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生豬產業發展現狀

2022-08-01

第一篇:生豬產業發展現狀

我市生豬產業發展現狀與思考

生豬產業在我市畜牧業中占有相當大的份額,是我市農民從事養殖生產的主要支柱產業。近幾年來我市乃至全國生豬產業經歷了三次價格波動,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波動使我市原本經濟基礎脆弱、幾乎沒有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的生豬養殖戶的積極性受到了影響,也給廣大養殖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在我市畜牧業中,豬為“六畜之首”,全市養豬業產值占畜牧業

產值的82%,是全市肉食的主要畜產品來源。我市生豬養殖的發展方向是“兩條腿走路”即規模養殖和散戶養殖相結合。全市規模養殖占25%,散養戶占75%。

一、基本概況:

(一)“十五”期間的發展情況

一是良種繁育體系基本形成。各縣(區、市)以良種改良為重點,推廣雜交改良技術,盡快以優良品種取代低劣品種。近幾年來,市財政每年預算安排80萬元左右的資金,用于建設豬、牛、羊品改點。在豬改方面,針對我市“二元”母豬缺乏的情況,市里把“二元”母豬的發展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各縣(區、市)財政投入的畜牧業專項經費和省財政到且扶貧資金重點用于新增良種母豬的補貼。到目前,全市共有純種母豬2萬頭、外二元母豬14.64萬頭,占能繁母豬的31.63%;有100頭以上的良種豬繁殖場47個,存欄基礎母豬2.01萬頭,年可生產外二母豬8.31萬頭,其中11個場經省級驗收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全市建立了豬人工授精點2321個,年輸配母豬近90萬窩;年出欄三元雜交豬380萬頭。目前,全市生豬人工授精普及率達70%,出欄生豬已全部實現“二元雜交化”,三元雜交優質瘦肉型豬出欄率已達52%。在鳳風、湄潭、余慶、遵義、綏陽、仁懷、習水、赤水、桐梓、道真等縣(市)已形成“三元”雜交豬產業帶?;拘纬闪宋沂猩i產業發展的良種繁育體系。

二是養殖模式的突破。實行科學養豬,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養殖方式的轉變。各地政府、業務部門為進一步推進畜牧業穩步發展,出臺了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行動計劃。實施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畜牧業發展工程,重點推廣外二元母豬,生產外三元商品豬,打造黔北優質豬產區。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基本走出了一條豬——沼氣——草配套,循環的可持續發展路子。各地還配套種草養殖,大大節約了養豬成本,增加了效益。據在湄潭、鳳岡、習水等縣實地調查農戶測算,種植優良牧草搭配養豬,節本增效的效果十分明顯,在05-06年肉豬市場疲軟的情況下,農戶養豬每頭仍有20-50元的利潤。

三是科技水平有了提高。一是出欄率提高。以生豬為例,在科技示范小區,育肥豬出欄率達134.51%,高于全市110%的平均出欄水平,接近全國養豬發達地區的平均出欄水平。小區內多數育肥豬的飼養周期已縮短到100-120天,高于全市150天的平均飼養水平。二是良種普及率提高。在養殖示范小區引進外二元母豬占存欄母豬的比例達53.27%,高于全市35%的占有率;優質雜交育肥豬在推廣率達80%以上,高于全市55%的平均水平。在綏陽縣,通過發展養殖小區,農民的養豬水平大為提高,與05年相比,外二元母豬情期受胎率由76.4%提高到88.6%,頭均產活仔數由17.5頭提高到19.4頭,仔豬雙月存活率由88.7%提高到94%,商品豬出欄率由127%提高到138%,料肉比由3.26:1變為3.12:1。

四是標準化生產開始起步。在發展生豬產業過程中,以養殖小區建設為載體,大力推行標準化養殖方式,以無公害畜產品產地建設為核心,推動養殖方式的轉變。全市加快了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申報和標準化養殖推廣工作,至目前全省共審批發布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單位315家,其中遵義市共88家,占全省的27.94%;在遵義的88家中,畜牧漁業方面有64家,占全市的認定認證數的72.73%。全市多數縣(市區)都有了無公害畜產品產地。在認定的64個畜產品產地中生豬31個,產地涉及10個縣93個鄉鎮,占全市226個鄉鎮總數的41.15%;涉及行政村409個,占全市1771個行政村總數的23.09%。在這些產地,年可生產無公害肉豬98.75萬頭,占全市年出欄650.27萬頭生豬的15.18%。

五是以項目為支撐,鞏固和發展優質畜產品基地建設。2004年以來,我市先后實施了豬、牛、羊、禽和奶源優質畜產品基地建設項目29個,其中優質肉豬基地項目15個。這些項目都以養殖小區建設為載體,通過良種、良料、良舍、良法和疫病綜合防治技術的配套實施,已建成的和正在建設的優質畜產品基地項目,均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體現在,一是養殖業內部結構得到優化,通過引種繁育,擴大優良品種的覆蓋面,提高了養殖效果和養殖效益,在優質肉豬基地通過三年的建設,項目區內的優質肉豬比例由實施前的18.3%提高到實施后的77%,實現了在肉豬品質方面質的飛躍。

(二)2007年

上半年生豬生產發展情況

據本部門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市肉類總產量31.8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7.63%;其中豬肉產量27.47萬噸,同比增長8.01%。全市出欄生豬321.52萬頭,同比增長7.67%。生豬存欄523.17萬頭,同比增長1.68%。畜牧漁業產值34.9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5.4%。

二、

目前形勢分析

(一)市場價格。到目前我市仔豬價格每公斤18元,環比上漲38.46%,同比上漲309%;待宰活豬價格每公斤10.80元, 環比上漲20%,同比上漲107.69%;豬肉價格每公斤24元,環比上漲65.52%,同比上漲118.18%。

