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上?;馂氖鹿拾咐治?/h1>
2023-03-30

第一篇:上?;馂氖鹿拾咐治?/h3>

上海靜安區火災事故分析

摘要:2010年11月15日,由于4名電焊工違規操作,上海市靜安區發生一起特重大火災事故,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傷。本文重點分析了此次火災事故發生的原因,并根據此次火災原因提出預防措施,對預防此類火災的發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火災 ; 事故分析

THE FIRE ACCIDENT ANALYSIS OF JING AN DISTRICT

IN SHANGHAI

Abstract:November 15, 2010, a special major fire accident occurred in Jing an District of Shanghai for four welders’ illegal operations, which lead to 58 people killed and 71 people injur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asons for the fire accid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measures, which is meaningful to prevent the accident like this. Keyword:fire ; accident analysis 1事故簡述

2010年11月15日,中國上海市中心靜安區發生一場延燒超過6個小時的大火災。4名無證焊工在靜安區膠州路728號余姚路口的一幢教師公寓10層電梯前室北窗外進行違章電焊作業,由于未采取保護措施電焊濺落的金屬熔融物引燃下方9層位置腳手架防護平臺上堆積的聚氨酯硬泡保溫材料碎塊,聚氨酯迅速燃燒形成密集火災,由于未設現場消防措施,4人不能將初期火災撲滅,并逃跑。燃燒的聚氨酯引燃了樓體9層附近表面覆蓋的尼龍防護網和腳手架上的毛竹片。由于尼龍防護網是全樓相連的一個整體火勢便由此開始以9層為中心蔓延,尼龍防護網的燃燒引燃了腳手架上的毛竹片,同時引燃了各層室內的窗簾,家具,煤氣管道的殘余氣體等易燃物質,造成火勢的急速擴大,并于15時45分火勢達到最大。在消防隊的救援下這種火勢持續了55分鐘,火勢于16時40分開始減弱,火災重點部位主要轉移到了5層以下。中高層可燃物減少,火勢急速減弱。在消防員的不懈努力下,火災于18時30分被基本撲滅,隨后消防員開始搶救人員。 事故共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傷。

圖1 大樓濃煙四起

“11•15”火災發生時,上海膠州路728號大樓正在實施今年的靜安區政府節能綜合整治項目。靜安區建交委2010年9月通過招投標,確定工程總包方為上海市靜安區建設總公司,分包方為上海佳藝建筑裝飾工程公司。

工程部分作業分包情況:腳手架搭設作業分包給上海迪姆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施工,搭設方案經公司總部和監理單位審核,并得到批準;節能工程、保溫工程和鋁窗作業,通過政府采購程序分別選擇正捷節能工程有限公司和中航鋁門窗有限公司進行施工。

2事故分析

2.1直接原因

(1)焊接人員無證上崗,且違規操作,同時未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導致焊接熔化物濺到樓下不遠處的聚氨酯硬泡保溫材料上,聚氨酯硬泡迅速燃燒,引燃樓體表面可燃物大火迅速蔓延至整棟大樓。

2010年剛剛頒布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中第五條、《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八十二條第四款都要求焊接等特種作業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

焊接人員未向業主單位或者施工單位出示特種作業焊接的操作資格證,同時業主單位或者施工單位也未向焊接人員要求特種作業焊接的操作資格證,焊接時未能按照焊工安全操作規程采取防護或隔離措施,焊工安全操作規程規定:在工作中,不論是站立還是仰臥都在墊放絕緣體;嚴禁在易燃品或者易爆品周圍焊接,必須焊接時,必須超過5米區域外方可操作。

(2)工程中所采用的聚氨酯硬泡保溫材料不合格或部分不合格。

硬泡聚氨酯是新一代的建筑節能保溫材料,導熱系數是目前建筑保溫材料中最低的,是實現我國建筑節能目標的理想保溫材料。按照我國建筑外墻保溫的相關標準要求,用于建筑節能工程的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要求是不低于B2級。而按照標準,B2級別的燃燒性能要求應具有的性能之一就是不能被焊渣引燃。很明顯,該被引燃的聚氨酯硬泡保溫材料硬泡不合格

2.2間接原因

(1)裝修工程違法違規,層層多次分包,導致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

發生事故的大樓外墻節能保溫改造由上海靜安建設總公司總承包,總承包方又將全部工程分包給上海佳藝建筑裝飾工程公司,上海佳藝建筑裝飾工程公司又將工程進一步分包,腳手架搭設作業分包給上海迪姆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施工,節能工程、保溫工程和鋁窗作業,通過政府采購程序分別選擇正捷節能工程有限公司和中航鋁門窗有限公司進行施工。上海迪姆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將腳手架工程又分包給其他公司、施工隊等;正捷節能工程有限公司將保溫材料又分包給三家其他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禁止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轉包給他人,禁止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包給他人;第二十九條規定施工總承包的,建筑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總承包單位自行完成。而這里的施工總承包單位上海靜安建設總公司卻將所有工程分包給上海佳藝建筑裝飾工程公司。第二十九條同時規定,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而分包商上海佳藝建筑裝飾工程公司卻又將工程層層分包給數家單位施工,使得安全責任層層減弱,給安全管理帶來很大的阻礙,給施工帶來很大的事故隱患。

