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上海書評范文

2024-03-20

上海書評范文第1篇

[內容摘要]迪爾凱姆是社會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自殺論》把“自殺”這一病態的社會現象作為分析研究對象,作者先對人們常常認為引起自殺的心理因素與自然因素進行否證,接著又對自殺現象的結果做出分類,由結果推論出自殺是因為社會整合程度過低或過高及社會規范出現混亂和真空引起的,從而實證自殺的社會歸因,在否證與實證的過程中,迪爾凱姆的研究不僅體現出他一直以來的學術觀點即社會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人生活,社會事實具有客觀性,外在性,強制性的特點,而且作為實證主義研究的始祖,迪爾凱姆在研究中對數據資料的分析方法也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文是《自殺論》的書評,不僅會分析這本書的方法論意義而且會分析它的理論貢獻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 自殺 ; 自殺率 ;

社會整合 ; 自殺的分類

一、筆者未讀該書之前及之后的不同心里感受

筆者相信,每個人應該都有遇到挫折、不幸,內心極度難受、極度痛苦以至于想要自己放棄自己生命的時候,我們大家都非常清楚自殺當然就是自己放棄自己的生命,放棄自己生命的人要不然就是經受了很大的挫折和痛苦,要不然就是心里有問題,人們更傾向于去相信和人為自殺的人是因為自己本身有問題無法得到解決,或者至少是在當時他無法解決和面對,從而選擇用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去逃避,逃避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情,或者已經預見到的將來自己不想也認為自己無法面對的事情。筆者以前認為自殺是一種逃避,或者是一種自我解放,逃避不想面對的事情,將自己從紛繁復雜的瑣事中解放出來,自殺也有可能只是自殺者當時一種錯誤的心態,他們無法從那種錯誤的心境中走出來,或者沒有人能夠有效的勸導他們,將他們導向正確的心境?;蛘哂袝r候自殺是人們無法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一種狀態,自己都無法接受自己,無法明白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將做什么,覺得自己很沒用,活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價值了,等等,筆者認為大多數的自殺者不僅逃避現實而且不喜歡自己,至少對自己不滿意,當然不同的人對自己滿意的標準各不相同,當人們自己對自己極度失望的時候,也有可能采取了結自己生命的方式,但是可能很少有人將自殺歸因于社會的原因。很簡單的事情,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自殺”就是自己殺自己,自己了結自己的生命,與他人有什么關系,與社會就更談不上什么關系了。

但是讀了這本書后你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就是任何人,只要他出生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那么他的任何行為,即使是在我們看來很私人的行為,必然已經打下了當時社會行為標準,社會規范,或者社會環境的烙印,因為從我們一生下來我們就生長在了特定的社會環境、歷史環境或者自然環境中,這些我們都無法改變,在我們看來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就是我們所生長的環境在不斷塑造我們,影響我們,改變我們。哪個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不被任何東西影響的自己,或者已經沒有了吧,我們試圖去發現和了解的是,社會環境是如何塑造我們,影響我們與改變我們的,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自殺論》這本書,從最初的看不太懂,到終于明白,還記得自己曾經在學校的食堂用《自殺論》這本書占過座位,遠遠的就看見周圍的同學從旁邊走過都會不由自主的被他的名字所吸引,忍不住會看兩眼,或者目光停留在上面的時間總是比較長,可能所有人最初看見這本書時的感受都是一樣的,大家心里肯定都在嘀咕著,還有這種書?還有專門研究自殺的?這樣的書也可以是本名著?那這本書究竟寫的都是些什么呢?難道是寫人們是怎么自殺的?我覺得所有人都對自殺有著自己的理解,但

是我們或許很少去想自己認為很私人的行為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真的只有自己的行為和狀態會影響嗎?那自己的行為和狀態又是怎么得來的呢?迪爾凱姆就是帶我們去發現塑造或影響我們私人行為的社會原因。

二、本書概述

自殺作為一種病態的社會現象,在任何社會都存在,但人們往往把它歸因于個人,認為是由精神錯亂等心理因素或酗酒、仿效等個人因素引起的也有人認為是由自然原因如氣候的變化等引起的,而迪爾凱姆的研究假設認為是由社會整合程度過低或過高,社會規范出現混亂或真空引起,迪爾凱姆先對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進行否證,然后又對自殺現象分類,由果溯因對引起自殺的社會原因進行實證,通過一駁一立使研究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

1、

概念的界定——操作性定義——對作者認為非自殺現象的排除

迪爾凱姆在書中對自殺現象做出這樣的定義:“人們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會產生這種結果的某種積極或消極的行動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殺”(《自殺論》,11)這樣就(1)將當事人的意圖或動機排除在外,而只根據當事人的行為與結果這兩個外顯的特征進行定義(2)排除了那些當事人沒有意識到行為后果的死亡現象。

2、

否證自殺現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A、

對精神錯亂的否證:心理論認為,自殺現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理由是,在統計規律上,有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如精神錯亂的年發生率與自殺現象一樣,在某個社會里相對的穩定,而在不同的民族又有相當大的差別。而且,自殺和精神錯亂一樣,城市比農村多。迪爾凱姆認為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1)所有的統計資料都證實,在精神病院里,住院病人中女性略多于男性;由于推論,如果說自殺率與神經衰弱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的話,那么婦女的自殺率就必然高于男人的自殺率,至少應該一樣高,但是根據自殺的統計資料來分析,在每個國家中,男性的自殺率是女性的4倍左右;(2)猶太教徒中的精神錯亂病人比其他教徒中多得多,如果說自殺率與精神錯亂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的話,那么猶太教徒的自殺率就必然高于其他教徒的自殺率,然而,相反的是猶太教徒中的自殺傾向卻很微弱;(3)在所有的國家里,在一定的年齡階段(從童年到老年),自殺傾向是逐步增強的,而在壯年時期更經常地突發精神錯亂,如果自殺率與精神錯亂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的話,這種統計結果同樣也是無法解釋的;(4)瘋子最少的國家卻是自殺最多的國家;(5)下層社會中精神錯亂很少,自殺卻時有發生。

B、

對酗酒的否證:還有些人認為,酗酒是導致自殺的另一個不正常心理因素。迪爾凱姆用兩個統計事實批駁了這種說法。(1)在法國國內,酒鬼最多的地區是自殺傾向最嚴重的地區,而酒鬼最少的地區也不是自殺傾向最不嚴重的地區。(2)比較不同國家情況,一個國家人均酒的消費量和這個國家自殺率之間也沒有相關性。

C、

對種族遺傳的否證:接著為了排除自殺是由正常的心理因素如個人的體質所引起的這種可能,迪爾凱姆又進行了否證,因為自殺率確實因種族而異,而一個種族和另一個種族的區別在于它的身心特點。迪爾凱姆首先將種族的核心界定為遺傳。(1)通過比較分布在不

同國家(社會)的同一種族人群的自殺傾向,結果相差很大,證實了種族和自殺沒有關系;(2)自殺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有規律的增高。因為人體的一切都受著生命節律的支配,依次經過生長的階段、停滯的階段和最后一個衰退的階段。由于沒有什么心理或生理特點是無止境地發展的,所有的特點都在達到一個頂峰之后趨于衰退。相反,自殺卻在人生的最后階段才達到它的頂點。

D、

對仿效的否證:(1)同首先對自殺現象進行操作化定義一樣,迪爾凱姆還是先對仿效下了他的定義:“當一種行為有一種類似的,以前由別人完成的行為的表現作為直接的先例,沒有明確的或不明確的思想活動介乎這種表現和實施之間來影響這種重復行為的本來性質,那么仿效是存在的。”(《自殺論》,114)(2)迪爾凱姆指出,仿效是一種純粹的心理現象,它可能在沒有任何社會聯系的個人之間發生,他指出仿效必須先有被仿效的對象,如果自殺是仿效引起的,那么自殺率就應該以被仿效對象所在的地方為中心向周圍逐漸減小,但是從自殺率的分布圖上看,自殺根本不是圍繞某些中心發生,從這些中心均勻的擴散開來,而是以差不多同樣的數量成批的發生沒有任何中心。

3、

否證自殺現象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

(1)否證氣候類型與自殺率之間的關系,自殺率同樣高的地區可以屬于不同的氣候類型,意大利自殺人數最多是北方而英國和比利時自殺人數最多的卻是南方。(2)對是否存在最有利于自殺的季節的證偽:迪爾凱姆按照溫度的變化來排列一年中的4個季節和12個月份,并未發現季節或者月份的變化與自殺率變化之間的對應關系。(3)迪爾凱姆對統計資料顯示人們傾向于在白天而不是晚上自殺的觀點:他認為這不是自然因素的影響,真正的原因在于白天事務最繁忙,人際交往最復雜,社會生活最緊張。

4、實證——倒果溯因的分類溯因論證法

以上迪爾凱姆否證了精神錯亂、酗酒、種族遺傳、仿效等心理因素,也否證了氣候、季節、溫度、白天黑夜等自然因素,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社會因素了,而迪爾凱姆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是通過對自殺現象進行分類來尋找原因的,他認為各種原因之間的特殊差別意味著各種結果之間的特殊差別,通過探索不同自殺類型產生的社會條件,就將結果和原因聯系起來。通過結果來尋找原因。

迪爾凱姆將自殺分為四種類型,即“利己主義自殺”“利他主義自殺”“反常性自殺”以及“宿命型自殺”。(1)利己主義自殺。其成因是個人與社會的疏離,所以那些不能很好的整合進較大的社會單位并盛行個人主義的集體、社區和群體,其利己主義自殺的比率一般都比較高;(2)利他主義自殺。它發生在“社會整合過于強烈之時”。此時,高度的社會整合使得個性受到相當程度的壓抑,個人的權力被認為是微不足道的,他們被期待完全服從集體的需要和利益。(3)失范性自殺,主要發生在社會控制瓦解之時,在正常和穩定的社會條件下,個人的愿望總是受到由一般道德原則支撐的規范的調節的,他們保證了個人的愿望或抱負大體上于可以運用的手段相一致。但是,當社會控制減弱,上述規范受到破壞時,對個人愿望的制約就不復存在。此時,個人的生活目標和人生抱負失調,他們增長出難以實現的個人愿望,這必然導致挫折很多,以及自殺率的上升。(4)宿命性自殺。這種自殺的典型形式是那些倍受壓迫和制約的奴隸采取自絕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面臨的是一些無法抗拒和改變的壓迫。

社會整合和自殺率之間的關系:(1)利己主義自殺和失范性自殺與社會整合程度成反比,即社會整合程度越低,自殺率越高;(2)利他主義自殺與社會整合程度成正比,社會的整合程度越高,自殺率也越高;(3)自殺率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社會整合程度的變化,擔不是惟一的經驗表現形式。犯罪、越軌、酗酒、離婚率以及精神疾患的患病率的變化都能反映一個社會的整合類型與程度。

5、結論

(1)通過以上的論證,迪爾凱姆證實了他的三個命題:自殺人數的多少;A、與宗教社會一體化的程度成反比;B、與家庭社會一體化程度成反比;C、與政治社會一體化的程度成反比。

(2)自殺與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迪爾凱姆認為自殺和殺人之間有關系而且要視自殺的類型而定。A、利己主義自殺和殺人呈負相關。因為有利己主義子自殺傾向的人所崇拜的是人的個性而不是社會的共性,既然尊重個性的張揚就不會看不起別人的生命。B、利他主義的自殺與殺人有著共同的機制,當自殺者認為自己在社會的壓力面前是如此渺小,無能為力時,他也不會重視別人的生命。C、反常的自殺則要具體來說。反常的社會結構所導致的實際上是一種激怒或者厭煩的狀態,這種狀態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針對別人或者轉而針對自己:前者引起殺人,后者則引起自殺。

(3)對自殺現象迪爾凱姆提出的解決辦法:通過否證過去的宗教以及現代的家庭都不能成為維系現代人們關系的感情紐帶,迪爾凱姆不是想把現代社會拉回到過去,而是堅決主張建立職業團體或行會以恢復社會對自殺的免疫能力,讓人們在集體生活中找到已經失落的社會思想和感情。