近年來生豬價格回顧與分析:1998年下半年開始下降一直到2003年上半年,仔豬價每市斤1.8-2.5元,商品肥豬價每市斤在2-2.5元中徘徊,在此期間大量母豬被宰殺,大型豬場倒閉,導致2004年的價格高位;2005-2006上半年又出現豬價低落,造成養殖戶淘汰和屠殺母豬,又導致今年仔豬數量下降,育肥豬數量減少,出欄肥豬數量與去年同期相當。今年以來全市畜禽魚的總體形勢是:豬肉價格高位運行,牛羊產品市場一直看好,漁業產品市場穩定,禽類產品需求量增大。但當前畜牧漁業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生豬及其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同時養豬生產所需原材料的價格漲幅也較大,屠宰經營者獲利較大,養殖戶的獲利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生豬存欄數量不容樂觀,特別是養豬生產者對高位價格行情不能駕馭而缺乏信心,全市生豬生產存在后勁不足的嚴峻形勢。

(二)制約我市生豬產業發展的其它因素:

1、沒有長效扶持機制。對生豬產業未建立長效的補助扶持政策機制,沒有形成長期、穩定的產業扶持機制,也就是說,在市場行情好時,沒有扶優扶強的機制,只在低迷時的扶持政策。

2、沒有建立起養殖風險保障體系。一是政府沒有設立養殖風險保障基金,對在養殖生產過程中遭遇的突發事件如重大動物疫病的處理賠償、死亡補貼等方面沒有政策性保障措施。二是金融保險部門不愿涉足,此類業務還沒有發展起來。三是多數屠宰加工企業不愿提供保護價收購,不能在養殖生產者中間形成龍頭地位。四是養殖專業協會運作情況不理想,對養殖農戶沒有多少凝聚力。

3、沒有大的龍頭企業支撐。一是沒有豬肉的深加工企業。目前我市僅有的幾家屠宰加工企業都是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對生豬產業的發展未起到拉動的作用。二是缺乏大型的、有影響力的活畜交易市場,沒有建立起這類有帶動力的市場聯系平臺。

4、防疫服務體系建設有待加強。隨著新時期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資料(包括種豬、仔豬)等物流速度加快、覆蓋面范圍擴大,新的疾病不斷傳播和發生,我市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遠跟不上發展需要,這主要體現在現有體制不健全,體制改革動作很慢,基層防疫員隊伍極不穩定。同時,動物防疫所需疫(菌)苗的購買極不方便(如:細小病毒、偽狂犬、藍耳病等),生產廠方規格標準與實際使用者之間矛盾突出。

5、農民外出務工不斷增加。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工、農業產品價格的差距更加擴大化,農戶種養殖業的收益與

二、三產業的就業收入相比已經遠不能及,并且農村農業生產與城市就業之間比較效益的差距還在進一步加大;形成大批農民外出打工,甚至許多是整戶舉家外出(據各縣估計,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已經占農村總人口的近30%);而且外出打工的大多是有一定文化和科學知識程度的青壯年勞動者;導致農村養殖業生產出現由老人和初中生以下小孩擔當主角的尷尬局面。這種現象還在加劇普遍化。農村養殖業生產中科學技術的普及難度加大,而且穩定性極差,今天培養發展一個科普戶、生產能人,明天可能已經是外鄉的打工者。

6、利潤分配不公。一頭商品肥豬按現價每公斤10.80元賣給豬販子,飼養幾個月,目前一頭育肥豬可賺到100元左右;豬販子拉到屠宰場宰后過邊口給肉販子,一頭豬可純賺60元;肉販子將肉拉到市場上賣給消費者,一頭豬可純賺近200元。同時,一頭豬還可產生附加值150元,其中,工商管理費10元,檢疫費5元,運輸費20元,中介費20元,屠宰費25元,獸醫10元,屠工60元。而這其中只有飼養生產環節遭遇的市場風險最大,只有養殖戶獨自承擔養殖過程中的這種風險,而其它各個環節均“旱澇保收”。在任何一個城鎮,絕大多數的豬肉流通是由養殖戶-豬販子-肉販這個看似簡單的鏈條完成的,只有一小部分豬被豬販子送進肉聯廠,然后送進超市或者銷往外地。不管豬肉怎么流動,養殖戶都是整個產銷過程遭遇風險的惟一受害者。在生豬價格最低迷或者高位運行的時節,總有農民試圖越位,想直接把豬肉送進市場,但由于生豬生產與市場經營之間復雜的上市經營群體的利益、工商管理、稅收和各種手續等使他們最后往往還是知難而退。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要解決市場畜產品的供求平衡問題,畜牧部門一家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這需要全社會相關各部門的共同努力。

三、目前采取的措施

(一)政府層面的鼓勵措施。為穩定和促進生豬生產,市政府決定安排100萬元財政資金進行貸款貼息,并要求各縣(市、區)財政要以不低于1比1的比例投入資金進行貸款貼息,以扶持生豬產業健康發展。同時市政府還安排40萬元財政資金,引進100頭優良純種公豬,對全市獲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良種豬骨干場實行種豬補助,對生豬良種繁育體系的種豬血緣進行更新換代。各縣(市、區)未列入市級補助的種豬場由各縣(市、區)對其引進的種公豬進行補助。

(二)畜牧部門的發展措施。

1、積極做好引導工作,深入基層動員養殖戶及時補欄,確保存欄量。

2、以養殖小區建設為載體,發展適度規模養殖,發展養殖戶飼養外二元母豬,進行自繁自養,降低育肥豬成本。如習水縣目前已建成生豬養殖小區46個,鳳岡縣發展適度規模50-100頭的外二元母豬養殖場23個,全市100頭適度規模的養殖場達到460余家,比去年增長了50%。

3、大力推廣種植優質牧草—菊苣養豬技術,以降低飼料成本。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可使育肥豬降低成本20%,繁殖母豬降低成本40%。

4、加強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確保生豬產業健康發展。一是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切實做到重大動物疫病的免疫率100%,免疫耳標佩戴率100%。力爭全市無重大動物疫病發生。二是落實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預案,組建好隊伍,落實好人員,儲備好物質,并加強演練。三是強化動物檢疫監督,確保動物、動物產品安全。加強畜禽屠宰檢疫和產地檢疫工作,嚴格執行外引種畜禽必須申報的有關規定,杜絕外疫傳入。加強動物防疫監督和管理,禁止無免疫耳標、無產地檢疫證明的動物進入屠宰加工等流通環節,維護畜產品和公共衛生安全。四是加快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全面推進獸醫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動物防疫網絡,完善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解決好農村防疫員勞動報酬,提高防疫員開展動物防疫工作的積極性。

