列入到工作的日程當中,明確辦學的發展目標,制定工作計劃。對于已經取得的工作成績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時明確承認農村鄉鎮成人教育頒發的學歷,提高農村成人教育和學校的地位。讓全社會都認識到,農村鄉鎮的成人教育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農村鄉鎮成人教育的質量管理體系,對成人教育的教學評估量化,規范教學實踐,實施教學質量問責制,保證成人教育的教學效果。保障成人教育經費的充足,解決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后顧之憂。完善教學經費的管理,杜絕肆意的浪費,最大化地發揮投入到農村成人教育資金的作用。

2理順管理關系

理順教育部門與成人教育學校之間的管理關系,實現政令暢通,溝通及時,使所有部門和人員都能全力地投入到農村成人教育的工作當中。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查缺補漏。適當下放權力,從制度上明確教育管理部門和成人學校的職責范圍。健全成人教育的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職責和工作中的核心任務,保證教育工作準確到位。涉及到重大決定,實行民主集中制,保證決定的準確性,注意決議的效果,建立反饋機制。要虛心聽取下面學校的想法,以郵件、電話、面談等形式交換想法,定期舉辦專門的交流會,充分聽取成人教育學校的反映。鼓勵任課教師、學生,學者都參與到決策中來,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要把短期的發展目標和長期的發展目標統一到農村成人教育管理實踐當中,用實際行動保持成人學校教學任務的實現。實事求是,采取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手段,將調查中的想法和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和書面材料,得出科學的結論,作為制定計劃和指導工作的依據。調查研究是管理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的工作方法,應始終貫穿于整個管理活動。

3合理設置管理機構和人員

建立一個市縣鄉級的高效成人教育管理機構,合理設置專門負責農村鄉鎮成人教育管理的機構和人員。所有的人員都競聘上崗,實行動態管理,定期公布工作考核成績,優化管理人員隊伍,保證人員學歷結構的合理性,組成老中青三代的管理人員隊伍。對于成人教育學校,當地的教育部門實現垂直管理,保證對所在地區成人教育機構的有效掌控。各地教育部門應加強師資力量和培訓,充實師資力量,提高教學水平。根據農民的實際需求,選擇適合的課本,調整課程內容,便于農民理解吸收。充分調研,聽取呼聲,結合專家的經驗,達成共識。選擇具有多年豐富成人教學經驗又精通管理的教師。對于能力有欠缺的人員,采取傳幫帶和短期培訓的方式,快速提高其管理水平。成人教育管理機構既要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又要能很好地協調各個方面的關系。

學校的領導和教務管理部門根據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年度工作計劃。作為成人學校的校長,要保持與上級領導的信息溝通,自動接受上級教育部門和社會的全方位監督,虛心聽取批評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建立考評績優制度,實行按勞分配,按成績分配,規范學校教職人員的獎勵工資發放,激發教師的愛崗敬業、勇于貢獻的工作激情。及時做好總結整理工作,舉辦教學管理座談會,所有參會人員都可暢談對于學校管理工作的認識。學校的職能部門應明確職責目標,各司其職,保證管理的公證性和平衡性,確保教學經費、教學用品的合理分配。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前做好學校發展的整體布局,兼顧現實和未來的需求,把成人學校建設成為農村地區學習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的最佳場所。

4多方面提高成人教育學校的管理水平

教育部門根據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出臺成人教育學校管理的規章制度。然后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調整。嚴肅管理紀律,所有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守條例要求。加強監督管理的力度,由教育主管領導牽頭,成立專門的評估小組。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學校的教學實踐,一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對于辦事不力、工作不認真的人員采取重新學習、調崗甚至調離學校的措施,確保學校形成嚴謹治學、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的教學風氣。明確建立獎懲機制,對于表現突出的個人和單位,應給予物質和精神的獎勵。提倡各個學校向優秀學校和個人學習,形成勇于爭先的良好風氣。給予教育經費充分的保障,解決后顧之憂。

加強管理經驗交流,采取多種形式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提高管理水平??梢匝垖<液蛢炐惴肿由险n,宣講他們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難、解決的思路、收獲的心得。對于學校的管理人員和任課教師實行考核機制,將任課成績、課時、實際效果結合起來,充分調動所有教職人員的積極性。對于工作成績出色的個人,提供培訓、晉升的機會,使之感受到社會的認可,增強自信心。編制理論指導、總結,以學習材料的形式發放到學校中,將實際管理經驗理論化、體系化。邀請專家和學者,將先進的管理知識融入農村成人教育管理當中,制訂完整的教育管理人員和學校教務人員的培訓方案,借鑒國內外農村成人教育取得的成果,并進行本地化的改造,以適應不同地區成人教育的實際現狀。

農村鄉鎮的成人教育管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作為教育部門,必須按照當地實際情況,發揮全體人員的集體智慧,明確管理政策的計劃性、連貫性,注意落實,推動農村地區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侍建晏.美國農村成人教育對我國農村成人教育的啟示[J].繼續教育研究,2011,(5):40—42.

[2]王穎.農村鄉鎮成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3]黃雙跟,吳燕,李光泉.農村成人教育的發展與新農村建設[J].成人教育,2010,(2):76—78.

[4]肖娜.史文生.農村成人教育如何服務新農村建設:河南省農村成人教育面臨的困難與對策建議[J].中國成人教育,2010,(12):83—85.

【Key words】management perspective; adult education; rural towns

(編輯/喬瑞雪)

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范文第2篇

位于豫西南的鄧州市,總面積2369平方公里,轄28個鄉鎮(街、區)、606個行政村,175萬人,260萬畝耕地,是個典型的農業大市、人口大市。近年來,我市求變、求實、求新,開創出了充滿活力的、具有鄧州特色的成人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把握正確方向,尋找變、實、新突破點

鄧州市每年都注重兩個學習:一是中央一號文件的學習。2004年以來,中央每年都發布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這些文件為新時期、新形勢下農村成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是省職成教育工作會議學習。每年年初的全省職成教育工作會,都要傳達、部署教育廳職成處和省成人教研室的“年度工作要點”。對這些具體細致的安排,我們逐項研究,認真對照,加以落實。

二、推進多項舉措,打出變、實、新組合拳

1.深化改革,健全四級成教教研網絡

所謂“四級”就是市、協作區、鄉鎮、村四級。鄧州市成人教研室作為一級教研單位,成立有專業的教研團隊,團隊成員分工明確、職責明晰。第二級是協作區,全市28個鄉鎮,按地域劃分為6個協作教研區,采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運行機制,定期開展教研和培訓活動。第三級鄉鎮,以成人學校為陣地,開展基層教研工作。第四級村級,各村配備一名成人教育專任教師,負責培訓、調研工作。各級教研組織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和教學實際,每月市教研室組織1至2次教研活動,協作區、鄉鎮活動不少于2次。全市各級教研組織,通過開展優質高效教學教研活動,在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上發揮了有力的指導作用。

2.創新舉措,開展多種形式技術培訓

以實驗示范項目為載體,全方位開展多種形式的實用技術培訓、農民工轉移培訓。穰東、白牛、湍河等鄉鎮把“專家培訓”模式作為重頭戲來抓,適時開展科技培訓、現場咨詢、技術指導等活動,并強化服務功能,探索“公司+學校+農戶”的教學模式。穰東鎮成人學校投資建立了養鴨、養羊、養雞示范場,帶動全鎮80多個養殖示范戶養鴨近20萬只。湍河成人學校創辦了反季節蔬菜包菜種植示范項目,輻射帶動種植戶1000余戶,形成了促進農村增收的特色蔬菜產業。此外,我們還開展了“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2013年,全市共舉辦各級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700多期,科技講座180多次,累計完成農民文化技術培訓7萬人次。