三、本書在作者思想體系中的地位

1、社會的影響力,主導地位:縱觀迪爾凱姆的學術生涯與著作,從《社會分工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會學方法論準則》中我們都不難發現作者的思想一直都圍繞著社會和個人的關系問題,他認為作為社會這個整體是高于個人的,并一直都致力于研究與證實社會生活是在極大程度上影響、決定和塑造個人的。在《自殺論》這本書中,迪爾凱姆將大多數人認為是由個人動機或行為等心理因素引起的病態現象進行分析,在否證與實證的過程中,在嚴謹的論證體系中讓人們清晰的發現以前自己人知的錯誤,對社會的影響力有了全新的認識。

2、社會事實:在《自殺論》這一本書中,作者通過對自殺這一病態社會現象的研究,再一次以一種案例研究的方式向人們證實了他的思想:社會事實是客觀存在的,具有客觀性、強制性、外在性、普遍性的特點,它影響塑造著人們及他們的行為,因此只能通過一種社會事實來解釋另一種社會事實,在書中,迪爾凱姆就用社會整合程度的高低來解釋自殺現象及其類型。

四、本書的影響與意義

1、方法論意義:(1)清晰的概念定義:可操作化的定義是進行社會研究的前提,在書的開篇作者就對自殺現象做了自己的定義,排除個人的主觀動機與行為及作者認為不是自殺的死亡現象,使自殺現象成為可具體研究的客觀存在,而在之后對仿效的否證中作者也進一步對仿效做出常人可理解、可研究、解釋、論證的操作化定義,并強調概念的界定對研究的重要意義,對后人的研究有重大的啟發。(2)研究變量的引用:自殺率的引入將看起來是個人原因的自殺現象變為可用宏觀社會結構來解釋的社會事實。迪爾凱姆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將人們往往看來理應是由個人的心理或動機引起的個人自殺現象通過一個研究變量——自殺率的引入,變為可在不同城市、地區、國家之間進行比較研究從而揭示影響自殺率變化之宏觀社會結構的客觀社會事實。讓實證主義方法在社會科學中得到發展。(3)否證與實證相結合,強有力的論證脈絡:通過前面的概述,我們發現迪爾凱姆先對人們常常認為可能影響自殺率的心理因素、自然因素等進行否證,當只剩下社會因素時,他就對社會因素進行實證,論證結構十分嚴謹以至于不少人認為“證偽”的思想不是被波普諾開創的,迪爾凱姆才是“證偽”方法的祖師爺。(4)共變和控制變量等實證方法的運用:由于社會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隱藏在大量復雜的可變因素背后,而社會研究又不能完全像自然科學那樣獲得能夠嚴格控制各種因素的實驗條件。因此,為了排除那些變量之間的非因果性相關,他采用了“共變法”、“控制變量”等分析技術。如:若自殺率與心理變態有關系,則精神并發病比率越高的地方自殺率越高;若自殺與仿效有關則必定使自殺率以自殺率最高的地方為中心依次向周圍減小。而通過引入控制變量——年齡,他論證了不是婚姻本身,而是與子女的聯系影響著已婚者自殺率的高低。(5)根據現象分類,倒果溯因,求因果關系:在《自殺論》中,對社會原因的實證方面,根據原因與結果的關系,不同的原因會引起不同的結果,從而通過對自殺現象的分類探討引起這些類型自殺不同的社會條件從而探求出原因來。這種分類法,及倒果溯因的方法的運用也是實證社會學的一個里程碑。

通過將要檢驗命題的經驗性事實累計整合或理論性推斷并加以檢驗,使其具有可信度與包容力,是迪爾凱姆的《自殺論》教給我們的東西。

2、本書在社會學及整個社會科學中的地位:迪爾凱姆的《自殺論》是實證社會學的典型研究,其方法論意義與理論意義同樣巨大,通過前面對其方法論的探討,我們發現雖然由于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迪爾凱姆沒有我們現在的統計軟件,但他的共變法與控制變量的引入及否證與實證的完美結合卻是現代社會學及社會科學實證研究的方法論源頭。

在理論方面,《自殺論》是迪爾凱姆通過對自殺這一病態社會現象的研究對他自己理論觀點即社會生活對個人的影響決定作用,社會事實有客觀性、強制性、外在性、普遍性,可用一種社會事實去解釋另一種社會事實的案例詮釋。他強調社會對個人的影響,將人們的視線引向社會這個大整體來,對社會整合需適度及社會規范是否穩定對自殺影響的討論讓人們對社會和個人,國家和社會關系又有了新的認識。迪爾凱姆在人和社會的關系討論中對社會決定性作用的強調也引發了學者們的不同觀點,從而產生了互動論、交換論、現象學等理論流派。

3、現實意義:書中迪爾凱姆區分了我們前面提到的四種類型自殺。由于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疏離,我們確實應該看到利己型自殺與社會整合的關系及它的現實意義。而由于我國正處于改革轉型時期,貧富差距、地域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社會規范對人的制約作

用,對人目標和價值的確立作用也經常起變化,因此反常自殺在我國社會轉型這個特殊時期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五、自己的思考

1、主觀的溯源分類法:大多數人認為迪爾凱姆在《自殺論》中主要是用了實證的方法,有很強的客觀性,但我認為在他的書中也典型的采用了心理解釋策略,有主觀的成分,比如對自殺類型的區分,根據迪爾凱姆實證主義方法的一貫精神,科學研究應當從客觀觀察入手,根據對象所表現出來的可明確識別的外在特征來劃分對象類型,這種叫做形態分類法。但在對自殺現象做出類型劃分時迪爾凱姆并沒有采用這類分類法,而是采用另外一種溯源學的分類法,他重點區分了利己型、利他型、和反常型自殺,顯然這種分類具有心理溯源的性質

2、軟實證的經驗研究——從定量不知不覺走向定性:(1)社會整合的抽象概括,無法量化、測量與檢驗:經驗研究的要義在于以存在的社會事實為根據,以現實材料為手段,通過實驗、觀察、搜集分析資料的方式對社會中客觀存在的現象進行分析和歸納研究。但是通讀該書,從迪爾凱姆的經驗概推中我們不能直接得知制約自殺率的主要社會原因是什么,迪爾凱姆于是通過建立命題結構,提出了在經驗命題中獲得直觀的最高假設:社會整合程度決定自殺率。這是一個在邏輯上能隱含經驗事實但并不直接來自經驗數據的一般性概括,它的產生不是通過歸納推導出來的而是哲學的思辨,并且社會整合的程度如何才算適度,不高也不低,并不能對之進行量化,測量和檢驗。

(2)迪爾凱姆在書中體現的社會與個人相互作用取向:我們的社會學研究常常探討因果關系,一種現象是如何由怎樣的另一種現象引起的,把一個事物的發生或演變與另一個事物的存在和運動聯系起來,有明確的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把一種社會現象歸結到另一種社會現象那里,不論這種解釋充分還是不完全,都表現了某種決定意義。迪爾凱姆在本書中選擇的解釋項是“社會整合水平”,被解釋項是“社會自殺率”,而自殺者則被當做一個潛在的被解釋項,因而存在著兩個相互關聯的被解釋項,當社會整合水平異常時,自殺者只有萬分之幾的比例,處境相同的多數人并未選擇自殺。這一結果可能使迪爾凱姆意識到:作為潛在的被解釋項的自殺者個人對環境的反應差異也影響著自殺現象。于是,迪爾凱姆是采用心理溯源性質的分類法,提示著社會與個人相互作用的意義,因此無意識的將決定論與相互作用論結合在一起,并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實證研究,互動論的學者是不是從這里得到互動論的啟發呢?

最后,我想說雖然后人對迪爾凱姆的這本書還有很多批評,比如統計資料的失真,推論的失誤(新教盛行國家的自殺行為并不一定都發生在新教徒身上,因此“新教盛行國家的自殺率高不等于新教徒自殺率高”)等,但是迪爾凱姆的這本書及其在社會學和實證社會科學中都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他嚴謹的科學實證態度和方法都值得后人欽佩和學習。

[參考文獻]

埃米爾·迪爾凱姆[法],2005,《自殺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高琳,2008,《社會學研究與迪爾凱姆,<自殺論>的典范意義》,《社會學研究》2月。

路丹、張月,2004,《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論及其現在價值——<自殺論>的社會學方法論解讀》,《東南大學學報》第六期。

李文華,2004,《<自殺論>及其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社會學·管理學研究》第六期。

唐斌,2005,《試析涂爾干<自殺論>中的實證主義研究方法》,《上饒師范學院學報》,8月。

上海書評范文第2篇

此書有段很經典的話:“受苦有兩種:一種是無知的、無明的受苦,就是任潛意識的操控而受苦,同時在抱怨、抗拒那個痛苦。這樣的受苦不能讓你成長;另外一種是有知覺的受苦,當你感覺到撕裂般的痛楚、好像要爆炸似的憤怒,你不逃避、不抱怨,你全然地去經歷它。讓這個壓抑、隱藏多年的能量爆發出來,用不批判、不抗拒的態度,在全然的愛和接納中去經歷它。這樣的受苦,是你走出人生模式、成長茁壯的契機。”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總有一天會與遇上讓我們受苦的事,如果那時候我們的表現就像對待有知覺的受苦的那樣,我相信一定能破繭成蝶的!

上海書評范文第3篇

[內容摘要]迪爾凱姆是社會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自殺論》把“自殺”這一病態的社會現象作為分析研究對象,作者先對人們常常認為引起自殺的心理因素與自然因素進行否證,接著又對自殺現象的結果做出分類,由結果推論出自殺是因為社會整合程度過低或過高及社會規范出現混亂和真空引起的,從而實證自殺的社會歸因,在否證與實證的過程中,迪爾凱姆的研究不僅體現出他一直以來的學術觀點即社會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人生活,社會事實具有客觀性,外在性,強制性的特點,而且作為實證主義研究的始祖,迪爾凱姆在研究中對數據資料的分析方法也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文是《自殺論》的書評,不僅會分析這本書的方法論意義而且會分析它的理論貢獻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 自殺 ; 自殺率 ;

社會整合 ; 自殺的分類

一、筆者未讀該書之前及之后的不同心里感受

筆者相信,每個人應該都有遇到挫折、不幸,內心極度難受、極度痛苦以至于想要自己放棄自己生命的時候,我們大家都非常清楚自殺當然就是自己放棄自己的生命,放棄自己生命的人要不然就是經受了很大的挫折和痛苦,要不然就是心里有問題,人們更傾向于去相信和人為自殺的人是因為自己本身有問題無法得到解決,或者至少是在當時他無法解決和面對,從而選擇用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去逃避,逃避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情,或者已經預見到的將來自己不想也認為自己無法面對的事情。筆者以前認為自殺是一種逃避,或者是一種自我解放,逃避不想面對的事情,將自己從紛繁復雜的瑣事中解放出來,自殺也有可能只是自殺者當時一種錯誤的心態,他們無法從那種錯誤的心境中走出來,或者沒有人能夠有效的勸導他們,將他們導向正確的心境?;蛘哂袝r候自殺是人們無法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一種狀態,自己都無法接受自己,無法明白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將做什么,覺得自己很沒用,活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價值了,等等,筆者認為大多數的自殺者不僅逃避現實而且不喜歡自己,至少對自己不滿意,當然不同的人對自己滿意的標準各不相同,當人們自己對自己極度失望的時候,也有可能采取了結自己生命的方式,但是可能很少有人將自殺歸因于社會的原因。很簡單的事情,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自殺”就是自己殺自己,自己了結自己的生命,與他人有什么關系,與社會就更談不上什么關系了。

但是讀了這本書后你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就是任何人,只要他出生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那么他的任何行為,即使是在我們看來很私人的行為,必然已經打下了當時社會行為標準,社會規范,或者社會環境的烙印,因為從我們一生下來我們就生長在了特定的社會環境、歷史環境或者自然環境中,這些我們都無法改變,在我們看來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就是我們所生長的環境在不斷塑造我們,影響我們,改變我們。哪個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不被任何東西影響的自己,或者已經沒有了吧,我們試圖去發現和了解的是,社會環境是如何塑造我們,影響我們與改變我們的,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自殺論》這本書,從最初的看不太懂,到終于明白,還記得自己曾經在學校的食堂用《自殺論》這本書占過座位,遠遠的就看見周圍的同學從旁邊走過都會不由自主的被他的名字所吸引,忍不住會看兩眼,或者目光停留在上面的時間總是比較長,可能所有人最初看見這本書時的感受都是一樣的,大家心里肯定都在嘀咕著,還有這種書?還有專門研究自殺的?這樣的書也可以是本名著?那這本書究竟寫的都是些什么呢?難道是寫人們是怎么自殺的?我覺得所有人都對自殺有著自己的理解,但

