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

2023-02-16

第一篇: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通過探究性學習,學生了解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發展的積極和消極作用,充分認識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提高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訓練學生的思辯能力、表達能力,學習辨證地思考、看待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性學習,學生能收集、整理、選擇有關資料,有效地解讀政治經濟學教材內容,掌握基本知識,拓展視野,培養客觀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探究性學習,學生主動關心天下事,能辨證地看待經濟全球化現象,能感悟到:在享受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機遇的同時,要樹立一定的憂患意識;要樹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中國為世界作貢獻的的社會責任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們要善于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勇敢迎接挑戰。 樹立民族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

2、教學難點: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它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機遇,這是主要的,同時又帶來挑戰。

三、教學過程

導入:對世界而言,經濟全球化己是一個現實問題;經濟全球化是現代經濟、科技、政治高速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

(此環節由教師展示資料) (多媒體圖片與材料)

2005年復旦百年校慶。5月16日,由復旦大學主辦的上海論壇開幕。以“經濟全球化與亞洲的選擇”為主題,重點探討中國及整個亞洲地區如何通過能源合作、金融合作、信息技術合作來應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諸多挑戰。

在“經濟全球化與亞洲的選擇”的主題下,“上海論壇2007”于5月25日開幕,為期三天的“上海論壇2007”共設五個分論壇,分別是:全球視野下的亞洲能源;經濟全球化下的東亞貨幣與金融合作;經濟全球化下亞洲經濟的一體化選擇;亞洲地緣經濟與政治;人口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作為與會代表交流討論的結晶,“上海論壇2007”在會議結束時將首次發布“上海論壇共識”,為亞洲各國的政府和企業提供決策參考和發展建議。 教師提問:

兩屆論壇的舉辦和探討的主題都圍繞著經濟全球化,涉及到哪些領域? 學生回答:略

歸納:(多媒體顯示)

一、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客觀過程

1、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發展,推動世界范圍內的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同時,經濟全球化也有消極的影響。

(多媒體顯圖片與材料)

2004年11月19日,近5萬名智利民眾在首都圣地亞哥市舉行大規模游行活動,反對經濟全球化 。(圖文)

*“七國集團”(美、加、德、英、法、意、日)人口占世界11%,GDP占世界65%。 *目前全世界有12億人生活在絕對貧困下以下。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威脅到許多國家的經濟安全。

*英國《衛報》2005年3月28日披露了一則驚人消息:荷蘭警方最近在鹿特丹港口截獲了1000噸來自英國的家庭垃圾。這些未經分類處理的垃圾被貼上“廢紙”的標簽,正準備啟運前往中國。荷蘭和英國環境部門隨后進行的聯合調查表明,英國每年都有數量驚人的家庭垃圾被一些公司非法運到中國進行處理。(圖文)

歸納:(多媒體顯示)

2、 消極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A、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 B、經濟全球化也意味著風險的全球化; C、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威脅。

探究學習,思考與討論: (多媒體顯示)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發展來說,是前進道路上“開滿鮮花”,還是“布滿陷阱”?

(此環節由學生展示和交流收集的圖文資料) (略) (教師也可將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學生交流)(附后)

歸納:(多媒體顯示)

二、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1、機遇

為中國利用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等提供了有利時機 。 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

進行優勢互補,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促進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 使中國國際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競爭能力不斷增強。

有助于人們開闊眼界、更新觀念 ,也豐富了人民的生活 2、挑戰

部分跨國公司在我國漸露壟斷之勢,使我國身處一個更加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 中國步入貿易摩擦多發期 ,使我國經濟遭遇動蕩的風險增大。

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多元文化碰撞,使中華文化面臨嚴峻的考驗。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它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機遇,這是主要的,同時又帶來挑戰。我們應以怎樣的姿態應對機遇和挑戰? (學生發言)(略)

歸納: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所以誰也回避不了。我們要辨證地看待這種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既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這對于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尤為重要。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們要善于抓住機遇,利用機遇,同時又要勇于面對挑戰,乘風破浪,以更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實現跨越式發展。 (多媒體顯示) 我們的正確認識:

1、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不是反對,我們應積極面對。

2、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我們的態度;

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增強自身的使命感,責任感,樹立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斗的遠大志向! 促進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為世界發展作貢獻!

下節課探究思考內容: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策略?

四、教學設計說明

高一的學生思維活躍,思辯能力逐漸形成,讓他們通過研究性學習和交流的形式,有利于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課前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精心收集整理挑選合適的資料,折舊市一種學習,在課堂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

課后留下思考,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

教師在課前搜集相關資料數據作為補充使用,視情況而定,不一定用。當課堂上學生收集的資料不能較好地說明問題時,可以使用。

五、多媒體資料與圖片 想一想

部分跨國公司在我國漸露壟斷之勢,使我國身處一個更加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鐕究刂浦鴩H技術轉讓的80%,國際直接投資的90%以上,在全球加快擴張步伐。對跨國公司的投資管制過嚴,就可能失去引資的機會;對本國重要產業保護不當,跨國公司的綜合優勢就可能沖跨當地經濟,經濟命脈面臨被跨國公司控制的危險。

事件: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東部小城埃爾切的中國鞋城,約400名不明身份的西班牙人聚集街頭,燒毀了一輛載有溫州鞋集裝箱的卡車和一個溫州鞋商的倉庫,造成約800萬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這是西班牙有史以來第一起嚴重侵犯華商權益的暴力事件,世界為之震驚。

中國步入貿易摩擦多發期以反傾銷為例,1995年至2006年,中國連續12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使我國經濟遭遇動蕩的風險增大。 除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保外,國外針對中國的技術標準、檢驗檢疫和環境、勞工保護等方面的壁壘不斷增加,形式日趨多樣化、綜合化和隱蔽化。

2001年初,韓國認為我國出口的大蒜價格偏低,是屬于傾銷,他們單方面采取了反傾銷手段,提高我國大蒜的進口關稅,造成我國大量的大蒜賣不出去。我國認為,我國出口到韓國的大蒜價格,沒有低于成本,不屬于傾銷,要求韓國政府撤消反傾銷手段。在韓國政府沒有積極配合的情況下,我國也采用反傾銷手段,限制韓國機電產品的進口。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國政府不得不要求協商解決。

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多元文化碰撞,使中華文化面臨嚴峻的考驗。

第二篇:大論文: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應怎樣把握和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

和挑戰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抉擇,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更是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面對當前經濟全球化所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西方化和美國化的暗流趨勢,我們要有一種十分清醒的認識,從而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使之立于不敗之地。 當今的時代是處于經濟全球化的時期,我國處于這樣的時代,體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與矛盾,而要如何解決這些矛盾,正確的理解全球化經濟對中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是先提出重點。本文將從經濟全球化的本質與產生原因開始,引出經濟全球化對于我國的機遇與挑戰的表現,最后論證我們正確理解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機遇與挑戰問題的必要性。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中國經濟,機遇,挑戰

