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全球10大環境污染事件

2023-06-26

第一篇:全球10大環境污染事件

一、 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污染

8、水體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體廢物污染

二、我國環境狀況

由于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 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 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但由于

大氣、水、土壤等的擴散、稀釋、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質的濃 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 這種現象叫做環境自凈。 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

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 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 突出。

4、七大水系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并呈加重趨勢。

8、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

1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三、歷年環境日主題 1974年:只有一個 地球

1975年:人類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資源

1977年: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

1978年:沒有破壞的發展

1979年: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

1981年:保護地下水和人類和人類食物鏈;防止有毒化學品污染

1982年: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年,提高環境意識

1983年:管理和處理有害廢棄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們的地球、家園、居住地 1997年:為了地球上的生命

環境污染概述

環境污染有各種分類:

按環境要素分: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聲污染、 放射性、電磁波)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草原區。主要建設任務是:到2003年,人工種草和改良草場面積累計1000萬

公頃,建設高標準圍欄草場300萬公頃,治蟲滅鼠2500萬公頃。到2010年,人工種草和改良草場面積累計2670萬公頃。建設高標準圍欄草場800萬公頃。 生態環境建設的政策措施

(一)加強領導,認真做好規劃的組織實施工作;

(二)加強法制建設,依法保護和治理生態環境;

(三)把科技進步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的科技成果;

(四)繼續深化“四荒承包改革,穩定和完善有關鼓勵政策;

(五)抓好重點工程的建設和管理;

(六)建立健全、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

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墒?,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我鄭重地向人們建議:

要從我做起,選擇有利于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們的家園、善待地球,共創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1。節約資源 減少污染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2)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

2。綠色消費 環保選擇

(1)用無鉛汽油、無鎘鉛電池、無磷洗滌劑,減少水與空氣的污染。

(2)購買低砩家用制冷器具、無砩發用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污染。

3。重復使用多次利用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4。分類回收循環再用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循環再生,造福人類。

5。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不獵殺、使用珍稀動物和受保護的動物,關愛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植樹造林,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寸綠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樹木。

6。講究衛生保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制造噪音。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倡導同學門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建議叔叔阿姨們加入我們的隊伍中來,為保護環境、造福后代貢獻自己的力量。因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第二篇:20世紀全球環境污染十大事件

20世紀全球環境污染十大事件20世紀全球的“十大污染事件”基本發生在美國、英國、日本、比利時這樣的資國,但是現在這些國家已經見不到類似的環境污染事件了,“十大污染事件”成為了歷史,這次輪到我們了?!

重溫一下恐怖的“十大污染事件”吧。北京的逆溫天氣多嗎?食品重金屬污染到什么程度了?如果這樣的事情哪天發生在北京,可能我們也就難逃„„

又說發展,現代化是一個食物鏈,上游地區優先享用下游的資源,并且把污染轉移到下游區??茖W及其技術是這個鏈條的馬達和潤滑劑。在中國內部,總體而言,東部是上游,西部是下游;城市是上游,農村是下游,污染都跑農村去了的?怎么解釋呢?在全球范圍,中國處于中下游。中國以自身的環境和生態代價,為歐美國家提供者廉價的商品,接受著它們的垃圾,同時又因為碳排放全球第一,受到全世界的指責;這使得中國的GDP全球第二格外荒謬。

1、1930比利時的馬斯河谷事件

比利時的馬斯河谷位于狹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5日,氣溫發生逆轉,致使工廠中排放的有害氣體和煤煙粉塵在近地大氣層中集聚不散,3天后開始有人發病。其癥狀表現為: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一星期內有60多人死亡,其中心臟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同時,還有許多家畜致死。事件發生期間,SO2濃度很高,并可能含有氟化物。事后分析認為,此次污染事件,是幾種有害氣體同煤煙粉塵對人體綜合作用所致。

2、1943美國的落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落杉磯位于美國西南海岸。早期這里僅僅是一個牧區的小村,至加尼福尼亞金礦發現后,人口劇增,很快成為名聞遐邇的大城市,單是汽車就增加了數百萬輛。于是,這個依山傍水、風光明媚的城市,簡直變成了擁擠不堪的汽車城。每年5—8月,在強烈陽光的照射下,在城市上空常常出現迷漫天空的淺藍色煙霧,致使整座城市變得渾濁不清。這種煙霧刺激于喉、鼻,引發喉頭炎、頭痛等許多疾病,同時使遠在一百公里之外的高山上的柑桔減產,松樹枯黃。這是怎么回事,研究發現,這正是大量的汽車尾氣所致。這些成份復雜的汽車尾氣,在洛杉磯三面環山的特定地勢下,使市區大氣的水平流動相對緩慢,他們在強烈陽光的照射下就能產生臭氧,并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來危害人們的健康,因此,人們把這種城市上空的淺藍色煙霧稱之為光化學煙霧。據報到,當落杉磯發生光化學煙霧之時,在飛機上,明顯可見落杉磯光化學煙霧是汽車尾汽造成的。落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是汽車尾氣所造成的污染公害的典型實例。

3、1948年美國多諾拉事件

多諾拉是美國賓西法尼亞州某河谷中的小鎮。1948年10月26日—30日期間,這里大部分地區受反氣旋逆溫控制,且26日—30日持續有霧,致使大氣污染物在近地層大氣中集聚。這期間,全鎮43%的人口,即591人相繼暴病,癥狀為:喉痛、流鼻涕、干渴、四肢酸乏、咳痰、胸悶、嘔吐、腹瀉等癥狀,死亡17人。據估計,事件發生期間,SO2濃度為正常值的數倍,并發現有塵粒。分析認為,SO2及其氧化作用的產物同大氣中的塵粒接合是致害因素。主要致害物是SO2與金屬元素,以及金屬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生成物。