四、未來生豬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我市圍繞“三新一強”發展戰略,在新農村建設中,對全市畜牧漁業生產發展的指導思想提出了“突出生豬,壯大牛羊,提升家禽和特色養殖,挖潛水產”的戰略思路。其中就是要穩定生豬產業,著力改善品種結構,提高豬肉品質,最終目的是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把我市打造成全省最大的優質畜產品基地。要做好這篇大文章,生豬產業的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確保發展目標的實現。

(一)建立優質肉豬養殖儲備基地。根據市場需要,在環境條件、經濟基礎較好,基礎設施齊全,配套功能完善,養殖技術全面和誠信守法的養殖生產者中,選擇合適的養殖場戶建立我市優質肉豬養殖儲備基地。政府部門制定相應措施和辦法,并提供一定補貼經費,確保其常年存欄量,以備急需時穩定市場供給和平抑物價。

(二)鞏固和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在繼續做好良種豬繁育體系建設規劃、優化品種結構和合理布局的同時,規范生豬品種改良點的建設,提高全市肉豬品質,力爭在“十一五”期末使我市出欄肥豬全部三元雜交化。

(三)逐步建立風險基金。各級政府要引導、鼓勵和支持金融保險企業大力開發畜牧漁業保險市場,發展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畜牧業保險業務,加快畜牧漁業政策性保險試點工作,探索建立適合不同畜禽魚品種的政策性保險制度及其保險業產品,增強畜牧漁業抵御市場風險、疫病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保障畜牧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在發展適度規模養殖的同時也應重視散養農戶的生產。規模養殖的優點是有利于現代化管理、有利于品種改良、有利于防疫、有利于科學技術普及、有利于現代生物技術推廣、有利于信息傳遞等;同時,也能成為養殖適用技術在農村示范基地。散養的優勢有,一是有機農業的需要,二是養豬排污就地循環,三是可充分利用農村現有留守人員,四是可充分利用構不成商品的農家飼料資源,五是農民不僅是豬肉生產者,也是豬肉最大的消費群體,散養自給的豬肉可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這也是在循環經濟原則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

(五)要加大培訓和示范推廣力度,大力推廣自繁自養,種草養豬,強化防疫等節本增效的綜合配套措施。

第二篇:2014年中國生豬養殖規?;l展現狀

2014年中國生豬養殖規?;l展現狀 智研咨詢網訊:

內容提示:從土地資源來看,我國人均國土占有面積低于美國,但大大優于日本,另外從生豬飼養密度來看,我國也是遠遠低于日本的,從而我國生豬養殖的規?;M度可能達不到美國的發展進度,但應該快于日本。

當前,影響養豬企業做大做強的三大要素為資金、土地和人才。特別是我國土地資源、耕地資源和水資源本身就很稀缺,加之目前又處在工業化深化發展和城市化加速發展時期,總規模極其龐大的生豬產業發展無疑給自然資源的供給帶來壓力。

智研咨詢發布《2014-2020年中國生豬養殖市場深度調查與產業競爭現狀報告》顯示,生豬養殖規?;l展目前面臨一定的土地約束。在傳統的分散養殖時期,豬舍位于田前屋后,所有生豬產業發展不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而當生豬產業進入工廠化繁育和規?;B殖后,養殖場設施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

耕地可占用量小,與城市建設搶地。國土部和農業部規定規?;笄蒺B殖用地應堅持鼓勵利用廢棄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盡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則,禁止占用基本農田。廢棄地或荒山荒坡一般地理位置偏僻,基礎設施很差,最好的選擇仍是利用耕地。然而,耕地中除了禁止占用的基本農田外,可利用的一般耕地大約占耕地面積的14.5%,而此類耕地用途也非常緊張,養殖面臨與城市建設搶地的局面。

大型養殖場地理條件要求高,東部地區符合要求的少。一座基礎母豬1000頭、年出欄20000頭的工廠化豬場在嚴格按畜禽防疫及衛生標準設計時至少需要120畝-150畝土地,同時每座豬場選址要求周圍至少1-3km半徑范圍內無居住人口和動物活動,核心種豬場選址要求至少達到5km半徑范圍內無居住人口和動物活動。如果將目前我國出欄的近6億頭生豬全部按這種標準生產設施建設,將需要3萬個豬場,需要360萬-450萬畝建設用地,按照平均2km無人居住半徑計算,覆蓋面積為5.7億畝,占未利用土地的14%,相當于江蘇、安徽和山東的面積總和,數量極其龐大。

生豬養殖規?;l展面臨一定的政策風險。養豬行業面臨政策風險,以土地和環保為名驅趕養豬場的事件在全國各地頻繁發生,養豬業被認為是“厭惡性產業”。

生豬養殖規?;l展面臨人才瓶頸。養豬行業缺乏有能力、懂技術、肯吃苦的熟練飼養人員,而具備全面操作能力,職業化的規?;B殖場場長更是鳳毛麟角。

第三篇:四川省生豬養殖現狀、問題及對策

——全國一百所“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四川省生豬養殖業現狀、問題及對策

(動物育種學報告)

四川省生豬養殖業現狀、問題及對策

摘要:四川省是中國最大的豬肉產銷基地,素以“川豬安天下”著稱。四川生豬產業的問題關系著全國生豬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影響四川養豬農戶收入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本文從生豬生產、 規?;彤a業化方面概述了我省生豬業發展的現狀,然后對目前我省生豬產業和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最后提出一些促進生豬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政策和建議。 關鍵詞:四川省;生豬生產;養殖業;產業化;長效機制

四川是中國十大豬肉主產區之一,其生豬出欄數、年存欄豬頭數、豬肉總產量以及能繁母豬存欄常年居全國第一,其中成都、資陽、遂寧、樂山等地都是生豬生產重地。生豬生產發展快,形勢變化快,影響因素也在增加,生豬生產一直呈現出增長型波動狀態,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生豬生產和價格大體經歷了 1988年、1994年、1997年、2004年和 2007年5次大波動。與此同時,我省生豬生產區域布局不斷優化、規?;潭炔粩嗵岣吆彤a業化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