(2)施工作業現場管理混亂,存在明顯的搶工期、搶進度、突擊施工的行為

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七條:建設單位不得對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提出不符合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規定的要求,不得壓縮合同約定的工期。第十條:建設單位在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時,應當提供建設工程有關安全施工措施的資料依法批準開工報告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當自開工報告批準之日起15日內,將保證安全施工的措施報送建設工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備案。施工場所應設置完善的安全措施,包括消防設施,在建立了完善的施工計劃確定工期后按計劃進行施工。而本大樓未安設安全措施且是在有156名住戶的情況下進行施工,更應該主意按制度執行

(3)事故現場安全措施不落實,違規使用大量尼龍網、毛竹片等易燃材料,導致大火迅速蔓延

火災能夠蔓延并擴大至全樓的原因不是聚氨酯硬泡保溫材料的不合格,而是事故大樓樓體表面上違規使用的易燃的尼龍防護網和腳手架上的毛竹片。施工地點必須使用防護網,腳手架上也必須放置踏板,但材料的選用必須符合《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能夠保證安全,不會發生燃燒才行。 (4)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存在隸屬或者利害關系

建設單位上海靜安區建交委,直接管轄著工程總承包單位上海靜安建設總公司,第一分包單位上海佳藝建筑裝飾工程公司及監理單位都是上海靜安建設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因此,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存在明顯的隸屬及利害關系?!吨腥A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第三十四條規定,工程監理單位與被監理工程的承包單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供應單位不得有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這次事故中,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可能存在相互配合共同牟利的可能性。

監理公司沒有認真履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職責,未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施行工程監理,對無證施工行為未能采取有效促使加以制止,未認真落實《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安全責任,在施工單位仍不停止違法施工的情況下,并沒有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對事故發生負有監督不力的責任。 (5)有關部門監管不力,導致以上四種情況“多次分包多家作業、現場管理混亂、事故現場違規選用材料、建設主體單位存在利害關系”的出現。

相關部門對建筑市場監管匱乏,未能對工程承包、分包起到監督作用,缺乏對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對施工現場無證上崗等情況未能及時發現并處置。有管部門對于業主單位上報備案的施工單位、監理未能進行檢查,導致施工單位與監理存在“兄弟單位”關系。出現這種情況的應該很多,而發生事故的只有一小部分,使有關監管部門放縱與容忍各承包商、開發商的惡行,出了事故就會造成重大損失。

3預防措施

上海11.15教師公寓特大火災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無證焊工的違章作業,二是貪圖便宜而采用的易燃材料不能承受焊渣的溫度而燃燒。但歸根結底還是上層管理部門的問題。一是上層不監管,二是上層部門貪污,原料的采購為不合格產品,不符合有關安全標準

3.1施工總包企業要建立健全安全質量管理制度并落實

施工總承包企業要規范自己的分包行為,嚴格監督分包單位的工作情況,不分包給不具有資格或內部人員不具有操作資格的單位,對發現分包單位的違法分包等情況要及時制止,嚴重的直接加入黑名單,不能因為是“兄弟單位”就降低要求。施工總包企業對分包單位要進行監督管理,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并勒令其整改。 施工單位要加加大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和上崗要求,對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進行培訓,并要求具備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杜絕無證上崗的行為。培訓時尤其要注意提高其安全意識,增強安全操作技能,將事故發生的可能降到最低。

施工企業要落實安全責任制,項目主要負責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加強日常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尤其對于一些危險性較大的施工作業,必須進行現場監督、指導,及時制止“三違”行為。

3.2監理單位切實落實履行監理職責

按照《建設工程監理規范》及《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工程監理單位應嚴格在施工準備階段對工程總包單位、各分包單位的資質審查并提出審查建議,同時嚴格在施工階段的日常管理,對違反國家強制性標準的不安全行為,及時制止并下達整改通知,通知無效的,要立即上報建設單位,建設單位不采納的,要上報安全生產主管部門。當然,一個監理部門這樣做,總包單位可能會終身不用它,但若全社會的監理機構均如此做,他便不得不用。所以要加強監理部門的職業道德,杜絕“走后門”情況。

3.3政府主管部門加強監督管理的職能

政府主管部門需進一步規范施工許可證的受理發放流程,確保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嚴格加強對復工、新開工工地的審核,嚴格執行自查、整改、復工申請、現場復核、監督抽查和審核批準等程序辦理復工手續;對需申領施工許可證的新開工工程,嚴格按施工許可申請、現場核查和申領施工許可證等程序辦理有關手續。政府監管部門要加強施工現在的檢查力度,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環節,反“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查“三超”(超載、超員、超速)、禁“三趕”(趕工期、趕進度、趕速度),對違規行為進行重罰,加強人們警戒,落實監督的責任。

3.4高層逃生知識培訓,讓居民與工作人員了解逃生方法

(1)逃生勿入電梯火場逃生要迅速,動作越快越好,但是,千萬不要輕易 乘坐普通電梯。 (2)樓梯可以救急 逃生時應盡量利用防煙樓梯間、封閉樓梯間。 (3)不可鉆床底、衣櫥、閣樓 鉆到床底下、衣櫥內,不易被消防人員發覺,難以獲得 及時營救。(4)不可盲目跳樓可用房間內的床單、窗簾等織物連成繩索滑向樓下。 (5)學會使用求救信號 除了撥打手機之外,也可從陽臺或臨街的窗戶向外發出 呼救信號,幫助營救人員找到確切目標。 (6)火災來臨時應保持鎮靜,明辨方向。