是我們或許很少去想自己認為很私人的行為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真的只有自己的行為和狀態會影響嗎?那自己的行為和狀態又是怎么得來的呢?迪爾凱姆就是帶我們去發現塑造或影響我們私人行為的社會原因。

二、本書概述

自殺作為一種病態的社會現象,在任何社會都存在,但人們往往把它歸因于個人,認為是由精神錯亂等心理因素或酗酒、仿效等個人因素引起的也有人認為是由自然原因如氣候的變化等引起的,而迪爾凱姆的研究假設認為是由社會整合程度過低或過高,社會規范出現混亂或真空引起,迪爾凱姆先對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進行否證,然后又對自殺現象分類,由果溯因對引起自殺的社會原因進行實證,通過一駁一立使研究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

1、

概念的界定——操作性定義——對作者認為非自殺現象的排除

迪爾凱姆在書中對自殺現象做出這樣的定義:“人們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會產生這種結果的某種積極或消極的行動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殺”(《自殺論》,11)這樣就(1)將當事人的意圖或動機排除在外,而只根據當事人的行為與結果這兩個外顯的特征進行定義(2)排除了那些當事人沒有意識到行為后果的死亡現象。

2、

否證自殺現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A、

對精神錯亂的否證:心理論認為,自殺現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理由是,在統計規律上,有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如精神錯亂的年發生率與自殺現象一樣,在某個社會里相對的穩定,而在不同的民族又有相當大的差別。而且,自殺和精神錯亂一樣,城市比農村多。迪爾凱姆認為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1)所有的統計資料都證實,在精神病院里,住院病人中女性略多于男性;由于推論,如果說自殺率與神經衰弱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的話,那么婦女的自殺率就必然高于男人的自殺率,至少應該一樣高,但是根據自殺的統計資料來分析,在每個國家中,男性的自殺率是女性的4倍左右;(2)猶太教徒中的精神錯亂病人比其他教徒中多得多,如果說自殺率與精神錯亂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的話,那么猶太教徒的自殺率就必然高于其他教徒的自殺率,然而,相反的是猶太教徒中的自殺傾向卻很微弱;(3)在所有的國家里,在一定的年齡階段(從童年到老年),自殺傾向是逐步增強的,而在壯年時期更經常地突發精神錯亂,如果自殺率與精神錯亂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的話,這種統計結果同樣也是無法解釋的;(4)瘋子最少的國家卻是自殺最多的國家;(5)下層社會中精神錯亂很少,自殺卻時有發生。

B、

對酗酒的否證:還有些人認為,酗酒是導致自殺的另一個不正常心理因素。迪爾凱姆用兩個統計事實批駁了這種說法。(1)在法國國內,酒鬼最多的地區是自殺傾向最嚴重的地區,而酒鬼最少的地區也不是自殺傾向最不嚴重的地區。(2)比較不同國家情況,一個國家人均酒的消費量和這個國家自殺率之間也沒有相關性。

C、

對種族遺傳的否證:接著為了排除自殺是由正常的心理因素如個人的體質所引起的這種可能,迪爾凱姆又進行了否證,因為自殺率確實因種族而異,而一個種族和另一個種族的區別在于它的身心特點。迪爾凱姆首先將種族的核心界定為遺傳。(1)通過比較分布在不

同國家(社會)的同一種族人群的自殺傾向,結果相差很大,證實了種族和自殺沒有關系;(2)自殺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有規律的增高。因為人體的一切都受著生命節律的支配,依次經過生長的階段、停滯的階段和最后一個衰退的階段。由于沒有什么心理或生理特點是無止境地發展的,所有的特點都在達到一個頂峰之后趨于衰退。相反,自殺卻在人生的最后階段才達到它的頂點。

D、

對仿效的否證:(1)同首先對自殺現象進行操作化定義一樣,迪爾凱姆還是先對仿效下了他的定義:“當一種行為有一種類似的,以前由別人完成的行為的表現作為直接的先例,沒有明確的或不明確的思想活動介乎這種表現和實施之間來影響這種重復行為的本來性質,那么仿效是存在的。”(《自殺論》,114)(2)迪爾凱姆指出,仿效是一種純粹的心理現象,它可能在沒有任何社會聯系的個人之間發生,他指出仿效必須先有被仿效的對象,如果自殺是仿效引起的,那么自殺率就應該以被仿效對象所在的地方為中心向周圍逐漸減小,但是從自殺率的分布圖上看,自殺根本不是圍繞某些中心發生,從這些中心均勻的擴散開來,而是以差不多同樣的數量成批的發生沒有任何中心。

3、

否證自殺現象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

(1)否證氣候類型與自殺率之間的關系,自殺率同樣高的地區可以屬于不同的氣候類型,意大利自殺人數最多是北方而英國和比利時自殺人數最多的卻是南方。(2)對是否存在最有利于自殺的季節的證偽:迪爾凱姆按照溫度的變化來排列一年中的4個季節和12個月份,并未發現季節或者月份的變化與自殺率變化之間的對應關系。(3)迪爾凱姆對統計資料顯示人們傾向于在白天而不是晚上自殺的觀點:他認為這不是自然因素的影響,真正的原因在于白天事務最繁忙,人際交往最復雜,社會生活最緊張。

4、實證——倒果溯因的分類溯因論證法

以上迪爾凱姆否證了精神錯亂、酗酒、種族遺傳、仿效等心理因素,也否證了氣候、季節、溫度、白天黑夜等自然因素,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社會因素了,而迪爾凱姆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是通過對自殺現象進行分類來尋找原因的,他認為各種原因之間的特殊差別意味著各種結果之間的特殊差別,通過探索不同自殺類型產生的社會條件,就將結果和原因聯系起來。通過結果來尋找原因。

迪爾凱姆將自殺分為四種類型,即“利己主義自殺”“利他主義自殺”“反常性自殺”以及“宿命型自殺”。(1)利己主義自殺。其成因是個人與社會的疏離,所以那些不能很好的整合進較大的社會單位并盛行個人主義的集體、社區和群體,其利己主義自殺的比率一般都比較高;(2)利他主義自殺。它發生在“社會整合過于強烈之時”。此時,高度的社會整合使得個性受到相當程度的壓抑,個人的權力被認為是微不足道的,他們被期待完全服從集體的需要和利益。(3)失范性自殺,主要發生在社會控制瓦解之時,在正常和穩定的社會條件下,個人的愿望總是受到由一般道德原則支撐的規范的調節的,他們保證了個人的愿望或抱負大體上于可以運用的手段相一致。但是,當社會控制減弱,上述規范受到破壞時,對個人愿望的制約就不復存在。此時,個人的生活目標和人生抱負失調,他們增長出難以實現的個人愿望,這必然導致挫折很多,以及自殺率的上升。(4)宿命性自殺。這種自殺的典型形式是那些倍受壓迫和制約的奴隸采取自絕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面臨的是一些無法抗拒和改變的壓迫。

社會整合和自殺率之間的關系:(1)利己主義自殺和失范性自殺與社會整合程度成反比,即社會整合程度越低,自殺率越高;(2)利他主義自殺與社會整合程度成正比,社會的整合程度越高,自殺率也越高;(3)自殺率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社會整合程度的變化,擔不是惟一的經驗表現形式。犯罪、越軌、酗酒、離婚率以及精神疾患的患病率的變化都能反映一個社會的整合類型與程度。

5、結論

(1)通過以上的論證,迪爾凱姆證實了他的三個命題:自殺人數的多少;A、與宗教社會一體化的程度成反比;B、與家庭社會一體化程度成反比;C、與政治社會一體化的程度成反比。

(2)自殺與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迪爾凱姆認為自殺和殺人之間有關系而且要視自殺的類型而定。A、利己主義自殺和殺人呈負相關。因為有利己主義子自殺傾向的人所崇拜的是人的個性而不是社會的共性,既然尊重個性的張揚就不會看不起別人的生命。B、利他主義的自殺與殺人有著共同的機制,當自殺者認為自己在社會的壓力面前是如此渺小,無能為力時,他也不會重視別人的生命。C、反常的自殺則要具體來說。反常的社會結構所導致的實際上是一種激怒或者厭煩的狀態,這種狀態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針對別人或者轉而針對自己:前者引起殺人,后者則引起自殺。

(3)對自殺現象迪爾凱姆提出的解決辦法:通過否證過去的宗教以及現代的家庭都不能成為維系現代人們關系的感情紐帶,迪爾凱姆不是想把現代社會拉回到過去,而是堅決主張建立職業團體或行會以恢復社會對自殺的免疫能力,讓人們在集體生活中找到已經失落的社會思想和感情。

三、本書在作者思想體系中的地位

1、社會的影響力,主導地位:縱觀迪爾凱姆的學術生涯與著作,從《社會分工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會學方法論準則》中我們都不難發現作者的思想一直都圍繞著社會和個人的關系問題,他認為作為社會這個整體是高于個人的,并一直都致力于研究與證實社會生活是在極大程度上影響、決定和塑造個人的。在《自殺論》這本書中,迪爾凱姆將大多數人認為是由個人動機或行為等心理因素引起的病態現象進行分析,在否證與實證的過程中,在嚴謹的論證體系中讓人們清晰的發現以前自己人知的錯誤,對社會的影響力有了全新的認識。

2、社會事實:在《自殺論》這一本書中,作者通過對自殺這一病態社會現象的研究,再一次以一種案例研究的方式向人們證實了他的思想:社會事實是客觀存在的,具有客觀性、強制性、外在性、普遍性的特點,它影響塑造著人們及他們的行為,因此只能通過一種社會事實來解釋另一種社會事實,在書中,迪爾凱姆就用社會整合程度的高低來解釋自殺現象及其類型。

四、本書的影響與意義

1、方法論意義:(1)清晰的概念定義:可操作化的定義是進行社會研究的前提,在書的開篇作者就對自殺現象做了自己的定義,排除個人的主觀動機與行為及作者認為不是自殺的死亡現象,使自殺現象成為可具體研究的客觀存在,而在之后對仿效的否證中作者也進一步對仿效做出常人可理解、可研究、解釋、論證的操作化定義,并強調概念的界定對研究的重要意義,對后人的研究有重大的啟發。(2)研究變量的引用:自殺率的引入將看起來是個人原因的自殺現象變為可用宏觀社會結構來解釋的社會事實。迪爾凱姆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將人們往往看來理應是由個人的心理或動機引起的個人自殺現象通過一個研究變量——自殺率的引入,變為可在不同城市、地區、國家之間進行比較研究從而揭示影響自殺率變化之宏觀社會結構的客觀社會事實。讓實證主義方法在社會科學中得到發展。(3)否證與實證相結合,強有力的論證脈絡:通過前面的概述,我們發現迪爾凱姆先對人們常常認為可能影響自殺率的心理因素、自然因素等進行否證,當只剩下社會因素時,他就對社會因素進行實證,論證結構十分嚴謹以至于不少人認為“證偽”的思想不是被波普諾開創的,迪爾凱姆才是“證偽”方法的祖師爺。(4)共變和控制變量等實證方法的運用:由于社會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隱藏在大量復雜的可變因素背后,而社會研究又不能完全像自然科學那樣獲得能夠嚴格控制各種因素的實驗條件。因此,為了排除那些變量之間的非因果性相關,他采用了“共變法”、“控制變量”等分析技術。如:若自殺率與心理變態有關系,則精神并發病比率越高的地方自殺率越高;若自殺與仿效有關則必定使自殺率以自殺率最高的地方為中心依次向周圍減小。而通過引入控制變量——年齡,他論證了不是婚姻本身,而是與子女的聯系影響著已婚者自殺率的高低。(5)根據現象分類,倒果溯因,求因果關系:在《自殺論》中,對社會原因的實證方面,根據原因與結果的關系,不同的原因會引起不同的結果,從而通過對自殺現象的分類探討引起這些類型自殺不同的社會條件從而探求出原因來。這種分類法,及倒果溯因的方法的運用也是實證社會學的一個里程碑。

