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初三物理復習課件范文

2023-10-03

初三物理復習課件范文第1篇

一知識點

1電荷

電荷的概念

電荷的分類

常見正負電荷

電荷間相互作用

帶正負電的基本粒子

帶正電的粒子叫正電荷;

帶負電的粒子叫負電荷

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失去電子帶正電荷;

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得到電子帶負電荷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電流、電壓、電阻

概念

表示字母

單位

大小

測量工具

電流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

I

安培(A)

1s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積的電荷量

電流表

電壓

電壓是電流形成的原因

U

伏特(V)

由電源本身決定

電壓表

電阻

導體對于電阻的阻礙作用

R

歐姆(Ω)

跟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

積有關

______

3電流表、電壓表

用途

使用方法

表盤標志

電路符號

電路中被視作

使用注意點

使用前

使用時

讀數

與電源

電流表

測電流

串聯在被測電路中

A

無電阻導線

確保不超過量程;進行調零。

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根據接入量程確認大格和小格的值進行讀數

不能直接與電源連接

電壓表

測電壓

并聯在被測電路兩端

V

斷路

能直接與電源連接

4串聯電路、并聯電路的電流和電壓特征

電流特征

電壓特征

串聯電路

處處相等

電路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電壓之和

并聯電路

干路總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每個用電器兩端的電壓都相等

5生僻知識點

短路:短路分為電源短路和局部短路

開關閉合后形成電源短路

開關閉合后燈泡L1被短路

注意:第二張電路圖中只有局部短路,沒有形成電源短路。這種情況不會燒壞用電器,是允許出現的。

二例題精講

【例1】★

橡膠棒與毛皮摩擦后,橡膠棒帶負電荷,這是因為摩擦使得橡膠棒(

)

A.失去一些電子

B.得到一些電子

C.失去一些質子

D.得到一些質子

答案:

B

【例2】★★

有A、B、C三個輕小物體,為判斷三個物體帶電情況,將三個物體分別互相靠近,發現AB間吸引,BC間排斥,AC間吸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B帶異種電荷

B.B、C帶同種電荷

C.A、C帶異種電荷

D.A、B、C均帶電

答案:

B

【例3】★★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正離子、負離子、電子的定向移動都可以形成電流

B.

金屬導線中發生定向移動的是正電荷

C.

電源內部的電流方向是從正極到負極

D.

電路的電流為1A,表示1s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為1C

答案:

BC

【例4】★★

在圖中的四幅電路圖中,與如圖所示實物圖對應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例5】★★

如圖,開關S閉合后伏特表測的是(  )

A.

R2的電壓

B.

電源的電壓

C.

開關的電壓

D.

R1的電壓

答案:

D.

【例6】★★

如圖所示,通過L1的電流為3A,電流表A1、A2的示數之比為3:1,電流表A2的示數為(  )

A.

3A

B.

1.5A

C.

1A

D.

0.75A

答案:

B.

【例7】★★

在探究電路的電壓規律的實驗時用了下圖中的某個電路,已知R1>R2,電壓表V1、V2、V3的讀數分別是4V,2V,6V,測量時的電路圖應是(  )

A.

B.

C.

D.

答案:

D.

【例8】★★

如圖,閉合開關后,兩個電流表的示數相同,則電路中出現的故障可能是(  )

A.

燈L1被短路了

B.

燈L1斷路了

C.

燈L2被短路了

D.

燈L2斷路了

答案:

D.

【拓展題】

為了測定風速的大小,小明設計了四種裝置,如圖所示.圖中探頭、金屬桿和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相連,可上下移動.現要求:當風吹過探頭時,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向上移動,且風速增大時電壓表的示數增大.以下四個圖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拓展題】

七個阻值均為1歐的相同電阻如圖連接,導線電阻忽略不計,則AB間的等效電阻為_____Ω

考點:等效電阻的計算

解析:假設A端為電源正極,則電流中電流方向如圖所示

根據電流流向可以看出電流經過第一個電阻后,分為三路,其中一路只有一個電阻,另外兩路分別流過一個電阻后匯合,然后又分為兩路,再次各經過一個電阻后與第一路匯合;其等效電路為

其等效電阻為(Ω+Ω)=0.5Ω

加上干路中的兩個電阻后其等效電路為

因此AB間的等效電阻為1Ω+0.5Ω+1Ω=2.5Ω

初三物理復習課件范文第2篇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于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可解釋許多光學現象: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線