4、1952年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

素有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間,又被濃霧籠罩。這期間許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統疾病,一下住滿了倫敦的各家醫院。四天中,死亡人數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歲以上最多,約是平時死亡人數的3倍,1歲以下的死亡較平時增加1倍。事件發生的1周中,因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心臟衰竭的死亡人數分別是平時同類病死亡人數9。3倍、2。4倍、5。5倍、2。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人數較平時均有成倍增長。事件后的兩個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人們就此事件分析認為,這于倫敦當時大量的耗煤有關。事件期間塵粒濃度最高達4。46毫克/米3,為平時的10倍,SO2濃度最高達平時的6倍,在濃霧的特定條件下,煙霧中的Fe2O3促使SO2氧化成SO3,從而形成H2SO4,并凝在微塵上,從而形成酸霧,成為這一事件的殺手。

5、1953~1956年日本水誤事件

在日本南部九州灣有一個叫水誤的小鎮,這里居住著4萬居民,以漁業為生。1939年開始,日本氮肥公司的合成醋酸廠開始生產氯乙烯,工廠的生產廢水一直排放入水誤灣。該公司在生產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時,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劑,使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汞。這種汞在水體中,被水中的魚食用,在魚體內轉化成有毒的甲基汞。人食用魚后,汞在人體內聚集從而產生一種怪?。夯颊唛_始時,只是口齒不清,步履蹣跚,繼而面部癡呆,全身麻木,耳聾眼瞎,最后變成神經失常,直至躬身狂叫而死。 1972年據環境廳統計,水誤鎮共患水誤病180人,死亡50多人,就在新線縣阿赫野川亦發現100多水誤病患者,8人死亡。據報到,患者人數遠不止此,僅水誤鎮的受害居民,即達萬余人。

6、1955年~1963年神東川的骨痛病

在日本富川平原上有一條河叫神東川。多年來,兩岸人民用河水灌溉農田,使萬畝稻田飄香。自從三井礦業公司在神東川上游開設了煉鋅廠后,發現有死草現象。1955年以后就流行一種不同于水誤病的怪?。簩λ勒呓馄拾l現全身多處骨折,有的達73處,身長也縮短了30厘米。這種起初不明病因的疾病就是骨痛病。直到1963年,方才查明,骨痛病于三井礦業公司煉鋅廠的廢水有關。原來,煉鋅廠成年累月向神東川排放的廢水中含有金屬鎘,農民引河水灌溉,便把廢水中的鎘轉到土壤和稻谷中,兩岸農民飲用含鎘之水,食用含鎘之米,便使鎘在體內積存,最終導致骨痛病。有報道說,到1972年3月,骨痛病患者已達到230人,死亡34人,并有一部分人出現可疑癥狀。

7、1961年日本四日市事件

四日市位于日本東部海灣。1955年這里相繼興建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廠,化工廠終日排放的含SO2的氣體和粉塵,使昔日晴朗的天空變得污濁不堪。1961年,呼吸系統疾病開始在這一帶發生,并迅速蔓延。據報道患者中慢性支氣管炎占25%,哮喘病患者占30%,肺氣腫等占15%。1964年這里曾經有3天煙霧不散,哮喘病患者中不少人因此死去。1967年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殺。1970年患者達500多人。1972年全市哮喘病患者871人,死亡11人。據報道,事件期間四日市每年SO2和粉塵排放量達13萬噸之多,大氣中SO2濃度超過標準5—6倍,煙霧厚達500米,其中含有害的氣體和金屬粉塵,他們相互作用生成硫酸等物質,是造成哮喘病的主要原因。

8、1968日本米糠油事件

米糠油事件發生在日本九州愛芝縣一帶。生產米糠油在脫臭的工藝中,使用多氯聯苯作載體,由于生產的失誤,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聯苯,結果有1400人食用后中毒。4個月后,患者猛增到5000余人,并有16人無故喪生。這期間實際受害人在13000人以上,而且由于米糠油中的黑油做家禽飼料,造成數10萬只雞死去。

9、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距前蘇聯切爾諾貝利14公里的核電廠第4號反應堆,發生可怕的爆炸,一股放射性碎物和氣體(包括碘131,銫137,鍶90)沖上1公里的高空。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切爾諾貝利核污染事件。事件發生以后,核電站30公里范圍內的13萬居民不得不緊急疏散。這次核泄漏造成蘇聯1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受污染,其中烏克蘭有1500平方公里的肥沃農田因污染而廢棄荒蕪。被污染的農田和森林面積大約相當于美國弗吉尼亞州的面積。烏克蘭有2000萬人受放射性污染的影響。截至1993年初,大量的嬰兒成為畸形或殘廢,8000多人死于和放射有關的疾病。其遠期影響在30年后仍會產生作用。

10、1984年印度博帕爾事件

1984年12月3日,美國聯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爾市的農藥廠因管理混亂,操作不當,致使地下儲罐內劇毒的甲基異氰酸脂因壓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噸毒氣形成一股濃密的煙霧,以每小時5000米的速度襲擊了博帕爾市區。死亡近兩萬人,受害20多萬人,5萬人失明,孕婦流產或產下死嬰,受害面積40平方公里,數千頭牲畜被毒死。

第三篇:二十世紀以來全球發生的重大污染事件

1、馬斯河谷煙霧事件 1930年

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在這個狹小的河谷里有煉油廠、金屬廠、玻璃廠等很多工場。12月1日到5日的好多天里,河谷上空呈現了很強的逆溫層,致使13個大煙囪排出的煙塵無法擴散,大量有害氣體堆集在近地大氣層,對人體造成嚴峻傷害。一周內有60多人喪生,此中央臟病、肺病患者殞命率最高,很多牲口殞命。這是本世紀最早記載的公害事件。

2、多諾拉煙霧事件 1948年

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城有很多大型煉鐵廠、煉鋅廠和硫酸廠。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霧滿盈,受反氣旋和逆溫節制,工場排出的有害氣體擴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嚨痛、頭痛胸悶、嘔吐、腹瀉。17人殞命。