通過將要檢驗命題的經驗性事實累計整合或理論性推斷并加以檢驗,使其具有可信度與包容力,是迪爾凱姆的《自殺論》教給我們的東西。

2、本書在社會學及整個社會科學中的地位:迪爾凱姆的《自殺論》是實證社會學的典型研究,其方法論意義與理論意義同樣巨大,通過前面對其方法論的探討,我們發現雖然由于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迪爾凱姆沒有我們現在的統計軟件,但他的共變法與控制變量的引入及否證與實證的完美結合卻是現代社會學及社會科學實證研究的方法論源頭。

在理論方面,《自殺論》是迪爾凱姆通過對自殺這一病態社會現象的研究對他自己理論觀點即社會生活對個人的影響決定作用,社會事實有客觀性、強制性、外在性、普遍性,可用一種社會事實去解釋另一種社會事實的案例詮釋。他強調社會對個人的影響,將人們的視線引向社會這個大整體來,對社會整合需適度及社會規范是否穩定對自殺影響的討論讓人們對社會和個人,國家和社會關系又有了新的認識。迪爾凱姆在人和社會的關系討論中對社會決定性作用的強調也引發了學者們的不同觀點,從而產生了互動論、交換論、現象學等理論流派。

3、現實意義:書中迪爾凱姆區分了我們前面提到的四種類型自殺。由于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疏離,我們確實應該看到利己型自殺與社會整合的關系及它的現實意義。而由于我國正處于改革轉型時期,貧富差距、地域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社會規范對人的制約作

用,對人目標和價值的確立作用也經常起變化,因此反常自殺在我國社會轉型這個特殊時期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五、自己的思考

1、主觀的溯源分類法:大多數人認為迪爾凱姆在《自殺論》中主要是用了實證的方法,有很強的客觀性,但我認為在他的書中也典型的采用了心理解釋策略,有主觀的成分,比如對自殺類型的區分,根據迪爾凱姆實證主義方法的一貫精神,科學研究應當從客觀觀察入手,根據對象所表現出來的可明確識別的外在特征來劃分對象類型,這種叫做形態分類法。但在對自殺現象做出類型劃分時迪爾凱姆并沒有采用這類分類法,而是采用另外一種溯源學的分類法,他重點區分了利己型、利他型、和反常型自殺,顯然這種分類具有心理溯源的性質

2、軟實證的經驗研究——從定量不知不覺走向定性:(1)社會整合的抽象概括,無法量化、測量與檢驗:經驗研究的要義在于以存在的社會事實為根據,以現實材料為手段,通過實驗、觀察、搜集分析資料的方式對社會中客觀存在的現象進行分析和歸納研究。但是通讀該書,從迪爾凱姆的經驗概推中我們不能直接得知制約自殺率的主要社會原因是什么,迪爾凱姆于是通過建立命題結構,提出了在經驗命題中獲得直觀的最高假設:社會整合程度決定自殺率。這是一個在邏輯上能隱含經驗事實但并不直接來自經驗數據的一般性概括,它的產生不是通過歸納推導出來的而是哲學的思辨,并且社會整合的程度如何才算適度,不高也不低,并不能對之進行量化,測量和檢驗。

(2)迪爾凱姆在書中體現的社會與個人相互作用取向:我們的社會學研究常常探討因果關系,一種現象是如何由怎樣的另一種現象引起的,把一個事物的發生或演變與另一個事物的存在和運動聯系起來,有明確的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把一種社會現象歸結到另一種社會現象那里,不論這種解釋充分還是不完全,都表現了某種決定意義。迪爾凱姆在本書中選擇的解釋項是“社會整合水平”,被解釋項是“社會自殺率”,而自殺者則被當做一個潛在的被解釋項,因而存在著兩個相互關聯的被解釋項,當社會整合水平異常時,自殺者只有萬分之幾的比例,處境相同的多數人并未選擇自殺。這一結果可能使迪爾凱姆意識到:作為潛在的被解釋項的自殺者個人對環境的反應差異也影響著自殺現象。于是,迪爾凱姆是采用心理溯源性質的分類法,提示著社會與個人相互作用的意義,因此無意識的將決定論與相互作用論結合在一起,并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實證研究,互動論的學者是不是從這里得到互動論的啟發呢?

最后,我想說雖然后人對迪爾凱姆的這本書還有很多批評,比如統計資料的失真,推論的失誤(新教盛行國家的自殺行為并不一定都發生在新教徒身上,因此“新教盛行國家的自殺率高不等于新教徒自殺率高”)等,但是迪爾凱姆的這本書及其在社會學和實證社會科學中都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他嚴謹的科學實證態度和方法都值得后人欽佩和學習。

[參考文獻]

埃米爾·迪爾凱姆[法],2005,《自殺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高琳,2008,《社會學研究與迪爾凱姆,<自殺論>的典范意義》,《社會學研究》2月。

路丹、張月,2004,《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論及其現在價值——<自殺論>的社會學方法論解讀》,《東南大學學報》第六期。

李文華,2004,《<自殺論>及其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社會學·管理學研究》第六期。

唐斌,2005,《試析涂爾干<自殺論>中的實證主義研究方法》,《上饒師范學院學報》,8月。

上海書評范文第4篇

[內容摘要]迪爾凱姆是社會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自殺論》把“自殺”這一病態的社會現象作為分析研究對象,作者先對人們常常認為引起自殺的心理因素與自然因素進行否證,接著又對自殺現象的結果做出分類,由結果推論出自殺是因為社會整合程度過低或過高及社會規范出現混亂和真空引起的,從而實證自殺的社會歸因,在否證與實證的過程中,迪爾凱姆的研究不僅體現出他一直以來的學術觀點即社會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人生活,社會事實具有客觀性,外在性,強制性的特點,而且作為實證主義研究的始祖,迪爾凱姆在研究中對數據資料的分析方法也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文是《自殺論》的書評,不僅會分析這本書的方法論意義而且會分析它的理論貢獻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 自殺 ; 自殺率 ;

社會整合 ; 自殺的分類

一、筆者未讀該書之前及之后的不同心里感受

筆者相信,每個人應該都有遇到挫折、不幸,內心極度難受、極度痛苦以至于想要自己放棄自己生命的時候,我們大家都非常清楚自殺當然就是自己放棄自己的生命,放棄自己生命的人要不然就是經受了很大的挫折和痛苦,要不然就是心里有問題,人們更傾向于去相信和人為自殺的人是因為自己本身有問題無法得到解決,或者至少是在當時他無法解決和面對,從而選擇用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去逃避,逃避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情,或者已經預見到的將來自己不想也認為自己無法面對的事情。筆者以前認為自殺是一種逃避,或者是一種自我解放,逃避不想面對的事情,將自己從紛繁復雜的瑣事中解放出來,自殺也有可能只是自殺者當時一種錯誤的心態,他們無法從那種錯誤的心境中走出來,或者沒有人能夠有效的勸導他們,將他們導向正確的心境?;蛘哂袝r候自殺是人們無法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一種狀態,自己都無法接受自己,無法明白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將做什么,覺得自己很沒用,活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價值了,等等,筆者認為大多數的自殺者不僅逃避現實而且不喜歡自己,至少對自己不滿意,當然不同的人對自己滿意的標準各不相同,當人們自己對自己極度失望的時候,也有可能采取了結自己生命的方式,但是可能很少有人將自殺歸因于社會的原因。很簡單的事情,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自殺”就是自己殺自己,自己了結自己的生命,與他人有什么關系,與社會就更談不上什么關系了。

但是讀了這本書后你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就是任何人,只要他出生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那么他的任何行為,即使是在我們看來很私人的行為,必然已經打下了當時社會行為標準,社會規范,或者社會環境的烙印,因為從我們一生下來我們就生長在了特定的社會環境、歷史環境或者自然環境中,這些我們都無法改變,在我們看來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就是我們所生長的環境在不斷塑造我們,影響我們,改變我們。哪個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不被任何東西影響的自己,或者已經沒有了吧,我們試圖去發現和了解的是,社會環境是如何塑造我們,影響我們與改變我們的,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自殺論》這本書,從最初的看不太懂,到終于明白,還記得自己曾經在學校的食堂用《自殺論》這本書占過座位,遠遠的就看見周圍的同學從旁邊走過都會不由自主的被他的名字所吸引,忍不住會看兩眼,或者目光停留在上面的時間總是比較長,可能所有人最初看見這本書時的感受都是一樣的,大家心里肯定都在嘀咕著,還有這種書?還有專門研究自殺的?這樣的書也可以是本名著?那這本書究竟寫的都是些什么呢?難道是寫人們是怎么自殺的?我覺得所有人都對自殺有著自己的理解,但

是我們或許很少去想自己認為很私人的行為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真的只有自己的行為和狀態會影響嗎?那自己的行為和狀態又是怎么得來的呢?迪爾凱姆就是帶我們去發現塑造或影響我們私人行為的社會原因。

二、本書概述

自殺作為一種病態的社會現象,在任何社會都存在,但人們往往把它歸因于個人,認為是由精神錯亂等心理因素或酗酒、仿效等個人因素引起的也有人認為是由自然原因如氣候的變化等引起的,而迪爾凱姆的研究假設認為是由社會整合程度過低或過高,社會規范出現混亂或真空引起,迪爾凱姆先對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進行否證,然后又對自殺現象分類,由果溯因對引起自殺的社會原因進行實證,通過一駁一立使研究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

1、

概念的界定——操作性定義——對作者認為非自殺現象的排除

迪爾凱姆在書中對自殺現象做出這樣的定義:“人們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會產生這種結果的某種積極或消極的行動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殺”(《自殺論》,11)這樣就(1)將當事人的意圖或動機排除在外,而只根據當事人的行為與結果這兩個外顯的特征進行定義(2)排除了那些當事人沒有意識到行為后果的死亡現象。

2、

否證自殺現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A、

對精神錯亂的否證:心理論認為,自殺現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理由是,在統計規律上,有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如精神錯亂的年發生率與自殺現象一樣,在某個社會里相對的穩定,而在不同的民族又有相當大的差別。而且,自殺和精神錯亂一樣,城市比農村多。迪爾凱姆認為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1)所有的統計資料都證實,在精神病院里,住院病人中女性略多于男性;由于推論,如果說自殺率與神經衰弱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的話,那么婦女的自殺率就必然高于男人的自殺率,至少應該一樣高,但是根據自殺的統計資料來分析,在每個國家中,男性的自殺率是女性的4倍左右;(2)猶太教徒中的精神錯亂病人比其他教徒中多得多,如果說自殺率與精神錯亂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的話,那么猶太教徒的自殺率就必然高于其他教徒的自殺率,然而,相反的是猶太教徒中的自殺傾向卻很微弱;(3)在所有的國家里,在一定的年齡階段(從童年到老年),自殺傾向是逐步增強的,而在壯年時期更經常地突發精神錯亂,如果自殺率與精神錯亂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的話,這種統計結果同樣也是無法解釋的;(4)瘋子最少的國家卻是自殺最多的國家;(5)下層社會中精神錯亂很少,自殺卻時有發生。

B、

對酗酒的否證:還有些人認為,酗酒是導致自殺的另一個不正常心理因素。迪爾凱姆用兩個統計事實批駁了這種說法。(1)在法國國內,酒鬼最多的地區是自殺傾向最嚴重的地區,而酒鬼最少的地區也不是自殺傾向最不嚴重的地區。(2)比較不同國家情況,一個國家人均酒的消費量和這個國家自殺率之間也沒有相關性。

C、

對種族遺傳的否證:接著為了排除自殺是由正常的心理因素如個人的體質所引起的這種可能,迪爾凱姆又進行了否證,因為自殺率確實因種族而異,而一個種族和另一個種族的區別在于它的身心特點。迪爾凱姆首先將種族的核心界定為遺傳。(1)通過比較分布在不

同國家(社會)的同一種族人群的自殺傾向,結果相差很大,證實了種族和自殺沒有關系;(2)自殺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有規律的增高。因為人體的一切都受著生命節律的支配,依次經過生長的階段、停滯的階段和最后一個衰退的階段。由于沒有什么心理或生理特點是無止境地發展的,所有的特點都在達到一個頂峰之后趨于衰退。相反,自殺卻在人生的最后階段才達到它的頂點。