3.因地制宜,構建地方特色服務體系

鄧州盛產小麥、棉花、煙草、小辣椒、花生等,是國家糧食、黃牛、外貿煙出口生產基地和河南省棉花、芝麻生產重點市,是國家糧食核心主產區?;谶@樣的市情,鄧州市成人教研室本著“教育為生產服務、為經濟服務”的大局觀,一是構建具有鄧州特色的教材體系。市成研室在指導各鄉鎮學好用好、省編好《農村實用技術》《河南教育》(職成教)等教材讀本的基礎上,引導全市成教工作者,因地制宜,編寫內容實用的鄉土教材和技術資料,共編寫出各具特色的鄉土教材200多種。二是科技小報編印走上常態化軌道。全市各鄉鎮根據農時季節,編印內容豐富實用的科技小報,發放到村組農戶手中,推廣配方施肥、化學除草、田間管理、服務加工等農業新技術,受到了廣泛好評。

三、籌劃未來發展,唱響變、實、新多部曲

下一步,我市將從以下方面努力,進一步把成人教育工作做實、做強。

1.完善成人教育組織網絡和教師隊伍

各鄉鎮完善成人學校校舍、圖書、儀器、標本、課桌凳等配套設施,要配齊教師。村級成人學校要配一名專職教師,一個專職辦公室,一個專用教室。

2.扎實開展實驗項目建設,提升輻射功能

一是鄉鎮成人學校的教師示范項目不少于50畝地,創辦投資少、風險小、周期短、市場前景廣闊的實驗示范項目,輻射戶不少于10戶;二是村成人學校專師示范項目不能少于10畝地,結合本村的支柱產業,使科技服務農業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有效益,輻射戶不少于5戶;三是主動向輻射戶提供技術指導、技術咨詢和銷售等方面的服務,充分發揮項目的示范作用和樣板效應,引領農民增產增收、發家致富。實現建好一個基地、引入一個項目、培育一批人才、帶動一方產業、致富一方群眾的目標。

3.創新方法,推進成教工作上規模、創特色

一是積極探索“現代職業農民”培育養措施,進行初步實踐。二是開展全民性終身教育學習活動,構建終身學習型社會。三是創新辦學模式, “農戶+學校+公司”模式,“學校+實驗示范基地+農戶”模式, “服務化體系”模式,“農科教結合”模式,“建立成人教育協作區,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模式等。四是創新服務方法,例如窗口式、咨詢式、巡回式、幫扶式、引導式、網絡式、系列式、信息式等。

(責編 趙 河)

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范文第3篇

[關鍵詞]歷史教育,社會價值,核心目標,核心素養

中學歷史教學有著比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更重大的使命一素養養育,鑄造未來國民的核心素養,讓他們的精神站立起來是歷史教育的終極目的。歷史學科的真正價值不在教與學的法則,而在于學習歷史對學生的成長、成人的養育價值,即對人性的養育。當我們的教學還在想盡各種辦法與招式解決學生“怎么吃”的問題時,我們會經常這樣問自己:對于一個幾近成年的高中學生來說,歷史課堂教學是告訴他們“怎么吃”重要?還是“吃什么”更重要?毋庸置疑,中學歷史教學最重要的不是告訴學生如何吃,而是要基于成長的需要,解決吃什么,提供什么樣“營養”的問題。因此,以養育學生人格人性為主要目的的歷史教學內容選擇與歷史教育價值的挖掘就顯得比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要重要得多了。如果歷史課堂缺乏價值引領,就很容易培養有學問甚至是有藝術修養的惡魔。素養立意與養育是中學歷史課堂的核心目標與最主要的追求。

一、笨鳥也有矮樹枝

斯黛肥在《這才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受過教育的標準》一文中認為:“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獨立思考、時時刻刻的自我覺知、終身學習的基礎、獲得幸福的能力?!毙陆逃拇砣宋镏煌跣垡舱J為:“讓每個生命成為最好的自己”,“學校要通過各種方法,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在學校里呈現出來,讓每個學生在和偉大事物相遇的過程中不斷發現自己、找到自己,最終成就自己?!敝袑W歷史教材描述、記錄和呈現的大部分都是歷史上的“偉大事物”,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歷史課堂上相遇偉大的事物,歷史教師就首先必須具備全面的人才觀。因為每個生命都會有自己的光芒,即使是一只笨鳥,上帝也為他準備了一根矮樹枝。這也是中學歷史課堂進行素養養育的基礎。

第一,人才不再只是精英的專屬。當今世界既需要少數的高精尖人才,也需要大量做普通事的大眾化人才。隨著4D工業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趨向多元化和個性化,人人都是愛因斯坦,喬灌各擅其美,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不可缺乏的人才。因此,當今的教育必須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從能力為中心的教育體系走向“素養”為中心的教育體系,讓教育不再只是為培養少數幾個精英分子服務,它必須面向所有學生,為所有學生的成長和提高他們素養提供“有機肥”。

第二,大眾教育時代的來臨,大學教育從精英化走向基礎化、通識化和大眾化。這種普遍化的大學教育,已無法為學子們提供“超額利潤”,知識已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了,也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階梯。當大多數人都有機會讀大學時,中學歷史教育就必須要服務于廣大平凡之輩的人性與成長,以良好的心態、健康的身體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挫析與苦難,培養平凡而幸福的快樂人是今后中學歷史教育的主要任務和常態,不歧視甚至要鼓勵學生成為幸福的普通人,歷史教育不但要為精英服務,更要為平常人服務。

第三,健康、普通而幸福地活著也是人生的成功。教育的核心目標就是養育人格,讓他們的精神站立起來,幫助他們找到幸福的生活方式。當學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遭遇命運的反復無?;虿还綍r,他能笑著說:我依然能保持著美麗的心靈,繼續追求著做一個善人、好人,因為歷史讓我對未來不再恐懼!

第四,適當與適度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才是最好的教育。過去,特別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初步形成了以“知識”為中心的教育體系,應試教育成了學生發展的全部內容和唯一追求。殊不知,當教師的知識傳授過度或熱中于滿堂灌的時候,學生容易成為不諳世事的書呆子,容易導致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下降,嚴重擠壓學生未來發展與提升空間。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能力決定一切,能力解決一切,能力證明一切,全社會形成了以“能力”為中心的教育體制。如果一個人的能力不強,或無法精英化時,他所接受的教育與培養就有可能大打折扣。對精英化人才的過度關注與培養,事實上侵犯了其他非精英人才平等受教育的權力,重點中學、重點班的設置就是最大的教育不公平。無論是知識體系,還是能力體系,歷史教育都沒有權利強行占滿學生的全部時間和空間,要給他們留足自我反芻與成長的發展空間,讓他們更好地為自己的人生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用素養點燃課堂