3、倫敦煙霧事件 1952年

自1952年以來,倫敦產生過12次大的煙霧事件,禍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塵和二氧化硫。 煙霧欺壓所有飛機停飛,汽車白日開燈行駛,行人走路都堅苦,煙霧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內有4000多人殞命,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死去。

4、水俁病事件 1953 1956年

日本熊本縣水俁鎮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廢水中含有汞,這些廢水排入海灣后經過某些生物的轉化,形成甲基汞。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魚類中富集,又經過食品鏈使人中毒。 當時,最先發病的是愛吃魚的貓。中毒后的貓發瘋痙攣,紛紛跳海輕生。沒有幾年,水俁地區連貓的影子都不見了。1956年,呈現了與貓的癥狀類似的病人。因為起始病因不清,所以用當地地名定名。1991年,日本環境廳發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此中1004人殞命。

5、骨痛病事件 1955 1972年

鎘是人體不需求的元素。日本富山縣的一些鉛鋅礦在采礦和冶煉中排放廢水,廢水在河道中堆集了重金屬“鎘”。人長期飲用如此的河水,食用灌溉含鎘河水出產的稻谷,就會得“骨痛病”。病人骨骼嚴峻畸形、劇痛,身長收縮,骨脆易折。

6、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先是幾十萬只雞吃了有毒飼料后殞命。人們沒窮究毒的來歷,繼而在北九州一帶有13000多人受害。這些雞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聯苯的米糠油而遭難的。病人起始眼皮發腫,手掌出汗,全身起紅疙瘩,接著肝功能降落,全身肌肉痛楚,咳嗽不止。此次事件曾使整個西日本陷入發急中。

7、歷史上最大一次海洋污染事件

歷史上最大一次海洋污染事件發生在1978年3月16日 夜,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超級郵輪艾莫科.凱迪斯船舵失去控 制,隨之在法國布列塔尼海岸擱淺,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 次油輪溢油,也是損失最大的一次海岸擱淺航海污染事件。價值1500萬美元的艾莫科油輪和2400萬美元的中東原油損失 在冰冷的海水中,溢出的原油形成一條寬18海里、長80海里 的海上油河,污染了130海里風景如

8、印度博帕爾事件 1984年

12月3日,美國結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爾市的農藥廠因管理紊亂,操作不當,致使地下儲罐內劇毒的甲基異氰酸脂因壓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噸毒氣形成一股濃密的煙霧,以每小時5000米的速度襲擊了博帕爾市區。殞命近兩萬人,受害20多萬人,5萬人失明,妊婦流產或產下死嬰,受害面積40平方公里,數千頭牲口被毒死。

9、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

4月26日,位于烏克蘭基輔市郊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因為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誤,4號反響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 西歐各個國家及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測到了核電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質。31人殞命,237人受到嚴峻放射性傷害。并且在20年內,還將有3萬人或許所以患上癌癥?;o市和基輔州的中小學生全被分散到海濱,核電站四周的莊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萬噸糧食,距電站7公里內的樹木全部殞命,今后半個世紀內,10公里內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內不能出產牛奶…… 此次核污染飄塵給鄰國也帶來嚴峻災禍。這是世界上最嚴峻的一次核污染。

10、劇毒物污染萊茵河事件 1986年

11月1日,瑞士巴塞爾市桑多茲化工場貨倉失火,近30噸劇毒的硫化物、磷化物與含有水銀的化工產品隨滅火劑和水流入萊茵河。順流而下150公里內,60多萬條魚被毒死,500公里以內河岸兩側的井水不能飲用,接近河邊的自來水廠封閉,啤酒廠停產。有毒物沉積在河底,將使萊茵河所以而“殞命”20年。

11、歐洲發生環境史上最嚴重的海洋污染

1999年12月12日,滿載2000噸重油的“埃里卡號”油船在布列斯特港以南70公里處海域沉沒,造成大量石油泄漏,嚴重污染了附近海域及沿岸一帶。使法國西海岸,至少大約有20萬只以上的海鳥已成為“埃里卡號”油船泄漏污染海洋的犧牲品,顯然,這場事故已經成為歐洲歷史上最嚴重的海洋石油污染事件。

二、我國目前環境主要熱點問題

中海油合作方康菲公司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故將海洋污染問題推到了公眾的眼前。特別是PM2.5成為眾矢之的,將PM2.5放入強制性污染物監測范圍,消除和緩解公眾自我感觀與監測評價結果不完全一致的現象,已在路上。但是,重金屬、水體中的氮、磷,大氣中的灰霾、光化學煙霧等污染,已成改善環境質量的制約因素,污染物類型已從單一型向疊加型、復合型演變。PM2.5成環保主角,折射社會轉型期對環保不僅是機遇、更多是挑戰。

三、近年來我國的鎘污染事件

1、2009年瀏陽鎘超標

2、2011廣西河池龍江的鎘污染事件(整治措施)

龍江鎘污染事件發生后,環保部、住建部、水利部及自治區相關部門各路專家100余人先后抵達污染現場,一起分析污染勢態,研究處置方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自治區主席馬飚作出批示,要求科學治污,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多管齊下,綜合治污。

按照專家組的研判和制定的方案,河池市、柳州市分別在葉茂電站、宜州市區二橋、三橋、洛東電站、洛東博冠公司、三岔電站和柳城糯米灘水電站設置了7個削減化學物品投放點。210多名監測人員參與應急監測,在龍江至柳江200多公里長的河段,20個定點監測斷面和數十個巡測點,對重點斷面嚴密監測監控。 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專家組組長、國家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振成說:“我們主要采取了三項措施:在龍江重污染段采取投藥絮凝沉淀;鎘污染團進入柳江之后鎘濃度已較低,采取調清水稀釋的方法降低鎘濃度;在柳州市區的自來水廠準備應急預案,在取水口出現鎘濃度超標時進行降低鎘含量處理。”

