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語言學概論01任務

2022-08-19

第一篇:語言學概論01任務

2009.01 自考 語言學概論 真題

全國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語言學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54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面的各種語言中來自于古斯拉夫語的是(

) A.拉丁語 C.保加利亞語 A.來源語教學 C.第一語言教學 A.薩丕爾 C.喬姆斯基

4.舌位后高圓唇元音是(

) A.[i] C.[y] 上叫(

) A.異化 C.同化

A.眾人拾柴火焰高 C.醉翁之意不在酒 A.蜘蛛

沙發

teacher C.猩猩

仿佛

unhappy A.轉換生成語言學 C.歷史語言學 A.感性思維

B.弱化 D.強化

B.一把鼻涕一把淚 D.過河拆橋 B.玻璃

芙蓉

dogs D.爸爸

桌子

worked B.語言哲學 D.結構主義語言學 B.邏輯思維 B.[u] D.[o] B.德語 D.羅馬尼亞語 B.基礎語教學 D.第二語言教學 B.洪堡特 D.利奇 2.在中國教自幼講藏語的藏族孩子學漢語,這屬于(

)

3.提出語言決定思維觀點的學者是(

)

5.漢語北京話的語流中,“慢慢兒”的實際讀音是[mai mar],這種現象在語音學6.下列各項中屬于慣用語的是(

)

7.下列各項中全都屬于單純詞的是(

)

8.喬姆斯基開創的語言學被稱為(

)

9.汽車司機行駛到路口,看見紅燈就會馬上停車,這是一種(

) C.發散思維

10.語言符號的任意性是指(

) A.人們可以任意使用或創制語言符號

D.推理思維

B.語言符號的物質實體和意義內容之間沒有必然聯系 C.利用語言可以任意給事物或現象命名

D.語言符號的語音形式和意義的關系可以任意改變 11.下面各組詞中全都屬于借詞的是(

) A.獅子

超級市場

馬力 C.德律風

熱狗

黑匣子 12.聲音的高低決定于(

) A.頻率的大小 C.氣流的強弱 (

) A.單詞階段 C.簡單句階段 A.大腦 C.小腦 A.音素 C.義素 A.花衣裳 C.心里美

17.輔音文字的創造者是(

) A.瑪雅人 C.腓尼基人

18.日文的假名是典型的(

) A.音位文字 C.輔音文字

B.音節文字 D.詞語文字 B.蘇美爾人 D.印第安人 B.雙詞階段 D.復雜句階段 B.腦干 D.腦橋 B.語素 D.位素 B.彩色的 D.花紅了 B.聲波的形式

D.發音體振動的持續時間 B.葡萄

巧克力

克隆 D.鋼琴

拷貝

13.兒童開始正確使用虛詞和掌握形態變化時,就進入兒童語言獲得過程中的14.人腦中掌管人體運動平衡能力的部位是(

)

15.語言最小的音義結合的語言單位是(

)

16.下面各項中屬于向心詞組的是(

)

19.患者能夠說出一些詞語,發音也很準確,但詞語之間在意義上沒有聯系,構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也聽不懂別人說的話,這種語言障礙叫做(

) A.皮亞杰失語癥

B.布洛卡失語癥 C.維爾尼克失語癥

分支學科是(

) A.普通語言學 C.具體語言學

D.斯金納失語癥

20.把語言學的理論和具體成果用來為社會實際生活中的某個領域服務的語言學

B.應用語言學 D.描寫語言學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面各項中存在著語音對應關系的有(

) A.中介語之間 C.社會方言之間 E.轉用語言之間

22.下面各項中屬于方言詞的有(

) A.上網 C.蹩腳 E.太妹

23.下面各項中,屬于語言遷移現象的有(

) A.移民在遷徙過程中把自己的方言帶到遷移地 B.移民在遷徙過程中把自己的民族語言帶到遷移地

C.學外語時學習者建立一種既不同于母語又不同于外語而只屬于個人的語言系 統

D.學外語時作為來源語的母語對作為目標語的外語產生積極影響 E.學外語時作為來源語的母語對作為目標語的外語產生消極影響 24.下面各項中屬于知識詞典的有(

) A.《中國歷史詞典》 C.《北京地名詞典》 E.《北京話土語詞典》

25.下面各項中屬于擬聲詞的有(

) A.通紅 C.哈哈 E.知了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B.蟈蟈兒 D.布谷

B.《中國大百科全書》 D.《物理學詞典》 B.囹圄 D.溜彎兒 B.地域方言之間 D.親屬語言之間 26.口語 27.仿譯詞

28.語言符號的強制性 29.語氣意義

四、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0.按照語素和語素之間的組合關系把下面的復合詞歸入相應的聚合:

漢語

驚喜

藍天

傷心

眼淚

祖傳

綁腿

指南 膽大

31.分析下面這組詞的義素:

沙發

椅子

凳子

32.用層次分析法分析下面這兩個結構:

退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3.簡述國際音標的優點。 34.詞綴和詞尾有什么不同?

35.漢語的語素、音節和漢字是一一對應的嗎?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1分,共22分) 36.舉例說明句法手段有哪幾種類型? 37.舉例說明組合歧義有哪些主要類型?

鑒賞

教室 攻

敵 裁縫人

第二篇:語言學概論03任務參考答案

語言學概論網上作業03任務

一、判斷題(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1. 詞尾和詞綴的本質差別在于詞綴的位置不固定。 A. 錯誤 B. 正確

2. “拖鞋、卷煙、臥鋪、天藍、火熱”都是偏正式合成詞。 A. 錯誤 B. 正確

3. 英語動詞的過去時是在動詞后面加上詞綴ed構成,但是cut仍然使用原形。 A. 錯誤 B. 正確

4. 由兩個語素構成的詞,肯定就是復合詞。 A. 錯誤 B. 正確

5. 由兩個語素構成的詞,肯定就是派生詞。 A. 錯誤 B. 正確

6. 由兩個語素構成的詞,肯定就是合成詞。 A. 錯誤 B. 正確

7. 由兩個語素構成的詞,肯定就是單純詞。 A. 錯誤 B. 正確

8. 詞組是交際中最基本的表述單位。 A. 錯誤 B. 正確

9. 英語沒有詞尾,漢語詞尾很多,二者有很多區別。 A. 錯誤 B. 正確

10. 現代漢語的詞匯中派生詞占絕大多數。 A. 錯誤 B. 正確

二、單項選擇題(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組合規則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無數的可能 B. 聚合規則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無數的可能 C. 我們日常使用語言離不開語法規則 D. 語法規則是人人都必須遵守的

2. 對英語單詞“workers”的分析,( )是正確的。 A. work是詞干 B. er是詞尾

C. s是詞綴,嚴格說是后綴。 D. Work 和er都是構詞語素 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語法的組合規則是潛在的 B. 語法的聚合規則是潛在的

C. 語法的組合規則存在于書面語言中 D. 語法的聚合規則存在于書面語言中 4. 下列說法( )是正確的。

A. “離開、環境 比擬、協議”都是派生詞 B. “study. look. think.door”都是派生詞 C. “變化、廣義、扒手、左手”都是復合詞 D. “留心、傷心、老鼠、impossible”都是合成詞。 5. 下列詞組只有( )沒有歧義。 A. 兩個朋友送的花瓶 B. 發現了敵人的哨兵 C. 看打球的小女孩 D. 兩位代表提的建議

6. 下列句子符合英語語法規則的是: A. He am a studentes. B. She is a students. C. I were a student. D. You are a student.