一、 經濟全求化與其形成和發展的原因 (一)、經濟全球化的形成背景

所謂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界流動的規模與形式不斷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間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這一概念20世紀80年代才出現,不過早在19世紀末就曾出現貿易與投資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場,但這一進程被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打斷了。近20年來,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經濟全球化進程逐漸加快,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國際商業貿易高速增長,國際投資日趨活躍,金融國際化加速發展,國際互聯網迅速擴。

縱觀世界經濟,全球化既是一個難以阻擋的世界性進程,也是一把“雙刃劍”,對接受者來說利與弊兼而有之。它為世界各國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發展中國家可以充分利用“后發性優勢”,廣泛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發揮比較優勢,開拓國際市場,促進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但全球化在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利因素和風險。由于經濟和科技水平的相對落后,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總體上處于不利地位,不僅面臨著發達國家經濟和技術優勢的巨大壓力,而且帶來國家經濟安全的風

險,甚至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穩定。

(二)經濟全球化發展形成和發展的原因

其一,是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茖W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客觀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場規模的擴張。這一要求推動著生產從國內區域間分工向國際分工發展,銷售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擴張??鐕驹谧分鹨幠Pб媾c分工效益過程中,通過跨國投資活動,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資源,跨國協調其生產與經營活動的格局,推動了產業內貿易、公司內貿易的高速發展??鐕酝顿Y、生產與貿易活動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國際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以保障這種跨國經濟活動的高效運行。

其二,戰后國際經濟的變化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條件。二戰結束后,經濟因素在整個國際關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實現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有效配置,成為國際經濟與合作的戰略目標。同時,發達國家憑借其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和經濟實力,在國際雙邊和多邊經濟關系設制中,不遺余力地推行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前殖民地國家在二戰后相繼獨立,在探索自己發民族經濟的道路上大多數屢遭挫折,但一些實行外向型發展戰略的國家和地區,取得了較大的成功,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在它們的示范作用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實行了貿易、投資與金融自由化改革 伴隨著國際產業分工和技術擴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對比關系也發生了變化。發展中國家不再僅僅輸出初級產品,逐漸成為世界市場上勞動密集型商品的重要供給者,有的甚至從資本凈輸入國變成了資本凈輸出國,在這種形勢下,發展中國家也對進一步削減貿易和投資壁壘提出了新的要求。冷戰結束后,前蘇聯和東歐國家走上了經濟轉型道路。為盡快擺脫原計劃經濟的束縛,在全球范圍謀求發展機遇,也紛紛選擇開放政策。發展中國家實行貿易投資自由化政策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主動選擇。越來越多的國家實行自由化經濟政策,為商品、服務與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但是,由于世界各國在發展水平上存在著巨大差異,經濟自由化進程不可能同步推進。因此,一些地緣相鄰、發展水平相近的國家與地區相互提供貿易與投資便利,促進經濟一體化,形成了一些區域性的經濟組織,如歐共體、北美自由貿易區、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它們區域內貿易、投資自由化安排,與多邊貿易關系的宗旨并行不悖。只要不出現排他性趨勢,區域集團化也會從另一方面推動經

濟全球化進程。

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以中國和平發展至關重要。世界處于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為中國和平發展提供了根本的前提條件和現實可能性。正確分析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對于中國未來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怎樣理解經濟全球化對于中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整個全球化進程的基礎和核心內容。市場經濟不斷向全球擴展,各國經濟、金融、貿易和技術發展逐漸相互滲透,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全球經濟聯系的密切程度急劇增長。經濟全球化成為整個全球化過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主要表現在市場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生產全球化與交通和信息全球化。經濟全球化作為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向,到底能給人們帶來什么呢?衡量經濟全球化的利弊與得失,最關鍵的問題是要研究經濟全球化給我國提供了哪些機遇,帶來了哪些風險和挑戰。從而分析利弊,正確理解。

(一)、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的管理理論和經驗并實現管理的創新。據統計,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在改革開放之初(1979—1982年)累計為11.66億美元。以后逐年上升,進入20世紀 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累計達到441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國直接投資額自1993年以來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發展中國家的第一位。在過去 20年,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占所有發展中國家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30%。由于經濟全球化實現了人才、資本、信息、知識和物質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中國能夠引進、吸收世界上的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并根據中國的國情進行管理創新。事實上,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已經給了人們很多啟迪和借鑒。

第二,有利于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經濟全球化使中國能更快地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充分利用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將其技術相對先進的勞動密集型主業或生產環節轉移過來,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根據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及出口商品結構,強化經濟競爭力。

第三,有利于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比較優勢,拓展海外市場。經濟全球化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在更廣泛的領域內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可以通過發揮比較優勢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場,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第四,可以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后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各國科技人才、跨國公司、國家之間以及民間的全球性科技活動日趨活躍,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積極參與,就能有效地促進中國技術水平的提高。中國企業可以利用國外的技術或在外國產品的技術基礎上進行創新,建立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的挑戰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經濟全球化對我國國家經濟安全產生消極影響。作為現代化啟動晚的發展中國家,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方面給我們很大的壓力。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人才流、資本流、信息流、知識流和物流,特別是發達國家在科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和強勢,使我國可能面臨經濟依賴性和技術殖民地的風險,對我國的國家經濟安全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第二,經濟全球化會對我國的產業結構優化產生消極影響。經濟全球化將迫使我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接受發達國家越來越多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的轉移,其中不乏部分對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的產業項目。盡管這種轉移使我國的產業結構得到一定的調整,但會對產業結構的真正優化產生負面效應,尤其是可能加劇我國生態環境的惡化,使資本緊缺更為嚴重,也無助于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及知識服務業的發展。

第三,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均衡性產生消極影響。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異步性規律,可能會加劇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但同時表現出各地發展的明顯不平衡,尤其是貧富差距問題日漸凸現,不論是按基尼系數還是歐?,斨笖涤嬎?,我國目前的貧富差距已超過美國。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人才流、資本流、信息流、知識流和物流,具有很強的選擇性,無疑會加劇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在縱觀完種種機遇和挑戰后,合理并仔細的分析機遇和挑戰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現也是推動中國與世界發展相銜接的不可忽略的重要準備工作。

三、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應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問題

當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競賽并非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這存在著歷史的原因,發展中國家只有正視這種差距的存在,才有發展的動力。發展中國家盡管落后于發達國家,但存在著借鑒發達國家發展經驗的可能性。經濟全球化加速了資金、人才、技術和信息的流動,這使得發展中國家比以往任何時期更容易學習和借鑒到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從而這種可能性轉變為現實性的幾率大大增加。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確有不少國家和地區利用后發優勢實現了經濟發展。較典型的是日本,日本戰后能從一片廢墟中發展成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獲益于大量引用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從而創造了一個時代的經濟奇跡。所以,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而言,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對策主要有:

首先,重視新技術的運用,以信息化推動工業化。

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離不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動力。發展中國家在前三次科技革命中都落后了,面對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只有奮起直追,才有可能后來居上。對傳統產業,如紡織業和鋼鐵業,通過引進和運用新技術給它們注入新的活力,如廣泛運用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提高其競爭力;對新技術革命下誕生的新興產業,如互聯網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由于發達國家也剛剛起步,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引進吸收和聯合攻關,爭取在一兩個領域獲得突破,發展成適合本國國情的主導產業,并以主導產業的發展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和升級。

其次,重視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在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后進國家的后發優勢變為“后發劣勢”。同樣,—個良好的制度,又可以成為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騰飛的“助推劑”。沒有一個良好的制度支撐,發展中國家想要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可能的。我國可以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逐步推行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以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在改革中摸索適應本國發展的道

路。同時,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應加強立法,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為技術的引進和開發保駕護航。

再次,重視適用技術的引進,通過引進而帶動國內的技術開發與創新,實現引進、吸收、開發的良性循環。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主要體現在對世界知識和技術存量的開發利用上,發展中國家的后發優勢就在于能夠利用前人的知識和技術存量,引進適用于本國發展的技術,實現趕超戰略。當然,引進的目的還在于最終能自主開發,通過引進帶動國內的技術的模仿與創新,從而促進國內產業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

最后,重視人才的作用,實現由引進技術到自主開發的轉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世界各國對人才的爭奪也將越來越激烈。在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人的要素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國與國的競爭最終將體現于人與人的競爭。馬克思提出的生產力三要素中,人的因素始終是排在首位的。發展中國家的后發優勢能否發揮出來,還在于能否有效地利用世界已有的知識和技術存量,而能否有效利用這些知識和技術,則取決于高素質的決策者、技術人才和勞動者。

總而言之,隨著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全球經濟秩序和格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對原有的全球經濟體制也產生了一些質疑,但從根本上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是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經濟全球化仍將是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而作為發展中國家就要認清形勢,順應形勢,保持清醒的頭腦,并采取相應的對策,在危機中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加快本國的經濟發展,努力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就是目前發展中國家主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巨大的挑戰往往也孕育著巨大的機會,在把握機會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和提高,在接受挑戰的過程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中國的和平崛起將在應對挑戰中把握機遇,創造機遇,匯入世界前進的洪流。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以此為契機,不斷地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的前進步伐,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與綜合競爭力,最終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刻。

參考文獻

[1]王逸舟.全球化與中國[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2]馮蕓,吳部鋒.經濟全球化測度理論[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3]鄭必堅.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崛起[M].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4]何建春,胡南.發展中國家與經濟全球化[J].江西社會科學.2000 [5]樊綱.全球化中的不平等問題[J].新華文摘,1999.(7):51-54

第三篇:正確認識全球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嚴重影響

作者:張洋東,趙永剛

來源:作者賜稿

來源日期:2009-6-3

本站發布時間:2009-6-3 18:46:57

閱讀量:1920次

由美國次貸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給世界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和影響。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開放的中國也不能獨善其身,這場金融危機也給中國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和影響。今年全國人代會政府工作報告稱,2009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如何正確認識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嚴重影響,搞清一些相關的基本問題,對于我們更理性更從容地應對危機,更理性更有力地扭滑促增,更理性更自覺地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科學發展,是有助益的。

一、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主要是什么

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對開放的中國的沖擊是全方位的,對各個方面都有嚴重影響。在金融方面,我國持有美國“兩房”債券3760億美元、美國國債5189億美元,金融危機使我國一萬九千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縮水和損失不少;股市大幅下跌(上證指數從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點,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點,跌幅72.8%。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2009年5月24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自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的近一年間,A股1386家參選上市公司總市值高低落差達到9.44萬億元,分攤到1.25億個股東賬戶相當于戶均虧損額一度高達7.55萬元)。還給我國一些金融、保險、投資機構(他們因購買美國的基金、債券等)也造成了直接的不小的損失。但我國金融體系總體相對健康,金融機構運行正常,財務狀況良好,幾大商業銀行的資產總量還因這次金融危機而躍居世界各大銀行前列,沒有發生象前段歐美那樣不少投資銀行、保險公司、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破產、倒閉的金融危機。今年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在今年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記者會上回答金融時報記者時稱:“中國根本沒有發生什么金融危機!中國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支付、結算暢通無阻,我們貸款增加的很快,沒有什么像西方國家處在金融危機煎熬的那些地方的銀行,他們的銀行貸不出錢來,我們只是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而已,不要把概念搞錯了”。也就是說,我們中國不是金融危機。

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影響的主要方面還在實體經濟上。歐美國家的金融危機,使這些發達國家進入經濟衰退期,消費需求大量萎縮,對中國的進口急劇減少,使中國沿海大量加工出口企業停產關閉,2008年上半年就有6.8萬家加工出口企業倒閉,還有不少企業停工限產。今年一季度,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4287億美元,同比下降24.9%。4月份,出口仍比去年同期下跌22.6%。沿海大量加工出口企業停產關閉,直接的影響是這些企業GDP和稅收的消失以及農民工的失業返鄉。間接影響是這些企業電力、原燃材料的停止和減少使用消耗,傳導影響到其他生產、制造產業,造成各種原燃材料、產品的積壓,價格下跌,進而造成其他生產企業的減產、限產、停產,其他生產企業GDP、利稅的減少,下崗失業人員增加。在今年“兩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透露,到去年底,全國有7.5%的中小企業歇業、停產或倒閉(目前我國共有企業3200萬家,停產、歇業、倒閉達到200多萬家),這就引發了全國的經濟危機。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孫立平在《金融危機究竟向我們提出了什么樣的問題》一文中說:“中國正在經歷的是一場由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但又不同于美國金融危機的溫和的生產過剩型經濟危機。中國正在經歷的危機,實質上并不是國際金融危機的一部分,而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生產過剩型經濟危機”。這里要注意的是,我國眼下的這場經濟危機是由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而非由它產生的,我國的產能過剩是我們自身體制、機制作用多年積累下來的。

改革開放后,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對生產要素的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就是什么產品有利可圖,市場這只手就會聚集生產要素形成生產力。由市場配置生產要素,必然產生生產的無政府主義,必然導致生產過剩,這是體制的必然。

從運行機制上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強調發展,為調動地方抓發展的積極性,我國實行財政包干體制,各級各地分灶吃飯,各級各地迫于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不得不千方百計加快發展;為了加重各級干部抓發展的責任,我們實行了嚴格的考核制度,按固定資產投入、GDP等的增長來排名次、定獎懲、搞誡勉,這又迫使各地的官員爭先恐后抓發展。這些制度、機制的共同作用,使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2800多個縣都拼命抓發展,自己有資源、有資金、有技術,自己能上肯定上;沒有這些,千方百計招商引資也要上。至于是否產能過剩,地方無從判斷,是否重復建設,有無市場前景,各個地方也不會去顧及它。我們的體制、機制似一臺強大無比的引擎,推動國家、外資、合資、民營幾個輪子一起轉,推動各個地方能上則上盡量上,能快則快盡量快。多年高速發展,產能迅速擴張,中國由此成為世界工廠,很多產能都嚴重過剩。