4總結

根據以上分析,本次事故的發生施工方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操作人員也應予以追究法律責任。本次事故清楚表明,在我國,很多施工場地也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很多施工單位和管理人員都存在著僥幸的心里。這次事故給了我們很大的教訓,建筑單位應該加強管理,認真落實相關法規政策,政府及相關監管機構應認真履行監督職能,避免相關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 [2]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4] 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T50319-2000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6] 安全管理學,吳穹,航空工業出版社,1993 [7] 上海11.15火災調查詳情,國務院調查組 [8] 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GB50222-95 [9] 建筑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方法GB8624-1997

第二篇:火災事故案例分析

柳州白云食品批發市場“9〃19”特大火災事故案例分析

1997年9月19日,柳州市白云食品批發市場發生了一起特大火災事故,直接經濟損失達1900萬元,未造成人員傷亡。

一、事故經過

1997年9月19日,柳州市白云食品批發市場(以下簡稱白云市場)發生一起特大火災。當日凌晨2時40分許,正在市場前大門值班的保安員韋咸成發現市場內一樓入口處的38#攤位門面內西南面隔墻中間離地面高約2.3米處,有蘭色電弧閃光,并聽到電打火聲,感覺情況有異,立即跑到離現場約20米遠的值班室,向白云工商所值班的副所長李雄報告。約3分鐘后,韋咸成跑回現場,只見門面內已起火,考慮僅自己一人救不了火,于是又跑上市場二樓找值班的另外兩名保安員。在呼叫和敲門均無人作出及時答應的情況下,韋咸成回到一樓起火處,在李雄的指揮下,用一干粉滅火器將門面玻璃砸爛,沖進門面后打開滅火器進行撲火,但是滅火器噴不出藥粉,而后聞訊趕來的保安員歐譚敏、梁鈞雄先后遞給韋咸成一個滅火器和一條接在市場內消防栓上的消防水帶,韋噴完滅火器后,又用消防水帶進行滅火。但由于水帶上沒有水槍,噴出的水不足一米遠,起不到應有的滅火效果,再加上當時正刮著較大的西北風,火勢越來越大,與38#攤位相鄰的39#、42#、43#等三家門面相繼起火。約2時50分,李雄才用手機撥打“119”電話報警。2時51分,柳州市公安消防支隊接到報警電話,立即調動魚峰消防中隊前往撲救。魚峰消防支隊接到報警電話,立即調動魚峰消防中隊前往撲救。魚峰消防中隊第一次出動兩輛消防車于2時55分趕到事故現場。這時大火已從38#門面燒至中央天井處,著火面積已擴大到700平方米左右。消防人員到達后,立即進行滅火并向消防支隊報告要求增援。柳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在這次滅火過程中先后調集了5個消防中隊和7個企業專職消防隊,共32輛消防車和290名消防官兵及企業消防隊員投入滅火戰斗。由于各門面之間以網眼約為4×3厘米的鐵柵網相隔,卷閘門封閉,所形成的過火暗道大大降低了消防水槍的撲火效率。加上市場中央的天井起著抽風作用,以及當時的西北風助燃,火苗通過中央天井,從市場一樓先后竄燒3樓和2樓,然后向四周蔓延,火區迅速擴張,滅火工作十分艱難。雖然在4時55分控制了火勢,6時30分將火撲滅,但火災過火面積已達13900平方米,占市場建筑總面積的94%,市場大樓內

1、

2、3樓絕大部分商品、設備化為灰燼。直接經濟損失1900萬元。

二、白云市場的基本情況

1 白云市場位于柳州市蝶山路4號,為三層的框架鋼筋混凝土建筑,高13.8米,建筑總面積為14751平方米。白云市場樓層平面近似方形,為了市場內的采光和通風,各層的中央均留有4個寬6.5米,長分別為18米、21.6米的天井。

柳州市工商局原以“家禽及農貿批發市場”立項設計,并于1993年元月動工興建。在施工過程中,柳州市工商局在未辦理有關手續的情況下,改變白云市場使用功能,以“糖煙批發市場”的格局繼續興建。由于白云市場使用功能的改變,而相應地改變了結構和裝修,如一樓由敞開式改為封閉式,但消防設施建設和用電線路的匹配卻沒有進行相應的調整,留下了事故隱患。市場于1993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市場在投入使用和隨后的竣工驗收均未報請消防部門審批。

市場投入使用后共有286戶業主在內經營。一樓經營批發糖、煙、酒等食品及氣體火機、噴射殺蟲劑、摩絲等日用雜貨,

二、三樓經營家電、音像制品、通訊設備等批零業務。市場的日常管理工作由柳州市工商局魚峰分局所屬的白云工商所具體負責。

為調整市場經營格局,提高經營效益,1996年10月,白云市場管理處(后改為白云工商所)向柳州市工商局提出,要求在市場東側圍墻內興建門面50多間。在征得市工商局領導同志同意后,未到有關部門辦理手續即組織施工,竣工驗收也未經消防監督部門審查驗收。施工后把市場內唯一的室外消防栓和供水系統總閘、水泵連接器也圈入了門面內,這直接影響了“9〃19”火災的初期補救工作。1997年6月市場被列入柳州市二級重點防火單位。

三、火災原因分析

火災發生的當日下午,自治區消防總隊派出4名高級工程師會同柳州市消防支隊有關人員,并請柳州市檢察院、監察局派員參加,就失火直接原因進行調查。通過現場的勘查查明,這起火災起火的直接原因是白云市場一樓配電線路38#、42#、43#攤位的進戶線連接處,因接觸不良過熱,導致局部絕緣失效,產生對地放電火花,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災。