在處置過程中,專家們不僅對處置工作進行定性分析,同時還通過數據進行定量分析,細致到當龍江水體鎘超標多少倍要加多少化學藥劑。在龍江與融江交匯處,專家們根據水流量、流速、污染物推進速度,制定了融江上游水庫整體調度方案,通過水沖進行稀釋;為確保向市民供給安全的自來水,制定自來水廠“最后一道防線”的應急方案時,專家們調用鎘超標峰值水體進行試驗,并留有充分的安全余量。

四、鎘污染的起因及其排放標準

20世紀初發現鎘以來,鎘的產量逐年增加。鎘廣泛應用于電鍍工業、化工業、電子業和核工業等領域。鎘是煉鋅業的副產品,主要用在電池、染料或塑膠穩定劑,它比其它重金屬更容易被農作物所吸附。相當數量的鎘通過廢氣、廢水、廢渣排入環境,造成污染。污染源主要是鉛鋅礦,以及有色金屬冶煉、電鍍和用鎘化合物作原料或觸 觸媒的工廠。

中國規定的生產場所氧化鎘最高容許濃度為0.1mg/m3。

第四篇:盤點全球最靠譜的10大航空公司

1.英國航空公司英國航空公司于去年迎來了其90周年的誕辰,1976年來有600萬的航班,但是沒有發生過事故。同時,英國航空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航空公司之一,每年會運送3000到4000萬名的旅客。2.加拿大航空公司加拿大航空公司建立于1936年, 飛往全球178個地方。加拿大航空公司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航空公司之一,從1983年開始有484趟航班的飛行,但是僅發生過一次事故。每年會運送3500名的旅客,每年有1400趟航班。3.日本航空公司日本的全日空航空公司建立于1952年,以準時而著稱。飛往全世界35個國家,每年運送700萬的旅客,1975年以來就再沒發生過事故。4.澳洲航空公司除了最近有兩架飛機有引擎問題外,澳洲航空公司在90年內都沒有事故發生。澳洲航空公司建立于192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航空公司之一,飛往世界44個國家的182個目的地。5.芬蘭航空公司芬蘭航空公司在50年里沒有一次重大的事故,是最古老的還在運營的航空公司。有很多從北極飛往亞洲的短途航班,還可達到全球55個目的地,每年運送1000萬名的旅客。6.愛爾蘭航空公司愛爾蘭航空公司于1936年建立,是愛爾蘭最古老的航空公司,這是一個小的航空公司,現在僅有飛往歐洲、非洲和北美的航班。成立之后,沒年都會運送僅在1986年發生過一次事故,每年都會運送1000萬旅客。7. 新西蘭航空公司新西蘭航空公司從1965年開始運營,最后一次事故發生在1979年,從那以后,在150萬次的飛行中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故。新西蘭航空公司贏得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每年都會運送1200萬旅客。8.阿根廷航空公司并列第八的第二位是阿根廷航空公司,是榜單上唯一的南美航空公司。其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90年代差點破產,之后所有權被政府收走。雖然有如此的變動,但是阿根廷航空公司在1970年后依然沒有出過任何事故,只有在1992年發生過一次食物感染。9.葡萄牙航空公司葡萄牙航空公司是并列第八,其最后一次事故發生在1977年,在65年的飛行生涯中,每周都會有1600架飛機運送30多個國家的旅客。2009年,葡萄牙航空公司安全地運送了全球900萬的旅客。10. 國泰航空公司以香港為基地的國際航空公司國泰航空成立于1946年,最后一次事故發生在1972年。幾十年以來,國泰航空發了100萬趟多的飛機,從來沒有發生過事故。國泰航空在36個國家有100多個目的地,2009年,國泰航空安全地運送了全球2500萬的旅客。

第五篇:2010全球經濟七大事件

盤點今年全球經濟七大事件

2010年對于世界經濟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在這一年當中,世界經濟熱點頻現,希臘主權債務危機不斷升級,美國爆出高盛“欺詐門”,俄羅斯熊熊森林大火“炙烤”國際糧價......

盡管過去一年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經濟生態已經擺脫衰退而逐步回暖,但失業桎梏仍然緊緊鉗制著發達經濟體的肢體與神經,通脹之魔正在蠶食新興市場國家的成果與內力。

展望2011年,主要經濟體繼續面臨嚴峻政策挑戰,全球復蘇之路絕不平坦。

一、美聯儲全力開動“印鈔機” 全球“發燒”

一國經濟政策影響全球經濟的“典范”莫過于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美國當地時間11月3日,美聯儲推出第二輪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期望通過購買國債刺激美國經濟復蘇。

美聯儲新貨幣政策一拋出,立刻引來市場的一片波瀾。許多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的做法無異于全力開動了“印鈔機”,意味著將大量流動性重新投入市場,勢必導致美元的大幅貶值,同時帶來資產泡沫,并加大美國國內通貨膨脹的風險。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其貨幣政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更為深遠。 據悉,目前歐洲一些國家已經開始考慮在刺激經濟的計劃上實現逐步退出,而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央行日前也宣布加息。此時,美國再次推出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勢必迫使許多國家“跟風”,也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發展。各主要經濟體如果持續放松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大量資金可能向增長較快的新興經濟體流入,從而增加全球通脹管理的壓力,給全球經濟帶來不穩定因素。

而且,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本身也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稍不注意就可能帶來傷害。面對目前美國經濟復雜的狀況,美聯儲的決定是否能起到扭轉乾坤的效果還是個未知數。伯南克這一政策一旦失敗,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將會把美國的經濟拖向更加可怕的地步,而為此付出的高昂資金更會使得困擾美國的財政赤字問題雪上加霜。

從另一個層面上說,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要想達到大幅度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的效果,必須與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相配合。然而目前的形勢卻不容樂觀,在11月舉行的國會中期選舉中,民主黨失去了眾議院的控制權,在以后的執政過程中,能否順利推行其經濟刺激計劃也還是個未知數。如果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難以為繼,必將使美聯儲新推出的貨幣政策“獨木難支”,單指望這一政策來挽救美國經濟是不現實的。

更令人憂慮的是,美聯儲自從美國經濟陷入危機以來,已經頻頻出臺政策,目前留在手里的政策“子彈”已經所剩無幾。如果量化寬松政策再難奏效,留給美聯儲施展的空間將進一步壓縮,而這又將是對人們信心的一次重大打擊。 (文字來源:半月談)

二、俄羅斯熊熊大火“燒高”國際糧價?