比如鋼鐵行業,2008年全世界鋼鐵產量為13億噸,而我國鋼鐵產量就達5.8億噸(生產能力6億多噸),占世界產量的45%,明顯產能過剩,而現各地仍在投資擴張鋼鐵產能,因而人民網今年5月13日載: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遏制鋼鐵行業產量過快增長的勢頭,對不顧市場需求盲目擴大生產的鋼鐵企業,要商請當地商業銀行減少或停止貸款;要求在下游行業尚未完全復蘇的情況下,鋼鐵行業必須把控制總量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嚴格執行差別電價政策,對20噸及以下轉爐電爐等淘汰類,2005年8月以后建設的120噸以下轉爐、70噸以下電爐、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等限制類生產能力繼續實施淘汰類、限制類差別電價。然而一個部的規定,哪里遏制得住各地在“扭滑促增”中的繼續努力發展和對淘汰關停落后產能的軟拖硬抗。

又如房地產業,2009年第7期《高端參閱》刊登的《今年股市樓市會怎樣》的文章稱,2008年全國房地產施工面積24億平方米,但全國只銷售了5.5億平方米,按照這樣的速度,全國需要四五年的時間才能夠將這些面積消化掉,而還不考慮到政府未來3年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的投入對市場的沖擊。地產大佬任志強認為,預計到2009年10月,全國爛尾房要超過10億平方米。而今天哪個城市不是繼續把房地產開發作為自己的經濟增長點而在努力大上?其他我國的家電、輕紡、建材水泥、汽車摩托車,很多產業都是產能嚴重過剩。同時,由于我國經濟對外依存度接近60%,很多產品要靠外貿出口,一旦國外出口受阻,產能過剩的矛盾馬上就反映出來,并迅速傳導到其他產業和領域,產生經濟危機就難以避免了。

“中國經濟長期以來自身運行中由于體制機制的作用、結構的變化而不斷埋下了危機的種子”(鄂玉江:《中國經濟危機問題分析》)。這是中國為既往過度依賴高投入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必須要支付的沉重代價。即使這次美國沒有發生次貸危

機(次貸危機只是世界經濟危機的導火索),就算這場世界經濟危機沒有發生,國內產能過剩的經濟危機也或遲或早會爆發,這次只是碰巧搭上了世界金融危機這趟車。

二、這次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程度有多大、持續時間有多長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政府頻頻出招,采取了空前的救援措施,以遏制金融危機進一步蔓延,防止經濟滑向更深的衰退之中。但各國政府金融救援措施和財政刺激計劃的效果顯現還有待時日,能否達到預期目的現在還很難說清。今天,世界金融危機仍在持續,還未見底,正在向新的方向轉變,“但大患已經釀成,從全球金融危機向全球經濟危機的轉化已經是一個很難逆轉的進程”(韓志國:《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的傳導之路》)。

一是從范圍看,已由美國向歐盟、向全世界蔓延。二是從發展方向看,從最先的次貸危機轉向金融危機,現在已由金融危機轉向實體經濟危機。許多世界500強甚至100強老牌企業生存環境艱難,面臨破產邊緣,并有向社會危機蔓延,引發和激化社會矛盾、社會沖突的趨勢。美國房價指數已連續28個月下跌,較其2006年高峰時跌去25%。美國汽車行業在08年末陷入倒閉困境,并要求政府救助。今年4月16日,美國第二大購物中心運營商“通用發展”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一起商業地產商破產案例,也是在金融危機中倒下的最大非金融企業之一。4月30日,陷入困境的美國第三大汽車廠商克萊斯勒公司發表聲明,宣布申請破產保護,這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主要汽車企業第一次通過申請破產保護謀求重組。“內憂外患”的經濟環境也令歐元區企業步履維艱。歐元區今年3月新訂單指數由-57降至創紀錄的-61。新訂單的減少令工業信心備受沖擊,歐元區3月總體工業信心指數由-36降至創紀錄的-38。英國去年12月房價月降2.5%,年降15.9%,這是1991年開始收集參照數據以來最大的年比降幅。2009年1月9日,雙龍汽車公司正式向韓國法院申請保護(破產管理),成為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倒閉的首家韓國大公司。

經濟衰退令失業人口大量增加。美國今年制造業和服務業繼續收縮,谷歌、戴爾、IBM、通用等大型企業相繼宣布裁員,關閉工廠以削減開支,美國出現嚴重就業問題。2008年美國失業總人數高達260萬人,為二戰至今的最高水平,并延續至2009年。今年3月份,美國失業率達到8.5%,為25年來最高水平,預計未來幾個月可能達到兩位數。英國今年2月份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增加13.84萬人,為1971年開始記錄以來最大月比增幅。美聯儲發布的最新經濟形勢調查報告顯示,2008年12月下旬以來,幾乎所有地區的經濟活動都變得更加疲軟:服務業和能源業無法擺脫整體經濟形勢黯淡的沖擊;勞動力市場的狀況非常糟糕;商業和住宅房地產業正在遭受信貸標準提高和信貸活動減弱的沖擊;假期商品零售減少,汽車銷售顯著下降;制造業也幾乎未顯露出任何活力。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近日發布了《2009年世界經濟形勢和前景》報告稱,“全球經濟正在同步下滑”、“全球人均收入將在2009年經濟形勢下有所下降,這是十幾年來第一次”。國際組織紛紛下調此前預計,認為2009年世界經濟可能陷入“負增長、高失業”的困境之中,而且其“終點”還無法預測。“有人說這次金融危機是百年一遇,有人說是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還有人說是目前所有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沒有見過的一次危機”(孫立平: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金融危機究竟向我們提出了什么樣的問題》)。

由于這場金融危機仍處于持續發展中,危機將走向何方并止于何處?巨大的不確定性籠罩全球。對于世界經濟的未來走勢,經濟學家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V”型,即衰退下降,庚

即轉向上升;有的認為是“W”型,即下降上升,又下降又上升,要反復幾次才能最終走出危機;有的認為是“U”型,即衰退下降后,要在底谷持續較長一段時間方能上升,走出危機;更有悲觀的認為是“L”型,即衰退下降后,將很長時間在谷底低迷運行。