自治區調查組在調查當中發現與火災發生有效密切關系的間接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消防安全意識差,監督管理不力。柳州市工商局和白云市場管理所,都分別成立了防火安全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均分別由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擔任。但兩個領導小組自1997年以來未曾開過一次專題會,一些人甚至不知自己是成員。在日常工作中,市工商局、魚峰分局和白云工商所均有一名分管消防安全的副職領導,但由于他們分管的工作面寬、任務繁雜,他們對消防工作的管理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落實到實處的不多,對白云市場在用電方面存在的隱患和

2 消防設施狀況都說不清楚,對消防栓被蓋在新建門面之內更無人知曉。

(二)改變市場經營功能。白云市場最初是按報建的家禽及農貿產品批發市場進行施工,其消防設施及配電線路均按照農貿市場的要求來設臵。市工商局在白云市場的建設過程中決定把市場的經營功能由農貿市場改變為糖煙酒批發市場。但在未對設計方案做相應修改,市場竣工驗收也未請消防部門參加的情況下,就以食品批發、家用電器及音像制品等經營項目投入經營。由于電路容量及布局與實際經營不相適應,導致業戶亂拉亂接電線,加速了配電線路的老化,埋下了火災事故的隱患。

(三)有章有循,不執行夜間停電規定。市場自建成使用以后,在用電安全方面制定了明確的規章制度,其中在防火工作制度中明確規定:夜間輔面內停止供電。根據這一規定,白云市場管理處(原白云市場的管理單位)要求電工每天下午7時關掉市場業戶營業用電,次日上午進場后合閘送電。白云市場建成后原聘請的電工蔣喜生一直較好地執行這一規定,確保了市場夜間消防安全。1997年4月,柳州市工商局將白云市場管理處改名為白云工商所,并調整領導班子。白云工商所接管市場后,所領導于1997年7月辭去老電工蔣喜生,新聘謝林強為市場電工。由于新老班子和新老電工工作交接不清。新電工到位以后,夜間從未執行過停電制度,最終導致了電線短路引發“9〃19”火災。

(四)對火險隱患整改不徹底。白云市場建成使用后,由于原設計電路容量及電路布臵不能適應營業需要,長期以來存在著業主亂接亂拉電線和電路容量嚴重不足的問題。1997年6月24日,在市政府組織的全市公共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治理當中,市專項治理檢查組在市場內查出6項火險隱患,并由消防部門填發了《集貿市場消防安全檢查登記表》,明確指出市場“電線布線不規范、亂拉亂接現象比較嚴重“,要求整改。但柳州市的三級工商管理有關人員對這個問題并未引起重視,整改不徹底。在創建柳州文明市場的要求下,白云市場于1997年8月,僅就用電量較大的

二、三樓室內線路和市場的地下電纜作了整改,而對一樓室內線路沒有進行整改。而這次火災就是由沒有進行整改的一樓室內線路引發的。

(五)管理不嚴,不按消防法規規定管理消防設施設備。白云市場的商品性質和建筑結構特點決定火勢一旦蔓延,撲救就比較困難,特別是當大火竄上天井蔓延至

二、三樓形成立體火災以后,按照柳州市目前的消防力量極難有效控制和撲救。因此火災初期撲救成敗是關鍵。

由于原白云市場管理處,受單純經濟利益驅使,違反消防法規,把市場唯一的消防栓和水泵連結器、供水總閘等設施圈占在門面內,在撤銷管理處成立工商

3 所時,前任人員又沒有把這些情況告訴接任的管理人員,接任管理人員又沒有進行仔細的檢查,不了解部門內消防設施具體位臵,且這些設施晚上被業主鎖在門面內,導致在火災撲救整個過程中消防車不能就近取水,只能到街道上的市政消防栓加水,嚴重地影響了滅火的效果。

還有,白云市場經常使用室內消防水帶沖洗地面,在8月份的一次沖洗后,消防水槍丟失,又沒有及時配備;另外,火災前根據消防部門要求,市場各門面的干粉滅火器要更換藥粉。9月4日換藥粉工作已完成,但是由于白云工商所沒有將新換藥粉的滅火器及時下發到各門面,而是鎖在倉庫里。導致在火災初發時,進入38#門面滅火的保安員使用未經換藥的公用滅火器無效,使用消防水帶又無水槍,兩種消防器村在關鍵時刻都沒有發揮作用,使火災得以蔓延。

(六)消防安全教育不夠。最初發現火災的人員消防知識缺乏,措施不果斷,失去滅火良機。首先,值班保安員韋咸成在2點40分左右發現38#門面內有電弧光及響聲時,如果立即拉閘停電,有可能避免這次火災。但因其缺乏必要的消防知識,不能判斷后果的嚴重性,他沒有直接采取措施,而是向值班所長報告,待報告完,門面內已經起火,坐失控制火災的良機;二是值班副所長李雄來到現場發現起火,本應立即撥打“119”電話呼救,但他卻只顧指揮在場人員自行撲救,直到2點50分,他感到現場力量已不能控制火勢時才撥打“119”,這時已錯過了在撲滅火災中非常寶貴的時間;三是火災過后,消防部門在火災現場勘查時,在起火部位發現一具未拔掉插銷的干粉滅火器,說明當時在場的人員未能正確使用滅火器,表明平時對職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不夠,有關人員的消防素質差。