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一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理解:

(1) 由入射光線決定反射光線,敘述時要反字當頭

(2) 發生反射的條件:兩種介質的交界處;發生處:入射點;結果:返回原介質中

(3) 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為零度

8、兩種反射現象

(1) 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

(2) 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反射后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

初三物理復習課件范文第3篇

我們上節課已經了解了到了這首詩是作于唐帝國經歷安史之亂四年后又值軍閥紛爭的時候,當時的社會可謂是民不聊生、滿目瘡痍。而這時的詩人,常年漂泊無依,已是一個五十五歲的疾病纏身的老人了。那他在這樣的情況下,于一個重陽佳節寫下了這首悲秋傷懷的名篇《登高》。

二、 學習新課:

1學生朗讀

下面我請一位同學起來為我們朗誦一下這首詩,在這位同學朗誦的同時,其他同學注意去感受詩歌的意境,找出詩歌中作者選取了哪些意象來進行描繪

(學生某朗誦)

這位同學的朗誦在節奏和韻律上把握得很到位的,有一點不足,是感情不夠飽滿,我相信通過我們這堂課的學習,同學們的朗誦水平一定能夠有所提高

2、找出意象

那老師剛才提的問題,同學們都找到答案了吧,我們一起來看看: 風、天、猿、渚(水中小塊陸地)、白沙、飛鳥、 落木、長江 但這些只能說是物象,還不能稱之為意象,詩人是怎樣將這些干癟的

物象變成了可以傳情達意的意象的呢?

3情與景的交融

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飛鳥 無邊落木、不盡長江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請大家體會一下這些景里面寄寓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孤獨哀傷、韶光易逝)

以上這些就是詩人的登高所見了,我們可以來想象這樣一個場景,一個五十五歲的羸弱的老人,在重陽佳節獨自一人登上高樓,但凡目光所到之處,皆是“哀猿、飛鳥、落木”這樣一些蕭索的景物。那是因為詩人滿懷悲苦,他在以情觀景。而下面,詩人緊接著又轉景入情,點出了他滿懷的悲苦是由何而來。

我們一起來看看后兩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如此看來,詩人的悲苦是由于“作客”、“多病”。但是真的僅僅因為這樣嗎?我們曾經學到過杜甫的一句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所以我們很早就知道杜甫的憂慮往往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國家,這是杜甫的胸懷。

4詩人的情懷

那根據我們所了解的杜甫以及上一節學過的詩歌背景,我們來深層地挖掘一下作者登高時的那種深重的悲苦是由何而來?(此問抽答)

作客、多病、苦恨、停杯 —— 風雨飄搖的家國 —— 憂國傷世 所以詩人“苦恨”的不是自己“作客”,而是迫使自己“作客”的原因——國家的風雨飄搖。正因為詩人有著這樣的胸懷和高度,所以他的“艱難苦恨”才會跨越千年仍然震撼著我們,大家能體會到嗎?

5、再讀詩歌

那這樣,我們再請剛才那位同學朗誦一遍,看他是否感受到了詩人這種感時傷世的情懷,并且將他所感受到的融進他的朗誦中 (同學某朗誦)

三、結課:

初三物理復習課件范文第4篇

簡單電路 §11-1

認識電路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電路的組成。

2、 記住并會畫一些電路元件的電路符號。

3、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知道電源有正負極。

4、 知道并能夠識別通路、斷路、短路三種電路狀態,知道短路的危害。

5、 會讀、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6、 能夠根據實際電路畫出它的電路圖,能根據文字敘述的要求畫出它的電路圖。規范作圖,培養學生讀圖及作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實驗和探究活動,認識電路、了解電源和用電器中能量的轉化。

2、 通過觀察實驗電路、規范作圖,培養學生讀圖及作圖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知道電的應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過讓學生討論廢舊電池的收集和處理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電路的組成及作用、電路的三種狀態、電路圖的畫法

(三)教具:電池兩節,電燈、開關、電鈴各一個,磁性黑板一塊,導線若干根,電路常用元件示教板塊。

(四)教學過程

一、電路的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1、電路的組成:由電源、用電器以及導線、開關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

2、電路元件的作用:

(1)電源:提供電壓的裝置。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等都是電源。

(2)用電器:指利用電流來工作的設備。如電鈴、電風扇、電視機等。

(3)開關:控制電路通、斷的器件。有拉線開關、撥動開關、按鈕開關等。

(4)導線:傳送電流。

二、電路的三種狀態:

1、

通路:處處連通的電路。

此時電路是閉合的,電路中有電流通過。如圖所示:

2、斷路:斷開的電路,也叫開路。

此時電路不閉合,電路中無電流。如圖所示:

3、短路: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用導線把電源的正負極連接在一起或用導線把某一用電器的兩個接線柱連接在一起。電源短路時電路中電流很大,會損壞電源,并使導線絕緣皮燃燒。連接電路時必須避免短路。

三、電路圖

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叫電路圖。

① 示范:畫出圖1的電路圖(圖2)。

②讓同學畫出用電鈴做實驗時的電路圖。讓同學說明電路中的電流方向。

③變換一下圖1實驗中元件的位置,再讓同學們練習畫出電路圖。注意糾正錯誤的畫法。

④根據同學們畫電路圖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橫平豎直。 小結:

1、 電路的組成

2、 電路的三種狀態

初三物理復習課件范文第5篇

一、密度(ρ):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ρ= m / V變形

m為物體質量,主單位kg,常用單位:t g mg;

v為物體體積,主單位cm3m

33、單位:國際單位制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單位換算關系:1g/cm3=103kg/m

31kg/m3=10-3g/c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二、速度(v):

1、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計算公式:υ= S / t變形S= υ t;t = S/υ

S為物體所走的路程,常用單位為km m;t為物體所用的時間,常用單位為s h

3、單位:國際單位制:m/s常用單位km/h換算:1m/s=3.6km/h。

三、重力(G):

1、定義: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計算公式:G=mg

m為物理的質量;g為重力系數,g=9.8N/kg,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

3、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

4、合力F = F1- F2 F= F1+ F2F

1、F2在同一直線線上且方向相反

F

1、F2在同一直線線上且方向相同

四、杠桿原理

1、定義: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F1L1=F2L2也可寫成:F1/ F2=L2/ L

1其中F1為使杠桿轉動的力,即動力;l1為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即動力臂;

F2為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即阻力;l2為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即阻力臂

3、滑輪組F = G / n

F =(G動+ G物)/ n

S = nh (υF = nυG)理想滑輪組忽略輪軸間的摩擦

n: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股數

4、斜面公式F L = G h適用于光滑斜面

五、壓強(P):

1、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計算公式:P=F/S

F為壓力,常用單位牛頓(N);S為受力面積,常用單位米2(m2)

3、單位是:帕斯卡(Pa)

六、液體壓強(P):

1、計算公式:p =ρgh

其中ρ為液體密度,常用單位kg/m3g/cm3;g為重力系數,g=9.8N/kg;h為深度,常用單位mcm

2、單位是:帕斯卡(Pa)

七、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1、內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公式計算:F浮= G排=ρ液V排g

G排為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常用單位為牛(N);

ρ液為物體浸潤的液體密度,常用單位kg/m3g/cm3;

V排為排開液體的體積,常用單位cm3m3;g為重力系數,g=9.8N/kg

3、單位:牛(N)

①F浮= F上- F下②F浮= G – F

③漂浮、懸?。篎浮= G

④F浮= G排=ρ液g V排

⑤據浮沉條件判浮力大小計算浮力的步驟:

(1)判斷物體是否受浮力

(2)根據物體浮沉條件判斷物體處于什么狀態

(3)找出合適的公式計算浮力

物體浮沉條件(前提: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G(ρ液=ρ物)懸浮

初三物理復習課件范文第6篇

液體的壓強是一個比較抽象、難于理解、卻又非常重要的概念。為了使學生加深理解,獲得深刻影響,特在課本P81的演示實驗上增加學生分組探究實驗。通過本節課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液體壓強的特點,認識到液體壓強只與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

本節課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日常生活經驗的相關情景,使學生對液體壓強獲得初步印象,然后讓學生猜想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并設計實驗,自主探究。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合作學習的協作精神。同時還要求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科學知識的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了解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及液體內部壓強的方向。

(2) 知道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

(3) 理解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

2、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知道探究學習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養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進行操作的能力,通過實驗分析,概括出物理規律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2) 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主動探索科學知識的精神。

(3) 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教學用具]

演示用:橡皮膜、兩端開口的直玻璃管、側壁開口的玻璃管、壓強計、盛液筒兩個、小燒杯兩個、水、鹽水。

學生用:盛液筒、壓強計、玻璃管、橡皮膜、水、鹽水。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是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兩個因素。

難點: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歸納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引入課題

1、 用多媒體展示情景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對桌面存在壓強。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茶杯對桌面存在壓強是由于茶杯受到重力作用,并提問:液體也受到重力,液體對容器底有沒有壓強呢?