“素養是教化的結果,是自身努力、環境影響的結果,由訓練和實踐而習得的思想、品性、知識、技巧和能力。其中,尤其能促進人生命成長、人生發展,可提升、可進階的就是核心素養”。學校教育對個人素質的形成起了關鍵性作用,這主要體現在中小學教育階段的各個學科和它的核心素養中,多個學科的核心素養目標共同組成與形成了學生個人的素質。當學生走向社會時,他們所學過的歷史知識也許早就忘記了,但學歷史時所形成的核心素養卻受會讓他們終生受用,他們與那些沒有學過歷史的人在素質方面,特別是情商方面就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因此,歷史學科在養育學生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獨特核心素養即是“時空邏輯、史料實證、發展眼光、多元聯系、客觀評判、置身理解”六個方面。讓學生在今后的人生中,不論是做人還是做事,能時時、處處、事事具備“基于時空與實證、立足發展與多元、善于理解與評判”的價值理念與素養。

1.時空邏輯

任何歷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體的歷史時間與地理條件下發生。歷史時空觀具體落實到中學歷史教學,主要表現為:了解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時間邏輯與空間邏輯,通過分期、分段、分地域、分國家、分民族的方式來描述和認識人類過去的發展,并將史事置于歷史進程的時空框架當中,考察與理解它們存在的意義。

時空邏輯對學生進行人文養育的主要表現有:一是認識任何事情都是建立在時空基礎上的,這是學生未來做人處事的基礎要求;二是時、空、事三者共生相機,歷史事件一定發生在特定的時空中,過去的時空,一定有很多我們已知和未知的事情發生了,要理解世間有很多事情不能錯過一定的時間與空間;三是要善于把握事物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里意義是完全不一樣,效果和影響也可能決然不同,學會分析;四是掌握事情發生的、發展乃至整個進程的具體時間和空間環境,建構起人、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性及因果關系,并能正確理解事物的變遷、延續、發展、進步等意義,正確對待自己人生過程中所遇到的人和事,或對整個社會現象做出正確而且合理的解釋。

2.史料實證

歷史是一門注重邏輯推理和嚴密論證的人文社會科學。任何歷史結論與評判都必須基于真實的、可靠的歷史史料,論從史出,證由史來。

史料實證對學生進行人文養育的主要表現有:一是史料實證至少能夠養育學生在今后的社會生活中,形成自覺的實證意識,學會如何搜集、選擇和使用各種信息,并養成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發現線索和有效信息的習慣;二是不僅要善于搜集信息,還要善于判明它的可信度和使用價值。信息來源具有廣泛性,以客觀的態度辨析信息可靠性和價值;三是形成較高水平的實證意識,并能從信息中形成新的問題,建構屬于自己的價值敘述和情感態度;四是學會在論證過程中注重邏輯推理,論證過程嚴密;五是虛假或偽造的歷史培養不出善良與誠實的公民,憑證據說話和理性處事是公民社會的基本要求,只有真實而崇高的歷史才會讓我們擁有走向未來的信心。

3.發展眼光

人類歷史是永無止境地向前發展的。它在中學歷史教學任務中具體體現為:了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線索、變化和發展的基本情況,辨明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形態,認識和把握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和潮流。

發展眼光對學生進行人文養育的主要表現有:一是培養學生具有對歷史發展進程的總體把握能力和具體辨明歷史發展變化基本形態與類型的能力。二是人類歷史是在繼承與發展中不斷前行的,即便是歷史有停滯或后退現象,那也只是發展過程中的暫時曲折。學生習得的更重要的是認識到了只有具備歷史發展變化這個宏大的視野,才能準確把握歷史發展和自己未來發展的總方向和總趨勢。三是理解不同時期歷史發展的差異性與演進的關聯性,認識和理解歷史發展的借鑒性與現實性。

4.多元聯系

聯系是多元的,這種多元聯系往往表現在歷史發展的復雜性、多樣性、具體性與特殊性之中。歷史的多元聯系落實到中學歷史教學主要表現為:多元聯系既體現在民族、國家、地區之間,又體現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技、宗教、意識形態等各個領域,也體現在社會中每個個體存在的不同經歷、信仰與態度。了解人類歷史在各個地區、國家、民族以及各個領域的多樣化發展情況及縱橫聯系,需要我們精準把握和認識各因素之間的關聯。

多元聯系對學生進行人文養育的主要表現有:一是學會從整體關注、把握和解釋事物發展的多樣性和普遍聯系,不能單一的、獨立的、分散的看待事物;二是具備歷史發展存在多樣性與多元選擇的觀點,既要看到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規律和趨勢,也要看到各個文明的獨特性、交融共進及相互影響;三是重視現實與歷史之間的聯系,立足現實,追溯歷史,研究和借鑒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四是善于把各國文明納入到世界文明發展大背景中進行綜合考察,也要善于挖掘各國文明的影響與價值,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發展服務。

5.客觀評判

秦暉認為:“歷史學的任務就是解釋,去解釋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如果不去解釋,歷史學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比魏螝v史敘述實質上是對過去的闡釋與評判,不僅包括史實的描述、整理、組合,也包括敘史者的立場、觀點與方法,如歷史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陀^評判落實到中學歷史教學就主要表現為:能夠區分歷史敘述中的史實與闡釋,辯明導致歷史解釋與評判不同的原因;能夠對史實進行實事求是的判斷,全面客觀地論述歷史問題;能夠運用正確的史觀,全面清晰地論述自己對歷史的看法,論從史出,史論結合。不能預設結論進行推理論述,要么一否到底,要么頂禮膜拜。

客觀評判對學生進行人文養育的主要表現有:一是歷史評判必須建立在真實可靠的史實基礎上的,歷史不是勝利者的宣言書,也不是失敗者的墓志銘,它因真實而崇高。我們既不能神化歷史,把它捧得縮地戡天;也不能丑化歷史,把它罵得天誅地滅。二是立足于當代社會需要,置身當時歷史情境,思考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的重要性。正如袁偉時所說:“現實環境也會刺激歷史研究者的思考,影響他們的研究方向和對史料的選擇和分析?!比墙佑|不同的歷史敘述,理解別人的歷史評判是如何通過不同的手段和不同方式形成對歷史的解釋,并探究其意圖,客觀評價各種歷史解釋的意義和價值。四是通過對歷史進行實事求是的闡釋與評判,反思歷史,汲取歷史經驗教訓,形成自己對歷史的正確評判,讓本質性的認識成為學生成長所需要的人文素養,讓學生對未來不再恐懼。這也是學生通過客觀評判歷史獲得學習自主性與創新性的養育。

6.置身理解

置身歷史理解是指歷史本身的發展,和人們對歷史理解的認識過程。前者以史料為主,后者以歷史概念、歷史范疇為主;后者以前者為基礎和內容,是前者的理論再現;兩者不能等同,后者是拋棄了歷史發展中大量非本質的、支流的、偶然的東西,集中反映歷史發展的本質的、主流的、必然的東西,從而形成了客觀的歷史理解;后者反映前者不是對歷史的背離,而是以嚴密的邏輯對歷史的深刻的反映與認識,它主要體現在客觀解釋歷史、寬容歷史、認同歷史之中。置身理解具體表現為:能夠理解各種歷史敘述的內容含義與要點;能夠設身處地認識具體的史實,對歷史形成合理的想象與理解;認同并理解歷史的變化與發展、動機與效果、偶然與必然。這種建立在歷史理解基礎上所形成的歷史認識,不但是中學歷史的靈魂,更是學生成長需要的人文素養。