對這場危機持續的時間,經濟學家也看法不一。海外機構的一份調查統計稱,全球100余位經濟學家中有60%認為經濟衰退將從2008年10月開始持續兩年,此后有1年滯緩期,全球經濟處于一種衰退后的“停滯”、“休眠”狀態,2012年出現緩慢的恢復性上行;另有30%的經濟學家認為全球經濟將持續衰退3到5年,滯緩期有5年。一份對近50家美國、歐洲以及亞洲商業銀行的調查報告得出的一個預期是,全球整個銀行業將會經歷2到3年的寒冬期,而全球銀行業壞賬將呈現近30年來最高水平。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表示,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世界經濟將進入較長時間的衰退,但是不會崩潰。PIMCO亞洲區首席執行官布萊恩?貝克表示,“全球的宏觀經濟數據現在出現一堆復雜而互相矛盾的結果,應該不會很快進入到持續復蘇的階段”。廣東省社科院丁力表示,金融危機今年是初冬,明年是寒冬,后年是嚴冬。因此,“在這個時候判斷全球經濟復蘇似乎太早”(PIMCO亞洲區首席執行官布萊恩?貝克)。

這場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對我們重慶經濟的影響有多大、多長,我們有的人認識不清。因為對我國的影響首先是沿海加工外貿企業,然后才傳導到其他企業、其他地區,傳導到我們地處內陸的重慶,顯現滯后。去年四季度,我們重慶就有人高興地說“這邊風景稍好!”我國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后,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出臺了4萬億救市計劃和一系列扭滑促增的應對措施,今年其作用和效果在一些行業、一些月份有了一些顯現。我們一些同志就此認為我國經濟已經開始回暖。對這些說法,我們認為均是對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影響的嚴重性認識不足,觀察不夠,結論稍嫌輕率。我們要看到,世界金融危機還在發展蔓延,我國經濟雖下大本錢救援,雖各級采取了那么多扭滑促增的措施,有的方面只是效果初現,有的方面效果還不盡如人意,有的方面甚至還有反復波折。5月15日《參考消息》刊的《出口下滑拖累中國經濟復蘇》一文透露:“中國出口4月與去年同期比下跌22.6%,降幅高于3月份的17.1%”、全國“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7.3%,低于3月份的8.3%,也低于分析家對4月份增幅的預期”。中央對這個問題是十分清醒和慎重的。5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全國財政支持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工作座談會上特別告誡:“國際金融危機仍在擴散和蔓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在加深,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經濟復蘇過程可能是曲折和復雜的”。

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時間到底多大多長?未來經濟運行走勢到底是什么型?我們都不必去爭論,也不必過早斷言。我們需要冷靜觀察,積極應對。在應對上,我們思想上寧愿把這種影響估計得充分一些,時間準備長一些,困難設想得多一些,措施想得更實一些,這對扭滑促增有利無害。

三、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帶給我們的主要啟示是什么

這場由“美國制造”的世界金融危機是一部很好的教材,給我們的教訓和啟示也是十分深刻的。我們應當深刻反思,認真汲取。

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告訴我們,要實現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F在全國正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們南川學習了許多關于科學發展的文件、

講話和資料,也聽了多場關于科學發展觀的高質量講座,這些文件、講話、資料和講座,都從不同角度談到了我國的發展方式問題。這些文件、講話、資料、講座和這次世界金融危機都告訴我們:曾經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拼資源、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和以犧牲環境與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已經沒有生命力了,我國的資源條件、環境容量也已經不能再繼續支撐這種發展方式了,這種只顧產業擴張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已經行不通了。著名學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指出:“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前,中國經濟就已經出現了問題,依靠資源投入驅動的經濟發展方式無法再持續下去了”,我們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后,西方發達國家國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必然發生改變,我們必然要面臨一個新的國際消費環境。這次世界金融危機發生后,西方發達國家加強了金融監管,金融機構也吸取了教訓,已不再向沒有信用等級、沒有還款能力的消費者提供貸款。由于擔心失業率將在經濟衰退加深之際繼續上升,美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國民的超前消費意識正在逐漸淡化或退出,國民儲蓄增加,消費需求大幅下降,以美國為首的外部需求將持久不足。全球需求大幅縮減,對于世界工廠中國來說,過多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路子也行不通了,我們必須把經濟增長轉到依靠擴大內需上來。

這次世界金融危機后,中國各產業必然面臨一個新的國際競爭環境。西方很多大型企業深受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有的已經破了產,但更多的企業并沒有在那里等待死亡,他們的各類企業都在利用這次危機進行重組、調整、升級,從而甩掉過去的包袱,再輕裝上陣。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最發達國家,他們都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在前些年,他們將大部分制造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著重保留金融、教育等服務業和科技產業,只掌握高端、核心技術,反過來,也使他們國家的經濟高度依賴、依附海外。這次金融危機顯示,那些有良好制造產業的國家所受的負面影響,遠沒有那些制造業被大量轉移出去的國家嚴重,所以,美、英、法、德等國都重新注重發展自己的各種制造業。這兩個因素決定金融危機之后,中國制造業將面臨新的競爭環境,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實現產業升級,必須努力提高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香港最新一期《經濟導報》載文稱:金融危機蔓延將推動中國增長方式轉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說:“這場危機啟示我們,中國現在到了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時候了”。危機的應對之策,吳敬璉開出的“藥方”是:長期來說,根本問題是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內部失衡的深刻根源,就是經濟發展方式。如果經濟發展方式問題不解決,我國經濟中資源過度投入、投資率過高、消費不足、環境破壞、金融體系等問題就都無法解決?,F在很多人都說要救亡了,來不及轉變發展方式。我認為這是不對的,要標本兼治,在救火的同時提升產業、改變增長方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孫立平在《金融危機究竟向我們提出了什么樣的問題》一文中寫道:“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這場經濟危機對于中國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但如何理解這個機遇?我認為,最大的機遇,就是在經濟危機的壓力之下,下決心進行社會變革,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

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對這次世界金融危機提出了明確的應對措施。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強調,把推進發展方式轉變作為應對國內外經濟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今年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解決問題要標本兼治,要把今年的工作與長遠的發展結合起來,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主攻方向”。今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的工作報告,強調“一是擴內需,保增長。堅持把扭轉經濟增速下滑趨勢作為宏觀調控最重要的目標,把擴大國內需求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長期戰略方針和根本著力點,增加有效需求,加強薄弱環節,充分發揮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二是調結構,上水平。堅持把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變壓力為動力,堅定不移地保護和發展先進生產力,淘汰落后產能,整合生產要素,拓展發展空間,實現保增長和調結構、增效益相統一,增強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發展后勁”。5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全國財政支持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工作座談會上再次強調:“在新的形勢下,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用世界眼光觀察問題,從國情出發統籌謀劃,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但是,眼下我們很多地方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性必要性仍然沒有認識,思想上只有保增長,忽視甚至不管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不管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如果這樣,我們不僅沒有解決結構失衡的問題,反而使得投資過度和產能過剩更為嚴重,我們將錯失一次產業調整、產業升級的良機。我們眼下的目標,不僅是要消化金融危機的影響,更要思考和準備如何應對這次世界金融危機之后的國際經濟競爭新環境。這一點上,廣東做得比較早,也比較好。去年,廣東已開始作產業的升級調整,提出了“騰籠換鳥”。危機到來,雖有不少企業倒閉、搬遷,但汪洋同志明確提出廣東不救落后的生產力。這一做法雖然受到一些方面的質疑,但是它加速了廣東產業結構調整和上檔升級,對廣東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可持續發展,對提升廣東產業今后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具有非凡的意義。浙江省也比較高明,《人民日報》5月24日頭版報道:浙江是經濟外向度高的省份,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嚴重,保增長任務很艱巨,但他們保增長拒絕粗放發展,在拒絕和淘汰“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能耗、資源性)項目的同時,將經濟危機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契機,堅定不移地抓經濟的轉型升級。這些先進省份的做法,我們應該學習和借鑒。