2、 用多媒體展示情景二:夏天天氣炎熱,不少同學喜歡游泳,當你站在齊腰深的水中時,有什么感覺?

學生回答后,提出探究課題,板書課題。

二、根據情景進行猜想,通過實驗得出初步結論

1.上述實例中,人在水中游泳,水對人有沒有壓強?水對池底和游泳池側壁有沒有壓強?

現在,我們把游泳池搬到課堂上來研究這個問題。教師出示一個底部扎有橡皮膜的兩端開口的直玻璃管,放入一塊小橡皮,讓學生觀察底部橡皮膜的形變。

2.教師提問:用這樣的一個器材如何研究液體對容器底部有沒有壓強?學生回答后,設計

實驗驗證,將水倒入玻璃管中,可以觀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出,并引導學生歸納出結論。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提問:用底部扎有橡皮膜的容器可以檢驗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怎樣用一種器材來探究液體對容器側壁有沒有壓強呢?按照學生回答的思路,設計一個實驗,在側壁開口的玻璃管的側壁開口處扎上橡皮膜,并向其中倒水,讓學生從看到的現象中歸納出結論1: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并進一步分析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有壓強的原因。

3.教師問:剛才我們認識到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那么,液體內部有沒有壓強呢?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我向大家介紹一種儀器——壓強計。教師通過類比的方法介紹壓強

計。讓學生體會到這樣的一個結論:橡皮膜上承受的壓強越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若兩次高度差相同,則說明橡皮膜承受的壓強相同。

把橡皮膜放在水中的某一深度,轉動橡皮膜的朝向,看兩邊的高度差有無變化。學生從現象中歸納出結論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三、學生分組探究,驗證猜想

前面,我們通過實驗發現了兩條初步結論,在實驗過程中,有的同學發現橡皮膜有時候凸出得多,有時候凸出得少,這說明液體壓強有大有小,那么,液體壓強的大小究竟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情景三:當洪峰來臨,大江大河的水位迅速上漲,有時會發生決堤的事故。

1、學生討論

從日常生活的事例出發,利用已學知識或生活經驗,猜想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2、教師板書一些學生可能出現的猜想,比如:

(1)與深度有關

(2)與液體的密度有關,或與其它的一些因素有關

學生充分發表看法后,教師進行整理,用實驗的方法,或其它的方法進行篩選、整理(突出本節課的重點)。

學生的猜想,都是從已有知識或生活經驗中得到的,不管猜想正確與否,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3、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檢驗猜想

(1)教師介紹實驗桌上的器材。

(2)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小組根據猜想選擇某一課題進行實驗,并設計表格記錄數據。

(3)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巡查,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適當的幫助。

在學生動手做實驗之前,介紹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并強調合作學習,通力協作的重要性。

四、交流評價,總結出變化規律

1、各小組派代表將實驗記錄結果用投影儀展出,交流經驗成果,教師對每一組學習的效果進行鼓勵性評價,并引導學生對各組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歸納。通過各小組合作,討論得出實驗結論3: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2、提出部分實驗小組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能應用的改進意見。

3、在屏幕上逐條顯示本節課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

五、拓展訓練

利用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可以解釋、解決很多生活以及技術上的問題。

1、人站在齊胸深的水中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

2、投影顯示潛水服,提問:在不同深度潛水時,為什么潛水員穿的潛水服對裝備的要求不同?

3、工程師把攔河壩設計成什么形狀?為什么這樣設計?當洪峰來臨時,大江大河的水位迅速上漲,超過警戒水位時,為什么有可能發生決堤的事故?如何防止?

用多媒體課件顯示相關資料:1998年洪水過后,荊江大堤的相關堤段進行了整險加固,使重點堤段的防洪能力從五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六、課堂小結與評價

上一篇:產品研發崗位職責范文下一篇:城市集中供熱現狀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