1.生豬養殖基本情況

1.1生豬生產產量概況

四川省是中國十大生豬主產區,生豬存欄量、出欄量及豬肉產量常年居全國首位,以2013為例,2013年全年全省生豬出欄數7314.1萬頭,占全國同期的15.43%,豬肉產量510.8萬噸,占全國的9.3%,其中,以產業基礎較好,相對集中聯片的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區為重點,兼顧有發展潛力的盆周山區。成都等8個生豬主產地豬肉產量占全省總量的55.96%。四川調查總隊對85個生豬調出大縣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全年86個縣的生豬存欄量、出欄量分別占全省總量84.6%

和82.8%[1]。據《中國畜牧業統計年鑒》數據,2012年全省豬的飼養產值達1198.4億元。

全省生產方式快速轉型升級,2008年,四川三元雜交面積達到67.78%,但是,良繁體系不完善、良種化程度較低,外三元雜交面僅 48.07%,生豬DLY、PIC雜交改良面只有32.1%。同我國其他省份相比,水平較為落后,如山西省生豬良種覆蓋率達到了80%、山東省良種豬覆蓋率已達到了100%[6]。種豬場也在快速增加。2012年,種豬場數量達到596。(見表-2)。

表1-四川省近幾年生豬生產情況

(單位:萬頭、萬噸)

產肉量/出豬出欄數年份

(萬頭)

2005年 2008年 2010年 2012年

豬存欄數 (萬頭) 5744.8 5325.8 5157.8 5132.4

能繁母豬(萬頭) 547.6 525.1 501.5 505.3

豬肉產量

欄數

(萬噸)

(kg/頭)

513.7 436.2 492.2 496.4

72 68 69 69 7105.0 6431.4 7178.3 7170.7 (數據來源:《中國畜牧業統計2005》[2]及2009年、2011年和2013年中國畜牧業統計年鑒[3][4][5])

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建設穩步推進。2012年全省新增出欄優質商品豬200萬頭以上,國家級生豬調出大縣達到86個。全年外銷出口豬肉80萬噸,其中精深加工產品28萬噸,外調生豬330萬頭[5]。

表2-四川省近幾年種豬場情況

種豬場年份

個數

2008年 2010年 2012年

種豬場

種公豬站個數

年末存欄數

591 998 616

344537 795337 983649

能繁母豬 存欄數 157505 298625 352755 345 569 596

(數據來源: 2009年、2011年和2013年中國畜牧業統計年鑒[3][4][5]) 1.2生豬生產規?;闆r

散養戶加速退出生豬養殖業,專業化、規?;闹行○B殖戶迅速發展,大型養殖企業產業鏈式快速擴張。但是,生豬規?;B殖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問題也較多。規模小、品種差、技術水平低、組織程度低等問題制約了生豬規模養殖企業健康成長、穩健經營。[7]

2012年,全省年出欄50頭以上的養殖場戶數為370428,所占比例為3.78%,仍低于全國同期水平數5.32%(見表-3)。豬業整體生產力水平偏低,2012年全省產肉量與出欄量之比僅為69kg/頭,不但遠低于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在我國出欄3 000萬頭以上地區中,也是最低的。這表明四川省養豬生產的發展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依靠投資擴大規模增加產量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規?;潭热匀黄蚚6]。

表3-生豬飼養規模場(戶)數情況(2012年)

年出欄500-999

年出欄1000-2999

年出欄50000以上場(戶)數 187 地區 年出欄1-49頭場(戶)數 年出欄50-99頭場(戶)數 年出欄100-499頭場(戶)數

年出欄3000-4999頭場(戶)數

年出欄5000-9999頭場(戶)數

年出欄10000-49999頭場(戶)數

頭場(戶)頭場(戶)

數 167762

數 63509 全國 四川 51898933 1726108 817834 128808 6855 4364 9433336 287920 64481 12401 4063 810 457 290 6

(數據來源: 2013年中國畜牧業統計年鑒 [5])

1.3生豬生產產業化情況

1981年四川省率先在全國成立了第一個牧工商聯合企業,拉開了全國畜牧業產業化的序幕。1985年起 , 國家全面放開畜產品市場,全國畜牧業重點戶、專業戶不斷涌現,畜牧業生產和經營出現了多成分并存,多渠道流通的格局,全國各地出現了一大批的畜產品一體化經營企業。進入90年代以來,伴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我國畜牧業產業化也逐步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畜牧業龍頭企業大量涌現[8]。2012年,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畜牧龍頭企業133家,國內大型畜牧龍頭企業普遍在四川建立了養殖加工基地。經工商注冊的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到7510家,帶動農戶133萬戶。生豬作為我省主要畜種,其產業化發展與畜牧業產業化發展密不可分,也經歷了上述各個時期的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目前生豬行業擁有一批大型加工龍頭企業,如四川綿陽的鐵騎力士集團、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等。

目前生豬產業化發展的主要模式有以下幾種:①公司+農戶模式。“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是把千家萬戶引入產業化大生產,以一體化公司為軸心,農戶公司掛鉤合作開展養殖,公司按照相應的規定為每個飼養戶提供種苗、飼料、藥物、技術和銷售等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這種模式把公司和農戶聯結在一起,使雙方在資金、勞力、場地、技術等方面優勢互補,進行產業化大生產。②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通過企業建基地,基地連農戶的形式,建成“小規模、大群體”生豬養殖小區、畜禽標準化生產示范場和豬肉產品加工基地等,帶動當地養豬業的向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9]。③“公司+園區+農戶”的模式。四川鐵騎力士集團走的是這條道路,在公司統一規劃組織建設的園區內,讓農戶按統一技術要求、統一的防疫規程、用統一的飼料、統一的豬種,最終由公司統一回收加工、按統一品牌銷售。這種模式提升生豬品質,解決了“公司 +農戶 ”模式存在的不足,提高養豬業效益,大大增加農民收入[10]。④公司一體化經營發展模式。這種經營方式是由一個公司 獨立開展養豬的全部生產經營活動 , 像專業養豬的全程飼養一樣。獨立分享養豬的利潤和承擔風險。這種經營模式,管理高度集中,優良品種和新技術易于推廣應用,但它的發展壯大往往只是依靠自身的積累,養殖條件要求較高,疾病的風險對企業的沖擊也較大。⑤“三企共建”模式。廣元市通過種豬生產、飼料加工銷售、生豬加工3類企業聯手,2007年,共建生態養殖小區242個、適度規模養殖戶2.2萬戶;生豬存欄255.76萬頭,其中能繁母豬26.21萬頭,出欄236.11萬頭,在全國、全省存、出欄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同比分別增長5.4%、14.4%、8.3%[11]。