四、事故教訓及今后工作

柳州市白云食品批發市場“9〃19”特大火災事故,是我區建國以來損失最大的火災事故。這起火災暴露出我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今后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消防設施建設維護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加強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迅和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設施的建設。對已有的消防設施要加強維護,嚴禁損壞和擅自挪用消防器材、設備、埋壓和圈占消防水源、占用防火間距、堵塞消防通道。

(二)加強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力度。要加強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消防設施的審驗監督工作和日常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凡未經審驗或審驗不合格的工程項目一律不準投產使用,違者要追究領導責任。

4

(三)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新聞媒介要廣泛宣傳消防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知識。各級領導要帶頭學習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識,樹立消防安全意識,并有計劃地組織本部門職工進行安全培訓和消防演練。專職保衛人員和重點部位的職工要通過培訓學習,掌握消防方面的理論和消防器材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加強對火災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工作。近年來,我區火災事故頻頻發生,而事故責任人員沒有受到嚴肅處理。為此要制定出火災事故處理辦法,今后發生火災事故要按照“三不放過”原則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對有關責任者要嚴肅處理。

第三篇:火災事故案例

案例一

一、事故經過:

5月8日早7時,建井處安裝隊一段副段長剛某主持班前會,布置了當天工作任務和安全注意事項,7時10分開始入井。鉗工組長劉某等6人負責加固第二部膠帶機頭,他們來到井下第一部膠帶機與第二部膠帶機搭接處的作業地點后,6人作了分工:王某、郭某處理第

一、第二驅動裝置減速機的油窗;組長劉某和張某劃線;電鉗工趙某用電焊加固機頭運輸架,電鉗工張某用風焊切割鋼板。當切割完12塊鋼板時,11點開始吃午飯。30分鐘后繼續施工。張某割掉機頭大角之后,將風焊遞給趙某割鋼板。趙割了大約200mm,張提出換趙,趙剛站起來,就發現平臺下殘留的膠末、膠帶條起火。正在一旁干活的張某先用木板,接著用沙箱的砂子滅火,趙想用滅火器,但不會用沒有打開。這時組長劉某、張某用木板撲打,火勢越來越大。他們感到喘不出氣,便撤向7.6m絞車處,遇到礦方2名工人,這2名工人馬上給井調度室匯報,隨即這6名工人由二水平主運道撤離現場并由副井升井。

火勢蔓延產生的火風壓波及到井下二水平生產采區和三水平井底、地面主控室,死亡80人(其中包括救災指揮的礦總工程師、機電副總工程師和9名救護隊員),傷23人。 礦調度室接到災情報告后,局礦開始事故搶救,調動8個救護小隊入井探查,引導人員撤離。事故當天的17時左右,除遇難人員外,其余人員安全升井。5月11日,殘火全部撲滅。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工人在井下安裝膠帶運輸機,用氣焊切割鋼板時,飛濺火花引燃作業地點附近殘留的膠末、膠條,由于滅火措施不力,導致運輸機膠帶起火。

2、主要原因

這起事故是該礦務局建井工程處在小恒山礦施工時發生的。由于不具備反風條件,工人避災路線不清,無防火門,防火設施欠缺,滅火措施不力,安全管理混亂,從而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反映了局、礦、建井工程處各級領導缺乏安全第

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具體表現在:一是井下電、氣焊安全措施制度不完善,審批不認真。二是缺乏防火滅火意識,防火措施不落實。第一部膠帶機交付使用時就沒有鋪設供水管路,沒有防塵防滅火系統。三是生產采區缺乏抗災能力,工人沒有配備自救器。四是工程驗收不符合國家規定,沒有嚴格執行“三同時”原則,第一部膠帶機移交使用時,沒有正式驗收安全設施。五是在事故發生初期,搶險救災有失誤。六是使用非阻燃膠帶,造成火勢擴大蔓延。

三、防范措施:

1、立即開展全局性的安全思想教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地增強安全意識,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在思想上、組織上、措施上落到實處,以落實好安全第一責任者的責任,帶動部門、區域、崗位責任制的全面落實。

2、立即開展全局性安全大檢查,查領導安全思想,查責任制的落實情況,查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查企業不安全隱患,找出問題積極整改,抓質量標準和安全管理水平工作。

3、加強安全、技術、安全法規的培訓教育,提高干部職工素質。特別針對煤礦隊伍流動性大和安全素質不高的實際問題,強化職工培訓教育,做到持證上崗,持證指揮。

4、建立健全并完善“通防”系統,編制并落實災害防治預案,提高礦井的抗災能力。

案例二

一、事故經過

 7月9日零點班接班后,9號車司機趙東芳下井與維修工修理9號車,凌晨1時多,經試車仍不能正常運行。趙因無活可干便步行到1150計量室,遇見12號車司機王培元在拉完9車礦石之后因感冒頭暈在計量室休息。王培元得知趙東芳的車未修好,便將12號車借給趙東芳,這時約是凌晨2時。當趙東芳拉完第7車礦石后,看到車上溫度表已達到170℃,便駕車到1138-1118水平的斜坡道岔口處熄火降溫不到10分鐘,大約凌晨4時40分再次啟動后,發現發動機右后腳下面著火,就取下車上的滅火器滅火,沒有滅掉,就跑到5號車范玉江處,兩個各拿了一個滅火器滅火(有一個滅火器是空的),但火還是滅不掉。趙東芳又跑到一工區找滅火器,一工區值班員許發禮說“滅火器是空的”。5時20分,許發禮在幫助滅火過程中,向礦調度室調度員夏學軍作了電話匯報。趙隨后找了兩個水桶,與13號車司機劉永宏、5號車司機范玉江提水去滅火,因火勢很大,用水滅火也不起作用。趙東芳又跑到1118維修硐室內找滅火器未找到,趙就讓硐室內的岳小軍向計量室打電話(但未打通),爾后趙又返回現場,試圖讓鏟運機鏟斷水管用水滅火,但因鏟運機司機不在而未成。這時趙東芳看到巷道內煙很濃,并感到頭痛無力,便摸著巷道走到了1150中段休息片刻后,乘罐車出井,約7時到地面,再沒有向有關部門報告情況。