置身理解對學生進行了人文養育的主要表現有:一是回到歷史現場,正確認識和理解歷史事件的發生、過程、結果、性質、影響,歷史人物的言行、貢獻、歷史地位。二是將歷史放置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具體闡釋與理解,不用現代人的價值觀苛求古人,設身處地理解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三是理解是基于一定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反過來,歷史豐富的思想觀念、文化傳統、情感認同、價值取向有助于養育上述“三觀”。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不僅是機械傳遞人類自己的記憶,更重要為當前社會發展提供歷史經驗教訓,為社會個體提供成長養分與人生啟示。四是形成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從歷史的角度認識中國的具體國情,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五是形成正確的國際理解意識,尊重、理解、包容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形成面向世界的開放心態與胸懷。

三、心中時常有風景

2014年3月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文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養概念,并特別強調它是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是新一輪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和導航儀。歷史教育的本質是養育人格,最終的目的是讓他們的精神站立起來。提前準備好從事各種職業或事業所要求的素養基礎,盡量避免德不配位。因此,中學歷史要善于落實每一個歷史知識的素養目標,讓它們為學生成長服務。

第一,挖掘與制定素養目標不可缺失的觀念

本應以素養養育為核心的中學歷史教學目前存在六大問題:一是對歷史教學素養概念的認識和界定搖擺不定。二是對具體歷史知識點素養目標的制定含糊其辭。三是對歷史的解讀與認識是一知半解,或過度解釋。四是圍繞素養養育核心目標的教學設計是兩張皮。五是價值觀引領容易扭曲變形。六是課堂教學中,不是以學生發展為本位,學生處于被壓制地位。正是基于當前的歷史教學現實,素養目標的挖掘與制定必須具備幾個不可缺失的觀念。

其一,學生是一切素養目標的最終目的,是歷史課堂的出發點和根本所在。養育學生素養、為他們成長提供合適的營養是中學課堂最主要的目標和功能,基于此,歷史教學目標的合理設定、歷史教學內容的恰當選取、歷史教學流程的合理編排、歷史教學評價的選擇與使用等都必須建立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基礎上。課堂是全體學生的課堂,知識構建與技能訓練、能力培養與個性形成、合作競爭與交流互動等是所有學生的事。歷史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效能是既能讓學生廣泛參與,又能學生滿足個性需求。

其二,素養目標對中學歷史學科教學起著指導、引領、輻射作用,是學科素養目標的上位目標,是建立在“目”基礎上的“綱”。知識與技能產生力量,過程與方法培養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決定方向。過去,知識立意與能力培養是學生的整個世界,現在,我們的核心目標已從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走向更為本質的素養體系。因此,再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都不能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或主旨,沒有圖片、音樂、視頻、動畫的歷史課堂,只要它符合素養要求,同樣是精彩的課堂。課堂一切的主旨是學生的需要與對他們成長的養育,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永遠只能附從學生素養養育的需要。萬千課堂,唯此為大。

其三,評價一堂好課的根本標準是對學生素養養育程度的高低或是否適合?;趯W生成長需要的歷史課堂應該是樸實簡約重于奢華花哨、內容效果重于形式氛圍、價值導向重于知識能力、素養養育重于考試分數。如果基于學生的素養目標無法成為歷史課堂教學中雄居山頂的導航塔,或被嚴重弱化和邊緣化的話,本該簡約的歷史課堂會讓學生在繁瑣、雜亂中無所適從。同時,中學歷史課堂還應注意的是:不能把一堂課的功能無限放大,嚴重擠壓學生成長與養育的時間、自主發展的空間。高效不等于容量大,好課不等于目標多。能夠讓大部分學生吸收和消化才是最理想的課堂容量追求。確定一兩個教學目標,解決一兩個教學問題,運用一兩個教學策略,傳授一兩個學習技巧,完成一兩個教學任務,養育些許人生素養。因此,一堂好的歷史課必須是以養育學生素養為核心,教學容量簡約而不簡單;教學活動適度而不紛繁,不能弱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手段可以豐富多彩但不能變人灌為機灌,更不能眼里只有優秀生而沒有全體學生。

其四,歷史基礎知識是能力培養與價值觀養育的基礎,“任何認識和結論的得出都要在建立在堅實的史實之上,從歷史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社會和人生,沒有歷史知識作為思考的原料和進行比對的參照,也不可能真實、準確和有實效。從歷史素養的高度看,歷史知識既是具體的,也是整體的,既是獨立的,也需要前后貫通、上下相連、左右相逢,既要保證知識的完整和獨特,也要對它進行消化、加工、提煉”。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和高考考試大綱均對學生所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作了明確的規定。如高考大綱規定了28個一級知識點,90個二級知識點。如果沒有歷史基礎知識作為媒介與依托,學科能力培養與學生人生養育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第二,如何挖掘與制定一堂歷史課或一個知識點的素養目標

庸師堆砌史料,能師提煉史料,經師闡釋史料,人師立意史料。當素養立意落實到每堂歷史課或每一個歷史知識點時,核心目標成為了它們的必然選擇。一個完整的核心目標是由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養目標三個層級構成。學會知識是基礎,培養能力是重點,養育素養是核心,是皇冠上的明珠。

制定知識目標一般運用“了解”“知道”“列舉”“說出”“欣賞”等開題詞。能力目標的制定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于歷史基礎知識的能力目標,一般運用“概述”“簡述”“理解”“探討”“說明”“概括”“比較”“分析”等開題詞;另一類是基于開展歷史活動的能力目標,一般運用“收集”“組織”“討論”“訪問”“搜集”“觀看”“講述”“編輯”“閱讀”“調查”“考察”“繪制”等開題詞。制定素養目標一般運用“體會”“認識”等開題詞,正常情況下,歷史認識是應用最多的素養目標開題詞。如1787年美國憲法。

知識目標:知道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

能力目標:理解妥協在憲法制定過程中所起的歷史作用;并比較美國總統制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素養目標:認識妥協也是珍貴的歷史遺產。

為什么把“認識妥協也是珍貴的歷史遺產”作為本課或本知識點的核心目標呢?為什么要對學生進行妥協教育呢?

一是因為妥協是公民應該具有的品格。美國早在1994年,就推出了《全美社會科課程標準》和《全美公民與政府課程標準》兩部公民教育力作,兩大標準都明確提出要對中小學生進行妥協教育,強調妥協是協調人際關系技能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解決分歧、化解沖突中,(學會)參與勸說、妥協、爭論和磋商?!蓖瑫r學會妥協就是養成一種公民品性,有益于美國民主的健康發展:“這些品性不僅包括責任感、自律、尊重個人價值和人類尊嚴以及同情心等個人品性,也包括禮貌、守法公民意識、批判意識、忍耐力以及磋商和妥協意愿等公共品性?!?/p>

二是因為于學生而言,學會妥協是一種必備的人生素養。它不但是一種思維、視野、行為習慣,甚至是一種珍貴的人生高度與精神境界。以英美為例,妥協始終是資產階級革命與民主憲政發展過程中始終沒有缺失的民族特性、處事方式與行為理念。一個無可辯駁的史實,告訴我們:沒有一定程度的相互妥協與利益讓渡,他們的歷史發展就無法淌過深水區與激流區,妥協是一種珍貴的歷史遺產。