今年夏天,俄羅斯遭遇其近代史上最嚴重的大火,除燒毀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讓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同時還殃及當地的軍事基地,逼近核研究設施,影響了交通運輸。

除了這些最直接的影響,俄羅斯的這場大火更是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莫斯科也成了“霧都”。為穩定俄國內糧食價格8月5日俄政府宣布,8月15日至12月31日禁止小麥、大麥、黑麥、玉米等糧食和面粉出口。

自俄羅斯禁止糧食出口的消息宣布以來,全球小麥價格已經被推高了一倍。今年,極端天氣不斷“騷擾”地球,各國農業生產損失嚴重,會不會出現全球性糧食危機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擔憂的話題。

小麥價格大幅上漲,喚起了人們對2007-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的記憶。當時,從玉米到大米,農業大宗商品價格全線上漲,并創歷史新高,海地等國家出現饑荒和騷亂。這次的“小麥價格風暴”會否造成新一輪全球糧食危機呢?

俄羅斯大火,無疑炙烤著世界市場。對此,一些業內專家呼吁,全球性的糧食危機目前雖不會重演,但此次極端天氣肆虐和全球糧食市場出現“過山車”行情再次提出警示,糧食安全問題需要得到高度重視。糧食安全這根弦永遠都不能放松。

三、豐田召回危機示警“日本制造”

日本豐田汽車發生召回事件雖然并非始于2010年,卻在這一年愈演愈烈經歷美國加利福尼亞爆發汽車史上最大的召回事件之后,豐田汽車先后遭遇“踏板門”、“腳墊門”、“剎車門”“生銹門”、“轉向門”等一系列風波。 就在12月13日,豐田汽車再次向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交召回申請,在北美市場召回2011年款Siennas MPV汽車11萬輛。至此,豐田在2010年先后向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交召回申請17次,涉及的市場范圍涵蓋北美、日本、中國、澳大利亞、歐洲等主要汽車銷售市場,涉及的車型包括COROLLA、MARK、CAMRY、HIACE以及屢立戰功的銷售冠軍PRUIS等豐田旗下暢銷車型。其特點簡單地可以概括為:頻率高、范圍廣、規模大、車型多。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廠商,豐田汽車也是日本規模最大的企業,其接連發生的召回風波,預示著日本制造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

事實上,并非豐田汽車一家出事。2月10日,日本第二大汽車制造商本田汽車也宣布在全球召回64.6萬輛汽車,原因是設計缺陷可能導致水流入電動車窗開關造成短路,引發火災。其后,本田又分別因為安全氣囊隱患和剎車踏板隱患,決定在美國和全球召回40多萬輛汽車。

這一系列的嚴重質量問題,讓日本產業界顏面盡失。日本制造業的其他許多頂級品牌已失去了“日本制造”的光輝。三洋電機已不復存在,東芝和富士通也在重組,三菱、馬自達和尼桑多年來都和外國公司捆綁在一起。

全球最大的金融產品經紀商之一的法國新際集團駐香港首席策略師科比?迪雷說:“日本大企業普遍存在傲慢與自滿,他們腦子里總是裝著„自己產品質量第一?的想法。”日本制造在全球擴張的同時,其產品質量便不能得到保證。此外,在面對危機時,豐田公司的公關能力也備受質疑。

艱難地挺過“失去的二十年”,日本儼然已經走到了山前。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但“有路必有豐田車”嗎?

四、希臘為全球經濟敲了一記警鐘

自2009年12月以來,希臘債務危機引起外界廣泛關注。2010年4月,由于擔心希臘政府對其總額為3000-4000億美元的國債違約,投資者開始大規模拋售希臘國債。希臘政府難以通過發新債還舊債,希臘主權債危機終于爆發。 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的傳染效應出現:西班牙、愛爾蘭、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國同時遭受信用危機,面臨財政赤字攀升的問題;歐洲資金外逃,貨幣市場流動性短缺,利息率上升,歐元貶值。

在此情況下,為了阻止希臘債務危機蔓延,歐盟、歐洲央行和IMF緊急出臺7500億歐元的救援措施,啟動了次貸危機以來以債易債的“救市”模式,通過發行更多的債務來治理此次危機。用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話說,希臘等國的債務危機使歐元處在誕生以來“最困難時期”。

此次債務危機,歐盟將希臘的主權債務挪到歐盟范圍內,暫時避免了希臘“破產”。如今越來越多的主權債務問題就像一把利劍,高懸在全球經濟的頭上。2010年后半年,債務危機的多米諾骨牌已經波及希臘,愛爾蘭、西班牙遭遇嚴峻的經濟形勢。雖然在歐洲中央銀行的強力干預下,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所謂歐元區外圍國家的國債收益率近日終于止漲回落,但這只不過是應急的權宜之計,無法根治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問題。希臘敲了一記警鐘,全球經濟的風險仍然存在。

五、英國石油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何時終了

滿身粘滿油污的鵜鶘和海鷗在渾濁的水中痛苦掙扎。 美聯社攝影師查理·里德爾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東大漁村島海岸拍攝。

位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東南大約82公里處海域的石油鉆井平臺“深水地平線”今年4月20日爆炸起火,大約36小時后沉入墨西哥灣。這起事故導致11名鉆井平臺工作人員死亡,平臺下方輸油管道破裂,底部油井持續漏油,釀成美國歷史上最嚴重漏油事件。

美國原油泄漏事故救災總指揮薩德•艾倫9月19日宣布,墨西哥灣漏油井已被永久封堵。漏油井被正式宣布“死亡”,意味著歷時近5個月的封堵墨西哥灣漏油工程終于畫上了句號。