7. “John is reading the newspaper”變成被動語態是: A. The newspaper is reading by John. B. The newspaper is by John reading. C. 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 by John. D. 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ed by John. 8. 下列句子有歧義的一句是: A. 那里的茶花很多。 B. 那里的杜鵑很多。 C. 那里的月季很多。 D. 那里的玫瑰很多。

9. 下列( )組合成詞的構造方式是支配式。 A. 圍棋 圍墻 B. 圍巾 圍困 C. 圍嘴 圍脖 D. 圍裙 圍獵

10. 下列各種說法只有( )是正確的。 A. 英語單詞good的比較級形式是better。 B. 英語單詞teacher中的er是詞尾,表示比較級。

C. 英語單詞read的過去分詞形式是readed,,即在后面加上詞尾構成。

D. 英語名詞一律是在詞干后附加詞尾s表示復數。 11. 下列句子的層次分析,只有( )正確。 A. 我 們 偉 大 的 祖 國 歌 甜 花 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 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 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 正 偏 正

B. 我 們 偉 大 的 祖 國 歌 甜 花 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 謂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偏 正 聯 合 |_____||_____| 主 謂

C. 我 們 偉 大 的 祖 國 歌 甜 花 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 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 正 聯 合 |_______||_____|

偏 正

D. 我 們 偉 大 的 祖 國 歌 甜 花 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 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 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 正 聯 合

12. 下面的詞組只有( )是句子“我們熱愛我們偉大祖國壯麗的河山”的結構成分。 A. 我們熱愛 B. 我們偉大 C. 祖國壯麗 D. 偉大祖國

13. 對句子“I gave him many reder flowers yesterday”的有關形態變化表示的語法意義的分析,( )是正確的。 A. gave的形態變化表示完成體。 B. him的形態變化表示單數第三人稱。 C. reder的形態變化表示最高級。 D. flowers的形態變化表示復數。

14. 英語名詞的復數的語法意義一般是加上詞尾s或es表示,但( )組詞不能這樣類推。

A. knife man leaf woman B. chair pen book friend C. pound bag sort weekday D. hero pig room source 15. 從語法結構類型看,漢語屬于( )。 A. 孤立語 B. 粘著語 C. 屈折語 D. 復綜語

16. 從語法結構類型看,英語屬于( )。 A. 孤立語 B. 粘著語 C. 屈折語 D. 復綜語

17. 下列語素漢語中沒有的一類是( )。 A. 詞根 B. 詞綴 C. 變詞語素 D. 構詞語素

18. 下列短語第一層次的分析,只有( )不正確。 A. 熱愛人民的解放軍

|_________||______| B. 咬死了獵人的狗 |____________||__| C. 幾封群眾的來信

|_________||____| D. 發現了敵人的哨兵 |____________||____|

19. “我打破了杯子”這個句子,可以變換為多個同義句式,但是( )不符合句式變換的要求。 A. 我把杯子打破了 B. 我把杯子洗干凈了 C. 杯子被我打破了 D. 杯子我打破了

20. 對句子“I bought many things last week”的詞形變化的分析,( )是正確的。

A. bought 表示過去時的語法意義 B. bought 表示體的語法范疇 C. things表示賓格的語法意義

D. things表示單數第三人稱的語法意義

三、論述題

1.形態變化有那幾種情況?舉例說明。

形態變化主要有三種情況:第一,附加詞尾,例如“books”其中的詞尾s表示數的語法范疇,表示的語法意義是復數;第二,內部屈折,即詞中的元音或輔音發生變化,例如“man”是單數,如果是復數,其中的元音a要變成e,寫作men;第三,異根,即采用不同的詞語形式表達不同的語法意義,例如第一人稱單數,作主格用I,作賓格用me。 2. 舉例說明詞綴和詞尾的區別。

詞尾不同于詞綴:第一,從位置看,詞尾只能出現在整個詞的后面,不能出現在其它位置上,這個詞可能是詞根構成的,也可能有后綴,那么詞尾只能在后綴的后面,而詞綴有的在詞的后面,有的在詞的前面,少數還在詞的中間;第二,從功能看,詞綴可以構成新詞,是詞的構成部分,是固定在詞的結構中的,是構詞的語素。詞尾不是詞的構成成分,不能構成新詞,它只是改變詞的形式,表示某種語法意義,屬于變詞語素。詞尾所表示的語法意義,是通過語法單位(例如詞或語素)的組合體現出來的,一般只在具體的句子中才出現,單獨一個詞,沒有組合,沒有語境,沒有與具體的語法意義相聯系,也沒有相應的語法形式,當然就不可能出現詞尾。 3. 詞組和句子有哪些差別?

首先,作為備用的靜態單位,詞組和語境沒有關系,而句子則是和一定語境緊密結合的,是一定的人在一定的場合因為一定的目的而用來傳遞某種信息的。因此同樣的內容,詞組和句子的意思可能相差很遠。例如“嚴禁吸煙”,作為詞組,可以說是泛泛地指禁止吸煙這種行為,而作為句子,比如在加油站、候車室貼著這個標語,則是特指在這個地方不準吸煙,而不是在進行禁煙宣傳。

其次,正是因為有語境,有上下文的提示,句子中非重要信息內容的結構成分是可以省略的。例如“你什么時候去看電影?”回答一定是“明天”或“后天”或別的什么具體的時間,一般不會說“我明天去看電影”這樣的完全句,交際中,我們常見的都是不完全主謂句,無論是詢問還是回答。而作為詞組,是不可能有這樣的省略的??梢?,句子的結構在一定的語境中是比較靈活的。

第三,句子傳遞信息,有一定的語氣,相應地有一定的語調,而詞組作為靜態的備用單位,不代表任何觀點,不表示任何感情,因此是沒有語調的。 第四,詞組的意義是不確定的,沒有具體的內容,而句子的所指是確定的,一定有具體內容,而不僅僅是有意義。具體地說,句子中的名詞,都是有指稱的,句子中的動詞,都是有所敘述的。例如“我們明天在圖書館見面”,如果是詞組,其中的“我們”是誰、“明天”是指什么時候(沒有時間起點)、“圖書館”是哪個圖書館,其指稱都是不明確的,可以說是無所指稱。而作為句子,就不一樣了,“我們”一定指具體的說話人和聽話人、“明天”是指當時說話的第二天,“圖書館”則是說話人和聽話人都知道的那個圖書館。這些隱含的信息,是說聽雙方都明白的。而作為詞組,就沒有這樣具體的指稱內容。 4. 復合詞和派生詞有何異同?舉例說明。?舉例說明。

復合詞完全由詞根按一定的規則組合成的詞,如電腦、支持、白菜等。派生詞由詞根和詞綴構成的詞,如老鄉、讀者、瓶子等。

5. 什么是語法意義?單獨看一個詞能否判斷其語法意義?為什么?

語法意義是同詞匯意義相對而言的,是語法單位在組合中所產生的關系意義。語法意義只有在相關的語法單位進入某個組合結構以后才會產生,比如一個詞,孤零零地是很難說明它具有什么樣的語法意義。比如英語單詞work,單獨看很難說它有什么語法意義,可是它與別的單位組合,進入具體的結構,就產生了相應的語法意義。例如:

He works in a factory.(單數第三人稱〕

6. 什么是語法形式?語法形式和語法意義二者有什么樣的關系?

表現語法意義的形式就是語法形式。語法形式是語法意義在語言中的外部表現,是語法意義的外部標志。

7. “天氣好”和“好天氣”的語法意義有什么不同?是通過什么樣的語法手段表示的?

"天氣好"的語法意義是陳述和被陳述,二者構成主謂關系,"好天氣"的語法意義是修飾和被修飾,二者構成偏正關系;。

這兩個結構所使用的詞完全相同,但是語法意義不同,這種不同的語法意義是通過詞序這個語法手段體現出來的。漢語是沒有形態變化的語言,詞序是表達語法意義的重要手段。

8. 體、時、級是怎么構成的?舉例說明。 略

四、論述題:

1. 到目前為止,你參加了中央電大或省市電大哪些形式的網上學習活動?請你簡要介紹一下。 答:1觀看媒體的學習內容。2.參加論壇討論、發帖子。3.給相關老師發送電子郵件,請教不懂得問題。4.按時完成網上作業,及時上交。5.瀏覽網上的文本學習記錄6.查看網上的自己學習記錄7.參與網上問卷調查8.光顧網上圖書館。

2.就語法一章的重點教學內容寫一份學習總結

語法一章教學內容最突出的特點是涉及到很多的分析問題,又涉及到相關外語知識的結合應 用,需要在學習中加強實踐練習。

一、怎樣認識合成詞

詞是由構詞語素構成的,沒有變詞語素的事兒,所以一般只根據構詞語素的情況來分析 詞的結構。根據詞中各個構詞語素出現的情況,一般把詞分為單純詞與合成詞兩個大類。

單純詞:是由一個詞根語素構成的詞。一般而言單純詞是一個語素,而且只能是詞根, 詞綴是不能單獨構詞的,詞尾則根本就不是構詞成分。例如漢語的“人、手、水、河、啊、 琵琶、枇杷、嘩啦、坦克”等,英語如man、teach、book、moon、sun、long等都是單純詞。