以近代中國為例:辛亥革命的價值引領與價值擔當不僅僅是“暴力革命”的典型,也存在妥協的智慧。革命發生后,各種政治力量以民族大局為重,通過相互妥協,實現和平,中華民族避免一次刀兵之亂,是中國歷史的巨大進步。漢族和滿族及其他民族之間的民族妥協與和解,保持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和祖國領土的完整統一;南方革命政權和清朝皇室之間的政治妥協與和解,避免了法國式的你死我活,避免了大范圍、長時間的社會動蕩和流血犧牲,走出了零和游戲危險境遇;孫中山與袁世凱兩大政治“巨頭”之間的權力妥協與和解,其中責任內閣的成立、政黨政治的嘗試、國會選舉的順利進行等,都曾使新生的民國政權呈現出勃勃生機。上述妥協既是多種現實因素的融合與凝結,也是以柔克剛的坦然、襟胸萬里的氣度、迂回取直的風格;既是捍衛信念與原則基礎上暫避鋒芒的睿智,也是深謀遠慮的歷史洞察、慧思敏銳的未來目光。

“教育是人的靈魂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有靈魂的教育意味著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恒的終極價值:真、善、美、愛和智慧、公正、自由、希望,以及建立與此相關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應成為負載人類終極關懷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給予并塑造學生的終極價值,使他們成為有靈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熱愛學習和具有特長的準職業者”。因此,素養養育是中學歷史課堂的靈魂與最高追求,要讓每一堂課都立足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立足于素養育人。自覺把課堂歷史教學上升到以養育學生人格為核心目標的歷史教育,由重學走向重育。把“素養養育”作為核心目標融入到歷史教學中去,充分挖掘和發現歷史學科獨特的素養養育功能和養育內容,讓學生在每堂課上都能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導引和養育,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教化功能,讓靈魂與素養跟上知識能力的步伐,同步到達理想的地方。

[責任編輯:李婷軒]

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范文第4篇

2010年轉瞬而逝,回顧一年的工作,我們在縣教育局、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成教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積極實施加快富民工程,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以人為本,提高辦學質量,努力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各項培訓的質量,積極探索農科教結合的新路子,圓滿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為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現將本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思想教育,切實把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 我們全體成教工作人員,努力踐行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工作目標,圍繞本工作中心和教育新形勢,把教育上的政策要求和學校的管理思想等,及時宣傳到每一位教師的心中,以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團結協作,多做實事,愛崗敬業,努力奉獻。認真開展“三整頓、一提高”學習活動以及“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活動,認真全面開展推進教育全面發展大討論、大實踐活動。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召開動員會,明確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制定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確保作風整頓活動順利開展。同時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重點查找領導班子、干部和教職工自身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析認識產生問題的原因與危害,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找準問題根源和實質,明確努力方向。

二、加強學校硬件建設,提升教學設施配置 根據上級要求及新形勢的發展,我校先后投資萬余元,購制了DVD、電視及相關視頻資料,安裝了成人學校安全防護設備,更新科技圖書,為更好的為農民培訓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狠抓農民素質培訓 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在農業技術、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活動中,我們采取適當增加培訓時間,努力提高培訓質量,注意資源整合 ,抓住培訓重點,落實培訓職責,切實開展各種開展科技培訓工作。一年來我校邀請紅城鎮農技中心主任施多明等專家,為紅城鎮農民進行玫瑰栽培技術和農技培訓,解決了農民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受到農民朋友的歡迎。本我校深入農戶宣傳,又招生100多名學員,為學校的長久發展打下了基礎。

四、利用中心小學網絡系統,搜集種植、養殖、林果、法律、健康等相關科技知識。我校積極為農民提供咨詢、幫助,先后印發小麥田間管理、麥田病蟲害防治、玉米、大豆品種介紹、蘋果樹管理、家畜疾病防治、甲型H1N1型流感宣傳材料1000余份。

五、加強社區服務文化建設。我校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協助各村組建文藝活動隊,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成立了鳳山、進化等多個文藝活動隊,活躍了農村的文化生活,促進了當地的精神文明建設。各個村社茶余飯后一派喜慶的氣氛。廣大農村婦女載歌載舞,暢想新生活,展現了新農村日新月異的變化,抒發農民對祖國的熱愛。

六、創建農村成教園地,為實施科教興農戰略,以加快中心農村建設為主題,以廣大農民對各種知識的需求為出發點,搭建成人教育工作平臺,我校充分發揮成教園地的作用,真正使成教園地成為成人教育在農村宣傳傳播各種知識的有效窗口,使農民真正有所收益。受到上級的肯定與表揚。

回顧一年的工作有成功也有不足,今后,我們要一如既往地遵照上級領導的指示,精心安排、認真落實、加強和兄弟鄉鎮的聯系,深入到農村中去,密切聯系群眾,充分發揮科學院校與農村、專家與農民的紐帶橋梁作用,把農民需要的知識及時送到農民手中,利用教育的優勢,為農民的致富提供幫助,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努力做好成教工作,使我鎮的成教工作繼續走在全縣前列,為永登教育的全面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范文第5篇

成人學校農技培訓總結

在2014年的成教工作中,我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努力探索新形勢下的農村成人教育工作,提高成人教育質量,狠抓富農強鄉,教育強鄉,結合我鄉實際情況,全體成教人員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各項工作目標,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狠抓職業培訓工作,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

為實施教育富民工程,搞好農村勞動力培訓與轉移,根據我鄉實際,我們首先摸清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及應屆初高

中畢業生情況,制定培訓計劃,對其分期分批培訓。在培訓中,我們始終堅持辦學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這個宗旨,充分認識到我們肩負著為社會,為政府,為待業人員,為廣大農民分憂解難,努力把學員培訓成能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的綜合素質較好的人才,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我們成教學校合理有效安排時間,做到課課有效果,節節有收獲。今年成教布置教室、辦公室、聘用教師、購買桌椅、圖書等。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形勢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的經濟觀念也有了新的轉變。面對農民守著自己“半畝地”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勞作方式和微不足道的經濟收入,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為了讓更多的農民有一技之長,我們搞好專業培訓,許多初高中畢業生當上了管理人員,真正發揮了他們的一技之長,全鄉實現勞動力轉移1160人,僅此一項創經濟效益2300萬元,為我鄉經濟建設,

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二、辦好培訓多元化,就業渠道寬廣化。

根據勞動力的務工行業、務工特點、務工時間等因素,我們采取了多元化的培訓方式,每年春冬季節,我們抓住外出務工人員回家和空閑時間長的機會,對農機維修、果樹管理、食品加工、種植養殖等進行培訓,并聘請教授專家,對不同行業的理論技術淺顯易懂的講授輔導,使培訓學員既學到了專業知識,又提高了文化水平。培訓學員就業率達到了97﹪以上。如聘請人員主講豬的飼養與管理,就給本村養殖戶帶來了很大的實惠,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集中培訓與分散輔導相結合,根據農時和季節交替,我們采取包村到點的分散輔導,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最新的技術,最新的品種和最新的工藝,及時調整結構,以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如:本村的規模養豬是我們進行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主要服務對象和直接受

益者。

我們送教上門,他們需要什么培訓,我們就搞什么培訓,開展了靈活多樣的職業培訓和轉崗培訓,全年共培訓農村實用技術人員1450人,初高中職業培訓50人。為了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我們還利用村里的廣播、墻報、發明白紙等手段,使廣大農民提高了認識,增長了知識。收到了效益。

三、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在示范基地建設方面,我們雖然建立了如張岳、大齊的膠帶加工,南田、陳村的規模養豬,南北陶墟的大蔥種植等幾個示范基地,但對全鄉的輻射力度還不夠。今后,我們打算在新的一年里,加大示范基

地的建設力度,輻射到村、到戶,使千家萬戶都走上致富之路,推動全鄉的經濟發展,為實現富民強鄉,拼搏進取。使我鄉成人教育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新營鄉紅土坡村成人學校