2.生豬業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2.1飼料、勞動力、土地和資金等因素制約生豬業長期發展

我省土地資源有限,隨著人口的增加,輸入、輸出成本高,飼料糧短缺將是我省畜牧業發展面臨的長期問題[12]。我省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的不斷加快,農村勞動力成本增加,從事副業養豬的散養農戶減少,但目前規?;l展不足,還不能彌補散養戶的退出,將在一定時期內影響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近年來養豬

已成為高投入和較高風險的產業,但目前生豬養殖業貸款渠道少、融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養殖戶。另外,今后國家會繼續實施嚴格保護耕地政策、加強對土地使用的管理,并隨著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畜牧業用地征用和審批非常嚴格,審批難度很大。

2.2生產方式落后,基礎設施和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的問題沒有根本改變

我省生豬生產仍以千家萬戶的小規模、分散飼養為主,規?;?、標準化程度低,生產不規范,生產設施差,科技等支持體系建設滯后。目前在我省生豬生產中的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問題尤為突出,主要表現在:一是良種繁育體系不夠完善,層次結構不分明,種豬場基礎設施薄弱,選育水平低,供種能力小,難以適應生產發展的需要。同時,地方豬種資源開發利用不夠。我省擁有7個各具特色的地方豬品種,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變遷,它們都曾經歷從興盛到瀕臨滅亡的尷尬過程[13]。二是技術服務機構不健全,基層畜牧獸醫隊伍不穩定,技術設施和手續不完備,制約了 新品種、新產品、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三是獸醫管理體制以行政區域管理為基礎,監管不力,檢測設備和手段落后,國家有關規定得不到切實貫徹,可能導致防疫不力和獸藥濫用。四是產銷信息服務網絡不完善,不適應市場經濟形勢下養豬業發展需要。

2.3動物疫情頻繁發生 , 重大動物疫病發生的風險依然存在

目前,雖然烈性動物傳染病的大面積流行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一些重大疫情發生的隱患依然存在,嚴重影響著生豬的長期健康發展。近年來,我省生豬疫病呈多發態勢,是造成生豬生產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2003年禽流感引發了消費者和生豬養殖戶的恐懼心理,造成生豬生產陷入低谷,2006年爆發的高致病性藍耳病,導致豬肉市場供應緊張,2007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而且在當前我國畜牧業大發展和大流通的局面下,活畜流通引發重大疫病的危險不斷增長。加上當前獸醫管理體制尚未完全理順,一些基層動物防疫隊伍不夠穩定,獸醫基礎設施仍然較差,動物疫病風險依然很大。

2.4規?;i場發展迅速 , 但環境污染治理刻不容緩

目前規?;i場的數量不斷增加、豬場的規模不斷擴大、生豬存欄與豬肉產

量逐年遞增,但與規?;a相適應和配套的排污處污技術與管理水平卻嚴重滯后,目前省內豬舍糞便排放方式大多都是結合水沖的直接排放,對周圍資源與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但養豬業糞尿處理難度較大,治理成本較高,養殖戶也面臨著很多困難。另外,農村散養豬的排泄污染也不容忽視,在某些地區威脅著農村飲用水安全,如何處理好這個問題關系到養豬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前景。

3.建議對策

3.1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07年以來為恢復和發展生豬生產,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目前,應將生豬產業的財政扶持政策以法規的形式予以公布,以減緩農戶對政策延續性的擔憂;財政支持政策應重點加大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 (小區)建設資金補助的力度和范圍,尤其要強化標準化豬圈建設和糞污處理設施配套;同時還要制定相應政策解決養殖戶貸款難、用地難和飼料短缺等問題。從長遠考慮要不斷加強對生豬生產發展規律性的研究,進一步鞏固和完善現有政策,抓緊建立健全預警預報、信息引導、保險、期貨、儲備等風險防范機制,建立生豬生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確保生豬生產長期穩定發展。 3.2創新四川省生豬產業鏈發展模式

四川省應該把重心放在推動傳統養殖場向專業化、規?;B殖場的提升上,創新生豬產業鏈運作模式,進行更專業的生豬生產。推進生豬育種、繁育、飼養環節和屠宰加工環節縱向一體化發展,促進生豬產業信息能夠得到很好的溝通和交流,鼓勵養殖場、企業等培育自己的良種研究繁育基地、苗豬繁育場以及生豬養殖場,保證從源頭開始對豬肉實行全程控制,最大程度保證豬肉的質量。充分發揮龍頭作用,采用“公司+園區+農戶”的垂直一體化模式,形成“種豬—商品豬—綠色飼料—綠色養殖—統一回收—統一品牌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豬市場“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拓寬市場渠道,增加養殖收益。要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畜牧業生產,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 3.3大力促進科技進步

加強對生豬生產關鍵技術的研究。要重點加快優良品種的選育和遺傳改良,解決母豬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要重點對營養和飼料技術進行研究,實現飼料供應的合理、經濟和安全;要重點對生豬飼養環境控制技術和疫病防控技術進行研究,進一步解決疫病威脅和養殖糞污對環境的影響問題。要加強生豬良種繁育改良體系建設,做好重點種豬場和改良中心的建設。加快畜牧獸醫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加大科技入戶的力度,幫助廣大生豬養殖戶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提升整個養豬業發展的科技水平。

3.4加強地方豬種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

地方豬種保護必須依靠“政府+科研院所+企業”多方合作,強調“保護+開發利用”相結合 的運行模式,一方面保護地方豬種必須推動市場建立風味和品質的“優質優價”體系,一方面地方豬種的保護必須創新養殖模式主動引入市場機制,通過提升經濟效益來實現其產業化開發。只有通過經濟杠桿的調節,把之前政府的被動保種工作轉變為企業的主動市場行為,才能真正實現地方豬種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13]。 3.5切實加強疫病防控