合成詞:合成詞是由兩個以上的語素構成的詞。

根據構詞語素的特點,合成詞可分兩類:

一類是復合詞:完全由幾個詞根語素按一定規則構成的詞就是復合詞,詞義由兩個語素 的意義復合構成,所以叫做復合詞。例如漢語的“思想、學習、黃瓜、大豆、膽怯”等,英

語的如“snowwhite、makeblieve、makegame、earthfall、friendship、motherland”等。漢語 的合成詞以復合詞為主,也就是說主要是由詞根語素構成。

一類是派生詞:由詞根語素和詞綴結合構成的詞就是派生詞。派生詞的意義是在詞根語 素意義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詞綴有的在詞的前面,有的在詞的后面,有的前后都有詞綴, 詞綴往往表示意義或功能上的類化。例如漢語的派生詞“老師、阿媽、作者、讀者、路子、 石頭、蓋兒、慢性、客氣、深化”,英語的如“friendless、 friendly、 rewrite、 writer、 reset、 impossible、business”等。英語unkindly、漢語的“非霸權主義”、“反革命者”是前后都有 詞綴構成的派生詞。英語中詞綴非常發達,所以合成詞以派生詞為主。

二、漢語合成詞有哪些構造形式?怎樣分析?

漢語合成詞的構造方式也可分復合詞和派生詞兩類。

復合式合成詞由詞根語素按一定方式構成,根據語素之間的關系可分五種。

并列式:幾個構詞語素的意義相近相關或相反。如:喜悅、根本、語言、長久、尺寸、 歲月、動靜、國家、窗戶、妻子、睡覺。

偏正式:前一個語素修飾后一個語素,后一個語素的意義是整個詞義的中心。如:白菜、 鐵路、國債、物色、雪白、瓜分。

補充式:前一個語素是詞義中心,后一個語素作補充說明。如:拆穿、打倒、推翻、改 進、人口、花朵、布匹、紙張。

支配式:前一個語素表示動作行為,后一個表示動作對象。如:干事、中肯、表態、司 機、傷心、丟人、照常、圍脖。

陳述式:前一語素表示事物,后一語素表示性質、狀態或動作。如:地震、眼尖、心疼、 肉麻、肉松、自衛、性急。

派生合成詞根據詞綴的位置分為前附式和后附式兩種。

前附式:詞綴位于詞根的前面。如:老虎、老鄉、老大、阿姨、阿飛、可笑、可憐、非 法、非常、以后。

后附式:詞綴位于詞根的后面。如:患者、兔子、刀子、田頭、惡化、歌手、隊員、土 氣、畫家、綠油油。

合成詞結構關系分析就是從原來詞的語素意義和結構關系著眼分析的,相當于分析它的 構成理據,所以“中肯”是支配式,原意是指擊中了肯系的意思,就是擊中了經脈。如果不 從語素的結構關系意義角度分析,就無法認識合成詞的構成特點。比如“發指”,本義是頭 發直立起來,是陳述式,不分析原意,就可能誤會為支配式,理解為發出指責這樣的意思。

三、怎樣區別容易混淆的合成詞結構方式?

有些合成詞的結構容易混淆,主要是構成不同類型的合成詞的語素有一些共同點,初學 特別容易搞混,例如“火紅-眼紅”表面上都是“名+形”的形式,“臥鋪-干事”表面上 都是“動+名”的形式,“蓮子-棍子”似乎都是“名+子”的形式,“老師-老鷹”都是“形 +名”的形式,這幾組合成詞的構造似乎應該是一樣的,其實不然,它們是有區別的,學習 合成詞的構造,要特別注意區別類似這樣易混的合成詞。

容易混淆的合成詞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偏正式和支配式:

這類合成詞的區別可以考察后一個語素意義在整個詞語中的地位來辨別。偏正式一定以 后一個語素的意義作為詞義中心,支配式沒有這種中心。如“圍嘴、圍墻、圍裙、圍脖、圍 巾、圍棋”,其中“圍嘴、圍脖”是支配式,其它詞的中心意義是后一語素,前一語素修飾 后一語素,而“圍嘴、圍脖”沒有這種意義中心,比如“圍墻”,說到底是一種墻,“圍棋”, 說到底是一種棋,“圍裙”,說到底是一種裙,而“圍脖”,就不能理解為一種脖,“脖”不是 詞義的中心,同樣,“圍嘴”也不能理解為一種“嘴”。我們也可以說“圍棋”是棋的一種,

但不能說“圍脖”是脖的一種。又如“臥鋪、拖鞋、卷煙、司令、愛心、傷心、裹腿、管家”, 表面上都是“動作語素+名物語素”,看起來結構應該是一樣的,要么都是偏正式,要么都 是支配式,但實際上它們中的兩個語素之間的結構關系是不相同的,其中“傷心、司令、裹 腿、管家”是支配式,道理同前例。

2.支配式和補充式

支配式后一個語素一定是表示事物的,是名詞性的,補充式后一個語素是動詞性的或形 容詞性的。如:理事、司令、擴大、失色、加強,其中“擴大、加強”是補充式。

3.偏正式和陳述式

偏正式合成詞一般不會同陳述式合成詞混淆,但是偏正式中有一類由古代漢語名詞做狀 語格式節縮形成的詞語,很容易同陳述式合成詞相混,因此要注意區別。第一,通過后一個 語素的意義與整個詞語意義的關系把握:偏正式一定是以后一個語素的意義作為詞義中心, 陳述式沒有這種中心,后一語素是不是整個詞語意義的中心,是判斷這個詞是不是偏正式合 成詞的關鍵,包括同支配式合成詞區別的方式,也可以通過詞義中心來把握。如“金黃、龜 縮、蠶食、月亮、筆直、雪白、火紅、口紅、眼紅、天藍、眼熱”,其中“月亮、口紅、眼 紅、眼熱”是陳述式,大家可以通過比較試試。第二,這些容易同陳述式混淆的偏正式合成 詞,由于前一個語素在古代漢語中是名詞狀語,它們還可以通過“像„„一樣„„”格式來 擴展,例如“金黃”就是“像金一樣黃”,“筆直”就是“像筆一樣直”,“雪白”就是“像雪 一樣白”,這樣擴展后,原詞中兩個語素的修飾語和中心語的地位就看得更加清楚了。而陳 述式合成詞由于沒有這樣的詞義中心,其結構不是來源于古代漢語的名詞狀語格式,因此不 能這樣擴展。“火紅”可以擴展為“像火一樣紅”,不影響意義的理解,近似結構的陳述式合 成詞“口紅”擴展為“像口一樣紅”,意思就無法理解了。又如“席卷、雪亮、囊括、筆直” 等,都可以采用上面兩種方式來分別。

如果對于合成詞的這種結構關系的理解有困難,建議大家先把它放在一邊,等學習了詞 的組合的五種基本類型后再回過頭來重新學習理解合成詞的結構,因為復合詞的五種結構關 系與詞的組合的五種基本結構關系在性質上完全是一致的,只不過合成詞的組合單位是語 素,詞組中的組合單位是詞。這樣認識合成詞的構造就不難了。

4.注意漢語中詞綴和詞根的區別。

漢語中沒有專門的詞綴,詞綴都是詞根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虛化而來的。因此在漢語中, 詞綴和詞根在形式上是一樣的,分析合成詞要注意區別。詞綴和詞根的區別可以從以下兩個 方面看:第一,從位置看,詞綴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在詞的前面,或者在詞的后面,而詞 根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它可以在別的語素前面,也可以在別的語素后面。例如:“子”作為 詞綴可以構成“椅子、輪子、鏡子、錘子、被子”,只能在詞的后面,而作為詞根則位置就 不一定是在后面,例如“子彈、子弟、子雞、子女、子孫、子夜、蓮子、魚子、雞子、槍子、 棋子、銅子、獨子、孔子”。第二,從意義上看,詞綴的意義比較抽象,已經虛化了,甚至 消失了,只是表示某種抽象的類別意義,而詞根的意義是比較實在的,雖然已經融合在詞中, 但其中作為詞義義素的提示性意義還比較明顯。例如語素“老”,試比較:老師-老頭、老 虎-老人。從語音上看,凡是是位于后面的詞綴,語音上都弱化了,大多念輕聲,例如比較: 子彈-棍子、變化-綠化、化解-火化-液化。

四、詞與詞的組合有哪些類型?