2014年12月

成人學校工作總結

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通過全體人員的不懈努力,我校的成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F將此項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在成教工作中,我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努力探索新形勢下的農村成人教育工作,提高成人教育質量,狠抓富農強鄉,教育強鄉,結合我鄉實際情況,全體成教人員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各項工作目標,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狠抓職業培訓工作,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

為實施教育富民工程,搞好農村勞動力培訓與轉移,根據我鄉實際,我們首先摸清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及應屆初高中畢業生情況,制定培訓計劃,對其分

期分批培訓。在培訓中,我們始終堅持辦學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這個宗旨,充分認識到我們肩負著為社會,為政府,為待業人員,為廣大農民分憂解難,努力把學員培訓成能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的綜合素質較好的人才,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二、辦好培訓多元化,就業渠道寬廣化。

根據勞動力的務工行業、務工特點、務工時間等因素,我們采取了多元化的培訓方式,我們抓住外出務工人員回家和空閑時間長的機會,對農機維修、果樹管理、食品加工、種植養殖等進行培訓,并聘請教授專家,對不同行業的理論技術淺顯易懂的講授輔導,使培訓學員既學到了專業知識,又提高了文化水平。培訓學員就業率達到了97﹪以上。

我們送教上門,他們需要什么培訓,我們就搞什么培訓,開展了靈活多樣的職業培訓和轉崗培訓。為了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使廣大農民提高了認識,

增長了知識。收到了效益。

三、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在示范基地建設方面,我們雖然建立了幾個示范基地,但對全鄉的輻射力度還不夠。今后,我們打算在新的一年里,加大示范基地的建設力度,輻射到村、到戶,使千家萬戶都走上致富之路,推動全鄉的經濟發展,為實現富民強鄉,拼搏進取。使我鄉成人教育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饒陽縣合方管理區鄉成人學校

成人學校工作總結

在市縣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通過全體人員的不懈努力,市縣領導的多次督導檢查,我鄉的成人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F將此項工作情況總結如下,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在2014年的成教工作中,我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與時俱進,努力探索新

形勢下的農村成人教育工作,提高成人教育質量,狠抓富農強鄉,教育強鄉,結合我鄉實際情況,全體成教人員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各項工作目標,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狠抓職業培訓工作,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

為實施教育富民工程,搞好農村勞動力培訓與轉移,根據我鄉實際,我們首先摸清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及應屆初高中畢業生情況,制定培訓計劃,對其分期分批培訓。在培訓中,我們始終堅持辦學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這個宗旨,充分認識到我們肩負著為社會,為政府,為待業人員,為廣大農民分憂解難,努力把學員培訓成能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的綜合素質較好的人才,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我們成教學校設立八個分校上課,合理有效安排時間,做到課課有效果,節節有收獲。今年成教布置教室、辦公室、聘用教師、購買桌椅、圖書等,投

入資金達到一萬二千余元。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形勢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的經濟觀念也有了新的轉變。面對農民守著自己“半畝地”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勞作方式和微不足道的經濟收入,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為了讓更多的

農民有一技之長,我們首先對膠帶廠相對集中地大齊、張岳村和東墟托輥制造等,搞好專業培訓,許多初高中畢業生當上了管理人員,真正發揮了他們的一技之長,全鄉實現勞動力轉移6160人,僅此一項創經濟效益4300萬元,為我鄉經濟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二、辦好培訓多元化,就業渠道寬廣化。

根據勞動力的務工行業、務工特點、務工時間等因素,我們采取了多元化的培訓方式,每年春冬季節,我們抓住外出務工人員回家和空閑時間長的機會,對農機維修、果樹管理、食品加工、種植養殖等進行培訓,并聘請教授專家,

對不同行業的理論技術淺顯易懂的講授輔導,使培訓學員既學到了專業知識,又提高了文化水平。培訓學員就業率達到了97﹪以上。如聘請農業大學教授主講豬的飼養與管理,就給南田村和大墟村養殖戶帶來了很大的實惠,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集中培訓與分散輔導相結合,根據農時和季節交替,我們采取包村到點的分散輔導,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最新的技術,最新的品種和最新的工藝,及時調整結構,以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如:張岳、大齊的膠帶加工,南田、陳村的規模養豬,南陶墟、北陶墟的大蔥種植等都是我們進行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主要服務對象和直接受益者。

我們送教上門,他們需要什么培訓,我們就搞什么培訓,開展了靈活多樣的職業培訓和轉崗培訓,全年共培訓農村實用技術人員6450人,初高中職業培訓320人。為了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我們還利用村

里的廣播、墻報、發明白紙等手段,使廣大農民提高了認識,增長了知識。收到了效益。

三、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在示范基地建設方面,我們雖然建立了如張岳、大齊的膠帶加工,南田、陳村的規模養豬,南北陶墟的大蔥種植等幾個示范基地,但對全鄉的輻射力度還不夠。今后,我們打算在新的一年里,加大示范基地的建設力度,輻射到村、到戶,使千家萬戶都走上致富之路,推動全鄉的經濟發展,為實現富民強鄉,拼搏進取。使我鄉成人教育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博野縣東墟鄉成人學校

2014年12月

2014年觀臺鎮成人學校工作總結

2014年,在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重視關心下,成校始終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圍繞黨委、政府

的中心工作,銳意改革,奮力拼搏,開拓進取,勇于創新,使我鎮的成教事業實現了新發展。

現從四個方面作年終工作總結:

一、校務管理,民主規范

1、民主管理。成人學校盡管規模小,人數少,但我校堅持校務公開、信息公開,學校的辦班情況、收費情況、財務收支等情況按月通過宣傳欄等渠道予以公開;堅持教代會制度,學校重大事項由支部書記、工會組織員參與決策,并由教師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學校校務管理上的民主規范,既增加了學校管理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學校管理工作的知曉率,又增強了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全身心投入各項工作的參與率。

2、管理機構。學校在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自覺接受黨支部監督下,認真實施好校長負責制,黨政班子團結協調,“分工不分家,補臺不拆臺”的團結協作氛圍已經形成,為我鎮成校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3、校園及周邊安全工作。學校建立了加強校園安全的制度,做好日常安全保衛消防安全與治安工作,至今學校無一起責任事故發生。由于學校加強了安全管理,因此確保了學校安全和農民工生命財產安全。

4、語言文字。學校積極開展推普周活動,通過張貼宣傳標語、出好專題黑板報、組織演講等形式,營造了人人都講普通話的氛圍。

二、隊伍建設,著眼長遠

1、人事管理。學校以人事制度改革為契機,對學校的編制、每個工作崗位的工作要求做到具體明確,規章制度科學明晰;同時學校建立了科學合理的教職工聘用制度和結構工資分配制度,人事檔案、人事管理科學規范,學校目前是人事檔案管理“合格”單位,并努力爭創人事檔案管理“優秀”單位。

2、師德建設。學校師德建設有計劃、有措施。

——認真實施各項教學管理制度。

如認真實施任課教師的聘任協議、兼職教師工作職責、有更多精品文章班主任工作職責等教學管理制度,增強了教師們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任課教師主要體現在“三個多”:即一是詢問多,班主任經常詢問請教區電大、某電中等教務部門,使教學管理更趨規范;二是研究多。通過研究,電大校園信息的發送、網上課堂建設正悄悄形成;三是思考多。如指導與幫助學員網上注冊、網上作業、網上學習、網上報考等是我們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