這不僅是一場生態災難,更是一場嚴重的經濟災難。

路易斯安那州州長2010年5月26日表示,該州超過160公里的海岸受到泄漏原油的污染,污染范圍超過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海岸線的總長。墨西哥灣沿岸生態環境正在遭遇“滅頂之災”,相關專家指出,污染可能導致墨西哥灣沿岸1000英里長的濕地和海灘被毀,漁業受損,脆弱的物種滅絕。

受漏油事故的影響,奧巴馬總統不得不宣布對33個深水石油鉆井項目的暫停期限延長到6個月,同時也暫緩在阿拉斯加沿海的石油鉆探項目。由于泄漏油井遲遲得不到封堵,奧巴馬政府面臨的外界壓力也越來越大,其執政能力受到質疑。 經過長達四天的協商和談判,2010年6月1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宣布,英國石油公司將創建一筆200億美元的基金,專門用于賠償漏油事件的受害者。這筆基金將由美國資深律師負責作,由三位法官組成的小組負責監督,并處理對申訴的裁決。奧巴馬在當天的聲明中說,這筆基金的金額不是賠付的上限,而且這筆錢有別于BP應支付的環境破壞賠償費用。這筆基金的成功設立,意味著英國石油公司的讓步和奧巴馬政府的勝利。

事件并未就此結束,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政府12月15日就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提起訴訟。若最終被判定負有完全責任,英國石油將面臨逾210億美元的罰金。

墨西哥灣漏油噩夢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人們對此的反思也應是全方位的。(田白飏)

六、高盛“欺詐門”助推金融監管

繼“隱瞞門”后,“欺詐門”令有著140多年歷史的美國高盛集團(GS)再度蒙羞。 2010年04月16日,華爾街傳出重磅消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指控高盛集團涉嫌欺詐投資者。高盛被指控銷售了一種基于次貸業務的抵押債務債權,但未向投資者披露美大型對沖基金保爾森對沖基金公司對該產品做空的“關鍵性信息”。

高盛“欺詐門”金融產品設計復雜,連歐洲大銀行也被忽悠“入門”。不過,其基本線索仍十分簡單——高盛2007年受保爾森對沖基金公司委托,設計、出售與次貸相關的金融衍生品,保爾森公司同時做空該產品,但高盛卻未向投資者透露這一“關鍵性信息”。隨著美國房市泡沫破裂,保爾森公司因“看空”看準而大賺10億美元,高盛獲得1500萬美元設計、營銷酬勞,而交易另一端的德國工業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總共損失近10億美元。高盛的錯誤就是一方面允許一客戶做空該金融產品,另一方面卻向其他投資者承諾該產品是由獨立客觀的第三方推出。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7月15日開出史上最大一張針對金融機構的罰單——高盛集團將支付5.5億美元罰款,了結對它的“欺詐門”指控。在金融危機集中爆發并沖擊全球、發達國家金融業高度“復雜”的背景下,這張罰單對金融企業和金融監管都是警醒。

當時,有觀察人士將高盛案件解讀為奧巴馬政治棋局中的“一步棋”,其效用在于幫助奧巴馬在金融改革問題上獲得民意和國會的更多支持。巴克萊銀行分析報告說:“高盛被起訴的時機恰到好處,也許并非巧合。”不過,白宮和美國證交會都對此猜測予以否認。

七、IMF改革,控制權在誰的手里?

10月22日,出席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代表在韓國慶州合影。新華社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卡恩11月5日宣布,IMF執行董事會當天通過了份額改革方案。此后,中國在這一重要的國際組織中得到了更大的話語權,投票權從3.65%升至6.07%,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國和日本之后。

卡恩稱,這是IMF成立65年來最重要的治理改革方案。此言不謬,但另一方面,這句話似乎也透露出內中不堪的歷史路線圖。走過一個多甲子的IMF,改革的步伐實在是慢若蝸牛。戰后65年,世界經濟格局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經濟總量到貿易水平再到金融影響力,都可謂“換了人間”。但在IMF的俱樂部里,依然還是美國和他那些富有的伙伴在當家。鐵的事實是:IMF的主導權依然牢牢掌握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手中。據媒體報道,此次中國增加的份額和投票權主要來自歐洲。美國依然掌握著超過15%的投票權。

從這個方面講,IMF與其說是改革不如稱為改良。通過象征性地給予新興國家些微的份額和投票權,哪怕讓中國成為“老三”,來換取IMF的既有機制屬性得以延續。這個機制的運行依然在西方強有力的控制之下,西方國家主導全球金融體系的利益基礎絲毫未能改變。而今的現實是,發端于華爾街的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讓美歐資本主義治理顏面盡失。因此,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貿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就成為一個必然的方向。

也正因為如此,既然作為IMF的成員,而且是從份額到投票權均為第三大的成員,不管如何,中國就要盡最大可能求得責權利的三者平衡。首先,中國要闡明自己在提升投票權之后的立場,進一步推動IMF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加以改革;其次,要善于團結新興國家,在關鍵問題上用“一個聲音講話”;其三,要向IMF輸送更多、更專業和更具水平的人才,積極參與IMF組織內的各項事務。(文字來源:半月談)

承負著“二次探底”的憂慮以及刺激性政策退出的壓力,全球經濟在非常不確定的環境中走完了2010。作為經濟歷史的一段鏡像,盡管過去一年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經濟生態已經擺脫衰退而逐步回暖,但失業之鋯仍然緊緊鉗制著發達經濟體的肢體與神經,通脹之魔正在蠶食新興市場國家的成果與內力,各國政策的分道揚鑣也構成了對昔日國際社會經濟合力的銷蝕與肢解。所幸的是,人類為抗御金融危機所施展的金融與經濟改革并沒有輟止,創新還在延續。 關鍵詞之一:增長分化與減速