D、

對仿效的否證:(1)同首先對自殺現象進行操作化定義一樣,迪爾凱姆還是先對仿效下了他的定義:“當一種行為有一種類似的,以前由別人完成的行為的表現作為直接的先例,沒有明確的或不明確的思想活動介乎這種表現和實施之間來影響這種重復行為的本來性質,那么仿效是存在的。”(《自殺論》,114)(2)迪爾凱姆指出,仿效是一種純粹的心理現象,它可能在沒有任何社會聯系的個人之間發生,他指出仿效必須先有被仿效的對象,如果自殺是仿效引起的,那么自殺率就應該以被仿效對象所在的地方為中心向周圍逐漸減小,但是從自殺率的分布圖上看,自殺根本不是圍繞某些中心發生,從這些中心均勻的擴散開來,而是以差不多同樣的數量成批的發生沒有任何中心。

3、

否證自殺現象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

(1)否證氣候類型與自殺率之間的關系,自殺率同樣高的地區可以屬于不同的氣候類型,意大利自殺人數最多是北方而英國和比利時自殺人數最多的卻是南方。(2)對是否存在最有利于自殺的季節的證偽:迪爾凱姆按照溫度的變化來排列一年中的4個季節和12個月份,并未發現季節或者月份的變化與自殺率變化之間的對應關系。(3)迪爾凱姆對統計資料顯示人們傾向于在白天而不是晚上自殺的觀點:他認為這不是自然因素的影響,真正的原因在于白天事務最繁忙,人際交往最復雜,社會生活最緊張。

4、實證——倒果溯因的分類溯因論證法

以上迪爾凱姆否證了精神錯亂、酗酒、種族遺傳、仿效等心理因素,也否證了氣候、季節、溫度、白天黑夜等自然因素,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社會因素了,而迪爾凱姆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是通過對自殺現象進行分類來尋找原因的,他認為各種原因之間的特殊差別意味著各種結果之間的特殊差別,通過探索不同自殺類型產生的社會條件,就將結果和原因聯系起來。通過結果來尋找原因。

迪爾凱姆將自殺分為四種類型,即“利己主義自殺”“利他主義自殺”“反常性自殺”以及“宿命型自殺”。(1)利己主義自殺。其成因是個人與社會的疏離,所以那些不能很好的整合進較大的社會單位并盛行個人主義的集體、社區和群體,其利己主義自殺的比率一般都比較高;(2)利他主義自殺。它發生在“社會整合過于強烈之時”。此時,高度的社會整合使得個性受到相當程度的壓抑,個人的權力被認為是微不足道的,他們被期待完全服從集體的需要和利益。(3)失范性自殺,主要發生在社會控制瓦解之時,在正常和穩定的社會條件下,個人的愿望總是受到由一般道德原則支撐的規范的調節的,他們保證了個人的愿望或抱負大體上于可以運用的手段相一致。但是,當社會控制減弱,上述規范受到破壞時,對個人愿望的制約就不復存在。此時,個人的生活目標和人生抱負失調,他們增長出難以實現的個人愿望,這必然導致挫折很多,以及自殺率的上升。(4)宿命性自殺。這種自殺的典型形式是那些倍受壓迫和制約的奴隸采取自絕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面臨的是一些無法抗拒和改變的壓迫。

社會整合和自殺率之間的關系:(1)利己主義自殺和失范性自殺與社會整合程度成反比,即社會整合程度越低,自殺率越高;(2)利他主義自殺與社會整合程度成正比,社會的整合程度越高,自殺率也越高;(3)自殺率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社會整合程度的變化,擔不是惟一的經驗表現形式。犯罪、越軌、酗酒、離婚率以及精神疾患的患病率的變化都能反映一個社會的整合類型與程度。

5、結論

(1)通過以上的論證,迪爾凱姆證實了他的三個命題:自殺人數的多少;A、與宗教社會一體化的程度成反比;B、與家庭社會一體化程度成反比;C、與政治社會一體化的程度成反比。

(2)自殺與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迪爾凱姆認為自殺和殺人之間有關系而且要視自殺的類型而定。A、利己主義自殺和殺人呈負相關。因為有利己主義子自殺傾向的人所崇拜的是人的個性而不是社會的共性,既然尊重個性的張揚就不會看不起別人的生命。B、利他主義的自殺與殺人有著共同的機制,當自殺者認為自己在社會的壓力面前是如此渺小,無能為力時,他也不會重視別人的生命。C、反常的自殺則要具體來說。反常的社會結構所導致的實際上是一種激怒或者厭煩的狀態,這種狀態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針對別人或者轉而針對自己:前者引起殺人,后者則引起自殺。

(3)對自殺現象迪爾凱姆提出的解決辦法:通過否證過去的宗教以及現代的家庭都不能成為維系現代人們關系的感情紐帶,迪爾凱姆不是想把現代社會拉回到過去,而是堅決主張建立職業團體或行會以恢復社會對自殺的免疫能力,讓人們在集體生活中找到已經失落的社會思想和感情。

三、本書在作者思想體系中的地位

1、社會的影響力,主導地位:縱觀迪爾凱姆的學術生涯與著作,從《社會分工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會學方法論準則》中我們都不難發現作者的思想一直都圍繞著社會和個人的關系問題,他認為作為社會這個整體是高于個人的,并一直都致力于研究與證實社會生活是在極大程度上影響、決定和塑造個人的。在《自殺論》這本書中,迪爾凱姆將大多數人認為是由個人動機或行為等心理因素引起的病態現象進行分析,在否證與實證的過程中,在嚴謹的論證體系中讓人們清晰的發現以前自己人知的錯誤,對社會的影響力有了全新的認識。

2、社會事實:在《自殺論》這一本書中,作者通過對自殺這一病態社會現象的研究,再一次以一種案例研究的方式向人們證實了他的思想:社會事實是客觀存在的,具有客觀性、強制性、外在性、普遍性的特點,它影響塑造著人們及他們的行為,因此只能通過一種社會事實來解釋另一種社會事實,在書中,迪爾凱姆就用社會整合程度的高低來解釋自殺現象及其類型。

四、本書的影響與意義

1、方法論意義:(1)清晰的概念定義:可操作化的定義是進行社會研究的前提,在書的開篇作者就對自殺現象做了自己的定義,排除個人的主觀動機與行為及作者認為不是自殺的死亡現象,使自殺現象成為可具體研究的客觀存在,而在之后對仿效的否證中作者也進一步對仿效做出常人可理解、可研究、解釋、論證的操作化定義,并強調概念的界定對研究的重要意義,對后人的研究有重大的啟發。(2)研究變量的引用:自殺率的引入將看起來是個人原因的自殺現象變為可用宏觀社會結構來解釋的社會事實。迪爾凱姆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將人們往往看來理應是由個人的心理或動機引起的個人自殺現象通過一個研究變量——自殺率的引入,變為可在不同城市、地區、國家之間進行比較研究從而揭示影響自殺率變化之宏觀社會結構的客觀社會事實。讓實證主義方法在社會科學中得到發展。(3)否證與實證相結合,強有力的論證脈絡:通過前面的概述,我們發現迪爾凱姆先對人們常常認為可能影響自殺率的心理因素、自然因素等進行否證,當只剩下社會因素時,他就對社會因素進行實證,論證結構十分嚴謹以至于不少人認為“證偽”的思想不是被波普諾開創的,迪爾凱姆才是“證偽”方法的祖師爺。(4)共變和控制變量等實證方法的運用:由于社會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隱藏在大量復雜的可變因素背后,而社會研究又不能完全像自然科學那樣獲得能夠嚴格控制各種因素的實驗條件。因此,為了排除那些變量之間的非因果性相關,他采用了“共變法”、“控制變量”等分析技術。如:若自殺率與心理變態有關系,則精神并發病比率越高的地方自殺率越高;若自殺與仿效有關則必定使自殺率以自殺率最高的地方為中心依次向周圍減小。而通過引入控制變量——年齡,他論證了不是婚姻本身,而是與子女的聯系影響著已婚者自殺率的高低。(5)根據現象分類,倒果溯因,求因果關系:在《自殺論》中,對社會原因的實證方面,根據原因與結果的關系,不同的原因會引起不同的結果,從而通過對自殺現象的分類探討引起這些類型自殺不同的社會條件從而探求出原因來。這種分類法,及倒果溯因的方法的運用也是實證社會學的一個里程碑。

通過將要檢驗命題的經驗性事實累計整合或理論性推斷并加以檢驗,使其具有可信度與包容力,是迪爾凱姆的《自殺論》教給我們的東西。

2、本書在社會學及整個社會科學中的地位:迪爾凱姆的《自殺論》是實證社會學的典型研究,其方法論意義與理論意義同樣巨大,通過前面對其方法論的探討,我們發現雖然由于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迪爾凱姆沒有我們現在的統計軟件,但他的共變法與控制變量的引入及否證與實證的完美結合卻是現代社會學及社會科學實證研究的方法論源頭。

在理論方面,《自殺論》是迪爾凱姆通過對自殺這一病態社會現象的研究對他自己理論觀點即社會生活對個人的影響決定作用,社會事實有客觀性、強制性、外在性、普遍性,可用一種社會事實去解釋另一種社會事實的案例詮釋。他強調社會對個人的影響,將人們的視線引向社會這個大整體來,對社會整合需適度及社會規范是否穩定對自殺影響的討論讓人們對社會和個人,國家和社會關系又有了新的認識。迪爾凱姆在人和社會的關系討論中對社會決定性作用的強調也引發了學者們的不同觀點,從而產生了互動論、交換論、現象學等理論流派。

3、現實意義:書中迪爾凱姆區分了我們前面提到的四種類型自殺。由于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疏離,我們確實應該看到利己型自殺與社會整合的關系及它的現實意義。而由于我國正處于改革轉型時期,貧富差距、地域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社會規范對人的制約作

用,對人目標和價值的確立作用也經常起變化,因此反常自殺在我國社會轉型這個特殊時期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五、自己的思考

1、主觀的溯源分類法:大多數人認為迪爾凱姆在《自殺論》中主要是用了實證的方法,有很強的客觀性,但我認為在他的書中也典型的采用了心理解釋策略,有主觀的成分,比如對自殺類型的區分,根據迪爾凱姆實證主義方法的一貫精神,科學研究應當從客觀觀察入手,根據對象所表現出來的可明確識別的外在特征來劃分對象類型,這種叫做形態分類法。但在對自殺現象做出類型劃分時迪爾凱姆并沒有采用這類分類法,而是采用另外一種溯源學的分類法,他重點區分了利己型、利他型、和反常型自殺,顯然這種分類具有心理溯源的性質

2、軟實證的經驗研究——從定量不知不覺走向定性:(1)社會整合的抽象概括,無法量化、測量與檢驗:經驗研究的要義在于以存在的社會事實為根據,以現實材料為手段,通過實驗、觀察、搜集分析資料的方式對社會中客觀存在的現象進行分析和歸納研究。但是通讀該書,從迪爾凱姆的經驗概推中我們不能直接得知制約自殺率的主要社會原因是什么,迪爾凱姆于是通過建立命題結構,提出了在經驗命題中獲得直觀的最高假設:社會整合程度決定自殺率。這是一個在邏輯上能隱含經驗事實但并不直接來自經驗數據的一般性概括,它的產生不是通過歸納推導出來的而是哲學的思辨,并且社會整合的程度如何才算適度,不高也不低,并不能對之進行量化,測量和檢驗。

(2)迪爾凱姆在書中體現的社會與個人相互作用取向:我們的社會學研究常常探討因果關系,一種現象是如何由怎樣的另一種現象引起的,把一個事物的發生或演變與另一個事物的存在和運動聯系起來,有明確的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把一種社會現象歸結到另一種社會現象那里,不論這種解釋充分還是不完全,都表現了某種決定意義。迪爾凱姆在本書中選擇的解釋項是“社會整合水平”,被解釋項是“社會自殺率”,而自殺者則被當做一個潛在的被解釋項,因而存在著兩個相互關聯的被解釋項,當社會整合水平異常時,自殺者只有萬分之幾的比例,處境相同的多數人并未選擇自殺。這一結果可能使迪爾凱姆意識到:作為潛在的被解釋項的自殺者個人對環境的反應差異也影響著自殺現象。于是,迪爾凱姆是采用心理溯源性質的分類法,提示著社會與個人相互作用的意義,因此無意識的將決定論與相互作用論結合在一起,并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實證研究,互動論的學者是不是從這里得到互動論的啟發呢?