班主任工作出現了“四個心”:即一是耐心,耐心回答每位學員提出的問題;二是細心,班主任都把學員來電時提到的一些問題記錄在小本子上;三是熱心,為了及時收費、收作業本,在學員不方便的情況下班主任常常不厭其煩上門去收取,盡力為學員做好服務;四是愛心,班主任在學員生日當天通過發送祝賀短信,表達點點關愛。由

于從教師到班主任,都抓好了教育

教學管理工作,學風普遍良好。

——認真開展教研活動。推進教研活動,我們感到應做到“三個結合”:第

一、教研活動要與教學研討相結合。教師在開展集體備課、上公開課、說課和評課時,要經常性地研討教學中的問題。第二,教研活動與評優活動相結合。以區教研室的要求制定和實施教學計劃,加強備課、輔導和課堂教學等過程管理,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第三,教研活動要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如我們以市級課題“村居教學點發展的實踐與思考”和區級課題“某電大基層教學點質量標準與監控的研究”為研究對象,為夯實社區教育基礎,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進行了深層次的探索與思考。

三、教學管理,井然有序

1、教學計劃。各班都能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表和教案。

2、班務管理。各位班主任都能堅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以及學員的思想政

治教育,認真記載班主任工作手冊、班務日志,短訓、講座也有專人負責。

3、學籍管理。各班招生、學籍管理資料齊全,保存也完好。

4、教育科研。學校制定了教科研工作制度和工作規劃,08年承擔5個教科研課題和社區教育實驗項目,其中完成3個教科研課題,2個社區教育實驗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

四、成教事業實現新跨越。

全年共舉辦成人大專班8個,受教育人數為396人,高中階段班8個,受教育人數為81人,高復班1個,受教育人數57人,學歷教育人數共計534人,遠遠超過局下達的任務要求;全面完成農村勞動力職業教育培訓400個培訓指標任務,共舉辦班級32個,培訓人數1361名,完成全年指標任務的340.2%。,培訓后就業人數635人,就業率完成全年計劃指標任務的264.5%;超額完成“百萬家庭學禮儀”培訓任務,共舉辦17個班,培訓人數為2014名,完成全年計劃

指標任務的201%;“千村萬戶”農民信息化培訓完成105名。培訓完成率達100%;舉辦“為農服務”、燎原項目、實用技術類班級25個,培訓人數2730人次;開設老年教育班、外來人口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社區教育班292個,全年全鎮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社區教育總人數達43798人次,占鎮人口264.4%,幾乎是全鎮戶籍人口都輪訓了2次。

1、學校始終抓牢學歷教育這一學校事業發展的經濟生命線,不斷提高失地農民的文化素質。

2、學校始終抓牢農民教育這一學校事業發展的工作底線,不斷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2014紅城鎮成人學校工作總結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校緊緊圍繞紅城鎮“經濟強鎮、區域重鎮、文化名鎮”建設要求,完善教育網絡化管理,努力構建全民終生學習氛圍,促進全鎮人民整體素質提升,為紅城鎮社會、經濟發

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具體如下:

1、制定學校農村預備勞動力培訓規劃。集智慧、請專家,制定學校農村預備勞動力培訓規劃,將文化教育與應用技術培訓相結合,以社會效益為主,引導回鄉初高中畢業生走科技致富之路,使科技教育更好地為發展農村經濟服務,根據本鎮實際,聯合鎮農技中心、鎮屬中學擬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加大宣傳,組織落實,確保該項工作順利實施。使這些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今年繼續舉辦玫瑰栽培技術培訓、農村預備勞動力培訓,市成教中心在全市范圍內免費招收農村預備勞動力培訓班,開設計算機、服裝領帶、模具制作、機械等職業技能培訓班,成校積極創造條件,摸底,上門,工作,不厭其煩地做好工作,讓一切愿意參加的人參加培訓,為新農村建設輸送新鮮血液。

2、進一步加強和鎮各部門的聯系,努力為村民辦實事、做有益的事、幫助他們排憂解難。積極謀劃各類社區教育活動,緊密配合鎮有關創建工作。把我校的社區教育工作水平再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使我校成為鎮創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大力發展優勢項目,老

年教育已顯勃勃生機、深入人心受到各方關注。同時積極協助鎮各部門做好有關培訓工作。依托老年教育這一優勢項目形成輻射,以積極的姿態融入紅城鎮社會、經濟大發展的浪潮中,使學校各項事業齊頭并進。

3、繼續做好鎮中心學校關工委工作,使貧困生受到關懷、幫助、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使他們能很安心地學習,從而不影響工作。協助中心學校做好其他工作,如安全工作檢查等等。

4、積極聯合兄弟學校組建成教活動片。積極開展成教片的各類活動,促進兄弟校間的合作與交流。

5、堅持依法治校,加快完善學校制度化建設步伐。認真落實多項制度及相應崗位職責。為預備勞動力培訓打下扎實的基礎。

6、發揚主人翁精神,勤跑腿、多用腦、善聯系,創建學校優良業績。

總之,雖然2014年工作繁重,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特別是在是在中心小學、紅城初級中學的鼎力協助下,基本完成了培訓任務,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我校將再接再厲為紅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紅城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范文第6篇

摘 要: 校本課程開發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十多年的努力校本課程開發雖已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西部農村學校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困難重重。要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讓西部農村孩子同等享受教育,可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好這一問題。

關鍵詞: 西部農村學校 校本課程開發 困境 出路

校本課程開發概念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行,在我國提出已有十多年的時間了,而且在發達地區、城市學校的實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樣化的課程給學生自由學習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機會和平臺。但從整體實施來看形勢卻不容樂觀,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特別在西部農村學校通過筆者的走訪發現給學生開發的校本課程幾乎為零。所以西部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這一問題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同時,更值得學習研究教育的人深思和探究。因為這個問題直接關乎農村義務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問題,校本課程是目前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假如農村學校開發不出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那么有什么課程替代?

一、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現實意義

關于校本課程的概念最早是在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由菲呂馬克(Fur mark,A·M)和麥克米倫(Mc Mullen)兩位學者提出的,“校本課程實質上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的且很民主的決策過程,即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學生及家長等共同參與學校課程計劃的制訂、實施與評價活動。它涉及學校教育經驗的很多方面,如學校組織結構的優化、教師的在崗培訓、教育資源的選用等多種相關措施”。按照目前課程分類考察,校本課程屬于課程管理方面的一個范疇,是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相對應的課程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它是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緊密結合的一種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的課程?;诖诵1菊n程可理解為根據國家教育方針和學校辦學目標,充分考慮當地社會要求和學校課程資源,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的,旨在發展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1.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有利于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西部農村學校教師在課程開發過程中,對學生需求、教師意向、地方資源的調查,對課程內容的選擇組織、對教學方式的考慮、對評價方式的思考等都必然把自己帶入課程行動研究當中。而且由于校本課程的開發需要農村教師具有一定有關課程理論方面的知識,這將激發農村教師的學習愿望,促進教師自主學習及終生學習,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

2.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有利于形成辦學特色

課程是體現學校特色的重要因素,特別在農村學校里,在硬件設施沒有城市設施好的情況下更要重視校本課程的開發。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的差距日益明顯,在保證國家和地方課程基本質量的前提下,留出精力對農村校本課程進行開發,走農村特色學校道路是農村學校特別是農村薄弱學校發展的新思路。因此,西部農村學校要把握好這個機遇,結合當地經濟、文化特色和社會需要,開發出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課程,形成自己學校的辦學特色。