借助著原有刺激性政策的慣性以及新的政策的追加力量,世界經濟終于在2010年從金融危機的泥潭中掙脫出來而進入緩慢復蘇的軌道。

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增長落差格外顯著。據IMF的最新研究報告,2010年年末,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只有2.4%,而整個新興經濟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可以高達7.8%,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速度的3倍。 發達經濟體內部的經濟增長步伐也呈現出快慢不一的節奏。其中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瑞典等中等規模發達經濟體增速明顯快于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而在歐盟內部,復蘇也極不平衡,德國2010年經濟增長率將達到3.4%,而歐元區其它國家2010年仍將為負增長或零增長。

必須指出,雖然全球經濟總體上表現為正增長的復蘇狀態,但隨著去庫存等經濟增長修復力量的逐漸弱化以及刺激性經濟政策的結構性淡化,世界經濟呈現出了增長放緩的基本態勢。數據顯示,2010年第三季度,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總體GDP環比增速為0.6%,比第一季度回落0.2%。與此同時,主要發展中經濟體GDP也呈現出前高后低的景象,其中第三季度比第一季度整體放緩0.3%。

關鍵詞之二:失業惡化與挑戰

雖然2010年世界各國經濟都呈現出了普漲的格局,但卻并沒有引起人們多少的興奮與歡愉,相反,由于緊跟金融危機之后主要經濟體失業問題的強烈發酵,2010年帶給了國際社會更多的壓力和沉重。據國際勞工組織預計,2010年全球失業率將達到6.5%,失業人口超過2.1億人。

2010年1至10月,美國的失業率從未低于9.5%,而且在11月份又重新回到了9.8%的位置。與美國相比,歐洲國家的失業率也顯得絲毫不輕松。據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0月份歐盟的失業率已經連續第九個月維持在9.6%的歷史高位,而歐元區16國的失業率則從1月份的9.9%上升到10月份的10.1%,為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

在歐美遭遇失業重壓的同時,其它發達經濟體的就業市場也不樂觀。其中,日本2010年的失業率已從1月份的4.9%上升到10月份為5.1%,加拿大的失業率抵至7.6%,澳大利亞的失業率升至5.4%。而根據聯合國的最新就業報告顯示,在0ECD的30個成員國中,所有國家的失業率在2010年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關鍵詞之三:通脹與通縮

2010年出現了發達國家通縮與新興市場國家通脹同時并存的市場狀況。應當說,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發達國家一直在為抑制通貨緊縮而作著艱苦的努力,盡管如此,過去一年中通縮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在發達國家經受著通縮煎熬的同時,通貨膨脹給發展中國家造成的不安和恐慌正在蔓延。以“金磚四國”的CPI為例,2010年首11個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1%,俄羅斯上漲7.6%,印度上升了9.6%,巴西增幅達到5.25%,四國物價指標均已經大大超過各國預設的通脹警戒線。此外,韓國、越南、伊朗、阿根廷等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通脹,其中阿根廷2010年的通脹率可能將達到40%,物價上漲程度居新興市場國家之首。

關鍵詞之四:刺激政策的收與放

與2009年各個不同經濟體步調一致地采取刺激性經濟政策完全不同,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在2010年的政策路徑選擇上出現了截然分道揚鑣的格局,并形成了刺激性經濟政策收與放的兩大陣營。

在傳統貨幣政策的操作上繼續趨于保守幾乎是過去一年中發達國家的共同選擇。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美聯儲一直堅守者聯邦基金利率0~0.25%的水平,歐元區也維持著1%的歷史最低利率水平不變,英國中央銀行也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始終保持著0.5%的利率。

除了堅守傳統貨幣政策之外,發達國家也不斷強化了非傳統貨幣政策對經濟復蘇的刺激力度。

與發達經濟體不同,出于對通脹的憂慮,主要發展中經濟體普遍加強了貨幣政策的收縮力度。其中印度央行2010年中六次加息,巴西央行在過去一年中累計加息200個基點,中國人民銀行在2010年中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使各大型金融機構的準備金率達到了18.5%的歷史新高。 關鍵詞之五:歐債危機與恐慌

在2010年國際經濟領域中,最為驚心動魄的事件莫過于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這一目前依舊處于活躍狀態的經濟事件不僅讓歐元遭遇了自誕生以來最大的承壓,而且給艱難復蘇中的世界經濟罩上了新的不確定性。

作為歐洲債務危機的始發國家,希臘的財政狀況的惡化程度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作為年初希臘財政危機的映襯,年終爆發的愛爾蘭債務危機再一次刺激了全球經濟“二次探底”預期。由于國內銀行業在房貸領域產生了巨大的窟窿,愛爾蘭政府不惜進行地毯式的財政注資,最終導致國庫的耗盡和融資成本的飆升。數據顯示,僅救助國內的五大銀行機構,愛爾蘭就需要高達500億歐元的注資。在自身根本無法自救的情況下,愛爾蘭不得不向歐盟和國家社會伸出求援之手。愛爾蘭債務危機隨即引發。

希臘危機爆發一個月之后,歐盟迅速聯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希臘提供了1,100億歐元的資金援助,并且在2010年5月推出了高達7,500億歐元的救援計劃,其中有4,400億歐元為歐盟穩定基金。而在救助愛爾蘭的問題上,歐盟的反應異常迅速,其與IMF一道推出的總額為850億歐元的救援計劃對穩定市場信心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 關鍵詞之六:美元貶值與匯率戰

在日圓重回套息的貨幣因素支撐下,進入2010年的美元在年初迎來了一波不小的反彈,及至歐債危機的升級對歐元形成強大的壓制之后,美元更是在避險情緒引領下一路奔至6月的階段性高點88.7。然而,伴隨著美國經濟的差強人意以及美聯儲重啟“量化寬松”,美元重又掉轉直下。數據顯示,與前期高點相比,2010年中美元已經自由落體式大跌9.7%。

美元的貶值帶來了其它非美貨幣的的大幅“被升值”。在歐洲,歐元從2010年5月的1.18兌1美元開始一路躍升,直至在第三季度創出2002年6月的季度升幅新高。在澳洲,澳元一直延續反彈走勢并且刷新1983年澳元匯率自由浮動以來的高點。在亞洲,日圓在2010年對美元已累計升值10.2%,泰銖和馬來西亞林吉特觸及近13年以來的新高,新加坡元兌美元也摸至歷史高點。在美洲,2010年巴西雷亞爾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約26%,成為了與美元相襯的全球最強勢的貨幣之一。