詞與詞組合成詞組,是按照一定的組合規則組織起來的,主要有五種基本結構。

1.主謂結構:前一部分是主語,后一部分是謂語。主語提出一個話題,謂語對話題作 出說明,主語和謂語之間的關系是陳述和被陳述的關系,簡稱陳述關系。例如:

祖國富強山河壯麗我們學習老師講課

2.述賓結構:前一部分是述語,述語由動詞充當,發出一個動作,以支配后面的事物;

后一部分是賓語,賓語一般由名詞充當,是前面動詞發出的動作涉及或支配的對象。述賓和 賓語之間的關系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一般稱為支配關系。例如:

熱愛祖國學習英語打倒壞人修理機器

3.述補結構:前一部分是述語,述語一般由動詞或形容詞充當,表示動作或狀態。后 一部分是補語,表示程度、結果、趨向、時間等,是對動作、狀態的補充說明。述語和補語 之間的關系是補充和被補充的關系,簡稱補充關系。例如:

高興極了擺放整齊跑了出去休息一會說得很快

4.偏正結構:偏正結構偏的部分主要起修飾限制作用,多由形容詞、副詞充當,正的 部分就是中心語,一般由名詞、動詞或形容詞充當,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的高興是修飾關系。 這種結構,如果是在句子中,中心語是名詞的,修飾語就是定語,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 修飾語就是狀語。例如:

名詞性偏正結構:我的祖國精彩的故事偉大的軍隊新的征程

動詞性偏正結構:熱烈歡迎認真地學習英勇地犧牲非??炭?/p>

5.聯合結構:聯合結構的幾項在語法上的地位完全是平等的,沒有主次之分。而且聯 合結構的成分可以不止兩項,根據情況可能出現三項、四項以至更多。例如:

老師和學生電視和電影學習討論貫徹執行偉大光榮

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以上是詞組的基本結構模式。這些基本結構,可以互相組合套疊,形成一定的層次,構 成結構復雜的句子。例如:

A.雷鋒日記-雷鋒寫的日記-雷鋒入伍后寫的日記-人民的好戰士雷鋒入伍后寫的日 記-人民的好戰士雷鋒入伍后寫的感人的日記已經在去年出版了。

B.三班的小王昨天下午買回來一本故事非常精彩的圖書。

上面第一例是由簡單組合逐步擴大到復雜組合的,B例是一個結構成分眾多的句子。但 是無論一個詞組或句子的結構有多么復雜,層次有多少,它們都是在上述五種基本結構類型 的基礎上擴展出來的,因此,分析詞組的結構層次,深入認識和嫻熟掌握這五種詞的組合的 基本類型是關鍵。詞組的層次分析,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確認每一層次的兩個直接成分以及 辨認這兩個直接成分的組合關系,也就是詞與詞組合的結構類型。

五、述賓結構和述補結構有哪些區別?

在詞與詞組合的五種基本類型中,對于初學者而言,只有述賓結構和述補結構存在混淆 的可能,其余幾種結構區別特征明顯,不會造成混淆。

述賓結構和述補結構的區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第一,從述語性質看:述賓結構的述語是動詞性成分,而且必須是可以帶賓語的及物動 詞,例如“喜歡美術”、“研究問題”;述補結構的述語有動詞,也有形容詞,動詞可以是不 及物動詞,例如“跳了起來”、“高興極了”。

第二,從賓語的性質看:述賓結構的賓語主要是名詞性成分,例如“走了一個人”;述 補結構的補語是非名詞性成分,例如“走進去”、“跑出來”。

第三,從意義關系看,述賓結構述語和賓語是動作與支配對象的關系,賓語是動詞關涉 的對象;述補結構述語和補語是補充說明關系。例如“消滅敵人”,敵人是消滅的關涉對象, 是述賓結構,“消滅干凈”,“干凈”對動詞消滅作補充說明,是述補結構。

第四,從組合特點看,述賓結構述語和賓語直接組合,述補結構述語和補語也可以直接 組合,但在很多情況下需要結構助詞“得”連接,這是補語的標志。一般動詞作補語時,一 定要使用結構助詞“得”,例如“喜歡跳起來”是述賓,“喜歡得跳起來”是述補。

量詞位于動詞后是賓語還是補語,一般教材根據量詞的性質決定:如果是物量詞,一般 是賓語,例如“讀一本”是述賓結構;如果是動量詞,一般是補語,例如“讀一遍”。

六、什么是成分和直接成分?

成分就是構成一個詞組或句子的所有結構單位(最小是一個詞),這些單位無論處于何 種層次,都是詞組、句子的構成部分,就都是組成這個詞組、句子的結構成分。例如句子“我 們非常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就有很多成分。

從上到下,逐層分析這個句子,到詞為止,我們得到了“我們”、“非常熱愛我們偉大的 祖國”、“非常”、“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偉大的祖 國”、“偉大的”、“祖國”這樣十個不同的結構單位,這些單位無論它處于何種層次,它們都 是構成這個句子的成分。

直接成分則是直接構成某一個結構的兩個成分(一般來說就是兩個),或者說是在詞組 或句子某一結構層面上的兩個有直接的組合關系的成分。在每一層次中,直接組合起來構成 一個更大的語法單位的兩個組成成分,就是直接成分。例如“我們學習雷鋒”,其直接成分 是“我們”和“學習雷鋒”,而在“學習雷鋒”這個層次中,“學習”和“雷鋒”又是兩個直 接成分,“我們”同“學習”沒有直接組合關系,不在一個層面上,就只是成分而不是直接 成分。

成分和直接成分是不同的概念。在一個簡單結構的詞組中,成分和直接成分對象可能是 重合的,例如“研究問題”,其中“研究”和“問題”既是成分又是直接成分。在一個比較 復雜的結構單位中,可能有很多成分,但這些成分不一定都是直接成分,只有處于某一個層 面上的兩個成分才是直接成分。例如上面的句子的十個成分,就不能泛泛地稱之為直接成分, 在第二層上,“我們”、“非常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是直接成分,是構成“我們非常熱愛我 們偉大的祖國”這個大的結構單位的兩個直接成分,下面的成分,就不是這個結構單位的直 接成分,但它們在各自的層面上又是組成比它們大的結構單位的直接成分。當然,從總體來 看,直接成分也是成分。但二者的內涵是有區別的,即使成分和直接成分涉及的對象完全一 樣,如前例“研究問題”,但觀察角度仍然是不同的,成分側重于指構成這個詞組的單位, 直接成分側重于指在這一層次上的兩個直接組合單位。只是因為層次簡單,在這里重合了而 已。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成分的范圍要大于直接成分,直接成分也是成分,但成分不都 是直接成分,只有同一個層次中切分出來的兩個成分才是直接成分,所以直接成分是相對而 言的。

七、什么是層次分析法?

前面介紹,詞與詞之間,根據一定的結構規則,可以互相組合,組合成詞組,體現出一 定的結構關系。一個復雜詞組中的詞語,表面上是一個挨一個依次出現,似乎是平列的,但 實際上它們是有層次的,并不是每個詞之間都有結構上的關系,一個詞與哪個詞發生結構上 的關系,有一定的層次性。

一個復雜的結構,往往是由許許多多的成分構成的,這些成分按照一定的層次逐級構成。 從層次看,每一個層次的結構單位,一般是由兩個直接成分構成的。所謂直接成分就是每一 層次中直接組合起來構成一個更大的語法結構單位的兩個組成成分。分析詞組的層次,就是 要分析這個詞組在每個層次上的兩個直接成分,如果直接成分仍然是由幾個成分構成的,就 要依次往下分析其直接成分,直到所有的直接成分都是詞為止。

層次分析法就是逐層分析詞組或句子中各個層次上的直接成分的方法。這是一整套切分 語言單位的理論和方法,它按照語言組合的次序,層層切分,逐層分析語言結構的內部層次, 把每一層次上的兩個直接成分切分出來。具體的做法是:先找出構成這個結構單位的兩個直 接成分,用線條標志出來,然后說明這兩個直接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如果這些直接成分還 比較復雜,也就是比詞大,仍然是詞組,就要繼續往下切分,把構成這個直接成分的兩個小 一點的直接成分切分出來,直到所有切分出來的直接成分都是詞為止。例如“我們學習知識”

第一層的直接成分是“我們”和“學習知識”,第二層直接成分是“學習”與“知識”,這樣 逐層分析,一直到此為止。分析圖示如下:

又如“班長認真學習”,其內部結構層次如下:

這個句子中的成分“十分”同“班長”和“學習”就沒有關系)

從上面的介紹可知,所謂層次分析法,就是要逐層分析每一層次上的兩個直接組成成分 的方法,所以通常又叫做直接成分分析法。由于層次分析法每一次分析都是把一個大的結構 切分為兩個較小的結構,基本上都是兩分,所以相對于成分分析的多分而言,人們也把這種 分析方法叫做二分法。

八、怎樣分析句子的結構層次?