最后,我想說雖然后人對迪爾凱姆的這本書還有很多批評,比如統計資料的失真,推論的失誤(新教盛行國家的自殺行為并不一定都發生在新教徒身上,因此“新教盛行國家的自殺率高不等于新教徒自殺率高”)等,但是迪爾凱姆的這本書及其在社會學和實證社會科學中都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他嚴謹的科學實證態度和方法都值得后人欽佩和學習。

[參考文獻]

埃米爾·迪爾凱姆[法],2005,《自殺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高琳,2008,《社會學研究與迪爾凱姆,<自殺論>的典范意義》,《社會學研究》2月。

路丹、張月,2004,《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論及其現在價值——<自殺論>的社會學方法論解讀》,《東南大學學報》第六期。

李文華,2004,《<自殺論>及其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社會學·管理學研究》第六期。

唐斌,2005,《試析涂爾干<自殺論>中的實證主義研究方法》,《上饒師范學院學報》,8月。

上海書評范文第5篇

[內容摘要]迪爾凱姆是社會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自殺論》把“自殺”這一病態的社會現象作為分析研究對象,作者先對人們常常認為引起自殺的心理因素與自然因素進行否證,接著又對自殺現象的結果做出分類,由結果推論出自殺是因為社會整合程度過低或過高及社會規范出現混亂和真空引起的,從而實證自殺的社會歸因,在否證與實證的過程中,迪爾凱姆的研究不僅體現出他一直以來的學術觀點即社會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人生活,社會事實具有客觀性,外在性,強制性的特點,而且作為實證主義研究的始祖,迪爾凱姆在研究中對數據資料的分析方法也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文是《自殺論》的書評,不僅會分析這本書的方法論意義而且會分析它的理論貢獻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 自殺 ; 自殺率 ;

社會整合 ; 自殺的分類

一、筆者未讀該書之前及之后的不同心里感受

筆者相信,每個人應該都有遇到挫折、不幸,內心極度難受、極度痛苦以至于想要自己放棄自己生命的時候,我們大家都非常清楚自殺當然就是自己放棄自己的生命,放棄自己生命的人要不然就是經受了很大的挫折和痛苦,要不然就是心里有問題,人們更傾向于去相信和人為自殺的人是因為自己本身有問題無法得到解決,或者至少是在當時他無法解決和面對,從而選擇用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去逃避,逃避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情,或者已經預見到的將來自己不想也認為自己無法面對的事情。筆者以前認為自殺是一種逃避,或者是一種自我解放,逃避不想面對的事情,將自己從紛繁復雜的瑣事中解放出來,自殺也有可能只是自殺者當時一種錯誤的心態,他們無法從那種錯誤的心境中走出來,或者沒有人能夠有效的勸導他們,將他們導向正確的心境?;蛘哂袝r候自殺是人們無法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一種狀態,自己都無法接受自己,無法明白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將做什么,覺得自己很沒用,活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價值了,等等,筆者認為大多數的自殺者不僅逃避現實而且不喜歡自己,至少對自己不滿意,當然不同的人對自己滿意的標準各不相同,當人們自己對自己極度失望的時候,也有可能采取了結自己生命的方式,但是可能很少有人將自殺歸因于社會的原因。很簡單的事情,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自殺”就是自己殺自己,自己了結自己的生命,與他人有什么關系,與社會就更談不上什么關系了。

但是讀了這本書后你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就是任何人,只要他出生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那么他的任何行為,即使是在我們看來很私人的行為,必然已經打下了當時社會行為標準,社會規范,或者社會環境的烙印,因為從我們一生下來我們就生長在了特定的社會環境、歷史環境或者自然環境中,這些我們都無法改變,在我們看來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就是我們所生長的環境在不斷塑造我們,影響我們,改變我們。哪個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不被任何東西影響的自己,或者已經沒有了吧,我們試圖去發現和了解的是,社會環境是如何塑造我們,影響我們與改變我們的,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自殺論》這本書,從最初的看不太懂,到終于明白,還記得自己曾經在學校的食堂用《自殺論》這本書占過座位,遠遠的就看見周圍的同學從旁邊走過都會不由自主的被他的名字所吸引,忍不住會看兩眼,或者目光停留在上面的時間總是比較長,可能所有人最初看見這本書時的感受都是一樣的,大家心里肯定都在嘀咕著,還有這種書?還有專門研究自殺的?這樣的書也可以是本名著?那這本書究竟寫的都是些什么呢?難道是寫人們是怎么自殺的?我覺得所有人都對自殺有著自己的理解,但

是我們或許很少去想自己認為很私人的行為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真的只有自己的行為和狀態會影響嗎?那自己的行為和狀態又是怎么得來的呢?迪爾凱姆就是帶我們去發現塑造或影響我們私人行為的社會原因。

二、本書概述

自殺作為一種病態的社會現象,在任何社會都存在,但人們往往把它歸因于個人,認為是由精神錯亂等心理因素或酗酒、仿效等個人因素引起的也有人認為是由自然原因如氣候的變化等引起的,而迪爾凱姆的研究假設認為是由社會整合程度過低或過高,社會規范出現混亂或真空引起,迪爾凱姆先對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進行否證,然后又對自殺現象分類,由果溯因對引起自殺的社會原因進行實證,通過一駁一立使研究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

1、

概念的界定——操作性定義——對作者認為非自殺現象的排除

迪爾凱姆在書中對自殺現象做出這樣的定義:“人們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會產生這種結果的某種積極或消極的行動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殺”(《自殺論》,11)這樣就(1)將當事人的意圖或動機排除在外,而只根據當事人的行為與結果這兩個外顯的特征進行定義(2)排除了那些當事人沒有意識到行為后果的死亡現象。

2、

否證自殺現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A、

對精神錯亂的否證:心理論認為,自殺現象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理由是,在統計規律上,有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如精神錯亂的年發生率與自殺現象一樣,在某個社會里相對的穩定,而在不同的民族又有相當大的差別。而且,自殺和精神錯亂一樣,城市比農村多。迪爾凱姆認為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1)所有的統計資料都證實,在精神病院里,住院病人中女性略多于男性;由于推論,如果說自殺率與神經衰弱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的話,那么婦女的自殺率就必然高于男人的自殺率,至少應該一樣高,但是根據自殺的統計資料來分析,在每個國家中,男性的自殺率是女性的4倍左右;(2)猶太教徒中的精神錯亂病人比其他教徒中多得多,如果說自殺率與精神錯亂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的話,那么猶太教徒的自殺率就必然高于其他教徒的自殺率,然而,相反的是猶太教徒中的自殺傾向卻很微弱;(3)在所有的國家里,在一定的年齡階段(從童年到老年),自殺傾向是逐步增強的,而在壯年時期更經常地突發精神錯亂,如果自殺率與精神錯亂之間有什么因果關系的話,這種統計結果同樣也是無法解釋的;(4)瘋子最少的國家卻是自殺最多的國家;(5)下層社會中精神錯亂很少,自殺卻時有發生。

B、

對酗酒的否證:還有些人認為,酗酒是導致自殺的另一個不正常心理因素。迪爾凱姆用兩個統計事實批駁了這種說法。(1)在法國國內,酒鬼最多的地區是自殺傾向最嚴重的地區,而酒鬼最少的地區也不是自殺傾向最不嚴重的地區。(2)比較不同國家情況,一個國家人均酒的消費量和這個國家自殺率之間也沒有相關性。

C、

對種族遺傳的否證:接著為了排除自殺是由正常的心理因素如個人的體質所引起的這種可能,迪爾凱姆又進行了否證,因為自殺率確實因種族而異,而一個種族和另一個種族的區別在于它的身心特點。迪爾凱姆首先將種族的核心界定為遺傳。(1)通過比較分布在不

同國家(社會)的同一種族人群的自殺傾向,結果相差很大,證實了種族和自殺沒有關系;(2)自殺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有規律的增高。因為人體的一切都受著生命節律的支配,依次經過生長的階段、停滯的階段和最后一個衰退的階段。由于沒有什么心理或生理特點是無止境地發展的,所有的特點都在達到一個頂峰之后趨于衰退。相反,自殺卻在人生的最后階段才達到它的頂點。

D、

對仿效的否證:(1)同首先對自殺現象進行操作化定義一樣,迪爾凱姆還是先對仿效下了他的定義:“當一種行為有一種類似的,以前由別人完成的行為的表現作為直接的先例,沒有明確的或不明確的思想活動介乎這種表現和實施之間來影響這種重復行為的本來性質,那么仿效是存在的。”(《自殺論》,114)(2)迪爾凱姆指出,仿效是一種純粹的心理現象,它可能在沒有任何社會聯系的個人之間發生,他指出仿效必須先有被仿效的對象,如果自殺是仿效引起的,那么自殺率就應該以被仿效對象所在的地方為中心向周圍逐漸減小,但是從自殺率的分布圖上看,自殺根本不是圍繞某些中心發生,從這些中心均勻的擴散開來,而是以差不多同樣的數量成批的發生沒有任何中心。

3、

否證自殺現象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

(1)否證氣候類型與自殺率之間的關系,自殺率同樣高的地區可以屬于不同的氣候類型,意大利自殺人數最多是北方而英國和比利時自殺人數最多的卻是南方。(2)對是否存在最有利于自殺的季節的證偽:迪爾凱姆按照溫度的變化來排列一年中的4個季節和12個月份,并未發現季節或者月份的變化與自殺率變化之間的對應關系。(3)迪爾凱姆對統計資料顯示人們傾向于在白天而不是晚上自殺的觀點:他認為這不是自然因素的影響,真正的原因在于白天事務最繁忙,人際交往最復雜,社會生活最緊張。

4、實證——倒果溯因的分類溯因論證法

以上迪爾凱姆否證了精神錯亂、酗酒、種族遺傳、仿效等心理因素,也否證了氣候、季節、溫度、白天黑夜等自然因素,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社會因素了,而迪爾凱姆的高明之處在于他是通過對自殺現象進行分類來尋找原因的,他認為各種原因之間的特殊差別意味著各種結果之間的特殊差別,通過探索不同自殺類型產生的社會條件,就將結果和原因聯系起來。通過結果來尋找原因。

迪爾凱姆將自殺分為四種類型,即“利己主義自殺”“利他主義自殺”“反常性自殺”以及“宿命型自殺”。(1)利己主義自殺。其成因是個人與社會的疏離,所以那些不能很好的整合進較大的社會單位并盛行個人主義的集體、社區和群體,其利己主義自殺的比率一般都比較高;(2)利他主義自殺。它發生在“社會整合過于強烈之時”。此時,高度的社會整合使得個性受到相當程度的壓抑,個人的權力被認為是微不足道的,他們被期待完全服從集體的需要和利益。(3)失范性自殺,主要發生在社會控制瓦解之時,在正常和穩定的社會條件下,個人的愿望總是受到由一般道德原則支撐的規范的調節的,他們保證了個人的愿望或抱負大體上于可以運用的手段相一致。但是,當社會控制減弱,上述規范受到破壞時,對個人愿望的制約就不復存在。此時,個人的生活目標和人生抱負失調,他們增長出難以實現的個人愿望,這必然導致挫折很多,以及自殺率的上升。(4)宿命性自殺。這種自殺的典型形式是那些倍受壓迫和制約的奴隸采取自絕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們面臨的是一些無法抗拒和改變的壓迫。

社會整合和自殺率之間的關系:(1)利己主義自殺和失范性自殺與社會整合程度成反比,即社會整合程度越低,自殺率越高;(2)利他主義自殺與社會整合程度成正比,社會的整合程度越高,自殺率也越高;(3)自殺率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社會整合程度的變化,擔不是惟一的經驗表現形式。犯罪、越軌、酗酒、離婚率以及精神疾患的患病率的變化都能反映一個社會的整合類型與程度。

5、結論

(1)通過以上的論證,迪爾凱姆證實了他的三個命題:自殺人數的多少;A、與宗教社會一體化的程度成反比;B、與家庭社會一體化程度成反比;C、與政治社會一體化的程度成反比。

(2)自殺與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迪爾凱姆認為自殺和殺人之間有關系而且要視自殺的類型而定。A、利己主義自殺和殺人呈負相關。因為有利己主義子自殺傾向的人所崇拜的是人的個性而不是社會的共性,既然尊重個性的張揚就不會看不起別人的生命。B、利他主義的自殺與殺人有著共同的機制,當自殺者認為自己在社會的壓力面前是如此渺小,無能為力時,他也不會重視別人的生命。C、反常的自殺則要具體來說。反常的社會結構所導致的實際上是一種激怒或者厭煩的狀態,這種狀態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針對別人或者轉而針對自己:前者引起殺人,后者則引起自殺。