關鍵詞之七:金融監管與改革

出于對危機中暴露出的監管漏洞的修復以及原有監管政策的糾正,2010年金融領域所施展的改革動作可謂鏗鏘有力和成效卓然。

由美國總統奧巴馬于2010年7月簽署的《多德-弗蘭克法案》被看作是大蕭條以來最嚴厲的金融監管法案,由于該法案在金融監管的廣度和力度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可以堪稱為與《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比肩的又一塊金融監管基石,其在美國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并將引起美國金融監管體系的全面重塑。 作為主權債務爆發以來歐盟國家的最大改革動作,歐盟27國領導人于2010年10月底最終敲定了一份經濟治理改革方案,這一被譽為是歐元誕生以來最重大變革的政策方案可以通過制度化舉措堵住債務危機暴露出的歐元區體制性漏洞,同時達到維護歐盟國家金融長期穩定的目的。 關鍵詞之八:全球FTA與貿易保護

為了更快地推動經濟復蘇,各國在依托自身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力量的同時,也紛紛將目光轉向對外貿易領域,由此產生了2010年特有的外貿景觀:自由貿易協議(FTA)如火如荼,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正式啟動是進入2010年第一天帶給國際社會的刺激與興奮。這一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自貿區不僅代表著中國和東盟十國經濟與貿易關系發生實質性飛躍,而且將極大刺激區域內的“貿易創造”和區域內消費,客觀推動亞洲國家的經濟轉型。

2010年底美國與韓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可以說是當年FTA的壓軸大戲。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美韓自由貿易協議正式成型和啟動的同時,各種自貿協議的談判也在密集進行與推進。 按照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GTA)的最新統計,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陸續出臺了超過500項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其中100多項就誕生在2010年6月底G20多倫多峰會之后。 關鍵詞之九:企業破產與并購

作為金融危機的共生物——企業破產數量在2010年達到高峰,與此同時,全球范圍內的企業并購活動風起云涌。據德國安聯集團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占全球經濟總量85%的35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破產數量在2010年將攀升至36萬余件,創近15年以來的新高。另據湯森路透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并購總額可以達到2.3萬億美元,較2009年同期增長了19.3%。

由于受金融危機的侵蝕與破壞比較嚴重,2010年發達國家企業破產量總體呈擴張態勢。根據美國法院行政管理局公布的統計數據,2010會計聯邦法院破產申請案件數較2009會計增加13.8%,創下破產新法2005年底實施以來的新高。而在歐洲,歐元區2010年破產企業數量增長了7%,其中僅丹麥就創下了月均破產企業達500余家的歷史紀錄。

金融等服務類企業的破產構成了2010年企業破產的主要陣容。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份底,美國銀行業的破產家數已達146家,超過2009年全年的水平。另外,美國好萊塢著名電影公司米高梅的破產代表著后危機時代企業破產從制造業向非金融類服務業蔓延的趨勢。數據表明,由于負債高達40億美元并無力償還,米高梅最終在2010年11月初宣布破產。

與企業破產相并行,2010年的企業并購演繹的得格外火紅,尤其是新興市場的并購交易出現了明顯增長的態勢,其并購活動占到樂全球并購活動的33%;而就單筆交易的規模而言,澳大利亞必和必拓集團出資434億美元收購加拿大鉀肥企業Potash成為了2010年的最大一筆并購交易。

2011年:不確定的未來

據聯合國發布的《2011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預測, 2011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1%,比2010年回落0.5%;無獨有偶,IMF在《世界經濟展望》中指出,2011世界經濟增長率將從2010年的4.6%下降到4.3%??陀^地分析,2011年世界經濟之所以出現放慢趨勢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干擾和鉗制:

首先,發達國家日漸腫脹的財政赤字。數據顯示,2011財年美國財政赤字將達到1.27萬億美元,約占美國GDP的8.3%,同期歐元區16國的財政赤字將達G D P的6.3%,日本財政赤字將上升至GDP的7%。財政赤字水平的不斷上升,必然導致政府手中拮據,新的刺激經濟計劃無法實施;同時,為了維持未來財政的健康,政府還必須收縮財政赤字,而如果實施增稅,就必然打擊本已疲軟的消費,從而更加銷蝕經濟的內生力量。 其次,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可能繼續蔓延或者惡化。從目前歐盟成員國的財政狀況來看,歐洲依然存在再次發生債務危機的可能,特別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有可能成為2011年向外部尋求救助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歐盟4,400億歐元的穩定基金機制到2011年7月即將到期,如果沒有新的機制銜接,一旦出現新的危機,其造成的恐慌將更加嚴重。

再次,新興市場國家將普遍實施緊縮政策。出于抑制通貨膨脹的要求,新興市場國家在2011年將繼續收縮貨幣政策,與此同時,為了防范經濟過熱,財政政策支持經濟的力度也將削弱。在宏觀政策偏緊的情況下,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著經濟下行的風險。

第四,美元與國際熱錢的侵擾。雖然美元的長期趨勢表現為不斷貶值,但具體到2011年,如果歐債危機再度爆發,或者美國經濟出現大幅好轉,美元將出現階段性的快速升值。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流入到新興市場的國際資本就會迅速出逃,從而引發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并打亂經濟增長的正常秩序。相反,如果美聯儲續推“量化寬松”,將對美元形成進一步打擊,在這種情況下,美元的貶值又必然加大發展中國家輸入性通脹的風險,驅動更多的熱錢進入新興市場。數據表明,2011年流入新興市場的私人資本將達8,330億美元,這部份“暗流”的涌動隨時都會對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形成沖擊。(張銳 作者為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經濟學教授 )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七一建黨節祝福語40條下一篇:適合10人小合唱的歌曲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