對一個詞組或句子進行層次分析,應該怎樣入手呢?采取什么樣的步驟呢?分析詞組或 句子的結構層次的方法,一般使用直接成分分析法?,F以“我們必須學習好英語”為例說明 層次分析法的切分步驟。分析詞組,實際上是一個三步循環法:

第一步:通讀整個詞組,找出構成整個詞組的兩個直接成分,確定整個詞組的結構關系。 從總體看,這個詞組是個主謂詞組,兩個直接成分一個是主語“我們”,一個是謂語“必須 學好英語”。

第二步:用筐式圖把兩個直接成分標志出來:

第三步:在筐式圖下寫出這個結構體的名稱,一個成分下一個字,標明兩個直接成分。

主謂

在這三步循環中,第一步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分析結構層次復雜的句子,如果第一步確 定直接成分出現錯誤判斷,那么以下整個句子層次的進一步分析都是錯誤的了。

這樣三個步驟以后,一個結構體的直接成分及結構關系就分析完了。如果是一個簡單詞 組,經過這樣三步法分析,分析就結束了。但復雜詞組的直接成分,有的還是一個比較復雜 的結構,還要重復上面的三個步驟,繼續往下分析,直到所有的直接成分都是詞為止。如上 面這個詞組,主語部分已經是詞了,不用再分析,謂語部分比較復雜,要接著往下分析。每 一層次仍然是三步法分析,其余圖示如下:

層次分析看起來復雜,其實就是在每一層次確定詞的基本的組合關系。詞與詞的組合關 系一共就是主謂、述賓、述補、偏正、聯合結構五種,所以如果把這幾種結構關系揉熟了, 層次分析不難掌握。當然,要找到正確的切分處還是需要仔細琢磨的,這就需要大家在課后 多進行實踐練習,做到熟能生巧。

九、層次分析應遵循什么樣的原則?

詞與詞組成結構比較復雜的詞組,不是胡亂堆砌成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規則,按照一定 的結構層次進行組合構成的,因此分析詞組的結構層次,不是隨便找一個地方切開就行,而 必須根據詞組的組合規律,逐層找出直接成分,這就必須遵循一定的切分原則,這樣才能正 確分析詞組和句子的結構層次。

詞組層次分析原則可以從結構、功能、意義三個方面來認識:

第一,直接成分必須是有意義的結構

切分出來的每個直接成分,都必須是具有意義的單位,是一個合乎詞與詞組合規則的結 構,否則切分就不正確。例如“打得敵人/狼狽不堪”,其中的直接成分“打得敵人”不能成 為一個結構,不是有意義的單位,所以這里的切分是不正確的。又如“一條工人的/建議” 其中的“一條工人”是沒有意義的單位,也不能看作是一個結構成分。又如“我們十分/喜 歡電影”,其中“我們十分”就沒有意義,所以是錯誤的切分;“打傷了學校的/人”,其中“打 傷了學校’”沒有意義,“削/蘋果的刀”,其中“蘋果的刀”沒有意義。

第二,切分必須符合原意

就是說,切分出來的結構單位都有意義,但與詞組或句子的原意不符,說明切分也是不

正確的。同時,切分要符合愿意,切分出來的直接成分組合起來不能改變原來的意思,如果 重新組合起來意思變了,也是錯誤切分。

例如“苦瓜花是黃色的”,其中“苦瓜花”切分為“苦/瓜花”,意思就變成了發苦的瓜 花,而原意是苦瓜的花,因此正確切分是“苦瓜/花”。類似的如“綠豆稀飯”、“黃瓜湯”、“綠 /豆芽”、“白/菜湯”、“黃/豆苗”、“新文化運動”的切分,都有這樣的問題,就是錯誤的切分。 又如“我們非常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其中直接成分“非常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如果切 分為“非常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雖然兩個直接成分“非常熱愛我們”和“偉大的祖國” 都有意義,但是“非常熱愛我們”違反了原意,所以切分是錯誤的。還是這個例子,如果往 下繼續切分,“我們偉大的祖國”,如果切分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兩個直接成分仍然有意 義,但是切分也不正確,因為其中的直接成分“我們偉大”不符合原意。再如“他去世的/ 父親”,其中直接成分“他去世”就不符合原意,因為去世的是他父親,而不是他。

有些歧義詞組,有兩種不同的層次分析,意義也不一樣,例如“熱愛人民的周總理”, 這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歧義詞組,第一層可以切分為“熱愛/人民的周總理”,是述賓詞組, 也可以切分為“熱愛人民的/周總理”,是偏正詞組,但是在下面的語境中,這個結構就只有 一種切分:

A.熱愛人民的周總理十分和藹可親

B.我們非常熱愛人民的周總理

在A例中,這個詞組只能是偏正詞組,在B例中,這個詞組只能是述賓詞組,原來的 歧義詞組在這里由于上下文的限制,就沒有歧義了,如果把A例切分為述賓,把B例切分 為偏正,雖然都有意義,但是與上下文不符,不符合原意,所以就是錯誤的切分了。

第三,切分出來的直接單位具有語法關系

切分出來的直接成分之間必須具有一定的語法關系,互相可以組合,例如“非常/精彩 的電影”,這兩個直接成分都是有意義的,但是互相不能組合,因為“非常”是副詞,“精彩 的電影”是名詞性的結構,不能受副詞修飾,不能與副詞直接組合,可見這里切分是錯誤的。 又如“一所/高等學校的教師”,“一所”與“高等學校的教師”都有意義,但是“一所”不 能修飾“高等學校的教師”,二者之間沒有組合關系;又如“羽毛/球拍”,切分出來的兩個 直接成分都是有意義的單位,但是“羽毛”與“球拍”之間沒有組合關系,不能組合。

第四,切分不能跨段

層次分析不能跨段,就是不能把一個直接成分的一部分和另一個直接成分的一部分切分 在一起,這樣切分出來雖然有意義,也不正確。例如:“三班戰士明天上山采藥”,其中,如 果把“戰士明天上山”劃為一個成分,就是跨段分析,是錯誤的。

此外,還要注意一些復雜結構的分析步驟先后,例如多項修飾語結構,即偏正詞組前面 有好幾個修飾語,多項定語或多項狀語,如果有多項修飾語,這些修飾性成分如果本身是聯 合結構,可以先切分出去,如下面A和B例;如果不是聯合結構,就必須逐層切分出去, 最后再分析后面的中心語部分,如下面C和D例。

A.雄偉寬闊壯麗的/天安門廣場(多項定語是聯合詞組)

B.激動緊張而熱烈/表達自己的思想(多項狀語是聯合詞組)

C.工廠的/那棟//新建的///化學試驗////大樓(多項定語是遞加式結構)

D.昨天下午/就//已經///把任務////全部/////都//////完成了(多項狀語是遞加式結構)

多義結構,要進行不同的層次分析,把不同的意思通過層次分析顯示出來。例如:

十、什么是性,與“性別”的“性”是什么關系?