從近幾年情況看,局部地區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藍耳病疫情的發生,都對畜牧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應加強疫情監測預警,健全應急預案,提高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置能力。應加強畜產品產地和市場檢疫,建立畜禽標識及其疫病溯源系統,逐步實現飼養、生產、經營環節全程追溯。應加強和規范動物防疫監督檢驗,抓好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 3.6加強養豬業行業預警和宏觀調控

在生豬定點監測統計的基礎上,加強對生豬生產、流通、銷售各環節的監測,逐步建立豬肉市場預警體系,及時發布市場預警分析報告,科學預測市場和消費需求走勢,正確引導養殖戶生產經營決策,規避市場風險。建立生豬收購保護價制度,在生豬價格處于低谷時,及時按保護價實行收購,在生豬價格處于高位時,適度拋出庫存平抑市場價格。保護價的制定以生豬養殖盈虧平衡時的豬糧比為標準,當豬糧比低于此標準時,政府及時入市,收購生豬,扶持養殖戶渡過難關。

參考文獻:

[1]四川省畜牧食品局計劃財務處. 2013年四川省畜牧業經濟形勢分析2014年預測[J]. 四川畜牧獸醫,2014,(2):13-18 [2] 農業部畜牧業司,全國畜牧總站編. 中國畜牧業統計.2005[M].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3]中國畜牧業年鑒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畜牧業年鑒2009[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4]中國畜牧業年鑒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畜牧業年鑒2011[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5]中國畜牧業年鑒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畜牧業年鑒2013[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 [6] 趙穎文,樂冬,李曉. 基于產業鏈的四川生豬產業和豬肉質量安全分析[J]. 中國食物與營養,2011,17(6):25-28 [7]符剛,劉丹. 生豬規?;B殖經濟效益的影響因素實證研究——來自四川省新津縣63個生豬規模養殖場的數據[N]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13,31(4):466-473 [8]肖紅波,王濟民. 我國生豬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 農業經濟問題,2008,S1:4-8 [9]王二毛. 生豬產業鏈的特點及發展趨勢分析——以四川省為例[J]. 農村經濟,2012,9:40-43 [10]吳克亮. 豬鏈球菌風波敦促四川養豬產業化進程[J]. 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5,8:74-75 [11] 孫洪方,何樹培. 開啟生豬產業發展的"金鑰匙"——四川廣元市推行"三企共建"豬業合作社和生態養殖小區的有益嘗試[J]. 四川畜牧獸醫,2007,2:23-24 [12]吳霞,陳磊,潘紅梅,王金勇. 三十年來我國生豬養殖區域分布變化趨勢[J]. 中國畜牧雜志,2013,46(16):7-10 [13]朱礪,張順華,張誼等. 四川省地方豬種資源保護的經驗及建議[J]. 中國豬業,2014,3:56-57

第四篇:新疆生豬產業發展情況

生豬產業是新疆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02年自治區畜牧業工作會議后,我區畜牧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養豬業也呈現出持續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養豬業在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一是滿足社會需求,保證市場供應。起到了穩定肉食品物價、調節余缺的作用。二是增加了農民收入,吸納了農村剩余勞力。目前養豬業直接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人數達到15萬人。三是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新疆養豬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種植業和飼料工業的發展,而且帶動食品加工業、飲食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新疆各級黨政對生豬產業發展極其重視,在市場牽動,政策推動下,新疆生豬產業進入產業快速轉化升級階段,產業發展實力明顯提升,現將新疆生豬產業發展情況向與會各位代表簡要介紹如下:

一、新疆生豬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優勢

新疆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新疆的牛羊肉、細毛羊和伊犁馬在

國內久負盛名,但新疆的生豬產業一直在畜牧產業結構中占有相當比重,在豬的良種培育方面,我區先后培育出了新疆白豬、新疆黑豬、伊犁白豬、新疆瘦肉型白豬、新疆瘦肉型黑豬等。雖然新疆生豬養殖量在全國所占比重較小,但從近二十年發展情況看,新疆生豬產業發展速度和產業升級各階段遞晉速度,與內地省區及臨近兄弟省區基本相一致。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新疆通過全面引進推廣國外優質種質,基本實現了生豬良種化生產;九十年代中后期,通過生豬繁育企業的自我發展和大型育種企業的引領,基本建立完成了新疆生豬種原生產體系;本世紀初期,通過市場競爭和淘汰,在政策扶持下,新疆生豬養殖戶逐步向規模養殖大戶發展過度; 200

6、2007年,在國內大市場的影響下,新疆生豬產業依靠豬肉養殖成本和品質優

勢,實現了由生豬調入省區向生豬調出省區的轉折; 200

8、200

9、2010年,通過扶持發展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新疆生豬優勢產區基本消滅了生豬散養,天康原種豬場建設,結束了過去我區種豬引進必須依靠北京育種中心的歷史。目前,新疆生豬產業即將進入向計劃繁育和協作生產方向發展階段,并將依托新疆天康美國原種豬場良種推廣,逐步實現新疆生豬良種化水平的新跨越。近年來,新疆生豬產業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生豬生產水平不斷提高,豬肉生產保持高速增長。2000年到2009年,我區生豬存欄從201.53萬頭發展到320.65萬頭,增長59.2%;出欄生豬從265.34萬頭增加到644萬頭,增長143%;豬肉產量從17.2萬噸增加到46.55萬噸,增長170%;非禁豬人均占有豬肉從23.5千克增加到48千克,增長了108%。

二是生豬規?;a有較大發展。據統計,2009年全區年出欄1000頭以上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場)達到300多個,較2000年增加200多個。全區規模養殖出欄生豬達到400多萬頭,較2000年增加近300萬頭,增長350%。

三是生豬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昌吉州東部至哈密地區北部一帶縣市,天山北坡一帶縣市,伊犁河谷、塔額盆地、焉耆盆地縣市,庫爾勒和阿克蘇市以及喀什市為主的生豬產業帶。2009年,產業帶內生豬養殖量占到了全區總量的85%以上。我區已形成了年出欄100萬頭生豬大縣一個,出欄10萬頭生豬主產縣14個。