第四篇:經濟全球化對中國帶來了哪些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經濟全球化是主權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簽訂協議和制定規則,促進生產社會化和社會分工的發展,并使其超越民族國家疆界和關稅壁壘限制,而不斷向全球范圍擴展和延伸的一種客觀趨勢。它使世界各國經濟密切聯系,相互依存。其典型特征是: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經濟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廣泛配置,國際社會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跨國公司迅猛發展,國際貿易規模擴大而貿易壁壘大幅消除,國際金融市場異?;钴S,國際經濟組織作用加強。 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給各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威脅和挑戰。對中國來講,亦是如此。

一、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1.經濟全球化加速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步伐。

經濟全球化在本質上是生產社會化和社會分工在國際上的擴展和延伸。在全球化條件下,整個世界宛如一個網絡化的生產大工廠,各國都是它的生產和組裝車間。發達國家利用其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利用全球化的機遇,利用東道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廉價的勞動力和優惠的稅收政策,從國外獲得源源不斷的利潤。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利用全球化機遇吸收外資,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增加稅收,擴大就業等。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事實上就是要逐步地、全方位地對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的開放,是最重要的對外開放,其實質是融入世界經濟主流,以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

2.經濟全球化有助于我們解決改革攻堅階段的棘手問題。

改革既要從我國實際出發,又要與國際接軌,遵守國際規則和慣例。我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從解決原有經濟體制僵化封閉的弊端入手的,經過放權讓利、全面改革、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等幾個階段后,現在進入了解決棘手問題的攻堅階段,如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極探索和發展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改革政府管理機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糧食流通體制、住房制度、投融資體制、財稅體制、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的改革。但是,應該看到,我國經濟運行中的許多做法與國際規則和慣例有很大出入,達不到國際要求的水平,所以一些發達國家以此為借口對我國的貿易加以封鎖和限制。參與經濟全球化就要按世界市場經濟的規則辦事,遵守國際規則、慣例和標準,只有這樣才能與世界各國發展正常的貿易關系,從國際規則的遵守中獲得利益。因此,在改革的攻堅階段,一定要解決改革中積攢下來的一些棘手問題。另外,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外在壓力也會變成改革的內在動力,因為這種壓力有助于我們實現政企分開,機構精簡,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因此,經濟全球化對于深化改革,完成改革攻堅階段的任務是個良好的機遇。

3.經濟全球化可以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除了有賴于國內經濟體制的轉變外,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際競爭的壓力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4.經濟全球化可以加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融入經濟全球化浪潮,能夠學習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此外,經濟全球化有助于提高國際地位,擴大我國的國際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等都有很大發展,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也在不斷增強。但是,綜合看來,中國并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雖然名列世界前八名,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卻屬于發展中國家之列;中國對國際社會、世界問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國際影響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在世界經濟事務中,中國不是世貿組織的成員,沒有參加西方八國首腦會議,所以對國際經濟事務的影響力是有限的。通過參與經濟全球化可以擴大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從而增加中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的發言權。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有利于推進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的建立,改變不合理的國際舊秩序。

二、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挑戰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機遇,中國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與近代相比,中國所處的國際國內條件在一些方面還沒有根本改變,而且又增加了許多新的威脅和挑戰因素。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主導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依然存在,廣大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遭受剝削的地位沒有改變,個別大國控制世界的戰略意圖沒有改變。這就決定了經濟全球化浪潮對中國的影響是雙重的:機遇和挑戰共存。

1.經濟全球化給我國民族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威脅。

經濟全球化意味著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減少,貿易和投資不斷自由化。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想在一國范圍內保持經濟的自給自足已經不可能了,一國的國民經濟處于世界經濟的普遍聯系之中。

2.對國家經濟管理職能提出了挑戰。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經濟的互相依賴空前加強,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失衡都會反映為外部失衡,進而很快影響到與其有緊密聯系的國家,最后極有可能世界各國陷入失衡和危機的境地。

3.全球化對我國政治的穩定帶來了挑戰。

政治穩定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經濟全球化對我國政治穩定的威脅和挑戰加大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為西方的干預主義提供了很多的借口。

(2)為西方的經濟政治化傾向提供了方便。

此外,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文化和意識形態提出了挑戰。

另外,經濟全球化在國防、科技、教育等領域也向我們提出了挑戰,每個部門、每個行業都要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基于以上具體分析,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實際出發,制定相應的戰略策略和應對方法。就戰略而言,我們既要擴大開放、積極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又要堅決維護自己基本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既要抓住機遇,從經濟全球化中獲得利益,又要迎接挑戰,避免其負面影響;既要融入經濟全球化之中,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又要施加影響,在其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具體做法上,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從中獲得最大利益。第二,努力搞好關系國計民生的國有大型企業,采取積極有效措施解決國有企業機制轉化和結構調整中暴露出來的棘手問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第三,積極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改進產品質量和性能,降低生產消耗和成本,提高技術密集型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增強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第四,積極擴大內需,開拓國內市場,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從根本上促進生產規模的擴大,實現社會再生產的良性循環。第五,正確處理好國內經濟和對外經濟的關系。我們始終要以籌集國內資金和發展國內經濟為主,“要引進先進技術,但必須把引進和開發、創新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的優勢;要利用國外資金,但同時更要重視自己的積累。”不管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我們的政策、計劃、方案一方面要兼顧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另一方面要使國有大企業在對外經濟合作方面起龍頭作用。

做好以上幾件事情,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才能趨利避害,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安全,在經濟、政治等方面不過分依賴于人,不被發達資本主義牽著鼻子走。

新世紀,新景象,新機遇,新挑戰。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國將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經濟、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發生深刻的變革,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樹立起中華民族這桿大旗,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美好愿望。同時,中國的崛起將對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它不但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有益的經驗,而且會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第五篇:經濟問題給香港帶來的問題

經濟問題(轉移矛盾)給香港帶來的問題

對香港情況稍有了解的人都很清楚,香港自從1997年回歸以來,中央政府一直嚴守“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基本政策,從未干預香港社會的具體事務,更未從香港社會抽取任何經濟利益。相反,為了振興香港經濟,中央政府在香港遭遇危機的艱難時刻曾給于香港巨大的幫助與支持。同時,內地居民與香港居民也并無利益沖突,平均每天有近10萬內地居民到香港旅游,絕大多數的內地游客跟香港本地居民關系融洽。但是,問題在于為什么這些沒有事實依據的港陸矛盾能夠炒作起來?