性(gender)的語法范疇是屬于名詞類的詞所具有的,印歐語系的語言大多有這種語法范 疇。不過性的數量不等,如法語有陽性和陰性,俄語和德語有陽性、陰性和中性。俄語以輔 音結尾的為陽性,以a結尾的為陰性,以o結尾的為中性。形容詞由于是修飾名詞的,也隨

著修飾的名詞而發生性的變化。例如:

陽性名詞:以輔音、Й和Ь 結尾的名詞,如СТОЛ 桌子、ДОМ房子、МАЙ五月、 УЧИТЕЛЬ 。 陰性名詞:以А 、Я、Ь 結尾,如ЖЕНА 妻子,РАБОТА 工作, СЕМЬЯ家庭、МАТЬ 。中性名詞:以О、Е 結尾,如СЛОВО單詞、ЗДАНИЕ 建筑物。

性是一個純粹的語法概念,與生物學上的性別概念不是一回事,但從來源看,二者有一 定的聯系。性是古代人以人類的性別特點來關照認識事物的結果,反映了人類發展階段對事 物或現象的屬性的認識。古人比照人類男女的性別特征,用來觀察客觀事物,從主觀出發, 給事物歸為不同的性別。所以性反映了人類原始思維和認識水平,是原始觀念、習慣在語言 中的遺留。今天的語法范疇的性,已經與事物的性別屬性沒有任何關系,單純成為一種語法 現象了。我們可以通過不同語言對同樣事物的不同性的歸納可以進一步認識語言的社會性特 點,比如太陽,法語是陽性,德語是陰性,俄語是中性,漢語雖然不分性,但一般概念是把 太陽歸為陽性的。又如地名,阿拉伯語中大部分名詞屬于陰性,少部分屬于陽性,如果從人 的性別概念出發來理解,是很難講通的,這里其實不過是語法現象。漢語中的“他”和“她” 只是書寫上的區別,不屬于性的語法范疇。

現代英語沒有特定的表示性的語法形式,但有一部分詞也可分陽性、陰性和中性。如“父 親、兒子、侄兒、公雞、公牛、新郎(bridegroom)”是陽性,“母親、女兒、侄女、新娘、母 雞、母牛”是陰性,“燈、友誼、房屋、仁慈”是中性。有些名詞不分性,如person、parent、 worker、secretary、nurse、horse、pig等。

英語表示性有如下一些特點:

1〕用不同的名詞表示不同的性:

陽性:boy. uncle. king. bull. cock. father. nephew. gentleman. bridegroom. boar.

陰性:girl. aunt. queen. cow. hen. mother. niece. lady. bride. sow。

2〕在陽性名詞后加上ess構成陰性名詞:

actor-actoress 男女演員,host-hostess 男女主人,steward-stewardess 男女服務員, prince-princess王子和公主。

3〕不分性的名詞要表示所指人物的性別,可在前面加上man、woman、boy、girl等詞 表示區別,例如boyfriend(男朋友)、girlfriend(女朋友)。

但是,英語中的詞的這種性的區分,實際上是從詞義上劃分出來的,沒有專門的語法形 態標志,不符合語法范疇的定義,嚴格說其實不能算是語法上的性的范疇。英語過去有性的 范疇,但隨著語言的發展基本上消失了,只有個別遺留,如he-she,waiter-waitress,hero-heroine 等等。如果認為英語這些單詞是語法上的性的表現,照此來推論,漢語應該也有性的區別, 如“舅舅-舅媽、爸爸-媽媽、叔叔-嬸嬸、男演員-女演員”等,其實這是概念上的區別, 是詞義上的區別,不是語法上的性的區別。

十一.什么是數?英語數的形態變化是怎樣構成的?

數(number)的語法范疇一般為名詞類的詞所有,表示現實中的事物的數量關系,一般包 括單數和復數兩種意義,有的語言還有雙數、三數、四數之分,如阿拉伯語除了單復數外有 雙數。通常只有表示具體的可以計數的事物的名詞才有數的語法范疇,像專有名詞、抽象名 詞等就沒有數的變化。

英語的可數名詞有單數(singular mumber)、復數(plural number)之分,表示一個人或 事物用單數,表示兩個以上的人或事物用復數。英語的復數一般是在詞干后附加詞尾 s 或 es表示。具體規則如下:

1)在詞末加 s,在清輔音后讀 s,如 desk.map.lake.book;在濁輔音和元音后讀 z,如 bag.worker.field.day.mile。

2)在詞末加(e)s。以s.sh.ch.x結尾的加es,讀iz,如class.brush.watch.fox.box;詞末為e, 只加s,讀iz,如page.horse;詞末為輔音加o,加es,讀z,如hero.potato.tomato。

3)詞末為輔音加y,變y為ies,讀iz,如party.factary.family。

4)詞末為-f或-fe,一般變為ves,讀vz。如wife.life.knife.shelf.leaf

特殊情況:1.內部屈折:man.woman.foot.tooth.mouse(mice); 2.詞末加en,如ox;3.形 式不變,如sheep.deer.fish;4.有些只有復數形式,如trousers.clothes.goods.scissors(剪刀)。

漢語中表示數的名詞僅限于具體的表人名詞,通常是在后面加“們”,如“先生們、女 士們、同志們、老師們、孩子們”等等,非表人名詞后面不能加,如不能說“獅子們、老虎 們”。“們”的功能不完全等同于英語的s,一是它只能用在表人名詞后,而s可以用在任何 一個有數的分別的名詞上,二是漢語用“們”,前面一般不能再使用表示具體數目的量詞詞 組,如不能說“十個同志們”,英語沒有這個限制,例如two books.

十二、什么是格?英語有哪些格?怎樣表示?

格(case)表示名詞和代詞的語法范疇,表示名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和與其它詞的語法關系。 格的數量在不同的語言中也是不一樣的,德語有主格、與格、所有格、賓格,俄語有主格、 所有格、與格、賓格、工具格、前置格。英語的代詞有主格(nominative case)、賓格(objective case)、所有格(possessive case)之分,一般名詞只有通格和所有格,因為主格和賓格沒有形式 上的變化,主要是通過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來確定的所有格是在詞后面加s表示,如果詞 尾有s或es復數形式,詞末只加單引號’,不以(e)s結尾的復數仍然要加’s。

三、什么是體?什么是時?怎樣構成?

體(aspect)是動詞特有的語法范疇,表示動作行為進行的情況、方式,可以表示動作的 開始、持續、結束、完成等多種意義。英語有普通體、進行體、完成體。其構成情況是:

I do(普通體:動詞的簡單形式構成)

I am doing(進行體:be+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構成,be 要隨人稱、時態變化)

I have done(完成體:have+動詞的過去分詞形式構成,have有人稱和時態變化)

漢語的體的分類有不同的說法,如認為“了”表示完成體,“過”表示經歷體,“著”表 示進行體,重疊表示嘗試體,如看看、摸摸、拍拍、捏捏等。

時(time)屬于動詞的語法范疇,表示動作行為發生和進行的時間,確定時間的標準是說 話(寫)的時刻。時的范疇一般分為現在時、過去時、將來時。英語的時的構成情況是:

I do

I did

I shall do

英語一共有16種時態(tense),常用的有13種。通常所說的英語時態,是把時和體結 合在一起說的。上面三種時和體結合可以構成9種時態,以動詞do為例介紹如下:

了解了我們平常所說的時態的構成情況,只要知道三種體、三種時的構成規則,把它們 結合起來,就構成了英語的所有時態,而不必去背每一種時態的構成規則了。

四、什么是人稱?

人稱表示說話者本人和所說的話中的動作行為的主體之間的關系。英語動詞只有be的 現在時的單數有人稱的變化,如am.is.are,其它動詞只在現在時單數時有第三人稱和其它人 稱的對立?,F在時第三人稱單數的動詞變化情況是在動詞后附加詞尾s,個別有變化的,變 化規則同名詞復數的變化規則相同,如加es。如:

He studies.

She does housework.

十五、什么是級?怎樣構成級?

級(degree)表示性質或屬性的程度上的差別的語法范疇,是形容詞和副詞所具有的意義。

級一般可分為原級(positive degree)、比較級(comparative degree)、最高級(superlative degree) 三種。英語的級的構成情況是:比較級加詞尾er,最高級加詞尾est。例如:

warm(原級)

warmer(比較級,加er)

warmest (最高級,加est)

上面的單音節詞的級的變化規則,多音節詞的變化規則是通過詞語體現出來的,比較級 是在單詞前面加上more,最高級是在單詞前面加上most。例如:

usefull(原級)

more usefull (比較級,加more)

most usefull(最高級,加best)

級的構成規則,不同的詞語中還有不同的要求,說明如下:

1)單音節詞末尾加er.est構成,如末尾是e,只加r.st,great.brave.fine;

2)閉音節單詞末尾只有一個輔音字母,要先雙寫,如big-bigger.hot-hottest;

3)以-y結尾的雙音節詞,先把y變成i,再加er.est,如happy-happier;

4)其它雙音節和多音節詞在前面加單詞more.most表示。如difficult。

以上是規則變化,不規則變化是:

good.well-better.best;bad―wore.worst;many.much―more.most;little―less.least;far -farther.further,farthest.furthest。

多音節形容詞前加上less.least,分別表示“較不”和“最不”。

漢語表示級的意義主要是通過詞匯手段實現的,比如表示比較級,用“比較、更、更加、 特別”等表示,表示最高級用“最”表示,有點類似于英語多音節詞的比較級形式。

六、什么是態?英語有哪些態的分別?