卡車著火時,1118中段作業點共有施工人員59名。7月9日5時30分,臨夏二建六隊值班長孔有理在1118中段5號溜井焊鋼模時,發現有煙從溜井上面下來,就跑到6號道,待一會6號道也進來煙后,即組織人員往2號道有通風井的地方跑。當時有人提出硬沖1118-1138斜坡道,他就制止他們不要去,但仍有好多人不聽制止跑往1118-1138斜坡道,造成17人死亡,2人重傷。其余40人相繼撤離到FV1通風井處而脫險。

二、事故原因

(一)井下運輸安全管理不嚴,車輛檢查維修質量達不到安全要求,埋下火災隱患。9號車司機趙東芳與12號車司機王培元違反規定私自換車,使12號車輛長時間連續工作,造成發動機周圍溫度過高,而且該車檢查、維修質量差,油管接口滲油,因而埋下了火災隱患。

(二)司機操作不當引發火災,不立即報警延誤滅火時機。司機趙東芳,發現卡車顯示達到170℃的警戒溫度后,未按停車不熄火、用葉輪扇風冷卻的規定操作,而是停車熄火,在溫度沒有降到安全界限的情況下再次啟動,因電火花點燃可燃氣體,形成火災。起火后,趙東芳沒有立即報告,在數次試圖滅火不成的情況下又離開現場出井,也沒有向任何部門報告,延誤了滅火的時機。

(三)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不到位,火災發生時人員撤離無人指揮。掘一工區主管設備副主任王奇峰,違反拖車時設備主任必須到現場指揮的規定,在家中電話同意上一班值班班長安排當班值班長干拖車的工作,事故發生時值班員不在現場,人員撤離工作無人指揮,致使一部分作業人員盲目進入災區。

(四)未按規定制定和實施礦井災害預防和應急計劃,防火安全措施不落實?,F已查明,98年以后礦井沒有依法制定和實施過災害預防和應急計劃,防滅火安全措施達不到要求,井下巷道安全標志設置不符合規定?;馂陌l生時,礦調度室沒有立即向公司調度報告,對事故的撲救和人員的撤離缺乏有效的指揮和調度,井下通訊聯絡不暢通,多處滅火器材不能使用,事故地點附近無消防栓和其他消防設施,地面消防車因外部尺寸過大進不了井筒,待拆卸了梯子后才入井滅火。

(五)外包工程施工隊,未依法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在該礦承包工程的四個施工隊安全管理松懈,沒有嚴格按照礦山安全法規規定的時間和內容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從業人員安全素質低,缺乏應急和安全撤離等應有的知識,部分作業人員因選擇了錯誤的避災路線而傷亡。

(六)金川公司領導對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礦山安全法規重視不夠,對事故隱患的整改和查處力度不強,安全生產管理不嚴,也是造成這起事故的一個原因。

三、防范措施:

(一)加強法制觀念,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依法抓好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

(二)進一步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特別是各級領導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真正把安全生產 法規、制度、措施、規程等落實到每個基層和每個作業人員,形成有效預防事故的管理機制。

(三)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改善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完善包括通風系統、通訊系統和防滅火系統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配備必要的救護、急救裝備和器材,按規定設置礦山安全標志,以增強抗御災害和事故的能力。

(四)要依法編制和實施以防止火災事故為重點的礦山災害預防和應急計劃,及時檢查和治理事故隱患,防止火災事故的再次發生,切實做好各類事故的防范工作。

(五)加強對外包施工隊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企業要對外包施工隊的安全資質進行審查和從業人員上崗資格的清理整頓,安全資質達不到要求的不準承包工程;承包施工隊要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依法培訓作業人員,對安全管理松懈、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要限期停產整頓,愈期達不到要求的要依法取消其承包資格,對達不到培訓規定的作業人員不準上崗作業。

案例三

一、事故經過:

建安公司負責更換小青礦副井壓風管路及排水管路工程,2004年5月5日十九時在更換到距地面350m處時,作業人員郭××、申××、張××在罐帽子上,朱××在上層罐內,閆××、朱×在下層罐內,上層罐內有兩臺焊機、兩瓶乙炔、兩瓶氧氣,由朱××負責開關乙炔、氧氣,焊工申××在上面施焊,由于施焊產生的火花落入上層罐內引起乙炔瓶著火,朱××關乙炔瓶開關沒關住,于是郭××帶著搬子從罐帽上下來關乙炔瓶開關,也沒關住,他們就一同爬到罐帽上,用電話聯系把副罐拉到地面平臺,此時火就大了起來,與此同時小青礦井下安檢員楊××發現有濃煙進入井下,感到情況特殊,就及時向調度匯報,礦調度立即通知有關領導及有關單位人員趕赴現場滅火,通過全體人員的齊心奮戰,用滅火器把火撲滅,避免了一次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并把乙炔瓶、氧氣瓶拖運到井棚外安全地點。