3.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有利于傳承地域文化

農村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兩方面內容:一是以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等資源開發為主要內容的校本課程,二是以學校文化傳統、特色等學校資源開發為主要內容的校本課程。在追求“升學率”所致學校文化嚴重缺失的農村學校,更適宜以地方資源開發為校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從地方自然環境和生態發展角度出發,關注人、社會和自然的整體和諧發展,以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態勢改變人的生存環境。

4.開發農村校本課程有利于落實為農服務的政策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指出“農村學校的課程設置要根據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統籌’等項改革,試行‘綠色證書’教育并與農業科技推廣等結合”。要實現“農科教相結合”,使農村社會主義建設適應廣大農民發展生產、勞動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開設適應本區域的校本課程,對即將回到農村從事農業的新型農民進行農業科技教育,是落實為農服務的重要措施。

二、西部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面臨的困境

校本課程自實施以來,在我國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廣大西部農村地區不論是小學還是初中基本都沒有開設校本課程,個別學校就算有也只是走走形式,根本無法結合當地資源,形成一定的學校特色。其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西部農村學校教師缺乏校本課程開發能力

農村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僅是理論性問題,而且是操作性問題。不但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課程論知識和意識,還要擁有一定的課程研發能力。西部農村學校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能力方面明顯表現不足: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主體教育理論修養欠缺、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主體發能力相對較弱、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主體對教材的認識不夠、農村校本課程開發主體對校本課程開發價值認識不足、農村校本課程開發主體普遍缺少合作意識。

2.西部農村學校內部缺少校本課程開發的文化支持

校本課程開發需要的學校文化類型是進取型、創新型的文化,這種文化要求尊重實踐、尊重差異、尊重民主,重視合作、重視參與,提倡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給學生一個想要的發展空間。西部農村學校并不太重視學校新文化的構建氛圍。很多學校為了排名,一味追求升學率,考試才是重中之重,根本沒有心思顧及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他們認為課程就是用來為升學和考試服務的。其原因在于國家長期的本位課程模式,使學校和教師的依賴思想嚴重,校長的家長制作風沒有消失,老師及學生沒有相關的專業自主權和課程選擇權,處在很被動的位置。

3.西部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缺乏必要的基礎性條件

校本課程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一種具有支持性特征的文化環境。缺乏相應的環境支持、政策支持和經費支持無疑使西部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成為一句空話。資源”是基礎,農村自然資源雖然豐富,但是潛在課程資源,要把這些開發成課程需要一個過程。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是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的過程,它需要教育行政部門有力的政策支持,然而,在農村地區,學校和教師開發課程的自主權受到很大限制,一些教育行政部門對校本課程的性質缺乏準確定位,往往把校本課程的開發等同于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開發,不愿真正放權給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需要大量物力、人力和財力的投入,需要學校有專門的經費作支撐,但西部農村學校除了固定的義務教育專項經費之外,根本沒有別的經費來源。

4.西部農村學校的學生和家長對校本課程缺乏認識

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要求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等各方積極主動參與、合作。但是,目前大多數西部農村學校的學生和家長明顯缺乏參與校本課程開發意識。處在西部農村地區的學生興趣單一,甚至沒有興趣愛好,他們根本沒有根據自己的興趣及需求向老師和學校提出課程開發方面的建議。家長作為教育伙伴,校本課程開發需要家長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審定,參與學校課程的決策等。但是西部農村學生家長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或外出打工把孩子的學習完全讓責于學校,完全沒有參與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能力,這種思想認識嚴重阻礙西部農村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

三、西部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有效策略

針對西部農村校本課程開發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解決:

1.通過政策和經費的傾斜,建立西部農村校本課程開發的外部運行保障機制

加快西部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一方面必須加大政府對農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從政策傾斜到專項經費的投入,從教師培訓到課程教學專家的指導,從資源提供到信息咨詢等都需要切實有效的幫助。另一方面,對于東西教育差距、城鄉教育差距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校本課程開發給廣大西部農村學校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西部農村學校要看到自身的優缺點,在校本課程開發目標、選題、內容等方面突出特色。單從農村學校校本課程資源開發方面而言,西部農村學校有著獨特的資源優勢,尤其是素材性資源方面,如獨特的地形地貌、氣候氣象、生物生態、農作物、河流山川等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古樸的建筑、淳樸的民風、悠久的民俗、古老的民間傳說、傳統的手工藝等社會資源給校本課程開發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2.立足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提升教師個人素質

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其素質高低直接影響校本課程開發品質。從校本課程開發角度而言,西部農村學校應該多渠道促進教師素質提升。使農村學校老師按需所獲,通過個別輔導、專題研討培訓等方式進行多樣化培訓。農村學校教師在思想上要樹立以校為本、以人為本的理念,真正確立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教育理念,賦予學生課程選擇權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要,建立科學合理、多方參與的課程開發機制,形成校本課程的集體決策程序。

3.加強多種形式合作,共同開發農村校本課程

農村學校要建立以教師為主體的校本課程開發團隊,激發教師課程開發潛能,保證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有序開展。具體合作體現在四個方面:要創建校長與教師之間民主、平等、開放、有效的合作關系;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如教師之間經常開展課程、教學問題討論會,教師個人之間教學資源共享、互助,教師之間互相觀摩等;教師與課程專家之間的合作,學校要積極為教師與課程專家創設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教師個人與課程專家一起討論和策劃課程與教學方案;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與學生通過溝通與交流在課程方案上達成共識并共同參與課程評價等,使之更好地促進農村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

4.農村學校校長加強課程的領導意識與能力,統籌學校課程開發活動

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整體規劃與開發方面,校長要承擔課程領導和規劃學校課程政策,組織和協調相關課程事物關系等多方面的責任。西部農村學校校長要通過專業培訓和校長自身的主動持續學習,增強自身課程領導意識和能力。因為校長的課程領導意識和能力是校長領導意識和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學校課程設計、實施、評價的全過程。因此校長的課程領導意識和能力應體現在建立健全學校課程開發組織、領導制定學校課程發展規劃、構建學校課程發展團隊及其運行機制、塑造學校課程文化、建立學校課程制度等方面。

5.西部農村學校要充分使用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權,凸現農村學校特色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和農村學校課程意識和能力的增強,校本課程開發范圍應逐漸加大。尤其西部農村學校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有利于自身發展。隨著教育行政部門和社會、家長對學校評價觀念的改變,學校越有特色在社會上將越有競爭力,而課程是體現學校特色的載體。農村學校應基于對校內外環境的分析,明確自己的追求,確定學校獨特的發展方向,這樣才有可能開發出真正屬于自己的校本課程。

參考文獻:

[1]李金春.淺談農村初中的校本課程開發[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4(6):91.

[2]和學新.校本課程開發活動的問題反思與改進[J].全球教育展望,2011(9):16.

[3]王瑩.農村地方校本課程開發:困境與出路[J].現代教育論壇,2010(4).

[4]韋盛梅.對農村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J].中國人民教育,2004(2).

基金項目: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10年度單位資助教育部規劃課題“教師質量差異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研究”(FFB108125)、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陜西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研究”(10N052)和陜西城鄉中小學教師質量差異問題的調查研究——以寶雞為例”(SGH13243)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鄉鎮產業扶貧實施方案范文下一篇:鄉鎮城鎮管理工作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