(3)對自殺現象迪爾凱姆提出的解決辦法:通過否證過去的宗教以及現代的家庭都不能成為維系現代人們關系的感情紐帶,迪爾凱姆不是想把現代社會拉回到過去,而是堅決主張建立職業團體或行會以恢復社會對自殺的免疫能力,讓人們在集體生活中找到已經失落的社會思想和感情。

三、本書在作者思想體系中的地位

1、社會的影響力,主導地位:縱觀迪爾凱姆的學術生涯與著作,從《社會分工論》、《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會學方法論準則》中我們都不難發現作者的思想一直都圍繞著社會和個人的關系問題,他認為作為社會這個整體是高于個人的,并一直都致力于研究與證實社會生活是在極大程度上影響、決定和塑造個人的。在《自殺論》這本書中,迪爾凱姆將大多數人認為是由個人動機或行為等心理因素引起的病態現象進行分析,在否證與實證的過程中,在嚴謹的論證體系中讓人們清晰的發現以前自己人知的錯誤,對社會的影響力有了全新的認識。

2、社會事實:在《自殺論》這一本書中,作者通過對自殺這一病態社會現象的研究,再一次以一種案例研究的方式向人們證實了他的思想:社會事實是客觀存在的,具有客觀性、強制性、外在性、普遍性的特點,它影響塑造著人們及他們的行為,因此只能通過一種社會事實來解釋另一種社會事實,在書中,迪爾凱姆就用社會整合程度的高低來解釋自殺現象及其類型。

四、本書的影響與意義

1、方法論意義:(1)清晰的概念定義:可操作化的定義是進行社會研究的前提,在書的開篇作者就對自殺現象做了自己的定義,排除個人的主觀動機與行為及作者認為不是自殺的死亡現象,使自殺現象成為可具體研究的客觀存在,而在之后對仿效的否證中作者也進一步對仿效做出常人可理解、可研究、解釋、論證的操作化定義,并強調概念的界定對研究的重要意義,對后人的研究有重大的啟發。(2)研究變量的引用:自殺率的引入將看起來是個人原因的自殺現象變為可用宏觀社會結構來解釋的社會事實。迪爾凱姆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將人們往往看來理應是由個人的心理或動機引起的個人自殺現象通過一個研究變量——自殺率的引入,變為可在不同城市、地區、國家之間進行比較研究從而揭示影響自殺率變化之宏觀社會結構的客觀社會事實。讓實證主義方法在社會科學中得到發展。(3)否證與實證相結合,強有力的論證脈絡:通過前面的概述,我們發現迪爾凱姆先對人們常常認為可能影響自殺率的心理因素、自然因素等進行否證,當只剩下社會因素時,他就對社會因素進行實證,論證結構十分嚴謹以至于不少人認為“證偽”的思想不是被波普諾開創的,迪爾凱姆才是“證偽”方法的祖師爺。(4)共變和控制變量等實證方法的運用:由于社會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隱藏在大量復雜的可變因素背后,而社會研究又不能完全像自然科學那樣獲得能夠嚴格控制各種因素的實驗條件。因此,為了排除那些變量之間的非因果性相關,他采用了“共變法”、“控制變量”等分析技術。如:若自殺率與心理變態有關系,則精神并發病比率越高的地方自殺率越高;若自殺與仿效有關則必定使自殺率以自殺率最高的地方為中心依次向周圍減小。而通過引入控制變量——年齡,他論證了不是婚姻本身,而是與子女的聯系影響著已婚者自殺率的高低。(5)根據現象分類,倒果溯因,求因果關系:在《自殺論》中,對社會原因的實證方面,根據原因與結果的關系,不同的原因會引起不同的結果,從而通過對自殺現象的分類探討引起這些類型自殺不同的社會條件從而探求出原因來。這種分類法,及倒果溯因的方法的運用也是實證社會學的一個里程碑。

通過將要檢驗命題的經驗性事實累計整合或理論性推斷并加以檢驗,使其具有可信度與包容力,是迪爾凱姆的《自殺論》教給我們的東西。

2、本書在社會學及整個社會科學中的地位:迪爾凱姆的《自殺論》是實證社會學的典型研究,其方法論意義與理論意義同樣巨大,通過前面對其方法論的探討,我們發現雖然由于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迪爾凱姆沒有我們現在的統計軟件,但他的共變法與控制變量的引入及否證與實證的完美結合卻是現代社會學及社會科學實證研究的方法論源頭。

在理論方面,《自殺論》是迪爾凱姆通過對自殺這一病態社會現象的研究對他自己理論觀點即社會生活對個人的影響決定作用,社會事實有客觀性、強制性、外在性、普遍性,可用一種社會事實去解釋另一種社會事實的案例詮釋。他強調社會對個人的影響,將人們的視線引向社會這個大整體來,對社會整合需適度及社會規范是否穩定對自殺影響的討論讓人們對社會和個人,國家和社會關系又有了新的認識。迪爾凱姆在人和社會的關系討論中對社會決定性作用的強調也引發了學者們的不同觀點,從而產生了互動論、交換論、現象學等理論流派。

3、現實意義:書中迪爾凱姆區分了我們前面提到的四種類型自殺。由于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疏離,我們確實應該看到利己型自殺與社會整合的關系及它的現實意義。而由于我國正處于改革轉型時期,貧富差距、地域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社會規范對人的制約作

用,對人目標和價值的確立作用也經常起變化,因此反常自殺在我國社會轉型這個特殊時期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五、自己的思考

1、主觀的溯源分類法:大多數人認為迪爾凱姆在《自殺論》中主要是用了實證的方法,有很強的客觀性,但我認為在他的書中也典型的采用了心理解釋策略,有主觀的成分,比如對自殺類型的區分,根據迪爾凱姆實證主義方法的一貫精神,科學研究應當從客觀觀察入手,根據對象所表現出來的可明確識別的外在特征來劃分對象類型,這種叫做形態分類法。但在對自殺現象做出類型劃分時迪爾凱姆并沒有采用這類分類法,而是采用另外一種溯源學的分類法,他重點區分了利己型、利他型、和反常型自殺,顯然這種分類具有心理溯源的性質

2、軟實證的經驗研究——從定量不知不覺走向定性:(1)社會整合的抽象概括,無法量化、測量與檢驗:經驗研究的要義在于以存在的社會事實為根據,以現實材料為手段,通過實驗、觀察、搜集分析資料的方式對社會中客觀存在的現象進行分析和歸納研究。但是通讀該書,從迪爾凱姆的經驗概推中我們不能直接得知制約自殺率的主要社會原因是什么,迪爾凱姆于是通過建立命題結構,提出了在經驗命題中獲得直觀的最高假設:社會整合程度決定自殺率。這是一個在邏輯上能隱含經驗事實但并不直接來自經驗數據的一般性概括,它的產生不是通過歸納推導出來的而是哲學的思辨,并且社會整合的程度如何才算適度,不高也不低,并不能對之進行量化,測量和檢驗。

(2)迪爾凱姆在書中體現的社會與個人相互作用取向:我們的社會學研究常常探討因果關系,一種現象是如何由怎樣的另一種現象引起的,把一個事物的發生或演變與另一個事物的存在和運動聯系起來,有明確的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把一種社會現象歸結到另一種社會現象那里,不論這種解釋充分還是不完全,都表現了某種決定意義。迪爾凱姆在本書中選擇的解釋項是“社會整合水平”,被解釋項是“社會自殺率”,而自殺者則被當做一個潛在的被解釋項,因而存在著兩個相互關聯的被解釋項,當社會整合水平異常時,自殺者只有萬分之幾的比例,處境相同的多數人并未選擇自殺。這一結果可能使迪爾凱姆意識到:作為潛在的被解釋項的自殺者個人對環境的反應差異也影響著自殺現象。于是,迪爾凱姆是采用心理溯源性質的分類法,提示著社會與個人相互作用的意義,因此無意識的將決定論與相互作用論結合在一起,并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實證研究,互動論的學者是不是從這里得到互動論的啟發呢?

最后,我想說雖然后人對迪爾凱姆的這本書還有很多批評,比如統計資料的失真,推論的失誤(新教盛行國家的自殺行為并不一定都發生在新教徒身上,因此“新教盛行國家的自殺率高不等于新教徒自殺率高”)等,但是迪爾凱姆的這本書及其在社會學和實證社會科學中都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他嚴謹的科學實證態度和方法都值得后人欽佩和學習。

[參考文獻]

埃米爾·迪爾凱姆[法],2005,《自殺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高琳,2008,《社會學研究與迪爾凱姆,<自殺論>的典范意義》,《社會學研究》2月。

路丹、張月,2004,《迪爾凱姆社會學方法論及其現在價值——<自殺論>的社會學方法論解讀》,《東南大學學報》第六期。

李文華,2004,《<自殺論>及其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社會學·管理學研究》第六期。

唐斌,2005,《試析涂爾干<自殺論>中的實證主義研究方法》,《上饒師范學院學報》,8月。

上海書評范文第6篇

2.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中國人喜歡談古代政治,涂抹橫飛一番然后做出副超脫樣子,但是當下諸國的勾連曲直卻只能通過碎片般的新聞來了解?,F代世界這場大戲究竟唱的是哪一出,《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講得明白講得過癮,值得一讀。

3. 現在的意見領袖太多了,每天電腦上蹦出無窮的新聞和觀點,我們跟著或喜或怒,但是,我們自己的觀點究竟是什么,我們,有自己的觀點嗎?《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便是給我們一個全局觀的書。了解了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真正地形成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見解有用嗎?總比一直被人忽悠著好吧。

4.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提到,《變形金剛》里的擎天柱,身上永遠是紅白藍三色,正好是美國國旗的顏色,其人格塑造幾乎是美國新自由主義的象征性人物林肯的翻版。而游戲《紅色警戒》里反面人物尤里,差不多是照著列寧的模樣畫出來的。什么叫強大的國家宣傳機器?這才是!抄送有關部門,望加強學習。

5. 萬法歸一。讀完《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更加覺得世界像是個有機體,各國力量彼此制約,此消彼長,一切政策的出發點是為了本國利益,這其實和企業乃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一樣。而這種力量的博弈是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的,懂得了這些規律,對于自己判斷身邊事情發展趨勢很有幫助。

6.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一書中描述的世界格局,不僅是國際關系史、戰爭史、地緣政治史,更是一部各國交錯的經濟發展史與金融史。更難得的是寫得明白曉暢,輕松而實用。

7.2012將至,世界格局似乎迎來大洗牌時代。面對紛亂局勢,作者整理出《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他在尾聲里說:“寒秋已至。此既不為冬之殘酷,卻必然將走入凜冽的寒冬,離春天尚早卻又能寄望于春之勃發。”中國將面臨怎樣的新格局,我們又怎樣應對國家在此局勢下的種種舉措?春天已至,春天已至?

8.每個人都可以在閱讀“世界格局”時各取所需:如果你是高中生,它是一本不用背誦就能記清楚的近代世界史;如果是做貿易的,他告訴你手里拿的美元明天是否還值錢;如果做投資,他告訴你世界經濟產業格局變化中,什么才能給你帶來真金白銀。如果都不是,那這本書就是給你增添點很“爺們兒”的談資。

9、波云詭譎、變幻莫測的世界大勢,紛繁復雜、難以捉摸的世界格局,在書中卻顯得如此的條分縷析,如此的清晰明了。而作者在理清近幾百年世界格局變遷歷史之后,更深刻揭示了那些主宰世界格局變化的神秘力量,闡釋影響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在深入淺出的說理中讓人逐漸“看懂世界格局”。

10、美國增兵阿富汗、重返東南亞,朝韓局勢風云變幻,埃及顏色革命震驚全球,中美博弈前途未卜„„..當今的世界格局令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從近幾百年世界歷史的發展歷程中解讀世界格局的變遷,找尋當今世界態勢的內在根源,幫助讀者看懂紛繁復雜的世界格局!

11、08年的金融危機影響深重,至今余波未平,作為金融危機爆發根源的美國,雖廣受詬病,卻仍執世界金融之牛耳,《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為我們展現美國從英國殖民地發展成為世界金融霸主的歷程,闡釋美國資本霸權體制的內在邏輯,對于深受美國金融霸權影響的而日益挑戰美國金融霸主地位的中國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歷史參考!