此次事故燒壞兩臺電焊機、兩個乙炔瓶及兩個氧氣瓶及膠管。副罐上層罐內層涮的油漆幾乎全部燒掉,外層涮的油漆也掉了一半。如果氣瓶爆炸后果不堪想象。

二、事故原因:

這是一起典型的沒按措施作業、因違章作業造成的重大未遂事故。

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一是乙炔瓶泄漏;二是在罐上燒火焊產生的火花散落在漏氣的乙炔瓶上,引燃乙炔。

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

1、施工現場沒有滅火器、沙箱、灑水桶。

2、施焊時沒有接火工具。

3、氧氣瓶、乙炔瓶放在一起(而且是4個瓶子)。

4、施焊前沒有人檢查所使用氣瓶的氣密性。

5、安檢員沒在施工地點監督檢查。

三、防范措施:

1、認真檢查各工程是否有安全措施及施工人員是否按措施作業。

2、認真檢查氣帶和氣瓶有無泄漏現象、氣瓶安全帽是否齊全完好。

3、施焊時氣瓶的數量和間距要符合規定。

4、施焊時要有足夠防滅火器材。

5、作業現場要有專職施工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

6、必須有安檢員在施工地點監察,否則不準施工作業。

7、施工作業前必須對作業人員貫徹措施,特殊工程施工前必須進行應急救援預案貫徹學習,使作業人員知道發生事故應采取的緊急措施。

第四篇:火災事故分析總結

津保項目部12.4火災事故調查報告

2014年12月4日上午8:26時,項目部勞務隊工具房(團結路楊玉華勞務隊)發生火災事故,造成2間彩鋼房全部燒毀,沒有造成人員傷亡?,F將火災事故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一、事故發生經過:2014年12月4日上午8:26時左右,駐地守衛人員陳師傅發現南側工具房外有濃煙冒出,立即跑向總電閘箱處拉閘斷電,同時打電話通知項目部。項目管理人員接到呼叫后,馬上奔赴現場進行搶救,同時拔打119求救。由于水源不足,加上風力較大,沒多久火勢迅速蔓延。十幾分鐘后消防隊趕到,并立即投入搶救,經過20多分鐘的撲救,火終于被撲滅。

二、事故造成的損失:在此次火災事故中,由于管理人員及時趕到,并迅速疏離所有人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事故中有2間彩鋼房被燒毀。

三、事故原因:初步確定為煙頭點燃工具房周圍雜草,而導致火災發生。

四、事故處理:

1、已安排人員將工具清理到帳篷內

2、火災現場屋架已用機械拆除,并且安排了人員進行清理,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五、事故總結:

1、增強安全管理是保證職工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措施。

2、安全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時發現情況以預防隱患,防止事故發生。

3、庫房周圍雜草未及時進行清理存在隱患。

4、消防安全不到位,現場沒有消防用水,只有生活用水。

5、吸取事故教訓,項目部近日將對生活區、庫房等進行大檢查,對不合格、不規范的進行大整改。明確生活區及庫房專職管理人員,落實生活區宿舍以及庫房的各項管理制度,每周、每月對宿舍進行定期檢查,確保津保工程安全順利的進行。

附:照片

津保引入天津西站工程

項目部二分部

2014年12月4日

第五篇:國內火災事故案例

時間:2011-09-22來源:楚天消防網

◆ 河南洛陽東都商廈“12.25”特大火災事故(2000年12月25日特大火災) ◆ 焦作“3.29”特大火災事故 (2000年3月28日夜至29日凌晨3時火災) ◆ 佳木斯市華聯商廈特大火災事故(一)(1998年1月31日凌晨2時零5分特大火災)

◆ 株洲市“12·16”特大火災事故 (1997年12月16日特大火災) ◆ 廣西柳州市白云食品批發市場“9·19”特大火災事故 (1997年9月19日特大火災直接經濟損失1900萬元) ◆ 油氣超標通風差引起著火死傷兩(1987年7月23日9時

火災) ◆ 哄搶原油丟了命 (2001年7月8日

火災) ◆ 深圳市葵涌鎮致麗工藝制品廠“11.19”特大火災事故 (1993年11月19日13時25分火災)

(一)

◆ 深圳市葵涌鎮致麗工藝制品廠“11.19”特大火災事故 (1993年11月19日13時25分火災)

(二)