四是生豬外銷增加,加工能力明顯增強。生豬加工業有了長足發展。新疆天康食品有限公司、巴州博寧、克拉瑪依瑞恒等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肉食品屠宰加工龍頭企業屠宰加工能力明顯增強,僅天康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生豬能力就達到了100萬頭。2009年,全區出疆生豬20多萬頭,出疆豬肉5000多噸。

在推進生豬產業發展過程中,新疆發展生豬產業的優勢條件逐步顯現,除了規?;B殖程度、良種率高等生產基礎優勢外,還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疫病風險相對較小。我區地處內陸,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夏秋干燥炎熱,紫外線強烈,冬春寒冷,早晚溫差大,不利于細菌、病毒生長。同時,我區是相對獨立的經濟區域,四面環山,人流、物流出入集中且相對較小,疫病的傳播較易控制,與內地省區相比,疫病防治的成本和養殖風險較低。2005年自治區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工作會議之后,全區各級黨委和政府大力推進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和獸醫體制改革,全區初步形成了統一指揮、反應快捷的區、地州、縣市、鄉鎮、村五級動物防疫網絡體系和以檢促防、以監促檢的管理機制,可較好地保障養豬業生產安全。

二是飼料資源豐富,養殖成本較低。新疆是以農為主、農牧結合的傳統農產品生產大區,人均土地和水資源占有量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新疆位于歐亞大陸腹地,干燥少雨,蒸發量大,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三分之一的非宜棉耕地都適合發展糧食作物種植,生豬養殖所需玉米、棉粕、麩皮等的飼料資源十分豐富,多年來價格始終低于內地市場,其中玉米等主要飼料的平均市場價比內地低10-20%左右。生豬養殖成本明顯低于內地省區。

三是市場潛力大,具備發展外向型養豬業的潛力和條件。我區周邊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吉爾吉斯及烏孜別克斯坦等8個國家總人口12.7億,有相當部分居民有喜食豬肉習慣,在對中亞和俄羅斯等國的出口上,新疆地緣優勢突出,周邊國際市場開拓潛力巨大。

二、扶持生豬產業發展的主要措施和經驗

(一)落實政策,加強領導,確保生豬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重視新疆生豬產業的發展,始終把促進生

豬產業發展作為加快新疆現代畜牧業發展的一項戰略舉措積極推進。199

6、200

2、2008年自治區三次畜牧工作會議都對生豬產業發展作出部署,且工作力度不斷加大,1996年自治區提出“堅持在發展牛、羊等草食家畜的同時,發展豬禽產業”,2002年自治區提出“要根據市場需求,大力發展養豬業”,2008年第三次畜牧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在新疆建設優質生豬產業區,凡是適合發展生豬生產的地方都要把生豬產業納入當地畜牧業發展規劃,統籌推動。2007年為穩定生豬產業發展,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生豬產業發展的意見》(新政發[2007]69號),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扶持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和生豬規模養殖。意見要求各地從領導精力、組織保障、政策措施上全力推動。按照自治區的部署,各地都結合實際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生豬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昌吉州奇臺縣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每年籌資近千萬元扶持產業發展。同時,各地全面落實國家穩定生豬產業發展有關能繁母豬補貼、能繁母豬政策性保險政策,有效調動了生豬養殖戶的生產積極性,穩定了生豬養殖。

(二)發展規模養殖,促進生豬規?;瘶藴驶a。

近年來,借助國家、自治區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和大型沼氣建設項目支持,積極推進生豬規?;瘶藴驶B殖,2007-2009年國家和自治區累計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扶持建設生豬養殖小區165個。在小區建設管理中,嚴格標準,堅持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為推廣標準化飼養技術,積極倡導健康養殖,2008年自治區在奇臺縣召開了全疆生豬標準化養殖現場會議,并由區內科研院所和設計單位,編制了《新疆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設計規范》,印發全疆統一執行。各地在養殖小區建設中努力做到“三高”:一是建設標準高,實施專業化養殖。采取“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集中財力物力,出臺補助獎勵措施,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原則,統一圈舍規劃,實行人畜分離。形成了“大戶進小區,小區

帶周邊”專業化養殖模式。二是管理水平高,做到了“五統一”。小區道路硬化、空地綠化、環境美化,實行“五統一”即統一品種、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統一管理的管理運行模式,做到良種、良料、良法有機配套。提高了生豬養殖水平和經濟效益。三是組織化程度高,實現一體化經營。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成立了專業經濟合作社,把分散農民有效組織起來,與加工經營企業建立產銷關系,在供銷銜接、利益協調、信息服務、技術培訓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有效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

(三)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

積極推進生豬原種場、擴繁場建設,2007-2009年按照生豬產業發展布局,在全區扶持擴建5家生豬原種場和26個生豬擴繁場,自治區對每場建設補助40-300萬元,主要用于原種豬引進、基礎設施建設和育種規劃制定和技術人員培訓等方面。天康集團圍繞打造百萬頭生豬生產基地的目標,投資2000萬元建成疆內首個祖代原種豬場和疆內規模最大種豬二級繁育基地,形成年提供父母代種豬3萬頭,商品仔豬20萬頭能力。特別是2008年底天康公司兩萬頭原原種豬場揭牌投產,從美國七個州引進了三大品種的230多頭種豬,使我區的生豬種源建設與其他省區達到同一個水平。結束了過去我區種豬引進必須依靠北京育種中心的歷史。

(四)促進產業化經營,努力降低市場風險。

一是成立了自治區生豬養殖協會,推進聯合育種和計劃繁育,提高產業自身調控能力。2009年自治區成立了新疆生豬養殖協會,將全區現有5家原種場、15家區級擴繁場、40家地縣擴繁場全部納入協會管理,通過政府監控,協會協調,開展聯合育種,計劃繁育,實現協作生產,防止生豬產業大起大落。二是建立了生豬養殖擔保公司,推行生豬養殖一體化。融資3000萬元,由天康控股組建成立了新疆首家生豬養殖擔保公司,采取“七位一體”經營模式,統一生產銷售,