12、近代世界的歷史可以算是人類歷史中最為波瀾壯闊的一段,資本主義的浪潮席卷全球,霸權迭起,兩次世界大戰空前慘烈,社會主義從理想走向現實卻以悲歌結局„„凡此種種,無不令人感慨萬端,《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以深入淺出的說理,為我們講析這些世界大事背后的歷史規律,闡釋近代世界格局變遷的軌跡與邏輯!

1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在系統梳理近現代世界格局的重大歷史事件及其發展變遷的同時,闡釋影響世界歷史與格局形塑、變遷的內在邏輯與本質根源,讓讀者了解世界格局的發展變遷的同時,亦深深啟發了讀者對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背后那股神秘力量的思考。

14、一本書的出版有時候代表這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對于中國崛起的歷史進程而言很可能就是這樣的一本書,作者以一個非國際關系專家學者的身份,以深入淺出的筆觸、獨特深刻的視角為讀者闡釋近代世界格局變遷的歷程,而這在某種程度上標志著中國民間知識分子自主的世界格局觀的形成!

15、《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世界格局啟蒙之經典著作!世界格局雖復雜多變、令人難以捉摸,但在作者的筆下卻變得那么的清晰明了,沒有專家語言的晦澀,亦沒有學者說理的深奧,普通大眾皆可以在其生動活潑的語言中讀懂世界格局的變遷歷史,了解歷史變遷背后的規律。

16、國際沖突、霸權相爭„„.世界格局的大是大非似乎與我們普通大眾的生活并不相關,《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卻讓你在了解近代世界歷史與格局變遷的同時,清楚地知道原來普通民眾的生活與世界格局是如此的息息相關,房價暴漲、物價飛揚之種種民生熱點,無不可以在世界格局的變遷中找到根源!

17. 個體的生命面對世界格局的大勢是微弱的,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去了解世界格局的發展歷程,因為只有了解歷史我們才能把握現在與未來,《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讓微弱的個體可以在生動活潑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說理中找到影響格局變遷的歷史規律,而掌握歷史規律者便可以理性地掌握自己的現在與未來!!!

“沒有人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如果一小塊泥土被海卷走,歐洲就會失去一角,如同一座海岬少一些一樣。”約翰•唐恩的詩句不僅道出了人的處境,也似乎勾勒出世界各國彼此交織的輪廓。

從局部戰火到天災頻頻,最近世界充滿了黑色消息,有人打趣,“世界已被調成震動狀態”。而牽一發則動全身,即便是不關心政治的人,也會感覺到各國千絲萬縷的聯系以及或明或暗的博弈。世界格局仿佛正處于一個轉折點,而未來究竟會怎樣?或許我們可以從歷史的走勢中去推尋答案?!犊炊澜绺窬值牡谝槐緯非》昶鋾r地出現,作者清晰明了地講述世界格局之由來與現狀,他在前言中提到,“世間萬事,知其所來,方能知其所往。”誠如斯言。

世界格局這盤大棋

世界格局仿佛一盤大棋,對手眾多,彼此力量聯合又相互制約,此消彼長,一切對外政策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本國利益。這盤棋是如何下到當前這一步?書里對此做了細致回顧,從資本流向和地緣政治的角度,將其中的是非曲直剖析得淋漓盡致,堪稱精彩。

而歷史其實是有規律可言的,懂得了過去與現在,也便可以自己去推測未來的趨勢了。正如上海交通大學的江曉原教授所說:“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為了開創明日屬于中國的新格局。”《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不僅梳理了美國、歐洲、中東、日本、古巴、朝鮮、科索沃等國家和地區的歷史牽連,也提出了中國目前內政所亟需面對解決的核心問題。在世界主要大國的利益爭奪與牽制中,看清楚中國對內對外政策推行的深意,有了這樣的視野與全局觀,無論對于身處商界還是政界的人,都是不無裨益的。

世界身后的世界

對于普通人來講,看歷史看政治讀得是什么呢?除了興趣所致以外,并不僅僅是為了聊天充學問,或者把妹時玩深沉。其實所謂的世界格局,往大了說是國家發展,往小了說也可以作為個體選擇時的參考。能夠懂得世界格局的形成與走向,就更容易在人生種種關卡做出趨利避害的選擇。

同時,了解得越多,也便更容易形成自己的觀點與中正的態度。作者的態度有些偏左,于是便很適合和偏右的自由派史政書籍對照著看,從不同的角度去觀照國際政治。明白一件事情背后可能有著復雜利益的牽扯,比如在國與國的交涉中,民主與自由這樣看起來很美的字眼是被不斷利用的煙霧彈。

舉例而言,冷戰后期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經常邀請蘇聯文化界的某些“持不同政見”人士、政府的“智囊”人物乃至政府官員進行“豪華訪問”,以對蘇聯決策施加影響。經過所謂的“自由競爭”,蘇聯解體后,如今俄羅斯最富有的人正是當年蘇聯黨內的反叛精英們;而與70年代普通人民生活對比,現在俄羅斯國民人均壽命縮短,貧富差距拉大,國家工業體系支離破碎。

硝煙漫天,鐵幕冷戰,表象的背后是資本意志的導向,利益或許是一切同盟或敵對的根源。而所有代價的買單者都是本國人民,按捺得意偷笑的到底是誰?

該相信誰?不該相信誰?即使仍然不能確定,但至少可以窺到一點世界背后的樣子。能夠多角度地去看待國家事件,便不再只是盲從于媒體各類新聞或意見領袖,而是開始擁有自己的分析、自己的立場——看起來似乎一時也沒有什么用處,可是這樣的態度其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對未來的判斷。又其實,即使真的沒有實際用處,在這個如此嘈雜的碎片信息時代,擁有自己的觀點也是一件挺好的事。

血是熱的

世界格局,聽起來雖然是嚴肅的大事體,在作者筆下卻具化為一樁樁充滿了生動細節的小事情,讀來有趣。而那些教科書上的政治名人則被還原成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有過自私的出發點,做過錯誤的判斷,還可能有著無力回天的可悲,看得人心里五味雜陳。

這或許與作者王偉的背景有關。他并非科班出身,卻自幼喜好史政。都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作者作為一個專業外的人,積累了豐富的國內國外的經濟、政治資料,甚至在大學時便替老師為本校國防生講過軍事理論課。2006年底,王偉開始為雜志撰寫時政類的分析文章,以歷史和經濟為視角,對國際戰略問題進行分析。

這一次,他用流暢的文筆以及真實生動的事件細節,將世界幾大國幾十年里的糾結聯系集結起來,并將自己讀史多年體會到的世事發展規律糅雜進去,抽絲剝繭、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讀起來不是教科書的嚴肅范兒,而更像是一位熱血師兄在侃大山中將功課所得分享與眾人,酣暢痛快。

更多筆不能盡的感受不能在此一一展述,期待在你看完時,與你傾談。

最后我想說,愿世界和平少有爭斗,愿本國改革民生幸福,真心實意。

現今全球局勢相當緊張,多國干預利比亞戰爭、第三經濟體日本因嚴重地震而上演第三世界悲慘局面、埃及政局動蕩引發血腥暴動沖突、石油價格急速飆升„„世界時事動態看似繁亂無律,大國霸主叱咤風云,全球格局即將變更,然而這一切的發生都有跡可循。

歷史總是循環重復的,無論在封建社會,還是如今的資本主義社會,乃至以后可能會實現的共產主義社會,我們都可以在不同階段里看到相同事件不斷發生。那就是——戰爭會有休息的時候,但戰爭是永不停息的。

雖說人們總是祈盼和平,然而為何戰爭從未歇止?王偉在《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中,不斷強調的一點是:資本家對利益無止境的追求決定了資本擴張只有前進沒有退路。馬克思已經指明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資本主義國家里,打仗最直接的目的是要錢。他們的運行模式其實很像現代企業,要做大做強就要運行一個正循環:“項目運作——獲得利益——繼續下一個項目運作——繼續獲益„„”只不過其項目運作就是發起戰爭,進行資本擴張。

話說當年珍珠港事件,美國軍方已經截到日本的“虎!虎!虎”密電并成功破譯暗號,但美軍高級將領卻不把這當成一回事,甚至對雷達上的警訊也視而不見,連發現日軍強大的海軍艦隊逼近珍珠港時都未警覺到事情的嚴重性。然而又有謠傳說此事上報給羅斯福之后,是他故意把該消息壓了下來,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而任由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軍在毫無戒備下,損失慘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后來人們對這段歷史提出疑問:“這是不是山姆大叔(美國的別稱)的一個苦肉計?”史學界有一種看法,認為羅斯福利用計謀迫使日本對美國先動武。這樣做的目的是激發美國國內群眾的憤怒和復仇欲,贏得他們對參戰的支持,使得美國能夠順理成章地、以一種“正義的姿態”投入世界大戰中。只有參與了世界大戰,美國才能從中撈得一杯羹,美國從來都是把打仗當做一種投資,其投資講求低風險高回報,它把國內的經濟問題通過戰爭轉嫁給了戰敗的國家,從而解決了自己的國內融資風險。從這一點上,我們自然也就清楚美國為何出兵伊拉克乃至空襲利比亞了——一切都是為了奪利斂財。

戰爭是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最直接的一次重新洗牌。每一個蠢蠢欲動的國家都虎視眈眈的等待著洗牌的最佳時機,并以不同的實力為必然會爆發的戰爭進行著手準備。

譬如說北美獨立戰爭真正的主角是英國和法國,美國的崛起受益于英國和法國的對立,法國主張“凡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支持”而站在美國這一邊,卻成全了一個日后禍患無窮的霸主;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的朝鮮戰爭,中國加蘇聯重蹈了法國的角色。

世界時事不斷演變,然而歷史總會重蹈覆轍——二戰后英國的丘吉爾發表了反蘇反共的“鐵幕演說”,將共產主義和納粹主義等同為一體,這一舉動可以看作是美、英兩國決策層對國內輿論的一次試探,隨后整個美國開始進行“麥卡錫清洗運動”,美國共產黨領袖威廉福斯特、左翼作家白勞德等75名作家的書籍被列為禁書,甚至連馬克吐溫的作品都被列為危險書籍,圖書館也清查焚燒了任何“可疑”書籍。“焚書坑儒”這種現象想來我們中國人民并不陌生。

有一句話說的好: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久的敵人和同盟。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政治的地方,爭斗永無休止。如果有人問,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會發生,我只能說,歷史總會不斷重演,只是程度和早晚的問題罷了。

少有一本書可以將世界格局講述的深入淺出,也少有一個作者可以將錯綜復雜的世界格局寫得“躍然紙上”。

在我的印象中,所謂世界格局就是國際間的結構狀態,甚至是一種力量對比態勢,這其中包括了政治,經濟,軍事格局等等。這么復雜的格局,要想看懂,大概就只能通過翻看史書才能明白,可是多少人又能有興趣讀下去呢?但這本《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卻是個例外。

讀史以明智,用歷史的經驗解釋當下的社會,的確是一個好想法。這本書就生動流暢地介紹了世界局勢的由來和現狀。讓對政治不感興趣的人也能獲得閱讀的快感。

作者大致地去梳理一段段歷史,與古板的歷史教科書不同,作者發現歷史的新鮮點,剖開這個點,寫出了“新鮮事”。“ 打個比方,有一只叫“資本”的兔子,這只兔子胃口超好,有多少草一次都能吃進去,而且生長迅速,理論上說沒有極限,越吃個頭越大,而個頭越大,就需要吃越多的草,然而,現實中這個世界上的草地是有限的,而同時“資本兔子”則不止一只„„”,在幾行輕松的文字間定義出來了“資本兔子定律”。

事實上,世界格局的界定已經不能僅僅限于有形實力或是硬實力的大小。實力、制度和文化都已經成為格局中的要素。誰主導了話語權,誰就具有更大的影響力和更強的發言權。美國強大的話語權控制能力,除了在輿論的引導之外,還在潛移默化植入我們的意識形態。作者細心發現,美國電影里的“主旋律”宣傳無處不在,比如《變形金剛》里的擎天柱,無論是動畫版還是電影版,他身上的顏色都是紅、白、藍,正好是美國國旗的顏色,而他的人格塑造幾乎就是林肯的翻版,因為林肯正是美國新自由主義的象征性人物。電腦游戲《紅色警戒》里反面人物尤里,其外貌差不多就是照著列寧的模樣畫出來的。

上一篇:水晶方法范文下一篇:人生方向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