態(voice)動詞所具有的語法范疇,表示動作行為與主體的關系。通常把態分為主動態 (active voice)和被動態(passive voice)兩種。句子使用的態不同,動作行為的主體和客體在句 子中表示的方法就不同。用主動態時,句子的主語表示動作的主體,即動作的發出者。用被 動態時,句子的主語表示動作的客體,即動作的支配者,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例如:

Father reads the newspaper-The newspaper is read by father.

英語主動態變為被動態是這樣的:將原句賓語移到主語位置,賓語如為代詞,要變成主 格形式,原句主語前加上by移到動詞后面,原句主格如果是代詞,必須變成賓格形式,動 詞要變為過去分詞形式,并在動詞前加上 be,be 的形態要與時、體、人稱保持一致。如果 是進行時態,助動詞后和動詞分詞之間要加上 being。簡單地說,英語的被動態是由助動詞 be加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構成的。例如:

Everybody likes him-He is liked by everybody.

We are building a road-A road is being built by us.

十七、句法多義怎樣進行變換和分析?

句法多義就是指在一個句法結構中,包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結構意義,不同的人可以 作出不同的解釋,從而造成理解上的差異。例如:

“反對的是小張”。這個句子可以理解為某人反對小張,也可理解為小張反對某人。

“門沒有鎖”。這個句子可以理解為門沒有被鎖,也可理解為門上沒有一把鎖。

分析和變化句法多義的句子,首先應該學會判斷,分析造成多義的原因。

造成句子多義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同音詞,多義詞等都可能造成歧義,例如“山 上杜鵑很多”,這里的“杜鵑”可能是杜鵑花也可能是杜鵑鳥,是同音詞歧義;還有多義詞 造成歧義,例如“她最近幾天臉色不好看”,中的“臉色”,既可以理解為臉上的顏色,也可 以理解為臉上的表情。類似的又如“我們下午都去加油”、“他真有功夫”。這些句子中的多

義詞或同音詞的幾個義項都能組合,無法確定其中的一項意義,形成歧義。此外還有語音原 因造成的歧義,而在書面上因為有漢字區別同音詞,不會造成歧義,例如“全部合格”,口 頭上說出來可能會被理解為“全不合格”。

語法上造成多義的原因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句法層次歧義:如“發現了敵人的哨兵”、“熱愛人民的軍隊”、“找到了叔叔的孩子”, 等等,可以從甲處切分,也可以從乙處切分,例如“發現了敵人的哨兵”第一層可以切分為 “發現了 | 敵人的哨兵”,是動賓關系,也可以切分為“發現了敵人的 | 哨兵”,那就成了 偏正關系。

漢語語素具有多種組合功能,有的語素可以同結構中前后成分組合,影響到結構和意義。 例如:

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美國會進一步采取措施制裁這個國家。

請將軍用毛毯蓋好。

結構關系歧義:如“出租汽車”、“烤白薯”、“煎雞蛋”、“補充材料”、“參考消息”、“擴 大會議”,這些詞組可以分析為動賓關系,可以分析為修飾關系。

施受歧義:如“雞不吃了”、“支持的是他”、“狼也不怕的狗”、“母親的回憶”、“他這個 人誰都認識”等等,這些句子的歧義原因是因為句子中的名詞的施事(動作發出者)、受事 (動作支配涉及對象)的關系不明確,它們和句子中的動詞可以構成多種多樣的關系,而且 都解釋得通,形成多義。例如“支持的是他”,他既可以理解為“支持”這一動作的發出者, 即他支持別人,也可以理解為動作的接受者,即別人支持他。

隱性歧義:如“船長在甲板上寫字”、“他在房頂上曬花生”等。

多義變換,就是要通過替換、移位、添加成分等手段,把一個多義的結構變換成不同的 單義結構,從而消除歧義。例如:

山上到處都是杜鵑――山上到處都是杜鵑花――山上到處都是杜鵑鳥(替換詞語)

反對的是小張-我們反對的是小張-反對我們的是小張。(增添詞語)

門沒有鎖-門上沒有鎖-門沒有被鎖-門沒有鎖好。(增添詞語)

咬死了獵人的狗-狗把獵人咬死了(移位)-野獸咬死了獵人的狗(增添)

母親的回憶-回憶母親(移位)-回憶我的母親(移位增添)-母親回憶往事(增添)。

還可以通過前后增加句子,創造語境,排除歧義。例如“山上杜鵑很多”,如果杜鵑是 指杜鵑鳥,我們可以增添句子變成:“山上杜鵑很多,還有黃鸝、斑鳩、鷓鴣”;如果杜鵑是 指杜鵑花,我們可以增添句子變成:“山上杜鵑很多,我采了一大把,編了一個花環”。這樣 也把歧義排除了。

當然,用什么方式排除歧義,得看這個歧義句本身情況而定,該移位就移位,該增添詞 語就增添詞語,不要機械地運用,但是一定要用最簡便的方法消除歧義。同時,變換后消除 歧義,基本上是要表現出原句的意義,不能是和原句意義沒有關系,例如“門沒有鎖”可以 變換為“門沒有鎖上”,“門沒有上鎖”。

對于多義句的變換,平時需要多加練習,不過比較語法范疇的分析,句子變換相對要容 易得多,即使像語法范疇這樣的難點問題,在熟悉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結合簡單的英語句子進 行分析,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例如英語句子you gaveme some books,其中三個劃線斜 體表示的單詞的形態變化,表示的語法范疇分別是時-格-數,表示的語法意義分別是過去時- 賓格-復數,這些分析內容稍微有點英語常識都能解答。

第三篇:自學考試-00541語言學概論真題試卷(附答案)2009年01月

自學考試-00541語言學概論真題試卷(附答案)

全國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語言學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54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面的各種語言中來自于古斯拉夫語的是( C )

A.拉丁語

B.德語

C.保加利亞語

D.羅馬尼亞語 2.在中國教自幼講藏語的藏族孩子學漢語,這屬于( D )

A.來源語教學

B.基礎語教學

C.第一語言教學

D.第二語言教學 3.提出語言決定思維觀點的學者是( A )

A.薩丕爾

B.洪堡特

C.喬姆斯基

D.利奇 4.舌位后高圓唇元音是( B )

A.[i]

B.[u]

C.[y]

D.[o]

5.漢語北京話的語流中,“慢慢兒”的實際讀音是[maimar],這種現象在語音學上叫 ( A )

A.異化

B.弱化

C.同化

D.強化 6.下列各項中屬于慣用語的是( B )

A.眾人拾柴火焰高

B.一把鼻涕一把淚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過河拆橋 7.下列各項中全都屬于單純詞的是( B )

A.蜘蛛沙發teacher B.玻璃芙蓉dogs C.猩猩仿佛unhappy D.爸爸桌子worked 8.喬姆斯基開創的語言學被稱為( A )

A.轉換生成語言學

B.語言哲學

C.歷史語言學

D.結構主義語言學 9.汽車司機行駛到路口,看見紅燈就會馬上停車,這是一種( A )

A.感性思維

B.邏輯思維

C.發散思維

D.推理思維 10.語言符號的任意性是指( B )

A.人們可以任意使用或創制語言符號

B.語言符號的物質實體和意義內容之間沒有必然聯系 C.利用語言可以任意給事物或現象命名

D.語言符號的語音形式和意義的關系可以任意改變 11.下面各組詞中全都屬于借詞的是( B )

A.獅子超級市場馬力 B.葡萄巧克力克隆 C.德律風熱狗黑匣子 D.鋼琴塔拷貝

12.聲音的高低決定于( A )

A.頻率的大小 B.聲波的形式 C.氣流的強弱

D.發音體振動的持續時間 13.兒童開始正確使用虛詞和掌握形態變化時,就進入兒童語言獲得過程中的( D )

A.單詞階段

B.雙詞階段

C.簡單句階段

D.復雜句階段 14.人腦中掌管人體運動平衡能力的部位是( C )

A.大腦

B.腦干

C.小腦

D.腦橋 15.語言最小的音義結合的語言單位是(

B )