◆ 金陵石化公司煉油廠儲油罐爆炸起火 (1993年10月21日火災) ◆ 江蘇武進橫林化工助劑廠火災 (1993年5月18日火災) ◆ 威海市環翠化塑制品廠火災重大責任事故 (1993年4月6日火災) ◆ 白城市造紙廠葦場火災重大責任事故 (1993年3月6日火災) ◆ 唐山林西百貨大樓特大火災事故(一) (1993年2月14日火災) ◆ 唐山市林西百貨大樓“2.14”特大火災事故(二)(1993年2月14日特大火災)◆ 哈爾濱旅游城火災 (1993年1月13日火災) ◆ 深圳信封廠特大火災事故 (1992年12月13日火災) ◆ 江蘇省南通市電視機廠“5.11”特大火災 (1992年5月11日13時5分火災)◆ 天津乒乓球廠火災玩忽職守案 (1992年3月22日火災) ◆ 漯河棉麻公司倉庫火災事故案 (1992年3月15日火災) ◆ 衡水棉紡廠火災事故案 (1992年2月10日火災) ◆ 弧光短路起大火 26人入黃泉 (1991年11月22日火災) ◆ 瀏陽縣金坑采育場火災玩忽職守案 (1991年lO月26日火災) ◆ 深圳市寶安縣公明鎮百星制衣廠“7·7”特大火災事故 (1991年7月7日2l時20分火災) ◆ 廣東省東莞市興業制衣廠“5·30”特大火災事故 (1991年5月30日4時20分火災) ◆ 克拉瑪依白堿灘時代木器廠火災 (1991年4月27日6時25分火災) ◆ 黑龍江省綏棱農場“4·11”重大火災事故 (1991年4月11日11時30分火災)◆ “長江明珠”號旅游船特大火災事故案 (1990年9月11日火災) ◆ 擅離職守淪為囚徒 (1990年10月10日火災) ◆ 雞西煤礦子恒山礦井下失火 (1990年5月8日火災) ◆ 違章操作致發電機組燒毀重大責任事故案 (1989年8月19日火災) ◆ 黃島油庫“8.12”特大火災事故 (1989年8月12日9時55分火災) ◆ 天津漢溝倉庫火災重大責任事故案 (1988年12月9日火災) ◆ 山西大同制藥廠火災(1988年10月 火災) ◆ 長沙市造紙廠火災 (1988年8月2日下午7時20分火災) ◆ 四川巴縣紅旗農場黃矸園藝場火災 (1988年5月28日火災) ◆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5·6”特大森林火災事故 (1988年5月6日火災) ◆違章操作盲目蠻干十朵鮮花成為焦炭 (1988年4月10日火災) ◆ 白蘭洗衣機廠發生特大火災玩忽職守案 (1987年10月25日2時火災) ◆ 青島第六棉紡織廠特大火災 (1987年10月3日火災) ◆ 領導疏忽大意釀成嚴重后果 (1987年7月26日火災) ◆ 領導玩忽職守釀成森林大火 (1987年5月6日火災) ◆ 禁煙區吸煙火燒噴漆臺 (1987年3月3日火災) ◆ 海綿石灰混放釀成大火千丈 (1987年1月1日火災) ◆ 排氣管撒火種麥秸垛起大火 (1986年12月23日火災) ◆ 南通市拆船廠火災 (1986年10月11日火災) ◆ 觀眾亂扔煙蒂大火燒毀影劇院 (1986年9月29日火災) ◆ 疏忽管理導致貴定卷煙廠發生特大火災案 (1986年6月23日火災) ◆ 一個電熨斗燒毀一個廠 (1986年3月26日火災) ◆ 太原市進口采煤機被燒毀 (1986年3月3日火災) ◆ 用木紙皮烘烤暖氣大火燒毀材料車間 (1986年1月15日火災) ◆ 紡織總廠燃大火成品庫房化灰燼 (1986年1月10日火災) ◆ 北京石景山區紫薇賓館特大火災事故(1985年12月16日

火災事故) ◆ 某市無線電五廠發生特大火災 (1985年12月火災) ◆ 屋頂架灶熬瀝青大火燒毀成品庫 (1985年10月22日火災) ◆ 廣州成珠茶樓火災 (1985年10月9日19時50分火災) ◆ 廠長失職棉垛遭雷擊起火 (1985年8月11日火災) ◆ 荷澤市棉花加工廠發生特大火災重大責任事故 (1985年4月21日火災) ◆ 哈爾濱天鵝飯店重大火災玩忽職守案 (1985年4月19日火災)◆ 哈爾濱天鵝飯店火災 (1985年4月18日火災) ◆ 帶小孩進車間玩耍大火燒毀毛紡車間 (1985年1月30日火災) ◆ 蒸氣閥門未關倉庫霄煙沖天 (1985年1月29日火災) ◆ 生火煮羊肉火燒供銷社 (1984年12月7日火災) ◆ 常寧縣銅鐘嶺林場火災事故案 (1984年3月2日火災) ◆ 火鉤燙棉花包繩引起棉花起大火 (1983年12月21日火災) ◆ 吉林露水河林業局火災 (1983年3月21日6時40分火災) ◆ 物資庫內停“豐田”大火燒毀存車庫 (1980年7月27日火災) ◆油地焊接 火燒廠房 (1980年4月29日火災) ◆ 遼寧省本溪化肥廠汽油著火 (1977年8月28日11時40分火災) ◆ 天津第二棉紡織廠火災 (1974年12月24日火災) ◆ 福建省三明市農藥廠火災 (1971年11月23日l9時l0分火災) ◆ 北京農藥—廠火災 (1971年2月10日20時45分火災) ◆ 上海船廠“風雷號”萬噸輪試航前加油火災 (1970年8月31日火災) ◆ 湖南宜章莽山林場火災 (1965年10月22日火災) ◆ 四川竹園壩鋼鐵廠特大火災 (1961年4月3日火災) ◆ 沈陽市政工程公司工棚火災 (1961年1月5日火災) ◆ 青島棉紡織三廠汽車油箱失火 (1960年8月8日火災) ◆ 烏蘭浩特文教用品廠火災事故 (1960年4月10日火災) ◆ 北京市火柴廠學生參加勞動發生火災 (1960年2月9日火災) ◆ 山西晉城化工廠火災事故 (1960年1月13日火災) ◆ 上海中華冷氣機廠儲桶炸裂火災 (1959年3月5日火災) ◆ 西昌熱水河硫磺廠火災 (1959年1月7日 火災) ◆ 吉林化學工業公司化肥廠火災 (1957年9月11日16時火災)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