可為養殖戶擔保貸款3億多元,降低生豬養殖環節總成本。三是扶持生豬專業合作社發展,不斷提高農牧民的組織化程度。鼓勵和扶持企業、專業養殖大戶、畜禽營銷大戶牽頭成立養殖專業協會、養殖合作社等,逐步將國家和各級政府對產業發展的支持交給專業合作組織進行管理,使養殖合作組織切實成為上聯企業、下聯農戶的橋梁和開拓市場、組織生產、配置資源的主體。2007-2009年全區新成立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60多家,合作社總數達到了100多家。通過以上措施逐步使生豬產業在市場的作用下,逐步向政府監控、協會協調、計劃繁育、協作生產轉型。

關于“十二五”新疆生豬產業發展目標。

總的思路是:著眼于發展外向型生豬產業,以推進生豬生產規?;?、集約化、產業化、標準化為方向,發揮優勢,加快擴大規模,積極建設優勢產業帶,努力形成龍頭企業帶動、科技支撐、品牌引導、基地為依托的產、加、銷相互銜接的生豬產業體系,提升生豬產業整體競爭力,使生豬產業盡快成為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重要增長點,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的重要內容,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

總體目標是:“十二五”末,力爭全區生豬飼養量達到1000萬頭以上,出欄商品豬達到800萬頭以上,把我區建設成牛、羊、豬、禽并舉的畜牧業生產大區,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生豬生產基地。

第五篇:**鎮生豬產業發展情況匯報

縣考核辦、生豬辦:

為了進一步深化全鎮的全民創業活動,加快推進良種仔豬繁育大鎮、千年陶瓷古鎮和渭北工業重鎮三鎮建設步伐,在全縣壯大生豬產業實施13135工程動員大會之后,我們**鎮抓早動快,緊緊圍繞良種仔豬繁育這一重點,明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加大考核獎懲力度,不斷促進工作落實,迅速在全鎮掀起了生豬產業發展熱潮。截止目前全鎮生豬總存欄數達到2800余頭,出欄數達到 頭,能繁母豬達到650頭,共建成母豬繁育場 個,后備母豬存欄達到 頭。為年內順利完成25000頭生豬生產和2200頭能繁母豬生產任務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大輿論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我們緊密結合全鎮日益緊張的煤炭生產形勢,通 過層層召開會議,迅速傳達市縣壯大生豬產業會議精神,分析全鎮經濟在煤炭產業即將出現斷檔后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和生豬產業面臨的良好發展形勢,并通過入戶宣傳動員、刷寫巨幅宣傳標語、印發宣傳資料,利用網站、《考核簡報》、《創業簡報》、縣電視臺等新聞宣傳平臺大力度宣傳發展仔豬繁育的重要意義和一些成功的典型以及各級扶持生豬產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先后投資8000余元,刷寫宣傳標語32條,制作宣傳板面20余塊,印發宣傳單1.2萬份,懸掛橫幅30余幅,召開各類座談會50余場次,發表新聞宣傳稿件26件,入戶動員3000余戶。通過大力的宣傳引導,做到了全鎮上下齊動員、家家戶戶齊參與,使“念豬經、發豬財”成為全鎮上下的共識共動,為全鎮的生豬產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

二、細化分解工作任務,嚴格督促狠抓落實 我們根據縣上下達的生豬發展任務,結合各村的發展實際,層層分解落實到村到組,并于3月19日在全鎮三級干部暨生豬養殖動員大會上以目標責任書的形式予以下達,作為年終考核各村工作的主要指標之一。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鎮村組三級干部包聯抓點工作責任制,明確要求鎮機關所有領導干部年內每人必須包抓一個規模養殖示范點,機關同志每人必須包抓1至2個生豬養殖示范戶,村組干部每人必須新發展1至2個生豬養殖戶,并且進行登記造冊,作為年終考核各辦公室和同志個人的主要依據。同時建立了定期督查和匯報制度,每周五在機關全干會上由每個機關干部匯報當周工作進展情況,并由鎮創業辦根據匯報和平時檢查情況列出單子,實行動態排名,周一下單子,周五交單子。每半個月召開一次由各村兩個主要干部和包聯站所負責人參加的工作交流推進會,明確工作時限,促進工作落實。并且由黨政主要干部帶隊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督促和檢查。壓實了工作責任,增強了各級干部抓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建立扶持獎勵政策,調動各方積極參與 我們在不折不扣落實好國家各項補助政策的基礎上,鎮上分層次制定出臺了各項扶持激勵政策,針對養豬戶出臺了三減免政策(即為規模養殖戶免費提供養殖場地、對春秋兩季強制性防疫由鎮上免費統一組織實施、對能繁母豬保險群眾負擔部分鎮政府實行全額補助)、制定了《**鎮扶持發展生豬產業規模養殖大戶重獎辦法》,規定凡在2008年1月31日以前,凡能繁母豬養殖數量達到200頭以上,生豬存欄500頭以上,獎勵養殖大戶3萬元;養殖規模達到1000頭以上獎勵養殖戶5萬元。同時對在發展生豬養殖抓點或在其他創業方面做出優異成績的鎮村組三級干部制定了1000至20000元的獎勵。在此基礎上,要求各村各包聯單位結合各單位實際,制定各自的優惠政策,要求在資金、場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與大力支持,全力搞好服務。各村結合各自實際都分別出臺了優惠政策,并實行動態考核,在養殖規模達到規定規模時,由養殖戶和包聯人提出書面申請,經鎮目標考核領導小組現場考核后,鎮財政所當場兌付獎金。截止目前,各項防疫、保險鎮上為群眾承諾部分已全部兌現到位,共為群眾支付保險費用

元,防疫費用

元,幫助群眾協調場地

處,落實信貸資金

萬元,解決水電路等基礎設施

處,極大的調動了廣大干群積極投身生豬產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全縣壯大生豬產業實施3135工程動員大會以后,我鎮能夠結合全鎮實際,在發展生豬產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距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同時也存在著各村各單位進展不平衡的現象,在今后的工作當中還需我們進一步努力,不斷完善工作措施,努力加以改進提高,確保全年各項生豬發展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商業銀行營銷策略下一篇:使至塞上教學實錄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