筆者以為,所謂的“港陸矛盾”在本質上是有些人為了轉移香港社會內部矛盾而制造出來的。

一、香港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邊緣化

從1949年到七十年代末,香港一直是內地跟海外的主要貿易通道。由于西方國家對中國內地的封鎖,香港作為自由港一直扮演著中國內地跟外部經濟往來的一個主要通道。盡管當時內地經濟落后,但內地巨大的人口數量和經濟總量給只有幾百萬人口的香港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和財富。

從上個世紀60~70年代開始,香港快速進入工業化社會,興起了電子產品、手表、玩具和服裝的輕工業。1960年香港工廠有5346家,到1969年已達14078家;工人從1960年的22.44萬增至1969年的52.44萬。到了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香港基本形成以出口加工為主的經濟體系。根據資料,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香港GDP中有20%的就業人數集中在制造業,人數大約有100萬人。而此時香港的總人口也只有600萬左右。依附于內地的轉口貿易和香港自身的制造業及出口構成了當時香港經濟的兩大支柱,也是香港經濟起飛的雙翼。

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缺乏獨立性的香港經濟很快受到嚴重沖擊。大量的香港工廠尋求低廉的勞動力而北上遷入內地,到了1985年,香港的轉口貿易已經超過本土的出口,香港經濟開始逐漸轉入空心化。

香港產業空心化直接導致兩個重要后果:

1,香港制造業急劇萎縮,而且逐年持續萎縮而無法逆轉。到2013年,香港的制造業只有2萬人左右,相當于八十年代初的五十分之一,而現在的香港人數已經700萬出頭,服務業超過就業人口的85%。也有數據統計說香港的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已經超過93%。 產業空心化是所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通病,目前沒有一個發達國家能夠真正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香港產業空心化跟歐美國家產業空心化有根本不同。歐美國家在產業轉移之后,仍然壟斷著全球高科技和時尚奢侈品牌。所以,西方國家經濟雖然因產業空心化而困難重重,但憑借科技創新和引領世界時尚潮流,仍然居于全球產業鏈的高端,從世界各地獲取壟斷性的超額利潤。西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失去的只是中產階級的工作機會,但從全球獲得的利潤卻比以前更多,西方國家的社會總財富仍在在增加。相比較而言,香港地區既無領先世界的高科技,也無引領世界潮流的國際時尚品牌,而作為內地跟海外經貿聯系的中介角色逐步喪失,最終直接成為全球產業鏈產業轉移的犧牲品。目前,香港的零售、餐飲、酒店、倉庫、物流、碼頭中的低端工作構成了普通勞工的主要就業機會。

2,由于港英政府畸形的土地制度,香港的地價本來就高。而港商的北上進一步加深香港房價的飆升。香港過去的工廠規模通常只有幾十人或數百人。但這些中小企業把工廠搬到內地后,得益于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企業規模迅速擴大了數十倍甚至數百倍。規模效應導致投資內地的港商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但這些利潤并未留在內地,而是流回到香港,其中很大部分流向房地產市場,在內地發財的港商無一例外地都在香港購買豪宅,掀起了香港房價高漲的浪潮。

由于香港在科技文化上的先天不足,在經濟全球化和內地改革開放的沖擊下無法實現產業升級,再加上香港原本畸形的土地制度,香港社會逐漸形成了富商巨賈、大地產商與低端服務業員工的兩個極端,而原有的中產階級逐漸萎縮消亡,社會進入不穩定的狀態。

二、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發展利弊參半

2003年,香港遭遇sars沖擊,經濟低迷,樓市泡沫破滅,中央政府與港府決定開啟“自由行”以振興香港旅游和服務業。從2003年7月開放內地自由行以來,到2013年10月,香港一共接待了1.24億名內地自由行旅客。僅2013年1到8月份,內地赴港游客2682萬人次,占全部訪港人數的75.4%。

總體說來,自由行對香港的旅游業、服務業、金融業和運輸業這四大產業有很大貢獻。自由行除直接帶來旅游業收入,還涉及多種經濟活動,覆蓋香港服務、金融、運輸等多個行業。自由行給香港經濟帶來的最大好處是給香港提供了大量的低端就業機會。目前,盡管香港經濟低迷,但失業率很低,大約只有3%。這跟自由行帶來的大量就業機會有很大關系。

但是,從經濟發展角度看,自由行給香港民眾帶來低端的就業機會以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并不大。據統計,2012年“自由行”的消費為香港帶來261億港元的增值,占當地GDP的比例僅有1.3%。與此相比,貿易及物流業對GDP貢獻超過25%,金融業貢獻超過15%,專業服務及各種生產性服務接近15%。也就是說,自由行給香港帶來了很多就業機會,防止了香港社會因產業空心化帶來的大規模失業。但自由行帶來的工作大都局限在低薪的零售服務業,對整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意義并不大。真正從自由行中得到巨大好處的是西方奢侈品牌商和香港的物業擁有者。

自由行實行10年多一點的時間,這期間,西方各大奢侈品牌連鎖店在香港急劇擴張,大街小巷都是西方奢侈品牌商的店鋪。香港的街頭風貌每一年都在變化。前幾年旺角地帶還有一些當地人開的傳統小店鋪,但現在這些小店鋪已經越來越少。潮水般涌來的西方奢侈品牌商把當地人的傳統小店鋪擠走。所以,盡管內地游客給香港零售業帶來了繁榮,但游客在香港消費的金錢主要被西方奢侈品牌商和物業擁有者賺走,香港本地人只是得到低薪的零售服務員工作。

更為嚴重地是,西方奢侈品牌商的大量涌入迫使香港大量的小商鋪因無法承受暴漲的租金被迫關門歇業。從這個意義上說,自由行客觀上幫助西方國家的奢侈品牌連鎖店擠垮了眾多本地的中小商鋪,這對香港本地經濟結構極為不利。自由行十年人數增長4倍,香港商業區的租金也增長數倍。香港商鋪的租金之高全球罕見,有的月租已高達每平方米3萬港元。原本與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小商鋪、小餐廳、便利店在昂貴租金的壓力下不斷撤退,奢侈品商鋪在港島迅速蔓延,本地居民的日常消費在物價飆升下受到嚴重沖擊。

總體來講,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輸血利弊參半。大量的內地游客涌入確實能解決香港社會的就業問題,但自由行客觀上也起著消滅香港本土零售業,催漲房價和租金的作用,這對整個香港經濟結構的改善與發展極為不利。與此同時,難以控制的游客數量也沖擊著香港社會原本的社區結構和消費習慣,催生了香港部分本地普通市民對內地游客的反感