A.音素

B.語素

C.義素

D.位素 16.下面各項中屬于向心詞組的是( A )

A.花衣裳

B.彩色的

C.心里美

D.花紅了 17.輔音文字的創造者是( C )

A.瑪雅人

B.蘇美爾人

C.腓尼基人

D.印第安人 18.日文的假名是典型的( B )

A.音位文字

B.音節文字

C.輔音文字

D.詞語文字

19.患者能夠說出一些詞語,發音也很準確,但詞語之間在意義上沒有聯系,構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也聽不懂別人說的話,這種語言障礙叫做(

C )

A.皮亞杰失語癥 B.布洛卡失語癥 C.維爾尼克失語癥 D.斯金納失語癥 20.把語言學的理論和具體成果用來為社會實際生活中的某個領域服務的語言學分支學科是( B )

A.普通語言學 B.應用語言學 C.具體語言學 D.描寫語言學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面各項中存在著語音對應關系的有( BD )

A.中介語之間 B.地域方言之間 C.社會方言之間 D.親屬語言之間 E.轉用語言之間

22.下面各項中屬于方言詞的有( CDE )

A.上網

B.囹圄

C.蹩腳

D.溜彎兒

E.太妹

23.下面各項中,屬于語言遷移現象的有( DE )

A.移民在遷徙過程中把自己的方言帶到遷移地 B.移民在遷徙過程中把自己的民族語言帶到遷移地

C.學外語時學習者建立一種既不同于母語又不同于外語而只屬于個人的語言系統 D.學外語時作為來源語的母語對作為目標語的外語產生積極影響 E.學外語時作為來源語的母語對作為目標語的外語產生消極影響 24.下面各項中屬于知識詞典的有( ABCD )

A.《中國歷史詞典》

B.《中國大百科全書》 C.《北京地名詞典》

D.《物理學詞典》

E.《北京話土語詞典》 25.下面各項中屬于擬聲詞的有( BCDE )

A.通紅

B.蟈蟈兒

C.哈哈

D.布谷

E.知了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26.口語—口語就是有聲的口頭語言,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口頭存在形式,它是書面產生的基礎。

27.仿譯詞—仿譯詞是用本族語言的語素逐個對譯外語原詞的語素造的詞,它不僅把原詞的詞義翻譯過來,而且保持了原詞的內部構成方式。

28.語言符號的強制性—語言符號是社會約定俗成的,在同一社會,同一時代,對使用同一種語言的每一個社會成員來說是強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變的,人們對于語言的使用是不自由的。

29.語氣意義—反映說話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說話人情緒的意義就是語氣意義。

四、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0.按照語素和語素之間的組合關系把下面的復合詞歸入相應的聚合:

漢語 驚喜 藍天 傷心 眼淚 祖傳 綁腿 指南 鑒賞 教室 裁縫 膽大

31.分析下面這組詞的義素:

沙發

椅子

凳子

32.用層次分析法分析下面這兩個結構:

1.亭亭的舞女的裙

2.英勇的解放軍很快打退了進攻的敵人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3.簡述國際音標的優點。

34.詞綴和詞尾有什么不同?

35.漢語的語素、音節和漢字是一一對應的嗎?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1分,共22分) 36.舉例說明句法手段有哪幾種類型?

37.舉例說明組合歧義有哪些主要類型?

第四篇:01《體育概論》第01課時教案(引論)

第01課時(引論)

一、導入新課:(開學第一課,提出教學要求)。

1.體校中專生必須要有所了解的專業基礎課;

2.“3+2”升學考試必考的科目(詳細說明);

3.教學過程中要求做好課堂筆記(格式規范,時間、課次,與作業本一起交)。

4.平時成績10%(出勤);課堂筆記15% (規范);作業15%(準時、質量);閉卷考試60%。任何一項成績不及格,不計算總成績。

二、傳授新知:

1.研究對象:

從宏觀上從宏觀上、整體上來綜合研究體育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規律的學科。

2.學科性質:

體育概論是一門社會科學。按照研究對象可將科學分為3大類:

對象—自然—自然科學(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

對象—社會—社會科學(如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

對象—思維—思維科學(數學、邏輯學、心理學等);

體育概論屬于那一類?(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學科知識進行推演,而后由教師對學生的陳述進行評價,提高學生演繹與歸納水平,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本門課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處于較高層次,與《學校體育學》、《運動訓練學》和《群眾體育學》之間的關系相當于總論和分論的關系。

3.學科基礎:

哲學、生物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把握學科觀照的視角)。

4.結構體系:

概述——論述體育概論的研究對象、學科性質、 學科基礎。

歷史——探討體育現象的起源、概念和歷史發展規律。

現實——研究體育的本質論、價值論、目的論、過程論、制度論。

未來——展望未來社會的體育發展趨勢。

科學與研究——介紹體育科學形成、發展和趨勢。

5.目的意義:

樹立體育觀念;指導體育實踐。

三、課堂小結:

總結本堂課的學習內容,點明體育概論的研究對象、學科性質、學科基礎、結構體系和目的意義。

第五篇:審計學01任務

答 (1)沒有制定承接業務的質量控制的政策和程序。根據業務質量控制準則的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審計業務需要滿足三個總體要求客戶是否誠信、是否具有執行業務必要的素質、專業勝任能力、時間和資源以及是否能夠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審計組負責人及組內成員均缺乏計算機系統方面的專業技能存在缺陷。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委托具有必要素質、專業勝任能力和時間的員工按照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規范和業務準則的規定執行業務,以使會計師事務所和項目負責人能夠根據具體情況出具恰當的報告。 會計師事務所委派的項目組負責人A及其項目組其他人員均不具有甲公司審計工作需要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知識,應該選派有專業能力的人員來承擔該項工作。

(2)項目組缺乏獨立性。根據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控制準則的要求,張先生是項目組成員,他曾參與甲公司ERP系統的設計工作,即為鑒證客戶提供屬于鑒證業務對象的數據或其他記錄,項目組存在自我評價威脅而影響獨立性。 聘請參與甲公司計算機信息系統涉及的人參與審計工作不恰當。為鑒證客戶提供屬于鑒證業務對象的數據或其他記錄會產生自我評價對獨立性的威脅。張先生是參與甲公司計算機信息系統設計工作的人員,如果參與審計工作對甲公司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評價,屬于是自己評價自己的設計成果。會產生自我評價對獨立性的威脅.

(3)項目組內部復核人員安排不恰當。根據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控制準則的要求,應當由項目組內經驗較多的人員復核經驗較少的人員執行的工作,而不是簡單的相互復核。

復核人員應當是擁有適當的經驗、專業勝任能力和責任感,因此,確定復核人員的原則是,由項目組內經驗較多的人員復核經驗較少的人員執行的工作,這樣才能夠達到復核的目的。A注冊會計師安排項目組人員內部的交互復核,沒有按照復核的要求選擇恰當的復核人員,存在問題。

(4)在出具審計報告之前未處理好意見分歧。根據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控制準則的要求,項目組與被咨詢者之間存在未解決的意見分歧,項目負責人只有項目組內部、項目組以及項目負責人與項目質量控制復核人員之間的意見分歧解決后才能出具報告。

在業務執行中,存在意見分歧是正常的現象,只有經過充分的討論,才有利于意見分歧的解決,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和程序來解決分歧,只有在意見分歧問題得到解決,項目負責人才能出具報告。如果在意見分歧問題得到解決前,項目負責人就出具報告,不僅有失應有的謹慎,而且容易導致出具不恰當的報告,難以合理保證實現質量控制的目標。在甲公司審計業務中,在存在專業意見分歧的情況下,仍然出具了審計報告是不恰當的??赡軙е鲁鼍卟磺‘數膶徲媹蟾?。

(5)實施項目質量控制復核的時間不恰當。項目質量控制復核應當在出具報告前進行,并且是對項目組做出的重大判斷和在準備報告時形成的結論做出的客觀評價。需要進行項目質量復核的業務,應當要求在出具報告前完成質量控制復核。且對于復核提出的重大事項得到滿意解決的基礎上,項目負責人才能出具報告。甲公司的審計業務被評價為高風險業務,應該進行質量控制復核,對于復核時間的確定,應該是在出具審計報告前,而不是在出具審計報告后。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3角的分類教學反思下一篇:3安全防范聯動機制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