三,大資本對社會資源的壟斷與貧富懸殊的擴大 根據《福布斯》2013年公布的香港富豪榜,第一名是長實主席李嘉誠,身家達2340億港元;第二是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身家約1560億港元;而新鴻基地產的郭炳江、郭炳聯及其家族,以凈資產192億美元排名第三;新世界發展創辦人鄭裕彤排名第四,凈資產160億美元。

由于香港畸形的土地制度,土地壟斷的情形早就存在。在七八十年代,香港幾大洋行擁有大量的土地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而香港回歸后,英資幾大洋行的土地通過市場整合,逐漸形成了今天香港地產商的四大家族。這四家最大的地產商在上世紀末就已經控制了香港55%的房地產市場,如今新的地產商已經極難進入這個市場。而大地產商憑借地產事業獲取的暴利,進而收購擁有大量土地的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機構,今天香港的公共交通、煤氣、電力以及超級市場等,大多皆由大地產商所控制。

在這十幾年香港大學所作的歷次民調中,香港社會“公平”指標得到的評分,長期在各項指標評分中殿后,遠遠落后于自由、文明、治安、廉潔、繁榮以及法治等指標;2011年12月公布的民調顯示,若要在“繁榮、廉潔、公平、自由或福利社會”中做出選擇,最多港人選擇的是“公平社會”,其次才是廉潔和繁榮的社會。

港府曾經一度實行換地政策。地產商在原則上收購了農地兩年以后,可以申請把它變為非農地。這個政策導致香港主要發展商搶在政府還沒有批準某個地皮發展之前就大面積收購農地,然后囤積起來等待政府批準開發再更換土地性質從而獲得土地增值暴利。由于發展商搶先收購香港農用地,目前香港的農地大約有三分之二被大地產商囤積在手中。這導致香港現在整個城市擴大的時候,卻面臨土地緊缺的問題。

另一方面,由于香港的經濟空心化,中產階級急劇萎縮。普通市民的收入實際上處于負增長狀態。香港普通雇員的工資在回歸后十幾年一直沒有增加。一個大學生畢業,十幾年前是一萬港幣左右,現在仍然如此。但十多年來,香港的樓價和租金迅速攀升,普通物價也不斷上升。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的香港變成了承租者的社會,絕大部分社會財富都被業主占有,普通香港人都在為地產商打工。

與普通市民實際收入不斷下降相比較,幾家控制了香港經濟命脈的大地產商每年都獲取巨額暴利,根據《福布斯》財富榜,李嘉誠在2012年的財富增加了36%,增值高達624億港元,這跟普通市民的經濟狀況形成鮮明對比。香港大資本對社會的壟斷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喪失在香港普通市民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也引發了強烈不滿的情緒。

四、香港回歸17年的變與不變

中國政府在跟英國政府商談回收香港主權時提出了五十年不變的原則。這個原則最后寫進了中英聯合聲明,也寫進了基本法。但是,事實上,這個五十年不變的說法并不完全符合回歸后的事實。

香港回歸后的十七年確有不變的一面。中央政府在回歸后嚴格遵循了五十年內不讓香港制度向內地社會主義制度變化的諾言;但在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在制定《基本法》時就已經做出了讓步,允許香港制度向另一個方面變化,即從過去港英時代的港督大權獨攬的政治制度向民主制度過渡。從《基本法》中已經可以看出香港特首的權力和立法會的設立等與過去的港英制度已有重要不同。

在香港回歸前,香港政治制度是按照英國的《英皇制誥》和《皇室訓令》這兩個文件建立起來的。在這個制度中,港督大權獨攬,處于權力的中心,行政局、立法局都從屬于總督。今天依據《基本法》中設立的政務司長在港英政府那里不過是港督的首席秘書(Chief Secretary)和首席政策顧問;《基本法》設立的立法會在港英政府那里不過是隸屬于港督的法律質詢機構而非立法機構。港英時代立法局議員的產生、立法議案的提出、簽字、公布生效等都由總督控制,立法局的職能僅是就立法議案進行一般性辯論和質詢,它們無立法動議權。反觀今日之特區政府,特區行政部門已經淪為一個弱勢政府,立法會權力大為膨脹,政府的決策處處受立法會掣肘。

香港回歸后另一個重要政治變化是中央政府對香港管治權的弱化。由于港英時期的制度是基于《英皇制誥》和《皇室訓令》這兩份政治文件,英國政府的意志完全體現在香港的政治現實中。在香港回歸前,英國政府要求香港市民必須承擔駐港英軍費用的一半,對此,香港市民絕無半點權利抗辯。香港回歸后,中央政府雖然擁有對香港最終的管治權,但這個管治權是委托給香港特區政府的,中央不插手香港內部的經濟政治事務,國家駐港部隊的費用也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擔。如果把今天北京的中央政府對香港事務的直接管控程度跟英國政府當年對香港的管控程度做一個對比,二者的差別顯而易見。一些打著英國米字旗攻擊中央政府干涉香港自由的人,從來不敢把香港回歸前后的自治程度作具體對比。

所以,從現實情況看,《中英聯合聲明》所講的五十年不變,在現實中只做到了香港的制度沒有向內地制度變化,但卻明顯地向相反的方向變化。任何一個人,無論政治立場如何,只要把香港今天的政治制度跟回歸前的港英制度進行比較,都不得不承認二者已經大相徑庭。強調五十年不變的人,包括中國政府的部分官員,往往忽略香港政治已經大變的這個基本事實,而這個忽略是有政治風險的。

當前問題的嚴重性在于,香港的政治反對派并不滿足于上述變化,他們還要進一步突破《基本法》,突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還要把中央政府對香港的管治權徹底否定掉,把香港變成一個脫離中國的“自治領”,這是香港的激進反對派試圖把香港內部尖銳的社會矛盾和轉移到中央政府和內地民眾身上,大力炒作港陸矛盾的根本原因。

相對于《中英聯合聲明》所講的五十年不變,香港已經發生的政治變化實在太大,而且目前的變化已經是在準備突破中國憲法,突破基本法的邊界。對于香港政治生態的惡性變化,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都應當嚴正表明態度,并采取必要措施。香港確實需要改革和變化,但這種變不能是朝著背離中央政府,脫離中央政府管治的方向變;不能是朝著破壞香港法治,毀壞香港國計民生的方向變化;不能是朝著挑動香港內斗,撕裂香港的混亂局面變化。

今天的香港不需要挑動社會內斗的政治運動,而是需要走出在全球化經濟浪潮中邊緣化困境的經濟改革。香港社會精英應當思考的是,如何才能維系香港優良的法治傳統?如何才能在全球化經濟中找到香港的立足點?如何才能遏制大資本對香港經濟的壟斷?如何才能讓香港社會變得更加公平?如何才能讓香港經濟重振上個世紀七八十級年代的雄風?一句話,香港需要的是經濟改革,而不是轉移社會矛盾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急救護理學試題及答案下一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問題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